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的角度

家庭教育的角度

时间:2023-06-12 14:4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的角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教育的角度

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心理学

误区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期末考试结束,一个朋友带着在三年级读书的孩子到家里玩。我问孩子:“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孩子自豪地告诉我:“我的功课都是优!”“真棒!”我称赞道。确实,就我对孩子的了解来看,他能得到全优真的是很不错了。可没等孩子反应,朋友说话了:“优就值得高兴啊?数学还错了两道题呢,你就应该全对!”朋友的话一说完,孩子脸色就变了,直到最后离开,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在这件事情中,朋友犯了一个很多家长都会出现的错误: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当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时,除了既定目标难以完成外,还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在登山比赛中,当发现你追逐的目标近在眼前时,你会信心百倍地去追赶;相反,当看到前面的目标已经在不可能追赶到的位置时,你则会失去信心放弃追赶。同样,当家长制定的目标过高,孩子难以企及时,孩子就会失去自信,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得过且过。其次,容易使孩子形成好高骛远的恶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处世方式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其本质是好高骛远的表现,长此以往,孩子受其影响,就容易形成做事情时不切实际、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习惯。

误区二:包办代替应由孩子自主完成的事情

期末检测,当我巡视到一年级教室时,突然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呜呜”哭起来,连忙走上前问他为什么哭,小家伙边哭边说:“我的铅笔芯断了。”“你用铅笔刀削一下不就行了?”我看着桌子上的铅笔刀说。“我不会……呜呜……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削……”听了小家伙的话,我哭笑不得。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很多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都被父母长辈替代孩子完成了。父母包办代替应由孩子自主完成的事情看似是对孩子的关爱,实则不然,其中弊端多多。首先,易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通俗地讲就是个体在运动、思维等感知觉方面出现障碍,不能协调运作。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智力、身体发育上都异于正常孩子。研究发现,父母过分的包办代替,孩子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得不到有效锻炼是导致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孩子易形成依赖性,遇事缺少主见。孩子自主完成任务其实是其脑、手结合,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除了运动能力得到加强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寻找完成任务的最优化办法,其思维得到了开发,孩子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当成功的感受被反复强化后,孩子会逐渐形成遇事主动思考,自我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反之,当父母事事包办代替,孩子易对父母形成依赖性,遇事缺少主见,这对孩子将来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种事务是极其不利的。

误区三:赞赏孩子的暴力行为

正在朋友家闲聊,朋友7岁的儿子从外面哭着回来了。朋友忙问:“怎么了你?”孩子边哭边说:“某某打我……”没等孩子说完,朋友“嗖”一下站起来了:“你不会打他啊?走,打他去!”拽着孩子就往外走。不一会儿,父子俩回来了。一进门朋友就对儿子说:“以后就这样,谁敢打你,你就打他,打不过就告诉爸爸。”

影视作品及现实生活中都不乏像朋友这样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家长。对朋友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单纯就这一事件而言,朋友的做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孩子之间的矛盾,使问题升级。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朋友赞赏孩子暴力行为的做法更是有着很大的弊端:容易使孩子崇尚武力。当孩子通过武力使别人屈服,“解决”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后,他就会认可暴力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成就感。类似的事情反复出现后,他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儿童由于年龄、心理、经验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缺少对是非善恶的甄别能力,因此,他并不知道这种想法的危害性,反而会在暴力给其带来的成就感的反复刺激下越陷越深,最终形成崇尚暴力的心理。崇尚暴力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后缺少分析力及对事件的洞察力,他们首先所能想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暴力,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崖子初中,264516,电邮:zekeyanghuipeng@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家庭教育;孩子教育;基础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基础教育的作用,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乃至终身受教育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家庭教育是基础。近些年来,现代家庭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社会上存在着很多家庭缺失教育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从现代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为基础进行讨论,主要进行三部分讨论,分别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代家庭教育缺失原因以及对策,下面是具体的报道。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指一个家庭中的父母或者是其他长辈对于孩子循序渐进地引导、教育的长期过程。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年龄尚小时将孩子送入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更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更快融入集体生活中。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属性是早期性,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和学习,就开始了生活习惯的培养,因此需要父母加强对孩子语言表达和基本动作的引导。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这里说的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道德观的正确培养,引导孩子正确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真善美的认识,优化孩子的心灵。

总之,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尤其是孩子早期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近些年来,社会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家庭教育缺失现象,仔细分析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总结如下:

1.父母亲情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浓厚的亲情,家庭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但是很多家庭存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亲情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父母或者是其他长辈长期不在孩子的身边,无法及时进行情感的沟通。常见的原因是父母的工作比较繁忙或者是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留在农村出现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

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于孩子的心理活动不能及时了解和沟通。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对于一件事情存在疑惑时,家长不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孩子同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纽带,情感交流较少甚至几近于无,基本谈不上系统全面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2.责任心不足

不少父母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的父母,不能迅速完成被照顾到照顾孩子的角色转换,不能承担起对于孩子教育的责任,没有精心考虑孩子未来发展的规划问题。一方面父母认为,自己只需要保证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照顾、督促和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教育子女的行列之外;另一方面是家长没有用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没有学习如何去耐心教育孩子。

3.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滞后

不少父母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没有现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现在列出几种在家庭教育中不适当的方法:(1)父母采用威胁的方式教育孩子。(2)父母采用收买的方式教育孩子。(3)父母采用对比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喜欢用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地方激励孩子的进步,但是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出现排斥感和抵触感,不利于孩子真正的进步。

三、应对措施

根据对现代家庭教育缺失原因的分析,每个家庭应该反思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并及时进行改正。下面几点可以更好地做到现代家庭教育:

1.家长必须改变教育观念

家长应该学习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以一个成人的角度去说教。父母更多的应该是说服教育,用浅显易懂的例子、用心平气和的语调讲明这样做的危害性,而不是过去那种大声呵责、打骂。

2.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的教育思想是要紧紧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去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首先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面性的,不仅是学校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有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其次对于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非常重要,社会需要从小对自己的爱好执着追求并不懈努力的人才。

3.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日常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比如说话有礼貌、不说不文明的词汇、经常打扫家里的卫生、餐桌习惯等等,这些生活的细节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会不知不觉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模仿,家长应该做好榜样。

4.对孩子要严格要求

爱孩子不代表无限地宽容和放纵孩子,对于孩子偶尔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和错误,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制止和批评,让孩子知道家长是有严格要求的。让孩子知道家里、学校、社会都是有规则的,不能超越规定,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力,错误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5.帮助孩子建立自尊

孩子自尊心的建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家长应该逐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做一件小事的时候,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完成之后可以有适当的奖赏,帮助孩子树立做决定和做事情的自信心。即使孩子的发展与父母为他设计的目标不一致,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做主,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缺失的家庭,家长应该及时反思缺失的原因,并且积极做出对策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周琢虹.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199-121.

第3篇

看到这个“等式”,很多人惊讶和疑惑:不可能啊!是啊,从数学的角度来看,5 + 2 = 7,怎么会等于0呢?我所要说的是5天工作日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周末两天家长的言传身教,两种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相互矛盾,让中小学生非常迷茫,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与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相抵,其结果为“0”。具体表现为:

在现实教育中,很多家长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培养一个独立、智慧、有个性的人比成绩好更重要。可老师却认为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一定是不公正、不全面的,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这让本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分力,不利孩子的成长。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 + 2 = 0”――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 + 5 = 0”――每周两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

家庭教育与家长素质密切相关,光有好的愿望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不够的,家长的一个细微行动就会让学校的教育白费。网上曾流传学校请学生家长到校谈学生严重违纪的情况,没想到这位父亲竟当着孩子的面大骂:“看谁敢欺负我们,我是流氓我怕谁。”还要动手打老师。家长只会教出流氓的儿子,学校教育在没有家庭教育的良好陪伴下显得很苍白、无力。

北师大的刘伟教授说,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行为――习惯――性格(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多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但是,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所,缺少现实性和真实性,教育多以理念的直接传输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是脆弱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与教育不符的行为,孩子本不牢固的观念就会动摇。

很多学校开学都要召集所有家长开会,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甚至恳求他们:至少在孩子离开家门前尽量文明些。可家庭学校完全不同的教育也让孩子痛苦,有的孩子就会对父母说:求求们们,让我按老师要求的做吧。

无论“5 +2 = 0”还是“2 + 5 = 0”,结果都是“0”。这种争论对改变教育现状没有意义。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互相指责、抱怨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家长以走入社会的未来进行思考,教师以培养文明的品质为终极,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家长更注重现实利益,教师则重视人生价值。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要使子女或学生成人、成才,但两者能力各异,路径不同,方法不一,不能简单地把学校教育那一套搬到家里来,不能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翻版和延伸,家庭教育有家庭教育特有的功能、性质、内容方法和途径,两者不能相互取代。现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搞文化知识学习,搞讲解补课,搞作业检查,而学校教育反倒要学生学洗衣服,购物、修理、功能颠倒,相互篡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归位、复位,各就各位,形成合力,让5 + 2 =7、8……共同铸就孩子光辉灿烂的明天,共同铸就孩子的未来。

第4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发展;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者构成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在“三育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家庭作为个别化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影响着其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家庭教育的定义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作了本质上基本一致,但表述上有所不同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1]140顾明远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2]381赵忠心指出:“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3]5根据对以上定义可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及其他年长者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施加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活动。实际上,现代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促进其人格形成和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科学的教育内容不仅有知识的教育,也包含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常情况下,家庭教育应发挥这些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教育在“三育一体”的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二、家庭教育错位的表现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社会的发展和延续中发挥着诸多功能。台湾学者高淑贵在《家庭社会学》中概括为:生物的功能、社会的功能、心理的功能、保护的功能、经济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娱乐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关系着家庭其他各种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4]23-24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教育的诸多功能之一,其良好发挥关乎家庭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家庭是儿童自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的,在儿童的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儿童的教育中属于奠基性教育。但是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构架中,学校教育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家庭教育则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地位的落差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错位,其总体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家庭化和家庭教育学校化,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主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自身的教育内容缩小和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变大,从客观上来看,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淡化及教育功能的失调。

(一)家庭教育内容唯智化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等。纵观现代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知识教育过度而思想教育不足的状况,家庭教育的内容呈现一种课程化的倾向,教育内容从全面的教育逐渐变成单一的知识性教育,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辅助功能的“度”,把本应在学校掌握的知识一味地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补习,而忽略了德行及其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逐渐唯智化。

(二)家庭教育目标功利化

家庭对儿童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怎样“做人”和“做事”,而不是所谓的“天才”“优等生”。可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代社会大转型时期价值观的转变,为了使孩子成为“优等生”,家庭教育变成了学历教育和特长教育,家庭俨然成为“第二学校”和“补课班”。父母热衷于对孩子高额的教育投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孩子选择特长班,而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理想,家庭教育的目标功利性变得愈加严重。

(三)家庭教育作用边缘化

学校教育源自于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人士对子女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平民百姓子弟受教育至关重要的途径,一定时期内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按年级授课制的教育形式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具有专业的教师授课,种种优势使得学校教育逐渐被“神话”,几乎包揽全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家庭教育则弃“本职”于不顾而过度依赖于辅助学校教育,造成了学校教育“统领天下”的局面,家庭教育慢慢地被“异化”了,家庭教育的奠基性作用也逐渐被边缘化了。[5]123-125

(四)家庭教育功能缩小化

家长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是由法律确认并加以保护的,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也逐渐缩小了,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教育功能逐渐扩大,变的无所不能,除了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之外,越俎代庖取代了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保育功能以及包办其他本属于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和父母之间聚少离多缺乏交流,孩子也享受不到家庭中父母的温暖,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缩小。

三、家庭教育错位的原因及危害

(一)家庭教育错位原因解析

1.国家宏观政策的负面效应

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缓解了人口众多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多,家庭教育问题随之产生,因为绝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其抱有过高的期望,父母为孩子的教育倾其所有,家庭教育便像是一个“赌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选拔和培养大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决定应试教育体制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拔人才,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虽然也十分重要,但是,总体而言,家庭教育辅助作用的“度”没有掌握好,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应试教育导向逐渐偏于知识化,出现了唯智化倾向。

2.社会变迁的负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都进行着大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变得日益多元化。中国教育随着改革开放也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传统式家庭教育的许多弊端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许多利己和拜金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特别是功利主义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平添了许多功利性色彩。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出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父母为了子女在人才济济的大环境下争取“加分项”,家庭教育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特长教育”。随着社会变迁加剧,家庭教育的变迁也在加速,主要指家庭教育的革新和变革。变革要求家长要正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任务,配合学校和社会从而达到教育的一体化作用,但是,家长却对家庭教育变迁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在教育行为上与学校教育亦步亦趋,家庭教育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两者在追求一致的“高分数”和“高升学率”的目标上不谋而合,使得家庭教育变成了“社会本位教育”。[6]加之社会舆论对学校教育优势地位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3.家长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以及家长角色缺位

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使得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很大的问题,就家庭教育的出发点而言,到底是为国教子还是为己教子之间矛盾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许多家长认为子女是其私有财产,在确立教育目标时一方面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赚钱的工具;另一方面,忽视孩子的兴趣把个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寄托于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主要目标与中心,即亲子一体化。我国桑标等有关父母意识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父母有着较强的亲子一体化意识,在亲子一体化方面,58.7%的父亲和59%的母亲认为“我觉得子女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7]142-143另外,有些父母自身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或者出于经济的压力和谋生的需要,无暇对孩子进行正确和有效的家庭教育,加之没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意识比较单薄,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像是送进了“保险箱”,逃避了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从三线城市流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父母外出务工的数量逐渐增加,家庭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单亲家庭、再建家庭、隔代家庭、寄养家庭等,甚至还有兄弟姐妹独立生活的家庭,父母“被迫”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没有在身体和情感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和保护,家长角色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是无稽之谈。

(二)家庭教育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危害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缺失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家庭教育的唯智化倾向及过多的知识灌输,使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缺乏新鲜感,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忽略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也容易造成孩子个性上的扭曲。教育界有句名言: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这种重智力发展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品行不端、心理极端、情感淡漠等危机。其次,过高的家庭教育投入,使得家庭教育生活化、平民化变得逐渐贵族化,父母变成了“孩奴”,“学校将家庭化”则为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推卸教育责任提供了契机和途径。最后,家庭教育承担了过度的教育义务,导致学校的教育难度反而加大,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8]92-94

四、家庭教育错位的对策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错位的问题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国家、社会以及家庭教育自身都存在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制定家庭教育法规及相关政策支持

1.制定家庭教育专项法规

教育权,依法理分为三类:家庭教育权、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校教育和民办教育分别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代表。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来看,我国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保护学校教育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但是家庭教育至今还没有专项法规予以保护。[9]24-28我国约有3~5亿个家庭,为家庭教育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无专门的法律保护,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立法应提上议事议程。我国自古代就有为家庭教育立法的先例,如1903年颁布的《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和民国时期颁布的《推行家庭教育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更是进一步强调“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轨道”,可见,国家已意识到制定家庭教育法规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家庭情况复杂,加之家庭教育的私人性和教育公共性的矛盾,决定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工作只能是一个从下到上,从地方到全国的逐步推动的过程,通过对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调研,进行全国家庭教育立法的可行性分析。2003年初,我国台湾地区颁布了《家庭教育法》,这些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国的家庭教育立法起到了奠基和示范作用。家庭教育立法应该更多强调的是家长的责任,通过立法可以约束家长的行为,对未尽家庭教育义务的父母追究法律责任,让家长认识到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政府,两者应平摊教育责任,对缺乏正确家庭教育观或缺乏教育能力的家长,可以在立法中制定相关的辅导和帮助的措施。例如要求父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强制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杜绝将未满16岁的儿童以各种形式在学校或他人处寄宿等。

2.相关政策支持以及应试教育改革

自2014年“两会”后各省尝试推行的“单独二胎”政策将有力地缓解独生子女的“赌注”教育,缓解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睦。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应该逐步进行改革,改革这种过度的教育导致家长的“过度”家庭教育,减轻学生的压力,减少单纯知识的灌输,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素质教育模式。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家庭教育注重培育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在“育”上,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人,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技能,体现在“教”上,致力于孩子知识的增长,使其成才,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10]114-117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要求一方面家庭教育不要过度地透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辅助学校搞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打破教育广义和狭义的界限,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事业,建立“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树立父母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此外,学校也应解放家庭教育,把属于家庭教育的时间还给家庭,尝试取消书面的家庭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作业,例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绘制“家庭树”,为父母洗一次脚,和父母同读一本书共同写读后感,等等,不仅发挥了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加强了亲子关系。

(三)继续推进家长学校,尝试建立家庭学校

以往的家庭教育仅仅只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或者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很少从家长教育的角度透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随着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包括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台湾通过的《家庭教育法》中指出,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包括父母的亲职教育。亲职教育概念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parentaleduca-tion”,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11]118-121在我国,这种亲职教育的载体便是家长学校,1981年在上海市创办了第一所家长学校,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形式,也是教育改革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创举。以色列有一句教育名言:一个好母亲胜过100所学校。所以说合格的父母,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更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逐渐重视,父母是否具备家庭教育资格以及教育能力如何变成人们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孩子的出生证并不代表父母具有教育子女的合格证,家长的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水平通常与家长素质成正比。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获得教育子女的相关技能技巧,重塑家长在家庭中教育子女的角色,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家庭学校”是产生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种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适龄儿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的教育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学习课程。[12]103-106“家庭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推进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因此我们鼓励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父母通过“家庭学校”培养子女。同时,“家庭学校”需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予以保护和支持,还要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并且需要社区教育提供图书馆、宣传栏、健身房等辅助设施。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父母要深刻领会家庭教育的真谛,以正确的心态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针对家庭教育愈加严重的错位现象,要正视并且积极地寻找对策,通过国家、社会以及家长三方的共同努力,让家庭教育回归正常,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高淑贵.家庭社会学[M].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8.

[5]孙山.关于新时期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2007(18).

[6]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张莉.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J].文教资料,2012(7).

[8]仇燕.论家庭教育的“过度”问题[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4).

[9]徐建,姚建龙.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10]梁炜昊.论家庭教育的责任缺位与理性回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

[11]王心怡.对当前家庭教育特点的几点认识[J].科学中国人,2008(9).

第5篇

1.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这些错误观念不转变,家庭教育将难以有大的发展。“成绩至上观”、“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无用观”等观念的存在使得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使家庭教育者转变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2.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甚至已经赶超了城市家庭,只是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教育者还没有家庭教育的投资意识。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投资的意义,量力对家庭教育增加投资。

3.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农村家庭教育方式多为严厉型或放纵型两个极端。在这样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下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者应当积极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引导但不可过于干预,包容其个性发展但不可过于放任,促使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4.建立一个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服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多是处于自发的、比较随意的状态,还没有科学、规范化的教育引导机制,特别是实施这种教育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在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经济方面的保障上都还存在薄弱环节。长效机制能帮助家庭教育者了解家庭教育功能,指导家庭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及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家庭教育者多途径获得教育信息和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使家庭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

二、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来那个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观念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更被封建家长奉为圣言。然而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一些农村这一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教育者,许多家庭教育者仍然不愿意将太多的金钱投入到女性受教育者身上。引用龚继红,钟涨宝的“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直接投资的影响”调查资料就能清楚的看到家庭在各项事务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家庭男孩的教育。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农村长期以来积淀的思想观念是不无关系的,以男为重、重男轻女的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发生的。“教育平等观”与之相对立,许多城市家庭是独生女,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了男女平等观,并且在教育中实践了教育平等观。

3.家庭教育者自身状况

家庭教育需要通过家庭教育者来实施。因此家庭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地位等因素也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家庭教育者自身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因素

家庭教育者的职业背景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上直接发生,而且职业习惯也影响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文化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者的教育经验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还需要从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各类刊物中汲取经验教训,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而很多农村家庭教育者文化素养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进而影响教育质量。

(3)与学校合作态度

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及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合作态度。这种态度影响家庭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家庭教育者与学校不合作,就不能得到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家庭教育,进而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0.

[3]高平叔.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4]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亲年研究,2005,(3):19.

[5]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4.(4):107-108.

[6]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第6篇

一、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实际需求

总体上家庭教育趋向极端化.一是抢抓“教”教育,表现为早学,多学,深学;二是“教”育代替“养”育、关心、关爱,轻视了的身心关怀和抚育。即便是关心层面的,家长也常常用“教”的方式进行。那么,现实中在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呢?(一)约1.5周岁之前阶段的学前儿童1.5周岁作为分水岭的依据是此前的学前儿童对母亲有绝对的依赖,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是关爱其生理健康需求,避免与事物接触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尽量让学前儿童与亲人一起生活,培养亲情;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与生活环境接触,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二)约1.5周岁至入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具备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观念,有自己喜好的生活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更为生动,依赖父母动机更为复杂,比如爱与同伴一起玩,爱户外活动,爱玩玩具,对新事物爱观看、探问和模仿等。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有了“你”、“我”、“他(她)”的概念以及万物(它)的意识。那么,家庭教育不能不顾及学前儿童智力成长的发展,减少“家长判定式”教育,从而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从玩耍及生活中体验家庭教育。(三)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对家庭教育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学前儿童对教师、同学、学校等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渐渐削弱,学前儿童倾向于探索好奇事物、选择和偏好某一衣食、与同伴交往、展示自我等。此时,家庭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否则就会挫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因此,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事事都得小心,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智力成长与身心状况。

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模式基于家庭教育“两个极端”和“三个矛盾根源”的现状以及学前儿童的现实需求,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向着科学、实效的“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一)“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关心、关切、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换句话说,要从身体和心理来关心、注意、关怀、满足、抚养学前儿童,超越了单纯的身体关注或单纯的心理关怀,突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视。“适度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学前儿童的学识教育,而是要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综合因素来考量学前儿童的教育种类和深度。其综合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实际情况,还包括衣、食、住、行、喜好等。(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1.“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关爱”+“适度教育”的结果,而是“关爱+适度教育”综合能量的考虑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有充分认识,即在“关注身心”的基础上获取认识信息,选择与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相一致的家庭教育内容展开教育。同样,“关注身心”也得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渗透,不是单纯的关怀,是关怀中有教育,即“温暖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慢慢地缓解。一方面家庭教育重视了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满足了学前儿童的成长实际需求,体现了实效性;另一方面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了家庭教育,采取学前儿童乐意接收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不仅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增长了学前儿童的学识和推动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性。2.践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能打破现实社会中家庭教育走“两个极端”的局面首先,关心不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财富,而是在身体和心理共同关注下对学前儿童进行物质和精神满足。其次,教育不是以成人的主观判断来设置种类与活动形式,而是打造更加天真童趣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学前儿童能保持恒定的学习兴趣和拥有健康的身心,为今后学校教育生涯奠定基础。

作者:潘军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第7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Hofstede的文化维度 差异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2-02

1 引言

家庭教育之所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塑造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家庭也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然而,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是大多数中国家长共同弊病。因此,中国家长的当务之急便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成功的和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与经验。

梁延秋(2008:15-17)指出,我们应该从文化、历史、社会的角度研究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从而为接下来的研究指明方向。黄河清认为应从跨文化的视角来比较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内容,如意图,结果,方式等(黄河清,2003:4-6)。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权威的跨文化理论来分析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以期找出更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被公认为跨文化交际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它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分析中美家庭教育在内容上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向中国家长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帮助他们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2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

2.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Hofstede认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Hofstede,1991:51)。具体来说,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成员的高语境(high-context)倾向和低语境(low-context)倾向。美国文化人类学家Hall认为高语境倾向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将想要说的意思与交际时的语言文化环境结合在一起,含蓄地表达出来:低语境的交际方式则截然相反,人们有什么就当面直接地表达出来,不绕圈子。(Hall,1976:103)

2.2 权力距离维度

根据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掌握权力较少的那部分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这一现象能够接受的程度。”(Hofstede,1991:28)该维度强调权利,平等,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此外,权力距离的大小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组织结构联系紧密。

2.3 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

在Hofstede看来,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指不同文化的成员有不同的性别意识:不同文化的成员对性别角色有不同的认识。Hofstede认为,在男性化社会中,性别角色十分明确,即男性成员应该自信、坚毅,重物质上的成功,女性成员则应该谦虚、温柔,注重生活质量;相反,在女性化的社会中,男女都应该谦虚、温柔,而且注重生活质量(Hofstede,1991:71)。

2.4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

Hofstede指出,不确定性规避就是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造成的恐慌表现为精神紧张或期盼未来的可预见性。(Hofstede,1991:113)科技,法律和宗教是人们规避未来不确定因素的三大法宝。高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国家的人把未来看作是敌人,因此他们尽自己所能地工作来规避未来的不确定。他们具有很强的行动力却不喜欢创新的工作。然而,低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国家的人为了能够享受生活而不喜欢将自己的创新成果付诸实践。

3 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风格上。进一步地说,教育风格主要包含了道德教育,拉近家长和子女之间代沟的方法和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接下来就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对中美家庭教育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3.1 美国

3.1.1 道德教育

美国的道德教育以其宗教性著称,这都要归功于美国的低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宗教是美国家庭教育的关键一环。例如,每周,家长们都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教堂做礼拜并用圣经里面的典故教诲孩子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毫无疑问,这一举动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此外,美国的低权利距离指数使得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不会将死板的规章制度灌输给孩子,以限制他们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当然,家长有责任帮助自己的孩子做出合适和正确的选择。

3 .1.2 拉近家长和子女之间代沟的方法

由于美国属于低权利距离指数的国家,人们有很强的权利意识,因此家长们喜欢用民主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协商和沟通。这使得家长在处理与子女代沟的问题上更加的理性与直接,也使得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喜欢聆听子女们的心声并积极地让子女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从而构建了和睦的家庭环境,使其更好地为美国的家庭教育服务。

3.1.3 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

美国人祟尚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使得美国家长并不强迫自己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知识。家长认为兴趣是孩子学习的良师益友,当他们的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难题而气馁的时候,家长会努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适当地引导自己的孩子找到问题的答案。美国适中的社会男性化和女性化指数使得美国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女生对她们多加照顾。这就促使美国所拥有一大批精英中,女性的比例毫不逊色与男性,如希拉里・克林顿等。

3.2 中国

3.2.1 道德教育

高不确定规避指数和高集体主义指数决定了中国道德教育以历史文化为特色,以集体利益为优先。中国人的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免受未来灾难侵扰,将许多经验总结成书,代代相传。其中不乏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著,而这些名著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如勤劳,节俭,集体为先等)的载体,时刻影响着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千百年来,虽然中国的家庭教育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核心精神(即敬老尊贤,安分守己,集体至上,个人次之等)却一成不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家庭教

育压抑了中国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不利于他们今后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2.2 拉近家长和子女之间代沟的方法

中国家长喜欢使用间接、含蓄和严肃的方法来处理与子女之间的问题,这是由其高权利距离指数决定的。在中国,家长不善于以直接的方式关心自己的孩子。比如,家长常常烧些好菜来鼓励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通过拥抱,亲吻等直接的行为来表示他们对子女的爱。为了在子女面前展示自己的威严,家长们通常以惩罚来限制子女的行为而不采取柔合的方式来感化子女,尽管后者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这常常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矛盾特别突出,最终导致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的出现。

3.2.3 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

在高权力距离指数和高社会男性化指数的影响下,中国家长对与子女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明显信心不足。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时刻需要自己的照顾和帮助,这一点在女生的身上更加明显。最终这导致了家长包办式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并迫使他们的子女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性有增无减。这就是中国的孩子不论在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在抗压能力上都明显不如美国的孩子的症结所在。

4 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教育背景,笔者从文化维度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下列几点建议以期提升中国家庭教育的质量。

4.1 权力距离方面

中国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中国的家长必须知道,直接的情感交流比起死板的惩罚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近一步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应该以孩子的意愿与兴趣为核心,多关注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他们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方面

中国家长应该让他们的孩子明白集体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个人不能压抑自己的才能来为集体利益服务。这是因为个人杰出的才能所做的贡献更能为集体的发展带来契机。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要引导自己的孩子们养成快乐学习的观念,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服务集体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学习的主动性,为祖国的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也为今后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对称;家庭教育;人际关系;主体间性

一、“信息对称”概念刍议

综合学术界现有的使用“信息对称”概念的研究来看,笔者总结认为“信息对称”概念包含了两层深意:一是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环境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促成了信息对称环境;二是指信息关联方对信息认知的程度是对等的,强调在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人们具有掌握信息的同等水平。然而个体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诸因素导致的差异,使其虽然共处于信息对称环境下,却仍然可能出现信息认知不对称状态。由此可见,这两层含义是逐步深入,信息对称环境是信息认知对称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信息不对称理论”还强调不对称信息是一种常态,是必然,对称则是动态偶然的。在教育领域使用“信息对称”概念涉及了以上两个层面,前者是教育信息化创建的教育信息对称环境,后者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具有对称的教育信息认知。

二、信息对称环境对传统家庭教育中“人”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的构成单元,是实现个体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角色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个概念清晰地说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即家庭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它不仅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还有着特殊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具有血缘或拟血亲关系、最亲密的情感关系和法定的亲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之上,具有教育取向的家庭人际关系。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两极化单向传播关系,长辈掌握了信息的控制权,晚辈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单一单向的,所以家庭教育呈现出家长专制,主一客体分化、作用的特点。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通讯电子信息技术进入家庭,家庭信息系统为家庭各成员创建了信息对称环境,使他们具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利,从而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信息的分布形态,对传统家庭教育中“人”及其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对称环境对个体发展要求的影响。二是信息对称环境对家庭教育权威的影响。三是信息对称环境对家庭教育信息分布形态的影响。信息对称环境打破了权威,促使家庭教育信息分布多元化,而且新知识更趋向分布于年轻一辈当中,从而使基于信息对称环境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

三、信息对称视野中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重构

(一)重构取向。信息对称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是以信息对称环境为基础,以信息认知对称为目标,建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主体间性首先肯定了“主体们”的存在,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中,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打破了传统“主一客”体的关系性质。其次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扩展,其本质仍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再次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来发展个人主体性。

由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人际关系的主一客体二分思想十分深入,在重构过程中内在地要求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取向,有利于建构家庭成员间的共生性教育关系。主体间性关系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主体性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第二,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和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第三,它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和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第四,它意味着墨守共同的规则,交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第五,它意味着主体和自然界的和谐。”

(二)人际角色分析。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们既存在教育关系又存在不可替代的亲子关系,所以根据家庭成员间的抚养监护关系以及个体成熟的差异特性,家庭教育的人际角色主要分为长辈角色和晚辈角色。家庭教育中长辈角色担任着认知、评判、指导等主要工作。作为成熟的个体,长辈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教育者。长期以来,长辈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其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发展。然而家庭教育中晚辈的主体性不可忽视,虽然晚辈多是心智不成熟的个体,但他们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信息对称环境下,长辈与晚辈之间获取信息对称,使得两者的信息分布差距不断缩小,晚辈角色的主体性特征不断显现。信息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晚辈能够更快地掌握使用信息对称环境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具备了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快速认知的优势,致使得现代家庭教育中不断涌现“文化反哺”现象。所以长辈与晚辈都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在家庭教育关系中长辈与晚辈之间存在着“主体一主体”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同时肯定了长辈角色的主体性与晚辈角色的主体性,对于重构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关系的特征。(1)平等性。平等性首先肯定了家庭教育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教育交往时应该相互尊重。在信息对称环境的支持下每一个人的教育传播机会平等,不仅受教育机会平等,表达、解释和传递教育信息的机会也平等。(2)交互性。基于平等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交往是一种交互性的活动。个体的发展不是来自外在的单纯作用,也不是源于自身的潜能发掘,而是一种相互作用不断生成的。(3)理解性。持续健康的交互对话需要理解,理解在家庭教育交往中发挥了主要作用。(4)发展性。发展性是重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目标和支点,家庭教育主要以发展家庭成员的道德情感、价值取向、人格认知为目标。

四、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重构策略

(一)树立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长辈的教育观念是重构家庭教育关系的起点。所谓观念就是人们处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它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动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内容和目标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发展,促使长辈不断认识到晚辈的主体性特征,反思其教育问题,更新施教观念。另一方面,长辈还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勇于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新技术、新知识,放弃传统的“父道尊严”思想,积极融入后喻文化,与晚辈建构良好的互动交往。

(二)重新理解“长辈权威”。家庭人际关系受到社会、心理、伦理等方面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家庭生活特性。由于社会法律、种族伦理、生活需要以及先验知识建立起来的“长辈权威”,不会受到信息对称环境的致命性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的“长辈权威”不是专制,而是长辈合理使用以加强亲子主体间性关系的工具。长辈的管教方式应有利于晚辈对长辈正确指令的认同、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晚辈身心健康成长。

第9篇

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保障,即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来源结构一般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大主体对教育的投资。其中,个人对教育的支出,即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投入是指一个家庭为使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和接受好的教育而支出的费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即家庭对教育成本负担的份额明显增大,这对解决我国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家庭教育投资虽然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但这些支出在弥补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及满足不同家庭子女的差异化需求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提高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福利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学校发的各种福利津贴及由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获得的额外利益。[3]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情绪,与其他行业人员工资收入的反差致使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足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其教学质量存在正相关性。目前我国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由于政府教育投资限额,学校可灵活支配的教育事业费不足,使得教师工资相对而言仍比较低,于此需要拓宽学校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在缓解学校经费不足方面有助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进而有利于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2.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

教育投资的客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亦千差万别,于此其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需要家庭教育投入来满足,比如选择重点校需要缴纳较多的择校费以及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教育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家庭需要对子女受教育进行额外的投资。另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个体的天赋秉性都是不一样的,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别,此时家庭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小孩进行额外的投资,有助于其跟上学校教学的进度,从而对义务教育质量整体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校不可能为了少数孩子某些方面的爱好进行单独教育,这样家庭通过投资可以弥补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投入偏差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

伴随着教育扩招出现的“学历热”现象,驱使家庭对子女教育过度投资,使得家庭教育投入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不同收入家庭之间教育投入的差距拉大、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以及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盲目攀比等等,使得教育不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更加突出。

1.不同收入家庭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加剧了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性

现阶段,我国居民家庭总体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是偏高的。通过观察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与高收入家庭旗鼓相当,甚至略高于高收入家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家庭对教育资源占有不足导致教育质量水平的低下;外加教育补偿功能的诱导,使得这些家庭为了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比例,甚至出现与高收入家庭之间攀比的现象。越来越高的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较低的社会资本使其无法承担,最终其子女仍将丧失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加剧了不同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公平性。

2.家庭对子女的学校外教育投入远远超过学校内教育投入

我国义务教育虽然实行免费政策,但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投入在满足不同家庭子女多样性的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支出,主要分为学校内教育支出和学校外教育支出。学校内教育支出又被分为一般支出和特殊支出,一般支出主要是指家庭缴纳给学校的学杂费和其他费用这两项支出;[4]特殊支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以中小学的择校费为主体。学校外教育支出,主要包括家庭给子女报的培训班、补习班、家教等直接支出;当然还包括一些校区房租费等间接支出(见表1,表2,表3)[4]。通过对有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研究发现,学校外支出已经超越了学校内支出,尤其在课外培训班、特长班和家教这三个项目的支出上(见图1)[4]。家庭这种过度的学校外教育投入加重了子女的学习负担,而且容易使受教育者对学校教育形成抵触心理。

3.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偏好导致稀缺教育资源的浪费

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是希望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即优质教育,以期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然而绝大多数家庭对优质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主要聚焦在资源的扩张和提升上,缺少对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思考[5],即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一定能确保产生优质的教育。如今许多学校,经过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在办学硬件设施上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现代化水平,但是相应的教学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提升。家庭教育投入过度倾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反而会使得原本就稀缺的优质资源更加紧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优质资源本身的最佳配置,影响其效用的发挥。另外,这种投入取向还会使部分“薄弱”的教育资源过于闲置,达不到应有的利用程度,造成资源浪费,如乡村学校的衰败与希望学校的空置,是与家庭教育投入取向的变化分不开的。

三、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

在推进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投入存在过高或者过度现象,引发了择校热、教育机会不平等以及稀缺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使其效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1.科学制定家庭教育投资目标

我国目前家庭教育投入整体上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教育投资行为,大多数家庭承受着严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处于这一层次的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家庭教育投入的水平与高收入家庭相当甚至更高。首先,不同收入的家庭应该根据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投资目标,盲目攀比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会降低家庭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其次,家庭还应该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对其接受教育进行投资。每个孩子的天性禀赋是不同的,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家庭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教育投资的目标,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2.合理分配家庭教育投资结构

通过上面对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分析,我们看到家庭用于学校外的教育支出比重要高于学校内教育支出,而学校外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培训班、补习班以及聘用家教等项目上。可见,目前家庭的教育投资主要是智力投资,对非智力层面如德育、文化兴趣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很低。这一投资行为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容易被培养成一台考试机器,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投资者即家庭而言,其教育投资的回报率,从长远来看将会低于其预期的收益。因此,家庭应该转变以往重智轻德的思想,树立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在家庭教育投入时,要全面考虑及合理分配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投资比例。

3.有效引导家庭教育投资取向

第10篇

近些年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亲叹息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常常面对自己的小孩感到头痛不已。从报刊杂志上也不难发现不少发生在家庭中的触目惊心的案例,其中因为教育冲突,有关父母亲被子女杀害、子女离家出走、跳楼、服毒自尽等的家长与子女关系不协调的案例,以及许多未被报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孩子”,都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有以下:

(一)家庭教育好走“极端”

第一,家庭教育好走“极端”主要是棍棒教育法。中国有句俗语叫“棍棒出孝子”。不可否认,古今中外,一些家庭“棍棒”式教育也有其积极的作用,的确出了不少人才,但“棍棒”未必就能出人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动不动以棍棒相加,以分数压小孩学习。或加倍罚作业、罚站、罚跪,双休孩子上“家教补课”;或逼学钢琴、跳舞、书画等五花八门的项目,剥夺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一些孩子被严重摧残了身体和幼稚的心灵,致使部分孩子对其父母产生厌恶和恐惧感,有的甚至自杀、离家出走,有的还有杀亲人的念头和恐怖行为。如发生在2000年的浙江金华徐力杀母事件,震惊了中国教育界。第二,“溺爱宝贝”。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向“溺爱”的倾向发展也在不断蔓延,成了众“亲”捧月!由于家长缺乏科学的教子观念,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有的家长将孩子置于“保险柜”里,整天捧着哄着,舍不得让孩子受到各种委屈或挫折;有的家长双方教子观念不协调,你管我宠,时常在教育孩子面前发生冲突、摩擦等等。这些做法往往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和不良品质,变得自私、孤独、怯弱、冷漠,捣蛋、搞破坏、说谎等,从而偏离全面发展轨道。马卡连柯说过:“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是会使孩子遭到毁灭。”第三,放纵不管型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在严教与溺爱间无法把握其适度的分寸,或是自身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对孩子不闻不问,犯了错误轻描淡写地说两句,对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置若罔闻,来一个折中主义。这样的折中不仅有愧于为人父母,更有愧于社会。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可以为家长纠正这些错误的教子观念,为有疑难问题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班级提供针对性强的教育咨询,帮助孩子和家庭回到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轨道上。

(二)家庭教育的教养环境不良

家庭教育的教养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家庭环境虽不是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而精心设置的,它是家庭各种生活活动空间的载体。但这些客观环境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孩子。目前部分家庭的教养环境存在相当大的弊病,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一,部分家庭父母离异,无法给孩子完整的爱,使孩子健康的心灵蒙上阴影。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孩子都会影响孩子个性的良好形成。据某些教育实践调查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双差生。许多到教育咨询室咨询的家庭也是单亲家庭。第二,家长的道德水平不高。家长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例如,父母亲爱说脏话,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脏话连篇。父母亲爱占便宜,随地扔垃圾、吐痰、在家聚赌、搓麻将等低素养的行为严重干扰着孩子向良好方向的发展。

对于家庭教育的种种弊端,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可以发挥查找家长教育方法和态度、家庭教养环境等多方面的失当之处,纠正教育孩子的过激行为和过高要求,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杜绝“高压”粗暴做法,尽量多一些理解、鼓励、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咨询者充分运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对前来咨询的家庭人员查找孩子成长困难的原因所在,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并长期跟踪建议的执行情况,耐心地帮助孩子和父母正确成长。

二、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家长学校的补充

家长学校是业余性质的成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八十年代中期,家长学校作为教育战线的新生事物出现后,各地纷纷效法,几乎遍及城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能坚持下来,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教育的却不多。原因在于,第一,办学主体认识不足。家长学校按办学主体分为两种:社区家长学校和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各个办学主体对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认识不足,有的在办学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甚至有人认为学校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平时教师进行家访,就叫做办家长学校。其实为名不副实。第二,不切实际,效果难以体现。开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百分之百”的教育面,而将各年级全部家长都请进家长学校接受理论教育,时间一长,矛盾逐渐暴露。如此一来,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不突出重点,满把抓,家长学校的实践性就不得以很好地发挥。第三,家长学校的管理缺乏物力、财力和师资上的支持和保障,使其难以坚持有效地办下去。第四,家长学校在分析和帮助问题孩子上,没有切实地能够从细致上帮助其走出困境。

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咨询和辅导,可以补充家长学校办学及其功能发挥的不足。曾有老师如是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众多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也不缺乏能力超群的教师,但十分缺少对家长成长的一对一的教育咨询和辅导!”本人曾在一教育咨询机构见习,聆听咨询者对父母和孩子的咨询过程,并跟踪其结果,认为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可以起到有效教育父母和孩子的作用。另外,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还为家长获得家教知识开通了一个新的渠道,针对困难的问题把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向家长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之家长学校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理论得以更深刻地运用与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人的研究初衷。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构架中介的作用。

三、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终身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在学龄阶段所接受的学校教育,而包括了他终身成长所能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有其重要性。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认为受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以最好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知识。纵观一个人的一生的角色变化,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着孩子、学生、劳动者、夫妻、父母、爷爷奶奶、亲朋好友角色等。且在大多数角色时期,人都可以在那一时段接受到为适应与发展角色所需要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如在学前期,接受幼儿教育,在学龄期接受学校教育,在工作期间接受劳动和职业培训,在进入老龄期,有老年人教育。但甚少有正规的家长教育。社会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当人们在担当父母亲(家长)的角色时,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以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角色转变,使孩子能够在家庭里健康成长。“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终身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它消除了一次性教育带给人的失败的苦恼,允许并提供人们多次选择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使众多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父母有机会再次学习,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教育好下一代。

终身教育的落实,家庭教育是根基,父母自身不仅须有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要支持孩童的学习,一起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与发展,为父母成长为有素养、高素质的家长提供可能的机会。从准父母到父母,从缺乏科学家教知识的父母亲成长为成熟的家长,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一个家长成长的好地方,符合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启蒙之地,父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把启蒙老师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素质、科学的教子观念的家长,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能够担当此任。国家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应大力倡导这种机构的开办和发展,并帮助其成长壮大,让其为我们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家庭的和谐幸福尽一份力量!“我们的教育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培养少数的成功人士,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父母亲!”合格的家长,从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走出来!

参考文献:

[1]持田荣一等著,龚同等译.终身教育大全[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6.480.

[2]张玉林.论目前家庭教育的弊端与对策[J].贵州教育(半月刊),2005,(15):21-23.

[3]纪森,韩永炼.谈如何巩固家长学校[J].镇江高专学报,1995,(2):71-74.

[4]康万栋.办好家长学校的几个问题[J].天津教育,2003,(4):12-13.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

人的一生也是情感的一生。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有着较为完善的情感教育,也就奠定了人格以及性格方面培养的良好基础。小学教育是情感教育构成的关键所在,适合于小学的情感教育机制也是值得和需要细致探究的。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精神状态

在情感教育以及知识教育方面,教师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要以学生的角度,对教育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进行情感教育的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主动引导、充分激发,要让主体作用有效发挥,也就是在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不同行为后的潜在道德选择性。

2.情感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心理特征充分尊重,若过分放松或者操之过急都会让倦怠感由此产生,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要将年龄水平和情感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让价值观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通过多角度思考,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是由于小学生还在道德情感的初期阶段,不会显示出主要的特征,在引导方面是较为容易的。可以在未来为我国贡献出一定的力量,将自我价值有所体现。让是非选择帮助儿童正确面对,具体要注意的不是替代他们做出决定,而是充分的协助其开展,要让他们养成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

二、学校教育对情感教育的作用

1.对小学生情感健康需要妥善保护

小学生情感方面一般是外向、活泼的,同时变化较快。从原来的单一个体,不断的展现出集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的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感。小学生接触的事物不可能全部是适合的,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规避不利的影响,让他们接受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例如:小花是个内向的单亲孩子,在学校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这样就是要引导其消除其障碍,树立沟通的信心,通过让其参与集体活动,增加与其他同学的沟通接触的机会,保护其情感健康。也就是,集体活动能够带动小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升华,可以让学生们逐渐将自身的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全方位的展现,而不是只外向的将自身的好奇心散发出来,而是和周边所接触到的事物有所适应。

2.帮助小学生学会情感调节

调节情感主要指的就是,小学生自身对待不良情绪时的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对小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当下的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相当于一个集体的社会,需要具备分享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在小学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们将稳定的情感有所建立,利用教育的疏导,帮助学生们拥有自我调控情感的相关能力。要努力让小学生可以完善的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情绪,要将培养情感的能力放在首位,虽然大多数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刚进入到学校中,会进行一个改善的流程,通过教师这一领导者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让小学生可以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三、家庭教育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小学教育中,每周5个白天的上课时间是跟老师和同学度过的,其余晚上及周末双休日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样其实学校教育的时间是不多的,而更多是家庭教育时间,也就是家庭教育显得非常的重要,其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更加广泛,故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还是值得探究的。

1.父母行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在家庭中可以获取一切,父母和家庭的力量对于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已经由于父母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教育,然而进入到学校的阶段,更加需要同父母开展有效的配合和沟通,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实质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情感发展方面,以及生活感悟方面,对儿童的影响是较大的。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同样重要的,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教育阶段将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才可以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类拔萃。

2.父母言行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品德修养、上进心、自信心的养成,第一时间的信号就来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模仿、学习和强化。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在不断成长之后会充分显现出来,许多人到了成年之后,所选择的职业与父母的职业是相识的,具备着与父母相类似的生活习性,有可能还会将异性父母作为自身的择偶标准,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是由于父母和家庭影响力而形成的。所以,父母的言行就是小学生的“模仿”言行,会完全的根据父母言行推断事情的对错,怎样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成怎样的孩童是至关重要的。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与家长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小学生的情感回馈有所生成,才可以将教育效果显现出来,想要获得优质的情感教育,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小学生情感教育从父母开始,接着在学校中由教师继续完成,具备一定的连续性,不可以进行阶段的划分,要力求将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顺畅开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传统伦理思想 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论著以及网络上的各种家庭教育经验层出不穷,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很显然,有些封闭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是,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蕴含着很多科学的甚至在如今来说还可算得上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精髓,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和发扬光大。如果能够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一个全新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这所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能够出色地完成其教育任务。

1.启蒙教育,以德为本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这句古训告诉了我们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智能至上,特别重视个体的自我教育和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智能已逐渐弱化,人们对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智育期待冲淡了对德育的要求,面对如今社会上许多道德退化的现象,我们在无奈遗憾的同时,其实也应该对教育产生深思,而作为第一启蒙教育场所的家庭来说,传承“德育为本”的传统也显得尤其重要。德育,说白了也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作为家长应当明白,子女的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也许各个历史时代的德育的具体内容并不尽相同,但以德教为本的原则不会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2. 尊老爱幼,家睦邻和

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等观念至为深入,这些观念也是培育家庭和睦气氛的肥沃土壤,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与否关系家庭兴败福祸,因此,家庭和睦是家教思想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传统教育中这种自上而下的道德教化使儿童从本身的生活体验中获得尊老敬长的情感,自然而贴切。先天的血缘关系加上后天的养育关系,使儿童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尊老爱幼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必要条件,尊老爱幼可简单地归结为孝与慈这两种思想,孝不仅在于供养,还在于尊敬;“慈”则是长者爱护幼小,孝慈思想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在家里能够做到循人伦礼仪,延展到社会上才会以礼待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亲具有传统妇女所具有的多种美德,同时,她也要求我们按照她的道德标准处事做人,因此,我们兄弟姐妹虽然各自组建了家庭,但还是在一个锅里吃饭,在母亲的影响下,大家你尊我爱,和睦温馨。我的女儿自出生后就跟我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她从小就知道好东西要先孝敬老人,对待邻里、伙伴,她知道尊敬老人,爱护幼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可爱”,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这也使她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形成了一种成长的良性循环,为她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勤奋节俭,自强不息

对于当今很多家庭来说,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节俭”已经成了很陌生的一个词,父母长辈们宁可苦自己也不肯亏待孩子,许多孩子很难体会甜蜜生活的来之不易,对生活中的享受觉得理所当然,他们不能承受物质的挫折与艰苦,更不能承受精神的挫折与艰苦。古人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强是我国人民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只是为人之道,治家之方,也是兴国之策,也是让一个人愿意坚强面对困难的基础。坚强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磨砺的结果,这是那些多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挫折教育”无法达到的,没有现实不断的磨练是不可能修养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的,而这种高尚的人格才是中华民族的气节所在,要使这种人格成为中华儿女普遍的追求,必须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培养。

4.诚信克己、慎言向善

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主张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要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古人还主张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这些都是当代教育所追求的良好品质。“民无信不立”,以此来要求下一代的言行,培养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1.握拳变握手,共同创和谐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虽提倡尊老爱幼,六亲和睦,但这都是以家庭成员各自恪守自己的角色规范为前提的,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稍有不满就挥舞拳头。我们在传承祖先优良传统的同时,不妨将紧握的拳头展开,握住孩子的小手,将居高临下的俯视改成蹲下身的平视,耐心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孩子们从各种开放渠道所接受的信息有时候远远超过了忙于工作的家长们,而且,孩子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掌握新鲜事物的能力和速度也明显高于家长,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生理角度,孩子在信息的学习和运用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作为家长,应该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勇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必要时放低身份向孩子学习。在一个家庭中,在遵循长辈爱幼、晚辈尊老的同时,长幼同样可以是朋友关系,这样既不失礼数又能有现代家庭气息,使孩子由被动甚至是被迫接受教育变为自动自觉地吸收各种知识,并促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

2.激辞变激励,赏识促发展

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但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却是主张从严教育,对孩子轻则批评重则体罚,即使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出色,也因为怕孩子自满而对赞美惜字如金,而且,由于遵循谦虚的美德,在外人面前更是疏于表述孩子优点,总是尽力挑孩子的毛病。即使在现代家庭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会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数落孩子的过错,有时候甚至吹毛求疵,认为这样做才是真正为孩子从情感上、思想上、行为上给予的最大帮助,能使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得到身心全面地发展。其实,这种肆意地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等令孩子特别反感,只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变得自卑而怯懦。因此,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最想依靠的亲人,家长亟需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将自认为是为孩子好的过激的言辞咽下去,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以发现闪光点为突破口,给孩子以鼓励和赏识,来打造孩子自信、自尊的基石,使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挑战!当然,赏识并不排斥批评,只是我们要讲

究批评的艺术,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具体的、委婉的、中肯的建议,使孩子觉得,自己只是在某一时间、在某一件事情上处理方法不对,而不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严格要求孩子固然重要,而保护孩子的自尊更有必要,严中有宽,宽而有度才能让孩子全面协调发展。3.服从变服气,与子共成长

传统家庭教育以培养服从和忠孝思想为主要目标,用传统道德礼教来束缚、制约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从出生就接受服从思想的灌输,因此,他们很难有自己的主张,更别说创造力了。现代教育提倡创造性教育,因此,一切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旧观念都有必要改革。从孩子在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起,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必须依靠成人的努力,除了教育机构的系统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家庭一员,对家庭里的一切都有一份责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商讨和启发式的,这样孩子会自觉接受他们也认同的正确观念;当孩子对家长的要求有异议时,必须先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确实是要求过分,就虚心向孩子认错,这样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相反的,孩子觉得自己是和家长平等的,他们会对家长更心服口服。如果自己的要求确实有理,那就向孩子阐明理由,让孩子从内心真正接受并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