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文化的价值

乡村文化的价值

时间:2023-06-12 14:4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文化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文化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 乡村生态;古村落;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乡村生态的主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乡村生态收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因为缺少生态保护意识和美学观念,再加上对乡村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强烈需求,给乡村生态的原生态资源和美学价值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美学角度对乡村生态村落展开以下三方面讨论。

1 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

我国正在将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以配合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脚步。许多乡村在多种文明互相影响的发展中,盲目的寻找乡村生产效益和生存物质保障,早已将乡村的生态文明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的更是彻底失去了意识观念。因此,对传统文明和美学价值观的拯救教育是刻不容缓的。海德格尔说过:“拯救地球不是指无尽地开发利用自然甚至导致自然枯竭;拯救地球也不是要征服地球,让它从属于人类,那离掠夺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目的,找对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10 月颁布的,其中明确指出:要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强调。我国分布比较广的乡村拥有不少这样的“遗产”。这些“遗产”有的因为被破坏不再像从前那阳光才美丽,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美学价值不会因外形的改变而褪色。可是很多地方视其为用之不竭的“招财树”来实现他们的经济目标,歪曲了它们的美学内涵,不分主次的把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及美学价值当成发展经济的工具,导致现在古城、古庙、古道。古建筑失“古”,毫无计划的在其领域胡乱建造,代替了原始的自然人文风景,如此不尊重美学原则和历史财富,只会使珍贵的“原生态”美学韵味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美学角度来说,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传承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和随性的人文自然遗产,是生态美学的历史财富,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效结合,也是他们的美学价值所在。对于建筑群、石雕和碑刻、铭文、洞窟等文化遗产,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些特殊文化和典型的艺术风格,不管是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所表征的都是真、善、美的结合——丰厚的历史财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多彩的美学韵味三者的统一。

2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的美学价值

古村落成为特殊文化遗产的依据是其艺术价值、科学及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中国现虽然遗留下来为数不少的“古村落”,但够得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却屈指可数,因此无比珍贵。古村落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可是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却不被重视。所以,必须加强政府、村民和游客的美学意识和古文化保护教育,让人们清楚古村落真正美在哪儿,美在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的生态文明,让他们知道古村落在迎合现代化脚步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己的“原生态”魅力,它们作为经历数百上千年风霜洗礼还能完好保存下来的遗产,是极其宝贵的历史文明标志,是真正的“古”乡村,也是我们厌倦了忙碌的都市生活后的“归田园居”。j很多古村落都是在山青水秀的地方,建筑风格与格局布置都充满了民族宗教等文化特色,地方色彩极为浓厚,其古老、朴素又不失端庄的外形诠释了特色鲜明、传统优良的中国人文艺术,是人文美、自然美和古建筑美的有机结合,其丰厚独特的美学价值由此而产生。而人类行为同古村落历史文明、整个自然情况的一致性、融洽度是乡村景观理主要定位古村落美感价值的依据。古村落是一种乡村生态,是汲取历史文明的养分产生的生态文明。如果让其脱离古老的几时文明内涵,它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之说。

再从发展旅游业来看古村落。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些乱七八糟的宣传广告吸引游客,他们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根本不理会这种没有远见的不合理行为对古村落"原生态"文化、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巨大负面影响。他们不顾及古村落本身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有甚者打着开发旅游业的旗号对古村落进行装饰、甚至改造,让其原本独特的风格换上了"新装",一步步走向都市化。照这种趋势发展,古村落彻底失去"古"的本质和独有的"美感"必然会是"指日可待。“美学价值”是古村落作为“遗产”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因素,其他依附于其的因素如果脱离了它,也将不复存在。同时古村落也失去了成为自然文化遗产的资格,再说其作为可持续资源造福旅游业更是无稽之谈了。

纵观全局,政府应该积极指引、适当推动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古村落的"原生态美"不受威胁的同时,加强对村民在生态保护和美学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规范各种旅游广告手段,借助其宣传推广对古村落的生态保护观念和观念,不止局限于利用其古典魅力招揽吸引游客。

3 乡村自然生态的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是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形态,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湖河、气候、动物等,它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的发展结果,是人类尊重自然、使用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历史结果。这些构成乡村自然生态分子的客观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自身形态和对人类感性心理的作用是乡村自然生态美的主要来源。

现代景观理论认为的乡村自然形态美是“真”,是说乡村自然生态的“原态”也是指人类对其符合美学法则的改善。前文提到美学真善美的结合,乡村自然生态的“善”又是什么?是资源永续发展的理念及实现,是对乡村自然生态的理智利用和保护,是它包含的人文历史的宝贵文明财富,宏观的说也是它所蕴含的“社会、生态、经济价值”。在这么多“善”的组成形式中,“永续发展思想”是乡村自然生态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善”的最高境界。

人类有节制的利用、改造产生的“人造自然”和“原生态”美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独有的魅力和风格。园林、养殖场、人工湖、梯田、公路、景观建筑等后来人工建造的内容就是“人造自然”;而“原生态”是指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海、山间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它是“真”维意义的美——人们从外形、纹路、气候、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自然形态获取的愉官感受,同时刺激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伟大方针。感官的舒适只是美感的表面体现,后者才是对美感更深层次的诠释,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崇尚和热爱会明白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由此可见,原生态的“美”不单单是科学价值体系的体现,同时也是感性意义上的美学价值,是乡村自然生态的至真唯美。“人造自然”体现的是“真善”统一的美学,也就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对自然生态理智的进行构建、合理利用,在发展的同时确保其真美性不受破坏的结合。

事实上,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近几十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索取和享受,相比下,为其采取和投入的保护措施是少之又少,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原本统一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远,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生命在大自然中演变进化的艰辛历程。“基本的生存无法保障,强烈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意识观念极度欠缺的时候,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锅炉,保护自然生态是相当有难度的。海德格尔曾说:“人类的蛮干变成了灾难。这种灾难暂时会以征服自然、科技进步的面目出现,但这种‘征服’只是一厢情愿的事。” 这验证了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乡村自然生态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原生态环境也被严重污染,这些都是“人造自然”没有节制带来的恶果,这会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的永续性成为空想,使古村落只能在“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下面临危机。所以,政府为了控制和规范人们乡村自然生态的不合理利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颁布了保护法律,这为乡村自然生态在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概括全文,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必须并存,如果其“善”被恶化就会失“真”,倘若其“真”遭到损坏就是伪“善”,两者若同时失去其就无“美”可言。所以说乡村生态发展不能脱离“美学”。只有在实际中普及永续性发展观的教育,将乡村自然生态的真善美巧妙统一,乡村生态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2008(6)

[2] 程相占.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J].文学评论,2009(9)

[3] 周志仪,姜婉平. 从小城镇规划看乡村生态美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第2篇

关键词:体验式乡村旅游;感知价值;营销策略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其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

对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有很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BernrdLane指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征:在乡村进行,且规模较小,仅局限在乡村范围内,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与当地风土人情有一定关联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天然特征是体验性。体验式乡村旅游的特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主题明确,旅游营业者会先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开展的活动以烘托反映这个主题为主,以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二、体验项目不受空间限制,游客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与互动;三、旅游产品的设计在细节处注重游客情感表达;四、体验场景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

(二)乡村旅游体验营销的基本概念

从伯德•施密特关于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的特征有:顾客积极参与,有体验需求,关系特征鲜明,体验主题明确,注重顾客的体验等。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体验来消费的行为。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体验营销就是指: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依托,通过让游客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使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达到身心愉悦,留下美好回忆,进而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

(三)乡村旅游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在营销理念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侧重点的不同,传统营销更关注物即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色,不太关注人即游客的感官体验;而体验营销则更多的考虑到游客的感官体验,追求通过美好体验让游客满意,把重点放在游客身上。在营销价值上区别在于能否获得体验价值,不论是传统营销还是体验营销,在游玩景点时,一些基本价值如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都能获得,关键在于体验价值。传统营销恰恰缺乏这一项。而体验营销在引导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活动中,寓教于乐,让游客对当地民风民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游客获得了体验价值。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在国外兴起较早,开始于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欧洲,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晚,乡村旅游近些年才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周边区,老少边穷地区,特色村寨,交通中心等五大区域。乡村旅游的形式比较多,其中以农业观光旅游为最主要的形式。国家旅游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五一和十一假期,有70%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乡村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现阶段很受游客欢迎,也很火热,但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去解决。首先,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展现本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没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能轻易的被复制;其次,乡村景观城市化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跟风,建造很多城市人文景观,不仅毫无文化内涵,还破坏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不利于长远发展;最后,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工作中,开发理念的简单粗暴,景区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接纳游客过多,对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的民居建筑,丰富的遗产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很多人并未把乡村旅游当成新兴产业,对其重视度不够,导致有些地方虽然资源丰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商品竞争意识,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二是乡村旅游营业者的服务做的不够细致。不能很好的保证游客在体验旅游中吃、穿、住、行的快捷、方便、卫生;三是缺乏对游客的细心了解,没有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应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身心的满足愉悦。

(三)我国乡村旅游进行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更看重体验带来的,甚至愿意为此多付钱。乡村旅游的传统营销渐渐不能满足游客精神心理上的需求,实行体验营销非常必要。体验营销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有很积极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现阶段乡村旅游模式单一,山寨现象严重,体验营销能使游客在设计参与旅游活动中,对乡村旅游留下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二是避免乡村旅游资源的闲置浪费。体验性乡村旅游往往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活动,这样能尽可能的利用到乡村旅游资源。三是有利于旅游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特色风光和淳朴民风,这使当地人民和政府会花更多精力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上。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

(一)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分析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l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此定义基础上,本文对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理解是指,游客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的感知利得,包括旅游体验带来的身心身心上的放松,与其感知利失,包括在旅游中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进行衡量后,以自身的旅游经验与个人喜好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游客的感知价值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weeney和Soutar(2001)的划分。他们认为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情感性价值。其中最基本的价值是功能性价值,即旅游产品或服务给游客带来的最直接的用途,如产品的价格与质量因素等;社会性价值是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完善了自我,提升个人形象,获得的社会认可;情感性价值指旅游活动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愉悦放松,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功能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则需要旅游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期给游客带来更贴心、舒心的旅游体验。

(二)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析

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的产生是由游客本身决定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体验感知,并通过感悟思考,在脑海形成一定的感知价值。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可简单把游客感知的经过与价值的产生分为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旅游前,旅游营业者的刺激营销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乡村旅游的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宣传特点和游客内心的想法相契合,使游客产生期望,进而诱发游客消费的欲望;旅游中是产生感知价值最主要,最关键的阶段。游客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中,对于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感受,逐渐建立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感知价值不只包括乡村旅游的产品与服务,即上文所说的功能价值,还包括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对于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张迪等人的乡村旅游研究实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出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地风气良好,食宿干净整洁等会提高游客的感知利得,提升游客感知价值;旅游后的感知价值往往被忽略,其实这也相当重要。感知过程贯穿于旅游消费行为的始终。旅游后的售后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体验,还有助于旅游营业者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调整完善旅游服务,更能留住老顾客,旅游业应把售后服务重视起来。

(三)体验性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类型

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不仅受营销刺激的影响,与游客自身性格特征业有很大关系。游客的体验目的与体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影响体验式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因素类型多种多样,结合上文分析,大致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六类:

1、田园风光因素: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体验,然而现实是由于游客的个体化差异与审美能力高低,导致游客最终得到的审美体验有所差异。

2、生产生活方式因素:指游客体验的原汁原味的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生活方式机械化的城市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

3、教育体验因素:对于在乡村游客占比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希望去接触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的乡村活动,特色的农村风俗等来开阔眼界。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能否在愉快的游览交谈中增长阅历则显得更重要。

4、娱乐项目体验因素:互动性强,有趣的娱乐项目能让参与其中的游客感到身心愉快,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感知价值。

5、感知成本因素: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等感知成本都会对感知价值的形成造成影响,每个人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6、情感体验因素:愉快的情绪会让游客对旅游活动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增强感知价值,而坏情绪,即使只是服务者的一个小疏忽,也会让游客对旅游评价大打折扣。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一)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增强教育体验成分

乡村旅游者相比其他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的文化意味,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去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乡村风土人情。然而现实是现在的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旅游营业者大部分只关注短期利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要吸引更多游客,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内涵是势在必行的。而我国可供深入发掘的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盛行的各式各样的风俗节日,如苗族的花山节,白族的三月街,回族的开斋节等,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大;各地的特色建筑,如土家族的吊脚楼,内蒙的蒙古包等也是游客很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传统经典的乡土文化也需要保护与发掘,有些乡土艺术品如剪纸,刺绣手工制作技术精湛,深受游客喜欢。

(二)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重视其乡村资源的设计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客主要只是用眼睛来看,观感较单薄,游客留下印象不深。在体验性乡村旅游中,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活动,让游客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品尝到,触摸到,全方位的激活游客的感觉。在设计旅游项目开始就应充分考虑活动的互动性,旨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只有亲身经历的才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不仅要考虑旅游项目的形式,游客群体,游客年龄等,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重视如何利用乡村资源。对于学生这一占比较大且精力旺盛,对乡村旅游活动好奇心较重,参与性很高的群体,乡村旅游应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旅游项目与设施。而有些有趣的民俗民风,如泼水节,唱诗会,打秋千等活动,可以带领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亲身去体验,使游客印象更深刻。

(三)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

与传统营销注重乡村旅游的功能不同,在体验营销更注重游客的感官体验。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有利于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增加乡村旅游的体验色彩,可以从旅游设施做起。首先,保证旅游设施与体验主题相一致,小到连洗手间,长凳等都应与主题相呼应。其次,保证旅游设施与游客的互动性,当游客在景点等候较长时间,此时与旅游设施的互动会安抚游客的焦躁情绪,留下比较美好的回忆。对于常居城市的游客来说,乡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插秧、耕种、点豆,还是收麦,落花生,掰玉米,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吸引着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营造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氛围,既让游客很好的体验了乡村性,增长了知识,又使游客提高了感知价值,留下美好印象。

(四)重视游客情感体验需求,激发游客情感共鸣

传统营销中,对服务行业的要求是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在体验式乡村旅游营销中,更重要的是真心诚意的,设身处地的站在游客角度考虑,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平时在都市往往承受者极大的压力,过着快节奏的繁忙生活,乡村旅游的慢节奏,淳朴风气,安逸环境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情感需求,带来身心上的放松。要想从内心真正打动旅游者,对员工加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求员工把游客当做家人一样去关心,想游客所想,尽最大可能去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细致,周到,热情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所谓人性化服务并没有一定标准,而是要求员工发自内心的去关怀游客,这是最难达到的。其次,强化员工与游客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培训。景区总会发生很多琐事或者是突况,对员工的培训是不能间断的。培训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员工该怎么说,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形成一种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自我特色,从而达到游客与员工体验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问题仍需改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应做出相应调节完善,增加更多体验色彩。游客的感知价值应被重视起来,在满足游客精神追求与心理诉求方面还应做更多努力,提升其感知价值。运用体验营销来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本文体验性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可看出,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本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设施活动的互动与体验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重视游客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经济时代,乡村旅游必须以新的发展模式进行,看清局势,抓住游客心理,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应付新的变化。

作者:龙鸥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海霞.乡村游客感知价值相关综述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未来与发展.2014.

[2]李明辉.基于体验视角是乡村游客满意度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彭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湘潭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关乎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必将拥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需要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酒与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以其文化特性,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更好地记录还原酒与酒文化,能够让人们加深对酒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重新认识。为了追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水酒的文化历史渊源及特色,本设计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通过纪录片增强松山水酒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引发更多的人关注松山水酒,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松山水酒研究背景

松山水酒源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黎明村,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松山水酒这一传统手工艺未曾传播与发扬出去,借助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对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山水酒进行影像传播与保护。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由演员直接出演,纪录片中的人、地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能够塑造优秀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因此,通过纪录片,能够以更加立体、形象、自然的方式实现对松山水酒的品牌传承发展。松山水酒采用古法酿制,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术研究意义以及探讨价值。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党对我国乡村建设的深层次把握,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整体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2]。为响应贯彻党的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设计以松山水酒作为研究主题,利用数字影像对松山水酒进行品牌宣传,以期形成品牌效应并带动松山水酒产业的良好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是新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多种领域内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该项目的诞生,在宣传松山水酒品牌价值的同时,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更好地增强松山水酒的经济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数字影像的重要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文化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以“故宫文物”为代表的文创作品逐渐被大众熟知。乡村旅游也作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尝试在各地风靡。非遗成为文创领域和乡村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跳出原有单一文化内涵的桎梏,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非遗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要求相契合,成为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的“多功能”项目,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2.1回溯乡村发展历史

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诞生至今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保留着独特的历史印记。非遗集中体现了当时村民对文化信仰的朴实追求,更能透过表面的文化承载形式反映出诞生地当时的民风习惯,是考证当时历史极有效的信息载体。通过梳理当地非遗传承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在其产生、发展、传承、延续等不同历史阶段乡村的农业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村民互动方式,甚至当地的道德衡量标准、社会风俗习惯、人情交流往来等都可以从中得以体现,成为探索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路径。这对研究乡村历史、追溯乡村发展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2.2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乡村传统文化尤其如此,其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精神理念、思考方式、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偏好无一不展现着当地村民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寄托所思所想的重要载体。非遗不仅携带着过去的文化价值,也传承着现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文明交织共生,为乡村成长壮大提供了丰厚动力来源和养分滋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举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形式多是文学故事、民俗习惯、传统技艺、音乐戏剧等一些看起来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载体,但正是从这些传统习惯中折射出我国延续至今的农耕文明的全貌,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传统道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村民基础,长期形成的文化习惯很容易被村民接受,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2.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各地开始尝试探索将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建筑业、手工业、旅游业、文创设计业等多个行业都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非遗摆脱了原先单一的文化助力定位,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逐渐在经济领域展现价值。经济发展促使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人们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开始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个时候商品对于人们来说,其实用价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而是其背后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理念成为人们首选的标准,非遗的衍生产品由此获得人们青睐。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的新机遇

当下全面脱贫顺利实现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各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开始大力发掘本地乡村的内生特色,乡村本土的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民俗文化、精神内涵、历史传承等都被作为新兴视角放在时展脉络下进行审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

3.1政策倾斜支持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非遗作为一种新兴力量被重视起来,尤其是传统工艺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路径被利用。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技艺的作用,还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吸引群众参与。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充分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经济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掘优势,建立“一村一品”理念。这个理念提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在当地落实摸清家底的“八个一”要求,在对本村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后,总结归纳本村的文化特色,将本村流传已久的历史文化重启。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对文化资源的把握,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各地根据“一村一品”指示,设立不同的资金扶持项目和人员交流支持,大力发掘本地的特色非遗资源,并逐步将非遗资源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名片。国家、省、市、县自上而下的政策倾斜为非遗保护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2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日益高涨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飞速跃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吃穿极度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在基本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从单一的物质需求开始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转变。除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外,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如何充实精神、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人们现阶段更上一层楼的追求目标。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重视提升教育水平,科学知识传播使得大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追求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在外来文化大幅席卷各地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呼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发掘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达到充实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效果。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完美契合了民众这一需要。

3.3经济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空间

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形式是农业,农业收入是我国早期社会发展的经济来源。我国的传统文化最早也是起源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留着乡土性的特点,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成形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的经济支持。早期人们通过农业获得衣食温饱,在此基础之上才开始构建文化体系。农业社会下的生产力进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的基础。回溯各个朝代可以看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朝代,其文化遗产就越多,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给文化诞生开拓了空间。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无疑也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创造优渥的现实条件。

4松山水酒的影像传播与保护实践

4.1前期工作

4.1.1勘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以增强影片的可观性,团队一行多次前往新化,历时180余天,把纪录片所需场景暂定下来。例如,团队选取了陈历祥先生的酒厂以及放置水酒的马龙洞为酒窖拍摄场景,选取了油溪桥村的木屋、紫鹊界梯田等一系列符合拍摄场景要求的地方作为纪录片取景场地。4.1.2美术设计在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拍摄淘米的过程中,画面背景太过杂乱,团队成员便用竹排整齐排列在背景墙上,从而得到干净整洁的镜头画面;在拍摄煮米的过程中,灶台周围的环境杂乱无章,为了画面的唯美效果,团队成员自主布景,首先将旁边的柴火棍排列整齐,然后在突出的白墙上排列好竹条,在拍摄摊凉镜头的过程中,原场景中的背景窗是不锈钢窗户,无法融合整体画面。因此,我们便与酒厂负责人沟通将不锈钢拆除,最终得到完美的画面。在拍摄压榨镜头的过程中,因为整个环境都是白墙壁、白柱子,这样单调的环境会导致整体画面不协调,所以团队成员联系酒厂负责人用竹条装饰了一下酒窖环境,把白墙、白柱子遮挡住。有了竹条的装饰,整体画面协调了很多。在拍摄插秧镜头画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让演员穿上蓑衣戴上斗笠更符合拍摄画面效果,所以摒弃了他们原定的穿着打扮,穿上团队成员准备的蓑衣斗笠。

4.2幕后纪录片

4.2.1创作观点根据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进程进行记录。利用所记录拍摄团队在工作时的记录视频和正片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视频,通过将正片与幕后花絮相结合这一方法,采用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再次的艺术加工和展现。在影视艺术中,电影纪录片占据重要地位,其完整地记录了国家的印迹。但是电影幕后纪录片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纪录片类型,其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质和传播特征以及价值导向。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值得作深入的研究。4.2.2成片思考在拍摄花絮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如何才能展现出更好的效果,比如重点记录哪些方面,以及在制作花絮的过程中,重点偏向哪一种类型才会引起观众兴趣驻足观看。是纯花絮还是纯预告?最终团队选择将两者结合,但更偏向花絮多一点的方案。通过幽默的展现形式,让观众更想深入地去了解我们的拍摄过程。一部好的纪录片不单单只是随便找个地方拿着相机就开拍,而是要经过不断探寻、不断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出来的成果。

5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在展现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发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各项价值运用有着新的期待。本文沿着这个思路发掘松山水酒的历史、文化及经济价值,无疑是一次非常具备研究价值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樊鑫鑫.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内涵与实施路径[J].乡村科技,2021,12(4):6-7.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流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使得乡村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当代媒体的渗透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本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以及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刻不容缓。

二、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导致乡村文化流失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人口就被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城乡分割,城镇人口居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就比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权利,城镇居民比起农村人口有着更加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精神文化也相对丰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还不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进一步发生了巨变,乡村文化进一步受到了冲击。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够

1、政策制度制定中对乡村文化的安排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但是这些描述只是倡导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入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并没有在保护乡村文化,乃至农村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制定一些规划性的政策。

2、决策咨询中缺少人文学科学者的参与。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召集的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或者研讨会议上,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大多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看到人文学科学者的身影。

3、政府对乡村文化的财政投入较少。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没有资金的支持,乡村文化就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

1、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人员短缺,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懂乡村文化,民俗音乐知识的公务人员也较少,导致在乡村文化保护过程中难以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乡村文化活动也难以展开,使乡村村民更是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

2、乡村村民保护当地乡村文化的意识淡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原则被利益性原则取代,进一步加深了农村传统风俗的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等)乡间技艺绝活,山曲民歌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那些在老一辈村民眼中视为珍宝的文化遗址,民间风俗,手工技艺,被新一代年轻人看成对封建愚昧的附庸。乡村世俗化动摇了传统乡村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着巨大威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流失的一个其中原因就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进城务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保护乡村文化,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乡村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非盈利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乡村精英能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

(二)建立和健全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的措施

1、多领域学者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首先,政府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进度,规划者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其次,要制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文科学学者的参与程度。最后,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乡村建筑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城镇建设拆迁前及时做好调查,测绘,评估和保护规划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应实行紧急保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基。首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中不仅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也要立足区域文化特点,使农耕文化底脉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现实合理衔接。其次,农民市民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真正的市民化农民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提升农民素质不能靠简单地压制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应该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

3、建立支持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产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针对乡村文化的税收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金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类优势文化资源,传承有意义有价值的乡村文化。

4、重塑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重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要多方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方面的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政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加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注重创新乡村文化繁荣。最后,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积极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乡村文化要在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城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在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乡村文化也能汲取乡村文化的民俗气质,削减自身文化的糟粕。

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说过:“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其中就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搞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深度产业化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度,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村文化重构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龙海兴,曾伏秋等.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第5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间、村落原有景观肌理逐渐被蚕食,乡村原始环境逐渐受到破坏。乡村景观价值愈发引起景观设计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探讨乡村景观价值,并提出乡土符号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 乡村景观特色价值符号应用

一、大地景观与乡村景观特色价值

20世纪60、70年代迈克哈格和约翰•O•西蒙兹在著作中提出,大地景观充分体现、发展了大地景观规划的思想,把国土和区域景观规划纳入到大地景观规划体系。20世纪80年代,该思想引入我国,但因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落后的思想、经济现实,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巨大冲击,在许多地区开始关注大地景观规划。乡村环境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的景观环境综合体。

乡村景观具有明显的田园特点,人口密度小,是具有特定行为内涵的景观。其聚落形态包括分散农舍以及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乡村景观是被人类开发的“第二自然”,其景观表征反映现阶段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从流变的角度看,乡村景观是处于历史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人们留下的痕迹成为乡村景观遗产,具有历史性价值。乡村景观特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乡村景观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为改造自然行为较少,景观自然属性较强;②乡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拥有人类聚居及相关行为的空间,典型的空间如傣族村寨;③乡村景观涵盖自然、人文、聚落、民风民俗等,是综合性景观;④乡村景观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

当代环境设计可以从乡村景观中汲取营养, 同时乡土文化中渗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也为环境设计提供了积极的经验和有益的因素。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特色价值,能够带动乡村的产业发展,摆脱旧有观念对乡村发展影响与束缚。景观设计师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对乡村环境趋利避害、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有利于乡村新型景观的塑造,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环境中的景观资源具有效用性和稀缺性两个特征。景观资源的稀缺性,需要景观设计师协调设计目标与设计资源之间关系。景观规划的目的需要设计师对不同地域的景观特征和价值拥有正确的理解,通过规划的手段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保护,减少改造环境的不确定性。乡村景观设计,应该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村地域文化和产业型景观。 根据自然景观的生态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将保护、规划综合考虑,在设计中注入乡土文化符号,使得乡村景观、行为体系、保护与发展之间呈可持续状态。

二、乡土文化符号在乡土景观中的应用

乡土文化符号在乡土景观中中的有效转换,必须建立在理解乡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当代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方式,体现时代风貌与艺术创新原则,从而赋予乡土景观新意义。

(一)借用乡村环境,唤醒乡土情怀

乡村景观能准确地传递乡土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充分展现乡土环境的地域特点,创造返璞归真的环境体验。匆忙的城市生活和压力,使得人们渴望去乡野里放松紧绷的神经,与自然亲近、互动。乡土景观本真化符合该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这种设计的特征就是本真化地借用特定的地域、时间与景观布局,按照特定的设计主题,将乡村的生活环境、乡土材料和空间结构,还原到新的空间当中。人身处乡野感受乡土情怀,从而更深的理解乡土环境深刻的文化内涵,唤起人们对乡土环境文化的心理感知。

(二)解构乡土符号,创造空间语言

解构手法是一种对空间的新注解,扩展了原有文化资源的可能。对乡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乡土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不完整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对乡土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应体现其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或以浓烈的色彩,体现其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但是解构手法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各部分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而不是无序的杂乱拼合。

解构的设计手法打破环境设计中传统的设计观念与方法,以多元的、非同一化的原则,形成新的空间语境。解构的设计手法的运用应结合环境的特点,对乡土文化符号的吸纳,也要与其文化内涵、结构特点相适宜,形成空间强烈的视觉张力与聚合效果。通过解构的手法把传统和时尚成功地融合,也使空间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浓烈的个性色彩。

(三)新旧元素交融,表达朴素情调

当今设计语汇丰富多样,时尚是特定的审美样式,是对结构、节奏、色彩等相关元素符合时代审美特点的界定方式。乡土元素的融入就是在限定的框架之内,把乡土文化符号纳入具有现代感的架构之中,以现代的审美标准赋予空间新的内涵。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文化传承 乡村记忆

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关键。如今,传统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新型产业已经体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乡村旅游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渠道,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既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使特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让活的灵魂支撑乡村旅游发展。

一、传承民族文化与开发乡村旅游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古村落对于人们“记住乡愁、留住乡情”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命脉提供了有效载体,是做好乡村旅游宣传的一大举措。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开发旅游业是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不少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二、李家疃村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

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的李家疃村,古建筑群在1801年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是山东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氏家族兴盛时期规划建设的王家大庄园。现存明清古建筑300余间,历史文化建筑主要包括“九门一庄”、亚元府、解元府等;传统街巷主要有南北大街、酒店胡同、盐店胡同、牌坊街等;另有为数不少的栓马桩、上马石、旗杆石、石雕、砖雕、古井等。李家疃古村落建筑布局严整、规模宏大、风貌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2010年,李家疃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古村落。

二、李家疃村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和策略

(一)自觉保护,循序引导,筑实古建筑群基层基础守护防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家疃村经济发展迅速,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翻盖新房,同时村内道路也要进行整治,房屋和道路建设必然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古建筑是留还是拆搬上了议事议程。面对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李家疃村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祖先负责,对儿孙负责的坚定态度,决定实施古村落保护计划,将“任何人不准随意拆除、损毁古建筑,包括院的一切建筑物”纳入村规民约,研究制订了《李家疃村历史文物保护办法》,建立了文物保护档案,对历史建筑设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保护公示牌,组建了专门的保护队伍,定期巡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号召村民自觉保护古建筑,村里每年还拿出专款,用于古建筑的修缮保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村所有古建筑均得到原址保护,未发生任何拆建行为。

(二)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古建筑群落合理有序保护开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古村风貌受到影响,古村内部基础设施落后,旧居新房交错,整体景观受到破坏。李家疃村意识到古村落保护仅仅靠依靠一个村庄的力量,不管从财力、物力,还是技术人才角度来说,都是极为有限的,加强古村落保护必须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因此,为有效保护李家疃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古村历史风貌景观,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聘请专业单位制定了新村建设与旧村保护方案。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乡村博物馆,与乡村记忆工程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

“乡村记忆”工程是山东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创新探索,其最终目的是在对乡村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利用,乡村旅游将成为乡村记忆工程后续利用的重要延伸层面。

“乡村记忆”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在文化的原生地有效地保护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主要建设原则是“乡村(社区)自主、专家指导、政府扶持;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居民是民俗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李家疃村在合理保护开发村内古建筑群落的基础上,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乡村博物馆,馆内由序厅、村落的记忆厅、家族的记忆厅、文化的记忆厅、人生的记忆厅、创业的记忆厅、尾厅以及院落景观组成,各厅根据主题布置不同的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实物藏品。这些主题厅及物品,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传统文化的的丰厚底蕴,记录了中国北方传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凸现了李家疃村的历史和民俗。该馆预计于2016年年底建成开放,届时人们将可以借助博物馆与古建筑更好地了解李家疃“乡村记忆”中的岁月变迁,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不光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更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渠道,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力量就在于景观的持续吸引力,而文化是持续吸引力的基石,能给游客更真切更深刻的体验。人类几千年文明所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村旅游从不同方面散发出古老气息和独特魅力。由此可见,保存文化风格和传承优秀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永恒课题。因此,李家疃村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其社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情感价值;延续和拓展文化传承功能,与文化、文物部门联合开展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挖掘经济价值,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和旅游,将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利用打造成一项让群众受的益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发展模式

1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产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产业。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与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新型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从根本上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当地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突出乡村旅游拥有的文化基础,表现出持久的旅游吸引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乡村旅游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实现长效稳定的发展[1]。

2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情况

2.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乡村旅游游客量达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率达到8%。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家乐”。旅游者在享受乡村风光的同时也能得到诸多心灵上的体验。由于“农家乐”一步到位的解决了旅游者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是目前诸多旅游者乡村旅游的首选模式;二是“古村镇游”。旅游者在欣赏诸多富有古典特色的乡村建筑,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精髓;三是“传统民间工艺”游。借助当地传统民间工艺品来进行旅游宣传,不仅在无形中提高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而且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关注,进而产生旅游意愿[2]。

2.2现有融合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已逐渐产生了三种融合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整合型融合模式以及渗透型融合模式。

2.2.1延伸型融合模式

该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之中,根据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文化产品,并以此来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以苏州市石湖地区为例,该地区作为历史名人范成大的故居处,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积极挖掘这种资源,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2.2整合型融合模式

就是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相比延伸型融合模式,这种整合型融合模式对开发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寻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并同时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例如:世博会和园博会,在融入乡村旅游信息的同时也极力宣传相关的文化内涵,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进步。

2.2.3渗透型融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中提炼出核心的环节,相互渗透、影响,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比较常见的渗透方式有:将某个乡村旅游景点或文化名人加入到游戏或者推广视频中。这种模式之下,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就实践情况来看,这种融合模式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

3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途径建议

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仅有成熟的发展模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寻找有效的融合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

3.1技术融合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如果两者无法在技术层面上获得良好的融合,很难真正实现有机的融合。一方面,政府要适当增加财政拨款,确保相关企业或部门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具备引入先进技术的资金条件。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要在技术上达成一致,建立统一战线,将目光放在国内先进融合技术上,在第一时间内引入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3]。除了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外,我们还可以自觉进行技术创新。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文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小组,立足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研发切实可行的融合技术。相比之下,这种自觉的技术创新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能够发挥更突出的融合效果。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予以应有的重视,从政策体制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加入到技术创新的行列中。

3.2资源融合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既是重要的生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中的突出特色,是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就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来说,要想实现与生态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文化资源之间的交叉点。这种交叉点可以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富有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可以是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否准确找出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资源的交叉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资源融合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融合资源”的代表性,还要积极寻找其特色。例如:通过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挖掘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渠道,赋予这种“融合资源”更加突出的特色[4]。

3.3市场融合

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方式的融合是最为高效的融合方式。例如: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和互联网文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现网络传播,借助网络的渠道来推广相关的旅游产品,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公司也可以借助乡村旅游企业的营销来增加人气,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例如:文化产业中有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服务,这些服务直接面向客户群体,是良好的营销推广渠道。对此,乡村旅游企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共享文化产业市场服务,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效果。

3.4企业融合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最终还是落脚到企业的融合上。而要想实现最佳的企业融合效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这种合作平台不仅要满足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文化企业的需求,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引导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引导乡村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平台的搭建中,明确自身需求,切实遵守平台规章制度,确保合作平台发挥最佳的效用。在这种合作平台的作用下,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度将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薛群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个重点[J].旅游研究,2016(5):5-7.

【2】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3】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第8篇

道德力量衰落

传统农村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单位,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频繁互动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和相互的了解、信任,形成了共同的习俗惯例、规范和道德观念,从而构成了支持这些非正式社会规范运行的舆论环境。其实这些均可归纳在道德的范畴之内。这些道德范畴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渗透到农民的内心深处,成为他们行为和意识的一部分、成为约束农民行为的道德力量。如果有人逾越了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边界,就会被认为是行为越轨而受到村庄普遍的舆论鄙视并承受着心灵羞愧的惩罚和自责。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随着“村庄共同体”被打破,村庄逐渐成了陌生人社会和半陌生人社会,利益原则成了乡村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纬度。先前乡村社会既有的行为范式、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被严重破坏,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力与约束力,从而使得社会成员产生存在的意义危机,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呈现某种紊乱无序状态。诸如: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村庄不再有共同的荣辱、是非、对错、善恶的判断标准,不再有地方性的共识、规范和伦理。农民们现在可以逐渐不再受道德力量的约束,不再受乡村道德舆论的谴责,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干许多违反乡村道德规则却不一定违反法律的事。

人情关系异化

人情关系是人的一种内心深处的需求和精神的寄托。传统农村人情往来是乡村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中心,使每个农民及其家庭形成特定的“人情圈”。改革开放后,利益因素的侵入已在不断地侵蚀着乡村社会人情关系中的感情因素和亲密感,农民们逐渐以物欲化、工具化的角度来看待人情关系,基于社会交换中的情感支持、互惠规则的人情关系逐渐变得麻木、冷漠,村民间基本的人际互动难以维系,导致了乡村社会村民间的信任危机,其反过来又促使乡村人情关系更加疏离。

此时的人情与人情关系已失去了人情的本真意蕴,由人们自由、自主的本质活动而蜕变成为一种被迫的、扭曲的、片面的活动,一种人们用以谋生、维持生计的手段。异化或物化了的人情交往活动不仅失去了属人的自由的本质特征,而且使得人情关系变得更加势利、冷漠、虚伪而世故,从而也就部分丧失了人情所应有的价值。农村熟人社会实质上已处于“解体”的状态。

民俗传统消失

传统民俗是乡村特有的文化遗产。民俗是一个民族尤其是农民的精神图腾,其发挥着巨大的整合功能,承载着村民的精神归宿和身份认同。人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的盛行,人们关注于金钱和利益,传统民俗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尤其是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空巢化突显,其实质是农村成人的集体缺席,加深了农村的民俗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种生活仪式(喜宴仪式、婚礼仪式、丧礼仪式)、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刺绣、草编、面花、纸扎)、乡间(艺人)技艺绝活、表演评论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民俗的流失在不断地吞噬着农村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

可以说,随着乡村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公共精神的丧失,农民们沉溺于对物质与利益的追逐,已经不知道用什么价值来统领他们的精神世界,农民的精神逐渐无处可依。这不仅极大冲击了传统乡村文化的地位,并使在乡村社会中产生具有同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和趋于“崩溃”,使其越来越失去自身的意义而走向消亡,内聚力消弭,村庄也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

第9篇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功能:乡村图书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瓦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民文化权益平等,城乡文化资源自由双向流动,城乡各自优势文化互补互惠共赢,从而达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前提。但当前城乡文化差距明显,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乏力。文化权益是人民创造文化和满足文化精神需要的权利。包括享有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享有社会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务等内容。虽然农民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且有更多的闲暇,但是由于文化设施不足,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偏少。农民的文化权益难以实现。

2.农村文化传承堪忧。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厚重与灵动。学界形象的将农村文化视为中国文化蓄水池。但是当前由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农民中的文化中坚迫于生计流入城市、文化观念滞后等,农村文化“蓄水池”的水位迅速下降。

3.农民文化需要实现困难。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民精神需要的满足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农村文化书籍的缺漏、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不足、文化体制机制不到位导致农民文化需要不能转化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

二、乡村图书馆在城乡文化一体化中的功能

1.沟通城乡图书馆的桥梁。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文化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是文化资源的当然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的存在就为城乡书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对应点。也方便了城乡图书馆在馆藏信息、管理信息、社会效益、更新需求等方面的交流沟通。目前,由于城乡文化鸿沟,城乡图书馆之间资源流通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单向度。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尚待建立,但即使信息能正常交流,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基于信息交流所反馈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立刻进行,这既受限于机制不健全,更受限于资源匮乏。当前,应统筹城乡图书馆,建立相关平台,通过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的机制:如网站、讨论会、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2.衡量城乡文化差距的晴雨表。媒体常用“巨大差距”“文化鸿沟”等来形容城乡之问的文化落差。这些定性描述,有些是从“城乡差距”中想当然推导出来的,有些是从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想象得到。这种没有实证基础的推导或想象。与唯物主义的一个常识相违背:经济的落后并不必然对应文化的落后。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城乡文化差距是城乡之间文化事实的客观的定性的描述。但是仅仅满足于定性描述是不够的。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不能止于定性,必须有基于数据的定量动态分析。而乡村图书馆的存在为城乡文化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平台。为收集城乡公民人均公共图书、人均文化设施、人均公共图书有效使用等数据提供了便利。进而为城乡在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数字支撑。令人欣慰的是,乡村图书馆已于2012年达到了全覆盖,满足了全国“书有所阅”的要求。也使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城乡图书馆的定量比较成为可能。为具体分析城乡图书公共资源差异、原因、存在问题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实现城乡图书资源的基本平等,保障农民的读书权益提供了条件,从而给打造城乡文化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展现了希望之光,预示全民阅读全新时代的到来。

2.为城市文化资源倾斜提供文化容器。实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必然要求从城乡一体化角度统筹安排和宏观规划文化资源。因此,加大资源倾斜、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增加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是“识时务”之举。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分类,其资源的倾斜应该最终流动到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手上才能契合初衷。一些无形的资源譬如在媒体中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对有些资源的倾斜,就不那么简单。譬如对于农村题材的优秀剧本经改编由农民自己演出,就要看自身情况而定。即农民有闲暇、有兴趣甚至有一定的文艺细胞,否则此类资源的倾斜如无对应的合格容器,只能空怀一腔热血而已。同理.图书管理人才、图书管理经验、书籍、经费如果没有相应文化容器,也将落得同样的下场。有志于乡村书屋建设的文化志愿者也将发出空有一身抱负而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

3.为以城带乡文化联动机制提供支撑点。在文化资源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典型表现是,把城市和农村当成各具自身特点的文化区域来看待,在两者的态度上,就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要打破文化利益分配格局固化的藩篱。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相应的理念、人力物力、体制机制的要素才能运行和落实。其中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机制就是相关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论题的思路而言,城乡联动应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生态的以及文化的,即城乡文化联动是城乡联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建设为城乡文化联动提供了物质支撑点。使体制机制的运行有了文化设施保障。乡村图书馆在农村遍地开花后,充实了农村文化设施,使农村文化设施结构更加合理,为城乡图书馆的联动提高了联动所必须的两极中的另外一极。

4.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抓手。在当前市民在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权益保障都远高于农民的背景下,城乡文化联动就有其目标倾向性。就机构来说,有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就对象来说,打造农村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带薪培训农民、轮训文化骨干等;就帮扶的内容来说可以是无形的精神鼓舞、经验分享、理念灌输,也可以是经费支持、物质捐赠、演出下乡、农村题材剧本赠送、文艺队伍的组织、文艺人才的选拔与培训等等。其实,不管就机构、对象或者内容的文化帮扶来说,乡村图书馆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乡村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本身就是农村图书馆体系末梢的优势,掌握农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分布、文化需求结构、农民文艺组织队伍的现状、农民的文艺爱好等等。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必要的资料、场地以及中介,从而起到文化帮扶抓手的作用。

5.为城市的文化辐射带动作用提供文化接受器。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辐射都是受欢迎的。特别是在强国与弱国相邻时,所发生的文化辐射可能会导致弱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但是在文化同源且文化辐射可控的条件下,则文化的辐射是必然且应受欢迎的。首先要控制辐射的程度,农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辐射农村文化,不等同于代替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中传统的手工艺、民俗风情以及历史人文遗迹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应予以保护和发扬。其次,引导辐射内容,不要将铺张浪费、破坏生态等城市病态文化当成城市常态文化辐射进农村。只有这样城市文化对于农村的辐射才不殃及农村文化的独立与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带动作用。当然城市文化辐射并不必然引起所期待的文化结果。理想结果的发生需要离不开辐射对象的开放性、文化素质现状以及对文化本身缺失的意识,也需要与此关联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以及文化机构的健全性。文化站、书屋、书室、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不仅可以接受文化辐射的影响、固化辐射成果,而且能作为辐射的中转站进一步向周边辐射,达到城市文化辐射的最佳效果。

三、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农家书屋的建设路径

1.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作为农家书屋的乡村图书馆为数几十万,加上乡镇图书馆、图书室应有上百万之多,而城市图书馆数目也为数不少。如何真正落实城乡图书馆之间的帮扶得“费思量”。可以采取包干、划片、点对点的方式展开。所谓包干,一般而言,中国的城乡地理分布结构大体是“农村包围城市”,譬如A农村包围B城市,则A农村由B城市负责,然后将A农村划分为甲乙丙丁等片,城市以其自然区划为主,CDEF区等。相应的,C负责甲区、D负责乙区、E负责丙区、F负责丁区……,依此类推。相应的区对应相应片内的乡村图书馆。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一对一。但大都是一对多。在点对点的帮扶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向选择机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文化资源的余缺程度等实际,来决定帮扶对象。然后确定分阶段的计划、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等。

2.建立相互开放资源机制。不管是乡村图书馆还是城市图书馆都存在图书流转迟滞,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城乡公民一定程度又具有求异心理。因此,相互开放图书馆就有可行性和现实基础。所谓的相互开放,就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村读者来者不拒,为其提供同等服务。而乡村图书馆因其新生事物和馆藏的特色,也能一定程度的吸引市民的驻足,因此,农家书屋也可以对非本村人尤其是城里人开放。为了促进城乡图书馆的相互开放尤其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民的开放,可以引进评比机制,通过单位时间内图书馆的农民阅读量来划定名次,以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更加开放。这既可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也间接的促进了交流。使用过城市图书馆的农民会将曾经的体验、感受、意见和建议带回农村,对于农家书屋的完善和发展不无帮助。

3.建立城乡图书馆联动机制。城乡图书馆联动是城乡图书馆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帮扶也好、沟通也好,都需要常态化,否则就是一阵风,在两者间建立联动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就机制的具体内容而言,当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管理人员对流锻炼机制,即城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到乡村图书馆参与管理,乡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到城市图书馆学习锻炼。通过这种对流锻炼机制,促进双方相互了解,提升农村书屋管理员管理水平。其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当前,主要是用城市富余的图书支援乡村图书馆,待农村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将一部分有乡村特色的书籍充实城市图书馆,达到城市图书的多元化。此外,还有管理经验分享机制、农家书屋馆员培训机制等等。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规划;构成要素;规划内容;

乡村规划以现状农业资源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乡村景观和文化为主体,经济生产与景观观赏相结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合理配置,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巩固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1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构成要素

1.1 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居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聚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尽可能少破坏原始的村庄形态,在这个基础上,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村庄聚落的风貌和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乡村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广场,公园,户外体育、文化设施场所等等。这些环境是村民生活接触最密切的,优美的景观能给村民带来最直接的积极感受。

1.2 乡村生态性景观

植被、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乡村生态性景观,是乡村的不可建设用地,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植被包括道路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以及大面积的植被斑块,在保护作为前提下,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将这些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宜人合理的开放空间,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水系指的是河流、湿地等,通过对水系进行生态设计和规划布局,创造出优质灵动的水体景观。

1.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景象上,除了表现农村的生产景象外还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构成是由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一种斑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让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

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特色产业园、休闲观光园、景观带、农家乐、景观节点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美丽乡村景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乡村自然环境、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有针对性的提出各个乡村适宜的发展线路。

2.1 村落景观

村落,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生态、文化和村落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介于此处是在乡村景观宜游性的表达,将其定义为狭义上的村落景观,即乡村范围内具有较高欣赏价值,能够吸引旅游者,使之获得美的享受的景观资源,如古建筑、古树名木、街道、小品及民俗文化等,这些元素相互组合成不同的景观层次,从而形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节点之一。形成村落景观的要素形式多样,若按照其构成物质的基本形态分,则可以得到点、线、面三种基本形态。

1)点

点在村落景观中通常是指比较集中、规模不大的区域。点虽小,但无论在村落布局上还是景观效果上会形成强烈的中心感,具有向心性和标志性,点可以是一栋建筑、一座古桥、一口井,甚至是一棵树,通过一系列的点状空间形成的村落景观是村落外部序列空间的目标点或结束点,是整个乡村外部空间区域的视觉焦点。通过不同节点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村落景观,是“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内容。

2)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由于线本身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在村落景观营造中,线性空间作为造景艺术的一个基本单元,不仅是决定空间形态的轮廓线,而且还可以刻画和表现村落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其中,道路、水系是乡村中最为常见的线性景观,在连接各景观要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村落景观的各要素都是沿着线性空间展开,通过曲直变化、动静结合,形成优美、丰富的村落景观。

3)面

面是点与线的集合,即点的扩大或线的累加,是景观中分布范围最广、连通性最好的景观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它集合了村落景观诸要素的特征,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乡村的色彩,色彩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区域形式不同,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江南地区传统的乡村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正是与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统一。

2.2 农业观光园

乡村农业观光园是以休闲、观光为主题,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集休闲游乐、旅游观光、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农业观光园因其广泛的资源,多样的形式等,而吸引大批的游人观光,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使乡村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乡村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在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围绕农业生产,结合休闲旅游和乡村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特征,策划各种参与性活动,并以农产品为出发点,科技为支撑,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营建地域性人文田园景观,突出“绿色旅游”、“体验健康”、“享受自然”、“传承文化”等特色,使主题特色鲜明,构建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浓、充满生机情趣的休闲农业园。

2.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1)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咨询中心、餐饮、超市、医务室、电话充值点、公厕、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指为游客在旅途中应对日常事件、突发事件,增加其逗留时间和消费的设施,此类服务设施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同时又是游客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整体形象。因此,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的措施,根据乡村的游客量、需求量,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游客咨询中心、公厕、超市等,将各种服务设施遍及进行整个村域,构成完整的服务设施系统。

2)旅游标识系统

旅游标识系统主要是反映乡村的景观节点、服务点及道路交通等旅游信息,指导游客能够快速、便捷的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因此,在乡村入口、道路沿线、重要节点附近设置指示牌、标识牌,增加特色鲜明的景观元素,加强标志性特色,便于游客及时获得相关的导游信息。在标识景观设计中,根据乡村所处的区位、资源、环境,充分运用当地的材料,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设施。

3 结束语

乡村景观规划是一门多领域、多学科相融合的综合体。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下引发了种种矛盾与问题,如何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乡村景观建设问题,处理好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难题。同时,对于现有乡村,如何延续传统村落肌理文脉,使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和谐发展是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8,(05).

[2]邹志平.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研究模式[D]. 复旦大学,2012.

第11篇

而从2015年开始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让这种这种过去多出现在电影里的小镇有了全国铺开的可能。特色小镇强调园区、社区和景区的多维打造,其在特色产业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进程、在地文化的挖掘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已在全国范围内被重视。

我们也能看到,特色小镇在走出浙江杭州之后,其模式早已不限于大都市周边,远离都市的乡村地区的探索案例正在不断增多。这种远离都市的特色小镇,有的结合原有乡镇基础进行升级,也有不少是在原来的乡村地区新建。不可避免地,这类特色小镇会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交集。

党的“十”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量乡村的外观为之一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能记得住乡愁”成为普遍追求。但也应看到,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乡村建设难以一劳永逸,乡村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乡村内生活力缺失、乡村文化传承断裂等问题依然严峻。并且这些问题触及更庞大的社会系统,只有超越乡村,才能解决乡村的问题。

那么,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对新时期乡村问题的解决又价值何在?既然特色小镇的建设必然和乡村有着交集,那么小镇的建设对乡村而言,其在乡村地区的产业重构、空间梳理、文化保护、治理机制等层面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思考的。

笔者认为,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美丽乡村迎来了重塑内生动力的新机遇;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其建设也多需立足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而在消费升级、文旅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都需要坚持创新的逻辑。

一、整合乡村内外资源的重要平台

从目前的实践和案例看,特色小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嵌入都市型的,地处大都市圈之内,另一种是远离都市的,处在相对偏远的传统乡镇、乡村地区。前者的典型是杭州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它们虽名为小镇,但并未脱离大都市圈,而是借助现代交通和城市相连,紧密地嵌入到大都市板块之内。

目前,在广州、成都等许多大型城市,其都市圈范围内也都布局着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是大都市在完成工业化之后,进行城市化升级和信息化建设的产物。高效的交通体系和互联网信息网络等,让城郊也可以摆脱“边缘”的地理限制,很便利地接入大都市的协作体系。

而在远离大都市的乡镇、乡村地区所建设的特色小镇,则根本无法嵌入到大都市的体系之中,虽然能够不同程度地抓住现代交通、互联网的机遇,但城市里既有的服务配套以及资本、人才等要素,很难向这类小镇自然地溢流。那么,这种纯粹是在乡村空间里特色小镇的建设,其在逻辑上和嵌入大都市型的小镇是不同的: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无法接受来自大都市的辐射,还要自己构建发展动能,主动从外面匹配资源,驱动小镇和周边乡村的联动发展。

从国家已经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来看,这种远离都市的、生长于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的比例还不小――毕竟全国范围内可以依托凭靠的大都市数量还是有限的,而广阔的西部与乡村地区,其特色小镇的建设所能依托的主要资源禀赋并非来自最近的城市的竞争力,而是来自乡村原有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

过去的乡村是处在一种“城区―建制乡镇―乡村”这样的市镇村体系里,这种体系自然是由行政权力引导的,其中的建制乡镇在产业上对乡村并没有必然的引导整合功能。而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在乡村地区的建设,使传统的市镇村体系被“城区―特色小镇―乡村”的新体系所取代。

在新的体系当中,特色小镇能够扮演着传统建制镇所不具备或不必然具备的平台价值,包括作为乡村地区匹配外界资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特色产业发展、就地城镇化、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平台,尤其是对周边的乡村有着产业整合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新的阶段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思考一系列新的命}。包括新时期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乡村在地文化的挖掘保护、乡村自然生态、乡村治理机制的提升和完善、乡村开放性重塑。但也要看到,乡村问题是整个社会系统问题在乡村地区的投射,其解决需要从社会协作的层面思考,只有乡村内外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推动新时期的乡村建设。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对立体制,使得城乡之间的市场要素难以按供需实际高效地流通匹配。城市工商资本想要下乡,面对的是难以资本化的乡村资源,有心而无力。想要让城市资本更多的到乡村地区投资,就必然要求农民对于自己的财产有更自由的处置权。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完善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

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势必是整合乡村内外资源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然要立足于乡村地区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乡村原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人才基础。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将通过集聚资本、人才、创新创业等要素,成为乡村地区对接外部资源的重要平台。

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

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制度屏障有望被逐步化解,以及特色小镇在乡村地区的建设,这些对乡村建设而言,都意味着绝佳的时代契机。特色小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是多个层面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1.特色小镇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平台

例如,笔者曾经在陕西西咸新区调研的茯茶小镇,一年有数百万的客流量。茯茶小镇通过发展观光、餐饮、土特产销售等,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以及返乡创业的问题。而深圳华侨城新提出的战略路径是“文化+旅游+城镇化”,在城镇化层面,通过系列产品的打造和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就业。

2.特色小镇是乡村文化符号进行表达的重要支撑

乡村地区遗存着大量的文化遗产,但许多具有挖掘潜力的文化符号,依托传统乡村的载体,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利用,更谈不上IP打造、国际化表达、产业链延伸。而借助特色小镇的平台,将能够支撑起产城人文的融合发展,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利用等方面也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例如云南楚雄州彝人古镇,是以彝族的文化作为特色的文旅小镇,以小镇的平台,把彝族文化、生活方式进行系统呈现,小镇本身是一个旅游产品,也是文旅产业集聚地,更是承载和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支撑。

3.特色小镇是乡村地区产业重塑的关键平台

此前笔者曾到惠州一个市区调研,当地正在策划一个生命健康小镇,依托当地山川河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整合本地的医院和外来的资本,试图打造大健康产业小镇,形成大健康、旅游、文化、创意等链条清晰的集聚地,乡村农民也能借此解决就业问题。

作为产业带动型的小镇,特色小镇必然会对相应地区的产业生态进行重塑。在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升级背景下,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都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如今很多地方都已意识到,仅依托原有的乡村地区,的确可以推进一些产业发展,但由于乡村地区的体量限制,所能容纳的人口、所能承载的投资密度也是有限的,因而难以支撑一个更为完整的产业链的形成。而目前的产业投资的趋势则是,从投资某个项目转向投资产业链。

4.特色小镇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依托

从文化旅游产业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有着整合和游客集散的重要价值。整体而言,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却也是分散的、整合不足的,毕竟一个村落所能承载的客流量非常有限。但特色小镇则能承担起周边乡村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功能。

例如林芝的鲁朗小镇,目前已开业迎客。鲁朗是川藏线上一个著名的景点,由于过去没有像样的配套,游客想要停留过夜但没有像样的酒店,很多游客只能是路过。鲁朗小镇建好之后,有了一个高水准的接待服务平台,是至少方圆数十公里乡村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对周边乡村旅游形成带动作用,并且在事实上带动了牧民的民宿发展。

很多景区也发现,旅游景点景区的游客容量是有上限的,但是在景区附近建一个特色小镇,便有着更大的集散和接待能力,小镇就可以形成一个集散中心,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

5.特色小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特色小镇和休闲农业关系密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加快特色镇发展”一节中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特色小镇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乡村地区特色小镇的创新逻辑

乡村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同于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社区营造,既不是建制乡镇的建设,也有别于嵌入都市型的特色小镇。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坚持以下逻辑:

1.产城人融合发展逻辑

人是特色小镇的居民,更是城镇建设的客户。特色小镇是产城人集聚融合的空间,以较好的城镇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为居民提供生态优美、生活便利的居住空间。同时,也需注重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因为只有产业的繁荣,才能带动外来人口和人才在小镇里的集聚。当前,乡村地区的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特色民宿、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特色小镇能否构建一个具有活力的产业生态,考验着其是能否构建起自己的价值闭环。

2.超越土地和地产的逻辑

过去20多年里面,我国很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变成了地产,地产主导下的工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概念,很多时候其落地之后,相应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但大地上的建筑不断地生长。到今天,地产已经进入了过剩阶段,土地财政也已难驱动城市新区的发展,更何况是在乡村地区。因而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超越地产辑,否则会导致地产和其它目标产业的双输。

3.坚持市场化的逻辑

特色小镇的建设,动辄要投30亿、50亿甚至上百亿的项目,产业的打造也大量的需要企业家的参与。而大量人口的到来入住,更是无数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都不是行政权力单方的“任性”就能够实现的。因而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之路,此外别无他途。

4.在地文化的挖掘

在地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地文化的全球化表达是特色小镇的机遇。特色小镇的“特色”来源,将有很大部分来自乡村沉淀的文化资源。而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将是一个特色小镇区别于其它地区、构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互联网的逻辑

借助互联网连接一切的价值,大量的冗余产权将被释放出来,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市场供需的匹配交易。互联网对于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的介入也是如此,传统意义上的非旅游资源因此被激活。比如,以前农家房屋并非旅游资源,但借助Airbnb这样的平台,主人空出来的房间和时间拿出来和游客分享,成就了民宿的兴起。另外,互联网在营销层面对特色小镇的驱动价值也是很大。

6.社会建设的逻辑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很多乡村原有的治理机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其秩序伦理和治理机制亟待重建。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中,社会建设逻辑也应该贯穿始终。

第12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贵州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 (2007) 03-0053-06

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ural Tour

――From the Angle of the Rural Tour in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YANG Wei

(Guizhou Police Officer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Guizhou 550005, China)Abstra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ural tour may be evaluated from two dimensions: it’s not only an economic activity, but a cultural one. The former involves the subjects who benefit from rural tour and the object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dimension of time and space, demonstrating the vitality of our national culture. Owing to the rich and varied tour resources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 will help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evoke people’s consciousness to protect the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us protect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Rural tour;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Guizhou; Value orientation;Resources of tour

贵州有苗、布依、土家、水、白、壮、瑶等49个少数民族,约占全省人口的35%。全国近半数的苗族、过半数的侗族和几乎全部的布依族、仡佬族分布在贵州中南部。进入黔地,无论是苗家吊脚楼、侗乡鼓楼、布依木板房,还是岩洞山崖、水瀑草海、尽皆成景,美不胜收。多民族聚居、奇特的地质地貌是贵州的省情,提倡“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1],实际上就是要抓住机遇,“民族取金”,以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和再创作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柱。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应该以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的方式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内源发展的理想;乡村旅游的受益者只能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客体也应该是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资源;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也可以从民族文化与时空的延伸来策划价值坐标系,以民为本,实现开发与保护、现在与未来统一的价值取向目标。

一、四大问题困扰贵州乡村旅游市场

贵州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放安顺布依族石头寨、黔东南郎德苗寨以及曼洞苗寨等少数民族村寨以来,迄今已有130多个同类村寨向外开放,如今贵州乡村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最为青睐的旅游方式之一。但是,回眸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目前有四大问题困扰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无序竞争,市场开发混乱。贵州山多平地少,各地区之间沟通交流不畅,市场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一些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农家游等低层次建设多,特色开发少,造成游客的厌倦感,回头率低,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贵州的乡村旅游主要还是以村民为经营主体,以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庭院和民族文化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因此,乡村旅游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有些地方又在盲目攀比,旅游设施还没有建设好,就对外接待客人,由于设施不配套,客人来了不满意,客源减少,旅游景点只好勉强维持,甚至赔钱关门。

(三)市场经营意识差,难以开拓二级市场。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厚,但是一些地方只是盲目开发初级市场,加上缺乏经营新观念,使得一些民族民间文化商品化,造成传统文化的退化或失落,吸引不住客人。一级市场配套服务不健全,二级市场难以开发,形不成链式服务,乡村旅游还停留在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上。

(四)策划和管理人才匮乏。在贵州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都是由村民自己管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研究不深,在开发时随意增减相关内容,使民族民间文化面临扭曲和庸俗化,这就使得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本身固有的意蕴和内在魅力。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以开发遗产类文化景区,供给对象主要是入境游客。随着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假日旅游的全面升温,旅游景区的供给正在转向国际国内并重,形成国内消费为主的局面。近年来,有车族增多,自驾车旅游者有许多选择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目的地,使得全国乡村旅游更加火爆;而贵州的乡村旅游还静止在亚热点上,有专家认为贵州后发优势很大程度在旅游资源的原生态上。

二、以原生态价值为基础,坚持走内源发展[3]道路

原生态就其词源意义而言,说的是相对存在最早、比较原始的环境状态(包括人在其中的活动)、隐含有未被破坏、相对和谐的状态层次。依此而论,贵州原生态资源丰富,诸如酒文化、红色文化、军事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等都蕴藏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价值。在过去开发中,这些原生态旅游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开发中也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归纳其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大多属于市场行为,政府引导能力有限,市场难免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今后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的宏观目标指引下,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微观市场行为。

(一)谁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

内源发展的观点认为,发展是人民的发展。人民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的创造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它们必须是来自人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文化和从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因此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体只能是少数民族,但是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里,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经济落后、社会原始、文化贫困,而且人的思想观念也落后保守,因而对于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社会来说,他们应当是发展的对象,是客体。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就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主张抓住机遇,“西土取金”,在这样的话语下少数民族只能是客体,不可能成为发展的主体。

要使发展真正成为少数民族自己的发展,就必须确定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一个长期发展旅游项目,还是一个针对具体问题的开发计划,本地人都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过程的承担者和结果的受益者,而外来者作为个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们只是协助者。少数民族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管是引进管理人才,还是引进开发资金,都只能是辅助措施,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少数民族的力量和努力,充分发挥本地人的智慧,调动本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基本前提。只有把立足点实实在在地放在少数民族地区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搞好、搞活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市场,让少数民族也尽快富起来。

(二)重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留真实的“乡村民族民间文化特色”

一是大自然赋予的东西是最好的,不要随意使用加减法。贵州从来不缺少雅致的自然风光,动静相宜的山水,以及纯朴厚道的民族情杯。过去贵州与其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如说“养在深闺人未害”。而现在各种“污染”时有发生,如到兴义万峰林景区旅游,感觉山水田园风光极美,天然形成的“八卦田”也十分罕见,可惜其中却多了一个人工建造的“八卦广场”,很煞风景。

二是渐行渐远的民族民间文化越来越被旅游者关注,不要让它在与文明接轨中遭遇尴尬。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普遍具有差异性,独特性、脆弱性、模糊性、不可替代性等特殊属性,如何保持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成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支柱,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容纳了太多的内涵,其中既有人们熟知的民族服饰文化,也有原生态音乐和原生态歌舞,还有人们不太熟知的营盘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经过千百年的打磨而形成的宝贵旅游资源,是属于高层次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最具潜力和魅力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保护意识淡薄,科学技术滞后等原因,目前一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凸显了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接轨中遭遇尴尬和消解。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的要求来看,应该有利于其文化个性的发展,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民俗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民俗发展的本身应该越来越文明。

笔者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硬发展”就不是道理。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三)整合旅游资源,为少数民族发展服务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古朴如初的人文形态,深邃烟云后的迷惘历史,再加上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开发研究中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重新审视和评价农村环境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等,把这些原本就存在的,但长期被忽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平行关系,从内源发展的要求来组织和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市场,根据少数民族的“所是,所为,所愿、所思和所言”来确定发展目标。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体只能是少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市场的灵魂,以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为目标开发他们的传统知识和文化资源,使之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知识体系的发展;使地方的和民族的文化与知识能够成为他们创造力的源泉,并提供支持他们改变贫困面貌,改变他们边缘地位及他们在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弱势地位的发展动力。

三、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维度延伸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现代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贵州乡村旅游也有了较快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带动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进一步开发市场,开发资源,开发经济潜力,延伸乡村旅游价值维度。

(一)军事文化、民族文化从历史上延伸

贵州的军事文化主要体现在营盘文化和红色文化两个方面,开发乡村旅游把军事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机结合,就能避免原有的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的缺陷;还能弥补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上的欠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形象,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

1.复原营盘遗址。贵州古堡的规模、风格和完整程度,堪称古代军事营盘文化的杰出代表,距今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它能给当地带来声誉和机会,保护好了,就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收入来源;草率行事会把文化遗产永远破坏,其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无法估量的。由于风雨剥蚀和历史等原因,很多古堡曾一度破败(如遵义市娄山关旁的海龙囤古城,它经历过万历二十八年平播的毁灭性打击,又历400年沧桑销蚀,其关隘城墙至今仍傲然屹立,但是有些关卡已被毁没,几百年后城墙石头也将被风化腐蚀烂掉),目前得到重新修复,恢复原貌的也不多。其中贵阳市花溪区营盘村借力古堡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值得交流。首先是他们开发的目标定位明确:利用独有的古代营盘遗址结合大寨布依族自然村落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其次解决好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第三处理好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行关系:营盘遗址的修复,一定要建立在原貌的基础上,也即是在一种历史氛围中,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复原后的古堡与山下有着布依族苗族风情的土木结构民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古代军事文化与民族民情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景点。目前,该村依凭独有的古堡文化及民族风情资源,打开了引资局面,拓展了二级市场,使其乡村旅游走上了以市场求发展的道路。

2.文化寻踪。文化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中国工农在贵州留下了具有深刻而丰富文化内涵的革命历史遗迹,如黎平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历史事件对人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沿着当年走过的足迹、去寻觅这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的辉煌业绩,会被所有爱国的中华儿女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接受,它将成为打造乡村旅游的精品。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在正视历史尊重事实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应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不能偏离红色的基调,杜绝不合史实、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其次要做好科学的规划、避免为了盈利而大肆兴建与景区不协调的景观或者废除原有建筑,避免走与普通观光、享受型度假同质化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保持“红色”的基调和氛围。

3.民族民间文化的再创作性。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且非常个性化。如苗族剪纸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农村过新年贴的窗花,而是被演绎成一件件精美的苗族服饰文化。再如苗族村寨有许多桥,有的桥并不是架在水上,而是在路与路之间或者田埂与路之间。桥不仅给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它还是苗族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现。在苗寨至今还有一些婚后无子的夫妻,会用修建一座桥的方式来求子;若将桥开发为旅游项目,让游客走过村寨的木桥、石桥、水桥、旱桥,通过导游对苗族历史和桥文化的讲解,使游客深刻感受到苗族奇异的桥崇拜,这种桥崇拜与其它民族文化没有冲突,各类游客都可以接受。还有仡佬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贵州的土著民族。千百年来,仡佬族留下了大量优秀文化遗产,有傩戏、葬仪、古墓、石刻、哭嫁歌等,汉儒尹珍历史更是众多文人骚客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但是限于财力,很多珍贵的民族古籍古物在民间变黄、碳化……一些民族精品在渐渐消逝。贵州的道真县是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素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的美誉,新建“道真仡佬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势在必行,这样既抢救了民族民间文化,又能整合出优秀的旅游资源。

4.宏扬原生态音乐。由于历史原因,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比较封闭落后,许多地方保留了原生态浓郁的音乐,成为宝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月琴与彝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不解的情缘,彝族同胞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弹琴唱歌抒感。但是贵州赫章县彝族村寨的发达村弹月琴保持着原始的弹奏方式:不用拨片,只用手弹拨。别的地方弹月琴,是抱着月琴站着或坐着弹,而这里的彝民弹法,能够用高难度动作弹月琴,而且能保证乐曲不走调、不停曲,行云流水、舒畅自如。

铜鼓舞是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舞蹈。由于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侗鼓舞在民族中的表演形式及内涵也均不相同。贵州雷山县大塘乡的掌坳村被称为铜鼓舞之乡,它除了具有一般铜鼓舞粗犷、奔放的风格外,还具有鼓点多变,舞步丰富等特点,更重要的是,掌坳村铜鼓舞将苗族生活的种种场景溶入了舞蹈之中,使他们的铜鼓舞别开生面,鲜活有趣。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贵州南部方言侗族地区,由于各地琵琶歌使用琵琶型号、定弦、土语、演唱场所和运用嗓音的不同,从而形成许多不同的风格。贵州黎平县洪州镇的平架村琵琶歌在侗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侗族琵琶歌中的珍品,是古老民歌的遗产;它是惟一用假嗓高音演唱的一个稀有品种,曲调悠扬悦耳,别具风格。

以上这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伴有本民族原生态舞蹈,并与各民族居住地生态环境联系,发展乡村旅游,充分考虑区位、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等条件,不追求“大而全”,而以“小而精”吸引旅游者,这样既能创造劳动力价值,又能宏扬民族音乐,还能唤起人们共同来保护民族文化,使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得到增强。

(二)乡村旅游时空延伸的价值维度

原生态首先在时间上提出了一个绝对意义起点。我们知道时间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可以无限制地回溯与延展。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存在纯粹的原始形态,与时间共生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在源源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其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且贯穿于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每一生活习俗都带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过程。要在比较短暂的观光时间内让游客达到出游的目的,满足游客的需要,在开发一些项目时就必须将生活中的文化加以综合、浓缩,并注入新鲜血液,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精神收获。如黔东南的侗族是一个注重精神享受的民族,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他们爱歌、善歌,侗歌的种类繁多,对初到侗寨初闻侗歌盛名的游客来说,渴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侗歌的魅力,可以安排一场侗歌表演,把侗歌中最具特色和最能反映其内涵的,被誉为“东方艺术精品”的侗族大歌和侗族中具有艺术代表性的琵琶歌作为节目展示给游客,再加上表演者的服饰及情景展示,将侗族艺术的魅力综合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展示可收到较好的价值效果。

再如贵州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少数民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色,以民族村寨、民族古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保存得较为完整,如果按接近原则,缩短空间距离,把各民族村寨特色民族文化有机整合起来,构成一部形象的“文化史”和一幅幅多彩的“民族画”,其价值不仅能被重新认识,而且将被赋予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

从空间上还能实现“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比如贵州普定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把南部马官镇景色秀美的号营山庄及青山公园与北部的普顿坎草原风光及火焰山原生植被在空间距离上有机结合,使该乡村旅游大放异彩。目前政府计划在地理空间上整合川黔渝三地旅游“金三角”,即四川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地毗邻景区整合后形成一个总面积达2800多平方公里的庞大景区,由此成为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区,同时兼容三地其他优秀旅游景点,尤其对贵州的酒文化、红色旅游和民族风情等在内的乡村旅游将会带来发展的契机。

(三)喀斯特地貌乡村旅游价值构想

2005年贵州省喀斯特地貌面积为10908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4],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8%;也占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脆弱区总面积的73.8%;贵州95%的县(市)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其中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所在县(市)土地面积的50%以上。[5]因此喀斯特地貌是贵州的省情,一方面,它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造就了贵州旅游价值。如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石漠化,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它是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想方设法地治理它,但是对于旅游者,尤其是来自非喀斯特地区没有见过这种景观的旅游者来说,它那荒凉的高度的石头上依稀可见的一点翠绿给旅游者的将是什么样的启示呢?它的魅力与过去人们曾痛恨的沙漠相比,又将是怎样的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人民,也只能靠喀斯特来生存和发展。“石漠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旅游者可以去触摸山的骨骼,体验“山野”生活,寻找山中历史,了解山地文化,感知山的灵性;可以在这里接触热情好客的山民,经历奇异浪漫生活,欣赏山寨建筑的奇异;村寨中的山民也必得由乡村旅游走上充满希望的致富与文明之路。

在原始的喀斯特森林里,始终上演着各种不同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旅游者能看到“蜘蛛抱蛋”,强悍地将翠云草排挤出自己的领地,展现弱肉强食的无情;同时,旅游者也能看到,适者就能生存,翠云草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也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并且遍布在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枫叶红得比较晚,寒冬腊月后突然放晴,此时枫红似火,格外夺目。这些都是很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如果善于挖掘和利用,就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即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当地村民脱贫,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又能利用这些稀有的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会去他(她)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去接触他(她)从未接触过的人和事情,尝试一些他(她)过去未曾有的举动,总之这里的“新、奇、特”能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并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提供发展市场,抓住这一大好机会就能迎来较大的发展。

四、结语

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电脑、互联网是科技时尚,吸引着人们去享用,去追逐、去创造。但是,无论现代科技发展走得多远,人们仍然向往大自然,向往牧笛老牛、向往炊烟袅袅,向往村姑大嫂的绣花衣裙,于是,那些仍然生活在农耕文明中的山地人群,那些还在月色溪畔对唱情歌的民族受到空前地关注,人们拼命在科技时代赚钱,然后以昂贵的代价回到农家茅屋前沉醉风月。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为了给人们回归自然创造一个环境,开辟一种境界,给现代文明注入一点鲜活,让山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永远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眼光;让贵州的少数民族在政府极力倡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宏观目标指引下,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1] 耿敬涛.解读林树森代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聚集七大民生问题[N]. 贵阳晚报,2007-01-24(4).

[2]童绍茂,张凤玉.关于乡村旅游商品特征及价格构成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6(6):4-5.

[3] 阿卜杜勒・马立克,黄高智,贝尔纳・罗西埃,等.发展的新战略[M].北

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