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本土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化;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贯彻“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本土化战略。所谓的“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据此,有人也把“本土化”称为“当地化”。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只有在东道国扎根、生长,实现了全面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走向国际,成为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一切都是世界的。跨国公司作为实现国际化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行为主体,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跨国公司总数已达6.3万多家,年销售额14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50%的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相应地,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比非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更复杂,面临的选择也更多元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实行人才本土化成为了跨国经营中的必然选择。人才本土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机构中由当地人才替代外方人员的过程。
在现行经济发展趋势下,跨国公司本土化,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的本土化将成为跨国公司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持续稳定的发展潜在的巨大市场开放的政策和廉价的劳动力的高端人力资源,吸引着全球资本的注意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前景,看好中国的潜在市场,看好中国的人才和销售网络,加快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进行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的来华投资。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这些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人才本土化的过程,由初期的员工由国外派来到现在几乎就成了清一色的中国员工。调查显示,在华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人员,本地化程度平均超过了90%,如:诺基亚在中国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0%以上,沃尔玛在中国的16000多员工中99%来自当地。而在一些跨国公司的管理层,也大都换上了中国面孔,如:可口可乐、惠普、爱立信等大型在华跨国公司,上至总裁,下至部门经理,大都换成了中国人。本地员工正逐步跻身外企高管,中国人才已经成为在华外资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成功经验
1.由于文化冲突,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面临着意形态、价值观、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文化差异。因此,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开发当地人才是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关键在所在。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培训中心甚至是公司的大学来培养本土化人才,加快本土化进程。例如,索尼爱立信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爱立信管理学院,优秀学员都会被选派到爱立信在中国的各子公司,成为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另外,跨国公司还会选派优秀的员工到公司总部参加各种培训,开阔本土化人才的国际视野,更有效的进行本土化经营。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积极与中国著名高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
2.完善激励机制,留住本土优秀人才是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根本策略。既掌握国际先进管理模式,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又深入了解东道国文化、国情,并建立有广泛人脉的人才就成了跨国公司理想的选择。一般而言,跨国公司通过采取激励政策来留住本土化人才。⑴通过提供高于当地市场平均薪酬的薪金和丰厚的奖励以及优良的福利待遇来吸引本土人才,这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措施;⑵为本土人才提供各种系统的培训,并根据个人不同的能力与特点为其设计职业生涯;⑶让本土化人才持有公司股票是跨国公司留任核心人才并令其忠心效力与公司的又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3. 文化差异是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的根本原因。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为认为:“每种文化都赋予人民以互不相同的特殊环境,因此,虽然同样的行为原理对于不同的文化是适用的,但由于当地情况的差别而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模式可能使其具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中是不容回避的。跨国公司实行人才本土化,有利于树立“当地企业”的形象,符合东道国民族倾向和政治需求,能够减轻政治压力与民族敏感性,也有助于跨国公司同当地顾客、政府、雇员、当地工会等建立融合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在本土化过程中,给跨国公司和东道主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亦是如此。
跨国企业要以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为宗旨,以实现双方的良好合作为目,充分把握好中外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优势和劣势,吸收双方文化的精髓,做到“取长补短,共同吸收,开创特色”,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在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分析和识别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是企业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要消除文化冲突,首先要分析识别其文化差异。有关部门应深入到员工和各个部门了解文化冲突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第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培养高质量的跨文化管理人员。跨文化培训可提高管理人员在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通过适应性训练,使员工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的技巧,改变态度与偏见,从而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进而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第三,进行文化整合,消除文化冲突。首先,价值观念的整合。其次,制度文化的整合。还有就是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三、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影响
就总体而言,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给中国增加了就业机会,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人才本土化的推行,不仅带来中国就业量的增加,而且促进了中国就业质的变化。一方面,相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在华跨国公司就业人员一般享有较好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常具有自己的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标准,这些标准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标准,即使在发达国家投资,这类标准至少也不会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由于跨国公司的示范作用和竞争的需要,中国本土企业可能因此对工作条件进行改善,有助于中国整体工作环境的优化;再者,在与跨国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日渐认识到国民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对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开始重视教育,追加教育投资,并实施一些适应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培训计划,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就业质量。
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人才本土化也为中国培养了高级人才,促进中国人才开发。跨国公司为其中国雇员提供学习与培训机会,为中国教育培训等人才开发项目提供支持。跨国公司在中国启用当地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客观上使这些人有机会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他们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实践,掌握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熟悉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此外,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也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和技术转移,通常能够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当然,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政策也对中国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主要是人才的争夺。这造成了中国本土企业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现象又造成了成本的损失,降低中国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破坏了中国企业的凝聚力。
四、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推动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场大规模高水平的国际投资及贸易大战将在各主要跨国公司之间展开,而市场则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水土不服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异地市场的需求,本土化战略己成为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的跨国企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唱主角的国际经济形势相比,更显现出了我们的差距发展跨国经营,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企业要适应国际竞争,力求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向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学习它们在本土化战略中的创新体制和成功的经验,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在中国人才方面的启示:对中国人才状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这一策略的实行,跨国公司对中国本土人才的需求上升,能否在中国募集到足量合适的人才,已关系到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关系到能否有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其作为改善投资条件、优化投资环境的一项内容,从而增强自己的区位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同时中国也要清醒地看到,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策略及其具体措施,从表层看,相对推动了中国相关领域的改革和进步,但其战略主旨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从中国整个人才体制层面,要注意始终掌握开放的主动权,把跨国公司的影响尽量限制在技术层面,谨防出现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变化而导致中国人才教育、培训、流动体制改革受阻甚至挫折,树立中国人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意识。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状况来看,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二是要完善技术创新环境。
2.对中国企业的启示:相比而言,中国本土企业与外国跨国企业的差距不仅表现在实力上,而且最重要的是表面在管理体制上。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必须建立在对东道国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相形之下,我国公司对市场调研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可以在广告投入上一掷千金,在市场研究投入上却可能几乎为零总的来说,国内企业还是缺乏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大多数还停留在大生产时代的对顾客需求的凭空臆想之中,认为只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产品的后期推广,而不愿做市场的前期研究,从而致使生产出的产品销不对路,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没有前期的市场调研,作为依据就盲目投资,只能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和错失良好商机。
3.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启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设立分公司。于是这些国内企业理所当然地应当权衡人才本土化的利与弊,从其他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中吸取经验,同时也要明白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人才本土化的特殊性,具体如下:一是国际化经营人才的缺乏,二是发达国家人才成本较高,三是分布在海外的留学生和华侨华裔众多,这是一项宝贵的人力资源。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人才本土化可运用以下策略:其一,“借船下海”。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多元和异质的文化环境里,特别是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进行交往,东西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运行中反映出来,甚至形成文化冲突。同时,在中国企业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合格人才之前,国际化经营不能停顿下来,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借船下海”。在境外购买企业的股份,保留原有的管理班底,也不失为解决人才匮乏的良策。其二,与国际接轨。当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人才本土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其三,加强人员控制。由于在人才本土化策略之下,跨国公司一般只从母国派出少量人员,多数要靠雇用当地人来管理和经营,这就对外派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外派人员必须具有统一协调的本领,不仅要知识全面,而且要有管理东道国员工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后东升.36家跨国公司的人才战略[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陈园,张军辉.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分析[J],企业经济,2004(9)
[3]曹慧平.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关键词: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奥林匹克;传统体育;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50-04文献标志码: A
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传统体育本土化作为一对概念是伴随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社会变革浪潮而产生的。奥林匹克和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但在当代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却表现出复杂的联系和关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二者表现出一种文化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质,其本土化发展趋势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代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传统体育只有在文化互动中才能够不断强化本土化发展。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强势体育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或优势地位,而传统体育文化却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其“边缘化”趋势日益显现,这深刻体现出二者的不平等或不对等关系;因此,只有充分辨析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传统体育本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联系,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
1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释义
奥林匹克全球化作为描述西方体育百年发展历程、特征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文化整合和发展的视角看,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并非简单地表现为西方体育的单极扩展过程,它还表现出另外2个基本的含义:1)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等不同共同体以奥林匹克作为一种文化平台而进行积极的参与、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交融;2)奥林匹克文化逐渐把各种资源(其中也包括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自身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对话。准确地说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是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快速地向世界传播的,尤其是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成为世界认同的、标准化的文化形态。在这一快速发展时期,不仅现代体育的文化身份和价值体系得到确立和拓展,而且借助庞大的组织网络和多种社会文化资源,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体化过程不断递进,其价值体系,例如世界和平维护、多元化的奥林匹克教育,以及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技价值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一,从积极的角度看,由于奥林匹克文化本身所特有的与时代进步、发展相一致的理念和精神,使其全面主持着世界体育发展的命脉,尤其是在自然哲学、科学精神的指引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能够迅速校正本身错误、缺陷,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运行机制。其二,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始终是建立在“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所形成的实体体育项目之中,尤其是内涵的“工具理性”“科学精神”等思想内涵并没有走出“文化挟制”的阴影,它总是“强制着”我们“自愿”走入一种体育文化的认同之中,而这正是以西方文化秩序、价值标准作为基本点。其三,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和文化的现实运动,始终包含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权力意志,并且也正是依靠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支持形成一种关联性目标而迅速进入到世界的各个领域。因此,其全球化态势的形成在根本上体现为:使自身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文化和经济实体,从而实现在世界范围内整合的策略,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的设计中,瓦解自身文化结构中任何一种保持特殊努力的文化因子,进而以此策略完成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化”建设;但由于在这种“普遍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为地纳入了过多的“利益冲突”,使奥林匹克出现“人文危机”和“过度物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改变了其原始内涵而深陷泥潭。
而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根源于母体文化历史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系中的精神内涵、文化特质和文化因子重新得到了尊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传统体育在古代朴素哲学的指导下,逐渐将儒家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无为”观引入自身文化实体的功理功法之中,形成一种具有理性精神和神秘价值意蕴的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坚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和道法自然鲜明的内在价值观。这种“大道运行”的精神体系在本土化氛围的催生下,会进一步完善中华武术和养生双修、神形共炼的内功外炼理论,并会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突出人的内在智能,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二是,就文化特质而言,中国传统体育在母体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种伦理文化,讲礼让,重“道德升华和逍遥”是其重要的特色。其2 000年的发展历程,无不渗透着儒家“礼”“义”“仁”学说,以及从属于这一道德范畴的“忠”“恕”“恭”“宽”“信”“敏”“惠”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等内容,同时还进一步将体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将其视为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修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仁”“礼”的方式。这种文化特质虽然不能够突出培养自身发展的竞争机制和项目实体的竞技性,但在本土化的理解中会得到新的认识;因为它所具备的“东方文化内涵”对限制现代体育过于刚性的发展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三是,传统体育的外在文化因子,即项目实体众多,例如气功、导引、武术、乐舞等,但大都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作为共同的技术要领。这些庞博的文化因子所形成的各种项目体系长期和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原民族)的生活、生产、社会活动相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受母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显得比较淡漠和不紧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排斥那些具有较强竞争性、对抗性、激烈性的身体运动项目;但这种局面在本土化过程中会得到重新的界定和升华,尤其是都市的喧嚣使越来越多的人冀望从传统体育中实现身心的“宁静致远”。从表面上看,传统体育本土化在现代体育发展的现实语境中有时会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理智保护和歌颂,有时则会表现为对外来体育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和新兴体育文化的排斥,这就告诉我们在理解这一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剔除主观偏见,不能妄作价值评判。
综上所述,面对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这一充满矛盾的现实语境,中国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似乎进入一个悖论中:寻求民族振兴的诸多努力,使我们不断走进并被纳入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全球化进程中。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传统体育不仅要进一步接受奥林匹克全球化,而且也可能被“同化”到这种文化秩序和结构之中,或是面对更为直接的碰撞而进一步走向边缘。其内在逻辑是,奥林匹克内在的文化逻辑,在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以最直观的方式得到了体现,传统体育以进入“奥运会”为代价所获得的“世界认同”,同时造就出一种“奥运帝国”的扩张可能性;所以,真正的危险不是传统体育是否能在文化结构和运行机制上与奥林匹克文化保持普遍的一致性,而是传统体育发展立场与建设的基本权利、价值选择和取向问题。这才是辨析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关系的一个基本点。
2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互动
从理论上讲,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表现为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即互动关系,但从现实看,这种互动恐怕很难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出现;因此,在现代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体育发展进行定位,并利用现代奥林匹克的既有平台充分借鉴、汲取优势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文化学理论,多元文化互动主要是指“不同类型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其中既包含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以及冲突的发生在客观上是不可避免的,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1] 。文化互动在形式上表现为文化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交往”是文化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的实践活动。文化互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不同文化搭配问题,即存在的共同文化张力和合力,这是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内涵看,这一张力必然要彰显如竞争、超越、团队、合作、教育、公正等基本品质。同时,也要体现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如“和合”“天人合一”“仁义诚信”。将2种文化张力进行有机复合,便基本能够得出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定位——“立足群众身心健康,服务和谐社会构建”。这是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导向,也就契合了马克思提出的“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这一定位是双向的:一方面,奥林匹克全球化为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台和资源。毫无疑问,面对强势的奥林匹克文化,传统体育很难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因此,借助奥林匹克全球化来实现和强化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是必要的选择。深含传统文明的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也不乏具备优秀的、独特的、多样的文化特质,但如果要契合现代体育的发展,则必然要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从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对传统体育进行内部变革是首要切入点,单纯从项目体系上作文章可能不够,制度变革也尚显单薄,其发展理念调试,组织机构整合,人才体系构建,多元化推广和发展模式确立等恐怕才是动力之源。另一方面,奥林匹克在中国发展,使二者的文化互动成为可能。客观上看,传统体育发展受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全面冲击,但“对立冲突”并不是二者的恒久状态。从文化学的一般原理看,文化冲突、融合、调试最终都要通过文化主体表现出来。文化主体具有强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立足中国现实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各类主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个体间的、群体间,甚至是民族和国家间的文化活动交流,传统体育市场开发,各类资源信息整合共享等都是实现二者互动的有效举措。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调试和缓解因竞技体育过度物化所带来各种消极影响的有效举措。
当然,这种互动发展并非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木”,它需要在立足国人多样性体育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有效的配合、运作机制来实现。作为现代体育引领者的奥林匹克全球化,发端于19世纪末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100多年来,其开创了世界体育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的背后蕴含着西方近现代文化历史变革赋予它的原生动力:15—17世纪的文艺复兴(思想变革)—17—18世纪的政治变革(民主制度的形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经济变革),而中国传统体育2 000多年来一直未能脱离母体文明,尤其是受儒家思想中的“礼系观”和“嬉戏观”更加深了传统体育始终无法具备“公平、民主”的文化地位和身份;因此,这2种体育文化发生、发展内涵的大相径庭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二者的不同走向。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对奥林匹克逐渐全面接纳,并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标志着奥林匹克已经深入到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之中,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体现出国民对奥林匹克的认知和推崇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面对国民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建立奥林匹克全球化与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发展的互动机制恰逢其时。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都是人类共同文明的结晶;因此并非是谁吃掉谁,谁兼并谁的对立状态,而是如先生认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发展状态。这里既有精神层面、价值层面的文化互动,也有制度和物质层面的相互借鉴。奥林匹克全球化趋势并不排斥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兴盛,而各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奥林匹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可言,撇开任何一极都忽视了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二者所包含的辨证现实。
其一,立足“服务国民身心健康”,建立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是奥林匹克全球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显著手段;因此,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明的思想精髓也是奥林匹克文化发展必然要面临和经历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在近些年的“传统文化复兴”中重新确立了新的文化身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等哲学思想,以及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重练内,轻练外;重整合,轻分解等文化特质,都能够成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发展的新的载体。北京2008年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3大理念的提出,都良好地标示了各类主体努力的成果。国际奥委会强调指出:“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普遍性并不意味划一标准的现代化或是文化上的单一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更加多文化的和文化之间的。”“多元文化协调发展”是文化观的核心思想,它所强调的就是“建立文化的协调机制,使各种文化在主旋律下、协调有序、兼容共生、雅俗共赏,使人民共同享受和谐文化的成果”[2] ;因此,这一协调机制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构建思路;二是形成能够促使不同体育文明交流、对话的空间和平台;三是具备主体、组织机构进行各类交流活动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其二,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传统体育文化融合更新机制的建立。“融合更新”是当前传统体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奥林匹克全球化为中国传统体育完善思想体系提供了某种参照标准。自然,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多元标准,但可以把奥林匹克作为其中的一元。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这是对奥林匹克思想的经典阐释,它把“人本关爱”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体现出奥林匹克强烈的“泛人本主义”色彩。这一思想体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体系赋予了中国传统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振兴的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天然具有了许多保守、内倾、封建等级的色彩,这其中的糟粕是必须要加以剔除的;因此,中国传统体育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现实语境中,完全可以通过国民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时代转变,参照奥林匹克文化的哲学思想体系,对自身的哲学思想体系进行重新深入的审视。另一方面,能够为传统体育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体制和创新机制提供参考模式。任何一种文化的长盛不衰都必须要具备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则、制度、规范,以及能够不断适应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运行机制和应激机制。奥林匹克以自然科学作为指导确立了每个项目统一的标准、规则和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能够不断“吐故纳新”的发展机制。中国传统体育在这些“泛科学化”的模式中应该能够得到启迪,单纯追求“精神和道德的逍遥”,而忽略了制度层次的“统一和同一”,必然会把自身的发展驶向一条单轨。
3中国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思考[3-8]
面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优势地位,传统体育发展举步维艰,实难以采取对等的途径、方式实现全面振兴与发展。在这一困境中,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是目前传统体育本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上述的发展定位看,有几点是必须要面对的。
第一,充分借鉴奥林匹克文化的休闲价值,将传统体育纳入群众体育发展体系。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主导,它所代表的是人们对现代体育的一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它所蕴含的一些积极品质,例如人本关爱、教育、休闲、提升生活质量和品质等是中国传统体育重点要借鉴和打造的价值体系,这从根本上决定传统体育发展途径的选择。随着社会地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重新以强势姿态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地位,他们的健康意识、品质意识和质量意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开始对各种文化产生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休闲文化也开始和现代的中国民众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大众体育在中国方兴未艾。如果过于注重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而不考虑现代体育的人本关爱价值,则会造成民众的缺失,就必然会削弱体育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力;因此,重点将传统体育纳入群众体育体系,只要是有益于大众身心健康、能够提升大众生活品质和质量的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来源何处,以何种内容、形式进行,都应该创造条件使其良性发展,让大众在实际的参与中选择,在选择中提高,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所形成的多样体育文化,应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挖掘和整理,离开了各民族文化的支持,传统体育本土化的振兴也就失去了发展土壤。
第二,努力营造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效应。现代体育的发展很难脱离经济利益的纠葛,尤其是高水平运动会的申办和举行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整合;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就是文化,就算它作为一种商品也有着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传统体育本土化发展的初期恐怕还不能将获取经济利益作为主线。因为在大众尚未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需求时,其蕴含的市场或经济价值还不成熟。所以,在实现传统体育本土化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实体所带来的一切资源,努力突出传统体育带来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切实形成传统体育的发展体系,要在立足传统体育发展之源的基础上,拓展投入途径,充分挖掘其具备的情感维系价值、宗教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等,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系。
第三,采取多元的保护和开发途径。在实现传统体育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保护和开发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优势传统体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具体而言:一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传统体育发展之根,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坚决避免为求发展而破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的做法。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到传统体育产生的源头,从民间获得更为丰富和切实的文化素材,依托发源地的资源优势,合理形成发展原点向全社会辐射的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原始场地、内容规范等的保护和开发中,要注意合理地将现代体育“以人为本”理念和少数民族传统和风俗有机结合,进一步使之规范,利于推广。四是,在竞技体育和传统体育发展规划中,要注重二者的协调发展,要充分挖掘出传统体育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以及所具备的商业价值,不断进行创新,拓展市场。
第四,处理好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传统体育是东方体育的重要标志,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具体实践历程中,亲和大自然、适应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实体,因此,必须积极加以继承和弘扬;但是,继承并不是照本宣科,要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造和传播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努力剔除蕴含在传统体育中的一些消极文化因子,使之走向现代体育发展的良性轨道。发展优势传统体育,必须在继承和借鉴其他优秀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为其纳入时代内涵,努力实现传统体育发展的创新机制。借鉴意味着要“引进来”,要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一切优秀文化带来的营养,努力避免现代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危机,创造出具备“中国体育文化身份”的传统体育体系。创新意味着要“走出去”,要把蕴含了深厚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项目实体展现在世界体育的舞台上,尤其是要能够树立起自身的文化标识,为现代体育的诸多危机提供融合和消除矛盾的平台。
4结束语
奥林匹克全球化和传统体育本土化虽然代表了不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但它们都指向了“现代体育的和谐发展”。虽然从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语境看,二者表现出较强的冲突和不和谐;但从世界体育发展的整体态势上看,它们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一致性,即奥林匹克和传统体育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因此,传统体育文化本土化发展只有立足群众身心健康,同时在充分借鉴奥林匹克文化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解决休闲价值体系构建、社会效应拓展、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其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化与多元文化互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8(1):169-172.
[2]陈崎嵘.文化观的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3-09-04(A9).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8-255.
[4]金元浦.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3-343.
[5]宋亨国,周爱光.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J].体育文化导刊,2006,44(2):21-23.
[6]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我国的学前教育因起步较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晚,所以就目前看来,我国在这方面仍然有所滞后,这种滞后不仅是时间上的,更多的是学前教育模式上的。
我国学前教育模式的现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期的教育、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模式也逐渐分化为三种。
学习区教学模式。该模式又被称为角落教学模式,它一般将教室区分成不同的学习区域,如语文区、图书区、益智区、科学区、积木美劳区、娃娃家、装扮区等等,每一个区都是依照孩子的兴趣、能力而设计与布置的,让孩子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落活动,从而在游戏中学习。
蒙台梭利式学前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感官训练为主,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从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以及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等。
多元智能式学前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幼儿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用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其次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最后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幼儿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创设“以个人为中心”的园所。
国内现有学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三种教育模式目前在国内比较盛行,但是我国大部分学前机构在实施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照搬现有的学前教育模式,就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西体中用”一样,没有真正将学前教育模式“本土化”,导致国内的学前教育发展缓慢。
学习区教学模式虽然提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并经由玩耍的过程让孩子学习到各种概念,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并没有因材施教,可能埋没幼儿的潜在能力,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针对蒙台梭利式学前教育模式,有专家提出:“蒙氏教育中的自立和独立价值,强调的是个体而非团体,儿童可能会因为缺乏相互协作降低其社会技能,使得孩子最后不能适应传统学校。”并且儿童的行为常被高结构化的活动所限制,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忽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加之,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人们把对蒙台梭利教育局限性的承认作为其大行其道的理由,把蒙台梭利教具和教法的标准化操作当作“科学知识”而致使其泛用和擅用,把对儿童的特殊期望当作自我启蒙以及教育方式盲目选择的助推力量。最终,“蒙台梭利”被异化成神话。再者就是蒙台梭利式教育模式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在老师的筛选上不够严格,导致这种教育模式被低质量地用。
多元智能式模式的学前教育把幼儿的差异性当成了一种可贵的资源,重视幼儿在八个大体方面的智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情商的培养,尤其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亲子关系的培养。研究表明3~5岁幼儿多元智能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气质特点不同的幼儿在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父母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而我们往往会发现亲子关系的好坏决定了父母的采用怎样的教养方式。
解决国内现有学前教育模式不足的方向
国内学前教育模式应该在满足孩子对事物兴趣的基础上便于家长、老师挖掘出孩子的潜力并发展其潜力,并且利于孩子在各方面获益,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响应当代的人才型需求,让幼儿在未来可能在任意领域中发现乐趣并取得成功。
国内学前教育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可以迫使自己不得不提高自身素养、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的“高自律”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能够促进教师趋于专业化的“高要求”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能够让幼儿享受到经过‘自然选择’后的“高品质”的教育模式。
国内学前教育模式应该做到透明、公开性,方便家长通过从单向透明玻璃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观察到学前不在自己面前最真实的反应,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受教育过程。除此,国内学前教育模式也应该注重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不仅能够做到很好地避免了未来亲子沟通障碍、还能降低叛逆期亲子矛盾的可能性;不仅能为父母提供更直接了解孩子的机会,也能学前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不仅能够促成培养孩子独立性格,还可以提高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度,为未来亲子民主关系的建立奠基。
解决国内现有学前教育模式不足的具体措施
建立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亲子互动透明式教育模式。亲子互动透明式教育模式不仅包含了三种较流行的学前教育模式的优点,还进一步的改善三种较流行的学前教育模式的不足。
要做好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首要的是清楚的认识到人与文化、教育与文化、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以降,中国有许多有识之士吸收西方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开展各类的教学活动。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学堂乐歌的开设都是实证。前人诸多努力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采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科的建设不断发展,将教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开辟,给我国教育教学研究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研究领域最为科学、全面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本文就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价值,通过教学人类学的视角加以阐释,并提出此类课程建设的相应举措。
一、教育人类学的视野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学科。该学科的产生一直有着多源化的说法。康德认为人类学源于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摩尔根的研究实践表明人类学源于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之后的进化论派、传播论派纷纷为人类学的研究确立自身的理论和方法。直到马凌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实证派诞生,才为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做了科学的定位。通过田野调查获取实证是马氏和布氏所倡导并躬行之的方法。人类学这一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给予该学科之后的分化做了铺垫。近代产生的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教育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都是人类学这一大分支中分化出来的子学科。
早在18世纪后期,“人类学之父”康德在《论教育》中提出了游戏论的学说,并从中强调了教育的四大功能,即身体的锤炼、道德的培养、娴熟于技能和开发人的智力。①康德这一论断阐明了人与教育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人,教育是不可缺的,人是教育的结果;而反过来,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一个社会把它的文化传统一代代传递下去的进程,就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文化,有时是就一个国家与社会制度而言,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文化的主旨灌输给儿童,从而渐渐使他们成为社会中正常的成员。②人类学家的这一观点是就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那么,紧接着人与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唯物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得以维系的主要生存活动。人类经历了野蛮、蒙昧和文明三个阶段后,形成了家庭、社会、国家三大族群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人类共同的意识形态――文化。因而,人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自己、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人类自己的文化。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深深地陷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③所以,对人与文化、教育与文化、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清楚认识,是教育人类学之一学科产生的基础。将人类学的研究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来传播人类的文明又是人类学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人类学是关注教育、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育品质的理论和方法,更是全方位研究教育的一种文化视野。
二、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价值
“价值”这一概念的涵义相当丰富,通俗的讲就是“某物有什么用”。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的认识。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应、接近或一致。④因而,课程价值的客观性就是满足人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与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和文化,我们就设置相对应的课程,这也是课程具有社会性的体现。
本土音乐课程亦可称为地方音乐课程,“本土”和“地方性”相对应。本土音乐(地方性音乐)通常所指的范围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含有地方元素的音乐表现形式。例如:湖剧音乐、南太湖民歌、徽州舞龙音乐、徽州采杏歌等。这类音乐包含着湖州地域内的民俗民风,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口耳相传的音乐,是地方社会发展的人类进步的真实写照,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将这类蕴含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表现形式融入到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去,建设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它所要体现的价值是:
第一,留住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根。要建设好本土音乐课程,必然要拥有本土音乐资源。要想获取本土音乐资源,必然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在职能部门、学校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主动去挖掘和搜集这些本土文化资源。在经济大发展和社会现代性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弱势群体,处境岌岌可危。它们迫切需要有专业人士去发现它们、重视它们、留存它们。
第二,发挥教育的功能、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上文已经提及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给予了明确和强调。中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也是求知欲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专业教师通过将本土音乐的内容作为课堂音乐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来教授给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平衡学生对“土”“洋”音乐之间的接受度,让我们的本土音乐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第三,提升学校的地位、发挥学校在服务地方中的作用。做好本土音乐化课程建设,发挥音乐教育的传承功能,积累开发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技能,加深学校教育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在建设本土音乐课程的同时,还可以编排含有本土音乐文化元素的文艺节目,突出本校、本地的特色,形成亮点,既可以代表学校为地方群众文化建设服务,又可以参加本系统内的展演,例如中小学艺术展演等。推特色、打品牌,对于学生、教师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对学校来说,可以凭借特色音乐教育的成果提升在同类学校中的地位。
三、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人类学研究的实证性,要求研究者通过身体力行获取第一手资料,摒弃前人学派所倡导的“书斋田野”,我们通常称作为“扶手椅上的人类学研究者”(armchair)。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同样注重资料的原生性。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在教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引下,对课堂本土音乐资源的取得、梳理、整合以及对专业音乐教师承担该课程建设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强调专业教师的主导地位。当前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一直接受中国传统的音乐学教育模式,全国各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大相径庭。因而,现任中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局限于本专业内,或者少量涉及教育学、课程论等方向的知识。对放开视野,关注身边的本土音乐文化,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挖掘、搜集和梳理本土音乐的能力相对较弱,所学知识有不够用和力不从心的感觉。然而,在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中,教师起到了主导地位。该课程建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首先都需要教师来进行掌控。所以,作为中学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音乐教师需要与学校主管领导加强沟通,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紧迫性,在学校领导支持的前提下,参与相关课程的研修、访学等“充电”方式来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需要。
第二,编写本土音乐教材,倡导丰富多彩的本土音乐主题活动。编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本土音乐课程建设的主导教师成立编写团队,合理分工,互相协作,齐心合力才能完成。该教材的编写需要参与教师多次开展田野调查,访问本土音乐的传承人,并在已有的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梳理和整合,最终形成本土音乐教材,并同时完成教学大纲和配套教学参考资料的编撰以及音像资料的制作。专业音乐教师在实际课程的开设中除了基于教材和教学大纲之外,还可以多设计一些主题类的活动,比如用徽州方言演唱地方民歌比赛,或者以校园艺术节的方式让学生在本土音乐课程学习之后创编具有徽州本土音乐特色的舞蹈、歌曲等,要求每班分别创作,做到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互相竞争,最后评出等第奖。通过开展系列的本土音乐进课堂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热情,做到耳濡目染,广泛流传。
第三,适时邀请本土音乐的传承人到课堂开展传承活动或者带学生到田野感受本土音乐的乡土魅力。这一举措俗称“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传承人到课堂和带学生去乡间田野采风可以让学生与本土音乐近距离接触,感受本土音乐的内涵,打破学生一贯对“土”音乐在心理上的厌恶感。且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又可以加深对本土音乐的印象,做到口耳相传。比如邀请浙北民歌的传承人到课堂教授民歌的演唱;或带领学生到徽州小浦镇八都?赳鎏?采杏农民在采摘时哼唱的小调;或邀请徽州水口顾渚一带的茶农到校来表演和教学采茶舞等等。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有亲切感和认同感,知晓本土音乐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文化是特定社会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⑤教育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高级文化体,世上没有适合一切文化的教育,教育必须满足所属文化的需求。⑥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濡化和涵化现象不断。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当前和今后的主要议题之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手段,发挥好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功能责无旁贷。本土音乐是本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中学阶段做好本土音乐课程建设,需要在教育职能部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之下,用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基于学校教育的平台,通过专业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将本土音乐很好的融入到中学音乐课程中去,做好本土音乐文化的普及工作,营造良好的本土音乐学习氛围,为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服务。
注释:
①庄孔韶:《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2页。
②庄孔韶:《教育人类学》,第33页。
③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④陆志远:《课程的价值与评价》,《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01页。
[关键词]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27-03
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框架基本形成和不断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发展劲头势如破竹,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环境中,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迅猛崛起于国内和国际市场,金融危机也未能抑制其上市和国际化扩张的雄心。越来越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希望借助国际化成长来提升其竞争力。
1人力资本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现实基础
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公布的“1993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指出,很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和产品来自中小型高技术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包括:自动化、生物技术、先进材料、计算机软件、电子元器件等。资料统计,在1953—1973年的20年间,美、英、德、法、日五国开发的352件重大创新项目中,有157件是中小企业创造,占45%;1952—1977年25年中最重要的319项科研项目中,中小企业占了200多项。我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强调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作为工作目标之一。纲要指出,到2010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5%,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成长性指标基本接近国际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推动经济更快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电脑、微处理器、网络、光纤电缆、电子邮件、远程会议和各种工作流程软件在公司中的充分结合运作创造了一个可以将知识工作和知识资本自由传送的网络竞争平台。这一全球性平台的运作目前已经不再受到地理、空间、时间的限制,在不久的将来甚至不再受到语言的限制。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变得日益平坦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信息化客观上要求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主动实施国际化战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从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自身角度而言,选择国际化成长也是其为自身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全球化成长,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国际市场领域,更好地发挥高技术产品的高成长性,实现研发业务的全球化运作,实现经济协同效应等。
但是,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过程中,人才短缺已成为首要挑战。万宝盛华(中国)2010年1月5日的国内首份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策略的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在上市和国际化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不是产品,不是品牌,而是人才短缺。41%的民企在国际化进程中难以吸引到国际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人力资本构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人力资本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理论基础
2.1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模型
以Johanson和Vahine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连续、渐进、阶段性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出口阶段、建立海外销售分支机构阶段、建立海外工厂阶段。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尤其强调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反馈、再学习的过程,由此,企业获得了市场经验、累积的资源以及国际管理能力,同时企业的国际化网络也逐渐提高。这种渐进国际化阶段理论比较适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正在显著地缩减时间跨度,国际化路径已偏离渐进阶段理论模型。1996年,Knight and Cavusgil和Tage kode、Madsen and Servais提出了天生型全球企业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市场和不断涌现的创新人才的推动下,高科技企业从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而无须通过一个渐进的、阶段性的过程。
基于Internet的国际化模型认为,企业的规模、资源和市场知识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制约作用逐渐缩小。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国际化困难和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克服和消除,使广大的中小企业也具有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因此,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完全有可能发生于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2.2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人力资本异质性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最具开创性的研究贡献是将企业战略研究视角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转向企业内部自身的特殊资源,其认为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和不可转移的战略资源,这些独特战略资源具有资源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构筑了企业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
企业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有形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等,有形资源可在短时期内通过制造或外购等方式仿效或获取,因此,有形资源具有同质性,容易被复制,无法构建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无形资源包括专利、技术、人力资本、声誉、组织文化、社会关系等,无形资源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培育、维护和发展,具有难以模仿、难以交易等特征,因此,与有形资源相比,无形资源具有异质性特征,更具有企业战略资源的属性,能够真正构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无形资源具有战略资源属性的特性:①人力资本资源具有价值性。Steffy和Maurer(1988)指出,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具有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技能形态和水平具有异质性,不同个体对于企业的贡献具有差异性,因此,人力资本能为企业提供正向价值。Schmidt et al.(1979),Boudreau(1983),Cronshaw and Alexander(1986)等用效用分析方法论证人力资本增加公司价值理论基础和测算这种价值增加的技术。②人力资本资源具有稀缺性。认知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学习及完成工作的能力。由于认知能力在人力资源中呈现正态分布,因此,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稀缺的。③人力资本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人力资本的不完全可模仿性可能是由以下一个或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企业发展的独特历史条件;②人力资本资源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因果模糊性;③人力资本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④人力资本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生产能力,企业面对日趋动态且竞争的复杂环境时,必须具备适应性、弹性、协调性以及凝聚力;这些能力唯有通过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资源才有可能学习、执行与发展。
人力资本,尤其是异质性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价值性、难以复制和模仿、不可替代性等特质,其特殊性决定了它具备更多无形资源的特征,并由此而使其具有企业战略资源的特质。由于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战略资源依赖性特征,因此人力资本构建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重要核心因素。
3民营高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人力资本构建
3.1建立内部培养机制,培育国际化人力资本队伍
大多数欧美、日韩跨国企业在推动国际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战略步骤大体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国内培养本国的国际化人才并输出派驻海外市场;第二阶段,本国的人才培养东道国当地优秀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当地化、本土化,只有部分高层职位由本国人员担任,或甚至全部本土化。第二个阶段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持续5~10年的时间。
国际化很成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的人力资源战略和很多跨国企业具有相同的路径:第一步先从国内大批地向海外输出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据说华为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有一万人左右,占其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华为几乎将其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驱逐”到海外去开拓国际市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业绩基本上是由中国派驻的华为人做出的。当然,随着华为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华为要走国际化人力资源战略的第二步,培养当地的优秀人才,开放更多的高级职位给当地人才,让当地人才逐渐替代华为派驻的人员。只有这样,华为才能持续保持国际化竞争优势。
与外聘的国际化人才相比,通过内部培养而获得晋升的国际化人才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操作规范更加了解,并很少产生所谓文化冲突的问题。在国际市场开拓的初期,使用内部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有利于把总部的最佳实践带来,有利于建立企业强执行力体系,有利于与总部保持良好的沟通衔接机制,有利于总部的直接管理。因此,民营高科技企业应及早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培养机制,积极主动培养对世界文化有适应能力的国际化人力资本队伍。一是要加大国际性的教育投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整个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核心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派中高层管理人员到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和深造,这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大势所趋。二是要加大国际化的职业培训力度。国际化的职业培训是指企业专门设计的、通过提供给员工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员工国际化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手段,是国际性教育投资的有力补充。三是企业外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去各国高科技企业交流学习。四是选派有潜力的人员赴海外实习,积累海外的工作经验。
3.2组建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实施网络协同技术开发
新熊彼特理论高度重视“组织学习”这种创新动力,认识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连续的交互学习过程,企业既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以己为师”,也从多个外部渠道如竞争对手、供应商、用户、政府实验室、大学等处获得知识技术资源,实践中,这种内部外部相结合的学习网络,往往使许多企业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科研资源有限,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完全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源和智力要素。因此,为了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技术研发周期以尽快走向全球,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考虑借助外脑。而组建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实现网络协同技术开发正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提出的。
何谓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是一个动态的虚拟组织。Hertel和Geister等(2005)认为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具有以下特征: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②至少有一个成员位于不同的地点、时区或组织;③为了一个共同的研发目标而相互合作;④在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协作环境中,空间分散的研发人员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协同工作,并借助电子信息沟通技术(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互联网等)来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和协调。
虚拟开发团队异地研发人员来源呈现多渠道,或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政府科研机构,或国内外研发外包人员,或供应商,或协作联盟企业,或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等。通过实施组织虚拟人力资本开发团队,实现软件、设备、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共享和技术外溢,从而能使民营高科技企业获得更为公平的竞争平台,享受到以前只有大型公司才可以拥有的技术研发资源规模优势。
3.3实施人力资本本土化,纵深推进国际化进程
一是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二是有助于增强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信任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形象,而且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尤其是,本地人才更了解当地文化特征、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情感需求,他们能够较容易与消费者、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互动交流;三是迅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国际化综合素质。因此,民营高科技企业随着国际化的纵深推进,应有意识地实施人力资本本土化,以保持企业的持续国际竞争优势。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人力资本本土化可借鉴的具体措施:一是通过设立研发机构或通过并购招揽或获取东道国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二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尤其是关键技术方面的先导型研发人才和吻合公司文化、执行力强而且具有亲力亲为创业精神的人才加盟;三是集中力量对当地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教育,包括战略知识教育和到本部实地研修,充分理解集团价值观念,使其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经营理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四是对企业业绩有突出贡献的高管和研发人员实行股票期权激励。
参考文献:
作者:符蕾 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前我省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与双语教学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把它当做一门工具来学习和掌握;2.受生源地域的影响,我省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外语水平良莠不均,能力参差不齐,为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3.我省外语学习的氛围远不及国内的发达省份和大都市,学生外语学习的欲望不强,兴趣不高,动力不大。双语教材的选择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该采用西方经典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金融学是舶来品,发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的金融学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经典金融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的甚至是照搬过来的,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直接引入原版英文教材,才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和掌握西方经典金融理论真谛,把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势态,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第二,相较改编后的国内英汉对照教材,原版教材的体系更为完整,内容更为丰富,语言流畅,观点清晰,不会给学生造成误解、信息失真和概念混淆。[4]第三,采用原版教材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强化了专业外语,熟悉和掌握金融英文句式的表达思维。事实上,英文原版教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以阅读,它使用的语言往往简单易懂,比起国内许多翻译版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如果采用改编的国内英汉对照双语教材,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是中文阅读代替了英文阅读,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5]客观地看,目前我省高校中的双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诸多不适应,有的甚至名实不符、形同虚设。主要表现:教材主要采用经改编后的中英文对照版本;教师的教案虽为英文,但授课却以中文为主,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等。
宏观设计———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长远、根本之策双语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宏观把握、系统设计、多课程协同、逐步推进。因此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个明智之举、长期之策。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并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片面求数量赶进度的盲目建设,其设置应该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并进入双语训练的状态,最终达到既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又提高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思考、研究能力的教学目的。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金融专业的双语教育应该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系统地开设循序渐进式的双语课程。具体来说,首先,每个学期应该至少有一门双语课程,从通识基础课程到金融专业课程。例如,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课程,金融专业英语应当首先在大学一年级展开,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金融专业术语,适应金融学在英语句式上特有的表达思维,并实现由公共英语的语言学习向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转变,为往后的双语课程做好前期铺垫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选择最具代表性、最经典的西方金融理论课程,同时充分考虑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对外语要求的难易程度,合理排课,做到双语教学课程群之间、双语课程群与其他母语类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得益彰。金融学双语课程群应当涵盖以下经典理论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等这样一个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的知识结构。最后,合理确定双语课程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比重。鉴于海南高校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双语课程的比重不宜一下子定得过高,其标准应低于发达地区省份的重点高校。在建设金融双语课程群的初始阶段,应该选择最基础的专业课(如宏微观课程等)进行双语教学,其比重大致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随着金融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改善加强,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内容的逐渐丰富,双语教学课程群的日渐成熟,应逐步加大双语课程的比重以达到国内重点高校的水平。因此,建设海南高校的双语课程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须宏观整体地把握。微观把握———理清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关系金融专业从传统的母语教学转向双语教学,其目标是双重的,其一是知识目标,即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其二是语言目标,即培养和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双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决不能混为一谈甚至视为等同。双语教学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即以两种语言作为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并掌握两种语言,最终具备驾驭第二语言的能力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交际。[6]其中掌握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所以不能把双语教学定位为语言教学的强化,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专业外语,学生不能以外语训练的方式和手段来学习。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都要从思想上正确看待双语课程,它的本质和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去学习西方经典的金融学理论,即英语是手段,而知识是目的。其次,教师与学生双方从行动上都要对教学语言有着充足的准备。作为教师,应当尽量使用简单易懂但绝不脱离专业的词汇,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地引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原版教材,感受原版教材的语言魅力,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中文授课内容过渡到英语授课内容,不断地适应专业英语的思维模式。举例说明,在投资学的双语教学中,教授到专业术语“short”或者“shortselling”时,教师不但要从英语字面上对其进行翻译说明,更重要的是要从金融学的角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精准把握:在这里并不是字面上所谓的“短的”或者“短的出售”,而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术语“卖空”,它是一种高级交易策略,指买家抛售不属于其所有的股票。随后重点用浅显易懂的英语词汇和句式从金融理论层面上向学生具体解释、分析卖空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易策略,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时候应当采用这一策略等等。
具体措施———三大举措并举1.多管齐下建设双语教师队伍鉴于我省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和教育经费不足,应立足于培养本土专业教师队伍,依靠梯队建设,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不断扩大金融专业双语教师队伍。此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理念,选派专业基础和外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深造、访学、进修和出国培训;或者甚至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高端教师人才、海归金融学博士等学科领头人,提升金融学科的师资力量。2.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我省金融专业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要按照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因人施教,进行分班授课。这种分层次教学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因而有效避免了双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学科损伤”,既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伤害学生接受金融专业知识的完整性。[7]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可参照如下:(1)英语水平较高、口语较好的学生班级可逐步由“保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向“完全浸入式”模式转变,即全英文授课;(2)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则采用“过渡式”或者“维持式”模式,即英文教材、英文版书、中文讲解或者中英文混合讲解。3.采用原版教材切忌“拿来主义”虽然笔者主张采纳国外原版教材,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全程的教学中原版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我国乃至我省经济和金融情况的元素来进行教学,这样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避免了“食洋不化”、“水土不服”。双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西方经典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即在学习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案例,用于解释和解决本土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本土化”不是狭义的,它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的,也可以理解为区域层面的。鉴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性,海南的金融学科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立特色双语课程,或者在专业双语课程中结合海南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做些案例讨论,特别是岛屿金融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离岸金融市场在海南设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探讨等等。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海南金融双语教学必将为输送储备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所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冲击
一.引言
“互联网+”的兴起,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慕课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一个衍生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打破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使得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共享,慕课以其在网上进行学习、考察,倡导“一台连着互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开展学习的学习模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更加具有吸引力,授课方式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受到更多学生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慕课的快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慕课的发展现状,因此,需要我们的冷静思考和积极应对。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谐音,其中M代表Massive,即规模的意思;O代表Open,是开放的意思;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上的意思;C代表Course,即课程的意思。慕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强、规模大、教学方式新颖、师资力量水平高。慕课(MOOC)也就是大规模开放的线上课程,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慕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强、规模大、教学方式新颖、师资力量水平高。
Coursera,edX和udacity并称为慕课教育的“三驾马车”。特别是Coursera,它的影响更大,反响也更强烈,从2012年上线开始,仅用一年,便吸引了8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加盟,实现共享资源课程项目386门。2012年4月,在学学生人数已经突破100万,11月时,突破18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已经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融资。但我国慕课的发展程度并不如此,在我国,慕课还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5月21日,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在线课程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6所亚洲名校。2013年7月19日,Coursera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与此同时,我国自己建立的慕课也开始了,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C9中国常春藤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建立中国的慕课。
慕课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背景,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推动力量:(1)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目前,高等教育面临改革,强调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质量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突出“学”为中心,而慕课的出现正迎合了这一改革要求。(2)经济要求的限制。近两年来,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经费受到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会有所降低,就要求用更少的经费带来更大的教育成果,慕课以其规模大、受众广、费用低的特点恰到好处的解决了经济要求低但教育产出高的问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和学生加入其中。(3)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更多的强调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够顺应全球化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但要接触自己国家的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国家的知识,不只是闭门造车,慕课的产生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4)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慕课在高等教育上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此外,互联网将世界更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教育资源不再被少数人或国家垄断,而是更多的人都有机会来享用这些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的“帕累托”法则。
二.慕课对高等教育的冲击
慕课兴起的时间虽然并不是很长,但却对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资源的冲击
传统的高等教育领域,各个国家、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都是相对比较封闭的。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与劣势。慕课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这一传统的限制,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一流大学,打破传统格局,实现资源充分利用,让想要学习却没有机会学习的人都得到了好处。以慕课的支柱Coursera网站为例,来自于美国籍的注册学生达到60%,中国学生数量比例为4%,只低于美国、巴西和印度的学生数量,已位列第四。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并有互联网做基础,就可以通过注册,进而学习到各种感兴趣的课程,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
2.对教学方式的冲击
慕课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慕课比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实现了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更进一步的突出了“学”的重要性。传统的高等教育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将要讲授的知识被动的传授给学生,不着重开发学生自己的自学性和对知识的领悟性,也消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慕课注重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更重要的是一个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学”的本质。另一方面是慕课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学设计新颖,它把课程内容人为的划分为十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并采用答题通关才可继续学习的游戏模式来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原本枯燥无聊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明,也使得学生在趣味学习中轻松的获得知识。
3.对教师能力的冲击
慕课的课程视频都是由国外顶尖大学的名师来进行录制的,所以教师的质量是很高的,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据相关资料表明,美国的教师结构特别严谨,包括学科性知识、跨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学科性知识是指大学教师具有的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是指两科或者两科以上相互交叉的学科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大学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时所需要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知识。而我国的教师在教师结构上存在两个特别明显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学科知识广度不够。很多的教师只是单纯的负责自己的专业课程,不过多的涉猎相关的学科,所以讲授知识只是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带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另一个则是教师知识的深度欠缺。教师只是为了解决自己所带的课程或是研究而表面性的学习知识,此外还有相关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4.对教学结果评价的冲击
传统的高等教育都是必须经过规定课时的学习后,统一组织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价,合格即给予学分,全部科目都通过则给予相应的学位。总的来说,过程相对比较冗杂,耗时较长。而慕课是一种生成式课程,学习者更多的是通过对某一个话题的共同讨论探究、交流而获得新的只是感悟,慕课每门课都有频繁、定期的测验,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批改,形成自动化的评价,达到最优化共识。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讨论和独立思考,提高了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慕课打破按时按量完成课程项目、统一时间组织考试的格局,更加自主灵活的配合学习者的时间,只要学习者有时间,就可以自主学习,自主考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应对慕课对高等教育冲击的建议
慕课的发展为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聚焦于以上四个方面,为了慕课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紧跟慕课的前进步伐,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努力将慕课做到本土化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慕课平台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少许国内顶尖大学参与建立慕课的学习平台,大多数的高等院校还只是处于传统教育或是单纯的从国外的慕课平台进行学习。但是,每个国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相同,这就加大了国内学生学习的压力和阻碍,而且,国外的纯英文教学对于英语底子比较薄弱但专业课知识拔尖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慕课平台,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我国学生学习的常有模式来设置课程及确定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2.增强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一味地教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很多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聊而选择逃课,这就使得与原本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慕课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十分钟的教学视频,大量的闯关小游戏,使得学习的趣味性增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所以,传统高等教育要转变思路,熊教师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转变,突出学生“学”的主动性,并创新教学方式,使得课堂灵活、愉悦,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才会有较好的沟通,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提升师资力量建设
慕课,它的一大亮点就是为学习者授课的是各大高校的名师。这也是吸引大量学习者选择慕课学习的原因之一,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教师大多只有自己专业的背景知识,在知识的广度上欠缺,只能做到就科目论科目,不能带着学生进行适当的扩展,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真正的创新;其次,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师在知识的深度上也是不够的,只是浅显的搞懂某个学科问题,不会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却很少顾及引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因此,建议提升师资力量,一是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要学习和了解与自己所教授的科目相交叉的学科知识,增强教师的教学背景,扩充教师的教学知识,使得其更好的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另一个是增多教师海外学习的机会。慕课最早是从国外引至我国的,增加教师去海外学习的机会,有利于身处于慕课开始的地方去了解慕课,了解我国与国外建立慕课的联系之处与区别之处,借鉴学习国外应对慕课冲击的具体措施,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应对慕课带来的冲击。
4.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人们更多的期待学习模式进行改变,相应的评价机制也可以进行改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模式都是不同的,对于同样的事物的接受能力当然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这就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适时做出调整,而不只是在所有的人都接受相同时间段的课程学习后进行同步的测验,而是应该将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这里提出的多样化,不只是在模式上的多样化,内容上也可以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一套考卷,一份调查报告也可以,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多样化,能够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消化为自己所需要的,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进步和提升。
四.总结
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教学效益,但这并不代表这慕课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慕课,目前的教学内容也是有限的,并没有把所有专业的相关科目填补进去,所以我们不能单单指望从慕课里获得所有的课程相关知识;此外,我国的慕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并不成熟,参与的高校相对较少,因此,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最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并不能在慕课上完成,我们常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那些操作性较强的科目或实验,并不能只是通过慕课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而就错误的意味自己掌握了,还是得和相应的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了。
慕课的到来,为传统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也带了冲击。我们要牢牢把握契机,迎接挑战,通过将慕课本土化、增强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手段使得慕课更能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学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龚宝成,李孔胜.“慕课”冲击与高等教育厘革趋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研究探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01-105.
[2]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116-121.
[3]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006.
[4]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22-26.
[5]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89-92.
[6]胡新梅.“慕课热”背景下的冷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5,18:115-117.
(一)幼儿责任心的内涵
学术界目前对幼儿责任心的内涵主要是从心理学和伦理学两个方面进行界定。朱智贤(1989)将责任心概括为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包含三种成分: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张莉(1993)认为责任心是指个体对人或事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尽责的一种心理品质。责任心这种品质,反映了责任人对所负责任内容的深刻认识和责任人对有关事物认真的态度倾向。蔡敏力(2011)将责任心概括为一个人应该完成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赋予他的事情和后果的一种认识、情感体验和心理倾向。王健敏等(1996)认为责任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其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义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责任心表明个人在面临道德要求时所持的态度,是一种和使命、职责、任务相关联的心理状态。而在这一方面,幼儿责任心又常常被描述为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状况。林崇德(2003)将责任感定义为人在道德活动中,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所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反映个体对承担任务负责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明确归因。刘飞和刘义(2006)认为责任感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的道德判断。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内化群体共同活动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而形成的。因此,幼儿责任心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与自我、他人、集体、家庭、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是多个相互关联维度的整体。后续研究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更深入地挖掘幼儿责任心的深刻内涵。
(二)幼儿责任心的构成
基于责任心这一衡量指标,学术界探索了幼儿责任心的构成维度。例如姜勇、庞丽娟(1999)在其所编制的幼儿责任心发展问卷中探讨了幼儿责任心的维度构成,把幼儿责任心分为自我责任心、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任务责任心、承诺责任心和过失责任心六个维度。李洪曾(2002)把幼儿责任心分为对集体的责任、对个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四个维度。韩露、曾彬(2015)在编制的3岁-6岁幼儿责任感家长问卷中认为幼儿责任感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同伴的重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四个维度,这与李洪曾的分类方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吕园、曾彬(2015)将幼儿责任感分为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任务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过失责任感五个维度。
总的来说,关于幼儿责任心维度的各种分类方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各有侧重。虽然共同的只有自我这一维度,但是彼此之间又有互相交叉和重叠的部分。幼儿责任心综合起来看主要包含自我、他人、集体,任务、家庭、社会、同伴、承诺和过失这九个维度。
(三)幼儿责任心的影响因素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其形成与发展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幼儿责任心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幼儿最初的责任心意识始于家庭。父母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最早也持续最久。王丽新(2002)认为,民主型家庭能够积极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李洪曾(2002)发现,父母的年龄和学历能够有效预测子女责任心的发展水平,其中母亲的年龄和学历的影响高于父亲的影响。刘闯、杨丽珠(2007)等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至关重要,民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及不一致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影响深刻,父母的言行举止、道德素养、家庭教育观等都会直接影响幼儿责任心的产生和发展。家庭教育是幼儿责任心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充分利用和挖掘,以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健康发展。
2.同伴因素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家庭以外,同伴交往逐渐成为儿童交往的主要方面。同伴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因其经验与能力、兴趣与情感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地位的平等性,很容易在交往的过程中对幼儿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对幼儿获得社会价值、培养社会能力以及塑造和发展健康人格都是必需的,具有独具特色的不可替代性。吕园、曾彬(2015)发现,幼儿责任感在总体水平上与同伴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除了自我责任感与社交障碍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外,幼儿责任感的其他方面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已有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同伴因素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影响显著。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其情绪经常处于愉悦和稳定的状态之中,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品质尤其是责任心的发展。
3.教师因素
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其对待幼儿的态度、方式和行为通常成为幼儿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线索。一方面,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在幼儿心目中更具权威性,较之父母对子女影响的零散性、随机性、偶然性,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更具有系统性、确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幼儿更易接受教师对其观念和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对待幼儿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在学习、活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及其本身的责任心水平都会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对教师因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例如姜勇和陈琴(199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教师和同伴对中班幼儿影响远大于家长对其的影响,因为在幼儿园后期,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已由家长转向了教师。已有研究表明,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培育幼儿的责任心。要充分重视游戏对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游戏等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健康发展。
4.年龄因素
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离不开生物成熟因素的影响,是一种从逐渐内化的过程。康丽(2014)认为幼儿责任心发展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责任心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赵辉(2014)发现,幼儿的责任心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提高,年龄越大责任心越强。杨丽珠、金芳(2005)发现,中班是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关键时期。
由此可见,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的。已有研究表明,中班幼儿心理理论的快速发展,是其责任心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中班是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责任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幼儿责任心的相关研究
责任心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培养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多。胡中天(1995)认为责任心的培养具有阶段性,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应对不同阶段。刘国华(1996)指出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丁晓梅(2010)指出,榜样示范作用在幼儿责任心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肖明(2011)认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教学和游戏、家园合作、成人榜样示范等途径培养幼儿责任感。栗怡(2012)尝试通过故事中心课程,设计可融于幼儿园实际教育情境的活动方案,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石庆丽(2013)主张通过具有主体实践性和直接体验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责任心。任晓(2014)强调利用绘本阅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增加亲子交流,从而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培养。
通过设计幼儿园活动培育和发展幼儿的责任心。刘云艳(2011)设计实施故事中心课程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责任心的培养不可或缺。虽然幼儿责任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但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具有共性,即通过模仿他人来获得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因此,角色扮演、绘本阅读等是通过模仿故事中榜样的行为来促进幼儿责任心的形成的。
三、幼儿责任心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对象片面
目前关于家庭对幼儿责任心的影响研究尚未区分家庭类型,缺乏对特殊家庭诸如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对独生子女家庭的责任心研究。只是从整体上探讨家庭诸如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责任心的影响,使得研究结果的情景适用性降低。
(二)培养策略单一
已有文献关于培养策略的研究都是以幼儿园为主体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落实到日常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的有效策略。以往研究忽略了作为幼儿重要他人的父母在培养儿童责任心方面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目前研究没有涉及社区中如何展开培养责任心的具体措施。
(三)测量工具不足
目前适合我国幼儿责任心评定的测量工具存在严重不足,对幼儿责任心的测量大多使用庞丽娟和姜勇(1999)编制的《幼儿责任心发展问卷》和李洪曾(2002)编制的《幼儿责任心问卷》。近几年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有效尝试,例如韩露、曾彬(2015)编制了《3岁-6岁幼儿责任感家长问卷》,把幼儿责任感分为对自己的责任、对同伴的重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四个维度,丰富了可用于幼儿责任心测量的有效工具。吕园、曾彬(2015)也尝试编制了《欠发达地区幼儿责任感调查问卷》,可以作为欠发达地区幼儿责任心的测评工具。但总体来说,幼儿责任心的测量工具相对不足,且普适性不高,我国又存在着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等差异,需要研究者不断地进行开发和编制,以期制定出更多具本土化的幼儿责任心测评工具。
(四)实证研究缺乏
目前有关幼儿责任心培养策略的研究主要以思辨性的经验总结为主,或者以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的相关培养策略,较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切实有效的实验数据支撑,更没有验证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影视化语言 影视剧本 影视剧本创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7-02
《影视剧本创作》这门课程是艺术类大学所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意在教会学生如何写影视剧本。
影视剧本创作中最关键的是要使用“影视化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影视剧本与小说创作最根本的区别。所谓影视化语言,是指要让写出来的剧本是“可视”或“可听”的,而不是靠阅读者的丰富想象力去感受的。讲授这门课程,不能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讲理论,只探讨经典剧本,更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否则教出来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却创作不出影视剧本,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教学是失败的。本文旨在探索《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希望对本课的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现今,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正在逐渐融合,形势喜人亦逼人。这种融合意味着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新观念。压力巨大,势必影响到与传媒业相关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因此,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势在必行。
我们在教学中,参考国内多所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教材,并结合最新的学术观点,对讲义和课件不断更新,注重影视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促进。
为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更加注重学生动笔、动脑的创作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由注重传统的影视剧本创作知识,扩展到新兴起的“微电影剧本创作”“DV短片剧本创作”。对社会上需求量较多的“动画剧本写作”也加大了授课力度。时代在前进,为传承民族性,授课过程中也适当增添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二、分析学生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有共性也有独特的个性。
第一,更加注重自我,更喜张扬个性,更喜欢独特的创作理念,但他们又更为稚嫩,对世界的洞察深度和力度有限。为此我们针对学生特点,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案。学生对单纯的理论知识接受较难,若仅仅讲授纯知识类的内容,学生兴趣不高,效果欠佳。所以我们鼓励他们多做创作,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学生的政策观念薄弱,甚至对政治有一定程度的反感。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搞艺术的,剧本创作只需要讲究手法新颖,他们剧本大多是“三无”(无主题、无中心、无激情),不重视思想性与观赏性,片面追求艺术性和自我观赏性。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主题是一个剧本的灵魂,中心事件是剧本的主线,而包含激情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剧本。
第三,集体意识较差,学生大多认为剧本创作是个体劳动,不需要有集体意识。其实不然,影视是综合艺术,即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在拍摄中,是群体行为,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会有优秀的完成品诞生。
第四,受“韩”“日”“美”等外国影视潮流的影响,片面追求“哈日”“哈韩”的风格与样式。忽略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崇洋现象。我们在讲课中选择优秀的“本土化”影视作品,让学生鉴赏,理清“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本民族的精英文化。
第五,重“技术”,轻“内涵”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对讲授技术、技巧的课兴趣浓厚,对讲授理论性、思想性的课程兴趣不高。剧本的艺术性也是“三无”(无技巧、无冲突、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创作技巧和剧本的思想内涵、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讲。
第六,重“图”轻“文”。从“读文时代”进入到“读图时代”后,学生不重视文章的内容,不太爱看只有文字的书,对“图文并茂”或只有图片、画面的书籍情有独钟。这也造成了他们对文字的把握不精准、不到位,对剧本创作不利。因此我们利用课上、课下时间,网络、QQ等方式与学生多谈话、多沟通,适当引导,逐步纠正。
总之,在《影视剧本创作》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明确提出“理念比技能更重要,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这一全新定势,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本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
(一)形式特点与学习特点
《影视剧本创作》课程的形式特点:首先在于理论性较强,与学生们在高中时所学到的作文知识相距甚远,学生初次接触感觉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第二个特点在于本课程如果不与具体操作相结合,那么所有的理论都将归于零,课堂讲授内容也将失去原有的效果。
第三个特点是这门课程有许多创作影视文学剧本的方法与技巧,但是却不能“一成不变”地去套用,必须打破陈规戒律,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自由度和扩展性非常之大。
(二)教学理念
1.根据整体需求,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对接本课程的内容,突出“创新”“特色”这两大教学理念。
2.用“学研产”一体化的理念,来指导教学。注重实践,培养动笔、动手的能力。
3.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能写、善“拍”的强手。
4.为学生的创作打造展示成品的平台,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吉林电视台影视频道、吉林电视台《拉大剧》栏目、长影集团电影频道《DV在身边》、长春市轻轨广告、网络微电影、吉林禹硕动画游戏科技股份公司的长篇系列动画片《长白精灵》的剧本写作等。
5.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动画剧本、舞台剧本、影视剧本等,参加省内外的各种剧本大赛,力争斩获奖项。
6.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各类剧本并拍摄制作成微电影、DV短片等,参与各类大赛,并能展映、获奖。
(三)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列举生动的例子,剖析知名剧本创作方法,让学生领会得更加透彻。
(2)激发兴趣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和热门、焦点话题,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进行讨论,集体讲评,新老教师指导归纳,激发创作火花。
(3)网络沟通法: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讲授、答疑与沟通,共享国内外最新信息与影视资料、观片体会等,让学生的能力提高更快。
(4)实演教学法:因条件所限,部分学生的剧本不能拍摄成片,由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演练,类似小话剧与小品,大家欣赏、点评。
(5)实践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写出有独特创意的DV短片剧本或梗概,并投拍成DV短片,参赛或展映。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课件加讲解),主要教材配合多本参考书等。注重课件与讲义的更新与完善,内容中不仅要包含一定的知识量、信息量,还要做到图文并茂,要具备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等特点。
课程教学讲授部分以统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为教学提供大量的影片、电视剧、动画片等可视化信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高效运用网络,建立QQ群,随时与学生沟通,在群共享中国内外最新的视频信息、资料和影视剧本创作技能技巧的相关文章
四、本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具体措施
一、坚持质量立校,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要紧抓教学质量生命线,进一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重视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在研究、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1.加强教研组建设。要结合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要有过程纪要、要有经典案例、要有专题研究成果。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坚持开展每周的教研日活动,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要与中心小学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作业布置与批改、培优补差、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教导主任负责,教研组长召集,全学期不少于8次,每次活动要做好较详细的记载。
3.关注教学质量。要狠抓教学质量这个中心,重新修订和完善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认真制订好各学科如何提高两率的具体措施,注重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关键学科,关键教师。积极动员和鼓励学生及家长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要扎实抓好各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力争质量达优。
4.重视和突出体艺工作,加强特长生培养。要开齐、上足,教好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各类课程,重视和突出艺体工作。要营造育人氛围,大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一日不少于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加强特长生培养,尽早建立作文、奥数兴趣小组,选派有有经验的老师加强辅导。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1.建立和完善教师业务档案。要认真组织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建立和完善好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强化考核,认真记载,留下教师一学期工作情况的原始资料。
2.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三)抓实教学常规,提高管理水平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常规管理实施意见和中心小学出台的实施细则;三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学校将不定期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要与教师岗位目标考评紧密挂钩。
(四)深化课题研究,优化科研过程
要把教科研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注重课题运作的规范性,克服功利主义,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杜绝“教科研工作仅发表几篇相关文章即可”的现象;树立明确的课题研究意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注意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避免盲目开展。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总结,早出有个性的研究成果。4月份,学校将举行课题研讨会。来源于:
二、坚持德育为首,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素质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抓好德育工作,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全体教职工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全员德育的思想,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学校要致力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自强有为的人。①从爱国爱校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以行为习惯做起,加强行规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开学第一个月作为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月,让学生熟记《守则》、《规范》。④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德育基础工程建设
认真抓好德育制度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基础。①召开班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提高班主任业务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班主任。②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村居、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村居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③少先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升旗仪式、队干部的培养等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素养,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队员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将开展少先队队务知识竞赛,并认真组织,参加中心校3月份举行的队务知识竞赛。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具有高度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富有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精神的师资队伍,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是实现学校腾飞的决定因素。
1.改进和完善各种制度,以人为本,提高管理层次,以德为先,努力培养“团结、严谨、创新、勤奋、奉献”的校本精神。学校领导以及中层干部要廉洁奉公,要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树立全局、服务、创新、榜样、责任意识,多联系教师,倾听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或建议。改革评优评先方式,采用自荐与校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教师成长。
2.加强政治及业务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切实做到边学边思,边做边改,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新内涵,以积极平稳的心态迎接教育改革浪潮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热心爱教,廉洁从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要在教师中深入开展以“从教为人民用真情,执教为学生用真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铸师魂、扬师德、正师风、强师能。提倡广大教职工要奉献“一颗爱心”;增强“两个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提倡“三种精神”,即爱岗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组织教师们学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尤其要注重树立宣传身边能吃苦耐劳、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先进典型。来源于: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策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存在的优势
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存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具体化、知识细节化、教学阶段化、复习系统化四个方面。
1.1学习具体化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英语时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分派给学生,从而将学习的知识能够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更加学习的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在应用知识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查找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从而达到了教师实行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学习具体化。
1.2知识细节化
有时候,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与应该教授的教学内容有关,更与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的讲课情绪有关,如果教师的讲课情绪低下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的情况。就这样的情况来看,教师在实行任务型教学时,将英语知识分成一个个的小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可以让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避免了知识疏漏的情况,因为将教学内容分为哪些模块是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在教师授课时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疏忽,做到了知识细节化。
1.3教学阶段化
将知识分成一个个任务来教学,会让教师更加方便的把握学生学习内容的难易,经过一两个课时的观察,教师就会了解的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在哪个层面,处于对学生学习自信心方面的考虑,从而适当的调节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后,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阶段化教学,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阶段中学习,大大增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
1.4复习系统化
任务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利于复习,有的教师曾有这样的言论:“就算你记下来了不去复习,不去背,起码你考试的时候拿着笔记去抄的时候你得知道考试考得是什么,你得知道你抄什么吧。”虽然这句话听上去不那么文雅,却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任务化教学对学生的好处,学生的笔记上记下的一个个的任务就是教师教学的知识点所在,能够清楚的将学过的知识点以模块的方式记在笔记上,无疑会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从笔记中剔除出去,让学生将有效地复习时间用在系统的复习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上,达到了复习系统化。
2.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为做到任务具体化,具体化学习;做到任务细节化,细节化知识;做到任务阶段化,阶段化教学;三个具体措施。
2.1做到任务具体化,全面进行学习
任务具体化的意思就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安排,具体练习,做到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准确的目标和定位。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What is it about Americans and food? We love to eat,but we feel 1 about it afterward.We say we want only the best,but we strangely enjoy junk food.We’re 1 with health and weight loss but face an unprecedented epidemic of obesity(肥胖).Perhaps the 2 to this ambivalence(矛盾情结)lies in our history.The first Europeans came to this continent searching for new spices but went in vain.The first cash crop(经济作物)wasn’t eaten but smoked.Then there was Prohibition,intended to prohibit drinking but actually encouraging more 3 ways of doing it.该阅读答案及解析为 A.answer B.obsessed C.creative 1.M be obsessed with 为固定搭配,原意为“被……附上/缠住/迷住心窍”,放在本句表示“十分重视”。全句的意思为“我们很关心健康2.A 本句缺一个名词作主语,并且根据和介词to的搭配,可以推断出正确选项answer.3.I本句根据more和ways可以判断出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构成比较级,根据上下文,表示“旨在禁止酗酒的禁酒令,却激发了更多新奇的方法来酗酒”,可以确定I为正确选项。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先忽略做题的事情,并分派给学生阅读翻译的任务,从而推断出缺少成分的句子中缺少的单词可能是什么,在空白下面列出自己的推测,这时再查看选项,学生们就能准确的找出正确的答案,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做到了具体化学习。
2.2做到任务细节化,详实掌握知识
任务细节化的具体应用是指教师在分派任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将知识点细化,达到详细解题的效果。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But strong opinions have not brought 1.Americans are ambivalent about what they put in their mouths.We have become 8 of our foods,especially as we learn more about what they contain.答案及解析为 1.由于横线后面没有宾语,可以确定不是形成bring的短语,这样本句所缺的为一名词,做bring的宾语。根据下文解释,“美国人对他们所吃的食物的态度是矛盾的”,可以推出本句意义为“坚定的观点也不是确定不变的”。故此答案为certainty 就这一阅读篇目来说,涉及众多的英语知识,这些英语知识可能看上去无足轻重,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基础的东西我们也要细致的抓好,抓牢,将众多的知识点一一的讲解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对于这一阅读篇目能够读通,读透,真正做到细节化知识。
2.3做到任务阶段化,科学统筹教学
学生的英语基础良莠不一,我们也不能学标准,更不能迁就基础不好的同学或是一味的考虑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同一阅读篇目,不同的阅读要求完全可以适用于所有学生。例如:阅读篇目如下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too,has been one of inharmony.Do as Romans do means eating what “real Americans” eat,but our nation’s food has come to be 1 by imports―pizza,say,or hot dogs.And some of the country’s most treasured cooking comes from people who arrived here in shackles.答案及解析如下 1.本题较难。根据be 和by 确定应填入一个过去分词。再根据上下文,上文表示“应该吃典型的美国人吃的食物”,下文通过 but 转折,表示实际上“美国的食物已经被诸如比萨和热狗这样的舶来品所诠释了”,因此可以确定defined为正确选项。这一题本身难度就是有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实在是有些头疼,因此,对于这一类的题型来说仅仅要求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够想出答案就好,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就应该要求他们能够讲解出这一题的具体做法和解题思路,达到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不同阶段,教师阶段化教学,学生阶段化学习。
3.总结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策略必将还会发挥出更多、更积极、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都能站在学术和教学的双重角度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机制,推动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上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打造有效、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成绩,培养真知灼见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丽;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北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李震;中国本土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3]周玲俐;高中任务型英语教学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一)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现将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汇报如下:a.此次调查的的40所中小学中,中学音乐教师人数为15人,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数为12人。超过50%的学校仅有1名音乐教师,辅助教学设备仅仅为电子琴;b.教师构成人员为本省师范学院毕业、艺校毕业、职业高中毕业、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其中兼职情况最多,占到总人数的3%,师范毕业教师的数量仅仅为总人数的8%。兼职教师并没有专业的音乐修养;c.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学校并不加重视,音乐课被当成学生自习课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d.学生认得曲谱的情况十分罕见,绝大多数学生哼唱音乐作品都是从电视、网络中学得的。
(二)皖北农村音乐教育所面临的尴尬
1.教师队伍不足,且教师素质难以达到教学标准
通过对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师资力量是困扰学校音乐教学顺利展开的核心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a.教师队伍在人数上无法满足教学需求。40所中小学,全部拥有的教师人数仅仅为27人,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音乐学习中,不仅现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授众多的学生,教学压力大。更加令人失望的是,数目不少的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进行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接触到音乐这门课程的机会。b.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27位音乐教师中,真正科班出身的教师在总人数的比例是十分少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师范毕业音乐教师,更是奇缺。而绝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只是兼职,他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自身本来就没有音乐素养,只是单纯的爱好音乐,他们教授的音乐课基本上单纯就是教学生唱一些民歌和通俗乐曲,学生难以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c.音乐课在学校的教育系统中,并不是象想语文数学那样是必不可少的主课,而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这就客观上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并没有觉得受到重视,打击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转行、辞职的情况屡见不鲜,教师队伍本来就不足,教师流失现象又使得教师队伍雪上加霜。
2.音乐课堂进行中严重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
拥有教学基础的硬件设施是音乐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是音乐教师能够高效开展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这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普遍认知的一条规律。然而,通过对皖北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校在音乐设备上是十分匮乏的,相关的教学、辅导资料并没有达到教学的标准。有93%的学校不具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钢琴更是没有,专业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候基本上是电子琴。此外,学校的教辅资料也没有普及,新课改要求使用的书本资料、影像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远远没有在教学中配套使用,音乐教学硬件设备的缺失,使得整个教学无法顺利、高效进行,大大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3.音乐课的课程设置随意,并没有体现音乐教学的重要地位
此次调查问卷中有一项是关于本校音乐课的每周课时是多少,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音乐课一周仅仅为一节,且通常设置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没有开设音乐课这门课程。设置该门课程的学校,在课程实施时,通常会有这两种情况:第一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定时授课,教学过程中不参考任何教材、没有音乐欣赏、没有教授器乐演奏的过程,只是单纯的进行歌唱教学,学习内容主要是流行音乐。个别拥有音乐教材的学校,一个学期结束了,学生的教科书还是像新发下来的一样崭新。第二种情况就更为糟糕,每逢重大考试,音乐课便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各科教师理直气壮可以占用的公共课,跟本就不给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机会。随意的课堂设置使得音乐教学处境尴尬。
4.学生音乐素养亟待提高
上述原因的综合影响下,皖北农村的学生音乐素养不容乐观。此次调查发现,能够识得乐谱的学生数量仅仅为总人数的8%,能弹奏简单乐器的人数为3%,唱歌跑调的情况十分普遍,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欣赏音乐,这种情况已经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在教育部门全面倡导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注重艺术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从小学抓起,让学生们从小便能够接触到基本的音乐知识,然而此次调查的结果却十分令人沮丧,学生对现代音乐的接触、演奏器乐能力是十分低下的,基本音乐素养无法达到基本的要求,这是皖北农村音乐教育所面临最大的尴尬。
二、新时期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探究
(一)将民间艺人引进到音乐教学中,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课堂
要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科班人员出身的师范学生必然是学校需要首先考虑并选用的人才,然而对于皖北这个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要顺利的实现对高质量教育人才的引进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硬件软件设施跟不上,工资待遇等问题都是制约着学校师资力量可以走现代化路子的客观条件。鉴于此,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子,即大力发展当地的民间音乐。在当今中国教育大环境中,“特色”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民间艺人引进到音乐教学中,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课堂,未尝不是解决现今皖北农村音乐教学的可行手段。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同当地民间艺人的交流、访谈,发现尽管在经济上,当地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然而在地方特色上,当地却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音乐传统。该地区有数目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目,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客观地讲,绝大多数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演奏水平,特别是坠子戏、梆子戏、淮北花鼓、二夹弦、唢呐更为人称道。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隋景山曾经这样说过:“安徽民间吹打水平,在我国众多的民间演奏中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音色上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水平。”安徽本地人民在日常的红白喜事中都有请唢呐乐班演奏的风俗。因此,在皖北地区,这些唢呐乐班并不少见,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两个及其以上的乐班,并且以很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着。当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地区特色明显的音乐教学。这种方法是十分可行的,通过和艺人们的访谈,笔者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艺人们的生活是相当清闲的,重大节日是他们最为忙碌的阶段,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在时间上予以配合。此外,艺人们由于生活在当地,并不以教学为生,他们并不会像“眼光高”的师范毕业生一样对薪资待遇十分挑剔。此外,技艺纯熟的艺人通常自己也会带有一定数目的土地,这就为他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一项优势:丰富的教学经验。让他们进行音乐教学,既可以迅速改善当地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也可以有效地弘扬当地音乐传统,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二)大力使用小乐器,通过自制乐器弥补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
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接受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是全面提升学生音乐修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当地的学生无法向城市的孩子一样,接触到各种高端的乐器与音乐作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这一阶段学习音乐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更加自然、纯真的环境,他们身边有着更加天然的音乐演奏“乐器”。只要善于发掘,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便能够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魔力,演奏出神奇的音乐。举例来说,在音乐课的进行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特点,进行乐器演奏教学时,可以充分的发动学生“就地取材”,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熟练地运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空饮料盒、沙子、豆子这些常见的事物通过有效地组合,制作出可以充当沙锤乐的乐器;教师教导学生学习高音时,可以鼓励学生从家里面带来空的啤酒瓶,在课堂上对不同的瓶子装入不同体积的水,引导学生敲击这些瓶子分辨高低音。为了达到乐队演奏的效果,教师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锅碗瓢盆餐具,通过这些物件的组合,形成一个小小的击打乐队,提高音乐教学的生动性。此外,文具盒、小石子、竹子甚至是植物本身都可以用来当做不同的乐器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除此之外当地的唢呐戏班如果进入课堂,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到唢呐、笙、二胡等乐器的机会,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大的乐器想要引进课堂,必然会对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学校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学校可以将小乐器教学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些价格并不是很贵的竖笛、口琴、葫芦丝等乐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这些并不是很庞大的教学乐器,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学生们一定会很喜欢,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肯定更加上心。
(三)对音乐教材进行改编,为皖北地区的学生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教材
皖北地区经济落后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扭转的客观现实,学生们使用的教材已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严重的脱节了,使用这样的教材,不仅仅会让学生觉得教材无用,一个学期下来,把崭新的教材随手扔掉不仅可惜,更浪费了巨大的财力资源。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教育局应当联合起来,通过多方组织、协调与出版社商议,使他们编出一些高质量的、与当地教学实际相吻合的音乐教材。具体来说,改编的教材应当注重对生活中小物件改造成乐器的实践活动、多融入一些小乐器的演奏方法等。这样的教材一旦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器乐完全在教科书中有提到,并且有详细的解说,他们便会自觉的参考教材,主动的进行乐器演奏学习,这对于提高他们音乐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广大音乐教师不应当紧紧地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局限在课堂知识上,而应当积极的为他们创造展示、表演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切身的感悟到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歌演唱;可以将简单的事物带到课堂上,看学生们谁能够把这些东西组合成为一件成功地小乐器;可以找出一首诗,是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展开舞蹈、朗诵表演,教师在旁边吹奏民间乐器演奏,积极地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音乐练习活动中,为他们在清苦的环境中,感受到音乐鲜活、生动的魅力创造更加有益的外部环境,为改善当地学生音乐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做出各种有益的尝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