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创新感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新闻网2013、11、19:“科学院院长:十年后中国或获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财经》年会上表示,中国的科技创新已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相信再有10-15年时间,中国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白春礼指出,现在中国科研条件大幅改善,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升至世界第二,高水平产出明显增多;……;中国的科技创新已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白春礼表示,要创造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
梁尺峰(称梁氏)2013、11、13为世界科技出版社与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经典文集》撰文简介梁氏科学业绩之文——《梁氏两方程和梁氏理论以及梁氏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4000字);2013、11、19为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与世界人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新版《世界名人录》撰文——《梁尺峰科学成就谱写人类文明新篇章》(1600字);2013、11、16就力学和相对论20多年的研究写出总结性论文——《对经典力学和时空理论以及重力理论的思考》(2800字)。2013、11、20晚上,梁氏从收音机上听到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预言:再有10-15年时间,中国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第二天(11月21日)早上,朋友给梁氏看了中国新闻网上述新闻。于是,引发梁氏发表感想。
中国大陆的院士、教授、博士和物理学工作者肯花点宝贵的时间看看梁氏上述三文,并且相信实际实验比相信权威和经典著作更重要(即相信实际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会相信牛顿——梁氏定律和梁氏变换不但有诺贝尔物理学奖水平,而且能改写世界科学史及世界大中学物理教科书。有权、有势、有钱的中国科学家和科学界官员,敢于鼓励创新和支持创新,就应该帮助在核心期刊上转载梁氏上述论文(可加任何按语),因为梁氏两方程一原理与梁氏理论就是空前的创新。中国媒体曾报导水变油和外国人做超光速测试实验等科学新闻,但绝不敢报导梁氏变换和超光速梁氏变换以及梁氏理论,确实有失正义和公平。能为共和国竞争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就在眼前,人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是偏见还是什么原因不相信中国人呢?……
十年后梁氏可能去见牛顿了,主持中国科学家论坛的中国科学精英几乎都要先梁氏一步去见爱因斯坦。十年后中国获诺贝尔科学奖的预言是真的吗?100年后中国人或定居月球。当务之急是抛砖引玉——放出梁氏上述三文于大报刊,让人们鉴别是香花还是毒草,很可能共和国诺贝尔科学奖很快实现零突破。能证明牛顿——梁氏定律和梁氏变换错了,政府可以从此不发梁氏退休金或给梁氏更加严厉的惩罚。
研发投入2012年超过1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似乎投进了黑洞,原理性突破比登天还难。梁氏希望国家出一点点钱在南宁召开关于牛顿——梁氏定律与梁氏变换的辩论会,梁氏(正方)同反方代表的辩论言词在报刊公布后,败方人员每人每月要扣发月工资一半(以此举杜绝信口开河)以救助贫困大学生。如此,将小投入而大产出,何乐而不为?
白院长引发的梁氏上述感想,希望给读者带来刺激和思考。大家共同为共和国诺贝尔科学奖的零突破作出贡献吧。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激发科学情怀,热爱科研工作
科协在20*年全年的活动中,在院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积极参加了我院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我院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自身也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为同学的健康成才创造条件,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和谐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配合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做贡献。
二、通过参观实践,开阔视野,感受科技
3月,我院科协赴*市农贸展览会现场,亲身感受到科技对农业带来的推动力,强化了“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意识。在此展出的农产品都是出乎学生意料的,使他们打开了眼界,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参加的成员颇有感想地说“中国的农业太落后了,我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广大农民服务”。12月我院科协又去*市科技馆和天文馆进行了参观,使我协会成员的眼界更加开阔。了解了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的力量,深受鼓舞。在天文馆,利用天文望远镜看看迷茫的苍穹,发现与平日里看到的大不相同,是那么的广阔和深邃,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竟然藏着那么多秘密。这是广大同学共同的心声。通过参观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科研情怀,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三、积极开展“百家讲座”,激发广大学生的科研兴趣
我科协邀请张红杰教授作科技讲座,讲座以农药营销策略为主要内容,一次是“当代科技进展状况与发展动态”,还特邀市天文馆余老师做天文知识报告等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开展,不仅宣传了科技,使科技知识在我校学子心中扎根、发芽。张教授幽默机敏的言语、余老师广袤、深邃的言辞,深深的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情怀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渴望。通过听取讲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平日难以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创新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亲身实践,已达到“求知务实,学以致用”
在3月中旬到5月中旬期间,科协全体成员在贾志国及杨德浩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对南校区园林绿化树木进行了普查统计。通过统计,南校区拥有乔木20余种,灌木30余种,藤本及草本植物百余种。其中,珍惜珍贵植物10余种,药用植物30余种。并且有部分树木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及保护。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真正的达到了协会创办的宗旨“求知务实,学以致用”。
五、存在的不足
科协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不具有普遍性,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多多和老师们联系,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论文撰写我协会还是空白,争取在今后有所突破
在认识实习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具体、感受和体会也比较多。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介绍
科研所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统计科研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统计应用研究和统计信息技术研究。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十五”期间,国家统计科技研究的重点是统计观念的创新、统计方法的创新、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及统计体制的创新。要积极组织、指导重大课题研究,统计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项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统计杂志是展示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强对统计杂志的领导和支持,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力,努力创办一流杂志。
科研所的主要职能有五点,具体包括:1.拟订全省统计科研计划和科研制度,并组织实施;2.组织协调本局及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科研工作;3.承担统计科研课题,负责向国家统计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统计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及管理工作;4.承担全省统计科研成果的评审、选优、奖励工作,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国家和省级评奖;5.拟订省统计学会章程,负责省统计学会日常工作,履行省统计学会秘书处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和各地统计科研所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计科研所担负着从事统计科学研究、进行科研管理(组织统计科技交流、课题指南、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编辑出版统计杂志等重要职能。统计局要为科研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统计分析软件、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要建设内容丰富的统计科研网站等。
二、科研所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奖章,象年度科研先进单位、统计学会先进单位等等,都是国家统计局给予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为自己能有幸到这里认识实习而感到骄傲。
俞明所长和所内同事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俞所长对我们今后几天实习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具体包括《福建统计》杂志的出版,统计科研网站的建设,如《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统计论文出版的校对及统计学会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这几个工作做汇报。
首先,是关于论文集的校对工作,也是此次实习中的重点工作,由于这本论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校对工作的严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经对该论文集校对过三遍,但为了确保论文集的正确无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校对工作。我也不得不为科研所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到钦佩。首先我们学习了校对工作的基本常识,要求我们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校对了《区域R&D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统计报表就严格的编制规则,如规定表号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和三位数码表示。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表示全局统计报表制度的排列顺序,三位数码分为两段,第一位数码为第一段表示统计报表的报告期别,或报表的性质,即是年报还是定报,是综合表还是基层表;是经常性调查还是一次性调查或是普查、试行表。第二、三位数码为第二段表示统计报表的顺序。还学习了统计报表的性质代码:1、基层年报;2、基层定报;3、综合年报;4、综合定报;5、一次性调查;6、普查。从中不仅学习了如何查找错误遗漏还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关于科研所网站的建设,也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会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单独处理网站的文章录入,信息搜集等任务。我负责的主要是“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的编制工作,这个项目主要包括观点聚焦、经济综述]经济比较、热点追踪、市场动态、行业发展动向、统计数据等七个主要项目。搜集了当今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的50余篇文章,并录入入网,以供统计相关部门采编并出版成书。
再次,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福建统计》以及诸多统计专业论文,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三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论文集的校对工作,并且对统计科研的网站寻找了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统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
本次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学习了统计科研网站的制作及为网站建设搜集材,可以和同事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两个星期的实习时间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科研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科技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选题作为毕业论文的起点,是决定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质量的关键之一,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认真对待。所谓选题,即在开始论文研究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选题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广度和深度[2]。作为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学投入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确定适宜的毕业论文选题,从而更好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来源,综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五年的毕业论文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选题方式。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研究后形成的成果,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3],同时也具备相对较好的研究基础。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本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热点、学科前沿知识与前沿技术,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研究获得较高的起点。例如,有的教师承担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教师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指导学生撰写了较高水平的学术于核心期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题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4]。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5,6]。作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取有社会价值的课题,实现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基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用人要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大力增加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越发显得重要。纵观近五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也确实在这方面加大了比例。例如,针对当地特色经济桑蚕种养的需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桑树病虫害调查及预防、桑蚕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课题研究;针对当地政府为解决喀斯特地貌的农民生境问题而提倡的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的方针,有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开展了核桃组培苗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举措,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4根据就业意向选题
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给出选题方向,这一点也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出发点。有的同学在选择专业就读的时候,就已经对某一就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于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我们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增设了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需求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如技术操作、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对学生提前进行针对性的行业培训和科研思维培养,通过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毕业后有意向从事食品发酵行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甘蔗糖蜜发酵产谷胱甘肽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优化”、“黑蒜加工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变化”等相关选题;针对酿酒行业的学生需求开设了“酒曲中优势菌种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研究分析”、“酒曲中酵母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酒曲中霉菌的筛选及糖化霉能力的测定”等选题,通过相关的研究让同学们提前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技术核心与工业流程,使之能较快胜任毕业后的企业工作。
5根据考研方向选题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本着毕业后能从事一份跟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就读本科院校的,但其中也不乏想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也在优先考虑范围,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导师,都不会乐意去招一个没有一点动手能力没有一点研究基础与经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招进来指导困难,很难有突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录取率,在学生自身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尽量为学生开设跟其考研方向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加强他们在动手能力及科研方面的素养。例如针对考研方向为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有“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及“家蚕肠道组织RNA提取方法比较及RT-PCR检验”等选题;针对考研方向为生态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则有“重金属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其潜在生物修复功能研究”、“喀斯特地貌下几种不同经济作物种植区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及“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通过这些论文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前期基础,提高了研究生复试的通过概率。
6根据兴趣爱好及专长自主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动力的出发点。研究者一旦对某个事物发生了兴趣,它就会被该事物深深的吸引。因此,兴趣也是毕业论文选题的不可忽视因素。这一类选题相对选择范围较宽泛,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选题方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专业的文献,看看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这些问题产生过怎样的感触和想法,然后根据阅读文献的感想与教师多次沟通确认可行后再撰写开题报告开始论文实验研究。因为是带着问题与兴趣进行探讨研究,这样的选题学生往往完成得较好。因选题范围宽泛,在此不一一罗列。
7结束语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效果
院校要培养出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新型人才,这是对院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具体针对我院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实践也因此需要一个转变,应该把务实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培养出符合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围绕学生的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人才培养问题,将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四年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了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精神人才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经验的探索、教学实践的应用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尝试和创新,在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应用。
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针对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多年来学生工作实际反馈的信息,我们将方向定位于务实和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面向部队基层的军事型应用人才,能够适应基层部队的实际需求,向部队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懂军事,宽口径、重效果、增素质”,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通过与毕业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到学生希望有全面锻炼能力的课程设置,有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逼”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题。这些现象说明,在教学中应将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宗旨,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革,突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培养个人素质来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工作需要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也是今后能否成长为军队基层知识型应用人才的保障,能力对个人整体素质和军事应用具有双重作用。
二、务实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什么样的师傅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有天壤之别。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系统开发的手段和方法,但如果教师都没有实际科技开发的经验,只是照本宣科,肯定是教不好的。所以说具有实际开发经验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多参加一些系统开发的相关项目,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与科研开发过程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与具体应用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通过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质的飞跃。这样,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很自然的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作为首要的任务,作为重点要求的目标。
我们还组织了教师对其它高校进行参观、考察和观摩,主要针对这些高校怎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参观清华大学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挑战杯”的比赛,包括观摩他们学生参加比赛的作品等。在对其它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学习中,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启发和感想,虽然和其它地方大学相比,我们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主要是从低年级开始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下实验室,着手参加一些具体的科研任务、竞赛课题等。
三、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传统的延续多年的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到一大堆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理论和概念。学生在课本上可以找到每一条理论定义的基本原理和推理过程,但就缺乏将这些从实践中得到的基本原理再重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和实践经验的匮乏。这就需要我们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应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手去做,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高应用能力。因此,我们提出“重效果、练技能”的教改目标,使学生在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多方面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胜任部队多元化、多口径的任务需求,不仅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其具备应付灵活多变的实际基层环境的能力,更强调动手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不能培养出只懂书本知识的“书呆子”。
四、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学生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和探讨,从知识层面、实际动手、面向应用等各方面入手,使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获取,到最后的装备应用,系统地得到能力的培养、考察、锻炼,达到最终的培养目标。
1.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的意识
我们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一个具体的、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科研任务,如某一个科研项目数据库开发任务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要传授的琐碎、枯燥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蕴含其中,把书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应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从而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科研应用以及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联系起来。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在用的需求下学,从而可以将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及科研项目,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生参与科技周科技创新项目研制,是对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极其有利的锻炼机会。从大学二年级时就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尝试接触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学生从事科研的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从2006级至2009级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学们都从实际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创造了优异成绩,收获较大,感触很深。
同时,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同时开阔了眼界,提高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实验室,从大学二年级就跟随教师接触科研项目、竞赛项目的研究,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时间,逐渐地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应用情况和实践效果
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学生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通过对学生的引入、指导,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的学以致用、施展才华的机会。学生收获较大,感触很深。
1.在2006至2009年期间,连续多年学生在科技周科技创新项目中的多次获奖,学生的应用能力、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积极踊跃、气氛活跃。科技创新项目可以是贴近装备,也可以是贴近生活的。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积极参加学院科技创新项目研制的活动。多个项目申请获得科研部立项,得到资助。同学们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有近七成的同学参加了科技创新的活动。自2006至2009年,学生在科技周中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
2.2007级部分学生学习完所学知识后,参加全国数据库三级考试,通过率为98%。
3.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进入复赛。(600个参赛队,30个进入复赛队)。
4.学生参与设计和研制的多媒体软件,在总参军训和兵种部电教教材评比中获得二等奖2次,三等奖6次。
5.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体现出同学参与科研,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价值,说明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书本的局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的飞跃。
6.在2004级至2007级同学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参与了诸多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
在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在教学方面,学生全面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新教学方法、成果,在教学理论、方法、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学生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方法体系、实践装备应用、应用能力培养和学生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方面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这项教学改革,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得到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肯定,在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贴近实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仲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赵士杰,赵庆海.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研究,2008,(18).
[3]徐洪珍,李茂.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相应的学时应比其他涉农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多,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对动物药学专业选取药学专用有机化学教材,并对课程学时进行修订,由原有的50学时增加至80学时,针对药学专业的特点,设置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教师团队,提高教学效果建立一支专业的完整的教学团队至关重要。采取课程负责制,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调研药学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对有机化学课程的需求,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追踪药学专业科研的最新进展,将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有机化学教材经典理论较多,难度较大,感性知识较少,与医学联系也少,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杂化轨道的形成,可辅以CAI课件、flash动画等;在“立体构型”一章可以结合球棍模型及flush动画进行讲授等。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熟悉后续药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在讲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时辅以实际的药学方面的案例。比如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为:酰氯>酸酐>酯>酰胺,因为酰氯、酸酐反应活性很强,能快速水解,因此一般在设计药物时不把他们考虑在药物的结构中,而酯又比酰胺反应活性强,因此通常会以酰胺键取代结构中的酯键,使药物不容易水解[3]。
引导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手段简单的“说教+板书”的教学方式已暴露出一些弊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种多媒体手段及计算机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多种途径。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促使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以问题为主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并借助图、文、声及flash动画等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课件内容及制作的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突出药学特点,注重药学知识的介绍,采取“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有机化学的框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加以分析、归纳出新知识的内容,并就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导。另外,目前校园网络建设已经非常完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建立起立体互动平台,随时进行问题的交流沟通,并且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共享一些药学专业的科学文献、信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手性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利用球棍模型进行演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同时在共享平台上给出一些关于手性药物的构型、合成及生理活性的文献信息[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
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多为经典实验,实验条件和内容比较完善,学生只要“照方抓药”即可,完全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5]。鉴于此,应根据农业院校药学专业的特点调整实验内容,开设一些适合药学专业的实验内容,如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等,同时进行设计性实验,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较好地提升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消化理解,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完善考核办法,综合评价教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必须有完善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综合发展[6]。学生总评可包含以下几方面:①科研小论文的写作。在教学中适当布置1~2个专题,要求学生独立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专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毕业论文奠定基础。②讨论课。适当开设几次讨论课,围绕某个专题或疑难问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思考,讨论课后学生对讨论课的收获和感想,并以总结形式的写出。共同讨论不但可以强化学习效果,而且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③平时作业+课堂考评+期末成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对动物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学时进行了调整,相应地提出了独立考核体系,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有实效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重点考察学生能力,摸索经验并总结提高。
【关 键 词】三生教育;德育渗透;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05-03
一、概念界定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就是倡导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就是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生能力。
(一)研究现状
内地的生命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推行,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如2005年上海市实施了《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06年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随后,黑龙江、长春等省市区各自下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2008年5月云南省颁布了《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和《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由此开端,出现了三生教育一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云南开展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创新了内容和方法,已经吸收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中。我大力支持三生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可见,三生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必有重大的发展。
(二)研究价值
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必要条件,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推重内涵发展,鼓励特色发展,提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而三生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学校德育的需要。
三生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以三生教育为基础,整合各方的力量,共同推进。三生教育和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让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三生教育的目标,所以三生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
党的十提出:公民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学生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准则、宏伟的精神风尚是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三生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意识相一致的。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可促使我们开发学科教学本身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教学,建设充满生命气息的人文学堂,构建学校人性学堂的优秀资源。
2. 通过研究,可促进我校文化的提炼与整体德育的转轨,切实转变学校德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大力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创生性。
3. 通过研究,可形成学校德育的本土化的实践模式,为学校德育提供新的借鉴和帮助,为丰实学校德育建设理论做出积极努力。
(二)研究内容
1. 研究以人为本,探索在三生教育下的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行模式。
2. 开设以德育为本的选修课程,研究校本课程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模式。
3. 选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凸显学校的本土特色,研究三生教育的校本资源。
4. 寻求充满对人的尊重和彰显人文品性的三生教育感动课的实践模式。
三、研究过程
开展“三个主题、三大专题、三种途径、三条策略、专题教育”的三生教育,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生命基点。三个主题是指在高一到高三年级段中分别实施以倾听生命的诉求、读懂生存的价值、践行生活的幸福为主题的三生教育,这三个主题由浅到深,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大专题是指在每个年级段中都以“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才能活着”、“人怎样活出生命的意义”三条主脉贯穿整个三生教育过程,体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三种途径是指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开发、隐性课程深挖三种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每学期临近期末一个月为三生教育月,每周选修课中抽出一节课上三生教育感动课,课后感想作业评比,以多种渠道拓宽三生教育道路;开设常态的三生课,提升至最重要的必修课,制定有教学目标、内容、教法、教材的课程,有专任教师,让我校毕业的高中学生都成为有信仰和理想的四有社会公民,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成才发展,让我们的教师成为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学习型教师,让我们的领导具有理论水平、创新意识、变革能力、人文品性的学校领导,让我们学校有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的学校,从而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生存发展点。三生教育感动课抽出一节课任命为“人艺”课,课程内容设置为音乐鉴赏与创作、美术鉴赏与创作、美学艺术、当代艺术、学科文化史、文化艺术与批判、语言与生活艺术、生活实践、研究活动,教师包含音乐、美术、政治、语文、信息技术等专任老师和专家教授,贯穿三个年级,我们老师自己编教材,构建一套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形成几门精品校本课,拓宽艺术的人文性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我校德育实施的一大生活创新点。
(一)三个主题
(二)三种途径
1. 立足学科教学,渗透“三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做到三生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
2. 开发校本课程,融入“三生教育”。每周3课时的三生教育课,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教育。通过设置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选修课程,开展第二课堂,开设心理辅导课、生命教育课、仪礼教育课、人生价值课、《音乐鉴赏与写作》等第二课堂;成立各科学习兴趣组的知识拓展课,成立书法兴趣组、书画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学校小型交响乐团等兴趣特长课。建设充盈生命气息的人文学堂,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本身的德育因素,形成学校人性课堂的优势资源,建立三生教育为核心的选修课体系。
3. 深挖隐性课程,推进“三生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计划地通过某种的环境氛围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其获得良好品德的教育元素。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深刻认识到隐性课程资源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两个月一次大型主题活动,如科技嘉年华月,已在区内、市外有一定的影响;每周一次小型主题活动,如纸飞机比赛周、心理健康周;成立《春草》文学社团、《四寸草》心理社团、《天文漫步》地理社团、《J青年》创业社团等等;通过看电影,听音乐,读书,写读书感想,讲故事、演讲比赛,唱青春之歌,画风景,表演话剧等等活动,形成有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开设形式多样的德育渗透活动,拓宽我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深化学校文化精神的提炼。
(三)三条策略
1. 学科研究策略。
①建立学科研究团,②创立生态科研团,③学科前沿讲座团。
2. 文化熏陶策略。
①建设班级文化,②打造校园文化,③凸显教师文化。
3. 生活引领策略。
①体验生命活动,②救灾捐款活动,③手拉手感恩活动。
(四)专题教育
三生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学生。三生教育中的人和教育:和而不同,即共性与个性相容,鼓励张扬个性,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孕育创新人才;和衷共济,即团结互助,同甘共苦,齐心合力,和谐发展,培养社会新人;海纳百川,努力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精华,拥抱先进教育理念,能顺应时展,培育现代人。建设“同事和敬、上下和畅、心境和悦、内外和顺”的和谐校园。
(五)三级培养目标
2009年,学校提出了营造“和而不同,刚柔并济”的学校精神,打造“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有教养、肯吃苦、会合作”的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发展新要求。学校始终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基。我们以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和德育建设为保障,开展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主题活动。2011年,学校确立了“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发展战略。2012年,学校明确了学校五大特色建设目标:①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②创建“倾听-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和谐同步成长;③践行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管理模式;④营造“和而不同、刚柔并济”的学校精神;⑤建立以天文、科普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特色。2013年,学校确定“做诚实人,行阳光道,求真善美,立天地间”的“行于天地,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办一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同行认可,学生向往”的学校,确认①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②科技教育(天文社、科普协会等)、③体艺特色(篮球、美术等)、④课堂教学改革(倾听――对话式课堂)为学校课程特色。
参考文献:
[1]参见三生教育网:《情满香江――“云南教育香港行”掠影》http:///content.asp.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在认识实习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具体、感受和体会也比较多。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一、
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介绍
科研所是统计局内部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统计科研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阔,包括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统计应用研究和统计信息技术研究。同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对政府和社会关心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十五”期间,国家统计科技研究的重点是统计观念的创新、统计方法的创新、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及统计体制的创新。要积极组织、指导重大课题研究,统计科研所每年要完成一项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统计杂志是展示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要加强对统计杂志的领导和支持,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力,努力创办一流杂志。
科研所的主要职能有五点,具体包括:1.拟订全省统计科研计划和科研制度,并组织实施;2.组织协调本局及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科研工作;3.承担统计科研课题,负责向国家统计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统计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及管理工作;4.承担全省统计科研成果的评审、选优、奖励工作,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国家和省级评奖;5.拟订省统计学会章程,负责省统计学会日常工作,履行省统计学会秘书处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和各地统计科研所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统计科研所担负着从事统计科学研究、进行科研管理(组织统计科技交流、课题指南、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编辑出版统计杂志等重要职能。统计局要为科研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统计分析软件、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要建设内容丰富的统计科研网站等。
二、
科研所认识实习的具体内容
第一天到科研所报到时,一进门,就看到书柜上排列着诸多奖章,象年度科研先进单位、统计学会先进单位等等,都是国家统计局给予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的表彰,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为自己能有幸到这里认识实习而感到骄傲。
俞明所长和所内同事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欢迎。俞所长对我们今后几天实习的具体工作做了安排,具体包括《福建统计》杂志的出版,统计科研网站的建设,如《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统计论文出版的校对及统计学会的一些工作。在次,我也就这几个工作做汇报。
首先,是关于论文集的校对工作,也是此次实习中的重点工作,由于这本论文集的重要性,更要求我们校对工作的严格,在次之前,科研所的同事已经对该论文集校对过三遍,但为了确保论文集的正确无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校对工作。我也不得不为科研所里同事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感到钦佩。首先我们学习了校对工作的基本常识,要求我们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校对了《区域R&D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从资金流量和流向的变化看福建经济运行》九篇学术论文。在校对过程中,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统计报表的校对,统计报表就严格的编制规则,如规定表号采用一位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和三位数码表示。英文字母或罗马字母表示全局统计报表制度的排列顺序,三位数码分为两段,第一位数码为第一段表示统计报表的报告期别,或报表的性质,即是年报还是定报,是综合表还是基层表;是经常性调查还是一次性调查或是普查、试行表。第二、三位数码为第二段表示统计报表的顺序。还学习了统计报表的性质代码:1、基层年报;2、基层定报;3、综合年报;4、综合定报;5、一次性调查;6、普查。从中不仅学习了如何查找错误遗漏还懂得了如何制表。
其次,是关于科研所网站的建设,也是本次实习过程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我的主要工作是学会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单独处理网站的文章录入,信息搜集等任务。我负责的主要是“国际经济信息摘编”的编制工作,这个项目主要包括观点聚焦、经济综述]经济比较、热点追踪、市场动态、行业发展动向、统计数据等七个主要项目。搜集了当今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的50余篇文章,并录入入网,以供统计相关部门采编并出版成书。
再次,在实习期间,利用科研所书籍多的优点,阅读了大量关于统计方面的书,如《中国统计》、《福建统计》以及诸多统计专业论文,充实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收益非浅,还了解统计学会工作的大致流程。
三、认识实习的收获与感想
在此之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科研所的领导和同事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努力和帮助。
通过实习,我在统计学方面获得了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三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我了解并参与了统计论文集的校对工作,并且对统计科研的网站寻找了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统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我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
本次认识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学习了统计科研网站的制作及为网站建设搜集材,可以和同事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在实习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两个星期的实习时间里,我基本上掌握了统计科研工作的一些具体操作细节,知道统计科技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摘要: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群体中间产生了一种“本领恐慌”的现象。针对这些恐慌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消除教师“本领恐惧”现象的策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完善,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过去以强迫、压制为特征的权威意识,将居高临下变成与学生平等融洽;对自己有客观认识,主动取长补短。在学校方面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改革氛围,为教师创建使用信息技术的环境,对教师进行培训,认真推行与课改相对应的考评制度。
关键词:课程改革本领恐慌科研创新考评制度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历酝酿准备、试点试验之后,已经开始步人全面推广阶段。与以往的教育课程相比,这次改革具有很大变革与突破,其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强调能力很重要,以及情、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可以说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改革目标,都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但是任何一场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的过程也必然会受到一些阻力。新课改虽然已初见成效,但伴随实施过程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深思。“本领恐慌”现象就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本领恐慌”实际上就是能力恐慌,由于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思想,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自我完善,才能顺应新课改的大潮流。不改变就无法胜任,不改变就有被淘汰和面临下岗的危险。面对新的知识与技能,面对社会对他们新的定位与期望,教师们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与焦虑。
一、教师“本领恐慌”现象的现状
1.教师在调整知识结构、组织和开发教学内容方面的困惑
过去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的是所编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从而导致课本内容过多、过难。学校和社会较多关注的也是人才选拔及进一步深造,而较少考虑社会的需要,以及每个受教育者长远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拒绝接纳新知识,仅靠吃老本,循规蹈矩,缺少反思,从而导致知识老化,结构失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面对新的课程内容,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互相之间不断地综合渗透,教师必须重新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而传统的观念,陈旧的知识,固有的体系,使他们在接纳新知识,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怎么组织内容才能让学生学得有兴趣,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而且同时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也正是许多教师的茫然与困惑所在。
2.教师在协调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方面的恐慌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过分地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动辄训斥与体罚,学生在严厉地管教下,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师是从。没有丰富的想像力,缺少各自的创造性。导致学生个性丧失,千人一面。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教育的核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要求师生关系趋向于平等合作。但是教师们往往难以放下架子,总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冒犯,自己就是知识的权威,一旦学生提出建议或发表不同见解时就表现得诚惶诚恐。所以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他们既希望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创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又怕自己在学生面前威风扫地丢了面子,最后导致班级内无法控制、一盘散沙的局面。他们在管理方面表现出对学生的不信任,在与学生合作方面也是顾虑多多,矛盾重重,这就使许多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以及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信息以及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焦虑
对于以往的传统教育,因为教材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教师不需要搜集和处理过多的信息来组织教学内容,不需要过多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仅仅使用黑板、粉笔和教科书就可以完成教学的全过程。
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生需求多样化的特征,教师必须具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再现信息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中顺利完成与学生、同事之间的合作交互能力。
这意味着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并且熟练掌握,才能在新课程实施和应用过程中游刃有余。然而大多数教师自身信息意识薄弱,而且都背着沉重的教学负担,很难抽出更多精力投入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能掌握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技能,真正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是顾此失彼,难以胜任。所以教师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过程中也表现出相当的不自信或畏惧心理。
4.教师对教育科研创新的畏惧
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供应商,总以“教书匠”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认为只要会教书、教好书就可以了,至于科研创新那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导致教学过程只是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层次反复,学生也是毫无生机地死记硬背,机械式地接受。而新课程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过硬的创造性素质和探索性的精神,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开始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但教学过程中长期的循规蹈矩和经验授课,使教师缺少创新研究的
策略和方法,他们不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创新点,发现新问题。即使有参与科研创新的欲望和需求,也无从下手,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更具研究价值,怎么研究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个性的发展。也有教师觉得科研创新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于是把其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进而忧心忡忡。
二、消除教师“本领恐慌”现象的策略
1.教师自身方面
(1)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完善,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拓展其他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在重视学生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心理情感的变化,给予他们爱、鼓励和关怀。
(2)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强迫、压制为特征的权威意识,将自身的居高临下变成与学生的平等融洽。主动走出自我封闭的狭小圈子,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发现和利用班内外和校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这样不但可以拓宽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而且还提高了自身的亲和力与人格魅力,自然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佩服与尊敬。
(3)教师应对自己有客观地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主动取长补短。适当降低对自身的期望值,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应及时排除不良情绪,学会自我调适,一旦出现一些自身解除不了的心理困惑,可以借助于他人或心理咨询机构等。尽量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提高自身的耐挫力。
总之,教师们要领悟到,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只会考试升学、缺乏人文情感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要培养既有知识有能力又不缺乏爱心,同时又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2.学校方面.
(1)学校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改革氛围,尽可能地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新课改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为教师实施新课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物质方面给予实际利益,在精神方面给予欣赏和鼓励,让教师不断体验由失败转向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使命感。
(2)学校应聘请教育专家和学者向教师介绍新理论、新技能,并与教师共同参与实际课堂教学过程,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最后提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然后组织教师展开研讨、交流,将自己的感想和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从而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
(3)学校要为教师创建使用信息技术的环境,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定期在教师群体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合作与观摩。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无视教学内容,单纯地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而盲目使用技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含量过高的部分,可以利用资源库中已有的素材,也可以让其他技术人员协助教师来完成,而不必对学科教师有过高的专业化要求。这样省时省力,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5月28日、29日两天,我有幸参加港口乡外出学习考察团赴黄冈市英山县参观和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带着问题去考察,和同事们沟通探讨,相互学习。通过两天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非浅。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总体感受
此次考察分主要是实地考察,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感觉整个培训考察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置丰富、针对性较强,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收获颇丰。英山县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活力无限的村级集体经济,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先进可行的发展理念。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参与多场座谈会,听取了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张春梅、龙潭河村和周畈村支部书记以及志顺茶业黄总的经验介绍,结合县、乡镇和村级的发展理念,我体会到发展理念不仅要创新、求先进,还要立足实际、切实可行。我们在参观过程中,看到整个县域呈现出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发展,展现出了一种融于生活、引领生活、创新生活,让百姓更好地生活的新面貌。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民群众收入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导向,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的和谐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觉得这是英山发展的科学理念。这对我们港口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学习英山县这种立足实际,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创新的发展理念。既勇于开拓创新,又做到了脚踏实地。
(二)极富人性化的村庄环境。在考察过程中,英山县农村规划齐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街道以及整齐划一的农田耕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味。可以看出,英山县很重视村庄环境的整治,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除却自然环境,当地很重视乡镇和村庄的人文建设。在谭家河村,我们参观了村级阵地,其中建设了道德宣传长廊,用二十四孝图等漫画以及打油诗等形式劝民从良从善,他们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耆老担任道德协会的会长,定期评选十佳婆婆、十佳媳妇等,充分依托榜样的力量开展道德建设,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我相信这只是整个英山县人文环境的缩影,考察途中一路行来,穿乡镇,走村庄,几乎看不到打麻将的现象。生活在这样整洁优美、人文氛围积极向上的地方,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情大部分时候都会是愉悦的,而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默默地得到了提升。
(三)活力无限的村级集体经济。这次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英山县所有乡镇几乎都有着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集体经济。在这次考察之初,杨书记就给我们考察团的人员布置了任务,重点考察英山县的中药材产业、茶产业和新农村建设,认真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思考可借鉴之处以及如何立足港口实际,推动我乡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英山方面安排的考察点就是这三个方面的代表。陶家河乡是整个英山县最偏远的乡镇,交通、区位条件甚至比不上我们的高枧乡,但是他们依托几个中药材企业,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的完整中药材生产模式,依靠企业开拓了广阔的海内外市场、极大促进了农产品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和合作社“三包、三统、三定”的模式,既充分保证了药农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同时又提高了药农的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了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有效避免了药农对于市场行情反应上的滞后性,大幅度提高了药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实现了与大专院校的对接。一方面邀请大专院校的科研人员开展中药材的品种改良,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植培训,帮助药农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与大专院校开展科研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的力量帮助企业完成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这对于我们乡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方面我们要立足港口的实际,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找到我们的核心产业,是吊瓜也好,是中药材也好,总之不必担心没有特色,因为我觉得对于我们这种乡镇来说,所谓的“独特”并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所以,另一方面,我们要实现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挂钩,形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同步完成市场拓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促进经济效益转化,然后才是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三、一些感想
这次考察促使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一个乡镇要想发展经济,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内生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即对内寻找发展的潜力和要素,依靠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引导他们,用科学的发展模式凝聚他们,用丰厚的回报激励他们,最终自己带领自己走上富裕之路。无论是、还是最近被热捧的“福娃模式”,都是依靠本区域内的资源禀赋条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模式。我相信,与英山比起来,崇阳的自然条件算是好的,与陶家河乡比起来,港口在交通区位和资源禀赋上同样具有优势,他们能发展起来,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发展地比他们更好。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始终坚信一点,人就是港口最大的资源禀赋,而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就是促进港口发展最大的优势条件。
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具体体现,它架起了联系读者和图书馆藏之间的桥梁,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服务是其工作的本质,图书馆全部的业务活动都必须从满足读者需要出发,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读者。新疆大学图书馆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读书月活动,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和文献需求的变化,掌握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趋势,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能力,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全面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使图书馆在读者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读书月活动组织和策划 摘 要: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开展读书月活动是高校图书馆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新疆大学图书馆如何开展、组织、策划并实施读书月活动进行了阐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027-01
1.确定读书月主题
在世界图书日主题下,每个系列活动又有各自的分主题,如:我读书,我快乐;分享阅读,快乐相伴;知识伴我行等。图书馆各部门既要根据自己的计划安排活动,也要集中开展一些活动。
2.活动宣传
图书馆重点向广大师生推荐读书月系列活动,让读者了解我们活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图书馆主页、微信平台向广大读者宣传,加深读者对图书馆各项服务的了解,加强对图书馆服务的监督。同时,也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每个部门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推出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图书漂流、捐赠、荐购、征文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大大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使图书馆资源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4.开展读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读者发放问卷、召开读者座谈会等有效手段,建立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流的渠道,从整体上把握和推进图书馆服务质量。在读者满意度调查方面,我们采用问卷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并通过赠送小礼品等方法鼓励读者积极参与问卷调查活动,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二、新疆大学图书馆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
1.邀请读者参加捐赠图书、期刊、互换书刊、图书荐购及读者咨询等现场活动。
2.图书馆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图书漂流。
新疆大学图书馆近两年来开展了图书漂活动,读者可将手中闲置的图书放到“图书漂流岛”书架上,登记后方可换取“岛上”的其他图书。图书馆提供交流平台,读者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相互置换手中的闲置书籍。读者也可把所要交换或想寻找的书目以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纸上,贴到展板上,以便相互交流。
3.开展读者交流座谈会。读者可谈论读书的话题,畅谈对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方法和藏书心得,把阅读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4.推出“读书风云榜,我是阅读达人――年度“优秀读者”的评选”。
在系统中统计出年度读者借阅排行榜前十名的读者,评选他们为这一年度的“优秀读者”,图书馆对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这些优秀读者进行表彰并颁发奖品。
5.书展活动。与书商合作,及时将好书、新书在现场推荐给读者,读者可以直接订购,也可以选到好书进行现场荐购。
6.进行“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全校师生征文活动。获奖文章将由图书馆汇集成册并收藏。
7.数据库资源使用和推广系列活动,如:汤森路透WOS在线大讲堂、文献检索竞赛、中国知网有奖活动等等。
8.邀请各学院科研代表或学科带头人,举办主题为“如何有效的发现和利用无线资源”的交流座谈会。为了让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科服务,建立学科互通的信息渠道,以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9.科技查新、专利检索等服务推广活动。重点宣传科技查新、专利信息服务、文献传递以及代查代检等服务。
10.图书馆logo设计大赛。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新疆大学图书馆logo,网上征稿,实名上传方式进行。
三、对高校图书馆读书月活动的思考
1.加强重视程度
图书馆领导要动员全体馆员参与到读书月活动中,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全面发挥年轻馆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读书月活动的策划组织中,图书馆领导要特别重视读书活动,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活动基金,方便各项活动的开展。
2.加大活动宣传力度
加强活动宣传、扩大宣传力度,是读书月活动的重中之重。活动前期,在校园内、宿舍区和食堂粘贴活动通告,在图书馆大厅摆放活动展板,在各阅览室发放读书月宣传单,在图书馆网页上设计专栏供读者点读等。这样,通过纸质宣传、电子媒介宣传等形式告之于广大读者,调动读者的兴趣,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3.加强合作
读书月活动可以邀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生处、研究生院等共同参与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读书月活动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影响,群策群力。充分组织学生社团或邀请各学院参与到读书月活动中。这样,既可以积极调动学院参与的力度,提高学院对读书月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加强了图书馆与学校各部门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4.开展创新活动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策略的灵魂,教师的实践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指导。研究性学习中主要有如下四种理念:一是活动性理念,二是生活性理念,三是民主性理念,四是合作性理念。
二、实践
计算机课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我校的局域网和互联网中的资源以及网络管理平台,尝试利用WebQuest和Blog等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Blog案例:《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根据我校学生自身的特点,我把Blog和BBS进行了有机结合。它既能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又能随时记录和摘抄别人的有用信息,还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这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网络安全有一定的防范意识,让我们的网络更安全。但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如果用简单的传授方法,学生可能兴趣不会很大,可能不会掌握得很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利用Blog平台开展了教学尝试。
首先,我把《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的相关内容到我的Blog上。也让学生查找和整理相关资源,通过个人独立研究或小组活动进行内容的交流和评价。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或小组合作的成果到自己的Blog上。教师则通过查看学生的Blog,督促和指导学生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学生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在自己的专题Blog上见解,让学生回帖和教师进行讨论。
实践表明,通过Blog和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结构
WebQuest和Blog都是网络时代计算机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它们的主要结构有以下几部分:
1.合理创设情境,提出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计算机课的实际需要,创设合理实效的情境,提出合理有效的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
2.确定主题,分析研究任务。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任务的相关信息,通过探究,选择合适的主题,明确个人及小组的研究任务。
3.开展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研究的体验及研究成果一并保存到网络中,利用共享的交流平台开展交流与协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