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时间:2023-06-12 14:4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通信基本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第1篇

1.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

在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的同时还应站在国土规划管理的视觉进行考虑,确保通信工程建设能够有充足的用地空间进行支撑。所以,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最大的前提条件便是制定全新的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标准。

2.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重视系统工程,科学合理地构建智慧城市,确保智慧城市能够得到完整的统筹与规划,并集合各类有效资源,实现良好的整体效果,并使智慧城市下的产业经济及政府管理、社会环境共同实现智慧化管理;其次应重视配置的合理性,创建两型化社会,即是资源良好配置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可能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共享与和谐,加大配置优化程度,搭理发展我国城市的产业化经济及民生管理。

二、智慧城市中通信工程建设的规划

1.城市中通信工程建设的规划内容。

合理规划、适当引导、资源共享、系统完善、满足需求,这是我国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进展,我国信息网络的承载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通信工程的综合利用率及信息通信的集中辐射程度也会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宽带城市建设。

宽带城市建设可以轻松改变传统网络宽带的传输能力,因此在建设DWDM全光设备传送网络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有效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一些新建设的楼房安装光纤电缆时,必须严格根据标准来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在对一些已安装光纤电缆的老楼房进行维护或改造时,必须确保每座楼房及每个用户都装有最新的网络宽带,不可有遗漏现象发生。

1.2智慧公共服务。

为了尽快实现城市中各类资源的共享,在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及城市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强化医疗就业文化等专业应用来进行系统的建设,通过规范城市建设及提高智能水平来有效推动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共享,协调城市中人流、信息流及资金流之间的平衡性及协调性,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及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促进城市转型的实现。

1.3无线城市建设。

强化城市无线网络的建设水平和进度,例如WIFI无线网络技术、WLAN热点网络技术、3G网络技术及4G网络技术。

1.4三网融合建设。

三网融合建设主要是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广电业务,另一方面是电信业务。因此三网融合建设工作的工作方向就是将广电及电信业务进行同步开发及推动,实现双向辐射,必须保障最终建设完成的三网融合业务的运行方式能够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适应,并满足网络信息安全及文明管理等各方面要求。

1.5数据中心建设。

必须强化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开发与建设,确保所建设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具有强大而有效地数据处理储存、分析及处理能力,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并适用于各个领域,对云计算环境的布局进行合理分配。

1.6智慧安居服务。

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试点工作,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试点区域进行试点工作,在进行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全方面考虑到公共区、商务区及居住区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及需求,与无聊网、互联网、无线网等各类通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开展社区政务工作,建设智慧家居系统、智能楼房管理系统、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等,使居民的工作、生活都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靠近,对智慧社区安居相关的标准进行探索与总结,推动智慧社区安居工作的标准化进展,为今后全市新住宅及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2.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通信工程的规划要求。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及通信工程建设的不断进展,对现有的通信楼宇的规划提出了两个要求,分别是数量要求及容量要求。

三、结束语

第2篇

本章节内容主要涉及网络工作原理中最基础的协议层及其工作流的原理,要求学生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的工作原理和这两种架构之间的异同点。其中会涉及“分层协作”和“协议标准”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若单纯从这些概念开始讲授,会让学生感觉空洞和抽象,不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够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获得体验与感悟,进而理解“分层”与“协议”这两个基本概念,将对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组织架构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另外,在向学生介绍OSI参考模型之前,同样应该避免一开始就让学生面对复杂的七层协议模型,而应换之以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化模型来说明网络工作流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情况。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对于怎么使用网络大家早就驾轻就熟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能通过网络浏览到网页?为什么能通过网络播放音乐和电影?这些在遥远地方的东西,为什么能瞬间呈现在你的面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顺畅的网络通信,有谁知道网络通信的工作过程?先谈谈自己的认识吧。

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

(体验活动1)

师:大家可以想象到,网络的工作原理肯定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同学们也不必被它给吓住了,其实任何看似复杂的概念、结构都是源自于生活的。所以今天,我们也要尝试着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与体验。现在,网购已经成了百姓生活的寻常事了,请有网购经历的同学来谈谈快递收发包裹的情景和流程吧。

生:商家把货物交给快递员,然后经当地快递公司送到客户所在快递公司,再由快递员送给客户。

师:你的讲述非常完整,这个过程也可以用一个U形的图示来表示(出示U形结构图)。我们准备在这儿模拟一下这个过程。现在,我就是远在南京的商户,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从我的网店里订购了一枚钻石胸针(当然是水钻的),现在需要快递给在金坛的她,至于她是谁,等会儿自见分晓。现在,请大家来策划一下,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几个角色,你愿意当什么角色?

生:还需要商家与客户两端的快递与物流,一端两个,共四个。

教师与其他五个角色(包括事先确定的客户)配合模拟整个快递过程,然后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商家没有把货品直接送给客户,而是层层传递,这是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由6个角色形成的结构可以分几层?谈谈你的理由。

3.在这个结构中,上层与下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并指出:刚刚对现实的模拟让我们明白了一点,一项复杂的活动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需要多人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整个活动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理解的第一个概念——分层协作。

(体验活动2)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模拟一个实际的场景:开一场国际会议(在屏幕上显示示意图)。一家跨国公司里有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职员,他们早上聚到一起开会。一见面,大家通常都会问声好。从职员A开始分别用各自的母语向右边的职员问好。

教师选定四位学生,分别教其中三位用德语、法语、日语说“早上好”,然后组织模拟用法语、日语、德语以及汉语对旁边的“外国同事”问好,并提出以下问题请全体学生思考: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个跨国公司的老板,你觉得今天这个会还开得下去吗?那该怎么办?

生:可以将各种语言进行相互翻译,或者规定一种标准用语。

师:大家提出的方案都很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若想顺畅地进行信息交流,要有一个什么重要的前提?

生:相互之间要统一。

师:非常好!有人提到了“统一”这个词,现在我们给它一个确定的称谓——标准。如果是我一个人做一件事,那无所谓。但是,只要涉及多方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标准”就是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首要前提。

师:现在,我们对刚刚进行的两个模拟情景进行一下回顾,并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一项复杂的系统活动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生:协作、标准。

(体验活动3)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协作”与“标准”在现今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到此,肯定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与我们要学习网络基础原理有什么关系?“分层合作”与“协议”正是构建网络基础结构的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接下来,我们还是请6位同学来合作模拟一下网络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大家注意:我们是要模拟出网络是怎么运作的。(向学生展示一幅网络数据流模型图。)

师:我先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模型图。整个流程图表示的是用户A在纸条一面写下一句他想对用户B(是谁别人不知道,只有用户A自己知道)的话,然后用户A在纸条的背面写下用户B的姓名,接下来用户A把纸条交给中间层A,中间层A首先把纸条封装进一个信封,然后根据用户B的姓名在信封上写下对应的地址(此处我们用座位号来代表),接下来中间层A会把封装好的信封交给物理层A,物理层A收到从中间层传过来的信封后,就把它送到对方的网络上去(我们现在假定坐在另一排的同学就是另一个网络)。到了对方之后,大家来考虑一下,信封先到了谁的手上?

生:物理层B。

师:是的,然后物理层B把信封交给谁?是直接交给用户B了吗?

生:不是,交给中间层B。

师:非常好!中间层B把信封拆开,取出里面的纸条,然后呢?它怎么知道这个纸条该交给谁呢?

生: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座位号)。

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中间层B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将纸条交到用户B的手中,用户B就可以阅读到内容了。

组织6位学生根据刚才描述的规则模拟网络工作流的状态,然后请学生继续思考两个问题:

1.网络通信的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出协作理念的?

2.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出标准的?

生:从用户A写下纸条开始一直到用户B收到并阅读信息为止,整个过程总共有6个模块参与了,而且每个模块都各有分工,通过多个模块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这充分体现了网络通信中的“分层协作”理念。

师:非常好。那请同学们再考虑第二个问题:网络通信中如何体现出“标准”呢?

学生沉默。

师:(走到扮演中间层A的同学身旁)刚刚这位中间层A在信封上填写的地址是什么?

生:用户B的座位号13。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中间层A在信封上填写的不是数字,而是字母如A、C,这份数据能不能发出去?

学生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

师:认为不可以的同学请别忘了一点,中间层A填写好了地址之后它接着做了什么?

生:发送给物理层A。

师:对的,中间层有自己的职责而且也会严格执行的,所以它封装好了纸条并填写好了地址,尽管地址是错误的,它还是把数据交给物理层A了。之后呢,物理层A会不会把数据送到对方网络上去?

生:会的,因为物理层A也只是执行自己的任务。

师:非常好,大家现在可以做到按照机器的思路去思考了。现在数据到了物理层B,然后呢?

生:交给中间层B。

师:好的,现在是关键时刻了。这份数据到中间层B后还能继续传递吗?

生:不能,因为地址格式是错的,中间层B就不知道数据该送给谁了。

师:是的,中间层的地址不能随便写,其格式应该要遵循一定的什么?

生:标准!

师:大家现在能体会到在网络中标准的重要性了吧。当然,IT人给了“标准”一个时髦的名称,叫“协议”。以后大家看到协议可别被它给唬住了,所谓的协议就是指一定的标准。现在,我们把刚刚的假设再进一步延伸一下,除了中间层需要采用一定的协议标准之外,用户层等其他层是否需要协议呢?

生:用户层也需要,假如这位用户A用法文写了一句话准备给用户B,这份数据经过几个层的传递好不容易千里迢迢送到了用户B的手上,可用户B不懂法文,怎么办?

师:你们已经意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当然物理层也肯定存在着它自己的协议标准。

师:刚刚我们模拟的就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流程,大家从中可以发现它也是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的协作与标准,技术源于生活。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流程,实际的情况要比这复杂一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由专家们设计的模型(出示OSI参考模型的结构图)。

师:如果上课一开始就给大家看这张图的话,我估计全班一半的同学被它搞晕了,另一半早就被它给吓坏了。在大家初步认识了网络工作模型、原理之后再来看这个OSI,就会觉得也没什么了,只不过它分的层比刚才的多,层层之间的协议也多了而已。(要求学生短时间阅读文本后,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OSI”后面“参考模型”这几个字?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供参考的模型,现实中人们也的确只是参考它而并没有使用它,真正使用的是TCP/IP协议体系(向学生展示TCP/IP示意图)。

师:看着这张图,大家应该会感觉顺眼多了吧。我们先看一下它的名字:TCP/IP协议体系。从这个名字中的“协议体系”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完整可使用的框架,而不仅仅是一个参考模型。大家可以把它和OSI对比起来看,(当然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把我们刚刚自己的模型也和它们排在一起看)你会发现这些模型也好,协议体系也好,它们本质上都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构建的?

生:分层协作和标准。

师:非常好。这就是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现在我们来通过一个Flas来完整地看一下整个工作流程(播放Flash)。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三个情景模拟逐步地从“分层协作”与“协议标准”入手理解了网络的工作流程。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面对复杂的概念,而是先模拟了一个简单的模型,通过这个简单的模型紧紧把握住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在此基础之上来理解真正的OSI和TCP/IP时,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自然,仿佛就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先抽象并构建出简单的模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最初的模型,最后达到和真实情况近似的学习方法,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和采用。

评析与反思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本身是复杂且系统化的,这其中涉及大量的概念与理论,其中“分层”与“协议”是最基本的概念,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真正对网络通信原理有所认识。本节课的要点就在于剔除其他次要的细节,着重引导学生实现对于上述两个最基础概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网络通信原理的一个简化模型,这个模型可能并不精确,但对于学生理解真实的网络会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第3篇

Zhang Yong; Zhou Tianyuan

(①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连云港 222005;②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州 221116)

(①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222005,China;

②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摘要: 电子商务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文旨在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和学生特点,探索出计算机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Abstract: The e-commerce integrates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finan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appropriate electronic business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major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combing with computer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计算机 教学 探索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computer;teaching;explor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98-01

1电子商务的地位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课程,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学科综合、文理渗透、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电子商务是当今世界商务活动的现实,也是商务活动发展的趋势,并将在本世纪的一定时期内独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通过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通过上机、上网等教学实践以及有关教学案例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树立起电子商务的一个基本框架,同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管理知识、营运实务,为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高层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计算机专业的开课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计算机专业本科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系统的特点、电子商务系统发展中的热点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发展过程,熟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能够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规划、系统分析,进行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企业信息门户设计,能够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设计电子支付系统,熟悉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规划设计,了解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实施,能够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总之,通过对电子商务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分析,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结合自身特点从事商务实践的理论素养和电子商务的能力。

3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电子商务的教学重点

本课程中涉及的概念繁多,学时较少(32-48学时),因此教学过程中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计划和电子商务的知识体系,必须做出取舍,查缺补漏。一个比较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电子商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求设计如下:

(1)熟悉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2)熟悉Internet商务的基本框架,掌握B2C、B2B电子商务交易方法与特点。

(3)了解EDI商务,了解EDI的基本概念、术语、标准等基本概念。

(4)掌握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

(5)掌握流通业、生产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的特点。

(6)掌握电子货币基本类型、网络银行的基本业务、网上支付的模式。

(7)掌握安全交易的体系,掌握安全交易的方法。

(8)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概念。

(9)掌握网络营销的策略、网络广告策略。

(10)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立。

从以上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在本课程中弱化了对计算机专业开发技术的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等课程的基础,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新技术等课程是学生的后续课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对先修和后续课程中的知识不做重点讲授。而在课程教学中,讲授的重点应该是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中所不能涉及的与商务相关的概念、原理等知识。

4课堂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灵感和探索热情

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先修课程中已经建立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素养,培养了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基础之上,了解电子商务,开拓视野,为将来的就业拓宽途径和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入一些商务和IT经典案例和故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实践。教师可给以积极的引导和培育,可建议学生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支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研究和探索;还可以在毕业设计时中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有的方案就可能成为将来的就业或创业的方向。在几年的电子商务教学中,通过引导和培育,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多人成功地创业。另外,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报考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认证,将来可成为融IT与商务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5适时推行双语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双语教学越来越呈现出其优越性和迫切性。同时双语教学也是我国现今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商务在全球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电子商务人才大量的需求。作为一门由欧美国家创造的新的学科,其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及专业英文文章的出现,电子商务的双语教学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就很有发展的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科目知识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用这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

6搭建电子商务实践平台

电子商务实验,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进行重复、加深和运用,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把在专业理论课中学习过的知识点,转变为可以操作的活动和过程,联结成一个具有明显实践特征的经验型知识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认知,体验,应用和创新的活动。

7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了上述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同学报考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这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已有多名学生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启发下毕业后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邵兵家.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4G 概述 技术特点 趋势

当3G技术刚刚走入人们的视线尚未完全完全普及之时,对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展望早已悄悄地拉开了帷幕。尽管3G技术与2G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并未在技术层有重大的改变,只是在视频应用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G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第一,较高的通信速率。3G虽然标称能达到2Mbit/s的速率,但平均速率只能达到384 kbit/s尽管目前3G增强型技术不断发展,但其传输速率还有差距。

第二,不能提供动态范围多速率业务。由于3G空中接口主流的三种体制WCDMA、cdma2000、TD-SCDMA所支持的核心网不具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

第三,不能真正实现不同频段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由于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

3G系统以上的局限性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4G概念通信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4G概念通信的技术特点以及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

1 概述 4G 移动通信技术

4G 移动通信技术在上世纪末就已被提出,国际电信联盟还将“IMT-2000”及其以后的系统作为计划工作中的一项,同时在规划中提出要在 2010 年完成 4G 的初步商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IMT-2000 系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支持下,于 2000 年在加拿大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为的是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工作组统一化。我国对 4G 技术越来越关注,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已经正式列入国家 863 项目。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1)是一种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系统是建立在新的频段上的;(2)以分组数据信息为基础,实现其高速率的传输;(3)真正的“全球一统”;(4)基于全新网络体质的系统,或者说其无线部分将是对新网络的无线接入;(5)将不是单纯的通信系统,而是融合了数字通信、数字音/视频接受和网络计入的崭新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有其创新之处,和前几代的系统有很大不同,其系统网络架构以路由技术为主,在以往的系统中,核心网络只有一个,即移动网络的作用。而在第四代通信系统中,它更像是一个统一的固定网络,具有移动管理的功能,而且可以和有线、无线相连接使用。当与无线相接时,接入点具有多种选择,如无线局域网、蜂窝系统基站等,这些接入方式虽然略有差异,但信令结构是相同的,关于信息格式,通常有IP 分组和 ATM 信元两种。此外,无线接入点也有很多变化,用户可随时接入,而且在通信过程中还能完成接入点之间的转换。须注意的是,核心网络意义重大,需要实时掌握用户的具置,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

2 4G 移动通信技术要点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已经开始规模化商用,但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局限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世界通信业界的专家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后 3G 技术即 4G 技术。在 3G向 4G 技术演进过程中产生并发展了一系列的移动通信新技术,主要包括 OFDM 技术、智能天线、MUD 技术等。

2.1 OFDM 技术

作为一种特殊技术,OFDM 是利用多载波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工作的,该技术的原理在于,在一定的频域内,系统会将已设置好的信道进行划分,形成多个正交子通道,传输工作或窄带调制就在子通道上完成,通常信道宽度会比信号的快带要略宽一些。通过窄带调制,可降低高速串行的数据速度,使其成为低速的子数据流,借助子载波对这些转换后的子数据流进行调制,使它们相互正交,最终实现并行传输。OFMD 技术由于能够抗干扰,频谱利用率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2.2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通过天线阵元信号的加权幅度和相位来改变阵列的方向图形状,具有侧向和调零功能,能够把天线阵列方向图主瓣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并自适应实时跟踪信号,同时将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的到达方向,从而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改善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并能识别不同入射方向的直射波和反射波。

2.3 MUD 技术

该技术是多用户检测技术,当使用用户较多时,必然会占据某个信道,而各自的信号幅度等因素不尽相同,MUD 技术结合某些用户的时间、相位及信号强弱等信息因素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单个用户的信号状况进行检测,以实现用户之间的最佳联合检测。

2.4 无线ATM技术

WATM 的基本概念是采用标准 ATM 信元用于网络级功能,同时在无线链路中增加无线首标/尾标用于无线信道专用协议子层(媒体接入控制、数据链路控制及无线网络控制)。

2.5 IPv6 技术

IPv6 将地址长度增加了 4 倍,从 IPv4 的 32 位增加到了128 位。IPv6 不仅解决了 IP 地址不够用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其主要有这些特性:扩展了 IP 的地址空间;增强了认证与私密性;简化报头格式,加强了对扩展报头和选项部分的支持;对数据流进行标识;改进移动网络和实时通信方面的性能。

3 对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目前,全球已经拥有了一个数量及其庞大的手机使用团体,更多的人在体验了手机 3G上网以后对手机上网速度有了新的认识,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不断增多,相比较 3G 通信技术,4G 通信技术在技术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未来 4G移动通信技术必然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1]张茹芳.浅析4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和要点以及发展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2013,1(11):9-10.

[2]张玉龙,李志峰,赵勋.对 4G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信息通信,2013,10(31):95-96.

[3]李婷婷,方丽华,邹品.浅谈 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J].信息科技,2012,4(12):46-47.

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 问题 现状 发展

二十一世纪,物联网已经被很多国家提上战略发展方向日程。美国政府支持相关专家提出了围绕物联网的“智慧地球”计划,欧盟早在2008年初成立的微纳制造技术平台便是在全欧洲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信号。与此对应,日本和韩国相继提出了适合于本国的“i-Japan 战略2015”和“u-Korea策略”,温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也是在给予市场积极的信心,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 物联网概念以及内涵

物联网,字面意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由信息传感设备在一定的协议规则下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中,方便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用来达到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目的。物联网包含的意义有两层:第一是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在实物上的延伸和扩展,其基础架构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用户端不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属性的物体,信息交换也不仅仅限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也能进行通讯。其产业链从上至下有芯片提供商、终端设备开发商、网络供应商、软件应用开发商和用户等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有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卡、条形码等。

2 物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意义

纵向上看来,物联网上游是制造行业,包括的硬件有网络设备、芯片、传感器等,设备供应商起主要作用,中游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把上游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整合,同时为处于下游的的个人用户或者是企业用户提供服务,例如软件开发商、系统平台构建商,处在下游的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产品制造和提供服务是物联网的两大产业范畴。产品制造主要指物体感知设备,提供服务则包括网络服务业、基础设施服务业、软件应用等等几大类。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各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服务业正是服务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物联网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新形势,它在物联网的相关应用中加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关物联网终端应用,企业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智能管理和控制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必将在科教文化、娱乐医疗、通信物流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产业,涉及到政府公共管理市场、以企业为主的行业市场和以个人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等等多个行业。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作为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与通信联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信息量巨大、接入设备复杂、物物智能等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多种技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3.1物联网架构。架构是指物体连接网络的网络模型,架构的目的是增强服务的健壮性、可扩展性和保证用户公平。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架构有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支撑两种。云计算和存储、基于事件驱动、非中心控制职能架构等等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思路。

3.2统一标示。物联网搭建起来的网络中包含着海量的物品,正确对数目庞大的物品进行正确区分和有效率查找是统一标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设计、标示分配管理、加密解密、映射机制等是统一标示的内容。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利用电子标签发送数据给读写器,利用RFID系统进行软件功能集合。

3.3网络通信技术。高层协议多样性和通信数据量大、通信范围广是物联网网络通信的特点。多协议之间的融合可以采用本体翻译技术,各种类别的组网方式譬如传感器组网、射频识别组网和DTN组网等,结合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利用软件无线电和数据挖掘来实现大范围的海量通信数据要求。智能化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使网络终端自发式地对于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3.4安全和隐私保护。没有授权的识别访问、数据保密、用户隐私、企业机密等等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内容,牵涉到用户身份验证、云存储安全、高端数据的可用性在非集中管理方式下的实现问题。

4 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4.1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很多企业打着物联网的旗号在原来各自擅长的领域独自作战,开发的应用主要是闭环,所涉足的产业也很分散。但是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这些新兴领域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某一企业开发制定的物联网项目缺少可复制性,企业之间无法资源共享。编码与寻址问题没有统一。海量物品的唯一编码在我国物联网企业也没有完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所有物品统一的编码和寻址问题。协议算法局限。低功耗的多跳模式与传统协议算法存在很大差别,全新的适用于短距离节点之间的多跳算法没有出现。

4.2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协调和指导。构建完善的物联网是提升信息技术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业形成期的我国物联网行业需要国家战略来改观混乱的产业界状态,国家对于物联网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做出明确指示和规范,对行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重视物联网在经济发展方向中的战略地位。标准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在设计物品互连共通的统一编码、基础平台等方面制定标准可以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同时,将物联网技术与低碳环保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观联系起来,这对于我国物联网方向的确定和重点领域的突破有着重要作用。完善商业环境。物联网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我国物联网市场的风险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的商业环境使得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接受认可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率不高。工信部门和商业部合作,展开物联网商业环境搭建对于物联网企业的成长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5 结语

物联网的兴起必带给物品的使用功能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联网的建立需要解决架构、统一标示等问题,我国物联网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可以从战略层面规划物联网发展,建立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来促进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顾加强.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04:114-117.

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ZigBee技术;应用型本科;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153-03

1概述

2010年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成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万物互联、物联网平台是2016年的世界十大战略科技趋势,培养创新技术人才的各大高校积极响应,近5年先后有上百所学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交叉了多种学科,聚合集成了各类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测量控制等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社会需要从事物联网领域的设计、综合分析及系统开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物联网工程师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个永远的课题。

“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是物联网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学习无线传感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网络结构和开发方法,实践各种自然信息的感知、处理到传输、反馈控制等构成无线传感网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课程不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应用型本科“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优秀的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的教学具有专业化、个性化、领域化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教学课程涉及的前导课程和知识基础,同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接受新的专业前沿。

“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是无线传感网中的一种短距离通信,学科知识包括通信原理、无线传感网原理、传感器技术、程序设计和物联网工程规划,课程开设的基础课程是“C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和“通信原理”,教师应该对ZigBee网络原理课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涉及的知识及相互关系能融会贯通,对本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课程在物联网专业中的地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物联网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有无线传感网的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具备将有效的帮助教师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授课中能有理有据,更好的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

3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融合不同课程和专业知识的连接能力、将知识应用在各种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力的培养来自课堂教师的潜移默化。教师授课不是专业知识简单的展现,不是书本知识的重复播放。

“ZigBee网络原理应用开发”课程选用了清华大学的“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无线传感网基本工作原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标准、ZigBee常用射频芯片应用、ZigBee技术软硬件开发环境平台、Z-Stack 2007协议栈架构及应用实践、ZigBee技术的应用实例,书本内容理论结构严谨丰富,实践应用相对介绍的较简洁。对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全面、实践操作能力强、专业技能优秀、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物联网工作岗位实际需求的实用性专业人才,对于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应有别于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教学内容应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应用实践,因此课程内容的学时分配做出相应调整。课程教学学时数为48课时,42个理论课时,6个实验课时。理课时分配为无线传感网基本工作原理3课时,主要讲授无线传感网的组成、关键技术、ZigBee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标准安排11课时,主要讲授IEEE的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的网络应用层规范,理清协议各层的功能、结构、信息传输的运行机理等基本原理内容,对于具体的各种原语应用做了较大的删减;将教学重点放到了ZigBee常用射频芯片应用、ZigBee技术软硬件开发环境平台、Z-Stack 2007协议栈架构的应用实践、ZigBee技术的应用实例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加强了作业、课后实践项目、阶段性考核(占20%)、课内实验、期末考核,课内实验考核实验的准备和资料查阅、实验的操作和编程应用、问题回答和实验报告的撰写三部分,占20%,期末考核采用开卷考试,考核内容以应用为主,合理安排各部分的分值比例,期末考试只占总成绩的30%,避免“一考定输赢”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使得每一部分都很重要,考核内容全面综合,改变了学生到期末才学习的恶习,也使得考核更趋合理,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有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内容 商流 资金流 信息流 物流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是网络经济环境下一门开创性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讲解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安全技术、网上支付、网络营销手段与策略等。这门课程是整个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基础,涉及多门学科,多个技术领域。而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较散而杂,而且关于该课程的实践教材也较多,但不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本文从电子商务“四流”的角度对实践课进行设计,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关联的电子商务概论实践内容,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性质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等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该课程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性、交差性的新兴学科。该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本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讨论实践教学的教材和论文比比皆是,但是,总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因为,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否则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1]我们常常将他们归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四流”。 

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现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践内容从“四流”出发进行一个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一)信息流的实践内容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信息流的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都涉及到信息流,在这里我们主要实践内容是企业如何进行信息、管理和使用,以及企业如何收集和使用别人的信息。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 

1.IE浏览器的设置方法:这是企业上网的第一步。 

2.免费邮箱申请:这是企业和其他个人或企业进行交互的最常用的手段和方式。 

3.常见电子商务网站浏览(B2B,B2C,C2C等类型):通过此方式寻找、收集资料。 

4.企业网店或网站的制作:利用淘宝等平台进行网上开店,域名的申请、网站空间的申请和网站内容的构建,企业邮局的申请和使用。 

第8篇

关键词:局域网;网络安全;保密

一、局域网的概念及结构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连接范围较小的网络,是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将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并在相关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局域网有星型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树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混合型拓扑结构和卫星通信拓扑结构8种基本结构。

二、农村局域网网络安全的定义及基本要素

尽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至今还未变化,通常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可控性、完整性、可审查性和保密性五个基本要素。

三、防火墙技术在局域网中的作用以及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1.防火墙的概念及作用

要弄清防火墙在局域网中的作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防火墙总体上分为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服务器等几大类型。[2]防火墙具有以下功能:

防火墙通过关闭不适用的端口,进行网络通信和扫描,过滤一些网络攻击,从而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以便达到网络的安全。

2.防火墙的类型

由于防火墙的产品非常多,所以防火墙的划分标准也比较复杂,通常防火墙的分类为:

(1)根据防火墙结构分为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2)根据防火墙技术通常把防火墙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型”。

(3)根据硬件、软件把防火墙分为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芯片级防火墙。

四、防范内部攻击,保障局域网安全

1.小心局域网终结者

我们已经很方便使用局域网共享资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但大多数用户或多或少会碰到这种情形。

在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时,却无缘无故从网络中断开了,可过一会儿又通了。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可能是局域网某一用户在用“局域网终结者”把你的计算机从网络中强行断开了!下面是局域网终结者的工作原理:

用于构造虚假ARP包来欺骗网络主机,使得被指定的主机从网络中被断开;程序只对以路由作为划分的同一局域内主机产生作用。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将目标IP地址加入到阻断列表中即可。[3]如果退出程序或将目标IP从列表中移除后,目标主机将在30至60秒后恢复正常工作(有的系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防范共享资源入侵

通常学校局域网中的服务器使用的是Win 2000 Server/XP系统,而客户端(学生机)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有Win 98 XP等。通常Win 2000/XP采用默认共享方式来方便远程维护,但这会对有些外来者入侵,那么我们怎么关闭默认共享,防止病毒感染呢?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关闭默认共享,具体方法如下: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并按照以下方式设置键值HKEY_L0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新建Autoshareserver的DWORD值,并设键值为0。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就关闭了默认共享。

3.抵挡Ping洪水攻击

WINDOWS提供的Ping的工作流程:首先,主机A发送ICMP 8,0报文给主机B;其次,主机B回送ICMP 0,0报文给主机A。

ping其实算是计算机中的一个程序,一个可以直接在运行中ping,它在ping对方网址的时候会发出一个请求信息,对方返回,计算延时。用PING可以检查网络连通性,也能看出PING出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

五、局域网病毒入侵原理及特点

1.局域网病毒传播方式包括:

(1)病毒通过优盘、移动硬盘、邮件、网络等途径在工作站中传染,等局域网络运行从而传染给服务器。

(2)病毒先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局域网中计算机运行时在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3)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途径是工作站—服务器—工作站。

(4)在无盘局域网中,病毒一般先感染有盘网络中的计算机,当其运行网络盘上的一个带毒程序时,便将内存中的病毒传染给该程序或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的其他文件上。

2.局域网病毒具有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难于彻底清除、破坏性大、可激发性、潜在性、感染速度快、扩散面广、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等特点。[4]

六、局域网防范措施

根据计算机病毒入侵原理和特点,局域网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病毒防护体系,通常在学校局域网中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防止局域网安全:

(1)安装好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点击一些不良网站和邮件。

(3)定期杀毒,及时给系统打好补丁。

(4)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远离黑客工具。

(5)在网络中安装有效的专门木马、间谍软件或程序的清理软件,应随时检查清理。

(6)采用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浏览器,并注意弥补系统漏洞。

七、结语

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局域网安全技术和病毒防护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而且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因此,局域网内部安全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整个网络安全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传善,钱松荣.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成大,张京.计算机信息安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第9篇

PLC自由口通信模式在矿井注浆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PLC的选煤厂除尘系统设计与实现?

信息动态??

长短线悬殊和不平衡电流大时的矿井低压漏电保护分析?

大功率变流器共模电压产生及抑制研究

一种新型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源的设计??

数字控制技术在本质安全型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基于FPGA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控分站的设计??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在瓦斯浓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KPCA-SV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煤矿安全生产评价??

一种改进的谐波电流检测算法??

基于数据融合的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基于二阶海宁卷积窗和双峰插值博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

同步电动机磁链观测的稳定性研究??

基于ABE算法的2.4GHzIEEE802.15.4网络模拟研究

3G工业适配器节点的设计??

WIA-PA网络通信资源设计??

Surfer8.0在开采沉陷数据可视化表达与制图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驱动的氢粉碎工艺氢含量的预报??

基于ARM-Linux的钢丝绳损伤检测系统设计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松河煤矿的应用??

浅析CST软启动装置的日常维护??

电喷柴油机在凿岩采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分析??

综采工作面支架安全快速拆除新工艺?

一种结合ZigBee和GPRS的无线网络结构??

红外瓦斯传感器在跃进煤矿的应用??

基于S7-300的污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Web数据流挖掘的资源服务实现??

激电中梯在大河铜矿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

基于振波法的多绳提升机钢丝绳张力测试系统研究??

新型低功耗红外数据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薄煤层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设计??

基于RS485的风光柴互补发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XMP3型低压抽屉式开关柜在选煤厂中的应用与改进?

矿井提升机集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脉冲激光测距高精度计时系统的设计??

基于红外传输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悬臂掘进机自动导向和定位技术探索??

煤矿供电监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基建矿井综合自动化项目的实施管理??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的分析?

基于分段线性方法的瓦斯浓度时间序列模式表示??

基于DBSCAN算法的煤矿瓦斯监测信息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基于LabVIEW的矿井提升机健康诊断研究??

基于小波包能量熵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

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

基于单周控制的新型串并联混合型滤波器的研究??

基于固定开关频率控制策略的三相PWM整流器的建模与仿真??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新型滤波器在动态电压恢复器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滑模控制的三相四线制电力有源滤波器

模型偏差控制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中的应用??

基于双变量六脉波交-交变频器的变压变频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ARM的矿用本安型工业控制机的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703-02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CHENG Kun-shan, LI Guang-zhi

(Hefei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work of the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blems, and then from the team-building, the build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teaching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ve in-depth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s, the idea of quality course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s; quality curriculum building; teaching mode

1 现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多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而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存在着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矛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学到的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应用联系起来。

另外,从计算机网络的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在这段时间里,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在教材内容出现,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1.2 教学模式不合理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综合应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需要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教学与市场的密切联系。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1.3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认识不足。一直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 随意性大,形式松散,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2) 缺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 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3)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2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2 教学内容建设

不是随便复制一些教案就行,教学内容必须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专业和班级,除了保证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外,还要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懂、建、管、用”的原则。 教学内容还必须反映出当前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态度都应该在教案和辅导资料中体现。因为各专业特点的差异和学生能力的不同,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适用于通信类、电子类等对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的专业,讲授内容以Internet为线索,自顶向下系统讲述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协议的原理。重点在于理解协议的概念、应用和编制简单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部署、配置与应用。该课程侧重于网络内部原理、协议的学习,为学生向研究型学习方式发展打下基础。

2)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适用于理工类非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讲授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络、网络互联及建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因特网的重要协议和网络设备,另外对于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也做了讲述。

3)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适用于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等专业,授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传输介质与体系结构、因特网的体系结构、因特网接入问题概述、万维网基本概念、浏览器的功能、万维网的搜索技巧、浏览器的设置和维护、电子邮件客户端的应用、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FTP服务器端及客户端及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初步等。 考虑到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在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追求新知识、新技术。

4) 计算机网络: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授课内容主要以五层结构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即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如用PowerPoint等课件将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等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2) 类比教学方法。用实际应用和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与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类比,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互动讨论式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4) 推演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步推进。例如:网络可靠性、网络安全: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原理,而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5) 课内外结合式教学。教师布置若干题目,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并按要求写出报告。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4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1) 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前许多高校没有独立的、综合的专业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有的学校实验条件落后(只有几台交换机、路由器等),不能满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2) 规范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对每一部分实验要有明确的要求,对每一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都要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得到体现。3) 加强实验内容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的设计应从实验室实际出发,围绕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从基本技能训练、中级技能训练、高级技能训练三个层次出发,包括网络组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应用系统的配置与安装、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的安装与配置等方面的实验项目。逐步推进综合性试验与创新型试验开出的比率。

2.5 教材建设

专业课教材采用“选”与“编”相结合的方式。“选”的原则是采用那些适合相应专业需要,体现本专业特色的统编教材; 辅助编写了本课程讲义。 “编”的原则是要求在内容上应突出应用性和先进性、实用性。本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本院网络课程组的自编实训教材,及自编的实训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教材,每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实训内容进行调整。

3 继续建设精品课程的思考

精品课程需要自身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精品课程的确立只能说明在过去和目前取得的成绩,不能代表今后,况且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长期建设思路包括:

1)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跟踪先进技术,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快速发展之特点。为此,必须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2) 不断构建和完善具有学科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对培养目标的概念设计,教学过程和实践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 因此,探索适合实际需求的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3) 不断构建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形成一个科学的、闭环的课程建设系统。

参考文献:

[1] 仲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7(1):89-91.

[2] 肖来胜,王郑霞.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133-134.

第11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SoLoMo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论述了SoLoMo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促进作用,构建了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平台,分别从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三个层面提出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21-03

1SoLoMo的基本概述和发展状况

1.1SoLoMo的基本概念

SoLoMo概念最初是在2011年由美国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首次提出的,他是将Social(社会化)、Local(本地化)、Mobil(移动化)三个词合在一起[1]。SoLoMo一词提出后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受到青年人的追捧,SoLoMo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SoLoMo既是移动化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SoLoMo概念的提出,各网络运营商纷纷搭建SoLoMo模式,图书馆也逐渐通过SoLoMo实现信息推送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1.2SoLoMo的基本特征

SoLoMo的基本特征有:①Social(社交化)。主要是指借助社交网络平台,以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为依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之间建立强大的社交关系网,它的即时便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成为维持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便于开展网络宣传。②Local(本地化)。是将虚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实现对接的过程,它最初仅提供地理位置服务,后来发展成为各地的本地化服务;它借助网络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图书的异地调取和传递,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③Mobile(移动化)。它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社会活动,可以随时随地提出各种服务需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特色化。

1.3SoLoMo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SoLoMo概念的提出更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向人性化方向发展,SoLoMo通过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实现信息的对接和互动,将图书馆由原先的藏书中心转变成以读者为中心。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各国图书馆纷纷将社交软件引进图书馆。如:美国将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引入图书馆,通过注册个人信息,将图书馆信息与社交网络接轨[2];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最先在管理网页中应用了人人网社交软件,同时还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的藏书和借阅情况。当然,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还不太成熟,相较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2SoLoMo对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促进作用

2.1SoLoMo的社会性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

图书馆是人们接收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要与各方面发生关系,是一个互动的网状关系。SoLoMo的建立不仅为读者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读者和作者能够及时进行思想的沟通,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加强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及时向用户宣传信息资源及推送服务,同时也将用户的阅读需求向图书馆做出反馈,使图书馆的信息推送服务更加细致化、更有针对性。

2.2SoLoMo的本地化促进阅读服务的推广

本地化概念的引入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增加了新的服务功能,在挖掘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移动设备的自动定位功能,能够知道用户所在的空间位置,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另外,还可以定位图书馆、定位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推送服务,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使本地图书馆的优势更加凸显,而且本地资源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2.3SoLoMo的移动性扩展信息推送的范围

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开发使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移动阅读成为可能,这极大地扩展了信息推送的范围。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利用手机阅读也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阅读习惯,图书馆在做信息推送服务的同时,也将推送范围由互联网扩展至移动终端设备,这就要先推出各种手机图书馆移动阅读APP,让用户利用移动设备及时了解所要阅读的信息。

3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平台的构建

3.1SoLoMo信息推送的基本流程

图书馆信息推送主要借助的是SoLoMo平台,即通过Social平台、Local平台和Mobile平台将图书馆信息资源、馆员、用户联系起来。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主体,用户是主要的服务对象,二者之间通过IT技术和通信网络运营相互联系,进而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电子推广,扩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阅读人群[3],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普及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教育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其中,SoLoMo平台信息推送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3.2SoLoMo资源平台的搭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无线移动终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移动用户都在不断扩展,与此同时,移动阅读和移动化的信息服务也成为现代阅读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各国图书馆都依托新技术建立SoLoMo数字阅读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数字化的信息服务,方便人们获取信息。SoLoMo服务平台主要通过短信服务平台、互动交流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检索平台为人们提供服务,其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无须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其他上网设备查询、阅读图书馆的电子资源。②支持馆藏书目的查询、预约和续借。③提供图书的订阅服务、图书批注评论、个人书签、检索历史和个人借阅信息等自助式服务。此外,还有一些SoLoMo服务平台支持学术微博的交流与互动[4]。

3.3SoLoMo服务平台体系的构建

建立个性化的SoLoMo服务平台体系,首先,应该多方合作共建知识交流服务平台。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主动与信息资源开发公司和信息通信公司合作,提升图书馆的互动交流能力。在合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SoLoMo的特点,把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以信息节点的形式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嵌入SoLoMo网络平台,通过多方合作,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打造成公共信息知识传播平台,进而成为SoLoMo应用中心,为社会提供准确的多学科、多领域服务[5]。如: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超星移动图书馆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电子化,目前全馆已有67%的图书资源能够提供在线阅读服务,而且图书馆还在进一步地加强图书文献的数字化覆盖率,建立学校的特藏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共享。其次,构建完善的公共媒体服务平台。当前公共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如:微博、微信、微客、BBS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军,在信息推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社交网络媒体。

4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方式

4.1基于Social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将社交网站融入图书馆SoLoMo的建设平台,是图书馆开展Social个性化服务的可行性办法。图书馆可以定时将图书信息的存储和更新状态到社交网站上,读者只需要注册登录,就可以与馆员进行互动和交流;同时借助社交平台,图书馆还兼具好友维护、图片公布、日志、更新状态等功能。目前,国内各社交网站上的用户都在逐渐增长,并且学历层次也逐步提高,成为高文化层次阅读交流的平台。图2是笔者构建的Social数字平台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流程。

由图2可以看出,借助Social平台不仅使图书馆能够快速全面地为用户提供阅读信息,还能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送服务。但是利用Social平台进行图书馆的信息推送,还需要积极开展以下服务:①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治馆理念、资源动态,从心里对图书馆产生信赖。②利用社交网络加强读者与馆员的沟通,培育和扩展自己的用户群,利用关系网络积极展开阅读评价、讨论和推荐活动,维持用户群的稳定增长。③建立用户社区[6],将具有相同阅读爱好的用户集中在一起展开数字推广服务,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相对集中的环境也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图书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微博、微信读书群,在群里每天向读者推送阅读书目和思考问题,读者还可参与讨论与评价,拓展阅读思维。

4.2基于Local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现代移动通信设备能够准确地对用户所在地进行精确定位,这为图书馆Local平台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也是Local阅读平台赖以存在的基础。当前市面上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由移动网络通信和卫星定位系统联合推出的名为LBS的增值业务,它的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图书馆通过LBS将数字化的图书资源与Local平台连接,进而完成图书馆的数字化推送服务,如:某一地理位置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登录Local平台,然后自动定位图书馆的位置信息访问图书馆资源;还可以在Local平台上通过签到用户所在位置信息,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准确地将阅读需要推送到用户所在区域[7]。图书馆的本地化要实现对图书资源、图书馆和用户的三重定位,应该加强对本地图书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系统化的本地图书资源[8]。

4.3基于Mobile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移动数字图书馆是移动终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主要依靠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人们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图书信息资源与服务。当前移动数字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形式有三种,分别是短信推送、WAP网站和APP[9]。读者通过移动客户端直接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以查询书目、预约、借阅及下载,还可以直接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动态、公开课程、培训讲座,参与图书的评论和荐购活动。

5结语

数字阅读的盛行为图书馆SoLoMo平台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是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推广的动力。未来的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推广服务也势在必行,图书馆唯有将传统的互联网与图书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创新式发展,实现馆员与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另外,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势必会涉及一些知识产权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家不仅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工作,更要各图书馆积极借鉴国外的数字化阅读推广经验,从技术上和规范上注重对客户知识产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佳,周昕,李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7):81-86.

[2]李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6):55-57.

[3]魏滨.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互动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2):104-105.

[4]熊太纯.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69-73.

[5]陈萍秀.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互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38-40.

[6]姜楠.基于SOLOM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推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7]张云玲,章忠平.基于SoLoMo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4):83-87.

[8]井春兰.基于SoLoMo理念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24-27.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词汇 智能手机 移动学习

词汇是英语的基础,词汇学习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英语语法的前提下,词汇学习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限制与词汇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词汇学习不能也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自学完成。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学习形式,已成为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模式。智能手机因普及率高,携带方便,网络、多媒体和通信功能强大等优势,成为大学生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首选工具。因此,如何有效地基于智能手机以移动学习的形式进行英语词汇学习,便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

1.关于词汇学习的内涵理解

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但词汇学习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对词汇学习内涵理解不深,学习方法单一,过于依赖死记硬背。不理解内涵便会导致学习目标和任务不明晰,进而不能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单凭死记硬背,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徒增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全面深入地领会词汇学习的内涵,是大学生有效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性保证。笔者以为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词汇学习的涵义。

首先,词汇不等于单词,还包括由单词搭配组成的词组,词汇学习不是简单的记住单词的概念意义,而是涵盖了认、读、写、用等多个层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强调,对于积极词汇,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

其次,词汇学习是重点突出、分类分层次的。在学习者个人层面上,每个人对每个词汇的熟悉程度不同,对于自己认为生疏、疑难、易混的重点词汇需要多下工夫。在词汇层面上,对于积极词汇要求层次相对较高,例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对于2000个左右的积极词汇,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对于其他词汇则只做一般要求,因而在学习中要重点词汇重点掌握。在单词层面上,对于词根和词缀的记忆和学习,则是词汇学习的重点,因为掌握了词根、词缀,便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2.大学生基于智能手机开展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可行性

(1)移动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是有力指导。移动学习理论引入我国是2000年前后的事,最初只是被简单的界定为借助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学习,随着近年来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日新月异,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发展为移动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E-Learning)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1]。具体表现为学习者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实现教学互动,随时随地进行数学字化学习,强调突破时空限制。

(2)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切实保障。随着移动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网络、多媒体、通信功能及普及性与便携性的特点,天然成为移动学习终端的最佳选择。智能手机相较于其他移动学习设备优势明显,首先,多媒体和网络功能强大。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各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都可以处理;方便的网络接入,更使其获取海量网络资源、全方位的网络交互仅在点手之间。其次,便捷的交互功能。语音、手写、键盘、触屏、声控,使人机交互更便捷,更人性化,更得心应手。再次,设备性价比越来越高,信息资费、运行成本越来越低,这也是其成为移动学习终端首选的重要因素。最后,携带方便,通信便利。

(3)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与第三方软件支持是重要前提。现在有关词汇学习的移动学习资源,不管是网上的还是线下的,都可以说是海量的,而且越来越丰富。比如大学英语教材都有配套的多媒体素材,购买的词汇学习书也大都有配套光盘,或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视音频素材。网上词汇学习电台、公开课等,既可在线直播,又可下载至本机,离线学习。大量的第三方软件的开发,使得以前只能在电脑上安装并使用的英语学习软件现在可以广泛运用到智能手机当中[3],如电子词典、专门的英语词汇学习APP等。

3.大学生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策略

(1)科学利用手机专门的英语词汇学习APP进行自主系统学习。现在,网上可供选择使用的英语词汇学习APP数量越来越多,内容更丰富,功能也更完善、强大。一个优秀的词汇学习APP背后都有一个庞大、专业的设计、开发与运营团队,因而权威性强、更新及时,从学习内容呈现到学习管理,评价都独具匠心。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其设定的学习程序,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进行系统有序的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定会有所斩获。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语词汇学习APP,如百词斩、沪江开心词场等。以百词斩为例,其学习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英语考试,而且支持离线使用。它强调利用图形、图像建立单词与真实环境的联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该软件提供了词书选择、学习计划制订、每日背单词(每个单词条目都包括英汉双解、词根联想、易混词、图形图像讲解、发音、视频讲演,例句及朗读等关联项目)、单词电台(FM、TV)复习、加量复习、生词本、单词自检等诸多功能模块。另外,它可以记录学习行为,科学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词汇学习理论,间隔重复呈现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其通过添加好友、单词PK、词汇量测试、打卡记录等形式,有力保障了大学生词汇学习的持续积极性。

(2)灵活利用手机中的电子词典、词汇锁屏软件进行有意义碎片学习。如果说专门的词汇学习APP是大学生进行词汇系统学习的重要引擎,那么手机中的电子词典便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词汇碎片学习的利器。当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和频率越来越高,大学生尤其如此,如美剧、产品的英文说明、公共场所的英文标志等,无不给我们提供了词汇学习的绝佳机会,更不用说报纸、英语广播、阅读理解练习、专业学习中的英文术语等,只要做个有心人,碰上不认识的词汇随手通过手机中的电子词典进行查询学习,需要加强记忆的可以存入生词本,以便于后续的学习和强化。如此,日积月累,必然会量变到质变。代表性的产品如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等,它们既可以离线查询词汇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发音,还在线集成了柯林斯英汉双解和21世纪大英汉辞典的解释,集英汉互译、网络例句、句子翻译、在线学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例如有的大学生在追美剧Old Friends时,同时为其在有道词典中建立了专属生词本,边追剧,边学习,寓学于乐。另外,在练习书面表达时,也可充分利用其英汉互译功能,写作的同时完成词汇学习,既锻炼了写作,又学习了词汇。还有,现在许多APP具有词汇锁屏功能,即在锁定的手机屏幕上呈现词汇学习内容和词汇查询工具,从而将广大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变成词汇学习的好习惯。该策略的特点是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习了词汇,将词汇学习与具体情境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区别于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而是有意义的,而且往往印象深刻,事半功倍。

(3)充分运用手机的多媒体处理功能进行多模态学习。多模态词汇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词汇的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模态表达、阐释进行词汇学习。词汇学习不仅要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还必须掌握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而语境的构建又离不开场景。多媒体的学习素材将学习者词汇学习置于虚拟的多模态语境中,帮助学习者由认知词汇的概念意义转变为理解词汇的关联意义,由懂得词汇的用法转变为会使用词汇[2]。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功能,而具有多媒体特质的移动学习资源又日趋丰富,这都为开展多模态词汇学习创造了条件。既可以在线学习网上的视音频素材,又可事先下载以备离线学习之用,还可以拷贝课堂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和试题素材,随时随地记忆学习。典型的听觉模态的APP,如蜻蜓FM,喜马拉雅等,大学生通过听写攻略、听美文故事记六级单词、新东方四级词汇等进行词汇学习。

(4)创新运用手机的网络通信功能构建词汇移动学习社区。手机首先是作为通信工具出现的,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其通信功能并没有减弱,而是更强大了。如短信群发、微信群、QQ群、视频聊天等功能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便捷、灵活多样,从而为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构建了即时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同学之间互通有无,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使基于手机的移动交流学习成为作为课堂词汇学习有益补充的词汇移动学习社区。在这里,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交流、分享和激励,这对同学们词汇学习的信息共享、情感激发、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交流的特点,有时甚至使真实课堂上的边缘学生成为词汇移动学习社区里的活跃分子和灵魂人物,这是真实的课堂学习所不能企及的。

4.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功能日趋强大,网上学习资源和词汇学习APP的不断丰富,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词汇移动学习正在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形式。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如优秀的学习软件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还不够多;内容呈现不够系统、严谨;功利性强等。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并提倡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同时这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绍青,黄建军.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