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教学方案

数字教学方案

时间:2023-06-11 09:3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教学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教学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目的与依据;课程内容;教学环境;评价方案

一、课程评价方案制订的目的与依据

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理念和“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基于《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课程标准,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推进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整体建设,有效整合资源。

二、课程评价方案

(一)课程负责人

建立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不同于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和教学工作。

1.课程负责人基本素质

课程负责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对口,具备“双师型”素质;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必须主讲过《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这门课。

2.课程负责人专业素养

课程负责人初步具备《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课程开发能力,积极探索课程实施模式改革,能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和形式多样的有效教学策略,形成“以行动导向为主”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自主性;能推进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整合立体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二)课程内容

1.校本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参照《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学校专业条件、融合职业资格鉴定和技能大赛标准制订校本课程标准。

2.课程内容

(1)内容体现职教理念

课程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理念,知识以够用、实用为主,内容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匹配,设定以下四大模块:交通信号灯故障检查电路的制作与设计、抢答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同步计数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数字钟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2)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选用精品教材,制作微型操作视频、动画、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实现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的有机结合。

(3)教学设计

重视研究性、探究性、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三)教学环境

《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课程教学环境要融合信息技术,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

1.信息技术的应用

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将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教学全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实训分组合理,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3.网络教学环境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延展教学时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实现虚拟仿真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学效能。

(四)教学评价

依据《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学习评价上。

1.评学

实施主体多元、形式多元、内容多元和目标多元等评价模式。通过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等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1)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通过考查、观察、交谈和学生自评及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以及所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的表现形式可采用等级或分数评定与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定相结合。根据学生完成各项任务、课题的情况和实习表现(含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采用分数进行评价。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技能比赛取得规定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名次,可另加相应的学分。

(2)终结性评价侧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进行考查

终结性评价形式主要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

(3)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为了激发学习积极性,采取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学生之间的评价相结合。

(4)教师要转变评价角色

从裁判员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5)评价手段多样化

根据课程具体内容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提交实践报告、成果演示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2.评教

学生评教应从课堂的基本要求(出勤、作业批改、答疑、专业素质和课堂表达等)、课堂组织(讲课艺术、授课内容、课堂秩序等)、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学生提问等)和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

评价。

第2篇

方正电子是方正信息产业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之一,致力于出版传媒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内容加工、出版资源管理、数字内容生产流程、交互式数字出版物创意制作、多终端呈现等环节,提供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此次文博会的有方正电子全新推出的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热点产品方正书畅协同编纂与动态出版系统以及数字教育解决方案等。

展会现场,方正书畅协同编纂与动态出版系统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该系统为传统出版机构构建了一个面向作者和编辑的内容生产、加工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实时、跨地域的满足出版商与作者、作者与作者之间在出版过程中的协同与合作,使作者、编辑摆脱繁杂的交互过程,专注于内容,大大改进了原有出版流程重复性劳动多、效率低的现状,该方案自2010年推出以来已经获得业内众多出版机构的青睐。

在方正信息产业集团举办的“方正数字出版正在你身边”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上,方正电子技术人员为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及互动数字教材解决方案,并设置了相关视频、音频等互动效果进行现场演示,向来宾展示了基于该方案制作的交互式电子书、电子杂志、互动教材的阅读体验效果和创意制作过程。

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是方正电子专门针对具有移动信息传播需求的出版传媒机构而研发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由三大核心产品组成:飞翔交互创意制作工具、翔云云服务平台、翔云阅读器。依托中文智能排版引擎、多形态跨媒体出版发行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该方案使刊物融音频、视频、全景图、3D图像等多项互动功能于一身,这不但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出版传媒机构实现品牌资源、内容资源、广告资源的整合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可以使企业在不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依靠技术平台公司的情况下,轻松设计并制作出交互式互动出版物以及互动式数字教材,这一优势不仅助力我国出版传媒行业进一步迈向数字化和移动化,还能为教学带来信息化的革命,促进数字教育的实现和发展。

在翔云移动出版技术成就数字互动教材的基础上,方正电子打造了“方正数字教育解决方案”,这一终端应用方案能够通过出版机构与教学机构的互动,推动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资源的提供。

(欣欣)

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的重心与主要内容,指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及可持续发展的步骤。

1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重心与主要内容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说法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网络化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数字化校园服务重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是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规定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围绕着教学进行,一切技术与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而展开。据美国在l999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园计划”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学认为“科技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负责该项课题研究的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

1.3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

硬件建设:备课和示教设备(如备课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资源管理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等);管理设备(如校务、教务、政工、财务、后勤等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网卡、网线、光纤等)。软件建设: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课件制作平台及工具软件,示教及学习软件。理论建设: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学习模式建设,教师角色形成机制建设,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2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2.1重硬件.轻软件,忽视理论建设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须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发挥;忽视软件版权问题,使用盗版操作系统等软件,埋下了潜在的危机,一旦遇到严格的维权行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没有形成权威的机构和配套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示教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以及地方化,使师生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适用的教、学软件。而理论建设研究滞后,多是零散的、初级的,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2.2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现实实施的可行性

软硬件企业出于赢利的动机。其设计的各种软硬件方案,从理论上讲,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在实际上,往往了忽视了我国学校实施的可行性。(1)忽视了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满足那些先进方案的开发建设。(2)淡化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教师无法率先获得对先进的软、硬件进行学习和演练的机会,使得这些先进的方案常常难被学校师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学校对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方案对学校的吸引力,企业常常在方案中应用新的技术,在宣传中也大量使用带宽、升级、扩展、浮点运算、网络拓朴、资源库等概念加大营销力度,而这些企业着力渲染的功能,多数是学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设中的本末倒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备课和示教设备以及学习设备是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最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直接、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最大的因素。备课和示教设备、学习设备是数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设备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而网络设备则是将前三类设备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系统功能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类设备,再好的网络设备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

由于对数字化校园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学校忽视了我国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条件、人员素质等办学实力的现状,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技术上的一步到位和时间上的立马实现的思想,把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简单化,把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的特化经验普通化,盲目应用到地方学校和中小学,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失去了持续有序的发展动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设也暴露出问题。2002年8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连接,80%没有充分利用。IT厂商们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校园网建设大单,花费学校大量经费,苦心建起的校园网却大部分闲置起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理论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软件建设更为薄弱、滞后的部分。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研究应该超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识别、分解.为研究的开展提供课题指南。(2)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遴选研究人员.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才资源库,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3)以系列课题形式将已识别的问题分解到相关研究人员手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4)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有组织的验收、评估、实验、改进和推广应用。

3.2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

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即调整现行“先建网——再开发资源——最后应用”的建设步骤,按照“先从教学应用着手——通过需求达到或超过供给的内在动力促进资源和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1)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将投资重点和优先项目调整到目前已经成熟和稳定的对教学起直接作用的设备上来。(2)管理设备及管理软件的建设应注意数据、接口标准的统一,并围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环境的主题展开,为后期联网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数据挖掘功能,让管理设备成为学校及各部门领导提高决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学校网络建设应在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建设与利用达到一定水平.对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较旺盛,网络技术标准趋于成熟时加大投入;应本着先内部网络、后因特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尤其是在中小学,不应过于强调互联互通和适时交互的功能,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在专线、拔号等方式中灵活选择。  3.3推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不同地区学校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进程。(1)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可从现行企业的大量解决方案中选取适合的方案进行快速开发。(2)各地中小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步骤.建设中注意因陋就简.在保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经济的产品。(3)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建设目标、进程和评估方案.避免不发达地区和地方学校不顾自身能力与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盲目攀比现象.使建设持续有序地进行。

3-4开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模式研究及实施解决教育软件的版权问题、软件的开放性和适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强选择软件平台的技术指导.把好软件学习、使用人门关。以政府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采购成本。以政府控制软件版权的策略解决教学软件的开放性问题。(2)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科研能力强的群体自行开发实用的软件。也可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

4持续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4.1认识阶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少量的计算机单机运行时。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参观等形式对数字技术的用途开始形成理性认识并有意识地关注此领域的相关信息。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兄弟单位建设情况。咨询数字化教学对本校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进程和使用程度上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和经费、人员的安排和骨干人员的培训与人才储备。

4.2学习阶段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办公场所都有了配备.人们都可以从身边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只要愿意还可以有一定的上机学习时间。人们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一些比较有名的商业教学软件和由各种渠道交流、获得的软件。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课件,参加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竞赛。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一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人员也开始运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学校与外部的数据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过专门的网络.而是以光盘等硬件存储传递。有时也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传递。

4.3使用阶段

学校计算机设备和数字化资源已经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正常教学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也具备了驾驭设备、运用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素养.并能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计算机在学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经实现常规化.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的评估、规划、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可以通过少量的电话线上网来进行。

4-4网络化阶段

由于数字化教学已经常规化。对于数据的需求、传递、交互的要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建设校园网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校园网把已经运行的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构成一个统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学校内部各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许多工作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已经相当轻松,具有很明显的研究性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数字化资源的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在这一阶段。校园网已经通过宽带与Internet互连.对外数据交流的流量也渐渐增大。但总的来看。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对系统外部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4.5信息化阶段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阶段

1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重心与主要内容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说法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网络化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数字化校园服务重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是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规定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围绕着教学进行,一切技术与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而展开。据美国在l999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园计划”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学认为“科技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负责该项课题研究的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

1.3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

硬件建设:备课和示教设备(如备课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资源管理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等);管理设备(如校务、教务、政工、财务、后勤等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网卡、网线、光纤等)。软件建设: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课件制作平台及工具软件,示教及学习软件。理论建设: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学习模式建设,教师角色形成机制建设,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2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2.1重硬件.轻软件,忽视理论建设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须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发挥;忽视软件版权问题,使用盗版操作系统等软件,埋下了潜在的危机,一旦遇到严格的维权行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没有形成权威的机构和配套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示教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以及地方化,使师生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适用的教、学软件。而理论建设研究滞后,多是零散的、初级的,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2.2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现实实施的可行性

软硬件企业出于赢利的动机。其设计的各种软硬件方案,从理论上讲,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在实际上,往往了忽视了我国学校实施的可行性。(1)忽视了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满足那些先进方案的开发建设。(2)淡化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教师无法率先获得对先进的软、硬件进行学习和演练的机会,使得这些先进的方案常常难被学校师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学校对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方案对学校的吸引力,企业常常在方案中应用新的技术,在宣传中也大量使用带宽、升级、扩展、浮点运算、网络拓朴、资源库等概念加大营销力度,而这些企业着力渲染的功能,多数是学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设中的本末倒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备课和示教设备以及学习设备是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最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直接、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最大的因素。备课和示教设备、学习设备是数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设备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而网络设备则是将前三类设备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系统功能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类设备,再好的网络设备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

由于对数字化校园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学校忽视了我国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条件、人员素质等办学实力的现状,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技术上的一步到位和时间上的立马实现的思想,把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简单化,把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的特化经验普通化,盲目应用到地方学校和中小学,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失去了持续有序的发展动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设也暴露出问题。2002年8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连接,80%没有充分利用。IT厂商们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校园网建设大单,花费学校大量经费,苦心建起的校园网却大部分闲置起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理论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软件建设更为薄弱、滞后的部分。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研究应该超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识别、分解.为研究的开展提供课题指南。(2)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遴选研究人员.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才资源库,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3)以系列课题形式将已识别的问题分解到相关研究人员手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4)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有组织的验收、评估、实验、改进和推广应用。

3.2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

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即调整现行“先建网——再开发资源——最后应用”的建设步骤,按照“先从教学应用着手——通过需求达到或超过供给的内在动力促进资源和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1)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将投资重点和优先项目调整到目前已经成熟和稳定的对教学起直接作用的设备上来。(2)管理设备及管理软件的建设应注意数据、接口标准的统一,并围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环境的主题展开,为后期联网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数据挖掘功能,让管理设备成为学校及各部门领导提高决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学校网络建设应在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建设与利用达到一定水平.对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较旺盛,网络技术标准趋于成熟时加大投入;应本着先内部网络、后因特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尤其是在中小学,不应过于强调互联互通和适时交互的功能,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在专线、拔号等方式中灵活选择。

3.3推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不同地区学校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进程。(1)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可从现行企业的大量解决方案中选取适合的方案进行快速开发。(2)各地中小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步骤.建设中注意因陋就简.在保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经济的产品。(3)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建设目标、进程和评估方案.避免不发达地区和地方学校不顾自身能力与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盲目攀比现象.使建设持续有序地进行。

3-4开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模式研究及实施解决教育软件的版权问题、软件的开放性和适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强选择软件平台的技术指导.把好软件学习、使用人门关。以政府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采购成本。以政府控制软件版权的策略解决教学软件的开放性问题。(2)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科研能力强的群体自行开发实用的软件。也可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

4持续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4.1认识阶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少量的计算机单机运行时。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参观等形式对数字技术的用途开始形成理性认识并有意识地关注此领域的相关信息。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兄弟单位建设情况。咨询数字化教学对本校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进程和使用程度上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和经费、人员的安排和骨干人员的培训与人才储备。

4.2学习阶段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办公场所都有了配备.人们都可以从身边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只要愿意还可以有一定的上机学习时间。人们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一些比较有名的商业教学软件和由各种渠道交流、获得的软件。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课件,参加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竞赛。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一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人员也开始运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学校与外部的数据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过专门的网络.而是以光盘等硬件存储传递。有时也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传递。

4.3使用阶段

学校计算机设备和数字化资源已经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正常教学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也具备了驾驭设备、运用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素养.并能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计算机在学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经实现常规化.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的评估、规划、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可以通过少量的电话线上网来进行。

4-4网络化阶段

由于数字化教学已经常规化。对于数据的需求、传递、交互的要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建设校园网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校园网把已经运行的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构成一个统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学校内部各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许多工作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已经相当轻松,具有很明显的研究性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数字化资源的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在这一阶段。校园网已经通过宽带与Internet互连.对外数据交流的流量也渐渐增大。但总的来看。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对系统外部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4.5信息化阶段

第5篇

4月12日,惠普社会创新催化剂全球峰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惠普宣布设立中国教育创新基金,向浙江大学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国委员会捐赠100万美元,通过教师培训促进中国教育发展;同时,全新升级的惠普“e校园”解决方案也在会上全面亮相,新方案将会分别从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电子教务等方面,全方位覆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切实帮助教育用户提升教学效率,满足人才培养目标。

惠普社会创新催化剂项目通过重塑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STEM),汇聚不同学科、不同国家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共同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创建改变生活的强大学习体验。本次峰会于4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专家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国际及各地区所面临的教育改革及发展问题。

教室是学校最核心的活动场所,因此,多媒体数字教室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惠普多媒体教学解决方案以灵动e平台(Classroom Manager)软件为授课核心,老师使用惠普商务笔记本授课,学生们使用惠普商用台式机完成课堂测试,教师通过系统实时生成的分数及统计报告对教学成效一目了然。

除了教室之外,图书馆是在校学生汲取知识的第二大重要场所。惠普倡导建设数字图书馆,并在本次峰会上展示了由零终端t200和Compaq MultiSeat ms6200主机构成的PC共享解决方案。“一台主机,多人共享”,帮助用户减少PC部署、管理、维护、升级的时间和复杂性,大幅降低能耗节省初期采购及后期维护成本。另外,惠普JetAnywhere解决方案能够充分满足图书馆的打印需求,通过精确跟踪打印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成本,有效降低碳粉和纸张用量,其自动计费系统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

作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远程教育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视。以性能强大、管理和维护非常简单的惠普一体式工作站Z1为核心的惠普远程教育解决方案,搭配使用能实现快捷、高效、高清以及3D OpenGL图像数据传输的RGS软件,让远程教学变得 “如影随形”。

中国惠普副总裁,信息产品集团产品部总经理陈肇民在峰会上表示,“当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当前教育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惠普不仅持续为教育用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灵活易用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深入打造全新‘数字生态校园’,从而使得数字化教学实现质的提升。”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数字化校园;误区

一、前言

近年来,“数字化校园”概念显得相当热火,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开始着手建设,中等职业学校上马建设也似乎是大势所趋,笔者就有幸在学校负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推广工作,就前期的建设思路、建设过程及后续推广应用等,有着深刻的体会。

二、建设误区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为学校管理及教学等方面服务,但是,上马建设“数字化校园”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一些学校领导对理念和技术不是很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偏听偏信,建设存在一定误区,通常表现在:

误区1:认为建“数字化校园”是网络或信息中心的事情

信息化推广通常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学校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全校性的工作,首先要领导能够重视,然后是要有制度保障,再就是要求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从建设到后期的使用,都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好。

误区2: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配更新更快的硬件设备

有的学校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建设足够快的网络、足够快的服务器,殊不知拥有了网络和服务器等只是相当于铺了一条路,够新够快的网络和服务器则相当于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如果没有配套的应用软件平台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人员去推动,这样的数字化校园就只剩下上网的用途了。

误区3:认为“数字化校园”就是买一些软件平台

一般来说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包括网上办公(办公自动化、信息等)平台、网上管理(人事、财务、教务、学籍、设备及实习场所等方面的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建设及展示、在线学习、交流及考试等)平台、服务(成绩查询、自主选课、图书借阅及校园“一卡通”)平台等软件应用平台。

各种各样的软件平台,都是独立的子系统,如果将这些软件平台部署到学校,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往往会造成管理及使用人员疲于奔命,所以在前期选型的时候,最好选择有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平台,或者能数据共享和集成的平台系统来建设。

误区4:认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就会为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突飞猛进的变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各种平台,能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不会是立竿就能见影的,往往和建设的程度、推广的力度、使用者的水平以及全校思想观念转变有很大关系,比如建立了OA协同办公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好多业务可以直接网上会签,但自领导到普通员工还是愿意面对纸质的签字单,最终的结果就是,OA平台就成摆设,对相关工作起不了任何的促进作用,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三、建设思路

建设数字化校园,首先是要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然后根据功能需求,规划硬、软件的需求,考虑到职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与大学有很大差距,所以,原则上是“硬件上适度超前,软件上够用即可”,因为软件平台的增加功能模块比扩展硬件要容易得多,成本也相对低一些。比如,规划存储服务器时,就要计算到今后3-5年的资源存储量,如果仅按当前的规模来购买存储,几年后就可能面临没地方存储,还得重新买存储的境地。而软件平台,通常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如有了“教学资源库”平台,后期要扩展“网络学习”、“在线考试”等平台就要容易得多,模块与模块之间都有数据交换的接口,很方便进行资源共享。

确定了需要实现的功能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全面的软硬件平台的考察,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建设好了校园网,下面就从服务(存储)器和软件平台来进行说明。

服务(存储)器采购方面,首先,根据需要运行的应用平台的多少及规模,确定服务器的数量,服务器的硬盘容量不一定要很大,主要承载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的基础数据,可以考虑上3-4块小容量高速SAS硬盘,采取Raid5或Raid0+1,实现速度和安全的平衡。

然后根据需要存储的资源数据的规模,确定存储器的容量和架构,通常有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连接存储)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三种架构,NAS架构部署比较方便,也较为经济实用,存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上,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基本没有要求,从而实现迅速地为服务器增加存储容量。对一般职业学校来说,校园网主干网基本都在1000M或以上,支撑NAS架构的存储服务完全没问题。计算2-3年内可能的数据存储需求,前期,以1.5倍存储容量进行部署,预留一定的余量,后期还可以新购NAS存储设备,挥着通过扩展磁盘柜的方式,追加存储空间。

对于软件平台来说,适合大学应用的国内软件平台开发机构不少,这些平台对职业学校来说有些大材小用,价格也相对较高,近年来,这些开发机构渐渐重视职业学校领域起来,开发适合职业学校应用的平台系统,而一些原本针对职业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机构也看准了这个市场,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数字化校园整体软件平台解决方案上来。目前适合职业学校应用的有全套的解决方案的有清华教育在线“THEOL”解决方案、江苏金智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上海鹏达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等,以及一些开发机构中小模块应用,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财力物力实际情况,选择完整或部分的决绝方案。

四、建设过程

1.成立专门的建设领导和工作小组

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有领导提供政策及资金等的支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要有专门的建设工作小组,从立项到建设、推广和维护等,不单包含网络(信息)中心的人员,还应包含基建、财务及后勤等部门人员,确保建设工作能顺利进行。

2.考查成熟的建设方案

通过查询流行的解决方案、索要演示系统及账号测试、要求方案提供机构现场演示,了解其优势和不足,还可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做的较好的同类学校实地考察,听取其使用感受,初步确定适合本校的功能和方案。

3.制定适合本校的建设方案

根据考查结果,结合学校需求和资金等的实际情况,编制初步建设方案,经过学校内部反馈讨论、专家评审,最终制定适合本校的建设方案。

4.上下齐心,通力协作

与其他建设内容一样,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也同样需要举校一致,从领导到职工,齐心协力,认真落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当作本部门的工作来抓,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让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服务。

五、推广应用

1.专门的领导负责推动数字化校园应用推广工作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过程必然会改变既有的一些工作流程和方式,触动少部分人利益,由网络信息中心来推动必然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所以需要由学校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在部门间沟通协调,推动数字化校园应用推广工作,自上而下打通应用推广通道。

2.制定相关引导性倾向性的政策

人的思维有惰性和惯性,喜欢沿用过去的办事经验,例如,领导习惯于签办纸质的文件,难免对办公自动化中的电子审批(签章)流程及安全性存在不信任,所以需要从学校层面制定政策措施,对计划实施“数字化”转换的领域进行引导,对推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对存在抵触和贻误的进行处罚,从而保障应用推广顺利进行。

3.配备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前期立项、考查和建设,中期的数据建立、应用整合,以及后期应用推广、数据维护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对相关参与建设和推广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应指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使建设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4.反馈及改进

因资金上原因,应用系统往往选用普适性系统,不是结合学校情况专门定制开发,建设和推广使用过程中必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需要学校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与方案提供方进行沟通反馈,要求其作适当的调整或改进,或者自行开发整合。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反馈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佳.高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2]王春生.浅谈数字化校园建设困境及解决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11,8.

第7篇

北京金商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 福

在金商祺数字校园产品中,大课堂互动学习平台是以支持教学服务为主的产品,是一个支持混合学习模式、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的综合性互动学习平台。以老师和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功能设计,以课程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和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易用、实用的学习平台。平台支持各种浏览器使用,同时自带基于Android和iPad平板的客户端,支持平板互动课堂教学以及全过程的原笔迹教学过程的记录,支持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的灵活呈现。

大课堂互动学习平台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讲师”的互动式、共享式学习模式,并能够和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很好地整合,方便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形成了互动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协同学习环境。

金商祺公司研发的自主产品:数字校园综合平台、网络运维支撑平台、文件在线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归档存储系统等,多款产品已入围中央政府采购目录,并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产品功能和性能占据国内外领先地位,并被教育、政府、医疗、电力等行业的广大用户采用。

公司以“诚信、服务、创新、共赢”为经营理念,以“专注IT,服务中国”为己任;运用现代管理模式,把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完善独特的“金色阳光”品牌服务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为广大用户提供国内一流的IT技术咨询、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维护、软硬件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服务。

乐知行平板互动教学平台

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 张少华

很多人知道乐知行,都是因为乐知行是从事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开发的厂商。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能够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是数字校园的根本出发点。

在乐知行的产品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平板互动教学平台。在开发该产品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学校、教室、课堂、师生中去。我们的思考就是,我们的产品能够为已经精彩的课堂再做些什么?我们的目的不是对课堂进行模式上的改变,而是改善课堂中的细节,让课堂流程更加顺畅。

乐知行平板互动教学平台以平板电脑为主,结合其他辅助设备,在保留教师原有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师生互动,将教师备课、课上教学、课堂表现分析贯穿在一起,是互动教学的完美解决方案。同时结合课堂已有的多媒体设备,如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只需安装相关软件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课堂,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此款平板互动教学平台是支持Android、IOS平板电脑混用的平台系统,便于多款平板电脑的安装和使用。

作为长久以来持续关注国内教育行业发展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厂商,乐知行一直为中小学教育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和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希望通过乐知行的产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增强学校及区域级用户综合实力。今后,乐知行会继续打造更多优质的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继续添彩。

方正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与教育业务部

刘长明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出版集团、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等传统出版单位都加快了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目前,很多教育出版单位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出版内容数字化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服务领域进行了很多尝试。随着移动终端、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方式在国内的推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数字教育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变目前教育行业应用和出版资源建设之间的不均衡,方正电子经过研发,推出了方正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移动终端触控技术及云计算技术,提供交互式电子教材及课件制作工具、互动课堂教学系统、教育云服务平台等系列产品,服务于教育出版机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教育出版行业的转型,助力于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培养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全国多家不同类型的学校及出版机构实现成功应用。同时,方正互动课堂及教学云服务平台在哈尔滨香槟小学、大兴瀛海二小、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多所学校得到应用。北大方正希望能够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借助教师、专家、教研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等的指导,为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贡献新的力量。

天仕博个性化学习系统——智动课堂解决方案

北京天士博科技有限公司 乔华敏

北京天仕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教学终端制造、数字校园及区域云平台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著名教育品牌“天仕博(TRACEBoard)”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诸多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课堂学习、教学管理、区域服务等方面,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国内领先地位。

天仕博智动课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互动产品,教师通过教师终端管理,学生通过学习终端学习。智动课堂还提供了“讲授式授课模式、合作式探究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三种模式支持,为教师打造全新的个性化学习的应用情境,真正符合实际教学。智动课堂是以教育生态理论为依据,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创建的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课堂学习系统。它通过为师生创设每人一端的数字化桌桌通环境,达到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评价常态化,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天仕博智动课堂系统包括:智动课堂服务器、教师移动工作站、登录认证模块、班级管理数据库、课堂授课模块、课堂管理模块和学生端模块。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天仕博始终以“自主创新、服务教育”为发展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未来教育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案例分享

天闻数媒教育研究院 滕秋丽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我们依然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多媒体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中国成为一个“课件”大国。但是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没有处于主体地位,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于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让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随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出现而兴起。

第8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校企共建;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2-0029-04\[基金项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12100)。

\[作者简介\]曾春(1971―),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确定在未来3年里,重点建设1000所办学规模大、办学质量好、企业满意度高、发展潜力大、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支持其在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办学特色上出示范。国家政策的出台,掀开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新篇章。基于这个背景,我校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实施了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二、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一)教学资源库的特点

教学资源库是指能够帮助教师有效教学和个人有效学习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组织和管理教学,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学习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等物质资源。

传统教学资源库的特点是环境封闭性、学习被动性、教学资源库有限性、教学资料呈现知识线性特点以及信息传输有限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特点则包括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资源库系列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如图1。

图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二)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多数资源为简单的课件、教案和练习题,包括网上下载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它们缺乏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生产实际操作演示视频、企业的文化资源、职业情境资源、企业真实案例、学生从业岗位及其专业技能标准等资源。如此多的资源仅靠教师自己来做,无论是技术还是精力都很难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实用性将大打折扣。经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调研后发现:专业资源库建设内容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专家的评价限于专业涉及的部分岗位,缺少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缺少来自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项目及案例,缺少介绍行业动态、技术动态和最新工艺的信息和相关专业网站的链接。这一问题的存在充分显示出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企共建,既符合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又是我校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必然选择。

三、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要求

(一)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总体要求

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必须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数字技术,根据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标准,结合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任务调研,并在国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开发而成。同时,这也是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还是示范性中职学校展示和推广本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平台。

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教学要求,学校还必须配置课程展示工具以及课程编辑工具,方便教师进行个性化课程组织以及自定义课程。网络结构比较合理,资源平台可本地使用,也可网络共享。共享模式下,数据互不影响,本地模式可将课程离线下载至教师本机,供教师离线备课或在多媒体教室离线使用。

(二)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技术要求

1.任务体系课程按照“六步法”教学模式,包含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过程,形成情境导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教学测评等环节,相关资源栏目具备知识导入、技术资料、工具设备、相关连接等各种辅助资源链接功能。

2.每个步骤具备知识导入、学习手册查询、工作页记录、学习工具等资源的链接功能。

3.教学资源库可进行自由管理,根据教师授课要求自由建立特色课程。

4.课程学习模块包括课程目录、课程检索、课程列表、课程学习。课程目录通过树状目录,列出所有已建课程内容;课程检索可通过检索条件查询课程;课程列表将课程的关键信息以列表的形式展现,便于使用者预览使用;课程学习区可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与学习,其内容为数字化的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文档、图片、动画等。

5.课程内容素材可重复使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授课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编辑,文档型、课件型素材可下载至本地编辑使用。

6.为了方便查找资源,平台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支持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包含关键字、资源类型、功能类型等检索条件,精确查询要求采用树状目录显示,查询结果以缩略图显示,并能够预览。

(三)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平台要求

汽车营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教师平台、学生平台和互动平台三大模块,见下表:表1汽车营销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三大平台

教师平台课程中心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特色、教学实施建议、课程内容五部分,其中课程内容中包括教师上某堂课需要用的所有资源及内容,如学习手册、电子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工单、课程积件、原理动画、随堂练习等。电子课件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课件学习手册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学习手册课程积件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课程积件课堂管理包括新建课堂、查看课堂、作业管理三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堂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管理考试管理包括考试管理、试题库两部分,其中考试管理模块为教师提供新建考试、查看/修改考试、启用/禁用考试、开始考试、结束考试、统计成绩、查看成绩等功能,试题库模块为教师提供新建试题、查看/修改试题、统计试题等功能教辅资源提供教学的辅助资料,如拓展资源、讲课视频、说课视频、标准示范视频等统计信息为教师提供对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成绩等进行统计的功能续表

学生平台课堂学习提供对学生学习过程跟踪和记录的功能,并允许学生查看有关学习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习过的内容单元及其学习时间、进度、测验成绩等电子课件提供市场营销专业所有的学习手册学习资料教学的辅助资料,拓展资源、讲课视频、说课视频、标准示范视频等个人作业为学生提供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和查看教师给出的作业评语、成绩等信息的功能考试练习为学生提供参加考试、查看成绩的功能个人统计为学生提供查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进度、答题情况等功能互动平台公告信息新开课程信息、技能大赛信息、新添资源信息等课程竞赛竞赛方案、竞赛视频、竞赛照片等聊天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通信功能,方便其沟通交流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区为教师提供管理讨论主题和文章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主题讨论、发表文章、检索文章等功能调查投票为教师提供组织学生就某些话题进行调查投票的功能(四)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求

表2的任务数量为最低要求,素材的开发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行业、教学和实训特点,相应地增加任务量。表2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要求

素材名称素材的要求课程课件库PPT1套,教学资料库教学大纲1套,学习手册10个,教学实训应用素材,如实训指导书及配套学习工作页50份,FLASH动画60个,标准示范视频50个,总时长20小时,讲课视频20个,教学案例30个,行业标准10个素材库媒体类型素材包括:汽车营销流程系列、汽车营销讲座系列、技能大赛历届学生竞赛、教师竞赛的评分标准和规则介绍,视频资料:行职委大赛视频、国赛视频、企业大赛视频,技能竞赛方案10个考核试题课程的试题500题,同时具备考试评分功能,内容丰富翔实(五)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课程开发技术方案

1.研究汽车营销学习领域的顶层设计;

2.围绕行动领域,设定教学情境;

3.矩阵式知识技能框架体系;

4.设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关联表格;

5.建立学生学材库[包括课程学习指导手册、知识点积件、案例库、工作流程、学习视频、流程操作软件、学习工具库(任务单、工作页)];

6.建立教师资源库(包括教学计划、课程目标、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库、教学视频、技能单元模拟演练实训指导书、教学课程指导书、教学方法示范视频);

7.建立学习评价体系(包括知识点考核题库、模拟演练考核题库、学生演练自我评价表、教师评价表、竞赛方案等)。

四、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

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中还应包括校企双方的分工、建设进程、资金预算等项。表3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流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备注立项1.立项书团队组建2.建设团队名单调研3.调研方案;4.调研报告确定建设方案5.建设方案专家论证6.专家论证意见采购招标7.采购招标材料;8.资源库共建合同培训9.培训方案(针对参与项目建设的教师);10.培训记录资源建设、材料收集11.资源库收集编写记录专家鉴定12.专家鉴定意见资源库上网13.资源库资源、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清单;14.资源库链接运行管理15.管理制度;16.资源库共享情况;17.资源库质量分析报告;18.整个建设过程的照片资料五、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效果评价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效果评价具体包括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满足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需求、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具示范和辐射作用。

2.可从易用性、科学性、易维护、可编辑等方面进行评价。

3.进行专家论证。对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对完成的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专家鉴定,不断推进和完善建设的进度和成果。

六、结语

要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就必须始终坚持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依据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不同地域多企业共同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借行业协会平台,以企业成熟技术与先进技术应用为重点,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实训项目确立与实施等方面,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项目的顶层设计需求调研,开发核心课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库,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建成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淋江,周红雷.特色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科教纵横,2013(12).

\[2\]麦晓冬.校企共建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福建电脑,2013(5).

\[3\]王水清.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3(14).第3卷 第12期

2014年4月教育观察

第9篇

浙江万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教育平台运营商,提供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教育博客、益智游戏、家校互联、门户网站、等教育信息化SaaS服务,致力于为教育局、中小学、家庭提供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教育局和中小学无须投资任何硬件,即可享用先进、安全、实用、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每月支付服务费即可享用全国优秀的教育平台服务。

浙江万朋总部位于杭州,在杭州、北京、沈阳、武汉、成都、西安设立了分公司,并在广州、福州、济南、新疆、南京、长沙、石家庄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浙江万朋拥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训练有素的客服团队,保证高效运营,切实满足客户的需求。

万朋数字校园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学校基础数据完全整合、有效应用为目标,以数据中心平台(公用数据库)为基础,以统一应用平台(数字校园门户,统一认证平台)为认证模式,以丰富的校园应用系统(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校园自主建站等等)为核心应用,提供教育博客、学吧、教育资讯、益智游戏,论坛等功能强大的教育辅助载体,结合成熟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国内首创互联网运营级的校园信息化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校园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等各类传统校园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学校内管理,教学互动、学术交流、名师课堂、家校沟通等等各类应用的大融合。

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的需求,万朋数字校园的建设服务于三类应用。

1.管理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管理信息化针对学校工作人员的操作层、管理控制层和决策层等三个层次,建设校园信息流转与办公自动化、学籍与成绩管理、人事与教务管理等内容。将学校的相关事务都纳入管理系统中,使学校的管理人员通过桌面电脑便可对学校的信息全面进行管理;

2.教学信息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可以更多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并通过网络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公平教育;

3.家校沟通信息化:学校教师和家长通过网络和短信实行及时沟通,使得学校教育向家庭自然延伸,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2006年6月万朋与新疆移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疆移动数字校园采用的正是万朋数字校园解决方案。目前,新疆移动数字校园建设已在乌鲁木齐的75所小学全面推广和应用,其中在沙区使用数字校园业务的学校中,已建立了以22小、27小、34小、42小为代表的4所数字校园示范学校。

2009年度

中国行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对学校当前需要的应用系统的整合能力、对未来根据学校需要而部署的系统的扩展能力、对校园应用系统重复性建设的改善能力、对优秀教育资源的完全共享能力。如果教育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中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满足不了学校的数字化建设需求。万朋数字校园从最初设计开始就着重思考这一系列的核心问题,并且充分考虑了平台最终学校用户的使用功能与使用习惯,尽可能地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功能设计。

第10篇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如果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传统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从“教”的环节看,老师难以将枯燥的原理形象化;从“学”的环节看,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始终是围绕本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目标导向情景教学方法的提出

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本科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通信的基本原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模拟调制方法和性能分析,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方法,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方法及性能分析,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方法及性能分析,复用及数字复接技术。该课程内容丰富,原理性、概念抽象、覆盖内容多,数字公式多,对数学基本功要求高,再加上学时数少、授课时间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同时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现行的“老师讲、学生听”的通信原理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往往是单方面地灌输,重结果轻过程,以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致使学生被动听讲,参与较少。因此必须改革,即教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转移,实现基于“学”的“教”,另外还要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

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通过对兄弟院校通信原理教学模式的学习,结合我院“科研强院”的宗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发现“目标导向情景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肯定。

三、通信原理课程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大师梅里尔(Merrill)教授认为最有效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环境是以问题(目标)为中心,即:(1)激活已有经验;(2)展示知识技能;(3)应用知识技能;(4)将知识技能整合到实际生活中。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括知识本身也包括技能;既包括学习者将要学的知识技能,也包括他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参考梅里尔的以问题(目标)为中心的教学基本原理及推论,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将总体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即多个隋景,进行情景设计,本课程设计了十个情景,每一隋景中又分别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分多组进行实施。

所有的“情景”分为三组:第一组: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包括隋景1:了解通信原理,掌握基本结构;情景2:结合FM收音机,分析模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情景3:对模拟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模拟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和表现形式;第二组: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包括情景4:认识数字通信系统,清楚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的异同点;情景5:掌握数字信号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信号码型的选择,系统无码间干扰的条件等;情景6:掌握数字调制的主要技术,包括ASK,FSK,PSK及多进制的DPSK等;情景7:对数字通信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分析数字通信全过程;第三组:模拟,数字综合型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包括情景8:结合模拟和数字通信过程进行分析,掌握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的技术;情景9: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模拟,数字综合型的通信统的任务,并利用Systemview,Maflab、Max-plusII等仿真软件或CPLD,DSP开发实现;情景10:讨论各小组的设计结果,评出优劣。对设计较好的通信系统进一步优化,最终可投入实践直用或者以论文或发明专利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研究的积极性。这些“情景”的具体实施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学习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理论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按时展的脉搏进行取舍,将模拟通信的内容进行精简,只作简单介绍,学生只作了解,重点突出数字通信。因为随着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的发展,数字通信终将逐步取代模拟通信,那么以数字通信为核心内容、为主线,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才能跟上时展的要求。实际教学中以数字通信为重点,同时加强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内容和开发应用,如无线局域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都已经与,MI]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介绍新的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时,宜采用先广后精的方法,花一到两个课时将诸如GSM/GPRS接入和cDMA无线接入系统、数字星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等作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短距离无线通信中的MSK技术、移动通信中的扩频技术、卫星通信中的TCN网格编码技术、广泛使用的OFDII技术等。再选择典型通信网络案例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两到三个技术,这不但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而且也达到了强化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目的。

2.运用技术间的交互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

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它使得所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通过三维效果形象地将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幅度调制时,可以用Java或者Flash编写一段小程序来演示调制前后信号波形变化的快慢。又例如在学习数字信号频带传输时,让学生观看信号经过各种调制之后所呈现的波形。同时还要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挖掘潜力,比如在数字调制部分可采用比较教学法,将ASK、FSK、PSK和PAN四种不同的数字调制方式进行有机组合,采取比较方法,从四种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与波形、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与解调、信号功率谱密度及抗噪声性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阐述,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这四种数字调制信号的各自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3.强化实验环节,帮助学生深化本课程的学习

使用“目标导向情景教学”模式,老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回顾与该目标有关的知识,引发学生对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未知知识的渴求,再导入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时,先提出通信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要保证可靠通信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能不能用解决基带传输的方法和思路解决基带通信过程中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有了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章学习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当今先进通信技术,在已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比如通过Sys-temView软件设计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包括数字基带无失真传输条件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验证,特别是噪声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性能所产生的眼图演示,以及在2DPSK调制和解调实验和PCN调制与解调实验开设的基础上,增加采用PCN集群信号进行8路2DPSK频带传输系统实验,指定在8个确定的时隙进行通信。通过这种实验极大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同时还深化了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

4.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情境大多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挑战性问题。学生难于单独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这便给学生提供了

一个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机会。组内同学需要相互配合,在实验环境中尝试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讲解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目前使用广泛的有两种:PCM和M。在简单介绍后,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完成PCN方法的模数转换,另一组完成M的模数转换。在整个过程中,各小组自行收集资料,制定实施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完成后,让每组推举一名同学讲解方案。主要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验结果。然后老师和其它组员点评此方案,对于优秀且速度快的方案给予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方案,讨论并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在相互配合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普遍认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乐无穷。随着课程的深化,“情景”实施方式也需要调整,当学生们的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不再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行学习,然后学生互相提问,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打破以成绩定能力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单一、刻板的通信原理命题考试制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构建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动态的、全方位的素质评价体系。在通信原理课程考核命题中,应本着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的原则,点面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总分,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采用开卷、闭卷、报告、论文等形式相结合,并参考平时学习表现给出最后成绩,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多元评价机制。同时对在通信竞赛中获奖、在刊物上和获得发明或专利的学生给予加分。这种新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四、结束语

通信原理教学采用“目标导向情景教学”模式,目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每个情境中学习的内容、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这样做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了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六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束锋,邱文教,孙锦涛,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学报,2006(2)

[3]李京文,姚成,目标导向情境教学模式(GBS)架起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9(8)

第11篇

关键词:路径依赖;数字校园;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040-0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探索新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校园的建设正是高校为适应信息化的需要而制定的战略决策,已经成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助推器,成为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合作交流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的重要平台。

一、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从发展历程来看,数字校园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校园网的连通问题;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应用平台建设,解决数字化办公的问题;第三阶段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全面规划与建设阶段,主要是深化各业务系统在学校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最终构建信息化的、高效的服务型学校。目前全国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建设工作,先后步入第三个阶段,有些高校甚至已经在第三阶段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1]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全国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为实现学校的发展、服务师生、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及实际调查发现,当前的数字校园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的一些突出问题:[2-5]

1.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数字校园发展规划

科学的、实践层面可操作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起着一种方向和指引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在实际建设中,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方案,盲目地将数字校园建设当作一种潮流,不加以严格的论证,不切实际地投入建设。

2.条块分割、数据分散,信息难以有效共享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建设的应用系统各自独立,分散在各单位、各部门,数据没有实现有效整合和充分共享,造成“数据孤岛”的存在,不能实时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与资源调配。

3.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许多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和管理中,主要依靠处于教辅地位的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致使需要多部门协同办理的工作停滞不前,问题不能及时顺畅地解决。在建设中也没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制度,导致各个部门对自己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定位与职责认识不清,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无章可循,各部门缺乏统一协作,彼此相互推诿,严重影响数字校园的建设。

二、路径依赖理论简介

所谓“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本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强调的是在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系统中,一旦一个制度或规则被系统所采用,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来规范系统的发展与演进,从而导致其不易被其他潜在的、异质的甚至更优的系统所取代。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某事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正确或错误),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6]

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或技术的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或技术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7]沿着既定的路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技术等制度的变化,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路径继续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而停滞。而事物发展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抽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路径依赖”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8]

(1)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现在的选择决定了将来可能的选择。

(2)偶然性因素对路径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路径依赖暗示了一个事件序列构成一个自增强的过程,最终被选择的路径是在多种潜在的状态中发展而成的。因此,一个小差别的稳定的积累可能导致技术锁定到一个轨迹上。

(3)人们一旦迫于实际或自主需要做出新的选择时,其前期投入就会因为新选择而变得没有价值或价值下降,理论上表述为“沉没成本”或“转轨成本”。

三、数字校园建设中的“路径依赖”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同样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主要表现在有关政策与决策制定者的制度路径依赖、业务部门主管和业务系统管理员的技术路径依赖、广大师生与所有数字校园潜在受益者的思维和行为路径依赖。

1.制度路径依赖

数字校园建设中制度路径依赖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通过参观、技术交流等形式借鉴或照搬其他已经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知名高校的建设模式。由于各个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定位、所处环境的差异,简单地照搬其他高校的经验不仅会陷入建设误区,还会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

第12篇

在11月4日落幕的第65届教育装备展示会上,一体化数字校园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唐高鸿提出“激活数字校园生命力”的口号,引发大众对数字教育未来趋势的无限畅想。

依托云技术,打造综合应用大平台

本次展会中,各大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不约而同地推出“云”平台新技术应用。对此专家做了如下解读:“云”为打造跨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心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所购置设备的运算能力,从而大幅降低了设备运营成本,并有效突破了构建资源中心的区域限制。“云”能够成为一个热门概念不是空穴来风。

作为教育私有云的先行者,大唐高鸿将“云”技术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其相关展品引起多方关注,如:基于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EC-Cloud教育云管理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云端数字媒体系统以及可应用于平台上的英语单词通、教育舆情分析系统、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等,其云平台解决方案的特点是集上层应用与基础支撑平台于一体,可各自独立运行,也可以有机无缝整合,还能够按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系统独有的自动化调整与优化功能,可协助实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谈及“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空间,“EC-Cloud教育云”的开发总监颜峰说,“云技术有效引领并撑起了未来数字化教育体系发展的天空。我们正着力打造一个依托云技术的多应用、多体系的大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满足教学管理、资源共享、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需求,且能够形成资源优化体系,促进数字教育良性发展。”

采旧纳新,激活数字校园生命力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分散,无法做到共建共享”、“系统重复建设,运维成本太高”……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种深层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教育云的兴起,无疑为那些头疼于繁杂系统的管理者们找到了应对的良方。

EC-Cloud教育云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个分散的IT设备资源如主机、网络、存储等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共享的云资源池,然后再按需分配给用户。用户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一体化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家校互动等系统,即只需要登录一个系统,全部功能就可以随心掌控。此外, EC-Cloud还预留了丰富的接口,能够迅速地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无限扩展,让用户无忧未来技术变迁。

云技术使得IT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顺应了未来教育跨区资源无限共享的趋势。

未来式数字教育体系:在线、互通、智能

在云技术数字化校园的蓝图中,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生就可通过手机、PAD、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调用平台上的丰富资源,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在线学习、自主学习、游戏式教学将开启一种全新的教学时代,由计算机代替老师处理繁重的备课阅卷,更多精力则将用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信息互联让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全方位关注孩子成长。

着眼未来,我们不难看出:“分散式的数字应用只能解决学校某一阶段的需求,成体系的数字教育模式才是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终极解决方案,而打造成体系的教育模式必须依托云技术。”在颜总看来,未来教育体系必须具备在线、互通、智能等三个基本要素,而云技术恰好可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运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