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时间:2023-06-12 14:4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第1篇

关键词: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第2篇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

蒙台梭利所谓“心理胚胎期”是和“生理胚胎期”相对而言的。在蒙台梭利看来,人和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两个胚胎期——生理胚胎期和心理胚胎期。在生理胚胎期,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开始时一无所有,以后由一个细胞分裂为许多细胞,然后形成各种器官,并生长发育至瓜熟蒂落。而心理胚胎期则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心理胚胎期的开始。心理胚胎期既区别于儿童在母腹中的生理胚胎期,又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蒙台梭利认为心理胚胎期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的生理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也是一无所有,经过吸收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了心理。

蒙台梭利指出,正如作为生理胚胎的儿童的发育需要母亲的子宫这一特殊环境一样,作为心理胚胎的儿童的发展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要求要尽可能排除有害生命力呈现的任何不利因素,要尽可能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如适应儿童力量和形体的桌椅、促进儿童感官发展和运动协调的教具以及不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的教师等。

(二)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蒙台梭利强调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同时,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不可少的东西……使自己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它东西无动于衷”。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感觉敏感期:0~5岁,这时,儿童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秩序敏感期:1~4岁,这时,儿童能够理解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并对物体进行分类;细节敏感期:1~2岁,这时,儿童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的细枝末节上;行走敏感期:l岁左右,这时,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驱使幼儿去行走;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到8岁,这时,儿童对人的声音产生兴趣,然后对词、最后才对语言产生兴趣,并逐渐掌握复杂的人类语言。

蒙台梭利指出了多种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并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三)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蒙台梭利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的,她认为儿童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在发展的每一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和前一阶段不同,而每一阶段的发展又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她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这一阶段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整个第一阶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出生到3岁即前面提到的“心理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第二时期是个性形成期,这一时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的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四)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在《教育中的自我活动》一书中指出,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她给活动以极高的评价;“活动、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作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应该遵循的道路。”但是,蒙台梭利不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深受福禄贝尔及其追随者推崇的游戏,她认为游戏特别是假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在她看来,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蒙台梭利把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不是像前人一样称之为“游戏”呢?这主要是因为,她在“儿童之家”中亲眼目睹了儿童不喜欢现成的普通玩具而热衷于操作她所设计的教具的情形,同时也确实地感受到儿童喜欢“工作”一词而不喜欢“游戏”一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工作”和“游戏”进行了区分,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既不是以往成人所谓的游戏,也不是成人所从事的工作,它是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在其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不同,这种不同集中表现为儿童是“为工作而生活”,成人是”为生活而工作”。具体地说,儿童工作是内在本能的驱使,遵循自然的法则,而成人的工作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和“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生产量”的原则;儿童的工作以自我实现与自我“完美”为内在工作目标,没有外在目标,而成人的工作追求的则是外在的目标,以团体的共同目标为目标或以外在的诱因为目标;儿童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的工作,而成人的工作是一种机械化、社会性和集体性的工作;儿童的工作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工作,而成人的工作是经常需要分工来完成的工作;儿童的工作是适应环境、以环境为媒介来充实自我、形成自我并塑造自我的过程,而成人的工作是运用自己的智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环境的过程;儿童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方式、速度进行,而成人的工作不能拖延、讲求速率和充满竞争。

儿童正是在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工作中,实现了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并走上了心理发展的正常化之路。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无意识的工作—心智工作—有意识的活动性、创造性与建构性的工作,都是为了沟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开人类的自然秉赋,使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工作,蒙台梭利主张必须为儿童准备工作材料,以此作为有准备的环境的一部分,从而使环境更适合儿童特点和更有教育意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儿童工作所遵循的一些自然法则,这些法则有:1.秩序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2.独立法则。即儿童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3.自由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4.专心法则。即儿童在工作中非常投人,专心致致;5.重复练习法则。即儿童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

二、蒙台梭利儿童观给我们的启发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笔者对蒙台梭利儿童观的整理和概括),这基本上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它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那么,上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及其发展变化的看法可以给我们今天哪些有益的启迪呢?

(一)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这种错误的态度导致了几乎所有3岁儿童都不能达到正常化,都脱离了自己的正常的发展轨道,按照蒙台梭利儿童心理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的观点,就是导致了几乎所有儿童的天赋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然表现。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自然表现的观点则站在了当时成人中心的对立面,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精神生命就已潜藏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肉体只不过是精神的一个容器,精神生命自它存在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速度惊人,每一幼儿的心理(或精神)胚胎各不相同,特别是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需要特殊准备的环境;随着幼儿身体的发展,肉体化过程会随之发生,即意志、心理等精神因素“归于肉体”并支配肉体的活动;潜在生命力会逐渐分化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吸收性的心理帮助幼儿获得关于环境中的各种经验,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如果成人没有看到儿童生命力的自我展示并引导儿童的自我发展,没有看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而是压制儿童的自我发展,用奖惩的办法诱骗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则在儿童发展上就会导致一种非自然的结果,使儿童的尊严丧失殆尽,类同机器。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的观点要求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要求成人所进行的教育是帮助幼儿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力量强迫幼儿脱离自己的发展轨道。

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也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同意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这一在遗传与环境问题上彻底倒向遗传决定论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从蒙台梭利关于重视儿童自我发展的观点中得到不少的启发。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自50年代学习苏联以来,形成了教师直接灌输为主,教师是幼儿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蒙台梭利重视儿童自我发展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蒙台梭利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的敏感期。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论述以及她关于不同心理现象敏感期的说明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然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敏感期,教育者就应该在不同的敏感期内为儿童提供适宜她敏感期活动的环境,促进儿童敏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万万不能让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错过时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论述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今天并不认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是儿童本能的表现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们仍然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强调要促进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认为在儿童连续不断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阶段性,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在心理面貌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进而蒙台梭利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几个时期。蒙台梭利要求在儿童心理不同的发展时期,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环境,使环境能够帮助儿童获得发展。蒙台梭利关于成人所提供的环境应考虑儿童年龄特点的观点,不仅是形成她教育法的基础之一,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是蒙台梭利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们今天考虑儿童发展问题的主要着眼点之一。抛开蒙台梭利的本能论,我们可以说,蒙台梭利关于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的观点,不仅在当时的新教育运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改革来说仍然是重要的课题。

(三)重视儿童的活动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蒙台梭利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蒙台梭利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活动。在她看来,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同时,儿童的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活动,认为离开了儿童的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则无从表现和满足,儿童的心理则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蒙台梭利所谓的活动是生命的自我活动,而不是成人干涉下的不符合儿童意愿的活动,她要求成人不能干预幼儿生命的自我活动,把干预幼儿自我活动的教育说成是应该予以废除的旧教育。蒙台梭利重视儿童的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观点,在当时的教育改革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蒙台梭利从重视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思想出发,对当时旧教育压制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作法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认为旧教育限制儿童的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使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样,被束缚在一个专门的地方—一桌子旁边,限制和妨碍了儿童的活动,因此,也就限制和妨碍的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从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出发,提出了要求教师学会观察和探测儿童的活动,学会尊重儿童的活动,并为儿童的活动提供所需的适宜的环境的要求。蒙台梭利关于应该重视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重视儿童的活动,认为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是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仍然是当今儿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强调儿童的自我活动,也与我们今天一再重申的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而言之,蒙台梭利的儿重观站在当时旧儿童观的对立面,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和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呼吁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重视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重视儿童的活动;反对成人用不恰当的标准去干涉和妨碍儿童,希望通过确定儿童发展的敏感时期和阶段来弄清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来保障儿童的自我活动。所有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当时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关于儿童的认识也有着十分有益的启发。

蒙台梭利观察到,从婴儿期开始,儿童就对每种经验具有很强的吸收力,而且这种吸收是直接的。在儿童吸收经验的过程中,心理就逐渐得到发展。所以,儿童直接从他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吸收经验的同时,发展了内部的精神力量。正如蒙台梭利所定义的,“印象不仅仅进入他的心理,而且形成心理。它们被儿童纳入自己的体内,变成儿童自身的一部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肌肉’,用于吸收从周围世界中积累的经验。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作有吸收力的心灵。”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这种强有力的心理结构发生在出生到6岁之间,它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3岁,这时儿童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所处文化的语言。儿童会记住这些经验,但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也就是说,这些经验不能因儿童的使用需求而有意识地提取。蒙台梭利指出,“如果我们把成人心理称作有意识心理,那么必须把儿童(3岁以下)的心理称作无意识心理。但无意识心理并不一定是低级的。无意识心理可能是最富于智慧的”。

蒙台梭利举例证明了儿童对声音、节奏和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当环境中充满各种声音时,婴儿能自然而然地、无意识地从中区分出人的嗓音。渐渐地,不需要任何意识努力或成人直接的传授下,儿童就能记住本国语的声音、节奏以及词语、语义和句法。儿童,至少在发展早期,没有有意识记忆,但必须通过经验,无意识地吸收人类语言结构,而且这种吸收是强有力的、直接的。

第3篇

关键词: 皮亚杰 学习与发展观点 聋童康复教育 运用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是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皮亚杰对这一问题,作过明确的答复:“关于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所指者是成人教导下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还是儿童在其生活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我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如果在发展尚未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早教他知识,将会对儿童自行探索主动求知的行为反倒产生不利影响。”聋童只是在听力上有缺陷,心理发展遵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此,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在聋童康复教育中也能发挥其作用。

一、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

皮亚杰坚决反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把知识归结为对外部现实的被动复写的观点,而认为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要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儿童,不要强迫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还没有准备好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

二、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

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出发,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他指出:“(理智)发展实质上依赖于主体的活动,而它的主要动力,从纯粹的感知运动活动一直到最完全的内化运算,乃是一种最根本的和自发的可运算性。”因此,皮亚杰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他要求教师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他曾明确指出:“主动地发现现实的这样一种教育,显然要比要求青年人按照既定的意志行事,按照现成的真理去认知的那种教育高明得多。”

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所激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他强调,认知组织里建立起来的内在动机是首要的,奖励惩罚之类的外来强化并不起主要作用。为此,皮亚杰提出了一个适度新颖的原则,认为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的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

聋童的个体差异很大,在开始阶段,所选的动画片只注重了和所教授知识保持一致性,没有考虑到聋童对动画片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一致。针对聋童自身的特点,可以分别选择内容简单但趣味性强的动画片,或者有一定的故事

情节、内容丰富的动画片作为教学内容,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

三、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

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皮亚杰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在强调动作学习的基础上,皮亚杰倡导活动教学法。

聋童语言教育中的主题活动课,就充分运用了这一观点。例如:在语言训练中学习了“面包、蛋糕”词语后,可以设置场景“面包房”,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亲手制作面包,互动游戏买面包,充分认识事物,观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强化训练还可以实地操作,带领孩子到真正的面包房参观,自己去买喜欢的面包,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四、注重儿童的社会交往

皮亚杰所重视的交往是在“合作”的意义上讲的,那就是学习中交往的重点应放在儿童之间的合作上而不是竞争上。因为与同伴共同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就能集思广益,使学习效果更佳。

皮亚杰所说的交往包括了师生间的交往和儿童间的交往,但总的来说,他更重视儿童间的交往。他说:“从理智的观点来看,这种合作最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这就是说,最利于促使儿童采取能够养成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这是因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因此,皮亚杰提倡同伴影响法,积极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聋童通过角色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聋童能生动表现出“售货员”坚守岗位、热情待客,表现出“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热情关怀……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而且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了解到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具备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聋童有生理缺陷,我们要正视其生理上的特殊性,但他们也是儿童,具备一切儿童的心理特征,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做到更细,更有针对性。坚持这一原则,聋童康复教育就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某种程度上它排列出了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序列:幼儿期―漫画;儿童早期―连环画;儿童晚期―动画。这个排序与我们、也与众多研究儿童心理、儿童阅读的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虽然在不同的年龄段要求有不同的配方,但基本上卡通是陪伴现代儿童成长的一种必需的养料,它制胜的秘诀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表现方式符合儿童特殊的认知习惯

卡通作品使用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这一点符合儿童的思维和审美发展规律。一方面,儿童处于生命发展的早期,他们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卡通作品。另一方面,儿童对于“歪曲的现实感”有特殊的偏好,比如小儿绘画所画的大多不是真实的东西,而纯粹是象征性的。卡通人物与现实人物截然不同的装扮、体形、动作都能带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2.情感色彩满足儿童简单的情感世界

奖善惩恶是任何儿童卡通作品都当然遵守的情感主线。这一点恰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儿童的价值判断里面鲜有灰色地带,好坏的分界相当清晰,太复杂的价值判断通常会让儿童不知所从,甚至产生误判。人都喜欢欣赏自己能够理解的作品,孩子更是如此。

3.以小胜大鼓舞儿童弱势的生命状态

卡通故事里大都具有一个特点:总有一场大小、强弱之战,结果总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作为一个弱势生命体,儿童很难不对此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一般生活在自己的愿望世界和幻想世界里,比较喜欢“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其爱好程度胜于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他们觉得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那些实际的故事要来的有趣。

4.故事内容迎合儿童热衷的永恒主题

儿童卡通故事内容最常见的无非是以下三类:神话故事;滑稽故事;历险故事。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这三类题材正好迎合了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

幼儿期的孩子在还不认字以前,由于其泛灵心理,最喜欢简单易懂的神仙传奇故事、古老的童话及其他有关动物、植物的故事。到了儿童晚期,对现实认识比较多了,他们对于那些神话等虚构的故事不再感到兴趣。而是转向探险故事,主角也往往是冒险的创举人物,或是创造令人钦佩大业的英雄。欣赏的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等同于其中的英雄,感到很满足。

而不论哪个阶段,儿童对于滑稽的需要都是不变的,滑稽的人物、滑稽的话语、滑稽的动作,总是能够引起他们捧腹大笑――哪怕这些笑料对大人来说显得粗浅、简单、没有优雅与幽默可言和一点都不好笑。

因为抓住了这三类主题,卡通当然就抓住了儿童的心灵。更何况,卡通对于孩子还有那么多的好处―

开发想像力

想像力对于童年甚至一生有多么重要,相信大多家长都能够认识。而卡通对儿童想像力的开发是那么的自然又为儿童所乐于接受,这是许多其他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PODOLSKY说的:“连环画能引起儿童的酷爱,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儿童那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幻想内容。……它们能够启发儿童的幻想。可以帮助儿童离开现实状况,忘记一些不愉快的经验,并且能提供他们一些有展望的内容。”

培养幽默感

而实际上,具备幽默感是成功人生、快乐人生的重要条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尤是。如上所述,滑稽、幽默是成功的儿童卡通的要素之一,儿童在卡通中长期耳濡目染,就算学不会创造幽默,至少可以学会欣赏幽默。

制造快乐

第5篇

徐莉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了兴趣,儿童对音乐的爱好更多是感性层面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往往因为多变的兴趣爱好

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童年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时期德、智、体、

美的培养与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

的大部分家长,过分的看重所谓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体

育、美术等课程的重要性。笔者现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

展的特点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谈谈自

己的看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爱好是儿童学习新鲜事物的最主要原

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激发

儿童的探索欲望。但是儿童的心智成长不够成熟,其对事物的兴

趣爱好和好奇心会随着比较枯燥的音乐学习的进行而慢慢消失,

这就说明儿童对事物积极主动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理性的判

断,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驱使儿童学习音乐的内

在动力也会慢慢消失。

(二)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爱好更多是感性层次的认识

起初,儿童对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他们

只是感性的喜欢其所接触的音乐,对于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精神

层面的感知知之甚少,可能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某个旋律所以就

对某支曲目甚是喜好,也或许不喜欢某个旋律而一直学不会某个

曲目,通常情况下,儿童都是凭借记忆反复模仿,而不能像成人

那样,对音乐作品的实质含义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多变的兴趣爱好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

由于儿童易变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学

习兴趣的多变,加以现今多媒体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对儿童

选择音乐学习的形式造成了困惑,比如许多成年人的不适合儿童

学习的流行音乐,如果家长不加辨别的让儿童学习,则会对儿童

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

(一)音乐理论教学应当激发儿童的兴趣。由于儿童心理发

展不成熟,对事物的喜好易变。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一句表扬或

赞美就能引发儿童对某种音乐的喜好,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

正确引导的话,儿童的爱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兴趣。作为

学习音乐的基础的音乐理论课程如果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

的话,那么对于儿童学习音乐课程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

儿童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加入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制作小模型以及

儿童相互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当创作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不断激

发引导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儿童学习能力很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

小学儿童还缺乏成年人对事物优劣、好坏的辨别能力,所以儿童

容易受到不良音乐的误导,儿童的心理如果优秀的事物不去占领

就会被糟粕填充,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

健康、向上的思想,学习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优秀曲目儿歌等。我

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对儿童的音乐

教学中应将各民族优秀的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民族

音乐能够使学生热爱和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儿童民族意识

和爱国情操。学习反映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音乐能

够引导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儿童由于心理智力发

育的不成熟,使得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不丰富联想能力较差,在针

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强化,从而使儿

童逐步具备独特的创造性,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

能够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实质内容的感知。引导儿童学会在实

践中、在游戏中提出新想法,提高儿童的创作能力。要儿童多参

加关于音乐方面的活动,通过实践使儿童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力

相结合,使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团队协作能力。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比较注重自我,对于团队协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在集体

中往往喜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对其他人的忽视。注重对儿童团

队合作思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当前儿童教育必须完

成的一门课程,而要想培养儿童协作精神,需要有意识地表演与

音乐有关的情景剧、开展团体演出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强团

结合作意识。为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要借助器乐训练这一教

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团体器乐演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队

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但是如何在器乐合奏练习的同时中培养学

生的合作呢?团体演奏的训练、演出,课堂上的合唱、多种器乐

配合演奏指导,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之一。要始终让儿童

认识到: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团结一致才能

演奏出好的曲调。

总之,少年儿童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人生时期,其独特的心理

特征要求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要有独特性。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

爱好不能持久、对音乐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缺乏自控力,导

致学习内容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模式。要针对儿童不同的心

理特点和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创造性的开发不同的教学课程、

方法、模式,注重不断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心

理状态,注重对儿童协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开发,使得音乐教育

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红等著.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志梅著.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

育,2004-2,143:20.

[3]朱智贤,林崇德编.儿童心理学史[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8.

第6篇

儿童参与体育运动和娱乐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影响着儿童的智力,社会性,情绪情感以及运动兴趣等身心发展因素。体育游戏作为体育锻炼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仅促进了身体活动、提高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倡导通过体育游戏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游戏;儿童;心理健康

1.前言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悦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游戏方法[1]。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活动中还可以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协调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的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既要使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是现在社会的焦点问题,让孩子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也能使其在心理方面得到积极影响,为孩子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2.1体育游戏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何为“心智”?心智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心理和智力,是其两者的表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内心需求与智力实现。心理学认为心智有三种功能:认知,思维,情感。那么体育游戏对儿童来说,获得了内心需要的乐趣、运动知识和成功的喜悦,通过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这就是对儿童心智的培养。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正确的引导儿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积极探索,每一个游戏都有不同的取胜办法,使儿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儿童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和经验不断扩大,通过已有知识的储备,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活动有效地扩大和丰富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如基础的物理知识、安全知识、颜色的辨别、空间方位的知觉、数字概念和词汇等发展,认知能力不断的得到提

高[2]。心智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思维,体育游戏形式活泼,类型多种多样,指导者要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指导者可以在原有的体育游戏规则上稍作改动,或者让儿童自己编创一些小游戏,这样儿童必须开拓思维和想象力,去掌握游戏中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合理利用体有游戏也是对儿童思维的较量。心智的第三个功能则是情感,体育游戏不仅仅是使身体得到锻炼,它可以陶冶思想感情,给儿童一种美的熏陶。体育游戏都会设定在一个情境中,或者有着故事情节,客观上可能会有场地的布置和各式各样的教具。主观上,儿童会情不自禁的融入到情境中去,或有一些活泼可爱的动作亦或有一些甜美的语言等等,这些都给儿童带来了美的享受,使儿童情绪愉悦,心胸开阔。

2.2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角度看,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于社会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等)相互作用,掌握一定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的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性[3]。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有指导者和儿童,或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同伴的态度,其中有商讨,分享,妥协,谦让等一些社会交往的礼貌。在规则的制约下,儿童会自觉地与同伴合作,并且自己协调其中的关系,在体育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及意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逐步的让孩子形成以为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要转变成社会性自我意识。对于儿童进行的体育游戏来说,大多具有情节性,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需要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其角色。比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鹰的角色要求孩子要执着,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鸡妈妈的角色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后面的小鸡仔们就要听从指挥,团结一致,保护同伴。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就能让孩子明白,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责任,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勇敢坚强的精神。在体育游戏中都需要协作配合,这时,儿童就会选择他们的合作者,他们也是为了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取得成功。这样就能使儿童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或者发展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由此看来,体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3体育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使其有一个端正乐观的心态面向未来的发展。儿童对于室外的活动显然比室内的要感兴趣,并且也显得更积极更兴奋。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参与者感受到快乐,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游戏。体育游戏的游戏特性即假象情景给予儿童一个安全、温暖和接受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包括失败的令人沮丧的体验,当然也包括对于自己成功带来的愉快和愉快重复的体验,这实际上是培养了儿童主动积极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消除了孤僻、畏缩的行为[4]。在游戏中,很容易激发出孩子的潜力,当他们得到肯定时,自信心会大幅增加。也有一些儿童性格上比较内向,他们在参与游戏时,如果一旦失败,可能就会造成一种心理阴影,在做其他动作时总担心失败,这就会产生自卑感、消极、紧张、不安全感等等一些负面情绪。在指导者的正确引导下,如果儿童可以顺利的完成游戏的任务,并且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这时他们那些消极的情绪慢慢就会被消除,使儿童更乐观,更开朗。由于体育游戏多种多样,这给儿童带来了不断的新鲜感和刺激,使儿童一直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探索新知,心理便会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体会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在参与过程中,指导者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参与的欲望会增强,保持每个孩子情感的稳定。所以,体育游戏使得儿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激发孩子的探索求知精神,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2.4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儿童体育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

动力[5]。培养儿童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望。儿童在体育游戏中,是处于轻松快乐的条件下接受运动技能的学习,通过体育游戏的不同形式使儿童掌握跑、跳、投基本的运动技能,这样孩子不会感到乏味,而且会保持他们的参与欲望。他们喜欢过程中的刺激,欢快的气氛和所设定的故事情境,会因上次的愉快练习来激起对下次练习的欲望,并且抱有期待。男孩子喜欢冒险性的游戏,而女孩喜欢柔美,轻松的游戏,这需要指导者运用不同类型的游戏使每个孩子在练习中取得愉快的精神感受和身体感受。不仅如此,指导者要融入孩子中,做表率作用,成为他们的一员,这样在教授体育知识时,孩子更容易汲取,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在体育游戏中,指导者要有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此外,儿童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对好奇的事物都会感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游戏情景多变,儿童时时刻刻得到不同的外界刺激,让其身体锻炼和愉悦身心同时进行,这样孩子真正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3.结论与建议

在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儿童成长成才问题越来越被家长及教育者所重视,不仅要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发展也尤为重要。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体育游戏来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儿童在身体参与运动的同时,开发智力,促进心智发展,使其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和意志品质,以及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在学前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体育游戏在儿童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科学的运用体育游戏来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推陈出新,针对儿童编创更多的体育游戏。希望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爱心与真诚,用您了解的和编创的体育游戏来为孩子营造健康体育,健康社会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孩子能快乐的成长,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颜世刚. 浅谈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贵州体育科技,2003.03.15。

[2]刘晓年. 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0.02。

[3]杨保健.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02.06。

[4]杨月敏. 试论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健康人格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2005.08.25。

第7篇

心理健康的标准,当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有六条:(1)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2)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人人均难免有苦恼,而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和工作中寻找到快乐。(3)正确认识现实,看问题能用客观的态度。(4)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会克制自己的冲动,也会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目标。(5)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别人,善于同人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别人。有亲密的亲人和知心的朋友。(6)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和协调包括理想跟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识和情感的协调。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7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教育的程度将达到本科以上水平,近乎100%的家庭赞同在孩子0~3岁期间进行教育,还有相当多的家庭用智力开发的形式来替代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遗憾的是,这种“拔苗助长”法却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孩子各种心理疾病。有关资料表明,儿童心理疾病有79%是因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儿童心理疾患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焦虑征。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过高。对考试分数看得过重,孩子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压力,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应付和逃避行为,比如逃学、出走或轻生等。

(2)电视孤独征。家长无暇照顾孩子,他们只得以电视相伴,特别爱看电视。孩子极易把电视节目里的人物或动物当成自己的伙伴,丰富多彩的电视画画使孩子迷恋,便渐渐失去对其它事物的兴趣,同家长、周围人群的交流渐渐减少。不看电视时,就沉默寡言,独白发愣,甚至见人就躲,性格孤僻。

(3)感觉综合失调征。主要表现为挑食厌食,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考试紧张,爱哭爱闹等。

(4)神经性紊乱综合征。因为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重,对课堂孩子有神经性的条件反射,迈进教室便不由自主地产生目光散乱、挤眉弄眼、四肢抖动、自言自语等症状,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不遵守课堂纪律受到批评,使病情加重。

为此,专家提醒为人父母者,为了防止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首先要主动调节好自身的心理期望值,对孩子既不能疏于管教,也不可管得太严、期望值过高,更不能强制地“拔苗助长”。

第8篇

王小波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腰,还要用到脑子和自己的心胸。我觉得很多人对后者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因之变得灰暗。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用脑用心的人不多,很多教师,身在教育中,心却在失落、在漂泊、在流浪,完全感受不到置身教育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身在教育中却没有因时间的累积而收获幸福呢?那是因为“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回到教育的原点。

回归教育原点,再次思考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吴非说:“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而我们却恰恰忽略了这些常识。有人说:“‘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和道理’。”很显然,教育本来是“简单”的,我们没必要将其搞得那么复杂。

钱理群曾说:“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其实,只要坚持回归常识,教育也就不难,因为只有回归常识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回归教育常识,就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教育常识,但却被许多人所忽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今天最时髦的教育名词。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该经历的得让他们经历,哪怕是困难和风雨。我们常常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学生,但学生置若罔闻,原因就在于,他们只相信自己,没有经历便没有体验。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把他们“扶上马”,至于途中会发生什么,该怎么应对,一切得靠他们自己去感受、去历练,这个过程是急不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和农业是一样的。春天播种,然后经历风雨,以及夏的酷热和干旱,才能有秋的收获。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说:“解放孩子,除了学校和社会作努力以外,家长要想通。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然而今天,我们太急功近利了,我们想当然地进行教育,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忘记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最终让学校成为了孩子成长的伤心地。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规律去行事,把育人中最简单的事情做好。

回归教育常识,就是对教育规律的守护。邱学华尝试教学的实验之所以取得成功,并得以推广,就在于它符合两个规律――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任何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儿童0~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间,他更注重成熟。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就是严重违背规律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式减负”才不断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学校努力为学生减负,而另一方面,家长又在给学生增负,于是出现了学生“上课睡觉,下课补习”的怪现象。研究儿童成长规律,循着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杜绝任何随意的行为,让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真状态。

人的本质在于循着自己的轨迹生长,而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便是常识。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我们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早已忘记了对这一教育常识的守护。而今,我们必须让教育常识重新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让我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符合教育常识的要求。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重庆,404120)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学前教育;体育游戏应用

引言

儿童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理。游戏是很多儿童喜欢的活动,同时游戏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德、智、体、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儿童教育明确指出:“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在学习和游戏方面做到平衡发展,儿童教育不仅是教孩子学习书本知识,同时还要满足儿童的心理利用游戏为活动的基础,让儿童积极动手、动脑。激发孩子们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让孩子们在轻松地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游戏中要包含相应的一些动作,情节,游戏玩具和游戏材料要符合孩子们认知,这样才能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所以说游戏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孩子们心理特点的反映。

1体育游戏的分类

我们要想把体育游戏应用到孩子们学前教育中,就要做到体育游戏既能使孩子们产生兴趣又能满足孩子们身心发展,所以我们要对体育游戏的分类非常了解。我们对于体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体育游戏是一种体能游戏具体包括走、跑步、跳远等。其次还有可以从机械角度将体育分为球类、投掷类等。第三是可以将体育从情节角度划分包括情节游戏、扮演游戏等。第四就是从合作和对抗角度将游戏分为合作游戏和对抗游戏。

2体育游戏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开越多的家长们对学前教育开始重视,同时一些学校教师也开始重视学前体育游戏教育,他们认为通过孩子们玩游戏来锻炼孩子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这样更利于孩子们接受。体育游戏作为新时展出来的一种教育方式,更多家长认为体育游戏不但可以使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体育游戏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体育游戏具有很好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体育游戏成为学前教育是其特点所决定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你对于游戏有着特殊爱好,所以一些体育游戏能够吸引他们,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游戏中。学校对于体育游戏安排也有一定规范,即体育游戏能够在孩子们玩耍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欢乐。其次体育游戏是一个相对比较随意的活动,它不分性别年龄、时间地点、不受环境影响,只要孩子们有兴趣,不管什么样的游戏我们都可以为其设计。

3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应用中的选择方式

3.1体能发展游戏

体能游戏着重是用来发展孩子们的身体力量和体能,它主要是有一些必要动作组成。这类体育游戏在学校教育中使用起来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情况,对于这种体能游戏必须考虑到孩子们所要承受地负荷,以及游戏动作的难易程度。所以学校在游戏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例如安排蹦跳类游戏,儿童肌肉、骨骼都没有发育完全,承受重力有限,因此要安排一些简单的蹦跳游戏,尽量安排成双脚蹦跳,避免单脚运动游戏,防止孩子受伤。在蹦跳游戏之后还可以设置一些躲闪游戏,例如孩子们经常玩的“老鹰捉小鸡”,让孩子们自己组队游戏,调动孩子们运动积极性。

3.2角色游戏和情节游戏

角色游戏就是指参与者扮演游戏中角色,根据游戏中的情节来表现出来。在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就是“老鹰捉小鸡”,其中老师扮演老鹰四处捉孩子们,而孩子们则扮演小鸡到处跑防止老师捉到。情节游戏则是指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来设计的游戏,也可以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动作结合在一起而设计成的游戏,如文学中负荆请罪,就可以设计成游戏让孩子们表演,这有游戏情节较强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时间学习。

3.3器械类游戏

器械类游戏被大多说人们说喜爱,从孩子们角度来考虑,他们喜欢那些动作要求较低的一些器械。这些器械虽然在建造时需要发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所占用地方比较大,但是孩子们却对这些游戏情有独钟,例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所以我们在建造游戏场地时比仅仅只考虑经济和场地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要考虑孩子们的爱好。

3.4合作游戏和对抗游戏

体育游戏中一些游戏项目比较简单不需要同参与者共同合作,但是有一些游戏急需要参与者们密歇合作,。例如我们所说的对抗游戏和合作游戏。需要参与者密切合作的游戏在设计过成中,参与者有共同的目标,因而它能有效的提高孩子们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孩子们以后在团队中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同时团队合作游戏还能针对孩子们进行心里素质培养,增强孩子们集体合作意识。在体育游戏中存在很多对抗游戏,例如“滚球击人”、“揪尾巴”等。这些游戏在设置时往往要体现出孩子们的特点,把孩子们体能和基本动作表现出来,这些游戏会伴随一些竞争性,因为这样的游戏一定会有输赢。所以儿童游戏在设置是一定要考虑儿童承受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儿童心理发展需要。根据孩子们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游戏模式,对于年纪较小的多安排一些合作性游戏,对于年纪大一点的儿童则安排一些相对具有开发性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更加顺利的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消除孩子们消极情绪。同时通过对抗游戏增强孩子们沟通交流,从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并在挫折中学会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以便日后不犯这样错误。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调动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通过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符合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展需要。所以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可以得到推广应用,对于学前体育游戏教育我们还要做出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伍德,汪天水.论早期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J].幼儿教育,2011,15:10-12+17.

[2]杨保建.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2,06:59-61.

第10篇

一、尊重孩子,学会欣赏孩子

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不是老去思考“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而是让自己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的表现,掌握一些发展趋势和发展顺序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要了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稳定与不稳定之间不断波动的行为周期。当孩子处于发展稳定阶段,成人可以对他们严格要求;当孩子处于发展低潮期,就需要成人尊重孩子,耐心地等待孩子度过这一阶段。只有懂得了这些知识,成人才不会以自我中心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儿童,而变得更耐心,更灵活,更客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感到愉快和自由。

二、着眼于发展儿童主动活动

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学科教育。事实上,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早期教育应是包括智力、健康、情绪、行为习惯、动手能力等全面开发。在孩子人生最初阶段拔苗助长,会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成绩只是外在的表现,而内在的状况才是持久良好表现的保障。儿童在0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有顺序、有规律的,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不仅没有必要,可能还会给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要使学前儿童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为儿童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儿童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困难。我们的传统观念往往把教育单纯地看作是社会价值的传递,而忽视了儿童发展的规律。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尽量为儿童提供发现和创造的可能性。事实上,盲目追求价值和知识的传递,试图以此来加速儿童的发展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过早地教给儿童一些他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会使他越来越缺乏创造力。过早地向儿童传授未经操作的知识,只不过是单纯的模仿,儿童无法进行更多更深的同化,久而久之,顺化大于同化,造成不平衡状态,难以建构应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以后的学习变得困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儿童没有充分的操作活动而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童年期是一个人最精彩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三、适当弱化父母的责任,淡化功利色彩

在我国,勿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得听父母的。作为家长,都爱比较,而且这种比较总爱追求一种短视效果,寻求及时的快乐。如果自己的孩子比邻家或亲友的孩子学习好、分数高,心里乐滋滋的。于是,孩子会认字、会弹琴、考上重点中学、进了重点大学,出国留学等等都成了父母向别人炫耀的资本。那么作为父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一定不仅仅是为了好成绩、上重点学校、出国深造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必须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教养能力,克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完善自身的社会化,才能给孩子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可能。

四、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格塞尔曾诚恳地指出“把儿童当作人来看待,而不要把儿童当作一个必须去适应某个预定的模式的物体,这种模式对于个体通常是不适合的。”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可取之处,但不能照单全收,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近代脑科学认为,人的智力、认知、记忆水平千差万别,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彼此之间也存在许多的差异。有的孩子一目十行,还能过目不忘;有的孩子读十遍书,还记不住,一旦记住,却终身不忘。还有一点就是人的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是早熟型,在小学中学就要占些优势,有的孩子是晚熟型,到了高二高三,甚至大学才知道努力。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成长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对儿童的教育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我想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地方,家长要弄清楚,什么教育方式才是最适合你的孩子,尽管这种教育方式也许不是社会主流的教育方式。盲目性的跟从一个方法,没有任何创造性是教不好孩子的。我们的教育正是缺乏创造性。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智力水平、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兴趣、阅读方式、年龄、性别等因素,为孩子推荐一些学习方法,不仅要发扬长处,而且要弥补短处。

在家庭早期教育中,“与儿童一道成长”非常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树立重视儿童成长规律的观点,以重视自然规律的理解方式,去正确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在教学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因素使状况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些因素可称为教学载体。本文讨论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是能有助于达成培养儿童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的教学总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的,存在于各种不同形式或状态的承载信息的载体,都可以认为它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载体。

一、教学现状

传统的教师教育主要围绕教材和考试,教师对学生少有引导和启发,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厄运不幸早早地降临在小学儿童身上。单一载体承载大量信息加之试题本身的繁杂性,扼杀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吞噬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文献,教改以来教学成效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不论是教育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在做出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使教育工作、教育事业、教育过程更加科学化。诚然,在教学载体的选择上,是重要的技术性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选择教学载体时较普遍的是围绕教材和课标展开的,也有部分围绕生活和实践的,这些都是教师把握数学教学方法和形式的重点。但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表示的那样,人们对同一概念的把握程度具有差异性,在千千万万庞大的教师队伍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载体的选择、运用、把握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具体来说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1、知识分割,缺乏联结

教学不能仅使用单一载体的方式来呈现知识使学生感受领悟,必须在多种工具或材料共同作用下才能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如:当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呈现时,其本身不单是作为指导学习的教材了,还包含有教材里面的知识内容、教材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提示的延伸知识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在对教材解读上较普遍的只注意到了知识表象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标准规定知识的产生背景、生活运用、数学思想等,原本作为一体的知识链被分割,未能产生联结。

2、与教学目标不符

中国教育存在问题是无可厚非的,值得反思。当以考试作为检测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时,当学校或班级间以试题进行竞赛时,有无必要学习更超前的知识,该学段是什么教学目标等都被划出了考虑范围,这时教学载体的选择就显得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3、与儿童的心理发展认知不相适应

教师在教学中试图做出创新,借助网络,选择教学载体,优化教学现状,本来是值得鼓励和高兴的,但却很容易出现盲目学习借鉴,忽略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问题。教学载体可以有书面、口头、动作、图像、影音等形式,儿童的在1-3年级主要是直观思维的,故其对书面、动作、图像等载体形式承载的知识的是更感兴趣和更易理解的。

三、导致问题的因素

影响教学载体选择和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但导致以上问题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教学方式借鉴时“只学其表,未修其内”

课改后,先进的研究者和一线工作者大胆创新,出现了众多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然而面对这些庞大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载体承载的信息量如何被有效获取成为一个难题。教师在借鉴时,基本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决定,就很有可能片面化,或者说是未了解其实质。

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是内在本能与外部文化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成长的家庭背景、环境不同,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期望也是不同的。参考埃里克森的理论阐释的个体心理发展8阶段中的发展任务和面临的发展危机,从0-12岁之间主要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儿童在这一阶段的经历不同发展也不同,而后儿童作为学生的角色在学校的表现、思维也不同。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在对教学载体的选择上,载体承载的信息不宜偏难,例如在数的认识、图形认知等教学上允许存在差异,但同时也要适应大多数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与小学数学课标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相适应。

四、解决方案

经过仔细思考,列举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1、教师队伍“一帮一”

困难学生可以指定同学“一帮一”辅导,同样,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可以成为被帮扶对象,与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结成帮扶组,这里的“一帮一”并不是单纯的指一名老师帮助另一名老师,而是指平常主要是一名老师帮助一名老师,在季度或月末的时候可以召开老师交流研讨会,各年级组的老师以教学组等形式一起相互交流、学习。现在有部分学校已实行有集体备课的机制,但这样的直接集体的活动可能会导致老师对集体的依赖性,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这里构想的教师队伍“一帮一”可以使老师们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疑惑、获得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老师获得技能提升。

2、教师教学载体选择趋于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认知习惯主要是直观思维,并经历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一认知习惯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的使所讲授的知识贴近儿童的生活、认知习惯,并尽可能的使所教授的信息能够帮助儿童在生活中进行触摸、感知和运用。

第12篇

一、终身教育、生本教育与家庭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更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支持。终身教育需要教育者依据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儿童自身的发展为根本,帮助儿童过上其应有的生活。[1]

生本教育是终身教育目标下的一种教育措施,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人,成为学习社会化的实践者。[2]

生本教育实践中,家庭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将成为教育的一支新力量。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实施家庭教育,是顺利、有效开展生本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支持

(一)教师对家长态度系统的支持

家长对视障儿童的态度主要是指对儿童视觉障碍原因与责任、视障儿童生活与成长、学校教育配合与指导、视障儿童自我实现的认同与支持等方面的态度系统,它影响着视障儿童成长的过程和成长的品质。

伯斯德(L.Berthold)将家长对视障儿童的态度分成五类:1、接受现实:这类家长多认同视障儿童同样具有成长与成才的潜能,能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期望教师对其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2、回避现实:该类家长一方面不愿意接受儿童视觉障碍的现实,一方面否认失明对儿童的影响,想通过多种方法使视障儿童过上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对儿童期望过高。3、过分保护:这类家长多因怜悯和自责包办视障儿童的一切,使得儿童日常生活能力严重欠缺,情感和精神高度依赖父母,个性品质发展迟缓,社会交往能力不足。4、内心厌弃:持这类态度的家长过分强调失明的消极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视障儿童发展的潜在性,多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5、公开厌弃:该类家长多埋怨和歧视视障儿童,不管不问,甚至抛弃儿童。3

教师应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导家长认识和开展家庭教育有助于视障儿童形成与父母相似的心理品质,促进智力潜能的开发,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高尚的品德与情操,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针对家长的态度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家长接受其可教育性提供心理保障。教师可以汇编视障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的资料,详细、系统地介绍视障儿童的残疾原因、残疾分类、身体发育特征、心理特征、感知觉训练方法、日常生活技能培养方法、教育法等专业内容,以帮助家长理解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家长建立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正确观念和信心。

(二)教师对家庭教育观念的支持

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视障儿童家长所持态度多是接受现实、回避现实和过分保护三种形式,而尤以接受现实和过分保护两种形式见多,回避现实的态度多产生于后天的意外或疾病等导致的视力残疾。以下详细分析、讨论持这三种态度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应给予的支持。

1、过分保护型:代替视障儿童从事基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怀疑视障儿童的可教育性,多属于溺爱型教育。教师可搜集不同国家、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视障成功人士故事,以端正家长对视障儿童教育的观念,激发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的需要,为家长培养视障儿童成为可独立生存者提供模范,建立信心。

2、回避现实型:生活上想方设法、寻医问药以治愈儿童的视力残疾,教育上充分满足视障儿童的学习需要,却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建议,多属于自主型教育。针对该类家长,教师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儿童后天残疾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其用正常的心态积极地实施家庭教育。

3、接受现实型:这类家长主动寻找正确教育儿童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建议,多属于民主型教育。针对这类家长,教师应多指导其阅读有关教育方法的书籍,提供家庭教育方法和具体措施的指导,帮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正确实施者。

另外,教师要具体介绍和分析适合当代儿童发展的、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江苏社科院的孙云晓《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从责任意识、激励方法、交往能力、终身学习等多方面介绍了21世纪儿童必备的素质和教育的新观念。介绍并指导家长参考使用这些观念,能有效地帮助家长明确实施教育的视角和儿童切实需要培养的能力。

(三)教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支持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并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组合存在,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风格及可发展的方向。教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支持,就是指导家长发现儿童的学习特征和智力发展的优势,寻找合适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协助学校教育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

首先,通过家长会集中指导。教师可按照视障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介绍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道德发展水平和学业成就的内容,具体指导培养相应能力和品德。家长会中,还可以借助家长间的资源,安排家长分享教育中的经验,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其次,介绍经典的家庭教育方法。教师可借用《成功教育启示录》和《失败教育警示录》帮助家长评价自己的教育方法,并提供“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以改善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

最后,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料。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札记向家长介绍日常教育的经典案例,可以介绍自己使用的教育方法手册或书籍,也可以推荐教育家的视频录像,还可以介绍优秀的教育影片。通过向家长提供多种形式与多种题材的教育教学资料,让家长耳闻目染的体验和经历家庭教育的方法。

(四)教师对家庭教育技术的支持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视障教育的技术问题,例如盲文的摸读与书写,低视力儿童汉字的教学,视障儿童的感知觉训练,低视力儿童的视功能训练等具体的教育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与家长合作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家长学会相应的教育技术,促进视障儿童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对书写困难儿童的教育指导,教师可与家长共同制定训练计划,通过分析视障儿童书写盲文困难的特点与原因,探索克服的方法,分步骤、系统地培养其书写盲文的能力。

再如低视力儿童汉字的教学,教师可根据低视力儿童的残余视力的状况和学习汉字的环境需要,用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制作《低视力儿童识字手册》,并教授指导低视力儿童学习汉字的方法,通过家长的一对一指导和集中教学,促进其汉字书写能力的习得,快速增加其识字量。

(五)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盲人专门设计的辅助产品也越来越多,诸如读屏软件、倍数放大器、盲文刻印机、点显器、语音聊天系统等等。这些辅助工具的有效利用能方便视障儿童独立地进行上网搜索信息、阅读、打印盲文以及交友等活动,有利于丰富视障儿童的家庭生活,促进其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这些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指导视障儿童学习使用。由于家长对视障教育信息的闭塞和对现代视障信息技术的陌生,教师有必要积极指导家长学习使用,一方面让家长理解这些辅助工具强大功能的实用性,以引导其积极购买,另一方面切实有效地保证视障儿童能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指导下尽早学会使用。

三、总结

家长正确看待视障儿童,是家长认同其具有可教育性和可发展性的关键,是家长愿意甚至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优化家长对待视障儿童态度的隐性工具,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家长要求获得可操作的、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家长正确对待视障儿童的体现,是实践、验证教育观念的行动依据,是顺利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支持,是解决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措施,是保障家长持续执行教育计划的重要过程。家长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视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是促进其快速成长的有效力量,是对教育技术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有效支持,依赖于教师与家长对视障儿童身心特征和发展潜能的共识,依赖于教师与家长长期的协商合作,依赖于教师和家长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交往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国振.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