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时间:2023-06-12 14:4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县域经济发展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第1篇

概括地说,这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旧、三难、四制约”。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以××为例,20__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__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给群众办好事实事。我们××10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20__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仅为4058万元,而工资支出就达到1.2亿元,如果没有省里的转移支付,我们连保工资、保稳定都很难做到。这样的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发展经济,甚至连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前期费用都拿不出来。三是乡村债务化解难。这是阻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性历史遗留问题。从我们××看,到20__年年末,全县乡村两级债务高达2.5亿元,村均180多万元,76个行政村大部分为空壳村。作为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机动地,在20__年化解村级债务时,大多数都已抵顶债务。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出台,村里又将剩余的机动地补给了回来要地的农民。这样村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债务。而且省里出台的奖励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很难执行。这些债务,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急需解决。

四制约,就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看,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营业网点,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以××为例,20__年,全县贷款余额仅为13.3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寥寥无几。今年建设银行又要被撤销,××县又将失去一个商业银行。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门实行了“三权在上”、垂直管理,而且上收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对于承担着县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县级政府来说,进一步增加了行政管理难度,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县里上项目、干点事,几乎都得向上报批、交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弱化了县级政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革省里没有明确说法,县里无法对一些关门倒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对职工也无法进行妥善安置,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比如,我们绥棱水利系统的水利钻井队,已经倒闭多年,但由于是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不管是职工并轨,还是养老保险,哪条政策职工都靠不上,遗留问题无法解决,引发职工上访告状。再有就是以国有林场为代表的政策性比较强的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发展无力,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受政策制约,即使有好的出路,现在也无法进行推进。四是人力资源素质低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现在看,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大学生毕业后到县工作的比较少,既使回到县里的,由于工作、生活条件所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县域经济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我县为例,全 县各级各类人才有7813人,其中,实用技能型人才仅有2188人,管理型人才仅有78人,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0,城乡8618户贫困户中,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为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而导致贫困的。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方方面面予以扶持,尤其要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县一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赋予县级更多的发展自。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参照10强县扩权的标准,对所有县市都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同时,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国有林场等企业改革上,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指导县级结合实际进行操作。

2、要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加大省对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弱县进行倾斜,以缓解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同时,凡是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因素,对享受转移支付的县份,应全额给予补助。

3、要进一步完善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政策。现行的奖励政策只考虑到偿还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对此,建议上级出台更宽松的奖励政策,对于垫付税款、兴办公益事业方面的债务应全部由国家承担。对于其它债务按一定比例奖励。同时,还应该针对乡村两级回收债权问题,出台相应保护政策,以增强自我还债能力。

4、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要改革金融体制,稳定县级金融机构,增加县级分支机构授权、授信范围,实行存贷挂钩,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创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第2篇

本文对陕南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概述了关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并对之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陕南县域经济;研究进展;述评



陕西,地理上被秦岭山脉横断,北面是关中和陕北,南面是陕南。陕南从东往西,依次包括商洛、安康、汉中三地,共有3区25县,土地总面积 7.5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7%;总人口839.2万人(2010),占全省22.47%。“十一五”期间,陕南大力落实突破发展战略,所辖各县经济突破发展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陕南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程度很低,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加之支出逐年扩大,财政自给率却很低,因此,近年来虽然陕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全省而言,各项经济指标均十分落后。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省三大区域,关中县域GDP占全省县域的41.2%,陕北占42.8%,陕南仅占16.0%。关中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省县域的26.5%,陕北63.8%,陕南仅占9.7%。2010年,全省“十强县”中,陕北7个,关中3个,陕南空白①。

陕南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得以展开,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综合其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将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概括为三大路径:

一、人才培育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关注者都曾建议把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一是人才,二是资金,三是技术和信息。很多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科技的推动效用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效益转化,从而制约了实时有效的信息畅通和人才、资金的高效流转,致使县域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于陕南而言,相当时期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从其来源上来说:一是出自本土,二是由外引进。然而在县域经济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陕南发展环境制约,如用人政策、社会保障、薪酬福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推动县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所必需的优质人力资源很难得以凝聚。而由于人才紧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机制、思想等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由于缺失主体,很难落实,成为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沈燕(2006)撰写发表的《陕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一文,是最早关注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章;同时她也是集中关注人才培育对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她认为,人力资源因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因素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整体提高陕南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将是实现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文中,她提出了改革发展农村教育的三种途径:一是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二是因地制宜的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1]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培育陕南本土人力资源,优化本地人口质量,有十分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土现有资源之外,能否全方位开发培育人力资源,引进留住高素质外来人才,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在推动本土人才素质优化升级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能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环境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陕南县域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十分薄弱,急需政府和学界更多关注。

二、发展特色经济与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县域产业是否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而特色经济由于是某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发展成型的,具有市场独占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内外、区内外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因此进入政府和研究者的视野。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也被学者们引入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王高建(2008)在研究陕南贫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时,认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除了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陈旧等传统制约因素之外,还在于陕南县域缺乏产业整合,没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因此,他认为,应该立足于陕南丰富的生物、林土特产、生态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现实选择[2]。王瑞祥、杨文杰、杨雪梅(2008)也认为,县域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陕南经济区发展的薄弱环节,于是在分析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陕南应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形成与陕北的革命圣地旅游,关中的历史文化旅游相区别的特色旅游经济[3]。

可见,特色经济是构建在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特色技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因此,今后研究者们不仅应避免着眼于陕南单一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这一视域,而应更多从更广阔区域优势的角度,选择和培育特色经济,避免区域内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真正实现陕南各县区级优势的互补和重组,并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这对于指导陕南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3篇

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总体。县域经济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一、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我省行政区划有86个县(市、区)。其中有66个县、19个区、1个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县域的经济总量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并向小康迈进。

(一) 县域经济总量相差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县与县经济差距较大,自然条件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我省县级生产总值最高4505743万元、最底3419万元。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2532888万元、最低39812万元。就目前而言,我省县域经济仍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进程缓慢。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县级城市建设差距也不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的必备条件不足,与东部县市相差很远。截止2011年,我省城市化率平均为38.75%。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以上。如分县看城市化率差距更大或者说远达不到城市化标准。截止2011年全省县(区)人口数为,最高128.53万人,最低为1.04万人。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14175.88元,最低2061.65元。如果按城市化标准考量我省各县综合指标,尚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县级城市要达到城市化要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东部沿海县市城市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其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已和大、中城市接轨。而我省大多数县级城市仅仅是起步阶段。

(三) 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差。我省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且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我省中小企业逐年递增,总体来看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多数县域财政十分薄弱,入不敷出。截止2011年,全省县级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我省收支倒挂县域比例高达87.2%,财政赤字从根本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县缺乏改善公共设施、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二、推动甘肃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城市化,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升级,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加速全社会整体化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大家知道,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产业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城市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具体表现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体现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使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全面地协调发展。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

鉴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环境制约、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我省的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又处西部于不发达地区,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全部照搬东部地区的模式,而是应该探索甘肃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县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要注重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的使县级城市俱有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

(二) 发展县域经济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摆脱我省自我封闭的情况,依托国际国内市场,根据市场竞争导向初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使县域经济融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重视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三)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1.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应当实施分层推进战略。夯实乡镇经济,提高县城城市化率,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应考虑各县经济总最的大小及发展空间、区位优势等因素。2.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下大力气扶持一批注重科技创新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力求把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主导经济形势向民营经济方式转化。3.着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承接劳动力密集型、配套加工型产业,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 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选择一批优势县及小城镇优先发展,促进其加快向城市转化。对城市化率较高的县,建议逐步就地城市化。当前,不应全面推行农民转入大、中城市。否则造成城市资源紧张,就学,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突显,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城市化道路。

第4篇

马宗国, 朱孔来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 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仍存在着不均衡性及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破解发展难题,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通过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存在的问题; 对策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 12-0065-04

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 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却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近几年, 山东省在/促强扶弱带中间0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下, 通过加快实施/双30工程0, 县域经济呈现出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局面。但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2009年, 山东省122个县(市、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3414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12381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4517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923818亿元, 进出口总额108517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的8615%、5613%、8416%、8117%、7813%。全省有26个县(市) 进入全国百强, 其中前20强中占了7席。

(二)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山东省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提高经济集中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县域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8年的1012B 5911B 3017调整为2009年的919:5810:3211;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14%, 比2008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以提高经济集中度为目标, 通过加强园区建设, 促进了县域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的聚集。近几年, 许多县市规划建设了各类经济园区, 目前, 全省县域经济园区已达1100多处, 60%以上的新建项目聚集在园区内, 经济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 区域经济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55元, 同比增长819%, 农民恩格尔系数达3615;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3476元, 同比增长1317%; 2010年一季度,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4元, 同比增长1318%。

(四) /双30工程0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双30工程0, 经济强县优势更加突出。2009年, 30个经济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马宗国, 男, 山东泰安人,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美国罗德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129081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高于全省增幅013个百分点;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612亿元, 同比增长1412%, 高于全省增幅119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32419亿元, 同比下降了1917%, 低于全省增幅71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1210亿元, 同比增长1610%, 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经济欠发达县发展势头也较强劲。2009年, 30个经济欠发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216亿元, 同比增长1316%,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16亿元, 同比增长1818%,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615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2619亿元, 同比下降了115%,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01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9117亿元, 同比增长1819%, 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模式(一) 特色产业主导型

山东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0, 发挥比较优势, 打优势牌、走特色路, 全力打造特色产业, 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几乎每个县市都有特色的典型或品牌, 有的特色项目与县域名称齐名, 甚至成为县域的代名词。如, 提到/贸工农一体化0就会想到诸城, 提到南北两大/菜园子0就会想到苍山和寿光, 提到/阿胶0就会想到东阿, 提到蔬菜加工和出口就会想到莱阳, 提到羊毛衫加工就会想到海阳, 提到黄金生产就会想到招远。

(二) 创新导向型

山东省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先导地位, 整合创新资源, 聚集创新要素,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县域经济全新发展模式。如, 沂源县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 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实现以/高0补/晚0, 以/高0补/弱0, 强化了科技的支撑作用。禹城市实施/新、特、优0工程, 突出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知名品牌、循环经济四大亮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以上。

(三) 产业集群带动型

山东省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导向,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 注重拉长)

产业链条, 做大做强规模大、要素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加快发展配套产业, 壮大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骨干力量。如, 茌平县以打造东方铝城为重点, 着力发展以信发铝电为龙头的铝产业集群, 与铝相关的企业发展到70多家, 全县65%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来自铝产业; 诸城市培育了销售收入过千亿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四个过百亿的食品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形成了主导产业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

(四) 大企业带动型

山东省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壮大骨干企业, 以大项目、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推动了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如, 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一个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近7成; 海阳核电建设2009年为地方提供税收7560万元; 寿光晨鸣、高唐时风、莱阳龙大、诸城福田汽车、龙口南山集团等一大批规模大、要素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的主导力量。

(五) 资源开发型

山东省坚持依托优势资源, 进行综合开发, 促进资源和原材料产品多次转换、加工、增值, 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如, 巨野县立足煤炭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优质浮化玻璃, 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多。邹城市着力推进煤电开发, 形成了以煤化工、触煤合金、特种玻璃、新型建材为重点的煤电化产业集群, 全市煤电行业利税占工业利税的7成多, 税收占地方入库税收的一半以上。

(六) 大城市依托型

坚持依托中心城市, 主动对接融入, 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配套经济, 走大城市辐射带动发展的路子。如, 胶南市抢抓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滨海交通公路通车的重大机遇, 沿桥隧、滨海公路辐射, 形成了家电电子、汽车零部件、船舶配件三大产业群, 其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章丘市积极承接济南的产业转移, 落户开发区的重汽汽车产业园年实现产值

占章丘工业园产值的三分之一。

三、山东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是江苏和浙江,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 强县大而强; 浙江县域经济富裕程度高、差别小; 而山东/强县不强0、/居民不富0、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山东省平均每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仅为江苏的70%、50%左右; 全国百强县前10位中, 江苏占了7席, 而山东省最强的龙口市仅列第11位。

(二) 土地指标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土地指标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出, 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用地指标紧张, 从宏观看, 是由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受国家宏观土地保护政策的限制, 目前平均每个县市只分配给200~300亩的土地指标, 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 计划指标下达晚, 加上建设用地按项目审批手续繁杂, 运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 不利于建设用地的及时供给,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行金融体制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县级银行普遍没有信贷权, 只能吸收存款, 不能发放贷款, 而向上级银行申请贷款审批程序又过于繁杂, 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了使用效率。虽然为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家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金融结构仍存在惜贷慎贷现象,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 且越是需要资金扶持的欠发达县融资难度越大。

(三) 县域自主发展能力不够强

山东省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差, 大多数县属/吃饭财政0, 除了保工资、保民生的/刚性0支出外, 所剩财力寥寥无几,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县域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同时, 县域很难留住高层次人才, 高素质劳动力也相对短缺, 这对县域的自主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对欠发达县而言, 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种补贴来维持,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乏力,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

[1]

有效支撑。正是由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招商引资难, 县域内资金外流现象突出, 导致其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四) 县域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东部和西部、强县和弱县相比, 经济总量、财政实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且差距扩大的趋势比较明显。2009年, 山东西部四市县域(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的31个县市) 的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东部四市(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的24个县市) 的4315%、3719%。不仅强县与弱县之间差距大, 而且30个强县之间也有较大差距, 人均GDP 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县市分别是最低的318倍和417倍。

四、加快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 破解三大难题, 增强发展活力

11切实解决建设用地缺口大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土地保护越来越严格, 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紧张, 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与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0。从山东省县域情况看, 许多县市已十多年没有进行过村庄规划, 由于农民进城、子女上大学等因素, 农村出现了许多空闲宅基地, 不但浪费了大量土地, 也影响了村容整洁。目前, 如能将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民住房模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有效化解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 也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21在产业集群内打造/企业联合体0, 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在于担保问题。借鉴山东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建议由政府搭桥, 推动同一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加强协作, 本着互相帮助、利益共享的原则, 打造以产业协会为重点的/企业联合体0。/联合体0实行会员制, 政府为其提供部分/过桥0贷款周转金以吸引更多的同类型企业加入/联合体0。/联合体0的成员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拆借流动资金, 尤其当某一企业急需银行贷款时, 由/联合体0成员审议同意, 其他企业按其权益在/联合体0中所占比重提供同比例的信用担保, 改变过去一家企业为多家企业集体提供担

保模式, 有效分散风险。在此基础上, 要积极探索建立由/企业联合体0、中小企业、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组成的融资联盟, 形成多方交流合作机制、服务机制和诚信机制。

31加大对欠发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欠发达县由于财力捉襟见肘, 再加之县域内资金外流而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山东省目前对欠发达县虽有一些扶持政策, 但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 关键要解决扶持资金的来源问题。因此, 应借鉴国家筹集各地区资金集中支持西部地区的做法, 建议实施/强弱统筹带中间0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按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基金0, 该基金主要用于提升欠发达县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11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一是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减放并举、依法下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的原则, 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 进一步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二是加快/省直管县0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试点县财政体制, 加大省级扶持力度, 减少运转层次, 提升管理效率。

21建立县域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加快弱县与强县产业的有效对接, 促进地区间合作互动、协调发展。研究制定鼓励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政策, 建议借鉴江苏的做法, 每年安排部分资金, 采取贴息、奖励等方式, 支持中西部省级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园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支持东部地区企业向西部的产业转移, 投资兴办项目。构建产业对接的协调组织机制, 建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信息交流平台, 促进县域间的协调与沟通。

31整合对农业的各项补贴项目。目前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名目繁多, 也比较零碎, 且政策刚性很强, 基层实际执行的工作量很大。建议整合各项扶持资金, 多搞一些能够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开发性项目。

(三)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11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差异化考核。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以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为推动措施, 结合各地区位特点, 梳理思路、明确方向,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东部县市区, 要充分利用蓝色经济与高端产业这两个/加速器0, 唱响/蓝色主旋律0, 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 推进制造业由加工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促进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部县市区, 要围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带, 主动接受辐射带动,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加快县域经济崛起。西部县市区, 要把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优势与西部的资源、成本优势结合起来, 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共进, 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

21实施新一轮/双30工程0。建议重新调整30强县和30个弱县名单, 实行动态管理, 加大对调整后的30弱县的扶持力度, 制定实施强县对欠发达县新一轮对口帮扶政策, 使帮扶政策长期化、制度化。

31明确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目标, 加大考核和监督指导的力度。建议启动新一轮小城镇规划修编, 明确各个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目标, 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加大考核和监督指导的力度。建议全省评选100个经济强镇, 对其所在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由省市县加大支持力度, 促其快速发展。同时, 在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角度制定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办法。

参考文献:

[1]徐清照1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1中国集体经济12009, (4) 1

第5篇

县域经济是地方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灵川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等制约因素,建议继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为县域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制定实施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县域结构的调整;不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措施来促进灵川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1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的干部弄虚作假严重,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思想观念落后的集中表现是:抓抢机遇的意识不强,创新开拓的勇气不足,营造发展环境的措施不力,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从而导致县域经济的创新缺乏动力,发展缺乏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存在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小农经济观,缺乏科学发展观。习惯于等、靠、要和政府包揽的计划经济观。由于贫困县有扶贫政策,富裕县却没有鼓励支持政策,导致不少县级领导热衷于戴贫困“帽子”,而且戴上就不愿脱。忽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还没有转变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观。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农民出不去,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却快速上升,收支差额扩大,导致县乡政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维持正常的机构运转和工资发放。由于县域财政支出主要是保工资、保机构运转,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的资金很难保证,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多数县的经济基础还很脆弱,缺少支柱产业,难以支持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城镇数量和规模均不足,城镇体系不完整,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对周边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小,使得各类要素市场发展缓慢,抑制了农本文由收集整理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2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2.1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

一是规范转移支付的项目设置。取消直接用于竞争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投向相近、零星分散的专项转移支付;将各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归并到财政体制补助中;新增专项转移支付应严格控制在办利民实事的项目范围内,重点向财政困难县、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倾斜。二是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程序,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三是减少县级配套,减轻县财政压力。由于县域财政的自给能力低,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足额安排各自应承担的经费,尽可能减少县级配套资金。四是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的监督制度,构建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让县级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和自主安排的财力筹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2.2整合专项资金,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加强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特别是国有土地各项有偿收入、矿山、林业保护管理收入中调剂一块。以上收入大部分有其特定用途,通过整合用于对应的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既不违背政策,又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专项拨款是政府间财政资金补助的重要部分,是上级政府体现政策导向,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存在分配与需要分离、权利与义务脱节、片面追求数量最大化影响预算平衡等问题。通过改革,预期达到安排更合理、使用更及时、责任更明确、监管更到位的目的。建议选择部分县先用省级专款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稳步推广后,将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理财观念和财政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政府能否为市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待遇。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前提,对优化投资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设施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地区能否获得新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投资者确定潜在直接投资对象的重要因素。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报率低但社会效益高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仅靠市场力量是无法进行的,而这又恰恰是财政理应支持的项目,因而县乡政府要通过直接投资或多种融资方式创造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2.4进一步规范财政供给范围,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一是要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人员经费支出项目过乱的问题,规范人员经费供给。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严格控制人员经费。二是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将事业单位划为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等类型并对其实行不同的财政补助政策。对经营型的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考虑其收入条件和能力,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要加大支持力度,保证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支出的需要。三是要逐步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四是要采取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既促进技术进步,又增加就业机会。五是要强化财政投资的成本效益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对各项投资预算支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考核,确保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着力营造“亲商、安商、留商、富商”的发展意识,在发展主体上,政府既不能与民争利,也不宜直接介入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在实施“国退民进”的同时,积极培育来自民间的多种经营主体,扶持这些主体的自主成长和自由竞争,使它们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中坚力量。

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规划;经济发展;德阳市;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德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德阳处在成都平原东北部。是成渝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和省会成都市经济区内重要的增长极。同时,德阳还是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方面都有良好的优势。在其所拥有的自流灌区的情况下,造就了粮、棉、油、i、蚕、菸优良生产,并创建了蔬菜、生猪、家禽等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形成了一系列著名的农业品牌,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业方面,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等均在德阳,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基地。在2016年,德阳第二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3%,对其贡献率高达58.7%,充分发挥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三产业在2016年增值了556.5亿元,相对2015年来说提高了9%,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二、德阳市县域经济实例分析:

据2015年四川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在市、区生产总值排名中,德阳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三,为1513.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为199.33亿元、900.13亿元、414.5亿元。与2013年相比,三次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2.5%,7.8%,和12%,由此可见,第一产业增速缓慢,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德阳全市六个县(市)2015年经济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得出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位居全市一位的是旌阳区,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56亿元,同比增长4.3%,处于最后一位的是罗江县,在六个县(市)中,中江县的第一产业占据全市第一产业38%,旌阳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据全市的29.2%和33.3%。同去年相比,绵竹市的第一产业增速最大,达到了7.4%,在第二产业中,罗江县同比增长4.5%,而德阳市旌阳区同比下降3.4%,第三产业中,各县(市)均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其中罗江县达到了24.2%。总体来看,各县(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各县经济实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来看,从2001年开始,当年第一产业产值64.5亿元,增长速度为2.4%,一直到2015年的产值208.2亿元,增长速度4.4%,德阳市这15年来,第一产业产值保持小幅度的增长,增长速度除去08年受到地震影响,而呈负增长外,其余年度均波动增长;同样,第二、三产业也呈现相似的增长态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由2001年的112.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03.3亿元,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也由2001年的84.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14.5亿元,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通过对比德阳各县产业结构比例,发现德阳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比重较低,发展还不够。德阳市农业发展缓慢,在产值和增幅上落后于二三产业,2008年受到地震影响对第一产业影响更大。由此可见,德阳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德阳是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一三产业在比较缓慢的增长。

三、推进德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德阳市是以工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并且工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重。但是,伴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生长势头不可阻挡,也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下面就对德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县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根据德阳市县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县域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所以加快第一、三产业的发展。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县域经济的基础,自从08年地震以后,第一产业的发展更是缓慢,所以必须加强和巩固农业经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多样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成长。粮食生产是基础,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是重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优良的粮油、蔬菜、生猪等主导产业基地,巩固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如小家禽、水果、干果、中药材等,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模式。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从多功能的角度充分开发农业。

3.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打造城市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做好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会展专业公司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花卉旅游,突出旅游特色。

4.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强化节能减排意识,资源高效使用,强化生态环保环节。

5.重点打造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和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及相关配套产业园区,加快装备制造企业的集群发展。推动传统机械生产行业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引导化工行业向清洁高效生产方向发展;加快完善集中度较高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6.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3],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认真编制,实施县域规划,加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对实现县域空间的有序,集约使用,实现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权.安徽省县域经济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08.

[2]徐向泽.额尔吉纳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名族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财政政策;增长方式

一、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最显著的特点,是将“翻两番”由“总量”变为“人均”,这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县域经济的界定可以看出,县域经济“以农为主”又“五脏俱全”,具有基础性、资源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诸如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层次低、资金、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等等。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如下:

第一、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根源于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吮吸,以及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征服。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无疑是弱势经济,处在一种向城市经济供应廉价资源和被迫接受城市高价工业品的双重挤压地位。县域内的“资本失血”、“资金倒流”、人才流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若不能解决好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有可能陷入所谓的“贫困恶性循环”。

第二、边缘化与山区经济的矛盾

县域经济大多数处于区位条件较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表明,占有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的地区总是率先取得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山区经济则往往只能步人后尘、举步维艰。在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倒流效应”作用下,资本、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集中,并且具有固定化和强化地区差距的趋势,导致山区经济不断被边缘化。例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凭借地缘、人缘和政策优势,大规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为举世瞩目的出口加工基地。而粤北粤西山区县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则被严重边缘化。因此,如何改善区位条件,摆脱边缘化危机,尽快融入发达经济圈和汇入经济发展主流,是山区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

第三、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化与工业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工业化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必然要求网络化大市场与之相适应。我国经历30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但对于绝大多数地区的县域经济来说,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为规模太小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四、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效益经济,资源跟着效益流动。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在工业化阶段规模决定效益,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高效益。而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发展“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尤其是资金短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不仅必然导致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而且必然导致自身资源的流失,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各地现实情况来看,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和赤字财政,乡镇一级财政更是基本上处于“破产”状态。同时,目前银行金融信贷体制也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甚至强化了县域资金外流的诱导机制。解决发展资金问题的惟一途径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但往往又因客观条件制约而成效不大。因此,如何化解瓶颈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如何克服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亦是县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第五、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

传统发展战略选择的主要根据是比较优势理论,以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作为基本的战略原则。县域经济最具比较优势的无疑是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历史资源等。不少地方谈到发展县域经济,往往等同于开发地方特色资源。无疑,发展特色化的资源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阻力最小的可行选择,也是短期内最容易见成效的现实选择。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这类资源工业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甚至毁掉整个自然及人文历史景观。地处各水系上游的山区乱开滥砍和发展污染性工业,更是危害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构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重视特色化的资源工业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矛盾,切忌采取简单的发展特色资源经济的思维定势,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地统筹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更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新思维。

二、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研究

基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都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财政政策若要对此释放更多的潜力和空间,必须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依托制度的内生机制和动力,强化和优化政策的调控作用,同时积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优化财政政策设计,继续在支付成本、激励约束、优化外部配套环境三方面履行应尽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到位”而不“越位”地做好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持促进,合理地并且有针对性地安排财政政策。

(一)切实解决县级财政困难,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财政环境

1.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核定与县级政府事权相适应的财政收入,适度增加县级财政固定收入,减少市与县的共享收入税种,调动县级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2.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一是规范转移支付的项目设置。取消直接用于竞争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投向相近、零星分散的专项转移支付;将各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归并到财政体制补助中;新增专项转移支付应严格控制在办利民实事的项目范围内,重点向财政困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倾斜。二是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程序,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三是减少县级配套,减轻县财政压力。由于县域财政的自给能力低,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足额安排各自应承担的经费,尽可能减少县级配套资金。四是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的监督制度,构建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3.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建议中央加大一般性(即财力性)转移支付数额,省、市财政每年也要从新增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连同调减压缩的专项转移支付数额一并用于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困难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避免社会和事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让县级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和自主安排的财力筹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整合专项资金,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从多方面筹集资金,确保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通过整合用于对应的县域经济发展项目,既不违背政策,又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县级政府自。专项拨款是政府间财政资金补助的重要部分,是上级政府体现政策导向,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存在分配与需要分离、权利与义务脱节、片面追求数量最大化影响预算平衡等问题。通过改革,预期达到安排更合理、使用更及时、责任更明确、监管更到位的目的。建议选择部分县先用省级专款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稳步推广后,将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三)创新财税对企业的扶持方式,促进招商引资,繁荣县域经济

当前,财政税收通过资金和政策对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的扶持方式,一般包括,一是减免和缓交各项土地税费。二是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新办企业,在一定时期免征企业所得税,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半征收,如“免二减三”、“免三减二”等。三是对部分行业给予增值税“先征后返”。四是减免部分地方税。五是给予贷款贴息等。目前,好多省份发展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增加经济总量,尽快做大经济“蛋糕”,而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吸引投资,兴办实体。值得研究的是,在现行财税优惠政策中,一般认为最好的扶持办法,就是对新办企业在初期给予一定时期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但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税收的减免优惠期,恰好是企业的创业成长期,企业一般没有利润或利润很少,除少数急功近利及“候鸟”型企业外,对创办高质量的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政策扶持,对投资没有产生特别的吸引力。

建议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安排资金,实施对兴办高质量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政府全部或部分代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工资,政府甚至可在一定时期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扶持兴办实体,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县域经济。

(四)制定人才发展战略,保证科技、信息、人才强县的资金需要

要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出发,制定一套有效的人才引进与合作机制,采用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吸引拥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专业人才,到县域来创办企业和公司,为县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政策,调动科技人才与民间投资流向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和生产,使科技人才的科技开发应用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加快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具有本土资源优势的名牌产品,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本地税收大户,从而形成较多的财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财政困难,实现基层财政收支状况的根本好转。

总之,县域经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人均GDP、财政收入水平等传统的经济指标,更要注重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保障等与人民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它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超越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念军.经济增长中的金融效率――对转型期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金融“低”效率悖论的解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第8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县域经济是连接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主要结合点,指以县级行政划分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在整个经济体中是结构功能都相对独立,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县域经济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密不可分,县域是“三农”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也是整合“三农”措施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经济资源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优化配置,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必然承担起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效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县域金融信贷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研究如何有效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日趋增强

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4个县市进入百强,分别居第34位、74位、84位和99位。2010年全国第十届县域经济百强的排名中,这四个县市再次进入百强,名次却分别提高到25、65、73、92位。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的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县4个县市进入百强的第18、64、68、98位,又有所提升,这表明湖南经济在走过“弯道超车”的跨越之后,县域经济实力在日趋增强。

(二)特色化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经济增长点

一是“工业强县”模式。望城县坚持工业主导、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食品医药、机械制造、有色金属三大产业集群,形成了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出版印刷三大优势产业。醴陵市则打造以陶瓷和花炮作为产业增值的优势。二是“资源富县”模式。如冷水江锑矿采、选、炼及加工业居世界第一;花垣县依托锰矿等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工业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移;凤凰、韶山等县市充分发展旅游经济,凤凰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0%。三是“民营活县”模式。邵东县大力实施“兴工旺商”、“民营主体”发展战略,目前,拥有以小五金、铸造、打火机、皮革加工等10大行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2.4万家。2008年,全县民企实现工业总产值174.9亿元,完成税收3.2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7%。

(三)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

一是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2009年末,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7849家,带动规模种养农户140万户。二是工业化发展大力推进。2009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7.9%提高到39%。全省县域兴办各类工业、农业、科技和物流园区80多个,入园企业6200多家,园区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超过三成以上,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县域金融服务需求改善,对经济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县域经济新发展带来了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贷款需求总量快速扩张,支持重点集中,期限更长,额度提高,服务领域更为广泛。全省县域重点企业贷款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农产品流通等五个方面。在期限上,生产经营周期的变化对中长期贷款需求明显增加,企业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在额度上,规模种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小额农贷向大额贷款需求转变。服务产品上,POS消费、个人理财、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非信贷金融产品的需求快速扩大。

二、金融支持下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信贷投入总量相对不足,投放区域不均衡,投放用途受限制

县域贷款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仅29.8%,远低于县域GDP占比66.2%,贷款增速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有77.2%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66.5%的农户反映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资金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领域;从地区看,大湘西等欠发达地区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农户借贷资金用途广泛,农村信用社受信贷资金用途限制,难以满足农民对借贷资金的多样化需求。农户贷款需求的最重要原因是生产或做生意本钱的需求(占44%)。另外,就是治病(17%)、子女教育(14%)、建房或装修需求(12%)。

(二)县域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致使贷款需求难以满足

第9篇

关键词:河北省;人力资本;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与本论文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人类进入新时期,经济增长已被赋予新的内涵。人力资本由于能使其他生产要素产生递增的收益,而被视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主要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河北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知识、人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第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力资本可以看作所投入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所凝结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中。对于“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人力资源是被开发、待开发的对象。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就不能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也无法可持续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经济、块状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本的发展才是影响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先天的不足可以后天弥补,缺少人力资本,县域经济活动将无从谈起,经济发展无法得到保证。至此,人力资本管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古典经济学早已出现人力资本概念,亚当・斯密明确指出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存量的一个部分,而且他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所得,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之父,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内生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由认为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由专业知识积累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溢出效应”。落后县域要想缩小和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仅取决于县域物质资本的投入,还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二、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河北省的人力资本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存在很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各县域间经济发展。

(一)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河北省把“一线两厢”作为协调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简言之,即抓“一线”,推“两厢”。抓“一线”,就是充分利用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优势,发挥“领跑”作用;推“两厢”,就是积极推进南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市这一厢,大力扶持北部张家口、承德这一厢,逐步形成“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一格局逐渐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省近十年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GDP是2001年度的近四倍,这得益于河北省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政策、人力资源。然而,2010年江苏省、山东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河北省的3.69倍和2.34倍;江苏省和山东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是河北省的8.9倍和3.5倍。2010年河北省GDP总量排名全国第六名,位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之后。这表明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发达各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河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一线”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两厢”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中“一线”地区的GDP总量要比“两厢”地区多出3788.11亿元,高出“两厢”地区45.02%,这与河北省“一线两厢”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因此,我们要想促进河北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先促进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县域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二)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开展,河北省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各个地市之间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状况不利于河北经济整体的发展。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一线”地区的人才资源总量普遍较高,其中,唐山市各县平均人才密度指数最高,达到13.32%。除保定外,其它地区各市县平均人才密度也均高于全省平均人才密度10.26%。而“两厢”地区的人才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人才密度最低的是邢台市,只有7.75%,除沧州、邯郸外,其他地区县域的人才密度指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说明了河北省各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不均衡。

地处京津冀地区的北京2010年的GDP总量达到14113.6亿元,全市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达到617.8万人,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为31499人,第三产业从业人才比重达到74.4%,各类学校数量达到3330个,各类培训机构学校达到1491个。紧邻河北省的天津市2010年的GDP总量达到9224.6亿元,全市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226.16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上升为17480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6.05%,净迁入人口300.44万人,各类学校数量为1728所。河北省2010年的GDP总量为20394.26亿元,全省各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达到178.1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29.76%,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0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0个。仅从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来看,北京、天津分别是河北省的3.4倍和1.27倍。由此可见,河北省各市县无论是在人力资本数量、质量、结构,还是在人力资本教育设施、机构上,都跟北京、天津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为:河北省人力资本发展较为迅速,但与京津发达地区比起来人力资本存量、质量、结构、吸引人力资本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其它发达地区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省内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省内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县域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人力资本因素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河北省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那么人力资本因素是否影响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是否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影响?本部分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说

舒尔茨、贝克尔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能增加产出而获得收益。80年代以后,罗默、卢卡斯等人已经建立了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在更微观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证明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不但作为投入要素对产出有直接作用,而且通过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率和更有效的要素组合增加产出。

由此可见,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人力资本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人力资本因素促进了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假设二:河北省各地区人力资本因素对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影响。

(二)模型设计

当代研究人力资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四种: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人力资本模型。本文对新古典模型进行了修正,设立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一:

lnGDPt=alnGDP(t-1)+blnLt+clnKt+u

模型二:lnGDPi=alnLi+blnKi+u

其中,GDP代表各市县域生产总值之和,L代表人力资本投入,K代表固定资产投资,u代表随机误差项,a、b、c代表常数,t代表年份,i代表河北省i市。

(三)数据选取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是面板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河北省统计年鉴。GDP为各市近十年的县域生产总值(表1、表2),L为各市县域近十年人力资本总量(见表3),K为河北省各市县域近十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来自2011年河北省经计年鉴)。

(四)研究结论

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可得以下结果:

由此可得模型(其中P指的是各县域第t-1年的GDP):

lnGDPt=0.220524lnGDP(t-1)+0.363756

lnKt+0.436104lnLt+1.565171

lnGDPi=0.605296lnKi+0.422904lnLi+1.549006

1.模型经济意义检验:对于模型一来说,回归系数b的估计值为0.220524,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22.05%;c的估计值为0.363756,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36.37%。可见人力资本投资对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模型二来说,a的估计值为0.605296,说明河北省各市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60.529%;b的估计值为0.422904,说明河北省各个县域人力资本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会增加42.29%。

2.拟合优度检验:第一个模型R2=0.995295,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9.52%,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第二个模型R2=0.907626,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0.76%。

3.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对于L而言,t=3.172408>t0.025(6)=2.447,说明人力资本因素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

4.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一F=635.5703>F0.05(3,6)=4.7571,说明模型以现在的形式较好的反映了GDP的发展水平。模型二F=50.12779>F0.05(2,8)=4.459,说明模型以现在的形式较好地反映了GDP的发展水平。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说明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北省各县域人力资本投资因素显著影响了各县域的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发展河北省人力资本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大影响。

四、河北省县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开发与其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对此,本文从人力资本数量、质量、结构、流动性等几个方面,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开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实施“科教兴冀、人才强冀”战略,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人才又是发展教育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冀”是河北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就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先进的科技和发达的教育,以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加快县域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步伐。这就要求河北省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过程中,一要政府应采取教育优先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包括义务教育支出,普通高等教育支出,成教支出,社会公共教育支出等。目前河北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是重点学府与北京、天津比起来却是很少,当务之急是扶植省内几所大学达到国家一流大学水平,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二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上,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准备人力资本。

第二,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防止人力资本流失。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迁入人口183634人,迁出人口18862人;天津市迁入人口49240人,迁出人口8885人;河北省迁入人口76364人,迁出人口51816人。这表明北京迁入人口明显高于天津和河北地区,迁出人口则大大低于河北。为此河北省必须创造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环境,争取留住本县域高素质人才同时,吸引县域外的优秀人才来本地落户,或者县域外高科技人才与本地人才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这个环境包含两方面内容:一要积极创立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政府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的收入待遇和生活条件方面及其成果处理方面的规定,还要制定关于学术研究、学术争鸣方面的规定等等,使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尊重,使各种思想得到充分交流融合。二要建立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这就要求河北省集中大量资金,用于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强化社会治安,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使高素质人才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促进新的一轮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市场配置机制,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河北省仅仅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还不够,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这些人力资本,使每名人才都能发挥作用。为此河北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促进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力资本向第三产业流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比重以第三产业为主,是人力资本结构变动的最终目标。二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本市场,由它对人力资本进行统一的设计、规划、开发、协调与监督等管理工作。三要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储存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人才供需的各种信息,并辅以一定的政策,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人力资源的流动以减少资源流动的盲目性。

第四,加大企事业单位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国外(如新加坡、德国)的经验表明,在职培训是低成本快速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劳动状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相对简单的劳动工具,知识含量低,劳动复杂程度不高的劳动。然而对于河北省内许多企业而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企业不愿意在员工的技能培训上有过多的投入,这样往往易造成结构性失业。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帮助公司提升员工的技能,设立教育和培训基金,由政府适当资助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培训,部分培训经费由技能培训基金承担,企业事业单位承担主要部分,员工承担一部分,这样公司不会因为培训工人而负提过重,同时又可不断提高或更新员工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更多更好专业技术人才。

第五,转变观念,合理规划人力资本的长中短期发展计划。京津冀区域中,河北人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对教育与人才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政府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为此河北省要树立“人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时,要将本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置于优先位置,要根据本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评估未来的发展态势,制定本县域的人力资本发展长、中、短规划,如一要改造以往“一线两厢”的人才布局,根据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四个一”战略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人力资本互补优势。如条件较好县域,应重点构筑全省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地。条件较差县域,由于经济不够发达,大规模引进人才尚有较大难度,为此应在努力营造引才、引智良好氛围的同时,侧重做好现有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围绕重点行业,培养与本县域产业结构相适宜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专门人才。二要给予经济落后县域人力资本发展更多的优惠性政策,特别在教育投入上,省级财政应注意向落后县域倾斜。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Z].2011.

2.林光平.计算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孔宪香.人力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0).

4.彭宗平.县域人力资本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5.陈亮.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06(4).

第10篇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县域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

*年-*年,*县工业总产值增长较稳定,年均增幅为15.6%,而同期工业贷款从*年末的20134万元下跌至*年末的15786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下降幅度为3.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幅度也仅为2.4%,同期农业贷款的年均增长幅度虽然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幅度,但增长不稳定。另外,从存贷款增长幅度及存贷比变化趋势分析,*年-*年,*县金融机构存贷款虽然都有所增长,但二者的增长幅度不平衡,存款年均增长幅度为14%,同期贷款年均增长幅度为12.5%。金融机构存贷比也一直在50%左右的低位运转,且略有下降,从*年末的55.3%下跌至*年末的52.7%。具体情况.

导致上述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集约化经营导致金融对经济支持的弱化。国有商业银行过分强调集约经营的统一性,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没有找到集约经营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结合点,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实行收缩战略,撤并在偏远山区或经营效益差的金融网点,据统计,从90年代末到*年末,*县金融机构网点由78个减少至44个,使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尤其是镇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贷款的权力,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申报(农信社基本上只发放对个人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在信贷考核上实行“零风险”和“信贷人员第一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即便是由上级行履行审批手续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也要基层行承担主要责任,造成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削弱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从*年以来,通过邮政储蓄部门和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上划使大量资金流出县外。金融机构存差从*年的5.5亿元上升到*年的10.5亿元,这说明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近50%流向了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同时,每年近8亿的民间资金外流也大大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

(3)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年曾在*相当“辉煌”的陶瓷、供销等行业给各大银行留下一大批的不良贷款,使各银行对企业贷款是“心有余悸”,但时至今日,我县的信用环境仍不容乐观,信用社、商业银行时有不良贷款发生,在银行现有的考核体制下,导致金融机构惧贷或是贷款发放慎之又慎,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逐年下降。

二是贷款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县*年到*年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它们之间的比值从1.77下降到1.51,这说明*县贷款使用效率五年来出现连续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信贷长期化趋势降低了贷款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近几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在贷款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年末,县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44.9%,金融机构贷款期限结构极不合理,这表明贷款结构出现了由以前的“借短用长”向“借长用短”转变的趋势,信贷期限长期化必然降低贷款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

三是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影响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金融意识增强,虽然政府越位现象在淡化,但依然存在;由于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市场缺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表现在:

(1)金融机构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自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干预,甚至于出现地方产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矛盾的现象。

(2)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由行政做出,而非市场做出;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行政决定,没有建立银行家制度,导致金融部门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和机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二、措施与建议

(一)改善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建议

1、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信贷政策指引,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将上存资金降到最低水平。三是要求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改变当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的情况,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须全额委托县级法人金融机构使用,风险由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资金用途和对象不受限制,但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的信贷审批权限、指标和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增加经营自。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和改进信贷工作,避免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一刀切”。建立完善信贷考核制度,发挥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每一分信贷资金。

3、加快县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金融意识,加快信用村、信用镇的创建,协助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和维护好镇域的信用环境,使金融部门能够放心地增加对镇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现有信贷咨询系统的作用,加大推进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为“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创造条件。县域企业、个人应珍视信用,诚实守信,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

(二)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建议

1、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贯彻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应注重结构上的优化和调整。要围绕*县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寻找信贷工作新的切入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建议建立担保公司,引导资金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银行资金之所以趋向于基础设施、消费领域和少数优势企业,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因找不到担保企业而无法贷款的问题。从而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现投资资源优化配置。以“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向。民间资本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更具有单纯的趋利性,其流向和流量完全以市场为准则。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行为的发展和壮大,必须与信贷资金的投放形式互动作用,同时也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更为合理,使信贷投向更贴近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际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挥效用。

(三)政府归位和市场到位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减少行政干预,转移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目标。政府要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立决策权,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控制,变金融机构“钱袋子”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第1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AHP分析

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县域经济发展内涵

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概念,笔者认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是经济适度增长且具有可持续性、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增长成果能够为惠及民众。

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于经济正常成果惠及民众等方面常有忽略。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为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如果只一味追求区域经济增长,人民不能享受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果,即背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也将因此受到来自经济和社会多种因素的约束。因此,应该把增长成果分享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之中。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选取反映区域经济状态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出评价对象区域的各指标综合得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值;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所选择反映区域经济状态的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各区域分为几类,据此判断评价对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评价方法能否正确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所选择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或者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很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要遵循精炼、明确、可比等基本原则。本文也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导向,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构建由经济总体发展规模、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成果分享水平3个方面共11个核心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指标权重确定中应用较多。由于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较多,且权重确定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评判结果,综合德尔菲法简单易行,且能综合考虑研究领域内各专家的意见和层次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和计算,进而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的优点,共同确定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各指标权重(见图1)。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目前,学术界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系统评价法主要有模糊一致矩阵评价法(FCM)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模糊综合评判法从层次性角度分析复杂事物,符合复杂事物的状况,同时也便于赋权;模糊综合评判法是通过建立层阶结构模型,从层阶结构模型最底层因素开始上推,最终得出各个因素的变动对层阶结构模型最上层的影响。因此,笔者将该方法作为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有五步骤。

1.建立层阶结构模型,即指标体系。

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3.按照实物正态分布特征,建立五级模糊评语集T。

T=[t1 t2 … t5]

4.确定评价单元和标准值。

评价单元为评价对象所在区域。评价单元通常选定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特定区域,如本文提出的“县域”;标准值的确定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评价目的决定了标准值选取范围和选取时间。如为了查看被评价县同其他县在整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可将标准值的范围定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省,乃至全国。

5.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对于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可多次反复征询经济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经济工作者意见,按照隶属度集确定其模糊隶属度值。定性指标隶属度集(见表1)。

6.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度值分别同其权重相乘,自评判矩阵最底层开始上推,直至得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评价值。

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江苏省共有包括江阴、昆山、连云港等在内的51个县。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不同指标实际值是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平均值确定的。为了反映江苏省各县在全国县域序列中的位置,评价标准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按照全国平均最高和最低水平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隶属度函数,可以确定各个单项指标的隶属度。将隶属度与其对应权重相乘,可以得到分项指标隶属度。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江苏县域经济总体得分排名(见图2)。

图2 江苏县域经济总体得分排名

四、评价结果与分析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江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分化明显。综合评价总体排序中,以昆山、江阴等为代表的苏南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平均得分为0.4以上。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四个县市的总体水平最为靠前。而以江都、启东和如皋等县为代表的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低于苏南地区,平均得分在0.2以上。而以大丰、邳州等县为代表的苏北地区,则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经济成果共享,其得分都明显偏下,且同苏南和苏中区域差异明显。(2)区域内部发展状况不均衡。昆山、江阴和吴江、太仓等都隶属于苏南地区,在这一区域中,昆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水平也较高。而吴江和太仓等县则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昆山市。同样,苏北地区的泗洪、丰县和响水等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丰、邳州等县。此外,在经济发展不同方面,各个区域的县域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昆山的对外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总体得分在0.9以上。而其他无论是苏南区域,还是苏中和苏北区域的县域对外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偏低。(3)部分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根据以往的统计数量来看,苏北区域的灌南县、阜宁县等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且排序位列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行列中的底部。但随着今年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灌南县和阜宁县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综合评价中,灌南县已经位列苏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间位置。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县的经济发展排序还会进一步提升。

在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非常明显。针对以上评价结果,笔者认为:(1)要继续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推动就业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提升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力度。(2)实施先进带后进的发展策略,帮助苏中,尤其是苏北区域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要将苏南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经验应用至苏中和苏北地区,促进苏中和苏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口支援、异地联合办厂等方式进行。(3)加大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对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可以通过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长,促进这些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规模;而对于苏南地区,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政策,引导该区域经济的健康和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军,吴辉.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

[2]姚磊,汪兵.湖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3]陈艳红.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

[4]盛明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建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第12篇

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之多,其中有1.2亿进城务工。今后除继续挖掘大中城市的就业潜力外,如何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日前到江苏、吉林两省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相关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万?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年来,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本文转载自[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