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时间:2023-06-11 09:3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探索价值观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第1篇

一、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相比,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课堂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1.落实三维目标时,缺乏整体性。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部分教师形而上学地理解“三维目标”的现象。一方面不能把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分解到课程目标中,造成目标偏差或目标确立过于抽象,目标虚拟;另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经验,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开放”,把三维目标人为地“肢解”,造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该落实的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些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处理实验教材时,缺乏创造性。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课本上的情景图没有现成的动态课件的展示过程,很难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功能,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致使许多教师在理解教材本意时发生了偏差,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不到位;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至部分教师完全照搬教材,不管其中的教学材料如主题图等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只管照搬教材上课,处理教材时缺乏创造性,脱离了实用性。

3.选用教学方法时,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中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对传统讲授法的全盘否定,就是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与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

4.创设情境时,缺失“数学味”。一位教师上“数学广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行了如下的组织:引入――周一的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让学生按一荤一素搭配起来,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展开――周三的菜谱(排骨、鱼、青菜、豆腐、油菜)让学生按一荤一素自由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序搭配的内在心理要求。巩固――周五的菜谱(荤菜是肉丸子、虾,素菜是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说一说,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一共有几种。应用――超市购物(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整节课师生都在写菜名、说菜名,与菜名打交道,考虑的是怎么吃更合口、更营养。可以说“生活味”很浓,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数学,然而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至今,这样的情境创设,仍为数不少。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我们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并充分挖掘情境背后的数学关系,“数学地”理解情境,让情境多一点“数学味”。

二、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自身的素质跟不上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有偏差,表现在:

算法多样化过量――当前在教学“数的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算就用什么方法算”,以为算法越多越好,越个性越体现新课程精神,不引导表述算理,不体现必要的优化,致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严重滑坡。

合作学习过头――时下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放任”代替“自主”,“放开”代替“开放”,动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过分追求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联系生活过滥――近几年,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度成为一些年轻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在教学中,教师时时处处创设生活情境,想方设法模拟热闹的生活场景,而忽视了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本质特点,让过浓的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

尊重学生过度――“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有些教师过于尊重、赞赏学生,以至于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对错、纪律遵守优劣,只要他们敢说、敢做,一律给以表扬,不批评、不教育,严重违背了课堂应有的常规教学。

可见,尽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理性的反思,许多课堂把传统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加筛选几乎全盘丢弃,课堂上就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是教师数学素养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存在差距。

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大纲教材相比,内容有了很大拓展,如增加了概率统计领域的内容,增加了投影几何的内容,还增添了一些训练数学思维的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如所有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增加了“位置”这一单元,许多教师就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简单,无非让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而已,至于这样的内容与直角坐标系有怎样的关联,就极少有人问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的学历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的学历教育所学的内容基本与数学无关。

2.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制约了教师实施新课程。

(1)教师工作量超负荷。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教师编制紧张,无论在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还是完小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包班现象,在被调查的92名教师中,周课时数15节以上的占19%,20节以上的占36%,两项合计达55%,可以想象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以至很多教师根本无力潜心钻研教学业务。

(2)教学资源匮乏。在调查中,有21位(占23%)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外,其他任何与新课程教学有关的学习材料,甚至连《数学课程标准》都没有。许多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新的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一样,都是国家指令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规范和指导教学最重要的依据。如此匮乏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3)工作环境单一、封闭。受环境和工作量的制约,一般村完小每个年级就一两个班,每个年级就一个教师,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无法开展;各完小之间地理位置分散,校与校之间的相互联络又不便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之间自然就少了横向联系,各自只能局限于自己一片小天地里单兵作战。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同伴互助”只能是空谈。

三、思考与建议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全面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是关键。根据以上调研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切实领悟新课标精神实质。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看,绝大多数是由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实质理解不透所致。因此,建议大家要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思考与研究新课标,各校年级组要进行经常性的研讨,每周或隔周进行集体备课,在上课后要进行反思、研讨与总结,不仅要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要寻找到改进的措施与理论依据,使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更好落实,使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得到同步发展。

2.加强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丰富自身数学素养。新教材加入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很有必要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而且由于新课程课堂的开放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以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来说,除了要精通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外,还要深入了解并掌握支撑这些知识背后的基础理论,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另外,新课程实施以后,在增加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学段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及时充电,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不但要学习小学阶段新增的内容,还要学习更高阶段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整体,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定位,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3.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英国作家斯迈尔斯的《以书为友》写道:“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是壮大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身的捷径。”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充分认识作为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重要性、紧迫性与读书的关系。希望教师将读书视为每天的生活需要,建议学校制定细致周详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方案并严格实施,充分营造优良读书的环境,浓厚读书的氛围,让师生人人都爱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 点滴思考

促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得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次《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无论是“数与代数”,还是“空间与图形”,在具体的目标要求中都作了较大的调整。

一、内容编排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强调数学的学习应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特色之一。《标准》教材大力精简了一些缺乏实际背景、技巧性过高、枯燥无味的内容,而增设了一些“现实的数学”,选择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使课程内容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如《标准》大力精简了一些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和繁琐的计算题。却大幅增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因为有关知识是学生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是他们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素养,如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等,而事实上,“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本身与现实生活又是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并富有重要的数学价值,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又如负数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非常密切,如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的表示法,银行取款的表示法及水位警界线的表示法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负数的知识。对此,《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的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让学生经过对负数的认识,将更深刻地认识数,同时,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数学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数学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又如在一年级分类概念的教学中,教材是从学生熟悉的“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生活情节导入的,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亲自动手分一分、摆一摆的操作过程;生与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从中去充分体会分类的作用与分类的技巧。

二、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对一些数据的处理,取近似值的比例高于精确值,因此,估算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2000年的《大纲》提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但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并没有将估算落实到某一知识点上。

《标准》对估算的要求则提出明确的落实点。例如,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根据给出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的一个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本的计算方法是有的,但是不是只有一种,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而且一种基本方法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基本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也许另一种方法才是基本的。算法的多样化、方法的多样化,实质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是指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方法。

三、重视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使用计算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准》强调学生结合现实背景理解运算的意义,在养成按一定规则进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鼓励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世界、解决复杂问题。如“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对所得的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利用计算器)”按照过去,学生要发现上述的规律,需要做大量的运算,这样,学生就将宝贵的时间都花费在计算之中。而计算器的运用,则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运算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重学生的探索与交流

第3篇

提起教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要解放思想,而事实上学生同样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学生思想上,理念上变了,才能形成一种开放,进取的心态,积极投入到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为此,我专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仅凭死记硬背学到的有限知识,而不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针对学生的心理,我拿出近几年,特别是去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看一看,大家明显的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改革、创新、素质教育的气息,发现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试题已荡然无存,而开放型试题越来越多。试题比较重视考查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中学生要具备的素质是:勇敢,敢于冒风险;自信,独立性强;勤奋,进取心强;热情,有幽默感;坚韧,有恒心;认真,一丝不苟。

一、 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依赖心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心里十分严重。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培养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适应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自主探索,在复习课中,每开始复习一个章节,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给出知识点、知识网络,然后小组讨论、补充,最后在黑板上给与明确。

关于合作交流,每次考试完毕,我最多花10分钟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另外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错误的纠正,解体的方法技巧,都有学生自己解决,并由学生自行进行针对检测。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乐趣,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使自己的情感与数学学习相交融,有了长足的进步。

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但集体授课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交流的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自主探索——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由此可见,教师的授课几乎是每一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策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不能将合作学习中传统课堂讲授等同视之。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有着较强的研究与探索价值,能为继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

二、因为是改革,因为是要摒弃旧的不良的习惯,学生总有点担心:这种搞法会不会影响对知识的掌握?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学生的活动是否肤浅?事实证明,在复习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平行班级相比较,在历次考试中遥遥领先,而且,学生把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整个班级团结协作,学习气氛浓厚。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合理分配小组为前提

一个班大约分六个小组,每小组8、9人,而且从各方面给与均衡。例如,按成绩给与均衡,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带动其他的同学;按性格的不同给与搭配,使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性格开朗、勇于发言、探索、爱帮助同学的学生。采取教师协调,自愿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使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表达(口头、书面)的能力等方面取长补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协作,保证顺利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打下基础,而且在无形中让一些学生得到身心的锻炼,具备了一些良好的素质。

2.培养带头人为基础

各组选出组长,挑选几个数学基础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公正、热心的学生,让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有所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在日常课堂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刚开始时,甚至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他们接受了,并且从中尝到了甜头,就越发的喜欢这种方式,并能自觉的运用到课堂中去。

3.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保证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意味着课改不只是那些精英们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坦率的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看到老师的变化,学生从背后走了出来,不再害怕说错、做错。

4.探索和合作为关键

通过探索与合作,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目的,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都包含在内。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想、能做、能说的就大胆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适时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景,提供让学生思想、常识、探索、发现的机会,形成主动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合作性评价为激励:各组活动情况如何,最后要进行评比,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合作的积极性

首先是学生自评、互评,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探索与合作中的得与失,各组相互交流,采用竞赛、展评等方式。再是教师点评,主要对学生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述,使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有待于改进。评价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团队荣誉感,呵护学生的思维锋芒和锐气。

可以这样说,一个合理的评价在整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决定这种教学方式的成败。传统教学理论大都只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教学的情意功能则重视不足,忽视了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运用合理的评价,主要指合作性的奖励是很重要的。在这种奖励结构下,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以他人的失败为前提,一个人的成功能够帮助别人也取得成功,各人之间存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保证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顺利进行。

第4篇

关键词: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教育行业在新的时期的发展需要更高、更新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在新形势下对于毕业生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综合性人才教育观和社会的需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满足企业等各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高校开始注重的教育观念和未来发展趋势。地方本科院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力求在培养新型人才的道路上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让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已经开始被各院校所重视,也开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一、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因素

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同以往有了很大改变,这种转变对于教育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探索一条适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道路显的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者要具有活跃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用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本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对本院校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改革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其中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的需求

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治的创新都需要具有一定才能的人才,而人才的“输出地”正是这些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获得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享受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技术,因此,应当具备社会需要的才能。而从前院校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散养”教学,荒废了很多学生的宝贵青春时光,对院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时间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成为院校改革的因素之一。

(二)各所高校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阶段,不仅社会中存在着激烈竞争,就是高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高校间的核心竞争力便是这些高校学生。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其实并不均衡,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地方高校在获得政府教育资源和优惠政策方面不具优势,这也让很多本科院校在竞争中无法得以突出体现的重要原因。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改革则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校形象的一个最佳途径。

(三)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新世纪是伴随着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必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不仅教育界在机遇与挑战中生存,各行各业也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要进行改革,为自己创造机遇的机会,为迎接挑战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机遇和挑战储备力量,而这个有力力量便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必须要通过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一展身手,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准确把握改革方向,沿着正确方向勇往直前,是地方本科院校所应当采取的有效改革策略。因此,确定改革的方向,确定正确的改革路线就成为改革的先决条件。地方本科院校要立足于自身条件的基础,在改革探索中寻求市场需要,培养有价值得人才,使之为祖国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

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地方性,这是其优点,同时也是其局限性。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既要立足于自身地方性特点,也要将眼界进行拓展,放眼于更为广阔的空间。首先,院校要立足于自身的现状,对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探索价值观养成策略;其次,要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支撑,构建自己学校的特点,突破自身条件限制,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进行发展。第三,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将思想教育与教学课程相结合,与无形之中进行正确思想观念的灌输。第四,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总结,从而获得真正的“自己的”知识。

(二)构建新型化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以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学校需要立足社会需求,创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等相适应,做到无缝连接,保证人才的“实用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理论教育,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好的理论做支撑,学生很难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其次,注重学生专业化培养,未来的人才虽然需要其综合能力,但是更加需要其极具专业性的专业能力,因此,学校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不仅不可偏废而且还要加大培养力度,让学生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第三,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尽量开设多门课程,让学生进行挑选,提高其综合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

(三)建立新型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自己的定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那么则很难让学生所学习到的理或者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很难让学生的做事能力有所提升。因此,院校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立足自身院校的基础,建立更加明确、具体、实用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院校要一改以往的传统培养目标,对自身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有统筹了解。第三,对教师进行谈话,深入了解教师的资历,教学水平,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效果,适当的情况下做好备案登记。最后,要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制定,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并且对于目标还要设定相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便于监督目标的完成效果。

三、大数据时代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策略

(一)面向大数据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与生活的网络化与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电子商务等技术改变了传统企业的运作和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地方本科院校面临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凸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及技术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确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过程,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时俱进,改善培养条件让新技术、新观念及时走进课堂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二)面向大数据培养个性化学习

印度教育学家苏伽特・米特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定义: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在这样一个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学习平台,在大数据环境下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

(三)面向大数据的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给传统大学教学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翻转课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以教师设计的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在线导学,引导学生在视频教学下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解答,并对学习成果、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分享。微课是以在线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将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分解为有目标、方法、任务、互动、反馈和评价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微课、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上的变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种教学模式简化成教学体系,因为一种教学模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当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相互融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培养

高校人才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合格的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充实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因此鼓励教师参与各种专业教学学术会议,以使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及时地结合专业知识应用到专业教学中;结合各专业特点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建设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五)面向大数据建立完善的社会就业信息反馈

社会实践对毕业生的考验是评判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传统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社会实践反馈,通常采用电话调查,这种方法很难准确了解学生的就业信息、就业环境以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和收集学生就业环境的全面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及时掌握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如需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并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实际的需求。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W改革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更多要求,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要面对现代社会,在促进院校自身发展、教学成绩显著的同时,也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发展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忠兵.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04):176-177.

[2]李轶.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究――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50-51.

[3]赵运林.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月刊,2009(04):26-28.

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数学还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研究科技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早已深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在数学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文思想的挖掘、渗透、传播。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是数学老师所要研究的课题。

一、人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包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道德、人性等内容。它以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核威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应用古代数学家的成就与故事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关注数学发展历史的热情。例如: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因家贫辍学,靠勤奋刻苦自学成才,不仅用初等方法解决了许多历史上的数学难题,还身体力行,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面对数学家的坎坷人生、惊人毅力和辉煌成就。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祖冲之,南北朝时代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

三、加强教材建设,深挖教材内涵,渗透人文思想

1、通过用字母表示数、数与式的运算分析,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再由一般到特殊;通过二次三项式可用求根公式来分解式;“四个二次”的关系,指数与对数的关系;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动力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数轴、绘画、列表;建立直角坐标系解答函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和有规律变化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又通过几何三角知识的教学积极渗透与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使之“数中见形,形中有数,体中有面,此中见彼,从抽象到具体等”以捕捉习题教学中的德育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我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指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社会就像一个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都象平面内的点一样,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统计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养成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近几年来,中学生弑母,大学生伤熊事件不时发生,令人震惊。人文主义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与敬畏,学生的道德水平下降,让人担心。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是新教育理念的要求,是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四、在解题思路教学方法上对学生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博伊竭力呼吁:“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当今,现代教育正在逐渐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在方法上要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1、数学的作用在于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规律,又反过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抽象即意味着求简、求美、求新。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会进行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要认真审题,紧扣已知条件,由条件展开思路,抓住关键点,尽快完成由“已知―可知―需知―未知”变为知的转化。

第6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在当今社会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中英语正处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因而尤为重要。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是指充分提供符合学生水平和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把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使学生主动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有效掌握知识并加以应用,同时,在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有效的情境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并设计各种自然情景和模拟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从不同角度提供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和氛围。此教学法是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的,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使教学双方都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话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增色不少,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多媒体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模拟出看病、乘车、就餐、运动等场景,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东西,费时费力不说,又很多情境很难真实、完整地在课堂再现。但运用多媒体,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情境,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上文字与音乐,马上会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场景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需要突出、强化的地方进行加量、加粗、闪烁等处理,创设出更为鲜活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三、利用角色表演,感知生活情境

初中生的表现力和模仿力很强,利用这一特点,以表演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迅速地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学生可以就教材上的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使真实情境再现。另一方面,如果课文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时,可以模拟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角色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到与购物有关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来进行表演,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能亲身感知语言情境,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抓好英语学习的课外延伸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日常生活则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就要注重时空的适当延伸,要切实做到由课内向课外进行有效的延伸,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适当地迁移到日常生活当中。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设法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增加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创设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开口说英语,大胆说英语,敢于用所掌握的一些单词或者是知识,大声和老师、同学或者是校长等用英语打招呼,相互问好、交谈。此外,也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角或者是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各类英语活动,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实践和交流的平台等,英语教师也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思考、探究,让学生们都能够在积极主动的课外实践的参与过程当中学有所得,进而再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创新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五、讲究教师提问艺术

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美国一位著名的教学法专家指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我们的提问不应只重视学生的回答,更要关注学生思考与思维的全过程,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激情,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精髓,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要增强问题本身的思考与探索价值,研究提出问题的艺术,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当然也要做好教师的指导工作,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完美统一与结合。

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求答案的过程,而提出问题代表着学生思维的全过程,是学生主动发问的过程。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要鼓励学生勇于跳出传统教学条框限制的固有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发表个人见解,改变以往教学的“一言堂”,让课堂上拥有更多不和谐的声音。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不断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

七、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于实践探索,创设出各种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情境。适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全面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魏国栋,吕达,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讨论式;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46-04

一、讨论式教学模式阐释

讨论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采用生与生、生与师、师与生的多主体互动方式,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讨论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文本教材、网络资源不再单纯是教师授课的支持材料,而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共享资源;要求学生学会,更强化学生会学,即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地获得相关资源,自主地消化、吸收、转化,完成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和再造。

(二)强调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型

在讨论式教学的情境中,教师不再只是文本教材及PPT的讲授者、演示者,而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者、支持者、引领者。教师既要设计和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和主题,更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将不再是教师讲完、讲清、讲好了没有,而是要评价学生学会了没有,会学了没有,会自主学习了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化和发挥。因此,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彻底转型,从知识和意义的授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引领者;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三)强调问题导向、主题引领,即问题本位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动机、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从而推动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学习。从教学过程上讲,这是讨论式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四)强调协作学习

讨论式教学中的小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从教学管理需要出发的行政性小组,而是以获取知识和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性小组。这种协作学习小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单元。在学习小组里,每个学生都要自我管理,按照分工积极获得相关学习资源并形成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要通过生与生的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完成初级层次的学习。

(五)强调全方位学习互动

这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创新性重塑,以小组协作学习为基础,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全班级的对话,围绕问题和主题,实现组与组、生与生、师与生的全方位互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交流和争鸣。全体学生在共享学习成果的同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升华,完成第一次深层次的学习。

(六)强调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讨论式教学弱化了教师的讲授,但不等于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教师主导作用在更多方面需要充分强化。一是教师要当好“设计师”,善于设计既切合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和主题;二是要善于帮助学生获取和领会学习资源;三是要善于引导和掌控课堂全方位交流对话,以平等身份参与其中,积极进行适当的暗示、释疑解惑,积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多向互动既坚持开放性,又保持方向性;四是要善于进行一个高水平的总结点评。总结点评是讨论式教学的终结性环节,也是学生的第二次深层次学习。这一环节应该由两方面构成:其一,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精神给予鼓励,对学生独到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给予肯定,尤其要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给以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对于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偏颇和不正确的思想观点也要作耐心的、有说服力的纠正。其二,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讲授,这是讨论式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这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决不排斥教师讲授。而且,强调教师要十分重视总结点评的讲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和精炼,做到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要具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引人入胜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唤起学生的心灵觉醒和信仰追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勾勒出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环流图,如图1所示。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理论固然是从实践中总结升华出来的,但实践也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对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有助于克服实践的盲目性。

(一)哲学依据

在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事物的矛盾运动,促成事物的变化。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恰恰是讨论式教学模式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大学乃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终极目的是造就学生,是促进和促成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人生意义的不正确、不成熟、不稳定到逐步正确、成熟、稳定。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在教与学、教师(教育者)与学生两者构成的矛盾共同体中,学生是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施教者施加的一切影响,只有通过教育者自身的体验、顺应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引起教育者自身的矛盾运动,促进和促成其智力和心灵的成长。讨论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这一哲学规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学生以更多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在外因的作用下,内因发热,自主获得学习资源,自主消化领悟,并在f作互动中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反思、自我升华,提升和充盈精神世界。

(二)现代教育理论依据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丰富的教育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学界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开展了深入的教育研究,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论逐步形成。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在教育结构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一种非同构性矛盾关系。从施教角度讲,教育者承担着造就人、造就社会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的责任,表面上属于授受主体,受教育者属于授受关系中的受体、客体地位。但从本质上讲,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目标、教育使命的最终承载者、体现者,才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正主体。长期以来,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及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这一非同构性矛盾关系却严重缺乏了解和认识。体制上的制约、观念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滞后,导致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固守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的外铄性教学,把学生当作“瓶子”去灌,当作“袋子”去装,当作“器物”去加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超越性受到严重忽视和压抑。应该说,教育的这一痼疾是我国教育屡经改革而成效甚微的基本原因之一。讨论式教学模式恰恰根治了这一教育顽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和重塑,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认和顺应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和主体性。

(三)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在西方产生很早,已有百年以上的成长历史,成为关于教育教学方面一个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对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应围绕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协作和交流是基本方式和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决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再单纯是学生的知识呈现者、传递者,而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合作者和高级伙伴。讨论式教学模式,正是学习和借鉴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而进行的一种实践和创新。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要点

目前,在大学各学科教学中都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改革“三个中心”模式,重塑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需要申述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具有更大的契合性和必要性。对此,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质及对象差异做一些研判。

(一)人学性是讨论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的出发点

大学思想政治课大体包括思想品德课、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哲学基本原理等课程,因学校与学生层次不同,其开设情况也有所区别。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传授是必需和必要的,但更其主要和重要的教学目的,在于涵养人的德性,完善人的人格,实现人的精神再造,培养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其他自然、人文学科比较,大学思想政治课具有更强烈、更突出、更浓重的人学性。基于这一学科特质,教学活动决不可以以传授知识为主旨,不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而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我”与文本的融合,在学习中反照自我,调整自我,自觉主动地完成知识和人生意义的重构。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一直处于低微状态,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即是忽视了思想政治课是涉及人的生命意义,涉及人的精神活动本身的特殊学科,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普遍的灌输,学生被当作浇灌的对象;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普遍的智育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弱化了人的培养和造就;教学内容上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往往陷入空洞说教。由此,使本来与人的意义世界休戚相关的思想政治课,形成了“人学”空场,成为外在于主体之外的外铄性力量,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相斥性。讨论式教学模式革除了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这些弊端,使学科教学回归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价值维度。

(二)体验性是讨论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的核心点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相关学科知识的说明和证明。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学科特别是思想政治课属于精神科学,其教学目的是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集中和主要针对的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建构,只能通过学生的内在性的体验来完成。换而言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接受,无法通过单纯讲授的方法来完成,必须而且只有通过其自身的选择、判断、同化、顺应等内化的矛盾运动去实现。这一观点正是大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的体验性特质所在。在当代,由于西方各种思潮的流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复杂刺激,多数大学生陷入观念纷扰、价值多元和人生方向与意义失落的状态。而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诉求,是要激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关注,建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的精神家园。讨论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平等的对话、交流中,领悟和接受区别于自身的价值目标,正确评价“自我世界”、“他人世界”,从而把自己融入真正的“大世界”、“大人生”、“大意义”,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生态重构。

(三)个体差异性是讨论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的落脚点

在自然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对象也存在个体差异,但这种差异只在于经验的多少和智力的高低,只在于知之多与知之少之区别。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则不然,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可以说是千差万别。除经验、智力、知之多少之差异之外,由于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周围人群等各方面接受的信息不同,引起的反应不同,每个学生都形成了独有的成长渴望、个性化的内心焦虑和迥异于他人的价值冲突。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根本不可能适应学生如此复杂多样的个体差异,难以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及学生心灵需求真正契合,难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呜,最终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人的精神重建效果。讨论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反,在重视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广阔时空,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各抒己见,协作交流,自我叩问,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完善,达到充盈和提升自身精神世界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用心用力,讨论式教学模式对于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低微的状况极为奏效,不仅是一般教学方法意义上的改革,而且是具有方法论价值意义的重要创新。

参 考 文 献

[1]杜威.杜威教学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梁建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完善的着力点[J].理论探讨,2005(5):74-76.

[3]恽瑛,张勇.研究型、互动型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7-29.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26-02

央视节目《赢在中国》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征服了众多的观众,而我就是这众多的被征服者之一。每当听到那首主题歌《在路上》,感动在心中就会油然而生。如果说那是一个个创业者的人生输赢的真实感想,那么我们一线教师每天奔波执着于课堂,是否也应该“赢在课堂”?

河北省推行新课改大约已有几年时间了,面对新课改、新理论、新教材,我们这些走在新课改路上的一线老师,如何赢,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向一片海阔天空?

爱是教育的主题,是成功的秘诀。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将自己的爱心与真心献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热爱,让全体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与雨露下,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来换取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以这种积极的情感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转移到对学科的学习态度上来。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学生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细心挖掘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学生的认知就只能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是要对学生充满期待,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督促学生进步。

教师在明确学生当下的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之外还要明确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都需围绕这一目标,但是切记不能偏离教学宗旨。可以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但是最终都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服务对象。教师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才能顺着教师引导的方向顺利发展,所做的学习功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不是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在设计教学时我们不能将三维教学目标强行放在一起,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契机,渗透三维教学目标无形。

语文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许多著名文学艺术家在语言的运用上都非常讲求艺术性。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所营造的文学学习氛围对学生会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离不开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内涵。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作者波澜起伏的感情,体会文章中语言运用的独到之处。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严谨性。在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本身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准确性,也就是说语言要精练、准确,不可模棱两可,存在歧义,使学生无法弄清题意,无法进行解答。

2、问题的探索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避免那种是非判断型题目或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来解答的问题,而是在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提出富有思考价值、探索价值的问题,并留出更多思考的空白。这样,学生才可以展开充分的思考,才能突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问题的启发性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且会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不断解决来促进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挫折,阻碍学生的思维。此时,我们不可轻易地抛出答案,而是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学艺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与艺术性,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行为。

1、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互动,以一系列富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使学生积极调用知识储备、挖掘潜能,发挥学习的主观性与能动性,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来。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方向。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传输媒介质的飞跃,将原本用单一的文字来表述的内容转换成生动的画面、形象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与精彩的视频,将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这样更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与思维转移到教学内容本身上来,而且能够准确而形象地传递文本信息,具有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的特点,更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

3、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最为流行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基础上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学习过程,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与喜悦。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更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展现、潜能的挖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个体行为,成为精神上的享受与情感上的愉悦。

语文是开设其他课程的基础,因为无论是在何种学科的学习中,只有完全理解了题干的要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或者研究。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要拓展学生不同方面的视野,以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使之能够游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教师在进行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延伸一些课外知识,如本文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历史故事等。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拓展到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再延伸到林徽因、金岳霖等著名人物的一些生活阅历上。这样的课外延伸式教学会对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延伸性教学,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便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获取课外知识的平台。

反思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第9篇

关键词:歌唱技法;哲理 ;思辨性;探微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4.050

作者简介:韩勋国(1945~),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武汉 430070)。

收稿日期:2011-04-18

“有定规与无定法”、“科学性与艺术性”、“口传与心授”等,是在歌唱技法的学习与运用中不可回避的赋予“哲理思辨性”的艺术问题。因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在歌唱技法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特点及其所隐含的各种哲学之理,对于提升人们对这门技巧性表演学科的认识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些问题中的艺术哲理不仅含有艺术本原与原因的智慧,而且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艺术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显然,透过这些问题中的哲理来感悟其认识论、方法论,并以此指导我们进行歌唱技法的学习运用和歌唱艺术表演的实践,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歌唱技法之“有定规”与“无定法”之辩

在文学创作上,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里有一句为后人推崇的名言曰:“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变通则久,此无方之数也”。他不仅道出了梁朝以前的文学创作在体裁上从《明诗》、《诠赋》到《书记》,是有规律可循可继承的,而文辞、笔力之数(艺术手法)则无规律可依的事实,更为深层的意义还在于,他揭示出其中隐含着的非常朴实而深刻的哲理――事物的“变”与“不变”之对立统一规律。告诫人们应精通“变”的奥秘。后来,人们通过思维的发散,发现所有艺术门类中无不包含此理,歌唱艺术亦然如此。因此,在当代歌唱艺术研究中,常常提到“歌唱技法有一定之规,而无一定之法”之说。

所谓“有定规”,主要是指歌唱技法特定的发声、咬字的基本原理,运用歌声表现歌曲作品体裁、内容的相对稳定的规律性、规范性。如果这门艺术、这门学科没有了自己特定的技法原理和规定性,也就不可能成其为一门特定形式的艺术了。具体而言,首先,从歌唱技法本身出发,其特有的基本原理是“从肺脏下部发出的深气息冲击有控制力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基音’经喉、咽、口、鼻咽等腔体获得共鸣,最后从口腔发出美妙而响亮的艺术化歌声”和各种语言特定的发音规则。这应该就是尽人皆知的歌唱艺术的“定规”。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人们再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和再认识,并沿着这个基本原理去探索――实践检验――再探索――再实践检验,才有了今天所获得的歌唱语言学、歌唱发声生理学、歌唱心理学、歌唱音响学、歌唱表演学、歌唱美学等等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或称为本质性、规律性、理论性成果)。反过来,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歌唱者的学术视野,陶冶歌唱者的艺术素质,提高歌唱者的艺术表现能力等等,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其二,从歌唱表演与歌曲作品的关系看,歌唱技法的作用首先是将歌曲作品(一度创作)的体裁、题材、内涵情感、各种旋律音调、节奏节拍以及所隐含的各种风格等等充分再现出来。换言之。它要通过具有规定性的语言表达、歌声的行腔走板以及它们所体现出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等技巧与手法,将作品中富有规律性的音调变化、力度变化、节奏变化和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吓等等情绪清晰的表现出来,使人们首先感受到由作品带来的审美感受。这应该是作为二度创作的歌唱表演艺术所应承担的第一任务。至于歌唱者个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则是在表达作品中规定的内涵与风格的基础上,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显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歌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双重审美内涵,才能真正体现出歌曲作品与歌唱表现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来。此外,对于不同流派的词曲作家所创作的不同体裁的歌曲作品,虽然其中隐含着词曲作家的创作个性,但同时也体现出一种音乐创作流派共同具有的风格,歌唱者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形象去表现,这似乎也成为一种常规,积淀着人们深层的审美心理结构。譬如欧洲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的著名男高音咏叹调《你这美丽的肖像》,这其中莫扎特用十分优美的旋律,异常生动地表达了塔米诺王子对夜后之女帕米娜真诚的倾慕。于是乎,歌唱者就应该采用抒情而柔美的歌声形象来表现,才能体现出这种古典乐派的风格来;而以普契尼为代表的欧洲浪漫派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著名男高音咏叹调《冰凉的小手》,虽然同样表现了一个潦倒的诗人对穷苦的绣花女的爱慕之情,但由于这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是以优美的旋律中隐含着富有浪漫的激情见长,因此,歌唱者就应该采用抒情、风趣而比较激昂的歌声去体现出这种浪漫情调才合情合理。换言之,多少年来,对待不同流派的作品,无论在用嗓方法、处理手法等都已形成一种“共识”、一种审美文化,违反了这种“共识”或曰审美文化的规定性,歌唱表现的意义就不明确,甚至闹出张冠李戴的“艺术笑话”来。

所谓“无定法”,是指歌唱技法(或称技术、手法)虽然是建立在歌唱发声原理、艺术创作原理之上的一门艺术技法,但应“因人而异”,“因人而宜”,体现出丰富的变化来。我们知道,人的嗓子就像人的面孔一样,千姿万态,各异其彩: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薄,有的浑厚,同样,人对歌声的审美情趣、感受力、理解力等等也都存在着一定差异,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就不可能采用某种“固定之法”。一者,嗓子与审美情趣、、感受力、理解力的差异性会给歌唱技法带来一种不可替代性:即它的强烈针对性。只能是一人一法,千人千法。正如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所言:“最普遍的意见是每个大歌唱家都有一套帮助他获得荣誉的、非常明确的方法。…… 但这些‘艺术家’的特点还是有它逻辑上的原因。他们之所以成为歌唱者的习惯,是由于它们适合于这个歌唱者的个性,因此也就是这些特点保证了这位歌唱者的高度成就。歌唱者通过练习和积累经验逐渐知道舌头和喉头在怎样的位置上才能把某一个音发得更好。歌唱者并不是通过理论或计算才知道这些,而是通过反复试验得知的。但是这些知识也许只对他一个人有用;别人也可能唱出同样漂亮的声音,但用的完全是另一种方法。因此可以大胆地说,有多少歌唱家就有多少种方法,同时,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即使用得再正确不过)也可能对其他任何人都是不适用的”。[1]二者,从哲学思辨的方法论上看,无论歌唱方法或是演唱处理手法都应变“死法”为“活法”。说歌唱技法、艺术手法是一种“法无定法者”,这就意味着对歌唱技法、艺术手法的掌握不能死啃教条,既应有法可依,又要打破常规,应根据个人的嗓音条件、审美态度去标新立异、创新方法,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个性特色来,这样,才能还其歌唱技法的生命本源,使其活灵活现于人们的听觉之中。其实,无论在歌声训练还是歌唱表演的各个环节上都是有法可依的――如当前公认的:歌唱气息运用上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用嗓上的“真假声混合法”、共鸣运用上的“胸腔、口腔、鼻咽腔混合共鸣法”…… 等等;在歌唱表演上的“虚实结合法”、“情景交融法”、“对比法”、“隐喻法”、“暗示法”…… 等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在前人个性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共识”,是排除了“个别”取其“同感”后的一种“共性之法”。它虽然具有了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却变得抽象而无法操作了。对于后人的个体性歌唱行为,它却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提出来,叫人们“应该这样去做”就能获得美好的歌声和最感人的艺术表现,然而,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却又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用心解开的一个个“谜语”。

然而,唯物辩证法却给我们带来一把解开这些“谜语”的钥匙。它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有着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体”、“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为我们沟通“应该这样去做”与“怎样做才对”之间的关系搭起了一座“桥梁”。我们将通过这个思辨的方法(桥梁作用),从对歌唱技法的“迷茫”中获得“苏醒”,感悟到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以这种共性的方法为指导,创造某种条件,对其作一种具有个性特点的“还原”―― 将这些“共性之法”转化为一个个适宜自己嗓音发展的富有个人审美情趣的可以操作的各种具体方法与步骤(条件),就便自己的歌唱技法的学习与运用了。显然,这种方法与步骤的“转化”又是一个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的过程:有的人可能表现为“化无为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收一切有益的演唱表演经验,积少成多,积水成渊),有的则可能表现为“化短为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的需要“化难为易”(将难度大的歌曲作品,分解为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型练习,待获得一定能力后再演唱难度大的作品),有的只需“化能为巧”(将自己初步掌握的技能、手法,变化为熟练的技巧,即成语之“熟能生巧”),有的甚至更需“化巧为绝”(将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技巧、手法进行精益求精的艰苦磨练,使其成为独具一格的“绝活”)等等。归根结底,这种“转化”是以能否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个性特点强烈的艺术典型为目标来检验其可行性的。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同样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唱法,“千人唱来千种声”;同样一首优秀的歌曲作品,“万人唱来万种味”,就是歌唱家这种共性化与个性化艺术创造行为“辩证统一化”的结果。而在这种结果中又凝聚着“法无定法”这个最为核心的思辨性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歌唱之技法具有变化无穷的多种“谜底”,要揭开每个“谜底”,全凭各位歌唱者对思辨之“道”的感悟了。

综上所述,深刻认识歌唱技法的“有定规”与“无定法”之对立统一的本质,可以打开我们艺术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视野,促进歌唱技法的创新和歌唱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最终的结果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多种多样的审美需求。

二、歌唱技法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辩

(一)歌唱技法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从本质上讲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

艺术与科学原本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的事情,它们不可能彼此矛盾或相反对,但是,当它们同时在歌唱技法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后,也就必然要发挥各自的功能,产生不同的效应。前苏联学者A•Г•斯比尔金在其《哲学原理》一书中曾指出一个事实,即:“在科学中,一个结论越具有概括性和绝对性,我们就越难以根据这个结论的形式来确定其作者,因为科学的语言是无人称的;但在艺术中情况则相反:一部作品越是具有重大意义,则其创作者的个性的痕迹就表现的越明显”。[2]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事物的一般规律。它的思维是借助概念、推理、判断等方式来实现的。它们虽然也要从感性认识出发,却必须剔去客观事物中的个别、现象、偶然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的抽象,揭示出一般、本质、必然的规律,从而飞跃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形成一种科学理论。如歌唱发声技术中的频率决定音高、振幅决定音量、泛音决定音色等等自然科学性结论。它们的价值在于提高人们对歌唱技法中一些表现特点的客观规律性(共性)的认识能力。因此科学理论逻辑性严格而严谨,观念性确定而抽象,无法显露出个人的痕迹。而艺术创造的目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人文法则――社会中的人与事以及相互关系中体现的美的规律。它的思维方式是依赖“形象”来实现。它是一个想象、联想、情感、感知、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功能有机结合的过程。这种思维始终围绕着形象而展开,虽然也要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用不着剔去个别、现象、偶然等因素,而是本质化与个性化同时并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特别突出创造性想象的作用。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把分散的素材重新组合,创造出具体可感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而,“典型性”和“个性化”是其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动:即艺术形象以情感为中介而不断推进,情感始终渗透在艺术形象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种思维方式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受歌唱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并且随着歌曲体裁、题材等不同和个人演唱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点。进而言之,歌唱艺术所创造的美,是人声美、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的集中体现。而“美的东西是对象内在生命的某种直接的表现力,它包含着人的本质对象化和自然世界‘人化’的过程,它被人所接受和体验为一种独立的生活价值”,[3]所以,人常说的,歌唱家的个性色彩愈鲜明,创造的艺术形象就愈生动愈典型,那么,对生活某些方面的指导作用就愈强。极而言之,科学性只能说明在歌唱技法中所具有的特定的规律、法则,人可共循;而艺术性则指出歌唱艺术所创造的“独立的生活价值”,无法取代。这两者在歌唱中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如果对这两者的“对立关系”认识不足,就会走向技法学习的误区。虽然艺术同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但是,艺术是通过某些特殊的形式反映现实的,这些形式并不完全接受理性(科学)分析的解剖刀来进行干巴巴的分析。“一切‘用代数学来揭示和谐’的企图,结果都是代数学被和谐化了,而和谐却‘没有被揭示’”。[4]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可以感觉到的艺术形象的真实性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这种真实性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的某种含义。

(二)歌唱技法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取决于它们与主体的“价值关系”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5]这说明,价值关系的生成,是由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某种需要和作为价值客体的外界物具有满足主体这种需要的价值属性,从而,构成对象性关系的结果。虽然被社会实践改造了的一切外界事物,由于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因而它们本身都存在着某种“潜在价值”。但是,如果不与人构成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也无价值可言。这种对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同认识就是“价值观”。显然,人一旦主动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念,就会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特征,并通过自己有价值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我们知道,在作为艺术创造方法的歌唱技法中,人们既需要科学性来不断改造自己的嗓音,从而获得高超的演唱技术来拓宽艺术表现力,同时,更加需要通过这种技法体现的艺术性来升华自己对生活情感的个人独特感受。因此,它既潜在着艺术价值,也包含着科学价值。 但是,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它们需要而言,又会因人、因事、因时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从而,构成两者之间不同的辩证统一关系。

1.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歌唱技法中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会形成不同的看法

西方音乐重技巧,不仅“积年练习”以求“艺精”,同时,对其中的科学道理进行不懈的探索以求“理通”。在西方人看来,歌唱技法中不仅具有“心物同构”的形式之美,而且,在其形式中所隐含的科学规律中也能体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中国音乐重情味,在中国人看来,“言为心声”即“美”,“声为情役”即“美”(歌唱技巧是为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歌唱技法中的科学价值必然要依附于艺术价值而存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言:“科学与艺术皆本之自然,皆从邃古原始人生来。惟科学偏向外,艺术偏向内。科学偏重物,艺术偏重心。科学仅为人生一工具,而艺术则为人生之本体。”[6]就道出了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所认识的自然世界中科学与艺术的原始本质。接着他又讲:“西方艺术亦科学化,而中国科学也艺术化。换言之,西方人视天地大自然亦如一物,求以科学来加以征服。中国人视天地大自然则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快活之大全体,科学亦当为艺术之用,乃庶尽其功能。果使艺术亦待科学而完成,则非艺术之真矣”。[7]这说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会形成不同的科学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对“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所获得,而更要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事实:西方人演歌剧,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十分强调演员与剧中角色间的像与不像,只有唱的好,就是美;西方人唱歌,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十分强调表现出歌词中的深邃的意境,只要技巧精湛,发声科学,就是好歌唱。这些都是由于对歌唱技法中所潜在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持不同看法和有着不同追求的结果。

2.不同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对歌唱技法中的科学价值的看法

“审美观念,是主体对美、审美、创造美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总观念和指导思想。它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8]显然,艺术观是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观念、艺术观念既是在前人审美观念、艺术观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从和分析、综合、改造后确立的,也是在个人审美实践、艺术创造实践中,通过总结经验后自觉不自觉而发展的。因而,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一旦形成和体系化后,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还制约着人们的审美态度、审美判断和审美价值取向,并自觉不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行为。但是,正像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样,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也会因人、因时、因事而变。稳定是暂时的,变化才是永远的。所谓“赶时髦”、“审美求新”就是审美观念变化的生动体现。这种变化又是在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需求与作为客体的事物的满足主体需求的关系上才能体现出来。就歌唱技法中的科学性而言,即它是否能够满足歌唱者的审美需求。换句话讲,它虽然对提高歌唱技法的表现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价值,但是,如果它不被人们的审美观念所接受,也就不具有价值属性。譬如50、60年代,翻身作主人后的中国歌唱家们,被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所感动,他们的歌唱审美态度、价值取向主要以表现热火朝天的感情为主,所以,在歌唱技法的运用上就大力提倡“以情带声”、“声为情役”等等中国传统声乐艺术观。当时家喻户晓的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用情真意切、清脆而嘹亮、质朴而自然的歌声演唱的《南泥湾》(贺敬之词 马可曲)、《翻身道情》(贺敬之词 刘炽曲)等等歌曲和歌剧《白毛女》(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曲),曾使多少中国听众痴迷。虽然她们的演唱音域并不太宽、音调也不太高,但人们也并未感到有什么不科学的地方。虽然从40年代起,到50、60年代,中国声乐界曾出现过“土洋嗓子之争”,而且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歌唱技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①(认为土唱法不科学,洋唱法不够味)但是,由于1966年后逐步开展的使其中断了,因此,这种争论并为引起人们在审美观念的重大变革。但是,当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歌唱家的录音、录像、现场演唱出现在我国歌坛后,实实在在地打开了中国听众的审美眼光。特别是1984年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来华音乐会上,“以喉头低位,讲究发音共鸣,在呼吸、起音、声区、声音的连贯、音量、微颤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的美声唱法”所展示的那辉煌的富有科学性的歌声,[9]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了异质声乐文化的夺目光彩,从而,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于是乎,人们开始真正觉悟到在歌唱技法中探索科学性的重要了。这样一来,歌唱技法中的科学价值属性被人们的审美观念所唤醒所体现出来。80年代中期以来所培养的、阎维文、宋祖英等等歌唱家,由于他们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所以他们的演唱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而且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力,不仅受到广大中国听众的喜爱,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但是,在提倡借鉴外来声乐艺术的科学性的同时,又不能不考虑到民族审美传统变化的正讹、偏全问题。换言之,提倡技法科学性应正确反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发展方向。否则,就会产生偏差或误入歧途。从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热烈抨击的“千人一声”、“万人同腔”就是一些不容置疑的例证。其实,歌唱技法中的科学性只是一种相对的观念,并非绝对的科学规范。如果每个人的歌唱都朝着一条死板的“科学定规”去训练,那么,又何谈艺术个性呢?须知,当这些原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音高、音量、音色、共鸣、呼吸等等歌唱技法的“原理”,一旦进入到人们的活生生的审美视野后,就已经发生了艺术性的变化了。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具有了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结合的特点了。中国民谚曰:“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密,非花也”,就道出一个吸收与消化的道理。作为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歌唱技法,唱出的主要应是艺术之“情”,而非绝然科学之“理”。只有情与理、艺术与科学高度结合,才能创造出新颖的真正动人的歌声形象来。

三、歌唱技法之“口传心授”的哲理辨析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各门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直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歌唱教学却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口传心授”法,我国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在这种看似简单、随意性强的传统“口传心授”中,似乎隐含着一些发人深省的道理。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告诫我们的那样,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一种存在的背后,都有其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一)口传心授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声乐文化传承方法

歌唱技法的“口传心授”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师徒间单独授艺的教学方法,它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最为显著的差别就在于它注重艺术个性的自由发展,强调艺术流派的自由竞争,是一种自然、本真、不为规范而规范的个体性声乐文化传承方法。有些歌唱流派的技法“绝活”就是在这种原始的“口传心授”中得到代代传扬、久久不衰。我国戏曲“花脸唱法”中就有“十代花脸九宗裘”的现象和说法(或说“各个时期都有裘派弟子,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凡有京剧之地,就有裘派”),[10]就是生动实例。它固然道出了由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首创的演唱方法具有异常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但同时也显示出这种口传心授传承方法能将具有人文本真特点的“优秀艺术基因”代代传扬下去,让人们在相隔多少代后仍然能够领略到正宗的“裘派艺术”,起到了返璞归真的作用,同样具有教学方法论上的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事例在世界各国也屡见不鲜:如至今流传着的19世纪意大利的朗培尔迪歌唱学派、西班牙的加尔西亚学派、20世纪初夏里亚平等人创立的俄罗斯歌唱学派等等,这些流派的“歌唱技艺”都无不是口传心授教学方法的结晶。

1.口传心授的内容包含“技”与“艺”两方面。前者,主要指艺术创作手段、歌唱技能、技巧等。后者,则主要指艺术所表现的社会情感、歌声形象特征、风格特征等。技与艺的关系可借用唐代画家张作画的体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概括(即作画时既要师法自然,更要注重个人内心的体验)。[11]进而言之,张这句话不仅指出“技”与“艺”也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技”主外,“艺”主内;“技”的核心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操作,要想达到“师法自然”的效果,它却离不开心理活动予以协调,即“心居中虚,以治五管”《荀子》。而“艺”的核心则是艺术家对艺术形式、对人生、对特定的社会生活感情的心灵感悟,但它却必须依托一定的技巧形式作为载体,才能让观众清晰感知到。所以,两者之间内外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同时,更加深层的涵义还在于他道出“任何艺术的本质(核心精神)都是人的一种心灵的本真的美的创造”,所谓“中得心源”,即“言,心声;书,画心也”(汉代杨雄《法句•问神》)。这样一来,作为歌唱技艺传授的“口传心授”方法就是师生间的一种直接的“心灵的对话”了:教师用“深有所悟的心灵歌声”去教化、感化学生,而学生也用“对歌唱技法、内涵的种种心灵感受”予以回应方能见效,方能体现出“心灵美的创作”精神。由此,足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人本真”之特征。

2.口传心授并非千古不变之法,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口传心授在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也都会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是这种变化发展又总是以“回归本真”为结果。譬如当19世纪下半叶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人们虽然可以跟着留声机学习歌唱,但是,这种机械性的做法并未能够取代本真性的口传心授方法,反而促进了口传心授教学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化。同样,20世纪以来电视、录像、电脑、卡拉OK、Mp3…… 等相关技术出现并介入口传心授教学以后,也只能是以丰富了口传心授的形式和内容为结果。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口传心授是被实践验证并且代代相袭的教学方法精粹,它作为各国艺术积淀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深深地植根各国的文化土壤之中。它是一个“从传统走出后不断创新”又“不断创新后返回传统”的充满人文精神之法,是贴近歌唱艺术 “渐近自然”本色的教学法,是其他任何学科教学法无法替代之法。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大传统”的“口传心授”,是世界各国历代歌唱教育家和艺术家的自觉的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是被有意识培养并流传下来的传统,是经过严格的选择或认真的锤炼和改进的传统。它代表着世界声乐文化的基本精神,规定着世界声乐艺术的基本发展方向。

(二)歌唱口传心授教学与因人、因事而“变”

前面曾言,歌唱技法应根据歌唱者的个体差异性,体现出“千人千法”来,那么,作为传承歌唱技法的教学方法就更应如此了。所以,在口传心授教学中,只能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嗓音天赋、不同艺术起点、不同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发声上存在的不同问题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在歌唱教学中会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有的人音乐理解能力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发声毛病,但是,只有教师讲解得法,示范到位,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了;而有的人虽然天赋很好,但是音乐感受能力差,当教师采用口头语言讲解和演唱示范后还不能奏效时,就应该“法外施法”了 。关于这点,我们的前人在歌唱教学实践中已摸索出包含机理训练法(强调对发声中各有关生理机能进行自觉的操纵的控制,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心理教学法(强调音的记忆、心理的概念、感情和信心)、比喻教学法(利用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领悟歌唱的道理)、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范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哪种发声方式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曲目教学法(试图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把技巧整体建立起来)等多种多样具体之法。②这说明,“口传心授”也是一种“变体”,在面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以及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域广大的声乐教育群体时,决不能是笼而统之的“千人一法”。这里面既有教学方法的各取所需(体现教学对象的千差万别),也有歌唱方法的各尽所能(体现歌声的个性、类型性、民族性等特征);虽然同是“口传心授”,却应体现“法中有法”(在口传心授的前提下灵活创造各种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法外有法”(如声乐与心理学交叉的心理教学法、声乐与语义学交叉的比喻教学法等)、“千人千法”(不同人不同问题采用不同之法)、“一法多变”(千个师傅千个法)。

(三)歌唱口传心授教学中的“信息发出与信息反应反馈”

信息(information),这个现代通信科学用语,一般指信号、消息、指令、情报、消息、密码、数据等等人们预先不知道的通信内容或报道。现在人们也用来泛指一切有意义的信号,如声音、颜色、气味、语言、文字、图像、自然景物等等。“信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不断变化使信息不断产生”。[12]因此,信息既是人对万事万物以及变化特征的最初发现,也是万事万物普遍的、基本属性,是寓于一切运动形式中的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口传心授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来自歌声音高、音强、音质、音色、行腔、走板和语言的咬字、吐词等等隐含着形式美感的听觉信息;有来自操作性的喉头略下移、鼻咽腔兴奋张开、腹部的收缩和胸部的扩张用气等纯技术性的动觉信息;有从眼光中透出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吓等情绪情感性动、视觉结合性信息,以及歌曲乐谱中含有的音乐符号、表情符号和语言文字等形式与内容结合的视觉信息等等。信息论是指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计量传送、交换和储存的一门科学。就对象间的信息关系而言,信息传出之后会引起反馈。反馈指某一物质的信息传递之中的原因与结果。结果反回来后也可以作为原因参与过程。如果促使过程不断加强,叫正反馈;如果促使过程衰减,叫负反馈。把信息论观点运用于歌唱技法的口传心授教学中,可以较全面地说明艺术教学中主客观方面的相互作用情况。

其一,在歌唱教学中,“歌声信息”是在一种“双边传递与反应”中相互产生作用的:即无论“教授者”和“学习者”的“歌声信息”都存在一个不断创作、不断发现、不断传递、不断筛选、不断反馈的过程。一方面,作为歌声传递者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系统。教师所具有的形象思维能力、直觉感受能力、技艺表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本人的天资、艺术造诣和从外界所吸收和积累的信息量(知识、技巧、经验、阅历、感受等等)的深浅和大小。教师把自身系统所蕴涵的具有个性特质的全部信息以反馈的形式表现在艺术教育行为之中,并使其传递的艺术信息成为一个物质化、定型化、定性化的信息源。考虑到接受对象的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还必须将个人演唱经验、艺术素质、教学经验等等转化为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新信息、新成果后再予以发送,才能便于学生对歌唱技艺的掌握:这其中有理性的因素,也有感性的因素,有经过验证的经验,也有即兴创造的之“亮点”。然而这些新信息、新成果在接受者身上能否产生效果或产生效果的程度,教师仅仅只能作一个初步预测,却无法替代。只有当接受者将自己深有所悟的演唱学习成绩,同样以一种“歌声信息”的方式反馈回来后,教师再根据这种信息反馈出的“结果和所含原因”来考虑下一步的教学对策:或在此基础上继续延伸教学、或改变原来的思路新信息。如此往复,直到教师认为达到某阶段的教学目标为止。另一方面,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学生而言,显然,把外界所有的歌唱艺术成果都作为“信息源”会远远超过教师从生活中摄取的信息量。这样一来,学生所接收的来自教师方面的歌唱信息的刺激,不仅会引起自身感受与思维震荡,同时,还会与从外界接受的信息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新的质。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个性化的艺术学习方式。至于这种“新质”形成的快慢与否、高低与否,则取决于接受者的反应能力了(反应能力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有时表现为直接的感性反应,有时则表现为具有理性的感性反应)。敏锐的信息反应能力既是一种天性,即有的人天生就反应快,有的人天生就反应慢;又是一种后天的习性,即中国古人所曰“习与性相成”。人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使自己的眼光逐渐锐敏起来,反应能力不断加强,看问题、处理信息、信号的能力就会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国外的习性学家宾德拉(Bindlra,1974)甚至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刺激学习,动物仅仅是以固定的、物种典型的方式对各种新的刺激作出反应,因为它学到了有关这些刺激的一些新的东西。刺激可以成为一种线索,成为预示食物或点击将到来的信号。根据这种观点,动物所学到的,是刺激对它们所具有的线索价值和信号属性,然后它们才以物种特有的方式对其作出反应。③这种观点道出了信号刺激――反应回馈的现象学基础,它与歌唱学习之口传心授的“信号刺激与反应反馈”所不同者,则是把动物行为的变化看做是因环景偶发变化而引起的,且指出这种行为仍然保持着基本固定的反应方式,而人对信息刺激的反应是一种充满理智的行为。但是,这种观点与我们强调的“习与性相成”的学习观念则基本吻合。

其二,这种以“歌声信息”为中介的心理沟通方式,使得教师本人既是信息的本源体也是信息的传送者,而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学生则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无需中间环节了。这样一来,就剔去了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的误差,接受者无需花费精力对信息进行选择后再作出反应。所以,“口传心授”所获得的信息是最为真实、最为直接的一种“心灵的艺术信息”。它既能达到语言解说和现代媒体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教学效果:它通过师生间的这种反复的直接的“心灵的碰撞流”,能起到“精雕细刻”的技艺传授与接受效果。同时,在口传心授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中介”的理念,又可使所教与所学双方都从单一的个体间的“歌声信息媒介”交流中走出来,拓展到获取来自外界的多元化的现代化的大能量的“歌声信息媒介”交流,从而不断加大着师生双方的“歌声信息”总量,开阔着师生双方的艺术视野,有效提高师生双方的歌唱艺术水平。

尽管这种“以歌声信息”为中介的心理沟通方式,仅仅只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一种基本技能操作性“低级智慧”,或者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动物本能性的“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13]但是,当它引入了现代信息论观点后,这种“智慧”就既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在最复杂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的、高智慧的信息工程中,有着最为原始的人与动物都具有的“初级智慧”;而这种最原始的、最初级的人与动物都具有的“低级智慧”中却又潜藏着最尖端、最复杂的“高级智慧的原始因素”。

(四)歌唱口传心授教学中的“概念”与“直观”的辩证关系

不言而喻,歌唱中的口传心授教学包含用语言教化和用意指(心语)感化两方面。前者表述的是理性的道理(歌唱技法的理性经验、发声咬字的基本原理、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等等);后者则是依托意象的直觉,来传递教师个人对艺术创作的感受、教学意图、心意等。这种两结合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是因为歌唱艺术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有些东西可以言表”(如前者之某些内容);而“有些东西却只能意会”(如后者之某些内容)的特点的缘故。简而言之,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些理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后者的核心是依托各种直觉意象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的核心是处理好“概念”与“直觉”的关系。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勒在《人论》中曾提起康德在《批判力的批判》中的一种观点,即“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14](直观,即直觉,或称感性知识。康德以前的哲学用语)他既道出了隐含于概念和直觉两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刻认识口传心授内涵的哲理思辨之法。

1、语言是表达理性概念的有力工具,因为语言在表达概念时排除了隐含着个性的直觉经验(感性),尽可能抽象出人们感觉到的共同性经验(理性),所以概念性的语言具有确切而充分的说理性、严明而严谨的逻辑性。在歌唱教学中,口头的说理性的语言表达,是讲清作品中歌词情感、曲调特征、旋律特征、风格特征、歌唱发声原理以及艺术处理手法等等多种内涵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语言自身也存在着多种局限:其一,语言在表达“给定性”概念的同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这种“定规”把人的认识局限住了。正如卡西勒所言:“人主要是按照事物在语言中显示出来的样子去涉及事物的。但正是这种语言的创造过程又把人束缚起来。每种语言都会给语言的主人划定一个不可逃脱的魔圈。”[15]但是,如果没有言语的这种“给定性”(或曰束缚性、局限性)特征,那么,就会使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变得含糊不清了。其二,运用这种具有局限性的理性的概念化的语言来表达那种富有特色的各种歌声形象创作问题时又会令人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艺术容不得这样一种概念式的简单的推演式的概括。它并不追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觉。”[16]而人对艺术形象的直觉是丰富多彩的,这是由艺术的特殊性而决定的。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虽然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但是它则更加强调通过虚构与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些生动而可感性强的形象,来表现理想中的生活。所以,它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眼界的开阔、感官的丰富、想象的引导。但是,面对艺术问题,概念化的语言表达由于排除了人的感性直觉,因而,也就不存在这些丰富的表现的意义了。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罗克齐也曾强调:“直觉是全部心灵活动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它可以不依赖概念而赋予无形的物资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所直觉到的东西”。[17]试想,我们在讲述深奥的歌唱技法原理、形象创作原理时,如果缺乏生动可感的实例表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原理会显得多么枯燥。所以,康德说“概念无直觉则空”,道理就在于此。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与概念化的语言并列的有情感化的语言,与逻辑的科学的语言并列的还有诗意般的语言。所有这些,无不说明,对于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的概念性语言表达(口传)是非常不充分的。然而,当我们受到生活中的这些活生生的感性语言的启发,创设一些艺术化语言(心语):如多种多样的歌声形象化的语言、不同动作的肢体语言、面部“眼神”的多姿多彩的表情语言的“意象”给人以直觉,来诠释歌唱中一些科学原理、各种理性概念的多种感性意义,岂不就丰富了整个歌唱教学的文化功能吗。这样一来,就可将语言的概念性表达和艺术化表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通往人们心灵的所有领域。换言之,将语言作为一种象征性表现体,就使语言突破纯粹概念语言的“给定性”,体现出语言的隐喻性、暗示性、比喻性、指向性等等富有延伸性的生动的内涵来。这些隐含在语言概念之外的丰富多彩的“直觉性语言”,代表了人类思想的进程,它们历史地先于逻辑语言的发展。所以,我们借助艺术化语言或象征性“语言变体”的帮助(心授),可以创造性地表达歌声的内涵,使这些歌声以概念明确而又生动丰富的样子为人们所认识。

2、但是,反过来看,在歌唱教学的“心授”所依托的对审美意象的直觉中,同样也离不开理性概念的支持。因为意象是一种“意中之象”、“象中之意”,它既具有直觉感受的鲜明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直觉感受的多解性、模糊性。这样一来,单纯的“心授”教学,就会因为在描述歌唱艺术形象创造时缺乏从形式到内容的某种“确定性”,而使人陷入一片迷茫之中。换句话说,“心授”中所依托的意象直觉(形象直觉),它的作用仅仅只能体现在一种感性的层面上,如美妙的歌声给人的耳朵感官以悦耳的听觉感受。歌唱者的表情动作给人的眼睛感官以清晰、真实而协同的视觉感受。这些都是进一步深化美感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基础,并且由于意象的存在,这些生动的感性直觉就会贯穿于艺术创造与审美的全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只是生活在感觉印象的世界中,那我们就仅仅接触到事物的表面”。对事物的深层认识则总是会和理性的“概念思维方式”发生联系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直觉无概念则盲”。卡西勒也指出的,“只有把艺术理解为我们的思想、想象、情感的一种特殊倾向、一种新的态度,我们才能把握它的真正意义和功能”。[18]同理,在歌唱口传心授教学中,只有在感性直观的意象中探求理性概念的支持,才能既体现出歌唱艺术的生动性又体现出歌唱艺术的深刻性来。比如在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透过“形象直觉”感受到“高声区的歌声响亮而清脆”的审美意象后,应进一步讲解这种审美意象之所以获得的原因:是由于这种歌唱符合“两声带作局部振动时,在头部“鼻窦”、“额窦”、“牒窦”等较小腔体内获得高泛音共鸣等发声原理”的缘故,使学生客观认识歌唱技法的本质(内在规律性、科学概念等等),从而,能够使学生从理性的高度去把握事物内在的各种关系。否则,学生唱得好听了,却并不知道缘何为好,唱得不好听,也不知道为何不好;再比如在歌唱语言的表达上,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以对歌词字面的语言概念和曲调中的基本音乐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再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去展开歌声形象(意象)创造,这样,才能使听者在基本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并与之发生共鸣,达到歌唱艺术真正感人心扉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理解生活,不断提高各种理性认识能力。只有这些理性因素(概念)的介入,才能使歌声形象创造和歌唱教学体现出一种“明确的目的性”。进而,只有通过这种“目的明确”的艺术表现,才能使歌唱者(学生)明白艺术作品中的“典型情感”实质就是对社会生活情感的高度概括。只有这样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典型,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口传”与“心授”高度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体现出“概念”与“直觉”高度结合的哲理,才能真正体现出声乐(歌唱)教学中“主客观结合”、“感性与理性结合”、“情与理结合”的特点。反之,只有这种既能将抽象的科学性道理、社会科学道理阐述清楚,又能让人感受到具象的直观性的艺术形象的歌唱教学,才有可能使那些“可以言喻但言之不足”和“只可意会不可言喻”等等普遍存在的艺术问题中的“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深邃的哲理,为人们所认识。从而,切实提高声乐(歌唱)教学的成效。

注释:

①参见梁茂春主编《中国音乐论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②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第58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③转自施良方《学习论》第42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参 考 文 献]

[1]И•К•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161.

[2]A•Г•斯比尔金, 徐小英等译.哲学原理第[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512.

[3]同[2]:503.

[4]同[2]:509.

[5]马克思.评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6]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第2版:231.

[7]同[6].

[8]美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63.

[9]中国大百科全书音舞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438.

[10]张胤德.裘盛戎和他的舞台艺术.[C]//京剧谈往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341.

[11]王庆生主编.文艺创作知识辞典[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527.

[12]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699.

[13]〔德〕卡西勒.人伦,甘阳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46.

[14]同[13]:38.78.198.

[15]〔德〕卡西勒.语言与神话[C]//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3.

[16]同[13]: 199.

[17]同[8]:280.

[18]同[13]: 234.

Exploration on Singing Skills with Speculative Thinking of Art Philosophy

HAN Xun-guo

第10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价值管理;价值取向;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4-0105-0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价值最大化上升为公司整体的管理思想,价值管理作为一种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为目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现代管理实践的最佳模式。1985年,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价值、价值链以及价值管理的思想,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被列为现代先进管理思想,成为研究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但其更多的是基于静态的概念分析,和对企业价值管理的常态描述,主要针对在某一时点如何进行价值定位、价值创造。现实中的情形与波特的理论构建有一些区别,因为企业总是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动态的环境中,并且这种变化的趋势有愈来愈快的趋势,所以企业必须在动态中进行价值管理。着重考虑如何在时变过程中动态地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即企业如何持续地创造价值并实现企业自身整体价值增加,这就是时变过程中企业的价值管理问题。显然,引入时间变量之后,我们有必要在波特竞争理论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探讨,拓展企业价值管理的理论研究――着眼于持续地创造价值并实现企业自身整体价值增加,以使理论更接近现实世界。

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nexus ofincomplete contracts),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是不同的要素投入主体之间组合的一组契约,这组契约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不同的要素投入主体可能拥有不同的偏好、资本、技能、信息和禀赋,理性的要素拥有主体参与到企业的契约中,向企业贡献自己的资源,以试图从企业的运营中获得回报。这组契约治理着企业发生的各种交易,使得其企业内部发生的交易费用低于由市场组织这些交易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但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这组契约通常又是不完备的,所以相对于市场而言,企业的契约是一种不完备契约。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制,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这可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而林钟高等认为内部控制应该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相互利益关系,保障各利益主体的特定利益机制的根本性制度。

实际上,无论是为了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还是为了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相互利益关系从而保障各利益主体的特定利益,都离不开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治理。在涉及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企业要综合考虑其不同的主要互动对象的要求,进行自身定位。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避免与互动对象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如此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企业必须考虑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企业的价值理念应顺应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新经济、新时代下,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和谐分配,企业如何认识和把握内部控制的职能成为关键所在,同时它也是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把紧密相关的内部控制、价值管理合二为一,整体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成为本文思索的重要理论课题。

二、内部控制和价值管理的融合研究:基于时变特征的互动性分析

进入新世纪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场变革的初始阶段,这场变革已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及其运作模式。组织再造、流程创新等名词变得十分流行,企业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组织,已扩展到企业外部整个供应链上,包括供应商和客户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是多方面和立体的,成本、质量、时间、服务和环境都是促使企业赢得客户、创造价值的关键竞争因素,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不再是利润,而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竞争能力指标,这个能力指标就是“企业的价值”。如何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自从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开始,就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世界性难题。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已经成为西方企业界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着力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最大化不同,这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突出了企业价值在企业管理理念中的核心地位,立足于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强调企业的外部市场价值与内在经济价值的统一,因而企业价值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现代延伸和最新发展。正如《哈佛商业评论》资深编辑玛格丽特在其著作《什么是管理》中总结到:管理的本质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价值,进行价值管理。

基于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由于其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企业价值的方法不同,形成了对企业价值内容的不同界定,进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关于价值管理的定义和内容。汤姆・卡普兰等认为价值管理,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Aalue-Based Management,VBM)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企业价值管理是一个管理结构,通过评价和管理企业活动为股东创造长期的价值。并通过股票价格的增加、股利的增长来给予奖励。价值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说,价值管理是以价值持续创造为核心,以价值的实现和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过程。其中,价值的持续创造、增加与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两个紧密承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中心环节。价值的持续创造与增加是企业自身价值实现的前提,而后者又是前者赖以持续进行的基础。尤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这两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价值的持续创造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价值管理的核心理念才能具体化。正如汤谷良认为“价值管理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价值的持续创造需要找到对应的驱动因素,而这个驱动

因素就存在于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之中,但是资源的相对稀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能实现企业资源相对动态配置的企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持续创造价值的驱动要素存在于企业需要的各种要素之中,由于企业需要的要素众多,必然产生要素主体之间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将要素投入主体价值取向的协调融入价值管理中,再将整合后的价值管理绩效信息完整、系统地反映于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创造的价值在要素投入主体之间和谐分配。使社会了解企业承担的公共责任,成为未来价值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建立基于企业要素投入主体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反映和披露完整的价值信息(是一种主要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价值管理的集成信息),体现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这可能促使人们的担心,主要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可能会过度而导致企业失败的问题。因为对要素投入主体价值取向的协调和使企业顺应社会公共的价值取向预期的追求需要设计一套复杂、烦琐的控制程序,以便将错弊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会导致企业的决策和行动速度缓慢、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企业失败。人们最开始往往是忽视企业内部控制,现在内部控制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可能造成“矫枉过正”,因此,如何正确地把握和认识企业内部控制职能成为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企业制度的业主制和合伙制下,就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而言,虽说是采用市场经济模式,但因会计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则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此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主要是承担因企业内部利益冲突及分工协作关系引起的相关管理职能;在有限责任公司制下,企业主体的权益所有者与债主之间以及生产经营控制者与非控制所有者之间因会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利益冲突,相对于业主制和合伙制而言,要严重的多,由此而导致内部控制职能扩展,即对企业经营控制者和权益所有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治理职能的产生,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模式顺应了治理目标;在股份公司上市环境下,因会计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利益冲突扩展到单个企业主体与整个证券资本市场参与者之间,已经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由此内部控制模式现在出现走向统一的模式,由权威机构统一制定内控规范或指引,保证整个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制度采用国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企业目标主要是服从国家宏观计划目标,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和治理,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直接由政府决定,由此决定了其内部控制模式主要是服从国家宏观经济计划和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目标。

由此看来,内部控制的职能,即内部控制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取决于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以及与此匹配的经济模式。换言之,在企业的需要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下,特别是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所采用的经济模式不同,经济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不同,企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从而对内部控制职能的需求不同,由此导致对内部控制定位不同,进而提出不同的内部控制职能模式。在当前价值管理时代背景下,由于企业是真实的社会存在,不强调企业整体要素投入主体的价值最大化,就无所谓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只有持续创造价值,以及协调和平衡企业全体要素投入主体的价值取向,保障企业要素投入主体和谐共处,才能使企业顺应社会公共的价值取向预期,从而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建立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现行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必须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特征脉络,才能深刻的抓住隐藏在表象下的本质。所以,在研究内部控制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当前已经进入价值管理时代,既然内部控制和价值管理的共同目标都是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使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两支“助力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内部控制和价值管理的耦合机理:基于资源结构理论的拓展性分析

协同论认为:无论原子、分子、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社会等各种系统,都具有协同作用。系统之所以形成,之所以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的结构,正是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协同导致有序。系统的促协力支配着系统的行为,当促协力为正值时,能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当促协力为负值时,则破坏各子系统的相互协同作用。内部控制、价值管理是提升企业价值决策系统中的子动力系统、子信息系统,理应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要发挥两者协同作用的前提是建立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选择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

(一)资源结构理论的导入

在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绕不开要素投入主体的共同治理问题。由于我国的特殊经济背景,在现代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股东并非一个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整体,由于不同股东拥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由于大小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不同,管理当局联合大股东代表攫取中小股东利益,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成为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对要素投入主体的治理和控制问题,还必须注意平衡和协调要素投入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分配问题。因为,企业这个“蛋糕”无论做多大,这都不应该影响“蛋糕”在要素投入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这也是实现价值能被持续创造的驱动要素之一。“企业资源结构”有效配置理论不但是理解企业治理结构的一把钥匙,而且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它理应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互动的逻辑起点。同时理所当然,也就成为发挥内部控制和价值管理两者的协同作用研究的共同逻辑起点。

企业资源观点思想萌芽已久,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后来大体上分为资源依赖观和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观大致上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组织的生存有赖于其获得和保持资源的能力,如果组织能够完全控制其所需要的资源,那么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就毫无问题。但是,事实上,组织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处于由其他组织和不同社会参与者(social actors)构成的“开放系统”中。这样,获得和保持资源就意味着与控制这些资源的人发生关系,于是,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是组织存在的关键。资源依赖观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其他组织参与者认为某种资源更为“关键”,这种资源的提供者就应该拥有更大的影响或控制力,也就是说,其参与程度取决于组织对这种资源依赖的程度,权利配置围绕着关键或者需要的资源展开。总之,资源依赖观要求企业必须更

多考虑那些组织生存必需的关键资源所有者的要求,这些关键资源的所有者也应具备对组织重要的权利或影响力。资源基础观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而每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资源基础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

(二)资源结构理论:内部控制与价值管理的共同逻辑

从上文的理论回顾我们发现,企业资源观点的研究无疑丰富了资源的内涵,比起新古典理论将资源等同于生产要素是一种进步,但他们将一切能够形成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因素都归结为“特异性资源”,未免过于宽泛和难以计量。所以,我们还是回到企业生产本身,从资源对价值创造影响的角度来讨论。

企业本质的研究始于科斯,迄今为止,关于企业本质的企业理论研究仍然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科斯认为企业本质上体现为对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继科斯之后,张五常进一步弥补了科斯理论的不足。他把企业解释为“一种契约对另一种契约的替代”,其观点已经隐含了把企业作为“契约联结”的思想。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描述团队生产特征时,把企业当作一个不同资源投入者的联合生产过程,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詹森和麦克林又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联合生产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把企业定义为“一组个人间契约关系的一个联结”。法玛进一步把企业表述为“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同时提出把管理和承担风险作为两种不同的要素投入,这样就解释了现代大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状。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主流企业理论中已经开始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位置,虽然他们仍然坚持自有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才能充当核心签约人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无疑不经意间也为利益相关者融入主流企业理论埋下了伏笔。另外,继续推动企业契约思想并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格罗斯曼和哈特、哈特和穆尔。他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构建了企业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但是由于他们混淆了企业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而且过于强调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完全将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源提供者排除在企业之外,从这个层面上说,他们的某些观点是企业关于利益相关者观点的倒退。

至此,正如主流企业理论所说,企业中的权利或控制权的来源主要在于物质资本的所有权,那么除非企业人力资本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时是企业的股东,否则不可能会参与企业治理。但企业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并非企业权利的唯一来源,如果把企业中的权利视为运用各种资源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是企业决策权,那么物质资本就因其具备的独特风险承担功能而成为权利的基础,然而随着决策复杂程度的提高,物质资本的风险承当功能对于决策成功的影响在下降,专业化的决策知识和信息越来越成为决策成功的决定因素,于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经理人员因其特殊的经营决策能力而获得了企业权利。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以上隐含假定了企业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没有与外界的资源交换和依赖关系,但是企业恰恰生存在一个时刻需要和外界进行资源交换的网络中,对外部其他资源的提供者存在某种依赖关系,这就带来了企业权利的另外一种来源――资源依赖关系。现实中关键的专家、技术人员或特殊才能的拥有者、依赖性的供应商或客户等都有可能成为企业权利的拥有者。对任何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都是权力的一个来源。这样,可以看到囿于物质资本是企业权利或控制权唯一来源的观点一开始就存在某种局限性,以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控制权配置也存在着天生的狭隘性,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更为广阔的企业控制权配置理论。

正是这样一种思路指引着我们继续向前,既然企业可以理解为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那么在结合了上文分析的企业权利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资源依赖关系,本文就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可以理解为“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具有特定相互依赖性的资源投入契约的履行过程的集合体”,而在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本、决策知识和信息、特殊依赖性资源等)是企业中权利或控制权的终极来源。也就是说,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企业中权利或控制权的根本来源就是企业资源拥有主体联合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源,谁掌握了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性资源”,谁就应该掌握企业中权利或控制权。也就是说,在企业的整体利益相关者中,谁拥有对企业持续创造价值最为关键的资源,那么他就应该处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核心地位。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企业最优的委托权配置思想出发进行分析。在企业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最优委托权或控制权的配置是由资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生产中的边际贡献率越高、黏合性越大的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就应该获得最大的权力,这才能保证企业能持续地拥有关键资源,持续地创造价值。这就是企业“资源结构理论”的核心思想。那么,更进一步,在传统物质资本居于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所有权结构或资本结构,而在其他关键性资源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公司的控制权配置毫无疑问应该是基于企业资源结构。也就是说,企业资源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权力结构,企业资源结构决定了企业价值持续创造以及分配,企业资源结构决定了不同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在内部控制中的定位。

综上所述,企业的价值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持续创造价值,拥有关键资源的要素投入主体的和谐参与就成为保障价值被持续不断地创造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资源结构理论能够成为解释企业实现价值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中理性的资源要素拥有主体参与到企业的契约中,向企业贡献自己的资源,以期从企业的运营中获得回报。如果各资源要素投入主体的合法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则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将会退出企业契约,因此,基于全体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参与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明确企业内部各要素投入主体的职责,以及制定各种交易规则,对关键要素投入主体进行监督,保护非关键要素投入主体的正当利益不被关键要素投入主体攫取,实现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租金)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内部交易的公正和公平,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至此,资源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资源要素拥有主体共同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四、基于资源结构理论的内部控制的动态发展观:来自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的诠释

(一)内部控制对企业内外部产权的监控机理分析

沿着现代企业理论和资源基础观进行延伸分析,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nexu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是资源要素投入主体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是不同的资源要素所有者之间组合的一组契约,这组契约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不同的资源要素所有者可能拥有不

同的偏好、资本、技能、信息和禀赋,理性的要素所有者参与到企业的契约中,向企业贡献自己的资源,以试图从企业的运营中获得回报。此时整个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比较复杂,超出了原先由要素所有者直接“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能力范围,因此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出现了某种分离,职业经理取代了要素所有者控制了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从而使现代企业作为一组理性的利益相关主体的产权交易契约的联结更具有代表性。要素所有者委托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在产权价值保值基础上追求最大化增值,而产权价值要实现在保值基础上的增值最大化只有借助于企业这种契约才成为可能。现代企业产权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中的曲折性。这是因为,现代企业作为一组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契约联结,其特别之处在于,契约中包含了对专用性人力资本――管理才能的使用,且按两权分离来理解,这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是不归要素所有者而是归职业经理所有的。与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可分离的产权特征相比,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产权天然属于其所有者,且无法分离,非“激励”难以调动。这种产权特性,会造成当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出现问题时。非人力资本有可能被人力资本当作“人质”而受到“虐待”。由此决定了现代企业契约只能采用一种不完全契约,换言之,契约签订之时就是有“漏洞”的。

正是因为企业的“漏洞” (不完备性),要素所有者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加上对委托产权在缺乏必要的控制时,其安全性和要素所有者追求的产权价值在保值基础上的增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要素所有者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对委托产权进行控制。同时,鉴于现代企业内部的层级委托关系和团队生产特征,经营者为了有效履行产权受托责任,也需要对产权价值在企业内部的运动过程实施控制,以提高企业内部的产权交易效率。

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上述委托人对人的监督控制机制以及人向委托人报告有效履行受托责任的机制。同时也必须包括这两者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等其他影响其行为能力的相关因素。但委托人和人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因为双方实际上都是为了追求自身投入到企业中要素的产权价值在保值基础上的增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该目标的实现必须付出一定的信息成本。然而,由于企业的要素所有者众多,必然导致各所有者的价值取向相互冲突。这种为了弥补企业的不完备性,保障要素所有者的正当利益不被其他要素所有者“非法”攫取,平衡、协调要素所有者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一定的管理、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上述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即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全体要素所有者签订“契约”弥补企业契约“漏洞”的根本出发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是绝对存在,加上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这种契约“天生”就带有不完备性。

(二)内部控制的契约属性分析: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

据上分析,内部控制的本原可以认为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下,要素所有者之间为了弥补原先企业契约的不完备,保障自身产权价值能够保值增值而补充签订的(不完备)保护契约。

然而,由于企业的要素所有者众多,必然导致各所有者的价值取向相互冲突,同一类型的要素所有者内部的主体之间的价值取向可能都不一致,这种为了弥补企业的不完备性而构建的、由全体要素所有者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够满足要素所有者效用最大化原则呢?是否具有实际效率呢?即内部控制体系是否能保护、平衡以及协调要素所有者的正当利益及价值取向,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回答以下问题:(1)在动态发展的企业中,能否识别关键的资源要素投入主体;(2)对关键的资源要素投入主体负责,可能导致对其他主体都不说明责任;(3)相关的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可能通过相对完备的企业保护,股东相对则不能。这些都是目前现代企业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认为,在引入资源结构理论后,以上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相对缓解。

诚如前文,不同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在内部控制中的定位不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权力的根本来源就是全体要素投入主体在联合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要素,谁掌握了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性要素”,谁就应该掌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目前来说,生产中的边际贡献率越高、黏合性越大的资源要素拥有主体就是最为关键的资源要素投人主体。那么内部控制体系就会首先保护该关键资源要素投入主体的产权利益,如果不能首先保护其合法利益,无疑该资源要素拥有主体将会退出企业,使企业持续价值创造成为不可能。如果关键的资源投入主体利益得到了保护,此时其他要素投入主体也会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被关键主体攫取而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来,对关键的要素投入主体进行监督和控制。随着时间的变化,对企业目前是关键的资源也会变为相对不关键、不稀缺,最后可能沦为相对富余的资源。我们认为,理解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把握时间因素,提升到动态发展的高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异常关键的。

由上分析可见,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功用在于:在资源稀缺性动态变化、竞争激烈的企业环境中,如何来设定内部控制主体的行为规则,如何来调整内部控制主体的行为规范,以致于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以致于激励与约束企业内部经济交易中的各种行为,减少不确定性,节约交易成本。从这一意义上说,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各个控制主体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因而使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其本质属性是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也就是说,内部控制的合约关系规定了每个控制主体在交易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界定了控制主体在交易关系中可以做什么与不可以做什么,谁违反了这些规则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或补偿,以及衡量控制主体是否违反这些规则的标准。

内部控制是基于企业内部产权契约衍生的私人合约的一部分,由于有限理性以及交易成本,契约是不完备的,致使内部控制的演化呈现出“点状均衡”。㈣即在内部控制制定或修订的那一时刻,内部控制是静态的相对完备的。之后,随着情势的变化,内部控制就呈现滞后性而显示出动态的不完备性。在估计修订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再进行修订,从而又呈现出相对的完备性,如此往复不止。这就意味着,作为处于这个过程中的我们,只能追求其相对真理性的认识(因为绝对真理性认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同时,由于制度的自增强机制,使得制度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进而在企业系统内部形成内生性制度安排机制及治理结构。于是,“点”状内部控制的持续不断,就形成内部控制的动态变迁。

五、一个总结:内部控制、价值链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系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