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是指在生产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安全运营的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员参加,做好基础建设,巩固群众基础,突出安全防范重点,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危险和化工产品的安全管理、排查隐患,做好整治工作。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是以安全生产的经营管理的行为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且努力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责任制,同时必须做到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生产安全意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所有企业特别是生产危化产品的企业在实施这一管理模式的时候,必须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生产管理理念和安全第一的原则。从而组织和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确保生产和经营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安全发展。那么什么是安全发展呢?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指职工群众不受威胁、没有危害、没有危险、没有损失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财产为代价,这是安全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安全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指导思想。现在流行的最新经济学三角形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生产和管理是经济发展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而安全发展则是这个三角形的底边,也叫底线,如果没有这条底线做基础或支撑,是不可能构成企业这个稳固的三角形的,企业就要垮掉的。
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和运营的标准化管理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做好做实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依据生产和运营的安全质量标准要求,对企业内部的生产和运营的各种风险进行逐一的评估和保险投入,在试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都要逐一进行排查,都要全部将其列入整改计划之中,不厌其烦,反复排查、反复整改、直至消失。要建立并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其次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安全生产法》,全面展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必须全面实现严细实的要求,决不能留下任何一点后患和隐患。这一点对于我们这样以生产危化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石化企业在这方面的血的教训不少,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吸取。
2 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几点思考
2.1 加强领导,全员负责。要不断的树立和强化“我的区域,安全我负责,责任重于泰山”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高标准、严要求,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实化管理。要严格贯彻落实企业逐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建立健全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并实施各项安全生产承诺,建立并完善各级包保机制,努力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强责任追究力度和奖惩机制。
2.2 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首先各部门和车间班组都要按照上级要求和相关规定,扎实有效的做好安全生产的自检自查和自纠工作,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强化对人的管理常态化;加强对各种隐患的反复排查、确认、整改和验收的四位一体的闭合管理,必须按照常查、细抓、严管、真管的工作准则,每月开展一次厂级以上安全大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对在大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立即下发书面整改治理通知书,具体要落实到部门和人头,限期整改。整改后还要重新进行复查。
2.3 强力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力度,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任何企业都要通过安全文化来规矩人性的弱点和毛病,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努力让员工牢固树立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安全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好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安全教育、班组长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组每天安全喊话活动、班组每周一次安全活动、安全月活动、企业安全演讲活动、应急演练活动等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各种手段,在各个生产岗位、设施设备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宣传展板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强大的安全生产氛围,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在生产和工作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安全心态和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安全作业行为规范。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让人们都感觉到事事有规矩,违规必受罚,自觉同不安全行为作斗争。
2.4 建立企业安全市场基金,奖罚分明。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长效机制,必须强化手段,赏罚分明。必须依据企业安全生产奖惩条例,依据企业内部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促使全体员工自觉准守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员工主动学安全、讲安全、会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和安全发展的后劲。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借鉴:首先是发挥安全生产工作的激励作用。对于抓安全生产工作突出、排查隐患和整改落实比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必要的奖励,不断发挥和调动单位和职工做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全生产必须全员参加,打一场人民战争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其次是安全管理工作与职工工资直接挂钩,实行安全生产工作的浮动工资制度。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条例,依据检查评比情况,对职工进行奖励和惩罚,赏罚分明、奖优罚劣、毫不含糊。是与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工资收入挂钩,依据各单位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检查和考核的实际情况奖罚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工资或奖金。
参考文献:
[1]李有忠.关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些探讨[J].轻工科技,2015(07).
[2]沈伟杰.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国防科技,2012(12).
(一)是落实高校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
高校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是否安定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是否和谐与稳定。因此提高高校安全生产工作,不但是高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是强化高校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师生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教学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高校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三)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总务部门、保卫部门、高校物业公司水电工等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校园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新形势下影响高校安全生产的不安定因素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校园各类人员不断增多,治安环境日趋复杂,高校的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总结大学新区安全隐患情况,影响高校安全的不安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宿舍高功率电器增多,建筑施工存在有害因素
在多次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学生在宿舍中使用电脑、电磁炉、电饭煲、电吹风、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发热和温度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旦产生异常温度,就容易引发电线短路,因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学校建筑施工中,粉尘、生产性毒物,如苯、锰、一氧化碳、废水都容易造成师生中毒。
(二)校园及周边流动人口多,治安管理复杂
现在大学新区各类高校近十所,据调查了解,在高校及周边存在相当多的流动人口,主要分三类:一是原始居民;二是外来经商人员;三是校内基建施工人员。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自身文化修养低,法制意识薄弱,但都对高校内外地理环境、师生生活环境十分熟悉。这些人中有部分居心叵测的不法之徒,往往利用对校园地势及情况熟悉这一有利条件作案。
(三)社会环境堪忧,导致道德失范
来自社会的、家庭的、特别是各类传媒所传递的多元化的人生观,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不少高校学生崇尚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物资享受。因此,少数高校学生在面对社会上形形的诱惑时,认识错位,是非不辨。而面对高校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些不法商家云集,黑网吧、游戏厅、幸福旅店、钟点房、路边无证酒吧等场所,在高校周边迅猛发展起来。不少学生发生酗酒打架、夜不归宿、非法同居等地点均是在这些场所。
(四)法纪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及自我防范意识
高校中,虽然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但由于教育上对法制教育的欠缺,缺乏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薄弱,财物丢失和被盗、轻信陌生人,财物被骗案件屡屡在高校发生。更有一些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守法,贪图小利,做出盗窃学校、同学财物行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心理自我修复能力差,情商思维薄弱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增加紧张和压力。高校大学生因爱情失意、理想受挫、家庭变故、自尊心收伤害等原因,导致心理扭曲,无法与他人、组织、社会正常沟通,往往因小事采取极端手段侵害他人,或者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六)大学新区地理环境不利,水灾隐患重重
由于不少高校地处地洼地带,地势整体低于水平面,附近又有江河支流。甚至因为选址不当,在溪、河的泄洪口,一旦遇到雨季和台风季节极易造成水灾隐患,曾经在“龙王”、“圣帕”台风时,洪水台风都曾经给福州各高校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对师生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七)各高校安全物防、技防水平还无法完全达到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需求
由于大学新区高校面积大,覆盖面广,不少区域存在安全盲点,没有监控设备,执勤保安人员,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几年来,各高校发生各类精密贵重设备被盗案件数起,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
三、提高高校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把高校校内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对危险、有害因素与环境影响因素辨识的作用,广泛听取师生对建筑施工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征求监理单位、专家的意见。二是学院依托社会环境的整体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会同当地公安机关、综治部门对影响高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采取有效措辞集中整治。对学校周边的无证摊点、黑网吧、无证旅馆等配合综治部门进行整治。加强校园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管理,及时和公安机关互通信息。加强对在校学生上下课,晚自修期间,重点路段的巡逻控制。三是聘请当地公安局同志为高校法制辅导员,为学院师生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讲座。专门设立24小时警务室。让当地公安局同志随时办公,随时处理各类安全事件。保卫部门负责人定期定时参加由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安全会议,反馈工作,沟通信息,交流意见。四是加大对学生宿舍的检查力度,杜绝学生使用违规电器。
(二)重视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正气之风
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叉并存状态下,社会正评价和社会正义感受冲击,社会公德的导向力和传统美德的约束人弱化。例如高校校园内,像攀爬围墙、贱踏草地、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重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
(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落实依法治校方略
要有针对性地在高校师生中开展以刑法、教育法、道路交通法、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高校师生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也可以结合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增强普法宣传的现实性和效果,以达到引导师生学法、知法、用法,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目的。
(四)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眼前和今后应对激烈竞争,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此,高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学会排除心理压力,进行自我调适。对个别心理障碍严重的学生,要建立危机干预机制。高校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预前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在校期间的情感问题;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性问题;三是要关心贫困大学生,并健全帮助机制;四是要尊重和爱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五是要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信心。
(五)分清权责,下力气整治水患
大学新区的水患问题,上级部门应该组织协调相关职能机构进行整治,及时修建水库,堤坝。改造路面渗水条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及防汛防洪流程。
(六)高校树立高度意识,重视提高物防、人防建设
新形势下犯罪活动隐蔽性越来越强,日益向团伙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高校的人防、物防必须要得到发展和补充。一是增加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编制名额,招入各类型的人才,比如:熟悉电脑网络监考的、侦破案件经验丰富的等等。二是增加资金投入,在高校防范范围内按照一整套高科技防范系统,如摄影机,闭路监控,微型摄像机等等,形成覆盖式的技防体系,对整个校园每个角落实行监控,利用系统存储功能,进行分析取证。只有依靠科技力量,向科技要安全,才能提高高校安全生产工作效率。
(七)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防范水平
高校安全部门应突出“制度管理、按规章办事”、“防范于未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并不断完善如《消防细则》、《应急逃生疏散预案》、《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抗洪涝灾害预案》、《车辆管理细则》等文件,有针对性地把安全防范作为校园平安的重中之重。
(八)建立健全及落实高校安全工作责任制
各校应进一步明确各系、各部门、各岗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责任,促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的落实,维护校园治安秩序,保证教学、科研、生活的顺利进行,对学院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追究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每年各高校领导分别与系部、处室、中心、馆、科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年按“安全目标责任奖惩细则”进行综合评定,对工作责任心强、完成任务好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目标,责任心差,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
1 概述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要重视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创新建设方式,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目的,提升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建设工作质量。
2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措施
在农村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明确安全生产目的,并要求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科学性,并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积极引进安全生产机械设备,做好安全作业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十三点:
2.1 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农村水电站建设部门必须要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根据农村水电站建设业主的实际要求,制定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保证可以提升目标分解与控制效率。在每年生产中,都要制定年度的安全生产目标,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快速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明确事故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例如:编制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业主工作中,并配置专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人,保证可以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提升其工作质量。
2.2 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
在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中,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组织机构的职责,保证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安全生产活动中。首先,对于组织机构而言,企业需要建设专门的负责小组,要求负责小组开展安全生产各类活动。同时,还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减少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其次,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相关部门需要明确组织机构职责,要求组织机构建设专业化的部门与班组,并要求班组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协调安全生产组织问题,利用全面的问题解决措施提升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建设工作质量。
2.3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专门的决策机构与负责机构,如果是个人经营,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明确资金投入责任,一旦出现投资问题,就要承担后果。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为其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经费支出的科学性,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并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在此期间要利用安全编制与安全工具等,全面开展相关互动,引进先进的安全设备或是防护装置,加大安全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以此提升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
2.4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农村水电站建设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a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安全生产行为,保证其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同时要建设岗位培训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故障排除制度、事故处理制度等,提升其工作质量。另外还要明确安全生产流程,要求技术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开展检查与修理工作,提升施工图纸的应用价值,减少各类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
2.5 安全教育培训措施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工作质量。一方面,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利用事故模拟训练方式培养事故人员的安全技能;另一方面,需要配置专门的安全负责人,要求其在安全生产的时候,可以做好检查工作,提升其工作质量。
2.6 安全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的引进,提升安全建设工作质量。
第一,水工建筑物。在建设水工建筑物的过程中,事故企业必须要根据相关规定开展建设工作,利用大坝规定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安全鉴定的情况下,提升安全生产工作质量。
第二,建设企业需要做好金属结构的建设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维护与检测处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第三,水利机械设备。对于水力机械设备而言,企业需要做好维护与检测工作,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电气设备。对于电气设备而言,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维护与检修处理,在检验合格之后,需要利用试验检测报告行为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其符合相关规定。
2.7 农村水电站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农村水电站施工建设部门必须要重视作业的安全性,保证水电站建设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各类安全生产设备,定期对其使用安全性与质量进行检查。工人员与技术人员需要熟练地操作与使用安全生产工具,避免出现各类难以解决的安全生产问题。
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并落实相关调度命令,并利用专业的规章流程制度对其进行管理,保证电气检修工作符合相关规定。
2.8 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及时发现生产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排查,保证可以定期组织检查事故隐患问题,并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而言,相关部门需要建设完善的事故治理方案,并明确施工建设事故处理责任,保证其可以更好地开展安全分析工作,提升施工生产安全性。
2.9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需要加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力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评定危险源的等级,并认真评估危险情况,在遇到重大危险源的时候,要将其准确地记录与备案,合理监控危险源,并开展严格的管理工作。
2.10 职业健康管理
农村水电站建设企业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性与健康性,提升其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及时申报职业危害情况,并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之下,改善农村水电站的工作环境,减少各类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
2.11 应急救援措施
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紧急安全问题,影响着安全生产工作,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紧急救援工作,制定完善的救援制度,及时发现紧急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水电站建设工作的安全性。
2.12 建设人才队伍
在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建设方案,保证农村水电站的建设工作符合相关规定。首先,相关部门需要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求其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掌握先进工作技能,为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部门需要阶段性地对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相?P知识,提升自身工作质量;最后,在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全面参与思想教育活动,保证可以提升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其发展效果,提升农村水电站安全性与标准化。
2.13 制定技术标准体系
在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保证可以满足现代化农村水电站的建设需求,逐渐丰富技术标准体系,设置多元化的技术方案,保证可以满足技术发展需求,提升技术应用价值,增强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有效性,满足农村水电站安全标准建设需求,提升其建设安全性,保证技术应用准确性,增强其发展效果。
【关键词】沈阳;地铁;安全生产;标准化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地铁)从2011年起着手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资质。本文依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被国内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采用。
1背景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同年,国家安监总局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2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将相关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企业考评分数不低于900分,二级不低于700分,三级不低于600分,满分1000分。2012年交通运输部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其中指出一级达标企业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组织考评,二、三级达标企业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考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最低标准为二级。取得证书后,每年自评一次,3年证书期满后申请换证考评。
2工作目标
沈阳地铁以建立、保持、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次通过辽宁省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获得二级安全生产达标证书为目标,并为下一步申请一级达标考评做好准备。
3总体思路
沈阳地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经过建立建标、培训、运行、内审、整改、申报、外部考评等步骤:(1)组织编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实施;(2)组织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内部审核员队伍,开展相关培训;(3)各部门内审员组织按标准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实施工作;(4)基本具备评审条件基础时,组织内审员按评审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组织一次公司范围内内审,进行自评打分;(5)各部门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组织责任部门及时整改;(6)整改验证符合标准要求后,向辽宁省交通厅提出考评申请;(7)经省交通厅委托相关机构实施考评,考评通过获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正式运行。
4机构职责
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前,应该建立组织架构、明确各管理人员职责。
公司管理层负责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配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人员;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识别并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法规要求;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维护并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组织编制并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执行情况,督促问题改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工作;负责与外部联络,申报并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审核员负责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员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证书;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制度的编制、修改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定期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并督促问题整改;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外部考评工作。
业务部门负责部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宣贯和运行;负责编制分管范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工作;按要求组织部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整改安全生产标准化审核中提出的问题。
5全面实施
5.1建立管理制度
可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公司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及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相整合,实施替代、补充等工作,并由公司批准下发执行,文件推广期最少三个月,要将标准贯彻的班组、员工,并保存推广记录。
5.2开展人员培训
为保证工作的持续开展,可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及各业务部门安全员作为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员,并开展内审员培训工作。为更好的按考评要求开展下一步工作,可以聘请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选机构认可的讲师进行培训,以更好的解读标准含义,并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评选机构认可的内部审核人员证书。要求培训记录齐全,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
5.3标准化试运行
根据规范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应在企业内运行时间段至少3个月,具备评选资质,企业应提前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以便获得更多的时间整改存在问题,实现具备考评要求。所有相关文件、运行记录保存完好、标志清楚、装订规范,以备审核。
6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应按照2013年辽宁省交通厅《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标准》执行。考评内容包括安全目标,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装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队伍建设、作业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共16个部分。考核总分1000分,其中52个带星科目为必须达标科目,原则上自评分数不低于700分,即可申请二级考评,沈阳地铁将自评分数标准设定为一级标准,即不低于900分。要求各部门内审员审核细致,整改要彻底。针对内审提出的问题,要求各部门积极、主动、及时完成整改,整改后组织内审员再确认。
7外部考评
7.1提交申请
内审结束,并完成相关整改,向辽宁省交通厅提交二级考评申请。
7.2配合考评
辽宁省交通厅指定的考评机构实施考评,沈阳地铁考评提供所需的工作便利,以确保考评员充分有效地实施考评,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与考评员合作,以保证考评工作顺利完成。
通过考评,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证书有效期3年;不合格,沈阳地铁将采取纠正措施并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考评。
8后续考评
8.1自评
通过考评后,每年沈阳地铁将组织内审员进行一次内审(自评),编写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度自评报告,并次年1月底前将年度自评报告报辽宁省交通厅。
8.2换证考评
在证书3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辽宁省交通厅提交换证申请,发证机构将在期满前实施考评和发证。以下情况省交通厅将组织实施附加考评:(1)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2)一年内连续发生二次及以上较大安全责任事故;(3)被举报并经核实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问题;(4)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事件或主管机关认为确实必要的。
关键词: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一、案例分析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是由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一项民生饮水工程,工程对解决我区中南部地区群众喝水问题、维护区域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和谐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工程将六盘山东麓水量相对丰沛的泾河水,向北输送到中南部缺水地区,解决干旱缺水的中南部地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和中卫海原县共计44个乡镇,现状110.8万人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设计流量3.75m3/s,多年平均引水量3982万m3。工程由截引、输水和调蓄水库等工程组成。输水线路总长75.29公里(其中隧洞11座,总长35.57公里,输水管道及其它工程39.72公里);共设截引点7处,截引支线总长度17.55公里;新建秦家沟水库(总库容560万m3)、中庄水库(总库容2564万m3);加固改造龙潭水库;新建加压泵站3座;主管线布置隧洞等各类建筑物190座。水源工程概算总投资17.7亿元。
二、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
(一)建设地点分散
饮水安全工程随村而建,随人而建,哪里有人就需在哪里建工程。宁夏中南部山区、丘陵区面积占80%以上,人口分散,100多万农村人口分散在多个自然村,给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困难,有的自然村离城100多km,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前期工程勘测设计、工程建设都非常困难。
(二)建设形式复杂
饮水不安全类型和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特别是饮水安全工程既涉及到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还涉及到当地的经济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既有先天不足的水量、水质不安全,还有后天人类不科学活动造成的水源地破坏、水环境恶化等新问题;在解决措施方面,涉及到水质处理设备等机械、机电、化工、建筑材料等,不仅要求设计人员有广泛的知识面,有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劲头,而且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也比较复杂。
(三)管理使用要求高
现代的饮水安全工程,特别是远距离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处理工程、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对管理运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缺乏培训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往往无法适应这些要求,先进的设备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和充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宁夏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截至目前为止,宁夏仍然有139.12万人饮用不安全的水(其中包括生态移民引起的27.21万人饮水不安全),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要在2012年之前基本解决原规划中剩余不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中南部地区7.9万户共34.6万生态移民户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解决我区原规划剩余的和规划以外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所以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和繁重。图1为“十二五”规划不安全人口分布图。
图1“十二五”规划不安全人口分布示意图
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开展关于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各市县依据2004年开展的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成果,对2005-2010年已经建成的和批复项目认真地进行了梳理,对新增的不安全人口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教育厅、卫生厅、农牧厅等单位通力协作,认真复核了各市县上报的成果,并且对新增的不安全人口进行了现场抽查和评估。2014年4月22日~29日,邀请专业咨询机构组织11名专家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进行咨询,最终形成了《工程建设管理咨询报告》(初稿)及《项目法人安全生产达标评审咨询表》,非常具体和明确的指出安全达标中的不足。集团公司分别于2014年4月29日和5月9日,召开专门会议,针对安全生产达标咨询反馈情况,进行下一步整改计划和任务部署。
(二)原规划外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巩固提高人口)数量多
自从2004年核定了全区饮水不安全人口以后,近几年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供水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过调查核实,全区在原规划内人口的基础上,规划外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为68.58万(按照水利部核定,将29.22万剩余的不安全人口算到规划外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核定原规划外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为97.8万人)。按照饮水不安全类型划分,属于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有48.07万人,属于生活用水量不足的有24.84万人,属于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14.21万人,属于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问题的有10.67万人。原规划外人口不安全类型划分见图2。
(三)宁夏近年来干旱加剧,更加难找到稳定可靠的水源,加大了彻底解决宁夏中南部饮水安全难度
多年来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些水源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居住集中、建设难度相对较小的地区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剩余部分大多都是因为人口居住分散、水源难找、建设难度大等原因。特别是中南部地区是集中联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落后、生态脆弱、贫困程度深,是最难解决饮水问题的区域。在中部干旱带,大部分地区几乎是没有水源的,个别地区即使是有水也是不能饮用的苦咸水;在北部引黄灌区,水量充足但是水质普遍都较差,存在氟砷超标、水污染和苦咸水等情况;在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水量少或者水质差,也属于严重缺水区。找到稳定可靠的水源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更加困难。
四、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一)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将安全管理从经验化向行为标准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安全管理要实现良好的效果,就需依靠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此,组织人员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符合性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估修订,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集团公司自2014年4月份开始,在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开展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并聘请北京海策咨询公司作为咨询单位全过程对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进行指导,通过标准化评审达标工作,使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目前标准化评审工作已进入申报阶段。
(二)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管理层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重视安全生产实践,集团内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及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要求与会人员做好学习笔记,提交学习心得体会。
(三)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在落实好主体责任年活动方案的同时,公司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有力推动方案落实,为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能有实效;公司安委会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在制订方案时就突出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还根据活动方案分解责任,进一步从开展时间、执行部门、执行人、检查人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活动方案能逐项落实,先后顺利开展了安全知识巡回宣讲、安全专项检查、主动参加安监局主体责任年培训、安全征文、驾乘人员安全讲座、编印了“安全月”专刊等活动,各单位按照集团整体方案要求,均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案。
(四)坚持安全通报制度
为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参建单位,在月度安全大检查结束后第二个工作日,由各组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出现安全隐患上报建设分公司质量安全部汇总,由质量安全部对所上报的安全隐患统计分析,以安全通报形式下发各参建单位。参建单位将安全通报中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后,以整改回复单的形式报监理单位复查,由监理单位报建设分公司质量安全部备案,质量安全部可对整改结果进行抽查验证,对没有彻底整改的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对其进行处罚。
(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尽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从单一的以解决群众吃上水为重点到对水质水量水环境统筹考虑的转变,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把安全饮水与当地高效产业开发相结合,提高供水效益,对交通不便的高山、梁峁地区居住分散的群众,主要采取建水窖,分片打井,提引结合的形式;对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质水量有保证的川、沟道和残塬区,采取机井、土井的办法;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打破乡、村、组界限,发展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供水工程;对可以利用山泉、库坝供水的地方,采取渠道、管道自流引水的方式。
(六)作业安全
设计单位对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防范指导意见,实际查看现场,对其适用性进行符合。集团公司编制了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报安全主管部门备案。督促检查各参建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项目编制实施,并就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安全度汛工作责任制,督促参建单位成立安全度汛队伍,储备救灾物资。监督检查参建单位作业准备、施工工程以及验收阶段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整治安全管理漏洞。此项应得分值为230分,合理缺项13分,此项实得分200分,得分率为92.17%,满足一级评审项目不低于70%的要求。
结束语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受农村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居住环境以及现在建成的饮水工程,由于使用年限、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以及水源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出现新的返困。因此,农村安全饮水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尽快建立资金投入、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才能保证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卫生水、放心水。
参考文献:
[1]张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思路浅析[J].陕西水利,2011,03:164-165.
[2]张琴.宁夏农村饮水安全水质净化工艺选择及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4.
关键词:道路运输经济;实证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经济效益;影响
中图分类号:X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数量激增。据全国机动车总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1.37亿辆 。主要是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在此期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
车辆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交通流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也不断加大,安全生产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如何强化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从而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以及道路运输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运输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
(一)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和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途径
虽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样化的,但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却不外乎人、车、道路、环境以及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几种。交通事故一般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车的不安全状态、道路和环境的潜在危险隐患加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缺失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车的不安全状态,排查治理道路和环境的潜在危险隐患,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佳途径。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
1.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方面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
2.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方面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从源头上杜绝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和科学管理方法。
3.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方面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标准化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
4.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理方面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依据的是PDCA循环原理。而依据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是指:Plan(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o(执行) ,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heck(检查)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ct(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安全质量管理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最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有效工作程序。
(三)小结
近十年来,虽然机动车数量激增,但由于国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已经确立,同时各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部门依法严格管理 ,已经有效控制住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发势头。通过前面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运输经济产生的影响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员的伤亡,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家历年来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交通事故不论是从发生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还是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来看,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13.3%,全年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16起,同比减少9起,23年来首次降至20起以下,自1990年开始对重特大事故统计以来,属于起数最少的一年;较 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3%,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15%。
下面我们对2003年至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历年发生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还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经济损失与上年同比的增减比率列表进行对比分析。表格1
通过上表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近十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不仅从发生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与2009年相比,下降了73%,2003年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65%,考虑通货膨胀和车辆数大幅增加以及车辆档次普遍较以前高的因素,实际下降幅度还要大。
上表中之所以自2010年开始,虽然发生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逐年下降,但经济损失从数字直观看来却有回升的主要原因,就是自2010年开始,不仅车辆数大幅增加而且车辆档次普遍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同时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直观看经济损失好像是回升了,但实际上仍然在下降。 近十年来,我国从2003年汽车保有量2400万辆增长到2013年1.37亿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指标却大幅下降,其中:发生事故的起数下降了69.41%、死亡人数下降了42.52%、受伤人数下降了54.61%,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降了65% 。
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秘诀是:国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各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部门依法严格管理,最主要的是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已经确立并逐步完善。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所有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客运站、城市客运企业(包括城市公交企业和出租车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都已圆满完成,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货运站场、汽车维修企业在2014年底将有30%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将会完成。
三、结论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对道路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运输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道路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能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因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运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提升道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影响呈正比关系。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道路运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吉林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经济效益分析[J].吉林大学,2011.
[2]曹刚.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投入及其效益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200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13.
1 HSE管理体系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 -mental)管理体系的简称,HSE管理体系是将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 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HSE 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
2 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以风险管控为核心,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操作行为,使各生产、操作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总结和提升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主要包括范围、目的、管理要素及术语4个部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为了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采用体系化思想,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运行模式,达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并对生产作业风险实施持续有效控制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它要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自觉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得以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促使本质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3 HSE 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间管理体系的比较
3.1 两者间的相同与相似之处
(1)原理相同。两个体系采用的基本原理皆为系统化的“PDCA 戴明模型”。
(2)基础相同。两个体系均以风险管控为基础,实现以风险控制为主要目的的管理。
三是实施方式相似。两个体系的实施均强调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通过落实“三基”工作,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来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建立起安全长效机制,实现生产的长治久安。需实施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强调员工的参与和作用、需进行持续改进是两者实施中的主要共同点。
3.2 两者间的不同之处
(1)管理要素差异。HSE管理体系一级管理要素7项,二级管理要素28项;安全标准化有A级要素12项,B级要素55项,与HSE管理体系相比,缺少了内审、管理评审等要素,但有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重大危险源、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分类、登记和危害告知、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报废与拆除等要素,且各项要素描述更加详细和具体,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并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标。
(2)文化要求不一样。HSE管体系要求必须建立一套体系文件(包括规章制度和与之对应的记录、台帐);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管理要素判定完成效果。
(3)监督机制不同。HSE管理体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每年要进行一次监督审核;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安监部门和考核机构进行监管、颁证后抽查的模式。
(4)考核(审核)要求不同。HSE 管理体系认证遵循自愿原则,由企业申请并接受审核。而安全标准化工作则是采取强制原则,按照国务院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根据达标计划接受考核,最终实现全部达标的目标。
4 HSE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整合建设
4.1 整合建设的必要性
整合运行可解决以下问题:
(1)减少重复性工作和减轻经济负担。两个体系整合建设可有效减少在风险管理、文件、制度管理,法律法规收集和符合性评价,现场和作业管理等环节的重复性工作,且有助于基层人员具体操作。同时合理整合运行也会避免实施多重管理体系标准和多次内审和外审,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2)提高管理的系统功能与效果。两体系各自独立运行,资源的分配、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信息的交流等,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会越来越复杂,矛盾会越来越多,解决会越来越困难。因而,整合建设会提高企业管理的系统功能和管理效果。
4.2 整合建设的可行性
两个体系之间存有诸多共同点,这些共性是其进行整合建设的基础。并且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素较HSE管理体系更加详细和具体,将两个体系整合建设,既能满足HSE管理要求,又能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符合管理的系统性原则。通过建立、实施整合管理体系,整体协调安全标准化和HSE 管理体系内的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全新的大系统,然后局部服从整体,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而实现企业管理效能最优,达到最佳的整合与协同效果。
(2)满足工作的协调性和成本的经济性原则。通过整合建设,可使企业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规定责任和权限,匹配资源,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文件控制、统一内审和管理评审,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工作环节,提高工作的协调性。用整合管理体系对企业进行统一控制,规范所有的活动与过程,将使企业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大幅降低标准运行成本。
4.3 持续改进
HSE管理体系已经持续开展并卓有成效,如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整合运行还应遵循相对独立原则、就高不就低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并根据HSE 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要求,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固化HSE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果,坚持采用PDCA戴明理论进行持续改进,落实HSE管理体系,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最终达到有效防控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
5 结语
安全标准化与HSE 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体系结构与基础要素,整合两者既必要亦可行。若能将安全标准化与HSE管理体系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可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其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韩小红,张龙,季伟.浅谈HSE管理体系及其推广应用.科技信息,2009,7
[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培训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1 AQ/T9006―2010
[4]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3.2 AQ 3013 2008
[5] 袁智,章云海,姚永玲.危险化学品人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模式研究[J].广东安全生产,2009,(1):66-67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越来越重视地质勘探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地质勘探行业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就需要结合现今的地质勘探行业特点和安全生产状况,探索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的规律,了解影响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最终彻底落实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
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律;关键因素
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1]。”因此,在地质勘探行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并实现本质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
一、地质勘探行业及其安全生产
(一)地质勘探行业的特点。地质勘探行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一些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多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2]。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高度流动、集中度不高、环境条件恶劣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做好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现状。现今我国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并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地质勘探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缺乏认识,企业领导安全意识不强;地质勘探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自我约束,管理执行与预期计划存在一定的偏差,实际的执行方式较为随意;地质勘探企业对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监督力度不足。
二、影响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公共因素。影响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公共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建设目标、组织机构和责任、安全生产投入、教育培训、作业环境、应急策略、综合评价等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专业核心要素。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探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结合其专业和实际地质勘探情况,可将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专业核心要素分为以下几点:地质调查、物理勘探、化学勘探、海洋地质、钻探、岩矿测试等专业核心要素。
三、推动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加强教育培训,夯实体系运行基础。教育培训能够为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3]。为此,地质勘探企业应该加强度企业所有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设置合理的培训内容,并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二)树立正确认识,提高体系运行执行力度。地质勘探企业应该帮助领导阶层和管理人员树立正确认识,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管理层人员才能以身作则,促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并自觉履行自身的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原则,避免管理工作中出现职责不清、执行不到位、考虑不周全、应付了事等现象。
(三)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动态监管,彻底落实体系建设与运行。加大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的监管力度,实现动态监管,从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四个方面入手,贯彻落实体系建设与运行。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员工能够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最终彻底落实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1.安全管理标准化。通过建立合理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减少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禁止工作人员酒后上岗,必须佩戴安全护具后方可工作,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等。并对不遵守制度的人员进行惩罚。通过制度要求以及惩罚措施,能使工作人员远离危险源,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2.安全技术标准化。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在招聘过程中必须保证技术人员持有上岗证或专业证书。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要对其进行实时监督。例如,测量人员在架设标高观测仪器时,确保观测仪器平稳,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再如,电机员检查仪器和通讯工具时,一定要对供电回路电阻进行测量,并在人员离开供电电极后进行供电测试。除此之外,这些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例如,电法勘探和磁法勘探的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以及触电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助技能。3.安全安装标准化。在进行勘探工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安全设施和机械设备的正确安装。例如,钻机和泥浆泵的皮带栏杆在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使其能充分的发挥防护功效,必须要安装稳固。除此之外,龙门网要档护严密,地锚坑要挖到一定深度,泥浆池和废泥浆池应该设有护栏,电气设备必须接地,并做好漏电保护措施。总而言之,施工现场必须消除一切物的不安全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4.环境安全标准化。对天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在恶劣天气进行勘探工作,如,雷雨天气、风雪天气。除此之外,在野外工作时,要穿着严密配备高筒套鞋,胶皮手套,避免外界环境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如,蚊虫叮咬、植物刮碰、紫外线照射等。在一些容易发生雪崩、山洪、泥石流的危险地带,应该做好防洪、防山体滑波的措施,并保证勘探营地尽量远离危险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探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在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对安全生产树立正确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履行安全义务,遵守岗位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
[1]祝俊奇.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5,27(7):184-187.
[2]龚忠民.加强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14(8):75-77.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六个系统,分别是:①网络系统;②组织管理系统;③行政执法系统;④调度统计应用系统;⑤应急救援应用系统;⑥综合政务信息系统[2]。主要是对这六个系统进行建设。下面对这些系统建设简单的介绍:1.1组织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组织管理系统来说,主要包括:①组织保障子系统,主要是指在对各级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系统进行管理时,必须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的稳定安全运行;②制度保障子系统,主要是指各项制度规定的完善,其中包括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法规的完善,以及对安全生产信息标准的确立;③运行保障子系统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的稳定,并且要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能够正确的使用系统。1.2网络系统的建设对于网络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包括内网、外网以及相应的网控中心的建设。内网主要是指在建筑单位内部使用的网络,主要包括一些办公自动化平台以及一些安全生产的监管平台等。外网主要是指政务公开网[3]。1.3行政执法应用系统的建设行政执法应用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①相关执法人员管理系统;②重大的危险源监控系统;③事故隐患整改系统;④重大事故备案管理系统等。1.4调度统计应用系统对于调度统计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快报,并且要对相应的时间,比如按季、年、月进行相应数据的上报统计。另外在接到紧急报道的时候,要能够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使整个事故处理系统高效运行。1.5应急救援系统对于应急救援系统来说,必须要先建立相应的报警系统,利用报警系统来进行事故的提醒,并且要有预案处理系统,救护资源系统以及救援指挥报告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来实现救援的高效执行。2.6综合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对于一些数据加工以及数据传输,政府网站等建设。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对安全生产中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技术应用;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资源;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产业;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智力资源;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4]。以下对六个要素进行简单的分析。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安全生产信息资源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对于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结合国家安全生产建设的要求,并且要做到能够面向生产面向企业,并且能够及时对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准确的处理,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给出正确的建议。并且对于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以市场的要求为基础,要突破传统的封闭僵化的状态,建立信息采集加工与的完整体系。同时要制定多种信息采集的方式,组织相应的信息采集队伍,从而实现多层次的信息采集渠道。另外,要与国际劳动安全信息机构保持交流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多层次的加工体系。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政策规范国家必须要完善安全生产的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根据技术标准、计量体系标准来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的法规。并且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体系的研究,进行不断的实践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协调安全生产中的关系,利用法律法规来进行相应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要及时的对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进行更新,及时对一些技术落后的工艺进行更新,使技术水平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以满足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的需求。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的建设,必须要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技术,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安全信息数据以及一些网络资源进行更新建设,从而使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的功能更加齐全、布局更加合理,可以实现各项资源的共享,使平台上的各种数据信息以及一些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的保存与利用,从而来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5]。
3结束语
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国家必须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研制,从而来保证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作者:沈波 单位:苏州三佳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的思路,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促使企业加快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企业安全生产本质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经研究,决定成立“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任组长,区安监局局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任副组长,成员为区有关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于区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安监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区安监局副局长兼任,成员由区安监局抽调有关人员组成。
三、工作目标
在全区各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突出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力争在2012年底前实现整体达标。同时,通过主体责任级别与标准化级别的衔接,全面推动其他行业(领域)(包括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年底前,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中被评为A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储存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达标。2012年底前,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都要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达标。
(二)交通运输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重点运输企业在2012年7月底前达标,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在2012年底前达标。
(三)建筑施工企业:2013年底前,达标率100%。有条件的一级以上施工企业和二、三级企业分别在年、2012年底前提前达标。
(四)工业商贸行业企业:年底前,全区工贸企业全面启动达标活动。2013年底前,全区工贸企业100%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同时,力争有一批一级标准化企业,二级标准化企业不低于30%。
四、职责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由区政府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一岗双责”的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推动本行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点行业(领域)职责分工如下:
区安监局负责指导和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区交通局负责指导和推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区建设局负责指导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区经济局负责指导和推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五、工作步骤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阶,三年求突破”的思路,分三个阶段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1.1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生产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由于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还没有真实的列入到国家立法当中,所以虽然国家也通过一些文件精神表现了对标准化生产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和员工认为这一建设既然不是国家的强制性要求,就没有必要将其列入到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日程,对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终对标准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不但致使建设效率相对较低,建设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1.2企业内部管理部署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思想认识误区,所以在真正的开展建设工作时,企业领导层一般不会对其认真部署,甚至将这一项目分散到各个部门中进行独立管理和部署,部署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强,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于分散,管理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进行标准化建设时也会受到各部门集体建设氛围的影响,例如在企业相对重视这一项目建设时,员工就会热情高涨,建设进程也相对较快,反之,员工就会情绪低迷,建设效率低下,非常不利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我国部分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中获取的经济社会效益也相对较低,再加上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并不会对这一建设项目投入适当的资金,人力资源的体验如也相对较少,致使标准化建设不具备足够的基础建设资源,极大的限制了这一建设项目的发展和深化。
2强化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2.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进行分级评审
一般情况下,危化品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可以具体的分为三个等级,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评审标准也应该按照这按个等级来进行。首先,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国家相关文件以及经营许可条件等,按照等级评审的要求将每一个文件要素划分为三个等级,并针对每一个等级提出相应的评审方式并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构建具有标准化特征的三级评审体系。其次,在建设了较为完备的三级评审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再根据国家对危化品企业制定的安全许可条件中的相关要求,制定更为具体的一二级达标标准。这样在实际的分级评审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危化品企业的监管就可以转变为监管企业对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贯彻落实的状况上,既能够有效避免管理中走形式的现象,也方便管理人员加大监管力度与检查执法频率,进一步督促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2.2适当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评审人员的职业技能
由于现阶段,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评和考评人员之间存在员工职业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的状况,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的考评管理,充分发挥出考评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发展概况对企业自评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为监管部门的考评人员创造实践考评空间,在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工作业务技能的同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其在工作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危化品安全生产在保护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评审人员的评审水平。
2.3整合各体系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对于已经通过国家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在实际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寻求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企业各部门管理工作之间的整合之路,对企业内部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和控制,逐步实现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从而在管理上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生产上规避事故的发生风险,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首先,在企业内部为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设置相应的中介机构,在企业外部也同样为小企业与大型成功企业之间的学习发展设置中介机构,通过中介管理,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之中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实现企业各体系之间的整合;其次,加强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国家可以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一个危化品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危化品安全生产经验交流提供一个宽广的网络平台,促进各项信息资源的整合的发展;第三,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小企业创建更多的标准化建设学习机会,提升小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3结语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是主要任务之一。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保障,信息化是实现安全监管监察、事故预测预判、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的大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的重要手段。
加强安全科技研发
随着安全科技投入的加大,在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大突破,使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如图1所示,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从“十五”到“十一五”分别下降49.4%、37.4%,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分别下降22.3%、16.9%。但从图2的发展趋势曲线可以看出,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说明当安全科技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后,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反而在减弱,表现在科技成果的集成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成绩显著,但是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仍不适应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仍然不高。
目前的安全科学基础性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敏锐度不足,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能力不强,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程度不够,凝练优势行业领域先进技术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支撑力度不够,科研项目碎片化、小而散、重复研究多,资金利用效能不高,安全技术装备同质化,系统性集成技术水平低。
安全生产人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等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满足需要,国际交流开放融合度差,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较差,全链条设计、合理化布局、科学性定位不够,基础性、引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建设重点
夯实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整合现有安全生产优质科技资源,积聚全社会一流高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引导扶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风险评价与危险辨识、安全技术成果评估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门类更加齐全、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一批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促进安全生产科技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高危行业领域建设“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建设完善国家矿山、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等行业领域科技支撑综合基地,筹建安全生产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装备创新研发基地和矿山物联网安全认证与检测平台。完善矿用产品安全准入验证分析中心实验室。建设具备宣传教育、实操实训、预测预警、检测检验和应急救援功能的省级综合技术支撑基地。
预期目标
“十三五”时期,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网络,必须面向安全生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围绕防范工矿商贸企业典型重大事故,开展矿井重大煤岩动力灾害、深部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热害,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应急救援技术体系等研究,探索事故致灾机理和演化过程理论模型与动力学演化规律,提升监测监控、预防控制、综合保障能力。
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为重点,着力解决相关行业领域研究碎片化、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
聚焦安全生产科技突出矛盾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挖掘国内与国际两大创新资源,加快安全生产关键共性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监测预警控制、安全生产综合保障与重大事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管网安全、综合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方面系统化集成技术攻关,加大新技术、成套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提高安全生产预防准备、监测预警、态势研判、救援处置、综合保障等关键技术水平。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到2018年,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目标。
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滞后,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的引导作用不强。
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经济扶持力度较弱。
安全生产成果转化推广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业停留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等常规性工作方面,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的水平亟待加强。
安全产业结构不完善、集群效应不突出,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对策
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利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力争取得一批引领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颠覆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装备发展指导目录,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和孵化创新基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示范园。
积极探索和培育安全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云平台技术服务中心,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扶持一批高端、系统、一体化科技企业。
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建立市场主导的安全技术转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市场激励和政府补助机制。
加快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城市管网、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突出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编制的考核权重,理清欠缺的、甄别不适应的、跟踪国际前沿的安全技术标准,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注重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接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安全生产领域内全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安全生产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渠道更加多元,安全生产信息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完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无序状态;二是重系统建设轻数据应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数据共享进展缓慢,数据信息缺乏足蚶丛础⑸疃韧诰蚝妥ㄒ祷应用;三是信息化人才队伍、产业基础薄弱,现场信息快速获取和传输的专业手段与能力不足。
“十三五”建设重点
“十三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安全监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重塑信息化模式。做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通过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尤其是信息资源整合与交换体系,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采集机制、信息统一管理机制和跨部门资源交换机制,从而建立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同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库、监管监察业务数据库、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数据库、交换共享数据库和公共服务数据库等五个数据库的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政务管理的综合效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服务能力、现场执法能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和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水平和领导决策水平;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服务等面向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各形成100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标准化示范企业。
提升基础设施效能与信息安全保障。优化完善各级网络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市场和安全生产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大数据平台推进计划
做好安全生产远程监管监察大数据预警预控平台工程建设,把握好大数据建设方向,加快整合现有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行政执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化评估、隐患排查等各类数据。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动态采集、决策分析机制。
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分析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数据基础上,从其相关关系中量化数理之间的关系,捕捉事故症兆和预测未来,着力向可视化数字图像和预测预警方向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同时为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切实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漏洞可堵、事故可防。
大数据平台预计实现的功能
国家安全生产大数据和综合预警预控平台,将通过“云采集”接口汇集和存储各类安全生产信息,通过“云处理”能力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找出安全生产的规律特征,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服务。信息化及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预期可实现如下功能:
为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监管模式并提升监管效能。利用海量信息,开展企业风险评估分级,有利于实施基于风险分级的差异化监管;实现在线即时监管监察,加强非现场监管;分析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抽检对象,有利于深化“四不两直”监管(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和避免盲目监管。
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提供支撑服务,能够创新执法手段并提升执法效力。通过为监管执法部门提供统一的安全监管执法信息支撑系统和执法终端设备,及时企业违法行为信息,并实现与其它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够确保安全执法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开展预报预警预控服务,可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水平,减少事故损失。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创新安全生产预报预警理论方法,建立预报预警模型,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实现对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发展趋势和特定区域与对象的预测预警,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