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优秀案例

建筑设计优秀案例

时间:2023-06-12 14:4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设计优秀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设计优秀案例

第1篇

1.1缺乏应用型教材支撑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教学改革措施

2.1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效果评价

3.1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3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素养,有益补充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2篇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教材改革;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园林建筑设计》作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分类、设计、构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园林装饰小品的类型、功能和设计要点[1],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必须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1 园林建筑设计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材版本较多,但无论是高职院校专用教材还是本科院校专用教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材知识点涵盖量较大,但重点不突出

《园林建筑设计》一般课时量为48学期。对于1个学期授课所用的教材而言,知识点稍显繁杂。在扩充学生信息量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知识点都不够深入,不能让学生理解透彻。例如:在《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涵盖的知识点主要有:建筑基础知识、建筑结构与构造、园林建筑发展概述、园林建筑设计过程、园林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服务性建筑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经典园林建筑赏析等。知识点较为密集和繁杂,缺少重点。关于园林建筑赏析的案例较多,但每个案例都描述的不够详细和透彻,学生阅读完之后不能深刻的感受到经典建筑的与众不同及其独到之处。

1.2 教材论述分析较多,但缺乏详细数据

《园林建筑设计》中部分理论知识点缺乏详细数据的支持。例如讲解四角亭的设计时,会对其周围环境、相地立意作出若干分析,对构图原则及构图特点进行具体论述,却缺乏数据的支持,因为在《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设定亭的具置,更要了解亭的高度、面阔、柱径、台基等各个尺寸常用值为多少,檐枋的截面积、檐檩和金檩的截面直径、由戗长度、老角梁和仔角梁的尺寸是多少等多方面数据。很多教材中未涉及其细节,因而整个四角亭的设计论述结束后,学习者还是不清楚四角亭的结构以及由哪些构部件组成。

1.3 教材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重复较多

《园林建筑设计》中存在与园林专业其他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性的知识点。例如:某一版本《园林建筑设计》的教材中出现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章节,这与《园林设计初步》教材中构成艺术知识点重合;另外,有的章节详细讲解园林建筑的结构构造,这又与《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的若干知识点相重合,让学习者有繁赘感。

1.4 教材的内容和论述方式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有些教材列举的现代园林建筑的实例多半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园林建筑,陈旧感过重。缺少当代的代表性园林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园林建筑的外形、质地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着微细甚至较大的变化与创新。因而,其目前的实例不能体现时代的发展。

2 教材改革的思路

若要对现行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必须调整教材重点内容,提高案例教学以及动手制作园林建筑模型的比重。学生不仅要学会园林建筑设计环境的具置,更应明晰园林建筑的构造、结构,熟悉常见园林建筑的各个构件的名称、尺寸和连接方法。让学生对园林建筑有更深1层的了解,只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园林建筑的细部构造才能激发学生去喜欢、研究和应用园林建筑。

3 教材改革的具体建议

3.1 教材内容的筛选与精简

根据社会对园林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课程学习中应选择常用的亭、廊、花架、服务性园林建筑和游憩性园林建筑为主要内容,由浅入深进行教材的编排。包含的内容结构不要太多,但每个知识点都要讲述的非常明晰和透彻。对于其他园林课程侧重讲述的内容,不要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再进行详细的细节讲述,只要“蜻蜓点水”稍提一下便可,即合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筛选和精简。

3.2 加大教材中的数据支持及模型制作的力度

对于园林建筑中常见的亭、廊、花架等单体建筑,应让学生对其各个构件的常用尺寸和榫卯连接方法,有较为确切的认识和掌握。因此,关于园林建筑的构件及细部尺寸应加大数据方面的支持,即园林建筑单体的各个构件的尺寸数据应十分的详细,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文加之教师的讲解便能对园林建筑的尺寸、构成原理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中,可借鉴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开设手工模型实习课程,通过该环节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园林建筑构部件。笔者发现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的部分,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尤其是作品的最终完成,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成学生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和探讨园林专业中其他相关问题。

3.3 加大经典园林建筑赏析的描述力度

园林建筑赏析部分举例不必多,只选用1~2个典型案例,从资料收集、现场勘踏、综合考量设计要素、园林建筑的立意、场地分析、方案推敲与深化、方案设计的表达各个阶段进行详尽的叙述,让读者亲历当年杰出的园林设计师是如何一步一步设计出如此优秀的园林建筑作品,在这样细致的描述中,读者会更有心得,知道应该在哪些切入点着手。

3.4 教材的内容和论述方式要与时俱进

现阶段不少教材都有此种弊端,例如,教材中所举范例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学生就不感兴趣,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作为教师,在我们教授知识的时候,希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和教材都要与时俱进,让学生能提起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园林建筑,并且愿意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 结语

结合园林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科特点,对现今教材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合理性建议,不断完善教材的内容和知识重点,使教材内容更加接近实际,同时要不断创新,把创造性视为改革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进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园林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众多设计课程中,建筑结构课程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基础,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中,具有基本的结构件逻辑与体系概念,增强建筑设计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设计。

一座建筑物能够得以实现,结构往往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专业需要同结构专业密切配合,建筑设计师往往需要具备相当深入全面的结构知识。所以,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结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二是建筑结构课程自身的定位。

在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计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技能类课程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则是建筑设计的支撑。在实际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理论类课程的部分。过分的强调设计表现或者计算机操作,让学生在工作后很难掌握建筑设计工程性的本质。

在具体的教学定位中,只关注理论知识而忽视与实践结合,这样首先单纯的理论教学容易导致枯燥的教学氛围,其次过分强调力学计算等内容的应试教育会让学生错误地形成了“结构无用”的认知。

2.课程内容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具体的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结构制图有专门的结构设计师负责。作为建筑师,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有良好的结构逻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与结构设计专业有效配合,在施工阶段能够及时与结构设计师一起解决现场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结构教学主要强调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的教学,忽视了结构构造、结构体系、结构比选的内容,缺少结构专业、结构图纸及结构配合等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加大了不必要的学习难度,而且也导致了学习效果不好,实际应用不足的普遍现象。

3.课程教材

现有建筑结构教材大多数都是将土木工程专业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教材加以简单的删减和改写而成,没有考虑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结构计算,让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觉得难度大,不愿读。在现有教材中,大多数是内容过多,还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构件,和土木专业的课本区别不大。

同时,教材版本没有及时改版更新也是建筑结构教材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的产生往往先于教材的更新,很多结构设计非常优秀的建筑案例应该被采用到建筑设计专业的结构教材里来,与时俱进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思考

1.兼顾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

建筑设计专业一般学习年限为5年,而高职院校学习年限为3年,想要充分完成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整体课程体系,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与设计类课程保持良好的互动性和延续性。

在课程开设时间上,建筑结构课程应相对靠前,在学生经过一定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后,这时学生已经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和设计需求,结合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对后续建筑设计课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2.面向职业需求的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学有其职业需求的特殊性,建筑结构的授课内容也应紧密面向具体工作。从建筑设计的工作实际出发,建筑设计师所需要的结构知识主要在于结构设计、结构配合和注册考试等方面。高职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助理建筑师、建筑绘图员等工作,结构配合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决定了授课内容应该以此为主,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结构施工图纸阅读、结构专业图纸对接、建筑结构协同优化等能力。

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适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筑设计本身是强调实践的工作,建筑结构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实际运用。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一定的实训操作、工地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结构认知。

3.观念取代概念的授课理念

在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概念推导、公式计算往往是课程的重点。从建筑设计师整个职业培养,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授课理念把建筑专业的结构教学视为土木专业结构教学的简化版,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在现实工作中二者的相互配合,协调创造。不管是从助理建筑师、主创建筑师、主任建筑师等不同的职业阶段,还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设计阶段,具有结构观念往往比了解结构概念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在职业分工日趋细化的趋势下,具有结构观念的建筑设计师和结构设计师的配合是实现优秀建筑设计作品的前提,所以在以建筑结构为代表的理论课程授课理念中,应该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设计观念。这样不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专业本身设计能力的调高,工作素养的锻炼也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建筑 设计 发展 理念

引 言

建筑被认为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1],给予人类丰富的物质实体的形态,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文化、情感和价值等各种元素而有别于诸多门类的艺术[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的上升伴随了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基于此,建筑设计界的学者们对建筑创新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4],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从零星的研究走向体系化,迄今已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 8]、建筑创新教育[9]等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1-7, 9],旨在探究建筑设计行业的诞生、演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1 建筑设计行业的由来

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3]: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导致了建筑规模日益扩大且工艺越加复杂,这就要求“主要建设者”既需要具有丰富的设计知识和高超的技巧还需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另一方面,以Medici家族为代表的新兴的城市贵族和富有的商人阶层将资本转向土地和房屋。基于对优秀工匠(能够表达主人意愿、受过设计培训、兼具管理大型作坊经验的人才)的需求,建筑设计逐渐从匠师的手中分化出来表现为由具备文化艺术素养的人专门承担相关工作并被称为“建筑师”。 建筑设计职业的出现后,建筑师们一方面总结古代工匠的建造经验,并将科学技术上的成果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使得建筑类型、形式都大为丰富。

1834年首个行业协会(英国建造者协会(The Builders Society))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设计专业的形成[3],建筑师至此与建筑业中的其他从业人员得以了较好的区分。通过行业协会,建筑师的独特地位得以确立,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学院教育体制。随着建筑设计职业化的加强,以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对建筑师的职业地位明确限定为“设计、监督设计是否得到实施”。至此,建筑师与建筑物发生了脱离,仅对业主负有设计和监督建设过程的职责,这也标志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进一步成熟。19世纪晚期,各行业垄断程度的提升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建筑师事务所也开始扩充并集中、组织了与建筑业所有相关专业的人员。

2 我国建筑设计的创新思想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学者对建筑设计予以了极大的关注[4]。我国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也从早期的零星研究走向体系化,涉及建筑理论创新[5]、地域建筑创新[6]、建筑技术创新[7]、建筑创新教育[9]及某类特殊建筑的设计创新[10]等。哈工大邹广天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的研究最为全面形成了建筑创新学的基本框架[4],该团队认为:建筑设计创新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需要,建筑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创新,从创新学的角度对建筑创新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创新系统内,主要由主体、对象、目标以及手段构成;建筑设计创新决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包括建筑形态创新、建筑功能创新与建筑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内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的应用原则,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推动建筑设计创新实践的发展。

3 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质变,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特征所展现的相关理念总体如下[1]:

(1)建筑创作既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又不凌驾于历史的超越。作为文明容器的建筑往往承载着地域文明所积淀的精髓,建筑设计重视地域文脉既不是对古典文化的回归或是乡土设计,也不会对全球化趋势的对抗或外来文化的排斥。广义的文脉不仅要作为记忆符号去承载历史,更应该通过对其传承实现人们的群体认同与情感归属,因此应建立在民众精神诉求与社会现实经济基础之上并视建筑为地域文明现代化进程的物质基础进而实现修补城市断裂的历史。

(2)建筑创作的既属于此时此地的建造,更是此情此景的抒发。建筑历史是流逝的时间在永恒存在中的演化,因而建筑应该为人提供原真性的日常生活体验,即:建筑应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体现建筑的生命力和在时间的绵延中获得建筑创作的自由。建筑师作为个体的人一定要有自由的意志,有了主体性,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选择与行为选择,而不必依附于他者,这也是一切有生命力建筑的灵魂所在,不能因为技术的进步与工具的革新所取代。因此,优秀的的建筑设计要充分理解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地缘、人缘、血缘与情缘。

(3)建筑创作既要实现表达理性简约,更要体现精致细节。建筑既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又具有“内外兼修”的内涵。建筑创作既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也不能超越现实任思维任意游走,故高效、合理的方式整合资源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筑的适度性在于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现实条件,将技术与艺术以恰到好处的方式进行结合,这样的建筑语言对于弥补中国城市短裂的现代性是一个极好的手段。

4 结 语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空间构筑体艺术,它会因时期和流派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外在的三维空间存在形态与内部的结构逻辑。尽管人类建筑已经诞生了很长时间,但建筑设计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并以建筑设计行业协会的出现为形成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短暂的3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到新现代主义建筑探寻等过程。虽然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也不乏大量照搬外来的风格和潮流的案例放弃了建筑的本质。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建筑设计会逐渐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向宁. 当代复杂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梅洪元)[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2] 李金红. 城市住毛建筑设计改进和创新[J]. 吉林建筑设计. 2004(3): 20-22.

[3] 李湘桔.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尹贻林教授)[D]. 天津大学, 2009.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关系场;景观;大地艺术

一、景观与建筑相对关系的演变

景观最初与造园技艺紧密相关。古典园林时期,园林是权贵才能拥有的天堂,东方私家园林小中见大,主观性强,着力展现园主人的高风亮节;西方以皇家园林见长,注重轴线、几何图案的使用,以园林的规整大气烘托绝对君权。

工业革命对现代设计的冲击,使景观设计更注重功能性而非古典园林时期的对于少数人精神世界的价值体现。景观成了建筑的延伸。如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教师住宅和园林,充分考虑了功能和经济的要求,朴实无华,白色的立方体建筑与松林为伴,形成强烈对比(如图1)。

大地艺术的场域特质是景观建筑形成的根本动力。雕塑家和早期的大地艺术家野口勇曾经说过:我喜欢想象把园林当做空间的雕塑。人们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空间,它是他周围真实的领域,当一些精心考虑的物体和线条被引入的时候,就具有了尺度和意义,这就是雕塑创造空间的原因。每一个要素的大小和形状是与整个空间和其他所有要素相关联的。它影响我们意识的在空间的一个物体,我称这些雕塑为园林。

大地艺术的母体是雕塑艺术;把雕塑的尺度放大,大到有足够的空间供人进去体验。在雕塑这一实体中注入空的元素,放大其尺度,使它具有了与建筑相类似的特质:场所感和体验感。

三、大地艺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1、艺术化地形

所谓艺术化地形,即把地表塑成各种三维雕塑。由此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建筑塑形手法“Folding Architecture ”,让人产生奇妙而强烈的体验。

案例 横滨国际港设计(图3)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景观建筑。以艺术化地形的上人屋顶,把一个以交通、物流为主的工商业港口打造成了一个多维度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接纳公众人流,不仅解决了港口本身的运输问题,横滨沿岸的泊车问题,还解决了大城市公共空间缺失的问题。它的界面连续而流动,切割,隆起,凹陷,层叠,翻卷,扭曲,褶皱……这里最终戏剧性的成为了横滨的一大游览胜地,全要归功于建筑师的独具匠心。

图2 横滨港透视图

2、使建筑师更尊重场所精神

在一些具有特殊历史积淀和文脉的场地,我们需要做的是沿袭原有的文脉并且适应新的环境、解决当前的问题。

案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是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在整个世界面临工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德国鲁尔区原本的辉煌全部没落,大片的工厂被废弃,留下了荒芜和污染。这个公园就是鲁尔区一系列工业基地改造项目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公园保留了原有的巨大厂房和工业构件让人感知其历史:废旧的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用来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成为青少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仓库和厂房被改造成音乐厅……

第6篇

在《新人如何快速开单》案例刊登答案之后,依然有很多读者不断来信,给出建议。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从中摘录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补充于此,供大家参考。

建议摘录

不要把自己定位于卖广告位的销售人员,而是专业的建筑信息人员。 ——高博

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附加服务,因杂志是做建筑方面的专业杂志,在业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让客户知道,跟我们杂志合作,并不是单单投资做广告那么简单! ——小景

还是要先真正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跟进。 ——陶瑞

优秀建议赏读(建议人:陈少华)

我认为案例中的小张拿不到订单的主要原因是:

1.小张打电话的话术不佳。第一,推销意味太明显,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想来推销广告的,作为客户听到类似的销售电话太多了,客户是完全没有感觉的,甚至是挺反感的,所以会随便找各种理由拒绝掉。第二,小张打电话的话术里,完全是以自几公司为中心,没有关注到客户的需求。你一味地说自己的杂志有多好,对客户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小张经常得到的客户答复是“价格太贵”、“不适合他们”、“不如其他杂志”等,正是由于没有发掘客户的需求,一味推销说自己的杂志有多好的必然结果。

2.打电话的对象没有针对性。案例中小张手头的客户资料是从公司的资料库分出来的,而且有很多类别,其中有很多客户明显不是合适的潜在客户。小张没有去思考哪些类别的客户是有可能在自己的杂志做广告的, 盲目打电话,成交率必然不高。

我对小张的建议是:

1.首先将自己手头上的客户资料做个分类,分类的标准是:(1)哪些客户是有在自己杂志上做广告的需求的;(2)哪些客户是有能力在自己的杂志做广告的。要找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客户,可以参考的思路是:由于自己杂志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建筑设计单位、基建施工单位和建筑专业院校,那么哪些客户是最有可能需要向这些对象做广告的呢?我认为是卖建材设备的,因为这些客户主要是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建筑设计单位和基建施工单位,所以小张应该把这些客户分类出来,再根据这些客户的规模和实力,找出自己的重点销售对象。毕竟有些规模小的建材设备公司,虽然有做广告的需求,但是实力不够,不是小张的潜在客户。

2.改善打电话的话术。在发掘出客户的需求之前,不要谈杂志的情况。在与客户沟通初期一定要先获得客户的信任,再通过不断提问,了解客户的更多情况,发掘客户的需求。可以参考下面的话术:

小张: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不方便接听电话呢?

客户:方便,什么事?(只要客户答应你说方便,就避免了等下客户找借口说很忙挂你电话。)

小张:我今天看到贵公司的网站,做得很专业,所以我有个问题想跟你请教可以吗?(以请教问题切入)

客户:嗯,好的。

小张:贵公司的建材设备主要销售对象是什么群体呢?

客户:我们主要卖给那些建筑设计单位、基建施工单位等。

小张:也就是说,贵公司的销售量主要取决于贵公司在这些建筑单位中的知名度是吧?

客户:没错,是这样。

小张:呵呵,祝贵公司在这些建筑单位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啊。那贵公司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知名度呢?

客户:目前我们主要是靠客户之间的口碑,以及打一些广告。

小张:打广告的效果如何呢?

客户:打广告的成本不低,效果却不太理想。

小张:应该是广告针对性不强,如果有广告能够只针对那些建筑设计单位和基建施工单位的话,对贵公司有什么帮助呢?

客户:这样的话,应该能够帮我们减低广告费用,而且通过这些针对性广告提高我们的销售量。

小张:我也是这样想的……(接下来介绍自己的杂志)

对于那些在电话中要求小张把杂志和报价单寄过去的客户,小张要明白,这其实是很多客户委婉拒绝你的方法,这样他可以轻松挂掉你的电话,而你下次再打电话过去跟进的时候,他就会轻松找很多理由拒绝你。对于这种情况,小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客户:这样吧,你把杂志和报价单发过来,我先看下,要是合适我再通知你。

小张:好的,我马上寄给你。我们的杂志挺厚的,为了节省你的时间,我先有针对性的跟你介绍下。贵公司投放广告,最重视哪方面呢?(引导客户进一步沟通)

案例征集

你遇到了一个难题,业务推进不下去,或者局面迟迟打不开?

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却找不到谁可以给你一些指导和建议?

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可别人给你的指导只是一些“道理”,却没有可行的方法?

……

现在,《互动案例课堂》可以帮到你。把你遇到的难题写下来,发邮件给我们,有大家帮你出谋划策,更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帮你扫除障碍。

《互动案例课堂》将为采用的问题案例提供样刊和稿酬,同时,你还能得到一次教练的电话沟通指导!

这是个机会,抓住它!

第7篇

加强课堂传统文化知识的引导。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如在室内设计课程中,重点为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特点、特色、纹饰、图案等,以及中式家具的分类、名称和用途。中国室内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它根植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浓厚的伦理道德观以及民族的心理、人格和价值观。课程之后,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中式室内设计作业。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举办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设计竞赛。建筑快题设计是建筑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加强快题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日后考研、找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在本次项目中,笔者组织了09、10级学生,开展了新中式建筑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一为中国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地点为北方某城市,主要功能为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以及供民众参观、艺术家进行研究交流等,建筑总面积为1800m2,建筑层数为2~3层,结构形式不限。设计要求为符合博物馆建筑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并对场地环境进行总体设计,建筑布局要功能合理,能够体现博物馆建筑的特征,重点要求学生们在设计中要运用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表现中国文化。由于本设计面积较大,所以要求8小时完成。设计竞赛二为古建遗址保护区茶室设计,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00m2,层数为1~2层,使用上考虑操作间、小卖部及营业茶室,建筑造型要求为中式,要求作为一景点来设计。本课题主要面向09级学生,由于建筑面积较小,所以要求6小时内完成。结果表明,本次组织的竞赛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在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中国的设计元素和传统色彩,把传统与现代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请专业教师举办相关讲座。在项目进行期间,笔者特邀教师为建筑09、10级学生作传统纹饰、图案的讲座。讲座把中国传统纹饰分为动物、植物、自然、几何纹、传记花样、文字花样、器具花样等几大种类,然后据此分类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最后结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解读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一些优秀的案例,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多穿插一些传统纹饰、图案作为设计符号,增添中式的意蕴,争取做到“古为今用,老为新用”。通过这个讲座,学生们获益匪浅,他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纹饰的特点,以及各种样式的寓意、名称、应用范围。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中国传统艺术所擅长的“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的设计手法,还了解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繁复求变,乱中有序”的设计特色。在中国的图案设计中,繁复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要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通过疏密、大小、色彩的变化,形成协调的美感,并达到“乱中求序”、“平中求奇”的目的。这些设计理念对建筑设计的帮助很大,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创作灵感,对提高建筑学的教育水平很有裨益。

列书目,引导学生课外知识扩展阅读。在本次项目执行过程中,结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笔者为学生罗列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涉猎一些古典文化的理论知识,夯实中国艺术的理论基础、扩展知识面。综上,加强传统文化在建筑学教育中的比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弘扬本国文化,更是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拓展他们的建筑设计思维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好为今后的建筑创作打下基础。(本文作者:王喜彬 单位: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虽然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传统文化因素的应用力度,从而才能够在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又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1、建筑设计中缺乏传统文化因素的原因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并不是短时期所造成的后果,而是有许多原因综合所形成的文化流失。

1.1民众深层次意识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实施,国民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国外文化大量的流入,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建设中,西方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崇洋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国民当中,因此传统文化的缺失越来越严重,而在建筑上,为了加快国内城市建设的进程,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关心的是建筑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居民在建筑设计中选择最多的是西方或是现代的建筑特色。

1.2建筑设计师传统文化基础的缺失

当前我们的设计师更多在意的是业主的要求,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缺失。建筑设计师创作形式的单一性也是受到世界环境的大影响,而简单的现代建筑设计并没有足够的文化内涵,针对于设计中仅仅保留的是建筑物使用的实用性,大量缺失文化内涵的建筑物的建设,使得许多建筑设计师们遗忘对传统建筑设计的学习和传承,这样的恶性循环也是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基础上的一个损失,也是城市文化的损失。

1.3城市规划的不完善

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是这个城市的民众一砖一瓦累积出来的,可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故事,而针对这些故事,为了完整的体现这个城市历史进程,做到聚焦更多的历史文化工作的同时完成城市的现代化的建设才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所要做的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特色鲜明的古建筑文化是历史研究与考量的重要依据,城市中的古建筑能够为在这个城市世代生存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留下一笔庞大的财富。在建筑设计中一味的效仿他人的想法,会造成城市个性的消亡,民族特色的缺失。没有赋予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又怎能在世界的建筑设计中出彩呐。

2、传统文化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从建筑物本身来看,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为城市人们忙碌的生活添加一些古朴的气息,而且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城市文化的熏陶,在当今忙于崇尚西方文化设计的潮流中彰显出自身的特色。

在建筑中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会很快的造成城市个性的遗失,所流失的不仅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而是数百年的文化积淀,还会让人民遗忘自己的文化,是民族性格的缺失。而在不减少建筑物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的描述,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涵养、保证城市的文化传承,而且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代建筑设计民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探讨。这在任何国家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坚不可破的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对外文化交流让中国建筑迫不及待地找到“最中国”的外衣。然而在自卑的文化心理的驱使下,急躁而浮夸的态度造就了一批顶着夸张的“中国符号”的建筑。以京派的“歇山顶”为例,一时间从博物馆、火车站、文化馆都顶上了这样一个新帽子,浅薄的民族自尊心被张贴到北京的各个地方。

真实的学术总是追随着经济却不依赖于此。从中国步入世界经济大国开始,中国人的自信开始在精英阶层逐渐复苏,而一时不能为广大公民享有的经济文化资源逐渐成为了富裕阶级显示身份特征的一种需求。如果汹涌澎湃的“传统浪潮”仅仅以这种标志身份的“自信”为基础,那么这种复现传统必然在商业地产操作下徒剩一具空壳。

传统意识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主要包括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几个方面;建筑通过传统意识形态的诠释以特殊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更具文化价值及增强文化的传播力。传统意识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提高建筑自身的价值,而且通过建筑这个中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再次的弘扬,通过现代化建筑传播更多传统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现代以后各个流派的建筑总称为“后现代建筑”。综观这些流派中我们可概括出现代之后建筑方展方向的几个特点。首先,强调传统和历史主义,这里的传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传统的形式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对其基本特征与抽象化的符号的概括。中国传统符号中的传统建筑形式、传统色彩、 传统纹饰等元素经过精炼概括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融合既符合时代性要求,又不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表达。其次,尊重现有环境。也就是注重建筑的地域性。从传统符号的角度来说,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积累,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孕育出不同的文化。通过当地人们的无穷智慧形成了统一风格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区的缩影。从建筑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符合当地文化特征,能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而不是孤立地对单体建筑的表达。力图与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丰富的街貌乃至城市景观。但这又绝不是完全把自己埋没掉,而是要达到更深层的吸引人并表现自己的目的。

4、建筑师对传统与现代之路的探索

对于国内建筑界来说,近些年来本土的建筑师仍在不断努力的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点。中国本地也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师,比如说张永和大师,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传统建;又比如说刘家琨老先生和吴良镛老先生等,这一辈建筑师是见证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的,现在又是处在现代建筑的大思潮中,所以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探索就具体非常强大的意义和内涵。

王澍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执着的人,在他所有的建筑作品中都能探寻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来。当然除了王澍的建筑作品之外,还有很多运用传统文化很成功的案例。在现代设计思潮下,传统文化不代表着摒弃现代手法,也不代表对传统形式的仿造和搬套,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手法的处理和运用。比如说万科第五园的住宅建筑,这个住宅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之所以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它是传统住宅建筑,而是因为它把传统的元素进行了再一次的变化,对很多大家熟知的徽派建筑元素景象大胆的改造,然后再吸取精华进行了二次演变,把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但是在设计方法上确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这可谓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完美的交融。在这样的建筑住宅里,让人们既能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舒适又能够体会出传统建筑的惬意。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住宅小区恰恰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居住需求。所以说这个住宅建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列。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找出一种不仅能够尊重自己文化同时又能够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设计方法,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同也能与现代建筑更加充分的融合,进而才能够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必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赵慧宁.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体现的文化意组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柴瑞琳,李华磊.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第9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决策;应用;方法

1.决策的特点

建筑设计中的决策包括一系列一环扣一环的步骤,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决策而言,建筑设计决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多准则。

2)多目标。

3)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2.决策的框架

建筑设计中的决策是一个从认识问题到形成最终方案的过程,根据决策的一般原理可以确定建筑设计决策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设计决策的总体框架图

2.1确定问题,明确目的和需要

明确建筑设计的目的和需要是建筑设计决策的第一步,即建筑师要明确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何种目的,满足何种特定的需要。目的和需要是推动建筑师进行创作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没有目的和需要也就不存在建筑设计活动。建筑设计中的目的和需要具有主观和客观的双重性,是一个表现为复杂结构的多维动态系统。在主体方面,建筑师不能仅从他个人的意愿出发去进行创作,必须要充分考虑业主的要求和需要。在客体方面,有对建筑的共性要求、专门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之分。共性要求(如实用、经济、美观)面向所有建筑,是建筑共同性的基础;专门性要求(如特殊功能)是不同领域建筑的特殊需要;特殊性要求(如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要求)则针对个别建筑,是建筑个性的体现。

2.2选择准则,确定权重

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设计有着不同的约束和限制准则,这需要建筑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选择准则时要尽可能把所有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都包含进来,如地形、高程、坡度自然条件约束,投资、造价、周期经济条件约束,密度、容积率、高度等规划条件约束等等。对于一个设计来说,影响其决策的各种准则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引入权重的概念来衡量每个准则的重要程度,这有利于建筑师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提高设计效率,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3制定可行的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即针对目标和需要的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途径和方案不是唯一的。由于环境的多变和复杂、建筑师个人的阅历经验、设计思维的不同,满足同一需要的途径、方案会有许多,其中蕴含着建筑师最终作品的雏形。在建筑设计中,可行方案的制定要从属于目的和需要,在目的和需要的驱使下进行。可行方案应该都能满足目的和需要,能够相互替代,只是存在着优劣之分。这些可行方案中包含着最终设计作品的雏形,这个最终作品应该是这些方案中的最优者。

2.4评价可行方案,做出决策

最后是评价各种可行方案,确定哪一个是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案,实现优胜劣汰。在评价每个方案时要从多准则约束条件入手,全面评价方案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的敏感性和全面性。建筑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依靠科学的决策技术进行评价,抓住各种方案中的主要长处和短处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而不是依靠传统的凭个人主观定性评价这些长处和短处。评价的结果是确定一个方向性的决定即选择一个方案,也即贝聿铭所说的“一步好棋”。接下来的任务是对这个选中的“方向性决定”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得到最终的设计作品。

3.决策的技术方法

建筑设计决策中最重要的两步是确定准则权重和方案优选,权重决定建筑师要重点努力的方向,方案优选则直接决定了最终的设计作品,这两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建筑师不可能详细透彻地掌握每一种决策技术方法,需要一个简单易行而又有效的决策方法。此外,建筑设计决策不是一个完全定量化的问题,也有很多主观定性决策的因素,如建筑师个人的专业经验和素养,所以合理的建筑设计决策方法应该是定性定量的有机结合。

在决策学里已经发展出许多有效的科学决策方法,如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理想点法,模糊决策法,灰色系统决策法,基于案例的决策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复杂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各个学科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层次分析法应用最为广泛,而且该方法可以满足建筑设计决策对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特殊要求。下面简要介绍层次分析法在建筑设计决策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处理具有复杂因素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AHP方法将人们解决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条理化和数量化,并用数学工具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其根本原理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用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准则)和约束条件来评价方案,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决策矩阵,最后综合计算出各方案各自的权重(优先程度或重要程度),从而为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各个准则的权重和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其基本步骤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进行重要性等级的两两比较,赋以定量值进行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层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分配,即确定各准则的权重。进行方案优选时的技术步骤和权重确定基本相同,最后得到的是各个可行方案对实现设计目标的贡献大小值(权重),贡献值最大者可以认为是最优的方案。

4.结语

科学决策是创造优秀建筑作品的前提和保证,是当前建筑领域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筑设计决策源于目的和需要,关键在于选择和权衡,结束于评价,然后又是新的需要和选择,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给建筑设计以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强大推动力。科学决策的技术方法有很多,其中层次分析法简明有效,应用广泛。它可以科学合理的确定影响设计各个因素的权重和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值得每一位建筑师去学习运用。

然而,在建筑设计中既要发挥建筑师的主观创造力,又要重视决策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使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有机结合,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理性和系统可靠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乃定,李祖怀.管理决策新思维—制定科学合理决策的方法[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黄德才,郑河荣.理想点决策方法的逆序问题与逆序的消除.

[3]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23(12):80-83.

[4]张克荣.贝聿铭[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4:122-123.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89-03

1 困惑与问题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转变和改革,指导二十一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北京》提出:“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道德教育、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等,蔚为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多以建筑类型为框架的课程题目的设置,往往存在较多的弊端,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题目间的逻辑不够理性清晰;内容前后脱节,连贯性不强;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第二,学生的应试思维较浓,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等。面对社会发展新的挑战,建筑学专业教育提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综合建筑人才,在课程体系里学生应该得到什么知识目标、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成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

2 建立的知识及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筑设计课程体系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于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建筑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广州大学建筑学专业依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改革。

2.1 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室由能够促进学生一系列能力发展的目标构成,在5年的课程安排中,依据课程类别,按照理论知识类、设计及原理类、实践实训类等分别设置纵向课程体系(如表1),按照阶段培养目标组织相应的横向课程群,以此构建纵向课程体系和横向课程群的密切关系,通过课程内容的安排,优化设计类主干课程体系与辅助课程体系的关联性,保证设计类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完成。建筑理论知识循序渐进地展开,后面的知识应在前面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发展。教学模块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前后连续性及承上启下的特点,如建筑表现技法表现在前期完成,因为后期的旅馆建筑教学内容都要有所运用,因此,课程教学体系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及科学性。

2.2 教学体系化阶段目标的设置

阶段目标教学体系是针对不同建筑的共性特征,归纳整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科学知识,围绕建筑与功能、建筑与空间、场地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地域及建筑与技术等的引入,选择相关的设计课题,明确各个阶段的课程模块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侧重点,长短设计课题及设计周期根据阶段教学目标而定,为保证阶段教学目标的实施,每个阶段有4-6个骨干教师承担课题建设,实现阶段目的教学的效果。

2.3 设计课程体系与其他相关建筑理论知识体系的整合

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学科,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方式有利于对建筑学学科的发展的研究。在新时代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术研究环境之中,在建筑课程教学环节中要充分体现了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思想,注重于其他相关建筑理论知识体系的横向融合,促进知识、设计及技能之间相互交叉,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2.4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反映办学理念、体现地域特色。

广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的地区之一,中西建筑文化在此交融,留下大量的极具特色的建筑遗存。为了熟悉和了解本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最新实践,结合地域特色,设置相应的地域性课程群,包括岭南建筑、岭南文化、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文物建筑修缮、传统建筑测绘等,培养具备传统地域建筑知识并能从事修复设计的人才。

2.5 建立课程框架,设置多元课程题目,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及专业热点。

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建筑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的种需要,课程体系中增设城市建设与建筑新技术专题课程,讲授相关设计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不定期地邀请校外专家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与时俱进,关注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如为了适应生态建筑和绿色低碳设计的时展需要,增设绿色建筑评价及设计,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如生态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如可持续发展、住宅政策等),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地方城市建设的需要。

3 课程教学目标下设计能力培乔的应对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作为建筑师的设计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建筑创新能力、调研、信息资料搜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筑设计的表达能力。

3.1 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重点所在。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首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象化思维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意识,打破常规及头脑中固有的框框,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与评价提出多种可能的设计方案比较,寻找解决建筑设计中各种矛盾的最优方案。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体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创新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在二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及空间建构能力,培养建立立体思维方式,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以及创造性思维有着关键的启蒙作用。

3.2 调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3.2.1 案例的解析,通过优秀案例的解读分析或实地建筑项目的体验、学习,获得亲身感受,透过解析设计图、实地照片和文字,表达自己对建筑方案的分析评价,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

3.2.2 真实场地的调研与分析,从熟悉基地,分析周围环境(交通、人流、日照、风向、周围建筑等)到正确立意、全面构思,深入分析环境是为建筑设计提供正确立意主要环节,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过程作为建筑设计的学习方法。

3.3 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3.1 建筑教育的培养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设计方案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思想,引导、积极参与并评价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又获得研究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3.2 借助数字化技术,分析及优化建筑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构建模型的过程就是对设计思考过程,对空间、场地、流线、体量形态、文脉等构思的辅助分析,况且,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能够有效的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从而建立相应的建筑模型,建筑设计师基于这种模型,可以随时的修改参数,对设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反馈、筛选与决策,逐步形成最后的优选建筑方案。

3.4 自主思维及项目策划能力的培养

3.4.1 自主思维及项目策划,在一些课程设置的环节中,任务书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与深入余地,由学生来制定任务书或进行项目策划,以便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和展示个性设计,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调研分析,在满足教师给出的基本功能要求和面积体量的前提下完善设计任务书,如三年级的建筑设计教中,旅游旅馆任务书的拟定,项目的策划要由学生通过调研完成,对旅游资源、客户群体和度假方式有前期的调查和分析,决定客房模式及旅馆类型,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方案切入的角度可能是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气候与生态、历史与文脉等,更是一种主动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创造能力,又激发教学创造活动。

3.4.2 真实地段的引入,学生在课程题目设计之初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实地踏勘与调研,搜集资料、分析场地、环境景观、交通、气候及历史、人文背景等。调研后,学生要完成相关调查报告,强调对真实地段的调查归纳及研究,做出SWOT策略分析报告,调动了学生设计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5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5.1 多样化的课程方向,广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在高年级设置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方向,课程体系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不同兴趣特点和不同职业发展的选择。目前的选修课程包括: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岭南传统建筑保护与修缮方向、建筑管理等。这些课程的培养目的明确,学生选择课程的针对性、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3.5.2 设计选题的开放,强调课题的多样化和研究性,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将本阶段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下达,给出设计要求、技术指标框架,同时安排教学进度与各阶段的教学要求,针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课程主题,一个小组的学生(4~5人)对所在城市、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形成现状调查报告,进行多角度选题,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按要求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最后根据任务书完成设计成果。如2009级建筑学专业开设的商业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只提供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要求结合广州市商业分布及现状、城市文脉、地域文化、气候环境及建筑特等环境背景,策划任务书和探求解决遇见各种设计问题。学生提出了购物公园、商业街区、旧厂房改造更新利用及社区商业等选题的探讨,形成了多角度、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课程设计选题,设计选题的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的积极性。

3.5.3 团队协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团队,小组成员协同合作,在同以课题或场地背景下进行讨论和学习,使每个人在设计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如何利用团队资源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及讨论交流,产生新的思想,不同的角度下对方案的思考进而又如何统一与协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合作精神。

3.6 表达能力的培养

3.6.1 把表达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常用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图面表达能力和模型(手模及计算机建模)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表达能力是用某种方式阐明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构思、创意,传递出设计信息及交流设计方案的能力,因此,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各个设计阶段课程体系中,并且培养满足课程教学要求。

3.6.2 语言表达、图面表达及模型表达具有不同的传达功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语言的表达,学生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明设计构思、拟解决的问题,在很多课题设计前期时,以图纸、模型及多媒体的方式汇报方式,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前期案例及基地场地环境调研的重视程度,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设计兴趣。第二,文字表达能力则要求思路清晰,要有条理和逻辑性,而图面表达能力培养,在草图阶段,鼓励学生用徒手画去迅速捕捉设计灵感,记录和反复推敲和设计方案。使设计过程中的“构思一表达”创新思维流畅和直接,在工具图及计算机图纸阶段,图面表达应当清晰、规范,准确地表达其设计意图,另外,注意图面的版面设计。第三,模型的表达: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借助手模型(或数值化模型)表达建筑构思,在设计的深化阶段,数值化模型较好地表达设计过程,设计的逻辑和形式思维等。

3.7 实践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7.1 在五学年的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应的“实验、实训和实践”的“三实”教学环节。如开设建筑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力学、建筑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7.2 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工作坊的设计,聘请设计院或事务所等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作为合作

指导教师参与课堂教学,以实际工程设计、专题介绍参观、考查等形式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四至五年级的学生分组到各个教师工作室或参与科研课题,由教师与合作建筑师共同组织并指导学生在设计院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设计工作,直接参与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将工程实践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和设计能力得到锻炼。

3.7.3 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类概念或方案设计竞赛,广州地区高校建构大赛、三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快题大赛等,让学生按照各自的能力和兴趣在活动中发挥所长,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可能的职业定位及规划,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11篇

关键词:结构;建筑形式;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5012306

建筑综合设计是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新开设的设计课程,其初衷是将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方面知识在设计中进行综合利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为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所开设的课题集中在建筑技术方面,如结构选型与体育馆设计、节能建筑设计、建筑结构与建筑形态构成的综合设计等。笔者在上学期的开课方向主要为建筑结构与建筑形态构成的综合设计。

一、教学目的

建筑学的学生经常会在四年级陷入一个单纯追求形式的误区:他们倾向于直接运用各种建模工具(犀牛、Sketchup等)推敲建筑的体量,喜欢夸张且具有张力的造型和炫目的建筑外表皮,而忽略建筑的结构表达,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来实现这些造型目的。

纵观建筑史的历程,每一类的经典建筑作品,都不能脱离结构技术的娴熟运用。近十年,许多创新性的建筑设计作品(如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台中歌剧院等),都是对结构体系深入研究之后,才做到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三者有机融合,而这正是建筑学的本质要求。

二、教学指导思想

在建筑创作领域,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建筑师普遍追求的方向。建筑形式是在对某种结构形式的创新性探讨和研究之后自动生成的。正如培根在《新工具论》中所言:“形式非它,正是支配和构造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他认为,形式是物质的属性,是结构对物质实体的抽象性提炼与表达。因此,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探讨物质本体的抽象非常有意义,可避免建筑师陷入细节的纠缠,直指结构要素与形式要素的本质,是结构生成建筑形式的基础。而后期运用各种参数化软件对线性或非线性形式的具体生成,也是一种

以结构逻辑为基础的抽象。

因此,本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为结构塑形,即结构生成建筑形式,强调形式应具有视觉冲击力,内容和形式应协调统一,有结构逻辑,而非奇奇怪怪的建筑。

三、教学操作方法

教学按时间先后顺序,共分为四个主要环节:案例分析、原型提炼、结构整合、形式生成。

(一)案例分析

正如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伊东丰雄评审辞里所述:“伊东丰雄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每一次都力求建筑上的突破与超越。”研究过伊东丰雄的作品的人都会发现,他把结构与技术层面上的创造发明与清晰的形式语言相结合。伊东丰雄能用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将结构、空间、环境、技术及场所建立于一个平等的立足点之上。他的作品结构复杂,但又巧妙地与形式融为一体,令建筑本身焕发出宁静与祥和的表现力。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侧重介绍擅长结构表现的建筑师,如伊东丰雄、奈尔维、卡拉特拉瓦、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托马斯・赫尔佐格等,并对这些建筑师的作品进行了结构和形式方面的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结构与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在课程的前两周,笔者要求学生挑选一位印象最深的建筑师,重点分析他们以结构表现为主的经典建筑作品,深度要达到理解其背后的结构逻辑,如要分析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就必须理解梳理清晰其中所应用的结构体系,即蜂窝状楼板与管状柱直接连接的环区、聚集楼板力流到管状柱的承台区和承受楼面荷载的跨区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与柯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

(二)原型提炼

在结构理论里,建筑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杆件结构(Elementary Structure)和整体结构(Monolithic Structure)。以仙台媒体中心为例,运用力流分析的概念,其中起到竖向承重荷载的管状柱可以从杆件结构优化为整体结构。学生需要做的是,分析清楚力流的概念,明白其在优化中的作用,最终提取结构原型――先将仙台媒体中心的表皮剥离,将隐藏在背后的形式生成逻辑落在结构体系上,把结构体系简化为承受竖向荷载的管状柱和蜂窝状楼板。在这里,管状柱和蜂窝状楼板作为结构原型,在接下来的形式再生成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这种对基本要素的提取和组织过程,其结果正是设计问题的结构原型。

(三)结构整合

结构整合先期重点在于结构原型的抽象性提炼与表达。这种本质性抽象剔除了反映建筑形式元素基本性质的本质形式,是建筑形式生成的基础[1-2]。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结合建筑具体功能分区,运用本质形式组合建筑体量,在满足功能与空间的前提下,再重新梳理结构形式,符合结构体系的要求。事实上,这是一种“原型―设计―整合”的过程。

(四)形式生成

建筑学专业将造“形”性摆在很高的位置,甚至在许多学生眼中,建筑就是一门造“形”艺术。本门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分为三个阶段:在结构元素的组织过程运用想象力,构思出满足结构原型的形式为第一阶段;完善形式与充实再加工的过程――运用加减法、体量交错、虚实对比等手法对形式细化是第二阶段;形式外在化表达的过程――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软件,生成线性或非线性形式和表皮为第三阶段。

四、教学案例印证

对形态构成的关注是建筑与结构专业最大的共识,应该成为合作的基点,同样也是本门设计课研究的重点。而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是最好的“实验场”。基于上述原因,课程选择以“城市规划展馆建筑设计”为载体,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以结构形态构成方法来表现建筑形态的建筑设计创作方法。

(1)在案例分析阶段选取的作品是坂茂的蓬皮杜中心新馆(图1)。从案例分析中,学生把结构原型归纳为二维关联结构[3]。二维关联结构在平面形态上具有韵律美感,既可以作为结构支撑形式,又具有装饰美化效果。不仅如此,从合理性上来说,这种结构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荷载分摊体系:在三维尺度上作为编制整体的网格有两个方向的受力,与简支梁单向受力相比,可以合理地将部分受力传递给周围构件。

在抽象出这种结构原型的基础上,利用这种编织结构,将建筑自身所具有的结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图2)。整个建筑像一朵编织的花瓣,把大空间的展览功能笼罩其中,自由灵活的结构编织体与线性竖向体量相互穿插、趣味十足,形成了丰富的供市民活动的灰空间,整栋建筑具有天然的结构韵律美感。

(2)选取的作品是伊东丰雄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把结构原型进行了抽象提取分析(图3)。整体结构上(图4),将一个矩形划分为网格并且间歇以A/B进行标记与区分,在所确定的网格中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简单的功能区分,根据确定的功能关系将初步划分的A、B空间随机移位、变形。在空间上,平面A、B空间的交错组织将其诞生至竖向各层中的空间交错,各层平面依旧沿用平面中的AB空间根据功能需求随机移位变形,以满足不同功能对结构尺度的需求。另外,柱体原型也进行变形抽象:传统柱体结构变形为圆柱筒体结构,这种筒体在x方向挤压变形,传统框架结构演变为筒体,筒体在x方向移位,形成应力曲线,三维中形成应力曲面,单元体最终组合成结构体系。该生运用这种结构体系,将平面功能在竖向上合理分布,形成了大小各异的展览空间,空间表现力丰富,最后根据空间对位,运用计算机对表皮进行参数化赋形,建筑形式充满理性的变化。

(3)选取的作品是伊东丰雄的多摩大学图书馆。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把结构原型抽象为拱券结构。拱券是拱和券的合称,指块状料砌成的跨空砌体。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拱券结构在扩展室内空间,丰富内部功能,增强结构可靠性,增加建筑美感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学生在设计中选择拱券作为基本结构形式,营造舒展、结构优美的大空间(图5)。以伊东丰雄设计的多摩大学图书馆的拱券结构为母题,利用拱券的连续与交叉形成大跨度空间,同时以结构形式作为大空间的装饰,即城市模型展厅大空间雏形(图6)。首先利用一圈拱券围合形成正六边形,增加正对角的拱券,然后连接相邻角,与其他拱券交叉固定整体结构;其次在主体结构外侧,出挑拱券形成外部展厅,并平衡内部拱券拉力;最后在外部展厅表面添加弧线型框架,结构与外表皮结合,突出“拱”主体。设计不光突出大空间的结构表现,在普通展厅设计中,也运用了拱券结构生成建筑形式:把拱券变形成伞拱,形成基本单元体;四个伞拱,即四个小单元体,相互搭接依靠,组合成为较大的单元体,组合方式的多样,形成多样的“大单元体”,这种“大单元体”赋予表皮后,最终直接反映在建筑外部形式上。另外,多种组合方式,也营造了丰富的建筑内部空间。

五、结语

通过上述学生作业可以发现,四个环节(案例分析、原型提炼、结构整合、形式生成)的教学操作方法基本上得到了贯彻执行,学生在分析优秀案例的基础上,在对结构体系深入研究和掌握之后,使之成为建筑表现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基本做到了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三者有机融合[4],达到了教学的初始目的,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顾大庆.建筑形式生成的方法学[J].东南大学学报,1990(9) : 42-49.

[2]郑.建筑形式问题辨析[J].中国科学E辑,2009(5) : 869-873.

第12篇

1.学习现状

早期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传授、书籍资料的查阅和范图参考等方式,虽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学生整体的素质和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高。而当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可供查阅的资料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了很多,但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却在逐步下降,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差,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建筑学人才培养与输出跟企业的需求无法对接,因此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现状,提高学生学习建筑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

2.学习特点

(1)学习时间由于专业特点,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通常习惯于下午或者晚上学习或设计方案,因此,课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无法即刻解决,教师也无法做到快速跟踪辅导,只能求助网络或其他方式,无法实现及时一对一的课后学习交流。(2)学习地点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创新思维和自由思想碰撞的场所,通过学习和交流的结合能激发设计灵感。[1]但现实是很多高校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学资源配给不足、教学环境差等问题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在教室或工作室内完成设计任务,这就导致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缺少沟通的渠道,变成孤立的个体或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范围团体,缺少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使设计思维的活跃度不够,影响设计的最终效果。(3)学习方式建筑设计专业学习方式主要有教学指导、小组讨论、日常互评互议等。除课上教学以外,课下学生之间的设计讨论、方案交流对专业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学习方式从依靠教师指导向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方向转变。

二、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相关概念

1.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以研究与剖析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载体,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问题探索和研究,并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2]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把握和主宰自己的学习,其核心意义在于“自主”控制,强调个体独立、自觉的学习。包括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与确定、学习方式方法的自我调节、学习时间的自我设计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三、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

能解决的问题建设一个集“教”与“学”一体化的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形成支持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系统建设策略,主要目的是解决如下问题:(1)在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上,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角色关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2)结合建筑设计类专业的特色,使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中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作用,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3)利用数字资源库的资源和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互动,不但能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展,还能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4)弥补静态教学资源库和常规课程网站的不足,为自主学习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建筑数字技术信息。

四、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的内容

1.信息技术参与下探究式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设计

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是根据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学源情况、专业需求等提出的阶段性主题学习任务,教学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形式契合,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依据教学方案有序开展,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多样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信息技术作为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导学”和“自学”工具。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和课程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体系:

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使建筑设计相关课程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与教师、同学甚至企业进行交流,拓展综合的专业知识能力。(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探究式教学不是把普通的建筑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至自主学习平台,而是针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或重新编写建筑设计教学大纲、课件、教案等相关资料,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进行共享,在此基础上提供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参考书目和习题,并加强微课建设,每门微课由数十个3~5分钟知识点的微视频组成。加强企业设计资料库建设,实现企业与学校对接。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库与设计企业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到市场真实的设计项目,增强创意、决策能力和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2)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筑设计类专业学习资料库建设,可以把建筑图文、音像等资料梳理归类存放在学习资源库中,并定期更新,供学生使用如:①建筑规范类,将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传至资源库,作为设计指导的依据;②工程实例,收集经典建筑资料,通过案例说明帮助学生借鉴和参考;③影像资料,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把典型建筑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分类,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作为设计思维的拓展;④优秀课程作业,收集往届优秀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作业和作品,为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提供示范和参考;⑤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将纸质书内容重新编排和交互设计,利用其动态化、情境化和形象化的特点面向平板电脑进行全新设计呈现。(3)互联网学习资源互联网资源开放性、多样性、共享性的特点与建筑设计课程有着良好的融合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对建筑设计进行评议、分析和讨论。同时,各种信息链接、公共平台、网站等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互动模块建设

互动模块是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互动不仅调动了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积累,提高了学习效率。(1)在线讨论模块该模块是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的设计专题或其他设计内容而展开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学生可以将近期的设计思路、设计想法和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相互沟通和讨论,达到集思广益、拓展专业知识领域深度和广度的效果。图1探究式教学与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目标体系图(2)答疑模块此模块就是教师在信息平台上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教师的定期或不定期上线,帮助学生梳理和解答在设计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或团队协作深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3)成果展示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上传不同阶段的成果,建筑设计的不同课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设计任务,都有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可以在该模块内进行评图,节省大量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及时明辨优劣、互学互鉴。(4)移动式实践教学模块建筑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经常分散在各建筑工地和城市设计院实习,实习效果的控制和教师现场指导就显得困难,该模块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微信平台等,对画面、视频等文件进行传输,教师可以对各类实习进行现场监控、成果传送和及时解答问题等活动。(5)建筑设计技术软件学习交流模块该模块的建设不分年级不分班级,方便学生对软件使用过程的交流和学习。作为建筑设计专业,传统以二维图纸或模型的方式探讨问题的方法已无法展现空间感,而软件辅助(如BIM、ECOTECT、SKETCHUP、犀牛软件等)和数字化技术介入能更深入地表达和探讨建筑的形体、空间和建造等问题。

4.数字技术参与下的评价方式设计

建筑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成果都无法实现定量评价,建构科学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字信息技术参与下教学过程要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差异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可量化性及公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

五、结语

通过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增强学思结合,利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今后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增强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综合专业素质是今后教学的新目标。

作者:王海英 刘志峰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真如.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D].清华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