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历史的感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思维定势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突破思维定势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验突破思维定势和学习成功的欢乐,激起学生面对挑战、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维定势 开放性 灵活性 能力培养
新课程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要让学生“敢动” “想动” “能动”进而使课堂“动”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空间。只有发动学生更多的参与活动探究,才能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突破思维定势,进而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探究、思维的平台,要发动更多地学生,不仅要“双边交流”(师生互动),提倡“多边合作”(生生互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以自己情绪感染学生,使其动情。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跃跃欲试(动心)。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辩论、思考、反思协作的过程中自己去突破思维定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在辅导学生学习《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时,在培养学
生创造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从生活中切入,打破历史远离现实的思维定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小游戏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打破历史远离现实的思维定势。上课依始,让学生分组做说电器的小游戏比赛,进而导入新课,在学习汽车的问世一目时,投影展示出几个汽车的标志,和汽车图片让学生说出品牌,并猜猜哪个品牌是最早发明的。由此导入。对于游戏比赛,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这样就自然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二.自主学习,留下思维空间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中获取历史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生动场景。为使自学不是漫无目的我为学生提供了自学提纲并设计了几个留有较大思维余地的问题。如:电力有哪些优点使之能够取代蒸汽动力?汽车、飞机发明的作用?等等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和继续提出问题。
学生自学及提问后,由学生回答并做出评价,教师只起点拨的作用,在点拨时,注意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突破。
如: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后,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后点拨:正是由于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率先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三.活动探究,大胆想象,有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想象,可以冲破人们的习惯思维,开拓创新的设想。在本课三个目的教学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设计环节让学生结合实践去想象、去体验,去感悟、去理解,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发散思维,学生的视野随之拓宽,并结合问题展开联想,进行分析与判断,之后讨论交流看法、启示、感想。教师适时点拨,不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在有效信息的取舍中,完成思维的迁移和融合,感悟历史与今天及未来的联系。
四.合作交流, 突破个人思维定势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全面、不深刻的。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有利于突破个人思维定势,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自我反馈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个体的知识、品德、能力变成群体的素养影响到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分组激励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游戏、自学、活动、讨论时,要求学生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与同组同学、与老师进行交流,并听取其他组同学的看法。在理解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些谈看法、谈启示、谈感想的思维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想一想、比一比、辨一辨、说一说、放飞思绪、活动设计等环节让讨论交流、谈看法、谈启示、谈感想,教师适时点拨,在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同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习历史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历史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掌握知识、实现内化、获得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为特征,让学生体验突破思维定势和学习成功的欢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掌握、评价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信息处理、合作学习、表达交流、自我评价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养成是持久的,而且会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发挥作用并逐步深化。激起学生面对挑战、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以适应21世
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策略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历史学科在中国教育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古语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初中生学好这门学科不管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改变历史学科现在所处的地位,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也是我国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一直被当作“副科”,是一种仅为了升学的非主要学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有些学校就不重视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甚至有些历史教师半路出家,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改变历史学科的地位必须要加强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
2.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不足
初中历史是一门文科课程,具有较多繁杂的知识点,因此许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就没有了主观能动性,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3.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大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周而复始,学生会对历史学科产生怠倦的情绪,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影响下,认为学历史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因此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难以培养对历史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改变教育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端正教学目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历史学科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历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由于现代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采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在观看完记录片后,鼓励学生发表一下对于纪录片的感想,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学科的最好方法。由于初中生处于注意力不稳定,意志薄弱的特殊时期,为此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课外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历史学科的尴尬地位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对历史学科的重视,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学生要培养对于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初中历史教学才能发生明显改变。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变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目标的落实。
无论高中历史课程怎样改革,教师始终要把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目标明确,教学严谨。教师要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重视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应非常清楚,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注意整合学生的共性问题,语言精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第三,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有序的操练活动,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四,对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运用要合理,加快节奏,提高效率,让学生动起来,让自己完全融入到课堂当中。
(三)拓宽习题的内容,通过习题巩固教学效果。
第一,应当加强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不仅是本学科的知识需要理清线索,前后联系,而且学科之间也需要联系。我们经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历史与语文、地理、政治的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联系,选择或设计出有广度的习题。如今高考趋向综合性,单学科知识考核不够,往往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大约半年多以前,姜伯勤老师告诉我,他正在把近年来对石濂大汕与清初岭南禅史的研究写成一部专著,将由学林出版社收入地域文化研究丛书出版,嘱我写一短文,谈谈对区域史研究的一些意见。我顿时惶惧起来。这些年来,虽然自己的研究兴趣,也可以算是一种区域研究,但毕竟是在学步而已,战战兢兢地向前迈出每一步时,专注的只是尽量少摔些跤,还谈不上有什么心得。转眼间,老师数十万字书稿已杀青在即,我再不交卷,实在无颜以对, 唯有写下一点感想,作为交给老师的一份功课。
最近一些年来,我幸运地经常有机会聆听姜伯勤老师谈论他对石大汕和岭南禅史研究的进展,分享他的研究心得,老师近年来在这一课题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我也拜读过多篇,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因此,当我知道老师正在把多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一部书稿的时候,总有一种兴奋。回想我第一次读到老师在这个课题上的作品,是1993年初写成的《明清之际岭南禅学与南方文化——岭南禅学史之一考察》一文,记得当时读着这篇文章的时候,莫名地有一种激动不已的感觉。初时我不甚明白那样一种激动由何而生,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文化中国展望:理念与实际”学术研讨会上,听着姜老师报告这个题目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地在心中翻腾,终于明白了一点我为何会激动的原因。当时,我有一种直觉,似乎看到一幅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将会在自己面前展开。果然,随后的几年间,姜伯勤老师陆续写出了多篇论文,这幅画卷的更多细节在我们面前渐次展现。现在的这部书稿,终于令我们看到了这一幅画卷的完整轮廓。画面上的场景是明清之际的岭南,主角是活跃在岭南的禅僧,展现出来的,则是—个绚丽多姿的历史时代和惊心动魄的文化气象。姜老师通过精细的研究而描绘出来的这幅画卷的轮廓,虽以一时一地乃至一人为主题,表达的却是一种超出时间地域之关怀。读者从中所识所感所悟,亦必能超越时间和地域之限制,从理性的事实中,找到历史认识的智慧,满足对自身文化的“好奇心”,并在审美的层面上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共鸣。从姜老师的岭南禅史研究中,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地域史研究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乃出自—种人文主义精神的追求,由此启发我们对所谓地域史研究的学术取向作一些新的审视。
近年来,区域研究的兴起被视为中国当代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势,一般认为这是在法国年鉴学派影响下,战后历史学目光更多地转向关注下层社会历史的学术潮流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学术兴趣下,国家或王朝的历史不再被视为历史学研究唯一的主题,历史家更多地关心普通人的历史.而以一个较小的地区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显然能够更细致和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普通人的活动及其社会表现,因而更容易体现历史家对所谓“总体历史”的追求。历史过程的单位从“国家”、“民族”转换为某个地区,体现了历史家对“历史”的理解发生了某种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地域史的研究取向不仅要发现地方历史中不同于 “国家”或“民族”历史的某种独特性,更期望能从地方研究中发展起一套新的历史研究的话语,取代基于“国家”文化霸权的话语系统,建立新的历史研究范式和历史解释体系。
然而,中国历史学有自己深厚的学术传统,无论人们如何追求和宣称要“与国际接轨”,也不可能切断中国史学的现展与既有传统的联系。中国历史学中舆地方志学的传统,对现代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取向不能不有深刻的影响。基于天下一统和文化一体的观念,中国传统史学体系中的地方历史的主题,总是被理解为国家或王朝历史在地方上的展开,是在天下—统的历史框架下的地方“向化”过程。基于这种历史观念,加上在近代科学方法关于“特 殊—一般”、“局部—整体”、“个性—共性”的归纳式思维习惯支配下,人们一般相信,以地区为单位的历史研究的价值义要在于:中国疆域太大,只能先把每一个地区的历史研究清楚,才可能做全国的综合的研究。按照这种非常通行的想法,地方的历史,只是全国性的整体性的历史在地方上局部地更细致地展现的过程,而地方史研究,只是作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性研究策略。虽然地方史研究也被期待着不仅可以揭示更多的“地方特色”, 丰富人们对历史进程的地方性细节的了解,更可以补充甚至修正在所谓的“全国性”研究中所获得的历史知识,但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地方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往往只被定位在提供特殊性认识的意义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一种具有初级性和从属性的研究层次。转贴于
由于地方历史是放在国家历史的话语系统中去理解,被视为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局部”的过程,这一过程又被界定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之中展开,“区域”的界线划分和认定,也就总是基于某种地域性的认同,并往往以国家行政体系下的政治边界为依据。当研究者刻意地使用“区域”、“地方”、“国家”这样的范畴作为历史过程的单位时,以一定的地理界域为对象的历史叙述,常常成为营造地方意识、建构地方认同的资源,表达着人们对“国家”与“地方”关系的一种体认。由地方历史表达出来的,可能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观念,也可能是一种地方主义的观念,但无论如何,作为“地方—国家”认同的话语表达,地方历史叙述都会着重在以发现和抽象出所谓的地方特性为目的。于是,在历史研究中的地域和地方的疆界就总是倾向于明确化和凝固化。
地方史研究的这种倾向,亦为近代科学方法中的分类观念所支持。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地方”和“区域”一类范畴,常常被看成是一些固定的、僵化的、非历史的分类概念,所谓的“地方特性”被抽象成为一种超历史的事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支配着研究者的认知和叙事过程,从而使关于地方历史特性的表述成为一些非历史的概念。在一些有关区域研究方法论的文章中,经常被讨论到并且被认为是开展地方史研究前提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去划分区域,根据什么标准去划分区域,这个问题被提出来并被视为开展区域研究的前提,反映出研究者不言而喻地把区域理解为一种有固定界线的历史单位,至于其界线如何划定,则是根据研究者自己对“区域”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实际上仍然是出自国家话语霸权下的历史观念。但是,如果地方历史以及在地方历史中呈现出来的所谓“地方性”,仍然是用国家历史话语去表达和诠释,那么,地方历史与国家和王朝历史其实就没有根本的差别,地方历史的独特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对全国范围的所谓“共性”的了解亦令人怀疑。
如果说常见的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大多不是出于国家主义就是出于地方主义的关怀的话,姜伯勤老师以石濂大汕等一批清初禅僧的活动为中心的岭南禅史研究则表现出不同的旨趣,其最显著的特色,是超越了“国家—地方”二元对立的话语,本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追求一种对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体验。这种研究旨趣,与以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史学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中国史学传统有一脉相承的联系。这种史学传统对地方历史的研究取向,典型地体现在清末以来取得显著成就的西域南海史地研究的实践中,无论是在史家所揭示的客观事实层面上,还是在史家的历史认识层次上,都打通了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的界限,表现出与过去的舆地方志学传统不同的旨趣。姜老师在这部著作中,通过石濂大汕等清初活跃在岭南地区的禅僧的活动,描绘出清初岭南的社会图景和文化气象。这种图景和气象,固然呈现出当时“岭南”地域社会的文化面貌,但这里所呈现的社会面相和精神世界, 是由一大批生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的历史活动创造出来的,他们的身份认同并不由他们的地域归属去界定,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文化网络也没有地域界线的限制。这一幅历史图景的展示,在认识上也就有着超越了地域性的价值,历史家透过这些历史事实建构起来的历史认识,就不只有地方性的意义,而更多地表达了史家对历史的理解和体验。这部著作所叙述的不独大汕一人,所审视的也不只清初一时,所探讨的更不限于岭南一地,我们要读懂这一段历史,要透过这段历史去理解当时的时代和精神,就需要跟随着大汕的足迹,优游涵泳于无疆无界之历史时空.打破和打通一切俗世的界限,透过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探求他们的世界。在这里,历史的主体是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所谓的地方历史,只有通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才成为可以理解的事实。转贴于
特定的区域,与其被视为历史过程的单位,不如理解为人们历史活动的空间,这种历史空间,一方面为历史人物的活动提供了条件和限制,但同时也是人们自己的历史创造,是一种历史时间展开过程的表现。无论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历史的主体始终是人,而不是所谓的地域单位。在历史认识中的地域概念,不只是历史家为研究的方便而划出来的范围,更是人们在自己的历史活动过程中划出来的历史的和流动的界线,历史学家的睿智是将这种流动性呈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研究人的活动、人的精神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互动过程为中心,通过人的历史活动去把握历史时空的互动关系,而不是把历史时空固定化、概念化之后,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在这种人本主义取向的地方史研究中,不但区域的界线是流动的,国家和地方的区分亦只是作为一种分析性的概念,只有在帮助人们理解历史事实的时候才有意义,这些概念之间的所有对立以及僵化的理解,都可以通过人们生动的历史活动来打通。在传统中国,国家对地方社会有很强的渗透,地方社会与国家不但是彼此互动的范畴.也没有绝对的分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行为本来就是地方社会及其历史过程的一个基本的要素,而地方历史也必然是国家建构过程的基本动力。因此,我们在这种地方历史研究中,能够读出的,不是国家与地方的对立,所期望去了解的,也不会满足在所谓的地方特性的层面,而是希望追寻在一个时代和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呈现出来的社会面相和人文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把姜伯勤老师对石濂大汕和岭南禅史的研究看成是一种地方史研究的话,那么,这种地方史研究不仅在历史观和历史方法上表现出与一般地方史研究不同的取向,更把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带进一种新的意境。当我们进入到这种意境的时候,一切时间和空间的疆界都在历史中流动起来,所谓的地方史研究与所谓的全国性研究之间的畛域随之消释。历史家的终极追求,难道不正是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文主义关怀吗!我们也许可以问,在史家的精神世界里,是否真的有“地方史研究”呢?
关键词:历史 历史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58-01
历史是一门“遥远”的科学。它的“不易接触性”是历史教学需要逾越的一大障碍。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电视、录音、录像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最佳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就以一堂教学实例来说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1 利用语言、音乐情境,领略历史
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创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融入历史,领略历史。例如对于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笔者先利用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再以当时特定历史语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绪去领略。在上课时,教师先播放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然后教师结束后问:“(1)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2)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这样学生仿佛就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会主动跟着教师去领略三国时期的人物与事件。
2 利用图片等直观情境,再现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已经过去的史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和学生身处的现代社会有相当大的距离。仅仅依靠教师语言去描述,即便是口才极好的教师,也很难完全实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要求。这就使得直观教具的运用、历史情境的创设在授课中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在讲解“曹操统一北方”时,笔者先设置了一个“穿越时空”隧道栏目:假如我们正处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象?以此为题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历史背景。这样有的学生就会回答当时东汉末年的的社会情况,而此时就可以问你在做什么呢?使学生真正亲临其境,感受历史。接着笔者就展示动画的《官渡之战形势示意图》来讲解“官渡之战”来完成“曹操统一北方”这一框题的学习。通过这种图片展示、历史情境的创设它可以很直观地把历史资料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抽象的知识变成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历史事实中,减小知识难度,加快其接受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
3 巧设现实情境,古为今用,拉近历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利用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开心一百”“实话实说”来使历史课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讲述“赤壁之战的背景”时,笔者就来一“实话实说”:假如你是曹操,你在统一北方后有何感想?在讲述“三国鼎立形势图”时,让学生来一“开心一百”问答,以现场揭图片、回答图片背后问题,同时还设一个场外求助,使学生能在分享胜利果实的同时开心的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又能拉近历史。在教学内容上,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上,可以巧设问题进行历史启迪,以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在拉近历史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例如在分析“曹操在两场战争中第一次以少胜多、第二次却众不敌寡”原因时,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在学习生活中要戒骄戒躁,虚心上进。在讲述诸葛亮时,引导学生学习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质。
4 创设探究情境、团体协作,拓展历史
历史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探究是相互联系的,历史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进入历史、探究历史创造了条件,而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又会增进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产生的因果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认识,使其视野逐步深化,进一步拓展历史。例如在本课课堂拓展时,笔者先创设三个合作探究题:(1)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煮酒论英雄”:评说曹操,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疑诈的奸臣吗?(3)史书与小说电视剧有何区别?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团体协作、进行问题抢答。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给予积极引导,对学生独道见解给予鼓励,对回答结果纳入评分制度。这样就能使学生保持高亢的情绪参加到课堂的讨论、小组的协作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同时在这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使历史课堂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相信每位教师只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历史课堂就会逐渐成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百花园。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7.3.
[2]旭远主编.新课程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01年,俄、英、美、德、法、日、意、奥、西、比、荷11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条约规定: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利息在内,共9.8亿余两,史称“庚子赔款”。
这4.5亿两白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正好等于当时中国人的人口,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会作何感想呢?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那个时候,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却被列强踩在脚下,被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屈心何忍。
那段历史我们不可否认,不能回避,但我们可以尽我们最大努力抒写未来的历史,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创造历史。
历史的脚步从没停止过,他毫不遗漏的记述了令每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一九年十月十六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又成功进行了首次氢弹空爆试验;一九七一年九月,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下水;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个载人航天宇宙飞船成功起飞……我们的民族是坚强而不可摧的,谁会想到一个饱受困难的国家在今天会焕发出如此的活力,这一团民族之火点燃了整个世界,也让我们热血沸腾。
我们现在已远离了那个水生火热的年代,但是民族的自强感不能消失,我们不能够自卑,不能因为以前所经的苦楚而闷闷不乐,只有一个民族经历了这些后,它才会有坚强的意志,不死的精神。
在广东沿海的某经济特区,一个老外随手将一枚五分钱的硬币扔到了地上,正当他转身将要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稚嫩的,但夹杂着严厉的童声:“叔叔!请您把这枚硬币捡起来!”他扭过头,看见一个大约八九岁的男孩正满脸严肃地盯着他,他不由得笑了笑:“唉,币值太小,不要了!”“不行!您一定得捡起来!”男孩不依不饶地说。“为什么?”他大为不解。“因为上面有我们国家的国徽!”男孩一字一顿,清晰响亮地说。他怔住了,继而红着脸,弯着腰,把那枚硬币捡起来,用手帕擦了擦,包好。最后满脸歉意地对男孩说:“小朋友,谢谢你,你给叔叔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非常巨大。小男孩严肃的话语,响亮的回答让我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敬佩之情。的确,硬币的面值虽小,但它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终于站起来了的国家。
我们已经站了起来,就决不能在轻易的倒下了。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神圣国格遭到轻视,受到侮蔑时,我们就必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去捍卫。
今天是2006年5月3日,距签订《》已经百年,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坚定的回答:中国的民族精神不会消失,不论今天,还是未来。
一、设计研究性主题活动的原则
一是全面性。主题活动的内容、方式要适合全体学生,给所有学生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都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当然在教师主导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研究主题,成为活动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者、实践者,这样学生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完成的质量会更高。
二是实践性。活动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了解知识不仅仅限于通过教科书。要求学生能从各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培养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
三是过程性。过程重于结果。通过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感悟,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主题活动新案例
案例一 历史人物涂鸦
实施原因:课本涂鸦现象比较普遍,我校作为美术特色学校此种现象更为突出。随手翻开学生的历史教材,我们就会看到关汉卿意气风发地骑着摩托车,王安石聚精会神地操作电脑,罗斯福运起内力挡住如林箭雨等。这些展现奇思妙想的课本涂鸦在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也颇让人担忧。课本涂鸦,从娱乐心情的角度看是游戏,从艺术灵感的角度看是创造,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看是浪费,从严肃治学的角度看是胡闹。虽然涂鸦本身无所谓对错,但毕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很多课本涂鸦往往都是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绘制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至于为了完成涂鸦作品而撕毁折叠书页,就更是对课本的一种不尊重、不爱护的行为。与其无效防堵,不如有效疏导。
实施依据: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四中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实施目的:鼓励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教材内外有关历史人物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辩证唯物地认识历史人物。同时提倡健康、环保、高效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尊重教材、爱护教材、合理利用教材。
活动步骤:(1)发放《我心中的涂鸦文化》和《让我们的历史课本更加绿色》的宣传倡议书,请各班学生为本次活动献计献策。(2)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在校园和教室设计专门区域的涂鸦墙、办涂鸦板报和涂鸦小报等,提倡合理环保循环使用教材。(3)组织历史涂鸦大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才艺,用手中的画笔,用全新眼光来再现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要求不带有任何侮辱性质,不得有损历史人物形象)。画法、理念、工具不限。赛后由学生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评委会统一评奖。(4)对优秀作品、板报、小报等进行公开展示和颁奖,收集学生活动感想张贴在学校宣传栏中。
活动结果:反响强烈,学生普遍反映此次主题活动新颖别致,想他们所想,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公开的合理合法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不必再偷偷摸摸,同时也增强了环保使用教材的意识。
案例二 手绘历史漫画活动
实施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其本质特征。随着目前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历史漫画不仅进入教材,也进入了历史学科评价体系中,无论是江苏省的学测考试和高考乃至全国高考试卷中都出现了历史漫画类试题,且比重不断加大。
实施依据:漫画是史学研究中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被作为史料进行研探。聂幼犁教授就曾明确指出:“漫画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史料……是中学历史课程需要解决的重难点之一。”在西方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将“漫画”归入历史史料之中,并再三强调“与历史教科书相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历史资料决不是屈居于辅的地位”。
实施目的:为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并结合我校美术教育特色,发挥学生特长,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功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爱学、乐学历史。
活动步骤:(1)进行宣传动员工作。(2)确定历史漫画选题范围为历史人物、故事、宣传口号等。要求为单幅、四格、连环漫画及其他创新漫画形式皆可参赛(黑白或彩色均可),作品表现手法不限,杜绝抄袭剽窃,创意要新颖。用16K纸创作,作品正面右下角要用黑色水笔标明漫画题目、作者班级、姓名,反面用铅笔详细注明该漫画作品的寓意(包括漫画内容说明等)。(3)由学生自主推选10人评判小组,对所有上交作品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后的作品制成展板进行公开展示,由全校师生进行投票,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并给予表彰。
【摘 要】 历史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它记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书写着古往今来的发展和繁荣,给后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初中学生,让他们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感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一定的历史观,让学生在创新教学中会学、好学、乐学,从而提高初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 主体地位 凸显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角色的变化。历史课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探究式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新颖、巧妙的导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悟历史;设计多维化的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它是教师和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间的不融洽、同学间的不友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家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外部条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习动机,逐层推进学习。因此,在学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笔者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农奴、先进知识分子、封建地主、沙皇等角色。之后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老师提供的影视资料及文献资料等,让各小组结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融入历史,让学生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另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阐述,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确定。这样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课本知识,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思考。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准备、提供教学素材,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幻灯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准备素材。这样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对书本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由其所在小组合作解决,或者由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样,课堂上就会到处闪烁智慧的火花,学生也会由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争辩在这其中产生,往往会形成许多新奇独到的见解。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合作学习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总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既可以较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表演模仿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以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线,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懂了,嗤之,社会不会过早给我们看透,虚伪不断增加甚至变种。
某些流泪只是博得同情罢了,局外人冷静旁观的一场戏。
心死了,便不会感到痛,提线木偶,也是那般如此
表述自己的伤心,有意的展开,倒不如黯藏,永远是杀肃的文字
生活电影是给那些对社会有希冀的人看的,而剩余的,却是冷然的人
深奥是谜团,简单是单纯,孩子不要想那么多,是大人的告诫。
可是,却是有那么些,撕破梦幻,过早步入复杂
流星划过暗夜的那一刹那,永远也不懂暗夜的温柔。
哀痛的孩子不可悲,迷路的孩子最可怜,至少,它们连前方是什么都不知道
百合的纯洁早已染上都市红灯绿酒的迷影。
漠然着所有的行人,用仅有的一丝理智,温暖双手。
地铁那端,深深回转的是,我满是泪水的笑靥
世上没有一个好人,因为,没有一个人没做过坏事
悲哀的人喜欢伪装,总是有人出乎意料的双面。
浅笑,淡漠。只是一贯的作风罢了
谁也不懂谁的心,因为主角就是自己,从来不顾及配角的感想。
那个对海呼喊的孩子已经不复存在,只是偶尔放着断线的纸鸢。
泪流干了,是对这个社会的反应,总是让人那么,没有依靠。
友情,爱情。是世上罕见的珍物,却总是那么不真实,付出,回报的是一个人的落寞
维系于自己支撑的,只是亲人真挚的微笑
那单纯的格林,是所有幻想编织的一场梦,梦遗,只是一场空
花开花落,自到时节,我却永远观看花落,那样的纷飞凄凉
奶糖是所有堕落的控诉,酸味是所有人尝到的结果
低头,白色帆布已沾满淤泥,好像我嘴角细微的嘲笑
披着羊皮的狼最终是会把羊吃了,这是残忍历史的最后结局,只是没有人去承认
我们像放羊的小孩,一步一步,沉迷于自己谎言的世界
无人明白伤心,因为,在伤心的同时,它又祈求了别人的爱
耶稣的裹尸布,早已束缚了它的灵魂,那个,早已在天上摇荡的灵魂
【摘 要】高中历史是新课改改革的重点学科之一。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的教学面貌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依然没有真正把握住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本文拟从教师中心、师生互动的不足等方面针对高中历史当前教学的一些不足和误区开展尝试性的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误区 师生互动 教师中心 学生地位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20
唐太宗李世民针对历史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矣。”二十一世纪,学习历史对于每一名高中生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作用。因为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现任的经验教训,总结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内部规律。毋庸置疑,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新课改中,高中历史也是重点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一些历史教师的课改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要义,往往陷入教学的误区,这也导致学生的历史成绩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阐述。
一、历史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上,许多教师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等教学相关事宜的设计上都是独断专行的,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听讲、不停地做笔记,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话语权,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是课堂毋庸置疑的学习主体,真正的历史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师不能够一味赶进度,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也为了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就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思考空间,这样子是因噎废食、得不偿失的。这是我们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明显的误区之一。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高中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预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相关历史知识。在平时的课堂组织中,也要适当开展一些历史问题的班级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以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历史见解、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此,学生就能在学习中逐渐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也能够发展自身的逻辑思考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利于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长期兴趣和习惯。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出现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并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是我们当前教学的误区之一。此外,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改变不正确的传统教学观念,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历史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严重不足,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历史课上学生的互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际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的不足也导致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新课标指出,师生互动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合理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要在课上跟学生勤加交流,也应该在课下进行功课辅导时,跟学生多交流学习历史的困惑和疑难点,切实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下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了全面的了解,就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有效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无数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经历证明,懂得师生交流教学艺术的教师往往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和效果,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驾轻就熟。一些历史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如果单纯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话,是不能够长期记忆和应用的。例如在讲解秦汉初期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主客观条件时,笔者就首先请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然后把学生言之有理的地方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再把最全面最完整的参考答案告知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参与学习,开发了思维、启迪了智慧,教师的教学也获得了显著效果。师生互动讲的是师与生的互动,教师不仅要主动跟学生交流,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跟教师交流学习历史的体会和感想。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是学生主动跟教师交流的最佳助推器,恰如其分的赞美和客观真实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主动跟老师请教历史问题。总之,师生历史课上课下的有效互动是保证历史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要注意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有助于师生交流的策略,为成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不懈耕耘。
三、历史课堂上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备
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人、事、物错综复杂的学科,学生想要掌握和理清所有的人物关系、时间顺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备正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在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显著:1.多媒体等新型教学设备使教师直观展示历史图表、历史事实成为了可能。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路径,帮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趣味盎然。2.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3.多媒体教学能够保证教师教学更加重点突出。例如在讲解唐三行印度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精心制作了PPT,在其西行的路线上重点标注出了主要的国家和时间,并且穿插图片和语音讲解这些历经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风土民情,当节课教学收效显著。学生不仅听讲认真,而且对这一历史著名典故印象更加深刻,认识也更加直观清晰,最重要的是钦佩唐三藏的不畏艰险、勇于为传播文化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总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课本讲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这是非常可惜的,不仅浪费了这些设备,而且也没有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精神,不利于从多种角度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师要想走出这一教学误区,就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水平,其次要善于在课下精心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时间安排、教授内容安排和具体手段安排。
总之,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与缺陷,所有的历史教师都需要认真总结这些不足与缺陷,早日探究出解决诸如师生互动不足、所媒体应用不充分等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一、学案导学,实施有效的预习教学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还是要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就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
(一)、预习设计
1、设计思路 按照“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建构”的原则,把预习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改变预习任务仅仅是看教材或是阅读摘记的方式。
2、实施学案导学 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坚持每节课都设计预习学案,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预习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预习过程、预习诊断和预习质疑五个环节。
(二)、预习指导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学的手段,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而现行历史教材,具有篇幅多,阅读量大的特点,如何阅读并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我们结合历史学科实际,总结出三步预习读书法:初步阅读教材,细读教材,再读教材。
(三)、预习实施
在实施程序上,采取“下发学案―自主预习―预习诊断”三个流程。教师在课前一至两天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指定完成预习时间,安排预习学案的收交方式。
(四)、预习检查
一是学生检查。积极推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预习学案组内互批、互评,小组长收集汇总预习信息;二是教师检查。教师课前及时收交、批阅部分预习学案,收集预习信息,推进预习教学的落实。
二、步步为营,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教师充分收集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学内容,还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诸如图片、视频、角色表演、问题等情境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主集权的加强》时,课前我先播放学生都非常喜欢唱的周华健《凤阳花鼓歌词》“左手锣 右手鼓 手拿着锣鼓 来唱歌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 只会唱个凤阳歌……”,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然后用凄凉的声音道出一曲有关凤阳花鼓的歌词: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设问:“朱皇帝是历史上的哪个朝代的皇帝?他是谁?”学生大呼: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哪会没有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二)、渗透学法,交流助学
首先,渗透学法,在具体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
其次,交流助学,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情况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懂得了获取知识“听不如看,看不如动”。学生也会在自学的同时提出疑问,并小组内自行协商解决自学过程中疑惑。协商的过程就是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仍不能解决的,再汇报给老师。因此,我们建立了小组长检查汇报制度。老师针对收集的信息,做好二次备课,及时做好调整。所以在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内交流,学生疏通了基础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互动交流,精讲点拨
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出示有针对共性的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或需要进一步强调的问题进行引导或讲解,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这样,我们的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正在成为课堂的主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被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在师生互动中正在产生。“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引入了小组学习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思想正在我们的课堂中被落实。
(四)、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一节课如何达到,在于教师的适当拓展,在哪些地方拓展呢?又将如何引导学生呢?我认为:如在重点知识的理解应用、 难点知识的辨析与透析、同类知识的归纳与比较、重点知识中与时政相关联的点对现实的启迪作用、主体知识学习方法总结等角度去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讨论,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我在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我是这样创设了拓展的情境的:
首先:出示两次在原因、时间、国家、性质、结果等方面比较表格,“从表格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积极讨论后,继续追问:“有人说,‘第二次是的继续’,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探究一步一步的得出结论:第二次不仅是的继续更是的扩大。
其次:播放《》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请用你的正义之笔,把你此时内心的感受赶快记录下来,学生写完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你最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在视频和教师的情感的带动之下,学生争相站立,把对清政府腐败的愤怒、对列强侵略的谴责,为振兴中华的决心,倾诉于课堂之上,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当堂达标,实施有效的达标教学策略
美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运用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这些史料直观地再现历史,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加深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关于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在美国1996年制定的全国历史标准中有非常明确的说明:历史学习所涉及的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要使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史料,提出问题并整理能够证实他们答案的证据,如查阅文献、杂志、日记和观察历史的遗物、遗址等[1]。
一、提供丰富史料,教师善于引导
史料教学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情境深入培养学生阅读、文字表达、逻辑认证及创造性认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美国的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会提供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尤其是一些一手资料。这些史料不仅包括档案、文献、照片、录音带、电影胶片等材料,也包括历史旧址、博物馆等。通过提供这些丰富的史料,尽可能地再现历史原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切实感。例如在《乔治.华盛顿》这一单元的三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如信件、地图、演说辞等,然后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阅读这些史料。不过,一般来讲,教师只提供给学生文献的部分而非全部。据笔者统计:华盛顿在1741~1799年中给他人的信件在第一课引用了8封、第二课引用了12封、第三课引用了10封;其他文献还包括1750年北美殖民地地图、“乔治.华盛顿1796年告别演说草案”等等[2]。由此可见,美国历史教学中提供的第一手史料很多,保证了足够的信息和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归纳等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不能熟练地运用史料,因此在美国的史料教学活动别强调老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会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处理各类史料的方法,比如告诉学生怎样查找资料,怎样在已有的书面材料基础上接受第一手资料,怎样判断作者的立场和偏见,怎样判断资料的可靠性等[3]。
二、灵活运用史料,锻炼学生能力
组织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问题探究活动,是美国中学历史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它可以让历史课堂不再只是历史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让学生从做中学,从调查研究中去学。在教学中,有时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有时教师给定主题,学生查找证据;有时教师提供问题,课堂共同讨论。
当然有时候各种史料教学的方法是结合使用的,以“越南战争”这节课为例,它讲的是美国史上最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充分运用了讨论、调查研究、观看录影等诸多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准备地交流。课上主要通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战争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如针对战争是“强烈支持还是强烈反对”为题,生生之间进行了热烈讨论,而老师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用讨论的结果作为问题的答案。随后组织学生观看战争录像短片后让学生谈谈对战争的感觉和看后的感想,特别是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表述他们的采访对象(经历过战争的父母、长辈等)对战争的看法与评价,可加深学生对战争影响的认识,而学生的语言表述、活学活用等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学生在与战争主题相关的歌声中结束了学习[4]。
由此可见美国历史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或演示法,注意教与学双方的交流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尽管这样的活动看似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回报”。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能充分理解这些史实的历史意义[5]。
三、重视情感体验,感受历史情怀
美国教育家菲利普在研究中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可以记住10%他们所读到的、20%他们所听见的、30%他们所看见的、50%他们所听见且看见的、70%他们所说过的和90%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所说过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样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基于这种教育教学理念,美国中学教师特别重视情感体验,课堂中教师积极创设生动的情境,然后通过逐步引导与提问,引领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或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体会历史人物当时的处境与艰难选择,在体验中有所思有所悟,加深对历史的领悟与体察。
以“经济萧条”这节课为例,学生通常难于体验大萧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教学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大萧条时代的照片,并通过学生扮演照片中的人物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参与历史,感受历史。首先教师在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放映一幕关于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几个学生站在屏幕旁,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站立的姿势,穿着打扮,街道和店铺的标牌上写着什么,建筑物看上去如何。然后教师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从投影片上获得信息:
·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建筑?人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
·大萧条期间银行倒闭可能对整个国家有什么影响?
随着讨论的展开,教师的信息补充,学生们了解到当时的银行如何给投机者大数额贷款,而当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时这些人无以偿还。还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初上千家银行倒闭加剧了大萧条的严重性,以及银行倒闭所造成的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看图像的同时并结合书面材料的阅读,使学生了解并牢固地掌握了传统课堂上可能遗忘的要点。接着教师让学生扮演银行的存款人,而教师则以记者的身份并向学生进行现场采访: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你认为你能从银行提出存款吗?
·如果不能从银行提取存款你将怎么办?
·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最后学生们观看更多的反映经济崩溃的幻灯片:一座被遗弃了的农舍;一个失业者在卖苹果;一处失业工人居住的简易木棚群;一列排队买面包的长队;白宫中的胡佛总统;1932年竞选集会上的下一届总罗斯福等等[6]。
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没有通过任何的说教来夸大经济危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可以真切地在脑海中勾勒出当时的生活境况,体会到人们破产失业的迷惘,感受到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并对美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
[2]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天津:历史教学,2004,(7):57.
[3]李稚勇.美国现今中学历史教育面面观[J].上海: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6):35.
[4]William C.Kashatus.Teaching writing in United States history.Magazine of History,2003(18):1,39-41.
[5]]魏然,冯维.美国人怎么上历史课——美国历史课程教学述评[J].天津:历史教学,200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