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时间:2023-06-12 14:4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第1篇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超声波检测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混凝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缝,裂缝的成因主要以塑性收缩、温差、基础不均匀沉降、荷载较为常见。裂缝破坏了建筑物的整体性,降低结构强度,如果不及时检查处理甚至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水利水电工程中,裂缝直接影响到坝体的防渗抗漏能力以及梁柱的稳定性。所以要及时检查发现、及时处理,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在进行处理前,要查明裂缝在混凝土内的延展深度,是否为贯穿性裂缝,以便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常用的工程物探检测方法有双面斜测法、单面平测法、钻孔透射法、钻孔全景图像等。

本文介绍的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用,不一定全面,权当抛砖引玉。

2双面斜测法

只要裂缝部位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都可用双面斜测法检测。如常见的梁、柱及其结合部位。图2-1是双面斜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采用等测距、等斜角的跨缝与不跨缝的斜测法检测。该方法是在保持激发和接收装置连线的距离相等、倾斜角一致的条件下进行跨缝与不跨缝检测,分别读取相应的声时、波幅与主频值。当激发与接收装置连线通过裂缝时,由于混凝土失去连续性,超声波在裂缝界面上产生很大衰减,仪器接收到的首波信号很微弱,其波幅、声时测值与不跨缝测点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据此便可判定裂缝深度以及是否在所处断面内贯通。

图2-1 双面斜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a) 平面图;(b) 立面图

(a) 化灌前 (b) 化灌后

图4-1 某电站T梁主梁裂缝超声波测试曲线

3单面平测法

单面平测法适用于结构的裂缝只有一个可测面的情况,且裂缝的估计深度不大于500mm,裂缝垂直于检测面最理想。

平测时在裂缝的被测部位,以不同的测距,按跨缝和不跨缝布置测点(布置测点时应避开钢筋的影响)进行检测,其检测步骤为:

(1)不跨缝的声时测量:将T和R换能器置于裂缝附近同一侧,以两个换能器内边缘间距(Ɩ')等于100、150、200、25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i),绘制“时─距”坐标图(图2-1)或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声时与测距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Ɩἰ=a+btἰ

图3-1 平测“时-距”图图3-2绕过裂隙示意图

每测点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Ɩἰ为:

Ɩἰ= Ɩ'+|a|(3-1)

式中Ɩἰ─第ἰ点的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mm);

Ɩ'─第i点的R、T换能器内边缘间距(mm);

a─“时─距”图中Ɩ'轴的截距或回归直线方程的常数项(mm)。

不跨缝平测的混凝土声波值为:

υ=(Ɩn'- Ɩ1') /(tn-t1)(km/s)(3-2)

或υ=b(km/s)

式中Ɩn',Ɩ1'─第n点和第1点的测距(mm);

tn、t1─第n点和第一点读取的声时值(us);

b─回归系数。

(2)跨缝的声时测量:如图(3-2)所示,将T、R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对称的两侧,Ɩ'取100、150、200mm、……分别读取声时值t01,同时观测首波相位的变化。

(3)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hci= Ɩἰ/2・(3-3)

mhc=1/n・ (3-4)

式中Ɩἰ─不跨缝平测时第i点的超声波实际传播距离(mm);

hci─第i点计算的裂缝深度值(mm);

t0i─第i点跨缝平测的声时值(us);

mhc─各测点计算裂缝深度的平均值(mm);

n─测点数。

(4)裂缝深度的确定方法如下:

1)、跨缝测量中,当在某测距发现首波相反时,可用该测距及两个相邻测距的测量值按照(3-3)式计算hci值,取此三点hci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值(hc);

2)跨缝测量中如难以发现首波反相,则以不同测距按(3-3)式、(3-4)式计算hci及其平均值(mhc)。将各测距Ɩn'与mhc相比较,凡测距Ɩi'小于mhc和大于3mhc,应剔除该组数据,然后取余下hci的平均值,作为该裂缝的深度值(hc)。

4钻孔透射法

钻孔透射法是在裂缝估计深度较深,且混凝土体积较大的情况下,采取在裂缝两边钻孔的方式,进行声波跨孔透射检测。

现场钻孔布置如图4-1,这样就可以跨裂缝测两组钻孔,不跨缝测一组钻孔进行对比。

图4-1 钻孔透射法测点布置图

声波波幅的处理较为简单,用专用的声波处理软件就可以实现,通过波幅振幅频率的变化,可以比较直观的判断裂缝延展深度情况。

超声波在介质中总是沿着最短的路径传播,裂缝在混凝土中的存在,造成混凝土不连续,当遇到裂缝时,声波能量会衰减,检测结果就表现为波幅的衰减和频率的降低。

图4-2 某水利枢纽工程未跨缝声波波列图

图4-3 某水利枢纽工程跨缝声波波列图

从图4-3中可以看出,未跨缝检测的波列图中波幅均匀,跨缝检测的灌浆处理前波列图,可见明显的波幅衰减,通过波列图的波幅衰减可推断裂缝深度。灌浆处理后跨缝检测的波列图则可反映灌浆处理对裂缝的封闭效果。

5钻孔全景图像

当裂缝估计深度较深或裂缝为近水平时,可以考虑使用钻孔全景图像进行孔内观察,确定裂缝走向和深度。

钻孔全景图像一般是和声波检测配合使用,在检测部位顺裂缝走向或垂直裂缝钻孔,孔内清洗干净,用钻孔全景图像进行孔内检查,可以实时观察孔内裂缝宽度、倾向,还可获得全孔全景展布图,用于分析。

图5-1 某水利枢纽工程钻孔全景图像反映水平层间裂缝

图5-1是某水利枢纽工程钻孔全景图像成果,图中所标裂缝为一水平裂缝。钻孔全景图像可实现全孔壁成像,对裂缝宽度和倾向都可以进行判定。

6结语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检测条件适合应用何种检测方法,充分结合工作测试条件选用适当的方法,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检测,以提高成果判断的可靠性。

上述几种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中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限于专业范围不可能涵盖所有,故无法对其他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进行讨论,还希望能有机会学习借鉴其他同行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田连义.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在小湾水电工工程中的应用【C】.曾宪强等.水利水电工程物探技术应用与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449,453

【2】沙椿等.工程物探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L/T 5010-2005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 21:2000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 勘察 环境 分析 人才 机遇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3 工程地质的技术进步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工程地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由于有了各种新技术的支持,工程地质分析从定性到定量就成为可能。定量分析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在学术界十分活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工程地质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从外业资料收集和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产品成果、质量标准等等均与传统的工程地质有较大的差异,应用前景振奋人心。“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业已正式成立,必将对工程地质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要包括六大课题:①数值计算;②制图;③数据库;④文档管理;⑤专家系统;⑥网络系统。这六大课题既是多年来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践,也是我们将继续探讨的主要课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赋予新的内涵。

4 工程地质专业的任务与责任

工程地质专业的主要任务是: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治理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归纳起来的表述: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和专门性地质资料,为工程选址、建筑物设计以及不良地质条件的工程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对地质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需要针对工程建筑物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分析,界定和研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勘察目的明确,工程概念清晰,勘察手段多样,勘探精度满足要求。工程地质分析要求方法正确,计算可靠,参数可信,建议措施符合工程实际。工程设计最关心的是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性质,因此工程地质工作的最终体现是工程地质定性和定量评价。

工程地质专业只对提交给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负责,其物理力学参数也仅仅是建议值,不在建议值范围之内的设计采用值和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地质师不负责。但是,地质师有责任对不符合或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隐患要与设计师充分交底,对不良工程地质缺陷有责任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一般说来,正规勘测设计院的勘测队伍,已经过几十年工程实践的检验,在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完成以上任务并尽到地质专业的责任。本文以下章节列出的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是归纳了笔者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供地质师们分析问题时参考。

5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5.2 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一种情况是地质师对其它专业不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工程地质界知名专家学者孙广忠教授指出:“实际上,在地质工程实践中脱离地质实际的实例随手可拾,可以说,地质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是设计和施工脱离地质实际的结果,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没有搞清楚或认识不清的结果,如果离开了地质基础,则其理论必将脱离地质实际必将作出错误的结论”。

潘家峥院士等前辈专家早已强调过地质学水工,水工学地质。足以可见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问题,早已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道出了关键,就看我们作何行动。

5.3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5.4 规程规范的问题

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却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勘测程序,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

5.5 人才问题

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出现。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前辈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总工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近年来在一些勘测设计院已经相继断档,或后继无人,或后备人才尚不成熟。勘测行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

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

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5.6 技术管理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5.7 其它问题

前期工作投入不够,有些地方部门长期拖欠勘测经费;体制问题,市场竞争不规范,非水利水电勘测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勘测工作存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和工程地质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勘测工作经费仍然按落后的实物工作量计算,造成多勘探多争钱,地质分析多出力多赔本的事实上的不合理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勘测技术的科技含量低,新技术新方法投入少,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

5.8 今后十年将进入工程事故的高发期

鉴于对以上若干问题的担忧,今后十年有可能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故的又一个高发期,这一悲观性预测有些危言耸听,但愿不要成为被不幸言中的事实。

5.9 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责任分清楚了,落实到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笔者在这里也就是夸夸其谈而已,不可能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也不该我们提,该谁提?当然应该是谁负责抓,谁就提方案追落实精指挥勤检查,最终归结到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上。到此为此,我们的对策就算出台了。

其实,我们这里列出来的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这是不难理解的。

6 工程地质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汪恕诚部长曾经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少修改或不修改设计,是对工程地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基本地质资料不准,修改设计就是必须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是挑战和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无到有,新一轮的建设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地质师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第3期

2 崔政权,《系统工程地质学导论》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5

3 孙广忠,论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工程地质学报》1996.第4期

4 黄鼎成等,《走向21世纪的

第3篇

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增大,面对的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且极具挑战性。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提高,我们在诸多领域具备了很强的技术实力,如:工程岩质高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高坝大库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喀斯特地区水文地质勘察研究、高地震烈度地区高坝大库水库诱发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等领域。地质分析的手段和方法也得到不断发展。

1.1.我国工程地质研究部门引进和开发实用软件。引进边坡稳定计算程序用于滑坡、塌岸稳定分析,提高勘察成果的定量化判识水平;引进开发了勘探图件、地质剖面制作程序及三维成像技术,开发并进一步完善“工程地质软件包程序”,较好地解决了钻孔成图中的很多难题,也为地质平面及剖面图的绘制起到了较好的辅助设计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结合工程实践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我国工程地质研究部门开发边坡斜面摄影成像技术用于工程实践,提高了地质编录工作效率,获得了大量的工程地质数字信息;开发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分析研究系统,已应用于生产之中。

1.3.积极引进并应用新的地质勘察和分析手段。在水电站勘察过程中,根据地质分析的需要,在右岸构造软弱岩带勘察中,使用了地震波CT测试技术;采用模型洞原位变形观测分析地下洞室稳定性;在右岸构造软弱岩带稳定性分析、左岸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溢洪道边坡稳定性分析均采用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三维弹塑性有限法分析和三维流形元分析方法,为稳定性评价和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1.4.其他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坝基岩体质量分类、边坡岩体质量分类、边坡稳定分析、岩体弹塑性理论、地质力学模型、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试验方法的发展应用;电脑与工程地质软件包的开发应用;勘测手段及钻进取芯技术的提高、物探各种测试手段的广泛应用强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勘察中获取工程地质资料周期的缩短和工程地质条件快速分析评价;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地质专业劳动生产率。

近几年,我国从生产需要出发,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很好地推广应用:选取适合各类地层(的金刚石钻头,提高钻进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继续完善大坝灌浆变形观测和抬动观测技术,确保坝体安全和工程质量满足要求;在河床冲积层勘探中,采用了SM胶取芯技术,保证了试验样品的原始状态,为冲积层特性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5水文勘测开发的电波流速仪,在电站简易测流中投入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近年,又开发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现已逐步应用于大型水电站的测报中;为改善以往在水情测报中一直采用的点测量及测流时间过长等问题,水文勘测技术人员正着手对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简称ADCD)”技术进行论证和调研,并逐步将此技术运用在对西部山区性河流的水情预报中,计划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最终实现水情的“瞬时”测量预报。

1.6工程物探在水电站开展了大范围的河床冲积层地震波探测;应用声波垂直反射波法、声波CT法及红外线热成像三种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地探测到了坝体面板脱空等工程质量问题;在多项水利工程和多个水电站勘察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勘探方法,解决了水库漏水问题和断层构造发育范围及深厚覆盖层地质问题,且成效显著。研究并应用“隧洞施工监控量测一体化”,“坝基岩体质量测试的空间分析”,“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堆积体的综合物理探测技术”,“大坝面板脱空综合物理探测技术”,“小波变换在水电工程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等新方法新技术,拓展了物探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物探的探测精度。

2.勘察专题研究成果应用

2.1大型水库库岸稳定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用了航空遥感技术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相继对一批大型水电站进行了库岸稳定性研究,为快速、高质量地评价库岸稳定性及其他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勘察、研究、评价、预测水库区天然状况和蓄水运行条件下库岸稳定性问题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包括岸坡类型划分及其变形破坏机制、库岸再造及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预测、岸坡失稳及水库诱发地震灾害调查与分析预测、移民安置选点与处理措施建议等。该项目成果在后来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电工程水库库岸稳定性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水库库岸稳定与移(居)民点调查地质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

2.2大坝面板脱空无损探测研究与应用“大坝面板脱空无损探测研究与应用”是通过试验比较论证提出了采用3种物探方法(声波垂直反射法、远红外热成像法、地质雷达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消除大坝病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大坝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传统的单一物探方法相比,本项研究成果具有多种方法互为验证、利用了不同的物性差异特征﹑探测成果准确可靠的优点。大坝面板脱空的处理质量,节约了处理成本,而且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采用EH4进行深厚堆积体厚度探测应用该方法测量深度大,野外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现场测量直接成像,能十分清楚地辨别地下二度体的异常。该项新技术即EH4电导率成像探测非常实用。而该方法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准确地探测出了堆积体厚度。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工程中,减少了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投资,节省了时间,经济效益显著。

2.4软弱岩带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成果应用:对坝址右岸构造软弱岩带的分布范围和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勘探以及室内和现场试验工作,并完成了现场高压固结灌浆试验和现场渗透变形试验,针对软弱岩带的工程特性、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对工程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基础处理措施。该专题成果为可行性研究的经济技术分析论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国内外同类工程的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5“深挖高边坡快速地质编录成图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资料收集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进该项技术用于水电站具有针对性强、收效高、安全快速等良好作用。该技术运用摄影测量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完成高陡边坡影像的正射、线画图的生成,从而完成了地质编录工作。其技术特点:①在地质编录生产中高效、实时;②减少现场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③利用无站标测量技术和手段可完成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任务;④高边坡计算机快速编录成图还可以不断地积累边坡数字化的编录数据,为以后建立工程地质数据库提供良好的数据源。该技术在小湾主体工程边坡及坝基开挖中均有应用,可实现安全、高效、准确地进行地质编录,通过软件功能还可在图像上对地质现象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这是传统的地质编录所难以做到的。

3.今后工程勘察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总体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在高边坡系统排水、锚索加固、复合支护、变形监测、标准化与动态设计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不断地被应用到勘察各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计算机建设上已实现局域网共享资源;基本实现计算机辅助工程勘察,达到信息化初始阶段目标;由于工程勘察专业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随机性和数据海量性等特点,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密切关注、跟踪、研究国内一流的工程勘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通过加强行业协作及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今后技术发展总体思路如下:(1)注重研究复杂坝基、高边坡及大型地下洞室群岩体(围岩)稳定性量化分析及三维地质数字模型软件与三维成像技术,并对复杂岩体(包括软弱蚀变岩体、大型松散堆积体、卸荷松动岩体、高地应力区岩体)成因机制、工程地质性状、工程适应性进行科学试验研究;同时开展区域构造地质科学研究及对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的影响。(2)重点研究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技术,开展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并向深度拓展;开展地质灾害勘察、防治与治理,地质灾害险性评估方面的实践与研究。(3)完善和提高目前使用的常规物探方法,使其应用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本行业平均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应用工作,结合目前物探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重点研究。(4)广泛应用全站型自动速测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提供等方面逐步完善计算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全数字摄影测量及全野外数字成图的精度和速度,增加测绘产品的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5)积极配合新的钻探规程、抽水试验规程、压水试验规程的贯彻实施。对勘探设备和试验工器具进行重新整合,尽快开展“自由震荡法”抽水试验的研究工作,研制小口径双管钻具轴承储油密封系统,并研究特殊岩体取芯技术。(6)开发先进的水情自动测报软硬件技术,自主开发改装一些较先进适用的水文测验仪器,特别是泥沙采样器。加快水文数据库的建设。

摘要: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勘察技术水平,缩短勘测周期,是工程勘察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本文对近年来工程勘察新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工程勘察新技术工程建设

第4篇

【关键词】防渗墙;质量评定;工程案例;检测

在现如今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土坝的加固工程。在堤坝加固中运用最广的是混凝土防渗墙。目前在我省的水库加固工程中既有普通混凝土防渗墙也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为隐蔽工程,其工程质量除施工过程控制外,在墙体完成的一定时间后,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还要对墙体进行检验,本文就墙体如何检验与评定进行探讨。

一、防渗墙体质量评定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评定一般采用《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 1 部分:土建工程》 DL/T5113.1- 2005,是基于工序检验资料和混凝土试块的检验结果进行评定的。关于墙体质量的评价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由于混凝土防渗墙体的检测结果代表了实际工程的质量,因此墙体质量评定的质量要求不能高于过程的检验评定标准,否则施工过程中控制合格率 70%为合格,而墙体检测时要求合格率为 90%明显不合理,也很难达到。 因此,墙体的评价标准不能高于 DL/T5113.1 的质量要求。依据DL/T5113.1 的要求,墙体的评价标准见表 1。

二、检测方法

根据混凝土防渗墙的可能缺陷的分析和防渗墙的设计要求的参数,墙体的检测应进行深度、 强度和弹性模量、 渗透系数、 墙的连续性检测。

2.1 防渗墙深度检测方法

防渗墙的深度检测采用钻孔的方法检测,也可以辅以物探的方法进行。 检测时必须首先确定防渗墙的设计深度。 检测时找出防渗墙所在的槽段,根据槽段对应的桩号,确定检测的具置。 由于每个槽段一般一个深度控制,因此根据槽段的桩号对应的详细地质资料可以确定设计深度。对于地基不透水层为土基的防渗墙,钻孔深度大于等于设计深度即可停止钻进。对于地基为岩基且要求入岩的防渗墙应钻穿防渗墙进入基岩,并取基岩样品,以便判断是否达到基岩。

2.2 防渗墙墙体强度和弹性模量检测方法

对于普通混凝土防渗墙钻孔时可以获得混凝土的芯样,在试验室依据有关规范可以进行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而对于塑性混凝土,由于强度较低且配合比中参加了膨润土,在钻头的转动和水力的作用下,取样率很低,时常难以获得满足试验要求的样品。为此,可以采用开挖的方式,在上部获得芯样,进行试验。

2.3 防渗墙渗透系数检测方法

防渗墙墙体渗透系数的检测方法可以用钻孔和开挖获得的芯样,在试验室试验获得,也可以用现场钻孔通过注水或压水试验获得渗透系数。 通过芯样获得的渗透系数,由于芯样可能不包括缺陷或者薄弱部分,获得的渗透系数代表性可能不高。钻孔通过注水或压水试验获得的渗透系数尽管是试验段的平均结果,但是其代表性好于试样。由于需要获得的是防渗墙墙体的渗透系数,因此,注水或压水试验应在防渗墙中进行,底部的试验应在防渗墙未钻穿并保留 1m的以上部位进行。钻穿后进行试验就包含了地基的渗透状况了。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L31- 2003)进行压水试验时,由于仅为了获得渗透系数,不需要采用三级压力、 五个阶段,只需要一个压力就可以了。对于普通混凝土防渗墙,考虑到防渗墙的抗拉强度,最大压力以不超过 0.1MPa为宜。对于塑性混凝土还要小些。

2.4 防渗墙连续性检测方法

混凝土防渗墙连续性的普查,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单位广泛使用物探检测方法。物探分为电法、 电磁法、 地震波法和声波法。在混凝土防渗墙的检测中,电法采用最广的是高密度电法,电磁法使用最多的是探地雷达法,地震波法为瑞利波法,声波法以超声波为代表。由于 “工程物探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基于被测载体的物性转换为电性参数的差异对比分析判断隐患和质量。其量测灵敏度与精度既受电测参数的影响又受到非电量物性参数变化的制约”。同时由于检测信号的异常同缺陷没有一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影响了物探的使用。但是人们采用在已知区利用地质资料进行物探异常解释,然后再推广到未知区的方法,也在许多防渗墙的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某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水库大坝防渗墙采用塑性混凝土,长820m。防渗墙设计参数为:防渗墙强度R28不小于5MPa,弹性模量不大于2000MPa,渗透系数小于i×10-7cm/s(1

3.2防渗墙深度检测

由于施工单位在防渗墙的混凝土导墙上标出了各施工槽段的接头位置和编号,找出位置后即可进行钻进。对于岩基钻穿防渗墙,对于土基达到设计深度后一般停止钻进。防渗墙深度的检测首先要确定设计的防渗墙的深度,由于设计仅给出了定性的深度要求:即地基为岩基时要求防渗墙入岩1.0m,地基为土基时要求防渗墙入岩2.0m。根据施工前的详细勘探资料确定防渗墙的设计深度。各钻孔的防渗墙深度结果见表3。

3.3 防渗墙渗透性检测

采用压水试验检验防渗墙的渗透性,每个钻孔一般进行1~2 段的压水试验,钻孔钻到需要压水试验的第一段底部时停止钻进,清孔,进行第一段压水试验。试验完成后进行第二段钻进,达到高程后停止钻进,清孔,进行压水试验。所有压水试验均在混凝土防渗墙中进行。各孔的压水试验结果见表4。

3.4防渗墙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检测

现场钻孔获得的芯样,带回室内进行试验,各孔的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检测结果见表4。

3.5防渗墙超声波检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采用跨孔超声法。

跨孔超声法发射器及接收换能器为FS- 15 型换能器。测试前将孔内灌满清水并置入发射器及接收换能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按0.25m 的点距逐点测试。各孔的检测结果见表5。

第5篇

关键词:锚杆 无损检测 信号失真 原因分析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099-02

1 前言

声波法进行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在锚杆的螺纹钢外露端安放发射装置和接收换能器,从锚杆端部发射声波,经锚杆体向四周传播,在锚杆与砂浆及围岩的接触界面上发生入射、反射和透射。根据换能器接收到的弹性波波形特征和频率特性,对锚杆的锚固质量作出分类评价。目前锚杆锚固质量的优劣主要根据砂浆密实度和锚杆长度进行判断,注浆密实度由频率特性确定,锚杆长度由杆底部反射信号确定,信号失真主要表现为波形失真。

发射声波信号可以通过系统震源提供和敲击法提供,前者可控性较高,但只适用于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工程;后者虽可以提供不同频率的声波,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这是反射波失真的最初因素。接收换能器所接收到的信号,因各种锚固缺陷的存在和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变得非常复杂,加之各项操作误差,致使所测得的波形数据往往处于失真状态。当然,理论依据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波形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锚杆无损检测以其操作简便、无破坏性的优势,常配合拉拔实验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并有取代拉拔实验的趋势。2005年,水利部了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 326-2005),标志着无损检测真正走入水电行业。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分析检测信号失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对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检测过程中真实有效信号的获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 波形失真的原因分析

2.1理论偏差

声波经杆体传播发生入射、反射和透射的介质包括:钢筋、砂浆和围岩。其理论研究工作应归结为柱状三层固体介质条件下波动方程的求解。但因计算工作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当前的研究成果是将原锚杆锚固体系下波传播的三维问题视为一维问题处理,对一维非齐次波动方程在不同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进行求解。这样的假设虽然简化了数学计算,但其研究成果对指导锚杆检测仪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有利于缺陷检测的有效波等方面的工作意义却不大。

锚杆检测所关心的是锚杆与周围介质(砂浆和围岩)的耦合情况,是一个柱状多层体系下的弹性动力学问题,现将其简单地视为一维问题来处理,只考虑波在锚杆中的纵向传播,而忽略了锚杆以外介质的影响,致使获得存在偏差的信号是必然的。

2.2仪器偏差

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仪的偏差主要来自于理论的研究,确切的说,是现有理论的欠缺制约了检测仪器的开发。锚杆质量检测是柱状多层(锚杆、砂浆层、地层)体系下的弹性力学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是:通过求解在柱状多层弹性介质模型条件下波动方程,计算各种导波的频散特性,找出有利于检测锚杆缺陷的模式波。再按照此种模式波确定发射系统的最佳工作频段,制造出更加可靠的发射装置。基于此开发能精确滤去杂波的接收装置和波形分析软件。

现有锚杆质量检测仪接发系统主要根据声波频率(16Hz~20KHz)结合换能器的材质进行考虑,促发的声波频段可控性不高,回收波形受到的干扰较大,锚杆缺陷判断较为困难。如LX,IOE锚杆质量检测仪接收换能器尺寸:910mm×50mm,重量:≤310g,接收带宽:400Hz~100KHz,灵敏度:250pV/μber。因此,在现有理论支持下,锚杆锚固质量检查接收到的弹性波波形其本身存在差异,且受外界的干扰可能性较大。

2.3检测偏差

在锚杆质量检测仪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影响检测信号失真的相关因素有:

(1)地质条件复杂,锚杆施工困难。如地质环境裂隙较多,漏浆严重,造成密实度缺陷。

(2)施工工艺不合理或现场质量监督不到位,造成锚杆本身质量较差。如注浆方法、插杆顺序未按规范执行,造成缺陷。

(3)锚杆外露端污染。当设计有喷射混凝土层时,锚杆因具有超前锚固稳定的效果,常常在混凝土喷护之前施工。混凝土喷护施工势必在锚杆外露端留下浮浆。

(4)锚杆外露端端头不平整、锈蚀。钢筋下料切割或锈蚀促使端头不平整,接收换能器不能与锚杆端头紧密接触,影响锚杆质量检查。

(5)锚杆与钢筋网焊接或绑扎。设计有钢筋网时,为保证支护的整体性,要求与锚杆外露端绑扎或点焊固定。

(6)施工环境的影响。声波接发装置容易受诸如温度、电源、施工噪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7)检测人员经验不足。实验人员未建立适用于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验数据库,未对比分析检测波形与各类缺陷的关系以积累经验,凭直觉进行锚杆质量判断。

3 控制措施

理论偏差是锚杆无损检测波形失真的核心因素,要想通过无损检测获得更加准确的锚杆锚固质量,理论研究还任重道远。比如,在寻求多层弹性介质模拟条件波动方程的求解方法时,可以配合进行必要的模拟实验,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还可以根据大量的模型实验,建立起标准图库与工程实践比对,减少信号失真。

除理论研究外,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为把信号失真减少到最低,常采取的控制措施有:

(1)设计有喷射混凝土层和钢筋网时,尽量在混凝土喷射和钢筋网安装以前完成检测。未及时检测时,检测前应将锚杆与其分开,凿除焊接点,抛光平整端头,清除浮浆。

(2)尽可能避免周围施工噪声干扰。

(3)对比分析端发端收或侧发侧收的波形,避免将地层结构的反射信号与锚杆底端或不密实砂浆段的反射信号相混淆。每一锚杆应重复测试三次,三次信号应基本一致。

(4)努力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宜在地质条件相同、施工工艺相近的测区制作一定量的试验锚杆进行试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波形与各类缺陷的关系,以积累经验。

LX-10E锚杆质量检测仪是基于现有理论的典型代表。图1是锚杆外露端端头不平整,接收换能器与端头接触不紧密的检测波形,波形较混乱,底部反射不明显,长度判断困难。图2是端头抛光磨平后的波形(锚杆长3.5 m,外露端长10cm)。

第6篇

关键词:除险加固 地质勘察 原则

1 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基本上是针对新建工程而编制的,倒是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还对已建堤防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有所界定。这也许与没有大张其鼓地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有关。虽然某些典型病险工程从一开始运行就被珍断为“有病”,甚至数十年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除险加固,但却一直没有被治好过,为什么?道理似乎也太简单了,一是没有找到病因,二是没有钱或不愿花钱去治病,三是……大家捉摸去吧,这里也不好意思全部写出来了。

近几年来,病险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在建设程序上已经比较正规化、程序化,规模较大的工程一般要通过总院审查,但一次性审查过关的工程并不多,可见此类工程看似难度不大,却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差异。勘测设计单位的理解与审查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出入,使得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出现了一些反复,走了弯路。我们在工程审查过程中体会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也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就勘测单位而言,根据自己对所承担的除险加固工程的理解去做地质工作,无可非议;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去做地质工作,似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地质是设计的辅助配合性专业,这一点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根据委托方的任务要求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就不好说了;最具有说服力的是根据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鉴定报告的评价意见去做地质工作,名正言顺。对于审查人员来说,按什么标准和原则来把握?这恐怕就有些学问了。

归纳以上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勘测工作和审查工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人为因素,把握尺度有一定的揉性。例如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地质勘察工作,显然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工程勘测工作的差异;虽然按设计师的要求去做地质工作也是符合一些勘测设计单位的管理程序的,但对于极赋创造性的地质工作来说,是否未免太过于呆板死心眼了?审查人员的把握尺度,其人为因素就更多一些,因为没有了规范标准,也就没有了机械性的硬指标,几乎完全取决于审查者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

2 问题讨论

以上若干问题很难有一个唯一的或权威性的定论,因此也就给思考者们留出了讨论空间。通过讨论,也许会有些启发。笔者先在此暴露一些个人体会,仅供讨论参考。

顾名思义,病险工程首先有病后才有险,然后才引出除险加固。是否有病有险,工程安全鉴定报告最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是否具有符合工程实际的权威性?本文回避)。因此笔者基本同意按照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的评价意见去考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这是开展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原则。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某些安全鉴定报告中对某些问题的界定有些含糊,造成了理解误差。

例如,安全鉴定意见指出坝基存在渗漏问题,但并没有指出渗漏问题的性质,这就让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在技术把握上存在一定的疑惑性。这时,我们需要的是首先根据坝基地质条件,分析清楚渗漏的性质,进而决定开展工作的原则。从大坝安全角度只需回答存在渗透稳定问题或不存在渗透稳定问题,前者需要进行工程处理,后者不需要进行工程处理;如果从控制渗漏量的角度考虑,为了达到减渗的目的,即是不存在深透稳定问题,也可能仍然会考虑适当的防渗工程措施。这里的关键是对渗漏问题的定性,如果定性存在困难,针对性地布置勘探工作将是必要的。

当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没有提及到某些建筑物地基存在病险问题,工程地质工作还需要考虑吗?回答应该是中性的,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坝基不存在病险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一种情况是大坝没有加高任务,或即是需要加高大坝但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能够通过分析前人留下的地质资料作出肯定性结论,这时不必进行坝基地质勘探;第二种情况是需要加高大坝且前人留下的地质资料不足以作出满足大坝加高的工程地质评价,则需要补充进行坝基地质勘探。

对于早期地质资料与现行评价标准有出入的,有可能需要考虑一些复核性地质勘探,以便有利于对前人留下的地质资料加深分析与理解。

需要讨论的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必须用勘探资料说话,或先有勘探后才有地质分析,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地质工作的一个误区。笔者比较强调先有地质分析判断,再行勘探验证,或进一步通过勘探资料修正先期的分析认识。这相当于我们在开展一个新工程的地质工作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工程区地质资料,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工程需要布置勘探工作。反过来,在没有任何分析认识的基础上一开始就布置地质勘探,就可能会走弯路。传统的以勘探工作量来衡量勘测设计深度的原则,不是工程地质工作的正确选择,也不能体现出极具创新潜力的工程地质工作的水平!

3 工程地质工作的原则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概括地归纳出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一般性原则。

3.1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是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与地质有关的评价意见,此报告中没有提及到的建筑物地基的地质问题,说明没有问题或不是问题,不必自作多情地去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即不必面面俱到象勘测一个新建工程一样将所有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论证一遍。

3.2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以查明与地质条件有关的险工、险段和险情部位的出险原因,这是除险加固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余没有出险的部位不必进行勘察,除非委托方另有要求。此原则就相当于医生面对一个腿关节疼痛的病人,用不着给人家做胸部CT和谓镜检查,除非病人要求作全面体检,否则就有 “敲诈”之嫌!对于病险工程的全面体检,那是安全鉴定的任务,不是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职责!这个原则一定要分清楚,否则费力不讨好。

某些工程还有大坝加高任务,是在原大坝上增加了新的荷载,坝基受力条件有所变化,这时必须进行坝基工程地质评价,作出坝基地质体是否能够满足大坝加高要求的地质结论,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工程安全鉴定报告并不一定对此提出要求。

某些特殊工程的大坝加高,还需对坝基地质体进行科学研究,以便得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虽然在该大坝兴建时坝基就已经按照今后最终坝高要求进行了工程处理,但仍然不能简单地认为加高是可行的。因为原大坝已经建成运行了三十多年,坝基地质体受力变形已经达到了协调平衡,加高大坝后,坝基必需接受新增加的大坝荷载、水荷载和其它荷载,坝基地质体必然要打破原来的平衡并进行新的应力应变调整,以达到新的受力平衡。显然,研究新的平衡条件下地质体的工作状态及其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渗流场的改变等,也许是有必要的。

3.3 加强工程地质分析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工程地质的分析水平。某些地质报告,只有地质条件的一般性描述,勘探资料的汇积堆砌,工程地质的肤浅评价,而没有地质师的认真分析、逻辑推理和基本判断,缺乏针对工程建筑物特性的工程地质评价,少有地质预测,甚至遗漏基本结论。

工程地质学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出她的精髓与魅力,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专业遗憾。话又说回来,这种现象显然不能单纯地去责怪在艰难环境下辛勤工作的地质师,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并不在于地质师的责任心、素质、经验、能力和水平,或许属于深奥的哲学问题。笔者在此只好用一句不疼不痒的空话来勉励这个似乎陷于困境的尴尬专业:加强工程地质分析工作。

4 关于坝体检测

除险加固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往往包括对当地材料坝坝体某些部位的检测任务(有人将此项工作当成工程地质勘察,这是概念性的低级错误)。由于坝体是人类修建的水工建筑物,并不是天然地质体,完全不能沿用地质基本理论去作违反客观实际的“地质勘察”,但是却可以充分借用地质师的常规性或特殊性手段和方法,通过钻孔探测和取样试验,结合物探手段,研究大坝设计和施工资料,对坝体质量作出基本评价,这是地质师的本事,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是无能为力的。

此项工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充分估计到坝体质量缺陷的随机性、生物洞穴的再生性和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千万不要进行地质意义上的推理与判断,对于大坝的加高、陪厚、防渗和排水等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要留有余地。

5 遗留问题

本文所论的一般性原则,遗留了一些非一般性问题。例如,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没有提及到的与地质有关的又是地质师可能质疑的问题,或者已经存在但有可能被安全鉴定本身所遗漏的地质问题,或者不属于安全鉴定范围内的地质问题(如库区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区潜在的地质灾害、加固工程完建后水库运行水位的抬高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