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经济讲座心得

数字经济讲座心得

时间:2023-06-12 14:4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经济讲座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经济讲座心得

第1篇

本报记者 赵妍 发自上海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出席上海书展,为其即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二版)造势。次日,他便要马不停蹄赶往重庆。

“我在很多地方讲《易经》,明天去重庆也是讲《易经》。讲《易经》有个特色,你讲完之后最后半小时做示范,数字卦,用数字来取代古代复杂的方法,用来占卦。我在全国各地讲这样《易经》的课至少讲过30场,每一场都有五六个人要上来示范,从来没有一个人说不准的,从来没有。”上海炎热的夏日,依然西服革履的傅佩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即便是坐在酒店靠窗的咖啡厅,他也是一副随时准备登台的姿态。

翻开这位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的履历,其上有关“主要作品”的介绍里,多少带有“心灵鸡汤”的味道—《傅佩荣谈人生:易经与人生》、《傅佩荣谈人生:心的旅程》、《向孟子问道》、《向庄子问道》、《向孔门弟子解智慧》、《领导处世智慧》……

他给“国学热”定了个30年计划,“从普遍推广,到回到经典,最终改善生命”。“改革开放经济要搞30年,搞文化30年最起码。”

台湾“国学”明星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的傅佩荣,在台大开设的“哲学与人生”课程,讲了17年。2005年后,他抢滩中国大陆国学市场,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书,书封上画着一个抽象的人脑在接受知识。

傅佩荣第一次到大陆公开演讲,是在2006年9月。线装书局将傅佩荣对《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的解读,分别成书五册,构成“傅佩荣解读五大经典”。基于新书宣传的考虑,图书策划公司借用他曾频频在台湾校园外演讲的功力,安排了演讲场所,并联络媒体,营造出迎接台湾“大学者”的气势。

十天时间,六个城市,十所大学—傅佩荣对当时受到的礼遇印象深刻,“南方开始,浙大、复旦、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然后上海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加起来总共十个学校,都讲国学。反应还蛮热烈,”傅佩荣回忆,“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对传统文化这么热衷的。当然里面可能有‘’的原因,要寻根、要补课。”

正是那次巡回演讲之后,有人找上门来。“最早是凤凰卫视,找我讲《国学的天空》。2008年上半年讲了137集,之后南方人都知道了,好像是广东人看得特别多。而且知道我这个人讲国学好像还蛮到位的,都会根据原典。后来在2009年上半年,上央视讲《孟子的智慧》,那才让大陆人都知道,这个人讲国学,好像还不错。因为央视有一定的号召力。”

他刻意回避了2006年与“国学超女”于丹的那段纠葛。当年的“十一”假期,央视 《百家讲坛》连续7天播出“于丹《论语》心得”,让这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一举走红。但实际上,《百家讲坛》原本计划《论语》的讲习安排,是于丹7集,傅佩荣30集。于丹一上镜轰动全国,主播方因势利导,取消了傅佩荣的《论语》档期。

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傅佩荣的“成名之路”—他变成了大众心中的“台湾版于丹”。“那时候,只要于丹出一本《心得》,我的书明明是《的智慧》,书商也要把书名改成《心得》;于丹出一本《庄子心得》,我的书叫《向庄子请益》,书商还是把它改成《庄子心得》。弄到后来,甚至有人问我:你怎么跟风?”傅佩荣对这段过去十分介怀,到2009年上海书展,他甚至不掩其怒,公开声称:“别叫我‘台湾于丹’,我在台湾已经成名30年了!”

然而无论如何,借着国学的通俗化演说大红大紫之春风,傅佩荣还是红了。

出名后的利益纷争

成名自然会有“副产品”—书大卖、节目收视好,各地演讲邀约频频。经济收益上的事他雇用专人打理,然而早年因缺乏对大陆市场的了解而签订的一纸图书版权合同,因为各类书籍的大卖,逐渐让傅佩荣感到“分利不匀”—“因为一个无良书商,傅老师亏了不少钱。”一位了解事情经过的出版社编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早在2005年在大陆出版第一本书之前,一位大陆出版商到台湾找傅佩荣,商议到大陆出版事宜。直到第一本《哲学与人生》出版,看到书的傅佩荣才得知是“东方出版社”。“但我在台湾不了解大陆的情况。因为他是第一个到台湾找我的出版界朋友。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出版商,什么叫出版社,还有书号问题,台湾没有那个概念。台湾每一个人都可以申请正式的出版社,就是合法的。我很信任他,所以我所有的著作交给他处理。”

傅佩荣逐渐意识到书商的“商业化”操作。“他纯粹做生意,所以我这本《哲学与人生》,不管卖多少本,永远是第一版。出版商不愿意写卖多少本,他有抽税的问题,所以这种做法就不太合理了。读者永远买到第一版,封面一直换,出版社一直换,再换个书名,我看到的总共有8个封面,他说他只负责5个,另外3个是盗版的。这个出版商换5个封面,好几个出版社,永远第一版,永远不说印了多少本。读者就问我说怎么你的书买过的书名都不一样,我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根本在我控制之外。”据傅佩荣自己了解,书商所给《哲学与人生》版税只有前面的3万册,而该书第一版“至少卖了20万册”。

第2篇

《普通高等学院图书馆规程》要求,工作人员本科率要达到60%。对于国内一流大学而言,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这一要求,但对其他普通高校来说依然面临着人员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引发了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掌握现代化专业技能的中高级人才明显匮乏。所以,在近 5 年的时间内,民办高校馆员的教育仍要保持加强中高级人才的教育力度。

1.民办高校图书馆员队伍的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被称为“高校心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有图书馆学知识,又有其他专业知识的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人员短缺、专业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工作的客观要求相比远远不能相适应,现状堪忧。

1.1学历结构不平衡

据调查,大部分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中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所占比例不到10%,而且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更新。有的馆员是从正规院校的毕业,但是专业不是很对口,还有少数馆员已取得成人教育学历,有部分馆员也是专业不对口,非图书馆学专业的本、专科生,他们占图书馆馆员的比例较高,据目前情况来看图书馆学专业和非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生所占比例甚少。

1.2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原有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虽然有的图书馆也引进了不少专业人才,但整体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开展高层次的信息分析、咨询服务,不能满足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资源发展需要。因此,要通过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优化其知识结构,使其能胜任图书馆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

1.3继续教育的经费不足

由于目前民办高校办学体制的不同,在馆员继续教育问题上缺乏足够的经费是目前馆员继续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现今,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私立大学图书馆普遍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继续教育,而我国各民办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继续教育很难顺利开展。

2.继续教育的方式

为了保证馆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一方面,教育部要对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职称资格有更高的要求,要求馆员具备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要有研究生学历,其实这也给馆员创造了继续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重视图书馆这个部门,要意识到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明的窗口,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学术研究的服务领域,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把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同教师的继续教育同等重视起来,列入学校发展的规划之中。

2.1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与高校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就需要不断调整馆员的组成结构,要针对馆员的学历、专业、知识结构等,采取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系统化学历教育,使馆员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 构建一个合理的学历结构,以适应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对馆内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年轻馆员定期实行馆内轮岗制。可以使大家都有机会从事本馆整个工作流程或多个工作环节,对图书馆各岗位的工作程序、特点、规律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可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促使馆员由单一型向多能型人才转变。

2.2举办馆内业务知识讲座

知识讲座是一种补充、拓宽、提高的短期培训形式。高校图书馆根据工作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专题,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馆内业务骨干可以轮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讲座,进行集中培训。如数据库知识讲座、文献编目讲座、信息检索知识讲座等等。这些讲座具有方便灵活,联系实际的特点,可以使馆员在短时间获得较大收获,不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馆员的业务水平。

2.3参加学术研讨活动

在图书馆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让所有的馆员都有机会去参加学术交流,但是我们可以选派部分馆员去参加各级图书馆学会、情报学会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会,之后让参会馆员为大家详细介绍大会概况,传达会议精神及学习心得,使得每位馆员都能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发展、前沿问题,这对于今后的读者服务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2.4馆际交流

各院校图书馆之间应加强馆际交流,组织馆员相互参观学习,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学习,定期组织图书馆有关人员去管理较先进的图书馆学习,为了拓展思路、开阔眼界,汲取兄弟馆的成功经验,通过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完善本馆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清珍.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情报探索,2003.12

[2]王笑玲.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

[3]郭燕英.浅谈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

[4]曹娟.未来 10 年高校图书馆员发展趋势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1.1

第3篇

【关键词】二维码QR码高职院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在国内的普及,二维码作为三大信息获取入口之一(其他两个是搜索和菜单),已经成为市场上众多产品的“标配”。媒体资讯、平面广告、产品包装上随处可见二维码,电子商务、产品防伪、物流运输等领域也活跃着二维码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通过二维码在网上提供相关的应用与服务,实现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图书馆面对阅读方式多元化的趋势,借助手机二维码技术开展服务,使读者通过手机与图书馆之间形成互动,建立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识别和传递应用模式,是构建服务导向型图书馆及实现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应用手机QR码所能实现的服务内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手机QR码的概念与特点

QR码是日本Denso-Wave公司于1994年研制出的一种矩阵式二维码符号,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因具备迅速解码能力而得名[1]。QR码通常为小的黑白相间的方形图案,可以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同时表达信息,能够存储数字、文本、图像、网址超链接、电子名片、社交网络信息等形式的信息编码,具备超高速、防伪性强、可传真复印、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特性,可实现实体信息与虚拟网络信息的双向关联。与一维码相比,它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密度高、识别速度快、纠错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显示中、英、日等多种语言文字,可存储物品的基本资料,实现物品资料随着物品走而无需连接数据库。与其他类型的二维码相比,QR码具有全方位识读特点,用户可以任意角度扫描;它仅用13比特即可表示一个汉字,比其他二维码表示汉字的效率提高20%[2]。手机QR码是目前国内二维码识别软件仅能识读的二维码类型。只要具有30万像素以上照相功能的手机,安装有二维码识别软件(如快拍二维码、我查查、爱拍等),就能通过手机摄像头刷取QR码,轻松实现手机一键上网,便捷地浏览网页、下载图文及音视频资料、进行名片交换、电子地图定位导航、手机阅读,而省去了在手机输入网址的过程。

二、手机QR码在高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文献借阅、参考咨询、信息服务、对口帮扶等类型[2]。服务对象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读者为主,兼顾学校周边社区的群众。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高职图书馆因自身条件的制约,往往出现人员不足、服务单一、与读者沟通不畅等问题。高职图书馆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效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瓶颈问题,必须突破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创新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手机QR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RFID昂贵的费用和使用上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作为开源软件的手机QR码成本低,应用的技术门槛不高,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图书馆使用。将手机QR码应用于读者服务,与微博、微信、手机网站等各类手机应用方式配合使用,实现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的互联,形成一种全新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体验,对于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潜在读者,实现与读者的持续互动,拓展和延伸图书馆服务的范围与内容,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意义。QR码在高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应用有以下方面:

(1)文献借阅的工具

文献借阅是高职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基本方式。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员工文献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读者发放借书证,提供图书借还和报刊阅览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专业类文献资源不足的问题,保障公民多样化的信息享受权利。手机QR码在文献借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社会读者的姓名、单位、照片等信息存储到QR码中,读者进入图书馆时,只需调出手机里的QR码,将手机屏幕靠近读码器,便可将个人信息传到图书馆的电脑,进行身份识别并登到,可在电脑上直接查阅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借阅图书时直接通过QR码的识别纪录数据就可完成借阅操作;二是将馆藏书籍的目录转换或者部分转换成QR码,将其添加到OPAC的移动书目中。读者用智能手机拍下QR码,通过二维码识别软件解读,显现在手机屏幕上,就可以准确知道文献的馆藏地点及其在书架上的具置;三是把与纸本图书、期刊相对应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的网址存储到QR码中,贴于图书或期刊上,通过手机QR码的解读,登录相关网站,即可浏览及下载电子资源,实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链接互通。手机的便携性使得QR码在文献借阅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图书馆可以脱离网络和后台数据库,主动走出图书馆大楼,向社会读者尤其是合作企业的读者开展上门服务,在馆外直接用QR码为社会读者办理借书证,无须办证费用,也免去办理实体证的等待时间。社会读者使用QR码借书证可有效避免忘带证的烦恼,在QR码的编码中加入一定的加密防伪信息,还可具备防盗功能,能保证借书证的唯一性。

(2)咨询服务的媒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读者特别是上班一族更多地倾向于能够不受时间、地点、范围等限制而方便地使用图书馆资源、接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也希望能为读者随时随地提供到身边的服务,实现服务环境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移动互联网能有效满足双方的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对馆藏文献及网上各种免费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放到图书馆的网站上,为社会读者提供数据库检索、在线图书馆、网络导航等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读者使用存有个人信息QR码的手机登录图书馆网站,即可浏览和下载所需的信息资料。微博、微信的兴起更为图书馆与读者提供了全面而快捷的信息互动平台。图书馆通过微博馆内动态、新书推荐、讲座展览信息、解答疑惑等,使图书馆从被动服务变为富有个性化的“移动式”的主动服务。读者扫描图书馆微博的QR码,参与微博互动,将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告知图书馆,与其他读者分享阅读心得,并第一时间在手机上看到反馈信息,无形中参与了图书馆的智慧管理。

(3)馆情介绍的手段

社会读者特别是新读者一般对高职图书馆的楼层功能分布情况不甚了解,将QR码清晰地标注在各楼层或者书库门口设置的平面图中,读者通过手机拍照识别,就能获取各楼层平面图,各个书库、阅览室的情况介绍、联系电话、开放时间等基本信息,有助于迅速地找到所需资源或者设施。有条件的图书馆以音视频的形式录制图书馆参观指引,以QR码的形式提示网络下载。读者只要用手机扫描QR码,直接将该音视频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还可以边参观图书馆边听下载的虚拟导游讲解

(4)讲座、展览的助手

信息社会中的图书馆,讲座和展览已经成为图书馆核心业务的一部分。高职图书馆筹备这些活动,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面对众多的社会读者,宣传和组织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QR码的应用有效改变了这一状况。读者扫描图书馆信息公共板或网站上信息公共栏内的QR码,近期举办的讲座、展览就会显示在手机上。通过二维码会务管理系统,制作含有QR码的邀请函,以彩信的形式发到读者的手机上,作为参加讲座、展览的凭证。读者到场时,用读码器扫描QR码即可完成签到,免去手写的繁琐和排队的等待,且可即时了解所邀请读者的到会情况。讲座、展览过程中互动提问奖品的发放,抽奖环节奖品的兑现均可以通过QR码来实现,不仅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做到环保和时尚。

三、应用QR码需注意的问题

3.1图书馆的设备软件要升级

高职院校图书馆均使用国产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手机QR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对馆内的管理系统进行升级,首先具备书目信息转换成QR码这一基本功能。其次可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识读,进而实现借阅操作。当然,要完成凭读者QR码的借书工作,则需增加可识别QR码的读码器等硬件设备。在有条件的高职图书馆,还可以对自助式借阅设备进行升级,方便社会读者在非开放时间里自主完成图书的借还手续。而要实现讲座、展览的QR码宣传和签到,需添购专门的二维码会务管理系统。今后,在移动支付方式成熟且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情况下,还要完善QR码的个人帐户绑定支付功能,方便读者直接使用QR码在线支付图书逾期、文献复印、书刊破损等费用,真正做到“一码在手,走遍全馆”。

3.2加大宣传普及QR码的力度

现在QR码的用户多数集中在18到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社会上对于QR码的认知多局限于利用商品防伪检测、媒体广告宣传、促销打折优惠等,而没有意识到QR码在图书馆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QR码的应用,高职图书馆应开展大量的宣传推广培训工作,向读者特别是中老年读者普及手机QR码的相关知识,增加QR码的读者体验,使读者了解其作用与使用方法。

3.3加强高职图书馆移动网站建设

目前高职图书馆网站对手机访问的支持度普遍不高,拥有针对手机用户的专业移动网站更是寥寥可数。如果要最大程度发挥QR码的作用,高职图书馆应该建立手机图书馆专业网站,将馆藏资源及服务转换为适合于手机访问使用的形式;要确保移动网站与传统网站的内容不发身冲突,使读者在在两个站点间方便地切换。

四、结语

以碳消耗计算,一张纸碳的消耗是170克,而一个QR码是0.000003克,后者是前者的5600万分之一,完全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4]。在“五位一体”战略部署下,高职图书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中,要清醒地意识到应用QR码对推动图书馆创新服务观念和管理方法,提升整体办馆水平的重要性,要积极学习手机QR码在其他行业应用的成功经验,为图书馆传统服务与数字时代多媒体服务的融合和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02.

第4篇

【关键词】常州科教城 长三角 图书馆资源整合 现状 措施

通常,我们将资源整合的概念理解为依据一定需要,对某种资源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个体、功能结构以及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及重组,最后形成一个新的资源体系。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就是指遵循一定原则、标准和规范,将学校图书馆与各二级学院资料室的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目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正处于混合型时期,很多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本馆文献资源的内部整合。本文首先就长三角区域实施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然后依据常州科教城资源整合的现状,结合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长三角地区主要由上海直辖市,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市,苏州、常州、无锡、绍兴等11个地级市,共计16个城市组成。据相关统计,长三角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地面积的1%;人口总数约7534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9%;2009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94亿元,占全国21.4%,GDP超过1万亿美元。①由此可见,长三角是我国土地占用面积最少,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的推动离不开资源的建设,资源的建设又离不开资源的有效整合。因此,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有其必要性。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将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及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长三角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可行性。根据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实现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整合,离不开长三角地区的图书馆文化建设,而构建这样的文化,首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即有效实施资源整合计划。长三角地区图书馆现有资源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决定着资源整合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顺利实施。

据统计,长三角所辖区域范围内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约100多所,大专以上的院校图书馆达300余所。②这些图书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为长三角顺利实施图书馆资源整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长三角区域实行图书馆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长三角图书馆资源整合现状

1994年,教育部启动了CALIS工程,即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工程,其宗旨是把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自此,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1997年,长三角区域代表――江苏省启动了JALIS工程,即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目标是按整体发展和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全省高校图书馆基础之上逐步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精当的文献收藏系统和现代化的服务系统,形成江苏高校文献保障网络,并与CALIS接轨,借助于虚拟馆藏,获得最新文献信息。

常州科教城是常州市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相对集聚的国家级科技园,园区占地5600亩,拥有高等院校6所,科研院所150多家。构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常州科教城的重要任务,目前已建成拥有2万G容量的图文信息系统和300余万册图书资源的信息平台。在常州科教城内,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运行机制和模式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及实用性。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州科教城在资源整合方面已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形成了科教城内图书馆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调机制。目前,科教城内各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范围、方式及费用分摊等都已达成共识,步调一致,极力完善城内管理制度,为城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

二、实现了资源建设过程中统筹规划,协同调研,联合采购的目标。城内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上,基本步调一致,实现了城内数字资源建设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协同调研,联合采购,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完成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硬件平台的构建,组建了较为丰富的中文数字资源共享镜像站点。在硬件保障基础上,科教城已完成了中国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等国内知名的中文数字资源共享镜像站点的建立。

四、开通了科教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站。科教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站已经为城内高校读者提供免费的共建共享数字资源的浏览、查询和下载服务。

五、采用图书馆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间的相互开放与整合。城内高校图书馆采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间的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OPAC)相互开放,从而为科教城图书馆实现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提供了保证。

六、开通了原文传递服务。城内已经开通了NST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外文文献原文传递服务,读者可以从NSTL收录的重要外文学术期刊中获取所需的原文文献。

常州科教城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资源整合过程中,科教城图书馆资源整合缺乏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目前,很多院系(所)资料室存在管理松散、图书资料利用率极低等问题,且一般只对本院系师生开放,导致校内文献资源共享名存实亡。如何把院系(所)资料室的文献资源纳入到资源整合的大格局中,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的新挑战。

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随着高校发展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教城内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比较缺乏,而人员不足则导致工作环节上顾此失彼,不利于正常的图书馆工作流程。此外,某些高校还存在人员素质偏低,学历、职称、年龄、性别等结构不合理,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缺乏,外语水平不高,不能掌握最新的软件资讯,不会使用相关数据库,缺乏现代信息服务技能,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

正确认识、分析并解决图书馆资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长三角文化氛围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建立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资源整合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要想实现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各部门、各环节长期健康地发展,保证资源整合的有效实施。首先,管理制度的拟定必须科学、合理和规范,由专门组织讨论决定,经过大众讨论,要确保在人人自觉遵守的前提下实施此制度;其次,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严谨和到位,要保证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无原则性矛盾产生;再次,制度的监督流程也要兼顾,及时对制度予以修订和完善,确保整个资源整合过程中始终有一套完备而长效的管理制度在执行。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素质。首先,人事部门应该根据《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精心选择管理人才。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要保证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同时严格要求在馆人员。在适当时候,还可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优化职工队伍,增强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在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他们全面快速地掌握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构建长三角特色平台,有效实施资源整合。一、建立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图书馆网络平台。长三角可以效仿常州科教城的共建模式,将每所高校图书馆联合起来,结成长三角独有的图书馆网络;二、建立长三角图书馆一卡通服务,可以效仿江苏省的省内馆际互借模式,给有需求的读者办理长三角馆际互借借书证或一卡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建立长三角图书馆读者俱乐部,大家可以交流信息检索、数据库使用等方面的心得,也可以定期举办讲座等有益活动,丰富大家的图书馆学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腾飞,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势在必行。而对于长三角图书馆的工作者而言,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创建一种新型的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知、共建与共享。(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图书馆)

注释

第5篇

关键字: 高校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书香社会

书籍是承载民族文化的基因。营造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的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在一些欠发达的中小城市,阅读成为人们的奢望,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多在自己的象牙塔内,没有走出校门,对当地的阅读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以衡水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高校图书馆资源,建立书香社会。

一、衡水地区状况

1.衡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各类人才匮乏,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底蕴不浓厚。由于经济不发达,衡水市书店少、文化场所少,城市基础文化设施不完善,投入不足,难以体现城市文化品味,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2.衡水市公共图书馆状况。衡水市图书馆起步较晚,于1998年开馆,藏书量近10万册。大多是社会捐赠图书,报刊阅览室有30多种报纸和400多种期刊供读者阅览[1]。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衡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1)当前,衡水市公共图书馆面临着与企业相似的境遇,虽然政府仍在投资,但资金相对短缺,无力购置大量资源。(2)设备老化,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衡水市图书馆由于起步晚,当地的经济欠发达,缺乏吸引人才的硬件设施,造成人才短缺。

3.衡水市民阅读状况。笔者调查发现,衡水市民60%以上不知道衡水市图书馆的具置,更谈不上去图书馆阅读,而大多数书店以各种考试图书为主。绝大多数市民每年阅读书籍不超过三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极少有人为了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而阅读书籍,大多为了消遣看一些娱乐杂志、流行小说等。

二、衡水学院图书馆的状况

1.衡水学院于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学校架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衡水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5500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3500多个;现有藏书76万余册,涵盖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期刊1000余种,报纸800多份;音像资料10672套;计算机280余台,可供读者使用的信息点达1000余个;专家研究箱24个。并且衡水学院图书馆有一批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自动化与网络化系统。

2.衡水学院图书馆虽然拥有这些优势,但是仍然沿袭传统的做法,至今没有向社会开放,也没有建立起参考咨询系统,因此难以发挥高校图书馆为当地书香社会建设服务的作用。

三、利用当地高校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

1.图书馆进行阅读指导服务

衡水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人员配备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学科专业齐全,工作经验丰富,可以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特殊需求的读者可以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指导服务,还可以针对读者个人特质与特殊需求,主动建议适合的阅读素材,进而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有助于读者人格正常发展,促进读者心理健康。

2.开展多媒体阅读活动

衡水学院图书馆应开展多媒体阅读,大幅度开展诸如以传播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为宗旨的讲座,这些讲座涉及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因此,学院应主动开展营造“书香学院”,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的活动,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读书,形成“书香家庭”。社区应开展征文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让民众更乐于阅读并妥善利用图书馆。根据我国城市经济较农村发达,市民文化素质较农村居民高,读书意识较农村居民强的特点,我们认为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应采取由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先在全国城市中推进全民阅读,由城市带动农村居民参与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等;可以成立读书俱乐部,书友会,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进行读书征文活动;可以建立各种读书协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工程、家庭读书、亲子阅读、读书(报、刊)知识竞赛活动等,倡导大众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知识的魅力。为了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与创作激情,衡水学院图书馆应对弱势群体开展免费阅读活动,为希望小学下乡送书,资助贫困学生,为住院的读者提供送书、送刊服务,等等。开展网络阅读、手机多媒体阅读。总之,和谐社会需要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阅读的普及和书香社会的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全民族参与阅读,是学习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四、结语

让阅读成为精彩人生的开始,培养全民阅读的风气,引领阅读文化,在阅读中开启智慧,营造书香社会,共享阅读人生,建设一个读书和爱书的学习型和谐社会,是高校图书馆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省略/libintro/sjz_info.asp.

[2]白瑞明.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J].新西部,2007,(20):223.

[3]王立革.市校携手共建书香社会[J].教研探索,2008,(8):6.

第6篇

关键词:MTI教育 借鉴 技术写作

一、MTI课程设置现状

经济全球化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必然要求企业产品文档化。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翻译,而是需要能够将产品信息、产品生产流程等运用中英文进行文档化的技术写作人员。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需要技术文档以减少其在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上的成本投入。

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提到技术写作“是一种技术传播的形式,属于正式写作文体,应用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化学、航空和航天工业、机器人学、金融、家用电器、生物工艺学等诸多领域”。其涉及到一切用于传递技术信息的文本类型,包括技术报告、软件操作手册、工艺流程、各种说明书、招商材料、商务策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培训方案等文本写作。

因此,应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全国159所高校开设MTI专业,以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高校MTI教育要符合市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翻译人才。应市场需求,拓宽MTI学生的职业就业渠道,对MTI教学增加技术写作课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MTI教育与技术写作

(一)技术写作与专业科技翻译

MTI教育培养专业口笔译人才。针对笔译方向,技术写作与专业科技笔译都要求从业人员精通中外语种互译,并掌握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二者相似但又有所不同。Hallman ( 1990) 曾指出,技术写作的目的是告诉读者如何做一件事,而科技翻译则告诉读者别人认为如何做一件事。

科技翻译中从业人员查阅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以全文文本为依据进行翻译,不参与产品研发流程。而技术写作人员获得的文本一般只为提纲、概述等,他们要参与了解产品研发流程,并基于自身对产品的了解,以用针对特定受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文本进行编写。

(二)技术写作丰富翻译人才的服务范围

MTI教育培养的翻译人才更多地为市场提供本地化翻译服务。而技术写作涵盖了本地化翻译服务。与本地化翻译服务相比,技术写作在地域上服务范围更广。前者主要致力于某一国家、地区、区域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特定范围的本地化服务,后者则包括本地化(适用于特定范围)、国际化(同时适用于不同范围)和全球化(适用于国际市场)等服务。

(三)技术写作促进MTI教育下人才发展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变化,“翻译服务”行业日新月异,逐渐演变为如今的“语言服务”行业。据《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称,语言服务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包括翻译服务、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与辅助工具开发、翻译培训与多语信息咨询等内容。

而技术写作是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型翻译服务,是集翻译、创新、创作于一体的新型语言服务形式,符合市场对翻译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三、高校MTI教育开设技术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技术写作在国外的发展与训练

1.高等院校课程开设

高等院校独立开设技术写作专业,如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杜佩奇大学等,荷兰的屯特大学等。德国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也开设有技术写作专业,学制较短,课程设置显著特点是设置职业实践学期。

2.跨专业继续教育

学生在本科阶段修读其他专业,获得学位后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技术写作。如纽约技术大学,学制一到两年。

3.专业协会

技术写作人员注册成为如美国的STC、德国的TEKOM等协会会员,定期交流分享行业信息和学习心得。经常参加行业内人员组织的webinar研讨会,浏览一些如http:/// 和http:/// 等相关技术写作的网址,获取行业最新信息。

国外技术写作训练采取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培训、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如美国STC协会颁发的“CPTC(Th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mmunicatorTM ) ”认证证书和德国TEKOM协会颁发的“Technical Writer(tekom)”认证证书。

(二)对我国高校MTI教育开设技术写作课程的启示

1.教学目标

技术写作课程旨在培养译员在翻译能力基础上的技术写作能力,以满足市场导向性和行业发展要求,拓宽译员的职业就业渠道,提高职业竞争力。

2.教学内容

技术写作原则:

清晰:中心突出,主旨明确,意图清楚。

准确:客观真实,确切无误地传达技术信息。

简洁:以图表、图示、图像等可视信息辅助文字信息,阐明主题。

规范:符合各类文本的专业写作规范。

用户体验分析原则:

用户体验角度:站在用户角度体验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阅读习惯、文化差异、性别、年龄、地区不同来调整文本内容和格式。

目的分析:根据文本用途设计文本风格、写作方式、文本排版形式等。

测试分析:完成文本并交付之前要对文本可用性进行测试,确保有效性,能够切实为用户提供有用帮助。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

3.技术写作对学生要求的能力培养

基本素质方面:从业人员要有足够耐心和细心,确保文本中图片、时间和数字等的精准。同时要有自觉意识,主动学习专业书籍和文章,搜集技术群消息,做到勤学多问、多做笔记、多思考。

技术写作要求技能:文本中英文转换要求从业人员精通中英文表达和写作;文档内容涉及计算机知识以及软件工具的使用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中英双语计算机知识;与前端研发人员以及后端测试人员的沟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工具使用方面:vasont、adobe acrobat、notepad、bcompare、framemaker。

专业领域知识: 技术写作涉及各行各业知识,从业人员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知识,才能向特定受众更准确地传达技术文本信息。

业余提高方面:可以选择国外技术写作在线课程,补充知识。并定期参加一些协会组织的研讨会,掌握学习最新行业动态。

4.师资方面

翻译理论等基础课以校内翻译专业教师授课。软件工具使用方面的知识由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讲解。同时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写作者、本地化专家等作为高校客座教师,为学生讲解实践知识。

5.实践方面

教学采用实例讲解、案例分析、实践训练;技术写作沙龙定期举办,学生个人成果展示、心得分享;开展专题讲座;日常教学与网络授课相结合;在线技术写作群探讨、群论坛、疑难解答等方式互动。

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要求学生参加实战项目训练,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所遇难题、学习心得等做出汇报。

6.学习互助平台建立方面

建立一个翻译工具辅助平台,此平台集合了各种技术写作要用到的软件工具以及技术写作相关的各种信息。学生之间可以及时交流互动,上传分享行业信息,软件使用和文本写作心得,最大限度地辅助学生学习。

四、结语

技术写作作为技术传播手段的一种,能够经济、高效地向特定受众准确传达技术信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要求。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而随着语言服务行业的日新月异,本地化翻译服务需要发展技术写作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扩展翻译服务范围。因此,MTI教育开设技术写作课程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发展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Newmark,Peter.About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 Gould,J. R.&W. A. Losano. Opportunities in Technical Writing Careers [M].New York:McGraw-Hill,2008.

[3] 唐继卫.加强翻译硕士教育工作 适应翻译产业发展需要[J].中国翻译,2010(1).

[4] 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

[5] 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

[6] 王传英,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2010(4):76-79.

[7] Hallman,M.Differentiating technical translation from tech-nical writing[J].Technical Communication,1990(3):244-247.

[8] 苗菊,高乾.构建MTI 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J].中国翻译,2010(2):35-38.

第7篇

近年来,我们把队伍建设作为履行统计职能、提升工作水平的突破口,紧紧围绕“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做扎实工作、跨战略新高”的主题,以打造和谐统计局为平台,瞄准把统计部门建设成为“全市的数据库、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机、重大决策的参谋部、专项普查与考核的承办者、统计执法的行为主体”的目标,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五种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调协作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以此带动统计工作实现“三大突破”(突破就数论数的业务局限,透过数据看发展,让数字更加鲜活起来;突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狭隘意识,建言献策谋发展,使队伍全面活跃起来;突破自我封闭的良好感觉,服务大局保发展,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我们抓了“四个加强、四个提高”:

一、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和谐力

文化是队伍建设之魂。围绕打造和谐统计局,加强统计文化建设,开展了六项主题活动:一是开展统计知识竞赛。平时要求每个职工要熟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要数据要做到烂熟于胸。以科室为单位,全员参与,以应知应会的统计知识和相关数据为内容,组织了一场知识竞赛,并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局掀起了强记统计数据、学习统计知识的热潮。二是聘请专家讲座。从*石油学院请来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全局职工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专题报告,使大家从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学习力,实现领导的转轨——提升领导力,实现员工素养的提升——提升沟通力,感受和创造幸福——提升幸福力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统计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创建和谐统计局的自觉性。三是开展主题演讲。为了把统计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开展了“打造和谐统计局大家谈”主题演讲活动。大家围绕“什么是和谐、如何创和谐、自己怎么办”,谈观点、提建议、讲对策、明志向、表态度,畅所欲言,把演讲会开成了打造和谐统计局的动员会、誓师会、推进会,进一步增添了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动力,增添了在轻松愉悦中相处共事的亲和力,增添了以诚相待共荣共进的向心力。演讲活动结束后,我们专门编印了一本《打造和谐统计局大家谈获奖作品》,在市直机关引起了较大反响。四是弘扬统计职业道德荣辱观。结合学习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局职工中宣传树立了“以忠诚统计为荣,以背叛统计为耻;以实事求是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踏实工作为荣,以哗众取宠为耻;以依法统计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服务发展为荣,以损害发展为耻;以公开公正为荣,以暗箱操作为耻;以严守秘密为荣,以泄漏秘密为耻;以乐于奉献为荣,以追名求利为耻”的统计职业道德荣辱观,为打造诚信统计、服务统计、和谐统计奠定了思想基础。五是重温“铁人精神”、“*精神”接受再教育。20*年10月组织全体职工参观了新落成的*油田历史陈列馆和铁人纪念馆,集中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铁人”精神再教育。职工们被“铁人”事迹和*精神所感染,纷纷撰写参观心得体会,抒怀,以文言志,在全局掀起了学“铁人”、讲奉献、讲实干的热潮。全局共撰写心得体会33篇,我们把这些文章编辑成册,作为统计文化建设的成果和职工思想教育的教材,并对优秀的文章进行了表彰奖励。六是开展“书香统计”丰富文化内涵。号召全体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净化心灵,培养健康的情趣。并集体选购了《细节决定成败》、《*<论语>心得》、《统计调研世界》、《中国统计》、《经济研究参考》、《中国信息报》等一批重点书刊推荐给职工,让职工在读书中享受快乐,得到提高。目前,已自发撰写读书心得体会22篇,在统计信息网上进行交流,书香统计氛围日渐浓厚。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结出了丰硕的文化之果、文明之果,*市统计局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全员受到了增发一个月工资的奖励。最近,又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验收,将在20*年正式授牌。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战斗力

制度是增强队伍战斗力的保障。我们以全员目标责任制为统领,靠目标激励斗志,靠制度管人管事。一是定岗定责,目标化管理。我们把局、队18个科室工作逐一定性定量,围绕全局年度目标分解到科室、到岗位、到人,形成*市统计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按日常业务、重点工作、创新项目三大类细化为9个中项30个小项,每一项都制定出无可争议的考核标准和兑现办法。使人人有压力、有动力,靠个体的创造力增强集体的战斗力。二是健全制度,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数据质量监控评估、统计信息、基础规范化建设、后勤保障、统计分析审批、经费支出、请示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在统计数据管理方面,实行内部严格审核,一个窗口对外。科室召开专业会议、对上对外提供相关资料、接发公文和会议通知、经费车辆管理等等都有一整套的规范管理办法,做到了管严管细,不留死角。三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多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单位把职工放在心上,职工就会把事业装在心里。从关心职工的健康出发,每年组织一次全员体检,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先后有8名职工通过体检发现了重大疾病或隐患,都得到及时治疗。从关心职工的生活考虑,每逢重要节日,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谋取福利,改善生活;对离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进行走访,送去温暖。从改善办公条件考虑,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更新办公桌椅123套,添置微机50台,并为每名职工购买了简易颈椎牵引器,用来缓解办公疲劳。从关心职工思想出发,发动大家积累统计工作中的“感动瞬间”,抓住统计人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在统计信息网上进行交流,互相激励,互相学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管理,使职工时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组织的关怀、大家庭的温暖,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统计工作,为统计事业增光添彩。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凝聚力

作风是队伍内聚力的外化表现。我们在实践中,一是靠弘扬正气取信。领导班子带头,坚持一视同仁,不搞亲亲疏疏;坚持团结协作,不搞分工分心;坚持公开公正,不搞小恩小惠;坚持民主决策,不搞独断专行;坚持任人唯能,不搞平衡照顾;坚持和睦相处,不搞勾心斗角;坚持清正廉洁,不搞假公济私,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有话讲在当面、坦诚相见、和谐共处、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二是靠求真务实树威。全局上下倡导“不看平时说什么,关键看做了什么”的风气,以一种踏实的干劲、平常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对待工作、对待同志、对待名利,从而树立了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数据敢于较真、对违法现象敢于处理、对上敢于说真话、对统计信誉敢于负责的队伍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三是靠榜样力量励志。我们注重从内部挖掘潜力,发现亮点,树立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大家,并且与推荐提拔干部、启用优秀人才紧密挂钩。仅20*年,经积极向上推荐,有3名同志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经过公平竞争上岗,有11名同志走上了科级工作岗位。同时,对15名干部进行了岗位轮换。这样,使大家都受到了激励,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动力,整体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

四、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力

业务是队伍建设的主体。在做好日常性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我们采取“三抓”促进全员素质再上新台阶。一是抓创新,挑战自我。统计工作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自我加压自我挑战,也是锻炼队伍提高队伍。近年来,我们大胆推行了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实现了由通过财务报表推算到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完整调查体系的转变,中国信息报专栏刊发了我市的具体做法,多家兄弟省市来我市进行交流;探索建立*高新区经济核算指标体系,结束了长期以来只有技工贸总收入,没有分产业增加值和GDP总量的局面,为评价高新区发展和全市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参照国际上通行的绿色GDP核算方法,开展了*绿色GDP模拟核算,并获得了初步核算数据,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积极落实哈大齐工业走廊跟踪监测统计,为*发展接续产业乃至全省工业重大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这些统计方法制度的创新,背后是大量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是统计队伍能力和水平的一次升华。二是抓热点,展示自我。统计工作不仅仅是一组组数据的简单提供,更重要的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及时反映动态,提出建议,参与决策。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汇率调整、油价波动、投资效益、住房价格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向决策层提供统计专呈81期,每期针对一个问题用数据讲明现状、分析原因、预测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仅20*年,市领导对统计专呈批示20余次,多次在公开场合引用和提出表扬。三是抓服务,实现自我。我们通过定期汇报有关数据和预测情况,让领导心中有数;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效果;通过编印资料手册,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配合全市“两会”召开,我们连续三年印发了《数据解读:*发展的新轨迹》、《数据盘点:“十五”变化与辉煌》、《亮点:又好又快的20*》,为“两会”的成功召开营造氛围、提供参考,得到了市领导和各界一致好评。正是在业务建设上长抓不懈,统计工作的视角更加开阔,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工作成果,整个队伍建设也由此迈上了新的高度。

第8篇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颈内动脉剥离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用药依从性

Influence of Continuity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LIANG Xiang-ming,LAI Cai-y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2):098-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ity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Method:A total of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ripping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n=25) and the control group(n=25).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discharge guidanc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ntinuity of nursing care was given within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of two groups after 6 months of discharge.The application of QOL C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30) questionnaire to physic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state of 4 functional sub volume to evaluate two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6 month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medication compliance.Result:After 6 months,1 patient had dizziness discharge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 case had neck restricted activit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5 patients had dizziness,3 cases had neck activity limitation,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Medication compli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aoming City,Maoming 52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2.025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服务,其以患者为中心从医院延续到患者家中,是在护士和患者与其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互动,一种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是为了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其是将颈动脉内膜切开并将增厚的内膜剥离而使血管再通的一种手术[2]。由于颈内动脉剥离术患者出院后中断了专科护理,而患者家庭照护人员陪护经验和相应的医学护理知识相对较缺乏,容易使患者出院后引发各种并发症及意外[3]。而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记录与延续性了解患者个人信息、临床资料及病情,对护士更好地掌握患者情况有利, 也有利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电话随访和家庭回访[4]。本文通过对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颈部血管彩超等方法,筛选50例颈动脉狭窄≥5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内动脉剥脱术。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近1 年可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试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平均(65.68±2.56)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1~79岁,平均(65.65±2.5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给予延续性护理。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并只接受患者的复诊或电话咨询。出院前护士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健康宣教,由于患者为老年人多合并基础病,告诫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并且生活要有规律,宜进食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的软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戒烟,减少血栓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指导患者经常练习颈部运动以防止发生瘢痕挛缩,教育患者做好血压监测,并嘱咐患者在出院期间口服抗凝药的时,需对凝血时间进行定时复查出,并提高服药依从性,防止血栓再形成,教会患者对有无出血倾向进行自我观察,警惕迷走反射、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如有头晕,视力障碍、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告知患者禁止进行颈部按摩推拿以及防止发生外力撞击。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建立出院患者健康档案,根据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住址、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情况、家庭情况、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等项目对每位患者建立档案。(2)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延续护理方法,根据家属对患者康复的支持配合以及家庭护理的需求等情况,建立患者家庭护理档案和回访登记表, 有针对性的根据护理档案制定护理方案,有持m性、专业性对患者进行家庭护理与指导。(3)成立相应的延续性护理小组,为出院的每位患者提供健康随访,并根据为患者提供的相应的疾病知识手册对患者生活中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4)在延续护理回访登记表中对患者出院后复诊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并标记在日历上做好提醒,同时交由专门护士保存,及时提醒患者准时来院复诊。(5)护理小组人员对患者定期电话回访,以对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定期自测血压以及家庭自我护理等情况进行了解,并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饮食、功能锻炼以及休息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如患者有遗忘的内容,需再次详细向其宣教直至理解,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强调树立正确护理意识以及遵守家庭护理要求的重要性。(6)可借助患者家属的力量,从患者家庭照顾者中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家庭护理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详细了解, 并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体化解决方案以及提供健康教育等。(7)定期就患者家庭护理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讲座,患者家庭中也可相互交流护理心得,提高认知度,促使其更好地落实。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根据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30(QOL-C30)问卷[5],以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4个功能子量表对两组患者出院 6个月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每项分值1~5分,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将用药依从性分为三个等级,完全依从:患者能完全按照医嘱用药;一般依从:患者基本有按医嘱用药,时有用量不准、漏服等不规范行为;不能依从:患者经常不能按医嘱用药,甚至未经医生同意便自行停止用药[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1例偶有头晕,1例颈部活动受限,而对照组5例偶有头晕,3例颈部活动受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0,P

2.2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比较 试验组QOL-C30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各功能子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率为72.00%(1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8/25)( 字2=8.01,P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及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一种使患者出院后仍能持续得到相关卫生保健,以促进其康复,可使卫生服务成本及再住院率降低,对社会经济效益起到良好作用[7-8]。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其已经解决大部分的健康问题,但许多患者在出院后回到家庭中仍有各种健康问题出现,因此,患者出院后仍然有较高的健康照护需求[9]。美国老年协会于2003年对延续性护理进行了定义,即延续性护理是经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计划,其中包括经由医院制订的出院指导计划、转诊、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在社区后对患者进行持续指导与随访,以保证患者在同一健康护理场所或不同的健康护理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连续性与协作性的护理,一般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10-11]。颈内动脉内膜剥脱(CEA) 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是一种具有高风险性的手术,而目前CEA 是最简单、最经济有效的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方法[12-13]。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QOL-C30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各功能子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颈内动脉剥脱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预防远期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雨昕,杨茜,李娜,等.微信在中青年慢性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2):166-169.

[2]徐旭东.颈动脉狭窄行内膜剥脱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824-825.

[3]潘文妍.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后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58-459.

[4]杨晓君.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J].今日健康,2015,14(3):191.

[5]肖锡波.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6):68-69.

[6]贾焕琴,李晓芳,武艳,等.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8):1237-1239.

[7]钷.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2-213.

[8]许继晗,苏永静,黄贤丽,等.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83-86.

[9]张晋峰.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5,29(3):1142-1144.

[10]魏梅,陈焕娣,谭静,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9):1473-1475.

[11]杨晶.浅谈援护中心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8):2915-2916.

[12]凌静,谢丽叶,陈莹,等.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对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33):7467-7469.

[13]曾而明,徐春华,陈超,等.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临床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4):338-341.

[14]葛兆敏.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97-98.

[15]李晓娟.延续性护理实践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30(17):2164-2166.

[16]任晖,李明子.出院后健康指导对胃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73-776.

[17]栾雯,邵红,景淑文.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44-245.

[18]张勇,白珍,张国强,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2012,40(1):8-10.

[19]王敏,李玉琢,李莉艳,等.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2,40(4):490-492.

第9篇

关键词 E-learning 尔雅通识教育平台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D-learning、M-learning、B-learning、U-learning 等学习方式。然而,后续多种学习方式的出现,都依托于E-learning 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那什么是E-Learning 呢?E-Learning 就是基于Internet 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卫星广播网)开展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与当前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题库、案例等数字化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发展。E-Learning 的兴起将为教育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尔雅通识教育平台的诞生和成功运行则是E-learning学习方式的一个成功典范。

1 当前尔雅通识教育平台的E-learning模式在国内高校发展现状

21世纪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知识广博、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这已严重影响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因此,尔雅通识教育平台以全人教育为理想,汇集国内外名师,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吸收了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发展经验,设计出具有尔雅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系统和第二课堂。

目前,国内大约有600多所高校纷纷引进尔雅通识教育平台,不仅拓宽了各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资源,缓解了学生们选课难的问题,而且这种E-learning的学习方式,一方面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理念和体验;另一方面也对高校长期盛行的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模式发起了挑战。

2 尔雅通识教育平台产生的积极影响

尔雅教育以国外先进教育体系为参照,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经过精良的后期加工制作,为学子呈现出最优质的通识课程。尔雅通识教育公司为高校学子提供的这个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对学生、高校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教育理念新。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场地开展的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而我们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都大大加快,低效率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发展需求。而以尔雅通识教育为代表的E-Learning学习模式,则给解决传统教育面临的这个难题带来了曙光。

网络时代的到来,E-Learning 的兴起,给学习者以新的思维和媒体应用,而尔雅通识教育平台的推广,逐渐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结构,从传授课本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这种聚“自主性、开放性、进阶性”为一体的全新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重在“教”的理念,而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这正好契合了E-Learning 自主、个性、创新的新教育理念,也正是E-Learning 最能够发挥优势的方向。

(2)教育方式灵活。E-learning的学习方式之最大优势就是不受时间、地点、空间、传授者等因素的限制,可自由选课、自由安排学习时间,随时随地与老师和同学在线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这种网络学习非常方便,有着传统教育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尔雅通识教育平台则恰恰提供了全新的灵活的教育方式,其主要产品为尔雅通识课学习系统和第二课堂,最大的特色表现为:足不出户就能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提供internet就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课程知识,开拓视野;网络学习方便、自由。

(3)优质资源共享,资源效益最大化。尔雅教育企业邀请了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知名教授、学者亲自授业解惑,经过精良的后期加工制作,为学子呈现出最优质的通识课程,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目前尔雅教育视频已经完成2000多位名家、名师拍摄制作,拥有全部独立知识产权,内容涵盖经济管理学、教育社会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学、哲学、医学、农学等10个专辑,近80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系列的选题和讲授名师均由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精心策划挑选。尔雅教育平台提供的课程和讲座的授课老师都是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诺贝尔奖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这些优质的师资力量有力地保障了所有视频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针对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生而言,优质资源共享,能够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适当减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资源共享上的不公平。

3 尔雅通识教育模式的不足

(1)对学生教育管理困难。尔雅通识教育平台提供的网上在线学习方式,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捷性、灵活性和极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它也使部分学生钻了网络学习的空子,刷课时、视频开着却干别的事等现象,这种网络的局限、管理的困难再加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自律性不足等情况,最终这种初衷很好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有可能流于形式而达不到最初的预想。

(2)缺乏面对面互动教学的情景与效果。虽然尔雅通识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覆盖学科门类丰富、教育师资力量强硬的优质资源,但是在线互动交流是由助教完成而非名师本人,这对师生交流的效果就已经打了折扣,既少了情景的刺激,又缺乏现场课堂讨论、激辩的气氛的拉动。

(3)绩效评价不易。尔雅通识教育企业倾力打造的数字化教育和学习平台,花费的前期投入自然不菲,而且各高校引入这个平台,也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课程平台连接、购买网络课程版权等方面投入不少。但对于网络学习的绩效进行正确的评价不太容易。一是通过网络学习的学生获得的收益很难量化,很多收益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取得的,并不会在某门课的分数中就立即显现出来。二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诚实性也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4 提高尔雅通识教育模式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4.1 政府应重视并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积极构建一个合理的E- Learning 物质平台。尽管有人在批评高投入没有带来高效益,但从全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看,各国都在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抢占教育的制高点。而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学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信息技术条件, 改善数字化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像尔雅教育平台这样的E-learning教育方式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也才能把这种自主、开放、创新的学习方式推广开来,为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见识。

4.2 企业和高校应加强对在线学习平台的管理

由于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和非现场监督等特点,因此更需要销售产品的企业和使用产品的高校加强管理。企业方面要从产品题库设计、参考书、辅导资料的选取等方面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管理,高校方面则要在配备助教、助教在线交流、考试设计和批阅等方面对网络学习者加强管理,尽最大可能提高网络学习的绩效。

4.3 企业应建立双向反馈机制,更好地查漏补缺

尔雅教育集团能够提供10个专辑近80多个学科门类的网络学习资料,作为通识教育这一块,其内容覆盖面已经比较全面和广泛,但我国的高校学生的专业、背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也千差万别,因此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出售产品的教育企业而言,要及时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及时更新自己提供的产品,那就要定期对教育产品的使用者进行调查和回访,看他们有什么新的需求?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设计与开发这一重要环节中,需要研究人员深入到课堂,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量身定做才会实用。设计者要了解需求,基层参与人员要如实反映情况,这样才有利于E-learning学习方式的发展。

还有对使用者绩效这一块也要进行调研,效果差的产品也要及时淘汰,效果好的产品着力推荐。设计开发人员要特别注重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推广性,实现其高效率推广。因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教育网络平台的提供者也要践行E-learning的创新教育理念。

总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平台作为中国E-Learning领域推广和应用的典范,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领域开始初步显现它的重要影响。虽然由于目前的条件和基础的局限,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但作为信息时代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的E-Learning学习方式,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将会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还将会有更多、更好的类似于“尔雅教育”的网络课程或网络平台涌现。

参考文献

[1] 李瑛,荆卫东.传统学习与E-Learning 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7).

[2] 赵兴龙,何克抗.E-Learning 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营销模式

当前,微博已经成为媒体营销的主要方式。而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要想积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应该积极借助这一形式,能够实现用户的实时交流与互动,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图书馆的积极向上发展。

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模式的定义与意义

对于图书馆营销来说,主要是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的。它的范围主要包括服务成本、提品、服务形式以及推广技巧等。而高校的图书馆将营销理念引进来,并且与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核心的原则相结合,能够使图书馆信息市场得到拓展。所谓图书馆信息营销,是图书馆借助对信息需求的调查、收集与分析等,借助馆藏丰富的资源,并且针对信息特点,在营销理论的作用下展开的经营活动。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营销管理来说,首先能够帮助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随着刚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使得高校图书馆建设应该与学校发展相协调,能够对学校的总体水平进行积极的反映;其次,能够对读者服务形式进行合理拓展。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现状,创新型服务能力不够。引入先进的营销理念,能够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积极了解,还能进行合理开发信息资源等,能够为读者主动、积极地传递信息[1]。最后,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还能帮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面对图书馆“藏”与“用”的矛盾,大部分的文献资料不能发挥其拥有的价值。因此,图书馆与读者的积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使读者的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

2高校图书馆应用微博信息服务营销模式的合理建议

2.1重视信息资源采集的根源,鼓励读者的积极参与

合理借助微博的形式,能够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使之能够将前期的采购用户需求工作更加合理,以此能够对用户需求进行仔细划分,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因此,就能借助读者信息要求的导向作用,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做好。针对高校图书馆中最具价值的资源,就是纸质文献的数量。所以,高校内图书、期刊以及报纸等资源比较多,而且都是比较系统、完整与具体的,因此能够将更多的信息采集内容综合起来。借助微博积极与别的高校沟通与互动,能够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一定提升,以此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2.2通过一些有益活动的开展,激发读者的兴趣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能够借助“微群”、“微话题”等形式,进行公益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例如,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图书资源比较紧缺,可以进行向贫困山区学生的赠书活动,还可以借助讲座、读书心得评选活动等,能够通过活动的作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外,针对一些具有挑战心理的学生,可以开展有奖活动,借助大转盘等方式,使获奖者得到一定的奖励,能够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以此增加图书馆的人气[2]。另外,针对微博的互动性特点,可以进行与粉丝的互动,能够将更多的网民吸引到图书馆微博中来,使图书馆粉丝的数量得到增加,以此促进图书馆影响力的扩大。通过微活动平台的形式,并且借助图书馆的组织,以及粉丝的热情参与等,能够促进图书馆微博知名度的提升。

2.3加强对社会热点名人的关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浪微博的积极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名人效应有关。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面对的群体与用户大部分都是大学生,而且还没有融入到社会中去,因此对社会的好奇心较强。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对知名作家、学者微博的关注,并且积极语气沟通互动,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图林老姜、老槐等等,还要对图书馆界的动态进行实时关注,能够了解到当前图书馆学的最新动向。另外,由于这些知名学者、作家以及协会对当前图书馆学术、事业以及生活资讯等方面的了解范围较广,能够了解到一些普通人触及不到的领域。因此,应该加强与其互动交流,以此也能够为读者展现丰富的阅历与宽阔的视野等;还能够促进交流与繁荣等。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该积极对图书馆界学者专家微博的积极关注,从而能够增强图书馆的文化底蕴,拓宽视野,以此还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等[3]。

2.4发挥实时咨询服务的作用,注重“活”答案的设置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积极利用了自助借还书服务系统,能够使得很多业务较强的人员得到了解放,使其能够投身于咨询服务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馆员的积极培训,对日常的咨询服务进行管理与负责,对不同读者的问题进行解答。如图书借阅、馆藏书目信息的查询,以及数字资源的如何利用等。另外,馆员还可以借助微博的搜索器,对图书馆的信息进行及时搜索,借助微博的及时性、碎片化特征,能够使很多读者的一些渴望问题的答案得到解决,还能使搜索引擎中的过期答案等的遗憾得到积极弥补。因为微博的实时性较强,这样也能为图书馆树立一定的权威性,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综上,高校图书馆积极借助微博这一营销平台,能够积极改进以往的服务模式,可以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从而能够让读者积极感受到图书馆的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者来说,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合理采取积极举措,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业务水平,加强对微博平台的积极运用,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走向高水平的发展道路,促进其健康发展。

作者:骆瞻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左效春.浅谈微博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与改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4):88~89.

第11篇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develops the library specialists intelligence resources the angle, elaborated uses the talented person should take maximum limit to stimulate individual potential as heavily; Drove that the talented person should take establish the science reasonable incentive mechanism as heavy; Fosters the talent should take nimble multi-channel training as heavy.

关键词:图书馆 人力资源 开发 智力资源

Key words:Librar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telligence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74-02

当前图书馆在人才问题上面临的困难,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才资源开发不当造成的。因此, 要不断深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再认识, 要重视专业人员智力资源的开发, 在合理使用人才、科学激励人才、多渠道培养人才这三个方面, 我们还有许多观念要更新、许多实践要创新。

一、用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为重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较大进步。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等改革措施的实施, 较之以前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好的人才环境。但从充分开发专业人员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的角度来考虑, 我们还应该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专业人员的能力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接受的工作任务所决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工作任务分配”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步骤。图书馆的“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 图书馆工作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 其二, 如果岗位设置是合理的, 在这些岗位上是否安排了合适的专业人员。

如果业务岗位本身设置得不够科学合理, 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因人设岗, 那么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开发专业人员的智力资源就无从谈起。图书馆工作效益最终体现在读者服务工作中, 业务岗位设置是否合理, 应体现在是否按照读者服务工作的需求来配置岗位; 是否根据读者需求量来设定人力(没有服务需求就要及时撤消岗位调离人员) ; 是否积极开发服务需求, 使之适应图书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才能有效实现第二个层面的目标。

合理安排专业人员的工作任务, 就是要根据图书馆的总体目标、人员状况、工作岗位及其内容, 制定专业人员“工作安排计划”, 依据工作安排计划来有效分配专业人员的短期任务或长期工作。制定“工作安排计划”时主要应考虑①服务项目的完成质量(是否最大限度使得读者满意) ; ②员工技能的提高(高级专业人员是否在其中最大发挥了个人才能并能否给予初级专业人员适当的指导、后者能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 ; ③员工激励(是否尽量使专业人员获得职业满意感、是否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否符合专业人员个人的职业兴趣) 等各方面的因素。

第二, 关心专业人员的职业兴趣。图书馆是专业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不管是信息咨询、文献加工还是一线读者服务都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但各类专业人员的职业兴趣又有较大差异。比如有的专业人员虽然担任管理工作, 但也许他并不愿意在安排下属工作、与馆领导沟通等方面耗费精力, 只对纯技术性工作感兴趣; 或者有的专业人员虽然咨询服务能力很强, 但更渴望负责一个部门的全面运行。

潜在的职业兴趣是一种长期保持的受情绪支配的激情, 这种兴趣与个性杂乱地交织在一起, 并由此产生了能力与习惯的模糊组合。潜在的职业兴趣并不决定一个人善长于什么, 只是决定哪种活动使他们感到幸福。有研究表明, 工作与个人潜在的职业兴趣越匹配, 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就越高, 个人潜能就发挥得越大。

图书馆关心和了解专业人员的职业兴趣, 有时并不一定表现为某一专业人员安排实质匹配的工作或直接改变其工作岗位, 因为不可能有足够多的职位与相同职业兴趣的专业人员相匹配(比如大部分专业人员都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而不愿意从事重复性的枯燥的工作, 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恰恰决定了它的工作任务大多是重复而单调的)。关心员工的职业兴趣有时表现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必要程序, 当新的专业任务出现或某一专业岗位出现空缺时, 图书馆管理层可以尽快弄清楚谁具备这些新任务和岗位的工作技能, 或谁看起来能最快地适应这项工作。

此外, 关心员工职业兴趣也能使专业人员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关怀自己成长和工作愉悦感的良好环境中, 这样能增加他们的组织认同感, 促进他们为了报“知遇之恩”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二、激励人才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重

激励是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诱发其高亢情绪和积极行为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公正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 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 合理地提高高智力劳动者的收入等等。如上海图书馆对创收岗位的情报服务人员按照完成工作量和实际创收指标进行分配, 超额工作就超额奖励; 而对非创收岗位的参考咨询人员则通过业务考试竞聘, 上岗者享受特殊津贴, 年度考核如果服务工作量饱满、社会效益好、服务内容有创新者再给予奖励。这样, 无论创收和非创收岗位, 只要是高智力劳动, 都给予优酬。

然而, 无论哪一个图书馆, 过多地依赖物质激励都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 科学的激励机制不仅仅包含公正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马洛斯著名的需求五层次论来看, 人的需求是依次要求、依次满足、逐级上升的, 而满足了的需求则不再是激励因素, 而是保健因素。在不同的职业阶段, 专业人员需求的层次和程度有较大差异: 当个人经济条件较差时, 其低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就较大; 当个人经济条件和待遇较好时,高层次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相应增强; 而随着年龄的增大, 专业人员对中间层次(自尊、社交、安全) 需求则变得较为强烈。因此, 科学的激励机制强调在总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下, 适当注意专业人员差别各异的需求。如给予某些专业人员更具创造性的任务, 对他们来说压力越大工作效率越高, 压力是一种更高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激励。

三、培养人才以灵活的多渠道培训为重

重视内部培训。在人才建设方面, 职务和报酬是第一杠杆, 学习和提高是第二杠杆。许多图书馆都知道员工培训是一项极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并不重视, 或者缺乏长远性、有计划性地培训员工、提升素质的培育机制, 当业务发展需要得不到人才的满足时, 大部分图书馆首先想到的是引进、招聘, 而不是在现有的人员中发现培养所需人才, 图书馆应该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人才建设原则, 高度重视内部专业人员的培训。

鼓励专业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除有计划地选送专业人员参加培训班、鼓励和引导员工参与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定期派人外出参观及与兄弟馆交换馆员等各种灵活的培训方式外, 还要强调专业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 各类专业人员能者为师、轮流讲演, 为同事讲解新的专业知识, 介绍工作心得和经验。深圳南山图书馆自1999 年起就组织了馆员沙龙, 半月一次, 每次由1 人主讲, 共同讨论, 互相启迪。一改过去一人讲大家听的方式, 既活跃了学习气氛, 也锻炼了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互教互学, 取长补短, 不仅拓宽了专业人员的知识面, 增强了专业人员的合作精神和相互之间的了解, 而且节省了人员培训的成本有时最好最省钱的老师就在我们馆员中间。

有的图书馆采用建立专家采访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的方式, 集聚社会智力资源, 但不要单一地为采访、为咨询而设立, 更不要流于形式。在采访、咨询中还要诚恳地向专家们学习, 并注意总结学习经验, 在工作中培养我们自己的行业专家。

充分开发专业人员的智力资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多方面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 本文仅从以上几个不甚全面的角度, 阐述一些个人思考心得, 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同仁关注和研究图书馆专业人员智力资源的开发。

“人才蔚起事业兴”。缺人才、弃人才的图书馆会走向衰败; 而得人才、用人才的图书馆必然事业兴旺、前途光明无限!

四、网络是种现代信息存储、运载、流通和传播的手段,给图书信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契机,同时对图书信息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笔者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图书信息管理的工作者,认为加强图书信息管理人才自身建设,至少要注重服务意识、分析能力、综合知识、职业素质等四方面的培养。

1 服务意识的培养

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必将引起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集成管理系统的应用、书目数据库技术、数字文献、网络信息服务等一系列IT技术成果,使传统的图书文献信息的载体、组织、运行方式等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资源转变为分布在世界各个网站上的以磁盘、光盘、硬盘存储的数字化文献或非文献信息数据库,信息资源的组织通过网络动态地围绕用户某些需要来进行。以新型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非书资料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便于检索、传递迅速、复制方便等优点,成为收藏的重点。作为信息服务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信息服务,由此也进入了一种新的环境。

图书信息管理部门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多种载体并存以及文献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延伸,成为未来图书信息发展的方向。网络时代下,图书信息管理部门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楼,而是一个向社会,向广大用户传递信息的新平台。这种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的根本变化带来的图书管理工作和服务方式的根本变革,要求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化服务,变资料服务为主为信息服务为主,才能适应网络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主动培养自己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善于随时发现与利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了解和掌握各科学的理论新动向,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服务。

2 分析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知识量、信息量成倍增长,记录知识和信息的载体种类繁多、形式复杂、分布广泛,各种文献资料越来越多,给藏书建设、图书管理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内容。

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应从简单的管理文献转变成有效地辅导人们如何选择和利用文献,尽可能地减少研究者的阅读量,让用户在有限的、宝贵的时间内,多看最有价值的东西。为此,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分析、筛选能力,使自己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将本地区、本部门的图书信息资料,将分散而无序的其他信息系统的新近文献、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创造性劳动,重新进行科学而有序组织,组成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时为用户提供最佳服务,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最好途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做现代图书信息的操作员,更应该成为分析、筛选文献信息的专家。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使广大用户充分地利用文献资料,提高图书信息资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实用户的信息需求。

3 综合知识的培养

如今,各图书信息管理部门大多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大部分管理人员已经能够熟悉自己的业务管理,熟练地进行借、阅、藏等日常管理。但随着传统的收集、存储和文献传递服务逐渐转向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深层次、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就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这样的服务是涉及许多学科的综合,与以往传统的服务相比要求具有更宽泛的知识面,要求图书信息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学科理论素养。

因此,适应时展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关学科知识。如: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能及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组织、控制和提供利用的技能;要提高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否则就无法获得国际上的信息,无法了解最新的国际动态;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包括著作权、版权法等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要掌握一定的公关礼仪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与人沟通协调能力。

当然,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无法成为全才,图书信息管理人员也不可能什么都精通。但网络时代的图书信息管理人员要有什么都想知,什么都想懂的求知欲望,要有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能力,要有善于借助他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不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起到“导航”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服务实践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宗旨是面向用户。图书馆因用户的需要而产生,为了用户的利益而存在。在当今信息——知识社会,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

1.1 跨越时空限制

网络环境下,用户需要随时随处的享受服务。从服务时间上看,用户需要从限时服务到不间断每天24的小时服务;从服务空间上看,用户需要从固定馆舍建筑内提供服务到克服空间障碍获得零阻止服务。

1.2 高效率便捷化

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用户希望信息服务更加的方便及高效率。同时由于科技文献日益增多,文献老化不断加剧,科学研究不断向相关领域扩展,学科的交叉性也越来越强,许多课题需要大量的最新信息,用户信息需求注重新颖性、时效性及准确性 [1]。

1.3 全方位深层次

全方位的服务需求首先需要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除了传统提供教学和科研有关的专著和期刊外,还需要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及内部资料以及多媒体电子文献、声像型文献,甚至实物信息等等全面的文献体系。其次用户要求多样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如一站式服务,各种贴近用户需求的培训讲座、导读工作等。需求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和课题研究前瞻信息。

1.4 质量至上

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和电子出版物的涌现,极大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使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图书馆的用户来说,需求信息,无论是图书馆收藏的,还是通过网络获取的,用户更关心的是最终服务的结果和效果,及更为关心信息提供的质量[2]。

2 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

2.1 确立用户的中心地位

国内外许多图书馆学家都十分重视用户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如著名的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中就有三条与用户有关(每个用户有其书,每本书有其用户,节省用户的时间),杜定友先生“三要素说”与刘国钧先生的 “五要素”说都充分强调了“用户”对于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性,故此高校图书馆依旧毫无特例。

2.2 树立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意识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把“用户第一,服务至上”作为馆训,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和深入落实,只有思想上树立了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意识,才能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才能推动馆员钻研业务,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周全上乘的服务。

2.3 建立面向用户的服务过程

面向用户的服务过程是指图书馆从用户接触图书馆到利用图书馆的整个过程活动中,一直围绕面向用户,满足其需求所经历的所有内容和环节。用户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循环往复的“过程流”,所以要研究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工作,必须对服务过程加以系统的分析。鉴于此,笔者依据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过程,即为:采购——编目——咨询——流通——交流展开论述。

3 高校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服务实践

3.1 以用户需求为主的资源采购

高校图书馆首先需确立用户在采购工作中主体地位,针对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专家等不同的用户群,分析他们对信息资源的各方面需求,从采购资源内容和结构考虑,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多种方式的荐购提供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资源体系,可通过用户自荐(即用户合理地推荐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4])、学科馆员荐购(学科馆员可以充分地发挥优势,利用对所负责的学科的熟知,以及平时工作中及用户对该学科资源的利用情况,负责向图书馆的采购部门进行荐购。就能够从学科资源建设的角度, 全面系统地选购一些该学科有用的信息资源)、各个学院(或系部)需求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购。

并且合理、协调增加了数字资源。通过采访、定购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或对网上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开发并将其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提供给用户[3]。

3.2 方便用户利用的资源编目

文献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方便用户需求的编目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合理确立信息资源组织与编目的对象,由于内容品质、资源稳定性、馆藏发展以及图书馆资源限制的问题,图书馆不可能也不应该编目所有的网络资源,因此适当的资源体系的选择与编目至关重要。需要结合实际确定编目资源的优先;其二,根据用户任务提供编目数据。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简称FRBR)它定义为用户对书目数据的使用,包括发现实体、识别实体、选择实体、获取实体。FRBR作为一个简化编目的方案,从崭新的角度和思维探讨书目记录的结构和关系,它使编目工作从注重文献的物理形式到注重著作的创作内容和创作过程[5],它可以把更形象的书目结构呈现给用户。其三,提供适应个性化检索的编目数据。应该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户的变化,建立用户模型,根据每一位用户的不同需求、特征,提供不同的检索界面及相匹配的信息内容、信息格式等。

3.3 适应各类用户的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为一般性的咨询和专题咨询。一般性的咨询是对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给予帮助和解答。专题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定题服务、情报查新、文献代查代检等各种服务项目[6]。

图书馆应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的参考咨询,将传统的参考咨询和通过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建立网络在线参考咨询两者结合起来,不断密切关注新环境、新技术(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图书馆服务,Web2.0/3.0各元素的运用),尽量融入用户的“情景”中去,不断创新图书馆服务。

3.4 方便用户借阅的流通服务

3.4.1 一站式检索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对于高校的用户来说,在利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时, 往往希望尝试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希望能够通过统一的界面集成化检索不同介质和不同格式的分布式信息。图书馆实现了对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综合管理,印刷型文献编目、著录、标引应与数字资源加工技术有效对接,就为一站式的检索提供了实现的理论基础,更好符合用户的检索,借阅需求。

3.4.2 集成化流通

图书馆的一个流通窗口相对集中地管理和提供某一专业领域的各种载体、各种类型的文献。进入图书馆的用户,如果需要某一专业领域的各类文献,不必东奔西走便可得到满足。用户查看借阅情况、出借、续借书刊或下载获取全文、申请全文传递等,都能在一个服务窗口得到满足。这种模式以节约用户时间、方便用户利用为目的[7]。

3.4.3 便捷式自助

便捷的自助服务能够使用户置身于书的海洋,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图书馆开展便捷式自助服务,如自助复印机、自助扫描仪、自助缩微阅读机等,特别是自助借还书机。这样用户就可以不受以往借、还书时间和不同地点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在同一台机器上办理借、还书等手续,减少和避免排队和长时间的等待。

3.4.4 建立多种交流、反馈模式

高校图书馆开展全方位的用户交流、反馈模式主要有三种:(1)教育培训活动。图书馆开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用户的信息利用技能。(2)学习交流活动。高校图书馆开展导读、讲座、新书推荐、学术研讨等活动,引导用户交流学习心得、掌握交往技巧、提高学习效率[8]。(3)用户意见和建议。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方式,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用户意见箱、留言板、投诉电话等渠道,广泛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的意见、建议,加强与用户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提高用户满意度。二是利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如微博、网络论坛、网上用户留言板等多种方式来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推进高校图书馆面向用户的用户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白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2):111-112.

[2] 刘大鸣、张启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75-76.

[3] 易红,徐军华.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业务重组案例及启示[J].情报杂志,2006(8):122-124.

[4] 张丽萍.高校图书馆网络采访工作的新认知——基于用户阅读倾向以及文献利用率分析下的图书采访[J].现代情报,2009(5):159-162.

[5] 丁怡玮,张恒.略论图书编目工作与用户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86.

[6] 刘林霞.浅议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36-37.

[7] 丁枝秀.高校图书馆流通窗口一站式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志,2008(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