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按照XXX要求,XX党委现将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成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职责,落实人员责任,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即查即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领导小组严格履职尽责,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狠抓整改。对工作不落实,排查整治不力,敷衍作假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责任事故的,严格追责问责。
(二)隐患排查情况。
一是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抵制生活中、朋友圈的各类谣言,严禁在手机朋友圈造谣传谣,对在公共场合中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加强舆情监控。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涉及卫生计生领域的重大舆情监控,对可能涉嫌发生重大舆情的,相关科室要第一时间介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迅速展开舆情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会商和研判预警,控制舆情态势,严格把握信息工作。
三是管控好信息传播途径。加强本系统内外网管理,严禁利用内外网、传播各类损害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通过增加监控软件、硬件防火墙等设备,截断传播途径,发现相关隐患及时处理。
四是管控好信息审核关。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类信息的审核和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切实把控好“出口关”。
(三)总体评价
总体判断,XX能够深入学习贯彻XXX精神,坚决贯彻落实XX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署,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通过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分析认为,目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上向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比较到位。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中心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和普及、网上舆论阵地管控、对外宣传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等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个别部门、人员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有些领导干部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把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较少;管理不到位,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三、改进措施
(一)勇于担责,补齐责任短板
要“高处”发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二)夯实基础,补齐保障短板
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已有规章制度落细落小落实,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高效落实。要配齐配强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全员轮训、专项进修等方式,提高基层宣传干部业务素养。
5月24日至25日上午,自治区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围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强化阵地意识,扎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
自治区领导巴特尔、李佳、张力、布小林、那顺孟和、呼尔查、郭启俊等作了重点发言,潘逸阳、新、符太增、杜梓、王中和、刘新乐、王玉明、王波、白向群、云光中、梁铁城、胡毅峰、马永胜参加中心组学习。
王君强调,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关乎民族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坚定自觉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王君强调,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肩负起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政治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艰巨复杂性,清醒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分析研判,把握舆情动态,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王君强调,要切实强化阵地意识,卓有成效地做好宣传舆论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加强对媒体的有效管控,加强对舆论导向的有效调控,加强对宣传干部的有效管理。要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管理,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王君强调,要扎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要深入学习贯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理在我区调研指导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始终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凝聚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人们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发挥着建构或结构的作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主要群体,其意识形态观念结构特点与整个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环境存在着互构的关系特点。高校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对策手段以及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相对滞后等问题;要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三是整合高校自身的资源,探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模式;四是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提升学生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念的能力和自觉性。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息息相关的特殊场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约为9.0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64.5%。庞大在中国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主力军,成为网络空间环境中的最主要群体。数据显示,在9亿多网民中,按照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人群占了21.5%;按职业结构来看,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达到了26.9%。上述数据突显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一方面其价值观念的形成深受网络空间信息、观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举止,又对网络空间环境进行着重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必然举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一个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本文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清晰的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要厘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意识形态,从其本质来看,可以概括为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每一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就可以看作是这种观念的集合。在政治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意识形态有其特定的功能。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主要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秩序提供思想观念层面的合法性阐释和支持。正是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一重要作用和功能,使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禀赋、制度体系以及文化观念,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三要素。文化观念从国家构成的角度来看,就是指意识形态。自然禀赋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制度体系为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规则和秩序,而意识形态则是将一个国家不同群体粘合起来,形成关于统一国家认同的“黏合剂”。因此,意识形态安全,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家、民族能够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认同;从中观角度来讲就是对政党制度、发展道路等等制度、文化、法律等等具体观念、制度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认同;从微观角度来看,就是在面对具体境遇和观念冲击时,有相对稳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判断。意识形态因其往往涉及思想观念、价值的特性,其安全往往有着自身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界舆论场域、观念和具体事件的冲击和威胁。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延伸,人们客观上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拟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空间叠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事件、观点和价值观念往往能够借助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发酵,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同样的,网络空间当中形成的舆论场,因其所引起的巨大传播效应,又反过来对现实社会形成客观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上所述,特定价值观念通过网络,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即网络空间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网络空间环境,不会对网络空间中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构成威胁;反之,则可以说网络意识形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二、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在摆脱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导向下的填鸭式知识学习阶段后,进入到了一个知识的自由探索阶段。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网络世界的遨游,在此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否发挥了实效,个体自身科学理性思维是否形成等因素,决定了大学生认知自己、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认知结构和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认知发生在自己身边和所处社会空间中的事情。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当中,属于拥有高级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骨干力量之一;从社会进步角度来看,拥有相对较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其所展现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在推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进步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发展来看,大学生群体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结构特点,则关系着我们事业的成败。正是基于上述两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课通过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力图强化学生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认同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成为网络空间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大学生已不再是过去被关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群体,而是与校园围墙之外的社会时刻发生联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甚至是治理的年轻群体。与已经发生巨大现实变化相比,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已经出现诸多局限性,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忽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仍然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完成,即主要通过课堂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形成。然而,课堂教育有其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如课堂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即使一趟课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在离开课堂后,学生更多是被网络空间中的世界所包围。极有可能发生的是,刚刚在课堂上初步构建起的主流意识形态,转眼就会被网络空间中的热点事件以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形成的舆论场结构。从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模式来看,只有极少数注意到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措施、手段。随着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群体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在网络空间达到相对良好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第三,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相对滞后。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成为网络空间环境的一部分。在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谣言、抱有特定目的的价值观宣传以及网络营销宣传等,涉世不深的人生阶段特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使身处网络包围中的大学生难以辨别信息真假,很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但在实践当中,受限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高校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和实效都难以尽如人意。
三、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互联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深入教育领域已是不可逆的历史发展趋势,高校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因此也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实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转变以思政课堂为主的教育观念,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环境对学生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要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大数据分析等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和把握学生在网络空间所关心和深度参与的热点问题和事件,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此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教育纳入到思政课堂教育当中。二是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首先,形成对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主题班会、团会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空间的双重性,即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它也有大量的潜在风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建立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其一,能够保证学校和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其二,学生通过沟通机制,可以针对自身所关心的问题或事件与老师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高效解决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使学生对所遇问题、所处环境的观点看法趋向负面和激化;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便捷性、时效性的特点,凸显自身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存在感,如组织教师定期就一些学生所关心的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进行网络直播讲座,引导学生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三是整合资源,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模式、方法、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有着丰富的智力和人才资源,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等问题方面,应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对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探寻当前难题的具体解决对策。并进一步研究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特有的内在规律,努力构建一套高效的教育模式。四是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自觉性。网络空间虽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但它并不是法外之地,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因此,应加强学生法治意识教育,使学生在网络世界畅享自由的同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环境因素的破坏性影响。总之,要解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其教育效果,首先,要把握意识形态本身的特征,以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其次,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抵制不良网络环境因素侵蚀的能力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构建良好网络空间秩序环境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脆弱性和威胁,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夺对网络空间环境的“控制权”,消除藏匿于网络世界中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策略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时展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全球化发展信息化已然是大势所趋。在信息化时代高速运转的时期,高校内部管理若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势必会造成与时展脱节现象,因此,各所高校纷纷加入改革的行列中,积极转变发展观。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中,介入了财务信息化技术,以期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影响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一、基于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概述
(一)高校内部控制的内涵
就目前的高校内部控制的内涵来说,以从过去单一的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以及账目核查的准确性,而是通过一定合理科学化的规章制度、规划设计财务工作组织、对财务程序进行编排以及在资产管理上加以转变,进而保障高校主体财产的系统完整以及安全、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1]
(二)高校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化的特性
首先,财务信息化取代了传统会计核算方式,进而改变了财务核算的环境,同时也实现了财务人员构造的调整,形成了科学系统化的办公环境,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展开带来诸多便捷,同时用有效提高了运算的时效性。其次,财务信息化改变了财务数凭证的存在方式,促使高校内部控制发生转移。在财务信息化下,财务凭证由原来的纸质凭证变为电子凭证,在保存方式上改善了纸质的易破损以及不变查阅的缺点,将高校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原来的控制会计工作人员转变为计算机以及存储的财务数据和操作人员。最后,财务信息化下,高校内部严格控制了财务工作中随意篡改数据的现象,规避了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但由于互联网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点,财务数据安全风险较大。
二、高校内部控制在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现状
(一)对内部控制在意识形态上认识不清,更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在高校管理者以及财务工作者中,对于高校的内部控制在意识形态上的认识不清,对于财务信息化所带来的改变缺少观念意识,使得财务信息化难以在高校内部管理得以落实。虽然引用的互联网技术,但在自身观念上并没有转变,难以有效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长远发展。[2]
(二)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执行力度不够严格
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对预算编制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与财务管理中对预算编制的不重视,使得预算编制方式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收支的不平衡现象。在预算的执行力度上,高校财务内部没有按照严格的执行环节进行,无法做到专款专用,使得高校内部一度出现资金紧张的现象。
(三)高校内部控制没有建立合理的监督体制,在审查程序上过于简单化
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财务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建立合理的财务监督机制,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工作纰漏,导致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决策失误。此外,审查程序过于简化,也给财务预测带来极大的风险,更无法规避高校在资产上的投资风险,导致财务陷入困局。
三、基于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改进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高校需根据当下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转变内部管控理念,将财务信息化的观念深入到高校内部管理者和具体的财务工作中,从意识形态根源上转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控制方式加以改进。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保障高校内部控制的合理合法。在具体财务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据,避免财务行为的不规范。在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管理民主化,促进财务人员自觉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财务预算编制,严格要求执行力度,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从高校的持续发展来看,需做好内部各个部分提交预算申请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编制和审批。与此同时,要对学校的收支进行相应的评估,进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收支平衡。在执行力控制中,高校的财务部门需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加强监督力度,随时掌控预算执行的力度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整与修改措施。
(三)建立完善系统的内部控制监督体制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以及体制,提高审计的认识并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强化他们的评估与预测风险意识。同时,对学校内部的审计加强监督力度。[3]保障校内资产的安全以及完整、财务信息的核查保质保量、预测以及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最终实现办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基于财务信息化条件下,对高校内部控制加以相应的改进,不仅可以促进高校资产稳定,符合时展的必然所需,同时对实现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玲雪.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
[2]张莉.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独立学院内部控制与财务安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3:55-56.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估工作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危机评价三个单元构成。其中,风险识别指通过发现风险项目、辨认危害要素,强化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感知力;风险分析指在寻找风险点、追溯风险源的过程中,准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诱因;危机评价指通过划分风险等级,确立防控措施的先后次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评估
准确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困境、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西方思潮冲击、社会结构变迁、信息网络化等外向性风险,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体系、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衍生的内源性风险。当前,可以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危机评价等环节着手,借助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的评估方法,有效提升高校防范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能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一、风险识别:发现风险项目与辨认危害要素
风险识别是评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辨识是一个发现风险、辨认风险并描述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发现风险项目、辨认危害要素、描绘风险要素特性并输出风险清单。1.治理风险的识别因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识别的要素主要包含危害要素和风险源、确定的风险事件、潜在的风险征兆等。其中,辨识源头类危害要素和衍生类危害要素是第一步。只有做好危害要素的识别工作,才能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真正诱因。识别风险事件和潜在征兆则属于风险识别的中心任务。一切风险皆由事件触发,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的确定性事件和潜在征兆。2.治理风险的识别程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是一个发现、辨认、描述、清单输出的完整过程。其中,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和对象是风险识别的首要环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范围大体可划定为国际国内两大变局,对象则是各危害要素。把握风险项目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二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由危害要素、确定的风险事件和潜在的风险征兆构成。归纳风险类别并凝练风险特质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三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类别大致可分为外向性风险与内源性风险。风险清单输出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第四步。这一环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识别的输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分析的输入。通过形成风险清单,既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识别提供可量化的依据,也可以为风险分析提供可量化的标准。3.治理风险的样态归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因教育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形态的风险。根据事物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大体可归结为外向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其中,外向性风险源自国际、国内双重语境。从国际大局势看,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推行、教育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运行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的认同。从国内大环境看,社会结构变迁和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主阵地作用有所削弱。内源性风险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存在的工作地位边缘化、工作机制滞后、政工队伍游离、主体资源流失、教学与科研绩效割裂等治理风险。如面对不断上行的社会竞争压力,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院校的竞争优势,将关注点侧重于增设校园硬件设施、扩大招生规模、争取办学经费等方面,“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边缘化的风险”[1]。4.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一般而言,治理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其中,德尔菲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的反馈匿名函询法。该方法能够迅速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安全检查表法则是辨识危害要素的“索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风险排查的全面性、广泛性。问卷调查法和Citespace数据计量法则属于定量分析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识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常用方式,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时段学科体系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Citespace为代表的大数据识别方法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准确地识别风险点和风险源,还可以构建科学的知识图谱。
二、风险分析:寻找风险点与追溯风险源
风险分析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核心环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第二个子过程,对治理风险的致因分析着力于寻找风险点和追溯风险源的成因,侧重于从环境和主体风险源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发展阶段、运行机理以及内在张力。1.治理风险的分析理路。首先,风险要素包括风险源、触发行为、风险点、传导路径等。其中,风险源包括确定性风险事件、引起损失的不确定因素、潜在导致风险的事物或现象等。触发行为则是风险引爆的“助燃器”,它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风险事件。风险点是连接潜在风险源和外部环境的媒介。传导路径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中的线索。通过这一线索,风险点、风险源、触发行为得以串联。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主要由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引发。前者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严峻,后者指高校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产生,实际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风险要素的动态互动过程,即在特定危险行为的触发下,导致风险点、风险源产生集群风险,进而通过传导路径不断延伸和扩散。2.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既受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又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因而,我们大体可从环境风险源和主体风险源切入,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引爆条件。一是对环境风险源的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环境风险源可归结为国际风险源和国内风险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生活方式极易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追捧。隐藏在西式生活表象下的西方价值观念是冲击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滋生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漠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偏差以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也会产生环境风险源。二是对主体风险源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受教者和施教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意识的多变性势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高校治理结构中各权力主体失调引发的学术权力地位边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异化,增强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财务管理和人事任命等各类权力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2]3.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根原因分析法、Citespace计量分析法、智能算法等。其中事件树分析法属于事故概率分析范畴。只有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确认该事故能否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风险。因果分析法主要结合“‘是/否’逻辑”来识别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相关的原因和潜在结果”[3](P53)。因而,它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病因。根原因分析又称损失分析,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旨在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4](P43)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和智能算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存在的隐性风险明晰化。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三、危机评价:划分风险等级和确立优先次序
作为风险评估的第三个子过程,危机评价主要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风险准则进行比对,以此决定风险等级或其大小是否在主体容忍的范围之内,并依据损害程度确立防控的优先次序。1.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对象是指风险后果或损害程度。一般可将风险带、风险等位线、风险等级等因子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要素。其中风险带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按照风险的容受程度,可将风险带划分为风险上带、风险中带、风险下带。如我们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中的环境作为风险带,其中国际环于风险上代,国内环体处于风险中带。风险等位线是风险评价的中介。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风险等级数值,规定风险评价的指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价中,风险等位线一般指风险的阈值点。风险等级是风险评价的关键,它确认风险评价的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风险评级中,可以通过评分的方式来确定风险等级数量以及风险等级的范围。2.治理风险的评价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概括与总结。它侧重于关注治理风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乃至社会运行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可以从政工队伍、师资力量、教育客体、教育环体、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风险产生的后果。一是对政工队伍的评价。高校政工队伍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对政工队伍的评价要围绕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展开,既要充分肯定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过往取得的成绩,也要立足现实,客观陈述各院校、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师资力量的评价。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资源,对师资队伍的评价应当包括理论知识水平和价值倾向。三是对教育客体的评价。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成效最直观的反映。要善于根据上课出勤率、志愿活动参与次数等具体指标来对大学生进行评价。四是对教育环体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从范围来看可分为国际大环体和国内小环体,其中国内小环体又可分为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评价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准。因此,有必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联。五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社会效益的评价。通过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成果,能正确引导社会舆情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的社会认可度。3.治理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价,就必须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我们要推动风险评价的定性指标朝民主化、法治化、高效化、协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入可量化的指标,如可以将评价指标与监控指标、预测指标相协调,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治理风险的评价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后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目标检验法、比较法、效益评定法、接受程度评定法等,此外还有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等。以比较法和效益评定法为例,运用比较法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驻地环境之间,教育过程、目标、内容、形式和效果之间,甚至教育单位之间”进行共时性与历时性比较。[5]效益评定法则是一种量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的大小、高低,可以通过确切、直观的社会效益进行评定。换言之,如果投入远大于产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产出远大于投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风险等级较低,质量较高。
关键词: 台湾;灾难社会工作;风险社会;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5001806
从美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参与救灾的历史,大概可追溯到这个专业的起始。Zakour[1]指出,早在Jane Addams在美国芝加哥仿照英国睦邻组织(settlement)成立霍尔馆时,即致力于透过议会游说促使都市公共卫生的改善,使发生在都市里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这个实践后来也扩展到由Mary Richmond主导的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此后,社工不断地在每一次灾难事件中,做出不同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例如,睦邻组织的工作者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灾事件中,开始尝试以现今称作灾难排除(disaster relief)的实践手法,为当时的火灾受害者提供相关服务;接着,在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中,慈善组织会社的亲善访问者(friendly visitors),则尝试透过不同机构或工作人员间的协调,以提高紧急救灾工作的效能,作为当时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有学者指出[2],当时睦邻组织和慈善组织会社所使用的救灾方式,逐渐演变成当代社会工作灾难实践的两种不同取向:睦邻组织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群生活环境的小区工作手法,逐渐演变为今日社会工作关怀个人、团体或社群生存环境的起源;慈善组织会社着眼于提高救灾效能的组织协调技术,则成了后来社会工作专业以灾难管理响应灾难的关怀点。
在台湾,发生于1999年的921大地震①和2009年的八八水灾②的灾难经验,不仅是台湾社工从业人员的集体记忆,也成了思索灾难社会工作该如何进行的背景。在这两次灾难的现场,台湾专业社会工作者这个集体,无论是政府体制内的社工、民间社福组织的社工、社会工作教育界的社工,还是非政府组织里的组织工作者,不论是以集体还是个人的力量,都以现代社会中专业者的姿态现身于现场,并持续透过专业实践参与灾难的安置、缓解与重建过程。无论从灾难社会学的定义或是社会工作与灾难有关的研究来说,921地震或八八水灾都够称得上是灾难,这两个发生在台湾的灾难社工实践事件,不仅储存着曾经参与灾难的社工的个别或集体的实践记忆,也是一个观察和思考灾难社会工作实践与教学的窗口,等待着人们透过论述和行动实践,写进这个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空白窗口里。
一、社会工作看待灾难的三种视角:
心理的、管理的、社会的按照社会学辞典[3]对灾难的描述,认为“灾难(disaster)是破坏环境和社会结构,且造成个人、团体和财产重大损失的一种突然、非预期、地域性的、偶发,且急性的事件,不同于大范围的意外事件对个人和集体造成的影响。简单地说,灾难通常是指在短期内造成超过100人或以上的死亡事件”。在社会工作中,灾难则被看作是一种集体压力,在灾难中许多人的需求无法透过日常社会过程获得满足。[4]此外,灾难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集体压力,最大的原因在于灾难是一个危机情境。[5]Miller [6]则认为上述这两种社会工作对灾难的解释,其实与社会工作习惯采取危机取向社会工作模式有关。
诚如Zakour[2]所称,社会工作自从成为现代社会里的一门专业,现身于灾难现场的社工就带有着两种不同的身影:一种是慈善组织会社的路径,其所关照的是救灾效能,以组织间或组织内部的协调技术为主要的实践技术;另一种则根源于睦邻组织,透过小区动员手法,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群的生存环境为目标。就如同社会工作在其他领域的实践一样,这两种身影也投射出社会工作习于采借的两种不同知识视角,即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有学者[7]认为,这两种不同理论视角被社工用于灾难现场时,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受灾民众能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并会致力于为灾民提供长期且经整合的服务。然而,笔者却认为采借自不同理论视角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焦点和手法,也呈显着相当不同的社工实践况味。以下,笔者以相关文献为基础,分别阐述三种社会工作看待“灾难”的不同视角。(一) 心理学的灾难视角根据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说法[8],随着美国和英国相继发生一些大灾难和受瞩目的社会事件,使得源自于描述战后军人身心状况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精神医学概念,被参与救灾的社会工作者广泛地应用在受到灾难和重大社会事件影响的一般民众身上。有社工学者[7]认为,上述PTSD概念在社会工作专业中逐渐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救灾指导原则中将社会工作者视为救灾团队中的主要专业之一。笔者由上述学者的相关说法认为,虽然PTSD概念在全球不同区域中,如何成为社工用以理解个人灾后心理创伤(trauma)和创伤压力(traumatic stress)经验主要概念的脉络并不相同,但不容否认的是,大部分的专业社工似乎均以PTSD作为理解受灾个人心理状况的主要视角。
此外,由于社会工作专业不仅将灾难看做是一个集体事件,也看做是个人、团体或社群的危机。因此,又从心理学界采借了Caplan [9]所提出的危机理论,作为有效介入灾难事件中个人或家庭的实务理论参照,并发展出危机取向的社会工作。最后,借鉴于灾难小组中其他专业助人者在危机或灾难事件中使用的心理汇报(psychological debriefing),因此心理汇报也成了灾难社会工作的主要处遇技巧之一[7,10]。(二) 管理的灾难视角随着慈善组织会社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工作界的主导组织,其关于灾难事件的主要视角和关注焦点,即强调救灾效能和组织间或组织内部协调技术的社工实践模式,也随着慈善组织会社积极参与灾难并成为美国灾难响应小组主要成员后,成为灾难社会工作观察和思索灾难的主要视角和实践模式。伴随着1980年之后管理主义和工具理性二种意识形态在社会工作界的渗透和蔓延,加上社工专业习于将灾难看作是一种个人的危机,于是危机管理或称为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的语言和概念,与慈善组织会社强调效能的灾难社工实践模式汇流,让灾难管理成了一个在社会工作界逐渐流行起来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模式。
三、台湾灾难社会工作经验的反思
反思921地震、八八水灾和汶川地震的实践经验,参照着风险社会相关学者提出的关于现代社会风险质地的诸多说法后,再次观看社工灾难实践实存的现实情况,察觉到过去据以观察灾难的视野,以及进入灾难后操作者的社工实践知识和技术方法,似乎投射着风险社会学者所描述的现代风险社会的影像。科技理性的思考习惯,服务输送系统里蕴含的管理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工具理性的社工实践思维,并相信遭遇灾难的灾民生活可以被谨慎的公民、有效能的专业、有组织的机构加以识别、评量、监视、减少或保存,以及恢复或重建。例如某份社工救灾的相关行动建议书[20]中即突显了强调灾难管理和服务输送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视角。它对社工紧急介入行动提出建议,认为在灾难中社工的行动包括积极联系政府的指挥中心,投身到灾民收容中心的组织工作并给予积极的协助、收集当地行政系统和民间组织的可用资源,与指挥中心建立联系了解政策的重点,了解现有资源和管理系统,确认灾民收容中心的住宿、饮食、卫生和医疗,以及管理状况,建立收容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住民信息交换的管道,并确保物资输送趋向公平。此外,它以个案的工作模式了解灾民,尤其是弱势群体需求,并将需求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加以解决。
在救灾实践部分,似乎也呈现着救灾政策中的工具理性式的实践方法预设,认为社工根据灾难的发展阶段做出反应式的具体实践动作,即能达到灾难和灾情的消解。例如某县市政府用来规范灾难社会工作者的灾害防救规则中[21],即对社工的救灾职责有着如下的具体规范:(1)救济物资、民间捐赠物资及款项之整备及应用;(2)福利机构及赡养中心之减灾、整备、应变及复原重建;(3)罹难者尸体之处理或殡葬事宜;(4)受灾民众救助金之编列及发放;(5)促进、辅导、协助及奖励灾害防救志愿组织之相关活动;(6)提供受灾民众关怀服务、福利咨询与协助;(7)有关弱势族群之灾害防救援助必要事项;(8)其他应变处理及有关业务权责事项。最后,从一些社工关于救灾经验的自我叙说中[22],也可见到一种科技理性知识观点建构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视角,并且这种视角也逐渐成为社工理解身处灾难中灾民的身心处境的唯一视野。伴随着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浪潮,一种衍生自欧、美社会工作界,且自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采借来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概念,以及着重个人心理复建的个人取向的心理暨社会诊断(psychosocial assessment)模式,逐渐成为台湾社工在思索个人、团体和小区和社群遭逢灾难时相关社会议题的主要视角。
有学者[15]指出,由于越来越多政府行政的意识形态被风险管理和科学技术所掌控,加上对各国政府而言,风险这个概念又是治理和规范政府方案执行者或承包机构一个具吸引力且有效的方式,于是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卫生和福利计划在规划时,就采取风险评估和管理作为其计划的核心原则,这使得实践领域的社工需经常面对持续增加的要求、控制和转移风险的压力。学者所描述的这个政治张力,似乎已经清晰地在台湾从事灾难社工实践的人的眼前蔓延开来,并反身地让灾难社会工作实践,以及实践灾难社会工作的社工个人,陷入了风险社会描述的泥淖中。诚如纪登斯所言[23],在现代社会里,个人和制度同时都具有高度的反身性(reflexivity),既能反身地监控自身的行为表现,进而调整自身的行为;也能反身地取用知识来调整或理性化自身的行为。
在台湾社会工作实践已然成为一种实存的社会建制的前题下,灾难社工既承袭着社会工作历史中轻小区与社群(community)重个人(individual)的实践视角,又身处在逐渐政府化和科层化的社工实践的社会历史现实场景里,加上因为追求专业化而顺服于科技理性的知识生产和教育设计,三者交杂着形塑了一种去个人能动性(agency)的社会工作文化,这种去社会工作实践者和被服务者能动性的社会工作文化又反身地化身为一种建制,在社会和历史脉络中建构了现今的灾难社会工作形貌,并反身地监控着实践灾难社会工作的社工,规训着社工执行它们所设计的那种灾难社会工作实践,也就是以灾难现象消除或消解为目标,强调有组织的科层协调救灾步骤,相信管理和货币经济效能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策略。
这种灾难社会工作实践或许并不是完全不好。回到前述风险社会学的理解,如果做为社会工作社群的一份子,能看到科技理性对服务对象和身为专业者的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全面宰治的话④;能看到技术的全面胜利所隐藏的个人的和专业的道德隐没的危机⑤;能看到社工生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正反身地异化了活着的社工人和被服务对象。那么,或许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说的,若能用反身的姿态重新理解被技术理性、经济理性和工具理性逐渐建构的,一种过份以技术线型模式思考的灾难社会工作实践建制,及被同一类意识型态主宰的社会工作教育配置,以及被上述两种建制箝制着的社工实践生活实况。那么将所身处的社会工作实践生活世界,看作是一个如贝克所言的那种风险社会,或者能激化生活在其中的社工人和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反身地对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工作实践世界的历史构成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起身建构台湾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新风貌,建构社会工作人的新生活。借着对灾难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或者成了启动台湾社会工作的第二次启蒙的触发,更或者,因此而能活出一个更有人味的社会工作实践生活。
①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发生的里氏规模7.3级强烈大地震,造成2,455人死亡、50人失踪、11,305人受伤;房屋全倒38,935户、半倒45,320户;经济损失3,600亿元。那时的新闻大多说它是台湾有史以来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而我清晰地记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在台湾实践着在美国念社会工作硕士时学习的灾难社会工作,我想那一次也可能是台湾社会工作界第一次集体以社工专业身分参与救灾的历史时刻。
②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来袭,造成675人死亡、24人失踪、34人受伤;房屋全倒472户、半倒128户;农业经济损失164亿6 863万台币。
③ 认为灾难会随着受灾时间的推移,而历经防灾、救灾、缓解和复原等四个阶段。
④ 参考哈伯玛斯关于科技理性对生活世界的殖民说法。
⑤ 参考马克思在资本化的社会早期对工业现代化提出的诤言。
[1]ZAKOUR, MICHAEL J. Geographic and Social Distance during Emergencies: A Path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s [J]. Social Work Research, 1996. 20(1): 19—29.
[2]ZAKOUR, MICHAEL J, EVELYN B, HARRELL. Access to Disaster Services: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s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J].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2003, 30(2): 27—54.
[3]SILVER, HILARY. Disasters, in George Ritzer eds.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M]. Hobkioen, NJ: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4]BARTON, ALLEN H. Communities in Disaster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Collective Stress Situations[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9.
[5]QUARANTELLI, E L ED. What is a Disaster? Perspectives on the Ques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6]MILLER, JOSHUA. Critical Incident Debriefing and Social Work: Expanding the Frame[J].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2003, 30(2): 7—25.
[7]DAVIS H. The Psychiatrization of PostTraumatic Distress: Issues for Social Worker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999(29): 755—777.
[8]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Disasters, in Social work speak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policy statements, 2003-2006[M]. Washington, D C: NASW Press, 2003: 83.
[9]CAPLAN G.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4
[10]ZAKOUR, MICHAEL J. Social Work and Disasters[OL].[20120408]. .
[21]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灾害防救规则[OL/EB].[20100228].http://bosa.tcg.gov.tw/i/i0300.asp?fix_code=1102006&group_type=2&l1_code=11&l2_code=02.
一、整合审计资源的意义及作用
所谓内部审计整合资源就是一种围绕一定的审计工作目标,对审计资源各要素进行整理、组合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组织的职能作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了更好地实现最佳的结构效益,从而谋取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内部审计整合资源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内部性,无论内部审计整合资源做何种工作都是服务于本单位,对于审计的主体和客体,它们均在一个特定的内部环境中。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银行内部审计整合资源工作是银行管理方面的核心工作,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做好了,那么,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十几年来,我国四大国有银行都先后进行了内部审计整合资源体制的改革,改革方案也逐渐形成,为推动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银行内部审计整合资源体制能在整个银行审计过程中发现,因为银行内部审计整合资源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做的就是内部结构的审计和整合。其次,通过对银行内部的控制,能有效地审查和评价员工的工作任务和我表现,促进组织健全内控制度,防范违法犯规的行为再次发生,纠正管理弊端。全面的监督、考察整个组织的运行制度,评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合理,评定组织内部资源是否使用合理,并根据评定结果,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建议。最后,内部审计整合资源能及时发现银行内部潜在的危机,它通过对本单位进行日常审计资源整合,可以了解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和各个业务环节运作的状况,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更容易收集各种企业必要的资料,能够准确的识别到存在的风险。内部审计能够客观的,从全局的角度来控制和管理整个企业的运行体制,并着重完善企业风险管理这方面的体制,从客观的角度,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建议管理部门采取防范措施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根据风险评定结果是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活动协调一致。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现状
我国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制度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 内部审计整合体系不合理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时,往往会和其他的审计相结合在一起进行,不能够使内部审计资源的独立性成分发挥出来。众所周知,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它的独立性,因为只有在独立性的前提下,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功能才会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做到真真正正的商业银行内部的审计资源整合工作。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及其密切的,但由于现在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所以往往使银行内部的审计资源整合工作流于形式。
(二)银行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时审计整合的主要内容是对银行内部。进行内审的主要作用是审核一定时期内银行员工的工作状况以及银行本身的运行情况,旨在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避免员工犯错。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内部往往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归咎起来是由于银行监督制度不合理造成的,由于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不当,容易引发员工的犯罪心理,从而实施犯罪。进行审计资源整合就是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漏洞我们还是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审计资源整合范围狭窄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依旧采用原有的审计方式,即仍旧注重合规性审计,只是单方面的进行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的审计资源真核,而忽视了银行内部审核的其他方面。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增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审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所以当下的商业银行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扩大审计资源整合的范围。
(四)审计资源整合的方法陈旧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进行审计资源整合时,依旧采用账目基础审计的传统方式,而不是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通行的风险基础审计。传统的审计方式只适应当时的银行内部的审计资源审核,远远不能够满足当代银行内部审核资源整合的要求。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银行本身业务的不断延伸,传统的审计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并且审计结果也不全面。所以商业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选择适合时展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方法。
(五)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思想没有深入人心
由于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内部审计体制,但这种思想并不是深入人心,有些比较小的银行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意识,要想内部审计工作达到理想的目标,就需要把内部审计文化宣传到每一位银行工作人员那,建立一种文化意识,在根据银行的发展,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长期开展,逐渐的从内部审计意识形态过渡到内部审计体制的完善。如果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又何谈内部审计体制的改革?首先,商业银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文化重视不够,那么就不能很好的预测和发现风险。其次,如果高层领导者没有吧内部审计思想宣传到工作人员那里,就会导致某些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心理排斥。所以要想让商业银行有所发展,首先要建立一种内部审计文化的意识形态。
(六)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工作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太重视,所以在人员配备上不太严格,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又是少之又少,如,熟悉计算机技术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里急需,但这样的人才更少,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选拔人才时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员工飞,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从内部或外部招聘合适的人选,壮大内部审计队伍。
三、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方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在审计资源整合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并积极的通过改革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套适应时展的审计资源整合方式。
(一)充分发挥审计资源整合的独立性功能
审计资源整合的独立性是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才能做到审计资源整合的完整性。在进行审计资源整合时要明确各级银行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非审核人员的干扰状况。同时在审计整合的过程中要明确对各项审计资源整合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出现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管理层在进行银行员工的管理时应当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机制,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建立控制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体系,明确员工的职责,形成基层行、支行和总行纵横三级内控管理平台,把内控评价和日常各项设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来全面推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工作的进行,将审计资源审核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扩大审计资源整合范围
传统的审计资源整合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工作需要,必须进行更新和扩大审计资源整合的范围。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大,服务层面不断延伸,这就给审计资源整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想做好审计资源整合工作,必须将审计资源整合的方法进行更新,将电子银行、证劵、保险、信托业务纳入到审计资源整合的范围。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审计资源整合方式,全面提高审计资源整合结果的可行性。
(四)充分利用外部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侧重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外部审计更多的是关注银行对国家法律、宏观政策的执行情况。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审计工作均是以银行的会计报表、凭证和账册等信息资料为载体,因此两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为节约审计成本,提升内部审计效益,内部审计要充分运用外部审计(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署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成果。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
一、引言
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的重点内容。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络文化这一切入点,积极抢占网络文化阵地,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主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当前今社会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博弈格局中切实把握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分析
高校网络文化可理解为大学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与呈现,也可理解为网络文化在大学组织中的选择与重塑。高校网络文化特指以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在校园活动中,大学人所共生、共享、传递的网络价值取向、网络生活方式和网络行为方式[1]。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高校和谐发展、繁荣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先锋功能
人的理性总是希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因而会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尤其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而网络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先锋,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强大的思想先锋功能,用优雅、辉煌、独特的大学文化濡润、熏陶、影响每一个学生,并引领、传承一代代学生。同时,优良的高校网络文化也可以通过一代代学生广泛地向全社会传播、扩散,进而影响社会大众,亦可以在某一时期起到担负时代思潮“急先锋”的作用。
(二)全面育人功能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客体,通过文化塑造理想的人格,调动人的内在意志和创造性,这就是文化的教育功能。高校的文化教育除了常规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这只“看得见的手”之外,还有“网络文化育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是,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全面育人方面,功能无比强大,内容非常丰富,形式极其多样:既可以借助门户网站、网络课堂、即时通讯软件、手机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大大丰富了教育的形式、拓展文化的内容,又以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极易让学生乐意接受,在全面拓展学生素质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价值评判功能
文化是群体共同的行为规范体系,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既包括行为者的信念,也包含普遍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制裁。网络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群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存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都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并影响其他人,在高校师生群体中也不例外。青年学生善于接受新思潮,但也易被误导。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明确的价值取向建设网络文化的主阵地,着重青年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完善;引领网络舆情,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对负面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弱化社会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当前,高校已成为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前沿阵地。不可否认,有少部分的高校师生受到了敌对、不良势力的网络文化渗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高校甚至无法提前预判断某一次意识形态的危机来自何方:我们不抢占宣传阵地,不良媒体就会乘虚而入;我们不传播高雅文化,低俗信息就会泛滥成灾;我们不做好网络平台,学生就会随波逐流。这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掌控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三、把握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的策略分析
网络条件下,各种社会群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试图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并影响其他人。大学生善于接受新思潮,但也易被误导。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要抢时夺势、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文化的主阵地,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支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四个一”目标,巩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领导权
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络大平台;建立一套网络育人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专兼职网络文化建设团队;培养一批理性、自律的大学生网民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2]要实现“四个一”目标,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切实加强高校党委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弘扬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探索网上舆论引导话语权,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推进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效。高校党委还应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占领网络制高点,积极主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把握“两微一端”,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网络文化阵地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6月,在中国7.10亿网民中10~29岁的占据51.3%,达到3.53亿[3]。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的考察对象就有近470家高校的官方微信。各级各类网络平台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要载体,高校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平台,提高网络文化的吸引力,积极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1.把握“两微一端”建设。当前,手机即时通讯在高校迅速发展,“短、平、快”的微信、微博、QQ等对大学生有很广泛的吸引力,网络“新宠”在高校深入人心。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我院280名学生,全部都有QQ,拥有微信的有238人,使用微博的有162人。可见高校应该主动把这些即时通讯工具纳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利用,科学管理。2.打造和整合高校网络文化阵地。校园网站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学校信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首先要打造好校园网,贴近实际,营造文明理性的网络氛围,起到凝聚人心、传播文明的作用。其次适应新形势要求,整合校内各部门媒体平台,建立新媒体工作综合平台,可以联合易班、思政网、教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平台。[4]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青春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三)培育三支队伍,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把握育人这一主导权,这就要求这支网络文化建设队伍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过关的网络技术。1.选塑网络名师。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结果,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遴选网上网下有影响力、愿意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建设“网络名师队伍”,传播正能量。2.强化网络学工队伍。要利用易班建设网络育人平台,将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以学生学习发展为切入点,调动学工队伍网络育人的积极性,号召全校政工干部、辅导员利用网络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建立学生网络骨干团队。高校一半以上的社团均开设有微博、博客,要积极推进学生组织的网络化进程,加快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进程,以社团建设为重点,发挥学生骨干团队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团骨干队伍积极参与网络化的过程。
(四)提升“四个力”,发挥高校网络文化全面育人功能
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物理界限,形成虚拟性“高校网络文化社区”。这个网络文化集合体在全面育人方面功能强大,不仅可以借助门户网站、网络课堂、手机自媒体等平台影响学生,又以其隐性思政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大学文化熏陶。1.激发热情,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吸引力。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的全校性网络文化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最喜爱的老师”“最美学生”网络评选活动,通过网络抢票,微信平台的微党课等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2.把握方向,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掌控力。高校青年师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必须防范各种意识形态的风险,努力把握主动,赢得优势。要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对传媒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和信息技术方向、发展规律的掌控;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加大网络舆情监控力度,做好舆情前瞻预判。3.培育优秀团队,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执行力。加强对教师、学生技术开发团队、运营管理团队、编辑评论团队等的培育,培养和打造一支有影响力、有战斗力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增强师生网络文化建设的执行力。4.打造精品,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每所高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在网络文化建设中也要充分挖掘优势、突出特色,打造自己的网络文化精品。如福建师大打造的“五微五阵地”、小葵工作室等。同时要坚持开放办网和协作共建,与大型门户网站等共建基地和栏目,如与“大学生在线”网站合作共建“学生之家”等,通过联办和协同,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化影响力,提升了知名度。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积极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巩固党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积极主动建设科学的、自主的、有特色的、积极健康的高校网络文化,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成恩,张远航.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任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李青,徐晶,罗敏.浅析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科教导刊,2014(1):31-32.
[3]蒋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4(9):199-200.
一、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要特色亮点
一是强基固本,画出共同理想“同心圆”。
二是崇德向善,筑牢社会文明“压舱石”。
三是引领舆论,找准改革发展“公约数”。
四是文化自信,彰显市北新城“精气神”。
五是勤政廉洁,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
二、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提供思想保证的重托。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丰富精神需求的任务。
三、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
一是实施意识形态巩固工程,筑牢信仰阵地。
二是实施科学理论引领工程,凝聚思想共识。
三是实施舆论引导提升工程,壮大主流舆论。
四是实施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弘扬正能量。
五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
六是实施文化人才引培工程,构筑人才高地。
二
一、以战略思维谋全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扛起来
(一)抓学习宣贯,促思想认识提升
(二)抓责任厘清,促职责履行到位
(三)抓制度建设,促工作机制完善
(四)抓督促检查,促干部率先垂范
(五)抓整改落实,促长效机制建设
二、以法治思维图善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性熔炉热起来
(一)在学习教育中锤炼党性,着力解决“一阵风”的问题
(二)在遵规守纪中锤炼党性,着力解决“走形式”的问题
(三)在干事创业中锤炼党性,着力解决“劲难使”的问题
三、以底线思维定边界,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制度执行严起来
(一)在坚持深化中抓严监督执纪问责
(二)在坚持深化中抓实廉洁风险防控
(三)在坚持深化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四、以辩证思维解矛盾,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战斗堡垒强起来
(一)实施“强堡垒促先锋”工程,在规范运行中创先争优
(二)抓紧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在梳理排查中提升完善
(三)抓好基层先进典型培树,在比学赶超中凝聚力量
五、以创新思维增活力,深化企业文化生根,精神文明兴起来
(一)企业文化宣贯要更活,教育引导员工爱企如家
(二)宣传思想工作要更新,努力确保员工队伍稳定
(三)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实,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六、以系统思维聚合力,加强党建带群建,同心同向统起来
(一)坚持党建带工建,让工会工作更“聚人气”
(二)坚持党建带团建,让共青团工作更“接地气”
三
一、基本情况
二、学习,学习,再学习
1、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
2、开展学习讨论,增强理论认识
3、倡导学以致用,落实学用互促
三、活动,活动,再活动
1、支部共建
2、爱心公益
3、缅怀先烈
4、慰问关怀
5、岗位贡献
四、总结,总结,再总结
1、月度总结看成效
2、季度总结强机制
3、年底总结练内功
五、提高,提高,再提高
1、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
Abstract: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safety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very serious, all kinds of major explosions, fires, poisoning ac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caused a bad social influence. While most businesse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but its management is not comprehensive. This article simply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factors in safety managemen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关键词:安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个人因素;安全教育
Key words: safety; modern safety management;personnel factor;safe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068-01
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1.1 安全与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①安全管理术语及概念。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安全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②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各种生产资料短缺,社会产品贫乏,导致基本的民生需求不能得以解决,因此企业更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经营目的,产生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和效益,轻视安全和健康,违反规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很难根除。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为改变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做出了空前的努力。先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紧接着又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又逐步向西方企业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方法,渐渐使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了提高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1.2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弊端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安全文化相比,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①口号多于行动。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口号,并且也讲“人人讲安全”,可是具体怎么落实这个口号,却并没有多少实际行动,往往以例行的安全检查和安全评比来体现。②忽视个体员工的重要作用。现在面对企业的重要组成分子-员工,大多数企业往往用各种安全教育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却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所起到的绝对作用。③轻视安全管理,资源配给不足。尽管高喊“安全第一”,“安全重于生产”等口号,可是多数企业在生产利益的驱使下,仍本着“侥幸心理”“不一定发生”的思想,对安全问题轻视怠慢,并且该配备的安全设施不足,可配的不给配,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中的个人因素
2.1 人本主义①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道格拉斯・青格雷戈创立了X理论和Y理论,一种基于人性两套系统性的学说。所谓X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消极观点,建立在四种假设条件上即: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会逃避工作;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c.员工只要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而Y理论则是基于一种人性积极的观点,它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下: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样自然;b.如果员工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完成任务;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这些都会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述这些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第一,把员工不仅看作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人人都是管理者,我们把它称作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②个人因素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本主义理念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的员工个体在被动的接受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时候,那么,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将会有X轴的各种表现,这样的员工将不会主动寻找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即使面对看见的风险也会视而不见。而当他们具备了Y轴的意识形态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人翁意识形态时,员工就会乐于主动发现安全隐患,主动规避高风险作业,并且会主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够极大的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如何提高个人因素的Y轴表现①安全教育方法的多样化。a.讲授法。这是教学常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思想性、严密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语言优美谈话法。指通过对话的方式传授知识的方法。一般分为启发式谈话和问答式谈话。b.读书指导法。是通过指定教科书或阅读资料的学习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是一种自学方式,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c.访问法。是对当事人的访问,现身说法,获得知识和见闻。d.练习与复习法。涉及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练习来加以掌握。复习是防止遗忘的主要手段。e.研讨法。通过研讨的方式,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达到深入消化、理解和增长新识。f.宣传娱乐法。通过宣传媒体,寓教于乐,使安全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职工之中。②激励制度与适当的奖励。大多数企业员工工作的目的很单纯也很简单,就是要求更好的收入与待遇。而促进他们更好的履行主人翁责任的方法就是企业要对具有良好安全行为的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最好是物质奖励),并且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那么大多数员工就会乐于做一个真正的企业主人翁。
3结束语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是构成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应当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企业管理首先树立的管理观念。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安全领域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教育体系,仍是企业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这对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我们企业能交上令职工、职工家属及社会都满意的安全答卷!
参考文献:
[1]陈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J].幻灯片.
[2]现代安全管理原理[EB/OL].
[3]安全系统论原理[EB/OL].
关键词:市场经济 高校德育 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这一体制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变化。高校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无疑也感受到了这一时代气息,市场经济给高校德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和严峻的挑战。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德育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群体多元化既发展了社会经济,又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多重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但另一方面,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也必然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的、健康的意识,也有反映小商品生产封闭、保守的意识;既有反映过去计划经济的意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始积累的意识。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已和极端利已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等等,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来,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而其中的消极因素必然对青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自主性原则既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又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必须具有充分的自,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这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社会环境。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也有其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这样,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很少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以自我为核心。
3、利益驱动原则既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也有可能诱发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力之所在。它促进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必然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以及务真求实和拼搏进取精神。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享受倾注了极大热情,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物欲化的社会心理倾向。市场经济竞争的残酷性有可能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的目的,从而诱发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必然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市场经济双重影响,高校德育必须积极应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和超越性的关系。
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德育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德育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德育作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德育必须超越而不能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德育才能彰显其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方面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树立主体意识,使其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和求知进取、开拓创新和义利、时效等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忠著. 市场经济与现代伦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29.
[2]刘志坚.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2005(8):40-42.
【关键词】 经济学;助学贷款制度;金融风险;制度变迁
―、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其丰富的内涵。科斯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人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制约条件就是一系列规则、规范等。
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如同其他所有的制度一样,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所有参与人,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无形的、是具有排他性的特殊公共品。这种“公共品”与其他“公共品”有一定的区别,它是面向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采取的一项措施。而一般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公共品。
其次,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本规则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规则可以描绘为:界定政府、银行、学校、学生等利益主体在分工中的责任的规则,其中包括了贷款资金的筹措、政府如何分担银行的风险及银行贷款的决策、贷款的发放、贷款的管理、贷款的检查、贷款的回收、对有问题贷款的处理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正式规则。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所构成的一种等级约束,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现有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约束是经过多次的调整逐步确立的。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两者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它是一个自然演变过程,包括相应的思想文化启蒙、思想解放运动及相应的法律文化和传统的积累和沉淀。我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在正式约束方面确实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根源于文化、历史传统的非正式约束的转变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正式约束由于非正式约束形成的滞后使效果大打折扣。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而言,借贷人的意识形态、习惯,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等非正式约束对正式约束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次,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机制看,目前我国已改变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做法,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按协议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配合银行做好催收还款工作,努力降低金融风险。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体现了市场机制和政策性的结合。按照“风险分担”原则、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鼓励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但是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在实施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助学贷款方面我们国家有一些规定,还没有上升到严格的法律层面上,在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责、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明确。这使得在制度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可见,判断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否有效可行,除了看这种助学贷款制度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看这个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
二、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变迁及其评述
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制度安排去代替另一种制度安排。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制度变迁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有极强的制约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于是应运而生,并经历了萌芽、试点、推行、徘徊到拓展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萌芽阶段。1986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关于改革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报告》,同意在全国85所院校中试点实行奖学金和贷学金制度,由此拉开助学金改为贷学金的帷幕。第二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试点阶段。199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在1999年5月制定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由中国工商银行独家在北京等8个城市试点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给予财政贴息的贷款”。第三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阶段。200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把国家助学贷款由8个试点城市拓展到全国,经办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把助学贷款范围扩大至研究生,并要求开展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第四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徘徊阶段。2001年6月,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会议召开,为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工作会议产生两项举措:取消“一校一行”的规定和免征金融机构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利息收入营业税。第五阶段:国家助学贷款的拓展阶段。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
从上述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路径看,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定位,先是短期性的,随着其基础性制度条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退出;然后是辅的,政府由充当运动员的角色改变成裁判员的角色,这是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所决定的。从发展方向来看,助学贷款制度的最终目标应为市场化,在这点已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但是要选择什么具体模式,我国尚没有明确的目标。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化的整体框架,这也是制度依赖无法避免的问题。其次,在原有制度变迁中,连接所有行为主体的关键一点是政府信用的巨大作用,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介入,而是提供制度基础服务。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制度变迁的成本是巨大的,它既来自于对抗制度稳定性的制度变迁的阻力,又来自于制度变迁过程。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四个要素均广泛地存在着。因而助学贷款的理论效率受到高协调成本的严重制约,导致既定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的制度环境下难以得到广泛的推行。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虽然助学贷款存在诸多的风险,但它仍然是一项新兴的消费信贷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在我国已得到了较快地发展,而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信贷方式,不仅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展起来,而且也涉及到一个庞大的消费信贷群体,因此,尝试开办这一业务应该成为争夺消费信贷市场的一个竞争焦点。可以说助学贷款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拓展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领域,也可以为今后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可以缓解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放款,既无担保,也无抵押,还贷主要依靠学生未来的还贷能力及其还款意愿。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消费信贷不同,因学生没有经济交易行为,银行不能通过经济手段来制约借款学生;助学贷款面广和催收等管理成本高;大学生群体毕业后流动性非常大,不利于银行对学生进行贷后跟踪与管理,银行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
首先,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状况来看,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免费教育向成本补偿制度的过渡。但是,迅速提高的收费水平却严重影响低收入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积极性,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1999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在北京等8城市的部分高校试点。到2004年6月,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2亿元,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83万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央行、银监会2004年6月8日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范围原则上是按在校生总数的20%比例确定。因此,按照2003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 174万人计,我国当年应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人数为234.8万人。但我国很多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在校生总数的20%,有的高达25%-30%以上,因此,显然这一比例还很难满足贫困生的贷款要求。所以,就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发展状况看来,很明显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则反映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所以必须解决供给矛盾,加大教育补偿投入。
其次,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来讲:助学贷款既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也不同于普通消费贷款。一般商业贷款必须考虑借款人的品德、经营能力、资本实力、财务状况和抵押品,学生显然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而拥有贷款资格;普通消费贷款是建立在对借款人个人的收入、支出、资产所有权、负债等个人财务状况分析和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显然也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使得助学贷款一开始就与风险相伴随。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每百元助学贷款的成本大约为15元,比同期普通消费贷款利率约高出10个百分点。但是,在还款方面,能够按照借款合同守信归还贷款的学生不足40%,另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不主动与借款银行联系,不提供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这与我国普通消费贷款不到3%的违约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教育部门或者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学生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档案,最大限度地化解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构建一个系统有效的中国教育金融框架与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和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日益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问题。
再次,我国教育助学贷款的资金来源单一。我国的教育助学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国家的财政资金,为解决教育资金紧缺的现状,我们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发行教育债券或者教育基金等措施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沈红.国家助学贷款:银行的风险与机遇[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杨凤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改革 [J].经济与管理,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