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

新型县域经济

时间:2023-06-12 14:4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县域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县域经济

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59-0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其中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的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35.1%。由于东中西部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城市化差距的存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中小城市常住人口的技有所用、学有所识、乐有所好、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出有所通、老有所养、情有所寄。实现这一系列追求的关键点是转变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实现产城协调发展,以优势产业的支撑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产业空心化、消费空心化。

1、县域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关显著。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而不是人为“造城”,关键是将现代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的关键因素。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心平台作用,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内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没有产业作为依靠,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建立产业政策与城镇化政策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这是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第二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会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第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或者是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多年来,大多数中小城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大城市,而中小城镇的城镇化也远远滞后于大城市的城镇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必须产业先行,以特色城镇小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优化布局,引导产业从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向小城镇、小城市转移,形成企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公共服务支持的缺乏,难以满足城市劳动力对公共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引导不足,导致劳动力滞留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侧重相悖。过于依靠大城市的发展无法为我国庞大的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工业部门能源源不断的从农业中吸纳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借以替代资本来实现其发展,并使农业部门通过向工业部门转移过剩的劳动力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摆脱贫困,最终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而实际上,城市本身就可能存在失业问题,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刘易斯模型暗含着现代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与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假设,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工业部门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和技术逐渐替代劳动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这使农村大量低技能的劳动力无法进入到现代工业部门,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过于依靠大城市的发展加重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搜寻成本,与成本相伴随的是收益,影响搜寻成本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搜寻半径的大小。对寻求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来说,相比较于离家乡较近的小城镇,大城市距离远,搜寻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也就更高。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城镇化高度相关,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首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同时,势必对环境、资源等带来影响。其次,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必须具有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而县域发展依靠自然资源,甚至破坏环境,廉价出让土地,导致其产业的结构和层次不高。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等级影响资源的配置。县是我国行政级别最低的地方,其积聚资源能力有限,此时县域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入到一个更大的产业链中发展,则会涉及跨区域合作,而跨县、跨市域会受到行政区化分割的限制。而新型城镇化需要着力发展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服务业,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限制城镇化的推进。县域资源难以集聚,产业难以支撑城镇发展,吸纳劳动力,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导致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无法真正实现。

3、县域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进而加速城镇化进程提供动力。首先,区域经济特色化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县域经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特色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但县域工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分工协作,为城镇化提供人才和物质保障。

其次,县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对某一产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采用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农业产业化之下,农业生产以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形成一系列产业群,其中包括农工商、科工贸等,农业产业化这一特有的联结功能,从产业上突破了工业和农业分割的“二元化”经济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可以更好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就业,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发展,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清晰、权责利统一、机制灵活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调动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充分就业和市场繁荣。同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一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吸纳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二是有助于为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三是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有助于推动企业家、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消除城乡经济机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结论和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创造县域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和方式。强县富民的基础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县域产业群。产城融合是改善县域民生唯一路径,因为第一位民生就是就业,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保护环境生态的基础上,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并能够成为一个更大范围内的产业链中的一个有机环节。同时,通过产业组织创新的方式,打破三产间的固有界限,实现三产融合。县域经济的未来,是一个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相协调的前景。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会逐步缩小和中心城市的差距,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在这方面,各地区的发展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一些有益的成功经验,其中固安工业园区“产城共融”的发展方式代表了新时期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县域的产城融合,首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强化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推进过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发展的显著环节,把促进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工业现代化反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产业的转移及承接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化服务水平,支持信息、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服务产业的壮大与发展。

第二,优化社会分配机制,注重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平性,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健全与完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分配机制,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破城乡户籍束缚,保障分配机制的公平与公正,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障的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建设向中小城市以及县域倾斜,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三,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保证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动态平衡,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通过生态园区的建设给城镇化居民灌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2篇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慢慢步入经济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极为现实的途径就是要积极提倡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在具备一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的前提下,并且可以容纳大部分农村人口。与此同时,作为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的河北省县域经济,由于河北省自身现实条件所致,农业是河北省的主要产业,要拉动整体经济发展,就要制定一些与河北省自身经济状况相吻合的经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升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以期对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综合竞争力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一)河北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2006年,河北省县域范围的土地面积为18.4万平方公里,县域范围内的总人口为5890.9万人,在全省总人口中占85.4%:河北省从业人员总人口为3200.8万人,在全省所占比重为88.7%,创造的GDP为8884.7亿元,与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并且地方财政收入比2000年增收107.0万元,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总体来讲,河北省的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并且为河北省发展经济和创造就业做了很大贡献。

(二)河北省不断改进县域经济结构

20 06年,在固定资产方面,河北省县域固定资产在全省投资增长所占比重为45.3%;在出口方面,县域范围内的出口在全省所占比重为51.8%;在社会消费品方面,河北省县域范围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占67.7%;总体来讲,河北省县域非农业产业在全省非农业所占比重为83.1%。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河北省不断完善县域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河北省县域范围内,能够收看有线电视的村落有19232个,能够通电话的村落有46945个,通自来水的村落有38363个,铺设土地公路的密度达到79.8公里/100平方公里。通过以上数据和2005年相对比可知,人均用电量比2005年上涨22.7%,人均用电量达到1705.5千瓦/小时;村落的电话入户比重为73.2%,相比上一年增加了3.4%;最后,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农村的卫生所和医院的数量已经到达2339所,医院的床位数增加到9.8万张,相比2005年来讲,上涨了5.7个百分点;2006年农村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有2803.4万人,其中农村参加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经达到63.9万人。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河北省的县域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而为河北省构建新农村和构建“和谐河北”提供了有利的推动作用。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县域财政收入和县域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几个主要方面。比如河北省县域经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00万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中占73.5%;河北省县域经济的人均地方财政是6542000万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中占38.1%,并且如果这个数据和全国的发达省份有更大的差距,河北省的县域经济的平均财政规模只相当于浙江的25%,江苏的20%和山东的33%。造成这些差距的表面原因是河北省的传统农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低和外向度低等方面,其根本原因是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思想挂念比较落后。

(二)河北省的“经济百强县”的经济地位逐年降低

2003年,根据全国主要省份统计结果显示,河北省的“经济百强县”国土面积相当于全国“经济百强县”全部土地面积的1.3%,河北省百强县的人口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但与此同时,县域经济的GDP却占到全国县域经济的23.5%,由此可以反映出每个省份的县域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河北省内部不同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内部也存在着强县和弱县的差距。2004年,在河北省占前30强的县,其总数只占河北省全部县域的22%。前30强的县的人口仅占全省县域人口的27.4%,但却创造了全省40%以上的财富。河北省县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强县人均GDP与弱县人均GDP之比为10.6:1;强县人均地方财政与弱县地方财政之比为49.0:1。河北省内部的强县与弱县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制约着河北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

(一)协调区位和资源两个要素共同发展

要发展县域经济,既要考虑到总体发展特点,也要考虑到每个县域自身的发展条件。河北省不同县域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以及产业发展类型。每个县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入手,发展旅游、文化集聚地规模效益。另外,不同的县域之间可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与不同县域互通有无,实现利益双赢化。

(二)建设河北新型“县域农业”体系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有很多县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是由于他自身的资源、区位以及地理位置条件比较差,无法发展其他产业。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科技农业,新型农业,提高农村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建设现代县域农业体系。要建设新型县域农业,就要积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三)在统筹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提下推动河北县域经济

河北省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环绕北京、天津两大城市,要充分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借助当今统筹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机会,充分了解到自身不足和比较优势。首先要积极配合北京、天津区域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并且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产业,满足不同层次的顾客需求。其次,充分适应不同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特色县域产业。充分利用河北县域的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北县域产业经济、农业经济、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王传民.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5]胡福明.中国县域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第3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福州市

福州市现辖6个县,2个县级市。2012年末,8个县(市)常住人口428.51万人,土地面积10182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的58.9%、85.1%。近年来,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规模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福清、长乐和闽侯入榜2012年度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闽侯、罗源和连江入榜2012年度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福州实现县域GDP2143.97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50.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4.54亿元、1149.51亿元、639.9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96.4%、60.0%和33.1%。

2012年,各县(市)GDP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8.1%;其次是长乐和闽侯,分别增长14.8%和13.7%。2008-2012年平均增速最快的是罗源,增长18.0%,其次是闽侯和平潭,分别增长16.7%和15.4%。

县域人均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2年县域人均生产总值50315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86.3%,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12年,人均GDP最高的是罗源县,达71651元,其次是长乐市63119元、闽侯县49521元和福清48902元。

县域财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0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9.3%,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7.0%,分别比2008年提高6.4和2.3个百分点,2012年,共有4个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工业主体地位明显提高

各县(市)GDP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平潭呈“三二一”结构,连江、永泰和罗源呈“二一三”结构,其余5个县(市)呈“二三一”结构。近年来,各县(市)以工业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9.2:47.7:33.1调整为2012年的16.5:53.6:29.9。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比2008年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5.9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主体地位明显提高。2012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959.95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64.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57.0%,比全市工业贡献率高14.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等工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南北“两翼”集聚优势凸显,2012年,南北“两翼”四县(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7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4.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58.7%。

3、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福州重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五大战役”的不断推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39.18亿元,是2008年的3.65倍,占全市比重从2008年的42.4%,大幅提升到2012年的59.4%。2008-2012年,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高达38.2%,比全市年均增速高11.1个百分点。在各县中,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平潭,增长125.5%,其后是闽侯、连江,分别增长40.3%和35.5%。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4.51亿元,是2008年的2.03倍,占全市比重为27.1%,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9.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00亿元的县(市)共3个,分别是福清(201.61亿元)、长乐(106.17亿元)和闽侯(105.89亿元)。

外贸出口呈下滑趋势。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是2008年的1.23倍,占全市比重为40.2%,比2008年回落6.0个百分点。2008-2012年,县域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5.3%,增幅比全市年均增速低3.8个百分点。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县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854元,长乐和连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2年,4个县(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 5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其中3个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共有4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福清和长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2012年,福州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达16.5%,占全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达96.4%,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占全市75.5%,而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的58.7%,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层次上,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精深加工二次增值产品少,高技术、名牌产品更少,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8家,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

2、产业结构层次低,服务业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来,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不尽合理,体现在农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2012年,全市县域产业结构与2008年比,一产和三产分别回落2.7和3.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5.9个百分点;与2012年全市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高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5.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2012年,福州县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39.9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33.1%,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2.9%,比全市服务业贡献率低17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县域经济承接市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更主要原因是县域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服务业企业单位少,规模不大。2012年,列入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联网直报的县域重点服务业企业数164家[1],仅占全市调查单位的15.7%,单位数最多的福清32家,最少的闽清只有9家。

3、城镇化水平低,阻碍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末,福州县域常住人口达到428.51万人,占全市的比重为58.9%,县域城镇化率42.3%,远低于全市64.8%的平均水平。8个县(市)城镇化水平均低于50%,而且区域水平差距大,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高达14.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不到40%的县仍有4个,城镇化率最低的县只有35%,县域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

4、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

现阶段,福州已形成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但是县域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的状况改变不大。2012年,全市县域实现出口总额77.22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36.5%,出口依存度(出口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2.7%,低于全市水平8.9个百分点。5个县的出口依存度在10%以下。同时,县域外资引进力度不够,2012年,县域实际利用外资0.12亿美元,占全市的1.4%。实际利用外资达500万美元的只有1个,低于100万美元的4个,个别县利用外资为零。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内涵。当前,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海西战略正在实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福建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1〕3号,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州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壮大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引进战略投资者兴办一批龙头企业,合作重组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上求突破,建设发展福清、长乐、连江等地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创业园的同时,着力扶持一些重点乡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树品牌、创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转型升级为途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立足县域现有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以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是着力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江阴、滨海、青口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可门临港工业集中区、闽侯经济开发区、闽清白金工业区及罗源湾、长乐宝钢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并围绕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集群。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中小企业是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县域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以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为目标,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生产业。一是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业发展。应以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生产,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培育更多的生产企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同时,要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为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生活业。一是对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业进行改造提升,优化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拓展消费空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家政等服务消费。三是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促进农村商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

城镇化进程中,能加快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有效地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吸引投资等方式,开拓资金渠道,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产业化,按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土地市场体系,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功能,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和产业向小城镇流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以长乐为例,金峰镇经过旧城改造,逐步形成商贸重镇;营前街道重点推进不锈钢企业发展;漳港街道地处机场周边,着力发展临空经济;松下镇以建设深水码头为契机,发展港口工业;江田镇依托滨海工业区,着力打造工业重镇;梅花镇发展水产养殖。三是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资源整合,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提升城镇产业承载能力,增强园区集聚发展能力。四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帮助农民解决进城务工和就业的困难。拓展就业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促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招商基础和区域经济协作平台,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专业化招商的新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式以商招商,网络平台招商、委托中介机构招商等,继续抓好亲情招商,吸引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二是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县域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中应该实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方式提高其附加值和赢利能力的竞争方式。认真落实扶持外经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扶持重点出口企业。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要发挥大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搞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责任制,形成规划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在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谋划、启动、建设更多的重大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 释】

[1] 重点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中年末从业人数50人以上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全部服务业法人企业.

【参考文献】

[1] 巴图.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06).

第4篇

“县乃国之基”,“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作为服务德保的一名管理者,如何发展自己所在地的县域经济,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的课题。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领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点,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着力点,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能够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根本之路。

 

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领点

工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是县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能够牵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铝产业是德保的优势产业,因而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我们选择坚持走“铝业为主、多业并举”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做优铝、锰、铜、酒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形成“铝产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各类经济竞相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产业和打造产业链的重要平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和承载能力,落实园区优惠政策,依托大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园区,迅速扩大园区经济总量,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

 

除此之外,我们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招商方式,千方百计上项目,依托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培育大产业,快速有效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大跨越。

 

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点

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我们加快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以其“蝴蝶效应”带动更多农民增收,是我们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第一思路。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创新农村经济为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领头羊”。着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夯实农业产业化组织基础,是我们的配套思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类协会及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经过几年实践,我们已经构建了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三元并联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格局。

 

在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产业化动力,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投入,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做好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的技术服务工作,抓好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培训,以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一体化,切实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并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效益。

 

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着力点

现代服务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加强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域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旅游业是当今极具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从德保的现实基础和优势入手,我们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特色产业。我们有信心以加入西部旅游联盟为契机,主动融入中国第一条世界级养生旅游线路,突出打造旅游品牌,以此为依托做大做强、做火做热、做精做活旅游业。

第5篇

金融业围绕欠发达地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园区平台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县域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金融无缝对接城镇化建设,实现其统筹先导作用。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城镇化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始终坚的核心,以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和贴合的信贷产品为依托,不断改善和净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起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就业创业等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二是金融高效连接经济园区,突出其平台载体作用。各类经济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和主要载体。通过支持经济园区整合土地、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的集中,实现了经济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经济园区的产业孵化、就业承载、扶贫带动、技术升级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金融精准“嫁接”特色产业,突出其带动发展作用。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支柱,是实现全面减贫目标的重要的抓手。针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富民优势产业的需求,金融业主动作为,积极融入,通过支持特色产业带动精准脱贫,已成为金融业支持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和渠道。四是金融强力“焊接”供给侧改革,突出其调整升级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金融业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针对性地推进了重点工作,特别是在降低融资成本当面积极作为。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资源集聚能力较弱,金融支持县域经济主渠道作用弱化

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和吸引外部资金是县域经济资金供给的主渠道,而信贷资金的本质属性往往会流向资源、资金富集地区,县域经济所需的信贷资金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供应和保障,金融支持作用相应也就弱化。一是“三农”的弱质属性排斥了金融供给,影响了信贷资金在“三农”领域的顺畅流动,造成外部资金引进不足和内部资金外流。二是薄弱领域融资仍面临信贷挤出效应,供需矛盾将会更为突出。同时,类似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财政性担保机构尚未完全深入到农村地区,对于“双创”群体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本着控制风险考虑,弱化了信贷支持。

(二)产业结构单一制约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

企业信用评级的广泛应用,企业征信系统的推广使用给县域企业、尤其是县域农业企业带来了机制上的刚性约束,受制于县域农业企业现状,部分农业企业达不到信贷条件。金融在支持特色产业中,现有信贷产品对特色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过程所涉及的育苗、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贷投入不均衡。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不够丰富

近年来金融机构虽然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需求。但当前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很难适应县域经济多样性、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需求,产品创新的动力和水平不足,创新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的服务范围和领域相对狭窄。

(四)县域经济多元化融资保障机制仍不健全

大部分县域不缺资金、农民不缺诚信,但缺乏把富余资金转化为贷款的机制,金融业态协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担保体系建设落后,缺乏专业化的评估、登记机构,银行押品处置不畅。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覆盖面较低,商业性农业保险保费成本较高。涉农信贷风险缺乏缓释机制和补偿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不足。

三、启示

(一)将普惠金融作为推进产城融合的“黏合剂”,实现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协调统一

金融机构单列支持县域特色产业的信贷计划,为金融支持特色产业提供信贷资金保障。精选与当地资源相配套、具有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的特色主导产业,积极研发推出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特点、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信贷产品,在贷款利率、期限与准入等方面进行适度让利,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支持县域新型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指导帮助其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扩大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借助金融手段帮助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与“一带一路”??家战略和重要区域发展战略相对接,实现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二)将普惠金融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催化剂”,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现代化

农业先天具有弱质性。金融要紧盯县域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起良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互动协作机制,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保险业要结合县域产业加快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扩大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证保险贷款产品,推广中药材产值保险等更多金融创新产品。

(三)将普惠金融作为推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的“剂”,实现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有效覆盖

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列出名单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大型商业银行要针对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进行组织架构和流程再造,提高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工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县域工业经济骨干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的小企业以及具有较大规模、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适合农户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扩展现代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辐射范围。

第6篇

县域经济投融资结构分析

经济总量偏低。被调查的10县市2007年人口占全省人口数的35.19%,但全部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38%。从三次产业结构看,10县市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69%、35.69%、38.62%,而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47.5%、38.2%,第一产业占比明显高于全省整体水平,生产性产业落后,反映了县域经济的薄弱现状。10县市2007年工业增加值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只占全省份额的8.1%和11.9%。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的特征尤其明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7年~2007年,10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30.68%。2007年样本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84.2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4%,同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8%,两者占比相当。

第二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急剧减少,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迅速增加。1997年,10县市全社会投资总额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配比例分别为10.44%、43.44%和46.12%。2007年,这一比例变为9.88%、25.6%和64.52%。显而易见,第一产业投资额略有减少,第二产业的投资额10年间减少了1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额则增加了18.4个百分点。

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县域经济内部各项投资之间的比例变化不大。县域经济内部全部投资划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四项。其中各项占全部投资的比例10年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基本建设仍是全部投资的最主要部分,占比保持在50%~53%之间,房地产投资保持在7%左右。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占绝对优势。1997年~2006年,各年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在74∶26左右。

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是县域经济融资的主渠道。1997年,两项资金占全部投资资金的76.3%,2000年以后稳定在65%左右。

国内预算资金占县域投资资金来源的比例持续增加。1997年这一比例为5.6%,2006年、2007年则分别达到17.5%、14.5%。国内贷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在2000年以后有减弱的迹象,其占县域投资资金来源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28.9%降至2007年的20%。

提高县域经济投融资效率的建议

一是依托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保住投资存量,扩大投资增量。县域经济中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农、工、商业的利润部分,又主要用于农、工、商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增加自筹资金,就需要让利于民,在农业税取消以后,防止农民负担增加;鼓励发展中小工商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特别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绿色环保行业更应减免税收。

二是增加财政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总体上,2000年以来的财政支持有大幅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和政策密不可分。这两年国内信贷资金占县域经济投资资金的比例达到可喜的17.5%和14.5%,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当前,需要保持这种良好势头,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县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整体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7篇

一、在思想解放中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的灵魂。思想解放的速度和程度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思想解放的质量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

1.解放思想。翁牛特旗是一个农牧业大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民营经济。突出表现在思想解放程度上的差距。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干部,如果思想保守,就无法形成重视、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机制等环境条件和舆论氛围;而民营企业经营者、从业者如果思想守旧,就会弱化加快发展的行动,无法形成民间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为此,基层干部必须摆脱守旧、落后、错误的观念束缚,在思想解放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手脚,放低门槛,放活机制,放利于民。只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规定,能放的要放到底、放到边、放到位,让民营经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多大就干多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家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更放胆,在发展上更放手,在市场上更放开,从畏首畏尾、犹豫彷徨的迷茫中清醒过来。要超然决策,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于在思想上突破和决策上创新,理直气壮地发展民营经济,脚踏实地地投身民营经济。

2.转变观念。必须进一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民营经济,是统筹地区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一定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彻底挣脱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思路的观念束缚,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彻底清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政策制约,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借用外力发展,树立大资源、大市场、大开放、大开发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建立灵活有效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

二、以民营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拉动县域经济

农业产业化是使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创收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县域经济的强劲动力。翁牛特旗绝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

1.扶持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富裕农户和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主创办产业化龙头民营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站在农村千家万户的角度,坚持“龙头+农户”的产业化道路,依靠“龙头”带动,增强带动能力,促进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推动优质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方面,旗委、政府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策略,引进了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实现了以民营企业为载体,以全粉加工及其制品为突破口,带动了农民致富,推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翁旗的农村市场,发挥企业在创造市场、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结构升级,致富农户,增加财力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县域化,真正实现农业的非农业化和农业的高效化。

2.培育特色。民营经济有活力、有实力、有特色,县域经济才会有动力、有张力、有潜力。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可以实现翁旗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优化和升级。为此翁旗应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培育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使农业逐渐实现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专业乡镇,再到专业旗;由小而全到小而专,再到专而联。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的结合点上,摒弃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一村多品、一乡多业的小打小闹,以龙头民营企业为纽带,选定特色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扩大产业规模,构造一定生产力的优势产业带,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

三、以城镇化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必须把“三农”问题与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壮大县域经济,才能建设好新农村、新牧区。

第8篇

[关键词]“三化同步” 河北 县域经济 转型升级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延伸、细化、发展,县域是实施统筹城乡“三化同步”大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三化同步”战略背景下,需要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河北下辖140个县级行政区,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典型的辖县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517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近年来,伴随发展阶段的深入,全省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产业聚集度低,特色不突出。我省县均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浙江的209亿元;县域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比山东少10000亿元,百亿元规模的集群数量少三分之二;进入全国百强的县由7家减少到3家。二是经营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一产特色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大,县域服务业比重不足31%,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5-12个百分点,而且多为传统业态,近20%的县没有外资注入,涉农商标不足浙江、山东的一半。三是均衡协调发展能力差。全省仍有52个贫困县,22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亿元。环首都14县(市、区)只有三河、涿州、霸州3县(市)地方一般预算财收过10亿元,而北京规模相当的通州、大兴、房山都超了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四是制约因素多。客观地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水、土地等资源制约,融资难、资金外流等资金制约,市场制约等等。从主观发展看,主要是来自于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导致的思想制约,体制机制制约。

二、促进河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政策举措

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发展实际,当前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应重点实施如下政策举措:

1.壮大县域工业规模实力,强化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作用

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向聚集区投放、企业向聚集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聚集区汇聚。促进聚集区建设与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育产业关联度大、企业依存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名片和品牌。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要以增强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层次为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基础薄弱的县(市)要以壮大规模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培育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努力实现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跨越。

2.强化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把城镇化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支撑的新型县域城镇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开展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试点。城镇建设要与市场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以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壮大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建立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提升服务业规模档次,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强化要素供给和引导资金投入,壮大生产业,拓展生活业。围绕农业和县域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发展以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科技、信息等为主体的农村生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生活业,加强村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县城商圈和商贸重镇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生活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示范区,逐步改变县域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的状况。

5.壮大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县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之路,着力构建“一城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格局,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资源型县(市)要制定替代产业和经济转型规划,加大接替产业的培育发展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原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排放,延长老工业的生命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要立足当地实际,集中有限资源,明确发展重点,规划新兴产业园区,实施重点突破。非资源型县(市)要加快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实现规模扩张,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接配套,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集中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增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城郊型县(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城市配套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都市农业建设步伐。努力在装备配件、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配套工业和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老保健、康复休疗、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基地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城郊区位优势,率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要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拓展绿色空间,为吸引城市要素集聚提供优良环境。

6.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两大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特别是环首都9个贫困县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着力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重点发展以设施蔬菜、设施养殖和高效林果为主的家庭增收项目。推进移民扶贫,对山区、坝上地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就地难以脱贫的特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现易地脱贫。加大以工代赈扶贫工作力度,改善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推动对口扶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及革命老区,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扶贫志愿者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

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激励性财政体制,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困难县、民族自治县乡的支持力度。发展“飞地工业”,支持两地政府间就产业转移项目协商建立指标统计、财税分成等共享机制。二是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考核机制。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县级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县域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县级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及林权抵押、合作社担保及其成员互保、农业龙头企业担保等担保贷款。探索水域滩涂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设施农业以及宅基地等抵质押贷款,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8.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切实改进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完善县(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阳光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选择一批县(市)开展项目代办制试点,为投资者全程免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管。积极探索对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农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相近部门进行整合,提高执行力,形成精简高效的大部门体制。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依托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吸引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县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对策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科学有效地资源配制的经济。县域经济是省市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省市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处于“乡之首,城之尾”,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综合体。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具有向上联接大城市,向下辐射乡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 也是实现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纽带。县域经济是由地方工、商业和微小企业以及农、牧业经济组成的同类产品的联片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要改变这种漫步走的常态,必须以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经济结构为前提,从方式方法上整体转型,把握好“开放理念的真正形成,开放环境的有效运营,开放层次的不断提升”三个关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分散产业小规模应对城市大市场集中的重点,处理好人口众多,工、农、牧产业起步水平低,发展缓慢的难点,才能逐步打造现代化的、高效的、富民的、生态的、新型的县域经济路径。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要做好这些,可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创新

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要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手段的双重力量,使县域农村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向县域经济中心—县城—未来的中小城市集中,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为实现此目的,需要进行地方政府职能的创新,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创新地方政府的行政理念。

一般来说,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发展。树立政府管理理念,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全面创新提供基础和先导,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本位”观念产生了政府全能,行政行为任意化和随意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深入并控制社会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等多方面的问题。

走县域新兴工业化道路

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只有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效促进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要使贫困落后县的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 根本的措施就是积极推进新兴工业化。 只有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我国的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不均衡发展的无序状态。 依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不仅直接壮大我国 GDP 总量, 也是提高绝大多数人口收入,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 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遵循市场导向原则、适度跨越原则、 突出重点原则、 技术领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 因此, 应实施以特色工业为主线的县域工业发展之路, 大力培植产业集群; 实施以园区工业为主导的县域工业发展新途径; 实施以单核复合型为主体架构的县域工业发展网络。

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家、省和中心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落实科教兴国,控制人口数,提高人口质量的儒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外向度,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确保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需要;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收人及其生活质量,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需要。总之,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符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藉要,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项科学战略决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符合公众利益、恩泽子孙后代的全民工程,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上,要深人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统筹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意识、环保意识。在招工问题上,给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宽畅的“渠道”,要教育引导企业优先招收城区失业工人、本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率,确保社会稳定。参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做法,环境日报和趋势报告;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监督,提高曝光率,公开处理严重污染大气、水环境的违法事件,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参

与环境保护,确保县域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安全。

县域经济由弱到强的发展模式路径

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对全国的 2073 个县域经济划分为十个等级,实力最强的 A 级中,西部的县域只占 5%,在最弱的 J 级中,则占 86.8%。在行政区划上,西部的县有 905 个,占西部县级单位总数的 84. 2%,县域人口比例达81. 3% ( 新华网 2002-08-27) 。[2]因此,可以说明西部县域经济相当的薄弱; 同时也表明,在这个经济薄弱的县域中,利用现代化的、科技的思维,可以规划出强盛的图景。对一个国家,强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基础承载能力,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讲,是强大经济体系细胞,因此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基础在县,潜力在县,希望在县。

抓住农业科技转化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利用; 在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对农产品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单纯是需要简单的种养技术,而是需要种、养、加、销各行业的技术和信息。这就要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要跟上经济发展变化,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也要适合千家万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农业技术人员知识面也得逐步趋于多样化,得适合农民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需求。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要形成上联部、省、市,横联相关各部门,下联乡、村、大户和农业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供信息。

总之,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动态性。有时是多种模式、多种路径的复合体。在借鉴时,必须注意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分析其所需要的条件。不能简单地说一种模式、路经优于另一种,就可以拿来选用。在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时,可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县域经济特点出发,选择适合本县域的多种模式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钱正英 .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一、县域经济发展任务

(一)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中国经济殊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区域经济共有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即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经济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工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基本利用本地资源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技术和人才较为稀缺的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寻求同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这5大目标。

二、县域经济发展宗旨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希望所在。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只有非农产业发达了,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域都具有相对的、更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3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县域内的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全面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县域经济具有2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的地域,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二是农民占县域内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得农民的文明、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应把着力点放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上。当然,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还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即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所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将各地的县(市)区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为先进县(市)区,中间县(市)区,相对落后县(市)区3种类型,然后对这3种类型的县(市、区)分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二是以资源为导向,构建县域特色经济,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一个地区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跟上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变化,确立参与全球分工的定位,更好地利用县域之外的生产要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在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时,不仅要重视发展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的,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欠发达经济来说,应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使欠发达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来,进而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经济结构,这对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欠发达经济宜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有平衡增长地大推进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平衡增长的大推进战略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对于欠发达经济和地区,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和“结构变迁”之外的5个要素来说,它们都是稀缺的资源或不具备的条件。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无法突破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以牵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沿交通线扩散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或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缘于其“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发展极理论的应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区域金融中心,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过,发展极也存在“回波效应”,会导致周边欠发达经济的发展更加滞后,使周边欠发达区域处于贸易和竞争的不利境地,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弱化“回波效应”的对策主要是: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采取优惠措施;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式发展,它认为: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集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在一定领域内,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有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与辅助机构,依靠一定的分工形成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协作形式,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群形成一定的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经济状态、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来说,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五)解决“三农”问题必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创新。它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使3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以利益为联结纽带、以契约为联结方式的新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合作与联合形成的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六)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合作减少成本

第11篇

中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几千年过去,县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文化交融发展,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层次、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

作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历来是治理县政、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

县域经济生机勃勃,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省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从1978年至2002年,在改革开放的前25年期间,浙江在全国百强县所占比例曾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强县构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基于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强县战略与都市经济圈对于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可梳理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行政体制突破为强县提供保障

浙江1978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2012年达到了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仔细探究其发展模式,可以发现两大特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主体来看是民营经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则是县域经济。

然而,要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寻找原因,可以追根到国家民政部1983年下发了有关市管县的文件后,全国其他的省、市、自治区都开始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唯独浙江省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

在1998年,浙江省争取到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支持,使其省管县体制得以保留。省管县体制为浙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强县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

与省管县体制相应,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特色的强县战略,适应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内在发展要求。简单地说,浙江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经济省份,在改革开放后,全省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大规模启动。

在工业化启动的前期发展阶段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浙江工业化是从大规模农村工业化起步的,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和中期的最重要力量。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家群体、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来源,以及传统产业发展和集聚的空间,主要是在乡村和小城镇。因此,县域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最适当空间,强县战略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佳的发展空间战略。

发展空间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逐步摆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特征,从工业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通过大力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面临新的任务。无论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迫切需要更新、更高端的生产要素。例如:高水平的技术、管理、贸易、金融、会计和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更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多样的融资平台,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等。

因此,浙江从杭州、宁波两市着手,及时将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从强县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战略,通过一系列撤县建区,来拓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拉开中心城市的建设框架,完善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

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中,杭州市至今已撤销了萧山、余杭、富阳和临安4个曾经的全国百强县,增设5个新城区。撤县建区前,萧山是一个县级市,曾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七位。

萧山后来分解为杭州的滨江区和萧山区,滨江区是杭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如今不仅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吸引了阿里巴巴、吉利集团、中南影视等一大批企业总部落户,成为杭州总部经济最重要的集聚区。

以萧山区为例,其建设规划条件、产业布局条件、交通设施条件、高端人才集聚及金融环境等各方面都较撤县前有极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区工业总产值在2002年撤县时为1000亿元,到2012年已突破5500亿元。

第12篇

【关键词】县域金融 系统建设 科学统筹

一、县支行的角色定位:五位一体“扁平化”

近年来,通过系统上下联动和内外实践摸索,县支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使命更加清晰,作用发挥和履职边界日趋明显,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态势日益凸现,五位一体的格局已初见端倪。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党的十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关键在县域。从这个意义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方式直接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走向和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因此,作为管理货币政策的最基层派出机构,县支行在新一轮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要主动承担起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重任,着力发挥金融推动者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县域金融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运用金融服务手段和金融信贷资源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和瓶颈,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助推者。

(二)县域金融管理的协调者

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决定了县支行在县域金融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在县域市场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推动下,县域金融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集中的凸显期,要解决县域金融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复杂问题,不论从地方党政还是从金融发展角度来说,县支行自然成为县域金融管理的主要协调者,而且注定成为这种角色的首选和必需。只有县支行顺应时代,主动加强地方金融事务协调,承担起金融管理协调者的角色,县域金融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三)县域金融服务的组织者

组织和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是县支行法定的职责。目前,县支行主要承担着县域支付清算、经理国库、账户管理、征信管理、人民币管理、反洗钱管理、金融统计、金融知识宣传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职责,这些基础性金融服务的提供,既为商业银行和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提供运行平台,又为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后台服务和技术支撑。因此,必须全方位强化县域金融服务组织者的角色定位,全面增强县支行基础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渗透力,扩大基层央行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县域金融建设的主导者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金融体制改革亟需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亟需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亟需强化的关键时期,县支行要承担起推动县域金融建设的重任,扮演好县域金融改革发展主导者的角色,在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机构网点设置摆布、新型金融组织引进、微型金融机构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深化改革、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发挥引领推动作用,使县域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县域金融稳定的维护者

县域金融稳定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县域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确定性更难预见,县域已成为金融风险高发易发区域,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县支行要高度重视县域金融市场秩序维护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管理,全方位开展县域金融运行监测分析,认真履行县域金融稳定职责,主动强化金融风险评估与预判,提高突发性金融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遏制倾向性和苗头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确保县域金融稳定与安全。

二、县支行的履职困境:内外挤压“空心化”

由于受法规、政策、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县支行自身建设和履职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尚需在功能定位、履职重点、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内控管理、对外履职、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职能定位不清、履职方向难寻

自2003年银监分设后,县支行的功能定位一直处于探索阶段,2009年人总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建设的意见》,提出“定位清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县支行在系统内的定位和重点履行的五项工作职责。但在外部,县支行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对县支行履行的金融管理与服务、参与地方金融事务和金融改革、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等一系列职责没有明晰规定和界定,给县支行的职责履行和作用发挥带来了不少困惑。因此,亟需从制度上对职责定位进行明确和界定,以增强县支行在县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二)履职手段偏软、管理难度加大

对县支行而言,目前尚无履行货币政策传导、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化管理要求和标准,在管理职责上收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双重推动下,县支行的业务管理日趋扁平化,给县支行的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由于缺乏相应的调控工具和管理手段,不能根据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实施有效管控;在维护县域金融稳定上,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县支行职责权限和具体要求,使得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工作只停留在收集反馈指标层面,很难深度分析和有效控制地方金融风险;在提供金融服务上,由于缺乏具体的硬性管理规定和明确的监督处罚权,使得县支行在推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上面临“两难”选择。

(三)队伍素质不高、履职深度受阻

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对县支行的履职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但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学识水平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偏弱、人力资源优化难度加大,已成为县支行改革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人员输入滞后和后备人才储备匮乏的背景下,县支行只能疲于应对日常业务办理,而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窗口指导、金融统计分析、金融调查研究、县域金融监管、民生金融服务等涉及对外服务的职能则趋于弱化,面临着对外服务“空心化”、对外管理“边缘化”的窘境,使得县支行履职深度受阻、履职困境增多、履职效能降低。

(四)工作机制不畅、社会功能弱化

在监管职能分设后,由于各种关系未能从根本上厘清和理顺,导致县支行履职边界不清,内外工作机制不协调、不衔接,工作通道不顺畅,存在堵塞现象,甚至一些职责和领域被人为边缘化,导致县支行的职能作用发挥和社会话语权不同程度被削弱。同时,由于缺乏与职责履行相匹配的行政手段和管理职权,县支行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控制力减弱,加之部分职责权限被上收和集中,县支行很多时候处于调查情况和提供数据的尴尬境地,县域金融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难以发挥,使得国家的一些法规、政策、制度和金融工作要求在县域“落空”和“失效”,极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的“错配”和“错位”。

三、县支行的发展导向:五型建设“时代化”

十确定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县支行未来发展构建出新的战略定位,指明了方向,既是县支行转变理念、强化管理、延伸服务的难得机遇,更是县支行加快自身职能转变、体现时代要求的现实需要。就目前县支行的发展导向而言,需在“五型”建设上作文章、下工夫。

(一)推进“学习型”支行建设

在知识更新加速和信息化加快的今天,县支行要按十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单位的要求,加快推进学习型支行建设,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多渠道搭建学习平台,全方位拓展学习内容,使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全员化,营造“想学、好学、善学、群学”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和知识型员工,增强干部职工新时期县域金融工作的适应性,全面提升县支行的履职水平。

(二)推进“制度型”支行建设

县支行要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支行效能建设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三大职能和18项职责要求,着力构建系统业务管理、内控风险管理、对外服务管理、县域金融风险管理、质量效率管理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的制度管控功能,使制度融入管理、贴近业务,形成宜地宜行的制度文化,实现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促进县支行科学、规范、有序履行各项管理与服务职责。

(三)推进“服务型”支行建设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县支行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要适应当前县域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就必须加快服务型支行建设步伐,让服务质量更优质、办事效率更高效、服务项目更全面、操作程序更简化、行政许可更透明,全力打造精深、精细、精良的服务形象,使县支行的一切服务体现出便民、高效、优质、惠民的时代要求,有效发挥基层央行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推进“创新型”支行建设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县支行要想在县域金融发展和“三农”经济服务上有所建树、彰显央行社会价值,就必须树立创新至上的发展理念,用创新思维引领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履职手段创新,使创新成为县支行管理与服务提升的“酵母”,在创新中激发干部职工的创业干事活力,以创新增强基层央行的存在归属和履职效能,用创新提升县支行的社会价值。

(五)推进“节约型”支行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节约型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县域金融的管理者,县支行需要改变不计成本的传统履职观念,将厉行节约贯穿于履职始终,注重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把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履职效能放在首位,积极倡导文明办公、节俭办事,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节约意识、勤俭思想和文明习性,采取“统筹工作、整合资源、依靠部门、借用外力、上下联动”的新型履职方式,使县支行回归节俭、高效的履职轨道。

四、县支行的建设思路:强本固基“系统化”

县支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层的宏观布局和制度设计,更需要基层的积极探索和大胆突破。加快县支行建设,就是要在强本固基上下功夫,在系统建设上谋篇布局,在职能转变上精准定位,找到县支行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围绕一条主线,找准县支行职能定位

以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为依托,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这条主线,自上而下,分类别、分层次对县支行的职能职责与社会定位作出明确规定和指引,把宽泛的宏观目标转换成细化的微观工作,使县支行在传导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职责中找到工作着力点和履职重点,实现县支行“有位、有为、有形”的改革发展目标。

(二)净化二个通道,打造县支行履职平台

按照县域金融发展新要求,有效净化履职通道,着力畅通外道和打通内道。要自上而下理顺各种关系,推动各级党政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明确县支行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职责定位,消除定位不准、机制不畅、资源不多、信息不对称等生存“软肋”和发展“硬伤”,并按照一县一策、有别有统的原则,对县支行的机构、业务、资源和人力进行全面整合,加快完善上下级工作协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增强县支行自我革新和造血功能。

(三)树立三个思维,保障县支行依法履职

按照法定职责要求,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引领思维和廉政思维,使法治思维、引领思维和廉政思维贯穿于县支行履职全过程,用法治思维促进县支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用引领思维促进县支行在县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牵引带动作用;用廉政思维凝聚员工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促进县支行形成有效的正能量,切实保障县支行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提升四种能力,塑造县支行履职形象

县支行作为县域金融的管理者,要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推动地方发展上有所建树,就必须炼好“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要根据县支行的履职特点,突出对外金融管理和社会民生服务,大力推进以领导力和创新力为主要内容的“能力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县支行的履职水平,促使县域金融更好地服务地方、助推经济、惠及民生,全面增强县支行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体现行业属性和县域金融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