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基础;调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4902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何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简单地说,统一就是两者一致或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从后者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显然构成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互补的认识体系。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应该更多的是指两者的一致性问题。那么两者应该在什么基础上或什么意义上一致呢?人们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它们是否一致。由于人们选择统一的基础和角度不同,因而在一致性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不过,如果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视角和基础,那么两者的统一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1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主要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否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统一,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价值观等。首先,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象的共性使得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容易具有共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一般认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即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而人类社会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相应地,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可以进行数学化和逻辑化的研究,因而其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强。而社会科学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则要差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它们不具有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如果把社会科学再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两部分,那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更大了,而这个区别根源于人与自然的所谓本质上的区别,而狭义的社会科学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数学和实证等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相似性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的区分实质上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的区分,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区分则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这表现在:一方面,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自然界内部的动物界、植物界和无机界之间就不同,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去说研究自然界的各个学科之间有什么不一致。另一方面,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与人类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然而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包括动物界在内的自然界却被人类认为是低等级的,从而与人类分隔开,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分别。比如,生物学、医学和兽医学之间本应该存在很多相同点,而我们总是人为地分开它们。相反,现在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日益减少,这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于是导致了所谓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等学科的出现。而这些交叉性新学科的出现不仅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而且说明了学科本身的创立也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和某种价值观。所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否统一在许多方面是由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或需要决定的。
第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方法论有关系。对相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形成不同的学科,如西医和中医、理论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西医和中医虽然同属于医学,但是至今还时有相互排斥的情况,这也许是由于不同的范式所导致的。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虽然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但是它们研究的是人的不同方面,因而具体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而因对象的不同而导致的方法论的不同那就另当别论了。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应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上
在某种意义上说,两者统一的难度实质是统一标准严重不一致,有的主张以方法论为标准,有的主张以科学语言为标准,有的主张以可预测为标准等等,但是无论以哪一种为标准,都难以统一两大科学。因为这种统一往往或者以自然科学单方面的特点为标准片面地评判社会科学,或者以社会科学的标准去片面地评判自然科学。实际上,两者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而不是回避或者无视它们各自的特点。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该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统一呢?笔者认为两大学科的统一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多视角的统一,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本体论层次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理论层次即方法论、科学语言等、还有应用层次)
(1)在本体论层次上主张弱自然主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所以难以统一,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固然存在区别,但是这个区别不能被无限夸大,以至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如前文所说,大多数的意见认为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而人类社会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自己单方面的看法,我们并没有征求动物界的看法。常言道,“狗眼看人低。”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出现“人眼看狗低”的现象呢?事实上,至少在高等动物中,少数动物的社会化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人类却单方面地贬低它们为群体性。这种人类种族优越论的预设实际上是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思想的一种表现。人类把本来浑然一体的世界人为地分割成两个决然对立的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把人类的认识也相应地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如果人类出于认识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本来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不能把认识中的二分反过来当作本体论的二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有机体的思想,水而更高超,它们可以为两大科学的统一提供坚强的本体论基础。
如果我们愿意调整自己的本体论的看法,那么相应地在认识论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二分法就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所谓对自然界应该采取说明的方法,而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必须采取解释或理解的方法,这看法的基础也就不再牢固。
(2)从科学方法论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各自内部的特征也不是完全一致或一成不变的,这既为两大科学的潜在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又说明这种统一只能是多样性基础上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首先,从历史上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只是到一定发展阶段后才分开,而在分开之前它们已混在一起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特别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可以一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主要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而现在不仅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学科,这更是它们直接统一的例证。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相互渗透性也许会更多。其次,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也有不太一致的方面,因而才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动物和植物、生物和非生物、人类和非人类等的区分。相应地,物理学和生物学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特征。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否定自然科学内部的统一。同理,我们也不应该否定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三者之间具有统一性,但是这是一个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不需要把人类社会完全还原为生物的强自然主义。
(3)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也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虽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自分开以来,各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人类发展科学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自身。当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突,这固然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但是也与片面的自然科学观有一定的关系。而生态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科学发展观等学科和思想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已经开始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层面上对两大科学进行整合。如果说近代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地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野,那么如今工业发展及其被滥用的恶果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3统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中西传统科技观;差异;比较
Abstract:Traditional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andWesterncountriesarecloselyrelateddespitetheobviousdistinctionsconsideringtheperspectivesofontology,epistemologyandmethodology.ThispapermakesacomparisonofthetraditionalSino-Western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cussingparticularlythedisputesastowhetherscienceandtechnologydisturb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ortheymeanknowingandconqueringthenature,whethertheyarerationalknowledgeorirrationalknowledge,andwhethertheyarenon-systematic,theorized,andindependentbodyofdisciplineortheyaresystematic,theorized,andindependentbodyofdiscipline.
Keywords:thetraditionalSino-Westernideasofscienceandtechnology;distinction;comparison
科技观即科学技术观,是科学观与技术观的统称,它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理论,对科技的看法和态度常常有很大差异。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观的影响。科技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况水平,而且还取决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现状和条件。由于科技观的差异,所以它引导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正确的科技观可以引导人们深入地揭示世界的奥秘,揭示真理和追求真理,进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相反,错误的科技观则会引导人们走向错误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整体自然科学观;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分解自然科学观。从认识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致思途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
一、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西,主张“见素抱朴,绝圣弃智”;西方科技观则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而西方则强调以人为中心,崇尚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自然观、整体自然科学观和人伦中心相结合,在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基础上力图使自然界人格化,提出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同理等观点。中国的“天人合一”,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非真正重视自然的天。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人们在认识自然时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因而人们很难把自然界作为科学研究的独立的客观对象,也很难从客观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而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在历史上中国人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相对较优越,使他们无需与自然作太艰苦的抗争即可获得自足的生活,因此他们企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人文社会的建立与研究上。中国人崇尚的“智”主要指人生智慧——“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1〕。加上以伦理及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很早便取得了文化上的独尊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以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为宗旨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也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以农业为社会经济之根本的农本思想从维护封建经济的目的出发,重农抑商或曰崇本抑末,不但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在其思想文化上的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极大地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阻断了我们领先走向近代社会的可能。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儒教国家,伦理型文化色彩浓厚。儒家的义利观、道器观、宇宙观等根深蒂固的观念约束着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国古代有着重“道”轻“器”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就整个学术理论而言,是重视人文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轻视对具体器物、技能的研究。即便对具体事物进行研究,也只是在能够从中发掘出总体精神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古代贤哲对于自然界的大量的敏锐观察和新见解,结果总是无一例外地导向对人心的启迪,归结到启示人们某种社会人生的哲理,否则便被视之为“丧志”。这种崇尚政治人伦之“道”,而轻视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之“器”的偏执,只会将读书人隔绝在自然科学技术的门外。伦理型文化的另一特征是重自省、轻外求。在探求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时,这种自省法表现为内心世界的自我体悟、猜测和臆想,极力排斥对事物进行剖析,把探察弄清其内部的结构、机理的向外探求,看做是“奇技”而加以禁止。如《礼记•王制》称:“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者,杀”〔2〕,强调自省内求,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人们向外探求自然奥秘的道路。
总之,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文化,对自然不需要一定得深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基本上就能满足需要,因而不太重视对大自然奥秘的深入探索。学者们在没有弄清自然的本质,也没有对科技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只是凭着感觉经验,主观上认为探索和改造自然,会破坏自然,破坏“天人合一”。由于科技是不断地探索和揭示自然本质、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从而必然不断地改变自然的原貌、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使学者们认为发展科学技术会导致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以及矛盾的尖锐化,破坏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和谐关系,因而科技在本质上实际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西。因此要加以限制和摈弃,乃至做到“见素抱朴,绝圣弃智”。〔3〕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时期,地中海沿岸诸城邦古国,由于其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决定它的经济朝着航海、贸易、商业和加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方向发展,由于航海和商业的发展,可以把外国的资源运回本国进行加工,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促进其发展。这一切,增加了人们的冒险心理和进取精神,培养了人们重视自然,追求科学知识,崇尚理性的风气,认为科技能使人认识改造并战胜自然,使其商业文化获得大发展,这为古希腊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
要确保航海和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对大自然的探索,不断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注重对自然细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改造自然的成功。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的先决条件便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爱智”成了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古希腊的学者们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就抛弃了神话,更不相信天神的喜怒哀乐能操纵人和世界。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并始终按一定的方式运行,并相信人的智慧,人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秩序,甚至还能预知它将会出现的事态。古希腊人尤其偏爱能帮助人认识利用自然的知识。这显然是因为探求和发现自然之奥秘乃是战胜自然、实现人的自由意志的最有效的手段。几乎所有古希腊学者都接触到或掌握了当时自然科学前沿的知识、理论,并且较为得心应手地用自然科学事例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往往是他们学说的一块重要基石。西方的哲学家历来都观注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和物质运动的各种形态。如此形成了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的西方科技观,它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且西方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肯定人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而鼓励人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这就为西方以认识和利用自然为宗旨的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动力。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世纪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它的后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复。
二、“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非理性知识,而西方科技观认为科技是理性知识。
中国古代在认识上注重直觉体知的方法以及知识成果的获得大都不是通过思辨的或理性的论证方式得到,使其产生了科技是非理性知识的思想。科技是探索、揭示自然本质和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不断改变着自然的原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中国古代学者在把自然界人格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下,自然容易把科技视为非理性的产物了。既然科技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自然就会遭到排斥和蔑视。中国的历史上,在很多志于正道的学者眼里,科技是非理性知识,所以,儒、道、名、法、阴阳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持明确的排斥态度。在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价值导向下,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宁可走科举仕进之途或沉溺于经学义理的研习考据之中,也不屑于弃儒从技,绝少有一流的人才去研究科学理论,致使科技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研究自然界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人们崇敬自然界,把对自然现象的解释看作是智慧的表现,研究自然界是获得智慧的途径。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蕴藏着真理,赫拉克利特说过:“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4〕(P25)。古希腊的学者大都专心研究自然界,以获取智慧。他们为研究自然,不惜牺牲自己的荣誉、地位和财物。学者们把掌握科学真理看作高于一切的胜利。他们醉心于研究自然,非常注意和关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古希腊学者并不满足于解释自然现象,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做更高的概括抽象,形成了自然哲学,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事物,以说明整个世界,就形成了既能解释自然又能解释社会的哲学理论。古希腊的哲学体系乃至整个学术体系最先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的基础上的,它的发展同自然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传统一直被保留并在文艺复兴后被不断发扬光大。西方的学者基本上都是熟悉甚至精通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他们的学术同自然科学都有着某种联系。这种传统对西方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对自然的研究,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众多的学者包括社会科学者都比较自觉地关心自然,研究自然,甚至宗教神灵学说都研究、利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某些材料为自己服务。因此,西方传统上是把科技看成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自然和真理把握的理性知识。由于科技是理性知识,西方的科学家们都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精神。
三、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而西方科技观则认为科技应当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
首先,中国的学术起源于先周的巫史之学。从现代科学分类角度看,巫、史之学基本上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到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极大变动,逐步形成了春秋战国时诸子的学术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安帮定国之策,整个学术都是以探索社会政治之术为目的,其学术起源及其发展与自然科学都比较疏远,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并有明显为社会政治服务的色彩。诸子百家中,墨家是最重视自然科学的学派。《墨子》一书中有这一派对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但其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只是墨家学术体系中次要部分,其学术体系的重心、目标主要在社会政治方面。令人遗憾的是,自汉以后,儒家定为一尊,道家成为其辅,儒道互为表里,形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主流。墨家所开创的科学精神和独到的科技理念,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未能在传统科技文化中占有应有的地位。自此以后,在学术领域中自然科学的成份就更少了。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团体。科学家大都是分散、孤单地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支持续不断,以自然界作为对象的研究力量。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均以“内圣外王”、经世致用为宗旨,推崇实践理性,贬损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使得科技理论思维的翅膀被绑上了沉重的经世致用的铅坠,难以建立起科学理论体系。其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很强的实用性。这就决定了中国技术思想特别发达,并形成了工匠传统。许多能工巧匠尽管在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拥有丰富经验技能,但由于知识有限,却无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体系层面,形成科学理论。他们的技艺一方面无法得到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也无法通过文字记载传诸后世,只能靠面授、口传,这往往会造成人死艺绝的失传现象。而绝大多数正统的学者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也难以完成这一重任,加之对科技有偏见和误解,也就不重视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流传下来大量的科技著作,大多是对某一时代科技状况的直接记载、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却很少有理论方面的研究总结。中国科技具有的理论技术化倾向虽暂时有利于技术工艺的发展,但不利于理论体系的构成,譬如中国天文学的观察资料非常丰富,但它长期附属于历法,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天文学理论体系。
再次,从科技理论建构角度看,中国传统科技观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人在整体自然科技观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具有无限涵容性的理论体系。这使自然科学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限制了它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不利于它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这阻碍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都停留在直观观察、经验推断和主观臆测的水平上,没有超出经验的层次,没有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对规律性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没有用理论形式将其概括和总结,不能完成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
第二,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还必须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关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通常是由两个步骤来实现的:第一步是抽象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事物作分析研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形式逻辑;笫二步是具体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第一步所获得的思维材料作综合的研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辩证逻辑。这个过程是离不开逻辑的。中国古代的思辨性思维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其中尤其是以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较之神学自然观有很大的进步。如以“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以阴阳来解释万物的变化发展,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但是这种自然观是排斥对客观事物作具体分析研究的。加上中国传统科学强调应用,把有关名词,概念等逻辑方面的议论斥之为“诡辩”,予以唾弃。先秦时期名家学派的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谈辩派,就以其研究不合对时宜,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而名家和后期墨家谈辩派所研究的问题在科学思想史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名家与墨家谈辩派的湮灭,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损失,致使中国在科学方法论上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总体上还停留在经验形态上,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文传统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探索,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的误解。
古希腊人在机械分解的自然科技观思想指导下,自然科学很早就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对象、手段和成果。并从其它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组建成共同体。这一点和中国人始终把科学事业涵容在其他社会实践中是不同的。古希腊学者研究自然“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出说明。”〔5〕(P5)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学术,最早的科学理论。
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科学。但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们将这些源于实用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加以理论的升华和系统总结,建立了分类明确的科学学科体系,为后来西方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被称为西方科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便写下了多卷本的《物理学》、《天体学》、《动物史》以及气象学、矿物学方面的著作,而他关于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理论对于西方理性思维方式与科学思辨精神的形成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西方也有很高超的技术,但总的来说,科学理论的创立更为突出。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如德莫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等科学巨人,他们都是学者型的,古希腊思想家普遍具有在哲学思辨中追求严密的演绎化系统的倾向。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曾不倦地探索逻辑的推理规律问题,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形式逻辑体系,接着欧几里得又建立了数学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系统的欧氏几何体系,为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到16世纪以后,又逐步建立起受控实验和开放性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技术三者之间的互相推动的循环加速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理智的作用,重视知识的完善,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这是西方的一大特色。这就决定了西方科学思想特别发达,并且形成了智者传统,他们善于构造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直至今日。
〔参考文献〕
〔1〕王亚丽.孟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苏南注评.道德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古代所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几乎完全融于哲学之中,其既有经验科学的特征又有哲学的思辨特点。正因如此,现代科学的古代知识才在哲学家的着作中流传至今。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在自然哲学的名义下生存。近代自然科学诞生时,人们已经从经院哲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再援引神力(天启)洞悟自然某种神秘的本质,而是凭借人本身固有的意识、理性能力(经验和思维)认识他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但仍被看作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仍从属于自然哲学。一方面,大的哲学家兼有科学家的身份,甚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也是哲学家制订的。像哲学家笛卡尔和莱布尼兹,还是原创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康德也写过《宇宙发展史概论》,特别是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和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伽利略、牛顿和拉马克的论着都是标着自然哲学题目的自然科学着作,他们还都把自然科学隶属于哲学或自然哲学之中。同时,自然科学中所体现的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通过精确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以及理解世界的机械图式都深受哲学精神的影响。另外,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科学院也都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组织。启蒙运动后,哲学与科学开始分离。近代自然科学以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为显着标志,逐步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如果说17世纪笛卡尔与莱布尼兹的形而上学还有某些积极的、实际的内容,如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他们都曾有过发现,那么18世纪的形而上学连这种仅有的世俗内容也消失了。因为实证科学已脱离了形而上学,有了单独的活动范围。自哥白尼开始,经过伽里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努力,以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的成熟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同时,包括力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也相继从包罗万象的自然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在15~18世纪这一历史阶段,经过斯涅尔、巴塞林和惠更斯等人的共同努力,光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维萨利、塞尔维特和哈维等人的努力,生理学被确立为科学;经过波义耳、拉瓦锡等人的努力,化学逐步走向科学轨道。正如沃尔夫[15]所言:“科学和哲学这两个自然知识领域还是逐渐地分离了,尽管这种分离并非总是在这两种名义之下进行的,它把直接来自观察或经验事实的理论同离开这些材料较远的进一步理论分别开来。”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14]称:“在古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而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时,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复兴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同时当代科学也就很快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科学与哲学的分离是近代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和旨趣的区分是科学与哲学分离的主要原因。在研究对象上,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存在”本身的一般性质,而其它科学则只研究“存在”的特殊方面和属性。同时,哲学与科学的旨趣的确并不相同。哲学作为思辨的知识,其首要目标是探索关于本原、实体和本质的原则,追思最普遍的原理,因此她可以把目光投向大千世界,但结果却是必须反求诸己,或者必须以思想自身为对象,揭示其构造和原则;或者必须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鹄的,探索人生幸福的道路。而近代科学自从走出哲学母体之后,便开始直面由经验和事实所构成的自然现象,寻找可靠的手段,以获得有效的结果。近代科学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范式和公认的原则,它的基本概念已经足够清晰,从而排斥了其它类型的科学,明确定义了知识的涵义,划定了知识的范围,以至于在科学之外的“知识”都不成其为知识,不再具有“真”这一属性。科学的统一预示着哲学的分裂,预示着科学与哲学以及哲学内部的紧张关系。(2)科学与哲学活动中心的错位是哲学与科学分离的重要原因。据日本汤光浅朝统计,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若干次转移。
16世纪科学中心在意大利,17世纪在英国,18世纪在法国,20世纪在德国。而世界哲学中心16-17世纪在英国和法国,18-19世纪在德国,20世纪在美国。科学中心与哲学中心的这种错位,某种程度上使哲学脱离了科学的基础,也使科学远离了哲学的直接影响。如19世纪的德国哲学因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所以它所得出的结论远远落后于当时世界上自然科学的实际发展过程,特别是黑格尔曾企图运用思辨理性建立关于存在和认识的无所不包的形而上学体系。采取思辨方法研究自然,不但不能取得有意义的理论成果,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束缚实证科学的发展,而他们却企图使自然科学服从于这样的哲学。当然,这些哲学家所构造的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可以囊括一切自然知识的自然哲学体系,被科学的进程所否定,他们的作为也产生了一种恶劣影响:从此使哲学成为一个被嘲笑的对象,普遍遭到科学家们的鄙视。德国博物学家洪堡直截了当地把当时德国科学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原因,归咎于谢林和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流行。(3)科学活动与哲学活动的职业化发展是科学哲学分离的客观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源于诧异,学习哲学的条件是闲暇和自由。近代以前,哲学家并未把哲学作为他们谋生的手段,而只是工作之余为享受精神上的快乐;近代之后,哲学家从事哲学已有了明确的功利目的,他们积极谋求经世济用的智慧,想借助哲学来解决学术界、思想界和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他们认为,个人思辨与建功立业、满足好奇心和对人类事业作贡献是一致的,把哲学当成一种职业,研究的东西越来越专业。同时,科学也由古典时期非专业科学家的业余爱好演变为近代以来职业科学家的一种谋生手段或一种事业,科学家有独立资产或可以依靠副业为生的时代早已过去,今天的科学家几乎完全和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行政人员一样是拿工资的人。社会上出现了专职科学家这一社会角色,科学研究变成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特定的圈子内进行。科学家逐渐对没有工具价值的东西失去兴趣,现在科学专业的细分使每一科学家都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不同“科学共同体”所形成的不同研究“范式”,使得自然科学领域内部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由于阅读书目和交流范围的不一致,导致互相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更不可能有哲学那种宏观的图景式思考。在哲学内部亦是如此,现代哲学也由于研究的细分,连哲学家之间都不可能再沟通,罗蒂曾批评哲学已成为专业圈子内的活动,谈不上对科学的影响。在知识学科化和知识分子专业化的要求下,哲学的地位越来越尴尬。至18世纪,自然科学在知识领域内赢得支配性地位,同时表现出它对哲学的挤压和吞噬。自然科学更是不满足于以往哲学对其合法性的论证,于是实证主义应运而生,从孔德、穆勒到斯宾塞,从马赫主义到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终于建立了科学的标准意识形态,打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响亮口号。
至此,哲学与科学彻底分化,科学知识与哲学知识的区分是科学与哲学分离的现实原因。自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以来,人类的整个知识体系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类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被认为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和普遍一致性;另一类是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它不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和普遍一致性。在自然科学家眼里,一方是具有确实性的知识(科学),另一方是想象性的,甚至是虚假的知识(非科学的知识)。自然科学把与任何价值都无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看作是自己的对象,其兴趣在于发现普遍有效的联系和规律。至于其它学科,除非能够满足经验科学的基本方法,否则不在考虑之列,便在吞并之列。随着实验性、经验性研究对于科学世界重要性的日益加强,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在自然科学家的眼里便日益成为神学的替代物,同样因其先验的真理断言不可验证而备受责难。
关键词:考古学;意义;发展历程;计算机应用
考古学是通过古代遗存来研究古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最密切,其研究方法,比如考古层位学、考古类型学都是自然科学中借鉴而来的。考古学不仅对研究过去的历史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指导意义。
一、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一)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中国的近代古代学起始于20世纪初。在大量古籍和历史证据的存在下,中国考古学对考古学的发展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但考古学在研究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考古学可重建和复原中国的古代史。历史研究者可以从考古学中获得大量资料,比如出土文献和大量考古实物,它们包含着很多历史信息。通过考古学家对文献和实物的解释,更有利还原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把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
考古学可以证明文献的真伪。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主要通过遗留下的文献,考古学与遗留文献的结合,可以解决很多难辨真伪的历史问题。有的考古发现可与文献相对照,弥补了文献的不足或者从根本上弥补了文献的缺失。
考古学的出现,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考古学还没有盛行以前,历史学家只是从文献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近代考古学出现后,一些史学家将目光转向考古学,希望从考古中找出历史问题的答案。
(二)考古学促进了历史研究的进步。
现代考古技术的发展和大量应用,考古信息的采集方式更加多样化,这样从考提取的信息也会大量增加,就不断的为历史研究提供新课题。今天来,计算机技术被引入到考古学中,考古材料的管理更加方便和电子化保存考古数据。
考古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和谱系在多数地区基本完成。考古学家还应该应积极引入外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未来考古更加注重材料的综合理解和解释。
二、考古学的发展。
(一)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世纪20年代是考古学的萌芽期,其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代文物、调查古迹。中国的考古萌芽是从宋代开始的,但只是研究古物,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
(二)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考古的形成期,是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这一时期,考古学者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三)初步发展期。初步发展期大约处于1867年至1918年前后,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此时,出现了“考古类型学”,就是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和发现这些遗物之间内在的关系。考古学理论则是运用与考古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四)基本成熟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是考古学的基本成熟期,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其主要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在这一时期,重大的考古发现的增多。后期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其主要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注重研究遗物的形式向将年代学与遗物的功能研究相联系的转变;根据遗迹和遗物研究古人的行为;注重研究文化变化与环境之间关系等。
(五)转变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考古学的转变期,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新考古学,即“过程考古学”的兴起。在这一时期,中国考古学由于与外界缺少联系,国外的各种流派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很小。
(六)全面成熟期。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是考古学的全面成熟期。考古界形成了一些新学派和理论,如社会考古学、认知考古学、中程理论等,它们中的大部分也往往被统称为“后过程考古学”。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技术手段被用于考古学,如DNA分析、物理探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等。同时,中国考古学界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增加、交流不断加强。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增多,中国的考古学在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七)继续发展期。进入21世纪,考古界各学派之间不再彼此排斥,而是呈现相互包容、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时期,中国考古学体系也逐步完善,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考古发现层出不穷。
三、计算机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对数据的处理。计算机的出现,为考古信息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可对发掘的信息进行智能化技术处理,在考古过程中,有些工作仅凭人脑是难以完成的。比如,利用算机缀合卜甲碎片。计算机还可以对各种仪器分析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进行模拟试验等。
(二)对遗址的勘探。有考古工作,考古人员不能实地工作的时候,比如对日军731部队遗址考古时,发现了在被日军自毁的地下建筑遗迹里,有些地下通道和人体细菌实验的罪证物还不知道其用途。勘探人员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勘测技术进行了先期勘测,然后利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对遗址群进行绘图,考古人员则根据勘测数据显示的重点区域进行考古钻探工作。
(三)数字建模处理。在考古遗址发掘中,所有关于遗迹、遗物的一切信息,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考古过程中,传统的绘图、照相以及文字记录手段限于某种因素,已无法适应现在考古的发展,也无法准确地记录遗迹信息和提供完整的资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考古工作的应用,如GPS、数字相机等一些新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古遗址信息获取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在原有考古经验的基础上,新的科学技术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由于考古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全世界的考古学家的数量也在迅速地增长,考古讨论会的举行也大量增多。未来的考古学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为实现这些目标,全世界的考古学家要共同努力,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这样,考古学才能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弗雷德・T・普洛格,陈虹.考古学研究中的系统论[J].南方文物,2006(4).
关键词:教法研究;德育教育;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11-02
物理科学的发展进程,本身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其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人类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善良、科学、真诚等大量人文思想,是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宝贵素材。高中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步成熟时期,物理学科所体现的人类品质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观、坚持严谨求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真善美品质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作用。这些资源在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一、物理科学的实践思想
人类所处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物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面对奥妙无穷的世界,它将揭示其内在结构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物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实践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科学的任何一项真理的发现,都来源于反复的实践检验。物理科学,是科学家注重实践、坚持真理的反映。物理教学中展示科学家为揭示真理的求真品质、实践理念,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近代科学之父”、意大利著名实践科学创始人、物理学家伽利略,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其坚持真理、注重实践的精神就可成为反对盲从的典范,在自由落体、惯性定律教学中,要把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介绍给学生,强调他勇于抵制宗教强权、反对盲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
天体运动蕴藏有无限的奥妙。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为此也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坚持真理的科学家布鲁诺。其不畏神教而被烧死在罗马广场的不屈的精神至今仍是感人肺腑的佳话。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挖掘与宣教这些精神财富,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坚持真理的最好素材。教师要积极宣扬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反对盲从的精神,就是百折不挠、实践第一的精神。
二、物理科学的辩证思想
物理科学深刻的揭示世界的客观性以及运动变化规律。唯物辩证的认识世界是物理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物理科学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武器。物理科学中的许多原理,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课堂上,基于物理科学的方法论,应充分展开对世界的辩证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比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该规律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的统一性。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现。
课堂上,多数学生怀疑爆炸就是质量的亏损。爆炸前后的原子弹其质量的灭失就是从有到无的消灭。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讨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析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帮助学生分析出:爆炸后的原子弹产生的巨大能量,如:光、热辐射、辐射等,他们本身就是物质,也有质量,只不过是物质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反应的变化、原子弹的爆炸,所导致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的变化,其质量仍然守恒,只是方式不一样。这不叫物质亏损,这是物质多样性的表现。物质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教师的比较明确的讲解,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的怀疑,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的辩证思想。课堂上,充分揭示其内在原理,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资料,更重要的在于上升到哲学角度,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
三、科学强国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史占主流:诸如儒家思想、四书五经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反,自然科学的成就往往记载较少。物理教科书中,更多讲述的是西方物理学家的科学成就,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自然科学我们从来就落后。因此,客观地评价我们古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反映先驱者的物理造诣,弘扬民族的伟大创造,就成为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个责任。
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素材,介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物理科学成就,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物理科学的重大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激情。比如“天平”的最早出现是在中国;吸铁石的发现和最早记载在中国;我国的“司南”,最早的指南针;特别是在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是对世界科学事业的重要贡献;作为精密测量仪器,游标卡尺在我国汉代就已经出现,同现代的游标卡尺相比较,其原理和构造基本相同;“赵州桥”是我国力的科学的实践典范。在我国,这些古代物理科学发现和发明举不胜举,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奋发图强的历史。期间,科学救国的精神成为救国强民的号角。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科学家。如李四光,苏步青、钱三强等,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壮志,在国外饱经艰辛,学成之后又纷纷回国,献身国家。解放初期,赵忠尧、钱学森、华罗庚等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生活,冲破万难险阻,回国参加建设等事例,都可极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物理教师,不仅是物理科学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物理科学品质等人文精神的传递者。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应努力开发物理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既教书又育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进而提升物理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完美的心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法医学;法律任务;司法公正
法医学,是应司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产生的目的是为司法审判提供检验服务,是法律的附属物。法医学对于澄清事实、维护法律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法医学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必须服从法律需求。古代法医检验活动中经验性检验占主导,缺乏科学理论依据,它所取得的成就是经验性的成就,它的发展属于经验性的发展,是以维护人体外表的完整性为基础的,这样的法医检验结果不可能量化,也不可以证据化,不可能为司法提供有效的实体性证据,势必导致司法丧失公正性。
一、法医学成就属于经验性成就
法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及构成要素来说明各器官机能的学科,但中国古代传统中医学对脏腑机能的研究不强调形态结构的根据,是通过外在表现来辩证认识内部机能,而否定了对实体器官形态结构的认识价值。由此,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医学论中,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存在和研究的价值。无论在应用目的还是学术体系上来说,法医学和中医学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导致了传统医学不能指导法医检验活动,法医从业人员也只能遵照律法格式进行检验,法医的检验活动就只能借助检验人员对经验的积累,因此说中国古代法医学成就应该属于经验性成就,而非法医学学理方向成就,是一种逐渐背离自然科学发展轨迹的发展。
另外,要保障法律裁判的公正性就要求法医学提供准确的科学检验结果。法医学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必须尊重法律要求,法医检验只有对死伤原因以及损伤程度做出准确的结构性判断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作为证据真正为法律审判活动提供有力的准确的技术支持,才能保障司法的公正。古代法医检验以经验性检验活动占主导,缺乏科学理论依据,它所取得的成就是经验性的成就,它的发展属于经验性的发展,法医学缺乏实践基础,发展受限。
二、法医学检验结果的不能求真性对司法活动的影响
我国古代传统医疗思想要求严格按照古法治病施药,因为用药与古方不符而导致病者死亡的,就会被判定有罪,而遵照古方要求,即使无效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却会被判定无罪,这是很不合理的现象。如要追究,责任是很难分辨清楚的,更何况很多中药的疗效和负作用是因人而异、不可预知的,只能以古方为考,很多事情不可确切形容,不可量化,不可证据化,中医学体制限制下的法医学靠经验积累发展,是以维护人体外表的完整性为基础的,这样的结果不可能为司法提供有效的实体性证据。
法医学应服务于法律审判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伤残鉴定,为审判活动提供证据支持,法医学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必须遵守法律要求。我国古代法医学属于经验性科学,而非实证性科学,活体检验的医生靠的是遵循古法,从中医学体系上看是没办法科学化的,只有了解构成整体的要素及其结构才能为伤残鉴定提供准确的依据。尸体检验方面,官员又受法律制约禁止解剖,法医检验程序不健全,法医解剖学发展严重受限,有些物证甚至属于从事法医工作人员主观假想。法律需要法医检验提供的是量化的证据,是实证,是科学的证据,法医学具有科学性才能够为伤残法律鉴定提供依据,才能完成法医学的使命。而古代中国法医检验活动的如此状态,很难为古代司法审判活动提供正确、科学的证据支持,从而使误判、错判情况屡有发生。法制不求真使法医学失真,因为没有了法律上的需要,也导致了法医学在古代不受重视。法医学是司法的附属物,是为司法服务的一门学科,为司法提供技术上的依据,如不能提供准确的证据支持,司法将失去公正性。
三、法医检验和审判人员的合二为一影响司法公正性
《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一)从而达到文理渗透、理工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目的。(二)《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顾名思义,《化学与生活》课程的主要内容应涉及衣、食、住和行等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以笔者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为例,“化学与饮食”一节主要介绍饮食结构中的化学物质类型、生理功能、营养价值,饮食常识等内容;“化学与医药”一节中主要介绍化学药物的相关特点、安全知识和毒物;“化学与衣着材料”一节主要介绍常见和特殊衣着材料的类型,化学特点、洗涤和保护措施等;“化学与功能材料”一节中主要介绍与人类住和行相关的功能材料、新能源的分类,特点等知识。同时讲授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结合生活中一些重大的与化学相关的案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和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起因、发展、发现、分析检测及社会影响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安全意识和科学的辩证唯物观。(三)《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主要特点《化学与生活》课程的特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实和通俗易懂。化学本身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在介绍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一定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待之,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不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化学与生活》课程本来就是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因此讲授的内容或案例一定要与化学学科相关,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衣、食、往和行等日常内容,同时所选择的生活案例一定要真实,资料详细、具体,最好有公开报导,对社会有较大影响,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学科离他们并不遥远,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亲切、可信和实用。《化学与生活》作为通识课程开设,授课对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和文科学生,其化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讲授时应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应尽量地回避复杂的化学结构,反应原理和机理等纯理论化学的内容,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泛味,敬而远之的感觉。
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一)为适应这种新的基础教育模式,师范性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专多能和广博的知识面。而现实的中学教育体制中,中学生在高二年级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班,高考科目相应有别,客观上导致了一些文科学生不关心自然科学,包括化学,在其知识体系中缺失了化学相关知识。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缺失,必将会影响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补上这一课,开设诸如《化学与生活》类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课程。(二)现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ducation”的译名,也可译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世纪初第一次提出,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6]。它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的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知、融会贯通的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在通识教育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痛定思痛后,国家终于在2010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随即出台了“高教三十条”,在此两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都在尝试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订内容就是在大学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规范通识教育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将通识课程正式划分为五类: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五个类型涵盖了文、理和艺术等知识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化学与生活》课程被划归在“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类。(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实这种博学、多能的人才培养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体现,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易经》中强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同时古人还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培养通人、全人间的关系。如《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回到今天,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著名高校哈佛大学曾发表过《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其中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因此作为通识教育思想体系下的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科普课程———《化学与生活》,它的开设必将对这种通才人才的培养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总之,由于现实社会中化学与生活的这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新形式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强通识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个高校尤其是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课程就显得顺理成章和尤其重要。
作者:王园朝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知网收录陕西师范大学发表期刊论文分析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不同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差距很大。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13项,自然科学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943项。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本研究借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的统计分析功能,对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从论文层面对陕西师范大学的科研情况进行了解,为其他院校科研发展提供借鉴。
尽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评价多以SCI、EI收录论文为标志,但由于SCI、EI收录文献数量及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SCI、EI收录文献集中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SCI、EI侧重于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刊物及英文科技期刊的收录,使得这种评价并不能全面反映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产出的全貌[1]。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又称中国知网,建有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一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CNKI旗下、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条件为:从“2011年”到“2015年”,来源类别分别选择“全部期刊”,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模糊匹配方式,进行检索。
2011年至2015年发文量统计,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的数量基本稳定,共发表《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期刊论文20424篇。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发文量超过600篇的学科共有9个,如表2所示。陕西师范大学以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从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即可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等学科研究较为集中。除此之外,发文量较多还有中国文学、数学、体育、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史、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显示出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特色。
检索结果显示,陕西师范大学作者论文标注的主要基金项目见表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的主要基金多为国家层面的基金项目,其中有3553篇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同期总数的17.39%。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强劲[2]。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量超过200篇的期刊有7种,如表4所示。这7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十二五”期间连续入选2011年、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说明陕西师范大学作者的主要期刊影响力较高。
表5列出了“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频次最高的15个关键词。可以看出,陕西师范大学论文高频关键词“大学生”“对策”“高校”等显示,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关注大学生、高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若将关键词“西安市”“西安”合并考虑,则“西安”一词使用频次共计189次;若将关键词“陕西省”“陕西”合并考虑,则“陕西”一词使用频次共计166次。“陕西”“西安”这两个高频关键词说明陕西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立足地方、围绕地方、服务地方、特色鲜明。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统计和分析了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期间年数基本稳定,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学科最多,显示出师范院校特点。由于科研实力雄厚,申请科研项目的能力强劲,“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有17.39%的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主要期刊影响力相对较高。论文高频关键词表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关注大学生、高校,并能够立足陕西,地方特色鲜明。
洪塘中学 蒋香明
自然科学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改进教学方法确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而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其问题的核心。
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教学是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没有引起学生积极反应的情形下,它的作用等于零。教师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中学整个教学工作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必须不断地改革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妨碍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以至志趣、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陶冶都产生消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必须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验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既能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的自觉能动性,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坚持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寓思想情感教育于教学之中
自然科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我们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基石,所以应当把思想情感教育充分体现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自发形成,而是教师教育、激发、诱导的结果。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而学习动机是与学习志向相联系的。墨子曰:“志不疆者智不达”。学生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学习目的,奋发的精神状态是不可能持久的、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揭示学好自然科学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火药、造纸、炼铁炼铜等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化学的辉煌成就,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从事工作的事例;通过介绍老一辈及新一代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立志攀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长远来看,养成学生好的学风和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注意多方面的培养,不断的努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尊重科学,重视课本,勇于创新;在学习中养成课前预习,课上集中精力,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解题时慎密审题,先分析探求解题思路,结果要自我检验,解题后要思考总结的习惯。
二、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学过程
自然科学教学既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方遵循一定规律共同运作保持和谐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情境创设过程。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程序进行优化的过程,就是对教学系统中的构成因素进行合理组合、有效调控的过程,就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认知、积极学习、善于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策略,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基本保证。而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既要优化教师教的过程,又要优化学生学的过程。
1、重视课本的作用。
课本是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教师能理解教学内容,懂得教材的结构及内在联系,这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好知识。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当充分显示,教学的启发功能应当尽力发挥,以便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更加活跃,需求更加强烈,行为更加主动。教学过程优化的最佳效果应当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更加“匹配”。
众所周知,学生在刚学习某一新的学科的时候,总会由于陌生,不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而产生困难,造成所谓“入门难”问题。为此我在每节课后布置学生课外通读、自学、以了解以后学习内容的全貌,避免学生每堂课都似乎在黑暗中摸索的被动局面。在一章或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系统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着重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深化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重视课本并不意味着囿于课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达到课本所能达到的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达到学生所能达到的要求。
2、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综合提高,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前提,是自然科学解题思路的依据和源泉。我在教学中重视强化“双基”的掌握和训练,把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技能的训练与应用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贯穿于例题的讲解和学生习题的练习之中,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解题速度是否迅速,解题结论是否正确,更不能不管学生的负担有多重,逼迫学生完成一套又一套的练习,指望通过如此“强化”训练的捷径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在完成了成百上千道所谓的“精编”习题后,遇到略作变化的题目,仍然感到“没见过”“无从下手”,还是只会到处乱撞,碰对了算数,所以,题海战术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只会浪费学生的精力,挫伤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害怕和厌学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经常开展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的活动来慢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这种良好的心向,并向深化的境界发展。同时要十分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解题时能通过思考与联想,把问题分类,归纳并总结出解题规律来,这样积以时日,逐步提高,学生就会把自己总结出的各种解题技巧、规律融会贯通,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升华,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3、加强化学用语的表达和书写的规范化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用语解决化学问题的准确性。化学用语的书写是学生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生常因思维缺乏逻辑性,而导致完成化学用语的书写时缺乏规范性和准确性,教师有必要对化学用语作精密的训练。例如在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辅导时,要强调书写时的有序性,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四步”,即首先要判断物质能否反应反应;其次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且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用“+”号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 连接;三是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即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变;四要写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并且补全“=”号。事实证明,严格按照以上四步,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易出错,能提高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准确性。加强习题课教学,以典型习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规范化训练,使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以促进思维精密性的提高。例如我在进行计算题教学时,要求学主做到“三个方面”,即首先要审查题意,理清思路;其次要设计出简捷合理的解题方案和构架,并结合适当的文字和图形进行,严密解题过程;最后应检查评价,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4、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掌握学生如何学习是解决教师如何教的前提。我们常说的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指的就是在钻研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研究学生如何去学习,据此来确定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仔细观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反应。例如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于是,我高度的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通过批改作业,解答学生疑问,征询学生意见等手段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以便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工作。
5、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互作用的一种决策,是师生共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而不能采用强制灌输的方法或某种新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其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是围绕着某个问题而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得到发展的,思维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使得能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有启发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去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只要求学生简单地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或脱离了学生实际的问题是不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的。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思维。教师对例题和习题要精选,注意选题的目的性、代表性和多样性,以利于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归纳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如何思维,还要注意养成学生仔细观察、勤思考,多提问的习惯,“学贵在疑”,“学而不思则罔”,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欢迎学生口头或书面提出问题,并认真去解决这些问题。
6、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中,培养自学能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中学阶段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并将促使其它各种能力的提高。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坚持搞好学生的自然科学课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并成立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试验,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做法是:(1)结合课外活动或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有选择地指定课外读本及有关期刊,不使学生在巍巍书山和茫茫题海中迷失方向向、浪费精力。(2)指导读书方法,要求学生通读与精读相结合,眼看与实验相结合,并经常抽出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某些章节段落,对如何阅读进行示范指导。(3)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开始带“强制”性的规定内容、时间、要求逐步过渡到养成学生自己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在学生中开展写自然科学小论文活动,提倡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验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有所钻研、有所体会的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进行某个专题性的探讨。要求要有自己的见解,力求创新。对于学生写出的小论文教师认真审阅,提出指导性意见,再让学生自己继续研究并修改成文。一段时间后,组织小论文交流,举行报告会,以活跃学习研究的空气并相互交流。小论文活动的实践证明,它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于诸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得到综合培养和提高,是培养学生能力,学会自己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应用教学相长原理
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进自然科学教学,必须建立起融洽的合理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相长。
1、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
“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教师既要要求学生有严明的纪律,严肃的学习态度,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努力改进教学,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以利于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2、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严密性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才能、教学态度、工作作风、严谨教风的树立,以至一言一行莫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当重视“身教”的教育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提高教学水平,并以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学生作出榜样。譬如,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将扳书设计得科学又美观,整齐又精巧,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严密的气氛,感染学生,被其仿效,从而在作业中甚至学风上均能显现出严谨的风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首先应当从教师自身做起。
3、发扬教学民主,实行教学相长。
教师要注意向自己受教育的对象学习,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经常听取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及改进教学的建议。积极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地探讨、争论,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和研究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要善于汲取学生在学习中的创见和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
一、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我国古代的发明,如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又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军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祖先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体现在原子弹与氢弹方面,如在航天领域中,神州系列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升入到太空,成功的发射和回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例子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在物理教学中重视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对学习效率有很大影响.如果学生意志坚定,就可以顽强地战胜所有困难.教师应该重点掌握好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熟悉知识结构的特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传授物理课本知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共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学习物理学家的成功事迹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科学世界观中唯物辨证思想是德育的核心内容.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自身含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题材.物质的运动与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而与辩证法的观点保持一致.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和整体掌握教材,把教学内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知识点,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因为对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的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能够使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物理演示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设计,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实验结果的探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谦逊的性格,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尊重事实结果的高尚美德.如果将某个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的知识.
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自然和谐的运行是科学技术的最终目标,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凡事都有两面性,正如科技的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如科技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空气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等社会问题,要引导学生认识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正面的效应,还会有负面的效应,让学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的时候,学校应该将德育的教育问题放在首要地位.对于德育教育的实施,物理教学是基本组织的形式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该以课内外的活动为途径,根据物理知识及其教学特点,以学习内容为主要载体,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作为参考依据,以渗透的形式,摸索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德育教育存在的价值,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完美统一.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条件和气氛,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教学内容.另外,加强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将隐藏在物理学中的德育思想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作者:周勤霞 单位:江苏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
一些学者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对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进行综合探讨,特别是从中西原始科学范式和宗教形态的差异人手来分析。
原始科学范式的差异 综合论者发现,许多构成近代西方科学范式的重要成分在古希腊中已萌芽:几何学视野下的空间观,欧几里得公理化传统,毕达哥拉斯关于数字在理解宇宙中的重要性等等。⑦中国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经》和《考工记》所代表的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第36—37页。
流派重视技术后面的形而上学和从实验中抽象。①然而,最终儒家受到官方的支持而成为显学,墨家那种有科学观念萌芽和实验传统的范式却未能成长。
中西宗教对科学的不同 综合论者认为宗教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的有重要影响。中国上有许多时机能使更具科学之光的墨家传统复活并促进“近代科学结构的建立”,如东汉末年,以造纸术、地震仪、浑天仪和星图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个科技发展;16和17世纪以《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编纂为标志的对中国科学技术的的尝试。那时耶稣会士引介西方的科学,徐光启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反思中国传统。然而,科学的突破却最终都未出现。②在西方,吸收了希腊科学传统的基督教帮助克服了通常阻碍前科学发展的障碍。基督教不仅普及了原始科学观念并使科学探究成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支持的活动。
宗教文化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影响 默顿(Merton)的表明,宗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有强大影响。宗教和科学活动都包含对世界的生成、结构和演化的探讨。中古,科学探索常与宗教和巫术活动交织在一起。以信仰和教会组织为支撑的关于宇宙自然的宗教假说影响科学家的思维和实践。中世纪后期许多科学是在讨论神学问题中被发现的。③库恩甚至认为17世纪科学革命部分是对基督教宇宙哲学,即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体系不能解释反常现象的回应。
但是,显然不能一般性地断言儒教哲学排斥科学。从汉儒董仲舒起,宇宙论就成为儒家哲学的重要部分。当托马斯·阿奎那对古典知识和基督教理论进行综合时,中国的大师如张载、周敦颐和朱熹等同样也对中国的自然哲学知识进行综合。朱熹把佛道思想中形而上学的和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其理论,并吸收了沈括所总结的科学知识和从张衡到张载的天文理论,他提出的地球和星体产生的观念与康德的星云说极为相似。他的宇宙论比张衡的天文理论似乎更有条理性和“科学”性,李约瑟甚至认为理学从本质上来讲是科学的。④显然,儒家思想似乎并不比天主教更敌视科学,朱熹提倡研究自然以完善人类的知识就是证明。“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未有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其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⑤
分析中西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以下两方面的差异值得注意。第一,学术传统。自古希腊,对自然的探究就具有独立价值,甚至在中世纪,西方的大学课程中也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传授:含语法、修辞、逻辑的课,以及算术、几何、和天文四门学科。⑥第二,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第70页。
②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第69—81页。
③ George Basalla, ed. , Rise of Modern Science : Internal or External Factors, London: Paytheon Education Company,1968,p. 19.
④ C.Ronan,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P.247.李约瑟赞扬朱熹是“圣托马斯·阿奎那,但却拥有斯宾塞的世界观,朱熹使用一种无异于现代科学的观念来思考”。见李约瑟:《中国科学史》卷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89页。
⑤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7页。意指自然科学的“格致之学”是从朱熹的论著获得特殊含义的。
⑥ 参见A Crombie,OxJbrd’S Contribution to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Oxford:Basil Blackwell,1954,P.11.
洲的开放和文化生活的分散性。12世纪,私立学院在中国和西方兴起,对科学的兴趣在增长。在西方如牛津大学,格莱斯特等学者认识到希腊科学的意义并试图去探讨科学研究的和科学解释的本质。罗杰尔·培根和奥卡姆的威廉提出一套有别于经院哲学的关于科学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的新观念。14和15世纪中,西方不少大学在数学、天文学、哲学领域中设立了教授职位。在意大利,对科学的兴趣使伽利略和其他学者不顾教会的责难,而在旧的学术圈子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学术社团去从事科学研究。
耶稣会士与明以后中国科学发展 牛津大学的克洛比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源于古希腊原始科学范式,后发展出新的独创思想和有自我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式。①这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原始科学范式,②即希腊科学传统是促使近代科学最终在西方兴起的原因,那么,当这一科学传统由耶稣会士介绍到中国明朝后为什么没有引起向近代科学的跃进呢?
何兆武认为中国“并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阻碍近代科学传人的思想因素”,西方传教士介绍过时的前伽利略时代的科学,中国因此未能步入近代科学。③席文也说前伽利略时代的科学,处在“欧洲科学意识分水岭”的中古那一边,不能使中国人革新他们的自然知识。④ 然而,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从徐光启和方以智(《物理小识》)等学者的著述既可看出。徐光启意识到西方的科学解释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且采用演绎法,“《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众用所基”。⑤徐光启试图去重组中国科学知识,他主持下修定的《崇祯历书》采用西方第谷的天体运行体系和几何学的方法。席文后来把传教士东来后引起的中国天文历法变化称为“哥白尼式天文学革命”。
对西方科学的兴趣延续到清初皇帝如康熙,他热情地西方的数学和天文学,甚至在宫廷中组建了一个法国式的皇家学院,邀请欧洲的科学家做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实验。然而,清廷后来指责耶稣会士传播颠覆性教义并突然禁止他们的宗教活动,对西方科学的热情也跟着消失了。康熙年问,杨光先从文化意识形态上攻击耶稣会士制定的天文历法与他所监之“尧舜相传”的立法相悖,表明中国古代宇宙观妨碍中国吸收西方的科学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A. Crombie, Oxford' s Contribution to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p.11.
② 科学范式是“一个时代普遍接受的科学成就,它为科学团体提供了一个提出研究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模式。”参见Shigeru Nakayama,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Traditions in China, Japan, and the West, trans. Dusenbury,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4, p. 17.
③ 《何兆武与席文教授讨论科学史与思想史的一封信》,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566—567页。
④ N. Sivin, "Science in China' s Past", p. 26.
⑤ 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四、从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解释
中国能否不采用伽利略一牛顿学说体系所代表的科学范式⑥而发展出自己的“近代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伽利略通过把对运动的研究数学化,扫清了物质和运动新观念出现的道路。在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基础上,牛顿才能推翻旧的宇宙模式,并使对空间的理解几何学化。无论是天体还是地面物体的运动,才能都被视为是几何体在抽象的空间中的运动。所有使用终极原因的解释因而从科学中消失了。参见A.Koyre,“Significance of Newtonian Systerns”, in George Basalla, ed., The Rise of Modern Science : Internal or External Factors, p. 99.
学”形式呢?西方学者如席文认为没有牛顿,西方就不能发展出近代科学,因为牛顿力学体系始终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部分。但是,一旦某种科学突破在统计物理学和波动物理学这两个领域其中之一发生,那么称之为牛顿式的那种探测的路数就会迟早被发明出来。①
对席文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的金春峰认为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的时空观使牛顿体系难于在中国产生。他把中国的文化思维模式称为“月令图式”,认为《礼记》中的《月令》一章较好地阐述了这种思维模式。它以下面的观念为特征:
第一,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中存在着季节性的。第二,时空是主观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形成五个区域。每一区域和五种元素之一相对应。如东方与春季相结合,由木主持;南方与夏季相结合,由火主持。时间是循环往复的,空间不是向各个方向无限的扩展,而是有限的,并随时间流转的。②与这种思维方式对应着一套探究问题的路数:例如,着眼于整体或系统,把握客观对象的运动形态,关注物体的功能属性,而不是结构;把所有的事物视为有机体,强调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换,不关注建构几何模型和运动轨迹。③
金春峰认为《月令》模式观念把宇宙理解为一个充满着流动的气和被分隔开的时空构成的有机体“阻碍了以机械论的哲学为特征的近代科学的出现。④
中国古代时空观 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的时空观称为“隔间式的时空观”⑤和“联想式有机思维方式”,⑥认为是反映了中国官僚社会以“行政式的方式对待自然”。⑦格朗尼特称这种时间意识为“宗教仪式的时间观”,因为它过分强调时令、节气、义务和机遇。“中国人喜欢把时间看作是由时代、节气、新纪元”的集合体,“对时间和空问的思考从来就是与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把时间分解为朝代,就像他们把空间分为方位一样,中国人从来没有刻意把时空想象为是可以容纳抽象概念物的基体。⑧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曰宙”,隔问式的(四方上下)空间观似乎在这里找到文字证明。⑨的确,从《礼记·月令》中能看到时间被分解为节气、时令、文化与宗教节日,以及与气和阴阳五行的概念的联系。然而中国古代时空观并不都是“月令”模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存在多样的时空观念。“历史学中的类推似的,符号化的和教诲性的时空观,过去两千年来天文时钟和水利驱动时钟所体现出的客观的均匀划分的时间,生物演化过程中的连续与断裂的统一,在各种关于未来和过去的社会学说中的进步与退化观”等等。⑩尽管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何兆武与席文教授讨论科学史与思想史的一封信》,第569页。
② 金春峰:《“月令”图式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l986年版,第128—130页。
③ 金春峰:《“月令”图式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第132页。
④ 金春峰:《“月令”图式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第139页。
⑤ Joseph Needham, The Grand Titration, p. 231.
⑥ C. Ronan,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p. 188.
⑦ C. Ronan,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p. 188.
⑧ M. Granet,La Pensee' Chinoise,pp.86,88,96,113. 引自 Joseph Needham, The Grand Titration,pp.50,228.
⑨ 尸佼:《尸子》。
⑩ 引自 N. Sivin, "On the Limit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ience", in J. Fraser, N. Lawrence and F. Haber, eds. , Time, Scienc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West, p. 152.
样,循环的时间观和与它相联系的自然观似乎仍是处于中国自然哲学思想的深处,与上述时间观交织,①例如,在历史编写中,循环时间观和方位化的空间观与连续的线性时间观配合使用,表现为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出现的进步或倒退的演化。在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中,阴阳五行学说和与它相结合的循环论和方位化的时空观念构成基本的思维框架。
中国天文学家的空间观念展示了一幅复杂的画面,无限宇宙观念似乎盛行。中国三大天文学理论之一的宣夜学派以无限虚空的观念而著称,“天了无质……高远无际……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②“浑天说”的传播者——张衡也说天地之外是宇宙,“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③11世纪的张载写道,“天大无外”。④朱熹也认为天无形,是空的。但是,这些观念与阴阳五行学说混杂在一起,宇宙总的来说仍被视为是一个有机体,其中两种基本相反的力量波动互补。⑤
中国古代时空观和运动观念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不能在中国自发产生与中国人“对时间和变化的观点无关联”,而应主要从其他意识形态的因素,“具体的地理、社会、条件”来解释。⑥弗莱泽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科学的基础是相信必须把“对自然的假设理论数学化,并用试验来验证这些假设”,“而这种对数字化和量度的要求起源于某些与此密切相关的关于时间的学说,这些学说是西方土生的”。弗莱泽把中国不能自发产生近代科学归因于中国自然哲学家喜欢有机自然哲学。⑦席文对此持折衷的立场,声称无法证明“循环的时间观念以外的其他时间观念在中国特殊的科技环境中能更有效地推进中医和炼丹术,甚至无法知道他们是否会被吸收。”⑧
然而,当我们探讨为什么在中国没有自发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并涉及到中国自然哲学对此的影响时,其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领域是物理学。在此领域,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突破首先发生,由此开启了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古代科学这个领域中,有机自然观以及与它相联系的隔间式时空观,而不是其他时空观,例如无限虚空的观念,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及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点很重要。
希腊的原子论者把时空理解为几何形盒子,原子散布其中。他们相信物体所处的位置及其运动存在某种结构模式。如果物质的一个粒子在特殊的时间占据着特殊的位置,那是因为另一个粒子的推动。⑨这些观念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从几何学的角度把运动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的观念打下了基础,随后导致现代力学和现代早期西方科学思想中对因果关系的机械论理解的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在那个时代,循环论的观念既不是道家的、法家的、儒家的,也不是墨家所特有的,而是所有各家共有的对自然过程的一种思维模式。参见N.Sivin,“On the Limit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ience”,P.153.
② 《晋书·天文志》。
③ 张衡:《灵宪》。
④ 张载:《正蒙·太和》。
⑤ “不论何时当人们尝试去解释结构和变化时,便可能使用阴阳五行学说。当每一种性质的科学发展完善其古典形式后,阴阳五行学说也增加了与每一研究领域问题相关的特殊词汇,连同另一些技术性概念一起,就为这门‘科学’提供一种足以构成解释的理论话语。”参见Sivin,“Science in China’S Past”,P.15.
⑥ N. Sivin, "Science in China' s Past", p. xv.
⑦ J. Fraser,N. Lawrence and F. Haber,eds. ,Time,Science,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West,p. 1.
⑧ N. Sivin, "On the Limit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ience", p. 154.
⑨ 参见 Lucretius, DeRerum Natura, translated and revised by M. Smith,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29—39.
中国自然哲学中,“两种时间观念成为那些试图区分过程的时间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手段。互补的阴、阳运用于自然过程中,代表着消失和出现、持久和变化、收缩和扩张等方面;运用于空间结构时,则表示正面和背面,低和高,内部和外部。”五行用于区别空间关系时,“五行中的四行常用来表示指南针的四个基本方位,每年太阳路径的四分之一和四季相对应,地球处于中心位置,其他行星围绕地球旋转。”①
每种事物的性质都被认为适合于它所占的位置,并依据与其所占的时空位置相符合的规则活动。自然过程的规律性被想象为不是由某种机械的原则所支配,而是为适应社会生活模式。一个物体占有其位或运动是其性使所然,或是像一个有机体那样按自己的意愿行动,或在“能量场”的影响下,或因共鸣,或由于感应。②这一运动观念与希腊和牛顿学说中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几何形的空盒,或无限延伸的线条,其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可量度的位置的观点相佐。它解释了中国很难发展出牛顿型物理学和几何天文学的原因。③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其他可能性 墨家和名家证实了中国古代科技有可能向另一方向发展。名家试图去发展一套关于逻辑推理的法则,墨家不仅与阴阳五行学说没多大联系,同时提出不同的时空观和运动原因观,并有依据试验来阐明一般物理原则的倾向。④墨家认为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运动是可测量的,并可能考虑到了运动的力学原因。⑤墨家关于物体运动需要时间,空间位置可以量度,运动在于力学原因的观点与后来西方的伽利略,甚至是“牛顿第一定律”所表述的观点相似。墨家同样探讨了物体的下落运动、斜面运动和球面运动等。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中还含有许多可以被称为“现代”的科学观念。“理学”中关于两种基本力量的观念,猜测到了物质深层结构的两面,即后来被西方科学家称之为“正极”和“负极”,和质子。李约瑟认为中国人“虽从未站在过牛顿所处的位置,却接近拥有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所代表那些立场”。中国人关于自然以波动的方式运转,自然界两种力量中的每一种轮流升至最高点,然后下降让对立面来控制场的观念,“表达了我们认为相当合理的对波动现象的一种科学的抽象”。⑥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中还可以找到更多有近代科学水准的观念和发现,例如《内经》的血液循环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N. Sivin,"Science in China's Past",pp. 14—15.
② Joseph Needham, The Grand Titration, p. 226.
③ 中国人缺乏对天体运动的希腊式几何学观念,他们不觉得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何学和机械论的角度去理解。在他们看来,宇宙这个大有机体中的每一个有机体都依据其本性遵道而行,它们的运动可以由本质上非具象主义的代数来处理。参见C.Ronan,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P.221
④ 参见《墨经》,以及C.Ronan,TheShorter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P 340.格莱汉姆对《墨经》这些相关段落有不同的理解和翻译。参见A.Graham,Later Mohist Logic,Ethics and Science,Hong Kon9:The Chinese University,1978,P.295(A44),pp.435—436(B63—64).
⑤ C. Ronan,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p. 341.
⑥ C. Ronan,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pp. 236—237.
尽管如此,缺少一种追求再现自然表象和揭示现象深层结构的哲学认识论倾向(the philosophy of presence)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科学终究没有在中国自发兴起。西方认识论的重要特征被德里达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它预先假定现象中存在秩序和结构。这种认识论推动西方学者去揭示所研究事物的逻辑结构和本质。这种具相主义倾向是西方科学和艺术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概而言之,没有这种揭示事物结构的愿望和努力,科学研究就不能说是现(近)代的。
反观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宇宙论是建立在强调所谓差异性、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的观念基础上,老子的宇宙论哲学体现了这一点。这种非具相主义哲学预先假定“宇宙的秘密是不可了解的”,因此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也应与此相一致。阮元关于中西宇宙论表述的差异性的言论突出反映这一观念。前面提及的诸如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缺少几何观以及公理化传统都可以被认为是反具相主义的表现。
结 语
古代独立出很高水平的知识体系,天文学、数学、医学及其他实用的成就直到现在还令我们惊叹。西方科学家在回顾中国古代科学时指出“1世纪至15世纪之间,中国没有经历‘黑暗时期’,一般来讲,比欧洲发展更先进……从中国和东亚传入的发现和发明深刻地了西方。”①“许多世纪,欧洲受益于东方传来的技术。”②从10到14世纪,中国就已接近发展出通过试验系统探究的的门槛,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化加工。③今天,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进行再认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会有助于推动我国从引进科技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转变。人类表明,一个国家和科技的大发展往往伴随着一场深刻的和科学思维的变革,后者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前者出现的必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Joseph Needham, Grand Titration, p. ii.
【关键词】文化特点;工匠;科技;文艺复兴;传承方式;数学工具
在人类对周边物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已有知识的学习加快了我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现行高中物理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学习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科学研究方法;激发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需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仔细翻阅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近代物理的发展中几乎是个旁观者,可惜我们经常被“文明古国”这个虚名迷惑,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照历史朝代,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发展史就是国家的兴衰史”。
1.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看科学的发展
在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讲述中,首先引用战国时期的庄子的话来解释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然后在每一章的开篇都引用了一句名人的话来指导我们对相应章节的学习。在这些人物的简介中(对应章节页面最下方小字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提到的两个中国籍人庄子和尸佼都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余都是“非中国籍”。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节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仔细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从而发现近现代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为什么是个看客。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辉煌于唐宋,衰败于元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到了秦汉和唐宋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开创性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地位凸显出来。然而到了宋中后期,“士农工商”的排序稳固了封建统治,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进入下坡期。到了元和清,更是大量屠杀了当时的思想家和科技发明家,传统文化两次受到重创,留下的大多是对封建统治者有利的“愚民思维”。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不相信任何权威、不相信任何成见的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相当,在时间上也差不多是同时代,只是由于地域的限制,相互间并不知晓。当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西方则进入了教会统治时期,由于教会统治思想的独占性,其他的思想学说都被“异端”化,到了元代,蒙古族不仅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摧残,使中国社会倒退至半奴隶社会,对西方文化也进行了打击,但客观上冲击了教会的统治,让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萌芽的机会。到了明代,欧洲仍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中国科技继续领跑世界,但到了明末清初,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然后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中国却进入了野蛮破坏时期,后来更是自以为是“天朝上国”。西方科技开始领跑世界。
2.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传统文化呈现出封闭性,在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努力”,儒家中不利于封建统治的都被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韵律美、人文思想的剖析成了我们欣赏时的重点工作;封建统治的需要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质朴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这一让人又爱又恨的特点。
西方文化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角度出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希伯来文化演变出的有效地协调了人际关系,营造了较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最终冒险主义推动了西方社会“开眼看世界”,文艺复兴后,宗教文化中的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民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造就了西方近代文化的繁荣。
3.中西方文化传承的方式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自然经济的需要,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因此文化的传承呈现家族式的特点,家族式传承在“保全”上能做到极致,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等保守思想让一些优秀的工艺逐渐缺失,呈现出技艺传承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西方文化由于海洋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开放式的特点。在唐宋元时期,随着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铁蹄对西方的军事征服,开始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武装了一些西方启蒙思想家,四大发明帮助西方国家的精神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文艺复兴后,西方民众积极投入对自然的研究,开放式的思考、讨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工艺的改进上,与中国的保守思想不同,西方民众群策群力,促进了西方科技的长足发展。
4.数学工具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口口相传为主,数据分析很少,更多的靠经验和个人感悟,如炉火温度的感知、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因此在工艺的传承上也就需要个人的“天赋”,数学工具的缺失、定性的描述让不少人在研究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了差别,导致难得出现稀有的能工巧匠,甚至出现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