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红经济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但凡爱智求真的人都清楚,“网红”是个贬义词。但现在一些商业组织和推手将“网红经济”捧成了致富法宝,一时大有将“网红”一词洗白的势头。实际上,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而网红经济离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
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在“互联网+”成为全民皆知的热词之前,汹涌澎湃的网络热潮中已经冒出了很多红极一时的热词,例如“互联网思维”、“90后”、“风口”、“O2O”、“C2B”、“微商”……这些新词的红火周期大多在6个月到1年之间,先是受追捧,周期一到便断崖式的逆转。这些热词存在时间之短,跟时常冒出的“网络红人”(简称“网红”)很相似,其存在无关紧要、奇葩,同时还脆弱,生命力极短。“网红”的问题在于其不是真的“红”,是仅限于部分人群或网络上的“红”。“网红”突出的特点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能一下子成为特定人群的焦点,出现完全无理性的追捧(或猎奇)现象,但很快便跌入低谷,然后更快的时间里被人忘记。
而如果把眼光和思维放开来看,这种“网红”的特性涵盖了所有互联网有关的事物,包括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名人(互联网创业大佬、网络大V、网络创业者)等等。例如,团购网站热潮时的一些团购网CEO,热潮过后几乎全部默默无名了。最早做互联网衬衣的PPG,以及后来接替PPG的一些品牌,其创始人曾一度都是知名网络大佬。风头鼎盛时,他们的广告做遍全国、全媒体,势头过后被人遗忘的连渣都不剩。甚至一些曾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模式、公司、创始人都曾红极一时,但统统在极短时间里没落。这种现象还延伸到IT界和科技媒体圈,不少曾“扛大旗”的标志性人物,几个月到几年内便平常如白丁。“网红模式”似乎成了互联网经济的必然。只有极其少数的公司和创始人,能够撑过7年左右的1个周期。这不但远低于传统公司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公司创业想成功只是是偶然中的偶然。而一旦7年周期交替的时候,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大考,也是互联网商业“网红”周期的最低谷。
中国互联网7年一个发展周期:《互联网+2.0: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一书中讲到,中国互联网业发展到现在,已渡过了1995~2002、2002~2009、2009~2016三个7年周期,能够撑下来三个周期的仅有BAT为代表的少数寡头。
在电子商务兴起后,做产品的传统企业首先遇到了第一波来自互联网商业的冲击。电子商务将传统渠道的成本化解为网络直销渠道的红利,为了避免与既有传统渠道相冲突,传统企业会为网络直销渠道开发专有的产品型号,这便形成了“网货”。不幸的是,“网货”也难逃得出“网红模式”,当电商“买流量”的营销成本将电商直销渠道红利完全吃掉后,“网货”的“网红模式”也便到了终点。而同质化“网货”一旦陷入价格战,只会加快终点的到来。
此外,所有的互联网商业都在遵循“网红模式”,网络游戏、O2O、C2B、移动数码产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无人机……互联网商业如果只是在“卖产品”,就一定逃不出“网红模式”的宿命。在中国互联网迎来第4个7年周期的时候,面临的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将过渡到产业互联网,我们将迎来真正的互联网经济。这个时候,如果依旧是“卖产品”的思维,无论怎样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都避免不了陷入“网红模式”的魔咒。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范围经济“网红模式”绝不是互联网经济的本质,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加工和需求个性化为主导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什么?简单讲,“范围经济”是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经济红利。“规模经济”是企业做的专一产品规模数量越大越能获利,“范围经济”是企业做的产品种类范围越多越能获利。
互联网首先带来的是信息爆炸,用户接触产品信息更容易了,但用户选定产品的时间成本却要增加,用户倾向于“一站式”(从一家企业)选定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其次,互联网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的个性释放,用户的消费诉求不再只是产品功能,还要有满足用户更高需求层次的服务。企业不能只是做单一的产品,企业还要满足用户对功能和服务的差异化诉求。
关键词:网红经济;概述;现状;发展走向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前言
我国网红群体初受关注时是在2013年间,其经过两三年发展后,如今网红群体数量逐渐庞大,各个网红拥有的粉丝数量也在壮大,导致出现了网红经济,其真正开始爆红是在2015年,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网红即是其中一种。网红本是贬义词,但在当代社会中其却成为很多人追逐的对象,网红存在的形式多样,载体可以是现实生活,同样也可以是网络世界,能够成为网红主要是因为其自身特点、行为或参与的相关事件引发网民关注,直至走红,其在网络中能够轻易吸引“路人”关注,成为其粉丝。
一、网红概述
自互联网出现伊始,网红即随之出现,并且相伴走过十几年时间,在这期间,互联网方面经历多次变革,而变革后即会出现与之特点相符的网红群体,并且其可以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可见两者间的关系。网络小说红极一时,文字网红更是多不胜数,如今虽然该方面不似往常火爆,但依然活跃在大众眼前,而当进入图文时代时,图片即成为了网红利用的工具,其能够轻易为网红博取眼球,并且迅速发展成为关注热点[1]。
自媒体崛起,使得人们将网红视为“新经济物种”的一种,并且极受关注,如今不仅是娱乐圈的美女、帅哥可以成为偶像,网红世界中的锥子脸或经滤镜修饰过度的男男女女,也变成了偶像体系的一个分支。另外,视频媒体人讲解事物的新论点、新模式,使得很多人对其产生兴趣,甚至无止境的追捧。微博如今是当代社会中极为常见,也极受欢迎的社交平台,其中很多网络大V均是网红,其通过多种形式的营销是自己集聚网粉,动辄上百万,可谓网民代言人。
网络营销中,美貌是必不可少的,在网红席卷全球时,网红脸也成为茶余饭后的探讨对象,身材性感、锥子脸以及大眼睛是其标志性特征,而网红日常自拍必备物自然要有奢侈品。故,网红模式本质上即是为大众展示美的生活日常。
二、网红经济发展现状
网红经济中网红个体店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店铺经营者往往一人独揽多重任务,包括选款、进货、更新、粉丝运营以及最终的销售,而在众多网店达人中,则有许多思想先进、营销技能强、组织能力强的人开始构建孵化器公司,其通过网络交流将众多网红个体店铺组合到一起,开展整体经营。孵化器公司如今也已经渐渐步入正轨,甚至形成了培养新模式,其具有娱乐圈经济人的特质,能够使“路人”迅速发展成网红。
网红所发出的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均已经成为了当代耗费大量流量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移动、联通或电信均因此方面获取很大收益,相关调查表明,“网红经济”如今已经不再是单独发展的时代,其已经引起了投资界的注意。我国较为著名的网红当属姜逸磊,其经常在网络中播放自己录制的小视频,而此类小视频多以高效、犀利或动作浮夸为主要特点,但正是这些特点引起了大众关注,播放量往往可以在几分钟内破10万,其中产生多大的流量总量自不必多言。并且此后其还不断对自己的小视频进行加工,如加速、加特效等,逐渐将其打造为言辞犀利、敢于自黑的当代女青年。如今姜逸磊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中,1000多万的粉丝、超过10万次的阅读量均使得其成为当代著名网络红人之一[2]。
三、网红经济发展走向
虽然网红经济并不是直销经济,但其通过不同的营销方式却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因此其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全新的营销路径,广告、会员等均是其重要的盈利模式,其中广告的变现作用更为突出。因网红通常对广告内容驾驭力较好,容易引起粉丝共鸣,并且当代社会的粉丝对于自身偶像具有很强的忠诚度,因此粉丝对于广告的接受度也很高,除此之外,粉丝打赏以及卖会员也是粉丝经济的另一种形式[3]。
以网络大V为例,其粉丝量众多,的内容浏览量也较为庞大,10万是其较为基础的浏览量,而在10万浏览量中按概率算,基本均会超过900人会打赏,而打赏的额度在2~20元左右,如此一来仅仅以一条链接,网红即可以收入过万。如今网络平台较为强大,可以为网红群体提供足够的平台,并拓展发展空间,使网络红人的优势得以挖掘和展现,但网红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由于当代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对网红有着深深的排斥感,甚至会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抵制,因此其今后究竟可以发展到何种地步、会不会有更全新的经济物种代替、其是否能够变成主流经济均是未知数。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网红经济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走向如何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也对娱乐事业产生了冲击,网红存在的意义为何?是否有继续发展的必要?如何使其保持健康发展?等问题急需解决。自媒体时代下,新经济物种层出不穷,网红经济更是备受关注,其由网红自身的影响力所聚集的粉丝数量极为庞大,甚至超越许多二三线明星,并且网红群体的粉丝十分乐于追求同款,如同款衣服、同款鞋子等,为相关赞助商带去了巨大经济收益,但此种现象能否长久还是个未知数。
参考文献:
[1]“Papi酱”被勒令整改,网红还能火多久?[J].传媒,2016,10(02):6-7.
“APP为什么这样红”针对的是,为什么是APP红,而不是别的红。具体是指:移动互联网为什么是平台应用分离的APP红,而不是以往的平台应用不分的一体化经营红火。
这涉及的是互联网的天下大势。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大势,就是分享型经济。是分享型经济这个大势,让APP红。
分享型经济不光是2013年世界IT界的第一主题,而且是互联网经济的永久主题。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涓涓细流,从平台化到云计算,最终汇集成了这股宏流。也可以说是互联网由此找到了自己的根子。APP只是这个根上开出的花。根深,因此花红。
为什么说APP是因分享型经济而红呢?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分享型经济是什么。分享型经济通俗地说,就是把经济锯成两半,一半免费,一半收费(两半都免费叫共享,不叫分享)。免费的一半,也就是分享型经济中分享的那一半,在术语中叫固定投入,可以在分享的时候不向使用者不收钱;收费的一半,是(分享方对应用方)按使用收费,(应用方对顾客)按服务收钱的一半,在术语中叫边际投入。前者叫平台,后者就是所谓APP。对前者的投入是重资产投入,对后者的投入是轻资产投入。
平台与应用的分离,本质上是对财产的归属与对财产的利用的分离。马上验算一下:SaaS前一个S(软件)不收费,是在财产归属上分享;后一个S(服务)收费,是在财产利用上收费(即按使用收费,按服务收费)。
所以APP是有特指的。是指平台与应用分离条件下的应用。如果只是望文生义,当作一般应用(平台与应用不分的应用),就不会明白她为什么红。
为什么平分与应用分离后的应用火起来,而分离前的应用火不起来呢?它是由网上经济与网下经济的根本区别造成的。网上经济主要特点是资产可复制;而网下经济资产不可复制。在网下,平台与应用分不分,财产归属权与利用权不分,没有太大区别。比如,租房子,房子的归属权是房东的,但可以把利用权给予租户,财产的使用只能产生一次效益,租给别人,房东自己就不能同时再住。这是由于房子不可复制。但在网上,如果房子可以反复复制(比如阿里巴巴把虚拟店铺像孙悟空吹汗毛样反复复制给无数网主),区分平台与应用,区分财产归属权与利用权,区别就太大了。好比租房子可以把一套房子反复租给无穷多的人,收无穷多的租子。这就是人类第二次浪潮与人类第三次浪潮之间的根本区别。
对APP的开发者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原来赚钱,必须重资产与轻资产一起投,又要投入厂房店铺,又要投入人力。现在,厂房店铺(如开发平台、开发工具)的归属者把它的使用权全分享给自己“白用”,自己只需要轻资产运作(具体到APP开发者来说,就是只要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作为唯一投入),就可以低门槛发家致富,何乐而不为?规则也公平合理,“白用”重资产如果不赚钱,不交租赁费;如果赚钱,从赚的钱中三七分成(给重资产归属权一方30%,自己得70%)。拥有重资产归属权的一方,免费“白送”生产资料的好处,一是可以获得大量租金,如果租金超过自己干应用所得(只要APP开发者足够多,多到其中的成功者上缴的30%租金之和,超过自己干上缴的100%),就值得分享;二是可以回避风险,APP的风险较大,让轻资产运作者替自己分担风险是不错的主意。
这就是风靡全球的“以租代买”模式,它是云计算这种技术,照在商业这面镜子中的影子。云计算代表的是分享型经济中人与自然关系,以租代买代表的是分享型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互联网技术革命演化成商业革命,说简单也简单,就这么点事。除了经济学家不懂,几乎所有会赚钱的人都开始懂了。
这样的APP为什么红?
明白了这个所以然,另一个困惑人们的谜题也就不难解了。这个谜题是,为什么是这样的APP火,而不是那样的APP火?套进这个公式,比如可以问,为什么是android的APP火,而不是iOS的APP火(反过来问也是同一个问题)?
人们在看APP榜单时,自然会涌现出上述问题。APP开发者肯定希望知道该跟谁站队更有前途。从专业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抓住一个关键,就是HTML5。
HTML5是左右APP趋势的背后的手。抓住主脉,不等于说马上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得出结论还需要结合具体条件。由于近期、中期和远期这种条件不同,结论很可能不同。但不抓住主脉,就摸不到APP的头脑,
观察APP的异同,如果把眼光只放在APP本身,你怎么也不会看出门道来。根据前面所说的所以然,正确的思路应该是看APP所依附的平台,也就是透过轻资产去看重资产,把重资产的走向看清楚,才能把其中的局看清楚。
iOS系(或者类似iOS的封闭系统)的APP,在性质上统称为本地APP。与它的大对角并非android下的APP,而是彻底开放的WEB App。国人经常目光短浅到只看这六个月的APP,凭“眼见为实”来判断问题。但“鼠目”决定了,只能有“寸光”。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微放得比老鼠远一点,就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其中门道。本文因为不是专题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只谈谈判断问题的思路。
我认为,封闭式平台的APP如果要火,条件应是HTML5持续走弱。HTML5现在确实还正处在起飞前的艰苦奋斗中,因此才有苹果开发平台的相对繁荣,才会有微软这样的折中路线在市场上的大受欢迎。从眼前看,对iOS威胁最大的似乎是android,其实不是。iOS系APP的弱点在于,只有少数特别火的APP受益较大,而大多数长尾型APP都当了他人成功的分母。这与淘宝商城遇到的问题一模一样。Android并非这一巨大空当的有力攻击者,因为他自己还受适配问题的困扰。HTML5成熟的标志,要在技术平台成熟后,看其ASP平台的成熟。它什么时候真正实现因小而美,什么时候算成熟。到那个时候,我们的APP排行榜将不再是少数几个,而是像长尾一样,无限可分。这需要时间,但需要很长时间的成功,往往是大的成功。我倒是看好中国人的努力,百度,也许还有其他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新兴力量,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持下,具有端的情境计算力的APP,会笑到最后。
从分享型经济的角度看,赢的APP,最终要在平台上,具有支持范围报酬递增的技术和商业能力。它让APP赢的那个点,在低成本差异化上。对应感觉,是具有复杂条件下的灵巧特征。
将来的APP为什么红?
随着分享型经济的深入,APP还会有出乎近两年人们意料的赚更大钱的机会出现。
在目前“寸光”的亮度下,照耀出来的商业机会,往往只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互联网商业应用领域的机会。这些机会不可谓不大,但同未来的大机会相比,它只是沧海一粟。
未来的APP会超出互联网产业这个圈,进入到各行各业。变成各行各业的APP。目前我们在APP榜单中所见的理财金融类APP、打车类APP包括企业移动APP等,都将是未来这方面成功者的先驱。
今天这类APP的成功,与从它们之中演化出的未来成功之间,会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同。今天的APP,即使成功,也只是所在行业中局部的小业务、是锦上添花的成功;未来的APP,将重新定义所在行业的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
未来的APP将重新定义企业与行业的边界,使个人充分参与到商业中来。一个雏形,就是现在不起眼的创客。不要认为创客是使用APP的人,创客本身就是所在行业的APP。将来,使用APP成为一件小事,整个经济成为平台型经济,或者叫APP经济(因为它们是同一件事情相对的两半)。直接出售APP赚钱的人(也就是现在的人)会变成在大数据支持下把APP的原理用于企业转型、行业转型从而能够从“情境定价”中赚钱的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场景:各行各业的固定资本构成中,物质投入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而数字化平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当高过50%以后,固定资产的性质,就会从总体上不可分享,变为总体上可分享。这势必导致各行各业都同时发生大地震,率先抢占可复制资产高地的90后、00后、10后,会一夜间把人类的资产分享给所有的10后、20后、30后这些再也不用去工厂商店上班的创客。他们租赁可复制的平台、开发工具,靠一对一精准服务,提供高附加值的客户体验,而把人类50%以上的钱装进自己腰包。因为无论在一个产品的价值构成中,还是一国的GDP价值构成中,实体功能的价值总量虽比现在还要高,但只占10%左右(因为制造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人们在家就可3D打印);标准化的价值总量虽比现在还要高,但也只占不过20-30%左右(表现为各实体经济的收入规模还在上升,但利润越来越趋缓);而高收入人类为体验肯支付的价值,要占50%以上(70%-80%)。与一国GDP的50%比较起来,现在APP赚的这点钱还算回事吗?
未来的APP你很难叫他作什么名字,它将是由新新人类创造出来的。这种新新人类的样式,在现实中,有一个可以直接看到的,就是海尔的“人人都是CEO”的模式。与海尔现在的模式不同的是,那时的“人人”都将在家办公,而非在公司上班。那时的APP与现在也不同,我们现在只是拿着APP直接用,将来APP是一种渗透在生活与生产中的结构,其特点与复杂系统中的分形结构高度相似。所以那时的APP营造者不光要考虑软件、服务这些事情,将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体验创造本身。
关键词:网络经济环境 外部财务管理 内部 财务 管理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关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深化,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实物管理,轻价值管理;重当前收益最大,轻远期经济收益等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全面创新均有赖于对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而这又基于企业内联网的建立和外联网的有效链接之上,即其创新活动均源自网络经济这一新环境。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项专业管理都在系统中扮演角色以期达到最终目标。而财务管理通过渗透到生产经营各个领域的资金运动,以价值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控制,联系了各项管理行为,合理有效地筹资用资,促进了总体目标的实现,使企业得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健康运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在经济运行和市场竞争中往往需要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然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资金链管理漏洞良多等情况,这些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加快创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加强各项生产业务资金的管理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实现预期利润和获得资产增值。
(三)有利于企业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企业财产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财产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
财务管理观念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必要的财务风险观念,只考虑市场的开拓,却不注意财务的审理,更重视有形资产而忽略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事实上,一个企业通过自己的专利权、技术创新等能够带来的隐性资产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资产。再者就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会计核算范围明显扩大,各种信息存储方式带来了安全隐患,远程处理加大了企业安全风险。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财务管理模式不够新颖、财务管理内容不够科学合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素质等。
三、网络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对策
(一)创新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一般只是追求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极少考虑如何将企业这块蛋糕做大,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网络经济下,企业应该努力实现相关利益的最大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推动财务管理的知识化,同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创造性的运用和提高,以应对企业新时代的财务管理。
(二)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网络财务软件的安全保密性,加大网络安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
(三)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要转变财务管理思维模式,重视知识资本管理,加快实现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地有效整合,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专业人才,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完善的开发企业信息,并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对企业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网络经济环境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经济环境而言,其最大的变化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它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从“电子政府”、网络税收征管、家庭办公、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的开展、虚拟企业的组建到远程控制、在线管理等无不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互联网自身的特性使网络经济环境呈现出虚拟性、动态性、知识性、国际性、时效性和直接性等特点。
从外部财务管理活动来看,筹资活动的创新主要源自网络经济环境的知识性、国际性和动态性特征企业要拓宽筹资渠道,利用风险市场和新的金融创新品种融资,这样就可以在筹资活动中,适应动态多变的网络经济环境,实行财务柔性管理。从内部财务管理活动来看,现金管理活动的创新主要在于对企业集团内部的现金实行统筹管理、利用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减少现金管理成本及缩短现金预算的编制期。企业要建立好的内部网,并且实现与外部网的有效链接,相关财务信息就能够迅速地获取,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活动才能在一个新的技术平台上。网络经济的发展使电子商务得以普及,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企业可以同时启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零库存管理,协助企业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均源自于网络经济环境的新特点。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将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处境。网络经济的出现给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都要适应网络经济的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应把这种影响及财务管理活动所应进行的创新看作其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和全局上来把握它。
参考文献:
[1]黄德红,贺铭.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及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03)
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以资本为导向的阶段。这种阶段的到来意味着整个市场已经成熟,未来将由资本来主导行业的发展。可是,这样的成熟又会在未来形成一个衰退期,只能期待某种有突破性的新技术带来新的生机。其实说穿了,这跟我们说的互联网泡沫有异曲同工之妙,泡沫越来越大的过程其实就是所谓成熟期。一旦泡沫破掉,那就意味着衰退期的来临。可是,真的只有新技术才能带来新生机么?这却不一定。就像当初第一次国内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后一样,那时还没有所谓的BAT三巨头,他们都还处在创业期。可是,在危机中他们成长了起来,他们带来了新技术么?显然不是,他们带来的更多是模式的创新,给了互联网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小编认为,其实这才是能让整个市场在衰退之后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正是因为没有最新的模式,才让互联网市场的老模式熟透了。
从三代网红历程,看下一个网红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其实,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揣测接下来哪一个领域会出现网红,还不如说在传递着这样一种观点:变现才是网红最应该做的事。文中谈到,变现能力决定了网红的未来。而这种观点,也正符合目前网红经济的大趋势,即通过网红的影响力来变现,papi酱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么,网红要怎么才能变现呢?文中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谈到网红无论路子再野,也终将回归主流。而这个主流,在小编看来指的是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及变现模式。但当所有的网红都“殊途同归”之后,网红还能叫网红么?与众不同才是每个网红赖以生存的法宝啊!
云有多重要?马化腾最新分享:云上生态的新探索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马化腾的战略眼光一向备受肯定。在他的最新分享中,为什么会将云技术抬到如此高的位置?云技术真的有这么重要么?在小编看来,马化腾先生恐怕是对的。举一个例子,为什么人工智能的Alpha Go能战胜人类社会最好的围棋棋手之一李世石呢?那是因为通过云计算,Alpha Go可以从任何一个互联网上的围棋高手身上学习围棋知识。这也意味着,对抗Alpha Go其实就是在对抗着整个互联网世界。瞧,这够厉害了吧!既然云技术这么厉害,要是马化腾还对其不屑一顾,那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滴滴”与Uber的转型之困
其实,本文的内容折射了网约车市场目前的现实状况:本该是分享经济的网约车逐渐变成了全职运营的传统出租车。而本文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观点有深度,也比较客观公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网约车市场的特点。也提出了问题,那就是在网约车逐渐变成全职的传统出租车,“滴滴”和Uber越来越像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出租车公司。在服务质量越来越向传统出租车看齐的当下,网约车市场该如何保证自己在未来也能高速发展?在小编看来,这或许也正是摆在“滴滴”和Uber面前最大的难题。虽有迹象显示,他们可能已经开始专车自营化的实验,但在这条路上却有一个强大的对手―神州专车。虽然在市场体量上,神州专车差得还很远,但人家毕竟在自营的道路上多干了几年,具备先发优势加上本身不差钱,“滴滴”和Uber是否能赢可能是一个未知数。可是,选择这条路却很有可能让自己从此走向良性的发展路线,赢取更大的机会。
当我们吐槽国产手机系统的时候,我们在吐槽什么?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国内智能手机行业自然不能例外。于是乎,许多厂商把目光转向了自己手机的操作系统。这种情况下,国产手机的操作系统开始越来越复杂,也更多的承载着营销的压力。君不见有多少小米死忠在吐槽MIUI里的广告么?君不见有多少“煤油”在吐槽Flyme的推送么?其实,大家吐槽的并不是这些问题有多么让人不舒服,而是这些问题带来的用户体验下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可是很明显,厂商除了摆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证明这些问题不会影响用户体验之外,却又对此甘之如饴。谁跟钱都没仇,不是么?
如何看全球通信市场接二连三的专利诉讼案?
为什么最近这段时间全球通信市场上专利诉讼案件频频发生?小编认为,这或许和智能手机市场走到瓶颈期有着巨大的关系。随着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逐渐放缓,市场格局也逐渐稳定,在既有格局下,如何谋求更大的发展已经是摆在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面前的难题。而专利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不仅可以成为保护自己的壁垒,也可以成为攻击对手的锋利武器。而频发的专利诉讼案件,则是厂商们挥起这柄锋利的武器,企图打破既有市场格局的一种尝试。成功了固然最好,但不成功也没啥,至少也能探一探对手手中到底都有些什么牌。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企业家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理论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云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而,对什么是新经济首先应该加以研讨。
我认为:新经济的含义可以如下表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当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
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
新经济不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变化,但的确发生了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为基础。现代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硅谷成为这一现代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它导致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对世纪的技术,其技术性能与经济功能,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火”,和十九世纪的电的发明。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可以说,2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影响。只要不是闭目塞听,人们已经可以看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结构、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则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于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可以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生物工程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在发达国家正在出现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它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新经济的一项特征。
四、企业组织的新变化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小型化趋势。网络化促使“大而全”的大企业把许多业务进行分解和向外承包,企业组织变小,电子商务使企业销售组织精干化,厂内网络化使管理组织扁平化,特别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在网上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虚拟公司,以及没有主要厂房、厂址、经营场所的半虚拟公司,例如亚马逊公司的出现。借助于网络化的扩大市场开拓功能,有特色的小企业也重新获得生命力。
高科技型小公司的迅速扩张是新经济的特征。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大企业纳入自己旗帜之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上述情况人们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以小胜大”的新竞争法则。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搏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五、经济体制上的新变化
适应于科技创新和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经济体制也出现了可以称之为进一步市场化的新变化:(1)科技园区民营,小型企业的空前活跃;(2)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撑的风险投资制度的发展;(3)便利于科技型企业筹资和转移风险的二版市场的出现和发展;(4)经营者和科技人员持股制,特别是购股期权制的普遍采用;(5)知识产权的加强保护和知识产权进一步流动化,更容易转让给企业;(6)技术人员和职工就业进一步多流动,跳槽成为常规和在工资上的随行就市;(7)政府管制的松动,例如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要,通常由政府兴办的电信业的放开和引人竞争机制等等。
上述变化表现出个人、企业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更加松动灵活,具体地说:主体的自主性更强,市场更加放开,科技创新的激励更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换的自由度更大,信用金融更宽松,政府对微观更少干预,上述情况可以说是适应于当代高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六、经济运行上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现阶段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在运行上的新特色。人们谈论新经济,往往指出网络经济中的生产成本递增、个人效用递减等经济学法则的失灵,但更重要的新现象是出现了经济运行的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美国自1991年3月以来迄至2000年8月,已经保持114个月的4%左右的持续增长,而在过去年增长率为2%左右,这是二战后首次出现的长扩张阶段,而通胀却保持在1-4%的低水平。2000年4月美国失业率为3.9%,是30年来最低的。格林斯潘在2000年3月6日说:“美国商业周期与战后其它周期有着深刻的不同,不仅是它的长度破了记录,而且强劲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被抑制。这背后的关键因素便是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创新是经济运行势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一轮强劲的固定资产更新,美国在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其总投资34%,不断创新的技术创造出持续而有力的投资品需求拉动,它是美国这一轮经济扩张出现的主要原因;另外,经济增长中群众收入水平的有所提高,技术创新的消费扩大效应,又形成了消费品需求拉动。可见,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扩大效应是美国经济出现长扩张阶段的主要原因。增长加快并未伴同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美国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991-1995年间的1.61%上升至1996一1999年的2.67%,再加之以劳动力供给相对丰裕,因而减少了增长带来的工资上涨和通胀的压力。可见,高科技的扩大需求和降低成本二重功能成为美国高增长与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出现的根本原因。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从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
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
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说的“永远繁荣”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
1.盲目性的增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固然增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
2.泡沫性的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特别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
关键词: 宁夏 移民吊庄 后续发展 工业化
Abstract: The poor problem has been a big problem of China.Ningxia as a region that economy fall behind, was always obstruc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the poor problem.For resolving the poor problem, The government of Ningxia created a kind of solving the poor way mold _immigrate" Diaozhuang".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it is turned out that this way is right and successful.So how to keep it on the development, is a problem that we must consider.This text aims at this problem, pointing out in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should use the industrialization to develop the economy of immigrate" Diaozhuang".
Key words: Ningxia immigrate-Diaozhuang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移民工程是一项世界性课题,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移民工程在走过一段曲折之路后,结果都不太理想。但中国的移民工程,虽然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在宁夏,移民工程有政府组织引导,市场调节,自发流动等多种形式,在西部各省区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实行移民“吊庄”,是宁夏区政府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的一项新创举,利用移民“吊庄”的方式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是宁夏区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国家“三西”扶贫思想方针:“有水路走水路,没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寻出路”,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独创的。宁夏移民吊庄,就是在既没有水路可走,又无旱路可行的情况下而另谋的出路。它是把南部山区贫困地方的群众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群众完全自愿的形式,有规模地搬迁到平原川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通过农业开发、工业和商贸发展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
一、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基本情况
1983年初,宁夏区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宁夏北部川区永宁、平罗、中宁、中卫四县有条件的荒地上实行吊庄移民。同年3月,首先批准南部山区的泾原县和隆德县分别在川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永宁县芦草洼和平罗县潮湖建立移民吊庄基地,即目前所建成的芦草洼移民吊庄区和隆湖经济开发区。5月,宁夏区政府又决定固原县(现在的原州区)在银南地区的中宁中卫县交界处的大战场建立移民基地。7月,开始正式勘察设计,与此同时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1986年2月,在总结前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区政府又批准西吉县在中卫县南山台子,彭阳县在中宁县长山头,海原县在陶乐县月湖,盐池县在灵武县狼皮子梁,分别建立移民吊庄区。1990年又批准西吉县在青铜峡玉泉营建立移民吊庄区,海原县在贺兰县南梁农场建立移民吊庄区。1994年,区政府在总结前面移民吊庄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有提出在土地资源丰富的红寺堡、兴仁堡等地开发扬黄新灌区13.33万公顷,用于解决100万西海固群众的贫困问题。截止1995年,经过批准建立的县外集中连片吊庄有11处,县外插户吊庄有3处,山区县内吊庄6处,总共有移民吊庄20处。
1996年,在东西合作对口帮贫的有力推动下,通过江苏、福建两省的帮助,建立了华西村、闽宁村吊庄移民点,福建的石狮市对口帮扶在同心县城关乡又建立了县内的扶贫移民吊庄点“石狮镇”。
到1998年,通过各种形式建立的移民吊庄区共迁移人口28.3万人,迁移人口的脱贫率达到94%,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脱贫目的。 二、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综述
(一) 目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红寺堡开发区是宁夏移民吊庄的一个典范,也是宁夏区内一个较大的移民开发区,它是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而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开发区,计划开发土地面积70万亩,搬迁移民20万人,行政区域面积为1774.5平方公里。2002年,开发区辖7乡1镇81个行政村,总人口14.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8.1万人,占总人口的57%,城镇人口1.3万人,占总人口的9.2%。截止2002年,红寺堡开发区国内生产值达1.6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40.39万元,农业总产值5413.4万元,畜牧业总产值70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1元,搬迁2年以上的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搬迁3年以上的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00多元。
通过几年的开发与建设,红寺堡开发区的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截止2003年,生态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200万元,植树造林1.48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多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前的40%提高到70%,林木覆盖率增加到8.6%,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和个体生产经营单位213家。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累计建设面积36.76万平方米。
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作为宁夏一个典型的移民吊庄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其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选择用移民“吊庄”这种方式解决南部山区的贫困问题,无可非议,是一项正确的决策。从目前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良好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团结稳定,移民吊庄区经济正以强有力的发展势态逐步前进。
我们再来看一下红寺堡开发区在开发建设当中,所确立的发展思路:
(二) 红寺堡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分析思考
1. 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战略
红寺堡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走的是扶贫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道路。总体发展战略框架,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其发展的一个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来抓。整体格局是,生态建设用地与粮食、经济作物用地作为形成9:1的比例格局,压缩粮食作物面积,调高优质牧草、中草药及其他节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使之从4:1调整到1:1的生态格局。
自治区提出开发区的具体发展思路是: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建设的系统化,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和农村社会的城镇化。发展思路的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是2001年到2005年,主要解决移民温饱问题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其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农民纯收入达到2200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18%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0% 以上,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主要任务是致富奔小康。
为此,红寺堡目前的发展主线是沿着“林草起步、畜牧跟进、桑蚕快上、药材突破、加工带动”的道路前进,重点培育六大主导产业,即林产业、畜产业、桑产业、药产业和薯产业。
2. 对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分析思考
从以上的发展战略思路可以看出,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的发展都是把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发展目标与任务。开发区在起步发展阶段坚持以农业发展为主,符合其实际情况,有利于其今后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农业发展强大的基础之上,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后盾来发展其他行业,但是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就农论农,不能把发展的眼光只停留在农的圈子里,要吸收和借鉴工业化的先进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人当农民、农民贫困、农村落后、农业发展缓慢的局面。所以要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在开发区的后续发展当中,应该树立工业化的理念。实现移民吊庄区的农业产业化,用工业化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因此,本文建议:在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中要用工业化发展的理念来实现移民吊庄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化的动力机制作用,使移民吊庄区的经济发展能够立足长远。
三、工业化的理念
(一) 工业化概念的分析
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但从总体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狭窄的定义,即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另一类概念较为宽泛,即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者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者变革)的过程。它的基本特征有:
1. 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是要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是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变革,同时它又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
2. 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包含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包含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3. 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
在宽泛的工业化概念中,不仅包括了工业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了“工业化的农业”的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还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般情况,这种变化表现为落后的农业部门的改造和先进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本文所说的工业化就是对落后农业部门的改造,即用工业化理念改变落后农业生产部门。
因此,在本文,对工业化可以这样理解,工业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为代表的先进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扩张、富集、推动、演进、渗透并最终改造传统农业等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在移民吊庄区的经济发展中,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其经济,就是在发展吊庄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指导移民吊庄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移民吊庄区的脱贫致富目标。
对本文工业化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这里所说的工业化是一个过程,一种发展经济的理念,它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又具有先进性和指导性等一系列特点。实现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阵风的搞形式主义。因此,在移民吊庄的后续发展当中,要结合当地自然、经济、社会、人文地理以及农业发展的状况与水平,运用工业化的先进理念来推进农业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2. 这里所说的工业化,其本质是农业的工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与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所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两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工业化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把它引入到移民开发区农业的发展战略当中,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推进移民吊庄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移民吊庄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再造一个新的贫困区。
(二) 先进的工业化理念
在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中,要注意以下先进的工业化理念,有选择地把一些理念与移民吊庄区实际结合起来,加以利用:
1. 现代市场经济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思路应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具有局域优势的主导产业,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在当前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要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小农意识和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要树立科学的、现代的生产耕作理念,农业生产在解决了个人生存的同时,主要是使农业增效,给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
2. 规模经济理念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规模下或一定的规模区间,企业生产最有效率,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益,即企业因按一定的生产规模组织生产可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可以看出,现代化的大生产是以专业化的分工为基础的,同时又讲求社会的协作,打造产业链,强调群体化的生存和发展模式,通过战略联盟的手段追求整个行业的发展利润。现代工业这一先进的经营理念,值得我们在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当中借鉴和吸纳。
3. 科技创新的理念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地区经济竞争的重要标志,移民吊庄区目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还不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的成果来推进和完善社会各方面的事业。
4. 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竞争,无论是哪个行业,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引进与竞争。在以发展农业为主的移民吊庄区,目前龙头企业少、项目短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利用。要特别注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能把握农业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科技经营管理技术的农业实用型人才,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市场经济头脑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三) 工业化的发展理念是宁夏移民吊庄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移民吊庄区的发展从起步到目前的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就农论农,思维模式始终停留在“农”字怪圈里,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转变思路,把先进的工业化理念积极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当中。
1. 只有积极发挥工业化动力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移民吊庄区全面发展
移民吊庄区在过去发展当中,工业化的发展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真正的介入到农业发展当中,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开发区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农业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动力不足,农业产业化缺乏实质性的物质支撑。这都是由于工业化发展缓慢造成的。另外,工业化在改造传统落后农业方面力度不够大,农业发展当中出现的在机械化耕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业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由于工业化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只有积极发挥工业化的动力机制,不断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不断提高移民吊庄区的城镇化水平,才能促进移民吊庄区社会全面、稳定的向前发展。
2. 工业化是解决移民吊庄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它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之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大工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结果,必须对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创造一种更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战略选择的突破口对农业进行产业化开发。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生产工具的角度来看,是机器生产向各个部门渗透的过程。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生产力的物质标志。在对农业进行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把工业化的理念逐渐渗透、扩展到农业发展过程当中,对传统农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红寺堡开发区地理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的服务功能目前仍然不到位,要想使该移民区能够实现其发展目标,让移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用先进的工业化理念指导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行农业产业化开发机制。培养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良好的龙头企业。从1999年起,已经开始有一些企业加入到红寺堡的发展队伍当中,例如,2001年5月宁港药谷在北京与我区正式签定了参与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宁港药谷公司在3到5年内投资2.5亿元港币,在灵武和红寺堡灌区种植和围栏种植道地中药材以及进行中药材的深加工。
像这种大企业参与移民开发区经济发展,将有力地促进移民开发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还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创新成果在开发区的扩散与影响,同时还能够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将有效地配置移民开发区的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对促成和培养优势主导产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工业化是解决移民吊庄区“三农”问题的主导因素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发展,工业在不断的升级换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经济,尤其是对农业、农村经济的贡献比任何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力度都要大。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发展,使得工业化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工业化也就成为了解决我国长期遗留下的“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工业化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它还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农业产业化,单从生产工具角度讲,是机器生产向农业、农村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可见,工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决移民吊庄区“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仍然是在农业、农村的后续发展中逐渐的实现工业化。移民吊庄区的农民收入不高,农村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大都仍然以手工和人力为主,因此在后续发展中,要逐步的全面提高农村机械水平,把以手工为主的小农业逐步转化为机械化的现代生产模式的大农业。而这一过程的实施,只有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是与农业演变关系最为密切的发展过程,他指出,工业化的过程即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法国的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也认为“二十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
新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工业文明、城市文明逐渐代替农业文明的时期,工业化动力机制作用在现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大大推动了新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步伐,而且还反映出了工业化内涵的再分化、再工业化,以及产业链的延伸。总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动力。在发展移民吊庄地区经济过程中,要树立工业化的理念,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小康社会。单纯的发展农业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富强,对于某一个地区来说,同样如此,只有充分利用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移民吊庄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
宁夏移民吊庄区在后续发展中,要紧密结合工业化理念,在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中,充分借鉴和利用一些先进的工业化生产、经营的理念,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观念,更新认识
从各级领导干部到人民群众,都要解放思想,抛弃过去那种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使我国的农业农村既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大的环境下考虑,要抓住机遇,同时又要满怀信心的迎接挑战。工作在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也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自觉应用它解决在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移民吊庄区的经济发展中,把科技创新与推广实用的科学技术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产品与新的生产方式的有效结合。另外,还可以考虑在移民吊庄区进一步改革和深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在移民吊庄区的各大农村,尤其是特别偏僻和落后的地方,要加大科技意识的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要把先进的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民的耕作成本,增加收入。农业科技的推广,从整体上能够提升移民吊庄区的发展实力,有利于这些地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其要把一些特别先进的科技渗透到本地区重点培育的六大主导产业当中,即林产业、草产业、畜产业、桑产业和薯产业,依靠科技,把这六大产业争取做大做强,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用组织化理念培育农业市场经济主体
用组织化理念培育农业市场经济主体就组织化理念培育农业市场经济主体组织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与经营当中,要借鉴先进的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生产、组织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使农业的生产逐步走上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重点培育一些企业型的农业市场主体,以培养龙头企业为主。在红寺堡开发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自然、社会条件,选准和培育几大优势主导产业,如沙生中药材种植加工业,桑蚕产业和草地畜牧业。这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给红寺堡移民区的整个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根据红寺堡的资源优势与特点,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有:
1. 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药加工与销售产业
红寺堡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在境内分布着一些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主要有干草、黄芪、苦豆子和柴胡等。经过有关专家和科学实验研究发现,这些沙生中药材适应性强,产量高,有效成分符合药典要求,具有在红寺堡种植的潜在优势。红寺堡开发区是宁夏百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区域,从2002年到2007年5年内,计划种植以干草、黄芪等为主的沙生中药材5万亩。红寺堡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培育龙头企业。
2. 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绿色清真食品产业
红寺堡地区移民致富离不开养殖业的发展。在当地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多的优势。就饲草料而言,玉米是发展畜牧业很好的饲料,2000年灌区玉米总产量为111.4万公斤;本地每年大约有216万公斤以上的农作物秸杆,经过简单的加工后,这些农作物秸杆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家蓄饲料。另外再加上本地区的空气环境基本无污染,在市场上完全可以创立清真绿色无污染食品品牌。
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把吊庄区移民的生产与市场紧密的连接起来,使农民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产品能够销的出去。还有,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形式形成完善的产 、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机制和龙头企业。
(四)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
1. 有目的性地引进本地人才
可以考虑与区内各大中专院校签定委培协议,专门培养一批专业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例如与宁夏大学、西北二民院、宁夏医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实力较雄厚的大中专院校签定协议,专门培养一些专业对口的专业人才,把他们直接派到移民吊庄区各个行业中,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他们在移民吊庄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才能与能力。其实,这也是一种“双赢”的举措,一方面为这些经济落后的移民区引进了人才,增加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解决了当前大中专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 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引进外地人才
要拓宽视野,转变思维,树立“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新观念,积极引进和吸纳区外一些大中专院校的专业人才和一些知名的学者及专家、技术人员等,应用市场机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好他们的职称评估、工资、住房等实际生活问题,使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各展所长,努力工作。
3. 就地培养各种科技人才
利用当地的学校、团体培训机构、领导干部强化班等各种资源,采取就地培训的形式,提高各条战线上人员以及农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尤其要对工作在基层的各级农村干部和农业劳动者进行有关科技与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总之,要把全方位培养人才作为今后移民吊庄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来抓,有目的、有计划、有途径、多层次地实行人才战略,适应移民吊庄区经济发展的不断需求。
(五)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继续推行农业产业化战略
首先,应用先进的工业化技术成果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对本地区的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争取在移民吊庄区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相应的加工基地。
其次,利用先进的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改变传统观念上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积极学习工业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市场以及分析、开拓和占领市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加工。
第三,用现代的高新技术成果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加强工业化的动力机制作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 、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推进产业与市场集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和规划,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与销售,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全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农业的增长模式由单一的数量型增长转变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增长模式。
实行移民吊庄是宁南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性举措,它对整个宁夏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移民吊庄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成绩喜人,但是在它的后续发展过程中,在继续推行和实施目前所定的战略目标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的现代工业化理念,用工业化的先进理念发展移民吊庄区的经济,使移民吊庄区的农业发展由传统的落后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加快小康目标的实现,实现移民吊庄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 邓炎辉, 张万寿, 《2002-2003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宁夏人民出版社
2. 米文宝, 《宁夏西海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10
3. 毕世杰, 《发展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
4. 刘志强, 《优化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经济结构的思考》, 《宁夏经济》, 2002.4
5. 姚建国, 《红寺堡发展思路如何走》,
《宁夏日报》, 2001.8.28
6. 黄 伟, 《用工业化的发展理念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发展》, 《闽北日报》
7. 周志忠, 《宁夏成功将山区群众脱贫的最大移民吊庄区整体移交》, 人民网
8. 《走马红寺堡》, 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
9. 《宁夏年鉴》,
方志出版社,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学;市场经济;政府干预
一、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从内容上讲,循环经济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上,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和生态平衡理论。尤飞(2003)提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梁山、赵金龙、葛文光(2002)认为,生态经济在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深入和战略的实现过程中可提供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2.生态工业理论与循环经济。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2005)认为,循环经济最终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的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Allen.B.R(翁瑞译,2005)提出产业生态部门,特别是企业应该被看做是减轻环境影响的主力军。邓南圣等(2005)提到,循环经济产业主体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苏伦・埃尔克曼(徐兴元译,1999)指出,循环经济的系统组成部分越复杂,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3.商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商业生态学是在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运行机理进行的探讨,其主要从循环经济的作用、构建重点和实现手段进行。
4.自然资本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指出,从社会和自然再生产过程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维持自然资本的不断再生和发展,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保持协调。因此,自然资本理论也为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赵斌(2006)指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斯泰因・达勒与莱斯特・R・布朗(2001)认为,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李云燕(2007)谈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并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从运行机制上讲,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性。韦前、荆艳芳(2005)提出,尽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能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它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资源循环型流动、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等,却是“失灵”的或是有缺陷的。张小兰(2005)认为虽然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孟宪忠(2001)提到,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理论上的提升。
2.外部性理论与循环经济。李云燕(2006)指出,循环经济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以资源利用减量化和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并通过废物再使用、再循环加以强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和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减弱甚至消除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刘华、杜金梅(2004)提到,循环经济为社会创造的外部经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处理、知识与技术的流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3.资源定价理论与循环经济。诸大建(2003)提到,日趋衰减的自然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牛桂敏(2004)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或多重产权。马中(2005)指出,循环经济的市场实现,就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实施。黄英娜、张天柱、颜辉武(2004)从传统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的角度出发,将函数中的劳动力投入L和资本投入K看作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投入R和技术水平A看作外生变量,这恰恰体现了人们以往只重视人类经济系统,忽略支持人类经济系统运行的生态系统的传统经济学思维。
4.公共产品理论与循环经济。李赶顺、王文中(2008)提到,资源与环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不可分性,存在着“搭便车”和过度使用的现象,在构建循环经济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甚至提供具有很强公共性的循环经济设施、技术、平台的建设。
5.代际分配理论与循环经济。罗杰・拍曼等(侯元兆译,2004)从资源在代际之间的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采用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计算,经济分析中普遍采用的代际社会福利函数形式。高辉清(2008)提到,循环经济理论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环境资源产权的主体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资源与环境代际产权是对于涉及人类整体利益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产权界定的一种制度安排。
6.制度经济学与循环经济。朱红伟等(2005)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在资源、环境问题上“失灵”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制度安排上“缺位”。张小兰(2005)把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看成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马中(2005)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它的创新之处有不同层面:一是理念创新,二是理论创新,三是技术创新,四是制度创新。李云燕(2006)政府的作用归结为恰当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设定的资源限量与生态环境阈值的限制,而市场的力量在于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基于政府干预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循环经济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刘学敏等(2004)将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归纳为三种:一是征课税金或罚款;二是利用行政或法律手段;三是通过界定环境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李云燕(2008)将第三种机制即社会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其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既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也可以依靠政府干预,但这两种机制都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社会机制是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补充、完善和监督。
2.循环经济的公共产品性质与政府干预。斯蒂格利茨(1 980)指出,“政府是否应该提供公共产品,这似乎已没有什么疑问”。萨穆尔森(1996)认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平狄克、鲁宾费尔德(2000)提出,“政府生产公共产品较为有利,是因为政府能够定出税或费来支付其成本”。 赫利尔・E・戴利(马杰、钟斌、朱又红译,2001)认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市场不能促使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的悲剧”与“搭便车”现象。汤姆・泰坦伯格(2003)认为,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消费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在环境资源中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旦公共产品被提出来,即使那些没有为它付钱的人也很难被排除在享受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之外。
3.效益理论与政府干预。罗杰・皮特门(1999)将循环经济的效益目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的整体考量。循环经济的效益不仅仅考虑当时的效益,还要保证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调。效率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促使人们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此应该进行政府干预。但在谈及政府干预的时候,该理论认为,现实中的政府是由欲望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集合,它也具有“经济人”的特征。
四、基于其它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1.基于变迁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科学技术是最活跃因素,技术变迁(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变迁取决于技术变迁(创新)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同时,制度变迁又通过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2.基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刘秉龙、张鹏飞(2006)指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体现了分工的特点。循环经济要求采用新的技术范式。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横向技术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体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李赶顺、王文中(2008)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由一个外部性因素、制约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促进因素,纳入经济运行机制本身的研究视野。
3.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任肖嫦(2 006)从产业价值链理论角度指出,循环经济的运行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价值链重构的思路应以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二是进行跨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李赶顺、王文中(2008)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提出循环经济应对企业的采购环节、生产环节、技术开发环节、售后服务环节以及物流环节等提出综合效益的要求。
4.基于社会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 (2 008)认为,循环经济将循环利用的理念引进社会生产和生活,提高了公众的思想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广泛参与是发展新型环境管理机制的重要方面。
5.基于系统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崔兆杰、张凯(2008)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循环经济系统涉及经济、循环经济和系统三个概念,它的定义具有经济的特点,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具有系统的特性。张凯(2004)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的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产业多样化、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完备性以及系统的协调性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即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2]刘佐.《中国税制概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美国税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公路运输工程;区域经济;发展
对公路运输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对于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计划,实施公路养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下就公路运输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一、公路经济效益的概述
公路经济效益是公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通常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一种是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对公路养护及其管理等活动过程进行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养、管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另外,该系统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加同该部门员工的工作以及生产条件、对新型工艺进行创新和应用,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均为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另一种指的是整个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更为完好、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将人们的行驶费用以及行驶时间能够降低,同时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肇事率得以降低,创造一个行驶舒适且便利的交通环境,同时,还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系统内部经济效益同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为对立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其同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相互融贯。
二、公路运输工程的特点
1、公路运输工程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公路运输工程准入制度不如铁路、航空和水路运输那样严格,相对来说行业进入比较容易。
2、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工程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工程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工程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工程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可实现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工程比拟的特点之一。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工程与铁、水、航运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三、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中心――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存在客观差异。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中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发展并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内陆地区,公路交通是连接城市及其农村的主要纽带,公路交通的完善是落后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城乡经济一体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指出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存在重大影响,并认为在运费、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三者中,运费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内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最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交通运输,其快速直达的特点大大节省了各种工业原材料、货物及农产品的运输费用与运输时间,这就为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干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会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对于公路交通而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集聚在中心城镇,并由公路运输工程干线将其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即公路沿线形成各种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带等,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公路交通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1、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为大量劳动力就业提供空间,带动大批县内劳动力从事土方的挖掘、运输、销售等和建材的生产加工,解决很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公路建成之后,还需大量人员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与市区及外地时空距离的缩短,将极大促进各县的劳务输出,更不用说公路建设推动交通、商贸、旅游和服务业所带来的就业。公路建设为延安直接和间接创造了可观的就业岗位。
2、改善区位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因素,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以其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为客货运输提供了优越条件,对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沿线企业即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益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促进文化信息交流,创造全面发展机会。公路的建设密切了城乡与外地发达地区的联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的人群也来到县乡投资旅游,这无形中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传递到各地,进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落后地区人民市场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使得由封闭式自我发展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开展并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往与经济技术合作。公路通车后,沿线山区、贫困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科技以及城市文明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群众市场观念日益增强,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加收入。
结束语
公路建设不但改善了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事业的落后面貌,还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刺激了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合作、投资环境的改善、交通出行的消费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工程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4).
在更碎片化的场景中,音频内容更具伴随性的优势,成为继文字、视频内容在移动场景中不足的最好补充,这一点也决定着:未来的音频内容必将成为继文字、视频内容创作爆红之后的又一个UGC创作的引爆点,声音的价值正在通过UGC的音频创作方式进一步得到挖掘和展示。
音频+大数据:催生新“爆点”
以大数据推荐个性化音频流,在音频领域可谓是考拉FM起家的拿手技术优势,经过几年的迭代和完善,目前已成为了考拉FM非常成熟的模式。考拉FM技术团队负责人也表示,通过过去2年来对用户习惯分析和深度挖掘,考拉FM全新的数据推荐模型涵盖了用户反馈、收听习惯、兴趣索引、关联分享、行为分析几大部分的综合权重,进一步接近了精准化目标。这也意味着,此前考拉FM 创始人俞清木所设想的精准化场景营销得到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持。
据考拉FM公关负责人透露,考拉FM目前也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大数据推荐的方式实现传统广告、个性化音频广告的精准推荐。另外,围绕着主播内容商业变现方面,考拉FM开始组建音频自媒体联盟,并且为联盟成员实现冠名等商业收入,同时开通粉丝打赏等形式开启了音频自媒体商业化探索。未来考拉FM将朝着下一个红人平台带来粉丝经济的方向出发,围绕内容创作、消费和商业变现等链条搭建起一套完善的闭环内容生产生态系统,进一步孵化平台上的内容生产。
发展至今,大数据推荐音频流成为了考拉FM非常成熟的模式,而随着用户在碎片化场景中消费需求的不断更替和迭代,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迎接市场的下一个挑战,考拉FM需要不断地寻找下一个音频的爆发点去进行新的商业模式的延伸和突破。最终,考拉FM将这个商业赌注的筹码理性地压向了直播UGC。
在这个网红经济兴起的时代,网络直播平台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无疑成为了快速走红且能实现超额收割的最短中介渠道。
当然,更早通过直播创作变身“网红”模式的,自然还得追溯到那个网吧风行的古老年代。那时候的“网红”跟视频聊天室产生了较大的渊源,作为刚刚萌芽的视频直播行业,我们几乎可以把它看成是秀场直播的雏形。在那个年代,无数的播主就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贩卖球的“”内容,进而走红成为了最早的一批网红,所以最初的“网红”概念是带有原罪的。
后来,随着互联网模式演化,视频直播产业也开始分化为:秀场、游戏和泛生活三大主流模式。
尽管分化,但以美色经济为贩卖点的秀场模式,最终仍难逃离不开“球”的效应,秀场的高人气和百万年薪收入不是梦的特点,更是让更多期望走红,赚取高额月薪的主播活跃其中,毕竟庞大的荷尔蒙经济效益就裸地显摆在那里。而对于竞技类的游戏直播模式,更是吸引来了王思聪砸钱、周杰伦争抢和BAT布局,商业前景非常可期。而随着互联网的进入了移动社群时代,“人人直播”的UGC模式兴起,开始让视频直播转向了泛生活的移动化视频全民秀时代,这种模式弱化了美色和竞技对主播的重要程度,正在最大化的展现直播的核心价值:情感与社交。
然而,无论视频直播如何吹嘘未来的前景,甚至打出视频社交的概念,但终究还是受限于内容创作的门槛(颜值、人气和特长的专业能力),和视频直播自身难以满足移动终端用户在碎片化的使用场景中,对内容保持长时间接收并即时互动的模式局限性。移动化的碎片场景成为了视频直播发展的限制处短板。
人人直播+UGC:场景的革命
在移动互联网的社群新时代,用户存在大量的碎片化社交需求及多样化的内容消费需求:兴趣娱乐、学习充电、工作培训和情感分享等,都需要大量的碎片化内容和场景去支持和满足。
作为音频内容的聚合平台,考拉FM率先推出的直播功能,以“人人直播”的概念进行探索,更将音频直播的内容创作覆盖、延伸到大众领域中,不仅在音频直播UGC上实现了诸如演唱会、体育赛事、技能培训、在线教育、娱乐搞笑、情感咨询等潜力可观的移动商业价值挖掘,而且还在商业会等行业事件上做到了第一现场的音频内容报道同步,发展一年之后,拥有过亿的用户的考拉FM在音频直播上的使用更是做到了成为企业公关的标配,截止2016年,考拉FM的直播几乎覆盖了科技所有重要会。
就在上月的vivo会上,考拉FM的VIVO直播间里更是吸引来了2万人以上的同时在线,他们共同关注着新品动态,并通过在现场和非现场的场景在直播间里分享图片和观点。此外,众多网友在直播间里不仅收听到了会实时动态,并且还在事件正在发生时参与了互动。推出了UGC直播功能,打出了“人人直播”的概念,考拉FM不仅会引爆下一个新闻事件第一现场,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事件第一直播爆料人,而且也将成为自媒体、网络红人的重要输出地。
考拉FM董事长兼CEO俞清木表示:“考拉FM的‘人人直播’功能,除了能报道事件第一现场外,最终的产品形态还能达到在移动场景中实现音频社交的目的;不仅能满足主播积累粉丝,达到与粉丝互动的需求,更要能在移动场景如开车、运动中完成语音社交。
考拉FM为了适应用户移动场景中碎片化内容的需求,从节目长度的设置以及音频流的编排都做了大量的尝试。除了有声读物外,考拉FM的节目基本上都将内容浓缩在3到5分钟,再通过赖以起家的大数据推荐音频流优势,实现对用户精准的内容触达,更适应了用户在移动化场景的内容消费需求。在俞清木看来,音频之所以能在移动场景中发挥最大的价值,大数据推荐音频流将是音频内容消费的最基础需求。”
音频+汽车:社交生态价值显现
随着移动4G的成熟发展和即将迎来的车联网时代,在车联网的生态当中,音频的伴随性无疑成为了未来汽车用户实现互动社交功能的内容消费首选,众多网友不仅能在直播间里收听到了会实时动态,而且也能通过语音的形式即时参与互动,这是实现未来汽车用户的互动社交功能的基础。
而立足于让人们更好地在车上实现娱乐和互动,作为网络电台的主力军,考拉FM最早开始针对车载电台进行战略布局。目前,考拉FM已同比亚迪、福特、宝马、奔驰等50余家汽车厂商进行了车联网合作,车载电台覆盖率已达80%以上。
场景一:家门口的“免费学校”
仁美镇雄义村最近找到了新型“武器”――村头架起一个“高空喇叭”,天天定时定点播放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还根据节气变化及时广播预报天气、植保动态、农情、虫灾等农情信息,让村里的百姓觉得又新奇又实用。如今,只要手都没有农活时,村民都等着盼着听广播。丹棱县开展“广播远教”以来,远教以广播为载体,真正走进了田间地头,充实了茶余饭后。
丹棱县为丰富群众学习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建立 “领导带学、结对帮学、点单选学、田间送学”四项学习制度,根据本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际,充分发挥远教成员单位技术人才优势,组织果树培育、水稻玉米种植等乡土拔尖人才18人,深入各乡镇春耕生产一线,紧扣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时特点,开展现场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村民解决春耕生产实际中的播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技术难点,通过送技术到户、解疑惑到人,为党员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学习教材。2012年,杨场镇石河村果农刘远国种植了8亩不知火,一年收入5万元。而在2013年,通过远教专家、农业局多经站站长袁兴亮“手把手”指导,改良种植技术,刘远国的不知火增产了50%,年收入达到12万元。
关键词点击:广播远教
场景二:乡村里的“文化广场”
提起王作平和文化大院,桂花村村民都赞不绝口。九年前,王作平推出第一个节目《劝赌》,改变了桂花村精神面貌,村里赌博的少了,读书跳舞的多了。“每月4、15、25号大院都会上演一台节目,村里像过节一样热热闹闹的”,村民彭清国兴奋地说。
把远程教育从会议室里解放出来,依托村民休闲场所、活动中心等群众聚集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文化节目,是丹棱县开展远教工作的新思路。丹棱县开设“广场远教”,以“远教夜场”形式播放红、党员电教片;探索“远教+文化站”模式,开办“大院远教”,由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王作平担任指导,创作了快板《喜迎十》《感谢党恩》、歌曲《人人夸我家乡好》、花鼓词《未来丹棱镇》等生动鲜活的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央、省、市、县精神,受到广大农村群众欢迎。目前,全县70个远教站点已全面开展“广场远教”,成立文艺宣传小分队77支,受益党员群众15万人。
关键词点击:广场远教
场景三:群众致富的“连心桥”
“我们村的脆红李坐飞机空运到了上海、深圳、北京、香港等地,销得远哦!”提起脆红李,顺龙乡幸福村3组的种植户黎云德就喜上眉梢。由于今年脆红李长势较好,农民腰杆子硬了,卖多少自己说了算,黎云德自家种植的8亩脆红李可轻松收入5万元。
为啥今年的收成能翻番?原来丹棱县探索建立了“站点+基地+农户”、“站点+合作社+农户”等学用模式,将村级远教站点明确为各类专业合作社的活动室、农业产业企业和基地的培训室,把远教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科技研讨,把站点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农业企业或农民合作社的管理、技术和市场优势。杨场镇狮子村葡萄观光园社坚持课堂教学与葡萄基地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远教课堂进大棚”学习活动,已带动80户农民发展葡萄产业,全村人均年增收近6000元。同时,探索“网络+手机”的学用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和各种市场信息,发送手机短信帮助农户传递市场需求、销售渠道、运输线路等信息,增强了农户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力。目前,全县7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85%以上的党员干部上马了农副产业目。
关键词:会计;服务职能;研究
本文针对当代社会分析了会计的主要服务职能,会计具有信息服务的职能,决策服务的职能,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一、会计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一)会计服务的概念
服务,顾名思义,就是为他人服务,这个“他人”其实很广泛,可能是指单个人也可能是所在的集体或是某种事业而努力工作。会计服务在这里借用了“服务”一词,是指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为单位或个人的某种需求而进行的工作。比如酒店的会计人员是为酒店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服务的。会计服务是非常系统性的工作,由会计服务人员、会计服务对象和会计服务形式、手段构成。酒店的会计人员就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来决定酒店的运营策略。
(二)会计服务的特点
1.现代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会计服务通常采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就拿现如今运用最多的电脑结算来说,不仅仅是酒店,各个行业都采用这种会计软件,这样对顾客对商家都很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效益性。会计服务会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酒店的经济效益会影响整个社会效益,既而也会影响生态效益。酒店会计做到合理的安排资金使用情况,适当的控制成本,从而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能够配合酒店的正常运作和完善的设备,可以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节省开支,合理安排资金,避免了铺张浪费同样也提高了酒店的生态效益。
3.针对性。所服务的对象有着某种具体的实际需要。
4.时空性。在一段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的服务。
5.广泛性。各个层次,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服务。
6.社会性。各层次、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的反映。
二、会计服务的职能
(一)会计是一种信息服务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最初,计算机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只是每天处理账单、分析报表和总结账目,辅助会计人员做好记忆工作。但是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将计算机看成严密管理公司资产的一种信息工具,并且通过网络向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于使会计服务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会计作为一种信息服务,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将酒店每天的经营状况、每月的经营成果、整个财务状况、盈利多少、亏本多少、资金的运作效果,以及员工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与酒店有着利害关系的人们,使这些人们能够充分了解企业过去的状况、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以此来改进酒店的经营策略和酒店的投资、信贷活动。从整体来看,会计作为一种信息服务职能,符合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公司做出正确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了保障,体现了现代社会会计的主要服务职能。
(二)会计是一种决策服务
现在已经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所以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对酒店进行组织经营。正确地决策可以有效的安排资源,使酒店运作顺畅。但是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特点,有些假象可能会误导酒店决策,这样会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和酒店未来的发展。
会计决策,属于酒店经营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对酒店从事经济活动时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决策。会计人员在综合酒店资金状况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利用每月的财务信息,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酒店预定的目标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从会计上来看,会计决策主要表现在根据酒店制定的目标收益与这次目标有关的市场信息和自身会计信息,通过细致的分析,详细计算酒店长短期目标方案的评价,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最小的成本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评选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三)会计是一种社会服务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会计的重要作用。现如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证券市场、股票交易市场的产生,在这个半透明化的市场里,会计信息已经不再是只面对酒店内部管理人员,而是要本酒店以外的其他社会大众服务。现如今我们酒店的发展已蒸蒸日上,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要对酒店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考察,这就表明现在会计信息要面对与企业利益有关的人。又比如在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就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国家相互联系了起来,使我们能够更畅通的沟通和合作。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尤其是企业和国家,会计信息成为了相互交换的必不可少的信息之一。如果有外企打算在中国投资,衡量这个企业是否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就是要清楚它的会计信息,所以现在会计信息不仅只为国内服务,国际间的交流同样需要。
综上所述,在目前这种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酒店必须要掌握大量的会计信息,并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组织会计核算,目地是要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酒店的经营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杨礼洪,黄国良.论信息社会会计的服务职能[J].商场现代化,2007,(492).
[2]王峰.论会计的服务职能与和谐会计[J].科技信息,2009,(25).
[3]于玉林.论会计服务职能-从对"会计工具论"的再认识说起[J].会计之友,2009,(1).
[4]赵英会.政府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博弈论视角[J].会计之友,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