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独特的教育方法

独特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3-06-11 09:3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独特的教育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独特的教育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校外教育;儿童音乐;教育活动;问题探究

校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领域。校外音乐教育与校内教育相比同样重要,校外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声乐、器乐、舞蹈三个方面,是一种通过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工具以达到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方面的潜能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学生的方法。目前,以我们活动中心为主要代表形式的校外教育机构,正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现根据个人的观点,对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出了以下新的思考:

一、校外音乐教育要有其独特的魅力

教育的独特魅力能更好地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热情和主动性,优美的音乐,应该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陶冶情操。实践对于儿童音乐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每一位孩子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对于我们的音乐课外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儿童只有在自己亲自的动手实践中才能对音乐有着更为深刻、具体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校外音乐教育中将学生的动手实践列为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内容。可以利用一些节日,在节日气氛的影响下,组织一些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它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头脑,亲自实践,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外音乐教育以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为主

校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内音乐教学略有不同。因为校外音乐教育以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为主,让学生对于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毕竟音乐与其他抽象的、难懂的学科来说有所不同,音乐主要强调的是灵感。正所谓,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作为教师,要学会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拨动学生这根独特的琴弦,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构建民主、和谐的气氛对于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来说同样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更自由地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有效的解决。由此可见,积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对于校外音乐教育来讲至关重要。

三、校外音乐教育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要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面前的必修课程,也是我们必须要努力的方向。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是漫无目的的,更不是无迹可寻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竞赛、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等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在校外音乐教育过程中,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

校外音乐教育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它的组织方式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在校外活动中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在校外音乐教育中,例如,我们活动中心等新颖的、以系统的方式教授学生音乐方面的技能技巧的一些教育活动场所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也是积极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

第2篇

1.提升社区成员对于社区美术教育的关注度

社区美术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升社区成员整体的审美素养,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鼓励所有成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使成员对社区更具有归属感与认同感,再协同起来建设新型社区。而作为社区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参与对象与服务对象,老人与少年都是相对比较弱势、需要被关注的群体,青壮年的参与人数和参与欲望都还非常有限,这对于社区美术教育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将老人群体与少年群体作为社区美术教育的对象外,还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将发展对象扩展至社区中的青壮年群体,吸引他们参与社区美术教育,从而使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都得到有效缓解。社区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升社区成员对于社区美术教育的关注度,再根据每位成员对于美术活动所提出的要求及其实际需求,采取上门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社区成员在闲暇时的兴趣爱好,再借由美术交流、绘画比赛、摄影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成员参与社区活动。

2.发展和推广社区美术丰富、独特的品牌文化

发展和推广社区美术丰富、独特的品牌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加大社区美术的宣传力度,发挥其宣传优势。第二,针对社区中的各种民间风俗文化,应给予支持和发扬。民间风俗文化是不可忽略的瑰宝,在对其深入挖掘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保护,并以此作为基础,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促使社区成员整体的精神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样。第三,发展和推广社区美术丰富、独特的品牌文化还应该将社区美术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发挥出来。社区美术教育具备学校教育所欠缺的优势。从受益对象方面来说,社区美术教育的受益群体是社区内所有的成员,旨在为其提供更加优质、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同时,社区美术教育又是对学校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其教育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型的对象,而是广泛的社区全体成员。而在时间方面,社区美术教育的开展时间更加灵活,具有终身性,不再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些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使社区成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建立健全社区美术教育管理机制并引进综合性人才

社区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并大力引进综合性人才,加强专业的美术教育队伍与业余美术教育队伍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互补。针对出现的各种人员编制方面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采取职称评定的方式,加强社区美术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同时在社区内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面,也应采取培训等方式使其得到提升。再通过引进综合性人才,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和经验丰富的高校毕业生加入社区美术教育活动。针对业余的美术教育队伍,可以通过组建志愿者教育队伍的方式,并制订相关的激励制度,使教育队伍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结语美术除了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媒介之外,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与历史载体,这也赋予了美术特殊的教育评价功能与文化传递功能。但社区美术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各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社区成员对于社区美术教育的关注度,通过发展和推广社区美术丰富、独特的品牌文化,以及建立健全社区美术教育管理机制并引进综合性人才,从而推动各地社区美术教育的有序发展。

作者:葛笑蕾单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文化馆

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班主任;学生沟通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学生在校情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同时,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因此,不能运用原有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或者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而有效解决。

一、以身作则进行有效沟通

在教学中,班主任处于整个班级领导者的位置。班主任是除了班级管理工作之外,也是一名教师。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讲,其本质上,既是知识的教授者,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思想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监护者。同时,在这个位置中班主任也担负着班级学习情况和日常活动的开展工作。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比,小学班主任教育基本上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教育工作,而对于初中班主任工作来讲,则更为灵活、广泛。

在教学中,作为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时,班主任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一个人的形象是个人素质及其修养的体现。所以,必须形成良好的形象,从而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并且让沟通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想要提升沟通的效率,首先就要树立好个人形象。

二、用倾听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并且在这段时期学生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这种处事方式一味地批评和否认,

会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初中教学中,针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因其具有较充沛的精力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且具有“倔强”的性格,有着无尽的“创造力”等。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和指导教学能力及细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和指导教学。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必须用心倾听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要与学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得到其认可和信任。所以,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首先要学会去倾听,认真去倾听,从而为之后的沟通工作奠定基础。

三、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沟通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这段时期,学生对于自身的爱好和特长没有具体的认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也逐渐将原有的“只看成绩”向全面发展不断转型。因此在教学中,初中班主任除教学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此阶段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班主任应该“因人而异”地教学,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时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从而更好地为每个学生选好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

发展。

初中班主任的沟通主要是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作为班主任我们初步了解了每个学生,他们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具有不一样的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并且,他们总是用比较独特的方法去对待身边的事物。这种独特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创新。但是,在这种“创新”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方式。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要时刻将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不断反映给家长,进而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在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思想和兴趣性格等进行了解,并且,要同家长相互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自尊心的时期,但是,在这段时期中学生又非常脆弱,其思维有可能会走向极端。因此,初中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不断地提高沟通能力,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美 以美怡情 以美促智 以美启真 以美促善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要,数学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美。从古到今,数学美一直是数学家讨论的课题,在当代大多数工作者看来,数学美的确存在,并且在数学研究、数学教育及艺术创造等活动中被普遍应用。数学有很多美的特征,过去多数提法是: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奇异性等。现在也有人说:“这些不是数学的特征,而是数学的表现形式,数学的特征应当是:客观性、主观性、物质性、相对性、绝对性。”数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数学,它包含着许许多多美的因素,教师该如何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让学生享受数学美,轻松愉快地获取数学知识?

一、数学教学要遵循以美怡情的原则

所谓以美怡情,即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数学美的揭示及数学教学的艺术体现,愉悦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充分揭示数学美

“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推销员,他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相信数学是有趣的,使他们感到讨论的题目是有趣的,值得努力去做。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对所学习的材料感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这是最佳动机”。数学的审美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数学一直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一门抽象的枯燥无味的学科,似乎与美无关。但事实恰恰相反,数学是美的、多变的、活泼的。中学数学中有大量反映数学美的题材,教师要充分揭示数学美。因为学生是好奇的,数学中的美妙常常可以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让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里来,当他们更进一层了解这种美妙的来由,他们会感到无比愉悦。

2.体现教学艺术

凡是有兴趣于某事物,人们总会想办法去接近他,认识他,获得他。教师讲课要有审美魅力,让学生有兴趣。这种兴趣产生于教学中的艺术性、趣味性、惊奇性等的精神感受。美感和兴趣虽然并非一回事,但美的东西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却是事实。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感染力,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试看如下的几何开头课:教师首先让学生考虑为什么球架要造成三角形?为什么车轮要造成圆形?为什么蜜蜂要把窝建成正六边行?这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非常想知道答案。于是教师画出各种图形,并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数学教学要遵循以美促智的原则

所谓以美促智,即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数学家创造了美好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结构,但是数学却不像艺术那样外显。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个人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很难把数学中的审美对象的真正意蕴充分表现出来。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深入挖掘、精心提炼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中内蕴的独特品质。 爱美是人的天性,在青少年时期尤为突出。所以在中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很重要,它直接关联到创造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美。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表面上不明显的美的特征,但是通过理性思考后却能领悟到美的题材,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内在美与逻辑美。

三、数学教学要遵循以美启真的原则

“美是真理的光辉”。所谓以美启真,即是通过数学美育,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美学方法,在美的指引下追求真。

美与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统一关系。黑格尔曾说:“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罗丹也说过:“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科学家凭美的直觉可以在理智抓住真理之前先领悟其中显现出的美,并以美为中介现实地获取真。科学家能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发明创造,这种创造能力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小逐渐培养起来的。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洛登塔尔曾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在创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再创造”过程中欣赏美,并以美为媒介来掌握数学知识。

1.揭示数学的补美法

当一种科学理论在数学方面没有达到美的境界时,就必须继续创造发展,使之完美,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方法叫补美法。科学的补美法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方法论意义,这是因为补美思想具有直觉性:凭美的直觉常常能在把握真理之前先领悟其中显现出来的美;统一性:补美思想在科学发现中之所以能发挥巨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美与真、善之间存在微妙的统一;创造性:科学创造的过程就是一种臻美的过程,常始于美感上的不适或不和谐感,而终结于更美的科学理论、思想的确立或和谐感的满足。

2.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美学方法

一道数学题有时候有多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题意所给出的信息及隐藏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寻找题目的突破口,着手解题。学生思维很活跃的,但有时会走错方向,使解题走入一个死胡同,或方法很繁琐。所以练习解题时,寻找最精通的方法和学会多种解题技巧与方法是很必要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若能从一道典型的题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可以收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效果。

四、数学教学要遵循以美促善的原则

所谓以美促善,即是通过数学美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心灵趋向善,走向人格的完善。

一个人的美德可以使人完美,就如数学美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境界,升华智力。一些教育家和哲学家发现“数学教育能使粗心的青年变得细心,使性格暴躁的人变得温顺起来”,“数学还教会人们客观地、公正地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可以给予以上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杨恩寰.审美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叶学良.教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 高效课堂

如今在各小学的放学时间,我们经常会在校门外看到这样一组画面:一群戴眼镜的“小博士”背着大大的书包匆匆走过,一些肥胖的孩子耳朵里塞着耳机不疾不徐地往家走去……我们禁不住会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一份学生体质报告单表明,我国儿童的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知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努力,也必须做好这件事情。

一个体育教师能做的是什么?那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打造体育“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紧围绕这一点,努力打造高效优秀的体育课堂,也逐步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1.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

2.准备活动要具有小学特点。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小学体育的准备活动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的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3.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的活动。

二、灵活的组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1.根据体育课之特点组织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在六年级体操教学中,教师是通过“球体运动”来阐明常用滚动和滚翻的原理,并以此促进滚动技术形成的方法,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体操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看谁做得好”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提高兴趣的目的。

3.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

1.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反思。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化发展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及《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的落实和体现,注重体育学科专业化知识与更新。学科专业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教师要拥有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的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进行教研和改进,使自身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2.打造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在思想方法、兴趣爱好、能力气质等方面各不相同,表现在教学工作中就有了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表现,只有在教学领域中善于总结经验、摸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应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其所长,发挥优势。在教学艺术探索上,既要虚心治学,又要勇于创新,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长,打开教学思路。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创造性地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备课实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为祖国的栋梁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M]。

第6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个性养成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个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由德国伟大的指挥家、教育家以及音乐家奥尔夫率先提出的,并被社会公众广泛推广称赞,被称为当今最适合儿童的一种以音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该教育主要通^音乐的方式来培养和健全幼儿人格,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及教学方法

每个人自出生起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所谓个性,就是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多样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强调独立、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以及强调其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因此,奥尔夫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音乐来诱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个性品质,对幼儿个性养成具有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奥尔夫音乐不是独立的音乐个体,它强调动作、语言以及舞蹈的统一与配合,同时强调个体不单纯是听众,而应该与演奏者相配合积极参与其中。它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良好的个性特征,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的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全民教育素质的目的。

1.提升创造性

幼儿的生活往往比较单一,对生活的认知没有受社会周遭的影响而定型,因此,通过音乐对其教育的影响可以发掘他们天然的创造性。通过音乐教育感知幼儿,同时可以根据他们独特的理解,用简单的乐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通过音乐去表达,从而发掘孩子的主动创造性,也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

2.提升文化感知力

奥尔夫音乐的教育思想重在理念,即从本土文化出发,从生活出发。倡导结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利用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不去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更多的则是鼓励人们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将自身独特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为奥尔夫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想象空间,植根于本国文化的教育理念,极大地增强了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感知力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无论是对幼儿的学习,还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也给教育者增加了教育难度。

3.以儿童为主体

奥尔夫认为音乐艺术是人们的本能认知,每个幼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和认知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欢乐。从儿时为他们灌输音乐思想,提倡孩子如何用音乐去表达情感、培养个性,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树立,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音乐教育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对孩子心理变化的了解和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他们学会通过肢体、乐器、语言的结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情,描述内心世界。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强调对创造精神的塑造,孩子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孩子们学会运用语言与肢体的统一来演绎节奏,在整个过程中极大地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给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奥尔夫倡导运用原本性音乐的教育原理,培养幼儿的领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做到了可以真正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培养个性品质的效果。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由于它原本的特殊性,不在乎对音乐技能的学习,而是致力于把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放在教学目的的首要位置,鼓励课堂上每个学习者都可以积极参与到音乐的世界中去,鼓励幼儿学会通过音乐来表达懵懂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为幼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以音乐为主题的活动也为幼儿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发挥特有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音乐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从小发掘幼儿的音乐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让孩子们陶冶情操,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展现心理活动,正确表达心理情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历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及其个性品质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进行审美化教学,可迎合审美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需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所有的审美要素,从而将文学教学中的审美优势凸显出来,并根据学生自身的审美心理对课堂的教学活动实行审美加工,并适当提高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达到用美促教和以美育人等功效。

关键词: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教学

1.前言

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将美育融进通识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的教学,已经成为目前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审美化的教学指的是将所有教学的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环境等环境等,将其转化成审美对象,让整个教学的过程成为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活动。让整个教学过程表现为静态与动态两者和谐统一,内在的逻辑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两者高度的和谐统一的一个整体。审美化教学还有以美育美、以美启真和以美怡情等三种功能,可大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师生均能获得身心愉悦的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方法的一个过程。

2.审美化教学在文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

2.1现代化审美教育需求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主要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审美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和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任何专业和层次的教育中均需融入审美的教育,并将其当作一个比较重要的教育目标完成。在文学通识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最佳方法就是将文学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审美化的教学,从而符合现代化的审美教育需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挖掘出文学作品内存在的审美要素,并将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优化成为审美的过程,使学生能体悟出诸多文学遗产内所海涵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进而实现美育教学这一目标[1]。

2.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学生无法到位地理解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导致其对文学课程的兴趣泛泛,因此在学习中不用心。特别是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其兴趣和精力大量投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对文学课程抱着应付的态度,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了解到文学通识课程重要性,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进行审美化教学,能够在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美感,让每个教学的环节均审美化,从而自内到外逐渐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作审美的享受过程,并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进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3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文学通识课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大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却对其不够重视,把讲课当作一种程序化的工作,课程教学目也不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陈旧,从而使课堂枯燥乏味,并未实现文学通识课程开设时所需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低下。如果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可将所有教学的因素进行审美化,让学生带着审美的心态去体悟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和文学人物内蕴含的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自然的眼光欣赏美和感悟美,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增添效果文学通识课的文化魅力。

3.开展文学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化教学的方法

3.1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要素

文学教育的审美化本来就比其他学科教学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审美价值,这是由于文学本身就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审美资源。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经典著作多不胜数,这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中几乎蕴含了全部的美学要素,诸如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等。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室只需将其挖掘出来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让学生体悟到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3.1.1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

文学教育中展现艺术美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通过形象美来表现,如人物描写或刻画、环境烘托、画面感、氛围营造等,形象美属于艺术美中比较直接、生动的表现方式,也是最易唤起人的审美共鸣的一种美的形式。古今中外诸多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出一幅幅与自然、社会、历史等环境的展示宏图,他们均成为美的来源。

如《杜丽娘怒沉百宝箱》中刻画了一个敢爱敢恨、多情却所托非人的风尘奇女子――杜丽娘,从她的外在美逐渐升华到心灵美。又如《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的形象,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形象,作者本来想将安娜塑造成为一个,但是写作到了后期,作者竟然无法将人物安娜刻画得那么无趣,作者笔锋一转,将其塑造成为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封建社会,却落得卧轨自杀的可怜女人的形象,从而塑造了人物的灵魂,使其成为不朽的经典角色。再如庄子的《逍遥游》集中,将大鹏翱翔九天,自由自在的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庄子不慕名利、渴望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合一的天人境界美,在佩服之余,也会衍生出神往之心;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生活的情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缤纷的桃花,潺潺溪水,野村人家,这种田园生活之美,不仅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现如今忙碌的人们共同渴望的生活。

3.1.2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主要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也是文学通识教育核心。教师必须多加利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情感美,将其加以渲染,从而达到以情感人和以情怡情的目的,进而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情感得到全面的陶冶,从而让学生能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感。经典的文学作品均是作者用深切的情感为墨,以内心的真挚为笔而完成的,文学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所具有的情感和精神也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怀。教师此时只要将这种情感美用优美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其能体会作品中的情感美[2]。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的美,除了莎翁语言艺术自身的唯美性,还有哈姆莱特王子所表达出来的悲剧美,王子亡国丧父的悲痛,与王子自身的俊美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极具感染力。又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不仅是诗歌如画的画面美,也有王维自身的恬然、闲适的生活情趣在里面。更难得的是诗中所蕴含的哲理,颇有佛味,这也是王维诗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3.1.3挖掘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美,教师可对其进行挖掘,让学生能在体验语言美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进行生活。如诗歌的语言要求含蓄凝练,散文语言既有朴实无华,也有华丽张扬;小说语言则是重在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表现[3]。不同作家的语言也不同,如鲁迅的语言比较犀利,一针见血;沈从文的语言华美中有淳朴,乡土气息较浓厚;马克・吐温的语言幽默风趣,却又富含哲理。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种语言美,叫“含泪的笑”。无论哪部作品的语言,都有值得挖掘的美。

3.2优化审美课堂教学

审美属于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审美活动实现,还需要依靠感知、理解、情感和想象等心理因素来共同完成。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实行审美化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根据学生审美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还可针对作品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个导入,如进行背景介绍,抒发作品情感,引述故事或者设置悬疑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对文本分析时,要注意在分析讲解时的教学设计。另外,因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由抽象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本质,因此,可考虑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使文本讲解更生动具体[4]。

如《飘》这一课的讲解,由于其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教师可播放电影版的《飘》,即《乱世佳人》,让学生亲眼体会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风景和人物,从而更容易理解文中的人物思想和精神内涵。教师在讲解《钟子期和俞伯牙》这段故事的时候,可以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知音之情。教师适当引入现如今学生之间的友情,与古代相比较,让学生去深思,去体会,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3.3提高教师的美学修养

美学修养指的是一个人在美学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美学文化底蕴,以及运用美学的理论去感知、鉴赏和评价的一种审美活动和现象能力。因此,美学修养不仅是学生努力学习需达到的境界,也是讲授文学通识教育课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从而促使教师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较好地实施审美化教学。美学修养的形成,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美学理论的学习相关,教师不仅要熟知中外的美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底蕴,从而可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美学原理进行审美教育,教会学生真正的审美精神,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得到升华[5]。另外,教师还要在美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时常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最终养成较好的美学修养。

4.结束语

文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既可采取潜移默化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方式,也可采取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想要实现文学通识教育的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在其中实施课程审美化的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更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单威.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审美化教学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20-121.

[2] 肖太云.文学通识课的审美化教学及课堂操作――以《边城》的审美化教学设计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8):95-97.

[3] 莫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67.

第8篇

关键词:精准思政;网络文化作品;艺术特征;创新应用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猛,面对90 后、00 后这些“网络原住民”,学者们纷纷提出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着诸多困扰,如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输出话语内容枯燥、感官体验差,学生接受程度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然成为网络思政教育的羁绊与束缚。在此情况下,高等院校尝试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为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以有效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与育人成效的提升。

一、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

第一,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思政教育价值内涵,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无形”的网络交流语言,网络文化作品具有提醒、传播和展示等多种功能,其外在形式呈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体现的思政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网络青年,改善了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网络文化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功能,其深刻的育人内涵通过艺术方式实现轻松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青年学生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提升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亲切感。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强调其艺术性特征,并借助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可让思政教育有载体、有形式、有手段,增强思政教育魅力,提高正能量的传播力。第二,具有艺术特征的网络文化作品,有力体现了思政教育内涵,可据此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升思政教育思想引领作用。艺术是思政教育内涵的重要载体,也是与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网络文化作品基本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思政教育内涵的话语表达载体,也实现了思政教育方式的守常与变通,对提升思政教育魅力、拓宽思政教育路径、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从校园特色建筑、特色景观、校训精神、办学成果、师生活动、文化生活等中提炼视觉元素,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运用到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中,能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提升思政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受众度,进一步彰显卓越的校园文化自信。第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以平面类、音频类和视频类内容为主,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撑。网络文化作品能够建构思政教育的话语秩序,承载着人文、历史和社会的丰富内涵。网络文化作品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思政教育的“金话筒”,能精准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认知和动态,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与此同时,多维度、多类型、多载体的网络文化作品呈现着学校的文化传承,凸显着学校的育人本领,传播着学校的文化内涵,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代下,顺应网络时展,主动开发优质的网络文化作品,掌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对于思政教育成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艺术特征

(一)主体性

网络文化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网络文化作品实现思政教育“育美”和“育德”功能建构和提升,这是其主体性的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内在统一性,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网络文化作品与思政教育能够相辅相成,共生共赢。网络文化作品运用的艺术元素,一部分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提炼而来,一部分是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素材,但始终围绕着思政教育这一主旨,反映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融入学生的思想感情,用作品来诠释思政教育内涵,用思政教育内涵引领学生。因此,运用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强化互动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

(二)形象性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网络文化作品也是如此。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外在体现着构成韵律、图案形式,内在诠释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因此,网络文化作品的形象性也应保持内涵释义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当前90 后和00 后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由于生活环境和养成观念的差别,其个人喜好与接收信息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既选择活泼明快的色彩,也选择简约时尚的图案,考虑对比美、重复美、韵律美等,体现鲜明的思政教育内涵。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作品会使受众浏览信息的心态发生变化,要迎合青年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其产生新感觉、新体验。思政教育内涵丰富,将思政教育内涵与艺术形式融合时,也需注意对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第一时间将思政教育内涵传达给受众,保持网络文化作品的生命力,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三)审美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使人产生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受众群体互动性、表达性显著增高,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此类作品具有相同的特点,如:呈现内容丰富度高,形式感强,色彩明快;图案表现完整,符合青年学生的好奇心理,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审美情趣进一步提升,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注重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以平面设计作品为例,受众群体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单一的图片内容欣赏,更强调图案的线条、色彩、纹样等元素的统一,注重美学的深度体验。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内涵与真善美结合,凝聚于网络文化作品中,经过提炼和加工诠释其内涵,升华为思想引领。网络文化作品结合美育和德育,注重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以思政内容为主,选择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增强视觉感官体验,凭借独特的吸引力和具有差异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转发,强化传递效应。

三、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创新应用

(一)创新路径

精准了解和充分研究思政教育目标、内涵和手段,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体现艺术特征,将网络文化作品内容与教育环境相结合,与受众需求相符合。精准思政下的网络文化作品创新路径有三:一是艺说思政。将艺术表现与设计方法相结合,述说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和文化印记,记录特殊时刻的人物和事件,使作品色彩明快、感官冲击效果良好,重现历史的经典魅力。二是图解思政。以平面设计为主,结合其他设计手法,充分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元素表现思政教育内容,达到能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效果,提升师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与认同。三是创绘思政。以手绘手法绘制思政教育内容,确保其主题内容和网络环境协调一致,一定程度上弱化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增强画面的形式语言和装饰效果,彰显网络文化作品个性化特点。

第9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自动生成;个性化图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68—05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也许无法记住一连串的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趋势,但是可以很轻松地记住一幅图画或者一条曲线。在教育统计研究中,我们需要尽快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新的现象或规律,以便优化管理、指导工作。在“江苏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中,通过“盒式图”简洁地反映出测试成绩离散程度,为教育评价提供直观的方法,就是很好的实例。

目前,Excel已被广泛运用到教育管理、教育研究中,掌握图表制作方法已成为必修内容。然而,在教育统计管理中,有时我们还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数据,让个性化图表呈现变化趋势,从而突显数据中的重要信息。本文首先介绍通过手动操作的方法制作Excel图表,继而通过VBA编程生成系统中固定格式图表,最后重点介绍运用Excel VBA自动生成个性化图表,为教育管理、研究服务。

一、手动操作制作图表

图表可以用来表现数据间的某种对应关系。我们一般运用柱形图比较数据间的多少关系、用折线图反映数据间的趋势关系、用饼图表现数据间的比例分配关系等等。下面以制作“柱形图”为例,简单介绍通过Excel手动操作制作图表的方法。

(2)单击“插入”菜单,在选项卡上选择“柱形图”,在柱形图系列中选择“二维柱形图”,这时出现图表,菜单条中出现“设计”、“布局”、“格式”菜单。

(3)在“设计”菜单下,单击“切换行/列”,根据需要选择系列产生行或列。通过“图表样式”可选择柱形图的样式(本示例选择了“样式26”)。

(4)单击“布局”菜单,通过选项卡,可进行“标题”、“图例”、“坐标轴”等操作。如本示例选择“图标标题”,在下拉选项中选择“图标上方”,输入“二次调研成绩比较”。

三、运用Excel VBA自动生成个性化图表

Excel虽然可以生成多种类型的图表,但这些图表的格式在Excel系统中是固定的。在教育管理、研究中,有时我们还希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数据,让个性化图表突显数据中的重要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呢?

下面以制作“盒式图”为例,介绍如何制作个性化图表。

在教育测量中,我们常用盒式图简洁反映成绩离散程度。将所有学生的总分从低到高排列,最下面的短线则表示约有5%的学生得分低于此线对应的分数,最上面的短线表示约有5%的学生得分高于此线对应的分数。方框上边线、中间线和下边线对应的分数分别表示约有25%、50%、75%的学生得分高于此线对应的分数。盒式图的中间线描述了学生平均成绩的水平高低,盒式图中矩形盒子的高度从一定程度上很直观地描述了学生成绩离散程度的大小,为教育管理提供了便捷的观察手段。

2.生成个性化图表时,有关“基本元素”的实现方法

(1)画线段

通过VBA程序,画出表示“分数段”的虚线、上下两短线、垂直线段等。

可通过Shapes.AddLine 方法来实现,用它来画线条。

语法:表达式.AddLine(BeginX, BeginY, EndX, EndY)

其中参数分别表示线条的起点、终点坐标。

线条的间距和分数值大小的关系是:1分数的值对应n倍个点。

(2)画文本框

画出表示成绩离散度的“盒子”,设定盒子的高度、颜色,画矩形背景等。

可通过Shapes.AddTextbox 方法 ,创建文本框来实现。

语法:表达式.AddTextbox(Orientation, Left, Top, Width, Height)

其中参数分别表示文本框的方向,文本框左上角相对于文档左上角、顶部的位置,以及宽度、高度。

(3)画椭圆

可通过Shapes.AddShape 方法,画一个“椭圆”,表示均分。

第10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政治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开放、自由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学校,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以各种形式蜂拥进入了我们学校圣地。我们学校的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从途径到效果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探索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新方法、新形式和新载体,是摆在我们学校广大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在这一探索的实践过程中,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丰富的班级环境文化熏陶学生

我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俗话的意思就是环境影响人,作用教师,它的意思就是环境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因此,精心布置教室的文化环境,让教室成为一个有文化品味的学园。成为温馨和谐的乐园。既妥善安排教育教学需要的设备和工具,又体现班级特有的文化特征;不但考虑硬件与硬件的巧妙搭配,又从育人目标的高度,充分挖掘并突出它们所能显示出来的各种文化因素,使它们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良好的育人环境,既体现它的功能效果,又讲究它的艺术效果,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从中得到熏陶和影响。

班班有"四角""一报""一栏",即团队角、图书角、花卉角、卫生角、黑板报。这些板块或散落在教室的墙面上,或伫立于教室的某个角落,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为教室平添了许多生机。团队角垂挂着"三簿"和自编的板报,记载下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的足迹;图书角为教室这个空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墨味书香;花卉角春有花,夏有草,秋有果,冬有绿,相印成趣,同学们在这里除草、浇水、松土、防虫,为花草献爱心,与自然和谐相处;专栏和板报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是学生搜集下载、归纳整理、书写绘画的成果展示,又是学生求知、质疑、问难、感染、体验、陶冶、激励的实践基地,它们成了班级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班级专栏"这样写道:"诚实的话是刺耳的,但真诚的人是最可以成为朋友的。""班级交往心语"悄悄地告诉大家:"一个人快乐不算快乐,大家快乐才是快乐;学会倾听对方的意见,才能成为心灵沟通的朋友。"一项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教师角色,最受学生欢迎。净化学生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俗话说:"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

二、创设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影响学生

班级"心理"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班级里占先导地位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模式的体现。创设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是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排除学生各种心理障碍,保持学生健康稳定心理,激发学生爱好上进的热情,产生强烈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证。

要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文化,首先是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这人际关系由三种关系组成;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乃至学校其他老师建立起文明友好、礼貌待人、通情达理、互信互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班主任要倡导和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待、互相帮助、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要建立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平等待人、助人为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需爱生如子,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只有在这样的关系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群体成员之间和谐和融洽、相容和互补,理性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才能促使学生超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进。

要创设健康的班级"心理"文化,还要在班级里形成公正、健康的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是班级心理文化的根基,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信念,规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学生们的心态、情绪、体验和行为。因此,班级舆论应体现四个性:正确的方向性;用正面典型教育学生的示范性;明白易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性;赏识优点、表扬先进、鼓励进步的激励性。既要大力宣传感人的先进事迹,又要有的放矢地鞭策时弊,抨击歪封邪气,使不良风气在客观的舆论环境中无立足之地,从而形成一个扬善抑恶、实事求是的班级风气,使学生从中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作出正确选择。

三、培育鲜明的班级特色文化引导学生

要建设有特色的班级,育有个性的学生,就应该非常注重培育班级特色文化。所谓班级特色文化,就是具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具体来讲,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超"。这个独特性和优异性从哪里来呢?它或者是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或者是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老师的优势、特长的,或者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特长而建立起来的。班级特色文化有十个特点:独特的指导思想,独特的知识切入点,独特的文化视角,独特的文化载体,独特的感染途径,独特的感悟方式,独特的情感体验,独特的行动实践,独特的管理手段,独特的评价制度。

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学生的特点,确立了自己班级的文化特色,有班级文化名称,班级文化标志,班级文化格言、班级文化载体和班级文化活动计划。如,一个班以"青少年漫画"为班级文化特色,确立了"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让快乐伴我们成长"的活动格言,以"搜集漫画""画漫画"为载体,以"漫画激趣,漫画益智,漫画育德"为目标,聘请专业老师做指导,创建了漫画特色文化。他们在教室一角设立了"天天漫画"专栏,给学生提供临摹、创作、欣赏的机会;在教室开辟了"漫画角",大批展示学生的漫画作品;通过晨会、班会、美术课让学生自评、互评学生漫画的优缺点;谈画漫画的心得体会,评出"漫画小明星"挂牌激励,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画一幅好的漫画的作品,不但要有画漫画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必须做到:虚心学习,搜集资料;细心观察,抓住特点;专心思考,适当夸张;全心想象,幽默讽刺;耐心构图,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共同提高。

四、建立正确的班规班纪指导学生

目前学生的思想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竞争意识明显,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有少数学生价值取向偏颇,人生态度消极,存在个体化倾向,且有不健康的因素。2)大部分学生注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文明形象;但有少数学生道德素质仍然较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特征,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课堂教育,业余文化,电视录相,图书阅览,墙报橱窗,报纸校刊等各种途径和载体的学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旋律,引导青年学生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使他们知道自己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当然同时要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师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学生常效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做好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针对当前市场经济"重利"的负面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利欲和权势面前头脑清醒,追求真、善、美。重视校规校纪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管理人。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论水平不高。教育是一门创造性劳动,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理论,班主任要紧随时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是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核心,它决定了班主任管理的工作效益。借助新课改新风,可以让更多的初中班主任接受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2.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开始逼近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80%的被调查教师压力大,近4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初中班主任工作繁杂,且要承受诸多内外压力,部分教师经受不住压力以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关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3.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在新课改的春风下,尽管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蹲下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但仍有部分班主任工作方式简单化、粗暴化,应试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于班主任的思想里,对班级学生的特点缺乏科学认识,忽视学生综合发展,粗暴地对待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不和谐,以致从整体上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论水平。新课改要求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不断学习,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切实提高自身教育管理理论水平,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转变班主任观念,把培训和班主任日常管理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活动、班会等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使自己真正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成长为能承受各种挑战的优秀班主任。

2.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因而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构建班级文化就是很好的管理方法,以独特的班级文化为纽带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大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班集体的共同发展。

例如,班主任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创定班歌、设计活动班服、制定班级口号等,形成独特的班级标识,树立平等、和谐、团结、进取的班级形象。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室教师环境进行布置,如设立“卫生角”、“袖珍图书馆”、“个性黑板报”等,丰富班级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还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宣扬班级文化,如组建“校园文明小分队”、“校园志愿者”等来加强班级文化的对外感染力。

3.运用多种方式缓解初中班主任心理压力。作为最活泼好动的学生的班主任这一角色,如若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将是班级的学生,轻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形,重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作为学生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更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虽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会遇到众多问题,但作为班主任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以“平常心”看待事情,以“人”为本的情怀去关注学生,初中班主任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出有爱心、自信、坚毅的学生。

4.改进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精神象征,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通过班主任内外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必须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最终形成对班主任这一专职角色的信心和意识,在平日教育管理中予以实践,进而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班主任来说,改进管理方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醒自己的过程,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同事件的研究反思,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才能理性地上升为一定的理论高度。对于初中班主任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心性尚未发育成熟且很容易受外来因素影响的学生,班主任要与学生交心相处,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内外活动,真正地在研究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5.培养班级学生干部,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级学生干部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机制,让优秀学生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过学生干部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干部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干部能够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6.优化初中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的细胞,而班主任又是这个细胞的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程度和评价考核。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班主任评价考核机制不再以单一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而是逐渐转变为科学、民主的评价考核。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考评观念“考评不是目的,考评是为了改进”,按照全面、发展的原则,着重实际情况,激发班主任的反思动力,调动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中,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班主任的自我认同感,让班主任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

班级学生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因此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研究与探索,班主任要紧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改革中来,进而促进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全员;校本;人文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教育出来的有德有才即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有德无才是可造之才;无德无才是无用之才;无德有才是坏才,是对社会国家有害之才。所以在小学阶段只注重知识分数而轻视德育教育是极端错误的。学校德育工作是方方面面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切实推进学校“有效德育”工程建设。

一、全员德育

学校要做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育人”,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育人。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学校政教处的工作,而是要学校广大教职工全员参入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德育教育不留死角、不留空位,从而使全体学生沐浴在德育的春风中。

二、网络德育

此网络非“E特网”,而是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形成的大网络。网络德育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有利资源,如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在社区养老中心做义工等,让学生结合年龄和个人实际进行选择,长期不间断的进行德育教育。另外,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让学生家长接受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德育的第一任教师,不断提升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

三、活动德育

组织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习得。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请校内外优秀领导老师进行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教育,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接受好习惯养成教育;利用朝读时间朗诵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队会进行阵地建设,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聘请的校外法制副校长给学生进行交通、消防等知识讲座,充分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开展欢庆“六一”儿童节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幸福的生活;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九九重阳节”对学生进行爱老敬老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让学生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春、秋两季组织学生到户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自我德育

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有时间内省,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每周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就个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互相探讨、争论,让他们互相教育,取长补短,自我完善,进而迸发出发自肺腑的自我教育。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长期而有效的。

五、校本德育

通过学校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产生自己独特的东西,让学生打上本校独特的教育理念符号。在普遍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德育教育。

六、现代德育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有利资源,运用网络、电脑、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工具进行实时教育,结合当代社会热点进行讨论,老师再适时进行引导,这样就能赋予德育更多的时代鲜明特点。

七、人文德育

现在独生子女多,学生个性比较鲜明,自我意识很强。因此在德育教育上采取一刀切式的说教方法,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教育。而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需要,适时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加人文,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德育教育。

八、学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