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因素分析

财务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11 09:3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因素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因素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分析主体;目的;范围;信息;评价标准;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活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全面反映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如何有效地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是每一个财务报告分析者都要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若干因素作一论述。

一、分析主体

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分析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分析主体缺乏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或没有很好地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或不具备从事财务活动应有的心理素质,就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较高的理论水平

分析主体应熟悉会计理论知识,不断学习企业会计准则,掌握财务分析理论与方法。只有这样,分析主体才能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做出正确合理的专业判断,才能胜任财务报表分析这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2.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分析主体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适应错综复杂的财务环境的能力。这需要分析主体在大量的财务实践中逐步培养。

3.较强的职业判断力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合理的判断能有效地解释问题的本质,得到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正确地做出决策。而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信息失真,误导决策,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客观中立的立场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多种多样,大多是企业利益关系人。分析主体与企业之间具有形形的利益关系。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对企业有了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往往起着心理暗示的引导作用,这将使财务报表分析有失公正和客观,容易造成报表分析的片面性,最终导致错误的分析判断。因此,分析主体必须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和中立的立场。

5.分析主体的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

要对财务报表作出正确的分析,首先要正确地解读财务报表。这就需要分析主体的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与财务报告编制主体保持一致。另外,分析主体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的差异,也会造成对财务评价指标看法的差异,从而导致分析结论的不同。

6.分析主体的心理素质

财务报表是一项相当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除了要求分析主体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判断力之外,还要求分析主体有较好的心理素质。由于财务分析涉及的财务指标体系庞大繁杂,分析主体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要计算大量的财务指标并对这些财务指标作出分析。这就需要分析主体在整个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阅读报表数据,小心谨慎地测算财务指标,深入细致地分析财务指标,全面地考察各种因素,最后才能给出结论。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范围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很多,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及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甚至还包括社会公众。分析主体的目的不同,需要的信息和分析的程序也就不同。因此,只有明确了分析目的,才能适当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才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相当丰富,财务分析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分析主体应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明确分析的范围,确定分析的重点,以较少的分析成本获得较大的分析效益。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是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要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有真实可靠、系统完整、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

1.财务系统信息

财务系统信息应包括企业所有的财务资料,可分为财务系统基本信息和财务系统附加信息。但是绝大多数分析主体能接触到的财务资料一般是会计报表信息。会计报表信息是企业外部分析主体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具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财务系统附加信息是在财务系统基本信息基础上产生的伴随信息,主要指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2.财务环境信息

财务环境信息是指财务系统运行环境中与财务系统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可分为企业内部环境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企业内部环境信息是指有关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信息,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信息、实物资产结构信息、有关销售、生产、管理、技术、职工等方面的信息等。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包括政治环境信息、法律环境信息、行业环境信息、市场环境信息、金融环境信息、经营环境信息等。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分析主体要全面搜集财务信息,对获得的财务信息要慎重考察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系统整理,正确解读和利用财务信息。要结合分析的目的,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有效地选择财务信息。

四、评价标准

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是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对同样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差异也往往会导致分析结论的差异。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对于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意义重大。通常,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有经验参数、历史参数、行业参数和预算参数等。各种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不应只用单一标准,而应综合运用多项标准,从不同侧面评价企业的状况,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五、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传统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除此以外,还有回归分析、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

分析主体应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作出适当选择,并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在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全面评价时,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精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史继坤.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3]王德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邹香,谢万健.财务报表分析[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5]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策略(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史德刚,傅荣.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Gibson,Charles H.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us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8th ed,South-Western,1998.

[8]钱春萍,郑见,张红宇.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9]李敏.会计分析技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四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一)客观存在性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处处存在,时时存在的不可避免性,它不会因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也无法消除,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使得风险影响降至最低。例如: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导致的汽油、利率的升高和降低都会导致企业受益的影响,它不属于人为控制的。

(二)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资金积累、股份分配和技术支持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收益和损失共存,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就越低。

二、财务风险因素及烟草企业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广义上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际间的汇率兑换等,也包括现实中企业能耗的升降、人员的流动、产品价格及运输费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企业存在必须依靠大量人员的辛勤劳动,出售产品的过程,但同时也需要购置原材料和设备等必需品,既属于供应方又属于采购方,在这种关系链中必然形成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必然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连锁反应,分析其风险因素,合理提升财务管理机制意义重大。烟草企业风险影响因素表现在:

(一)原材料的价格及供应量风险

在烟草企业运营中,原材料采购占据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企业生产必然需要原材料的采购,而烟草原材料的价格、市场需求量、市场供应力及供货渠道的改变,必然会影响烟草公司的经济成本与效益。

(二)烟草销售网点和重要客户依赖风险

烟草企业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包括主要客户,销售网点,经销商等,主要经销商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计划的调整;其次销售网点管理、经营、信息反馈、货款回收,也会对公司的销售策略和生产计划造成影响,变相增加公司财务风险。

(三)烟草企业能耗风险

对于烟草企业生产中维修费用和设备折旧率等,财务人员都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但对于突发事件导致的设备更换和煤、电、气的消耗,也会增加财务运行成本的增加,造成能耗风险。

(四)政府政策及国家宏观调控风险

烟草企业的发展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这直接和政府规划和国家调控有很大的关系,例如烟草政策的变化,汇率的兑换,原油价格的浮动,铁路价格的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的提高都会间接影响烟草企业成本,这些看似和烟草企业不沾边的因素,但却时刻制约着烟草价格的浮动。

三、概述烟草企业存在的风险特点及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分析

据资料证实,我国自1982年开始实习烟草专卖制度,代表了烟草企业得到了正式批准,并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近几年来烟草原材料、相关企业内部发展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烟草行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带动的相关企业经济的增长也较稳定。《中国烟草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行业市场销售收入持续增加,由2005年的2858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197.93亿元,同比增产率保持在10%--20%之间,烟草企业经济增长相对较为稳定。由此可以分析出:国家对烟草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整体消费平稳增长,为烟草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行业关注市场、研究市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把握市场、控制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也有效推动了烟草企业销售稳升提高。

四、减少烟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分析体系,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在烟草企业财务管理中,高瞻远瞩,建立健全财务预警分析体系,一方面要满足企业短时期内的正常支出,另一方面要对长期财务风险做到有意识、有准备的防范措施,用来有效的处理财务风险。对短期内的财务预警,合理规划现金流动预算,它并不能依靠烟草企业短期内的盈利与否,而取决于有足够的现金用于维持日常生产的支出。对于长期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则要建立在正确的政府规划大方向上,紧跟时展,密切观察市场动态,实时作出可行性调研报告,以指导我们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实事求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避免烟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

根据烟草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实事求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对烟草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获利情况和银行偿还能力有个正确认识和可行性评价,对相关企业间的风险传导做到深入调查,之后形成一系列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用于正确引导企业下一步生产计划的制定和企业费用的运转状况,对烟草企业发展潜力和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有一定合理判断和长期规划,避免因风险传导造成企业资金量的断裂。

(三)加强科学创新,健全烟草财务内部管理程序,降低负债的潜在风险

对于烟草企业财务人员,我们要时时树立风险意识,健全财务内部管理程序,做到每笔费用的支出有章可循,另外要注重科学创新和接收财务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如订立担保合同要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信誉问题、有效资金链状况等,并恰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进一步降低负债的潜在风险。

五、结束语

第3篇

很多学者已经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邓晓岚等(2008)、过新伟等(2012)、卢永艳(2013)都证明了外部因素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重要影响。但是,针对区域因素研究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的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从该角度出发,主要来分析区域因素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一)变量选择

本文中的变量处于公司层面和区域层面两个层面。

1.公司层面

以公司的财务风险为公司层面的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彭中文等(2014)选择样本企业的Z-score指数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Z=1.2x1+1.4x2+3.3x3+0.6x4+0.99x5。

其中,x1=资产营运资本率=营运资本/总资产×100%,x2=资产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总资产×100%,x3=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00%,x4=债务权益市价率=股票总市值/债务总额×100%,x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100%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三方面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2.区域层面

本文中区域发展变量选取劳动参与率、投资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依存度和城市化水平。其中,劳动参与率为三次产业分的年底就业人数与年底总人口比;投资水平为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各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工业化水平是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该地区GDP的比;对外依存度是各地区进出口商品总值与该地区GDP的比;城市化水平是非农人口占各地区人口比。

(二)数据来源

取深、沪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共149家,采用2006―2014年9年的数据为研究区间,数据全部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的数据处理。一是剔除2006年前未上市的公司,二是剔除2006年之后重组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公司,三是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企业。剔除数据后共有10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选取34个省市作为区域层面的研究对象,剔除没有数据的省市及不存在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省市,最后剩余21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与企业层面的数据相同,采用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区间,区域层面的数据来源于各个省市的统计局中的地区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统计性描述

因为考察了区域和企业两个层面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的分析思想,利用R语言进行编程实现。

在进行实证之前,使用正态标准化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各数据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之后,计算出两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见表1。其中,X1代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代表资产增长率,X3代表资产负债率,X5代表劳动参与率,X6代表投资水平,X7代表工业化水平,X8代表对外依存度,X9代表城市化水平。

观察表1第一层变量各个数据值,可发现第一层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比较小;通过对第一层自变量进行kappa检验表明,kappa值等于1.459,小于10,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观察表1第二层变量各个数据值,可发现其中有变量之间(比如X8和X9)的相关性系数超过了0.7,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对第二层变量进行kappa检验表明,kappa值等于11.516 37,大于10但小于100,说明第二层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由此,下文的数据分析对第二层面的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每次放入一个变量,检验该变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影响。

(二)零模型检验

本文研究的是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区域因素分析,主要研究了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区域因素。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受到企业层面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区域层面因素的影响。首先需要验证不同区域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存在差异,使用R语言的零模型进行检验。即在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没有放入任何企业或者区域层面的变量,以此来检验第二层截距项的残差变异是否显著,分析检验模式如下:

LEVEL1:Z=β0j+εij

LEVEL2:β0j=γ00+μ0j

式中,Z?榉康夭?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Z值。

零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Z(μ0j=1.45884,P

经过进一步计算得出各变量的ICCI,见表3。企业Z值有19.39126%的变异来自区域因素之间的差异,即区域因素可以解释企业Z值19.39126%的方差。

(三)全模型检验

通过零模型的检验,发现不同地区的企业所表现的财务风险存在显著差异,以Z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由表1可知,第二层面的5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故模型在回归的过程中采用多步回归,逐个放入回归变量,以避免多重共线性带来的问题。

三、结论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影响;因素;高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03-01

一、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都希望在投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情况下,创造出较多的利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因此,学院的财务部门就需要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2、适应社会问责制度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日益扩大,想当然也受到了许多社会大众的关注,但是大部分院校仍然缺少相关的社会问责和评价制度。加之,政府部门也十分看重高职院校的“责任说明”和效益效果评估,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3、化解和规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的需要

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绩优没有奖励,绩差没有惩罚。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没有严格的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开支的比例不合理,投资效益缺少考评的尺度,影响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想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提高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途径单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财政经费分配格局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包揽,没有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有的学校把目标锁定在学生身上,部分学校甚至还存在着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

首先,许多高职学校都设有财务会计工作机构,财务人员只能简单处理学校一些费用报销业务。其次,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高职院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3、管理人员素质低,预算工作不到位

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长期忙于记账、算账、报账等统计工作,无法从事财务管理。并且,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

4、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部分高职学校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务制度松散,收支管理不到位。其次,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经费开支无计划,少分析。再次,许多学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有力措施,花费大量经费购置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

5、国有资产浪费严重,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松懈,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长期不进行资产盘查,造成账实不符。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加上财务人员素质能力偏低,使院校无法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予以有效把握,财务监控效果不够明显。

三、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

1、宏观方面

(1)资金短缺问题存在面广

除重点大学外,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办学规模等方面条件较差,而这种情况与学校的财务息息相关,尤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这些办学条件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种种方面导致普通高校无时无刻不处在资金短缺的危机里。而普通院校的资金来源方向很窄,政府补助有限,很大一方面还依靠学生的学费,而这些资金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资金不足已经成为普通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制约。

(2) 财务关系协调性差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是通过合并成立的,财务部门与各行政部门、教职工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局面。尤其有的院校存在着多层次办学,包括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中专教育等。有的学校由于扩招不断地加大学校面积,有几个校区,他们的管理不能有效的统一起来,这也带来了问题。

(3)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由于受我国传统意识的影响,高校中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妄想只依靠政府,依靠学生来养活一个学校。这种思想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办多少事,招多少人,这些都以政府拨多少款为基础,不注重自身效益,这显然直接限制了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作,在计划经济体制庇护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养活多少人,投入不讲效益,成本效益观念不强,只会办学,没有经营意识。

2、微观方面

每所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都有漏洞,财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手续不清、会计资料丢失等对财务支出有严重影响的现象,财务工作难以制定统一的准则,不能达到规范化。大多高校只招聘普通会计职员,由这些人员来管理整个学校的财务难免会出现问题,而出现问题后依靠这些工作人员大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导致的结果便是学校财务支出扩大化,造成超支情况。会计机构设置不明确,没有层次,或层次过多,导致会计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分配制度不公平,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财务人员情绪,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1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1.1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管理实践融合的技巧

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关键是把教育的重心从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才能上来。采用案例教学,将基础理论知识,热点经济问题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同学们既可以检查自己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进一步体会到所学基础知识的实践意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无疑是最具有实用性的典范,它帮助学生在了解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理论,深化理论,使学生对原有理论的理解提到新的高度。这样,学生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批判精神

“案例教学法”的前身即“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caimtod)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法推崇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还是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像力。案例教学法可帮助摆脱只知道接受各种事实、概念和技术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诊断问题、分析和评估选择方案、最后制定出可行的行动计划的习惯。

1.3促使学生提前进入管理“角色”

管理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的实践性。要学会管理,就必须强化管理实践,锻炼管理决策能力。而且一是管理理论也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但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校学生去企业实践的机会是有限的,不可能接触很多实际的管理情景,更不可能在多种管理场合去磨练实践本领。管理实践的无限性与学生接触实践的有限性,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而运用案例教学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在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让学生找出问题、诊断问题、提出方案,并在评价方案优劣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模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全过程。这样,给学生增加了大量的锻炼机会,促使学生提前进入管理“角色”增强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1.4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了“编导”的角色,实施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努力程度。教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使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平时必须认真搜集和积累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循善诱、灵活组织,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课程的配套性建设,研宄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可见,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制约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2.1财务管理案例库资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

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案例编写质量的影响。目前国内虽有一些现存的案例资料(如一些案例教程)在数量上己比较丰富,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些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关于热点财务问题说明的内容,缺乏对所涉企业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直观感性的东西多,深层次的分析欠缺。还有些案例是直接从国外“拿来”的,在学生对国外经济法律制度、企业状况和文化背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其适用性必然受到限制。

2.2教师缺乏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模式,满足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想承担案例教学的成本和风险。因为案例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更担忧吃力不讨好,如能否找到典型有价值的案例,能否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学生能否有效的参与、积极的配合等。这一切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师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2.3案例教学和实践过程严重脱节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的观念和作法根深蒂固。即便有的教师开设了案例教学课,也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案例教学为教而设计,在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很少能体现出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案例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提高的空间,故而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就其原因一是教师的观念、水平和见识达不到完成高层次案例教学的要求,二是学校及系部激励措施不力,普通教师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

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建议

3.1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规划及案例选择

企业财务管理是研宄企业资金活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工作,其核心是沿资金运动的轨迹展开的。包括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管理三大基本内容;预测、决策、预算、分析和控制五种技术方法;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统一目理财环境;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四项基本观念这五大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框架,在理财实践中体现出其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即环境为起点,观念是基础,目标为导向,带动内容与方法这财务管理两大循环的车轮,在理论通往实践的大道上向前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案例选择应围绕三大内容、技术方法、基本观念、理财环境、理财目标以及当前热点问题去选择比较成熟的,分析较深入的案例。案例的来源既可借用现存案例,也可自己编制案例;案例的类别既有国内案例又有国外案例;既有真实案例又有虚拟案例,既有成功案例又有失败案例,充分体现财务管理理论性、实用性和适时性的特征。

所以当务之急是建设适合的财务管理案例库。当然这一工作应当由高校教师、企业界共同参与进行。

3.2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3.2.1鼓励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案例教学的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大案例教学的奖励力度,对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哪怕是只有一次经典的案例课,一旦通过专家的认可,即可加大奖励的力度,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以奖励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付出,让他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有了积极性和热情,案例教学的实施才有了可能。

3.2.2营造创新思维产生的宽松氛围,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写道: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所以教师要营造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氛围,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要愉快地学,才能实现师生“双赢”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该真正把学生当作案例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应非常熟悉案例,对案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提前给出学生案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去思考和讨论。学生准备不充分,势必会紧张,在紧张的环境中学生是难有创造灵感的。再次,要注意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课堂,这种控制是以学生、教师的彼此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良好气氛为条件的。第四,教师应注意恰当地引入理论,适时提示学生思考的线索。由于案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学生经验不足,对战略性此,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控制者,应该注意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定理和方法,适时地提示思考的线索。最后,教师应在组织案例分析过程中,实施“激励机制”肯定、赞许、表杨,鼓励学生分组参与案例讨论,不仅可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借助集体思想迸发出思想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2.3将案例教学与企业实践结合,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辅助条件

财务管理案例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案例教学的实施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环节。如果能结合课程实习、社会调查、知识考核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案例、论证方案;或我们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或许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请进来”就是将案例所涉及的真实企业的经营者请到大学讲台上共同探讨案例;“走出去”就是组织师生到案例所涉及的真实企业实地考察经营管理运作过程,增强感性认识。这对于服务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都是极为有益的。

当然我们并不敢要求案例教学与企业实践完全结合,这也是不现实的,比如虚拟案例的教学。

3.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案例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因素 有效措施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会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债权人,以及既得利益者,都会因此而影响到自身的决策,甚至会因社会关联程度较强,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缺位的现象较为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为此全社会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财务会计监管,意在保障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会遭遇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使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工作难以正常地进行。

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缺位的动机

(一)提高业绩

为企业创造业绩和利润,实现企业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目的。基于这一管理目标,大量的管理者以此为愿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生产和运营,以期实现其管理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中,创造业绩十分艰难。尤其在“惧怕失败”心态的作用下,一些企业管理者可能对通过财务会计信息造假的形式“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部分地消除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给其带来的压力。而在企业管理者难以完成经营目标时,创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动机会更加明显。

(二)财务投融资

企业在完成财务会计信息时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财务投融资动机。一些企业在项目策划书上付出较多努力,就是为了得到金融部门的项目资金资助。但是,这些努力有时会将自己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装扮,其目的在于通过隐蔽、非正规的手段骗取相关机构的信任,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一些股份有限公司有时出于上市的目的,或者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或者进行配股以及增发新股,同样会采取相似手段,以达到获取金钱的目的。当然,一些企业出于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会对其财务会计资料或者经营管理过程进行人为改动,以达到偷税、漏税或者延迟纳税的目的,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转移利润

转移利润是一个重要的动机,在缺乏现代企业财务与会计信息的质量时,特别是对那些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和其他大型企业,它们为了把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转移到其他地区,通常会采取这一作弊手段,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当然,在跨国背景下举行的利润转移往往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显著的税率差别。比如,在目前情况下,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在我国投资设厂,就是部分地出于这一目的。这是因为,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们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廉价的劳动力的世界,还可以把我国的工厂看做跨国企业的成本中心,那些国外关联公司就能够把原材料和半成品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我国工厂,完成利润转移。

二、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考察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不可以用金钱来单一的衡量,制度因素是需要关注的一环。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题目方面,以现行管账体制为基础,那些投资到人力资源方面的付出都会被当做“当期成本”,而不管该金额的大小,作为一个结果,已经被严重低估了潜在的人力资产,成本将大大改善。比如,在一些企业或者行业中,淡出的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是难以认清企业拥有的真实资源的,而这必将遭致外界对其进行的批评和质疑。

(二)人为因素

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很多,职业道德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从业人员需以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等为从业规范,坚持“不做假账”,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财务会计信息造假的会计从业人员时常都有。例如,为了满足性能评价或发行股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造假,或者通过虚增利润的形式粉饰企业业绩。虽然这种方式主要是在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发生,但也蔓延到其他类型企业。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所需要的信贷资金、完善商业信用,会向银行提供粉饰后的虚假财务报告,或者通过少计收入、多转成本的方式,造成财务信息质量严重缺位。

三、优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及整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遇到的难题,建议应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管账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制度依据,典范管账信息收集人员的工作步骤,尽量避免由人为疏忽造成的信息错误和疏漏,从而提高财务管账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除了落实相应制度之外,在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及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培训,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新社会形势下的新技能进行培训,如计算机技能等,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逐步的完善,从而降低因专业素质漏洞引起的信息质量问题。

(三)推动信息化建设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潮流所趋,同时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升质量的必然措施及途径。针对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质量面临的主要因素来说,信息化建设程度的提升不仅能有效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同时还能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对信息的使用效率。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建筑,首先应对人员的信息化程度进行同步,从而保证信息化条件下基础工作开展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硬件及软件进行建设,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本硬件保障。

(四)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措施之外,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还离不开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监督和审核。首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专门设置一定岗位,对管账信息的质量及准确性进行准时有效的审核,并且将管账信息质量与信息管理人员的薪资挂钩,从而激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其次,作为会计部门内部,也应采用系列技术工具及常用信息核对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初步确定信息质量及准确性。

四、结语

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会计工作的开展又直接受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此,就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证来说,不仅是促进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更是保证企业良好经营与运转的有效措施。从现阶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来看,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审核等方面。基于此,就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也应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除此之外,为了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人员素质能力进行提升。对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还应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出发,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将人工数据输入环节转为计算机智能输入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凌冰.企业信息资源会计呈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李利.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李玉倩.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项会计与XBRL的协同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3.

第7篇

摘 要 ERP系统是一种商业战略,它集成了制造、财务、分销职能以便实现动态地平衡和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是通过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和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而从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演变过来的。

关键词 ERP系统 管理控制

ERP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大大改善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了跨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ERP系统试图集成企业中跨职能的所有部门到单个信息系统的企业级信息系统。ERP体统提供了跟踪业务活动的实际成本的能力,允许企业执行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ERP系统可以在企业的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业务操作层三个层次都提供支持和流线化业务流程。首先在业务控制层,ERP系统可以业务成本。ERP系统是一个企图将企业跨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集成到一个企业级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协调各个业务部门,提高业务流程的整体效率。ERP系统实施之后,即刻得到的好处是降低业务成本。

信息技术的高技术特征和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使得ERP实施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因此在实施ERP系统前必须明确实施ERP系统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管理控制过程,运用系统化的过程管理方法,以有效化解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保证ERP实施的成功。

一、ERP实施风险主要可以归类为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一)技术风险

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以后,没有将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与技术发展相联系,对技术发展的前景和动态了解不够全面,没有对已有的技术设施和可用技术进行评估的机制,没有合理明确的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所以导致了技术发展缺乏延续性,对已有的技术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驱动业务战略等都没有充分利用,最终导致ERP系统的效果和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一类风险属于技术方向定义风险。

系统服务水平的定义不明确、应用开发和维护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规范的知识管理与培训机制,与用户的沟通渠道和问题响应机制不完善,得不到供油商的有效支持与服务等因素导致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风险,从而导致了系统的服务水平低下,业务流程得不到优化与贯彻,系统的效果、效率、可靠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系统的使用率和使用满意度达不到预期水平,系统的生命周期短。

(二)管理风险

组织管理风险。实施ERP的组织架构和层次与其职能不匹配,组织角色定义、工作描述和责任不明确,没有有效的指导、授权与监控等内部控制机制。原有企业文化与ERP系统冲突风险。

规划管理风险。系统实施计划的时候没有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没有对系统如何支持业务目标进行明确定义,没有充分考虑到实施系统的风险以及制定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导致了系统实施计划、质量和规模与企业发展战略不一致。

投资管理风险。由于包括技术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可能导致系统实施的效益与成本不符,从而导致了投资管理方面的风险。

项目管理风险。导致系统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不能约束在预定的范围内,实施进程难以跟踪,不能按预期交付实施。

质量管理风险。系统的效果与效率、完整性和可靠性达不到预期,造成这种质量管理风险是ERP实施过程中有关于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原因的集合,而质量管理风险将导致投资管理风险。

二、通过风险的分析论述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ERP实施中有很多风险,就如上面介绍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那么在ERP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哪些?我觉得主要有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执行ERP的成功因素就是首先是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包括高层的支持参与、员工的接受度和配合度、实施团队的专业能力和主观努力以及实施顾问的配合和努力。在企业内部因素中,人的因素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因为员工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项目团队是系统实施的执行者,所以人的素质是否能够符合ERP系统实施的要求,对于降低ERP实施风险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是生存在一定外部环境中的,企业是否实施ERP,除了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很多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所处的国家、地区,企业所出的行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前景,行业的技术特点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实施ERP之前,一定要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并作出科学的分析,为企业是否选择、如何选择、如何实施ERP方案提供依据。

三、结语

ERP系统是现代管理的一场变革,企业可以通过ERP的实施,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但是ERP系统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结合影响ERP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调研决定企业是否实施ERP,如何实施ERP,从而规避风险,真正让ERP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财务分析是指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解剖,辅助以其他的财务资料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将搜集整理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对公司现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进而反映公司的运营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财务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如趋势分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本文以因素分析法和非常著名的杜邦分析体系相结合为例探究其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财务分析;杜邦分析体系;报表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通常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比较;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比较财务报表;第三种是通过比较财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主要构成。第三种方法可以避免企业因规模不同而产生的误导,有助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财务报表比较分析。

趋势分析法使用起来较为简便,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也较为直观。但是趋势分析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对比不同公司间的同一指标时,可能存在口径不一致。在对比同一公司内不同时期的的指标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另外还需注意要将偶然因素剔除,以及在特殊情况经营下得出的分析结论有可能并不具有可比性。

(二)比率分析法。通常是采用比较构成比率法,效率比率法和相关比率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算简便,得出的结果很容易判断,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也能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不同行业间的财务数据时也可以采用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类似的一点是在应用时也需要注意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和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三)因素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需要分析的指标以及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分别比较各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是笔者在本文中想和大家所探讨的方法。因素分析法又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方法是连环替代法;引申的方法是差额分析法。

使用连环替代法时需注意,不能变动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否则对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不一样,也会导致分析结论不一样。

差额分析法是在连环替代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简化方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N 的影响:

(A1-A0)×B0×C0 A变动对N的影响

A1×(B1-B0)×C0 B 变动对N的影响

A1×B1×(C1-C0)C 变动对N的影响

在使用因素分析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结合杜邦分析体系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谈谈杜邦分析体系的构成。

二、杜邦分析体系

在众多的财务指标里,如果只用一个财务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权益净利率是个不错的选择(权益净利率又称为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 净利润/股东权益)。因为权益净利率反映的是股东每投入一元资本在一个期间内所能赚取到的利润。因此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数值越高越好。那么,如何提高权益净利率呢?从分子分母角度看,要使结果变大,只需要让分子变大或者让分母变小即可实现。也即通过提高分子净利润或者让分母净资产变小,就能使权益净利率的值变大。但是这种方法感觉太过笼统,不宜付诸实践。

在这种情况下,杜邦公司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那就是寻找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为了寻找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需要先对权益净利率指标通过一系列运算进行分解,从而进化出非常有名的杜邦分析体系。

权益净利率的分母是股东权益,也即股东的投入,分子是净利润,也即股东的所得。对于股权投资人来说,权益净利率这个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概括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

通常来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值越高,代表企业股东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为了探究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净资产收益率公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资产,则有: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净资产×(资产/ 资产)=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我们再将净资产收益率公式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收入,则有: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资产/资产)×(收入/收入)=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以上公式中其中销售净利率即等于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等于营业收入除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等于资产总额除以所有者权益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的三个驱动因素中,销售净利率是利润表的总结,代表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二个驱动因素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第三个驱动因素权益乘数则是资产负债表的概括,代表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杜邦分析体系的公式,能够快速找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这样就能够找出股东投资回报率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如果销售净利率比较低,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强,如果总资产周转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很强,产品从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时间较短,产品属于薄利多销型;反之,如果销售净利率比较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如果总资产周转次数很低,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很弱,产品从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时间较长,产品属于厚利少销型;如果权益乘数较低,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因为权益乘数=1+ 负债/股东权益,这个时候增加借款会提高权益净利率。但权益乘数的提高不是无限制的,负债一多,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大,因为每年需要偿还大量的固定利息。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高,再借款时的利率会很高,有可能会超过公司资产的收益率,这时再增加借款就得不偿失了。

三、因素分析法和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举例

[案例]已知某公司2013 年和2014 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2013年2014 年

权益净利率13.5% 16.2%

销售净利率15% 13.5%

资产周转率0.5 0.6

权益乘数1.8 2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2014 年权益净利率较上年变动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依次计算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动对2014 年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方法一:使用因素分解法下的连环替代法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连环替代法比较简单,只需要依次替换求差三个驱动因素即可求出各个指标变动对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

方法二: 使用因素分解法下的差额分析法

销售净利率变动影响:(13.5%-15%)×0.5×1.8=-1.3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影响:13.5%×(0.6-0.5)×1.8=2.43%

权益乘数变动影响:13.5%×0.6×(2-1.8)=1.62%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为:-1.35%+2.43%+1.62%=2.7%

采用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分析指标的驱动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驱动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因此在财务分析领域被经常使用。但在运用因素分析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各个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和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四、杜邦分析体系的延伸

我们知道杜邦分析体系在财务分析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杜邦分析体系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在计算总资产净利率时,总资产与净利润是不匹配的。因为总资产是指债权方和股东投入的总和,而净利润只专属于股东,两者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另外杜邦分析体系是建立在普通的财务报表上,没有分别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也没有对金融负债和经营负债进行分别考虑。

针对上述所说到的问题,人们通过财务报表转换为管理用报表,并对杜邦分析体系按照管理用报表思路进行改进,得到了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首先是分子由净利润变为税后经营净利润减去税后利息。通过因式分解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其中: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五、总结

第9篇

【关键词】因素分析法;业务收入;人均费用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项指标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是广泛应用于现代财务分析中的分析方法之一,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有效性、实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财务分析人员的重视。运用此法可以根据医院经营出现的相应变化对医院门诊人次、人均门诊费用、出院人次、人均住院费用等收入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其各因素对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5年度医院财务月报表以及年终决算表。以2014年为基期,2015年为报告期,资料见表一、表二

二、计算公式与分析

1、计算公式:因素分析法就是以就诊人次综合指数和人均费用综合指数为因素指数,分别反映就诊人次和人均费用两个因素的变动对相关收入额变动的影响。在以下数学表达式中:

q:就诊人数 p:人均费用

人数变动的影响=∑p0q1-∑p0q0

人均费用变动的影响=∑p1q1-∑p0q1

反映全院收入总变动的指数(总增长%)公式为:

报告期收入/基期收入=Σp1q1/∑p0q0

利用以上公式及表一、表二的基本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

门诊情况:

2014年门诊收入增长额=7,170-5,720=1,450(万元)

2015年门诊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25.35%

门诊人数变动的影响额=0.0104*981,230-5,720=4,485(万元)

人均门诊费用变动的影响额=7,170-(0.0104*981,230)

= -3,035(万元)

两种变动因素共同影响额=4,485+(-3,035)=1,450(万元)

住院情况:

2014年住院收入增长额=4,520-2,620=1,900(万元)

2015年住院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72.52%

出院人数变动的影响额=0.25*15,320-2,620=1,210(万元)

人均住院费用变动的影响额=4,520-(0.25*15,320)= 690(万元)

两种变动因素共同影响额=1210+690=1,900(万元)

2、分析

(1)、门诊:由表一、表二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门诊人数变动使收入增加4,485万元,人均门诊费用变动(人均费用减少31元)却使收入减少3,030万元,二者共同作用使门诊收入增加1,450万元,由此可见2015年门诊收入的增收额完全是由于门诊患者的增加带来的。

(2)、住院:出院人数变动使收入增加1,210万元,人均住院费用变动(人均费用增加500元左右)使收入增加690万元,二者共同作用使住院收入增加1,900万元,与门诊增收的情况不一样的是:2015年住院收入的增收额一方面是由于住院患者的增加带来的,另一方面住院费用的增加也使得住院收入有所提高。

(3)、影响业务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a、人性化管理 院领导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使职工在感受到院领导关心的同时在全院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积极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b、科学化管理 医院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下半年实行了绩效工资改革,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核算方案,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理念,各科室在想办法创收增效的同时使得医院的业务收入不断提高。c、创新型管理 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旧的模式及思维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院领导要求各科室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要有创新意识,唯有创新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d、服务型管理 医院是公益事业单位,为广大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病痛是办院的宗旨,教育职工用爱心树立形象,用行动赢得口碑,良好的服务使得众多患者愿意来院就诊。

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

1、争取外援。在医院现有的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外聘一些技术过硬的医生来院工作。外聘人员利用自己的技能可以带动一个科室,影响到相关的科室,形成连索反应。

2、发展专科。专科是医院的特色和品牌,有了它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才有份量。

3、购置设备。在医院运营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借鸡生蛋”的方式购置新型设备,虽然方法有些陈旧,但不一定不适用。

4、培养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之本,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储备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在医院的经营运行当中,影响收入变动的因素很多,应用因素分析法定期对医院业务收入进行分析, 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医院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 正确引导医院的经营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 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活动中查明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影响程度, 以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财务分析; 创新

一、供电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背景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电网投资和建设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高峰期,供电企业的经营规模也不断扩大,售电量逐年递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是否科学和精细,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益和发展的质量。然而,供电企业的财务分析多数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着分析方法落后,分析模式不统一,分析内容缺乏深度、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切实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已成为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邯郸供电公司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经营特点,将科学管理和精益化理念贯穿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对财务分析的分析内容、分析模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完成了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标准化的财务分析模版,有效提高了供电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二、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供电特色的分析内容

供电企业财务分析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供电企业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供电企业没有产品存货,流动资产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环节,资产结构以固定资产为主,占整个资产总额的90%以上,资产负债率较高;供电企业销售过程以供、受电设备为载体,必然产生线路损耗,因此线损率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作为省公司的分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属于非独立核算企业,其财务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净资产不在财务报表上独立反映,企业损益直接向上级单位结转,增值税实行预征缴纳,购电成本结算与实际负担不相匹配,内部资金流向构成企业主要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筹资和投资活动,经营管理的评价主要依靠上级制定的业绩考核指标,成本预算以效益管理代替节约管理,资金管理实行以支定收统一调度等。

基于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需求,综合企业各方面评价的需要,通过对供电业务的具体分析,邯郸供电公司提炼出损益分析、财务状况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等十大部分作为财务分析的内容。其中供电企业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损益分析

1.收入分析。供电企业的收入构成主要是电力产品销售收入即售电收入,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收入分析主要是对售电收入展开分析;售电收入分析必然要对售电量和售电单价进行分析,对售电量又可以按照分类电量结构、分地区电量结构进行分类分析。这就形成了供电企业特色的收入分析内容。

2.成本分析。一般工业企业能够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等,列为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不直接归集某个特定产品的费用列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企业的期间费用;而供电企业发生的费用一般全部列为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包括燃料费、购电费、水费、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费用等。这也就构成了供电企业特有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内容。

(二)资产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对于资产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资产的基本构成情况、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资产增量变化情况以及评价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结构合理性分析,主要是从资产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关系来判断。

2.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输配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其作为长期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的比例巨大。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资金占用等情况对企业的效益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作为重要部分单独拿出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又可以按照大中型基建、配网、更改工程分别进行分析,这也是供电企业特有的分析内容。

3.经营协调性分析。经营协调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将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进行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与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相比较,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是否协调,考察企业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支付能力,各项活动是否有资金保证,是否存在资金闲置。

特别要指出的是,地市供电公司没有独立的投融资活动,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对相关指标进行还原处理,即将“上级拨入资金”的科目余额视同为投融资活动所能够带来的流动资金。

三、优化分析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分析层次

(一)指标分析

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可以进行进一步深入详细的分析。可以具体分析某个指标的实际值,通过结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标准值范围、含义等,较深入地了解某指标的实际意义,以及该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可以分析一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通过研究各指标实际值的大小范围、变动情况、比例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地理解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出企业在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二)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主要是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进行部分报表分析,即对报表的某一部分单独分析,研究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状况和特征。利用财务分析软件系统可以隐藏另外部分报表项目,将剩余的部分保存为符合特殊需求的分部分报表,也可以进行混合报表分析,将同单位不同报表的项目组合起来进行分析,或者将不同单位的不同报表项目组合起来分析,从而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方案分析

根据日常分析管理工作,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搭建了一组分析方案框架,将常用的七类分析设置成指标分析方案,包括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收入分析、成本分析、利润分析、资产分析、损益分析及售电结构分析。分析方案是根据企业常用或者财务报告需要引用的方案而设置添加的,也可以结合企业需要随时再建立新的方案。

以利润分析方案为例,包括了利润项目预算完成情况、利润项目同比完成情况、利润总额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分析、内部利润分析等全方面的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工作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地得出分析结果,并可借助软件系统立即生成财务报告和幻灯片模版。

四、完善分析方法,展开深入详细的具体分析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采取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财务分析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

(一)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运用最为广泛。包括同一指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比较、本期数与上期数的比较,同一指标不同单位、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等。

(二)比率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即结构分析,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通过分析部分对总体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关键指标因素,发现管理重点;通过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从而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2.相关比率分析。相关比率分析的运用主要是通过计算一系列的指标值实现的,涉及到财务分析的大多数方面。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偿债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流动资产、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求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第二,在盈利能力的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耗费与收入的比例关系。比如将净利润同销售收入、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对比,分别求出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在发展能力的分析中,分别将本期销售收入增长额同上期销售收入、本期净利润增长额同上期净利润对比,得到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市场占有能力和发展潜力,预测企业发展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涉及到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分析,可以作为独立企业的效率指标分析,但是对于非独立企业的地市级供电公司并不适用。不过可以将指标进行加工处理,即通过实际购网电价和购网电量的乘积,可以将“内部利润”还原为正常利润,将“上级拨入资金”明细科目的发生数作为所有者权益数,从而将其还原为独立企业,同样适用上述分析。

(三)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将连续数期的指标值进行对比,观察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趋势分析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方面的分析中,包括收入、电量、电价、成本费用、资金流量、各种指标的变化率等。

(四)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可以分析每个因素变化对目标指标总体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可对部分因素进行变动来预测其影响,从而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或政策。

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邯郸供电公司建立了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测算电价、电量等内部利润的影响因素对内部利润贡献额的大小。在模型中,通过调整每个影响因素的增减值或目标值就可以测算出内部利润的变化额,为供电企业测算内部利润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内部利润因素分析模型是建立在“边际利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的。首先对电力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供电企业的成本可划分为以供电成本、三项费用为主的固定成本和以购电成本为主的变动成本。边际利润即售电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而在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中,按照收入的3%所提的预征税,其实是与电量相关联的,所以也应作为变动成本剔除掉。所以,以售电收入乘以(1-0.03×0.11),再减去购电成本,得到的就是边际利润的值,再用售电量去除边际利润,即得到单位边际利润。

以公式表示单位边际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变动成本

边际利润=售电收入-购电成本

-电力销售税金及附加

即:边际利润=售电收入×(1-0.03

×0.11)-购电成本

单位边际利润=边际利润/售电量

在单位边际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原理,就可以分别计算出售电量、售电单价、购电单价对利润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以及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以公式表示如下:

售电量影响利润=单位边际利润×(报告期售电量-基期售电量)

售电单价利润影响=(报告期电价-基期电价)×报告期售电量×(1-0.03×0.11)

购电单价利润影响= -(报告期电价

-基期电价)×报告期购电量

每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该类电价增减值×该类电量报告期比重+该类电比重增减值×(该类电基期价格-平均基期电价)

每类电价对利润的影响=该类电价对平均电价的影响×总购电量

线损率对利润的影响= -线损率增减值×报告期购电量×(基期购电费/基期售电量)

五、创新财务分析体系的成效

(一)挖掘财务数据内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完整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和方案分析。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的各个方面,无论整体和概况,还是局部和细节,都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各项分析,充分挖掘财务数据内涵,为管理者掌握企业工作情况提供基本资料及深入分析资料,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了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建立了多种分析方案和分析模式,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管理者或其他相关利益者的不同需要,迅速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包括详尽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图表及幻灯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促进财务职能转变,发挥财务分析作用

现代财务的职能,不只是计量和核算,而应向管理和预测发展。新型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财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相关方案的分析,结合因素分析,经常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影响某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政策,发挥了财务分析辅助决策的强大作用。

(三)有效融合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管理职能

财务分析很重要的内容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实现了财务分析与预算分析相结合,细化了预算管理的内容,完善了预算管理的手段,有力地推进了预算管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管理的转变。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应用因素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分析形式,建立总体预算分析、成本预算分析、承包费用执行分析、资金流向分析、项目执行分析等多角度分析体系,充分发挥了预算管理为公司经营决策参谋、服务的职能作用。

(四)体现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精益化管理发展

精益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在新型财务分析体系中,通过方案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可以为精益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有力的技术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目标成本的执行效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可以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并有助于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新型财务分析体系充分体现了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能够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等情况。针对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分析,从而能够提供多角度的管理视角,从多方面为管理工作提供服务,有效发挥了财务分析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12-115.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预测;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控制

Abstrac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roject management of all stages of action each are not identical, do very financial work to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improving the benefit of enterpris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good financial analysis,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project cost summary for bidding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financial forecast; financial accounting; financial analysis; financial control

中图分类号:D412.67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企业财务人员工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会记账,还要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控制和总结。

财务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财务核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环境,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各环节的有效预测、分析和控制。工程开工前做好项目预算,施工过程中实行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完工后进行成本总结、评价,逐步走向精细化成本管理模式。现将成本管理控制经验进行一些总结归纳,以便和其他财务人员探讨和学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步骤及内容:

(一):投标时投标成本的预测

当确定要投某个工程项目时,公司经营部门(预算科)就会根据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依据项目所在地的市场情况、工程概况和竞争对手的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且是根据项目的成本结构细分到各单位成本,如材料、机械、人工费等,此时财务就应该对工程所在地建筑工人工资、工程需要材料价格(如钢材,水泥,木料等)和设备租赁价格进行调查,财务在这一阶段是配合经营部门(预算科)的工作,给他们提供相关信息。经营部门(预算科)参照财务人员获得的价格信息并结合工程量,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实施能力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一一作预算测算出工程总成本(预算成本),然后形成投标价格,该价格充分考虑了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自身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同行业竞争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中标后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指导依据。

(二)项目开工前的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估算。项目中标后,就要真正进入实施,这时的项目成本管理有别于投标前的市场调查和定价,施工前的财务准备工作那就更细了,依据项目部与劳动队伍、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所签订的合同等,根据预算部门提供的工作量,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工程成本预测,这时候材料价格、劳动成本、租赁单价都已经确定,不确定的是材料用量、劳务用时、机械用时,相对投标时的成本测算已经更进一步,更接近市场价格。

通过财务的成本预测,企业经营者在满足项目业主和本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施工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因此工程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决策、建立目标成本(计划成本)考核的依据,同时也是实施过程中对各项成本指标控制的标准,超出或节余时,都可以以成本预测对比实施分析原因,找差距和潜力。

(三):项目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施工成本管理需要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但也可以按照承包工程的规模,结构等情况,结合成本管理要求,灵活划分成本核算对象,不管怎样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都应做到及时、准确、真实的反应工程项目的成本,这样才能为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各环节提供依据。

(四):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形成过程和影响其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资料同预算进行量和价的比较,了解成本变动的情况,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预测成本的合理性,并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求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以便进行成本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分析的方法一般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财务一般采用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首先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然后分析计算差异形成原因。现举例说明因素分析法在成本分析中的运用:

某工程商品混凝土预算成本443040元,实际成本473697元,比预算成本增加30657元。

项目 单位 预算成本 实际成本 差额

工程用量 立方米 600 630 +30

单价 元 710 730 +20

损耗率 % 4 3 -1

成本 元 443040 473697 +30657

该指标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

以预算成本600×710×1.04=443040元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第一次用实际工程用量替代,以630立方米替代600立方米

630×710×1.04=465192元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30元替代710元

630×730×1.04=478296元

第三次替代,以1.03替代1.04

630×730×1.03=473697元

计算差额

第一次替代与预算成本的差额=465192-443040=22152元

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478296-465192=13104元

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473697-478296=-4599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清楚形成差异的原因,因此因素分析法又叫价差分析法。

第12篇

关键词:非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判断;非财务因素选择与分析

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核心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筛选、设立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大体上可分为财务因素指标和非财务因素指标两大类。作为财务分析与评价两大指标体系之一的非财务因素指标,其明显的特征是,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在指标体系中存在着与评价结果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问题。一般而言,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结果都不能直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按选定的分析评价指标比较,只要企业其他财务因素评价指标处于正常的合理变动幅度内,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而当财务因素评价指标没处于正常合理的变动幅度内,往往又被认为是非财务因素的影响。非财务因素指标与财务因素指标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对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则重视不够。因此,积极探讨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对全面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全面、准确地对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一、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的主要载体,准确把握其获取途径

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十分复杂且呈多样化,如调查报告、企业档案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资料、报纸、政府公告、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等,这些都可能是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它可以是成文信息,也可是不成文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本身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等等。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集中了纳税人主要的非财务因素;同时,在一些管理工作较为健全的管理和中介机构,如工商所、税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一般都建立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来全面、及时地记载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分析者获取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来源。

对于分析者来说,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非财务因素,首先必须认真全面地查阅以上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其次,利用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获得有关相关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非资料信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档案资料应能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主要非财务因素。但对于管理基础薄弱,档案资料不够规范、齐全的企业来说,采取与其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增强和补充方式;再次,利用媒体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有企业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等非财务信息。

二、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影响的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差异性

1.影响的方向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的对其产生消极的不利影响,但也有的是“雪中送炭”,会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破产企业的重组、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任命等,均可能增强其财务状况健康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者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影响的时间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不仅具有方向性,也具有时间性。有些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也许是“立竿见影”的,影响较为短暂。但有些因素,尤其是那些主要因素并不是短期存在、暂时影响的,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和“循序渐进”的影响。当前的许多非财务因素是在过去就已经存在着的,并可能持续存在、影响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非财务因素影响时间的持续性,进行动态的分析。

3.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影响企业财务的非财务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各项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一项因素与财务状况正相关,与经营成果可能负相关或不相关。也就是说,有些因素对于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影响是重大的、决定性的,但对于另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对非财务因素影响程度判断的目的,是要将这一判断客观、准确地运用到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预测之中。其中,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等,作为影响企业财务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动态评估的变量因素。

由于非财务因素的量化程度较低,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影响很难把握。一般而言,在未来的短时间内,非财务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但它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演变为主流因素,即随着其时间的变化,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如一些不利的非财务因素持续性存在,会使一些当前或短期看来没有问题的财务状况成为财务状况问题。也有一些非财务因素从一开始就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它们一般是一些重大事项,如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企业财务的质量状况骤然恶化,甚至功败垂成。

作为分析者应秉承客观、求实的专业精神,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程度,既不能无视其影响,也不能无限地夸大其影响。如当某一行业整体出现经营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地以此判断该行业中所有企业财务的质量,而应具体分析企业个体的财务能力。

三、非财务因素的选择与分析要抓住重点

非财务因素的上述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上的差异特征,要求分析者在非财务因素分析中,要有主次之分,不能对所有的非财务因素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应抓住重点,重点分析那些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所谓关键性因素,就是那些影响方向明显、影响程度较大的重要因素。这些关键性因素一般是以行业类型、企业特征、财务特点等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显然区别于对汽车制造厂财务的分析。在非财务因素评估中,必须在对所有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和因素的主要方面,从影响企业财务的关键风险点出发,动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这也就需要分析者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高水平的判断,这一分析判断很难用电脑来代替,此时,分析者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正确理解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的关系

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不是十分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和不真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使得企业所进行的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在财务分析中显得较为重要。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改变非财务因素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即不管会计信息是否完整和真实,非财务因素的分析都只能是建立在财务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非财务因素并不能决定财务分析级次和结果。忽视非财务因素对纳税评估的影响是不当的,而过分强调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也是不恰当的。

五、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