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体经济金融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孙晓丹
北京和高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600
摘要:随着各国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日渐宽松,我国的金融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在具体的经济运行中,金融工具运用下所产生的经济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金融化的发展。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和转化密不可分,加强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能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下面,本文就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 虚拟经济 影响因素
随着国际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与国之间贸易联系的进一步加深,经济金融化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经济金融化对各国经济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它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能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对经济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和控制研究,能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很大的参考。
一、经济金融化含义及原因分析
(一)经济金融化含义
经济金融化是指在经济活动进行中,使用金融工具所产生的经济总值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二者的比值逐渐提高的趋势。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二者的比值也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金融工具运用下所产生的经济总值大幅增加。这其中的金融工具既包括货币金融工具,也包括非货币性金融工具。
(二)经济金融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济金融化自上世纪中叶兴起以来,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经济金融化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业和金融市场有密切的关系。第一,就金融业自身的发展来说,随着各国之间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化,各国也相应地进行了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以及金融工具的创新,这些创新举措的运用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在储蓄、投资等业务上的融合,随着二者合作领域的不断加深,货币和非货币的金融工具运用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就促进了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第二,就金融市场来说,宽松、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不仅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增加以及银行业的迅速发展,进而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金融市场。反过来,金融市场的扩大也促进了金融业各因素的发展。
二、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金融化的产生和发展与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组成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所以,对经济金融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也必须综合分析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因素,从整体出发进行分项研究。下面,本文就从利率、储蓄率、资本贡献度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这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利率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分析
利率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利率造成的影响,一种是高利率造成的影响。发展经济学的相关专家在研究利率对对金融业的影响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观点:第一,高利率的实行,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使用率。第二,低利率的实行,能促进社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利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有效储蓄,当人们增加银行储蓄时,市面上用于消费的流动资金就相应减少了,这样就会导致市场发展动力不足,也就会降低人们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所以,低利率的实现,能扩大社会的投资规模,促进金融经济发展。
在实际的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凡是金融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在低利率实行过程中,大多倾向于鼓励产业进行投资,其结果是不利于银行虚拟资本的形成;在高利率实行过程中,大多倾向于抑制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其结果是企业规模不断变小,从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企业员工的工资。另外,高利率的实行,还会促使企业将暂时不用的资金储存起来,这样企业在获得高利息的同时,还会增加虚拟的金融资产。所以说,利率的高低变化促进了企业资金在虚拟的金融资产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转化,也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经济金融化。
(二)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
金融市场能实现储蓄资金和投资资产之间的转化,所以与储蓄相关的可支配收入、储蓄量以及储蓄率都会相应地波及到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金融机构是投资者和储蓄者之间的中介人,该中介人的实现主要在于金融机构不从属于储蓄者和投资者中的任何一个,但又能同时代表二者的要求,并且还能运用经济手段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所以就成了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特殊的经纪人。
可支配收入、储蓄量和储蓄率的变化还与证券的发展和金融储蓄财产的多样化有关。有价证券的发展和储蓄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在促进证券储蓄出现,实现货币储蓄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储蓄的投资化,扩大了储蓄,增加了投资。
(三)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增长是金融及金融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发展会促进经济的不断前进,同样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会对金融业和经济金融化下的虚拟货币或非货币经济造成影响。
某一时期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该时期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虚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实体经济发展良好,企业或社会所获得的资金总量就多,资金的流转速度就快,在不扩充实体经济规模的情况下,企业会将这些资产或储蓄起来或购买证券或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受到的任何经济上的冲击,都会对虚拟经济产生影响。第二,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的现实基础。实体经济在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时,基于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会进行融资,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信贷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大量的有价证券的交易,进而促进了虚拟的货币或非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
(四)资本贡献度对经济金融化的影响
资本贡献度,是指固定资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总值增量占同时期的GDP增量的比重,它主要是用来测量投资的收益率,是资本使用效率的一种计算方法,与金融的发展成正比。
金融市场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进行融资,在融资的过程中,充足的资金是保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对企业而言,只有资本总额充足,才能用这些资金进行相关的有价证券或投资活动,也才能增加货币或非货币金融经济的资本贡献度,并以此来促进实体经济和经济金融化的发展。
结束语
经济金融化是经济和银行信贷体系迅速发展的产物。经济金融化是在实体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反过来它又不断促进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实体经济因素和货币或非货币等虚拟经济因素在交融发展中,会对经济金融化产生很大影响。通过上文对利率、储蓄率、资本贡献度以及国民生产总值这四方面的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7-68.
[2] 蔡则祥,王家华.中国经济金融化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09).
[关键词]金融经济化;国内市场;影响分析
1、经济金融化的现实意义与成因
随着世界内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的频繁,各国市场交流活动增多,因此为了应对未来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很多国家都将经济市场的金融化放到了当前十分关注的地位,同时经济的变化可以牵动国内几乎所有日常生活的层面,因此也是我们对于国内市场改革与保持稳定的直接风向标,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金融化的含义与现实存在的方式,进而加以分析与利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我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通过使用金融手段来产生的收益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逐年增高,并且保持了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定义经济的金融化是与这两个因素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金融化的程度越高,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收益与国民总值,同时在交易的过程中,货币工具与非货币交易方式也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突飞猛进,这股风潮将每个国民的收入提高到一个相当可观的地位,同时社会进步加快,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投资与储蓄的收入方式,这些资金的流向方式促使了金融化的出现。因为企业股份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形势,同时我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来干预市场的宏观经济,这也是推进金融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最后则是在近十几年出现的大批的货币替代品来占据市场经济,因为其对于资金的收敛较快,所以赢得了大批的拥簇,所以这种经济方式得以快速的发展。
2、我国市场内所出现的经济金融化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中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并且互相融合依存,在我国较为平稳与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下,逐渐整合为一体,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经济金融一体化。这样也就使得社会经济的依存度增高,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财富的积累的渠道增多了,因此人民群众可以有更多的收益方式,这种金融关系的提高也就使得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与资源更为融洽。同时在社会与政府的融资过程中,由于直接金融交易与间接交易的不平衡,也就造成了资金流向的倾斜,这种融资方式如果没有政府或者强硬的个人来干预,就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种金融化现象对于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对经济金融化产生影响的各因素分析
3.1利率对经济金融化的作用
金融上利率是个十分重要的经济参数,其金额的高低对于市场经济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我们一般认为:市场中如果有着过多的高利率,实际上对于经济是有着负面作用的,通过抑制经济的发展而对资本的利用率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如果市场上利率过低,也会抑制其作用的发挥,因为其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资本转移与投资过程。同时如果对于储蓄利息提高,但是市面上可以用于消费与投资的资金不足,这样就会导致市场的发展流动性不足,降低人们投资的欲望与能力,从而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市场经济低利率有着较大的好处。
3.2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对其影响
市场的金融化对于每个市民的收入与储蓄率均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收入向储蓄途径流入的转变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储蓄的多方面因素均会对市场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可能是促进作用,同时金融机构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始终扮演者投资人和招标人的双重角色,他表达着经济链两端的多种诉求,因此还肩负着解决各种元素之间不容调和的矛盾,同时个人可支配的收入表征着每个国民每年的总收入情况,其多少直接影响到存入银行的储蓄量,同时证券市场的波动也会导致储蓄资金流入的多少,因此金融化的过程也是对储蓄率与个人收益有着综合的影响。从宏观上看,我们通过推进货币的储蓄活动,进而增加了相关企业与国民的消费总支出,这样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提高,所以达到了两全其美的功效。
3.3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对其影响
国民经济的变化是首先受到金融与社会经济波动影响的,其发展过程并非宏观上的持续增长,而是在一定区域内有着小范围的波动,同时经济与金融两者的关系比较微妙,虽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也可以促进国家金融结构的调整与金融体制的改革,而且还可以综合的对各种行业产生货币流通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化这种所谓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的,首先在一定时期内,它的变化是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如果社会内秩序良好,经济增长比较稳定,这样就会促使虚拟经济的繁荣;同时虚拟经济存在也需要实体经济作为本体依靠,因为在社会经济扩大化的变革后,一定程度上它在资金的需求与企业或政府的供应之间搭建了一定的沟通渠道,这样就意味着社会经济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框架,因而虚拟经济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经济变革与社会资本的流通等。
4、结语
社会经济的金融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银行体系与国民资本间的合成产物,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而产生的,同时其既可以向实体经济做出源源不断的资源贡献,同时也可以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对我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金融活动中重视与发展这种经济方式。
参考文献
[1]滕天鹏.经济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6:191-192.
[2]张成思,张步昙.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06:56-66.
但是在今天,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交集越来越多。过去,收藏者通常只将收藏作为一种个人爱好。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将艺术品视为回报丰厚的金融产品。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正方兴未艾,不过,艺术品金融化也正面临着质疑和争论。
有人担心,艺术品被金融包装一下,便和普通商品没什么差别,与收藏无关,更与文化无关,只与经济利益挂钩,高雅、圣洁的殿堂会遭到玷污。而更多的人则担心,对于中国这个尚未完全成熟和规范化的艺术市场,艺术品金融化的兴起为时尚早。
“从经济安全角度看,放开艺术品金融化、放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经济调控压力能缩小一半。”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执行董事郑惠文持另一种观点。
就在争议声中,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丰富投资品种
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研究如何将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以及使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等。是当代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试图将艺术品市场资本化规范操作的尝试。
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
这类艺术银行服务项目里包括鉴定、估价、收藏、保存、艺术信托、艺术基金等专业的金融手段。藏家将艺术品藏品保单交由银行保管,就可以以艺术品为担保从银行领取资金,作为其他类型投资的杠杆,同时,藏家还可以将藏品“租借”给银行举办展览等,获取额外的收入,艺术银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利益,就是一种典型的双赢。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对这个新生事物大多还持观望态度,民生银行“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率先试水探路。
对艺术品金融化更加热衷的则是艺术品交易所,这类交易所将艺术品份额化提供给客户交易,即按艺术品价值等额拆分,拆分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公开上市交易。
在近年来股市低迷状况下,对中国投资人来说,艺术品金融化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
有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已达50万人。而在投资方向上,直接购买国内住宅的投资热情下降,同时对黄金、艺术品投资等热情上涨。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朱相远称,艺术品金融化可将62万亿元个人可投资资本引导到一个可以增值的渠道上去。
给游资找出路
除了丰富投资,对于维护经济安全,艺术品交易也能助一臂之力。
“艺术可以给游资找出路。”郑惠文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金融化可以将游资吸引到虚拟经济中,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近年来,国内物价上涨迅速,其中一部分是经济因素使然,但有相当部分则是游资使然。“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等,其中频频闪现游资的身影。由于热钱的趋利性,一些人不把大豆、蒜、中药材等作为实体经济看,只将其作为套利工具,在实体经济中乱冲乱闯,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游资?在房地产调控前,对游资来说,房地产有一个很好的投资回报,但在调控后,大笔游资从房地产撤出,而股市又持续低迷,他们需要找个出口,找来找去,发现农产品受天气、信息不对称、供求关系等影响,适宜炒作,就闯进农产品市场横冲直撞,不但对农民造成极大伤害,对老百姓生活也造成很大冲击。”郑惠文说。
游资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了民生,国家又不得不出台多项政策干预调控,而结果很可能收效甚微。
“放开艺术品金融化,可以引导游资到与民生关联不大的领域,离开实体经济。在艺术品交易这个虚拟经济中,因为都是热钱与热钱之间的套利,即便大涨大跌,对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郑惠文说,“这样一来,我们很多经济调控部门的压力也能缩小一半。”
此外,郑惠文还认为,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后,也会吸引普通人群去了解艺术品,从而间接达到教育功能。
银行参与存管
由于艺术品交易所属于新生事物,尚没有配套规范措施来严格监控,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各方争论的焦点所在。
比如客户资金安全问题,是目前各类交易所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前已有惨痛教训。2008年北京华夏现货交易所老总郭远峰卷客户上亿元资金潜逃,至今客户资金无法得到偿还。
鉴于此,汉唐艺术品交易所先给客户提供一枚“定心丸”,与华夏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华夏银行作为第三方资金存管机构,类似股票交易中银行第三方存管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交易所挪用客户资金。目前为止,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是唯一一家第三方资金监管交易所,其他交易所还是直接到交易所开户并交易。
此外,艺术品份额化与股票份额不同,通常公司上市是发行股票融资,而艺术品则是通过份额化将特定艺术品卖给客户,而非融资,这种方式可以为未能参加拍卖的客户提供参与艺术品的机会。
目前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有两只产品,分别是“白玉链瓶”和“翡翠百财”,于8月26日正式上市交易,存续期8年,截至9月8日,交易平稳,不太活跃。
世界资本主义自2008年开始爆发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至今没有完全复苏。要说明这次危机的原因和性质,必须首先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特别是在20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尤为巨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经济的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在电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7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个人电脑和网络为标志,推动了整个经济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方式,使更多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大大加快了商品的流转过程,而且使劳务的远程即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信息技术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交流、交易、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第二,经济的服务业化。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平均已达到68%,美、法等国甚至超过70%。服务业已取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门。正是这一特征,使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三,经济的虚拟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币、证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等非实物的虚拟资产急剧膨胀,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率,虚拟资产的交易额与实际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额相比已大得不成比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仅国际汇兑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就高达14000亿美元,而与之相对应的实际的国际贸易只占5%-8%。虚拟经济在资产存量和交易数量方面都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第四,经济的全球化。虽然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一种长期和固有的现象,但这一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货币与信息的国际流动得到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商品、生产要素、资本、货币、信息的全面跨国流动基础上联成一体。
然而,在这些直观和表面的特征后面,还可以观察到资本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变化。这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在资本形态上,资本的社会化达到空前高度。这种高度的社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一方面,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的高度分散化。在股份制发展和股票持有人日益增多的基础上,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更加分散了资本的终极持有,而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则进一步提高了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但另一方面,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的资本却是集中在少数大公司和大金融机构手中由其支配,结果是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直接所有权的能动的资产阶级管理阶层的资本权力。第二,在资本结构上,金融业资本相对于非金融业资本占有主要地位。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银行资本、证券资本、风险资本、投机资本等金融业资本不仅对于实体经济中资本的运转和积累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一国甚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业资本相对独立的过度膨胀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第三,在资本占有剩余的方式上,资本通过实体经济创造剩余相对于资本通过非实体经济再分配剩余的重要性在下降。大量资本在虚拟经济领域的逐利活动实际上是再分配和占有实体经济中已创造的物质财富,这构成了过剩资本积累的新方式,也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一面。在资本家看来:“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周期性的狂想病,已演变为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种经常性的病态。第四,在资本的实现条件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外部市场相对于其内部市场的重要性在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的迅速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效需求的相对饱和,在20世纪70年代后已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已越来越难以在其内部充分实现,而不得不更加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未达到现在这样高的程度。
以上的特点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这个新阶段,左派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概括,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阶段等等。我倾向于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阶段,应以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主导特征为标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作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正是突出了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的制度特征。它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作为垄断资本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然占有支配地位,尽管在一般部门中资本的竞争性有所加强;当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它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国际流动的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主导产业的世界市场;当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更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此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已不同于19世纪末期以前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或20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或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的国家调节的垄断资本主义,而是进入到一个新的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从以上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特征的简要论述中,可以初步得出几点基本判断。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在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推动下,会不断地发生演变。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具体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断得到调整。这表明,资本主义还具有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能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也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二,尽管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面貌与古典资本主义已经完全不同,但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变。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追逐利润仍然是资本主义经营的根本目的,资本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关系。只要资产阶级还掌握着政治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第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既然没有改变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性质,当然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内在矛盾。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深刻矛盾通过变化了的经济条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仍然困扰着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并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腐朽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腐朽性和不稳定性的最新最严重的表现,就是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
此次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的特殊性
这场世界金融一经济危机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应该如何概括?我倾向于以下观点:这场发端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同于传统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危机,而是一场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这或许可以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和危机基本上是工业主导型的,是由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中的投资波动所直接支配的。在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发展过程中,金融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期上升阶段较低的利率、充裕的货币供给、急剧的信用扩张和渐趋狂热的证券市场,适应了并大大促进了由利润上升预期所驱动的工业投资高涨;而危机时期的高利率、货币紧缺、信用断裂和股市暴跌,则成为引致和大大加剧工业生产及投资下降的推动力量。然而尽管如此,在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周期和危机过程中,货币信用关系的剧烈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仍是派生的现象,原动力还是来自工业部门。
此次经济危机则有所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虚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大资本日益依靠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和“创新”来驱动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如果说90年代美国IT金融狂热与泡沫对推动当时的超长周期起了巨大作用,但在相当程度上还有实体经济中信息技术设备投资的实际支撑;那么在世纪交替时期IT泡沫破裂以后,美国大资本就更加依靠金融因素来刺激消费与投资,以保持经济的表面繁荣,攫取大量金融利润与实际利润。其中,住房抵押贷款特别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起了关键作用,这反映了居民住房的金融化,美联储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多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年均6.24%一直降到1.35%),也配合并推动了房屋抵押贷款的扩张。结果,房地产金融的狂热不仅刺激了住宅投资和固定资本投资的迅速增长,日益上涨的房价、股价则借助财富效应扩大了居民以债务为基础的个人消费,并带动了来自全球的巨大的商品进口与供给。可见,这一轮周期的驱动力显然不是植根于工业部门,而是首先来自金融领域。而以房地产泡沫破灭和次贷危机为基础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必然导致美国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用“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来概括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总的特征或特殊性是合适的。
由此还可进一步探讨此次引发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的类型。关于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界定,金德尔伯格曾引用戈德史密斯的定义:“所有金融指标或某一组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资产(股票、不动产和土地)价格、商业清偿能力等指标都产生了不同寻常的、短暂的急剧恶化,以及金融机构倒闭。”由此可以把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降和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看作金融危机的基本表现。但金融危机的具体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就其与实际经济危机的关系,学术界通常将其区分为独立(于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与经济危机)共生的金融危机两种基本类型。这种区分对于认识金融危机的具体性质无疑很重要。但我认为,共生性金融危机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派生性金融危机和先导性金融危机。派生性金融危机主要与工业主导型经济危机相适应,它们是由工业危机支配和派生出来的;先导性金融危机主要与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相适应,它们虽然离不开实体经济中的矛盾这个基础,但对实体经济中矛盾的加剧和危机的爆发起着更为先导性的作用。这里的“先导性”,主要不是从时间序列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逻辑关系的意义上说的。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么这场开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似乎就可以界定为先导性金融危机。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经济危机已经日益转变为金融危机形式,工商业危机很少或不再发生了。我一向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在新的条件下,危机的形式的确有变化,独立的金融危机确实更为频繁,经济危机也可能具有更强烈的金融色彩。
此次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根本性质
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不是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这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制造业规模一直在相对缩小,生产并未超过需求,而个人消费却极其兴旺,并不存在生产过剩问题。所以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与往常不同,它不在实体经济领域而在金融系统。
对这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我也不太认同。我的基本认识是,尽管这场世界经济危机中金融因素起了主导性或先导性的作用,但它的深层基础仍在实体经济领域,根本原因仍在于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即经济全球化虚拟化的经济背景,经济全球化虚拟化条件下美国特殊的资本积累模式,以及美国实体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刻矛盾。
首先,看经济虚拟化全球化的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在大约2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的高速积累和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数量空前的制造业产品被提供给世界市场。其结果便是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和市场容量的相对不足,导致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与资本过剩,最终不能不使资本利润被挤压。这种现象从1965年开始显现,到70年代更为加剧。面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严重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率下降,资本开始寻求两条出路。一条出路是,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投资转向劳动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亚洲和拉丁美洲某些具有一定基础并实行外向型经济的国家或地区。这促进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积累和逐渐兴起。但这种发展只会使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全球性积累过剩与生产过剩的基本形势在总体上并未缓和。资本选择的第二条出路,就是向金融部门转移。当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低下时,资本会自然涌向金融部门,通过对虚拟资产的全球性经营来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向金融部门转移并进行全球性经营的强烈冲动,得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强大的政治响应和政策支持。美、英等国的宏观政策开始发生巨大转变,从凯恩斯式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转向经济自由主义,实行私有化、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以此来拯救深陷“滞胀”困境的国内经济。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全球化的深刻的经济根源。早在1987年,斯威齐和马格多夫就已经敏锐地指出经济金融化与生产能力过剩之间的基本联系。法国左翼学者沙奈也指出:
“金融全球化是15年来私人资本(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加强自身地位的运动与政府原有的越来越行不通的政策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这一切发生在‘黄金时代’结束的大背景之下。虽然金融全球化早在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但是脱离……者所描述的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矛盾(这一矛盾从1950年到1974年衰退以前长期受到抑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出现,就不能理解金融全球化这一现象。逐渐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作为借贷资本力图以金融的方式增值,也只能从投资于生产的资本日益增长的增值困难(统计数字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中得到解释。”这种观点,已成为西方多数左翼学者的共识。
其次,考察当今以金融化全球化为特征的美国资本积累模式。在上述大背景下,美国力推金融化全球化趋势以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资本积累模式。其特征是:第一,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同时,通过金融资本的积累和经营来刺激消费需求,以拉动投资和大规模商品进口,维持美国和世界经济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从中获取高额金融利润与工业利润。第二,一般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不仅在国外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在国内也加剧了对工人阶级的压力而有利于压低实际工资;同时通过大量进口廉价工业品而保持了国内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第三,对于国内制造业萎缩和大量进口工业品所造成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借助美元不受黄金约束的准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霸权地位,通过发行美元纸币来支付,再依靠大量出售国库券向国外借入美元来平衡收支。长时期的美元贬值趋势则使美国可以在实际上赖掉一部分债务。这就在美国“形成了新自由主义时期一种新型的经济结构,一方面是实业生产大规模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造成国内生产疲软,居民消费充当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吸引着国际资本的流入,助长了金融市场的膨胀”。美国借助这种新型积累模式,实际上占有和利用了全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乃至资本资源,从中攫取高额利润。不可否认,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的发展,确实帮助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在80年代中期开始了利润率回升,并在90年代实现了所谓“新经济”繁荣,进入新世纪后也维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的新型积累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的深层矛盾,反而加剧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从此次危机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工业生产与实体经济曾经发生的全面下降中已反映出来。美国左翼学者布伦纳是主张这种论点的突出代表。他特别批评了那种认为此次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明斯基危机”、金融投机泡沫破裂在危机中起了核心作用的观点,强调指出“这是一场马克思式的危机”,虽然为了理解当下的危机“你还必须证明实体经济的虚弱和金融崩溃之间的联系”。
第三,再看美国实体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刻矛盾。实际上,近几十年来美国国内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很深的。这从美国实际GDP增长与雇员实际工资增长的对比中可一目了然。1972年到199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96%;雇员的平均每小时实际收入却下降了16%,平均每周实际收入下降了22%。1995年至2007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43%;雇员的平均每小时实际收入仅提高了10%,平均每周实际收入仅提高了9%。事实上,2007年美国雇员实际每小时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7%,实际每周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15%;尽管同期美国实际GDP已增长到280%,将近两倍。这还仅仅是根据官方的平均数据,考虑到近几十年收入不平等的迅速加剧,消费倾向更高的普通雇员其收入下降程度必然更大,实际的有效需求不足会严重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能保持经济正常增长,1991年和2001年的两次衰退似乎也不严重,甚至出现个人消费十分兴旺的现象呢?这除了工人家庭不得不提高劳动力参加率(主要是妇女)和延长劳动时间(如做兼职工作)以增加收入外,原因正在于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和全球化。其中,通过金融运作扩展债务经济,对于推动消费需求的表面繁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金融化的发展,大企业日益依靠资本市场筹措资本,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中介的功能下降,便转而将个人收入作为利润源泉,大力推行个人收入的金融化,首先是住房的金融化,包括对那些工人阶级中较贫穷的一部分人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金融业的证券化发展则大大助长了个人收入的金融化趋势,形成日趋膨胀的房地产泡沫。这种金融膨胀不但刺激了居民的住房消费,还通过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居民可以依靠房屋市场价格超过房屋按揭金额的净值来申请贷款用于消费或投资。房地产价格上升与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一样,它所形成的财富效应使居民敢于大规模举债以扩大个人消费。所以与金融化相伴而行的,必然是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债务的急剧增长。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所谓“新经济”繁荣时期已经出现,在当时股市异常飙升的刺激下,储蓄率从1992年的8.7%狂落到2000年第一季度的0.3%;同时家庭借贷则急剧上升,在1993-1999年期间家庭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94.2%。2001年信息技术泡沫破灭以后,房地产泡沫开始膨胀,债务消费的狂热再起。美国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2002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0.4%。在2000-2007年的短短8年中,非农业不动产抵押贷款债务余额猛增116%,其中1-4口之家的房屋抵押贷款债务占到3/4以上;同时期消费信贷债务余额也增长了47%。而这8年间,实际GDP的增长不过区区的17%;雇员平均每周实际收入的增长更只有微不足道的2.1%。
所以实际情况是,美国通过金融化全球化所推动的债务扩张,刺激了表面旺盛的个人消费支出,进而带动了商品进口和国内供给的增长。由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口规模十分巨大,结果必然加剧美国乃至全球性的生产过剩,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趋尖锐化。由金融债务驱动的消费过度掩盖了实际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在金融化全球化条件下,看美国的生产过剩不能仅看其国内的工业产出,还应该包括巨额的产品进口;同样,看美国的需求不足也不能仅看由债务支撑的个人消费支出。这种缺乏实际收入增长作后盾而单纯由金融泡沫刺激起来的债务消费是极端虚弱的,一旦金融泡沫破灭,债务消费锐减,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立即显现,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关键词:大宗商品;金融化;动因;争议
一、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定义
学术界对于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在宏观层面,有的学者认为金融化指的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系统渐渐取代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关注股东价值的重要性;而商品交易的金融化表现为金融交易的爆炸性增长和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激增。在微观层面Dore(2002)认为金融化可以定义为:“金融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的增加;财务控制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增加;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增高;市场化的证券和权益在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增高;股票市场作为公司控制的市场在制定公司策略时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股票市场的波动越来越被看做商业周期的决定因素。”Greta Krippner(2004)认为金融化一词指的是获取利润的财富积累模式越来越多的是通过金融渠道而不是商品贸易和商品生产。在此基础上Epstein和Gerald(2005)认为从广义上来说金融化是指金融动机、金融市场、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机构在国内和国际经济运行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定义大宗商品金融化,它意味着金融性动机(或投机动机),金融市场行为以及金融机构和从业者在商品市场的运行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金融化表现为经济系统或者金融市场弱化了可交易商品的实际价值(有形或者无形,期货或者现货)使之成为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大宗商品金融化主要体现在商品期货市场上,那些由于投机者主要是大型机构投资者而非套期保值者的增加,带来的对商品期货投资的增长,从而引起商品期货市场在市场结构、市场价格、市场绩效方面的改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宗商品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剧烈波动。
二、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动因
1.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内在动力。
(1)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商品期货市场是为了投资组合的多样化,而非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一方面投资商品期货合约可以获得和投资股票相当的平均收益,另一方面商品期货合约和股票债券在同一商业周期中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且因为各种商品期货合约之间的成对相关性(Pair-wise Correlations)很低,投资期货的收益相较于股票和债券更稳定。(Gorton & Rouwenhorst, 2006)。另外,商品长期收益与风险和股票相当,因而能提高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率。
(2)大宗商品还具有很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特性。大宗商品如能源和农产品在计算商品价格水平时占有很大的权重,而商品期货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现货商品价格水平,因此商品期货的收益与通货膨胀有正相关关系。此外商品期货价格反映的是现货商品的预期变化,因此其涨跌与预期通货膨胀的偏离程度一致。
(3)投资商品期货还可能会提供一个对冲美元汇率的机会,大多数商品是以美元交易的,当美元贬值时,亿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具有上涨趋势。由于商品价格是由一篮子货币衡量的,因此总体上来说商品价格和美元有较小的相关性,然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且这种相关性确实存在并且是反向的。
(4)投资新兴市场的替代,很多机构投资者将商品期货投资作为投资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的替代,在这些新兴经济体中可投资的资产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为了能有机会投资这些新兴经济体,机构投资者将眼光转向了和这些经济体增长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投资。
(5)套利的需要,对于很多机构投资者来说,套利机会应该是他们投资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商品期货市场存在很大的套利机会,如期货和现货不同定价时段的不同交易者行为而衍生出来的周期套利机会;基于品种交易机制、保证金改变以及监管政策导致的投资者行为变化而衍生出来的周期性套利机会;商品指数变动衍生的套利机会等。
此外,商品投资能保护投资者免受突发经济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自2004 年以来,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从长期历史数据分析来看,作为一项战略配置资产,商品期货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好处。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文献有:Gorton 和Rouwenhorst(2006)运用1954年~2004年的数据发现商品期货的收益和夏普指数与股票相同,而其收益与股票和债券成负相关,与通货膨胀率、预期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成正相关。Ibbotson Associates(2006)的研究报告也给出了相似的结论。Greer(2000,2005),Erb 和 Harvey(2006)摒弃了历史数据的分析方法,而通过数学方法发现当具有高方差的资产(商品期货和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时,由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可以获得高额的多样化收益。此外Heather 和Unsal(2004)、Rian(2005)、Ibbotson Associates(2006)、Eleanor de Freitas(2008)、Stoll 和 Whaley (2009)等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论述。这些研究结论引导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商品纳入其战略投资组合中。
2.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外在因素。
(1)低利率政策和宽松货币环境。低利率和全球范围内的宽松的货币环境刺激的大宗商品的交易量不断上涨。大宗商品不仅仅为提供了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及上升的空间而且能帮助投资组合抵御因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风险。低利率政策增加了市场上对于可储存商品的需求或者说通过三种渠道降低了可储存商品的供给(Frankel,2008)①当预期大宗商品未来价值会上涨时,低利率政策会减少实物提取的动机;②低利率政策会增加企业以低成本持有库存的动机;③低利率政策会鼓励投资者为追求高投资收益由投资债券转向现货合约。宽松的货币环境更进一步的刺激了在大宗商品市场追求高收益的投机行为。
(2)新型金融产品的广泛运用和新的机构投资者的加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不断涌现出许多新型的金融产品,如场外交易互换合约(Over-The-Counter (OTC) Swap Agreements)、多头指数基金(Long-only Index Funds)、商品交易所交易基金(Commodity Exchange Traded Funds)和其他结构性产品,这些新兴的金融工具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方便的投入到商品市场的投资中。随着这些新型商品交易产品的产生,新的机构投资者——商品指数投资者也加入到商品期货市场中,并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从21世纪头几年开始,国际商品指数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商品ETFs这一创新的交易产品,商品指数基金开始吸引大规模的投资资金,尤其吸引那些想在商品期货中分一杯羹的养老基金和大学捐赠基金。商品指数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持有多头头寸追踪商品指数的趋势,大型的商品指数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互换交易商获得商品头寸的(CFTC,2009)。这些都客观上促进了商品期货市场金融化的进程。
(3)商品期货交易机制的完善。商品期货市场金融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商品期货市场基础设施和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如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引入电子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并加快了交易处理速度。同时也有利于新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的发展,如算法交易、高频交易等。同时国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方兴未艾的并购浪潮,使数量上不断趋少、规模上不断增大的跨国金融交易所平台不断涌现。种种经济运行的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得期货市场在广度上不断扩展,同时可以使投资者能够24小时全天候参与全球的资源配置。
三、 大宗商品金融化所引起的争议
争议一: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否弱化了期货市场的传统功能?
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初期,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服务和从属于现货市场;而随着商品期货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期货市场逐渐成为现货市场的定价基准,开始反过来引领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当今能源、工业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基本都是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如果说在早期期货市场的定价基准功能是因为其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使期货价格成为现货价格的良好反映,那么近年来金融资本的大量涌入则使期货价格在揭示现货市场各类因素的同时也开始反映实体经济层面的金融因素,有学者认为这就使得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强化了。
另外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大宗商品金融化带来的金融性资本大量进入商品期货市场一方面增加了价格波动使得价格远远偏离原本应该由现货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水平。由此引起的商品市场金融化使得传统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弱化。由此导致商品价格不仅仅反映现货市场基本面的变化,还要受期货市场的影响的约束。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与要从现货市场中获利的生产商、加工商和销售商来说要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原来由期货市场传递的价格信号不再可靠。他们控制市场风险、管理库存和进行投资交易决策变得更加复杂。这就使得生产者对于长期的套期保值望而却步,而剧烈的价格波动也加大了套期保值的成本,使小生产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难以承受。从而弱化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
争议二: 大宗商品金融化是否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的推动因素?
商品市场的金融化无疑对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有一定影响,但是他是否是价格波动的推动性因素还存在争论。金融性投资带来的大量金融资本通过定价机制使得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随期货价格的走势波动,使之在反映基本面的情况之外,还呈现出价格金融化的特征。大宗商品价格的金融化,着重表现在除了在宏观经济、资源储量、产能等实体经济因素之外,商品期货市场的资金供给及操作方向、期货市场参与者的信心等与原本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无关的因素也对其价格产生加大的影响,甚至使其短期内与基本面因素相背离。更有观察家指出在能源期货及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基金持仓头寸已经成为判断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甚至对冲基金更被指是在国际市场中操纵原油价格的幕后黑手。许多学者和机构也开始关注金融化对于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到现在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化对商品价格有显著和持久的影响,当然数据方面的改善将会有助于更具结论性的研究。
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分析认为决定大宗商品价格是由基本面的情况决定了,和投机性投资的增长无关。基本面的经济因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状况,是解释商品期货价格波动最有力的原因。ICI研究报告2012年指出从2004年开始的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暴跌、在上涨的走势是与美元和世界经济周期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繁荣和衰退有很大关系。
四、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影响
尽管大宗商品金融化带来了很多争议,但是大宗商品对于大宗商品的金融化带来了大量的金融资本,从而增加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需求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基础,而充分的流动性则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功能实现的需要。在商品期货市场上,流动性依赖于投机者的广泛参与,参与的投机者越多,市场的流动性也就越强。原有主动投资者期货投资基金的增长和新型被动投资者的加入,带来了巨量金融资本的涌入,大大增强了商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商品市场的金融化改变了市场中的力量格局。机构投资者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敏锐的市场触觉、专业的投资技术以及“羊群效应”的广泛影响,成为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力量。尽管大宗商品金融化在市场功能和市场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大宗商品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资本对商品价格、市场结构和市场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 美国监管机构应对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监管机构为应对大宗商品金融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立法,包括加强市场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规范银行经营活动以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消费者保护以避免其权益受损;尤其是加强针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最典型的是2010年通过的多德-弗兰克(Dodd-Frank)法案,他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他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在自营交易方面,允许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但资金规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级资本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将农产品互换、能源互换、多数金属互换等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附属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互换、外汇互换以及金银互换等业务。
二是加强对商品市场的监管,要求大额交易或大金融机构的交易须向监管方或受监管的交易所及时备案,以便于统计和监管;建立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信息披露系统;标准化的场外合约在规定的交易所公开上市,并且所有标准化合约的场外交易衍生品必须通过交易所统一清算等。2009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了他对商品指数和互换交易商的调查报告。他针对2007年底~2008年中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上涨对商品指数和互换交易商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修正机构数据收集和报告程序,建议将指数交易商和互换交易商从商业持仓中分离出来并将其作为新持仓类别。拟定了针对场外互换交易行为的定期补充报告制度。建议在CFTC内部设立新的数据征询部门和设立针对特定大型交易商的报告制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0年以来数次调整大型互换交易商持仓限制豁免额度。2012年两者的联合法规要求从事大量互换业务的企业必须在两家监管机构登记,并需要用更多资本金和担保品来为交易提供担保。CFTC不断加强监管可以看作美国金融法案改革进行的一部分,即监管部门被赋予了更大的监管权力,以应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美国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避免多边监管产生的冲突与疏漏。
相对于国际市场,我国期货市场一直受到严格监管,商品价格理论上应独立于国际市场上的剧烈波动而平稳变化,但事实上却随着国际市场共同波动,这或许是受输入性贸易和期货市场联动性的影响。无论哪种原因,如果国内实体企业脱离了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都很难承受价格的剧烈波动。应鼓励机构投资者同实体企业、贸易商一起,参与期货市场,增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提升国内商品市场的定价权,才能解决国内商品价格严重受国际影响的现状。通过争夺定价权来应对国外市场金融化带来的输入性影响,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期货市场。适度放开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加速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放松管制,鼓励金融创新,让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有效规避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化的负面影响。鼓励期货公司发展成为综合型风险管理企业,为实体企业提供全面和切合实际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丽娜. 金融资源的富集作用与商品金融化.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5).
2. Taleb, Nassim Nicholas.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Random House, ISBN 978-1-4000-6351-2.
3. D. Domanski and A. Heath. Financial Investors and Commodity Markets.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Quarterly Review. Switzerland.
4. Epstein, Gerald.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2005/ 10/1.
5. Erb, C. and C. Harvey. The Strategic and Tactical Value of Commodity Futur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March/April, 69-97.
6. Gorton, Gary B. and Rouwenhorst. K. Geert. Facts and Fantasies about Commodity Future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2006,62(2):47-68.
7. Greer, R. The Nature of Commodity Index Returns.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Summer, 45-52.
8. Tang, K., and W. Xiong. Index Investing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Commodities.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2008,(8).
>> 量化宽松、定量宽松与信贷宽松 量化宽松将成常态 “量化宽松”前景黯淡 量化宽松水来土掩 慎用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的毒药 审视量化宽松 美联储还要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退出纠结 占领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何时了? 别再迷信“白米粥最养人” 别再迷信“酸儿辣女” 纠结的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的全球效应 警惕美日“量化宽松”陷阱 再量化宽松,影响何在? 量化宽松不可行 量化宽松能否刺激经济? 量化宽松何时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别再迷信量化宽松 别再迷信量化宽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因量化宽松导致的资产升值获益的是有产的投资者,这会进一步加剧财富差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特别是美国联邦储备局、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先后推出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QE)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随着对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得失的讨论深化,其必要性也颇受质疑。 量化宽松还是空投货币?
量化宽松是非常规、甚至可以说是不正常的货币政策。在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由央行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实现,下调利率有助于增加货币流通,从而鼓励借贷与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并提升通货膨胀率;提高利率的效果则恰好相反,货币流通量的减少能给过热的经济增长“降温”,控制通胀率。
现在的世界经济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发达经济体的央行短期利率已经普遍接近于零,有些甚至已是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已经无法使用。二是世界经济现在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所以央行的政策目标是刺激通胀率(一般认为最佳的是接近2%),防止经济陷入通缩的泥潭。
在常规货币政策已经不可用的情况下,美英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因此推出了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按照他们的说法,量化宽松的目标是增加货币流通,鼓励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借贷力度,促进企业投资与民众消费,从而拉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问题是,增加需求与刺激通胀的政策目标,只能由量化宽松来实现吗?在零利率的情况下,通过下调利率来刺激增长的常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非常规货币政策只有量化宽松一途吗?在今年初欧洲中央银行决定推出至少1.1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后,有不少人已经提出疑问。
在央行官员和专业经济学家看来,挽救金融危机后的西方经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非量化宽松莫属。从基本的经济常识出发,其实可以找到另一个非常规、但可能更直接有效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有时被称为“空投货币”的政策――政府或央行直接把用于量化宽松的钱发到老百姓手中。
比如,这次欧洲中央银行每月600亿欧元用于购买政府债券的钱,如果分摊给欧元区3.5亿民众,每人每年就能拿到大约2050欧元。这更能刺激消费、鼓励投资并制造通胀。
有没有某些经济体直接发钱给老百姓,直接刺激他们多消费呢?沙特阿拉伯就提供了一个例子。沙特新国王萨尔曼登基后,给老百姓发了总值超过320亿美元的红包。这些钱一部分用于公共事业投资,另一部分以补贴的形式直接发到老百姓手上。更妙的是,沙特私企也随即响应,给雇员发红包,又有几十亿美元到了普通人腰包里。
如果直接发钱不失为值得一试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为什么西方各大经济体的央行还是执着于量化宽松这一政策手段?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量化宽松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的。 量化宽松如何影响经济
所谓的量化宽松,就是央行通过购买包括政府和市场债券等形式在内的金融资产的方式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无限量购买资产的一个直接目标是要影响相关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为的是使债券价格上升而收益率下降。这样投资者手中的资产价值就能增加,如果他们把债券卖掉,收益就能通过银行存款的方式由银行放贷或者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被企业用于投资。企业因此更易融资,拥有此类债券的民众手里的财富也由此增加。只要企业把融资得来的资金用于投资,或者民众把增加的财富用于消费,需求就能增加,经济就能增长。此外,央行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能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鼓励银行对外放贷。
这就是量化宽松影响经济增长的逻辑。但是,量化宽松完全是通过资本市场注入资金,对实体经济没有直接的刺激。这一政策寄望于通过炒高资产价格来促进企业融资,或以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鼓励银行放贷,但资产价格升高,只能增加一小部分拥有此类资产的大投资者的财富,对于资本市场之外的民众并没有任何好处。
更重要的是,抬高资产价格是否能让资金从资本市场通过投资或消费进入实体经济,还是一个未知数,它导致股市泡沫的副作用倒是无可置疑的。也就是说,量化宽松要影响实体经济,没人知道这一方式是否真能奏效,其直接受益者主要是精通金融市场的银行家、资本家和股市投机商。
西方几大央行为何如此青睐量化宽松?因为这一政策体现的是西方大银行家和资本家集团的利益。
量化宽松的另一个背景是西方经济的高度市场金融化,这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自由主义在美英大行其道又密不可分。高度金融化的结果是央行货币政策被资本市场劫持,资本市场是央行政策绕不开的渠道。难怪每次量化宽松一推出,金融市场就为之欢欣鼓舞。
讽刺意味还不明显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美国资本市场极端金融化的后果,但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却还要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化来解决。金融危机应是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好时机,但真正的改革在哪里呢?如果没有真正的改革,下一次金融危机离我们还远吗?
自由市场主义者会说,量化宽松有什么不好?美国和英国经济不就是因为量化宽松才恢复过来的嘛。但有什么直接证据表明美英经济恢复是量化宽松而不是其他政策(如财政宽松)的结果呢?美英经济真的恢复很好了吗?为什么日本的量化宽松就看不到明显效果呢?
实际上,量化宽松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导致资本市场泡沫,引发市场动荡,酝酿新的金融危机,而对实体经济并无实质性助益。其次,由于央行购买的资产大部分是政府债券,这无疑会加大相关政府的负债率,而高负债率又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再次,因量化宽松导致的资产升值获益的是有产的投资者,这会进一步加剧财富差距,而美国社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最后,量化宽松直接导致相关国货币的贬值,很有可能引发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战”。实际上,这样的货币战正在上演。
〔摘要〕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嬗变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形式,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的最高统治力量。准确判断和剖析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特征,我们就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根源及其走向有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特征;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37-05
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持续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探究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根源以及发展走向,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和特征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特征作准确判断和剖析,我们就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根源及其走向有清醒的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给帝国主义概括了五个基本特征,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特征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形式。
一、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加速,资本主义的生产和集中冲破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的国际运动从流通领域加速扩展到生产领域,使以产业资本的国际运动为核心的资本国际化最终形成。资本的全面国际化,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当今世界上,除了极少数新兴的行业外,几乎没有哪个行业没有寡头、没有垄断,而且是全球寡头、全球垄断。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的专家在对逾4.3万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全球近半数的财富掌控于147家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跨国公司手中。参与该课题研究的瑞士学者詹姆斯・格拉特费尔德指出,这相当于不到1%的公司控制着整个网络四成的财富。这其中大多数为金融机构,进入前20名榜单的就有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公司、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1〕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载体是巨型的跨国公司,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几乎所有大的公司都是跨国性的,都以在全球的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它们都不仅寻求在国内的垄断地位,而且寻求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这些巨型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垄断寡头。这些巨型国际垄断跨国公司,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以及其他服务为一体的最主要的经济实体。跨国公司通过投资社会化、生产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控制着全球的技术、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决定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导向和秩序。这些跨国公司一般具有实行全球战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结构复杂、实行一体化管理,以一个行业为主、多元化经营等特征。由于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使现代垄断组织对市场的垄断是全方位的、全领域的。它由流通领域的垄断,发展为生产和流通的一体化垄断;由单一产品或部门的联合,发展为许多产品或部门的联合;由“横向”的联合或独占,发展为“纵向”的联合或独占。
对于资本主义的大企业,列宁曾经指出,既然大企业变得十分庞大,并且根据对大量材料的精确估计,有计划地组织原料的供应……那就看得很清楚,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生产的社会化,而决不是单纯的“交织”。〔2〕当代的跨国公司社会化、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成为有着高度组织计划性的全球垄断组织,与往日更不可同日而语。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的跨国公司就几乎控制了全球多数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如果它们被社会占有,就可以组织起全球性的生产,为人类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资本的利益服务。
二、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金融垄断资本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部门利润率的下降和资本的过剩,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的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垄断资本也获得了大发展,最终形成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谓的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是指虚拟资本和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的急剧膨胀,经济关系和社会资产越来越表现为债权股权等金融关系和金融资产,从而利润越来越多地来源于金融渠道,而非商品生产和贸易。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出现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是生产、投资、贸易、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是资本全球化的枢纽和杠杆。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一体化的趋势,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按国际通行规则在全球自由运转。金融全球化使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是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的结果。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加大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力度,要求世界各国放开金融市场。金融自由化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对内的金融自由化和对外的金融自由化两个方面。对内的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放开利率管制、取消信贷配给、取消中央银行的利率补贴,放松对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管理等;对外的金融自由化则包括开放资本账户、实行浮动汇率管理、对外放松金融业准入限制等。总之,就是资本流动自由化、汇率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银行业务自由化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改革使金融环境越来越宽松,大大促进了世界资本流动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使各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占有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领域,包括投资、金融、生产、销售、贸易、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都已牢牢占据了主导和支配地位。吴大琨等在《金融资本论》中根据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分析了非金融业垄断和金融业垄断的新特点,即金融机构多样化和产业结构变化,指出金融资本概念需要拓宽:“现代金融资本是在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垄断的基础上,以垄断性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与垄断工业公司为主的企业资本的溶合或混合生长。金融业资本不仅包括垄断性商业银行资本,也包括垄断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公司)和其他垄断金融机构的资本;企业资本不仅包括垄断性工业资本,也包括垄断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商业等资本。”同时,金融资本的控制模式也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垂直控制格局转变为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金融资本通过“参与制”控制了较多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金融资本直接控制着母公司,通过各部门、各产业的子公司,层层参与控制更多的公司,各子公司又相互控股,从而形成了网状的格局,形成了垄断大财团、大的跨国公司。
摘 要:90年代以来,国际出现了化的趋势。文章主要对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重点了其的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国际经济金融化 特征 成因
一、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际金融活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趋重,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下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表现为金融联系;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协调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化的实质就是指金融这种经济资源在世界各国日益被优化配置、被充分利用的过程与趋势。在国际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突出。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物经济而言的,主要指由虚拟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存款、外汇等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也称金融虚拟经济。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量已接近2万亿美元;国际债券1999年为19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为2000亿美元;证券市场到1998年11月,全球证券市场总值达25.2万亿美元,成交23万亿美元,其中,十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值22.3万亿美元,成交20万亿美元。目前由于资本的流动和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金融虚拟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产在各国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社会财富中,如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单位等多种虚拟金融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大,以金融资产为主取代了以实物形态为主或以货币存款为主的财富持有形式。可以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的进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都在逐步提高,社会财富以金融资产形态存在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国际金融交易仅有2%的同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的均在自我循环,进行钱生钱的游戏。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5万多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商品的价值就达100多万亿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再如1997年全球仅养老金总额就达到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的虚拟金融资产总额都超过了实物资产的总额,在未来的时间内金融资产的相关率还在继续增长。2、国际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日益突出。金融关系主要是指各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化世界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便利了全球金融的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发展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目前,全球证券投资正在急剧的膨胀,意味着金融中介的快速运转,全球证券业内50家最大的证券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下属的部门,银行与证券业的合并,方便了国际资本的国际转移,大量而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将各国的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国际货币组织的总裁康德苏在1995年5月美洲国家第25届理事会上所说,“在过去10年到15年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为众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促进了全球储蓄的有效分配,而且促进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债权债务增加显著。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仅跨国银行债权总额,1992年仅为1885亿美元,1997年已增加到90383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便增加到88272亿美元。三是金融关系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3、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方面,金融安全是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关注的重心。90年代频繁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拉美巴西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作用,如何避免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因此,金融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首要关注的。
二、国际化的成因
1、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虚拟经济的。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金融的全球化对虚拟经济的扩张产生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据统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几十倍,使虚拟经济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二是金融业务全球化、多样化,使得金融业的服务对象突破国界的地理限制,服务对象出现国际化,这对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扩大虚拟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货币国际化,即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全球性可流动和交易的货币将增加,国际货币结构的多极化为金融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四是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
2、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以机、通讯技术和技术的信息革命使得金融全球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突破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理限制,打破了金融交易中时间阻离,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和外汇部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全天进行交易,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资金的调拨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全球性全天性的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债券、证券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依赖也就更加紧密。
3、金融自由化使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了新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国际性转移愈加频繁,而且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的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牟利资本往往受非经济的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潜在的金融风险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暴频繁发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安全的首要目标。因此,金融安全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彼此也加强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
一、充分认识发展金融事业的必要性,用足用好金融
工业在临桂实体经济和新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而临桂通过加快工业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然而,临桂要真正实现工业的腾飞,还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和支撑,因为金融的活跃程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转变观念,正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产业要发展,金融必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正如经济学家所论述的那样“:正是由于金融是高端服务业,是其他产业的支撑,所以对金融的地位必须高看一眼;正是由于金融是资源的资源,是城市间竞争的制高点,所以对金融的布局必须适度超前。”基于上述理论以及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临桂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金融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益。
(二)学会利用多种金融手段促进临桂实体经济的发展。
融资并非只有银行贷款这一种方式,它是直接、间接、多层次、多样化的业态。作为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临桂必须开阔视野,树立大金融观,尝试通过做实投融资平台、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项目融资、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引入保险资金以及融资租赁等多种途径,促使政府资源金融化。为此,临桂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协调服务,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入,同时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保险业。
(三)深化金融业与工业的合作,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金融固然属于虚拟经济,工业固然属于实体经济,但二者却是“隔行不隔山”:一方面,工业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金融业的发展必须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另一方面,金融是工业发展的催化剂,没有金融的支持,工业也发展不起来。因此,临桂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工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不放松,一手抓金融业的发展不动摇,并建立起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使二者相连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服从并服务于加快新区建设这个主题。
二、切实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主动性,履行政府职能
在推动金融促进工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高度重视,而且要有所作为。因此,临桂县委、县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配合,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依法管理好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并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切实履行好自己应尽的职责。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办等服务、协调、办事机构,将金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地制订出本地区的金融发展规划,并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具体部署,明确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对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出一批专兼职的金融人才队伍。
(二)逐步完善政府管理金融的体制机制。
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订好本地的金融政策,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依法规避风险,发展本地的金融市场,引导各类金融活动的有序开展,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风险处置责任,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
摘要:本文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转型需求、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背景下,建立可以放大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耦合优势的正反馈机制,促进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协同优化耦合已成为可能。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应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范式。
关键词:范式 金融 实体循环经济 超循环 耦合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从中国目前转型攻坚之难,可以发现实体循环经济通过在领域、规模方面的扩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重要战略意义。湖北省“十二五”谋划“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的源动力来自于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在国家整体战略取向降速(GDP增长率预期下调)、转方式(资源利用方式)、调结构(产业结构、利益分配结构)的大背景下,湖北的“跨越式发展”不能是传统范式的发展:既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被动承接式发展、也不能是对相对发达地区过去发展模式的复制式发展,而必须是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约束条件下,基于发展范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就“五个统筹”布局的国家战略而言,湖北的发展应是以突出“两型社会”特征为基础的“跨越”,而是否能够可持续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发展实践,应是湖北“跨越式发展”范式的核心要义。
二、全球价值的“金融内生”循环经济新范式
(一)金融“脱耦”限制了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空间 传统循环经济理论,视角集中于实体经济物质循环,虽然可以在物质循环载体上讨论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罗丽艳,2005),但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运行却在理论和实际运行机制上,外生于循环经济系统。而在金融运行核心化的现代经济中,这意味着将不存在由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以新增长范式姿态出现、以循环经济革命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核心绿色生态经济革命。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看,一方面,由于与金融 “脱耦”局限了应用领域,使得循环经济难以成为整体经济系统的生态增长范式,无法满足以“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带动综合配套改革成功的国家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传统循环经济本身在“两型建设”中的发展势头,也因主要依赖财政渠道的计划资金支持,而来自更加市场化渠道的“金融支持”,虽然在政策的一再支持鼓励下,却因缺乏融入循环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使得抑制实体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难以消除。因此,如果没有循环经济理论的更新,就难以为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提供理论支持,而“纲要”关于十二·五时期“引导投资…向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的规划,其效能未免存疑。
(二)范式变革是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核心 所谓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金融规则重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最大诱因。而如能从“过度金融化”角度剖析危机的策源,也就可以从金融危机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低碳金融”之兴起,察觉国际金融着眼于“绿色产业革命”的竞争,正始于金融资本在实体循环经济领域的布局。一个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深入融合(耦合)的时代正不可阻挡的到来。为了讨论作为“跨越式发展”核心的“两型建设”范式,本文提出了一个“范式形成模型”,如图(1)。由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重构的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强势金融资本,借传统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借“生态责任”之名,力求主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思想的话语权,主要从提前布局“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革命”的角度,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结构与范式转变,从而实现以话语权、资本、技术优势主控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的战略转移。由于这是出于长期利益的战略安排,因此足以逐渐克服制约金融资本内生融入循环经济的障碍,虽然金融资本从来不会真正从“生态责任”出发、推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耦合,但受长期竞争优势的利益驱动,属于“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的新增长范式的时代将不可避免的到来。对我国而言,如果在思想、行为、范式形成方面,不能摆脱被动反应路径,势必在以范式变革为核心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迁中丧失先机,面临长期的不利竞争格局。因此,有必要调整生态利益分配的政策组合、主动树立包括金融系统在内的整体经济系统“生态责任”意识,谋取“绿色经济”话语权,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起步低,应用空间大的“后发优势”,明确“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协同优化耦合”为“两型社会”的建设范式,切实推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耦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而承载这一国家战略的最合适地区,莫过于已开展“两型建设”综合改革试验有年、正谋划“十二五”跨越发展的湖北。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系统的协同优化耦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想范式,在2012年初露端倪的“中三角合作平台”,包含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该范式最佳的功能辐射平台。系统学超循环理论,对于研究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这两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相互耦合行为,是最恰当的理论研究平台。
三、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复合超循环结构解析
(一)金融系统的超循环结构 本文描绘了金融与实体循环经济的复合超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在这个“复合超循环结构”中,金融子系统与实体循环经济子系统各自都构成超循环结构。鉴于既有文献对实体循环经济子系统的超循环结构已有较为准确的揭示(刘振,2004),本文将着力解析金融子系统的超循环,重点在于对“复合超循环”的解析。包括存在于金融机构、国内金融结构、国际金融结构三个子系统之内,基于资金流的反应循环;基于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的催化循环、以及时间轴意义的催化循环;基于利润需求(金融机构)、金融发展与稳定抉择(国内金融结构)、利率-汇率互动、金融国际话语权争夺(国际金融结构)互动催化与功能耦合的超循环。基于资金流的反应循环,体现了资金融通这一基本与初始的金融功能;基于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的催化循环、以及时间轴意义的催化循环,则是对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的深入发掘,是提升现金流管控水平的基本路径;基于利润需求(金融机构)、金融发展与稳定抉择(国内金融结构)、利率-汇率互动、金融国际话语权争夺互动催化与功能耦合的超循环,是金融全球化的源动力,也是主导全球财富与利益分配的主渠道。
在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历次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与实体经济基本不关联,但深究其根源,他们都与当前金融“脱实向虚”的过度发展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在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党的十提出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重塑被一再强调,并提升到新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金融业的高度集聚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反复的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复苏态势一波三折,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已进入到一个趋势性放缓的阶段。当前,“脱实向虚”、“以钱生钱”热潮不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分离趋势日益明显,在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转型发展攻坚期,实体经济企稳回转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双重压力。虽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政策在以往思路上已做出适当调整,但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围绕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寻求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最佳的组合与平衡点成为决策者及监管层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工作难点和重点。笔者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评估出发,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关系为着眼点,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一整套金融政策体系与调节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评估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国家已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但实体经济身陷困境的局面仍未缓解,突出表现在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基础薄弱、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脱节分离的趋势明显两个方面。
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的基础薄弱
实体投资锐减,产业呈空心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依靠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投入推动。受危机重创之后,在资产泡沫和高通胀率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经济投入大量流失,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一路下降,第三产业贡献率逐步逼近,如图1所示。
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占GDP的比重为45.9%;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首次超过制造业。其中,投资锐减是引发产业空心化的最主要原因。第一,在一度放缓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态。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第二,受投资瓶颈的约束,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迅速转移和外迁,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2012年1~12月,第三产业投资197159亿元,增速增长0.2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投资158672亿元,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4636亿元,增速比1~1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在危机之后出现首次下降,总额达到1117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2013年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58.2%,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2.2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因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风险。
外需持续疲弱,出口增速剧降。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拉动国民经济出口方面遇到瓶颈约束。虽然外贸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外需疲软仍在继续,出口增速下降,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回落,如图2所示。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企业利润的下降同步发生。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净出口(顺差)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6%,外贸依存度降至47%;2013年5月我国出口182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出口外需萎缩停滞,外需的超预期下滑阻碍了实体经济回升。
企业生产下挫,实体利润缩水。面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资金不足、订单外流以及贸易摩擦等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自身信心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态势不明。据《201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57.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5和6.5个百分点,企业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2.1%,较上季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2个百分点。第二,部分行业利润下滑比较明显。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企业产销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已2013年中期业绩预告的913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2%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并多集中于餐饮旅游、化工、农林牧渔、钢铁业、传统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经济失衡增加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内金融部门发展速度已超过实体经济,而且部分地区的金融资产规模也超过实物资产规模,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互换的表象背后,隐藏了经济失衡的本质,经济体系内的不平衡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脆弱性。
资金价格双轨,施加融资压力。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进式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金融体系内部的自发调节机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及其诱发的资金价格双轨制给实体经济施加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影子银行”和“全民泛金融化”的趋势下,银行的存贷利率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真实价格,资金市场上价格双轨并行。长时间维持的高位同业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扰乱了市场流动性预期,金融机构去杠杆活动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流动性收缩力度,使得利润微薄的实体经济融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短期资金成本逐步上升。自2013年5月以来,长期资金成本已上升1.5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还可能上升0.5到1个百分点。
高倍利润差额,加速虚实背离。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其必然流向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巨大的利润差,导致整个社会资源向高利润的非实体领域急速流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背离。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同业市场间低价易得的资金使得不少金融机构绕开信贷额度控制和杠杆的限制,通过信托融资等系列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利活动,将资金等投向房地产及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增值。从审计署公布的36家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看,包括信托融资在内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融资从2010年到2012年末已飙升125%。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被扭转为“以钱生钱”的虚拟活动,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融资主体极易遭遇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困境。
金融杠杆高企,催生投资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与资源错配,导致了企业的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经营,国内实体经济忽视扩大产能,转向虚拟投资,造成实体经济振兴乏力。企业通过实体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虚拟经济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热钱”,引发实体经济投资泡沫。这突出表现为上市公司利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投资产品,忽视扩大产能再生产,非上市公司通过利用各种途径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牟利,大量资金流向增价资产和政府投资平台,原本流向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被抽空。根据摩根大通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6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
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方向下,大量的信贷投放与政府投资等各种刺激政策接连不断,但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鼓励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正常的复苏轨道。
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政策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效的短期化特征明显。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效应日益敏感,在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政策执行缺少规范,信贷倾斜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对处于低端产业链条以及狭小市场的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更加严格,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范围与力度有限。此外,相关配套辅助政策、信用环境等也制约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的发挥。
金融资源错配投向偏失。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金融体系的功能不能完全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金融部门依托贷款形式,通过利率管制压低资金成本,为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实体经济体系中大量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产业、绿色经济产业则尚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此外,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游离于监管体系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通过有效合法的途径参与实体经济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失衡。实体经济过分依赖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具有不可持续性。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39.57万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亿元,其中贷款增长最快,已从2007年底的27.8万亿元达到目前的67.22万亿元。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虽然截至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发行余额已超过23.8万亿元,但债券余额的60%以上仍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之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金融创新正负效应倒置。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重在以金融体制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研发与推广来增添潜在利润,维持一种以盈利动机推动金融持续不断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效与预期相差甚远,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创新帮扶实体的正向效应小于挫伤实体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效益倒置。除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处理不当、契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创新缺乏等原因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的发展也远远不足,金融工具的同质化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相反,影子银行体系内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非正规金融创新泛滥,徘徊在监管体系边缘的影子银行将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将风险隐患传染给了实体经济的运作。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缺位。虽然社会融资总量在增长,但真正到位实体经济的融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机制缺失。从准入上说,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开办银行和金融机构,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对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尚不明确,多层次的竞争性格局并未形成。从退出上说,当前扰乱金融秩序的违规违法活动存在于整体金融体系之中,风险不可避免地在传递,甚至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清理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无法及时有序地退出高风险投资领域,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不到位。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透过经济表象寻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深度把握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配合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进程,以市场机制调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引导资金从虚拟市场导入实体经济、扭转流动性“脱实向虚”趋势的政策选择。
推进市场化改革,激活实体经济。在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网状联合控制的格局下,要将资本配置于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实体经济部门,就必须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面对信贷市场供求偏紧、贷款利率上浮压力较大的局面,在可监控的范围内完全放开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定价、信贷额度控制以及贷款投向管制,在市场主体可容忍的范围内,将资本配置于高回报率项目或强竞争力企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存款增长缓慢、流动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由存款利率减档过度到完全放开利率上限,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为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疏通投资渠道,加速实体经济产业资本的形成。此外,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用市场机制来化解风险,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市场化体系,利用市场引导资金流向亟待升级的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具有经济效率、就业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
盘活资金流动性,渗透实体经济。根据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适度微调流动性管理策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政策的适用性。第一,差别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央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第一步,组合运作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审时度势,调节银行体系流行性。有限度地允许商业银行核销坏账,将部分资金从产能过剩企业撤出,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实体经济领域。第二,在新增贷款有限的情况下,要有步骤、有差别地退出房地产、平台贷和“两高一剩”等高风险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盘活贷款存量,同时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势,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根据项目资金的周期性特点,实施资金账户监管,确保回笼资金及时归还,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第三,利用政府对资金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式,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
调整金融结构面,对接实体经济。“钱荒”高峰过后,国内资金面滑入“紧平衡”状态,围绕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利用信贷杠杆推进金融结构面的调整,保持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银企双方隐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调整融资结构,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的状况。加速开发契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完善制度安排与优化准入标准,鼓励经济活跃地区的实体经济主体走向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融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有序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包括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买卖等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纠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偏离现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针对大中型核心企业客户,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客户理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投资咨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处于发展状态的中小企业客户,要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配合地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警惕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加大金融再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因,金融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借鉴国际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量与度,是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首先,以传统业务为前提,通过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金融机构要做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传统业务,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组织机构、改进考核激励等贯穿于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效率化经营。其次,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造实现创新。各方市场要围绕服务对象及资金投向,借助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我国已推出的利率、汇率、股票、权证、股指期货以及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继续推进衍生品的品种和业务创新,推进基础资产金融化。
【关键词】金融结构 经济结构 市场化导向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金融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现存的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形式、分布、相对规模、相互关系及配合的状态。一般而言,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利率结构被用来集中反映国家的金融结构状况,更确切的说,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租赁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状况、现金、支票、股票、汇票以及证券等金融工具使用范围及其在金融交易中所占比重,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金融业务活动等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与状态影响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从微观金融运作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体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企业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活力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体系方面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我国金融结构在转型期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看,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性,金融结构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发展,致使很多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具体地说,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匹配性,金融所有制结构与实体经济所有制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规模与实体经济企业规模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利差收益与实体经济企业资金购买力不匹配等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存在某些共同特性,但金融结构在一国发展的个性化空间也十分关键,就我国而言,金融结构具有银行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双重特征。其中,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多干预与控制,政府在各个层面保持着对金融体系的垄断性控制,以金融资产价格控制、信贷配给机制等方式进行政策性干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使得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占有比率较低,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目前为止,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机构内部结构却并不合理,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垄断性地位依然存在,而其他例如信托、租赁业等发展及其缓慢,金融机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整个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在参与者结构、种类结构、融资方式结构方面都存在不平衡问题。
三、金融结构优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体系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以其强大的引导与促进功能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处在转型期的我国金融结构优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坚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条件性功用,与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将金融结构调整与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结合起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结构优化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提升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增强金融体系的创新能力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合理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结构优化与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一国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切勿只关注金融结构的深度。
四、金融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建议
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规定了银行业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垄断性地位,金融业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金融结构失衡问题十分严重。因此,以构建相对均衡、分散化的金融结构作为基础,大力扶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同时,中央银行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激发利率对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金融机构中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安排,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中高度集中的银行主导型特征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当前要实现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相对均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中小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性,并将国有大型银行的市场占有份额限定在一定的区间内,如国家财政政策提升对债券市场的扶持力度,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难以实现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有效分散,提升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以金融创新为内在动力,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优化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要注意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五、小结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与适应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均衡的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骁毅.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3).
[2]巴曙松,吴博,刘睿.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J].新金融,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