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实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的体现

时间:2023-06-11 09: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实力的体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实力的体现

第1篇

企业去杠杆过程是一个相对中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013年仅仅是企业去杠杆过程的开始,后续中国企业杠杆过高的问题将会逐步改善。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看,城投债违约风险低,投资价值更高,城投债优于产业债,建议规避城投债高风险区域。对于产业债,由于信用风险溢价和供给等因素导致收益率易上难下,因此,应控制好久期(3年左右),不推荐长久期。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和债券市场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债券市场上的债券走势也出现了变化,体现为城投债、产业债市场表现的分化,城投债不同区域风险溢价水平的分化,产业债不同行业风险溢价水平的分化。在此情形下,充分挖掘信用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投资机会,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险收益。以下,笔者将对当前形势下的信用债投资策略进行分析。

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时

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为负。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速下降,第三产业增速上升,第二产业微降(见图1及图2)。2014年中央提出“要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从2014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各产业的经济指标出现较大变化,各产业表现有所不同。

图1 经济增长仍依赖投资拉动 图2 GDP增速与产业增速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编者注:图1及图2纵轴中都加“%”,并去掉图例中的“%”;请美编调整下图形大小,使图例及横轴时间正常显示出来)

首先,第一产业一直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但2014年一季度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调整迹象。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上升,这与我国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密切相关(见图3)。例如央行决定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4年6月,央行又定向降准通知,决定自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其次,2013年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微降,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由2012年21.8%降至2013年的17.92%,2014年第一季度又进一步降到15.18%。

第三,2013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保持高位,维持在23%左右(见图4)。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明显,但行业规模不大。占比最大的房地产业一季度增速下降,由2013年年底的20%降至16%。随着房地产业的调整,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交通运输和水利环境两个占比较高的行业投资增速有所减缓,但都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住宿餐饮业增速下降明显,从2012年的30.3%降至2013年底的17.6%,2014年一季度又继续降至16.1%,这一增速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在提高的,这种局面或与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和打击腐败密切相关,增速的下降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3 2014年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明显 图4 2014年一季度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编者注:图3及图4纵轴中都加“%”;请美编调整下图形大小,使图例及横轴时间正常显示出来)

(二)要素价格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汇率方面

要素价格的影响加速产业分化,真实有效汇率的持续上升一方面使外贸企业面临出口压力,促进外贸相关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进口需求,促进经常账户平衡。2013年中国进口累计同比增加7.25%,较2012年多增2.95%;出口累计同比增加7.85%,较2012年降低0.7%;进出口总金额同比增长7.57%,较2012年多增1.38%。

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累计同比依然较高,出口较2013年同期明显放缓。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基础的夯实,加上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预期的引导,汇率打破单边升值预期,有利于外贸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另外,发达经济体需求回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稳定出口。

2.利率方面

名义利率水平持续抬升抑制社会融资需求,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下降。利率虽然维持高位,抑制企业融资需求,企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但对上下游企业利润影响不一。对于处于下游行业的工业企业来说,若以真实贷款利率={贷款利率-PPI(出厂价格-购进价格)}的公式计算,2013年真实利率水平有所下降;而对于原材料生产等上游企业,诸如煤炭行业,若以真实贷款利率=(贷款利率-PPI出厂价格)的公式计算,真实利率水平会大大高于下游行业。利率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会加速行业表现分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比如,2013年煤炭行业的低迷及火电行业盈利水平的明显提高就是具体体现。

3.票据利率与理财产品利率方面

2014年2月以来,金融机构资金压力明显下降,票据直贴利率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利率呈下行趋势。票据利率(包括直贴利率和转贴利率)是反映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信贷供给状况的重要价格指标。自年初以来,票面利率的下降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宏观经济疲软导致实体企业资金需求降低;二是货币政策的稳中偏松;三是票据利率U型走势的规律(由于控制信贷规模的原因,票据利率往往出现年末最高、年中回落的U型走势)。同理,在季度结算时点附近,票据利率也往往有翘尾现象(见图5及图6)。

图5 2014年年初以来票据直贴利率下降明显 图6 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下行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编者注:图3及图4纵轴中都加“%”;图例“企业债(AA)3Y”改为“企业债(AA):3年”;请美编调整下图形大小,使图例及横轴时间正常显示出来)

产业债与城投债表现分化

经济结构调整的持续进行,在债券市场也得到充分反映,主要体现在城投债、产业债表现的分化,城投债不同区域风险溢价水平的分化、产业债不同产业风险溢价水平的分化。随着2014年3月初 “超日债”违约事件的爆发,产业债刚性兑付神话被打破;而城投债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融资需求依然强劲,城投债、产业债表现更趋分化。如果从债券市场净融资角度去考察存量券的变动情况,会发现市场偏好城投债,城投债融资需求旺盛;而产业债融资不畅,市场给予产业债更高的风险溢价,在利率水平较高及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暂停或延迟发债的情况时有发生。

截至2014年5月底,城投债存量规模为3.15万亿元,其中,2014年前5个月新增城投债5947亿元,规模较2013年年底增加23%。从期限来看,城投债各期限新增规模比较均匀,AA+、AA、无评级债(包含私募债、超短融等)增加明显。

截至2014年5月底,产业债存量为9.11万亿元,2014年前5个月新增产业债5137亿元,低于城投债的新增规模,存量规模较2013年底增加6%,增速也远远低于城投债。产业债新增期限集中在1~3年期,目前3年期以下的产业债占比为51%,较2013年年底增加4%,整体久期有所缩短。从信用等级看,无评级债增加明显,占新增规模的55%,其次是AA+、A-1、AA等级。从整体来看,2014年前两个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资质呈总体变差趋势,久期在缩短。从结构上看,城投债融资规模增速远超过产业债。

产业债投资机会及策略分析

(一)企业年报分析

1.产业债盈利能力行业分化明显

从总体来看,2013年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盈利能力较2012年有所下降,行业分化明显。

首先,从上市公司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2013年采掘、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尤其是餐饮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销售净利率有所下降,其中食品饮料中的白酒及葡萄酒、交通运输中的铁路运输业、采掘业中的煤炭开采、有色中的黄金、稀有金属和金属非金属材料、房地产开发行业销售净利率及ROE水平从2011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是2013年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汽车、纺织服装、电子、计算机、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销售净利率和ROE水平较2012年有所上升。其中,公用事业类的电力、燃气行业盈利能力从2011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是销售净利率最高的行业依次是:食品饮料、房地产、传媒和公用事业,按照整体法计算的销售净利率都在10%以上。

四是销售净利率最低的行业依次是:钢铁、有色金属、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化工,钢铁行业的销售净利率仅为0.64%,化工行业为2.56%。

五是从变动趋势上看,2013较2012盈利下滑最大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和综合,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依次是公用事业、建筑材料、电子和通信。2013年钢铁行业出现了大概1.2%的增幅,扭亏为盈,但盈利水平超低。

其次,从发债企业来看,各行业趋势与上市公司表现大体相同,总体上发债企业的盈利能力要逊于上市公司。

2.企业去杠杆过程启动

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和发债企业年报数据均显示,2013年非金融发债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较2012年略有下降,幅度不大,表明企业去杠杆过程启动,未来中国企业杠杆过高的问题将会逐步改善。

从行业来看,在申万分类的26个行业上市公司中,有13个行业整体在减杠杆,较2012年增加了3个行业。去杠杆的行业包括钢铁、有色、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在钢铁行业中,普钢在去杠杆,特钢反而在加杠杆,体现了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在建筑材料中,水泥制造业去杠杆也比较明显。采掘、房地产行业仍未进入去杠杆过程,资产负债率整体变化不大。细分来看,焦炭加工、采掘服务业、房地产业中的园区开发行业已经在明显进行去杠杆。加杠杆比较明显的行业有休闲服务、交通运输、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虽然处于加杠杆过程,但资产负债率普遍不高,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风险不大。

企业去杠杆过程是一个相对中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013年仅仅是企业去杠杆过程的开始,后续中国企业杠杆过高的问题将会逐步改善。

3.企业偿债能力有所改善

从总体来看,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改善。上市企业各行业总体速动比率和经营性现金流与营业收入之比均有所上升。部分行业的速动比率下降明显,包括采掘、化工、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经营现金流与营业收入之比下降比较明显的行业有钢铁、家电、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和房地产,其中房地产业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发债企业速动比率上升,经营性现金流与营业收入之比下降,其中国防军工、房地产和休闲服务行业现金流均值为负,在这些领域,发债企业资金压力要大于上市公司。发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均呈趋势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主要体现在采掘、电气设备、电子、化工、纺织服装、计算机、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有色等行业;而存货周转天数增加主要体现在钢铁、纺织服装、国防军工、建筑装饰等行业。

(二)产业债投资筛选策略

1.产业债行业风险溢价差异明显

上述各行业年报分析中呈现出各产业表现分化的现象。另外,随着“超日债”违约事件的爆发,市场刚性兑付神话被打破,产业债信用风险溢价增大。目前,二级市场产业债表现明显分化,同期限个券信用风险溢价差异主要决定因素有两个:一是行业风险溢价,二是由于企业所有制性质、财务表现等因素所导致的风险溢价,这部分风险溢价已经在评级中得到体现。同期限同等级的个券收益率差异主要反映行业风险溢价的不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信用风险事件的爆发,相关的产业债表现也会出现更明显的分化。此外,不同行业同等级个券风险溢价差别也将增大。因此,有必要从中观层面对产业债进行行业筛选,然后再精挑个券,选择更合适的投资标的。

2.二维风险指标进行产业债筛选

笔者通过分析2013年上市企业年报,利用行业营业利润水平值、趋势变动值和波动值加权综合反映各行业的相对经营风险,通过四个参数的水平值和趋势变动值来评测不同行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收入之比;带息债务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比。综合考虑各行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通过二维图定位各行业所处的位置,则各行业的总体风险情况可以清晰体现(见图7)。

建议优先选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均较低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传媒、纺织服装、休闲服务、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公用事业、汽车等行业。而计算机、电子、商业贸易、建筑装饰、房地产等行业经营风险不大但财务风险较大;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轻工制造、电气设备等财务风险不大但经营风险较大;通信、采掘、钢铁、化工、交通运输、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行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很大。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房地产,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建筑装饰、纺织服装等行业景气度趋势下行,医药生物、传媒、公用事业、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行业的景气度向上。

图7 2013年各行业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评估定位图

(三)产业调整中高风险行业投资机会凸显

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分化严重。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发债主体信用评级遭密集下调,涉及140多家发债企业,涉及行业包括采掘中的煤炭开采、钢铁、化工、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建筑装饰、有色金属、交通运输中的航运等行业。其中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是典型的过剩产能行业,在行业信用风险增大的同时,风险溢价上升带来的高收益使此类债券投资机会凸显。另外房地产行业处于行业发展拐点,风险会陆续暴露,行业风险溢价也会陆续显现。

1.煤炭行业安全至上

煤价下降导致煤炭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同时行业整合造成负债率高企,企业经营如同走钢索,此时安全生产问题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规避非重点区域有安全隐患的中小煤矿;但区域内的大型国企违约风险不大,若因安全事故被调低评级,反而可能是安全获取“风险回报”的机会(见表1)。

表1 煤炭行业企业主要关注点

信用较好煤炭企业 信用较差煤炭企业

资源储备 资源储备丰富,煤种较好 资源储备较低,开采成本较高

所在区位 重点区域(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非重点区域,尤其是西南五省:贵州、重庆、四川、湖南、云南

环保工艺 工艺先进,符合环保要求 工艺落后,不符合环保要求

企业负担 较轻 较重

运输条件 运输条件便利 存在运输瓶颈

安全生产条件 管理规范、技术先进,隐患较小 安全生产隐患较大

2.钢铁行业表现中性

钢铁行业需求温和增长,但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重,钢铁行业整体表现中性。大型国有钢企的庞大资产和区域内的重要作用将为其信用作背书,实际违约风险不大,对于风险溢价较高而实际违约风险又不大的个券来说,将有不错的投资机会(见表2)。

表2 钢铁行业企业的主要关注点

信用较好钢铁企业 信用较差钢铁企业

原料自给率 高 低

企业性质 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区域内龙头企业 民资背景、规模较小

环保工艺 工艺先进,符合环保要求 工艺落后,不符合环保要求

企业负担 较轻 较重

3.光伏行业显现复苏迹象

光伏行业供需关系从失衡走向均衡,产品价格回暖;扶持政策务实给力,财务数据向好,行业呈现复苏迹象。从行业内部看,靠近下游的企业将最先复苏,违约风险小,可重点关注(见表3)。

表3 光伏行业企业的主要关注点

信用较好光伏企业 信用较差光伏企业

原料自给率 高 低

产品结构 完整丰富,靠近下游 单一,远离下游

关联交易 关联责任较轻 关联负担较重

企业负担 较轻 较重

4.房地产行业风险增加

由于供需关系改善以及房价持续多年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拐点,结构性失衡严重。宁波市的“兴润置业”债务违约为房地产商违约第一单,发生在房地产融资收紧、房企去库存降价等背景下,也提示了房地产行业的下行风险。对于房地产行业债券,建议挑选现金流比较充裕、融资渠道多元、区域布局比较合理的企业,规避行业下行导致的违约风险。

城投债长期风险需关注

城投债是地方政府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目前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政府投资。因此,短期发生违约风险不大,刚性兑付不会打破,但长期风险仍存在。

(一)城投债融资积极

2014年初至5月底,我国各省新增城投债规模为6190亿元,是2013年底城投债余额的24%。其中,新增规模最大的是江苏省,为1254亿元;其次是北京、湖南、浙江、天津,规模在400亿元以上。新增城投债规模占所在省份(自治区)城投债余额比重最大的是海南省,新增32亿元,占城投债余额的40%;其次是云南和宁夏,新增占比超过30%;山东、湖北、贵州等省份新增规模也都达到20%以上。新增规模占比较低的包括上海、北京、内蒙、青海。

(二)城投债省级筛选策略

城投债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后续随着建立省级地方债务风险管理体系,省级政府或成为城投债隐性担保的真正主体。2014年5月21日,发改委了关于十个省市试点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的通知,省级政府成为了明确的偿债主体,未来不同省份之间的城投债表现会出现分化;二是通过借新还旧,保证城投债正常融资,存量部分风险后置,增量部分管理上更加规范,同时支持国家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因此,在挑选城投债时,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省级政府资信水平;二是新经济带建设政策扶持力度。

下面,笔者将对城投债的区域进行筛选。首先,通过建立二指标和三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省级政府资信水平进行考量。三指标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指数、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指数和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指数,各占1/3权重;二指标评价是将前两项指标合并成一项地方政府实力指标,各占25%的权重,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指标占50%的权重(见图8)。根据2013年年度数据,笔者主要参考了经济实力、财政收支状况和债务水平这三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省份排名(剔除了没有最新财务数据的黑龙江、云南、),为城投债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从中央给予各省政策扶持的角度,通过解读本届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认为“三极三带”(三个增长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新经济带:东北区域、中部沿长江地区和西部地区)将得到较大力度的区域政策或资金扶持。

图8 省级政府资信评估体系

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偿债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实力,因此政府资信水平的考量是关键要素;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偿债来源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因此政策扶持力度是关键。排名靠后的几个欠发达省份虽然大部分债务水平处于不合理的水平,但由于其债务规模较小,反而信用风险较小。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对省级城投债给出了一个整体的风险评价(见表4)。

表4 省级城投债筛选结果

最新排序 二指标

排名 三指标

排名 风险等级 省份评价 区域扶持政策

广东省 1 1 低 经济实力很强,财政收支状况很好,债务水平很合理 有珠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山东省 2 2 低 经济实力较强,财务收支状况较好,债务水平很合理 有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河北省 3 5 低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好,债务水平很合理 有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上海 4 3 低 经济实力很强,财政收支状况很好,债务水平合理 有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福建省 5 7 较低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好,债务水平较合理 无

辽宁省 6 8 较低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好,债务水平较合理 有东北区域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湖北省 7 11 较低 经济实力中下,财政收支状况中等,债务水平合理 有中部沿长江地区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浙江省 8 4 中 经济实力较强,财政收支状况很好,债务水平合理 有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河南省 9 10 中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较合理 无

海南省 10 15 较低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很合理 无

内蒙古 11 12 中 经济实力中下,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较合理 无

吉林省 12 17 中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较合理 有振兴东北的区域政策扶持

江苏省 13 6 中 经济实力很强,财政收支状况很好,债务水平合理 有长三角的区域政策扶持

山西省 14 14 高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中等,债务水平不合理 无

北京 15 9 中 经济实力很强,财政收支状况很好,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环渤海的区域政策扶持

四川省 16 16 中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合理 兼有中部沿长江地区与西南腹地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宁夏 17 22 较低 经济实力很弱,财政收支状况很弱,债务水平很合理 有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天津 18 13 较高 经济实力很强,财政收支状况较好,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政策扶持

湖南省 19 18 较高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中部沿长江地区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广西 20 21 中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合理 有西南腹地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安徽省 21 23 较高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中部沿长江地区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陕西省 22 19 较高 经济实力中下,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新疆 23 26 较低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很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重庆 24 20 中 经济实力中等,财政收支状况中等,债务水平不合理 兼有中部沿长江地区与西南腹地的区域政策扶持

江西省 25 24 较低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较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中部沿长江地区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贵州省 26 25 较低 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状况很弱,债务水平合理 有中部沿长江地区新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甘肃省 27 27 较低 经济实力很弱,财政收支状况很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青海省 28 28 较低 经济实力很弱,财政收支状况很弱,债务水平不合理 有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政策扶持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加工整理

总结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稳健,资金面总体平稳,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适合通过杠杆操作放大收益。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看,城投债违约风险低,投资价值更高,城投债优于产业债,建议规避城投债高风险区域。对于产业债,由于信用风险溢价和供给等因素导致收益率易上难下,因此,应控制好久期(3年左右),不推荐长久期。在个券选择上,产业债投资的安全性重于收益,AA+以上等高信用等级品种可以获得稳健收益。但同时,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产业风险溢价明显,存在博取高收益机会,应充分探寻高风险行业机会,挖掘价值洼地,优选低评级个券,获得更高的风险收益。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认知

[中图分类号]F276.6;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50-07

目前,对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人们的认识尚不尽一致,如有的认为“竞争力”是综合经济实力。有的认为“竞争力”是经济增长能力,还有人认为“竞争力”是地区竞争优势。从竞争主体的角度,可以把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力一国家竞争力,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力一区域竞争力,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力一产业竞争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区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区域的发展是复合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深化的过程,是复合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在现有的学术文献中,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缺少一个清晰的、公认的含义。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仇保兴,2002)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倪鹏飞,2002)。国内机构和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大多数都脱胎于国家竞争力的内涵。从理论上理解,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个不同行政管理层次的地域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来确定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现有研究资料分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财富创造说

这种观点主要源于WEF和IMD1994年合作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Competitiveness Report),将一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IMDl996年将国家(地区)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创造增加值,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这主要通过管理资产与过程、吸引与拓张、全球与本地几种关系,并整合形成一种经济和社会模式。阳国新(199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各经济区域所提供的商品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中占领的市场份额,主要强调地区培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郝寿义、倪鹏飞(1998)认为把区域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区域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谢立新(2003)认为,地区竞争力也可以表述为一个特定地区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具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能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因而,地区竞争的实质也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地区竞争力的实质也是比较生产力。单玉丽、张旭华等(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其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以区域经济的均衡产出、生产能力和市场地位来描述竞争力。此类定义突出了区域经济的产出层面,其最大优势是用经济产出标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说

此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竞争力问题本质上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为付、吴进红(2002)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与整个市场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丁力、杨茹(2003)认为,竞争力是经济增长的增长能力,它不同于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能力,体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度。地区竞争力是一地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它的强弱可以通过地区竞争力指数得到客观反映。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定义是,一个区域整个市场加强分工协作,以创造实现区域社会可能性持续发展的能力。左继宏、胡树(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应该定义为参与竞争的区域(省、地区)依据区位特点,通过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协作而表现出吸引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用。张斌、梁山(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综合利用并不断改善本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制度体系等而获得的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能够促进本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_。芦岩、陈柳钦(2006)曾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程玉鸿(2008)认为,一定意义上,区域竞争力可看作在特定时段内,由区域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在其特定环境中通过对发展资源的吸引、争夺、利用、控制和转化而共同创造的。区域的三个竞争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无疑是考察区域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三者的有机整合可看作区域竞争力的总体表现或区域竞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竞争力问题本质上也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竞争力不是一个目标,更多的是区域持续发展的指示器。

三、经济实力说

严于龙(1998)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度以及在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个地区提供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强调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费洪平(1998)认为区域竞争力主要强调一个区域在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区域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等因素,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的条件;他进一步指出: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该区域目前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比较准确地勾画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水平。李宝新(2001)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建设、环境、科技等各个领域所能达到的先进程度的综合反映㈣。苏晓红(2002)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在竞争某些相同资源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程度。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创新能力不同,区域竞争力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㈣。王成超(2004)认

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国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它既反映了该区域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又可以预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这类研究者用区域经济实力来定义区域竞争力。然而,“区域经济实力即区域竞争力”一说极易引起争议,因为在IMD和WEF的竞争力构成体系中,经济实力被列成是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经济实力表现为当期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着眼于现在;竞争力更侧重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着眼于未来。因此这类定义很少被采纳。

四、资源配置说

王秉安,陈振华等(2000)认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王连月、韩立红(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这里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就是区域竞争力,表现在资源优化配置上,既有内部资源的有效安排,外部稀缺资源的容纳,又有内外资源的有效协调配合;这里也体现了区域竞争力的目标是,如何通过对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达成。王立成(2006)认为,区域竞争力可以界定为:一个区域为谋求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区域内和区域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资源配置说”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即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因此它脱离不了经济学的本质,也要研究一个区域或地区如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种观点强调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区域间的竞争就是对资源的竞争,并且重视区域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又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虽然同样是讨论区域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然而。区域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竞争角度切入,从一个区域自身为主扩大到大区域中去,来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一类定义突出投入与过程层面,力求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并不等于其经济表现就更好,这一类定义没有把握研究区域竞争力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至于如何通过选择衡量资源优化强度的指标来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相对比较不容易些。

五、综合能力说

赵修卫(2001,2003)认为,区域竞争力应该包括多种能力,如对资源的吸引以形成相对优势的能力,产业创新或者可持续发展以形成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者是“区域吸引资源的能力以及区域对所吸引的资源的消化能力的综合”。王秉安(2003)认为,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区域竞争力概念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能力――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客观现状为基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二是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性的能力――竞争力分析是一种比较研究;三是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由区域的直接性竞争力(如企业竞争力等)、间接性竞争力(如国民素质竞争力等)、显在性竞争力(如经济实力竞争力等)、潜在性竞争力(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物质性竞争力(如基础设施竞争力等)和精神性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等)综合形成。郭秀云(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在与其他区域竞争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包括经济增长潜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是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潘丽柳(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等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蒋满元,唐玉斌(2005)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实践中,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其中相比较而言,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体系中,产业竞争力应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徐宏、李明(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不止体现在资源争夺和配置力上,也要表现在经济成效上,并且区域竞争力是一个过程量,不止对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有指向未来经济良性发展的指向性。因此,区域竞争力是某一区域在所从属的大区域中对有限资源的吸引力,配置区内资源形成自身比较优势和实现经济成效的行动力,及实现未来良性发展的趋向力,是竞争力资源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李莉、高志刚(200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在系统分析区域现状基础上,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此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的综合。

六、因素说

1988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Development,IMD)联手每年发表一份《世界竞争力报告》,早期的IMD区域竞争力模型是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大的方面因素,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其关键是可持续性发展。这几方面构成的区域竞争力优势在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张力、资产与过程、和谐与冒险四种因素环境中所形成的(见图1)。IMD现在使用的模型,是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后得到的。它用四个因素替代了原先的八个因素(见图2所示),它们分别是: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基础设施。每个因素又各自包括了五个子因素,经济表现包含的子因素为: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物价;政府效率包含的子因素为:公共财政、财政政策、机构框架、商务法规、社会框架;商务效率包含的子因素为:生产力、劳务市场、金融、管理实践、态度与价值;基础设施包含的子因素为:基础性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科学性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教育。

波特(Porter M E)在1990年发表的《国家竞争力》一书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

即其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作用以及政府作用,这六大因素就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即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见图3)。

由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Tim Padmore,Hervey Gibson,1998)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GEM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地市场”,并用一个蛛网图表示(如图4)。六个因素被分为三对:包括“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I”――基础(Groundings),“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II”――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III”――市场(Markets);而GEM模型正是这三对“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Brooksbank和Pickernell(1999)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定数量的决定因素相互强化的结果,是区域间相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比较。张辉(2001)对区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区域竞争力三维模型。张辉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由区域网络、区域内部流和区域外部流这三大因素构成的。区域网络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内联系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活动的特殊的关系类型。所谓流,就是那些运行在区域网络之中与区域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的实质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包括各种货物、信息、资本和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区域内部流就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区域网络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区域外部流则是区域内的行为主体与区域外的行为主体之间所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活动的总称。三因素有机地统一于区域之中,密不可分。

魏敏等(2004)把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分为3大类,即初始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权重分别为0.2、0.3和0.5,其中初始竞争力包括自然优势力,潜在竞争力包括政府能动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竞争力和外界互动力,现实竞争力包括经济实力(GDP及人均GDP)。段治国(2004)认为,区域竞争力取决于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五种因素为: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条件、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变革因素包括人力资源、金融活力及自然资源变革过程本身依赖的工业效率、企业内部创新与企业的外向性;环境条件涉及活力、市场、政府干预程度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性;企业自信心反映了企业经理们对其所在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与判断;工业序位结构反映区域十大出口工业在国际市场贸易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贸易额的增减。一般来说,变革过程与工业序位结构的变化较快,往往对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发生最直接、最迅速的影响,环境变化一般要经过若干年才会对竞争力产生作用,是一种中期影响,而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长期影响的是人力资源开发。夏智伦、李自如(2005)把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分为7个,即: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学技术竞争力以及劳动力(人力资本)竞争力。这7大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机整体㈣。左继宏(2005)对区域竞争力按九大因素来评价,包括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政府作用、国民素质竞争力、居民生活竞争力,然后按照区域竞争力构成的属性的重要程度来分析,可以将区域竞争力从三位一体即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基础竞争力及区域服务竞争力出发,从区域竞争力的层面来看,区域核心竞争力包括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区域基础竞争力包括基础设施竞争力及国民素质竞争力;服务竞争力包括政府作用、金融竞争力及居民生活竞争力。龚发金(2007)认为,波特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的产业竞争力是国家内不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可将之独立出来,与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一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即三大主要竞争力因素,这也是对IMD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中企业竞争力模型的具体深化;直接经济因素的存在是受其环境因素影响的,IMD区域竞争力模型中的“政府作用”与“金融环境”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竞争力比较中差异较小,意义不大,故予以舍去。根据中国的国情,以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作为直接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即间接竞争力因素,这也可以视作对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的补充(如图5所示)。因此,龚发金(2007)认为,区域竞争力由三个直接竞争力因素(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和支撑他们的四个间接因素(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两个层次构成。在图5中,内环中的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涉外竞争力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动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竞争力的直接竞争力。外环中的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的依托,即区域竞争力的间接竞争力。其中,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竞争力,而国民素质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更体现长期的支撑性竞争力。

七、其他观点

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制度经济学、系统论、演化经济学、博弈论等视角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内涵。杜伟(2005)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区域竞争力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安排,区域竞争力不单是要素或资源、企业或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其实质是区域内能自我完善、自我协调的制度体系。周群艳(2006)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竞争中,以其现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其内部城市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形成的能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系统合力。其中,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以及对各资源要素进行配置和整合的能力;区域绩效即区域财富和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李琳(2008)从演化经济学视角看,地区是一个影响本地组织的行为与绩效的实体;在演化过程中,地区积累特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形成特有的制度环境;这两种要素充当选择工具与激励机制,对本地行为

主体的学习过程与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这两种要素交互作用、共同演化的过程,就是地区竞争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从长期演化视角看,地区竞争力是不可预测的。税伟(2010)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同层次区域的竞争中,以企业和产业(集群)创造较高的生产率为核心,获得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快速增长,实现区域繁荣和社会和谐的系统能力。即可用区域竞争力的金字塔结构来描述(如图6),位于最顶层的目标是区域的繁荣和社会和谐,而这又取决于生产率(生产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则是实现较高生产率水平的核心,但区域综合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最终需要各自的影响要素作为坚实的支撑。

孙利娟(2010)从博弈论视角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在实现本身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进行博弈时,对策略空间中的策略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和执行的能力。区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导致区域间在多个维度上展开竞争,而区域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都会对区域间的博弈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区域间的竞争就是拥有多个博弈主体的团队之间进行的、在多个维度上展开的多维团队博弈。区域竞争力就是各个区域进行多维团队博弈时,各区域的各个博弈主体对策略空间中的策略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策略,从而使得团队整体支付最大的能力。

八、小结

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 公平互利 平等 基本原则

从法理上说,法律原则是法律上规定的用以进行法律推理的准则。原则源于规则又高于规则,体现着规则的精神实质。法律原则虽然没有规定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后果,但在创制法律、理解法律或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平互利原则不公可以指引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如何正确地适用规则,而且在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则时,可以代替规则来作为国际经济交往的准则,并且可以有把握地应付没有现成规则可适用的新情况,具有灵活性。

公平互利原则贯穿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始终,体现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判断标准。因为不可能有一种强制力作为后盾,只能用一种公平互利的原则来衡量国际经济关系的公正性,与国内法相比较,它的作用较为完整地体现在对守法的指导上。

在现实中,许多经济大国为了一己之利,要么在创制国际经济法律文件的过程中作损人利已的规定,要么对国际经济法律文件中的有些条款作合乎已身的解释。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许多发展中国家有时在创制中吃亏有时在事后的补救中吃亏。因而,在现阶段,坚持公平互利的原则,使大国在“理”上有屈,促使其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法律文件的制定和修改中,也要充分利用这一原则,维护自己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一、从公平互利原则与国际经济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的关系来说

国际经济法有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其中经济主权原则是基础原则,还有全球合作原则,有约必守原则。公平互利原则与经济主权原则是密切相关的,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决不能割裂对待。经济主权原则是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就无公平互利可言;另一方面,也只有实行真正的公平互利原则,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独立和主权完整。现实中,许多借主权平等,而实行表面上的平等地,使许多经济弱国都难以实现真正的经济主权,因而现实中正确坚持公平互利原则十分必要。对于全球合作,和有约必守,都是要在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行的,不然,在吃亏中合作,守不公平的约,都是不合理的。

从公平互利原则在国际经济法中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上说首先,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双赢是最为理想的,最大利益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不吃亏是各个国家的底线。互利的存在,恰好是为了创造一个双赢的环境;而公平的存在,则是对于不吃亏这一底线的保障。所以,公平互利原则在现实中,对于在双边中的国际经济具有的吸引力,对于双方的整体发展乃至各方的发展都是有得而无害的,对于国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公平互利的原则对于原有的经济实力相当、国际地位基本平等的国家,具有落实和巩固原有的平等关系的作用;对于原来经济实力悬殊、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国家,具有纠正原有的不平等关系,确立实质平等互利的关系的作用。

最后,公平互利原则贯穿于国际经济法的各个领域,在国际贸易、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公平互利原则不但可以促进它们规模的扩大,而且对于它们的良性发展亦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从公平互利原则实践效果上说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互利原则的最好实践,莫过于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斗争得来的普遍优惠制。虽然实行普遍优惠待遇制度尚未规定在国际条约中,被认为是根据发达国家“自行选择”而实行的一种临时措施。不过,由于该制度已有许多发达国家付诸实践并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文件中得到反映,我们不妨认为该制度已成为国际惯例。

当然,目前普惠制仅仅是在税收上的待遇,随着关税的一再降低,普惠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将越来越小,发展中国家应争取更多的非关税方面的“普惠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第四部分已体现了这一点。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将这些优惠措施稳定下来,并进一步的明确具体化,将这些优惠落在实处。

普遍优惠制的实行,把从表面的平等,真正的落实到实质的公平层面上,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平等发展有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就是普遍优惠制也有一些问题,因而,坚持公平互利的原则,在国际经济的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加强,从而,在更多的层面上实现公平互利。

三、从我国的国情上来说

在我国有关国际经济法律文件中,公平互利原则基本都是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中国现今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国际经济交往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

我国是国际社会最早提出并推行平等互利原则的国家之一。2004年4月刚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2001年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营者)共同举办合营企业。”……国家把公平互利原则作为对外经济交往法律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坚持公平互利原则在国内立法中的指导地位。

四、从公平互利的宗旨来说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强调公平互利和平等,究其主要宗旨,在于树立和贯彻新的平等观。

对于经济实力相当的同类国家说来,公平互利落实于原有平等关系的维持;对于经济实力悬殊的不同类国家说来,公平互利落实于原有形式平等关系或虚假平等关系的纠正以及新的实质平等关系的创设。就应当让经济上贫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权单方面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贯彻公平互利原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从世界战略全局和发达国家本身利益出发,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公平互利关系,有助于缓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困难,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现在公平互利原则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适用于不同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国家从立法上确立了公平互利的原则,坚持公平互利原则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邦宗,张劲草.国际经济法原理.世界图书出版社,1992.

第4篇

关键词:品牌策略;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品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49-02

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名牌为表现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日本的索尼等,这些名牌是它们在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正是通过这些名牌,发达国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也牢牢控制着国际市场。中国也从30年前计划经济发展到如今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生机勃发,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品牌正在改变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品牌是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的体现

城市以及区域之间竞争力的比较基本上和该地区拥有的品牌数量是相对应的关系。据联合国发展署的统计,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达到90%以上。“上海制造”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高品质”的代名词,然而全市387项品牌价值,仅相当于可口可乐的1/6;1995年首批荣获“上海名牌”的152个产品,目前仅剩100个,十年里52个名牌悄然消失。正是由于品牌力量的薄弱,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可在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在国内区域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国最权威的品牌体系“中国驰名商标”新近公布的名单中,长三角地区在全部446个品牌中占到118席,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高地”。所以,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将不再是产业表面的竞争,而是拥有品牌力量的竞争。

品牌,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一种提升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今已成为事关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注焦点。如火如荼的品牌事业席卷了全国各地,各地争创品牌和推进品牌工作更是热火朝天。统计显示,广东的品牌企业仅占省级规模企业总数的0.5%,完成的产值却占全省的6.1%,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12.7%,拉动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不仅如此,TCL、科龙、美的、格兰仕、康佳、三九、健力宝、乐百氏等一批广东品牌不仅成为了广东的经济支柱和地区形象的象征,而且开始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锋芒。除广东之外的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区也都因政府的有力推进、策略的得体以及当地企业的全力投入而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苏的熊猫、红豆、波司登,浙江的娃哈哈、杉杉、雅戈尔、大红鹰,北京的联想、方正、紫光、燕京、三元,上海的中华、光明、上汽等各类品牌,也都随着品牌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品牌不仅是区域经济实力的象征,其作为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国经济亟待世界级品牌支撑

美国曾经在社会上搞过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大部分人把最好的大学地理系投给了哈佛大学,而实际上哈佛大学并没有地理系。这就是世界级品牌的魅力,人们会极度地信赖它,会把最美好的东西授予它。同样一件衣服,孟加拉国加工费用是1美元,贴上世界500强第一名沃尔玛的品牌就可以卖到100美元,国际化品牌让其价值增长100倍。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产品却占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销售额更占全球的50%左右。

在中国,我们却明显感到世界级品牌的短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包括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等十几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与以上数据极不相称的是,根据美国《商业周刊》调查,美国的品牌最强大,在前100名中美国占有62席。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品牌美国占有8席。美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品牌加工厂。相比之下,亚洲国家似乎是少了点儿,共占有8席。其中日本占有7席,与欧洲国家法国同列第二。韩国仅占1席。其余席位除百慕大占有一席之外全部为欧洲品牌,占有29席,法国7席、英国6席、德国5席、荷兰3席、瑞士3席、瑞典2席、意大利2席、芬兰1席。为什么中国知名品牌却属凤毛麟角,近乎空白?这需要深入思考,找出其中的原因。世界经济学家认为,真正的世界工厂,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中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相对垄断的主要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仅靠为别人代工就可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也没有一个世界制造中心不拥有属于自己的成批的世界级品牌。

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于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然而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是品牌制造业所创造的价值。在美国不需要制造只需要经营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价值,而在中国,制造业兴旺,但制造的商品却挂的是美国品牌。例如,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分析20世纪30年代“寡头垄断市场”的先驱之一的观点是:“同一类物品的众多不同品牌,在其各自的名称和标签下以不同的产品质量出售。这些名称和标签诱导了那些富有、势利的消费者通过购买不同的消费品,把自己与贫穷的消费者区别开来,而这些品牌间的实际差别微乎其微。”中国缺的不是创造能力,缺少的是经营,缺少的是品牌发挥出更大经济价值的能力。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是经久不衰的。

三、推行国家品牌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推行国家品牌战略是由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但是,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世界名牌产品几乎是零,又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企业采用OEM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加工费,而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拥有权的企业所获得,处于替人做嫁衣、受制于人的境地。所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中国的工业产品进一步进入了与世界名牌产品的争夺之中。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第二,推行国家品牌战略是我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品牌不仅是信任、忠诚、市场、效益的化身,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脊梁,更是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显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世界品牌的数量,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总理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这是创造名牌产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和概括。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焦点主要体现在品牌上。

第三,推行国家名牌战略是我国产业升级的自然选择。创造中国名牌,特别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积极推进中国名牌战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企业已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涌现出一批走向世界的成功企业,已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如果再经过10―15年的艰苦奋斗,下大力气创出几个中国世界名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自己制造的世界第一流装备来改造国民经济,这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重要物质保证。

总之,品牌对一个国家来讲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像“麦当劳”、“可口可乐”,它们已经超越了品牌的企业属性,成为美国文化与美国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力量的源泉。实施品牌战略与国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一个地区或区域通过品牌产品占据市场,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才能充分显示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经济要发达,企业必然要兴旺,而企业兴旺的基础是品牌的强大。所以,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终究是品牌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张晓磊.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李依,陈丽光.中国制造业能出世界品牌?[EB/OL].2005/2/24.省略/autonews/pingpai/200522411465559630.htm.

第5篇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095-04

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国内职能向国际扩展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货币指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金融交易中作为计价、媒介货币及价值贮藏工具。货币国际化的进展主要取决于该种货币背后的经济因素、如经济实力、货币稳定程度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等,但国际货币的自然垄断特性和惯性作用也有所影响,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也对货币国际化有重要影响,一国对货币国际化的推进也会加快或限制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世界货币史上,既有英镑和美元的成功经验以及日元的失败教训,也有欧元正在推进的尝试。总结这些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思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

一、经济因素: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经济因素是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 经济实力。

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以及该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一国的经济实力往往决定了该国货币地位,一个大的经济体可以为本国货币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大规模的国际贸易也可为本币进行贸易结算提供较大空间。历史上,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中心国际货币,正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1937年,美国工业生产占世界的42%,英国仅为12.5%;出口贸易方面,美国占世界的14.2%,而英国则为11.3%;黄金储备方面,美国占世界的50.5%,而英国仅占16.4%。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直接确立了其中心国际货币地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经历了六次经济衰退,但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200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0.9%,美元储备占全球储备的64%。美元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将主导国际货币体系。

考虑货币的国际地位和一国的经济实力的关系时,还应考虑以下两点:第一,衡量一国经济实力不仅要考虑该经济体目前所体现的经济实力,还应考虑其未来的增长趋势。对处于“追赶”地位的货币来说,其经济体的增长能力对于其货币国际化更加重要。一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最大出口国,但1870―1913年间,美国年均出口增长率达4.9%,而英国为2.8%,美元国际化也在这个阶段萌芽。第二,货币的国际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按照市场汇率计算,2008年初欧元区15国的GDP总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区贸易规模也高于美国。2006年欧元区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8%,而美国是12%。但总体而言,欧元国际化程度低于美元,且短期挑战美元可能性不大。

2 该国货币的稳定程度及中央银行的信誉。

币值稳定的货币能增强持有者的信心。而币值变化大,通胀率高或通胀率起伏较多,都会直接导致持有者回避该国货币。贸易商在选择贸易结算货币时,期望选择较为稳定的货币,币值不稳定的货币不利于贸易商核算成本和收益,也增加了为防止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时,被用于金融资产标价的投资货币,或被他国居民持有、在发行国之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都需要有币值稳定的特征。中央银行的信誉在于维持一国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对该国货币的信心。总之,一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变化较大都无助于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日元汇率从1972年的308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1995年4月的79.75日元兑1美元,其间的1985年―1986年一年间,日元曾经创下了升值40.5%的波动记录。日元汇率波动不仅影响贸易交易,而且对资本的交易也有很大影响。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却没有在亚洲形成日元区或亚元,而成为事实上的美元区,也与日元与美元汇率风险之间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3 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该货币发行国必须具有一个广度和深度较高、资本管制较为宽松的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也有助于为中央银行和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强的以该国货币计值金融工具、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有助于贸易商对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具有规模巨大流动性高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同时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市场的集聚中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和东京等都为树立各自货币的国际地位起过重要作用。

日元国际化过程中,虽经政府大力推进,但国内外金融市场分割,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市场管制较严、金融交易手续过繁、相关税率过高,使得日元的流动和投资十分不便,这些问题都使日元国际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力度,特别是完善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市场,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见表2,1999―2003年日本金融市场国际化举措)。但是在欧元启动的直接冲击下,日元国际化并未取得积极进展,2003年后日本政府将重点转到恢复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而对日元国际化采取了自由市场主义态度。不过,日本国内普遍认为日元国际化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促进了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历史因素:国际货币的自然垄断特性和惯性作用

从历史上看,一国货币如已占据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就有一种惯性(inertia)或者惰性,容易形成自然垄断,其他货币如想对其形成挑战并取代它的位置并不容易,新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以美元为例,一战后,美国的经济总量即已超过英国,但国际货币以英镑为主导让渡到以美元为主导至少用了30年(1918年至20世纪50年代)。同时,美元在1950年代取得最主要国际货币地位后,其在位货币优势有助于维系美元中心国际货币地位。二战后,尽管多次出现美元危机以及持续贸易逆差,但在美元存量优势及国际货币自然垄断特性下,美元仍然是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载体货币(Vehicle Currency),除欧洲外,美元是近90%国际交易的使用货币;是大宗商品、初级产品的计价货币;是国际社会主要干预货币;是主要储备货币。因此,由于在位国际主导货币已拥有的规模经济、网络效果以及公众长期形成的货币使用习惯等因素,使该货币产生一种粘滞效果,其他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相对困难。

三、机制因素:完善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最终要成为国际货币,应保持一定的国际收支逆差,从而使他国能持有本国货币,作为结算、清算或者储备货币。国际收支逆差由两

种方式实现:一是贸易逆差,二是资本项下逆差。

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历史来看,美元最初是在贸易顺差和资本项下逆差的情况下实现国际化的。贸易顺差代表一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对其他国家的相对优势;同时,美国通过资本输出、对外投资和援助等资本项下逆差,来实现他国持有美元的目的。但资本项下逆差是难以持续的,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美国实现了从贸易顺差到贸易逆差来提供美元的结构性转变,同时通过吸收各国资本实现美元回流。更为明显的是,从国际收支逆差的结构转变中,不仅可以看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实现机制的转变,也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心的历史。日本推动日元国际化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日本根本不想改变“出口型经济”的政策,仍然没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的经济结构,缺乏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

四、政策因素:一国对于货币国际化的推进

货币国际化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本国政府对于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态度,而这又取决于对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济影响和国际地位提升等利弊的权衡判断。

从各国情况看,在经济发展和条件成熟时,各国都会积极推进货币国际化。英国在18世纪早期就鼓励甚至强迫其殖民地和附属国使用英镑,将这些国家纳入英镑区版图。英镑区对英镑的持有和使用是英国经济实力衰退后英镑仍长时间具有货币黏性,仍然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原因。美国鼓励多种形式的美元流出与回流,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通过资本项目逆差输出美元,而主要以国外对美国产品进口需求回流。1982年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成为输出美元的主要方式,而美元又通过各国购买美国各类金融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资产的方式回流美国。日本、德国在二战后经济快速恢复,但日本政府认为日元国际化会影响其“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德国政府则担心马克国际化会影响到其“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最初对国际化都是持反对态度。直到在“特里芬两难”困扰下,美元危机频发(1960、1968、1971、1973年四次大的美元危机),日本、德国等欧洲国家都面临较大汇率风险和储备损失,才于1980年代开始,积极推进本币国际化。其中,日本政府从1984年起将日元国际化与国内金融自由化同步推进,重点推进欧洲日元市场国际化、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从各国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超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要与国际经济结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金融市场发展和宏观调控等情况相协调,并采取合适措施积极推进。

一是调整经济结构,建立较为完善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首先,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和具有我国发展优势的特色新兴产业,形成对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其他国家接受人民币;其次,通过借贷、投资和援助等手段使其他国家持有人民币,如允许其他国家政府和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当然这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超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二是要建立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首先必须实现人民币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然后逐步建立发达的人民币市场,吸引非居民持有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同时要建立有效率的与之配套的衍生产品市场,满足非居民投资者风险管理的多样化要求。最后要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和取消不合理的金融市场税费。

第6篇

关键词:美元;国际化;借鉴

中图分类号:F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5-0061-05

按照麦金农的说法,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被称为“世界美元本位”,因为从很多方面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美元既是重要的价值储藏手段,也是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货币,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间跨国头寸中,美元占据绝对优势,在以外币标价的银行本国头寸中,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美元还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同时很多国家货币显性或隐性地钉住美元以及美元化现象客观上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一、美元国际化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一战爆发至1939年二战爆发前,美元逐渐成为强势货币。

一战使参战国受到重创,但美国远离战场,本土经济未遭破坏,而且还发了一笔战争财,拥有了大量的黄金储备。为打击英镑,扶植和加强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决定恢复金本位制。此时在黄金储备及确保货币稳定性方面,美国已具有绝对优势,其他国家都已无力恢复金本位制。美元一枝独秀,与黄金保持稳定的兑换关系,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20世纪30年代,一批国家聚集在美元周围,形成美元区。

但在这一时期,无论从实力还是时机上来说,美元独霸世界的条件都还不够成熟。而英镑虽已现颓势,但它在世界特别是在英镑区内仍具有相当影响。二战爆发前夕,英镑区规模扩展到最大程度,不仅包括英联邦国家,还包括葡萄牙、芬兰等许多欧洲国家,以及埃及、日本、泰国和阿根廷等非欧洲国家。

第二阶段:1939年二战爆发至1945年二战结束,美元进一步挤压英镑。

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主要国家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国、意大利、日本遭到毁灭性打击,英国、法国受到重创。相比之下,美国凭借《租借法案》为盟国提供军火而再次发了一笔战争财。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为美元霸权的建立创造了必要条件。

1943年,美英两国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了新的国际货币秩序,分别提出“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美国最终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胜出,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

1944年7月,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一致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定书》及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和开发银行(即后来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际上控制在美国手中。《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则和运行机制。“双挂钩”机制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达成,标志着美元初步获得了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1945年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确立主导地位,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二战后,美国继续借助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利益。其中,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重要的一步。多边性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张大幅度削减关税及消除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目的是大量输出美国商品,抢占国际市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在世界贸易中,美元作为唯一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其重要性无以伦比。因此,美国凭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起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也夯实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同时,美国趁战后其他西方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不断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为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扫清障碍。美国趁战后英国经济濒于崩溃、亟需援助之机,以英国必须承认美元的霸主地位等条件为前提,向英国提供巨额贷款。1946年7月开始生效的贷款协定中,美国一次性给予英国37.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主要包括:贷款以英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先决条件,也就是要求英国必须承认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领导权和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要求英国对美国在贸易上实行无差别待遇;英国应在贷款生效一年后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允许英镑区各国实现英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虽然英国并没有完全实施这些条款,英镑最终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但在这场争夺中,英国元气大伤,英镑的国际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为加强美元的地位,美国还迫使英镑大幅度贬值,以进一步削弱英镑的地位。

此外,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在经济上,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贷款和援助,竭力对它们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1947-1949年,仅接受“马歇尔计划”和参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十几个西欧国家,对美国的贸易赤字就高达116亿美元。这些国家需要大量的美元来填补赤字,而又得不到足够的美元,从而造成了普遍的“美元荒”。“美元荒”一直持续到1958年西欧国家经济基本复苏。在“美元荒”阶段,美元是唯一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名副其实地成为美元本位体系,“美元荒”是美元完全确立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的标志。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美元霸权由盛相对转衰。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盛极而衰的表现是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衰落的标志是该体系的最终瓦解。美元霸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持续减弱和国际经济地位下降,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恶化。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是不容忽视的制度因素。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美国就必须以逆差形式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力,同时还要保持美元的信用,维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也就是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然而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普遍的“美元灾”引发美元危机,美元就必须贬值而不能按官价兑换黄金。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造成国际收支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国在二战后实行的扩张性政策,不但没有克服经济危机,反而使危机加重,而且还引起了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美国在二战后的28年内有19年存在财政赤字,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财政赤字引起

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使美元的国内购买力在1944-1973年内下降了45%。经济危机、财政金融危机交织并发,使美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大大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也动摇了美元霸权的经济基础。1960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意味着二战后建立的美元霸权开始动摇。此后,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迫于形势,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支柱坍崩。到1973年3月,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均已倒塌,二战后实行了近30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元的霸权地位遭到极大削弱。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美元霸权得到调整并重振。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由于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国际协调加强以及国际货币制度惯性等因素,美元地位开始恢复。进入90年代,美元霸权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

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的《牙买加协定》正式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牙买加体系的新阶段。牙买加体系抛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制度,规定将“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从而削弱了美元及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但是,《牙买加协定》是在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提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种改革,不是完全摒弃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是由“美元一黄金本位制”过渡到“美元本位制”。美元的国际地位虽然已明显削弱,但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尽管在牙买加体系初期,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并在1990年降至历史最低点,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呈回升之势,逐渐恢复到国际储备的2/3左右。

尽管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德国和一批新兴国家成长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但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具有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和影响力。美国既是制造业大国,又是资源大国和农业大国,而且在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世界领先水平,加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和“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美国经济的转机,也是美元地位的转机。首先,美国经济在90年代出现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使得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元地位的回升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美国通胀降至多年来低点,财政赤字状况改善甚至出现赢余,使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增强,也间接增强了美元地位。第三,美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较为开放,国内市场规模和成熟程度都堪称世界第一,金融市场完善和发达程度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取代的,这进一步提升了美元的国际地位。综合来看,当今美元霸权依然拥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美元的国际地位依然稳固。

二、影响美元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1、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是美元国际化的基础。

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货币的国际地位。纵观美国经济霸权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发展史,二者虽然在不同阶段的强弱表现并不完全同步,但在发展趋势上基本一致,表明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元国际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

一战之前,美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但经济实力以及美元离称霸世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美国迅速崛起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国。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元也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国际经济地位开始经历重要转变,经济霸权逐渐衰弱,美元霸权也随之衰落。60年代美国政府竭力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另外迅速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使美国经济在1961-1969年期间出现持续繁荣。然而在这一时期,其他国家发展更快(见表2)。1960年,苏联已是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权受到了威胁。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1991-2001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4%,高于日本的1.1%和欧盟的2.0%;失业率从扩张期开始时的7%以上降至3.9%,通胀率降至3%以下,均为30年来最低水平,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同时,竞争对手实力的削弱衬托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欧洲经济受制于结构性问题,长期处于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困境。两德统一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德国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经济发展“失去的10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大部分国家以沉重打击,提高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力,增强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当前,美国经济周期并没有消失,经济的持续繁荣留下了“后遗症”,但经济波动幅度明显减小。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来看,美国仍然较欧洲和日本有更大优势,美国经济前景相对较好。总体来看,在今后一个时期,美国仍可能保持乃至增强在西方经济中的领先地位,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变。

2、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完善的监管体制是美元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基础设施、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及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能够给世界投资者提供最广泛和安全的选择,这为美元国际货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坚强支持。美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吸引了众多国家和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

3、美元化既是美元国际化的推动力量,又是美元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从广义上讲,美元化是指一种或若干种外国货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国内的金融中介,担当交换媒介、记账单位或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

美元化与美元国际化之间是相互推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观察美元国际化的过程,发现美元实际是借助两次世界大战瞬间成长起来的。一战前夕,美国市场兴起,成为当时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和项目投资源。一战的爆发使参战国政局动荡,引起投资者对本国经济信心动摇,因而将目光转向美国,使美国获得源源不断的急需资金,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在二战中,美国虽然参与战争,但是经济的强势使它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并乘机占领了广大的国际市场。经历两次战争的美国,积累了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将原先居于霸主地位的英国远远甩在身后,成为世界的新霸主。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

国家输出资金,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复兴。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更是强化了美元“一币独大”的地位,美元化的表现也越来越深入。从美元的经验来看,伴随着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确立,美元化现象开始产生,最初也许只发生在国际支付手段的美元化方面。当美元化不断发展,不再局限于国际支付,价值储藏手段上的美元化越来越突出,美元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强化。总体而言,美元首先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出现在国际货币舞台上,此后美元化为其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量,同时美元化也因美元国际化的发展而更加普遍。因此,美元化与美元国际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通过美元化,不断提高和巩固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4、美国政府的对外援助也助推了美元国际化。

战后美国对外援助使其他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依附于美国,美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战后,各资本主义大国都忙于恢复经济,国内物资和食品紧缺,外汇资金乏,普遍闹“美元荒”,处处需要美元和美援。1947年3月,杜鲁门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作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要求国会批准给予希、土几亿美元的援助。继杜鲁门之后,美国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提出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1年底,美国向欧洲提供了110亿美元以上的援助,1951年以后到1953年,欧洲又接受了26亿美元援助。

对日本,1949年美国为其制定了经济复兴的“道奇路线”,在“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名义下,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

5、其他国际货币的相对较弱为美元国际化提供了空间。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也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英国经济逐步衰落的过程,英镑的衰落为美元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一战不仅使英国失去海上霸权地位,使赖以支撑英镑体系的国际分工格局改变,也使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沉重力,击,英镑的国际地位大为削弱,而美元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二战后,英国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经济发展缓慢,通胀和失业并发。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都已远远超过英国,美元也理所当然地取代英镑而成为主要国际货币。虽然目前美元霸权有所衰弱,欧元、日元逐步兴起,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依然无可比拟,其地位不会轻易被动摇。

6、坚挺的汇率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和表现。

美元汇率在其国际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走势,与其国际地位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美元大幅升值阶段正是美元国际地位提高和确立的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后期,美元国际地位有所下降,相应地其汇率也趋于疲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汇率波动加大,美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滑。

三、美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借鉴

(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

一国的经济实力是该国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根据Frankel的研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如果一个大国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其货币在中央银行储备中的比重将增加1.33%;按照实际汇率计算,如果一个大国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其货币在中央银行储备中的比重将增加0.55%。战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经济对美元的需求,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和其崩溃后,没有制度来确定美元的国际货币角色,但美元能够满足多方面经济需要的特性是一个无形的制度安排。美元能够成为被钉住货币,有的国家实行美元化,都说明美元承担了类似世界公共物品的角色,它能满足更广泛的官方和私人的需求。因此,美元国际化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重要性的体现,广而言之,一国货币的国际货币地位是建立在该国经济实力基础上的。

(二)发达的金融市场与规范的监管体制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要条件。发达的金融市场除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以外,还要有一整套规范的监管体制来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分工明确的金融监管机构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提供完全的金融环境,以及合理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来为金融体系提供运作规则。

(三)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公信力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中央银行必须抵制实际经济部门尤其是出口部门要求货币贬值以出售更多产品的压力。如果想要让其他国家的居民和企业对其货币价值有信心,该国货币的汇率波动性不能太大,尤其是不能够让公众对未来有通货膨胀的预期,这需要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制定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四)对外援助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国通过对外援助,可以使本国商品流向受援助国,缓解商品过剩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同时,为他国提供对外援助资金,扩大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对外援助不是单方面提供援助,而是伴随着很多经济和政治条件,使接受援助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依附于提供援助国,这有利于增强提供援助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其货币的国际地位。

第7篇

关键词: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国际货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1-0046-04

一、引言

世界储备货币是指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是一个国家用以稳定其汇率、干预外汇市场和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国际清偿力,通过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流向需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来看,金本位制时期的英镑、布雷顿森林体系早中期的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及牙买加体系时期的美元、英镑、日元,及1999正式流通的欧元都是典型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主要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等货币,呈现出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局面。

由于持有储备货币会产生机会成本,因此,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应该结合其国际收支状况,既保证本国最低限度进口贸易总量所必需的经常储备量,又能满足在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时可能出现的外贸需要量与其他国际支付所需要的保险储备量。为了减少机会成本,一国往往会以财富基金形式对其国际储备货币进行动态管理。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储备货币的总和类似于一国的货币供给,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过多的国际储备货币会带来诸多问题。对全球国际储备货币规模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构筑相对稳定和公平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二、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的趋势分析

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是四大国际储备货币,占全球外汇储备总和的95%以上。从储备货币的规模来看,全球储备货币从1999年的1.782万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的6.874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8.5%。而同期全球GDP增长率在2%-4%,储备货币的增长速度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2-4倍,说明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超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需要,也就是储备货币过度发行。从储备货币的结构来看,美元储备和英镑储备的占比逐渐下降,欧元和日元占比逐渐上升,四大储备额货币占比排序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美元储备从1999年的1.2654万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的4.3306万亿美元,占比从71.01%下降到63.00%,2005年出现短暂反弹上冲到66.91%,但随即回复下跌趋势。欧元储备从1999年的0.3190万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的1.8422万亿美元,占比从17.90%上升到26.8%,2002年出现较为强劲的上升(占比增加4.61个百分点),其他时期上升较为平稳。英镑储备从1999年的0.0515万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一季度的0.3231万亿美元,占比从2.89%上升到4.70%,从2004年开始进入较快的增长期。日元储备从1999年的0.1137万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一季度的0.2138万亿美元,占比从6.37%下降到3.11%,基本呈稳定的下降态势(参见表1)。

三、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的成因分析

1.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与世界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经济增长强劲通常有利于该国或地区货币提高其在全球官方储备资产中所占比重,储备货币国家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相应提高0.8个百分点。尽管同期欧元区经济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但是相对美国经济还是显现出优良的态势。英国经济自1999年以来稳步增长,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美国经济在经历过新经济繁荣后即进入持续的疲软期,加之“9•11”恐怖事件和军事打击伊拉克的负面影响,使世界重新认识美国“安全港”地位,不仅对美国的投资锐减,而且大量已在美国投资的企业开始撤资,经济基础的疲软决定了美元的强势地位的衰减。美国为刺激经济增长和利用美元国际主导货币的优势地位一定程度认可美元贬值事实,没有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2.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世界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60%的美元如今在美国境外流通,维持强势美元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较小。面对强势美元政策日益加剧的负面影响和持续疲软的经济,美国暂时放弃了其长期坚持的强势美元的货币政策。美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的过度发行和低利率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世界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美国自2001年以来一直开始执行低利率的政策,日本自2000年以来一直实行零利率政策,欧元区的利率基本稳定,英镑的存款利率稳中有升,现在执行5%的利率,相对高于其他储备货币的存款利率。在美元过度发行和低利率的同时,英镑和欧元的升值导致其占比和国际储备总规模的上升。[1]

3.美元霸权与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所谓牙买加体系至今没能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霸权并非单一的经济问题,它是美国政治、军事利益的体现,是和美国整个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冲突可能屈从于政治和军事利益。美元霸权下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是一种不对称不公平的制度安排,这种国际货币体系更多的体现了美国的意志和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既有的国际货币秩序只能是发达国家国家利益均衡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往往只是象征和表面性的。在这种体系下,美元的不合时宜的过度发行和低利率政策不会受到实质性约束,除非这种政策已经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利益。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国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国际储备减少,国家信用降低,影响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然而,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外债余额并没有给美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可以用美元来直接支付国际收支逆差,而只需要维持较少的外汇储备,其经济政策可以保持独立性。美国资本的流出与国际收支赤字并不必然代表美国权力的缩小,实际上它为美国国内外以美元为基础的信用扩张以及金融创新打下了基础。[2]

四、世界储备货币规模过度增长的经济影响

1.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对发行国的影响。储备货币储备的增长能给储备货币发行国带来诸多利益。首先是铸币税收入,发行国通过发行世界货币无偿获得取了大量的铸币税。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的铸币税收入相当于其GDP的10%。其次是低息融资的乘数收入,储备货币发行国发行的货币通过种种途径成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对于发行国来讲实际上是一种低息的融资手段。发行国以其货币发行基础为信用担保,以较低的成本融得储备持有国的相关经济资源进行生产和消费,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进。

但是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也会给储备货币发行国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特里芬难题”所指的储备货币的“信心和清偿力两难”所决定的储备货币地位的弱化甚至丧失。储备货币发行是以储备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一旦经济实力的相对优势减弱或货币发行过多,储备货币的地位就会弱化甚至丧失,特别是存在多元化选择的背景下。其次是储备货币过度发行将加剧全球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储备货币发行国最终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输入而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储备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必须权衡作为世界货币带来的收益和过度发行带来的成本。

2.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对流入国的影响。储备货币是一种国际清偿力,持有储备货币可以用来干预外汇市场运行、清算国际收支余额等,但是过多地持有世界储备货币会产生许多负面效果。首先是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储备货币是一种债权凭证,说明持有国以很低的利息收入为补偿向储备货币发行国提供巨大的资金。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控制该国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其次是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如果该储备货币的过度发行使得该种货币贬值,那么对于高额储备的国家来讲他们会有很大的外汇储备缩水。最后是储备货币持有国为维护既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必须进行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导致出口行业的货币供给挤占非出口行业的货币供给,最终倒逼央行导致货币供给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来说储备货币太多会造成本币升值,本国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升值加上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出口限制将一定程度封闭该国经济,内需的增长和自主创新推动国内经济结构提升的压力较大。[3]

3.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世界储备货币的过度增长导致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加大国际资金流动的规模。国际资金流动虽然可以实现金融资产的价值回归,但更多的价值回归是在过度炒作中实现的,矫枉过正,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的高估或低估将面临极大的贬值或升值压力,对尚未做好相关准备的国家将是巨大的考验。自2003年以来欧洲股市上涨160%,美国股市上涨70.5%,中国股市上涨200%,俄罗斯RTS指数上涨440%。欧元对美元升值26%,据汤姆逊金融集团统计,欧洲股票市场总市值升至15.72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15.64万亿美元(截至2008年3月30日)。股票市场的涨幅之大与国际资金流动不无关系。

五、控制世界储备货币过度增长的措施

1.构建与经济实力结构相适应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货币国或地区经济实力基础上货币国际地位的均衡关系,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货币关系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中心地位依然具备一定的基础,只是更多的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的货币也充当起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但由于国际货币体系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结构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滞后性,实力增长国家的货币权力不能同步增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在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下缺乏严格的约束。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构建一种非国家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考虑将特别提款权(SDR)改造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唯一形式,根据一定时期各国的经济总量确定SDR的总规模、各国SDR的份额、各国货币发行规模和各国货币与SDR的兑换比例,将IMF和WB联合改组为新的世界银行。在这种框架下,储备货币的价值基础不再是一国的信用,而是世界所有国家的信用,货币的超额发行成本与收益基本锁定在一国内部,从根本上消除了现有储备货币发行国以邻为壑的操作的可能性,也适应了各国经济实力结构的需要,应当是一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该体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过程。

2.控制储备货币发行国经常项目逆差和货币发行规模。储备货币发行国尽管经常项目长期存在大规模的逆差,但是容易通过资本项目的大规模顺差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即使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逆差,也可以通过发行储备货币实现国际收支的融通调节。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的这种特殊的平衡方式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求世界各国联合起来限制其货币发行规模、要求其控制经常项目逆差的规模。货币主要储备货币的贬值导致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升值,在这些国家出口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减少对发展中国家进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仅有利于改善出口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有利于进口国的经济结构优化和出口竞争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期内不会对出口国形成压力)。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限制不仅不利于出口国的国际收支,无助于控制世界储备货币的增长,还有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战略资源和矿产出口的限制。[4]

3.非储备货币国家适度持有和合理利用储备货币。非储备货币国家应根据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应对风险的能力及其对外贸易依存度等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和结构,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利用超额储备货币。对于储备货币大国来说,可以把外汇储备用于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和战略物资的储备。这样既可以减少自己高额储备货币贬值的损失,又可以用这些实体资源来增加自己国家的发展潜力,避免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内经济发展目标对世界货币发行目标的干扰。[5]■

参考文献:

[1]刘昌明.论美元弱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3,(4).

[2]湛柏明,庄宗明.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2).

[3]施建淮.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CCER,2006 ,(3).

[4]John Williamson. “Surveys in Applie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Journal of Wester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Volume 2, Issue 2,April 2000.

[5] Bosco, E.D. “Central Banks'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pen Economies Review, Volume 9, Issue 4,1998.

World Reserve Monetary Change Trend and Control

XIE Chao-hua, ZHEN Wen-zhen

(Post-doctor station for applied econom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China)

第8篇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脚步正在加快,然而,考察英镑、美元的国际化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盲目乐观地认为10 年内就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恐怕不太现实,这个时间也许会是20 年甚至更久。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英镑;美元;历史机遇

【作者简介】冯天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2008年以来,随着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逐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观点各异,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种观点或方法:一是加速推进“两率”(汇率、利率)改革;二是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三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或者由区域化再到国际化再到全球化的步步推进,等等。研究货币国际化不仅可以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也可站在宏观的历史层面对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进行分析。本文通过考察英镑、美元的国际化历史背景来推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以及时间安排。

一、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货币国际化是指某一主权国的货币流出本国,成为国际认可的计价手段、结算工具、储备工具,以一国的发行货币行使了事实上“世界货币”的角色。主流经济观点认为,实现货币的国际化需要有强大且稳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稳定的汇率等方面的支持。除从经济角度分析实现一国货币的国际化问题外,还可以从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分析。本文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货币国际化,通过对英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考察,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一些看法。

二、英镑的国际化历程及特点(一) 英镑国际化历程

要想实现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而单凭这一项是不够的。英镑为取得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就付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相比英国,当时的法国更为强大,人口总量是英国的4倍之多,拥有比英国更强大的军队、更丰富的自然资源、更优良的港口等,这造就了法郎对英镑的强势地位。然而,金融革命的发生以及工业革命在英国实现,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率开始遥遥领先于法国,产品极大丰富,带来的结果便是在国际贸易争夺战中英国开始逐步摆脱不利的局面,国势的强盛保证了其海洋霸权,英国最终在对法国的百年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而来的是产品的极大丰富,这就迫使英国追求更大的市场来倾销自己的商品,开始用大炮军舰开拓市场,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大,其与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迅速上升。不同国家用不同的货币进行交换的不便性要求有一个统一的媒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黄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借助于自身在海外贸易上的压倒性优势,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使得英国的黄金储备迅速上升。从理论上讲,领先全球的经济实力再加上足够的黄金储备已经使英镑拥有了获取国际优势地位的重要前提。同时,由于英镑已经在遍及全球的英国殖民地内广泛流通,并逐步带动了其他国家接受英镑,使得英镑成为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货币,相较于黄金的笨重,英镑成功地扮演了黄金替代物的角色。在英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黄金可以无障碍地与英镑兑换,成为“真正的纸黄金”。基于对英国国家信用的信心,英镑在国际贸易中被迫或主动地使用,成为了首选的国际货币,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确立,以英镑为代表的国际金本位制自然而然建立。

(二) 英镑国际化的历史反思

考察英镑的国际化历程,可以发现特定的历史机遇造就了英镑的国际化。首先,工业革命的发生在英法争霸中成为英国取胜的关键所在,英国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迅速提升自身实力,最终取得了对法国的胜利,英镑得以脱颖而出;其次,在国际秩序尚处于混乱的年代,海洋霸权的武力保证为英镑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依托,可以说英镑的国际化明显带有大炮与军舰的影子;再次,殖民地这一特定的历史产物也为英镑国际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镑的海外流通首先就是在海外殖民地的流通,进而才带动了非殖民地国家逐步承认英镑;最后,英镑的国际化还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如果没有国家的对外大量投资(或国家鼓励对外投资)尤其是在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投资,仅凭英国本身的工业实力亦很难造就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全面赶超英国时为止。

三、美元国际化历程

(一) 美元的国际化历程

美国借助自身的后发优势快速实现了工业化,迅速发展强大。188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已赶上英国,位列全球首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其工业产值已占世界工业产值总量的1/3强,而同期的英国工业产值在全球的比重已降至14%,至此美国已初步具备了挑战英镑世界货币地位的资格。

与英镑取得国际化的武力手法不同,美国更倾向于使用潜移默化的手段。1912年,以“金元外交”为标志,美国开始了美元国际化前的试水。虽然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已名列世界第一,但美元并非当时主要的世界货币。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崛起的确会对英镑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英国仍具有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体系、金融中心的历史惯性、遍及全球的殖民地,美元取代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绝非易事。即使到现在,英镑仍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何况当时还是世界中心货币。一战后,在美国倡导下成立了国际联盟,然而最终却由英法控制更是说明了当时的经济中心仍在欧洲,美元挑战英镑依然还很艰难。

然而,一战的爆发使英国的国力元气大伤,英镑的国际地位也开始不稳定,而美国不但因远离战场毫发未损,还趁机大发战争财,自身的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黄金储备更加庞大。凭借自身雄厚的黄金储备,美国通过恢复金本位制,迫使英国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宣布恢复金本位制,然而当时的英镑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国际信誉上与美元对峙已经勉为其难,美元逐步扩大了自身的势力范围,形成了美元区。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又给美元提供了一次的难得机遇。此消彼长之下,美国的优势更加明显,以1943年英国接受“怀特计划”为标志,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元攻势英镑再无还手之力。事实上,二战后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已占世界的一半,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的1/3强,黄金储备已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总量约60%,美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领头羊”。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凭借其高比例的黄金储备,毫无疑问地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并且借助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元气大伤再无力与美国抗衡之际,于1947年趁势推出欧洲复兴计划即著名的“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共向欧洲提供了130亿美元的资金。在为欧洲提供美元帮助的同时,美国同时也在推销着自己的产品,美欧的贸易关系导致欧洲各国对美元产生了极强的依赖(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美元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美国)。当“马歇尔计划”结束时,美元已经可以在欧洲市场畅行无阻,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世界性货币。

(二) 美元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考察美元国际化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几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促成了美元影响至今的国际货币地位。首先,完全工业化的美国凭借其工业化的后发优势在经济上迅速超越了英国,为美元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次,两次世界大战在提升美国国力的同时(特别是黄金储备量的增加) 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严重动摇了英镑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为美元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可趁之机,并最终导致了英镑体系的倒塌。最后,由美国政府推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地位的确立加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最终使得当时的主要经济体接受了美元作为结算手段的地位,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货币。

四、英镑、美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及展望

(一) 启示

考察英美两国的历史经验,首要的一条便是各自均拥有极强的经济实力,进而奠定了本币国际化的基础。英国抓住了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机遇,迅速提升了自己的生产力,把其他各国甩在了身后;而美国则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后发优势,只用了50年便完成了英国近200年才取得的成绩;现在的中国充分利用信息革命的后发优势,发展速度也数倍于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当然可以看作我们自己的历史机遇。

其次,英国是通过战争与抢占殖民地的方法,推动了英镑走出国门到海外流通。这种方法现今已无法重复。而美国充分利用竞争对手虚弱,势力收缩的时机,一举抓住有利机会,强化自己的优势,一步步成为了国际货币。这给了我们以启示: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势力收缩造成了相关领域的真空地带,俄罗斯入主克里米亚半岛,随后发展到“去美元化”的局势(反美欧制裁的举动)。以今年5月份中俄两国签署的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天然气大单为代表,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是值得预期的。这对我们逐步构造自己的人民币区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再次,政府的积极态度必不可少,这一点英美有着相同的经验。借鉴其经验,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提出为标志就向外界传达了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力图在此区域建立由中国主导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一旦这一尝试能获得成功,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贸易计价结算、项目融资与直接投资、货币互换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机遇。

最后,虽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有利历史时机,一些专家也乐观估计10年左右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但人民币国际化仍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从考察英镑、美元的国际化过程可以知道,在它们实现国际化时,当时的英国和美国的国力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的工业生产值在1880年已赶超英国,居世界第一,截止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占全球总量的38%,同期的英国工业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量的14%,在这种大幅度的差距下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尚显得力不从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才初步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反观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只是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38万亿美元,同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6.2 万亿美元,中国只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7.9%,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即相关学者推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39年赶超美国,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一时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尚需25年的时间,更何况从英镑、美元完全实现全球化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时间无疑要更长。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仍需要稳扎稳打,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面对历史机遇时顺势而起。

(二) 展望

事实上,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法,但政府在正式文件中并未出现过“人民币国际化”之类的字眼,只到今年才出现了这样的表述,在此之前更多的是使用“人民币跨境使用”。我们从这一措辞的改变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慎重考虑。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决定了今后的货币体系也很难再“一家独大”,最大可能的结果就是形成一个混合货币的体系,例如欧洲经济区以欧元为主导,美洲经济区以美元为中心,而亚洲经济区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所谓的亚元成为中心货币,人民币如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尽快掌控亚洲的货币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短期内取代美元的设想基本上是不现实的,更可能的是多极化货币体系的出现,这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机遇也充满了各种挑战的时代,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的日渐强盛,人民币的世界地位必然会逐步提升,未来20年或者时间再长一些,人民币必然会实现国际化,但是我们也不可盲目乐观,国际化道路我们还要走很久。

参考文献

[1]孙兆东.世界的人民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博源基金会.人民币国际化源起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何帆,李婧.美元国际化的路径、经验和教训[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4]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8,(8).

[5]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

第9篇

    购房者对地段的重视是因为好的区位往往能使购房者生活上便利、舒适,有利于工作、生活。一般首先要选择的是大的位置,如城市的东、南、西、北城,主要依据购房者的工作地点或经常活动的区域而确定。在确定了大的位置之后,再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个人爱好、离工作地点的远近、有无好的学校、幼儿入托情况怎样等因素,选择城市特定区域内的房屋。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考虑目前该位置在整个区域中的优劣情况,而且要了解未来市政规划的方向、发展前景等。能够综合考虑购买商品房的各种因素,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位置,将受益无穷。

    看房,就要看其朝向、层数、布局与结构。良好的朝向,可保证有大量的阳光通过窗户直射入室,改善住宅室内环境,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采光窗户向阳,采光质量高、效果好,主要房间应有良好的直接采光。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3以上、2/3以下为较好楼层,层高一般应不低于2.7米。理想的住宅中,起居空间由过厅、客厅、起居室、健身房、书房、工作间、卫生间、卧室、贮藏室、阳台等组成,按各自功能可汇总为“动、静、污、洁”四大空间。挑选中要从实用、方便、经济的角度,结合家庭的人口、家具的布置、对未来房屋的设计、经济实力等,选择与自己需求最接近的户型、结构及室内布局,同时应略留余地--目前房屋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三大一小”,即厅大、厨房大、卫生间大、卧室小。

    虽然你在选购现房时已查验有关质量文件,但是也必须到现场亲身感受房屋的真实情况,以了解是不是达到证书上的标准,有没有较明显的问题,如裂缝、窗户漏风、厕所漏水等。房屋质量问题主要起因于设计、施工中留下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结构、材料、功能设置、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几个方面,要认真审阅商品住宅楼的《住宅质量保证书》、《质检合格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证件来考察其质量。就拿电梯、楼梯来说吧,所用的电梯品牌资质是否有合格证,步行楼梯是否达标或有利于逃生等等。质量问题很难把握,专业性强,最好跟懂行的亲朋好友一起看房、选房。

    看房不可不看物业管理,物业服务的好坏是房屋是否升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物业管理会给自己将来的生活带来便利,而差的物业管理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大量的纠纷。因此,挑房要积极向有关人员打听负责小区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最好能查看他们的有关资质、实力的文件,亦可去他们现服务的其他小区打听有关他们的服务行为。当然,小区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是这个小区成熟与否的标志,要看其市政、生活、休息、交际配套设施以及购物条件等。

    由于每个人的爱好、经济实力、个人素质、对房屋格局的要求不同,达到其要求的房屋也各有差异,但都希望所购住宅的价格性能比达到最优,这便要求你在挑房时要耐心、仔细。如购的是期房,最好定期到建筑现场查看工程的进度与用料情况,并在不同季节、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察看其日照、噪声与漏水与否等。发现问题须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以免因房屋纠纷耽误了入住。挑选时,尽可能与房屋的未来发展方向一致,以使自己的房屋有增值的潜力。

第10篇

我国人口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活跃,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其中由于工作、经商原因的流动逾六成。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成员承担家庭中老年人供养责任的养老模式,一般体现在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三方面。本文基于对农村老年人经济需求和经济来源的分析,以及对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和汇款情况的分析,简要论述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家庭养老经济供养功能的影响。

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需求

1.物质消费

农村老年人物质消费水平较城市老年人低,主要消费项目有饮食、衣着、日用、交通、通讯、燃料等。农村地区食品价格低于城市,农村老年人进食营养补品比例低于城市。通讯费用成为一项新的支出项目,随着通讯设备的普及,部分农村老年人也使用上了手机,提升了社交的便利度的同时,也多了一项开支。

2.精神文化消费

老年人有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如与朋友亲属的社交往来、打牌下棋等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也有对艺术兴趣如琴棋书画等爱好的研修,参与这些精神文化活动,就有相应的精神文化活动消费。不同于城市老年人为了培养兴趣而花费教育投资,农村老年人在这方面的投入甚少,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多为消遣娱乐型,学习提高型和自我发展型较少。

3.医疗保健消费

随着健康养生观念的深入,老年人的日常保健消费有增加的趋势,而患病老年人的医疗消费则更缺乏消费价格弹性。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具刚性,正是由于老年人处于高患病率的人生阶段,对医疗保健消费的需求最为突出。

4.服务性消费

服务性消费如护理消费、家政服务消费等。雇佣家政服务人员虽然不如城市普遍,但农村家政服务市场也呈现规模愈大的趋势。除了家务劳动外,提供农事劳动是农村家政服务的一个特点。农村老年人对雇佣家政服务的态度不再像以往那样保守。老年人更加向往健康、丰富的养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理能力下降时,老年人用于服务性消费的花费将增加。

二、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1.老年人自身劳动收入

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时,经济收入更多依靠自身劳动收入。低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老年人自身身体条件的变化等原因,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例下降,依靠自身经济来源生活的老年人比例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大而减少。

2.家庭成员经济支持

子女及其他亲属提供经济支持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对于停止劳动收入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在老年人自身经济供养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家庭供给的老年人比例迅速提高。

3.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

新农保试点覆盖地区,农村老年人根据自愿原则,参保家庭中的老年人享受到了养老金待遇。2012年,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我国17个省份的444个县自行开展了试点,国家试点和自行试点地区共计超过全国总县数的85%。由于现阶段实行广覆盖和可持续的目标,新农保暂时只能“保基本”,相对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新农保带给农村老年人的收入还显微薄。

4.其他经济来源

以社会保险和救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例虽然很低,但也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的趋势。以生活在农村的单身老年人为主,经济来源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这些老年人,其中一人单独生活的老年人占这些老年人的56.02%,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占74.46%1。

三、 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家庭经济的影响

1. 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及增长状况

外出务工农民工资增长水平对农村居民收入贡献率过半。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431元,2009年为2061元,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增长21.9%。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2010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1690元,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同比增长21.2%。

2.外出务工农民向流出地汇款情况

外出务工农民对流出地的汇款行为是家庭成员间的利他性的体现,汇款对于家庭收入具有积极影响2。根据李强的调查数据,得到的汇款占总收入50%以上的农民家庭,比例达46.3%,汇款占总收入80%以上的农民家庭比例仍达22.3%。而且,汇款呈现出持续性,成为农村居民稳定的生活来源,此调查中汇款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约为40%。

3. 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增加提升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

据相关调查数据,一个家庭在外打工的家庭成员越多,则家庭收入越高;农村家庭收到的汇款越多,则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外出农民工的汇款是农村家庭的支柱,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外出务工农民的汇款是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资金来源之一。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人与自然矛盾突出带来的生计活动受限,加之市场缺失带来的资本可及性差,使得汇款对于农户生计的意义至关重要3。

四、 农民外出务工与农村家庭养老经济供养

1. 农民外出务工对家庭养老功能的不利影响有限

尽管家庭成员外出有可能加重老年人负担,如夫妻二人同时外出,或成年男性外出,都使家庭中的老年人承担家务劳动的负担加重了,很多留守老人甚至不得不承担起照看孙子女的重任,有些老年人不得不负责家庭中的农务劳动。但事实上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因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的外出务工而下降。

2.家庭经济收入提高有利于改善家庭养老经济供养条件

家庭经济收入提高,有利于提升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功能,有利于改善对老年人的直接经济支持。农村家庭中子女外出工作意味着更好的收入,无论增加的收入有多少直接用于老年人,但家庭成员间的密切联系及利他性相处原则,都使老年人从中受益。现实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往往比经济实力不足的老年人生活得更舒适。

3.家庭经济收入提高补偿生活照料不足

家庭经济收入提高还为家庭养老的另外两个功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由于外出务工使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难以实现,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购买家政服务或养老服务的能力增加,这对由于空间分离带来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不足起到有益的补偿。由于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家政服务在农村已不新鲜,家庭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家庭购买家政服务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何纪周.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和老年消费品市场研究[J]. 人口学刊, 2004(3).

第11篇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的旺盛,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应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入手,改善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

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四、五星级高档酒店而言的中低端酒店,以普通旅游者和中小工商企业商务旅行者等非高端消费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如青年旅馆、汽车旅馆、招待所及度假村等。随着经济发展和旅行人数的不断增强,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系列原因,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不容乐观。本文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就提高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能力,改善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

1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双休日的实施及公共假期的调整,使得国内旅游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国内游客的住宿基本上是经济型酒店,这就使得经济型酒店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整体上看,普遍旅游者的收入水平不高,受经济实力的限制,高档饭店对他们来说仍有一段距离。因此,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干净、舒适、价廉”的经济型酒店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经济实力较小,运营能力有限。我国绝大部分经济型酒店,特别是民营酒店,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市场营销策略和能力有限。它们有的短期经营行为严重,希望通过较高的短期回报,迅速收回投入,降低投资风险,而不愿意经过漫长的创名牌过程后,再获取较高的收益。它们有的满足于现状,只要现在有钱赚、有饭吃,就没有危机感,尤其是一些单位的附属机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招待所,为单位内部开会、款待本单位客人提供方便。从总体上来说,单独、零散的经济酒店,没有大型高档酒店营销优势,从而限制了它的赢利能力。

服务附加值低,不具备品牌营销能力。由于经济型酒店相对廉价,服务水平和内容相对较差,许多人将经济型酒店看成了“低档次、低价格、差卫生”的同义语,从而难于创造高的附加值。许多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就根本没有名牌意识,虽然这些酒店不缺乏资金,也不存在投资风险,但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就没有想到如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酒店树立名牌。虽然有的经济型酒店认识到名牌的重要性,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综上所述,虽然经济型酒店在我国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经济实力小,运营能力有限,导致了服务的附加值低,从而降低了市场赢利能力。经济型酒店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有其自己的品牌。在我国酒店行业中,欠缺的不是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形态,而是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我国三星级以下的经济型酒店占据着整个住宿设施的80%以上,但长期以来都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规模,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彼此之间主要靠价格进行竞争,所以实力不强、效益较差。因而,提高和加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就必须以提高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形象为根本。

2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营者的品牌意识淡薄。不同形式的经济型酒店经营者,受各自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都不关注品牌建设。如国有酒店不注重创名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企不分,未能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酒店经理依然由上级任命,酒店经理能否连任要看其业绩和与上级的关系,经理业绩主要取决于酒店短期经济效益,因而经理的工作重点是忙于与上级拉关系和追求其在任期间的短期业绩,不关注长期绩效,也就不会关注品牌建设问题。而民营的经济型酒店,经营者通常认为中低档酒店自身就不存在品牌问题,通常也以追求短期利润为主,为了一点小利益,不讲信誉,坑害消费者,降低服务质量,牺牲酒店的长期利益,也就更不可能创立品牌。

市场定位不准,盲目模仿、缺乏个性。一个品牌的核心应是它的文化和个性。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中,普遍缺乏文化和个性内涵,泛化现象严重。中国大多数经济型酒店往往不是根据市场调研、市场分析来组织策划经营,而是片面的模仿别的高星级酒店。许多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混乱,在客源的选择上非常盲目,没有重点,从而造成经营上面面俱到。这就使得许多经济型酒店因创名牌不得法而失败。有的酒店认为创名牌就是大量作广告宣传,于是耗巨资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铺天盖地的作广告,结果拖垮了企业。有的酒店刚刚经营有点起色,市场知名度有点提高,就开始盲目扩张,大量投资建分店,或搞特许经营,向加盟者收取管理费,一旦监管跟不上,脆弱的品牌马上就被砸掉。

自身实力不足,不具备单独的品牌建设能力。我国的绝大多数经济型酒店为中小型企业,所有者投资没有雄厚的资金来进行品牌建设。比如说,从国际经验来看,酒店品牌在扩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强大的营销和预定系统的发展,都伴随着企业文化的渗透和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我国经齐型酒店的经营者往往只注重内部管理,在市场开拓、品牌打造、网络预定等方面却忽视其重要性,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培育。

3培育经济型酒店品牌的策略

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中存在这些障碍的情况下,如何突破障碍,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建设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以正确的运营原则为指导,强化品牌维护概念。首先,要坚持诚信经营。诚信是名牌最本质的内容,消费者之所以长期选择某一酒店,酒店之所以出名,关键就是它的信誉。诚信就是酒店对其承诺、应尽的责任义务,应绝对无条件履行,不能坑害、欺骗消费者,真正体现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宗旨。同时,要树立长期经营观念。我国缺乏酒店名牌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对有志于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酒店而言,应树立长期经营观念。名牌不是一朝一夕能树立起来的,它需要经过消费者长期的检验和认可。要打破短期行为,就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因一时小利而违背酒店长期经营方针、策略,甚至为了长期经营这一大局,酒店要做好短期内亏本的准备。

营造品牌建设的环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国有或集体酒店是经济型酒店的主体,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经济型酒店在制度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变革传统的酒店管理体制。同时,注重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适当的途径和策略培育出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来。要切实做到政企分开,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同时积极培育酒店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为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民营的经济型酒店要努力克服企业自身的不足,练好内功。一个著名品牌的塑造和培育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还需要酒店企业自身长期的艰苦努力;不仅需要酒店管理具有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需要酒店员工共同为之奋斗。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引进来,走出去,均衡发展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GDP代替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标准,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经济增长呈现GDP与GNP差距扩大的趋势,把GDP与GNP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二者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在利用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发展,这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国际通行的统计方式有两种——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二者的关系等式为:

其中,NFP代表本国国民在外国境内的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境内的收入,即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收入,这些收入是由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的国际间流动引起的,故称为净要素收入,具体包括付给工人的净报酬、净投资收入。当存在着一国向另一国无偿捐赠的现金或其他实际资源时,这一单方面转移也应包括在其中。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

净要素收入(NFP)这一指标的大小与正负,决定着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大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经济增长呈现GDP与GNP差距扩大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GDP与GNP相差甚微。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GDP与GNP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许多发达国家的GNP都大于GDP,因为发达国家到海外投资多,他们在国内和国外共同创造的总经济价值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则截然相反,GNP常常小于GDP的增长。各国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差异性以及跨国流动的不均衡性,是许多国家GDP与GNP差距不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1993年以后,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一直位居首位,而对外投资整体规模较小,导致GNP慢于GDP的增长。GDP与GNP差距的持续扩大折射出我国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发展的失衡。

三、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均衡发展

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中出现GDP与GNP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GDP指标的片面性显得更加突出。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单纯用GDP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容易高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低估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GNP仍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我们应该从单纯重视GDP,转向更加重视GNP,寻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均衡发展,这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利用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1.充分认识和发挥对外投资的作用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还很低。按照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还没有到大规模对外投资的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对外投资的唯一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全球竞争演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能力为主的竞争。应充分认识对外投资在“走出去”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培育中国式跨国公司的发展,提高我国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2.以国内产业为依托提高核心竞争力

对外投资要以国内产业为依托。我国国内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要以纺织、轻工、机电为重点,积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实现“全球生产,全球经营”。从国内产业升级发展出发,要求“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到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或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利用国外资源来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的约束

从理论上来讲,获取境外资源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两种方式,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初级形态的资源出口采取限制政策,国家间争夺能源的斗争日趋激烈。通过对外投资,加强海外重要战略资源的供应保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国内重要资源的供求矛盾,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在后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力争成为劳务出口的大国和强国

劳务输出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促进GNP增长的重要途径。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这种比较优势不应仅体现在我国的出口和吸收外资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在“走出去”之中。要把劳务输出放到与出口和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管理职能的协调和整合,提高我国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规范对外劳务合作经营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单忠东、綦建红编著,《国际金融》(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