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3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解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分析研究
一、A电解铝企业基本财务风险特征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铝金属已经成为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商品,其具有十分强的流动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铝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表格看出来。(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铝产业中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不然不会产生如此的生产量,但是随着铝产业的扩张,其中的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这点可以以A电解铝企业为例子进行分析。A电解铝企业当下的财务风险特征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等等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当下电解铝企业的主要面临的问题,下文将会针对这些方面分析A电解铝企业的财务基本状况以及相关的问题所在。
二、电解铝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 A电解铝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分析。筹资风险的主要影响方面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控制筹资成本能力。而A电解铝企业在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55%,该数据显示出本企业负债筹资规模较为良好,但是A电解铝企业在对50亿元的权益筹资过程中,引起了股东对企业的回报的不满意,一般来说,银行同时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是股东要求的最低回报率,而权益资本的主要筹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模式为公司的股票遭到股东的大幅抛售,形成了股价的大幅下跌,及其损害公司的形象,这就导致了企业筹资成本上升或是无法融资的风险产生。
2.投资风险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主要有存货风险以及股权与固定投资风险。存货风险主要是源于电解铝的生产特点,A电解铝企业的平均存货周期为一百天,存货平均占用资金不小。尤其是包括铝在内的有色金属其价格波动十分大,同时现在的金属产业已经不单单是金属产业其还含有金融色彩,所以这也造成了不小的财务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电解铝企业的固定资产通常是机械设备,其通常具有十分强的专业性,而且投资回收周期十分长,流动性十分差。最后就是股权投资,这方面通常是投资企业的上下链产业,但是这就缺乏投资的多元化,不易分散风险,一旦铝产业产生重创整个A电解铝企业就会损失十分严重,缺乏足够的风险对冲意识。
3.现金流量风险分析。A电解铝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主要是来自于项目大额资本性支出的资金压力与正常生产经营周转的资金需求,同时因为本企业平时对周转资金使用量十分大,而企业的收款通常集中在月末,这就会使得本企业产生较大的现金流风险。倘若本企业5亿元的短期融资融券债务是同时到期的,这就对到期时点的资金形成较大的压力。
(二) A电解铝企业现行财务模式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 A电解铝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无论是职工人员还是财务数据都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自然是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考验。同时随着财务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或者说是其风险意识十分淡薄,他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能够管理好与使用好企业资金,财务风险就不会产生,而这恰恰也是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A电解铝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风险管体系的逐渐完善才能弥补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够的问题。
2. A电解铝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电解铝产业逐渐由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而当下这些企业的资金结构是不合理的,刚好这又是财务风险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这样通常使得企业财务负担加剧,造成其偿付能力不足,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诞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资金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严重失衡,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高居不下。另外就是资金结构以及负债结构缺乏平衡支撑点。然而企业又不得不加大负债以及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加大生产。这也继续加大了该企业的财务风险。
3.投资不合理以及致使投资资金损失。A电解铝企业的项目投资主要涵盖了对外、对内投资。但是该企业在对外投资上缺乏对于投资风险的防范,造成无谓损失的投资,这些缺乏专业人才指导的投资资金使得电解铝企业不仅不能获得收益还使得企业损失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同时该企业的管理层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一味的扩大企业的规模,根本就不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4. A电解铝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相辅相成的机制。而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是十分不健全的,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模式上来看,其首先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制定完善的流程,同时也没有对后续风险管理进行评估的评价。
三、电解铝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优化措施
(一)以酷型财务为核心,即以利润为中心,以预算和C身活动为手段,在预定的产量,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倒剂生产成本及费用,来保证年度目标利润的完成。
该财务系统的核心是利润,在利用预算以及瘦身活动等手段时要保证企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所谓的预定产量以及营业收入的状况下,也就是固定企业的相关目标,通过利用倒剂生产成本以及费用来达到相关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组织能力,努力降低氧化铝、碳块和电的单耗,保证砘铝成本比同行的降低的优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这是以科学技术来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降低企业电解铝的单位成本以及能源消耗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生产,这样也能更好的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投资,同时随着产品的消耗资源减少,其财务数据也会适当的减少,自然减少了相关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在资金安排上,优先保证氧化铝和碳块等主要原材料支出,保证原材料可以满足生产。这方面是针对企业现金流风险的措施,就是说要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日常运营,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吸引长期投资,这样能保证企业债务不会同时要求偿还,能减少企业的偿还债务的压力,自然就减少了企业现金流的风险。
(四)在筹资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筹资渠道和方式,搭配好各筹资渠道和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当下的融资渠道是十分广泛的,无论是发行债券还是证券,这些都是有效的筹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的融资成本都是可以控制的,能够有效的避免筹资风险的产生。
(五)充分利用客户的预付货款,减少资金使用量,并减少资金成本。利用客户的预付账款来支撑企业现金流的运转这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措施,这样不仅能增大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但是要保障客户的产品能够保质保量按时的交付,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度。
(六)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以质量占领市场。产品的质量是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差异化产品树立品牌意识,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吸引投资的能力,才能具有高成长性。
四、结束语
目前,电解铝企业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要想在该困境下能够存活下来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而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最值得研究分析的。只有充分的寻找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才能够达到健全与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最后希望我国电解铝行业能够发展的更好,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人士与企业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唐正忠.电解铝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0.
[2]赵阳.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4(14).
1 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1 经济结构漏洞带来的企业负债问题 经济结构漏洞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流动资金和整体的资本容量较小,使企业在经济结构建立和规划过程中无法顾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导致经济结构不完整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保证企业的发展,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然而贷款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胀压力更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虽然贷款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但是自2010年以来央行不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但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资金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也加大了企业再融资的成本。
1.2 决策失误导致的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受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其投资决策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容易受到当前市场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固定资产,扩大生产线,或者将资金投放到不熟悉的领域,结果大量资金被套牢的同时,还损失了大量的潜在收益,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此外,多数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于企业当前的发展,而忽略了长期投资与收益。从长远角度,这些产业的市场竞争并不强。如果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满足决策需求,可能会使企业面临重大的经济挑战。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1.3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通货膨胀使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不断上涨,银行贷款利率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加大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不善带来的金融风险。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机构设置不完善,权责分工不明确,稽核制度不完整,企业内部资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因素在加大了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 中小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2.1 外部因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依附于宏观环境,而外界的不同因素和制约必然会影响企业发展。外界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涵盖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以及债务人死亡等使账款无法回收的风险。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自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资本市场相对萎缩,2012年以来整体资本市场大环境相对微弱,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隐患。此外,随着国家整体的发展状况,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十以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对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波动,市场的整体观望使得企业面临着重要的财务风险。
2.2 内部因素 除了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外,内部因素也是导致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第一,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预警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提前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预防措施,及早地减小或消除财务风险,减少企业潜在的经济损失。第二,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周密的计划,一般债务资本比例较高,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潜在隐患。第三,企业内部调控制度不完善。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无法正确评估自身弱点,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不到位等弊端。尤其,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发生变化,中小企业落后的管理体系无法正确及时地评估风险,诸如存货积压,应收账款无法回收,生产能力、原料、人力的安排不匹配,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更无法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由此产生的风险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第四,企业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周密系统,决策者不能根据全面有效的信息做出判断,致使财务决策多依靠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导致决策失误,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 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任何部门,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各部门应加强协作,提高各部门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要提高财务部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各要素之间高效配合。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因此,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所有者权益组成畸形、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派现与送股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是否发行股票或债券及不同发行方式的选择、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选择、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的风险。
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电力企业(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认真分析、及时防范、化解。目前阶段主要是加强筹资风险、资产结构风险、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担保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今年提出了高度重视回避财务风险,加快建立预算、投资、担保、贷款和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担保。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二、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率)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
假设:某省级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连续数月平稳进行,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如下: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3亿元时06;2亿元时为0.4;1亿元时为0.3*亿元以下时为0.1。如果货币资金到2亿元以下,可以说,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其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借款比率、资产变现率、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比等比率的安全系数也是如此。
单一因素(比率)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比率)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假设:
z=0.sa+0.sb—1.co+4.cd+l.oe+5.of+5.og+5.oh-2.oi
a流动比率(标准值2)、b速动比率(标准值1)、C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0)、d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现金债务比(标准值0.25)、e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l)、h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一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5(标准值)、低于5时,财务风险较大;达到3以下为高风险。
另外,从内部控制预测的财务安全系数模型可设置为Z=RkN
R金额,按影响资金额度预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资金量大到小;N内部控制评价,按评价结果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大到小;财务安全系数Z标准值为9、低于9为高风险。
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因素,母公司60%,子公司60%,孙公司60%,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超过60%,超过多少要看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规模。
三、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
在当前新常态市场经济阶段,对于企业来说,获取更安全稳定的生存与经营环境,谋求更深层次的突破性发展,以此来获取市场利润最大化,这才是企业最迫切需求的。基于此,本文以国内中小创业公司发展状况为例,着重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并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来构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1财务风险分析理论及发展
1.1财务风险分析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后期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各行业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1)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从国家大层面视角来看,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决策起到了科学化的督促效果。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初具规模或者是中小板的创业公司,要想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下去,开展财务风险分析活动,并将其纳入企业规章制度、战略发展方案中来,是最佳的一种选择。(2)企业开展财务风险分析活动,另一项功用就是评估,包括对企业价值、企业绩效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等层面,加以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企业增长速度等。对于上市企业来说,对企业准备在转让的股权、所获利益、资产状况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分析[1]。
1.2财务危机预警
预警就是一种防范性机制,主要在于前期的预测,比如企业出现了财务风险恶化现象,通常都是由企业财务危机所引起的。当企业的财务风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时,就会在短期内快速转化成为财务危机[2]。上述这种情况在中小创业公司和上市公司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财务现象,因此,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危机预警机制和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1.3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Mining),一般也被称为资料探勘、数据采矿,它是数据库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步骤,具体一点讲,就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相应的算法,来及时、准确的搜索出隐藏或者可能隐藏在数据信息中的价值信息[3]。企业(用户)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模式识别等,均可以实现这种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数据挖掘所蕴含的思想,本身就起源于统计学,借助于现代化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理论,专门设计的一种大量数据分析处理模型,其实现主要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机和分布式计算机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挖掘的算法常见的有四种形式,分类和预测、聚类、关联规则、时间序列。本文在这里重点选用决策树分类分析方法。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
2.1风险分析
关于财务风险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定义概念,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简要阐述,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企业财务风险日常工作分析中来,实施步骤包括:首先是确定财务风险分析的对象,并准备好财务风险分析以及相关数据;其次就是将准备的对象、数据预处理;再次就是实施数据挖掘;最后对其检验出来的结果进行评价并解释其中的问题、规律等,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理论与工作实际融合起来,也就是知识的同化。
2.2前期准备
包括确定对象和数据准备,虽然在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活动流程变得相对简单,但其所蕴含的思想还比较复杂,重点在于分析,包括对象的挖掘、数据的准备、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数据挖掘结果加以整合处理分析等,这是一个统一化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到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阶段需要做什么,将流程细节化、将细节具体化,比如,挖掘什么数据、需要挖掘多少数据、需要将数据挖掘到什么程度,在挖掘的过程中需要提取哪些关键知识或者因素指标。因此,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总结归纳为两个层面,一是数据选择与确定,二是准确和处理,目的就是要将挖掘到的数据通过分组处理,使其效率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简化挖掘模型的实际性效果。
2.3构建模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模型的构建,企业管理层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的本质与内容,只有结合行业状况、企业自身经济环境,将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举措灵活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小范围,资金结构与现金流风险、会计核算与流程风险、会计及财务报告风险等。在这里以其中一项财务活动为例,比如企业贷款合约。以企业来说,企业家需要承担一定的有限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假若该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包括双方在内,收益均为O(在这里不考虑企业过去的投资和其他方面的私人利益)。基于此,一般情况下,规定放贷者对借款人进行正的转移支付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因为这种情况风险占据着主动,并且对收益没有做到任何的保险,也就是一种防范与预测[4]。当然,假若该项目最终取得成功,借款人和放贷人双方可以共同分享利润,假设利润为R,那么企业(企业家)可以分Rb,放贷者可以分得R1,而后者所获取到的净收益,则表示为R1-(I-A),其中,“I-A”表示的是融资额度,即在第0期的时候,某项目的固定投资设为I,A为该企业的初始资产,一般小于I。这种是项目成功的情况;当正如前面所说项目失败的情况,放贷者的净收益则表示为-(I-A);相对的,企业家的净收益,在成功和失败的情况,分别表示为Rb-A、-A。在构建模型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其各项因素指标,全部都需要考虑到,在风险控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是促进风险控制分析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运用了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即一种由节点和有向边组成的层次结构,在这里主要包含了三个关键节点。第一是根节点,该节点没有入边,多为零条或者多条出边;第二是内部节点,有且仅有(大多情况)一条入边或者两条;第三是叶节点/终结点,有一条入边,没有出边。在预警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控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功能,比如,预报功能、诊断功能、预控功能、保健功能等。所谓预报功能,以上市公司来说,跟踪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上市公司预定的目标,相互之间进行匹配,深入分析企业自身在营运方面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预测,从中找出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发现偏差,加以核算、考核。其中预报机制,主要是在发现财务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后,及时预报,注重实效性,这样可以让该企业的管理层尽快的寻求、制定出更有利的对策方案,避免或者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风险损失。其次是诊断功能,诊断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前面的跟踪、预报的结果,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机制,通过这些诊断技术来综合评价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找寻出其中所存在的弊端与问题。紧接着就是预控功能,通过预报、诊断之后,下一步就是预控,根据现存的问题找寻其原因,方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对于的措施来合理解决、处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偏差、过失。通过决策树分析法,在选取自变量指标数据时,根据合理、准确,以某上市公司来说,在财务指标选择上,包含有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如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包括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当期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包括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此外,包括像企业的当期现金流量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选择。
3实例研究
以下述两家知名房地产公司为例,两家公司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之星网站和巨潮资讯网站。在财务状况指标评价层面,涉及全面领域,例如,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市净率、市销率等。在因变量指标的选择上,以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市场运营能力、增长率为主。共五大财务指标,即公司的偿债、盈利、营运、现金流量、发展等能力,需要考察14个小项。在样本数据的选取上,本次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两家具有典型代表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即A公司和B公司。在每股收益、净收益、资本公积金等指标比较上,B公司均要高于A公司。此外,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以及企业当期销售净利润率等指标比较上,B公司也明显高于A公司。资产负债率方面,A公司达到了60%,而B公司为40.3%。如表1所示,基于聚类分析的思想,挖掘出上述选取的两家代表性公司的关联性。通过关联性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找寻出真正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各种因素,通过与同行之间的对比,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例如,在关联规则交互挖掘策略下对公司内部财务信息加以分析,根据公司和行业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支持度阈值和置信度阈值,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财务指标中的异常情况。企业通过与同行之间对比,实现了对测试数据合理分类,有助于提升整个预警系统在财务状况分类与决策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可以看到,公司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和销售净利润了,支持度和置信度的阈值均高于50%,说明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因素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较强。该两家公司存货周转率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这一点则表明公司财务风险的出现与存货周转有较大关联。根据检验出来的数据结果,相关人员方可从其中根据挖掘操作结果的成败,来进一步作出相应决定,并对其予以具体化的解释与评价。能够对所得到的结果有一个综合性、准确性的评价,并以此来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5]。以上述部分内容来说,假若此次财务风险分析数据取得了预期中的效果(成功),对于公司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来说,下一步就需挖掘分析,财务预警模型本身,也就是此次数据检验所运用到的操作模型,探讨分析了其是否真正优于数据集上的模型,同时还需要从检验结果中分析,该模型的准确性是否优于其他模型。总之,建立预警系统,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预测性,时刻引导着财务项目的决策科学可行。对于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出公司真正价值的信息,为企业领导者和投资者较早得到公司陷入危机的警告。
参考文献
[1]李艳玲,宋喜莲.基于数据挖掘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
[2]黄月,高学东.聚类分析在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8).
[3]吴嘉伟,宋琦,王新宇.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投资,2013(S2).
[4]徐玉辉.企业财务风险智能预测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陆红霞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财务风险防范是评价现代市场经济参与者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参与者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A公司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讨论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强化投资风险预警,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优化筹资体系,降低筹资风险;构建起完善的营运资本风险预警系统,增加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02-03
引言
近年来,公司破产、重组以及并购等现象越来越明显[1]。这不仅与资本与生俱来的“逐利性”有关,还与部分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不可分[2]。在公司经营能力中,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十分关键,诸多公司正是由于财务风险过大、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破产重组[3]。接下来,本文将以A公司(主营业务为物流业)为例,对如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进行讨论,并对如何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对改善A公司(及该行业其他类似公司)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有积极意义。
一、A公司概述
1992年,A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主营业务集中在物流运输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积累,A公司在物流领域取得较高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在2015年达到了17%。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A公司积极对物流系统进行电子商务化改造。2012年,为获得突破性的创新发展,A公司投入近亿元对其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一体化改造。与此同时,为了分散公司经营及财务风险,A公司积极向物联网及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发展。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及业务方向的扩大,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压力也与日俱增。能否有效地识别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战略能否得以实现。
二、A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投资风险分析
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A公司已经拥有比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因而近年来多次尝试各个方向的投资。然而,从A公司投资实践来看,在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以及新投资业务前景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从投资理念的角度来看,A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投资预检系统,投资风U管理理念较为滞后。从2012年开始,A公司尝试建立一套自身的投资风险系统,然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系统本身的完善程度也十分有限,使得公司有关投资决策仍然处于经验主导的阶段。其次,从新投资业务规划角度来看,A公司的投资论证能力较为缺乏。A公司本身的主营业务是物流业,然而从2013年开始却大力投入资本进行无人机研发。由于新的投资业务缺乏足够的资本、人才以及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发展,仍然没有显著的起色。
(二)筹资风险分析
企业的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经营危机[4]。对A公司而言,尽管已经进行多年的资本积累,仍然存在筹资风险。首先,筹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还债的压力较大。对A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以及偿债指标进行了分析,由下页表1可知,2011―2015年,A公司的流动比率呈下滑的趋势,这表明A公司的现金流动性存在逐渐弱化的特征,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对A公司的现金流动造成负面影响。从现金比率指标来看,A公司2011―2015年的现金比率逐渐增大,这表明A公司在进行筹资时对现金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短期偿债能力是评价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一旦公司遭遇现金流短缺,若缺乏足够的现金准备,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冲击。从下页表1的数据可知,A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都偏低,公司高层应该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务必加大现金的储备,确保公司能够应对短期的资本市场冲击。
(三)营运资金风险分析
营运资金是确保公司正常经营行为得以持续的基础资本,其规模及结构都十分重要。本研究对A公司2011―2015年的现金流进行统计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A公司的现金债务总额比总体偏高,这可能对其短期及长期偿债构成较大压力。从短期现金流量比的指标来看,A公司的现金流量储备十分不足。2014年,A公司的短期现金流量出现负值,表明该年度公司的偿债行为较为突出,对公司正常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影响。从利润实现率等指标来看,A公司在2012―2015年均为负值,这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创造能力十分低下,其营运资金储存严重不足。对公司领导层而言,为有效控制其财务风险,需要对其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检视,提升其现金获取能力,从而降低营运资金风险。
三、A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A公司财务风险预测、防范及控制中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公司财务部门以及高层领导需要构建起系统性的控制策略,从而确保公司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能否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一)强化投资风险预警,提升资本利用效率
对A公司而言,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市场经验。因此,在资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多元化投资是可行的。然而,投资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的市场风险,如果不能够对有关投资行为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不仅可能降低企业资本的再创造能力,而且还可能增加企业的资本压力,并可能进一步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首先,A公司应该构建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A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投资项目安全度、项目盈利能力以及项目增长潜力等关键指标。在这些指标系统中,项目安全度是最为关键的指标。在对该指标进行评估时,需要对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考核,避免项目资本被套牢;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合理预测,若投资回收期长度超过了公司资本可接受能力,需要进行慎重考量。
其次,需要对项目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和细化。在项目正式推进之后,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构建起逐渐细化的项目风险预警系统。在对项目财务风险系统进行细化时,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及时报送领导层,以便尽早地研究对策。当前,财务管理领域已经对如何进行投资风险系统细化形成了较多实用的模型,比如波特五力模型,它能够对项目潜在的危机、机会、优势以及短板等进行全面的归纳。A公司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可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模型工具。
最后,需要明确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要点。对于投资项目而言,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或加剧财务风险。对于公司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层而言,在有关信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财务信息进行了解,因而需要抓住重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市场调研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控制,避免原始数据造假;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原始记录保存系统,从而确保有关的财务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在投资项目结束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该项目的持续获利能力。
(二)优化筹资体系,降低筹资风险
筹资行为是公司短期及长期债务压力的主要来源,因而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需要特别关注筹资体系的完善性。对A公司而言,由于其正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因而需要大量的资本。然而,为有效防范财务危机,需要尽量提高长期债务的占比。相比较于短期债务,长期财富能够为项目或者公司提供更长的资本利用时间。当长期债务即将到期时,公司能够有更加充足的准备时间。
值得指出的是,仅仅依靠调整筹资结构来控制筹资风险是不足的,还需要建起相应的“开源节流”制度。一方面,强化预算执行能力,确保所筹措的资本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资本低效率的使用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应收账款的收回效率,尽量将账面资本转化为可利用资本。比如,进行有效的债权转让,提升资金的回笼速度。
(三)构建完善的营运资本风险预警系统,增加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参与主体而言,提升其经营活动的安全性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对A公司而言,其主营业务在物流系统。因此,如果要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就需要对其物流系统的经营行为进行优化和改造。一方面,需要对其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尤其需要关注资本的流动方向,加强资本流动细节的记录,从而做到有账可查。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经营活动的市场反应速度,从而有效地将经营活动转化为现金获取途径。另外,需要对公司的信息流进行改造,提升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程度,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对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干扰。
营运资本是由公司经营活动的多个环节所影响和决定的,因此可能在销售、采购等多个环节产生风险。因此在控制营运资本风险时,财务部门需要在销售,采购以及生产等各个部门派遣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有关的财务行为进行核实。为减少营运资本在不同环节之间的滞留时间,还需要财务部门与公司高层对企业的营运流程进行改造,尤其需要增加不同部门的协调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对A公司而言,在进行多元化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如影随形,并会随着公司筹资、投资以及经营活动复杂性增加而上升。其经营行为能否持续进行、能否达到预定目标,与其财务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公司领导层需要对公司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住公司财务控制重点。同时,还需要对公司的经营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资本内部创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团现.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0-112.
[2] 周杰.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业经济,2013,(8):106-108.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原因;风险防治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的好坏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原因。通过企业财务监督、控制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依据,在发展中对自己的报表、票据、数据统一起来系统的分析,从而独立、客观、准确地给出企业未来的项目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分析,以有效提升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对于企业中的各种财务风险,应当给予充分的正视,在深入分析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产生源头的基础上各个击破,提升综合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不同性质的企业日常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上流程及标准不尽相同,但风险的产生总受到一些共同的因素影响,常见的有管理制度缺陷、体制不完善等等。不合理的体制及管理规范不能很好的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约束作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难以有依据地提升,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就难以科学、有序开展,中层管理者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案及管理标准来对工作人员实行正确的管理,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只能成为日常财务管理的牵绊,而不能真正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实施。
(二)工作人员认知度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仅仅制定了系列的规范、标准约束和激励工作人员规范工作,长此以往,虽然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井井有条地开展,工作人员也在过多的约束或者规范标准化的工作之中放松风险警惕,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潜在的管理风险失去敏感性,工作中对资金的管理操作没能避开风险,对账目的记录、核对、存储等工作也不够尽责。总体上来说,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没有切实将风险预防与控制视为工作职责,日常工作中完全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考虑事情方式过于单一,面对新的工作项目不敢创新、不善思索,过分追求效率,甚至没有将法律、工作规范及行业标准作为工作指标,即便工作操作中出现些许失误,也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认为小小失误不影响全局。所以,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认知水平及风险预防及控制水平直接决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三)分析不够深入,决策失误因素
决策层制定的工作指标及管理规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长期开展方向以及中层管理工作、下层工作人员执行操作都有不可逆转的直接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对企业内部近年来的财务管理状况及风险防控实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也并未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研究既往阶段的财务管理成果及风险预防、控制情况,没有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案及风险防控工作经验,沿用之前的风险管理方式或采用最简答的风险防控机制,导致财务管理方式过分单一、简化,或者风险管理模式与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不相符、存在冲突,日常财务管理或者是简单的记账工作,或者是多少年如一日一模一样的管理方式,这些都是上级决策过分草率而引发的后果,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与蔓延也在所难免。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各种风险产生特点分析风险产生环节及产生特点,针对性提出风险控制方案,此处着重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的培养、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正确财务决策等方面阐述风险控制要点: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管理要做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好的制度才会有好的管理。企业要通过合理的体制及管理规范很好地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约束作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指导方案及管理标准来对工作人员实行正确的管理。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需知晓,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每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要有着防患意识,不可掉以轻心。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风险意识培训是在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聘请高水平财务风险讲师和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财务风险事例对本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迅速的提高、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技能、实际经验,使他们成为适合企业经营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三)明确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企业领导和企业各部门对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领导工作,严格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要积极的配合好企业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相互协调、共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出科学、正确的财务决策
财务的决策既要考虑传达执行层与决策层之间的管理方案、工作情况及工作建议,还要及时对决策层及执行层之间的工作进行有机协调。这会直接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败。为了更好的防治财务风险,企业因此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充分的考虑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实事求是,进行计量计算方法和制定的合理的科学模型。对提出来的各种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最佳决策方案执行。
三、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来源于管理决策、职责划分、人员素质等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作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要着重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的培养、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正确财务决策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贾宗武,郭西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39-01
摘要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降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每个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就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评价,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及财务风险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期对施工企业实际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是指财务状况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负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和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即财务的机会风险。施工企业作为一种行业特点显著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同其他企业一样存在企业风险,因其特殊的一面使其比一般生产企业具有更大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表现在财务上就成为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更为重要。
为合理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恰当地评价或评估财务风险。评价风险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但不论使用那种方法,数据收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财务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并收集本企业的如下重要财务信息:一、负债、或有负债、偿债能力;二、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施工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三、施工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四、盈利能力;五、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六、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如递延税项等)等信息。企业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如负债率是否超过了必要限度,现金流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为负数。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是否偏离预算等均可能成为风险环节。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数据与国内外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数据相比可以看出距离风险控制底线的差距,利用收集的数据通过定量计算技术可以确定风险处于的阶段。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应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对风险评价是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前提,明确风险环节和风险程度,风险管理便会有的放矢,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就会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成效显著。所谓风险管理策略,指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企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企业应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如: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损失事件管理等)。企业制定风险管理解决的外包方案,应注重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外包工作的质量、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以及防止自身对风险解决外包产生依赖性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企业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制定控制措施,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报告、批准和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工作程序,明确规定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二)全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岗位,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偏离预算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形成以预算为主线的财务预警系统。(三)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和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业务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职务晋升及绩效薪酬挂钩,促使部门和员工树立敏感的职业风险意识;㈣将财务风险置于企业风险系统中进行管理,注意协调财务风险与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的相互关系,促使企业整体风险水平的降低,促进企业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激增,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失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避免上司公司出现快起快倒的风险,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必须要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规避财务风险。本文主要主要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角度着手,探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规避。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规避
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突出的财务风险状况,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处理这种状况,可能会造成各种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会影响上司公司的生产活动和正常经营。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即指的是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提前识别公司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采取合理的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保证上市公司正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意义深远,它能够让公司及时的发现财务危机,并能够及时采取弥补和应对措施,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可以及时消灭隐患,具体来说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因素,当这些风险因素露出苗头之时,风险预警机制中的某个系统会发出警告,能够让上市公司的相关管理者迅速作出反应,能够有效减低财务损失;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但能够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发出警告,还能够较为准确的分析出造成这些风险的因素,能够让上市公司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找准公司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或风险环节,便于抓住要害,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风险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可以完整的记录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处理的过程及风险的处理结果,可以形成风险反馈机制,便于上市公司以此为鉴,在日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杜绝此类风险隐患的发生。
三、上市公司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对策
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和预警机构、配套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先进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只有具备这几个要素,才能形成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专业的财务风险和预警分析组织机构。没有专业的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机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将很难落到实处。而一个专业的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机构,能够有效的识别和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能够针对风险迅速作出反应,拿出应急策略,可以减少公司的损失,从而辅助公司实现财务目标收益。这个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机构,人员构成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要包括公司的经营者――企业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高端技术人员――公司外聘专家。这其中,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主要的参与者,要承担起预警机构的日常工作。这个机构中的人员要定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测评,要主动分析公司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并不断修正和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二)配套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
1、财务风险识别体系。要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必须要先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风险。这就需要上文提到的财务风险预警机构相关人员准确把握上市公司的构成、上司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并能够预判上市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源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可能使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针对各种潜在风险,确定合理的识别办法。在风险识别中,还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即与上市公司经营范围相似的公司财务风险记录的收集,要通过这些公司财务风险实证找出财务风险的规律性,让风险识别体系更科学。上市公司需要不断的充实风险识别体系,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
2、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建立在风险识别体系之上,其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资料与数据,来推算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频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度。一个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必须要包含以下要素:针对上市公司经营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事件,分析这些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准确的财务风险的变数值;风险因素影响程度值。同时,还要灵活的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后果进行预估评价,以便确定哪些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哪些风险可以忽略。
(三)先进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当前,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各个企业都开始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各种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也相继出现。每个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经营能力都不同,这决定了他们财务状况的差异,在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差异,要选择与上市公司相匹配的模型。当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有简单的单变量的判定模型、多变量的多元线性判定模型、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概率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等。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选择适合的模型。并根据模型中的各个指标,完成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准确分析,及时做出预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一个专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构,围绕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对风险的影响因素和危害程度进行宏观把握,并采用先进的预警模型,发出预警信号。才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识别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才能够让上市公司在白日化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王艳玲,王汉保.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financial risk control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internal control. Through the system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risks, and constructs the risk control model based on internal control,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risk prevention level,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risk occurrence and improv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inancial control model of the university includes three modules: risk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risk warning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e risk control model, the following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1)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level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ystem, improve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other departments linkage; (3)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ounting,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integrated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risk analysis;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control
一、引言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正式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高校会计制度与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适应了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了高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了计信息质量。由于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高校财务风险也会增加。这里所说的“高校财务风险”就是指由于高校的教育资金在运用和周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掌控的因素,致使高校资金周转不灵,出现资金链中断或急剧缺乏等,从而引发高校财务危机,对高校运行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我国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制度的不完善。财务制度会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日积月累,就会使高校的财务风险加剧(黄海兰;2016)。高等学校(本文所指高等学校是指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立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不包括所有民办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在招生自主权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务风险(黄瑛;2017)。要以适当的成本实行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先进行科学的风险因素分析。通过科学分析高校财务风险因素,使学校及时识别经济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控制对策,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采取控制活动的根据(刘丹;2015)。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高校资产得不到保障,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周旭芳;2016)。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控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很大程度上与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有关;首先,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对负责人财务权力的约束较弱,同时对部门财务权力,项目负责人财务权力约束力不强,导致一些项目负责人滥用资金管理权限,造成资金被贪污挪用、私分或被骗,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其次,财务预算由于缺乏内部控制失控。在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方面,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监督,导致盲目的“赤字预算”,往往造成资金紧张,难易维持日常运转开支,高校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合谋,使项目的实际决算大于预算书,造成资源浪费。第三,高校决策部门关键岗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内控意识没有提高,缺乏系统监督;高校经费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带有公共品的性质,因此,使用者在成本、绩效意识方面淡薄,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导致一些寻租现象的发生。第四,内部部门在降低风险方面缺乏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如内控制度标准缺乏、弱化、模糊和缺乏体系化;部门职责、权限、办事流程不明确、不规范;重要事项未实行集体决策、未结合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流程。缺乏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机制。内控部门缺乏处置风险的有效能力。第五、风险防控措施执行不力。在预算控制方面,预算编制前调研不充分,编制过程不公开,执行不严肃,缺乏反馈及过程控制。在信息方面,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缺乏相互制约和监督,不能实现内部控制对信息的综合把握;在内控信息公开方面,公开时间滞后、公开范围小,公开时间短,核心内容不公开等问题。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模型
基于内部控制为核心的高校财务风险模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几个组成部分。
1.风险识别和分析模块
(1)风险识别是指定期对学校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其中包括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分析到期债务及偿还能力,从而识别是否存在债务风险。对学校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估,看是否存在监督缺失风险。
内部环境在治理机构上是否完善。比如治理机构方面,是否有独立其他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校领导之间是否独立,审计委员会知道接对校长负责。完善的治理结构,对学校教学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分工和合作起到推动作用,避免财务风险。
内部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权责分配,主要是明确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防止在风险发生后,进行追责时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权力和责任分配要考虑到岗位之间的联系性,管理和责任发生的因果关系。
内部审计的完善程度。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环境的核心,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并将重大缺陷上报管理层。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包括是否定期召开内部审计工作会议,定期公布内部审计结果,对各院系部门重大科研、投资及其他项目是否进行定期审计。
(2)风险分析。结合风险项目,分析风险项目存在的风险点,并且利用专家、第三方机构来定量评估项目的风险概率,风险程度,并进行部门之间、领导之间反馈,及时纠正和降低风险。利用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每一个项目的风险进行估计和评价,并且列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不同的等级的风险,深入评价其影响程度,并将评估结构反馈到相关机构和个人,在共同参与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二次评估和确认。
2.风险预警模块
构建一套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有效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不受影响(雷振华,邹果;2014)。首先,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的内部组织链条,针对风险的等级、成因分析,按照风险成因的因果链和不同等级,在一定范围内建立风险预警的部门范围、人员范围和业务范围,从而有效的将预警信息反馈到应该接触的人、部门和组织机构,以便有效形成风险的防控措施。其次,定期对风险预警的信息进行重新评估,结合防范的经验和措施,动态调险的等级和预警的范围,形成一个动态的预警体系。第三,风险预警模块关键应建立在内部控制部门和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内部控制部门对信息的掌握和对第三方专家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可控的预警方式和范围,形成有效的预警。
3.风险防范和控制模块
风险防范和控制模块应该建立在组合策略上;通过部门之间的合作,在了解项目面临风险的确切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风险对策,并且通过风险形成的链条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并且建立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必须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形成,在各个环节都可能由于工作失误引起高校财务风险,这就需要高校直接参与到财务风险的控制中来,将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许阳;2015)。首先,在项目开始之前,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那些风险,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科研项目,在项目落实到责任人的基础上,就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和手段,将风险防范落实到风险发生的初始点上,从而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其次,针对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风险防控的成本,涉及到的部门,监管的难度等方面,进行预先分析,并综合各个部门,分析和反馈不同部门对风险防控措施的认知,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对防控措施进行再设计和修改。第三,财务风险的防控模块的核心,也应该落实在内部控制部门。通过内部控制部门的整合,来实现风险相关方之间进行任务分配,从而结合整体的努力降低风险,完成风险的防控。
四、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完善对策
1.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以综合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制度;其中包括:审批制度;高校内部和外部交易过程中,严格交易及事项的审批制度,相互关联的部门严格把关,一切审批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尤其涉及加大资金额的重大经济事项,必须由校领导分析、研究、然后进行集体决策审批,保证财务决策和交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定期对重要事项进行审计,查找项目执行过程的风险点,并及时反馈到指定部门,充分发挥日常风险监控中的作用。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将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机制之外,保障其审计的独立性。第三,提高?炔靠刂浦贫鹊闹葱辛Α=?内部控制制度直接落实到执行人,实行严格的负责人制度,谁执行不到位,谁负责。
2.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财会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动性
由于高校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比如科研、基建、日常开销都来自不同部门,管理存在多头,因此,需要针对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将不同来源的资金,采用登记注册制度,按照资金来源归属,专款专用、专款专审,降低巧立名目,套取项目资金,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其次,会计核算部门定期与审计部门沟通交流,尤其针对异常的交易和资金科目,为内部审计提供一手资料和信息。第三,高校会计部门与教学、科研、基建等其他部门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适时进行信息交流,保障部门间信息的畅通。
摘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集团公司需要深入分析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现状,研究合理可行的财务风险管控办法,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实现做大做强的经营目标。本文从集团公司管理和经营结构特点入手,分析公司现阶段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提出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理
1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1相关理论概述。1.1.1集团公司。《公司法》中对集团公司定义为: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目前,我国关于集团公司的普遍定义是:集团公司是指以母公司为主体,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单位共同组成形式,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操纵者,一般采取控股型母公司组织体制来逐层控制集团内的其他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在我国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多元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的兴衰存亡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随着集团公司日常经营行为而随时产生。同时集团公司母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属于垂直的管理模式,子公司及关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大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1.1.2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借款负债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存在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没有债务,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就不存在此类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运营过程中,由内外部环境和各种无法预计或无法管控的因素影响,产生的实际运营收益与预期偏离,从而可能导致集团公司运营损失,或存在获利的机遇。本文所探讨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的管理学科,对现代集团公司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估计、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普遍性、可控性和双重性等属性,财务风险管理应该以最小的成本来确保集团公司经营活动目标实现的最大化。1.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集团公司在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中,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为集团公司的外部风险,如资本市场的发达与否、国家的货币和税收政策等引起的经营风险,是集团公司不可控的风险。非系统风险作用于个别企业,是由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的资金和经营风险,如运营资金不足、投资决策失误或对子公司管控不力导致的风险,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危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非系统风险给集团公司带来的危险超过了系统风险,公司管理中更应该重视非系统风险。公司管理层应该把非系统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1.3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对整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子公司财务风险、母公司财务风险以及由于子公司财务风险所引起的集团公司内部连锁反应产生的财务风险,这三大类风险都是集团公司无法规避的财务风险,主要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增强公司的决策能力,还能实现全球化经营趋势下的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共赢。集团公司在风险的管理流程中不仅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更要将公司内部治理、激励与运营管理相结合,以寻求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
2集团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集团公司作为一种母子公司体制,是垂直型组织体制。集团公司除母公司外,其子公司也均是独立的法人主体,拥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制;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又要服从于母公司的管控,这就导致了集团公司财务决策多层次,如果集团公司对集权和分权的处理不当,就会对瞬息万变的财务风险感知缓慢;集团公司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自身价值最大化,还要推动其子公司完成经营目标,使整个集团公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运营目标收益。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总体水平一般由各子公司财务风险状况构成,财务风险无论从破坏性还是影响面都要比单一企业要大,若核心子公司出现财务风险时,集团公司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就可能导致整个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状况急剧恶化。集团公司现阶段主要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如下:2.1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措施较单一。目前,集团公司从财务管理角度和内控制度方面有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办法,但大都存在局限性,即只有单一财务风险的预判与防范措施,而没有综合考虑集团公司内外部风险因素,没有系统性地研究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其他风险的关联。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相互独立,不能有机地融合来综合预判与防范财务风险,形成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判与防范管理系统多是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风险管理工具,缺少中国特色,集团公司内部决策过程中又多以经验性风险管理来补足西方国家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中的缺失之处,财务风险管理中有过多的人为因素干预的成分。2.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缺少整体性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单纯靠财务部门来管理,如果集团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不能与财务部门形成有效的业财融合,将导致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的决策方面缺乏敏感性和科学性。集团公司内部所谓风险管理和控制脱离日常经营活动,局限于管理流程。这是由于集团公司缺乏全员性的风险管理意识造成的。另外,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仍停留在单一风险的防范,而忽视多种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外部因素导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的偏差。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财务管控系统,母公司不能有效地通过子公司的风险预判和管理对策来有效地预测与防范自身财务风险。同时,子公司作为独立经营主体,在风险的决策过程中也难免会以自我利益为前提,而忽略了母公司的全面性布局。2.3对财务风险不能有效利用。某一特定风险也许可以避免,但只要集团公司拥有财产,财务风险就不可避免。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决策时,往往习惯于规避风险,而不考虑风险中是否存在自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风险更是会因子公司的其他风险而实时产生。既然风险不可避免,就应该在风险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挑战和机遇,集团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财务风险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3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充分利用风险管理信息化应用。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手段,将财务风险管控的数学模型植入监控预警系统,同时梳理风险管控的历史数据,归集整理,形成完整的风险信息综合平台,设定风险预警的安全防线及风险预警机制和提示方式。通过结合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提交的数据,结合相关风险建模,监测集团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风险数据。集团公司管理层可根据财务风险监测数据,修正经营活动中由财务风险带来的预期与实际经营结果的偏差。同时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数据库,构建数字化内部审计工作系统,解决业财互通的数据交换,这样,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实现从手工控制到自动预警控制,完成对集团公司经营业务过程持续的监控,一旦有财务风险产生,管理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警,为风险防范提供保障。3.2集团公司整体风险管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其他管理体系融合,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内控制度和日常运营行为中,形成集团公司独有的风险文化管控,建立健全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预判与管控意识。集团公司母子公司间合理安排集权与分权的管控职能,建立母子公司财务风险全过程管理,即经营活动开始前有分析和预判,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中有监测和管控,经营活动结束后有财务风险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总结来指导未来生产运营中的财务风险管理,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深度融于生产经营活动中。3.3利用财务风险获得竞争优势。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而是利用风险为集团公司创造竞争优势。风险的利用主要是针对集团公司内外部环境,形成风险监测。通过有效地分析手段,找到风险中蕴含的机遇,先于竞争对手监测到潜在的风险所带来的财务危机,及时修正经营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利用措施并实施,从而创造业内竞争优势。财务风险的利用还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监测来降低财务风险管理成本,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收益,即降低风险发生频次,提高集团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为业务部门提供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通过提高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等级,从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同时金融机构可以根据集团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较高的企业价值,提高企业信用评价等级,使得集团公司可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筹资成本来筹措资金,提高投资收益,从而增加企业日常的现金流量,这些都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财务管理机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提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和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与经营目标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宏观环境因素所致的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对未来结果与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
(2)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识别,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地对待特定风险,使财风险管理切实可行,做到“预知可控”。
(3)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
(4)可转移性。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5)可预期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主动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未来结果。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的收益和安全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通过对风险积极有效的防范与管理,扬长避短,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客观的特定环境变化莫测,而企业的经济运行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企业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企业眼光只瞄准市场的机会与利益,缺乏风险与风险防范的意识,毫无察觉潜在风险威胁的存在。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居安思危”,风险意识淡薄。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或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或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缺乏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缺乏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
4.决策未能充分论证缺乏科学性。企业的财务决策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未能对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和估量,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缺乏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采取风险回避措施,合理进行投资组合,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此外,过度筹资、资本结构不合理、市场形势估计不足、新产品开发乏力等等,凡此种种,都会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识别财务风险
1.风险识别的参与者。企业要吸纳高素质人员参入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活动,包括业务活动成员、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它部门的专家、客户、外部专家等。
2.风险识别的持续。风险识别不是一次,而应有规律地贯穿整个业务进程中。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的作用过程。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就可以应用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法和策略。
3.识别潜在的风险。风险的识别,必须基于不同的侧面来寻找和发现潜在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不同方面的风险可以按照它的相关特性进行识别和归纳,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的风险的可能。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分析宏观环境规避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事先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备选方案。对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难以掌控的财务活动予以回避;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提高风险意识预防风险。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当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时,企业可以事先从制度、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主动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决策水平转移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在可能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签订远期合同、开展期货交易、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等转包等形式把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与限度承担的原则。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在市场机会既定的情况下,应当以企业能承受相应风险为前提进行权衡。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特别是强调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有效避免决策 “一言堂”、“一支笔”等现象引发的财务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1.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要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在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后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3.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监控系统,是专门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动态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控制的系统,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对企业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
(1)风险规划――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拟定风险缓解方案。
(2)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源,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3)风险分析――找准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
(4)风险处理――根据确定的危险等级,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有效处理风险。
(5)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经营者承担风险责任,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并获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区分风险的责任,确定企业补偿风险损失的渠道,体现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
4.建立风险处理机制分散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合法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2)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确定出一种适合自身企业的理财方案。
(4)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5.及时有效地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量化估计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预期造成的损失,选用适合的方法对风险信号予以评估,并准确及时反馈,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综上,企业财务风险虽然难免发生,只要风险意识警钟常鸣,沉着应对,运用业已建立的运行机制,就一定能够抗击风险,沉稳地度过金融风暴的寒潮。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3]朱伟著.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成因 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时不受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对财务风险控制得好,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如果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不重视,或财务风险分析出现错误,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1财务风险概论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不同的环境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类别,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影响财务活动的因素很多,而且财务风险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管理者只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2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外因
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一个外部环境而独立存在的,这样必然就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政治、政府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2.2内因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不严,内部审计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对现金流的科学管理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3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3.1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要通过案例分享、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以及相关财务制度的保障,来培养和强化全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里得以体现。管理层的财务风险意识尤为重要,只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了,才可能在企业中引导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的防范工作,才可能真正在企业形成全面防范财务风险的局面。同时,要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财务人员要有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具备财务分析能力,能对财务风险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职业的敏感度,随时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
3.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财务不可避免,所以,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预算。准确的编制现金流预算,可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就短期经营计划而言,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和即期负债,并不完全取决于账面利润的多少,而更取决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般应大于净利润。其次,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盈利能力、长期偿还能力等为主要指标的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3.3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财务决策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3.4健全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制度,要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参考文献
[1] 赵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措施和方法[J].辽宁经济,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