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区经济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教材,对于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需要的教育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就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如何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采用国家统一的规划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材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书本知识的更新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速度,而且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理论知识过于“学院化”,给学生是“远距离”、“高层次”的“瞭望”感觉。广州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显著,广东省也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有许多典型的数据和实例学生都比较了解,在《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和材料,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这门课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将本地域各行各业发展的事实编入校本教材中对于指导学生求职就业也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牢牢扎根于本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之中,培养出合格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才更具有竞争力,更受社会欢迎。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至关重要,但是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更为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地论述,“职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总之,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教学中,国家统编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掌握经济知识、提高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不可或缺。而校本教材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具体的学情、教情,进行本土化、校本化的研究与开发,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出发,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本课教学在指导学生深入当地的经济生活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作用。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特色
(一)校本教材内容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融进了体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经济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内容,选取广州“老字号”南方大厦的倒闭材料,说明优胜劣汰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无情法则。由于学生或其家人大都有过到广州“老字号”购物的经历,对这些事情非常熟悉,比起一般的“情景”材料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第二单元“企业生产与经营”中,以广州市江南西路被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为例,说明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法宝。同时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重点介绍我校学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企业“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即“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贡献社会”。使学生明白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精神,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规范化管理以及员工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一个自私、狭隘、缺乏公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职员绝对不会受到企业的器重,一个缺乏自主、合作精神的人在企业中也不会有发展前途。
在第三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内容,教材编入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资料,说明合资企业的经营方式。像目前大亚湾核电站70%的电量供应香港,30%供应广东这种教学资源既让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香港和祖国大陆的经济互补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教材编入“第100届广交会”的有关数据和美国“耐克”落户广东河源龙川的事实,说明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联系,互通有无。特别是近几年我校每年都派出百名学生参加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服务,通过选取广交会的材料,不仅说明“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参与本地经济发展的喜悦与自豪。
(二)校本教材强调学生参与探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的组织上要求体现中职生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探究的教材观。因此,在每一单元教学中都设计了“综合探究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探究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怎样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例如,从调查我校毕业的学生入手,设计“广州市中职毕业生月平均收入基本情况”及“我校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理财意识。设计“我的人生我做主”创业模拟活动探究,要求学生就创办怎样的公司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以及自己创业需要什么职业素质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教育。设计广东的“民工荒”调查,让学生调查“民工荒”背后所反映的技术工人紧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扎扎实实学好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就职择业中就会有用武之地。设计“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展望”活动探究,让学生调查近三年广州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增长情况、广州市汽车维修市场基本情况、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学生不仅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广州市支柱性产业——家用小轿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提高,更使学生看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汽车维修业的大好就业前景,从而促使学生立志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意味着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求得知识,发现问题,探究知识以及建构知识,从而具备继续学习和生存发展的本领。《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不仅考虑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考虑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方法,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
(三)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职业学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学习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难免脱离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校本教材的开发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统领,以学生的知识需求为准线,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文字生动易懂,每页内容控制在350个字左右,插图一至二幅,使学生能读得下去、学得进去。校本教材在育人的标准上不降低要求,在理论的层面上不拔高要求,在学生能力的水平上不放松要求。在职业教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用好用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校生就业和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本土化为主线,以实践性为生命,重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特别是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其中,使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与时俱进。
【关键词】地区经济差异;财政政策;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建议
经济发展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相应地,财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地区经济实力的反映,而财政收入是财政能力的体现,既有收入作用,也有调节作用。因此,中央政府应发挥财政政策力量,积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一、社会经济的新格局
中西部和东部的地区差异导致收支水平严重倾斜,进而影响了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导致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下降,产业无法转移,加上落后地区无法追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调查显示,我国地区差异还会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市场经济会加快地区经济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地区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我国始终坚持西部开发,试图振兴东北工业基地,进而发展中东部地区发展,形成全国视野下的新格局,借助东部的经济补偿西部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新社会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地区之间的差异缩短,将地区差异控制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范围,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只有差异缩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因此,政府对地区差异化的干预是势在必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下,地方政府只负责本区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只能依靠中央政府进行控制,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就是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给落后地区财务支持,减少落后地区经济负担,进而储备实力积累自身经济实力。
二、集中财权政策
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上世纪我国政府下发的偏重政策导致的,上世纪政府对东部地区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是造成东西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直到近10年来,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地区差异化,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但是因为财政的分散性,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非常困难。虽然中央政府征收的税费较多,但大部分都返还给当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提高政府自身财政涉取能力,与此同时,增加管理税收的力度,集中财权,尤其是提高涉取发达地区资金能力。采取资源共享制度,将富裕地区财政共享到落后地区,缓解落后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实施转移支付政策
中央政府是监管整个国家的一股力量,无论地区发展是否富裕,中央政府都应给予群众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这也是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一旦出现投资项目选择矛盾,中央政府应及时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改革税收政策,根据税收地区经济情况制定税收标准。
实施专项拨款政策,这是一种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种费用补偿,也就是地方政府受到政策影响出现严重经济损失,中央政府可进行专项拨款,通过公平、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落后地区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无法使全国各地得到统一,但是应尽量协调,并制定最低标准准则。
四、财政支持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首先要从当地人才培养入手,紧抓教育,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型人才,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下拨经费到落后地区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创建技术型培训基地,及时更换现金设备,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财政政策应与教育政策结合,减少落后地区教育成本,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地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在技术的推动下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五、科学投放资金
最后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要做到用到实处,合理下发资金。我国在资金投放上重视对发达地区的投放,导致东西地区经济差异越演越烈。所以,我国资金投放必须改变方向,虽然发达地区的资金投放回收率较低,但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角度看,这只是一时的利益,需要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放量。因此,资金投放应以教育和设施为基础,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而吸引富裕地区投资者到落后地区投资,久而久之便会降低两地差异,实现良性发展的蓝图。我国财政政策应建立细致的制度,防止资金被贪污或挪至他用,严厉处罚贪污资金者。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明显,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进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财政政策是最直接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加快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乜堪雄.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助推机理和困境突破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何丽娜.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5]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6]张秀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7]王伟兵.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8]赵艾凤.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9]温天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对教育公共服务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邵康林.财政分权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一、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简况
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自治旗内除了在我国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的鄂伦春族之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20个民族成分,约有30万人口。自治旗辖8镇2乡,有鄂伦春猎区乡镇4个、猎民村7个。全旗鄂伦春族2223人,其中猎民1117人。
自改革开发以来,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2005年自治旗GDP为16.8亿元,是1985年的7.88倍:财政总收入为8235万元,是1985年的2.39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6757元,是1990年的1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5元,是1988年的3.46倍:猎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84元,比19.99年增长24.28%,年均增长3.7%:2005年牲畜存栏达到80.35万头(只),是1985年的15.75倍,年均增长14.78%。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03亿元,增长10.36%,经济总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一番。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8元。这些数据从正面反映出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的增长与进步。
但是,目前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内蒙古其他民族自治旗。2005年鄂伦春自治旗GDP达到16.97亿元,仅占全呼伦贝尔市GDP的5%;人均GDP为6067元,仅为呼伦贝尔市平均水平的50%:财政收入为8200万元,仅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人均财政收入286元,仅为全市人均财政收入的20%。同全国平均GDP增长水平相差也甚大。
其经济发展水平与鄂伦春自治旗相邻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鄂伦春族滞后于其他民族的发展是合理的话,那么缘何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本文将根据鄂伦春自治旗的具体情况对这一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进行尝试性的讨论和探索。
二、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发展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情况并不容乐观,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发展基础差
鄂伦春自治旗建立以前,境内只有几条自然山路,没有铁路和公路,1958年。随着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公路建设开始起步,目前,全旗国、省干线仅完成柏油路建设165.8公里,县乡公路没有一条等级公路。通村公路仅建成80公里,还有63个行政村未通公路,总里程为505公里,全旗公路网雏形虽已基本形成,但大部分公路都是林业防火、运材简易路和自然山路,因缺乏养护资金,年久失修,路况极差。全旗道路硬化率仅达到9%,3个猎区乡镇没有水泥混凝土路。
鄂伦春自治旗电力设施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引进的根河电力资源。70年代,大兴安岭农管局成立后。利用当地煤炭资源建起火力发电厂。90年代,兴建了大杨树――阿里河输变电线路。由于历史及电力体制原因,形成了多头供电、多家管电的状况。至今诺敏镇林业局所管辖地段经常停电,其他地方也有部分停电状况,当地人都习以为常。目前现有电网已陈旧,加之转供电造成电价过高,电价不一,加重了城乡居民的负担,也制约经济发展。
同时科技发展作为软性的基础设施,在鄂伦春自治旗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自治旗财力困难,“十五”期间财政用于科技投入为168.9万元,加之自治旗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距离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较远,无法与之进行科技合作,更无力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致使自治旗科技水平落后的现状无法迅速改变。
(二)现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同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之时,当时虽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但经济基础仍然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故民族区域自治法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侧重点在于高度集权型的产品经济体制,调整的是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来的经济基础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现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这种矛盾表现为:一是理顺财政“既补又要”的关系。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财政补贴主要是为了帮助底子薄、起点低的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但是,在回收资金方面,没有区别民族地区和一般地区,这不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二是理顺价格体制的“双轨制”。民族地区由于工业不发达,多为原材料产地,其产品价格多是平价,而民族地区所需要的物资又多是议价供给,这种价格体制给民族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三是理顺资源开发上的关系。按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在民族地方开发资源时,应充分照顾自治地方的利益,但目前却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在鄂伦春自治旗,则是体现在传统经济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冲突。
(三)国家与地方的部分利益保障存在矛盾
鄂伦春自治旗自然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本是自治旗具有优势的地方,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鄂伦春自治旗形成了林业、农垦、地方三种体制交错的格局。目前在自治旗598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林权证范围占92%。农场局占2%,地方仅占6%,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处处受制于林权证的制约。这也是国家行政规划与地方行政规划存在矛盾的地方之一。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保护好林区对于国家整体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从以大兴安岭为聚集区的鄂伦春族来说,这无疑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大原因。
(四)受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由于历史原因,鄂伦春族在解放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状况极为落后,长期以来的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不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猎民居住
地全部选址在远离城乡狩猎方便的依山傍水地带。上世纪60年代后期,宜农荒地被农垦部门开垦,农猎民大部分也在70年代开始从事农耕生产,农猎民使用的土地多属山坡地,土壤瘠薄,且交通不便,自然灾害较多。广大农猎民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农猎民生活水平极低。所以说鄂伦春自治旗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开发较晚,加之地处偏远,基础差、底子薄,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弱,使自治旗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状态之中。
三、关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探讨
鄂伦春自治旗加快经济发展自然是要通过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途径,因此,如何使自治旗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扶持和照顾政策而又不完全依赖国家扶持照顾政策,如何认识和灵活运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着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继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其他地方一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保障与指导的作用,所以要发展好经济,应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权利,为其创造更好的政策平台。
单从发展经济角度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质上是以制度方式对资源和利益进行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分配,这种指向无疑要维护少数民族利益的方式促进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一方面,中央关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具体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应该给予地方一定的空间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政策。同时鄂伦春自治旗也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并结合中央的政策来发展特色经济。当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所有的民族地方而言的,所以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要发展好,就需要继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尽快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因时调整,解决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盲点问题和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科学定位自治旗政府职能。理顺与中央企业的关系
在政府机构改革中,首先必须依照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规范政府职能,这是实践的先导。自治旗政府的经济职能大致可归并为三类。即宏观调控、保障监督和协调服务。政府所要直接管的就是与这三个方面有关的事情。除此之外的一切经济事务,都应放手让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自己去管理,从这样的职能定位出发,自治旗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总趋势就是: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逐步削弱行政控制性部门,切实加强宏观调控性部门。
自治旗政府职能转变必须适应社会机体的发育和发展,加强社会发展的协调和服务,通过削弱控制性管理职能,加大协调服务性管理职能,把一些政府部门由凌驾于社会之上变成真正服务于社会的协调管理机构,就成为自治旗政府机构改革所要完成的实质性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治旗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协调服务职能即政策调控、社会保障和政务管理。除此而外,一切具体的社会事务都应该逐步移交给各类社会组织去处理,政府不再包揽社会事务。从而真正做到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关于上述提到的鄂伦春自治旗地方职能受到林权制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科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主要是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推进民族地区政府机构改革,其实质是要解决自治旗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间较为尖锐的矛盾,使其适应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规律和要求,以调适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自治旗政府职能转变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方向相协调、相统一。
(三)调整自治旗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关系
第一,自治旗政府应理顺与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解决“不该管”的问题。这也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率和活力的原因所在。用市场的手来调节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通过行政的方式给予干涉。
第二,自治旗政府应理顺与社会的合理分权关系,以解决‘管不好’的问题。主要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依靠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而不管理具体的社会事务,以集中精力进行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政府还应理顺政府内部的合理分权关系,以解决‘管不了’的问题,主要是根据分权与授权、分权与集权的思想和方法,将一部分权力下放或授予下一级的政府或部门,以避免上级政府包揽下级政府的分内责任,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第四,政府要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牺牲后代的利益来破坏性地开发资源,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当代人的经济发展问题,争取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在此,特别要强调教育。自治旗经济从根本上要找到突破口,必须重视教育,通过培养一批有经济学背景的人才才能从长远利益角度解决一些问题。
(四)加大扶贫力度并落实现有各项政策
加快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社会的发展除了靠民族地区自身的努力,也要靠政府部门给予特别的照顾。2002年中央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出台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年和2007年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又相继联合出台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1010年)》、《少数民族工作“十一五”规划》、《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鄂伦春自治旗迎来了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特别是扶贫政策让自治旗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成本钱”,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对经济进行规划、具体政策的落实等都有了更多的资金保证。但如何让“成本钱”变成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赢得的“利润”,这是问题的重点与关键。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创造自身的发展动力才是问题解决的最根本办法。
[关键词]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优劣势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lnverstment,以下缩写为FDl)。当然,我国吸引FDI的进展和政策具有明显的“渐进式”特征,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内陆地区” 的对外开放的时间顺序和空间格局。到2002年止,进入中国的FDI约85%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FDI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加深了中国区域经济的“二元特征”。随着中国经济更加开放和“中部崛起”政策的引导,FDI开始出现向中部地区扩散的趋势,约有10%的FDI进入中部地区,因此系统地分析中部地区吸引FDI的优劣势,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中部地区利用FDI的优势分析
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指出,企业为了克服国内投资中的资源缺乏瓶颈,直接投资将指向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或者地区,即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拥有本国不具有的自然资源,如果这一企业生产的是自然资源密集的产品,那么它将会选择资源相对丰富并且便宜的地区作为其投资的区域,学术界在理论上一般把这种投资称为资源导向型投资。中部地区地域辽阔,具有土地、能源、矿产、水利、生物和旅游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丰裕度等指标中,中部地区9省都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如矿产资源方面,中部地区矿种多达140多种,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地区,密度也高于西部地区,且资源配套程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开发的前景;农业资源方面,中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动物资源最多的湖北达700余种,植物资源最多的江西达4000余种;水资源方面,除山西较贫乏外,中部地区其他省的水资源相对富有,在全国十大流域中,中部地区拥有第一大流域长江,第二大流域黄河,第五大流域淮河,第六大流域海河,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即鄱阳湖和洞庭湖;旅游资源方面,中部地区自然地貌发育奇特,名山大川气势磅礴,革命遗址多不胜数。在全国119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中部地区拥有27个,其中庐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总之,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必将构成对需要大量矿产、能源、水利等资源的外资企业巨大吸引力,这是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物质条件。
第二,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有关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劳动力成本与FDI逐渐存在负相关关系,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以垂直水平为主,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致的。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显示,当一个产品或技术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进入标准化阶段,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达国家将会把该产业转移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目前,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特点之一,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中部地区经济起步虽比东部地区晚,但土地面积广大,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土地价格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等投资项目的费用低,这些会减少外商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开支,成本的降低将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较东部地区低。如2002年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五省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国有单位,其平均劳动报酬分为5 553、5 049、7 429、4 709、5 269元,除河南以外,其他省份都比全国平均工资6 234元低。工资低,可以使外资企业在中部地区雇佣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有利于降低外商产品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第三,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有关实证检验证实,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与以GDP为度量指标的市场规模呈正比。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市场潜力会逐步得到发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会增加,包括住房、汽车、耐用家电品等贵重商品,也包括一些低档的日用产品和娱乐、休闲设施的需求。电脑、手机等这些在东部地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产品在中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外商可以利用在中部地区的直接投资,使得生产和销售本土化,从而节约销售和运输成本。
第四,中部地区具有政策优势。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有利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已被国家列为予以重点扶持发展的地区之一,同时开始享受国家许多的优惠政策,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部地区的许多公路、铁路、电网、水利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项目,已经进入国家扶持的范围;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国家许多关键项目与中部地区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中部地区也在此之列;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部地区再投资,外商投资比例超过25%的项目,视同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相应待遇;国家将中部地区的合肥、郑州、长沙、南昌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并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鼓励外商进行投资。此外,国家在安排国债建设投资资金、技术改造项目及制定社会保障政策、财税优惠(转移支付)时,中部地区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之一。
第五,中部地区具有部分产业优势。中部地区是全国较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基地,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等,已经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6个行业大类中,中部地区的煤炭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黑色金属矿采、非金属矿采、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烟草加工、食品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及供应、石油加二正及炼焦等12个行业占全国的比重较大。在重要工业产品中,中部地区的原煤、钢铁、卷烟、汽车、电力、炼焦、机制茶、棉纺织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以上这些为外资企业
与中部。地区企业进行合作提供了技术物质基础。
二、中部地区吸引FDI的劣势分析
中部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开发潜力极为可观,但潜在的有利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包括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配合,其吸引效应不可避免地会被削弱直至抵消。从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其吸引外资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投资能力有限,其地貌复杂多样,致使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据统计,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综合密度为680公里/平方公里,比东部地区1 597公里/呼方公里少了一半多。2001年,全国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为326.52千瓦小时,人均道路面积5.8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6.71辆,人均住房面积22.8平方米,中部地区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为235.16千瓦小时,人均道路面积4.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5.14辆,人均住房面积21.22平方米,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在立足于长期性和系统性投资的今天,外商对以基础设施系统为主的投资环境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落后的基础设施系统无疑是制约中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因素之一。
第二,经济基础薄弱。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首先,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并且这一差距在继续扩大。2001年中部地区GDP的比重为26.9%,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2.96%;而1999年这一比例为27.4%和46.5%,其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2001年中部地区人均GDP是6 400.9元,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GDP16 507.5元的38.9%,而1999年这一比值为53.6%。其次,从产业结构看,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与东部地区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有比重高达19%,比东部地区高8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所有比重为46%和35%,分别比东部地区低2个和6个百分点。再次,从居民收入来看,中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城镇,2002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3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 324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中,东部地区8个,西部地区2个,中部地区没有一个。在农村,2002年,中部地区农村人纯收入为228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3.3元,仅为东部地区的54.1%。可见,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最后,从所有制改革看,当前中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所有比重仍然偏高。对全国国有及非国有以上国有工业进行的统计表明,中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偏高,为68.22%,为东部地区39.75%的1.72倍,而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所有同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这表明,中部地区体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尚未得到释放。
第三,人力资本不足。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是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中部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以江西省为例,统计显示,目前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不足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满2000,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0.3%;中级及中级以下专业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5%以上,专业人员队伍层次明显偏低,市场经济型企业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比较少,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中部地区省市有不少优秀学生考入全国重点院校,但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却微乎其微,不到三分之一。此外,受工资待遇、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影响,“孔雀东南飞”的情况普遍存在,中部地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有一定技能的民工、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大量涌向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加剧了中部地区人才缺乏的形势。可见,尽管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众多,成本低廉,可以为外商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但同时必须看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普遍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外资企业对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成熟。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总体偏低,经济活动中还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行为,还存在制约外商进入的诸多体制,主要表现为:(1)政府行政干预较多,项目审批环节繁琐,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环境还没有形成,有时甚至一个行政干预可决定企业的成败。这不仅增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容易使其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无所适从;(2)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较多,主管机构不明确,职能划分模糊,行使的管理职能很难协调,导致经常出现相互推诿与扯皮,加大了外资企业的操作运行难度。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有些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一个窗口、“全程一站式服务”,但管理体制仍然难以适应外资企业的要求,多环节、慢节奏与低效率的现象依旧存在,以各种方式损害外商利益以谋取私利的现象较普遍,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3)大量国有企业机制僵化,包袱沉重,不能与外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合作,难以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与载体;(4)管理人员缺乏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的经验,习惯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外资企业,导致人为因素干扰太多,给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诸多困难;(5)服务跟不上外资企业的发展要求。经济管理部门明显带有管理功能强、协调性差、服务性弱的特征,外资企业很难适应这样的投资服务环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部地区利用FDI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中部地区若能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改善、消除劣势,相信FDI对其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势必会日益加强。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中译本)[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陈浪南,陈景煌汐L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6).
[3]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
[4]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正向激励,逐步建立起以产业政策定位准确、国企改革规范合理、市场主体待遇公平、金融政策宽松优越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服务体系;以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法律保障体系;以企业和个人诚信建设完备、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企业财务信息真实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支持体系;以授权授信扩大、金融服务到位、融资环境改善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支持体系,全力构建“信用*、和谐*”,促进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二、考核评价对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考核评价体系
(一)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采用定量考核评价和定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考核评价采用标准值比较法,定性考核评价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
本办法所称“标准值比较法”是指将所考核的各项定量指标分别对照相应的标准值计算出该指标得分的方法。标准值主要依据地区经济金融评价的有效信息以及有关行业资料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制定。
本办法所称“综合分析判断法”是指综合考虑地区经济、信用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等非量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方法。
(二)考核指标体系
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基础、企业状况、地方政府信用状况、司法状况、中介服务状况、金融发展状况、金融信贷资产质量7部分,涉及指标32项。按各项因素对金融生态的“贡献率”和不同作用强度,七类因素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分别设置为:经济基础环境10%,企业状况10%,地方政府信用状况10%,司法状况20%,中介服务状况5%,金融发展状况20%,金融信贷资产质量25%。1.经济基础考核评价指标。经济基础在金融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比重。2.企业状况考核评价指标。企业状况是经济基础在微观层面的反映,其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企业亏损面、规模工业企业万元能耗下降率、因辖区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造成的不良贷款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3.地方政府信用考核评价指标。政府信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经营的空间结构和资产质量。反映政府信用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偿还率、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占当地人口比例。4.司法状况考核评价指标。司法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保障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案件立案数、金融案件结案率、金融案件诉讼费总额与诉讼标的的金额比率和金融案件执结率。5.中介服务考核评价指标。社会中介服务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配套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鉴证类中介机构数量(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和担保类中介机构担保金额。6.金融发展考核评价指标。金融发展水平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各项贷款余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金融服务密度、异地金融机构对本地企业贷款额占比、贷款余额增长率、保险密度、新增贷款投向贷款余额居前十位企业的合计占比和新增贷款流向直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占比。7.金融信贷资产质量考核评价指标。金融机构信贷质量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因素,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新增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比例、利息收回率、信用贷款及透支占比、担保类业务垫款期末余额占比。
(三)考核评价结果
考核评价计分采用百分制。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设置该指标的分值,逐项评价汇总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程度,分为A、B、C三个级别。具体标准见下表:
*市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级别对照表
分值范围[80,100][60,80)60以下
级别A级B级C级
四、考核评价程序
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采取自评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一)自评。各县(市、区)政府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金融部门、企业、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意见,了解当前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本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分值,于下年1月15日前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行)。
(二)考核评价。每年1月15日前,市统计局将各县(市、区)上年度相关数据提供给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考核评价小组,根据情况对县(市、区)进行现场考核,并结合自评结果,对各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三)分析评议。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评价结果报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进行分析评议,最终做出综合评价。
五、考核方式
(一)各县(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将作为市政府年度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二)对考核评价结果为A级的县(市、区),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授予“金融生态环境建设A级县(市、区)”称号,该称号采取动态性管理,获得称号的县(市、区)在后续考核中达不到标准将被取消该称号。(三)考核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下列情况之一,将被评为C级。1.辖区金融机构发生挤兑事件。挤兑事件包括银行类机构挤兑存款事件;证券投资者挤提保证金、巨额赎回基金事件和寿险投保人大范围集体退保事件;2.辖区发生金融“三乱”现象。(金融“三乱”是指社会上发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的严重事件);3.辖区发生严重不规范改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4.辖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的;5.辖区金融机构综合贷款利息收回率低于70%的;6.辖区金融个案债权损失超过1000万元的;
六、组织领导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协调;所有制结构
当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建国初、改革开放初期等的调整有所不同,现在经济基础已经具备,调整开始转向公平性的市场导向,在市场的调解下,参与更多的国际范围的公平竞争;在调整升级中,注重技术结构的提升,技术实力往往是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面对着经济结构调整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对调整战略进行细致分析,具体如下: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成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首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继续调整三产业间的结构关系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稳步推进第三产业,这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也是“十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目标。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不是很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还有明显的偏差。所以必须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三产业之间的比例,提高三次产业水平,改善三次产业内在联系。
第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提高和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工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现有落后工业的各个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的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巩固和发展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增强传统工业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充分利用我国的科技资源和人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等技术产业;通过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以联合兼并、破产重组等市场为导向的机制方式,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产品开发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压缩和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实施新的地区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区经济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是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要求。
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速度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调整我国地区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西部大开发,从整体上来看,也是中部地区大发展的机遇,西部大开发需要与中部大发展一体考虑。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域优势,共同发展。要以重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建设区域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力
度,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后应继续保持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改革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组合,带动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高效化。
三、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当代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分割的政策的影响,造成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这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诸多矛盾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已渐渐成熟,因此,要抓住改革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我国,城镇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国民经济等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四、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失衡 经济失衡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0
Abstract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o maintain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more and more uneven, eastern region, central region and western region economic growth disparity enlarges and these gaps have gradually expanding trend. The gap between the expansion will hind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to a great extent, is China economic st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cause of these unbalanced situation because there i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ese eastern region, middle region and western region,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balanced region; causes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浅析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原因。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主题之一,主要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量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GDP增长非常缓慢,有些省份甚至没有GDP统计数据。而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中国的GDP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区域间的人均GDP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始显现。
其实,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讨论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中国的历史原因,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诸多因素在经历多年累积而造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中国本身地理上的幅员辽阔,所以造成的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更加明显,并且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差距非常突出。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中国经济严重缺乏经济基础上的需求膨胀,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且这一阶段中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适度紧缩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分割程度逐步扩大,开始导致中国人均GDP出现差距,从而造成中国地区性的经济增长失衡。并且由于中国的政府只是长期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由于城乡商品流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的存在,加之农村的市场化水平低下,导致城乡人均GDP的失衡,从而加剧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失衡(欧阳志刚,2014)。第二阶段为199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中国的内需不足是中国城乡经济增长失衡的主要原因(刘伟,2014)。
2 原因分析
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由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道路,采取了“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后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一历史原因经过逐年的积累,直接导致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失衡(候新烁等,2013)。
政府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一个重要角色。不同的非正式权利结构会影响地方干部的行为动机,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经济政策取向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会进一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刘明兴等,2015)。不仅如此,中国政府的GDP政绩考评体系(杜亚军、陈灯塔,2012)和政府调控(李敬,2014)也会导致不同地区政府投资的激烈竞争而引发“诸侯经济”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的市场分割,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导致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差距的因素。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种类的出口都会对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近几年出口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东部沿海地区的GDP正面影响已经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作用显著,但对于目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GDP的正效应却是很大的(陈怡、孙文远,2015),但由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比东部地区小,因而这种正效应不是很明显。曾国彪和姜凌(2014)通过测度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并构建地区贸易开放指标,指出中国的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贫困的同时,对减少农村贫困并没有显著影响,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GDP差距。林祺和范氏银(2014)通过构建中国省际空间面板计量的模型,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部分来研究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是有正效应的,但西部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其GDP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小于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贡献程度。同时,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小。尹建华和周续(2011)通过分析2009年中国31个省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态势,认为不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会影响该地区GDP的增长的幅度,进而增大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教育水平是影响地区人均GDP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陈飞、卢建词,2014)。黄燕萍(2013)等人通过对不同层级教育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分析,得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高级教育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但高级教育在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
市场机制的不同也是影响中国省际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敬,2014),而经济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这种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候新烁,2013)。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4)指出,国内市场的“条块”分割状态降低了社会流通的效率,无法有效激发社会内需潜力,因而增大了不同地区的GDP差异,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均GDP。米增渝(2012)等认为,税制结构也是影响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许多其他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刘修岩(2014)利用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集聚对中国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入手,认为空间集聚是导致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郑世林(2014)等人认为,移动和固定电话等基础设施在1990-1999年的行业发展早期,对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效应。而在2000-2010年之间,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渐递减,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些落后的区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加之近几年互联网在东部地区的普及,但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速度较慢,更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邵帅和杨莉莉(2011)通过检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指出在我国区域层面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且这一效应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巨大差异。除此之外,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郑之杰,2015)、非农经济活动、地理位置、耕地面积(陈飞、卢建词,2014)、城乡结构的调整(候新烁,2013)和劳动力质量的不同(钞小静、沈坤荣,2014)也是增大国内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
3 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制度原因、政府作用、教育不平衡原因等。通过实施相应的对策来克服这些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而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加稳定、和谐地发展。
基金项目: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项目
参考文献
[1] 邵帅,杨莉莉.自然资源开发、内生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2).
[2] 李敬,陈澎,万广华,付陈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经济研究,2014(11).
[3] 林祺,范氏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基于贸易开放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3(8).
[4]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经济研究,2014(12).
[5] 候新烁,张宗益,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世界经济,2013(5).
[6] 黄燕萍,刘榆,吴一群,李文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经济研究,2013(4).
[7] 欧阳志刚.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是否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世界经济,2014(2).
[8] 陈飞,卢建词.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4(2).
[9] 刘明兴,张东,章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以江浙两省为例.管理世界,2015(3).
[10] 曾国彪,姜凌.贸易开放、地区收入差距与贫困: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 究.国际贸易问题,2014(3).
[11] 陈怡,孙文远.贸易开放、出口商品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南北贸易模 型的经验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5(10).
[12] 刘修岩.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世界经济, 2014(1).
[13] 米增渝,刘霞辉,刘穷志.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经济研究,2012(12).
[14] 刘伟.经济失衡与深化改革.经济研究,2014(1).
[15] 杜亚军,陈灯塔.宏观失衡与政绩考评.管理世界,2012(11).
[16] 许召元,张文魁.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速的提振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5(4).
[17] 郑世林,周黎安,何维达.电信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4(5).
关键词:产业转移;政府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43-02
导论
东、中部以及西部较为发达的省、市的一些城市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布局的大规模调整,这种区域发展格局必然要求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转移。改革开放30多年,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我们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我们要规划好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承接好国内经济较发达省、市的转移的产业,以此带动和发展本地经济。
一、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具体来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质量明显滞后于东、中部地区。以下主要从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企业数量分布这三方面描述目前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
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具体而言,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较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这说明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巨大。
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变化不明显。但总体而言,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具体而言,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较大,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二、三产业。说明了我国民族地区仍然是以农业为主,而且农村人口比例较大。
1998—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总体上均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除四川1998—2008年的企业个数5000—13000变化较为明显外,其余省份企业个数变化均不明显,且个别基数在4000左右徘徊,大多数省份的企业个数均在2000左右变动。这表明民族地区的规模以上企业不仅数量不占优势,在质量和竞争力上也不占优势。
二、产业转移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1.数据的来源、模型设定与指标的选择
本文所研究的产业转移选择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这8省和自治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中部较低,而且省内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分析中,以1989年至2008年为样本区间,文章中的各种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其中的相关数据操作均在Eviews软件上完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的变动取决于很多因素,本文除了分析人均货币工资(AM)、第二产业就业数量占总就业人数比重(LQ)、贸易自由度(TR)、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FDI)、进出口贸易额(XM),还包括适当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GOV)等。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根据统计学的原理,本文设定的模型如下:
方程(1.1)中,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第t年,为残差。
2.模型估计与检验
表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成立。
表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利用Hausman统计量可以检测分析使用建立固定效应下的变截距模型还是随机效应下的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同时由Hausman检测的P值可以知道使用固定效应下的变截距模型进行估计较好。
表3 民族地区固定效应下的变截距模型估计
三、民族地区承接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民族地区产业转移的两个重要因素:第二产业参入率和人均政府财政支出,这两个重要因素对民族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估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意味着民族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更多的是被动地接收产业转移,其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和已有的优惠政策对产业转移缺乏主动吸引力。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技术进步缓慢、劳动力效率低下等,需要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引进的良好环境。东、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会面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值的产业,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转而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第三产业转移。民族地区较差的经济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需要承接来自东、中部地区淘汰的产业来发展地区经济。同时民族地区也应该发挥地区优势来培育地区的特色产业,加快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提高就业者素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来应对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运输业及邮电产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地区之间贸易自由度低的局面。在外资的利用方面,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仅要做好地区自己内部的产业,也要做强地区内部的产业。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注重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增强科技与知识的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来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收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对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托达罗,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法治、社会、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法律、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体系、政府行为、文化、政策等因素。将上述因素综合,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基础环境、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政策环境和农村文化环境。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1)稳定的农村经济基础环境。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农村经济基础同样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慢,主要依靠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的购买需求主要围绕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中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以及农民的生活。通过近年农村社会的发展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增加成正比,正说明了稳定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环境是相互促进的。稳定、良好的农村经济基础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应当保持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向前发展,避免大起大落。
(2)有序的金融环境。科学、有序的农村金融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农村金融机构增撤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等等都是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科学、有序,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会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是合理的。良好的金融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到该地区投资,而投资者的增加也会带动需求者的增多,这就会激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来满足需求者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会日趋均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就会趋于良好。反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就会不断恶化。
(3)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最根本的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保证,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心。如果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尤其是资金需求者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能够按照合同要求提供金融产品和偿还金融借款,那么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会大大降低,借贷效率会大大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少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信用的感性认识很强,但是对其定性评价意识不强,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起衡量信用的信用评价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更不完善,再加之近年来,拜金主义抬头,人们的诚信意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出现了种种金融诈骗案件,恶化了金融市场秩序,污染了金融生态环境。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农民的诚信意识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对国家或金融机构的贷款拖账、赖账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相互之间因借贷而产生纠纷的案件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4)完善的法制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从而活跃投资,促进金融市场良好发展;良好的法制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所以,只有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5)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的行为尤其农村地区政府的行为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业的扶持将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必要的干预则会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农村金融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政府往往会考当前政绩,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对有些地区的金融机构入驻或发展设置重重阻碍,或对农村金融机构入驻后短期没有为地方带来利益则不再优惠支持,或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多地干预等都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政府需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减少对经济、金融的干预,给金融机构充分的自,同时要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创造有利于金融发展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6)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外部环境。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应当做到社会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等因素协调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机制越完善,居民社会满意度就会越高,社会秩序与社会环境就越稳定,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稳运行。
三、结论
可以说,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其余五个环境都是围绕信用环境发展和完善。参与金融交易最直接的两个主体就是金融供给方和需求方,二者的信用对金融交易的完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如果金融供给主体即金融机构信用良好,设计出的金融产品恰好能够满足金融需求主体的需要,销售价格也恰好能够符合需求主体的标准,则金融需求主体会积极购买这样的金融产品;如果各个金融需求主体能够守信,而且信用良好,贷款时能够向金融机构提供如实的证明材料,拿到贷款后能够合理利用,按时还贷,则金融供给主体也会非常积极地向他们销售金融产品,满足他们资金融通的需求。如果一个地区的信用环境良好,金融机构会很乐意向该地区放贷投资,该地区的经济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理想的农村金融环境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借款方违约率为零,借款方向金融机构贷款时无需抵押;贷款方研发的产品均符合借款方的需要,贷款方发放贷款时无需调查,从根本上相信借款方能够按时还款。所以,综上所述,要提高一个地区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大力提高该地区的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l]李扬,张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王文乐.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J].企业经济,2012(04).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理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而且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地区直接面临国际市场,很快建立了市场机制,产业完成快速的转型,实现了高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中西部市场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一系列新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矛盾逐渐展露出来。同时,世界经济处于低迷阶段,经济复苏乏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了一股新的动力,面对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一带一路”成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间合作的意识越来越强,“一带一路”在协调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建设实现现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化过程中应当研讨和处理的重要课题,我国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为龙头,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区域为板块的区域经济格局,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逐步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政策实施的偏向性也加剧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短期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区差距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差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东部地区的快速转型,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经济主流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向内陆迁移,东部地区与中心部差距越来越大。2.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当下经济快速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企业表面不同,产业结构类似,低端行业的重复建设,导致了产业资源的极大浪费,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产业一直处于低级状态,经济利益低下的过度竞争,直接导致很多企业的灭亡,这也是产业结构趋同的最大缺点。市场体制的不完整性,不健全的审判制度,都有可能造成产业结构的趋同性。由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产业结构的趋同无法完全消除,根据独特的经济形势,结合现阶段的各区域经济实际特点,把产业趋同带来的损害降至最低。3.地区的分割化与贫困地区发展问题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割据现象非常严重,所谓地方割据,是指城市的发展保守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不允许其他地方的更有竞争力的商品进入市场,这种显现象不仅导致了商品的流通阻塞,还使得各行业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地区、企业、行业之间也无法优势互补,造成资源的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下东部地区比较优势明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领导下,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带、沿海开放城市的战略作用下,东部地区集中式的发展,大量的资金融入其中,产业转型速度快,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专业转型速度缓慢,而且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与科技领域的交流无法与直接和国际沟通的东部沿海城市相提并论,凭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东部地区拥有着集中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没有人为操控下,只会使得东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2.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一系列政策未能取得良好效果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就已经意识到区域经济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比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作用,但是未能解决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根本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缓,西部地区的市场引导力仍然不足,改革开放初,东部地区经济总量比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0%,中部地区经济总量比重占29%,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比重占21%。到2014年,三个地区分别为55%、25%、20%,相比改革开放初东部与中西部1:1的比例,地区经济差距仍在扩大。
四、“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为一个960万平方千米的大国,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发达程度差异很大,各个区域也都有各自的优势,改革开放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同样实行对外开放,中部地区则起着联通的作用,“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东部地区的新机遇2014年以来,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增长速度却在减缓,个别省市出现瓶颈现象,经济增长趋于饱和状态,“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落实,为东部区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东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致力于对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在经济合作上,我国在参与了RECP谈判上赢得区域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并且进一步取得了成员国间的政治信赖,为今后区域经济的全面合作创下了美好的蓝图。国家依照东部地区的详细状况,围绕着“一带一路”提出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会谈、合作和举措,为新型经济机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对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在国内,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主要任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区域化的规划更加注重对外开放,西部区域直接面临周边国家,通过国际合作,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相结合,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深化体制改革,逐渐缩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3.东中西部之间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核心区域包括18个省市,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5个自治区,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吉林、辽宁、云南8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福建、广东、浙江、海南4省和上海市。由于产业结构的趋同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通过一带一路,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东部地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性可以快速的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的省份之广,充分地与东部地区相互合作,打破国内的市场分割,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建议
1.完善基础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已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下,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投入大规模的资金,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区域综合实力的象征,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必经之路。2.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创新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引导下,金融体制改革也显得极其重要,丝绸基金、亚太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创新理念,学习和借鉴大型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本原则,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加强国际交流,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提供综合人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3.精准区内、区际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明确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根据各区域的不同,各区域制定的方针也就不同,介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全、经济基础薄弱,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本身的地域优势,发展其自然资源,中部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结构也相对完整;中部地区应大力发挥自身承接的能力,向西扩展,发展绿色产业,向东努力追赶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其资源有限,所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大林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久文.“一带一路”战略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开发研究,2017.2
[2]郑志来.“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5.7.
【关键词】财政支出 区域经济增长 方差分析
一、理论方法
方差分析的实质是通过分析数据的误差来源,进而检验多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同。方差分析一般要求满足3个基本假设:各个总体应该服从正太分布;各个总体的方差应该相同;观测值之间是独立的。其中,对正太分布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对方差齐性的要求很严格。根据上述三个基本假设,方差分析对各个总体的显著性差异的推断就可以转化为对各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的判断了。
二、实证分析
财政政策有效性是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角度看,财政政策是调节短期需求的主要政策之一,而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对于研究指标,选取以2006年为基期的“实际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来衡量地区财政支出,以2006年为基期的“实际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用2006年到2010年“人均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以及“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财政支出的增长和经济增长。搜集和整理《江苏省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对经济发达区域,依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15%以下、15%-20%、20%以上将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分成三个水平,对各个水平分别抽取两个市。利用spss13.0进行单因素随机实验,得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发达区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水平1与水平2,水平1与水平3之间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存在显著差异,而水平2与水平3之间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水平1的影响小于水平2和水平3,说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经济中等区域,依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30%以下、30%以上将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分成两个区组,去除异常值。单因素随机实验得到:p值小于0.05,表明经济中等区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平1的影响小于水平2,说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经济落后区域,依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30%以下、30%以上将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分成两个水平,去除异常值,对各个水平分别抽取2个市。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得到:p值大于0.1,表明经济落后发达区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经济落后区域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分组的问题,故又对经济落后地区重新进行分组,但是结果还是一样。这说明经济落后区域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三、结论与建议
由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且其力度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原因之一。财政政策力度强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比如苏州、无锡、常州,而财政政策力度弱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较为明显的是宿迁、淮安。为了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向不发达以及落后地区倾斜,尤其对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政府投资严重不足的地区,财政政策力度不仅要加强还要体现灵活、不仅要坚持还要持久。
参考文献:
[1]靳春平.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07).
(一)喀什经济优势
喀什有宽阔的地域和丰厚的资源,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奋斗,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喀什地区是中国西部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属典型干旱大陆气候,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和特色林产品资源非常丰富,独特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发展经济。2011上半年,喀什实现生产总值47.77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27.2%(其中一产2.57亿元,增长10.3%;二产15.44亿元,增长31.2%;三产29.76亿元,增长2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7亿元,增长36.5%;外贸进出口总额1.72亿美元,增长6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3亿元,增长28.8%;地方财政收入23.06亿元,增长35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收入4.73亿元,增长35.1%)。喀什跃然成为新疆16地州经济增速较快的区域。喀什地区经济保持良好运行,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品市场活跃,金融,财政运行平稳[2]。
(二)喀什经济劣势
与全国、全疆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喀什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
二、喀什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喀什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设施基础不完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不协调;名城资源的利用存在过度和不足的问题;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视不够,保护意识还不到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没有良好的利用及保护;旅游产品开力度不足。
2.在城市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城市特色很容易被破坏。室内像一座艺术的宫殿,墙,廊坊都有花纹;有的墙上挂有各种花纹图案壁毯。现在这种典型的民居特色越来越少。城市内现代化大楼的建设,交通的改善、商业机会的增加虽然带来了空间上的方便、更好的生活条件及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本地长久以来生存、传承着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及生活方式慢慢地失去了以前的活力,这不仅会影响整个城市旅游的形象,而且还会使城市失去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二)喀什旅游开发的解决方法
1.加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加大开发管理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品位;加快旅游项目开发,扩宽旅游活动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筹资建设景区景点;加强对外宣传促销,努力开阔客源市场。
2.为保护传承喀什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把喀什建设成为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笔者认为按照实际情况可以利用喀什市城市结构的优势,保持老城市原本肌理的基础上开发新城区,城市东、南、北和老城区分别规划为物流和会展、行政和商务、外贸和工业、旅游、文化为主的区域体现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城市发展格局特点,将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3.构筑城市风骨。为了使喀什市建设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要打造民族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化气息合为一体的城市面貌。
三、旅游业对喀什经济的作用分析
(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
旅游业收入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一部分,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使其他旅行社、交通运输、娱乐餐饮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直接会影响地区经济收入,且对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二)创外汇收入
旅游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开放产业,通过两种方式即吸引国外大量旅游者和国际闲置资金等途径,来增加外汇收入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对外经济关系。
(三)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随着喀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行社、交通运输、娱乐餐饮等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此我们能推测旅游业不仅能带来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很明显的。
(四)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旅游行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人数不仅包括业内人员,还包括旅游行业相关的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旅游行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人数相对于其他产业多。旅游行业可直接影响就业人数与社会就业人数之比,这就是旅游业的最大奉献,这对促进及带动社会就业率有积极的作用,发展旅游行业可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旅游业提升了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