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科研的特点

高校科研的特点

时间:2023-06-12 14: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科研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科研的特点

第1篇

高校科研管理是校内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是科学应用行为。高校作为国家的技术创新的源泉地,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生力军,不但承担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或平台建设,而且积极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研任务,使高校的科研管理创新能力增强,知识贡献与社会服务能力快速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科研管理成功与否。在新时期,高校的科研管理具有高度复杂性,加上高校的科研管理的理念相对落后等多方面原因,高校的科研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改进,以下论文正是基于此,提出了高校的科研管理的内容以及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改进的几点建议,提出了高校应该加强科研管理理念和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等措施。

1.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1 高校的科研管理涉及的几点主要内容

高校的科研管理的综合水平可以反映大学管理水平,可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的职能是提高高校综合水平,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专利、论文、著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科研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等项目的管理。纵向科研项目是指国家、省部、厅局的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企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项目经费来自企业。综合管理包括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主要包括科研成果鉴定、科技项目鉴定和专利申请的审核、知识产权利用以及学校相关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展示等方面。最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是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业务管理单位,对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做好规划工作,同时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应该做好协调与指挥等工作,这些也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高校应该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本单位的科研工作的实施工作,保证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的全体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做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

1.2 高校科研管理的几点主要特点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质上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面向全校科技人员服务的全部过程,高校科研管理是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科研过程中的诸多事情,高校科研管理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高校科研管理职能决定了它是一个服务性的管理系统。首先,高校科研管理具有高度的开放性。高校的科研过程管理的开放性涉及到科研的立项是开放的,科研成果的管理也是开放性的,同时,在当前市场化经济潮流之下,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开放性的,即任何科研成果都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生成的动力,直接将技术应用与企业技术的革新。此也决定了科研的效益具有市场化的特点。因此,作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科研管理工作的开放性特点,同时应该利用该特点开展高校科研资源的管理工作,将科研资源和研究环境的管理与应用都符合开放性的特点。其次,科研管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的科研活动,此间的管理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到人和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科研管理的综合性特点,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科研项目和科研工作的管理,同时也应该利用各个学科的不同知识体系来进行科研机构的管理,促进科研管理机构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地来说,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应该针对本校的实情开展科研的考核与管理工作,针对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应该给予不同的考核体系,完善他们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因此,科研工作具有高度复杂性。

2.高校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实践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比方说,学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目标应该是高度一致的,这二者的主要目标都应该是把大学的科研活动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联系起来,促进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进行运行。为了能够达到此目标,本论文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期望能够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运行提供实践层面的参考。

2.1 科研工作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此间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对高校来说,科研活动的缺乏会使学校停滞不前,甚至威胁学校生存的质量。科学研究能为教学改革提供知识源泉。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这些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出现,要求高校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及时调整或重组科学研究的学科组织,正确处理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建设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方向为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学校科技工作要加大成果的激励力度,推进科研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2.2 努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符合本校的科研实力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主要科研骨干的科研方向需求,在科研硬件的配置方面应该切合学校科研骨干的科研需求,同时学校在学科梯队建设的时候应该主要考虑到科研骨干的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人员需求和硬件条件需求,以期能够通过科研骨干建立科研创新团队,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其中的协调工作,保证学科的发展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围绕科研骨干进行。此举可以促进多学科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促进新兴学科的良性发展,同时,科研团队的建立也有利与院系的综合科研力量的提高,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当前,很多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仅仅是落实在经济方面,对于科研工作者的晋升等激励渠道相对考虑的较少,这使得有相应需求的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管理,具体而言,高校应该鼓励科研工作成为较为突出的人员参与学校科研工作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层面来组织由科研成果突出的人员定期举办学术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增加学校科研氛围,促进多学科,多个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军工产品;高校承研;质量管理;质量保证

1.军工产品质量管理要求和特点

质量管理历来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军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因此,军品质量具有特殊的要求和内涵。一是因为军工产品的质量优劣,是关系到战争胜负和国家、民族安危的大问题,这是一个比任何军工企业的效益要重要得多的问题。二是由于军工产品投入高、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在整个研制、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常说军品质量无“小事”,就是说军品质量必须做到零缺陷。另外,军品属于战争消耗品,其唯一的使用价值是在战时构成消灭敌人、保卫自己的战斗能力;在平时构成稳定国际局势、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实力。军品是时刻准备着用来参与战争的,其使用价值完全是由对抗价值决定的。不能与敌人武器相对抗的军品,因无对抗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如果雷达捕获不到目标、导弹发射不出去,那么瞬间就会被对方击毁。

与民用项目相对,军品项目的具有显著的特点,在方案阶段,需要不断地论证及验证,形成研制任务书,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与试验等。在项目研制的初期阶段,我们需要把方案转化为设计并需要规范地实验。评审阶段,我们还需确认关键技术的解决、主要指标的满足并验证阶段样本。正样是后期阶段,我们把分系统方案转化为设计和规范,把部组件要求转化为其设计方案和元器件要求。

所以我们首先要求目标明确,包括明确的军贸合同、明确的客户群体,如国内的军队装备部门及国际军贸市场。其次,我们的产品要创新独具。军工产品是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新式武器,必须具有独创性,否则就没有研制的必要。其次是项目的不确定性,该类项目由于具有高技术难度的特点,因此其是研制是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研制出来以后是否就一定能在国内军方立项或拿到国外用户的合同也具有不确定性。需注意的是,军品项目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完成后,都要提请军方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2.普通高校参与军工产品研制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高校与企业的任务方向不同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一般仅在某一具体的科研方向有产品研发和生产,而高校一般有多个学科,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因是由于高校科研生产的专业领域跨度相对较大、种类多,研制过程差别很大,而且一些产品的研制任务不连续,设计和开发过程变更频繁,研制任务时间紧,从而导致质量管理环节多、难度较大,尤其是在没有吃透标准的情况下,生搬硬套标准,造成执行困难。往往出现科研过程中做过的做得很好的工作没有放入标准的环节中,而为了标准的某个环节无谓地准备诸多额外的工作。

2.2高校与企业的中心任务不同

企业单纯为了生产赢利而运营,追求的是产值和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肩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重在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一方面高校在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有教学与科研双重用途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高校又是以教学为主,其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并不是为科研及产品开发而设置的,这就决定了质量体系中所规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质量职责只是组织的一部分工作,甚至可能会有名无实,这在不同程度上必然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3高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

一直以来高校的科研管理采用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各个课题组的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课题组组长,通常是一个课题组一个管理模式,课题组科研水平也基本取决于课题组组长,人为因素对科研的影响过大,导致采取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受到习惯性的阻碍较大。企业一般采取整体集中管理,管理模式相对单一。

2.4高校与企业的生产数量不同

企业无论大小,大部分都进行批量生产,而高校主要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为主,不可能进行批量科研生产,正是由于产品批量上不去,质量管理的效益不明显,使得科研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某些科研过程(如外购和外协控制、合格供方审核等)违反正常程序,使研制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3.促进普通高校承研军工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措施

高校作为国家特殊的科技阵营,具备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条件:高校是稳定的法人机构,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一般不存在破产、转制现象,容易取得顾客的信任并与之保持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高校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自学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经过培训能够快速进入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地运行;高校科研实力雄厚,科研环境稳定优越,因此科研过程失误较少,容易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要求,可在质量管理和科研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科研与质量管理体系间相互适应。因此,尽管质量体系最早源于制造业,但完全适用于高校的科研质量管理,只是在建立过程中需采取一定的策略。

与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相比,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考虑自身的特点:

(1)高校科研产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制开发及小批量生产,按照ISO9000:2000对产品的定义,这些不同类型项目的最终结果均可称之为产品,但除了研制开发及小批量生产类项目的输出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产品外,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类项目的输出更多的体现为知识性产品。基础研究的产品以论文、会议报告、验收报告、科学著作、基础数据库为主要形式;应用研究的产品以专利、专有技术(技术秘密)、技术工艺包、样品、样机、图纸、论文、软件程序、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等作为主要形式。

(2)高校科研人员的独立性和流动性。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人员素质普遍较高,文化氛围自由宽松;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带有更多的个人色彩,因此高校科研人员的自主独立性较强,不太习惯受约束,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会面临思想认识上的阻碍;高校的科研活动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课题组依据课题的性质由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组合而成,人员的流动性也是高校科研的一个特点,由此带来的工作连续性差、培训工作量大等问题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高校科研质量把关形式的多样性。质量把关的方式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中呈现多样性。在研制生产类项目中,由于产品的质量特征较为直观,主要通过质量检验的方式来进行质量把关。而在基础理论研究及技术研究类项目中,由于其成果的形式大都是软件,同时由于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影响质量的环节和因素很多,而可控性比物质生产要低得多。因此,质量把关主要采用校对、审查、质量评审等形式来进行。

(4)高校科研资源的分散性。高校的科研资源主要包括科研人力资源、科研基础设施、科研工作环境、科研经费和科研信息等。在高校,由于普遍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各自为政,人员、设备、经费分布在不同的课题组中,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及管理,以增强其对科研生产过程的保障能力,是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须考虑的。

基于上述情况,高校科研质量体系的建立就不能完全照搬企业或一般研究院所的模式,而应当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高校科研的质量管理,要以提高科研人员和各种科研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为重点,把改进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管理质量作为高校科研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协助做好科研队伍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在科研资源管理中,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高校科研活动服务,重视科研资源要素在外部系统与校内系统中的共享性、在校内职能之间中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资源的规范化运作;针对高校科研产品的多样性、科研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尤其需要强调采用避免不合格的预防措施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制和产品研制生产等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质量管理的要求与重点也要区别对待。

为了使质量体系这一先进管理模式能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得到有效推行,高校要加强体系建设的策划。在产品范围上,可采取“由小到大,先军后民,以点带面,逐步拓展”的策略,即初建体系时产品覆盖范围先小一点,可先将国防类项目、研制生产类项目纳入体系范围内,这类项目一般顾客有明确的质量资质要求,产品研制过程比较完整,质量特征较为直观,体系运作起来相对容易。待体系运行较为成熟时,再逐步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在组织形式上,由于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多是围绕教学,不像企业或研究院所是围绕产品,这就要求高校在质量体系的机构设置上要在现有体制机制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文件编写上,高校应紧密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过程,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要在文件的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到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中,最终达到提高科研项目和产品完成质量,满足并超越承研单位期望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各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大幅增长。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科研经费出现了新的特点,也使得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高校经费管理的新思路展开,本文着重探讨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思路。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特点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越来越广。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逐渐多元,科研经费的来源由以纵向科研项目为主逐步转变为纵向科研横向科研并重的局面,在有的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已超过纵向科研项目。第二,科研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各个相关的部门,逐年下达给各有关高校的纵向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等方式取得的科研项目也越来越多。第三,单个科研项目经费越来越大。十年以前,单个项目科研费大部分介于几千到几万之间。近几年来,纵向科研项目文科一般都高于万元,理工科项目经费一般在五万以上。横向科研项目的经费则更多。第四,参与科研的人员越来越广泛。原来承担科研任务的主要为专职教师,现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辅单位人员均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等工作,使得科研队伍越来越壮大,科研人员更具广泛性。第五,合作跨度越来越大。高校现在进行科研合作不再局限于本校、本院系的教师间的合作,跨校合作、跨国合作研究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等等。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的弊病凸显。高校科研项目涉及范围广,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既有各类纵向项目也有与企业间合作的横向协作项目,而各类项目都有各自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经费使用的要求没有不尽相同,导致财务人员对经费管理尺度难以把握。各报账人员对各类项目的管理办法解读不尽相同,在科研项目报账支出过程中往往只能凭经验、凭感觉去列支,拿捏不准。第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严重脱节。在现行的制度下,科研项目预算书中各种费用的开支比例、开支范围也缺乏统一的规定或者指导性的意见。简而言之,就是说项目预算的编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再加上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缺乏沟通协作,使得经费预算形同虚设。科研经费管理只注重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不重视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和有效。造成科研经费使用的混乱局面。第三,科研经费中规定可用于人员经费的比例严重不足。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可支出人员经费比例较小的情况下,课题组往往采取用别的票据来套取人员劳务费等,使得报账支出与实际支出不符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状况不利于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加入科学研究当中来,不利于科研队伍的建设。此外,在新形势下,由于研究队伍的壮大、单个项目经费的增多、项目数量的增加,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思路

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过程。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应该制定一套全面的、完整的、具有广泛指导性意义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第二,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管理。应该提高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各高校财务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配备专职的财会人员指导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最好是能将各科研项目预算中的各类支出额度导入到财务报账系统,实行系统自动控制。第三,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人员支出比例,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科研人员在科学项目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在科研制度制定时,应该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下只重物质性材料消耗,轻人力资本补偿的模式。应该学习引进国外先进到科研管理体制,逐步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人员支出的比例。第四,加强高校对科研资产的管理,减少和避免科研资产流失。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资产的随意购置和流失问题,首先,应该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合作,对科研资产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实现资产共享;其次,重视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的入账管理;最后,财务部门应该联合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避免科研资产的流失。第五,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新特点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各高校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从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经费下拨、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资产购置、科研资产共享、项目结题、科研项目审计等方面集成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各个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均通过IC卡管理。鉴于高校财务部门账务系统的特殊性,该系统要能替代除财务部门的账务系统之外的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同时也要能实现账务系统的实时对接。基本流程及系统设计思路如下:在项目申报时,项目申报者按照科研项目的不同种类进行项目申报,同时将项目预算书按规定格式、规定支出范围及比例填入系统。通过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处的沟通协调,在项目立项后,经费下拨时,对科研项目进行严格的分类和唯一性编号,设定为科研项目的在账务系统中的项目编号。在经费使用时,项目负责人凭IC卡到学校财务处报账。在报账时,账务系统应能按项目分支出会计科目对该项目的累积支出(含当次报账额)情况进行汇总,若超出项目预算,则不允许列支。在此系统中,资产处应该建立科研设备共享平台,以免出现设备的重复购置,充分发挥已有设备的效用。项目完成后,由负责人直接向科研处提交结题申请,科研处审定后,提交财务处,财务处只要接受其指令便可直接打印项目经费结题凭证。各个职能管理部门,主要是科研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负责人所在院系、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中都有相应的管理权限。科研处可以通过系统监管项目从申报到结题的全过程,项目负责人可以从系统中实时查询经费的开支情况。IC卡的功能是内置了项目负责人名下所有项目的全部信息,含财务信息,立项信息,设备购置信息等等。审计处应该只需要读取IC卡信息结合调阅凭证便可完成对相应项目的审计。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对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对高校的持续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谢海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2011(2):135-138

第4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机遇;挑战

在当前各高校、各单位、各部门科研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科研工作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的科研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管理理念不断受到新方法、新理论、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旧的模式、思维不断被打破,新的模式、思维与理念不断地涌来,各高校必须紧紧地抓住这样的历史机遇,结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遵循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规律与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

1.企业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不断受到会员国反补贴的处罚与制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WTO组织规定:除产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初级阶段允许补贴外,其他的中试与产业阶段都是不被允许的,我国企业不明这些规定,因此频频受到处罚。我国现行的许多科研政策与WTO规定相违背,因此国家必将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将中试与产业研发阶段的资金投入转移到各高校与科研院所上来;同时,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会主动增加对科研的投入,高等院校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就必然有希望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

2.市场经济背景下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机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充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实力,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研发新型产品等,而这些方面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这就使得高校的科研活动渗透、扩展到了经济领域,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从而是我国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动力。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就必然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产生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与科研项目,这些都将极大丰富高校科研工作的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促进高校科研从基础研究逐渐向应用研究扩展,从而实现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市场化发展有利于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与团队优势

市场化的竞争导致国家与企业对科研人才的大量需求,而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的研究型教师与固定、齐全的人才队伍是其他部门与企业所不具备的。而且,当前的科技发展越来越明显的向学科交叉方向发展,高校所具备的多学科优势也是争取项目的重要优势之一。高校科研通过市场的经济杠杆获得更多项目经费的同时,也将对自身的人才配置起到优化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来校工作

4.市场经济形势下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国外的联系也不断加强,这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科技交流将会更加密切。近些年,高校参与国内、国际科技合作的机会逐渐增多,广泛密切的学术交流使我国各高校的科技人员开阔了视野,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国际前沿学术领域,提高了自身地学术水平,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挑战

1.部分科研人员的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正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转变,但一些高校的科研管理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依然是上项目、列计划、要经费的计划经济理念,没有适应与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依托自身的科研实力,科研优势去全方位、多渠道、跨行业地争取各类科研项目与经费。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科研人员必须能够做到快速组建团队、快速摸清渠道,快速出击形成成果;但很多科研人员却感到困难重重或者无所适从,以至于错失良机。因此,高校科研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尽快适应,争取主动。

2.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失

当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比拼就是高层次智力人才的比拼,高校所拥有的人才决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成败。当前,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流动的自主性对高校的人才优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措施与政策,通过优厚的物质待遇与科研条件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向当地的企业与高校流动,造成了高校间科研力量的不平衡,在一些欠发达的地方高校这种现象更是尤为突出。

3.基础研究受到冲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及地方的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需要加大了投资强度,但是这些投资所带来的项目大都是应用领域,极少涉足基础研究。尽管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其自身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的特点决定了不易获得资金支持,产出慢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对基础研究投资的热情,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

4.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很多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研教师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比较淡薄。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制定、落实管理人员等方面几乎一片空白,专利的申请与授权的数量较少,致使许多优秀成果白白流失。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在管理观念、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使科研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白莉.坚持科学发展,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理念[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

[2]胡泽保.试论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郑咏梅.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模式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2008(04).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文分类号:G6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96(2015)06-0051-03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创新观念不断增强,高校作为社会知识传播和创造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创新重任。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和教学是其两大重要功能和使命,而科研能力强弱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研实力强弱。从当前国内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科研实力较弱,科研管理方法落手,科研人员积极性不强,科研经费难以为继,科研发展基础薄弱,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不断促进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同时也不断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是当前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高校来说,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要负责制定高校科研工作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还承担着高校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等工作,可以说,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强弱。高校科研是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之一,高校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在国家创新体系当中,高校科研创新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是民族自主创新的源泉,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基石。高校科研不仅要实现科技发展的突破,而且要不断自我改革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可以说,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是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科研管理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突破传统制度的局限性和约束性,总结和分析科研管理经验和教训,找到创新发展突破口。更关键的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顺应时展趋势,根据新时期社会科技发展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动力,实现高校科研发展新目标。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支持。

2新时期下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和建议

2.1树立正确的高校科研创新管理观念

高校在重构科研管理观念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紧扣知识这个核心内容,努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目标。知识产权是科研人员通过脑力工作取得的智慧成果,是法律保护的宝贵无形资产。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的传播和再造者,汇聚了大量专业性人才。高效科研人员是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创造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高校科研管理必须摒弃传统的知识管理观念,强化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法律保护,切实维护好科研工作者的法律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和创新的浓厚氛围,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人才和成果管理的保护机制,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科研成果市场化管理,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生产技术的水平。高校科研管理首要目标是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提高学校科研实力的同时,不断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用市场经济尺度来衡量科研人员和成果的价值。

2.2创新和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科技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制度,建立一套灵活的多元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科研人力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手段最大程度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要建立科研管理全覆盖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要保证科研管理政策一脉相承,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全面推进高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改革。要坚决摒弃传统落后的等级管理制度,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科研管理者不能扮演传话筒和发号员的角色,而且还要积极参与项目过程当中,转变科研管理工作作风和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能者居其位、各尽其所能,打造高效、活泼、紧张的用人竞争氛围。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实际贡献和工作表现为考核依据,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确保其付出与收获对等,通过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之间的联系,促进二者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高校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学科建设创新思路为: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的匹配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和资源人才培养作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层次,围绕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打造科研人才队伍,突出学科建设特色和优势,构筑人才培养高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实现。

2.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高校科研主要目标是提高社会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由于科研项目周期较长,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特点,因此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形成系统化、流程化,要建立“申报———立项———实施———过程控制———结题———成果鉴定———成果推广”一套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在科研管理活动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鉴定水平。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果鉴定方案,突出科研项目特色和特点,提高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加强对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奠定科研兴校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国家级重点项目,要制定独立的科研管理计划,成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团队,采用“设计———科研———施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同时,要提高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切实保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要引导科研人员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选题,重点扶持重大产业项目。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给予政策性优惠。要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合作,共同出资建立科研研发基地,争取地方政府对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有效降低科研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2.4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要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关键是要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还要具备科研管理专业知识和素养。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预算,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人是科研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其工作效能直接影响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吸收和补充高素质科技人才到科研管理队伍中;另一方面,要做好现有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结合本校科研管理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建立人才良性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机制,奖励先进、惩处落后。要不断改善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待遇,不断提高队伍稳定性,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工作创新,集思广益,为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作为社会知识传播和再创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要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和方法,扎实提高科研管理综合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贡献。转变科研管理观念,采用现代科研管理方法,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这不仅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黄达人.高职院校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科学报,2013-09-23.

[2]叶向前.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3]杨德山,许艾珍.高职院校科研现状与基本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8).

[4]张国丽,田丽.高职院校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2).

第6篇

关键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研管理;产学研合作;平均持续研究时间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效推进高校更多地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高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高校“科研重要方面军”作用日益凸显,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

高校具有突出的科技优势,承担了一批有影响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006-2010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232项,占总数的56.7%;承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8项,占总数的49.4%;承担863计划课题4376项,经费75亿元,占总数的30%;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55项,经费46亿元,占总数的2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523项,占总数的81.05%,重点项目1272项,占总数的66.88%。目前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37个,占总数的62%;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02个,占总数的30.5%;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共有27个,占总数的29.7%。正基于此,高校广大科研人员发挥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的表彰,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充分肯定。

根据2006-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数据,“十一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94项,占授奖总数(160项)的58.8%;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38项(通用项目),占授奖总数(189项)的73.0%;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20项(通用项目),占授奖总数(994项)的42.3%。具体各年高校获奖情况详见表1。

研究高校获国家科技高等级奖励情况,对促进高校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钟书华等人对2000-2006年国家科技计划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何先美等人分析了2002-2006年高校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郑永平等人分析了国家科技奖与高校科技发展关系,但是针对“十一五”期间高校获高等级奖励,尤其是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情况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尚未见到。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收集“十一五”期间高校获国家科技奖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对典型获奖项目单位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剖析典型案例。最后,综述了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特点,并阐述了新时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对高校科研工作及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1 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概况

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十一五”期间,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特色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数(本文仅涉及通用项目)每年在180~220项之间波动,期间仅产生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授奖数仅占授奖总数的3.8%。2006-2010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仅有9项,仅占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总数的2.1%,详见表2。表3列出了高校作为第一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具体情况。

这些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展现了科技进步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带来的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反映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在获奖的9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属于社会公益类,表明高校在医疗卫生、公路建设、农业发展等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公益的领域能够长期投入,不断积累,厚积薄发。本文总结分析了9个获奖项目的共同特点。

(1)获奖项目的稀缺性。“十一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数量每年平均不到2项,具有明显的稀缺性。而中国人民第四军医大学在“十一五”期间连续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展示了该校强劲和扎实的科研基础,及其在胃癌和神经病理性痛两大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性。稀缺的获奖项目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的高度关注,主流新闻媒体也进行了重点宣传和报道,影响力大,对高校声誉的提升作用显著。

(2)获奖项目的重大性。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往往获得了多项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获奖成果具有学术水平更高、攻克难度更大、涉及领域更为广泛、技术创新度更为凸显的特点。例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沙理工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市三类项目的共同支持,中南大学除获得三类项目支持外,还得到大型企业的项目支持,有效形成了促进科研团队发展的项目体系,为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获奖高校的学科特色性。上述获奖项目分属农业、能源、信息、医疗、路桥建设等领域,均是各获奖高校重点支持的特色学科,如长沙理工大学的道路学科、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清华大学的核技术学科、中南大学的有色金属材料学科,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等。高校结合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核心领域,抓住本校具有历史传统和鲜明特色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实现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战略目标。国家在这些领域授予高校科技奖励,亦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是以促进高校在这些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

(4)获奖项目研究的长期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的高水平创新成果是长期的、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结晶。高校良好的科研环境、求真务实的科学氛围是孕育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土壤。上述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9个项目平均持续研究时间达13.8年,最长研究时间为35年,最短研究时间也为6年。由此可见,“十年磨一剑”、长期潜心科研创新是获奖团队的共同之处。

2 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启示

上述高校获奖项目均是各高校的重大科技成果,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成果的特色,这些高校及科研团队在科研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高瞻远瞩进行战略布局,发挥特色优势,是孕育重大成果的基础。高校应围绕各自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进行战略布局,强化科研基地作用,尤其是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集中科研力量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高校还应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重大项目为依托,以不同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为补充,构建优势互补、侧重各异的项目支撑体系。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一方面凸显了学校在该研究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意味着优秀人才的聚集和大量科研经费的投入。这些均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高等级奖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管理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保障科研工作有效推进。重大科技奖励——特别是国家科技一等奖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项目任务重、难度大,科研过程周期长、曲折多,参与的单位和人员多、关系复杂。因此,只有科学研究工作和科技管理工作密切配合,集成创新,才有可能获得一等奖。针对能够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项目组(研究团队),学校应出台倾斜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协调学校资源的投入,如在科研用房、研究生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学校还应创新管理机制,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员和部门责、权、利的量化和考核上,实现目标过程双管理,利益责任互联系,使每个人拥有充分适当的自由,同时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指标,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不断发展。

(3)以领军人物为核心,形成科研创新团队,奠定人才基础。人才是根本。为完成重大科技项目,高校应集聚在某一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实施方面最优秀的人才,组织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人员形成联合攻关的团队。卓越的领军人物和优秀的精英团队是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根本保证。作为整个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应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吸引和凝聚一大批优秀人才,围绕共同的目标奋斗。高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必然是学科带头人,具有远见卓识,将带领研究团队攻克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摘取桂冠。

第7篇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

1、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性。高校是出人才、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于社会,又在毕业后走向社会。近百年或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积累了造就培养人才全过程的档案材料,反映了学生的学业、学历、文体生活以及思想修养、政治素质等方面情况。高校的科研课题、技术产品设计对象都是选自社会,产生的成果服务于社会。高校保存了国家和相关单位科研项目试验、试制全过程的档案材料,还包括已经应用于社会的科研成果鉴定、技术专利、技术转让,以及新产品招投标等若干方面的档案材料。由此而决定了高校与社会客观广泛的联系,所以社会利用高校档案是必然结果和大势所趋。

2、高校档案管理的综合性。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有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还有实习工厂、研究院所的试验室,此外,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档案除了具有反映学校管理的文书档案之外,还包括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育专业档案、教职工管理的人事档案、财务活动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以及产业档案、房地产档案等等。而记述上述各种校务活动的档案材料,构成了高校档案的综合性。

3、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高校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庞杂,形成的档案载体种类多、数量大,成为一个独特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纸质载体档案、实物档案,还包括电子档案、声像档案;除了传统管理方式之外,还包括虚拟形态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多元档案管理及其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整理、借阅利用、复制传真等管理活动,构成了复杂的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4、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院校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各个院校各专业在教育体制、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标准,以及教学周期、管理制度等若干方面的共性。因此,记录和反映这些教学活动的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的特点。某一院校的某一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不但在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几届同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连续使用多年,而且还可以在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同年级教学中相互借鉴,或直接加以利用。随着我国高教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那么,某些教学理念,管理体制等宏观管理活动,不仅在某一个国家之内,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使用。所以,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就是高校档案管理活动的一大典型特征。

5、高校档案管理步入市场而产生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客观上决定了高校各项管理活动必须与市场接轨,必须逐步适应市场竞争格局这一局面。档案管理属于高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培养各类人才,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必然为社会所需,必须与人才信息数据库相衔接。在学校科研活动紧密围绕国家科研项目与应用技术试产开发过程中,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强强联手运作中,高校科研产品、技术发明专利又将成为科技市场的“热手货”。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将按照市场准入法则,逐步步入市场竞争领域。这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们探讨高校档案管理特点,就是为了发现和掌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好多更快地发挥高校档案的社会作用,更好地为本校及全社会服务。

二、高校档案管理产生的作用

1、在教育评估方面的作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评估教育质量与档案利用密不可分。丰富系统的档案材料,全面准确的档案信息,是高校开展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无论评估工作日程安排、评估内容、操作程序、指标确定,最终都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一个高校作出全面、公正、准确地评估。

2、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高校教职工队伍管理改革是普遍的、越来越深化的、涉及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活动。不管改革从哪一方面下手,进行到何种程度,取得何种成果,都与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比如,全国教育资源的整合配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某些高校撤并、重新组合,乃至某一高校的专业增加或更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都是形成档案与利用档案之过程。而上述改革都需要在依靠档案信息和档案数据,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方案论证、修改,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和最终成功。

3、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高校为培养出社会急需、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人才,离不开科研工作。一所高校能否具备高精尖科学研究水平,也是衡量该校教育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得力于本校科技档案的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掘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为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为积累高校科技实力,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好务,与企业合作,走出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广阔大道,都依赖于高校科技档案价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发挥。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体系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设立一定的机构,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领导和团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维持高校的日常运作并实现既定的目标。高校的行政管理具有垄断性、整体性、间接性的特点。其中垄断性主要体现为对高校公共事务的统一管理,且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大都是政府任命,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整体性指的是高校行政管理包括对学术、思想在内的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需要以高校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展开的,其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前提和保证。由于高校行政管理通过保证高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培养出能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因此,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为高校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功能的实现而进行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是实现教学科研目标的前提,然而由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教学科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机构设置上,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大多参照政府行政模式进行,这与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存在着机构重叠,庞大的问题;其次职能结构安排上,表现为岗位设置上的随意性、岗位职责不清以及不配套,同时部门之间不协调、相互推诿的情况较为显著;在权责方面,责、权、利不明晰,权责错位、失衡的现象普遍,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行政权力至上的观念,一些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事务上存在明显的懈怠;此外,在管理队伍上,管理人员庞杂,人情岗和养老岗较多,人浮于事,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最后,在绩效考核方面,偏重形式,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二)问题分析。由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多效仿政府的行政管理,随着高校的功能不断扩大,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功能也随之变大,并且因控制着各种资源的分配,因此一些行政部门过分关注自身利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淡薄。在聘用管理人员上,由于高校重业务、轻行政、重教学和科研人员、轻行政人员的意识普遍存在,往往会将一些学历相对较低、专业技术能力较差的人员或教师的家属安排到基层行政部门,此外,一些高校为引进优秀人才,以解决家属安置问题为条件,促使了人情岗的产生,导致机构人员冗杂,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降低,从而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在资产管理上较为随意,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利用率较低。此外,在行政管理人员职责的设置上,大多较为模糊,未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要求,工作人员时间观念较差,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工作和学习安排。

三、行政管理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各岗位职责。首先要科学地分析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目的、职责权限及职位要求,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和严格考核的原则,并给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员,以使人岗匹配,避免按人设事、浪费资源和效益底下的问题,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重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民主的管理理念,改变行政权力至上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科研管理 科研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在国家科研投人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地方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管理工作已成为地方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科研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对学校科研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该文从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现状与特点出发,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对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 宁波大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特点

(1)科研工作日新月异,大步迈上新台阶。宁波大学于1986年建校,1996年三校合并,短短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按照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科研项目为重点、以创新成果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推动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的国家级项目从2006年的33项到2011年的72项,在项目数上实现了翻番,项目质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2011年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国际合作专项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邀标项目各1项,2012年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凸显了我校科研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十二五”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我校建校时间短、科研底蕴不足、师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标志性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上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支持,“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和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尚待突破。

(2)科研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高校普遍实行科研项目量化的考核管理,将科研项目及经费的数量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现行考核、激励机制虽然有利于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但量化的考核机制又导致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浮躁的追求项目数量,难以沉下心来高质量的完成科研项目,阻碍了科研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在科研工作量计算以及职称评定等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上,过于倾斜于项目负责人,宁愿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去承担小项目,不愿意被整合进有组织、有分工、跨学科的大规模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中,个体化与分散化现象比较突出,难以形成合力把科研工作做大、做强;部分科研人员还存在小富即安的状态,只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去做科研项目,对自身的科研工作没有系统的、长期的整体规划,不利于自身和整个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提高与升华。

(3)科研工作“走出去”的意识有待加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变化较快,基础性的科研工作难以适应地方科技需求变化的节奏,导致基础研究项目在地方上难以得到持续、有力的支持,在国家层面上,地方高校的基础性科研又难以与“985”、“211”等国家重点科研型大学竞争。因此,地方高校要围绕“立地顶天”战略,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国家科技目标,依托创新平台和学科团队,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员视野有待进一步开阔,科研工作中闭门造车现象比较普遍,不注重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去从事科研工作,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地方;同时对自身科研工作宣传以及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的意识不足,不利于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全面了解自身的科研情况,从而导致了项目申报成功率不高。

(4)科研项目管理经验与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对科技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技项目的布局与设置面越来越广,地方高校对口的不同类型主管部门越来越多,项目类型繁多,且项目主管部门的科研管理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与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衔接。当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发展到一定层面的时候,科研管理过于死板的问题将逐渐暴露出来,过于细化、复杂只适用于小规模项目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滞后于科研工作的发展,学校在项目认定、奖励资助、工作量计算以及经费管理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难以灵活、及时地跟进到各级主管部门的科研管理体系中,学校文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难以执行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对认定层出不穷的项目类型,并套用相关学校管理政策,管理工作日显被动。

2 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

2.1 探索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创新科研工作考核机制

科研工作的关键是人才的投入,科研项目的实施必须依靠不同学科背景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地方高校要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凝聚学术队伍的组织模式,形成具有持续性的优势特色学科和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深化科研工作的考核激励制度改革,对科研工作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质”与“量”的管理上并驾齐驱,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科研工作发展阶段,从原来的保姆式、个性化项目管理转变为以宏观规划和调控为主要工作抓手,改进过于死板、细化的管理政策,制定科学、合理、通用的管理政策对科研工作进行引导。从加强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角度出发,探索考核、激励的任务落实到二级学院甚至是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的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控制度,用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的力量驱动科研工作的发展,科学配置团队资源,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由“要”转变成“我要干”,在团队优势互补的结构上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2.2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适应时代要求的科研管理模式是推动高校科研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新形势下,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要求日渐增多,科研项目中涉及经费使用、资产管理等管理制度越来越复杂,专业化程度逐渐增高,科研人员面对各种管理制度显得无所适从,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科研管理制度,影响项目顺利实施。单一的科研部门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部门协同管理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提供项目的申报、执行、验收等过程管理的服务与指导,财务部门落实专人对科研经费经费进行系统、专业的管理,负责指导科研人员做好项目预决算,为科研人员合理、便捷的使用科研经费提供帮助,资产管理部门对项目所需材料以及项目形成的资产做有效管理,部门合力提供一条龙专业的服务,减少科研人员在管理事务上的精力,保证科研项目顺利的实施。

2.3 创新科研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科研氛围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首先要做到科研管理理念创新,要将科研管理从简单、机械的被动性管理转变为服务性、指导性的主动管理,建立以服务为核心、以协调为手段的新型科研管理机制,发挥科研管理部门信息渠道广的优势,对上级政策进行校内的宣传与解读,加大学校的科研成果对外宣传力度,搭建政府、企业与学校科研人员之间交流的桥梁,帮助学校科研人员走出去,构建产学研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充分理解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导向,有针对性的组织、整合协调各种科研资源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策划、申请、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推广的各个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提高科研项目完成的成功率,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将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更高阶段。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对科研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多地方高校中,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科研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日益重视科研专业人才,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在经济收入和地位上的反差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实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举的措施,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证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吸引更多优秀管理人才进入到科研管理队伍中,鼓励科研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知识,拓展与科研息息相关的知识面,培养科研管理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业务素质,做好科研发展工作的排头兵,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形成和谐的科研氛围,营造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共生共存的科研生态环境,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跨越式

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敏祥.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力.高校科研管理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10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生物类专业教学 科研成果转化 生命科学

1.当前高校在我国事业单位分类中的定位及科研成果转化所面临的困境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于2008年8月11日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可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义务教育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等。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2010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比之重点院校,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不理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实力增长的作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科研人员学术意识强,市场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应用高科技成果缺乏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健全,包括人才流动不顺畅、信息流动不畅通、技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等等。高校的科研工作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存在多数专利技术的针对性差、自身转化力弱、对外转化难等实际问题,这是制约高校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的瓶颈。

高校作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国家允许其部分市场配置资源,但其整体的“非营利性”定位也是确定的,不允许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因其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以及高校的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还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实践与探讨

地方院校因其历史问题及归属问题与中央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政府做后盾,具有极高的实力和人气,不论是投资赞助,还是项目研究,它们都拥有多方面的社会资源。然而处于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地方院校,自身占有的资源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质量上与中央部属院校都有很大差距。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正在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如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设地方院校的生物专业,特别是专业特色的确立、课程体系的优化、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内容。

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应紧紧围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促进育人上水平、科研出成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立足生物类专业资深优势和特点,积极为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寻找出路。在此目标与背景下,通过与社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依托生命科学自身师资科研力量,合作成立相关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以科技资源集成为目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联合,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应用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积极地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最好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下达一些纵向科研课题时,就得考虑其推广应用前景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接受了科研课题,也应从转化应用入手,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使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在为地方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整合产生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创造良性的学科生长环境,也有利于传统学科高新化,优势学科强势化,新兴学科集聚化。

生物科学及应用研究机构是地方院校生物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新的尝试,高校与政府、企业全方位合作,本着密切联系、高层会商、互惠合作等原则,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结合当地生命科学经济发展需要及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当地经济建设献策献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以“推动学科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服务基层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目标,为使科研成果转化得到落实,切实达到服务学生、教师、社会的目标,就要准确了解企业和高校的新需求、新期盼和新困难,及时跟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为推进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旖旎,杨斌黄.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09-110.

[2]朱恪孝.经费结构视角: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中国高教研究,2008,(7):36-39.

[3]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2009,(5):102-106.

[4]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3-77.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KRPI);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科研管理效能特别是对科研绩效重视不够,导致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忽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使得科研资金配置不尽合理甚至造成损失和巨大浪费。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政府与高校科研投资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科研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态势而言,科研管理日益成为教育管理学术共同体关注的焦点。然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程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高等教育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繁荣、科技进步与理论创新,而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与手段的确立与选择成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绩效与绩效评价

“绩效”内涵最早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员选用制度,如《旧唐书・夏侯孜传》中提到“其绩效,擢处钧衡”,指将官员的绩效记录进行存档,并依据其优劣选择合适的官位。[1]我国从古代就开始关注绩效评价,在当今社会,绩效的意义更要得到重视。有学者基于结果的观点对绩效进行了界定,指出“绩效是在特定范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产出的结果记录”[2]。也有学者提出绩效就是行为,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任务绩效是与特定工作中核心任务有关的所有行为,而关系绩效是个体自愿作出的对组织的奉献或与特定任务无关的绩效行为,并提出要重视对员工工作行为的评估,帮助组织及时获得员工活动的信息。[3]学者们研究视角具有差异性,从而对绩效概念的理解也不同。笔者综合相关学者对绩效内涵进行的概述,将绩效界定为产出与投入比率,用于反映资源的配置状况。

绩效评价则指采用客观的评价标准、有效的评价方法、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特定时期产出的成果进行公正、有效的评判。绩效评价除了作出基本的价值判断之外,还在于进行选择、预测,并发挥导向作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一种特殊的绩效评价,主要指高校用来衡量教师特定时期的工作质量与工作表现,帮助教师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教师在高校工作中呈现出来的潜在或现实的价值作出客观评价的活动。[4]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三项主要职责的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为高校管理服务;作为高校绩效评价组成部分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对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性评价,关涉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及学术成果的质量,其对高校科研工作具有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范围很广,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指依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教师所进行的科研投入、科研产出以及科研效益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科研质量,为此,通过评价区分出教师的科研绩效,调动其科研积极性。[5]

・高校科研・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科学研究是完成其它各项职责的重要保证,为此,对其科研水平及科研绩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关于教育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关于高校绩效评价研究除了对国外大学投资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就是对高校整体的投入与产出比的研究。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倡导并开始研究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界定为,立足高校战略目标和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差异性,选择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KRPI)、细化KRPI、确定KRPI的权重、审核KRPI等流程构建高效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分析,旨在确保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公平合理,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立足点与前提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迫切而且必要。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能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高校与教师共同发展。为此,在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高校的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不同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从而保证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全面。

(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确立与选择要以高校战略目标为立足点

依据战略性、适应性和目的性的原则,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要与高校战略目标相匹配。我国高校由于办学层次、类型的不同,各高校的具体办学目标及定位也不尽相同。有些高校以师范或是文科为主,教师科研项目相对较少,有的高校以工科为主,教师的科研项目则相对较多。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高校的客观情况,紧密结合教师的实际科研水平,评价的结果才会更合理与有效。例如,国家对于“985工程”院校投入的科研经费较多,一般都建有国家级的科研实验室,承担的项目多是科技攻关项目与国家重点项目;而我国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因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局限,科研经费不足,所承担的大项目较少,这两类高校在对本学校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方面则需要选择不同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为此,在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校战略目标为前提,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适应性和目的性。

(二)注重科研成果差异性是有效采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前提

鉴于高校教师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对其科研成果类型也应该进行合理划分,实施分类评价,旨在实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及针对性。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方法中存在传统僵化与“一刀切”的做法,不仅给高校教师带来紧张感,也制约了高校对教师的管理效能。在高校中,教师队伍分为不同的学科、专业与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由于受到学历、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科研成果的类型应有不同的分类。科研绩效评价需要体现专业特殊性,如对高校管理学专业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应以其科研成果被政府采纳的情况为依据,而对于艺术专业的教师科研评价应以其作品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为评价根本。各专业学科的教师科学研究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同,为此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划分的类型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比较教师科研能力高低,而是在评价中尊重教师专业学科差异性,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以达到提高教师科研热情的评价目的。基于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才具有可比性,衡量值才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科研绩效评价的实际操作性,避免加大科研绩效评价难度。为此,合理划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类型,做好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必然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差异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为此,在制定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时要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科研成果按照学科内容、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运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才会保证评价的公平、准确。

三、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以及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一)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建立的原则与流程

由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复杂性,使得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类型划分的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及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则是在绩效评价体系中一种科学且客观的评价方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全称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是组织绩效管理的基础,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量、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继而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6]

高校教师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具有很强的发展意愿。针对高校教师科研水平差异性特征,本研究设计了能够有效评价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KRPI(Key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是对传统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KPI)的创新,侧重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的评价,考察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贡献。通过对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细化、权重确定、审核四个方面,把复杂的评价内容简单化,抽象的评价内容具体化,从而将高校战略目标逐层分解成能够操作的绩效目标,通过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信度,使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成为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以下主要从KRPI建立要遵循的原则以及确定KRPI的程序两方面出发对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一方面,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建立应遵循SMART原则。在SMART原则中,S代表Specific,指“具体的”;M代表的是Measurable,指“可测量的”;A代表的是Attainable,指“可实现的”;R代表的是Realistic,指“现实的”;T代表的是Time bound,指“有时间限制的”[7]。所谓“具体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适当细化,而不应是模糊的。绩效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高校教师特定的科研目标,对科研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可测量的”,是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体现数量化的特性且准确可靠,并且确保信息或是数据能够触手可及。“可实现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目标的设立要切合实际,不要过低或过高,要使高校教师在经过努力的条件下可以达到。“现实的”,即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目标是真实存在的,绝非假设的,能够观察和证明获得。“有时间限制的”,意味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要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要对完成这些科研绩效指标设置时间结点。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建立的“四步骤”流程。

第一,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选择。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选择过程中,需要立足高校,密切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本研究的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主要从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科研效益指标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在高校教师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中,科研投入指标是科研产出与科研效益的基本保证,主要包括获得资助科研项目的层级、资助的科研经费等,是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支撑系统。科研产出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指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获得的创新性的成果,包括论文、出版著作、奖励及专利等。科研效益指标是建立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基础,侧重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结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类型的细化。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选择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选择后,还需要运用由粗到细的方式,将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一步细化,确定衡量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具体方面,操作要体现规范性。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行了细化:一级KRPI包括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和科研效益指标。二级KRPI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投入指标分为各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量;科研产出指标包括学术论文、出版著作、科技获奖与专利;科研效益指标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级KRPI又可以将二级KRPI继续细化,具体为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与横向科研项目等;科研经费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部级科研项目经费、省级科研项目经费、厅级科研项目经费、校级科研项目经费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等;出版著作包括专著、编著、全国规划教材以及普通教材等;社会效益包括科研成果被国家采纳、科研成果被省和部采纳、科研成果被地级市和厅局采纳以及被其他部门采纳等。由于每所高校的战略目标不同,为此,各高校要密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KRPI为依据,逐层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确定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

第三,关键科研绩效指标权重的确立。KRPI权重是指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AHP层次分析法、专家加权法、两两比较法、德尔斐咨询法、主因素分析法等[8],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确定后,对各项指标加权赋予一定的数值。KRPI权重的确立过程是对各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为此建立客观、合理的KRPI权重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KRPI权重后,综合高校每位教师的评价信息,设定科研绩效评价的标准。不仅要遵循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科研项目发展的原则,而且要顾全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科研产出和社会效益,设定的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以高校多数教师都能达到的科研水平为准。在分析各项评价指标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相关学者、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建议,以确定最佳评价标准。

第四,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审核。为了考察KRPI是否科学、全面,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要对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进行审核。基于此,高校需要建立校级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审核小组,审核小组的职责是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考核关键科研绩效指标观察和证明的操作性,科研绩效指标对于被评教师的大多数科研工作的代表性等问题,对于不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及时改进,从而避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不断完善关键科研绩效指标。

以上四个步骤,构成了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完整的流程。KRPI作为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的建立对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绩效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与执行。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

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制定科研绩效评价计划、确立关键科研绩效指标体系是关键,其合理性与否直接决定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成败。然而,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效能,需要开发和设计一整套日常管理工具。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去设计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

《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的设计。全面的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姓名、所在学院、职位名称、制定日期等。第二部分是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管理卡的主体部分,即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在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分别从科研投入指标、科研产出指标与科研效益指标三个层次评价教师科研绩效,能够使教师的科研绩效得到综合全面的衡量。第三部分是科研绩效指标确认签字栏,一般由教师和所在学院科研负责人签字。第四部分是科研绩效评价结果确认签字栏。科研绩效评价结束后,教师和所在学院相关负责人要在这部分签字确认绩效评价结果。

《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设计。所谓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实际就是有关教师科研实际信息的收集,是对主要科研活动和成就的摘要,是对个人简历的有益补充。[9]通常,高校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包括以下内容:教师的姓名、学历、工作履历、职务、职称等基本信息情况;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论文被转引次数和收录情况、科研项目、著作、编写的教材、创造发明、专利、及科研获奖等情况。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特点是突出教师的科研业绩、科研贡献和社会影响。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的信息可以向所有教师公开,教师个人和高校对档案记录卡上的信息都有使用权,是对高校现有科研档案的补充,能够更便捷的查找准确、全面的信息。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卡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存储,构建大规模的教师科研业绩档案记录信息系统,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原始依据。

《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的设计。绩效评价是我国高校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高校却没有重视对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对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不只是简单地检查教师科研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在确定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后,客观的分析评价结果。高校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将教师的科研绩效结果反馈给每位教师。在反馈卡中,要尊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突出表现其科研成就,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原因和建议,让每个教师既全面了解自己的科研绩效,扬长避短,又保证教师具有自我完善的持续动力,进而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10]高校同时要鼓励教师针对反馈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在反馈卡上提出问题和意见。这些意见又通过反馈卡反馈给评价者,为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的设计。在《教师科研绩效反馈卡》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发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计划制定上存在的不足,从而在科研绩效改进环节有针对性的对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内容进行完善。具体来说,为确保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的实现,通过《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改进的内容应是学校教师与管理者都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要从重点方面进行改进,考虑成本收益;此外,《教师科研绩效改进计划》要有截止日期,设定期限,体现时间观念。通过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不断改进,使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不断规范化与科学化。

《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过程中,教师按照学校科研绩效评价计划的规定,上交科研业绩相关材料,然后,由评价小组存档。年末,经所在工作部门依据教师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学校科研绩效评价小组综合教师自评、互评和领导评价结果后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评价小组将评价结果告知被评价教师,经本人确认。教师如对科研绩效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可通过填写《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向学校评价小组及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申诉人个人信息、申诉时间、申诉内容和申诉依据;第二部分是主管部门调查情况及其处理措施;第三部分是申诉人、学院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签字。《教师科研绩效申诉表》的设计力求做到尊重每位教师的学术权利,应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科研环境,避免因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通过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能够有效改进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指标,减少因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产生的评价偏差。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设计也要综合衡量被评价教师的学术经历和专业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的作用,从而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办法体系。

四、为政府和高校改善科研管理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对策高校教师队伍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对其做好培养、使用及评价等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家赋予高等教育责任的重要方面。高校教师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进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但目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造成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为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为完善我国政府和高校科研管理提出建议。

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根据不同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高校教师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简化科研评价环节,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使评价工作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但对如何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相关规定还不全面。为深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必须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要高度重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监督体系的政策完善,对于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评估,鼓励具有创新型的研究项目,国家有关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规定中也要倡导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11]

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工作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不仅表现为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而且表现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具体方法的不规范,尚未形成良好的科研管理氛围,降低了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为此,高校需要依据学校发展战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做好高校科研管理,有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高校全方面发展,从而为教师队伍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制度需要逐渐淡化制约和管理的观念,而强化提供服务的职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要在遵守国家有关科研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帮助高校教师解决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难题,为教师排忧解难。另一方面,高校在建立科研绩效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确保制度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调整或修改科研管理制度时,要衔接国家相关政策。同时由于个体差异性特点,不同高校教师对物质、声誉等需求各不相同,为此,高校要结合科研绩效评价,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具体办法。高校对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的科研价值与贡献,从而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不断发展。为此,高校在科研管理具体方法中可以把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薪酬和奖酬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挂钩,实现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能够更有效地激励教师,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同时,高校还要注意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及时纠正评价结果与实际绩效存在的偏差。为此,高校要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对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客观的衡量,以期为教师营造公平良好的科研氛围。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主体,其科学研究质量不仅影响着整个高校的发展,而且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尤其重要。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不仅是提高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保证教师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现有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落后,指标体系单一,难以对高校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为此,设计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不仅要求高校建立符合本校战略目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并对不同学科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同时,也要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鼓励高校外籍教师投身于科学研究,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外籍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激发全校教师的科研热情,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为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建南,杨宇谦,阎波.政府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模式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79-85.

[2]Bernardin H J.Beatty R W.Performance appraisal: Assessing human behavior at work[M].Kent Publishers.1984:15.

[3]Borman W C,Motowidlo S 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M]// N.Schitt,W.Borman (Eds).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71-98.

[4]王光彦,李元元,邱雪青,李敏.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2):46-49.

[5]R.John Casey.Patricia Gentile & Stephen W.Bigger.Teaching Appraisal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Higher Education,1997: 459-482.

[6]易开刚.KPI考核:内涵、流程及对策探究[J].技术经济,2005(1):48-49.

[7]毛文慧.KPI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14.

[8]李朝明,刘晖铭.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49.

第12篇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几乎被视为高校存在的独特标签,人们一提及高校,必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高校图书馆。事实上,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高校图书馆也以其藏书量、藏书的品质等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性质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观诸国内外各个著名高校,无不以丰富的馆藏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称道于世。在拥有数量可观、品位上乘的知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图书资料的作用,使之能更好地为高校教育和科研任务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始终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与以往相比,在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界域等方面都有了极大不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信息传播的这种特征,促使高校图书馆在职能形式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高校图书资料者工作必须要认真研究这种变化的特点和发展的规律,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勇于改革服务机制,多途径开展信息资料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人本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更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实现读者和馆员的全面进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1]过去,高校图书馆在职能形式方面,主要以文献搜集与文献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今后,这种职能形式需要向以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为核心职能的转变。要适应高校图书馆职能形式变化的这种客观趋势,就必须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机制进行改革。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双重社会职能。仅从科研服务层面而言,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并根据时展要求为现代科研提供高质有效的知识信息服务,就需要在系统反思传统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之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方式比较简单、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以向师生提供文献资料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服务方式是一种被动的、根据师生科研要求提供服务的方式,图书馆自身的主动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图书资料的利用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已经与现代图书馆职能形式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推进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创新,这首先要求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1.拘泥于传统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于科研需要的意识较差

当前,许多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为高校科研提供主动服务的态度和热情,服务的方式和服务质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水平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意识淡薄,认为图书馆只是简单的存放图书的地方,图书馆只是为学生查阅一些基本的资料和教师完成最基本的教学提供方便服务。”[2]殊不知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研工作的开展难度更大,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资料信息,如果图书馆不能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信息资料,就难以满足现代科研的要求,势必会对高校科研工作造成困难。当然,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的原因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缺乏专业的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是主要因素。在实践过程中,从国家层面到高校自身而言,长期以来大都不重视对图书馆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图书馆工作者中,大都来源于教师家属,有些甚至属于非正式编制人员,在工资薪水、人事管理等方面都与一般教师有着很大差距。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中的图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大都以向师生提供简单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为目标,缺乏学习现代图书馆管理知识的信念和热情。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科研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知识信息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

2.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内容缺乏创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现有图书管理制度大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从知识储存的信息媒介、档案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到文献资料保管的规范程序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特点。服务手段单一,主要以图书借阅作为主要的职能形式。其所提供服务的方式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仍然采取以人工服务为主要的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要求相脱节,导致服务的质量不高,服务的效率较差,极不利于现代科研活动的开展。在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料越来越丰富,但是没有完整的检索系统,就不能尽善尽美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我国某些高校的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并不完善,给科研人员查找资料造成了一定的困难”。[3]从图书馆工作的实践过程看,我国许多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虽然大都宣称秉承和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但在实践中却不能有效贯彻“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形式主义色彩严重。许多图书馆包括一些重点大学的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并未能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环境下师生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因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需要综合调动各方面力量,从信息服务的路径、信息服务的内容等各方面按照当前科研规律的特点制定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水平。

3.现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缺乏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

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不合理,是制约图书馆服务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缺乏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图书馆管理队伍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资料信息管理人员的来源看,许多图书馆管理人员来源于本校教师家属,他们的文化素养基础较差,对于现代科研规律更是一窍不通。而在实践中,高校管理层又普遍不重视对这些人员的科研素养培训,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图书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无法满足现代科研要求。

三、深化改革,探索图书资料管理服务于科研的新路径

1.学校管理层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图书馆职能形式改革

高校管理层能否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这一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改善图书馆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首要措施。因为高素质图书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现代化工作设施的引进,都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学校管理层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也就难以为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和改进学校图书馆设施进行必要的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2.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于高校科研的意识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要承担的时代使命与以往相比,有了全新的变化。高校不仅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还需要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文化服务的功能。以高校所需承担的文化服务职能为例,过去,高校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文化传播功能,其教育对象主要局限于在校的大学生;今天,高校所要承担的文化教育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大学生,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发挥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的作用。而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客观特征也要求大学在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时不能再仅囿于学术研究性的狭隘传播方式,需要专家学者们灵活运用各种现代信息传播途径,将研究的成果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述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接受这种文化教育。新时期社会变化对高校职能形式的发展要求,对于现代高校办学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承担的时代使命精神的变化也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需要高校图书管理者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事业中去。

其中,转变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责任心,在改进图书馆工作质量中至关重要。从哲学层面讲,观念的更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在图书馆工作中,工作理念影响着工作过程的开展,图书馆职能的改进需要以图书馆管理者工作意识的转变为前提。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工作者应及时补充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勇于接受新知识,善于汲取新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有意识、有步骤地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校管理层也要高度重视对馆员素质的培训工作,投入专项资金,适时、合理地安排馆员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服务培训,为馆员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推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优良的知识信息服务机制

的文化观深刻揭示了文化的“生产和生活”属性,即一切文化都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进行自身生产和社会生产———为他人而生产的产物。对于文化生产和文化本质的理解,为现代图书馆职能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哲学理论支持。高校图书馆作为推进现代知识生产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促进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时展变化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其中,努力根据现代图书馆职能形式特点,推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是新时期图书馆管理职能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实践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科研需求与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料支持不相符合的情况,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于图书馆管理机制运行中没有充分尊重科研需求的趋势,与本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改革现有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图书馆资料采购和知识信息服务与高校教育、与科研之间关系问题的改革,真正建立图书馆与校内各科研单位、各教学单位紧密联系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不妨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这一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由图书馆统一管理资料采购经费,然后根据各系部科研实际需求特点,统一安排经费的支出工作。这样的管理机制,既能够保证在图书馆统一管理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又能够兼顾科研需求,贯彻图书管理为科研服务的管理宗旨。

4.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服务路径

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途径,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那种具有高度信息垄断型的知识传播途径,学生可以借助于搜索引擎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很容易就能搜集到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为学生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较多的便利条件。但在网络技术世界中,各种不良信息都会出现在网络上,如果没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较高的自我约束力,学生很容易被其误导,进而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防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可能带来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能,在给学生提供良好、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外,还要承担“防火墙”的职能。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既要具备图书信息服务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知识。这一切都要求着眼于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服务路径机制这一目标,不断进行工作手段创新。

5.紧紧把握当今时代科研更新的发展趋势,努力推进服务体制创新,为高校科研服务提供系统、全面的科研咨询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推进高校办学自主化改革,与扩招前相比,高校在招生政策、专业设置、人才引进与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高度自。高校管理机制的重大转变,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使高校能够以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政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原有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为高校各个职能部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了巨大压力。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在学生急剧增多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容空间、存书数量等都难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求。而图书馆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质量又难以及时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发展需要与现有图书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面对这一差距,图书馆只有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发掘服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