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3: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换位思考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成长和生命化课程大力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将适合时展的新理念和教学的终极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
过去的教学方式过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学生习惯了老师满堂灌,疲于应付成堆的知识点和习题。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给了学生明白书本中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机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着“教”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另一方面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将此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换位思考的目的是求得与学生的思维“同频”,从而在行为上发生“共振”。换位思考的能力可以说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是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灵活进行换位思考的必要措施。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如果能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想法,那自然很好,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的见解及想法往往藏于心中不愿表达出来,或来不及梳理清楚。此时教师就要能根据他们的表情、动作或只言片语洞察其心理,及时地探测和巧妙地点出他们的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想法上的沟通。例如:在讲酶的特性――专一性时,学生们联想到化学里的催化剂,两者究竟有何区别?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思路例举了化学催化剂MnO2的作用,并和他们一起思考: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结论很快得出,学生对酶的特性――专一性的认识也就很深刻了。
二、解学生之所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显然,“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惑’,若不及时消除,必将影响他们对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的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更显出教师“解学生之所惑”的重要性。有时,学生的“惑”极富想象力,也可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基因突变时,课文中的一段内容:“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可能传给后代。”学生对此不甚理解。这时我启发并和学生一起从已了解的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具体的概念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体细胞中的突变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由于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因此一般不能传给后代。但生殖细胞的突变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的,因为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就会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三、思学生之所难
在处理学生所“难”时,教师总喜欢唱“独角戏”,即使语言慷慨激昂,解难的方法十分巧妙,课堂也只会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旁观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扮演学生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才能体察他们的困难所在,然后和学生一起化难为易。例如: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涉及的名词较多,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很困难。如果设计成问题形式,就不会那么难了。如:通过有丝分裂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染色体数为何不变?染色体复制后,两套染色体怎样才能分别移动到细胞两极呢?等等。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总结出化难为易的方法,并适时进行归纳总结,克服学生对问题的畏惧心理,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料学生之所错
一般来讲,课堂上教师应该是“真理”的化身,其一言一行均应是正确无误的。但有时可故意错学生之错,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纠正”老师错误的机会。例如:在选择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时,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是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什么不用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呢?为了使学生弄清原因,我故意弄错,认为植物或动物其它组织的细胞也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地帮我纠错,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而深刻。
五、想学生之所忘
有人说生物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生物学科的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课堂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识点或例题,在考试中,怎么还有许多同学出错呢?此时教师应该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些内容容易遗忘,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为学生之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也应是学生的舞台,要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学生来说,只有引起学习兴趣,才能学好一门科目。生物作为一门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其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验,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千奇百怪的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知识的成功获得,问题的顺利解决,在心理上都会给学生以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教师还应到教室的空间位置去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坐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以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在课堂上音量、音调、讲课节奏、板书方位、字体、图示布局是否恰当、准确,使之更加适于学生的需求,努力从各个方面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小燕.教学中教师换位思考的几点尝试.中学生物教学,2010:3.
[2]吕朝阳.教师基本功之一――“心理换位”中学物理.2000:55-57.
近期,根据单位的统一组织和安排,我参加了AEOS体系文件培训。此次培训学习,对于我个人来说收获颇多,感触也颇深,不仅教育启发了个人的思想观念,更鞭策了自己的工作。
培训后的体会,首先的感触就是“差距”二字,尤其是感到与优秀同行之间的距离和不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面对社会的竞争,固步自封,井底之蛙,终会淘汰;惟有跳出画面,看行业,看同行,看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的短板,才会更加客观理性全面的认识到自己,促进自己的发展,赢得生存。
此次培训,我深深的感触到未来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将面对的问题也将会很多,尤其是我们的生产思维、工艺、技术等都还需要努力的去提高;比如,在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所讲解的异常问题快速反应机制、管理者标准作业、生产控制的可视化、四项规定动作、智能制造、连期量标准等等概念理念,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消化,努力运用实践的方向。
面对未来,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工艺,更重要的还要打破现有的传统思维和思想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转述集团公司领导的话让我记忆深刻,“航空人辛辛苦苦几代人,把发动机干成了瓶颈,而现今,我们辛辛苦苦一个月无非是把原材料干成了在制品!”这句话不仅充分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和推行排产的必要性,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变思想观念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们602中心的布局实际上还是功能行的布局,还是以机群式的组织方式,把以前的一个车间改成了生产线,没有融入单元的概念,依旧是按老式的思想观念在组织生产,生产模式基本还是以大量的在制品来保证相对稳定的生产节奏。同时,现场问题的处理依旧延续老模式处理,这种布局和现状其实就是新瓶装老酒,不仅效率慢,而且效益也差;因此,个人认为其解决思路,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在操作上对现有的批产零件进行产品族的分类,而非现在粗方式的就按长经比去分线。按照产品族建立虚拟的生产单元进行效果验证,这还将会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换位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出发,我们的工作会更加顺畅,阻碍也会更少,工作的和谐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更高。
最后,我想说的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之路漫长且艰,无论是遇到何种困难和问题,唯一的希望就是鼓足信心,行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我们才会有希望,有出路,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才会兴旺发达。
以上我个人不成熟的几点培训体会。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换位思考,集“教”和“学”两种角色于一身,灵活驾驭课堂,进退自如,使师生思维同步,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呢?下面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杠杆”一节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想学生所想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所教学生有充足的认识,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课前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做充分的预设。在教授过程中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引导学生的思路,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住互动中学生“随机”冒出的精彩火花,当学生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激发起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生会选用哪些工具来拔图钉?采用什么方法?除了课本上提供的器材外,学生是否还会选用其他的工具?
二、解学生之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看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满脸疑云,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这是由于双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在同一层次上,或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乏。有些教师感觉到比较简单的、很容易归纳出的物理规律或概念,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可能存在很大难度,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和学习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对于杠杆的概念,虽然前期学生亲自体验了活动,教师也进行了演示并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但学生就是难以总结出杠杆的概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边进行慢镜头演示边让学生观察,这些工具是怎样转的?同时,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一根软橡胶管去撬图钉,让学生观察能否将图钉撬起?从而让学生理解杠杆必须是硬棒,而且转动时是绕着某一固定点的。帮助了学生理解,并加深了印象。
三、料学生之错
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往往带有创新。错误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新知识时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反映他们有“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选择适当时机,从学生的思维入手,故意让学生出错,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说课堂只有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才是最灵活的。
例如,如图所示,F1、F2分别垂直于AB与BC,且F1×AB=F2×BC,则杠杆将()
A.可能是静止不动
B.可能匀速转动
C.一定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很多学生由于对杠杆平衡条件还没有充分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考虑到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如果要使杠杆平衡,这两个力必须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认为只要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那么杠杆就一定平衡,所以会选择C。在分析错误的原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何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在学生自己查找问题根源的同时,总结和归纳经验,进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这比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想学生之乐
爱因斯坦说过:“教师要适应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更应该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下要改变“严师出高徒”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课堂表演中。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奇妙的物理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去探索物理变化的规律。
例如,课本WWW3小制作:蜡烛跷跷板。学生会很好奇,蜡烛跷跷板会怎样运动呢?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猜想一下。由于器材简单易取,让学生试一试,他们会发现蜡烛真的会像跷跷板一样一上一下,紧接着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赞学生之优
人人都需要赏识、尊重、赞扬,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满足,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正确回答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应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适度地加以赞扬和肯定,同时课堂教学中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在学完杠杆平衡条件后,让学生画出最小力,此时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总结方法,怎样做才是最简单,作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及时鼓励并表扬学生的细微发现和好方法。
六、授学生以“渔”
初中物理知识点多而且散,即使是我们教师也偶尔会出现要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却突然遗忘的时候,更不用说是学生,功课多、时间紧。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才能减少遗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方法的传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章每一节都要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例如,就这一节而言,会出现的类型题型,如平衡条件问题、作力臂问题、最小力问题、变力问题,各用到哪些知识去分析等。
化学教学心理换位思维理解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在心理上与学生互换位置,来促进教学的提高。
心理换位,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将心理换位引入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有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再现思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猜测、大胆探索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乐趣,也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心理换位呢?
一、要从学生的思考着手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该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查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于他们心灵上的沟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盐类水解时,判断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学生此时会考虑到碳酸氢根会发生电离,那么溶液是呈酸性还是碱性呢?为解决着问题,老师就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理解此盐电离与水解的强弱,哪个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更清晰知识点;又如,在讲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把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又变澄清。同学们联想到二氧化碳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领学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否一定是二氧化碳?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硫?怎样检验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使所学知识也得到了提升与拓展,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要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样的内容,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有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5的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是PH值为5的氯化氢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如PH=5的氯化铵溶液中的氢离子来源于哪里?PH=5的氯化氢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哪里?有什么不同?等等,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就很快地分辨出氯化铵溶液中氢离子来自水的电离,且由于水解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氯化氢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来自氯化氢的电离,水电离的氢离子很少,且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地解决难题。又如,在学习铝的关于计算时,教师就要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出发,分步讲解,突出学习的难点,特别是要利用图像进行分析降低难点,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这也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去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要明白学生学习中的疑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问题。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教师就要立即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时,学生对为什么用硫酸铝和小苏打作原料,对为什么两种盐溶液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理解。这也是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理解。这时,教师应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能促使水解进行到底,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用于灭火。
四、了解学生学习易犯的错误
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或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中故意错一次,错给学生看,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例如,在讲氯气,氯化氢气体在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在黑板上画装置图,有意从上面画起,态度一丝不苟。这时就要不是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当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依次画。”又如,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教师把一些学生经常易写错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让学生去判断。这样,使学生明确错误所在,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巩固了知识。
五、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乐趣
课堂上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斓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如教师在讲授铝的性质时,将铝粉和氧化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在铁坩埚中,用镁条引燃,同学们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像烟花一样,教室里欢呼雀跃,上课气氛达到了顶点。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学化学的乐趣,也巩固了铝的化学性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教师的心理换位,克服了教师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以强制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使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求知欲等不受打击,同时,通过心理换位,使师生的情感得到更多的交流,心灵也得到更好的沟通,师生之间也能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和共同分担挫折的烦恼,最终使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球教育展望.2006.
1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真实性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也是多维螺旋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物理学习探究什么?探究物理现象内隐的物理本质,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从感性到理性,这是概念逻辑层次显性化的过程,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或者借助于物理实验,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这种感性上的刺激给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并生成问题,推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体验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位移”这个概念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位置”这一空间概念,我们教师可以以师生在教室内的位置为真实情境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实现物理情景的创设,学生在找自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时实际上就应用了“质点”这个概念,同时意识到坐标质点的位置.接着要求学生A和学生B换位置,生成问题:问题1:学生A与学生B换位置,学生A有几种走法?这几种走法从轨迹长短、坐标变换角度看有什么异同?问题2:学生A与学生B换位置,这两个学生位置变化是否相同?借助于实际物理图景和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位移”概念进行描述,最后一起交流讨论,促进概念的物理意义及矢量性都清晰了.
2注重实验的设计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重要的课型,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缺失了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参与,直接灌输实验方案和实验原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可行的.例如,测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实验,学生一开始怎么能够想到选择实验器材并建立图2和图3的电路图的呢?还有这两个电路图有什么区别呢?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这些学生都不可能一下子想到,需要我们和学生逐层地分析,从学生的思维出发,让学生自主发现当电源内阻比较小的时候应该选择电路图3,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ε测小于ε真,r测小于r真”.当电源内阻比较大的时候应该选择电路图2,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ε测等于ε真,r测大于r真”.
3关注易错题的解法反思,提升思维的品质
解题后进行反思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解题技能,发展认知思维.解题后如能对相关知识的应用类型、研究问题的类型、物理模型、应用的物理方法等等进行总结、归纳,将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应用,学会并掌握各种类型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突破要点、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知识的综合及其应用,建立起以知识、问题、模型、方法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尤其是哪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我们要分析这个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正确的解法有哪些?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提升思维的品质.例题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固定不变,其合力为F,当其中一个力增大时,下述正确的是A.F一定增大B.F矢量可以不变C.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F一定减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什么容易错呢?因为题目存在着如下两个隐蔽性,学生容易错选A:(1)语言上的隐秘性.题目条件清晰,言简意赅,但就从题目本身语言而言就有一定的隐蔽性.“θ固定不变”,因该说是话中有话的,不变中有变.也就是说θ可以保持锐角不变,也可以保持钝角不变,当然还可以是直角或平角.(2)不止是语言存在隐秘性,本题的解题的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隐秘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时,如图4、图5所示,保持夹角不变,增大F1.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钝角还是锐角,让一个分力增大时,F始终是增大的.错选A也就理所当然啦.正确解法1我们可以用特殊情形去.如图6,若两个分力方向相反,则增大其中的F1时合力减小,增大力F2时合力增大,产生的结果就符合C选项的内容.除了特殊值法以外,常规办法能够得到正确答案C呢?学生在知道正确答案后,反思采用逆过程考虑,思考:如果让其中一个力减小,合力又怎么变呢?就可以得到另外的正确解法.正确解法2从图4中会发现随着F1的减小,合力一直在减小,极限就是当F1=0时,合力就是F2.得出的结论仍然是,F1增大,合力增大.从图5中会发现随着F1的减小,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合力存在一个极小值.这样从图5中发现了解题的奥妙之所在.就是锁定这个合力的极小值.如果F1在未达到合力极小值时开始增大,合力是先减小后增大,如果F1在已达到合力的极小值时开始增大,则合力一直在增大.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习题要能够有效调取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在解题后还能有所反思“我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解题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和反映了学生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清晰地解题过程和尽可能发散的解题策略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方法的内化,当然习题的设置要留有余地,要具有拓展性,在学生解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完成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思维在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者:丁江南单位:绍兴市鲁迅中学城南校区
关键词:高校 领导干部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06-02
高校中层管理者是指高校各部门、各院(系)的领导干部,是学校党政领导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政治上识大体、把方向,业务上懂管理、讲科学,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技能,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因此在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升可着重加强逆向思维、换位思维、收敛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思维、放大思维等七项思维。
一、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快速反应,果断决策,高效率处理相关问题。因此,高校中层领导干部需具备以下五方面的能力:
1.学习能力。学习是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是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不断凝聚人、振奋人的智慧源泉。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局面,要改变学习方法,讲究学习方式方法的灵活性,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中学,从自己与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学。再次,要注意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2.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领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的有效性,而有效决策的前提是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而言,只有正确把握“三情”,才能作出科学决策。一是要正确把握“上情”。就是要求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必须从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要进行宏观性和前瞻性的思考,明确学校的基本定位,从而保证方向明确,决策能维护上级的权威与大局。二是深入把握“下情”。就是要了解本部门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三是全面把握“外情”。就是要求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要将本部门的发展与外部情况对比,在比较中发现差距,在联系中发现规律,在结合中探索捷径,对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科学定位。
3.运筹能力。运筹是一门领导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如何做到运筹帷幄,这就要求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胸怀全局,善于从宏观上、战略上思考和决策问题,集中精力谋划本部门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善于抓好宏观指导,学会“弹钢琴”,即要有驾驭全局、兼顾各方和承上启下的综合能力;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见微知著的眼光和气魄,真正做到谋大局,议大事,抓总体。
4.激励能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而不是靠少数英雄人物创造来的。领导再高明,也不可能单靠个人的力量来实现组织目标。所以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激励群众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如何凝聚人心,克服困难,激励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去努力实现各项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要抓住教职员工的心理和需求,有效地加以激励,从而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5.创新能力。高校是培养人才,进行知识创新的场所,这种特殊的环境必然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提出特殊的要求。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跟上高教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二、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提升的方法
高校中层管理者多由业务优秀的教师提拔而成,因此真正具备高校管理能力素质的中层管理者较为缺乏,从中层管理工作中获得经验和能力就成为培训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非正式”的途径。中层管理者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以支持和巩固学校的实力,因此,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可对如下七项思维进行提升:
1.贯彻政策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逆向思维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处理问题要换位思维。所谓换位思维,一般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双方发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找出对方的合理点,进而提出双方都能够接受而且对学校有利的建议和对策,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双赢或多赢。换位思维在使用中具有单向性,作为管理者,只能要求自己换位思维,为下属着想,而不能要求下级对领导换位思维。上对下换位思维有利于采纳群众意见,实行民主管理,特别是下级提出的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在换位思维的状态下。可能就听得进去,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换位思维实质上是人本管理的表现,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坚持原则要收敛思维。收敛型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或复合思维。指人们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去寻找唯一的答案。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要求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一答案,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强调收敛思维的指向,就是利益衡量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从零散的表象到问题的实质、从眼前到长远。尤其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须回到是否有利于学生成才、回到教育政策的原则上来。
4.解放思想要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是与收敛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法。高校管理工作的发散思维方法,就是根据所占有的材料,去推测高校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和因此形成的不同结果;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同时,群策群力,集众家所长。要从眼前的工作想到前、后、左、右、上、下,现在、将来、学校、社会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5.改革开放要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带来整体观,这也是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对高校管理干部的特殊要求。系统思维始终从整体效能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进行系统思维时,重在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各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各构成要素是否处于最佳状态,都将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应该从大局出发来调整或是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高等学校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要有特立独行的观点,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气势,但是这种特立独行必须建构于缜密的系统思维基础之上,这是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使然,教育改革不能情绪化,更不能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为所欲为。
6.服从领导要批判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它不是一味对抗与怀疑一切,它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批判性思维有很多含义。一方面,意味着从不想当然,意味着不唯书、不唯上;意味着不只是因为领导的要求,就相信这么做对学校的发展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对问题、结论以及其它论据仔细思考分析与检验的过程;它意味着校验一个概念的定义、检验论据背后的假设和前提,并仔细审察论据推理的逻辑关系。贯彻上级的指示,服从领导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即上级为什么这样决定?这样做了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将对教学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必须强调的是,服从领导要批判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思维,而是善意的提醒与修正、补充与完善。
7.分析问题要放大思维。放大思维不是要去任意夸大,危言耸听,而是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小见大,重在发展性、全局性地分析问题。成功地管理一所大学,需要一个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一套精心设计的管理制度,一支精明强干的管理队伍,要做到以小见大,重细严谨的工作作风,缺一不可。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以适应变化的外部教育环境,因此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在逆向思维、换位思维、收敛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思维、放大思维等七项思维方面得以加强,必将会在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管理本部门职工工作的同时更好接收和支持高层领导下达的新任务、标准和命令,为完成高校的各项工作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 共情 护士 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71-01
现代护理医学模式中,心理护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因其减轻疾病痛苦、促进健康恢复的良好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急诊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就诊患者多体现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悲观、失望、易激怒等情绪,这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可舒缓并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抢救和护理得以顺利实施。共情作为一种有效地心理护理技巧,在急诊的临床护理中被广泛应用,它帮助护士走出自我,正确的感知患者的情绪,并对其做出适当的反应。现将共情在急诊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共情的概念和作用
1.1共情的概念
共情是一种能深入他人内心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理解、接纳、平等、关爱与尊重。共情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加强的认知结构及行为表现[1]。1973年,共情的概念被引入护理领域,此后共情被看作是护理的道德和哲学的基础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共情能力已被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2]。
1.2 共情的作用
1.2.1 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舒缓及改善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1]。它有助于护士关注患者、理解患者,使患者易于表达出由于疾病、治疗、护理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易于患者接受护士对其进行的心理护理,有益于不良情绪的舒缓及改善。
1.2.2 有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
在与患者共情的过程中,护士会因为对患者的帮助,感到自己被需要、被尊重,感到自身的价值和护士职业的荣誉感。从而主动的去精湛自己的护理技术,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增加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1.2.3 增进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
共情应用于护患之间时能增加沟通增进交流,减少患者孤独感和寂寞感。共情应用于医务人员时,也可增加医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共情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2.1 倾听
倾听能帮助护士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抒发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倾听要求护士全神贯注,不打断患者的讲话,不作价值判断,努力体验患者的感受,有适当的反应[3]。护士不仅要做好语言上的倾听,对于急诊患者中因疾病导致语言沟通不利的,更应注意非语言方式的倾听,如动作、表情、声音等。
2.2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护士转换角色,以患者的角度去感知、体验、思考,为患者的行为寻找合理性,尽可能理解对方,从患者或家属的角度寻求所需解决的问题,并站在患者的立场处理问题。如急诊科常见的大小便失禁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和隐私的暴露患者已有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时护士不能再因此对患者报以恶劣的态度、加以埋怨,而应运用共情,站在患者的角度,对事情表示充分的理解,并用专业的护理技术、和蔼的服务态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3 理解与接纳
在共情的沟通过程中应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尽可能的从深层次上理解患者的思想涵义,并对其的思想作出有效地回应,使其感到被理解、接纳。如针对急诊的服毒患者,不能一味的谴责他行为的错误性,而应鼓励他表达真实情感,并作出回应,使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尽量的减少他再次自杀的可能性。
2.4 关爱与尊重
关爱,不仅是对患者身体、疾病的照顾与护理,更是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受到的人文关怀。不只是流于表面的例行问候,更是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真心期盼。尊重,是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以尊重并且恭敬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
3 可与病人“共情” 但不能失去自我
共情对于护士来说,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他的痛苦和担心,但一定要知道这些问题和感觉都是患者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边界不清,很有可能失去自我,不仅自己的精力、体力耗竭,还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徒增患者的痛苦。
4 共情不等同于同情
所谓共情,是指护士设身处地的体会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感受。它不同于同情,因为在同情中,经常会搀杂着怜悯之情,而怜悯很容易使被怜悯者感到屈辱,这是一种施舍之情,是不平等之情。共情是平等的,共情是对患者的感同身受的理解与接纳,是真诚的关爱与尊重。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它的患者数量众多,来源复杂,疾病种类涉及全科,应急性强。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共情作为一种能帮助护患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技巧,是急诊心理护理中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认识共情,理解共情,提高共情能力,从而创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率,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文明、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眉.共情是一粒和谐的种子.中国青年报[N].2006-01-29.
关键词:提供;满足患者需要;护理;环境
随着医学模式从最初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护理理念也从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局限,使整体护理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笔者在门诊工作期间,以提供能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环境为背景,运用Orem的自理模式、医护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结合自身的医学护理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给予患者较为全面的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1理论指导
1.1 Orem的自理理论 Orem认为护理是:为了保持生命的健康,从疾病和损伤中得到恢复,以及对付所造成的影响而持续提供和安排的自我护理活动,这些自理活动是每个人特殊需要的[1]。
Orem指出健康应以预防保健为基础,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既初级预防:促进和维持健康;二级预防:治疗疾病;三级预防: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Orem的自理模式主要研究人的自理需要,一个人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护理的任务在于帮助患者克服那些干扰或影响他们实现自理能力的因素,护士以3种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①全补偿系统;②部分补偿系统;③辅助教育系统。在门诊主要以辅助教育系统为理论指导。
1.2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其中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对临床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工作。
所谓的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 展[2]。
心理护理主要通过运用积极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促进其疾病和适应不良得到改善。其目标为:①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②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③消除不良情绪反应;④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2实施方法
2.1交流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营造能满足患者需要之护理环境的前提,而交流又是良好护患关系的纽带,护士在语言或非语言形式的交流中观察患者的心理感受、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找到可行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需要。
2.2 角色换位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医生开具医嘱,护士核对后遵医嘱给药。此护理活动简单、被动。其弊病不仅限制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更主要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并未将患者作为有强烈感受性的高级人类给予心理上的关注,从而造成护患关系不能在一个心理水平上沟通,甚至关系紧张。若在护理活动中将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感受融人到护士的护理思维中并提出“假如我是一个患者”的假设,其结果一定是既增进了护患关系又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只有多进行换位思考,真正为患者着想,才能诚心诚意为患者服务[3]。
2.3教育支持 门诊患者的特点是步行就诊,症状轻微,绝大多数采用输液的方法治疗。这就给护士的护理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Orem的自理模式中对于清醒合作的患者可通过辅助教育系统为其提供支持、指导促进发展的教育和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也就是说患者有完全的自理能力,但有些必要的知识若缺乏帮助就不能完成甚至丧失治疗疾病的信心。因此,适时的教育支持是满足患者需要的重要手段。
3讨论
交流、角色换位、教育支持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只强调一种方法,而是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护理环境。在交流、角色换位,教育支持中,角色换位的成功促进交流的融洽气氛,而教育支持又是在良好的交流环境中得以实施,病例举例如下。
患者李ΧΧ、女性,56岁。小学教师,因尿频、尿急3 d就诊,体温37°C。尿常规检查:白细胞4~5个/高,红细胞2~3个/高,亚硝酸盐(+),无蛋白尿及管型,诊为肾盂肾炎,给予利复星0.2静点Bid。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患者面带愁容,一言不发,哀声叹气。交流中得知其自认为肾盂肾炎是肾病以至于想到尿毒症,肾衰竭的可怕归宿。获此信息后,及时介入健康教育内容:肾盂肾炎,实际上是泌尿系感染,并非肾脏实质性损害,若规范用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平和心态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同时进行饮食指导……。1 w后,患者病情好转,尿常规检查正常,症状消失。但患者自认为恢复,预停止继续治疗。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又一次引起了她的焦虑。此时, 缺乏必要知识而又盲目关注自身的患者,需要积极的心理疏导,引导其讲出所有心理疑问,再次引入健康教育内容:肾盂肾炎容易复发,因此,必须待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2~3 d,而安全的用药不会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况且药物的副作用远比疾病复发所带来的烦恼轻微,若大量喝水2500~3000 mL/d则可起到有利于疾病恢复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双重功效……。获得这些知识后,患者脸上洋溢的不仅仅是焦虑后的一种释然,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为其提供的满意的护理环境中感到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基于提供患者需要的护理环境的护理模式,有其广阔的施展空间,只要我们的角色换位,勤于思考,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一定可以提供能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关键词:混沌 交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6
一、混沌现象与人际交往的联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来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从此观点看,气象学中的混沌现象和人际交往关系也不无联系。混沌现象是1963年由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即使是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也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而人际交往中的“交往”一词,从词源上考证,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unis”,它表示的是沟通、交流之意。人际交往,在社会学中被定义为人们在生活的活动过程中或在生产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以混沌的观点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可以发现人际关系对“初始条件”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然而在人际关系中,个体对他人的态度的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此时的人际关系,又反作用于每个人的生活、情绪、态度。甚至对组织的运作和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也印证了,在混沌系统中,初值的细微差别,都将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
二、基于混沌的师生交往关系的历史考察
其中,对于混沌理论在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历史研究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混沌的中国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从此句可以看出,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中,更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即“教育之”,而学生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一直崇尚“尊师重教”。以混沌理论来看,中国的师生关系中的初始化条件就是教师的“尊”,一种师道尊严。在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学生受“师道尊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师权威,从而形成了师生交往关系的等级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教师一直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这就是师生交往产生的最直观的结果,即是混沌的结果。
(二)基于混沌的西方师生交往关系的历史考察
在西方,英语单词中的“教育”“edu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中的“educare”。前面的“e”表示“出”,后缀“ducere”则表示“引导”。二者合在一起就表示“引出”,即是说使用某种方式,唤起学生潜在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为现实。可以发现,在西方“教育”中,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以混沌的观点考察西方师生关系,可以发现,在师生中的平等概念是混沌的初始条件,而西方资产阶级中的进步教育思想、“学生中心论”等是混沌的结果。
(三)基于混沌的中西方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比较
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还影响着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方向等。用洛伦兹的混沌观来分析师生关系,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其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细微偏差,才致使了如今中西方在师生关系上的巨大不同。这也正印证了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即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如今中西方师生交往过程中关系的不同,恰巧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理论特征
(一)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
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最根本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其不同之处是这种关系产生于课堂中,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中展现出来。交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常生活、教学。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不仅仅对分析师生活动有帮助,对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建立交往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在教学交往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学习、探索知识以及教师自我的完善。而基于混沌的师生交往关系的目的,是研究师生之间交往的动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人,人即目的。它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确立主体性。它的社会核心在于交往,交往是主体对主体,主体之间的一种活动。
四、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模式构建
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实质是通过分析师生之间交往的因果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对话交流模式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此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与“你”式的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对话交流模式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对话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理念、信仰、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对话交流的特点就是主体之间利用语言进行交流。
(二)换位思考模式
“换位”是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人相互交换位置,“换位思考”则是指站在对方的位置,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强调体验对方的经历,并最终达到为对方考虑的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并引导学生体验对方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意识,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五、结语
本文以混沌为基础,分析师生之间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最终提出了两种类型的交往类型。同时,可以看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师生关系中,不再是传统的“我”与“它”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我”与“你”式的平等的关系。因此,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关系,也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2]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3]刘建华.师生交往伦――交往视野中的现代师生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高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J].教育参考,2001,(7-8):18-22
有些时间已经过的太久了,你根本就一起忘记了过去发生了哪些故事?认识时间对你来说根本就是一个不是特别明显的概念,无论怎样你都能够看得到他不得到他没有人会觉得这一天会是他的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所以他们都是通常毫无准备的词句,这样更加悲惨。
其实你根本就不知道当时我看到麻辣烫的时候,那有一种激动的心情你根本就不知道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和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心理落差和对比。
只是在那个时候,即便是换位思考,即便是感同身受,也没有办法真的那么生气的去感受那种感觉。
你才经历过的那些所有的黑暗,也许都会慢慢的褪色。
我希望事实和现象是这样的。
我希望你能够在自己梦想的家乡当中变得更加活跃,变得更加快乐了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依旧是你的家。
所以根本就不用羡慕别人的好,你也有自己的好。
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向往别人的生活,因为你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模式,但是你的习惯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一、创新《客务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思维方式
俗话说,思维决定思路,方式决定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方式,是该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先导。
创新思维方式一:角色换位思考
角色换位思维,追溯其理论渊源,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曾要有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如:《论语》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就是“角色换位思考”的教育思维。在近代,角色换位思考理论多运用于现代管理科学,科学管理学的先驱弗雷德里克・泰勒最早提出类似思想,著名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在“法约尔原则十四条”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
而具体到《客务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其理论可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综高学生群体特点,通过把握具体教学对象的专业理论基础,了解个别学生基础水平、性格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接受心理、学习能力、兴趣点、薄弱点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学生对学习的感受为前提,制定学生认可的教学方法的思维方式。通过换位“教”与“学”,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进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创新思维方式二:“知识营销”思维方式
对于“营销”的定义,虽然学术界说法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产品的成功营销包含了多重概念,而不仅是把现有产品卖出去那么简单,如:需根据顾客需要生产产品、根据产品特征宣传包装产品、针对产品创造客户需求等。简言之,即是利用一系列有效手段“推销”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达到销售的高效率和好效果。
首先,教学过程也是“产品”推销过程,它的“产品”就是知识点。老师欲传授的知识就是“待售”产品。如同每种产品都有自身特点,能够满足某种消费需求一般,“知识产品”也有其自身特点,能够满足知识需求。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客户”,那就是“学生”。在传统思维下,老师一股脑将知识倒给学生就是教学过程,而在“营销”思维方式指导下,教师就不会把学生努力学习、接受知识当成是理所当然,而会更倾向于将学生接受、学习知识的行为看成是:“宣传、激发――产生兴趣――引致需求――寻求满足――产生新需求”的模式,就更能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是必然或自然产生的,需要“产品的推销”和“需求的激发和引导”。
二、探索《客务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新路
第一,教学氛围的“轻松化”――寻找活跃的“碳元索”
教学改革首先体现在学习氛围的改变上,针对该专业理论课学习的一般特点,“轻松化”的氛围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首先,寻找学生中的“碳元素”来轻松气氛。根据对学生的考察和了解,我们通常都能在学生群体中寻找出一些性格开朗、活泼或者是具有号召力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就是教学中“碳元素”,通过调动这一部分活跃因子的情绪,激发起课堂的轻松的整体氛围。
其次,寻找学习内容中的“碳元素”,也就是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点。面对着自己了解的、熟悉的话题时,学生通常会变得更为自信,更愿意参与谈论。比如:旅游专业学生通常比较关注旅游行业内的话题,我曾经就客房服务中的小费作为话题,引导学生探讨,由于学生十分熟悉和留意该问题,所以许多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尝试发表意见,在此过程中,我不断的加入相关的《客务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就能很轻松地理解与掌握。
第二,教学风格的“娱乐化”――让课堂充满“期待与惊喜”
所谓教学风格的“娱乐化”是指用具有趣味性的风格进行《客务服务与管理》教学,从学生接受心理去理解学生,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是不那么“面目可憎”,从而达到学生在欢笑中学习,并对课堂充满“期待和惊喜”的效果。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让学生寓教于乐。想象一下,面对一位表情严当时,教学内容严肃的老师,可能大多数人也很难维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求教师以多种“娱乐和游戏”方式不断让学生以新鲜的形式接受原本枯燥的内容。
第三,教学参与的“团队化”――人人都可以是“主角”
“团队化”教学试是《客务服务与管理》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有效方式。首先,“团队”本身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partner(二人拍档)形式和group(大的分组)形式。两人的拍档更有利于单项知识记忆的训练,而大组形式则适合训练团队协作完成比较复杂、涉及知识点鞍多的问题,如热点问题探讨、专业场景模拟等。
《客务服务与管理》中有很多涉及服务理念与服务技巧、管理方式与管理风格等问题,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并按实际操作规范设计场景,让学生在唱“主角”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这两者相互补充的团队教学方式,能够抓住学生希望受人关注成为主角的心理,使人人都有机会发言,都能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成为课堂的主角,这能使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进步的实效,提高参与愿望。
一、投学生所好,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假设自己是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感受学习情境,体会学习情绪,揣摩学习心理。想学生所喜欢的,也要想学生所不喜欢的。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因为“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只停留在直观认知上,对其本质并不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为他们创设了“欢乐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欢快的音乐、“吱呀呀”转着的大风车、“轰隆隆”开着的小火车,欢天喜地玩着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心激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吗?
课件演示各种游乐项目: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大风车、滑滑梯。
师: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用手势表示一下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争着举手发言,有的转圈表示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有的一边做手势表示小火车的运动方式,一边还嘴里发出“呜”的声音,非常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游乐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想学生所困,分解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由于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原因,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差异性很大。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那些优秀的学生上,满足于教学的顺畅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课时,要放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多想一想: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会怎么想?这个概念出示后,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生有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怎么去启发和指导?
在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我就把自己置身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生所困,急学生所急。平移的方向通过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掌握,但图形的平移学生较难掌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设计了“点――线――图”三个层次的教学步骤,铺设了点的平移和线段的平移,分解了图的平移这一难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掌握先找对应点或对应线再数格子这一方法。
课件出示方格图后,动态演示小圆点向右平移4格。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圆点向右平移了4格。
让学生到屏幕上一格一格地数。
师:从原来的地方平移到这一格,我们就说小圆点向右平移了一格。
课件一格一格地演示向右平移4格,学生跟着一格一格地数。
师:线段也能平移呢!(课件演示线段向右平移5格)
生:线段向右平移了5格。
师:对不对呢?我们请线段再平移一次。同学们帮着数,好吗?
课件演示线段一格一格地平移,每移一格学生就数一格。
课件演示小金鱼在大海中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看,这条小金鱼是怎么平移的?
生1:小金鱼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右平移了4格。
请生2上前数一数格子。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
转而问生2,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2:(不好意思地笑):我刚才数了小金鱼平移前和平移后之间的格子了。
师:那应该怎么数格子呢?你能再数一次吗?
生2:小金鱼的嘴从这一格平移到了那一格,应该数这中间有几格。
让学生边说边指出这组对应点。教师板书“对应点”。
师:还有其他的对应点吗?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困惑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想学生所困,才能分解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思学生所惑,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事物,其实在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平移呢!(教师出示小女孩玩“跳房子”的游戏场景)
师:小女孩的运动是什么?
生:是平移。
师:我们教室的地面都是方砖铺成的,我们来玩跳格子的游戏好吗?
生(欢声雷动):好!好!
师(让每个学生站好一个格,然后发令):向前平移2格、向左平移1格
生按老师的指令跳格子,同学间自发地相互检查,指正。
师:怎样平移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呢?
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平移。
交流不同的平移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同桌两人相互发指令,看谁平移得又对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