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时间:2023-06-12 14:4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第1篇

自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出来以后,许多地方为了响应这一号召,纷纷开展起了规模不同的“旧村改造”工程。有扒了平房盖别墅的;有毁了土路修水泥路的;还有把全村的房屋涂成统一颜色的……总之各有各的招数。这些措施在改变农村村容、村貌来说的确是有一些效果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市近郊或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对农民住房的统一规划,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住房条件,而且改变了过去一户一个大院落的居住方式,有效地利用了土地,甚至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大部分农村来说,这种做法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别墅住上了、道路修好了,农民口袋里的钱被掏光了,生活条件反而不如以前了。这种情况近年屡屡发生,其根源就是地方领导“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典型的“政绩”杠杆作用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的结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旧村改造”。“村容整洁”只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的一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中众多个“新”中的一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二十字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而不能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而断章取义、急功近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仅仅抓住一个“新”字,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才能体现“新农村”的真正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正成为造福广大农民,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在“新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这不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要新,同时也要求我们努力去改变农民的观念,使其从小农经济观念逐渐向规模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改变。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有逐步开展的基础。

2.政策、制度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方面的响应政策、制度,在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总体方向基础上做到有章可循。

3.生产方式新

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提高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由单一的种植模式向种、养、加、科、工、贸相结合的综合经营模式转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4.产业结构新

通过生产方式的更新,彻底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农、副产品的再加工增值部分最大限度地留在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5.经济形式

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经济形式进行革新,如合作制、股份制的引进等,使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与其它资本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6.乡风乡俗新

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建立互帮互助、邻里和睦的和谐生活环境,以文明和科学取代愚昧和落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7.管理体制新

建立科学、民主的村民自治和监督的基本管理体制,引导和带领农民逐步走上富余、文明的发展道路,是农村管理体制革新的关键。

8.生活方式新

在较高的人均收入及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在吃好、穿好、住好的前提下,拥有更加丰富、文明的生活内容。

9.村容村貌新

第2篇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土地制度僵化无法满足市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需求谭宗宪认为“在规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家庭经济形式,与适量资本和技术结合,便能形成符合中国资源秉赋的、低成本的、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产力和各种新生产方式。”[1]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近完成,城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农村,客观要求灵活变通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按照市场机制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流转,以吸收国内国内的过剩产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实用。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实现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成熟,也客观要求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农村目前仍在固守改革初期的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在改革初期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可是,在现阶段它却很难满足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城市过剩产能转移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二)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延续着种地打粮兼营副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民的劳动时间常形成农忙和农闲两个时段。虽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有别,农民一年中的忙、闲比例不尽相同。但是,显而易见,农闲时节是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一种闲置与浪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也为农村劳动力出门务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善生活进城务工,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一直生力军。农民进城务工在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却导致农村发展的相对停滞,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农民的土地投入、劳动时间不断缩减,使得农村单调的产业结构长期无法改变,甚至出现土地撂荒、举家进城的农村困境。究其原因,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遂导致农民工涌入城市,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的停滞,加剧了农村的衰落。所以,单调的、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成为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又一瓶颈。(三)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农业科技水平过低我国基础教育在投入和办学质量上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中小学在师资规模、教学设施、教育理念和办学质量上要远远优于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一些学生基础教育未完成就迫于生计走上打工之路。农村的文盲虽基本消失,但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素质低,对新科技、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使用和转化能力就相对较低,使农民很难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低科技含量的经营模式降低了农民变通经济体制的思想活力,无法生成其改善产业结构、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的技术能力。当今,科技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应该是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及立足丰富农业资源基础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与支撑。总之,现代农业必然是科技型、技术性、智力型的新型农业,当今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是农村教育水平长期落后所导致的。农村僵化的土地制度、单调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教育和过低的农业科技含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还面临着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其根源与以上四个因素直接相关,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的发展问题。

二、新型家庭经济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2]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3]。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4]。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家庭经济融合了近年有关农村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革、调整的各种新思路、新内涵以新的面貌与形式正在成为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继续的新型动力源泉,因而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热情期待和欢迎。但是,新型家庭经济在各地的推广与普及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新型家庭经济是政府服务下的新型农村经营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领悟自己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尽的行政义务。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放松对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监管,造成其无序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负起科技扶持、政策引导、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和法规宣传的行政责任;要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统制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思维,对新型家庭经济管得过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自主支配权和生产经营的自。其次,新型家庭经济还是生态型经济。一些地方为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盲目引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带有污染性的过剩产能,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的环境危机,对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最后,新型家庭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我国的真正内涵,将农民土地以私人财产的形式强行收购,然后以高价转让,或者据为己有从事独立经营,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对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也违背了国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搞活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初衷。

四、以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和现阶段新型家庭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有效发挥新型家庭经济对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农民的提效增收能力,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农村产业结构长期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副业的现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应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收发达地区的过剩产能,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第一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高质量的服务业,甚至可以考虑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还要注意把新型农村经济纳入我国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产业结构质量,并反过来提高新型家庭经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杨英法教授认为:“对于土地,传统的做法是先征用国有,然后招拍挂,最后找开发商转卖。这使失地农民、业主觉得补偿标准太低,不公平,也不符合市场原则。”[5]因此,对农村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也要按照市场机制,在价值规律的引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流转。(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扶持引导新型家庭经济发展当今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的重要内容,新型家庭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必然需要政府转变传统职能以适应其发展。政府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负起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生态保护、加强监管的行政责任,既不要管得过严,也不能让新型家庭经济无序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新型家庭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持续稳定的政府产品。(三)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新型家庭经济涉及多种产业形势,对农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此外,新型家庭经济涉及的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农村要有配套的人才培养能力,对农村和农民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能自觉的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吸收并应用到新型家庭经济的自主经营中,从而有效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遵纪守法和保护农村生态的自觉性,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四)建立、健全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的配套制度与法规目前,新型家庭经济涉及的产权资本关系、利益分配纠纷、生态污染问题和劳资纠纷等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保障。政府要从产权制度、税费制度、市场制度、合作制度以及行政调控制度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扶持和引导,尽快完善与新型家庭经济相关的制度法律体系,对新型家庭经济的多种经营形式和农民的身利益提供可靠的制度法律保障,同时规范和引导农民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

作者:霍洪田 郝昕 单位:德州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工作成为关乎改革与发展命运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战略思路,其中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为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和高效配置现有的资源、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兴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以农业合作社作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创新性举措,也是一大创新。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的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以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农业合作社发展案例作为基础,就新时期农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进行阐述。

1 生产发展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适应农业发展形式,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要想提升效应以或得长足的发展,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成为重要的途径。然而,目前的农业生产受到传统农业习惯以及落后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科学素质较低和市场信息的闭塞,使得传统农业生产处于市场劣势状态。以家庭作为组织单位的个体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市场的主动权的。新时期,农业生产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也就必须进行有机地组织与管理,实行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以自愿加入的形式,“抱团”生产,将有限的科技、人力、机械、市场、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行高效组织、扩大规模、提升水平、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为目标的产业化经营,以此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陈庄镇先后组织和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达到70多个,其中经济规模较大的达上千万元以上,经营领域涵盖了经济作物、渔业生产、良种养殖、林果业和蔬菜种植等多个领域。这种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农业合作社必然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2 生活宽裕

农业合作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经济效应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精彩揭示,其中“生活宽裕”也是对农民生活幸福的最好愿景;农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合作社具有单个家庭组织生产所不具备的发挥优势,诸如:农户组织程度高,成本降低;信息通畅;统一良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常言道 “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机地化解了各种风险,这些优势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产出。以陈庄镇临合蜜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例,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在实施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主要生产模式的集约化经济之后,村级经济整体发展规模扩展了30%以上,农民增收达到20%以上,一时间临河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标杆。据陈庄镇的一项经济调查数据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与一般农户比较,年人均纯收入通常要高出15%~30%。在目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农民通过自主合作的组织形式,使得农业生产呈现产业化经营的状态,经济收入实现再分配,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渠道。

3 村容整洁

农业合作组织是完善村级管理、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力量。整洁的村容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讲,是其世代追寻的发展目标。农业合作社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兴经济组织,与村两委一道称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因其自身的组织优势发挥作用。农业合作社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进行组织和从事经营活动,提供具有经营性、盈利性的农业服务的同时,也可以积聚自身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为农村建设服务,这是社区所不能替代的。诸如:在陈庄镇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合作社为村容、村貌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纵观郭屋村、临河村、新发村、一千二村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农业合作组织忙碌的身影,他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机械的出机械”,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榜样。

4 管理民主

农业合作组织是创新农村管理和构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农村所实行的“”为主经济形式客观上分散了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经验与热情,而农村基层组织也因此缺乏对农村进行有效和建设性社会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而农业合作组织多坚持的“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组织原则,因其内在的可操作性和人性化获得农民的认可,内在体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民主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机利用,消除了农村因为闲散人员聚集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依托自身的人力优势和经济基础,参与到化解公共矛盾、解决基础设施“欠账”、个人纠纷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实践之中,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此外,农村合作组织还在传播科学技术、破除封建迷信、和谐党群关系、落实国家政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创新农村管理和构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5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我国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对策

一、村经济现状

目前农民对土地掠夺式经营和荒置现象严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和付出的劳动越来越少。看眼前利益,不做长远规划。看中传统经验,不注重科技运用。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两种。

农村经济制度不健全,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集体经济是限制发展的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不稳定,发展空间和力度弱。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目前农村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有很高的要求。

1.2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1.3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三 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 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快,农产品生产成上升趋势,由于农业科技跟不上其发展,导致农产品质量低,至使农产品大量积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快速,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当前首要工作。但农业科技投资存在严重不足,使农业科技技术得不到提高。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2 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缺少资金也是主要问题,“农”字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因此,导致农业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技术设备落后,更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技术支撑。另外,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推广项目和科技成果脱节现象严重。

3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现在我国还存在集体经济体质,农村基础设施陈旧,这些实际情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连干部误工补贴和日常开支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为民提供服务和发展必要的公益事业,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

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 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政府要对财政预算政策采取强硬措施,使资金使用准确到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也要不断完善,使农村信贷投入充分发挥。做好支农资金的比例和额度工作,并疏通好供应渠道,使资金安全、准确投放。资金启动好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其次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也要重视,农产品价格改革后,使得农产品价格得到提高,这样国家能更合理地安排国民收入格局,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促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要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业多元化,多种农业资源整合后运用到发展农业经济中,增加农产品产量。调研市场所需求种植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最好方式。

3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现阶段,很多农村已经有规模性农业经营生产的条件,紧接着就要看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来发展好农业生产化。农产品要减小风险就要实施产业化,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是农业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产业化不断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这种产业化必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转移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出现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本文将结合重庆市黔江区人力资源状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迁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探究。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前,开始恢复国民经济,工业企业规模开始扩大,以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入。

(2)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但是农村的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率出现很大的矛盾,由于户籍制度由严格控制到管理放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

(3)第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为非固定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开始转向中小城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由于乡镇企业没有结合市场、产权不清晰等自身的缺陷,造成劳动力转移作用下降。宏观经济形式有了好转以后,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企业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有限的土地生产率以及供给之间的矛盾有直接关系,它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受季节性的影响、家庭的长久性城市定居等。

2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辖30个乡镇街道,222个村。截止到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54.5万人,非农业人口22.35万人,农业人口32.15万人,其中劳动力35.01万人,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黔江区在组织、引导劳动力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整个重庆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狭窄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受到一些制度的影响,就业的行业和技术工种越来越少,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歧视,因此,剩余劳动力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2)乡镇企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有起有落的发展过程,目前的情况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吸收劳动力的成本也在提高,加上智能化的机械生产,乡镇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在逐渐减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虽然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现象,教育水平偏低以及综合素质的偏低直接影响了就业。

(4)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偏低

目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是没有得到全面的保障,比如,克扣工资、拖欠工资、超时工作没有加班费等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另外,农民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工厂的一线工作人员,生活和住宿环境也比较差,社会保障问题依然严峻。

(5)户籍制度的影响

目前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给劳动力的迁徙增加了成本。比如,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受到了户籍制约,实行划片招生。一些企业制定了农村户籍不能进入的不平等制度;在城市买房有时会受到户籍的制约。

3 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

(1)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中小城镇建设

第一,加快小城镇发展也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普遍经验,对渝东南中心城市扩大吸收能力。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对交通、上学以及就业方面给城市带来压力。因此,要增加城市建设的基础投资、配套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近上学。

第二,充分利用重庆市人才市场、重庆就业服务站以及重庆市用工信息网等多渠道进行就业指导、人力外派、人才招聘。

第三,成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建立农村劳动力状态监测体系,改善转移环境

政府加大力度促进劳动力就业,使农民尽早脱贫致富。一是建立区、乡(镇)、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二是进一步完善重庆市人力资源基础台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基础台帐数据库,并实时动态更新。对劳动者的信息和就失业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对重庆市全民社会保险参保进行登记,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现,以便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发挥更好作用。

(3)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等现象,一是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能培训。比如: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微型企业培训,适应性就业培训等多形式;二是调整就业政策,实行“4050”人员灵活就业补贴、失业补贴,积极促进就业。以降低农民的就业成本,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三是转变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企业人力管理的就业观念;四是通过多形式来提高就业或者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以便他们更好就业。

4 结语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寻找更多的出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劳动力转移这一难题,以实现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近几年,“三农”问题--农业发展、农民创收、农村建设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源泉。面对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经济形式的转变、农村企业的崛起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引言

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了很强的区域特征,城市和农村的区域划分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催生了城市和农村分割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慢于城市,农村金融明显滞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

农村金融体系以农村金融机构为基础,农村金融机构又以县级银行以下的村镇银行为核心。农业政策和土地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中小企业等的金融需求。如表1,2010年至2016年村镇银行总数,资产总额在不断增加,不仅表明金融供给的增加,也从侧面反映了金融需求的强烈。

二、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款审批流程复杂

广大农村金融市场一直以公办金融机构为主流,农户筹集资金时,经历的审批程序比城市贷款更为严格,审批流程更为复杂,付出了更长的审批时间,更大

的资金成本。审批流程的高复杂性,严重削减了农民借助农村金融来获取资金从事创业开发的积极性,也使得以公办农村金融机构为主的农村金融组织无法完全融入广阔的农村资本市场,从而难以l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二)惠农信息传递失效

近几年,惠农金融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政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接收。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为低下,而且农村多地处偏远山区,信息较为闭塞,无法及时获取市场的信贷信息,又由于部分农户没有很强的金融知识,没有专业的认识,导致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惠农政策未得到充分的落实,农户吸取资金,取得贷款,获取金融优惠服务存在盲区,创新创业、经济发展也因此举步维艰。

(三)信用体制严重缺失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信用体制仍未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严重缺失。正式金融机构放贷需抵押,且多数限于实物资产。而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有效的抵押物数量较少,借贷人常常将农业工具、土地、房屋等作为抵押物,该类抵押物不仅估值相差巨大,同时还需要花费高昂的处置资金,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接受该类抵押物,最终导致农户贷款困难。其次,农村金融担保机构数量少,业务范围不广,缺乏对民间金融进行支持的信用系统。近几年,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由于缺乏金融信用体系支持,农村金融普遍出现惜贷现象,农村贷款比以前的难度更高。

三、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一方面便利农村发展,一方面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起便利农户融资、筹资的渠道。例如,创立专项的农户创业贷款资金、专项的农业规模经营贷款资金等,化解贷款难的错误认识,从而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同时,简化审批手续,使农户、农村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贷款,避免繁琐的手续和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二)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有效的监管机制可以降低信贷面临的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一,政府需派遣专业人员负责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对借款人的动向和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管,放贷前需要对借款人及其还款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避免因其无法按时还款而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第二,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用信用做名片,对于信誉良好的借贷人可以适当地放大对其借款的数额,或者在还款时间和利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在一定意义上能鼓励其他借贷农户。

(三)保证资金供应连续

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防止资金问题的产生,实现供应的可持续性。第一,对于农村金融,建立资金回流制度,将银行从农村吸纳来的资金再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之中,而非只顾城市;第二,增加资金来源,允许其他资金进入。例如国外的公司、机构以及一些民办金融机构,以增加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并且贷款公司也可以考虑与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获得资金,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而促进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针对信用体系建设缺失、市场风险较高等诸多问题,政府需要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并加强对民办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和监管,以激发农村金融的活力,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通过强化农村金融市场,逐渐突出城乡二元金融市场的特点,协同作用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宇.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

[2]刘娇然.试论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系,金融保险,2016.

[3]王宇鹏.关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6,(11).

第7篇

【关键词】 农村;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作为人类创造的与自然相异的对立的两种人类社会形态,反映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结合方式及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形式。要从根本上把握这两者的基本性质,必须将两者进行对照研究,从两者的实质性差异入手,得出研究结论。

城市与农村都是运动中的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城市有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分,两者从性质到特征都有着根本的不同。农村也有小农经济基础下的农村与现代农村之别,两者的性质与特征同样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城市,必须首先将它们固定到某一时点或某一形态之上。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对比研究典型化原则,将以城市与农村最典型状态,即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与现代化城市相对照,判断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

从共同的方面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是由人类构建的、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的、以人类利益为目标的自然异化体,是人类生存的载体。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它是由人类构筑的社会形式,那么究其实质,都是由三类物质要素构成:

一是人,它是社会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人类社会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将由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决定。

二是自然界原始状态的物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最终必然建筑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还为人类提供生存直接有用的物质,如水、空气等。

三是由人类改造或生产出来的物质。人类社会不仅有自然原始状态的物质和物质存在形态,还有由人类组合再造的、在原始自然状态下不存在的、由人类在自然物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存在,构成了人类社会与其它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且这些物品的发达程度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二、城市与农村共同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

人、自然物和人类产品是人类社会构成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农村与城市是相同的。三者存在的数量及存在的密度,在城市与农村之中,却有很大的差别。

在农村,低下的农业生产力,使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物相对较少,可以获得的人类产品的数量同样较小,在此物质基础上,可以供养的人口的总数量也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人口、自然物及产品要素在农业生产力要求下呈现相对匀质分布的状态,这些社会构成要素相对平均地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但在每一个具体空间地点上的分布密度有限。

城市在工业生产力的作用下,则存在大量的社会要素聚集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首先城市有大量的人口,有大量的人类产品,在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结合越来越多的自然物,在这一物质基础上,会促进人口与物质要素互为因果的迅速增长。社会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不仅表现为城市中社会要素大规模的增长,更表现为全社会要素向城市的集合过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作用下,形成了社会要素在城市点状空间上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城市内部,社会构成的所有要素,不仅有很大的数量规模,而且有很大的分布密度,尤其是相对于城市较小的分布空间而言,社会要素的聚集构成了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区别。

人、自然物、人类产品的存在数量上的差别在城市与农村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至于人们对城市直观的判断就是拥有大量的人口、大量集中的建筑、频繁的工商业活动对农村的直观判断就是人口稀少、建筑分散、工商业活动不发达。人们将这种外观上的差异认定为农村与城市区别的本质。

三、城市与农村共同要素的差异体现

要素数量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城市特定区域要素数量的增长,表现为社会总要素数量的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现代城市的发展,整个地球的人类负载能力在不断增加。同样一个地球,也许几百年以前负担5亿、10亿人口就达到人口负担的极限,就有各种自然、社会、战争、军事力量来调节人口增长。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使世界总人口达到了50亿、60亿,这种负载能力的增加源于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实现的人类更大的自主控制能力。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提供了更大的要素要求,同时配以更大的要素容纳能力,其结果使社会构成要素的总量不断增长。

在全社会增加的要素总量中,大部分进入了城市,甚至农村原有要素的相当部分也进入了城市。尽管社会要素总量实现了增长,但农村的要素存留量却在进一步减少。城市与农村的要素差异,不仅体现为要素数量的差异,更体现于分布方式的差异。如果说农村是以要素的匀质分布为特征的话,那么城市则是以要素的点状聚集的非均质分布为特征。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的空间叠加和聚集是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区别之一。几乎在所有的城市,尤其在现代化城市,城市空间高度的发展成为城市的标志之一,“高楼大厦”成了城市的象征。城市越发展,城市建筑的空间高度就越向上延伸,这不是人们的偏好所能左右的过程,这是社会构成要素在城市空间叠加的要求。

四,城市与农村其它要素差异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不仅存在于要素数量及要素聚集程度和差异,还存在于要素联合的组织结构差异。城市的要素聚集事实上并不是社会要素的简移,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要素的空间位移,社会结构也在同时发生着深刻地变化,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效益是城市效益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姑且称这种效益为结构变动效益。

世界的结构性,同世界的物质性一样,是构成事物的存在方式的根本,结构差异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性差异。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来说,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核与核外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与质子不同数量和不同结构方式,形成了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108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又与其它原子在不同结构下形成了不同的分子,成为能够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又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构成了有机和无机两大世界。从根本上讲,物质性质与特征的差异实质上都来源于物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自然物质是这样,人类社会同样也是这样,社会的不同组织结构,对社会的性质与特征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每一种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结构,在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的过程中,往往伴有结构的转变。在结构变化中,通常伴有能量的输出输入。旧结构的解体要输入一定的能量,新结构的形成则要放出一定的能量。输入和放出能量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质量间的距离成反比,即Q=m/S。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仅仅来源于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结构变换能量。在通常情况下,社会越简单,层次越少,那么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中,涉及的能量越小;相反,社会结构越复杂,结构要素的联系越紧密,距离越短,在结成和解体这一结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就越大。

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是简单社会结构向复杂社会结构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的解体要失去一些能量,但紧密的广泛联系的城市结构的形成更要放出大量的能量。城市结构形成与农村结构解体过程中的能量之差,是农村向城市变动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城市形成了全新、工业化的社会结构,也带动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与过去有着质的不同。

五、城市与农村的根本性差异

社会结构的差异,是现代化城市与小农经济下农村的又一根本性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对农村与城市运行逻辑与外在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结构的差异,致使同样由人、人造物和自然构成的农村与城市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城市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要素,而农村社会基本构成单位是家庭。人、自然物与人造物构成社会是以一定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形式结合。在化学概念中,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性状的最小微粒。如果借用这一概念,假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指能够独立地完成某一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那么在农村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单位是家庭,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单位是个人及个体资源。

家庭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归家庭所有。劳动者自诞生之日起也归属于家庭,只有死亡才能解除这种劳动关系。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关系是固定的,劳动力及其它社会要素固定地属于家庭而不是社会。家庭是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家庭分解,脱离了家庭结构的社会要素,将失去其基本的经济功能。离开了家庭的单个劳动力,如果不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进入新的家庭,就失去了劳动力的性质。没有可供劳动的土地,没有基本的劳动分工(家庭分工),不能实现自己的劳动性能。只有附着在其它家庭结构之下,才能够生存。家庭是农业社会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农业对资源的分配与调动,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在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则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每一种要素在城市经济活动中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完成独立的活动。劳动者可以单独地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物质在市场上流动,产品可以单独进行买卖活动,每一种社会构成要素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性、流动性特征,是以要素本身而不是以要素结合体的形式参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城市社会是直接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构结的。

尽管在城市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社会要素是以企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但企业的结合具有松散化特征,在企业内部不仅有构成要素的经常性变动,甚至企业本身也是多变的,不是一个稳定型的结构,且在企业结构下分解出来的要素(劳动力、资源等)可以立即还原成社会性的要素,可以直接参与未来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企业解体,要素的经济功能并不丧失,在城市可以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构成要素本身。

比较城市与农村的最小经济活动单位,不难看出农村的基本经济构成体具有“分子要素”特征,它是较为复杂,有一定内部结构,能够完整地从事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单位。而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构成实体则具有“原子要素”的特征,它是简单的,没有内部组织结构,仅仅能从事部分经济活动的单位。每一种要素的经济活动内容十分专业化,十分明确,但却仅仅是社会经济循环中的某一环节,能够完成产出某种物品的经济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内容,尽管这些要素有一定独立活动的能力,但物质生产的全过程,则必须是这些要素活动结合在一起,在企业的形式下完成。

其次,城市与农村的基本经济单位结合的结构不同。小农经济下的农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经济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单位,生产消费都在家庭内部进行。每个家庭都从事社会所必须的所有的劳动,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社会基层经济组织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平束状社会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简单,家庭与家庭之间内部结构重复,外部结构单一,社会整体结构稳定,内部结构松散。

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城市,则属于立体晶体结构。尽管从总体上看,城市经济是建筑在要素的基础之上,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结合成相对完整的企业形式,才能完成再生产的全过程。在企业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个人与资本之间,根据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规律联合在一起,然后劳动者之间再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组成不同的劳动团体,这些团体再根据产品生产程序和组织管理通路结合成为相对完整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再根据全社会分工协作的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再度结合,形成整个社会的立体的经济结构。城市越发展,分工越细,某一企业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所能承担的环节越专业化,企业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整个城市逐渐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基础、范围不断加大、层次不断增多的密不可分的整体,成为一个紧密的巨大的“晶体”。

再次,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要素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农村基本经济单位的结合是缺少联系的结合,家庭与家庭之间没有直接的物质输出输系,它们仅仅因为社会、心理、安全等非经济要求相对集中的居住在一起,是平行的稳定结构方式。在城市,基本经济单位之间的结构方式是广泛联系的流动结合方式。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在社会经济结构过程中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而且不同的单位体之间有着大量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一种生产的终结产品可能是另一种生产的原材料;一个人的工作是另一个人工作的基础,在它们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物品、价值、劳动的转换过程。通过广泛的物质与能量地流动,将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企业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社会。所以城市的结合方式是流动式的结合方式。

最后,城市与农村差异的实质还在于它们的经济单位的结合密度不同。农村通常采用较为松散的,有限的结合密度,农村集团的最大规模往往有一定的局限。城市则具有较高的密度规模,大量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决定了在这一区域只能采用相对紧密的结合距离,经济体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明显,从而使城市具有人口众多,分布密集,商业繁荣的聚集经济外在表现。

六、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

城市与农村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由于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闲暇劳动时间,只有在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充分地、自由地、多种途径地被利用,创造更大的家庭劳动总价值。以家庭为基础平衡松散的社会结合方式,是最恰当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产出物――农产品的品种是有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能够得到的是基本相同的产品,同一种类产品之间又不存在相互交流的必要。如两个农户都出产土豆,他们绝对没有拿自己的土豆去换别人的土豆的要求,交换只能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农业产品的共同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单位之间就没有相互联系、相互构结及相互物质交换的要求,农业社会只能采用平行的社会经济形式,采用相互没有物质与能量交流的松散结合。

工业生产力对社会结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工业生产以市场为依托,机器化大工业不可能建筑在自给的家庭结构基础上。不仅如此,机器化大工业由于具有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有多变性特征,所以大工业生产不得不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动,调整自己的生产内容和要素组织形式。这就要求社会存在一定量的自由状态的生产组织要素,以便人们随时根据经济的发展状态,进行不断的要素调配、择优和组合。

机器化大工业生产只有直接建筑在社会要素之上,不是要素组合成的家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工业品的生产进程通常较为复杂。一件工业品的生产,往往要经过众多的环节,涉及众多的物品,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企业有时都无法独立地完成复杂工业品的生产全过程,这些工业品的生产过程是众多人的劳动积累过程,工业生产中存在着广泛的分工协作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着广泛的多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些基础上将形成广泛联系的主体化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更体现了城市与农村区别的本质。社会结构方式的差异不仅代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也代表了人类联系方式的根本改变。在农村也可以有规模较大的村落,甚至有古代城市的大规模人口及其它要素的集中,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距甚远,也许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有相同的外在表现,但其内在经济实质是截然不同。反过来,现代农村尽管要素数量及聚集水平有限,现代化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现代城市更为相似,二者的经济基础则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因此,结构差异是农村与城市差异的核心。城市与农村结构上的差异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与农村生产方式的不同,这种结构差异也是整个社会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结构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本质上也是社会工业化生产的推广过程。理解二者结构的不同是理解农村与城市,理解古代农村与古代城市,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的关键。在社会要素匀质分布特征下,以家庭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非流动性松散结合而形成的平行社会经济结构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

典型的现代化城市则是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在社会要素聚集分布特征下,以单个要素为社会经济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流动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型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既表现为社会构成要素存在数量的差异,又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差异,具有二重性差异实质。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29-02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问题主要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进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而城乡统筹是基础与核心,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解决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不仅对促进农村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积极性的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十报告特别指出,妥善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主张大力统筹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力度,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报告中多次提出对农村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让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各省也要认清和解决农村劳动力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

一、总体规模

吉林省在2006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84.5万人。从性别来看,女性农村劳动力人数为26.5万人,而男性农村劳动力人数为58万人,男性比重大于女性。从年龄来看,20岁及以下占17.6%;21-30岁的占36.0%;31-40岁的占24.9%;41-50岁的占14.5%;50岁以上的占7.0%。可以看出21-30岁之间的劳动力成为外出务工的主力军。

二、文化程度

吉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从数量上看,吉林省农村受教育的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达到6.17%。大部分农村人口在小学与高中水平居多,分别占4.70%和4.07%:从性别上看,女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未上过学的人数达到4.07%,而男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比女性高。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的人员中比重最大的是初中文化水平,占69.9%,比重最小的是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的人员,比重达到0.90%,小学水平的人员占到19.5%,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员占到6.60%,中专文化水平的人员占到1.90%,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为1.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结构

2006年。在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8.6%,人数为58万人;女性占31.4%,人数为26.5万人。说明在外出打工过程中主要以男性为主。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

依照数据显示。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向大部分都在吉林省内流动。在吉林省内从业人员占了74.2%,在吉林省外从业的农村劳动力仅仅有25.8%。这就表明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外出的辐射范围有限,而且外出务工人员有55.9%选择乡外县内或县外市内,只有18.2%在市外务工。这有显示着内向的流动特征。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以自行外出为主要渠道,占50%以上。由亲戚介绍作为转移渠道的比例为40%。同时。政府组织不到5%。这说明我省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滞后性。

六、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

从表3的数字来看。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的大部分是第三产业。比重为59.2%,第一产业为4.3%。第二产业为36.5%。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明显多于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数。吉林省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还高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这些地方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

可以看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制造业这四大部分成为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首选。建筑业的比重是23.5%,住宿和餐饮业的比重是17.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5.1%,制造业的比重是11.6%。

七、相关制度安排与建议

(一)完善土地制度,实现分散化向规模化的经营

目前,土地制度使得农村土地在使用上相对分散、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土地产出也很有限。另外,不能大规模的作业也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只能进行省内转移、放弃跨省转移以便农忙时节回乡务农。

首先。应加快制定农民对土地具有使用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他们能安心放心进城务工。其次,开放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权利。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多种规模经营方式并存,发挥农民的主动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有利于农村快速发展。

(二)拓宽经济形式,实现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吉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向与转移途径,容量小不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首先,充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吸引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注入,进一步扩大融资手段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次,升级产业结构,通过购并、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第三产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形成新的服务体系与经营管理模式,这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三)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弱辐射向强辐射的转变

乡镇企业数量的下降、资金技术的短缺与管理思想的落后阻碍了集聚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首先,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实行项目引进、招商引资。先引进专业性与科技性较低的项目来做到初步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进一步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其次。根据乡镇企业的不同规模,分门别类进行特色创新与功能创新。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增加竞争力,同时针对不同的规模,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的淘汰与更新。重点发展加工业与服务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相关产业。在种类上和质量上都能满足不同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四)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三低”向“三高”转

目前吉林省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三低”问题,即文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维权意识低。这是严重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障碍性因素。

首先,政府要整合培训项目与资源,筹建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大力发展阳光工程、科技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其次,应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与维权意识。培训部门要切实了解当前的就业需求情况、详细制定任务方案、建立培训信息反馈制度、效果评估机制,从而形成一整套系统,让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培训中获得提高。

(五)加强市场运作,实现政府型向商业型转变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政策,宣传积极向上的外出观念,让农村劳动力在经济上与思想上都能获得收益。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入与输出的服务保障。

其次,充分调动中介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过程中的管理作用。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

最后。还要认识到市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各种协会与经济组织的运作,将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商业型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9篇

1.1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缺失

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来看,机构形式单一,数量不足,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错位。由于国家的金融机构定位安排,使得正规金融形式单一且机构的覆盖率较低,业务服务不到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品种匾乏,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购销储活动范围,支农力度不足;中国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业务定位转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势单力薄,难以支撑整个“三农”的金融需求;邮政储蓄又不断从农村吸储资金但又不能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正规金融的缺位,使得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挤入农村金融市场,尽管有其非合法性,但在有的地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

2.2制度供给缺失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弱化

从金融制度供给角度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确实存在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有效需求的地区性差异大等特点,但仍属于制度供给缺失所致。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存在着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所说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陷入“双抑制”怪圈。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体制的变革都是沿袭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存在严重的制度缺欠和制度供给不足的表现,这与我国“以农养工,以农养城”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导向是分不开的。从表象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量不足。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主要是由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贷款难以及民间金融“挤出效应”等。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保险、证券、信托、、结算等业务极少。

2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功能界定

2.1农户的金融需求

是指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的金融需求。研究发现,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现阶段表现为: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生产性资金需求与生活性资金需求并存,“舒尔茨一波普金命题”在我国成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其贷款用于生活支出的比例较高。由于非生产性支出往往占更大比重,故非农业生产性需求凸显出来,生活性借款比重加大。非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结合在一起,中国农村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呈上升趋势。而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的资金需求是收入等级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越高,经营性资金需求加大,综合的金融需求、与城市趋同化的金融需求凸现。

2.2农业金融需求

农业金融需求,是指现代农业在生产、经营、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中,其生产和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和各种农业组织)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从广义上说,现代农业的价值链不断延长,正逐步呈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根据。农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和流通领域不断延伸,种养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各环节不断整合,新农业正在衍生出多元化的商业金融关联市场。农业金融需求可以按照农业生产过程划分的生产性农业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按照需求主体划分,分为农户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按照农业组织形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产品初级产品——种植、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以及多种经济形式联合体的金融需求。3.3农村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需求泛指农村地区及县域经济区域性的各种个体和组织的金融需求,他们包括一般农民和种养专业户、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农村经济组织、乡镇工业及建筑企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求的社会管理机构等。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这样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使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金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创造的GDP也占全国的50%。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板块经济、劳务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出现,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出现集群化特点,农业和非农业分离的格局开始打破,城乡交融的格局开始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同时,在相关领域又形成一个与“三农”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庞大产业市场,商业性金融资源潜力非常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与产品创新要求也很高。

3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加快金融创新

3.1必须解决创新的动力问题

在现有农村金融的制度框架下,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定位中解决好商业化运营的高盈利模式和“支农”的低盈利模式的社会功能矛盾问题。况且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及在亚洲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农村金融市场不是没有潜在市场前景。同时,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以及中外农村新型村镇银行、贷款机构及社区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为金融创新提供保证。

3.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投融资体制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投融资商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不同阶段、不同人口群体、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导致的金融需求也不一致。所以应该建立起“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农户就可以通过政策扶植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实现初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在商业性金融的竞争条件下,真正具备经营能力的农户可以实现高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

3.3解决好农户信货抵押的问题

可以在土地金融、保险、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探索创新,如农业保险、租赁、期货、银行卡、理财以及代收代付等业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新一轮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要完善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指引,完善金融监管职能,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丽.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J].济南金融,2005,(9).

[2]黄坤.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反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3]董玉华.“三农金融”:组织异质化农村金融研究,2007,(10).

[4]王赟.优化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探析[J].经济问题,2007,(2).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改革

1.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及发展现状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农业发展滞后制约农村金融发展

农业是支撑农村金融活动的基础,为农村金融各项活动正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农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农村金融活动的需求。而金融交易规模及频率的提升也能够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金融活动规模较小,频率较低,农业发展的滞后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

1.2 农村金融受制于行政力量制约,发展活力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受政府活动影响显著,而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往往只注重政府宏观目标,难以对具体收益与成本进行合理分析,因此,农村金融体系效益较低。同时,政府对农村金融中非政府为主体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创新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公有制金融机构垄断,制约了农村金融活力的发挥。

1.3 金融体系尚未完善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上供给主体较少,使得农村金融市场中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还导致农村金融产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1.4 农村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因其低回报、低效益,农村经济的软弱性,农户资产的贫乏必,导致农户在对正规金融机构提出信贷需求时担保物不足,农户家里的车辆、大件家电、贵重物品通常用来作为质押品来取得贷款。而农村中的一般资产,或者是使用权利一般不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接受,还不能开展使用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库存产品。

这就使得农村的有效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导致正规金融机构的向农户放贷供给无法大幅增加。反之,由于相互间信息较为对称,并且交易费用较低,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规模较大,常年保持高位运转。

2.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农村金融在继续支撑传统农业发展的同时,有力的支持了高产、高效和高质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促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的商品化、集约化、基地化和产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发展。

2.2 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活力

农村金融促进了农业发展中各类经济形式的发展,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类经济联合体合作制、股份制、私营企业以及集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2.3 有效调整农业发展道路

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流动的合理化,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2.4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金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有效的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基于此,我们认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已经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二者相辅相成。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建议

3.1 正规金融组织

(1)商业性银行

从商业性银行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的上缴比重,调低商业银行上缴利润比例,限制农村资金外流。针对农村资金从国有银行流失的问题,可以强制性规定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至农村信贷市场之中,专门用于农村建设,而禁止资金外流到其他领域去获取高额回报利润。具体而言,商业性银行应积极巩固农村市场,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延伸“三农”服务平台,另外,还应对企业和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力扶持。

(2)政策性银行

从政策性银行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业务对农业的带动,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导向,灵活运用各类农业政策,在有效提升现有业务运行效率的同时,大力调整发展定位,提升对农村特色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扶持。

而国家开发银行则应多元化其服务功能,大力扩展业务领域,开拓农村市场。其具体措施为:首先应统一管理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扶贫资金和国家其他支农资金,对于难以商业化运营的相关农村业务,应尽量将其纳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板块之中;其次,应大力开展农村综合开发、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贷款等金融服务,应对那些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期长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对县域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最后,应主动承担起政策性担保和资金批发业务,同时应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2 非正规金融组织

(1)农村资金互助社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融资较苦难,基于此,应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大力开拓农村资金互助业务。充分发挥自己互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2)农村民间金融

应大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具体而言,:首先,应从政策层面上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合法界定,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在合法化和规范化的框架内有序发展;其次,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督和引导;最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组织。

(3)多元化担保抵押体系

应建立起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担保机构,从政策和法规上尉多种所有制形式担保机构的生产提供支持,构建起政策性担保为主,互助担保为辅,商业担保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担保体系。

4.结论

本文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农业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发展受制于行政力量制约,发展活力不足、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以及抵押担保能力低,信贷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同时,文章同农村经济活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发展道路调整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农业金融现状,从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组织两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Pagan,Mario.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Europ.Econ.Rev.,Apr.1993,37(2-3):613-22.

[4]Gurley,J.G.and Shaw,E.S.,1960,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Washington,DC:Brookingstitution.

[5]Prasenjit Duara,杜赞奇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

[7]李广众.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3).

作者简介: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策略

Abstract: analyses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Condi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虽然发展农村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已被普遍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

1、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1)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政策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转变农村落后观念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关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2)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呈现疲惫状态,需要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激励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低,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

(3)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呈现反金字塔形,呈头重脚轻之势,造成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社会基层腐败现象严重。

(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度低,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很大弊端。这样便加了重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1)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水、电、通讯网络是农村农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之一,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目前我国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道路交通的不完善。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3、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1)农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2)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3)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4)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只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5)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此况,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1)健全农村水、电、通讯网络建设。坚强农村自来水网络化建设,控制水价,实行“谁安装谁受益”原则,提高农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控制电价,提高电量,促进农村工程开发;完善农村通讯网络,普及电脑技术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对称度。

(2)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要求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道路交通质量,提高农村道路利用率,加宽路面,加大硬化力度和保养力度。同时,加强道路“乡乡通”、“村村通”建设,打造乡村、城镇立体化交通网络。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1)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变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以“一乡一产,一乡一特色”为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分布布局。如:林业开发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原始林、薪碳林、果林、经济林、用材林等相间的立体林业结构。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经济作物区等相间的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等。

(2)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实行小机械生活蚕经营模式,摆脱以牛、犁、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3)加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农村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资源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大力开发农村资源有利于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资源开发应该以可以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保护为依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运用循环经济理念,使资源开发和资源环境问题相协调。

(4)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要求扩大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生产产品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引入资本投入,进行加工、深加工,增加产品负加值,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合理的供、产、销产业化链条。

(5)规范农村市场。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规范农村市场要求不断健全农村市场,实行供、产、销一体化结构,同时加强与各个农村、市场的联系,形成乡乡、乡镇、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

(6)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农村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打开农村市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人才,引进大量的外部投资和科学发展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建设,并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开发力度,逐步打入外部市场,共同竞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存在要求农村应该拥有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条件下,农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但从区域和城乡之间比较来看,城乡及区域间农民的收入差异较大;我国农民的纯收入依然较少,贫困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农民收入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整体上看,农民的收入依然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收入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环境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极为缓慢,在现有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下,我国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因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下,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结合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下五点重要因素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1、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群体多从事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其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而城镇居民则大都从事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或者是信息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其收入水平自然也比较高。这种墨守成规的二元经济结构无法使农民从低生产率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因而其收入水平迟迟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2、现行制度规范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不可否认,我国现行的金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城乡就业制度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这些不足与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就农业投入问题来讲,我国对于农业投入的总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水平,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长水平非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反而会因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3、技术及劳动生产率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我国,因科技水平的不足以及劳动生产率偏低的影响,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通常比较高,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使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进而对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增长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4、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普遍偏低。根据我国GDP的统计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始终都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消费水平的普遍偏低则影响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也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

5、农民个人素质影响着其收入的增加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8年,也就是说,我国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基本维持在中学水平,受教育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各种新技术的了解、熟悉、学习与应用。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无法通过个人能力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不具备走出农村外出打工的能力。因此,其整体的收入水平无法得到快速提升。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基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收入无法得到明显增加。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观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行进一步的均衡,进而在现有环境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

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民的收入增速加快。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从产业布局入手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农民的支出结构进行合理控制,尽量减少不明非消费性支出所占比重;最后,我们还应当积极加快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或者是大城市转移,让农民走出农业生产的领域,通过对二、三产业生产活动的参与,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但要实现这三点转变,所进行的将是系统性的调整工程。

1、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对我国农业的产业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快对优势主导产业的培育,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便于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实现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促进。

(1)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农业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加快对优势产业的培育,首先要紧紧抓住粮食生产这一主线,通过增加科技与技术投入的方式,提升对农村低产田的管理,根据地区土地及气候特点,积极推广良种与良法的应用,以便于对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实现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在增加效益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在把握粮食这一农业生产主线的同时,农村经济还必须着力于农产品及畜牧养殖等行业的发展,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2)加快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发展。产业化发展是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主要力量,是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所以,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方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快对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借助于区域龙头企业的影响力,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农业基地的建设,不断对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进行扩展,以便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

2、减少农民的非消费性支出

从某一角度上看,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实际上就是要对其非消费性支出进行必要的控制与减少,以便于从比例上增加农民可支配性的收入。而从市场竞争的经济学角度来看,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进行有效制约。

近几年,我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居高不下,因此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要切实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首先需要从政策上对农业生产予以必要的支持与补助,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整个农业市场的监管,在保证农业生产资料有效供应的基础上,对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控。但要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必须通过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对各种风险成本加以关注,建立各种灾害的预警机制,做好防灾准备,防治因灾害防范不到位或者是不及时所导致的农业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相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对农作物价格的保障制度,避免因粮食价格的浮动幅度使农民的收益受到影响。

3、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当然,以上两种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方法与途径是以基本的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农民所从事的依然是基础的农业生产,不管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其收入水平依然无法超越第二、三产业。因此,从脱离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来看,在实践中有效提升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我们还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所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主要是指让农民走出农业生产的领域,通过走出农村、走进城镇或者是走进大城市的方式,参与到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当中。这不仅仅可以最快速、最直接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可以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适当地调节。因此,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加快农民的劳务输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积极地扩展农村就业的新渠道,从而实现农民个人素质与收入水平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或者是城市的转移,参与到第二、三产业生产中的农民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获取更多的农业生产之外的知识。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的积淀,可以提升农民的自身能力,使他们将城市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到农村,进而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我国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武彦君: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索[J].现代农业,2011(5).

[2] 邢红星:关注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中国外资,2011(2).

[3] 成飞燕:解析当前农民收入提高受阻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J].山东纺织经济,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