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

时间:2023-06-12 14:4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数学学习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学习内容

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教学方式老套、学习内容单一、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最终导致我国学生的能力低,限制了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具有竞争能力的学生,我国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增加了课堂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数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点枯燥、教学方式古板,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教学方式老套

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小学数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能力高低,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对于基本知识点通过机械的讲解,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等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毫无新意,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视觉疲劳,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2.学习内容单一

通常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练习题来增加学生对公式的记忆,提高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没有配套的其他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的学习内容,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教师只注重“讲”

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整节课教师都在讲解知识点,与学生互动交流较少,甚至没有交流,这就使得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无法判断教学的重点,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复习方法,摒弃按部就班的复习模式。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在小学学习中的地位

小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小学生的能力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活动环节,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按照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要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为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增加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要设置和增加实践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也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因此通过亲身的经历和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2.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内容已经得到改变,与教育体制改革前相比,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实验科学,因此教学方式也应随着变化,传统的灌输式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数学难题被解决,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前所未有的效果。

3.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天生好动,因此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单纯地记忆公式和套用公式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图像、图画等方式,动脑动手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学习中实践学习的途径

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成败,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理解能力的形成,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促进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民主互动气氛

数学课堂中逻辑严密,关联度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分心的现象,否则对知识点只是一知半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讲解,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对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活跃实践课堂气氛。

2.增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还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具有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其次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课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长期以来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教师对数学理论和公式的枯燥的讲解,因此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3.创新实践内容

按照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知识、方法、情感进行考查,合理界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实效性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实践的增加,不仅能够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学习中的重要形式与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能力和责任,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教师的反思与研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始终没有改变,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教师的知识和信息出现错误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判断和捕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善于听取周围的意见,不断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这样的磨炼,教师可以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提高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受到社会关注,因此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数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对数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提高课堂中的民主互动气氛、增加实践活动、创新实践内容、强化教师的反思与研究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要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为主,提高学生的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d趣;基础;培养

记得有本书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笔者觉得十分有道理,话说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左膀右臂;数学在提高人的各种能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思维和逻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当然兴趣是良药。

1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2.1.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1.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2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2.2.1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2.2让学生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第3篇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与交流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两种主要活动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这1教学机制,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释放其灵性,绽放其智慧,使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活泼灵动,充满智慧与创造。

    1、让学生说在新知学习前

    小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常常需要以1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为基础和支撑,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生长,延展、衍化,对熟悉的生活背景素材提炼、概括、升华,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需要在新知学习前从学生已有的众多储备中适时、适度、准确、有效的子以激活与提取,这种激活与提取的1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便是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话题,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实现。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前,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与比有联系的知识,当学生说到“分数”与“除法”时,再让他们说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性质,比也会有类似的性质吗?这样在奠定认知基础的同时设疑引探;又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前,让学生说说昨天的10时你在干什么。当学生说出“上课”和“睡觉”两个相互矛盾的答案时,再让学生说说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想方设法来加以区分,进而因势引探24时记时法。新知学习前的这类对话交流,是学生相互启发、激活已有储备的过程,这种激活来自学生本身,非教师的外在铺陈、孕伏,是学生新知学习基础的自然奠定与学力的“原生态”显现;也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生成新知教学资源的过程;更是教师洞察学生的学习准备,调整确定教学活动基调的过程。小学数学论文

    2、让学生说在认知建构中

    学生对新知识认知建构的过程,是1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他们各自的体验、感悟、思考,限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在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方面总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不足,需要1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完善过程。这种完善过程中,学生的对话交流极为重要,而且不可或缺,必须通过说的形式来认知、建构,通过说的过程来修正、精确,完善。要设法让学生突出重点——说透彻,如计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的阐述;突破准点——说明白,如角的度量操作中的“2合1看”,即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1条边重合,看角的另1条边所在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围绕关键——说要领,如列方程解题时如何假设、如何找寻等量关系。还要设法让学生利用说来交流比较,提高认知与建构准确性;通过说来补充完善,提高认知与建构完整性;借助说来归类整理,提高认知与建构系统性;运用说来规范要求,提高认知与建构科学性。

    3、让学生说在“反刍”内化时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认识、理解到掌握、运用,1般都必须经历“反刍”内化阶段,这1阶段各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中,学生说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其他形式的练习,其思路,方法、过程与结果也应通过适当的对话交流来反馈与评价,这种交流与评价是促进“反刍”内化的1种有效方式。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听懂、看懂的东西未必就已理解,理解但尚未掌握的也未必能够自如地表达交流,而能够表达交流和能对他人的表达进行评价的,1般都是理解得较为深刻的。因此,为促进学生对初学知识的“反刍”内化,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表达交流的活动方案,留足必要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做好表达交流前的准备,组织实施好表达交流活动。学生表达交流前的准备环节10分重要,其思维加工的过程既是对新知的自主再认,对已有认识重组、重构与系统整理,也是1种很好的“反刍”内化和思维历练;表达交流的过程,则是思维碰撞、共生共建认知和促进认知精确、完善,深化的过程。如让学生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S=(a+b)h÷2,对照其推导过程,思考、阐释公式中每1步计算所表示的意义,当学生经过1番思索后,能够有条有理地阐释清楚时,无疑已经实现了教师预期的“反刍”内化的目的。

    4、让学生说在演绎实践后

    在学生掌握了某些新的知识后,1般都要让他们通过经历实际运用的演绎过程来强化,深化认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能动地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类化并与自己知识、经验储备中的相关内容建立联系,作出合乎1定逻辑的判断、推理的具体演绎过程。显然,对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系方式和不同的推理形式,会有不同的具体演绎过程甚至结果。不管其优劣、正确与否,都凝聚了他们各自的思考与探索,在演绎之后给子他们表达交流机会,显现思维的轨迹,表明历经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在判断正误、比较优劣,执果究因之中,便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有效地启迪、帮助同伴,也将影响和改变同伴此后的思维与实践,甚至教师今后的教学思想,策略与教学行为、方式。如在学生建立了公倍数的概念并掌握了找寻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后,让他们各自找1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进行4个层次的交流,在强化公倍数概念与找寻方法的同时,建立最小公倍数概念,并探索找寻最小公倍数的简捷方法:第1层次,交流找的方法(学生甲:先找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出其中最小的;学生乙:从小到大擦9的倍数,同时1个个地看它是否是

    6的倍数);第2层次,判断各种找法正确与否;第3层次,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第4层次,统1认识,概括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5、让学生说在课余生活间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兴趣激发 生活实际 动手实践 开放性教学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一直以来,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学数学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就要经得起枯燥和抽象的考验,可古板的与枯燥寂寞相伴的数学却难以走进孩子的心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他们学习动机中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成份。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厌静、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其乐无穷,原意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一、用生动活泼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概念较晦涩,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学,就会厌学,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变得轻松而自然。例如:在讲《分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给孩子们讲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灰太狼抓住了喜羊羊,在跟红太狼商量着每个人吃多少,红太狼想多吃一点,就抢着说她要吃喜羊羊的2/3,留给灰太狼1/3;可灰太狼非要吃喜羊羊的1/2,留给红太狼1/2。现在问题出来了:到底按谁的说法红太狼才能吃得多呢?就这样慢慢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探索学习阶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迷失方向。

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喜欢上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呢?这就需要老师把生活问题引入教学中使数学更加生活化,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把一些很难懂的数学问题简易化、通俗化,从而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讲长度单位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枯燥的数学教室,实地去测量操场的长宽,这样很自然地让学生学会测量操场面积的方法。一些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的概念性知识,在经过亲自动手、亲眼所见、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后,很自然地就迎刃而解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由于小学生很少接触,所以在教学时可带领学生手拉手站在测量好的面积为一百平方米的正方形上,看一看这一百平方米的面积到底是多大,一公顷等于一万平方米,让学生们直观地知道一公顷就是一百个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通过这样的实地测量,学生会很轻松地在活动中掌握“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小学阶段“单位”知识的重心在于理解和具体感受单位的实际意义,像称称自己有多少千克,量量自己有多少厘米,等等。这些看上去没什么“数学味儿”的举动,都是感受和理解单位时不可或缺的尝试。将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这样丰富多彩的数学课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动脑、动口、动手,学中有玩,玩中有学,通过摆、拼、剪、折、量、捏、切、拆、画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教学《直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直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所有的直角都相等,我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直角,例如桌子上的直角,黑板上的直角,等等,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直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孩子们经过用三角尺去比较后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它们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的方法通俗易懂,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但是对于逻辑性相对薄弱、感知度较笼统的小学生来讲尤显直观,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懂得了直角的真正含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感悟、去体会,才能进一步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由于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自己不断地活动、积极地参与所获得的,这样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感受成功的时候更轻松地消化所学知识。

四、用开放性的教学练习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第5篇

(秦皇岛市海港区铁新里小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 学习方法;教学;小学数学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学习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首先要听老师的课,这就是听课的一环;为了消化和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需要做练习,这就是作业的一环,为了能够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巩固起来,并了解其内在联系,需要记忆和归纳整理,这就是复习的一环;为了使下一节课学得更主动,事先需要阅读新课,这就是预习的一环。在教学中,教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 加强学生的思考

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2 解答数学问题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为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数学学习方法的八个方面(即:积极自学的方法、认真听课的方法、独立思考的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动手操作的方法、专心作业的方法、检查验算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必须采取具体措施,落实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仅仅是第一步,必须通过反复实践,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掌握方法发展到养成习惯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例如:掌握验算方法并不难,但要养成验算习惯却非易事,必须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加以培养。既保证培养的连续性,又能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如:在低年级,老师对孩子放任自流,不加以正确引导,没有严格要求,想在高年级施加压力,扭转乾坤,效果往往会不尽人意。模仿性强使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小学生的各种习惯,起始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数学记忆与方法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新异刺激时,大脑皮层会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这时大脑处于紧张而愉快的状态。我们将教材上教学内容故事化,让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故事的“动听”中学习,让快乐成为学习的情境。因此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谜语、典故等,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知识的记忆应用理解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应指导学生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因此,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并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而多媒体的视听优势有目共睹。学生能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以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猜测验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系列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建立一个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环境,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转化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信息和技能。

参考文献

[1]秦岭.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转变的两点做法[J].无锡教育,2003(8).

第6篇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特点,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还要授人以渔,而良好的习惯培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环节,下面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本文由收集整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学生入学时就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对课本内容提出了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应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看题目不能从整体把握,导致错误率很高,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遇到解决问题类型的题目,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再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并找出关键字,对关键字进行分析再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在遇到计算类的题目时,同样要学生进行审题,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有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既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 培养学生做到在预习中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就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的深层探讨和拓展上。学生在预习后,明白自己已经对新知识认识了多少,在课堂上要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什么疑问,上课时就能有的放矢。当课堂上讨论到自己的疑问时,由于好奇,想急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凝神倾听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与人交往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会对人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和与他人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没有形成一个集体的学习氛围,导致老师在讲解部分知识点时需要重复多次。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进行补充,或老师提问学生是否同意其他同学的回答,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让学生重复其他学生的回答,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就形成了集体学习的氛围,不仅答题的学生得到了尊重,在此过程中倾听的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也得到了提高。

五 实行奖惩机制,强化学生的习惯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时对好习惯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对于不良习惯应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发现学生认真听讲解,认真听同学的发言时,就应及时给予表扬,让大家学习他,以榜样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则给予及时指正,必要时应给予警告。

六 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第7篇

关键词:读教材;读生活;体会;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5 ?摇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68-02

今天伴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等,它已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数学的读、听、讲、写等无不是教学基本功,这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具体做法如下: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感悟到,数学中的读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读数学的好习惯,学生的数学才能学好。

首先是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的精华,它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其他学科有着显著不同特点。比如:语文课生动而富有情趣,而数学知识及其应用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数学知识如果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是由老师硬灌给学生的话,肯定会消化不良。而我们阅读理解数学,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让学生反复读教材,让他们感悟、理解教材,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教材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分析的能力也提高了,环环相扣,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数学阅读必须与勤思多想、读写结合、举一反三,。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必须借助于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的能力。

其次是读生活,新课标非常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读数学,找数学。数学教学不能光凭书本,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脱离生活的教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他们理解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又无法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更好的使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呢?我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广告,如商场的促销活动、团购活动等等。使学生了解信息,使他们知道我们身边到处有数学知识,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另外,找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和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阅读。分小组进行数学竞赛,让他们开心了解自然,能够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的积极性。

二、数学学习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做到认真观察。因为有时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往往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我在讲课时,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反应,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他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没有反应,一节课学习的效果是不会好的,老师在讲课时一定要不断地跟学生交流,学生反馈的信息就能检测到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所以,学生学会“听”是很重要的。

三、数学学习中的“讲”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概念,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其他科目中的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多讲,教师讲完部分内容,就让个别同学讲解,这样不但检查学生说的能力,同时也检查学生听的能力,这样才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应注重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时,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说明图意,研究算法,哪组的算法多哪组夺得红旗。学生开始是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说其他人聆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也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教,更多的是要考

到学生的学,怎样学,是被动的学还是主动的学,学的效果如何。

四、数学学习中的“写”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时我要求学生把概念、公式、解题技巧记下来,我还要学生在完成的书面作业外写数学日记,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把错题、难题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总之,这样不但对知识加以巩固,提高了数学能力。同时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五、数学学习中的“用”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让三四个学生为一组,量一量教室内的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设计演算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最好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让他们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经过磨炼一天天地成熟了,整体素质提高了。

第8篇

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

(1)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思考活动。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1)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2)对思考对象展开联想,将其归纳到已有的经验中去。3)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变通等),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

3.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4.合作学习。对于一些“问题性”程度较高,个体学习、同化有困难的材料,教师可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他们在相互补充、互为启发中完成心理转化,学到知识。

5.数形结合。数学主要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数形结合是学生最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尝试活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当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第9篇

教师在讲授“24时记时法”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结合钟面认识一天24小时的活动中,当问到学生晚上7点还可以怎么表示时,大部分学生会说是19点。当教师追问这些学生是怎么想到的时,他们的回答相似,即每天晚上7点《新闻联播》播出时,电视显示的时间是19点。然而,当教师问到其他时刻时,如凌晨2点、晚上9点还可以怎么表示时,学生很少会知道。

这个现象要引起我们的思考,《新闻联播》这一情境对本课的学习究竟有没有价值?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一个实验,分别针对两个班级设计两个问题:一是晚上7点还可以怎样表示,二是晚上7点有哪些著名的电视节目,这一时刻还可以怎样表示?结果发现,答对第二个问题的学生人数要明显多于答对第一个问题的学生人数。由此得知,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需要情境,那么情境创设对教师教学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怎样基于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1]基于情境理论,创设小学数学学习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是数学教师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有效教学策略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案例1】出示钟面(显示10点)

关于钟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和学生进行下列对话。

师:钟面上显示的是几点?通常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生1:睡觉。

生2:上课。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在睡觉而有的同学在上课?

生:如果是晚上,我们就是在睡觉。如果是上午10点的话,我们就是在上课。

师:那就是说一天会有两个10点。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给予区分吗?

生1:在时刻前面加上“晚上”和“上午”。

生2:10点和22点。

师:类似上午10点、晚上10点这样的在时刻前加时间词的记时方法是普通记时法;像10点、22点这样的记时法叫24时记时法。

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24时记时法?

生:电视里、手机上、电子表中……

师:有了普通记时法,为什么还要学习24时记时法呢?

生1:普通记时法前面要加词语,太麻烦。

生2:24时记时法比较简便。

生3:如果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看不到外面,光看钟面无法判断是上午10点还是晚上10点,但24时记时法可以判断。

……

任何数学知识都与情境相关,因此数学知识虽然抽象,但同时也具有直观形象性。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并非完全是一个抽象的形式体系、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内在联系的规律;相反,每一个数学定律都有其产生的现实背景。”[2]从这个角度分析,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离开具体情境,数学教学就偏离其得以发生的土壤。案例1创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生活情境――钟面10点时,人们在做什么,从而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是在睡觉还是在上课。

数学知识往往来自现实生活中与对象的冲突而引发的探索,解决这个冲突就是知识的获得,当然也是意义的获得。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为了解决“到底是在睡觉还是在上课”的冲突时,自然就会体会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意义,体会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区分钟面时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体会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发现过程、应用条件与生活价值,能够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情境都源于现实,源于生活,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的情境都是可以的。例如,案例1中在谈到为什么还要学习24时记时法时,学生给出的“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人们看不到外面,如果只看钟面,不能正确判断是上午10点还是晚上10点”的情境在成人看来就是一种虚拟情境,但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符合他们的逻辑,是他们建构知识时所需的一个合理且有意义的支撑。

2.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案例2】出示彩条

教师在课上出示彩条,说明白色彩条代表第一圈,红色彩条代表第二圈。

师:一小段表示一小时,共有几小段?每小竖表示一个时刻,最左边的第一小竖表示几时?(凌晨0时)还可以说是?(0时)中间的小竖呢?最后的小竖呢?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要求是给出几个时刻,请把它放在相应的位置。(时刻为上午8点、下午4点、5点和14点)

(学生小组合作,全班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上来摆,先摆上午8点与下午4点这两个时刻。

学生动手摆放彩条。

师:可不可以把这两个时刻放在上面?为什么?

生:不可以,上面的时刻没有时间词。

师:你们同意吗?下面是什么记时法?

生:普通记时法。

师:下面我们来看他摆放的位置对不对?先来看上午8点,怎么判断?

生:数,一小竖一小竖的数。

师:从哪开始数?摆放的对吗?

生:不对,少了一小竖。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会数错吗?

生:他是从1开始数的,应该从0开始数。

……

“研究者们认为,真实的活动对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能找到行动的有意义、有目的的立足点的唯一方式,也是对学习者此后的行动提供经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3]可见,情境理论非常注重活动在学生学习中具有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创设实验情境,进行数学活动操作,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案例2中24时记时法原理的相关知识及两种记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形式给予呈现。在彩条中找出时刻相应位置的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形式。操作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顺应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又可集中注意、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亲自创作的事物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真实的理解。案例2中,学生把时刻摆在相应的位置,首先他们需要知道是摆在彩条的上面还是下面,这就需要判断手中时刻是普通记时法还是24时记时法,知道两种记时法的特点和区别。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但同时会伴随内部思维的展开,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学生内化知识意义与发展逻辑思维。

再如,案例2后面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摆放下午4点和14点时刻的位置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从0开始数;一是从中午12点开始数。理由是下午4点和14点是在第2圈,可以直接在第2圈中找。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从单一的方法转向为从多种观点出发进行思考,分析、综合和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理解第二种方法的本质意义,逐渐地理解第一圈和第二圈的联系与区别,为深入理解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间的相互转化奠定基础。整个过程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观察、判断、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觉到逻辑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3.在互动交流中学习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补充,也是人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人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语言,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创设交流情境,给学生提供交流的舞台,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数学。例如,在“24时记时法”一课中,教师在总结两种记时法的区别时,所有的区别不可能全部由一名学生说出,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在学生相互交流过程中,慢慢地总结。需要说明的是,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方法结构支撑。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记时法怎样转化时,可引导学生从时间词和数学两方面来考虑。这种交流式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无论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在运用知识中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本质是工具。工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在运用中去理解与掌握。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来理解知识。例如,在“24时记时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让同学用今天学的两种记时法写一小段话,记录自己一天关键的几个时刻在干什么。这样的话,有关两种记时法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是能在生活中运用的工具。学生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正是在这样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和数学的认识才会不断地改变、加深和丰富。

情境性是知识建构过程的重要特征。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感受、体验、建构与运用数学知识,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7.

[2]谢明初.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8):70.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98-01

一、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积累有限、学习能力不足,在面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有些吃力。同时我们也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身边案例的引用、剖析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抽象的数学概念,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对于“平年”“闰年”,笔者就引导学生回家的时候询问父母,根据家里平时使用的日历来进行学习,让他们认识到每四年就有一次“闰年”,“闰年”比“平年”多一天。又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电线架上的三角形来作为引导,提升学生的认知。这样以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与平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环境塑造人才”,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很多知识只有进行了操作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理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时候,针对“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随意画一个三角形,之后进行测量、计算,看结果是否一致,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又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大家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性质的认知,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营造良好的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认知、锻炼学生各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如在教学“速度、时间与路程”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班上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通过大家对于击鼓时间、传递速度的认识来判断花会落到哪位同学手上,通过游戏场景来丰富他们的学习感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小学时期的学生好胜心理较强,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就如同任何人都渴望成功一样,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总之,数学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认知综合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学习;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生具备爱玩好动、善于模仿、注意力集中不够持久等年龄特点,如果教师单纯地将学生看做知识灌输的容器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以教师的直观演示为基础,重视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动手操作,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切实保证数学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的成败对小学生的各学科学习以及将来的终身教育及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可以将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数学学习兴趣。比如:每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背后都离不开科学家的精密计算,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巧妙运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得以解决。

案例一:我在教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后,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家的面积是多少。针对部分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提示:先测量自己的房间地面的长和宽,求出它的面积,再以同样的方法测量客厅、卫生间、厨房以及其他卧室地面的长和宽,求出面积,最后将所有房间的面积加在一起,便是家的总面积。在下一次数学课堂上,我请几个同学报出自己家地面的长和宽,让大家一起计算面积,来验证他的计算是否正确。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反复的进行测量和计算,学生不仅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也加深了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智力发育和认识发展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摸一摸”、“比一比”、“贴一贴”、“猜一猜”等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对数学学习产生更为亲近的体验,并在活动中逐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教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之前,我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动物王国的时钟坏了,动物们不能准确地掌握时间,导致很多小动物都上学迟到了。为此,老虎大王决定明天要举行一个时钟制作大赛,并评选出最好的时钟,邀请同学们参加,大家愿意吗?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于是,我请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每人制作一个钟表。由于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会认钟表,对钟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个钟表。回到数学课堂上后,我请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钟表都摆出来,通过对比孩子们和教师的钟表来教授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正确的认读时间的方法,并选出孩子们制作的最好的时钟。然后,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自己制作的钟表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进而布置新的家庭作业:完善你制作的钟表。“剪一剪”、“贴一贴”、“做一做”这些看似简单的动手操作,使得原本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体验到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三、设置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多种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完成该任务时,提升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案例三:在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教授过程中,讲解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及特征后,我设置了以下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请同学们用编织条、塑料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个任务。通过触摸、编织等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对几何形状的概念加深了理解,丰富了其空间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将小学生带入一个妙趣横生的数学魔幻世界,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就喜欢上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活动任务,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此,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还使得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勇于实践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对其终身发展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原始经验;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特别强调“以学定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决定教师的教学选择. 我们认为学生的原始经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所谓原始经验,就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下来的,能够用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经验. 这些经验往往来自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如果从中提取、加工,则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当然,也有一部分经验来自于数学学习. 数学作为必须循序渐进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有可能在前面的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充分的促进作用,但不可避免地也有可能出现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原始经验就是生活、学习中生成的,对后面的数学知识学习有影响的经验.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点,学生的原始经验是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说国内不少数学课程专家对建构主义有一定的争议,但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看,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还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事实上,在建构主义之前,许多学习心理研究的专家也都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原始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的原始经验中并不全部对数学学习有积极作用,有时一些经验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作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寻找、梳理、研究原始经验,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回避或矫正其消极的一面,以便为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原始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现状

分析

我们可以先通过几个例子及分析,来看看原始经验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现状.

例析1 “三角形的高”的教学.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注意到,学生在这一知识的理解中,会用到这样的几个原始经验:

一是对“高”的理解,学生有“高就是竖直方向的距离”的认识,这对理解三角形的高就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积极的作用是,学生认识到当一个三角形以底边处于水平状态呈现时,学生能够想到三角形的高就是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消极的影响是,我们注意到这种状态下学生对底边上的高的认识比较到位,而对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的高的理解则相对困难一些,部分学生想不通为什么斜着的也能称之为高. 这时教师就必须提取“高”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高的含义并不只是生活中“竖着”的高,而是三角形中“过一顶点垂直于对边”的高.

二是对“高”的位置的认识. 由于起初知识的学习――一般都是以锐角三角形作为知识的引入,这个时候学生会形成一种认识,即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内部,而这对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的认识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果注意分析,我们会发现学生出现这些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中概念的建立,是以视觉接受的刺激作为主要加工对象的,也就是说学生理解的高,不是“过三角形的任意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的文字描述的高,而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画出的那条线的高. 由于这样的原始经验认识,造成了每改变一个新的情形,就无法准确地再去判断、画出高的结果.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对象由视觉接受的刺激,努力地向文字描述的对象进行转变.

例析2 苏科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学习.

在学习小数之前,学生接触到的数都是整数,而在生活中学生虽然有接触小数的机会,但真正理解小数的机会却很少. 因此,学生思维中会固有“数都是整的”的原始经验,这对于小数的学习有着不可小视的消极影响.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这种影响,认为不考虑这些影响,最终也会让学生学好小数的知识. 事实上,这种认识不行,因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果在学生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做好原有经验的同化或顺应,那学生学得的知识就可能只是表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只能用来解题,但难以在学生思维中真正扎根.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给学生提供一些整数无法解决的例子,如两个人分一个苹果,语、数、英三门学科考了298分等.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让学生强烈感觉到整数也有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然后辅以必要的引入,就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拓展原始经验.

学生原始经验的教学研究方法

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去准确把握学生有哪些原始经验呢?如果把握不准,那我们“以学定教”就失去了基础,因此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 在笔者看来,如下几个途径或许可以尝试:

1.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把握得比较准确,我们平时的教学常规工作,如备课、作业等,其中无不蕴涵把握学生原始经验的机会. 就以最有用的改作业为例,新教师一般只是判断学生的对错;有经验的老师一般还需要弄清学生错误的原因(当然只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去分析);而真正厉害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去进行分析,看学生出错的心理原因(知识掌握角度的错误也在心理原因之列).

笔者虽然不是厉害的老师,但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记得在“面积”知识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一道题目时出错较多. 这道题是:一个长方形的小花园长8米,改造之后长度增加了3米,而面积增大了18平方米. 问原来小花园的面积是多大?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无法顺利解决本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非常熟悉,问题在于,学生原有的经验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情形. 事实上,通过分析本题的解题思路、研究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我们会发现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还不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也不够,对于这种动态变化导致的面积变化理解同样不够. 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学生的原始经验,是成本最低、效果较好的一条途径.

2. 根据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东西表露出来,如课堂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黑板上板演或在草稿纸上写下解题过程时,写了什么,擦了什么,又改成了什么……注意观察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把握学生内心的动态,从而看出他们有哪些有用的原始经验,有哪些会起负面作用的原始经验.

比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76÷3”的竖式演算过程时,顺利地写出了■,随后写出了3,接着迟疑片刻,又将2擦除了……根据这个细节,我判断这个孩子对于除式理解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最起码其肯定不知道应该先算7÷3,而非6÷3.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起来非常低级的错误呢?通过交流我才知道,他也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相关的要求,但到了具体计算的时候,看到6÷3的结果是个整数,觉得还是这样算比较好,于是就写了“2”,但后来看看又不好弄了,就把2擦了. 知道了学生的这一思维过程,笔者判断是其“哪个更好算就先算哪个”的原始认识影响了他对除法的理解,于是后面的问题矫正也就能对症下药了.

3. 对他人经验的借鉴

以上两点其实都是基于教师的直接经验,而小学生有哪些共同的思维特点,每个学生又会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不弄清这些问题,真正的因材施教就难以发生. 而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我们要教那么多学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直接经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借助间接经验来充实自己的经验系统――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正是在扩充自己原始经验的范围. 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杂志和书籍上都有类似的描述,读懂它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始经验的恰当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