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控专业环境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机床数控技术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8-02
一、引言
机床数控技术,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融合了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等技术的最新成就,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型面、精密、小批量、多变零件的机械加工问题,其发展和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1]。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作为体现机械工程专业特色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技术集成创新、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近年,成都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结合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研究、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思路、新体系、新模式,深入开展了包括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建设。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结合相关平台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二、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难于把握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机床数控技术是由各种技术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现代机床数控技术在社会生产需求的推动下高速发展,而在教学学时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相关理论基础、知识难点和前沿技术三者的取舍、综合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数控技术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当教学手段、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更加大了对理论知识讲授深度和广度的把控难度。
2.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传统的数控实践教学平台往往以各种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为主,这类以操作实践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设备价格昂贵,建设成本极高,除非资金非常充足,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建起功能丰富、具有一定规模的实践教学平台。这种思路,往往恶化了设备建设的循环发展条件,造成数控培养系统功能单一,甚至技术落后;同时,精密、昂贵的数控机床对操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践教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有时不得将某些综合性实验、实训内容等转变成演示性实验,难以达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与课程多方位实际应用特点的不协调
数控技术是一门典型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多学科理论与多方位实践运用的课程。不仅是技术集成创新的产物,也是科技再创新的重要源头[2]。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这种“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破坏了实践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者必然缺乏面对多方位工程实际应用环境所需的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
三、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为了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先进技术理念、宽泛工程视角,创新精神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质量人才,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按照大学课程建设要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3],结合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用与先进并重,突出创新,强调应用”为指导思想创建教学内容;以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方法;以丰富功能,教、研结合,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从静态知识传授向智能教育的转变。
四、课程教学建设与实践
1.整合、深化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对实现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在有限的学时数里,一方面必须精简教学内容,同时注意知识体系完整;另一方面必须顺应技术的发展,抓实用性和先进性。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重组和更新。比如,在绪论中注重对数控机床基本工作原理、机床数控技术知识体系及相关专业术语介绍;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和校园网图书馆电子资源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完成一份数控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发展方向的研究报告,为课程后续学习内容的展开和带着兴趣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然后以学生熟悉的机械设计技术作为切入,介绍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特点。该部分教学内容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前期各种机械设计类课程知识的再应用,也要体现出机床技术的发展前沿。为此在探讨提高数控机床结构刚度时,引入对有限元分析的应用,选择学生们相对较熟悉的PRO/e软件,介绍如何分析数控机床工作台结构刚度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实例,课后自主研究学习PRO/e软件的CAE功能,从而拓展了他们在CAD/CAM软件应用方面的实际能力。接下来将数控系统的教学内容分作了四部分。首先介绍连续控制系统的数控插补原理,这是数控系统的核心计算功能。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自主开发的插补运算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完成各种插补算法的学习和程序编写(自选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了他们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然后以有形的NC系统技术着手,展开到CNC系统技术,再扩展到伺服检测技术的介绍。这部分教学内容抽象,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对机械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力普遍不足,成了比较薄弱且难于突破的环节。其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注重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茫然,我们抓住了一个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研发的技术路线这个关键,处处紧扣这个核心,使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更加清晰。最后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对数控工艺及编程技术的介绍,在内容上除了注重基本的数控工艺分析和编程指令的讲授,同时加强了对CAD/CAM软件自动编程技术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设定的工程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为了配合上述教学内容的开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和前沿知识的传授,学生必须在学习目的明确的情况下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因此,着眼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根据内容特点采用灵活的授课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现场课,避免“填鸭式”的一讲到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加强师生交流,重点讲思路,讲方法,提问题,启发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进行独立的逻辑思考和研究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精心设计讨论课的内容,讨论题目大多无标准答案,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比如以一个实际的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为例,同学们可以分组研究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主讲,展示程序及仿真加工效果,互相问辩,最后由老师总结、点评。针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的某些教学内容,则采用现场课,如数控系统的结构和伺服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等,则可在数控综合实验平台上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来完成。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和动画来提升教学效果,改变知识表述方法的单一性,建立多工程实际应用环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掌握理解困难并且抽象的数控知识,熟悉以工程师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媒体教学中同时要注意活泼课堂气氛,抓住经典内容,以多媒体结合板书推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启发学生跟随老师思路积极思维,做到“学、思、行”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一般来讲,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的动画演示(尤其是各部件工作的动态展示),难以通过实际部件组建实现,也很难在网络资源里找到相应资源。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可以利用自主研制开发的教学平台或设备去获取动态知识素材。比如对数控插补的含义、原理、特点的理解我们就借助了一个基于VB的数控加工预处理系统来演绎,使抽象的知识也能通过视觉直观的获取。
3.注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视角、技术应用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创建真实的多工程应用环境,将“主动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抓“基础性、认识性、创新综合性”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中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并相互补充,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我们重点建设三种类型的实验平台。第一类平台拟建成以PPCNC系统为主的集数控编程与加工一体化的实验平台。传统数控设备“买不起、养不起、用不起、责任担不起”的特点使一般学校要么无机可用,要么有机怕用,进而造成学生们在数控加工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始终“眼高手低”。个人便携式数控机床(Personal Portable CNC,简称PPCNC)是一种针对数控加工教学的新型教学设备,它以塑料、代木作为加工对象,能满足数控加工核心内容的培训要求,具有现场教学互动性好、造价低、安全性高、场地要求低、运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能较好的应对上述数控教育的困扰,满足开放性教学的要求。第二类平台数控系统电气设计、组装、调试、维护等多功能综合实训系统,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实训紧密结合,以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为前提,围绕研究性教学内容展开,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类平台CAD/CAM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主要提供数控加工仿真及自动编程技术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对工程实际应用中各类数控系统操作的应对能力及利用CAD/CAM软件进行编程的能力。在上述三类平台上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起多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本课程的教学建设探索旨在面向市场需求,提高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平台的建设等三方面出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工程视角,提升面对实际工程环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OOCS风暴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大学教育模式,必将促进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的一线教学人员对构建网络化、开放型的教学和实践环境,以及与之适应的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吉堂. 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曦. 数控技术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J].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10:228~233.
[3]陈彬.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1): 90~91.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咨询 指导
笔者从事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在此以机电专业2010级某班的龚某为例,谈谈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一、基本情况分析
龚某:男,17岁,2010级,进入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成绩中等。2010年6月中考后,成绩未达普高录取分数线,父母都在某机电设备企业工作,所居住的乡镇周围兴起不少机电类企业,因而服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我校机电专业就读。由于自己对未来比较迷惘,入学后第一年的职校生活没有找寻到目标,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但他本人又不甘就此荒废光阴,希望能尽快走出迷途,确定人生目标,选择好人生方向,练好内功,做好就业准备。
二、咨询方法和过程
(一)第一次咨询与指导――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龚某性格及其爱好,我们先安排龚某填写生涯问卷,了解到:龚某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有所了解,但并不全面;他对目前所就读的专业不确定是否十分满意;对未来没有清晰目标,但认为该专业较有前途;毕业后打算直接工作,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发展;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理论和方法,渴望得到这方面的建议,对本人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
在此次咨询辅导中,笔者告知龚某,职业生涯规划是制订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六个步骤:自我分析、内外环境分析、职业(岗位)选择、生涯目标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具体计划与措施、生涯规划实施、规划评估与调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因此首先要求龚某认识自己,告诉他可以运用360度评估法,通过询问老师、亲人、朋友、同学来了解自己人际交往、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二)第二次咨询与指导――自我认知
在第二次咨询中,龚某讲述了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评价以及自我的评价:平时与人友好相处,人缘较好;关爱亲人、朋友、教师,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缺乏毅力、恒心,以致一直不能成为优秀生;有时多愁善感,犹豫不决,觉得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在初步了解后,笔者分别运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GATB)对龚某的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进行测评。通过测评了解到:
1.性格方面:龚某的性格属于外倾感觉思维判断(ESTJ)。根据测评结果分析,龚某做事细致,踏实稳重,诚实可靠,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善于独立思考,也喜欢与人交往,善于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
2.职业兴趣方面:龚某属于社会现实型,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他喜欢实在的工作,乐于使用各种工具和机器设备,适合研究、技术性的职业,适合从事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
3.职业能力方面:测评结果显示,龚某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能专心地办理一件事情并将其做到最好,做重复的事情不会觉得厌烦,工作认真负责。
通过对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方面的探索和分析,龚某对自己有了进一步了解,他本人也认为比较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认为有发展空间。但这个专业所涉及的就业方向有很多,如生产自动机(自动线)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安装与维修技术员,数控机床编程员与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技术员,CAD绘图员及机电产品营销业务员,电工,产品质量检查员等。龚某不知道具体应往哪个方向发展。笔者在第二次咨询结束后布置龚某完成下一个任务:通过人物访谈、网络搜索等方式进行内外环境分析和职业调查。
(三)第三次咨询与指导――确定目标职业及职业生涯路线
在龚某完成了内外环境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安排了第三次咨询与指导。通过调查,龚某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目前所学专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发现,近几年张家港地方经济发展迅速,自己所在乡镇的机电类企业达50多家,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机电技术人员尤其是机电设备维护人员的大量需求。他将自己的目标职业定位为企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员,并能成为企业骨干,工作内容是电路维修、电路设计、编程等专业工作。要胜任这个职业,他认识到必须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掌握机械工艺装备与电器设备的调试与维修技能,具有编制机械工艺规程,设计一般工艺装备和电气设备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环境、自我和职业的探索分析,龚某不再迷惘,他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在此基础上,让龚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抉择,并且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一条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龚某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为自己制订了短期目标(2年顺利毕业)、中期目标(5年优秀员工)、长期目标(10年企业骨干);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所处环境,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技术员――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技术部主管。
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发展路线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实现目标的行动,就不能达成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因此笔者告诉龚某如何为自己的目标制订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并让龚某经过认真思考后,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
(四)第四次咨询与指导――制订计划与措施
在第四次指导中,笔者给龚某一张表格,让他将思考好的计划与措施等相应的内容填入,并一起进行适当调整。(见下表)
根据目标,龚某继续为自己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执行计划和措施。规划并未到此结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和措施实施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它们会影响到计划和措施的实施。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路线、计划和措施是动态的,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当遇到变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稍作调整。笔者还建议龚某根据这几次的咨询所掌握的知识为自己再制订一份备选方案,以便更好地主动把握人生,适应千变万化的职场世界。
(五)第五次咨询与指导――反馈与调整
由于有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龚某在第二年刻苦学习,练习技能,顺利通过了维修电工中级考核。如今龚某已走向社会,步入职场,在本市一家机电企业工作,他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技能,迅速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2012年10月获得了维修电工上岗证,提前实现目标。工作表现好,也深得师傅的称赞,这些都令他信心大增。
2013年3月回校时,龚某与笔者交流了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他的想法也越来越成熟,志向也越来越大。他说现在的企业既要技能又要学历,因此他会继续在提高技能和学历方面努力。但他还有更大的梦想――创业,结合他本人的爱好与实际,他对生涯规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提升学历的时间与途径不变,但将获取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计划提前,准备在2021年获得高级技师资格有了一定管理知识后开始着手创业。笔者告诉他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以运用360度评估反馈来进一步审视自己,每一目标实现后要对下一步的主客观环境、条件做调查,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定位职业生涯的方向。
经过规划的龚某已由一个当初懵懂、迷惘的青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目标清晰的有志青年,他对未来更加充满激情与斗志。他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但是他不再彷徨、犹豫,只要目标确定,他相信这种差距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的。笔者也衷心祝愿他早日实现梦想。
三、案例启示
(一)中职学生迫切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在中职学校,像龚某这样的懵懂少年有很多,他们初中毕业就面临着专业的选择,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职业认知,专业选择大多是服从父母,因此他们带着好奇或是无奈进入了第一年的学习。如果这时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生涯规划的指导,他们将会虚度这三年时光,三年后仍然是带着一片茫然踏上社会,影响到就业。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中考的失败者,不想在就业上再失败一次,因此需要老师为他们指点迷津,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校自考 专业设置
[作者简介]郑文秀(1983-),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浙江 温州 325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考试“十一五”科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教自考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JKS1040)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65-03
一、引言
传统的高教自考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照搬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在软硬件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使高教自考专业设置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内涵、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学质量不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最终导致高教自考不能更有效地发展。有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日本、英国、美国、德国、韩国五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的适应性都有一个共性:高等教育与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产业界的需求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和培养人才;二是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文章以温州区域经济为背景,分析高校自考结合温州区域经济如何设置专业。
二、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专业设置缺陷分析
(一)公共课、理论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应用性
现行的专业考试计划在参照普通高校专业课程计划标准制订时过多考虑自学考试考试方式的特点,设置的各专业中,公共课、理论基础课比重过大,具有岗位专业知识的课程偏少。大规模笔试省时省力。可以保证大多数考生的水平,但这种方式局限性很大。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有相当部分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知识而选择参与自学考试的,如果这种教育形式偏离了这和目标,偏重与实际岗位知识不相连的理论基础课,考生即使拿到文凭也只能停留在书面,不能变能力、变生产力、变财富。
(二)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不明显
目前温州地区自考专业很多,但是具有温州特色的高校自考专业布点十分有限。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专业设置、建设存在趋同现象,培养的模式、专业教学设计也是大同小异。强势专业、品牌专业、优势专业在全省地方高校自考古的比较很少。高校自考专业人才培养在如何体现温州区域经济产业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显示。
(三)高校自考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
目前,温州地区高校自考还没有适合自我发展的专业调节机制,主动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专业设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被动地适应社会就业热点、考生志愿热点调整专业。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一般参照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没有认真分析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趋势、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
(四)专业设置太笼统,专业方向不明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所有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考试,其教育对象在年龄、原有学业水平和入学前学习与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差异程度比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学生更大,所以自学考试培养目标的定向较为宽泛,往往需要根据应考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自学考试是应考者以自学为主的国家考试,缺少教学环节,培养目标实际上成了选拔专门人才的标准。但是目前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专业设置参考本科院校专业的设置,这种设置对高校自考来说就过于笼统、专业方向不明确,与高校自考本身培养专门人才本意相悖。我们接下来在温州区域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温州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给温州地区高校自考专业设置提一点建议。
三、温州高校自考专业设置调查分析
(一)温州高校自考专业设置的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拥有发达的轻工业、繁荣的房地产业、活跃的商贸经济,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如表l所示)。而据温州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预测,“十二五”期间温州每年需要高技能人才十万名左右,这样区域经济倒逼高校自考专业设置改革。
(二)温州区域经济背景下针对温州企业的调查结果
笔者对温州28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涉及的企业有温州11个行业30多个具体企业,调查结果见167页表2。
1 市场营销需求量最大也最普及。调查显示,温州区域经济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最大。随着市场的成熟,服装、皮革、眼镜、低压电器等行业现有的营销人员由于文化水平总体偏低、专业不对口、知识面狭窄,对市场拓展、推销与谈判、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等营销技能比较缺乏,从而越来越不适应新市场的发展。通过本次调查,温州企业普通反映聘用营销人员的具体意向是:一是大专学历。企业普遍认为这一类型的学生肯吃苦耐劳,动手能力更强。二是熟悉行业市场与产品。企业认为营销人员不仅要具备必要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还要掌握行业知识。三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善于沟通协调,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 行业差异化需要设计专业。调查发现行业要求人才的应用性强、专业性强,特别在设计专业方面。比如说服装业、眼镜业、鞋业等分别需要服装设计、眼镜设计、鞋设计等专业人才。以鞋业为例,温州“中国鞋都”现有从业人员50万人,全行业需要设计开发人员3万人。而实际情况是,温州制鞋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的人员仅1.2万人左右,缺口近2万人,而且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综合素质较差。因此,全行业设计开发人才缺口较大,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 机械、模具专业需求大众化。数据显示:低压电器、汽车摩托车配件、泵阀产品、各类书写笔、打火机、锁具、眼镜等行业均需要模具相关专业人才,这是因为:(1)这些行业生产的产品有60%以上的零件需要通过模具加工,且主要为金属接插件精密冲压成型、精细塑料件注塑成型和铝合金、锌合金热压铸成型。(2)温州制造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产品越来越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了保持和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于是对制造各种产品的关键工艺装备――模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为此,模具制造企业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加工、装配及试模,并能熟练利用数控加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新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四、结合温州区域经济,高教自考专业设置方向
高校自考应立足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企业机制灵活、相关支柱产业都建有行业协会(商会)的优势,不
断完善专业设置。
(一)依托温州区域经济,改革高教自考专业设置
高教自考专业在温州地区专业改革中,必须依托温州轻工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主动适应温州民营经济陕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相关支柱产业都建有行业协会(商会)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打造直接对接、产学互动良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不断增强对温州区域先进制造业、轻工业与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引领、辐射作用。
(二)加大专业改造和建设力度,打造高教自考“品牌”专业
“品牌”专业的建设需要加强专业内容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衔接,同时还要以地方经济为依托,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创造具有较高竞争力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专业,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以区域经济为风向标指导专业设置,可以考虑停招、新增、调整一些专业
如2010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停招缺乏区域产业支撑的专业,如社区管理与服务、工程监理、人物形象设计、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而针对内容广而泛的大专业调整为深而精的小专业,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建筑经济管理调整为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按照市场需求,2011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增开设汽摩零部件制造、温州大学增设汽车服务等近十个专业。
(四)开设高教自考专业群
根据前面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查,我们针对温州区域经济,可以开设以下特色高教自考专业群:(1)针对现代制造的专业设置包括电机与电器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印刷制版技术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电子电器方向、阀门方向;(2)针对轻工业的专业设置包括鞋类设计与制作方向、服装设计与制作方向、平面设计及工业设计方向、眼镜设计与制作方向;(3)针对配套服务的专业设置包括金融专业方向、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文秘方向、营销方向、管理方向。
【关键词】特色农业工业集群现代物流业特色旅游业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依托现有的品牌、市场占有率等优势,立足宁夏区域资源优势,在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突破口,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枸杞、乳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等农产品生产及附加值的开发,注重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成本的降低,不断延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基地核心竞争力,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加工产品基地和重要乳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加工等产品基地。
1.加快枸杞产业的发展
枸杞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是我区宁夏久负盛名的特产,深受中外消费者青睐,誉称“红宝”,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药用及保健价值很高。2009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46.6万亩,枸杞干果产量6.3万吨,年产值9亿多元,全区有10多万农户依靠枸杞产业增收致富。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宁夏枸杞产业在种植和市场方面已有的优势,建立形以中宁为主体,以清水河流域区和贺兰山东麓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枸杞产业带。在政策制定和税收方面体现倾斜度,大力扶持全区各类枸杞加工企业,使枸杞加工企业的年加工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产品组合体系,挖掘枸杞产品组合的宽度和深度,努力打造枸杞主产区中宁全国枸杞的集散地的地位。
2.加快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
清真牛羊肉是宁夏最具发展潜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2009年全区清真牛羊肉产量为14.1万吨,牛羊肉产值达到32亿元。 因此,在产业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引黄灌区肉羊肉牛杂交改良区、盐(池)灵(武)同(心)海(原)滩羊生产区、六盘山山麓肉牛生产区三大区域清真牛羊肉产业带的资源整合。三大产业区要优势互补,清晰定位,避免利润增长点的冲突,在物流环节中加大合作,尤其是在冷藏运输方面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在市场建设方面,立足已形成的宝丰、纳家户、涝河桥三大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提高清真牛羊肉产品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确立宁夏清真牛羊肉的品牌,借助大型超市的柜台,逐渐培养消费者对宁夏清真牛羊肉的依赖性和忠诚度,同时,要借助中阿论坛这艘区域经济发展的航母,逐步开拓中东地区、东南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3.加快奶产业乳制品的发展
奶业是以种植业为前提,奶牛养殖业为基础,原奶组织收购为纽带,乳制品加工业为龙头的长链条产业。2009年,全区奶牛存栏27.3万头,年产鲜奶81.1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131.2公斤(本文所有人均数据使用的人口数均为2008年末数据,下同),位居全国第三。宁夏共有乳品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鲜奶100多万吨,加快奶业发展,对于优化宁夏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市场,扩大创收机会,改善饮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宁夏已形成了以吴忠市、银川市为核心区,以石嘴山市、中卫市为发展区的奶牛产业带。下一步,我们要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奶产业的同时,继续推进和完善企业与奶牛养殖园区建立了“公司+园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明确经营模式中权、责、利的分配,提高合作模式的稳定性,以期达到共赢的目的,争取新华夏进、维维北塔两家乳制品加工企业成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吴忠和银川市这两个奶业主产区区,使奶牛养殖收入成为银川和吴忠奶业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4.大力发展马铃薯、硒砂瓜等产业
宁夏是全国马铃薯优势生产区域,现已形成了南部山区淀粉生产区、鲜食薯生产区和中部干旱带鲜食薯生产区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2009年宁夏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26.5万亩,年产鲜薯195.3万吨,产值达到11亿元。,争取使宁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和种薯生产基地。
宁夏瓜菜产业种植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硒砂瓜和设施蔬菜的生产已经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减灾的绿色产业。已形成了中卫环香山和红寺堡西部覆膜及压砂西(甜)瓜产业带,银川、吴忠、中卫现代设施农业(瓜菜、园艺)生产区,2009年瓜果类种植面积118.4万亩,总产量145.7万吨,其中瓜果类硒砂瓜种植面积93.3万亩,总产量87.5万吨,因此,要逐步稳定宁夏硒砂瓜已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形成了的销售市场。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宁夏在马铃薯、硒砂瓜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机制,市场运作。按照“企业参与、农户为主”的要求,积极引进一些有实力,愿意从事农产品生成加工的企业,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反租倒包、订单种植等形式,加快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第二,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主产区农民应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原料基地,给予“以奖代补”奖励或贴息支持。
二、不断壮大工业集群
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是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特色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群,进一步提高区域特色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是提高基础承载水平,带动城镇发展的需要。经济产业支撑带动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各类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主要遵循“产业聚集——经济发展——城市扩展”的动态发展模式。重点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既为各类开放型产业的集中布局和联动发展提供了理想环境载体,又为城市镇化步伐的加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要注重充分发挥宁夏地区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各工业园区的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
1.银川市
要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大型工业园区和灵武羊绒产业园区、贺兰工业园区、永宁工业园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发酵、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做大做精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羊绒等优势特色产业。
2.石嘴山市
依托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区、平罗工业园区、宁夏精细化基地等,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三大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生物质能等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钢铁、煤机制造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建成西北重要的先进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产业,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能源化工基地。
3.吴忠市
积极打造太阳山开发区新型能源化工城、青铜峡新材料基地现代铝业新城,重点发展新型能源化工、铝材和镁合金产业、金积工业园区、同心羊绒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区、红寺堡工业园区、青铜峡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乳业、羊绒、生物制药、葡萄酿酒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4.中卫市
依托中卫工业园区、中宁工业园区,着力培养壮大造纸、枸杞、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是枸杞产品、数控机床、造纸工业研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国际水平。
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引导区域物流园区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宁夏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宁夏交通物流园区、银川铁路物流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石嘴山惠农陆路口岸、吴忠清真产业物流中心、中卫迎水桥物流中心、海原新区物流中心、固原物流中心9个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实现物流功能综合集成,把宁夏建设成西部地区大型物流枢纽,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银川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为核心,以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四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布局主框架。力争培育10家以上3A级和2家以上4A级大型物流企业,使物流业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宁夏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6个(贺兰山、六盘山、灵武白芨滩、罗山、中卫沙坡头、哈巴湖),面积 50.5万公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1个(西夏王陵),面积8600公顷。国家森林公园:共3个(贺兰山、六盘山、火石寨),面积2.7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共1个(火石寨),面积 9800公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共6个(沙湖、青铜峡库区湿地、云雾山、党家岔(地震)湿地、中宁石峡沟泥盆系剖面、海原南华山),面积5.8万公顷。
因此,在发展宁夏经济和推进宁夏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宁夏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总体形象的宣传推广,提升宁夏的知名度。围绕“一河两山两沙两文化”(黄河、六盘山、贺兰山、沙湖、沙坡头、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特色资源,重点整合建设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六盘山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饱览塞上江南、探秘西夏王国、体验沙漠探险、领略回乡风情、品味黄河文化、推动红色旅游6条特色线路,构建“一带两区六线”区域旅游格局,把我区旅游业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业,把宁夏建成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配套体系,形成多样、完备的宾馆、饭店类型结构。进一步强化旅游购物和娱乐功能,加快推出具有我区特色的高品位、多样性旅游娱乐节目,大力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投入,广开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和建设。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文明程度。拓展旅游市场。
五、结束语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而社会系统中个体本身的特性,使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标准不再具有统一性,这也给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点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深有体会,再加上笔者本身知识结构不系统,分析问题的视角单一等因素,使我能明显感觉所写东西的不成熟,就当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