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2 14:4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第1篇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探究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而又准确的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寻数学知识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体会、学习、探索,那么他们就很难完全的掌握这些知识,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

良好的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一直处于有效的学习状态,所以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会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向别人阐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探究能力极其重要,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二、全方面准确而精确地理解数学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特别是初中生刚接触到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稍微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经过思考就能解答出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设置趣味性、典型性、层次性合理的“低起点,高落点”的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尽职尽责地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非常反感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不妨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探索来解决题目,这样的学习效率远远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高得多。如在训练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问题: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的地雷。一个方块下面只能埋一个雷,掀开方块,下面标有数字,提醒游戏者此数字周围方块(最多八个)中地雷的个数(0常省略不标)。如图1中的“3”表示它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只有3个方块中埋有地雷,图2是张三玩游戏的截图,图中有4个方块上标有旗子,表示那是地雷。请问图2第一行从左边数起标有七个英语字数的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一定是地雷的有 。(请填入方块上的字母)

答案:D、F、G。

解析:根据字母B下方的2,2下方的1,判断A下方的方块一定是雷,再根据B、C、D、E、F下方的数字判断A、B、C中只有1个雷,B、C、D中有2个雷,C、D、E中只有1个雷,D、E、F中有2个雷,E、F、G中有2个雷。如果A是雷,则B、C都不是雷,而B、C、D中有2个雷,相矛盾,则A不可能是雷;如果B是雷,则A、C都不是雷,则D是雷,E不是雷,F、G是雷,即B是雷时,B、D、F、G一定是雷;如果C是雷,则A、B都不是雷,则D是雷,E不是雷,F、G是雷,即C是雷时,C、D、F、G一定是雷。所以,图2中能够确定一定是雷的只有D、F、G。

说明:在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不仅探究和感悟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站在新的视角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有所收获;其次,在解答一些带有情境的题目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情境与生活联系起来;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一题多解。在学生寻找多种解法的过程中,也在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笔者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

活动1:如何把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是怎样实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学生经过思考和分组讨论之后,得出了四种方法:

方法1:如图3所示, 方法2:如图4所示,

2×180°=360°; 3×180°-180°=360°;

方法3:如图5所示, 方法4:如图6所示,

4×180°-360°=360°; 3×180°-180°=360°

说明: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多种分割形式,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转化的本质,即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与表达的流畅性,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2: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图7),并完成表1:

表1

说明:通过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逐步拓展到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让学生归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通过逐步增加图形复杂性的设计,让学生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转化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并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探究生活化的数学知识

第2篇

著名数学大师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现在新课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自身的抽象性、推理严谨性、语言学术性以及证明的探索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初中生在思维上的局限性,因此,必须经过多次推敲、深入研究,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反思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很多中学的数学教师一味强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学生通常无法一次性就能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这时必要的反思,重新回顾所学习的知识,在这个重新审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知识、强化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反思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是对知识理解的一种升华。

反思有助于构建全面的学习结构。反思是一个对知识再审查的过程;反思有助于探索蕴藏在基本的表层理论知识下的更加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有助于优化思维能力。反思是对自身学习、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完善的有效途径。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问题的全方面思考,会让思路更加开阔。

二、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影响因素通常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心理因素等,外在影响因素则是指学习环境、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学校教学环境等。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形成的因素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时,对基本理论、概念类的内容讲解都很详细,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注重问题的解题思路,过于强调解题的"简便方法",很少给学生演示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没有反思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2.教材对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教科书和辅导类资料的编写者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通常会以最直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表述,略去了大部分的知识推导、证明过程,因此,学生看不到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无法模仿学习、反思到新的方法和技巧。

3.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数学成绩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与考题的难易度有直接的关系。但许多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在考试后对试题、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反思。

三、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措施

1.利用提纲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对课程进行预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的有效办法,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重难点、基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有哪些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反思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构造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反思意识。趣味教学一直都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枯燥的数学公式,教师可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行为,这样他们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独立自主性的解题意识。

3.注重习题剖析,可进行解题思路、结论倒推、题设延伸三个方面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引导。培养学生审题时抓住主要条件,同时注意发掘隐含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思解题可以让学生勤动脑,在反思中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4.师生间加强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常的课堂提问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若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思维碰撞中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指导反思的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数学学习思维。结合国内的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发展、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仁胜.运用解题反思优化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通报,2002(9).

第3篇

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因为数学语言不但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的双重载体。数学语言有三种形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各有所长,因此,培养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语言;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242-0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时代要求.中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就中学生整体而言,他们的思维活动在性质上属于再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数学语言必须时刻保持“严谨清晰,精练准确”。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它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1 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同时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学习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

2 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尽管我们在学习时期的思维在总体上属于再现性的思维,但我们决不可忽视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通常要有一定的思维基础与思维情境,这里所说的思维基础是指具备有关的基础知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情境则是指由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而形成的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情感的交融、能激发学生追求、探索意愿的课堂氛围。

因此,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中心任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什么样的思维依赖于什么样的语言。具体形象语言有助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则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培养液”。

3 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提高应用能力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应用问题要通过数学方法获得解决,首先必须将其中的非数学语言数学化,摒弃其中表面的具体叙述,抽象出其中的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模型。同学们要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对常见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描述,由此提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有人说:“数学是理性的音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或者“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这些都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名言,但往往忽视了数学的应用性。因此,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对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生动而且深刻的理解,逐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4 掌握数学语言有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数学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对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严谨、准确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与批判性的“良方”;清晰、精练对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与深刻性有特效。

通过数学语言交流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自信心。数学语言交流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一个多向交互过程,其中每个人既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思路。在数学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尊重别人,考察别人的方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还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和解决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利他之心,与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波利亚指出:普通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的约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三十,而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则几乎用不到任何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自信、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等相比,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5 掌握数学语言能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语言美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内在的美,表面显得枯燥乏味,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数学对于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1.1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是无止境的,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更是提倡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而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长大成人后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靠自学才能进一步吸取知识。而要自学的前提必须要学会阅读,当今各种媒体,书本,报纸,网络等等都是探求知识的渠道,这些媒介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1.2 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的格外重要。

1.4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做法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里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数学不会像阅读文艺小说那样轻松有趣,相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坚持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思考,根据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及时进行组织教学,调动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

2.2 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细加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

数学阅读过程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如在阅读时碰到重要的或一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或是其中的一些字、词,可以作一些具体的记号,以示注意。对于一些遗忘的或不理解的概念时要有自己去查书或问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2.3 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布置阅读内容。

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主要是为了控制时间。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疲劳。无选择的将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阅读,并都安排在新课的讲解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死板的模式,学生会厌烦。

2.4 采用读、讲、练三结合的方式。

一般地,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的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阅读公式、法则、例题、概念、定义后应该多练。

2.5 推荐课外读物。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的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在这一块的几点看法:

一、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

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构造新命题,将原题的条件或结论,甚至整个题用其等价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题目称为原题的等价变式,这是由于一个数学问题常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决定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的多样性。

二、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中培养创新

自主学习与创新。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合作探究与创新。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研究性学习与创新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包括:强调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直接的,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四、教法中体现创新

1.例题的选择与变化

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要善于设计例题的变化,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某种近似于探索的体验,去发现数学中的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对例题变化,例题的解答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归纳,猜想,转化,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2.技巧性的设问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

注重问题的来源和选择。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所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比如国际象棋的计算问题,从而发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讲究问题呈现方式。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地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教师要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新课标理念。数学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通过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让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审视数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

五、积极评价中鼓励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如果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1.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将数字形象化,以达到运用数字进行运算的目的。一旦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他们就可以利用数学的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想要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就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提高小学生的判断能力。这种判断能力使小学生可以针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并学以致用。最后,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内容

在了解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后,教育者应该主要关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举个例子来说,在教导小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几何体。这样,就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易接受并消化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生活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重点、难点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课堂上看似学懂了,课后遇到难题的时候却又举步艰难,同学们会出现这些现象,缺乏解题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数学教师应明确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能力攻克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同学们数学整体水平。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教学与小学、初中的教学有明显的不同,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层次更高、知识点更复杂、难度也更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些特点都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虽然同学们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同学们解题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是非常灵活的,锻炼同学们的题解能力是为了让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同学对书本上的知识倒背如流,但是遇到难题的时候却找不到解题思路,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就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做题的训练。目前在高考中,同学们成败的关键依旧是分数的高低,学生只有将题目准确的解答出来才能得高分,特别是在数学、物理这类理科性科目中,数学光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数学教师要明确解题能力对同学们的重要性,利用课本上、试卷上的典型例题,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每个例题进行分析,培养、提升学生在数学中的解题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告知学生培养解题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有培养解题能力的意识,进而采用相关措施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一,教导学生科学审题。解题能力是在做题中慢慢形成的,但是同学们在拿到题目时,并不是立马就下笔解题,而是应该先审题,很多同学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审题的步骤。审题在做题中是非常重要的,仔细、准确的审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可以让同学们在审题过程中提炼出最佳的解题方案,有的同学看题后快速解题,但是做到中途时,解题思路中断,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审题工作。教师应该要教导学生在做题时科学审题,让同学们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审题可以让其了解出题人的意图,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课堂做习题训练前,教师要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进行审题,渐渐地,学生就会养成审题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审题的技巧,审题并不是单单的读一遍题目,审题过程中,学生应该要将题中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科学的审题才能达到审题的效果,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第二,要求同学们规范解题。数学知识点是非常严谨的,规范解题一直是数学答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太过注重自己的喜好,解题不规范是学生题解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之一。规范解题其实是学生思维的体现,高考数学的改题过程中,非常重视题解步骤的正确性与规范性,即使最后答案正确、步骤错误也是要扣分的,很多学生数学失分严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要求学生规范解题,在课堂上讲解习题的时候,要重视对步骤的讲解,在对学生平时训练的批改中,要指出同学答题不规范的地方,让同学在平时就意识到规范答题的重要性,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规范化答题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三,培养同学们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很多习题的解法都不是唯一的,对同一个题目,使用不同解法所用的时间、正确率都会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对例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遇到难题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另辟蹊径,提高数学综合解题能力。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明确题解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掌握的知识点,攻克数学难题。

[参考文献]

[1] 赵毅斌.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语数外学习,2012(06).

第8篇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第9篇

经相关人员研究,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听、说能力相对较快,而且听、说的习惯也更加容易形成。形成习惯之后,也将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并影响到他们的成才与成功。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听、说的时间加起来所占比重为75%,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倾听能够让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方便地学习,同时能够倾听别人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行为。所以,要在社会中立足,我们就应该学会倾听他人,尊重别人,同时也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要学会的倾听能力,就是能够理解别人,并且通过自身的思考得以与学生、老师交流,从而增进课堂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倾听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反复强调“听”的重要性,耐心给学生讲解现实生活中倾听的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反复强调的他们定会铭记。当然,在课堂中,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如教师可以口头描述一道应用题:树上有3只乌鸦,又飞来5只,树上一共有几只乌鸦?这时,只要学生认真听,就会知道答案,而没有听老师的学生则不知道乌鸦数。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学生倾听能得到的结果,也就验证了倾听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倾听,培养倾听习惯。低年级的孩子最容易形成各种习惯,而且在低年级形成的习惯也难以在朝夕之间改变。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留一些家庭作业之类的,鼓励学生去倾听。数学教师也可以收集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布置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作业,让学生主动倾听,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主动倾听,形成愿意倾听的习惯。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教了整数的加减法,下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听院子里的鸟叫声,当然也可以让他们倾听爸爸妈妈说话的次数等……慢慢地,他们就会主动去倾听周围的一切,形成倾听的习惯。

(3)教师以身作则,创设倾听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倾听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倾听。如老师提问学生时,一定要耐心听学生的答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相应的分析,并给予肯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在听自己说,也能够体会到别人倾听自己的感受,这样他们就会懂得倾听别人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通过听对方的答案,进行分析,从而体会相互之间的倾听,更深刻地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二、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说话一定要有条理,才能让别人有耐心地倾听。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说话有序,能够清晰、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描述图表,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顺序列出方程并且解释自己的顺序,在解释时他们就会体会到按照顺序的好处,进而帮助他们日后有条理地分析、说话。

(2)培养学生动脑筋说话。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列举各种例子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让他们说出自己所得出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动脑筋说话。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写出算式“6+14=20”,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算式得出的结果。比如“14可以分为10和4,然后6+4=10,10+10=20”等的解释,让学生思考,既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思维能力、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能让他们通过深思然后说出想法。

(3)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说话。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说话需要一定的凭据,才能让倾听者信服。所以,数学教师在教育小学生时一定要培养他们有理有据地说话,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说出自己解题的缘由,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有理有据的说话、做事。

总之,倾听与说话的能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才的成长。学生只有具有听、说能力,才能与人相处、谈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尊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倾听、学会说话。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学应设计更加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到生活中。

第10篇

一、调查内容分析

此次大同二中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涵盖了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现状的总体。问卷调查分为: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重视程度、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学习数学概念存在的问题、高中教师对数学概念的重视程度与教学方法五个板块。

1.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重视程度。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高中生认可数学概念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高一到高三相比较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大部分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思想,他们认为数学命题与现实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数学命题更加抽象,没有办法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实例。

2.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统计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了解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并没有研究透彻,从高一到高三发现更偏向于两头发展,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数学概念了解越来越透彻,而相对不努力的学生则会走下坡路。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运用数学概念解答相关题目,却不理解其本质,而可以深刻地领会其本质并能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的学生极少。

3.高中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侧重点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数学概念学习方法的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做习题与及时巩固复习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上课专心听讲次之。这说明多做习题与上课专心听讲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最有效的两个途径。而大多数学生习惯用总括学习与类属学习这两种学习类型学习数学概念,故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这两种学习类型。

4.高中生学习数学概念存在的问题。统计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概念都有障碍,在这些学生中,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有一半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无法做到灵活处理;高三年级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数学概念。由此可见,是否能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没有学习兴趣,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解决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心理。

5.高中教师对于数学概念的重视程度与教学方法。笔者从调查问卷中了解了一下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对于新课、概念相关背景知识以及适用条件和变形应用的讲解,对于方法渗透及能力培养等教学情况。经过调查分析,从中可以得知教师对于数学概念还是比较重视,比较重视概念的应用,也会经常向学生强调概念的重要性。教师在讲新概念时比较注重新旧概念的联系,运用“概念同化”方式让学生更快理解新概念的内容,但是在数学与实际联系这一方面仍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所强调的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他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所以教师更应该对数学概念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彻底贯彻进学生的心中。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正确的态度与思路去学习数学概念。学生听老师讲解完数学概念后,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做习题等方法上,试图用题目去理解数学概念,但是有些学生本末倒置,使用题海战术,忘记了初衷。

2.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只了解其表面含义而不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从而在做题时会出现思维障碍。

3.因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产生歧义。而且学习兴趣会明显下降。

4.有时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没有做到细致地阐述,对概念的产生来历、注意点、运用条件没有充分的说明,从而容易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学习数学产生困难。

5.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没有做到时刻纠正学生的坏习惯,没有将学习数学概念正确的学习思想与方法彻底贯彻下去。

总之,学生太过于关注做题,忘记了做题的本质是为了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导致学习数学概念效率低下,数学成绩提高缓慢。

三、解决方法

针对大同二中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现状,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如下:

1.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数学概念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知道数学概念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根本。且教师应该注重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让数学不是那么抽象。

2.授课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讲授数学概念的来源与内容,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数学概念,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其本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其他知识或解题。

3.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数学概念的思想与方法,强调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课堂上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概念所需注意之处,掌握其考点。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知道教师对班级的期望越高,出现的教学效果也越好。所以,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向学生渗透数学概念学习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 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重要性;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理论性太强,而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鉴于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只有数学教师认真分析新教材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科学的进行操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作出比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下面我们就简要的进行论述.

一、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科技进步以及知识不断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这也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体现. 而创新人才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企业与国家赖以发展的根本.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以及国家创新型人才的贮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顺应教育新体制的重要体现. 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各项综合能力的启蒙,加强对它的培养对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纵深思考能力、横向发散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影响其学习水平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气氛环境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分析知识、联系性学习知识以及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知识的能力. 因此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最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育对国家兴亡以及民族兴衰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创新在经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创新. 创新的实施者是人类,因此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才更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计划.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的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是计算的路线比较多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也意味着这种问题的锻炼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着比较高的效用的. 比如说,在一个铺满了方形地板砖和有着等距离柱子的长廊里,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计算长廊的长度?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们展开探讨和思考,学生们往往会回答用脚步量或者是数柱子、数地板等等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经常进行类似问题的作答,将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很大的加强性作用.

(二)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由学生们分组或者整体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就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从而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及反思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同时,在讨论的最后,老师对每名同学或者是每个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再进行点评,对结论正确、全面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结论不正确的同学进行补充、指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将科学实验方法与教学模式完美结合所产生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在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研究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寻找答案再到得出答案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创新的科学性、准确性. 此外,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了解知识进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与思考,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的条件来综合性的制定. 本文旨在与教育界相关工作人士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慧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 学苑教育, 2011(13)

第12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农村;小学数学;重要性

0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数学基本事实和基本事实应用的学习,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尤其是新课改情况下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或者更应该重视互动,有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灌输式”和“填鸭式”进行改革,在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具有较高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互动教学能够使其对知识内容更加深刻,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知识理解,对于教师而言,互动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同时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能够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互动式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就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互动教学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互动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具有较多的种类,不同的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授课风格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而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在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能够看到互动教学的身影,而互动教学模式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运用的时候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导致互动效率和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互动式教学中具体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好的进行有效结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在未来农村教学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互动教学进行不断优化,为互动教学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互动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现对互动教学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往往是学生在下边听,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各自进行各自的活动,没能够进行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对于一些知识的掌握有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在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课前的设置,使课堂更加具有活跃性,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在互动交流中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有效增强自身对传授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高度的灵魂交流,提高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交流的效果[2]。

2.2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模式中,形成的教学效果往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在互动教学的模式下,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到数学的互动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存在较多的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而在互动教学的模式下,更多的学生变得积极起来,愿意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充分和师生进行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久而久之便会在这种氛围中获得较大的收获,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3互动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互动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互动教学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互动教学的观念有待提升

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风格的一套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互动教学[3]。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的将互动教学作为自己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依然保持着较为守旧的观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不断树立互动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2互动教学的能力有待提升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多是本科,虽然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方面却需要不断提高,尤其是当下主张互动教学的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互动式教学的能力,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3.3互动交流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足

小学学生在互动教学的模式下,自身的思考能力有待提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时候部分学生是内向的,并不会深入的投入进去,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况,学生会产生随大流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思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在未来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不断重视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保障自己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多的知识。

4互动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化策略

4.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互动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观念进行变更,使其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得到升级,不断树立互动式教学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错误观念,我们在实践的教学当中常常看到教师为中心的错误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往往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在进行课堂互动的时候也只是一些“会不会”“是不是”等简单的问题互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只能进行简单的接受,在进行互动的时候往往缺乏层次性和引导性。因此,农村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需要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提问和倾听进行有效结合,确保能够形成较高的互动质量。同时,对于互动的内容教师应该提前进行设置,或者临场进行设置,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4]。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设备有限,在对“轴对称与平移”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纸片将其折叠成不同形状,然后自己也需要运用纸片折叠一定数量的轴对称图形,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折一折和剪一剪,在实际的互动行动中提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够保障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观察,最终使学生在一种轻松互动的状态下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4.2不断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

小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一些内容具有抽象性,往往掌握的难度较大,一些简单的概念讲解并不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互动中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依靠多个方面进行,教师只有充分的掌握数学专业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些非语言的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综合能力,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互动具有较高的影响。例如,在“分数加减法”的复习课上,小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分数”,这些新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难度,小学生在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需要重视知识传授的循序渐进,不能够使各个数学知识之间不具有连贯性,例如,在对“通分”这一数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先进行思考,对什么是通分?该怎样选择谁做分母?使学生在教师的互动引领下对上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迅速的回忆和思考。而教师所问的问题并不是都能够很快的回答上来,如果回答不是很理想,教师更应该保持一种耐心的状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身体语言充分的进行运用,例如,眼神、手势等,带领学生不断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表情和语气对于学生的听课状态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互动效果也能够产生最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教学能力的改变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情景进行有效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4.3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强大的思考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在未来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树立独立思考的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的农村小学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与周围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的时候比较胆怯,不能够很好的展开互动,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更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的互动开展属于自己特点的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对“图形的面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对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掌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对相关的图形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在回顾之后,便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图形已经相关知识最大程度上进行调取,使其能够形成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角色的互换,在角色互换的模式下,需要先让学生对此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高效的预习,对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掌握。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对其进行分组,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交流。学生在进行具体的交流过程中需要不断锻炼自身的空间思维和计算机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拥有较高的培养空间,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4.4在互动中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互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些学生在与老师进行合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学生过度紧张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开展互动式教学,而学生在小组当中,与熟悉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不必有紧张感,能够轻松的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因此,小学教师可以针对此种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合作交流的环境下对数学知识及进行有效吸收。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可能性”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的时候需要重视核心知识点,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对“可能性”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就需要不断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人数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在相关工作准备完成之后需要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供学生们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的提出必须和此节课所学习的专业内容相同。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展现出强大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参与到相关的组中,进行旁听,将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反馈,提高数学互动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依靠小组讨论的形式,形成较高的课堂效果。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