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管理思考

班级管理思考

时间:2023-06-12 14:4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管理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级管理思考

第1篇

关键词: 班级管理哲学心理学物理学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重,意义重大,因而压力也很大,要想在班级管理中取得成绩,就必须时时总结工作中的得失。笔者主要从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不同角度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班级管理中的哲学思考

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班主任要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

(一)从管理规范上看,强制性与宽容性的辩证统一。

管理规范是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操作性规定和要求。强制性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在班级管理中的严,实质上是为了保证班内主要矛盾的解决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宽容性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在班级管理中的宽,是为了集中精力于主要目标的实现,而在次要目标方面所实行的一种让步。因此,在管理规范上做到严与宽的辩证统一,关键就是要善于区分班级每一时期内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主次矛盾的关系入手,确立目标,然后在管理规范层次上加以具体化。班主任既要有针对主要矛盾方面的严,又要有反映次要矛盾的宽,二者有机结合,确保管理规范的科学与合理。

(二)从管理方式上看,班主任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的辩证统一。

班主任的外在管理就是凭借一定的外力强制手段,把学生的行为纳入既定的轨道之上的,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教育与被教育、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班主任通过运用班级管理权力,对学生的行为予以监督和调控,以此确保学生的发展符合既定方向。与班主任管理方式对应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学生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学生所受外在强制力的减弱和学生活动自由空间的增大,这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班主任管理能确保在一定时期内学生发展的方向性,但容易窒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自我管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但又易受学生主体素质的局限性制约,而导致出现良莠并存的局面。然而,这两种管理方式又具有内在的互补性。班主任对学生的外在之严只有化为学生的内在之严,严才显示出最大效力来。学生的内在之严,作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表现,又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因此,班主任严格管理方式的本身必然包含着对学生自我管理方式的承认和尊重。

二、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期望老师的重视、信赖,信赖着自己更多地被老师所关注,希望自己的优点能被老师发现,自己的缺点能被老师所理解。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信赖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热情,增强信心,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使全班形成合力,推动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在一所学校的一个班级里进行考察,然后告诉他们的教师一个名单,说这些学生很大的潜质,将来必成大器。教师们对专家的意见深信不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对名单上的学生另眼相看,认真栽培,结果奇迹出现了,那些学生不管当时表现怎么样,都在不久后发生转变,后来都成才了。其实,专家所列入名单的学生都是随意圈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期待具有巨大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会有一定数量的品德欠佳、问题不断的所谓“后进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就可以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在所谓的后进生现象,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在其转化工作上事半功倍。究其根源,大多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当然不同的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也不同,这就要班主任深入了解其具体情况,并要在这基础上制定详细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从而达到后进生转化的目的。在转化后进生的具体过程中,尊重、关心、鼓励上进是关键的一环,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当非常注意这一点,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嫌弃他们,从而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这样,在他们的心目中班主任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做工作时,才能情相通则理可达,亲其师才信其道。班主任平时应多一些激励的言辞,少一些措辞严厉的批评,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班上进行表扬,哪怕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环节。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非常艰巨和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完成的短期行为。班主任还应该有信心、耐心和恒心,这样才能使转化工作取得成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转化后进生稳固的重要一环。

三、班级管理中的物理学思考

在物理学中有种概念叫“弹性势能”,就是说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比如卷紧了的发条,被拉神或压缩的弹簧和支撑运动员的杠杆等,都具有这种弹性势能。把这种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原理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其实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弹性势能”。一方面,在一步步的压力下,人往往能积蓄并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目标,另一方面,人如果放松过度,往往会有空虚感,为了弥补这种空虚感和达到既定的目标,人往往会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平常的努力,以达到心理的充实和平衡,缩短由于放松而拉大的现实和理想目标之间的距离。这种人性的特点应该会给我们班主任工作不少的启示。比如在对班级中“后进生”的管理方面,我们不妨用用这种“弹性势能”。后进生往往缺乏信心、动力、恒心,自我认识不足、自控能力差、理想目标不明确,但同时他们往往在内心里又不甘于现状,他们渴望改进自己,这时的他们就如同已经变形的弹簧,而班主任或教师这时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因势利导、不断创造和积累让他们爆发的契机。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学生的“弹性范围”。我们面对的这些学生往往是学习和心理等方面最无助的弱势群体,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前提。在此前提下的正面引导和鞭策才会行之有效。为此,我们必须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班主任应该通过细致的观察、正面的交谈、侧面的了解等工作把握他们的“弹性范围”,比如:观察后进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形下的反应;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种种想法;从教师、家长、其他同学、亲戚朋友等人的不同角度收集对他们的各种看法。在这一系列的工作基础上,班主任就可以大致确定他们的弹性范围,制定个别教育的目标、方法、措施及较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并对突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较为周密的思考以及妥善的应对措施。

其次,我们应该不断地有意识地利用、创设让他们爆发的契机。对他们而言,空洞的说教往往只能让他们更加懊恼、追悔,但实际上并不能让他们有多大的起色,甚至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看不起自己,厌恶自己,从而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以求心理的平衡。这时班主任最好千方百计地设法使他们充满勇气地面对现实。班主任的任务就是鼓励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重构理想的精神家园,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在任课老师、其他同学、家长等的协助下帮他们为提高学习质量、改良生活习惯的大小目标制定出详细的步骤,给他们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压,让他们取得一个一个小小的进步,从而重新培养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当然,这是一个琐碎、复杂、曲折、艰难的过程,这就需要班主任自己必须拥有足够的耐心,就如同我们耐心、谨小慎微地去压缩弹簧,让它在不知不觉中积蓄能量,终有一天会爆发出能量的。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下,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蒋筱芳.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智慧[J].中国德育,2008,(05).

第2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一部分中考失利的学生也愿意进入中职学校进一步学习。这对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量分数低、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也给学校的班级管理带来难度。为此,本文在对中职生的特点及班级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职生班级管理效果的策略,对优化中职生班级管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中职生;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现阶段,国家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免试注册入学制度。这就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只要学生愿意上学就会有学上。这种“无门槛”的招生要求,使得中职生学校的学生素质一降再降,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那么,中职学生有哪些特点呢?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难点有哪些呢?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班级管理的效果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论述。

1中职生的特点及班级管理的难点

中职生是指初中毕业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都是中考的“失败者”,其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给班级的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中职生的特点

在中职学校,很多学生可谓都是在中考竞争中实力较弱者,或者可称之为中考的失败者。他们身上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学习方面,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行为习惯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及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不文明,上课捣乱讲话,逃课,言行不一等问题。个人认知方面,因教师及社会对他们评价较低,所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敌意等内心认知。中职生身上具有的这些特点给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1.2中职生班级管理的难点

就中职生的管理而言,对中职生进行管理不仅要管学习更要管理班级纪律,倘若班级纪律得不到规范,课堂教学都很难开展。中职生班级管理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

在班级管理方面,中职生给人的感觉就是“懒散”。不管是学习方面的各科作业的完成状况,还是班级日常的卫生打扫及文体活动举办等,中职生普遍表现出不愿去干,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在他们看来,学习没有什么意义,班级的一些文体活动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对这些活动参与的意识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个人的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1.2.2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矫正

中职生多数属于中考的失利者,在初中阶段因缺乏有效自我约束,身上染上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进入中职学校后,大量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集聚在一起,短期内因缺乏正面形象的引导,很难矫正。中职生在班级中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①言行不文明,卫生习惯差。很多中职生在言语方面常出现骂人讲脏话,爱在公共场合喧哗的习惯;在卫生方面,常出现在班级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等。②自由散漫,无视班级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班级的学生就应该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然而,中职生普遍存在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常出现旷课、吸烟、酗酒、殴打他人等违纪行为。

1.2.3课堂教学秩序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是班级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保证,然而现在很多中职学校课堂纪律维持都成了授课教师每堂课必做的常规任务之一,因为中职生上课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屡禁不止。其行为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课,相互闲谈。上课走神,睡觉。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教师上课的情绪及效果。

2提升中职生班级管理效果的策略

以上对中职生的特点及班级管理的难度进行了分析。下面结合自身对中职生班级管理的认识,提出几点提升中职生班级管理效果的策略。

2.1关注入学新生注重思想教育

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经历中考失利后,内心常出现失落、自卑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这时,教师一定要走进这些新生的群体之中,多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依据他们选择专业的不同,帮助他们进行未来规划,让他们明白人生的路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非要通过高考才能实现,在中职学校好好学习,未来也会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总之,要对刚入学的中职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让其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点燃其学习的信心及动力。

2.2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严惩学生不良行为

中职生在班级出现诸多违纪行为,虽与学生自身原有不良习惯有感,其实也与班级管理力度不够也有关系。为此,中职学校应积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对中职生在校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对于违纪的学生要做到严惩到底。关于对于违纪学生的惩罚,中职学校的教师应做到两点:①公平。一旦班级管理制度制订好后,只要学生触犯了“班规”,不管其成绩好与坏,应做到一视同仁,以提高制度的公平性。②严惩。中职生身上滋生的坏毛病比较多,且形成时间较久,若惩罚力度较弱,很难对学生起到警戒作用。所以,对于中职生来说,一旦触碰“班规”,就应给予严惩,以让他们感到害怕,以克制自身的不良行为。

2.3转变教育观念用心关爱学生

任何一个学生都想“学好”,都想被外界认可,中职生也不例外。所以,在对中职生进行教育时,尽管他们身上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坏习惯,让教师感到失望灰心。但作为教师,我们天职就是教育育人,就是将一些有问题的学生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进行中职生班级管理方面,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善于发现中职生身上的闪光点,真正学会弯下身子,用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对他们应做到“严而不厉”,引导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做一个遵纪守规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邹娟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活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4:下):162-163.

第3篇

关键词:学分制 班级管理 大学生

学分制是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具有学习年限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人际交往的开放性、资源配置的高效性等特点①。但学分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不足:如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不紧密、集体观念淡化、功利思想突出、党团活动开展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增大、各种规范约束力降低, 大学生失范现象增加等等。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实行学分制后,班级的概念淡化,甚至可有可无,转而强调学生宿舍管理绝对地位。还有研究者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起到绝对作用,班主任可有可无。笔者认为,学分制下学生宿舍管理固然重要,但班级管理也不可缺少,否则学生没有集体感和归宿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没有锻炼和提升自我的相对环境,达不到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笔者还坚持认为,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交流的桥梁,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只有班主任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更好地为班级同学服务。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除了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外,还要改进管理方法和提高管理效率,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问题学生的素质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实体班级实行模块化的柔性管理, 并使用激励制度,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较和谐的环境,以弥补学分制教学改革带来的不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信任是基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与同学之间情感交流有效途径。

一、未雨绸缪,心灵情感早先知

刚入学时,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大学生活的状态,自己的理想和对大学的期望值较高。管理者应趁热打铁,事先准备好一份基本信息表,包括“个人兴趣爱好、自己的人生理想、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简短的自我评价”等等,学生还没有受到大学生活的熏陶,是学生最真实想法。这也是第一次同学与老师的用心交流,可为第一次的班委选举做准备,也是接下来与学生交谈的话题基础。

二、慷慨“解囊”,为学生送去温暖的祝福

关键时刻,也许只需为学生花费1毛钱,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交流效果。如学生来到新的环境,也许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学生生日那天送去老师温暖的祝福,会让学生很感动的。如在军训的时候,发了一条短信:“亲爱的xxx同学,你好!这是你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在此祝你生日快乐,天天开心”。学生的回复是:“谢谢您,老师,我从来没有过过生日,我都忘记了今天是我的生日”;“谢谢,还没有人祝福过我呢”。或者当学生遇到困难、知道学生生病、家里遭遇事故等,送上一条关心鼓励的短信,会让他觉得老师在关心他,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的信念。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让学生感动,老师得到同学的信任,愿意讲真心话,这是了解同学真实想法的前提。

三、用心服务,个案专访谈话

学习生活过程中,通过班委会、宿舍长座谈会、到宿舍走访等多种渠道了解每位同学的近况,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及时主动找同学聊天谈话,从不同的侧面帮助渡过难关,解决暂时性的困难。一个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的找同学谈话,了解影响学习的困难及原因,并对个人一学期的表现做总结,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规划安排。为下学期检查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好铺垫。

柔性管理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它注重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②,是人文教育很好的体现方式。而学分制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必须以人文教育为出发点。“模块化”管理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长、兴趣等的不同建立适应其发展的小团体,并在每个团体中找出几个相对冒尖的学生,树立一两个榜样,以榜样的精神鼓舞和带动每个团体的成员,通过一部分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以达到对整个班风、学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③。本文就是对班级实行“模块化”的柔性管理来实现的。现以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管理模式为例来研究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现我校学分制下学生管理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如图1可以看出,从“教务处”到“学生”支路,课程学习基本体现了学分制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但从“学生处”到“学生”支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必须通过“行政班级”来实现,“行政班级”是老师作用于学生必经的桥梁。可见,行政班级的管理在学分制条件下不是功能减弱了,而是管理的难度增加了。

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结合笔者对班级管理的经验,总结出对班级进行模块化的柔性管理,把班级管理分成三个模块,分别是学习块、文体块和公共关系块来达到有效班级管理的目的。具体思考如下图所示:

如图2所示,行政班级管理主要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带领班委完成相关模块的策划与实施,图中所有的模块都是建立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具体分析如下:

1.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学习团体。在这个临时性的学习团体中,每位同学除了认识更多的朋友和同学外,还须对原班级同学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同一课程班级内或是不同课程班级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分享学习心德体会,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成绩优异的学生为榜样,建立互帮互学团体,从而激发自身不断学习的动力。具体由学习委员总体负责,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每个课程班级选出1位同学负责本班同学的学习、考勤和师生之间的联络。被挑选出的课程班级负责人要组织本班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学习交流等。该模块功能的实施,对学分制下分散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监控作用。

2.文体模块

文体模块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施展个性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最基本的条件。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体育健身运动,该模块在体育委员和文艺委员的组织下,每位同学可以报名参加自己喜欢或擅长的1-2项体育运动项目,但最多不得超过两项,以便为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如果同学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也可以在艺术表演方面发挥专长,只要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就行。每学年结束后对每个团队的训练成果给予“检验”,表现优秀的团队班级给予鼓励。通过建立体育团队,依托班内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在他们的监督和示范下,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发掘班上有文艺特长的一些学生,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如文学、书法、歌唱、音乐等,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3.公共关系模块

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重要,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更重要,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否善于与别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建立公共关系团队,就是要通过那些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热心集体活动的学生,去帮助和带动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一起组织和参加学生活动,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该模块通过班委分工合作,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方面的活动来增强组织者的组织能力,参与者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如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指导下组织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活动,班长组织的“春游活动”和团支书组织的“辩论赛”等等,收到了较好的班级凝聚效果。从公共关系模块来看,宿舍长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交流协调作用,所以宿舍的文化氛围和管理尤为重要,也是老师了解同学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实践表明,该模式下每个模块的设计和实施,都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感情是一座桥梁,它能将人们的一颗颗心连在一起,情感交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只有通过情感交流,彼此之间才会产生信任感与依托感,班级成员也只有通过感情上的交流,才会使彼此之间的心一步步走近,进而产生归属感。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班干部都应在平时给予同学们更多的关注,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当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时同样应该给予赞赏,当他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应给予更多的鼓励,用感情的力量引导他们度过难关。该班级管理采用“合――分――合”的管理方式,体现了行政班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是学生行为得以约束和监督的大环境。要做好这些工作,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激励机制的制定是关键。

总之,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技能、提高素质所依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开发学生智力、才能和创造力,班级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分制下的班级管理也不外乎是对人的管理, 只要做到人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都是班级的主人,就能使学分制下高校的班级管理健康有序的进行, 也才能使学分制在各大高校充分发挥其优势,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学分制条件下,愿学生管理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思考学生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文成.《学分制条件下构建以学生寝室为基本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J].教研教改,2009.02

[2]周开来.《学分制下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的途径和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NO.20

[3]曹成.《学分制下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08

[4]胡红玉.《使用“积分激励”制度,有效促进班级管理》[J].德育与管理,2009年,第十七期

[5]陈德胜等.《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6]曾绍军.《学分制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J]. 科学教育,2008.07

[7]孙山.《地方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9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特色班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是学院一项重要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班级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体育卫生工作等诸多方面,事无巨细,内容十分之多。那么,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院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的组织,整个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还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又必须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学院的实际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班级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构建特色班级,提升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水平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前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的定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是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为学院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职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生活邋遢、学习懒散、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而这部分的同学经常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寝室卫生不好、经常晚归、夜不归宿、集体荣誉感不强等一些问题。因此,一些班主任或辅导员往往把班级管理工作就只定位在批评教育上,而忽视对班级尖子生的激励和中间学生的带动,整天都是疲于奔命,而且管理效果不好。

为了应付学院对班级的考核,也有不少班主任、辅导员依然采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学生,严格的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解决大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不允许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班级偶尔在学院考核中获得好评,却不能持之以恒。虽然使班级的大部分学生中规中矩,但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创新的机会,同时也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个性和特长,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和目标背道而驰。

二、进一步加强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建设,要注重日常管理。大一新生组建班级的时候要在多留心观察, 最好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班级的组织结构, 使班级内的基本管理形态形成。另一方面,要注意制度的产生方式。只要有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对班集体进行建设,也只有自己做出选择,才可能真正地对这个选择负责,由于敢于负责,才会认真理性地处事,也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挫折。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制度建设,只有自己拟定的制度,学生自己最了解,那么自己管理自己也最有发言权和针对性。

2、公开选拔优秀的班团干部

在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后,还必须明确保证班规执行的公平、公正。因此,建立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班规的执行机构,班主任或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引路人,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班级公开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另外,班主任或辅导员必须将班级事务进行分组、分块管理,将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工作范围予以公示。再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公开选拔,在公开竞选之前要对参选者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在班委会、团支部的干部选出后,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班级事务落实到人,使每个班干部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通过多种渠道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组织活动、协调关系的能力上得到锻炼,并增强他们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3、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应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寝室环境的建设,一个整洁、美丽、温馨、整齐的教室和寝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精神文化指的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应该包括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学习风气、集体的鼓励等,对大家的成长都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如何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需要靠班干部的带领,更需要全班同学的配合。班委会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班级目标, 使每个同学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班集体荣誉的鼓舞下共同奋斗;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三是注重学风和班风的建设,引入健康向上的竞争机制,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促使班级同学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4、全面推行班级的目标管理

班级建设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关键在于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班干部要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班级建设目标责任书,推行班级目标管理。

在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班委、团支部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认真对待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既是班级建设的指导方向,也是学院对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认真落实班级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内容,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将目标责任传达给全体同学,并将目标进行分解,在班内形成人人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局面。

实施班级目标责任制,必须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推动班级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长和团支书必认真制订班级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不仅要措施到位,关键还在于落实。所以,推行班级目标管理是加强班级建设,推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加强班级管理创新,努力培育特色班级

构建特色班级是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是让学生以“品牌特色”的理念,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班级全体同学在班委、团支部的领导下,采取民主的形式,全员参与,根据本班的长处与短处,按照本班自身的特点,给自己班级确定切合实际,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特色化的班级项目建设名称。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班级特色项目建设活动,如学风建设专项活动、特色团支部创建活动、创建学习型寝室等系列活动。按照特色项目建设班级,全班同学要努力对班级的特色项目建设进行推广和维护,当然特色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有硬性的指标,如学习成绩、无违纪情况、集体荣誉感较强等诸多详细的指标,从而不断推进班级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大批示范建设班集体。

另外,要实现班级特色项建设的硬性指标,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引领,更需要全班同学的自我努力。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示范班级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下,产生期望、动力和约束,从而强化学生的班级观念和意识,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文明建设、组织建设,约束了大家的日常行为。加强班级建设,构筑特色班级,是进一步实现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的是否准确决定了班级管理的理念与成效,角色定位要想正确就应从做学生的朋友开始,在管理中隐含领导者的管理角色,在事件的评判中做好裁决,这样会让学生在亦师亦友的敬畏感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角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75-01

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的“神经末梢”,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人。班主任的性格、心态、管理思维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最直接而又具有无可替代作用的影响。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管理者,而应该是丰富多元的一个角色,具体的来说不再仅仅是“管理专家”,而且还是“学生的好朋友”、“团队的领导者”、“事件的大法官”。

1 学生的好朋友

这主要是从沟通的角度上来看的,大家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往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让师生之间多了记层隔膜与沟通的不畅。在现代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由于环境与人们理念的变化,这种隔膜正在被打破,老师作为一种职业也不再是那么的神秘,因此在今天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再是“师道”的维护者,而是在生活与学习中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个体来平等的对待,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与教育管理中,让老师的教育理念与知识被学生乐意接受。否则班主任工作就必然会受到阻碍,如在叛逆期的中学生,你如果不“理解性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就会对学生的事情束手无策,首先,可能出现的是学生不愿意和你交流与沟通,你也就无法获得学生心理的第一手资料,在处理时就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情况,对学生来说就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么不知声,假装顺从,其实在私下里暗自与你较劲;其次,可能是学生当场给你顶撞,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缺乏有效措施的情况下,你除了生气之外还别无他法,这样往往容易出现班级管理中的极端或是恶劣事件,或者是老师忍气吞声,让学生在私下里对老师的尊严与权威肆意践踏,也必将给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隐患。因此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班级“管理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不能过于强调作为班主任的权威,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友善交流,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我们只有拿出真心才能换取别人的真心,一个班主任只有放低身段,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才有可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

其实,要做学生的好伙伴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颗爱心,能够有学生思维和孩子立场,换位思考,用心接纳,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力和真诚,也自然愿意走近班主任。学生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与你分享、听你教诲的呢?

2 团队的领导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光有爱,也不会产生有效的教育。一个班级的学生就组成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需要一个中坚力量,这个中坚力量就是班主任,也有人把班主任称之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大家在都知道,所谓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班级就是这样一个组织,组织的各个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组织整体的目标实现,因此,作为一个团队的班集体,就需要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为了团队组织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在目标的指引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把不适合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剔除,让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和谐。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中就形成了领导者地位。

3 事件的大法官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班主任要进行决断的事件,或是需要我们班主任进行是非判断的裁决者。在这样的是非判断中与裁决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是非对错,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培养。大家知道作为班集体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组织。是组织,就会有组织的原则、组织的规定和组织的章程,就需要组织内的成员遵守组织的一切纪律。在用文化规范人的思想基础上,还应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但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他们在遵章守纪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遇到学生违纪犯错误的情况。这时候,班主任就应担当班级这个组织的“大法官”,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公正评判,提出明确的改正要求。这时候的班主任就应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没有哪一个学生一到学校来就是要成心跟老师过不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基于此,担任“大法官”角色的班主任一定要就事论事,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教育出现问题的学生,使用班规校纪给予其必要的“惩处”。但我们的“惩处”目的的出发点事教育,而不是惩罚。现实教育中,我们很多的班主任“惩处”的效果就是让孩子们怕班主任,其实这是不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孩子怕你不是说就一定会被你教育好了,有时很有可能是因为现实的规则让他知道无法与你抗衡罢了。如果只是怕你,而不是真正的敬畏你,其实对我们的班级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一旦有机会,学生会发泄自己的情感。或者是暗中捣鬼,这是班级管理中的大忌。

第6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 激励机制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要有效组织协调班级一切资源,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较弱,挫折承受力小、感情变化多端,是学生整个人生教育中最需要激励来促进全面发展的阶段。因此,应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好班级管理目标。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指的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机制依照一定规律作用于激励对象,促使激励发生、运作和有效运行所采取的制度、方式或措施。

1.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原则

内部激励是任务本身的刺激,是活动进行过程中源自于组织成员内心所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等,内部激励具有一种持久性的作用。外部激励是任务本身之外所获得的满足感,外在激励表现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关怀激励等。要积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唤醒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帮助学生从学习过程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热爱学习,自我完善,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要辅之以恰当的外部激励,通过两种激励相辅相成,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2.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原则

正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的奖励,目的是让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负向激励是对组织成员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终止这种行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正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符合班级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多进行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对违背班级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达到奖罚分明。

3.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应进行物质激励,如学生家庭困难,可给予物质的帮助;获得优异的成绩,可进行一些物质奖励;同时,对于德、智、体等有进步,或学习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多进行精神激励,如口头表扬、颁发奖状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在激励中要让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要考虑精神激励是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要合理有机结合两者,调整其比重,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适时与适度激励相结合原则

选择好激励时机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要根据学生具体特性、具体情况在事前、事中、事后适时择机对学生进行激励,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应有的作用。同时,激励强度要适中,强度过大或不足都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造成消极影响,得不到激励应有的效果。

5.人本与公平激励相结合原则

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客观情况和自身主观愿望,重视、关心、理解、尊重、发展学生,赋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表决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为其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奖励等又要体现公平原则,不可因人而异,尤其是应构建一种公平竞争的培养机制,让学生在公平、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6.个体与集体激励相结合原则

个体激励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有针对的激励,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获得进步,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每一个学生是班集体的个体,应有集体的荣誉感、团队意识。因此,还要重视集体激励,如在班级中评选先进团小组、先进学习小组、通过集体共同努力获得先进班集体等[1],让集体与个体两种激励相辅相成。集体激励针对整个班集体进行激励,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或让学生从集体中获得个体努力的积极因素,实现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规范其行为,积极进行激励管理。在实施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激励,要把握激励对象的特征、时间、环境,进行有选择的激励,只有这样,激励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1.目标激励

制定班级集体总体目标,可激发学生向该目标奋斗的动机,指引学生向该目标努力的行为。尤为重要的是在班主任和同学的帮助下,每位同学应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目标明确,就会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目标激励在具体班级管理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比较容易进行评估。学生实现了一些目标,又可以确立新的目标,他们也会在自己实现前期目标的激励下积极去实现下一个目标。但在目标激励具体操作中,目标设立要切实可行,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目标实现过程和结果可通过成长树、成长路等图形放置在教室墙上,通过果实或征途上的小红旗等方式进行标注,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与努力的成效。

2.榜样激励

榜样有很大的激励力量,很多成功的人在成长中都有榜样的激励作用。小学生常会为自己寻找自己的榜样,但这些榜样对学生的正确发展不一定有正向功效。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向学生提供积极教育功效的榜样。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诗人、民族英雄等,他们小时候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树立报国之志,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等都是很好的教育学生的榜样;有许多革命英雄,他们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学生学习勇敢、拼搏、奉献、感恩等精神。在班级管理中,榜样也可以是班主任自己。班主任要全面打造自己,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班级发展的要求,为学生作出好榜样。其实,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班上可设置“周星闪烁栏”,评“每周一星”,诸如“纪律之星”“卫生之星”“习惯之星”等,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表率,更具有真实性,影响更大。

3.感情激励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常常是指人们对自身及其行为和周围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激励就是班主任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探测学生的心理感受,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诱导激励,从而顺利推进教育管理,增强教育效果,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一种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2] 小学生在认知世界过程中会有很多迷惑不解的情况,很需要外力的一种支持和鼓励。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要对小学生予以积极的期待,一是要对学生投以期待的目光。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学生努力的时候,在学生困难的时候,在学生获得成就的时候,投去鼓励、肯定的目光,会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到鼓舞。二是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微笑。微笑是一种雨露和阳光,在学生困难、顺利的时候,对其给予鼓舞和赞许的微笑,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激励,而不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奈或狂傲,而是一种努力与坚持。三是要对学生报以温馨的语言鼓励。仔细观察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发现学生的问题,在恰当时候与其沟通,用正面、积极、温馨而富有道理的语言去与学生的感情共鸣,达到帮助学生解惑、奋进的功效。四是要为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帮助、打动学生,鼓励学生。如学生学习困难时,班主任主动联系科任教师,给予积极补课,让其能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同步;有学生病了,帮助其看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如果学生家庭困难,可到该同学家去调查,为其家庭贫困发现原因,出主意帮助其自我发展,等等。在情感激励中,要突出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是年幼的,但学生也是智慧的,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对其充满信心,相信其能做好该做的事情,对其充满期待和信任,学生会在信任当中得到激励,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4.竞争激励

竞争是班级管理激励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让学生承担一些事务去做,到一定阶段进行评比,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而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如为了提高班级课堂纪律,可让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竞争对象进行评比,看哪一组能更好地回答问题,更好地遵守纪律。这样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班级也可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体育、文娱活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创新能力。例如,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唱歌、舞蹈、手工艺等),可多举办相关文化的竞赛和表演,提高学生展示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素养。在竞争激励中,要注意公平,否则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不利;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有机会、有权利参与,在参与中去体验、发展自己,培养出奋斗的精神和能力;要注意合作,竞争是必要的,合作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竞争与团队的合作,实现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5.参与激励

参与激励是班级人本管理重要的管理方式。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就要对学生授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要让学生自己选出的班干部能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较独立地进行自我管理,处理日常事务,驱动班级正常运行;同时要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到集体日常事务管理中,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各种活动中,使其得到体验、感受、思考和提高。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切实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爆发出极强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实现自我管理,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形成自觉的人力资本积淀,形成内部效应;同时还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整个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形成外部效应,推进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6.评价激励

正确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让评价体现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一是评价以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的综合化评价。二是要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成长可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展示,在成长袋中放入学生平时优秀的试卷、一些绘画、手工作品、有代表的奖励记录等各种成长进步的痕迹。同时,还可收入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老师或家长写的评语等。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记录袋中的资料,给出对学生全面的客观评价。三是要以学生自主评价为重,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班主任、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地位,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方式,等级可用“优秀、良好、你在进步、再努力”来评价。在评价中可用比较生动有趣的图形,如用不同颜色的“星星”等来动态展示评价情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有效地激励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甘孜,626001)

参考文献:

第7篇

班级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是指班级的管理者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知识,结合自身班级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适当的教育方法,遵循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教育为手段、以培育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为核心目标,对班级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过程[1]。高职院校的育人宗旨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波动期易受社会负面思想引导!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易冲动,这些是辅导员面临的挑战[2]。笔者认为为把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大班委”理念,通过 “内务评比竞赛”来更好、更快的实行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一、言传身教、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为班级管理的奠定基础

(一)注意细节,触动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许多问题:学习、生活、卫生、课堂内外等等的细节问题。

当我们能够关注到这些细节,然后在教育的“放大镜”下加以观察与思考,那么最终总能让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获得很多的触动、教益和启迪,因为细节是最能触动人和感染人的。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作为一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在生活上帮扶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树立辅导员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要做到思想有内涵"具有正能量"工作有能力.辅导员在道德品德及其它方面都应当以身作则,给学生行为示范打造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让良好的行为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个体需要,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建立“大班委”,实行统一管理

(一)必要性

班委,是班级(学生)委员会的简称。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并在学生中起到带头模范和管理的作用。建立 “大班委”,不但可以使得各班级班委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管理办法,班级之间产生“你追我赶”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推进班级的发展。

(二)大班委成员的选举

“大班委”是大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力执行者,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选普通班委一样,选大班委一定要公开选拔,选出的班委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笔者认为 “大班委”的选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问题时有较强的工作技巧和沟通能力,面对困难时心理承受

力强。

2.在各班级同学心目中有威信,能展示班级良好形象。

3.走好群众路线,相信学生群体的公信力,选出能为同学们服务“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学生干部。

4绝不允许表里不一,阿谀奉承的学生干部出现。

(三)大班委的主要工作

1.每两周召开一次大班会,总结前段工作:将前两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迟到、旷课及早退的同学进行统计并分析,并及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和惩罚;对各班级出现的异常现象及时讨论分析和处理“大班委”会会长组织讨论交流,各班班委将两周期间遇到的问题、好的经验提出来,各班委之间一起提出解决滞留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好的经验消化吸收,为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2.每月组织一次“大班级”主题班会:根据当月发生的重大事情、班级出现的问题或者学校举行的模型活动等方面选择一个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自行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以达到增进师生感情、锻炼各方面能力、获得相关知识的效果”, 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通过大班委内部成员的不断优化;班委之间管理经验的相互交流;班级之间问题的及时解决,来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三、实行“内务评比竞赛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必要性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安全意识、守纪意识、学习习惯、团结意识养成的重要阵地。宿舍文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的生活作风、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同样也是引导学生文明修身、健康成才的重要因素。

(二)奖惩办法

1.对四星、五星级寝室定期进行表彰。

2.干部聘用:所属寝室在学期寝室文明建设中有2次未达到三星级的。各班正、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团委及各系主要学生干部应停职,进行反省整顿。

3.推优入党:将所属寝室在学期宿舍文明建设中均达到三星级作为学生推优入党的基本条件。

4.学习奖学金:所属寝室在学期宿舍文明建设中有1次未到达3星级的学生,保留其评比等级但酌情扣减其奖学金;两次未达到三星级的学生,取消其评比资格。

通过竞赛评比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整理内务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无形中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现通过不断地探索、实施和改进,已经收到了满意的管理效果。

第8篇

一 促进班级团结奋进离不开制度的激励

对于学生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就是班级,一个好的班集体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学生不断地积极向上。

第一,巧用班训、班级格言激励。班训就像人生信条一样,有了它,学生便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因此,我班的班训是:为人如立山千仞,为学如海纳百川。它的意思是做人要像高山耸立,堂堂正正,昂首挺胸;学习要像大海善于包容,兼收并蓄,方能成才。其目的在于深化学生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

我班的格言是:比学习,勤问静思、博学笃志;比纪律,以德为备、严于律己;比卫生,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比出操,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并将它做成条幅悬于教室的墙上,这样不仅能随时激励学生,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第二,利用班级公约激励。提到班级公约,我们想到了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因为这个中学就是依靠良好的班级公约,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班级公约强大的教育作用。因此,笔者依据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和学生共同讨论出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公约。通过班级公约来规范学生行为,激励学生进步。同时也为同学们建立起一套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感受到适当的压力,又能产生充足的动力,从而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二 建立有特色的班级环境离不开活动的激励

职业高中的学生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和厌学的情绪,对于这时候的他们来说,特别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而开展良好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有效缓解同学们的负面情绪,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第一,抓住时机。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一个认识,即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命脉。而让班级活动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在于抓住活动开展的时机并把握好活动的主题。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因此,只要教师认真做好以上几点,就一定能让学生们体会到活动的快乐和教育的深刻。

第二,不拘形式。在实际的活动开展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教师忽视了活动的本质,片面追求活动的字面含义,使学生在各种条款和限制中失去了活动的兴趣。笔者看来,活动并不是仅限这两个字本身的,而是对学生的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且不拘泥于形式的。因此,活动强调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并提高学生的能力,且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开展出来可以表现为小组活动、社团活动、自由结合活动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教育的提升,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三 打造高品位的班级环境离不开人格魅力的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人格魅力激励主要是指教师对于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即在师生的交往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的号召力和亲和力,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认同、尊重、敬爱老师。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管理不好班级的。因此,奉行中国的教育古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借此引导班级的健康成长。

第一,转变观念。每个教师在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疑惑,即为什么学生不能把自己当朋友来相处呢?其实只要换位思考就能知道:如果自己是学生,会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吗?什么情况下自己才能和教师没隔阂地交流呢?学生往往把自己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因为认为教师理解不了自己,所以便不愿意与教师交流。这时候,教师且不可强行为之,而是应该走入学生的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观念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地位,从而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奉献爱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首先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只有教师自己拥有一颗对班级工作的热爱之心、对学生的奉献之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就是因为人所拥有的复杂的情感,教师要想搞好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因此,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爱心的发现可以集中到倾听、理解、尊重、交流上。只要教师真正做到这几点,就能让自己产生一份对学生的浓浓的爱,从根本上温暖学生的心,从而让学生将教师当成朋友,实现师生间的和谐相处。

第9篇

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讲解:

一、影响分析

1、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甚至形成“破窗效应”,错误不断被复制,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的确实是这样的,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就会有其他孩子跟着一起说话!

2、学生再把情绪传递给家长,家长对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有意见,其他家长也会怀疑班主任的工作能力,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会更严重。

二、原因分析

1、孩子认为错不在自己,感到委屈。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想让老师理解自己。

2、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怕没面子。

三、对策分析

1.错误也可以做加法

平静地念出学生犯的错误就行,不要加任何的语气和感情。类似的错误反复出现,那么就应该思考自己的问题了,这是学生的反抗情绪会减退很多,多的就是惊恐了!这是再讲行为习惯,他就需要深思了。

2.语言也可以做加法

声音不大,但是正好能够听到。希望被我看到的你是积极学习的你、认真劳动的你、团结互助的你、乐于助人的你。

3.语言也可以做减法

教师的语言有时可以少而精,可以重复孩子的小错误让行动让孩子品尝自己对别人的伤害,言语可以不多,需要行动就行。

第10篇

关键词:90后;高职学生;班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67-02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及其家长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实际,班级管理模式遇到挑战。班级管理必须适应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构建新时期班级管理新模式,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发挥班级管理的最大作用。

推进班级民主管理,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维权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在班级运作过程中推进民主管理,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享有对班级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可防止班级管理中学生“被边缘化”。

(一)民主推选班级干部

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可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班级管理者而不是“救火队员”。

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原则,发挥全班学生的智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竞选,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是他们积极进取的活力与源泉,也符合90后学生的性格特点。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班干部,他们既能做好班级工作,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拥护,可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同时,提高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地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四有”新人。

(二)完善班干部岗位职责,提高服务意识

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干部具体开展,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中提高管理能力。把服务意识作为学生干部的一项考核指标,这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充分发挥全体班干部的潜力,必须建立明确的职责,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提高班干部整体工作能力,在和谐氛围中促进班级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提高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首先要求他们加强学习,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其次要与学生搞好团结,和谐相处,发扬奉献精神,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热情,让学生干部在学习工作中体现价值。

(三)制定完善的班级公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培养高职学生集体荣誉感,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奖罚分明,提高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班级公约不是一纸空文,要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包括宿舍情况、学习状态(包括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应赋予不同权重,进行细化考核,每周以班会形式将结果进行公示,数据作为学期评奖、评优、助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班级公约体现了班级文化,是约束大家言行的行为准则。这需要得到班级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才更有执行力。班级公约的制定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需要在执行过程中由班级学生共同进行完善,班主任在班级公约执行过程中要起到掌控方向的关键作用。

(四)推进班级民主管理进程,成立多个评议小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让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参与班级的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良好班风。

班主任及时引导、掌握管理方向,需要在班级建立多个评议小组,如评奖、评优评议小组,班级考核小组,帮困助学评议小组等。组员采用轮换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给予客观、公平的评价,以此增强班级凝聚力。

刚柔相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转变观念,既要依据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约束,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到他们当中去,巧妙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树立信心。

(一)以人为本,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首先需要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职学生管理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条件,必须培养与学生间深厚的感情,取得大家的信任。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学生会将这种情感变为行动,并转化为与班级管理策略相适应的自觉行为。班级管理中要与时俱进,运用便捷的E-mail、QQ群、飞信、博客等联络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克服时空障碍,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全方位地了解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寻求思想教育的“共鸣点”。

(二)树立学生全局观念,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90后的高职学生个性鲜明,遇事都有独特见解,并敢于表达。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教育中给学生灌输全局观念,个人意愿要服从大局安排。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用他们的视角看世界,用他们的方式去思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班级管理中事务性工作较多,切忌简单布置任务的工作方式。在贫困生评定、奖助学金评定、宿舍搬迁、工学结合动员、催缴欠费、应征入伍、毕业生就业等工作方面,要讲求工作艺术,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加强沟通。

(三)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意识,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方法得当

在管理工作中要用真情对待学生,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增强高职学生对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认识。处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应体现规则优先、规范管理的原则。

对违纪学生如何处理是班主任经常面临的问题。处理得当,能使惩罚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争议和纠纷,使教育目的难以实现。对待违纪学生应加强心理疏导,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违纪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给予改错的机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自身人格

以往的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高职学生中大部分在这方面自信心相对不足,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无所适从,抗挫能力差,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等,种种心理状态都会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

针对以上状况,需要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如通过单独谈话、素质拓展课、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知晓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区别,让学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困惑,培养学生接纳别人、悦纳自己的宽容心态;学会管理和控制情绪,培养乐观进取的心态;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和迎接挑战的自信心等。要重点关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适应性、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勤奋、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竞赛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建立科技项目园、创业街等途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早期教育,并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锻炼。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解除困惑

高职学生进校后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了解或专业思想淡薄,学习纪律松懈。班主任要及时掌握情况,适时引导,主动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困惑,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习内在动力,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班级学风。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的思想波动情况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要对个人职业进行系统规划,这有助于他们把握就业竞争的优势。大学学习模式较高中时期有较大变化,可自主安排的时间较多。如何正确安排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个课题。要以学校搭建的科技项目园、创业街为平台,开展创业教育,渲染班级创业氛围,拓宽学生视野,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生接触社会,体会创业的艰辛。学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让学生尽快掌握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表,使自己过得充实。

(三)了解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了学生能成功就业,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做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懂得珍惜在校时机,把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学以致用,培养个人就业核心能力,从容迎接各种挑战。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通病,班主任应及时进行提醒、引导,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提高就业竞争力。

班主任应利用班会或其他时机向学生讲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使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避免因就业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让学生知道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

总之,适应学生的需求,改进班级管理模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班集体是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班级管理状况直接与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紧密相关,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对学生全面提高个人能力、提高自信、成功就业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辉东.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9).

[2]王莉媛.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95-96.

[3]谢继荣.试论激励机制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8(17).

[4]周浩.普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之忌语纵横谈[J].咸宁学院学报,2006(8).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管理

G645.1

一、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班级凝聚力

如何保证一个班级具有良好的凝聚力,集体成员之间要有较高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心理,集体成员应确定可接受的共同目标,一旦有了共同目标,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大多数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也为建立好相互信任的友情增添不少的方便,而目前太多的大学班级就是因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不高,导致班级凝聚力的缺乏。

(二)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分为两类:成文的管理系统和不成文的管理系统。成文的规章制度一般由学校执行,目的是保证了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规范,一方面,这些规则,是以确保实现共同目标而制定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维护个人在群体中的权利,它能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发展。在课堂上的管理制度中有一个趋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要求下,按照学校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竞选班干部,在通过班干部的权力对学生进行管理,以达到控制学生的思想行为。这种方式只单纯追求辅导员或教师如何纠正学生各种表现的行为和自我意识;

学生只知道在表面工作上做做样子,如何的遵守校纪校规,班干部也仅仅千方百计的抓住学生违规的证据;班级干部的管理活动可以称得上监控,这样的形式管理根本无法控制集体和个人。所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不管做什么都要想着哪里不能做,不然就论违纪处理。传统的班级制度中舆论氛围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改变半班制的情况,以确保规章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这类系统的制度建设是达到管理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对他们日后走向社会也是很重要的,但学校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这种制度更多的是强调自我管理,这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班级合作与竞争氛围不和谐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奖学金竞赛,这对增加学生竞争意识的行为动机是好的,但主要影响是由于竞争太过残酷。而且大学的奖学金制度还不完善,考试总分只能够反映一部分学生在各学科的进步。结果本制度却只能保证极少的幸运儿成为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会在竞争中失去信心。对日后发展并没有太大好处。这个制度并不适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想促进每个人的发展。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需要集中学习教育,使对学习少有兴趣的学生爱上学习这件事,以此促进他们的发展,以及达到管理的目的。

(四)学生参加班级活动不够积极

班级作为教育和生活的主体,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有趣的经验,也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学生的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学校可能会对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大学需要积极参与的像是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都非常有必要参加,这对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有很大好处,学生对各种活动的内容往往是存在很大的希望,但希望一旦落空,学生就会大放抱怨之词。因此,学生不得不通过一些正常的方式释放过剩的能量,最常见的是谈恋爱。大多数学生对生活不满意的主要重点是它不有趣和丰富多彩。大学社会管理体制缺乏人性化学习氛围。

二、大学生班级管理问题分析

(一)现行的教育的目的片面理解为实现预期的教学计划以及对学生的教育上,反映了ρ生的培养和教育标准的努力方向应该社会潮流的要求,这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研究的目的要确定在考虑社区的需求之上,既要服务社会也要考虑人的因素。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目的重要的地方就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学校的教育管理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特别是企业培训机构几乎与学校的理念背道而驰。学校有其独特的管理特点,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的主要对象都是所有在校大学生,更多的学校是发展学生成长的各种素质,学校通过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学校管理的目标和目的不在学校本身而是所有学生。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不仅和他们所有的一切活动有关,而且与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有关,学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也能够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发展和进步。

三、大学班级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任何观念都必须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这是学生观的基本概念。也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够让学生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相信辅导员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指导,帮助大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为朋友互相学习。人是复杂的动物,是独立的,具体的。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只可以是学生的身份,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学生必须服从老师,

想挑战老师你是不会有好下场的,由于“恶性循环”式的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已经接受教师的习惯,所以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此基础上,还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潜力,共同建立互动学习的习惯。

(二)教育管理系统建设要实事求是

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充分考虑制度建设和管理系统建设的整体水平,绝不是一个白纸空文,是学生个人发展的有力保障。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可根据学生的外部控制对自律的学生考虑需求管理,实现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四、结语

以学生为本,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向科学、民主发展,形成范制度和体系。教学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许多困难的任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强与学生沟通,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来考虑问题才是关键。大学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每个学生有四到五年的大学生活来对自己进行培养,学校关乎我们的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对与学生进行行为上的规范管理,老师和学生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同时共同进步。学生会慢慢经过量变到质变,这一切都是内部因素决定的,而学校就是通过对学生内在素质进行规范和重塑,因此学校对与教育学生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息,2016(11).

[3]唐忠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冉慨实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6(4).

[4]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14.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班级干部;班级管理;思考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蓬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心理已及自律性等各方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对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不断丰富班级管理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班级管理能力。笔者是一名从事了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拟在下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高校辅导员通过班级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注重班级干部选任,培养健康班级风貌

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班级学生干部的选任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对整个班级班风的形成。高校班级中的优秀班级学生干部应当具备较强的集体责任感、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较为宽广的心胸。在初次选任班级干部时,就应侧重于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可以要求学生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类表格,表格尽量要求填写详细,通过对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表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班级工作经验、个人基本情况及特长。当然,这不能说只要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就可以选做大学的班级干部了。下一步工作是,在分析个人信息表的基础上,与其进行谈话,了解其个性特点、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和处理事务能力,以便经过考察后,将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发挥其特长。在大学生担任班级干部之初,辅导员应从多方面给予指引和支持,帮助其在班级中树立威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辅导员在主持召开班级干部会议时,应当对每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并要求他们互相配合、帮助,具有团队意识,共同承担责任,坦诚交流,提高整个班级所有学生干部的凝聚力。

二、注重级班干部培养,形成优良班委风气

班委是由所有班级干部共同组成的,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班委在班级中发挥作用。因此,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班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敏锐感、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沟通协调能力三方面。

班级干部的政治思想敏锐感关系到整个班级同学是否具有正确的的政治取向。使全班学生具有正确的的政治取向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干部掌握全班同学的动向。对于政治思想敏锐感,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可以通过班委会会议、个别谈话等方式提高班级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在发展入党积极份子、评选先进个人、三好学生时,应当强调并重视学生的政治取向;最后,要对政治素养较高、政治敏感度较强的班级干部提出要求,要求其关注周围同学的政治取向并及时汇报。

班级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在其工作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所波动。辅导员应及时了解班级的发展动向,及时鼓励、及时批评,多方调动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引导班级干部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在工作中成就自己。

对于班级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方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首先,要使班级干部具有大视野,怀,站在人类、国家、学校、班级整体的立场看问题,使其提高自身的全局观念;其次,在部署工作时要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使班级干部的工作具有努力的方向;最后,要给班级干部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班级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关系到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班级干部处理班级事务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反应,正确估量并及时掌握班级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体现的沟通协调能力。对于沟通协调能力欠缺的班级干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其改进:首先,要使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工作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其次,要让班级干部学会通过“班委会”“班级工作畅所欲言”等方式增进沟通和了解,从而避免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误会;最后,要使班级干部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尽量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例如侧面解决、以人情处理、暂时冷却、降低冲突级别等。

三、注重班级干部宿舍安排,营造和谐宿舍氛围

宿舍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也班级管理的重要阵地,宿舍管理情况好坏将直接影响全体同学的情绪和整个班级的气氛。目前,大部分大学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同一宿舍的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比较分散,而各宿舍又主要以同班级同学进行区分,同学住宿、午休、休闲以及自学等均在宿舍进行,因此宿舍里同学们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在初次进行学生宿舍分配的时候,应尽量在每个宿舍安排一名学生干部,方便平时传达、通知学校、院系和班级的安排以及及时了解、掌握对宿舍内其他同学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此种安排能够通过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对班级的认同感影响整个宿舍的其他同学,从而营造积极进取、和谐友好的宿舍氛围,为健康、积极、团结、向上的班风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重班级活动组织,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丰富广大学生课余生活,增进同学间彼此了解,加深同学间友谊、形成良好班级风气的重要方式。组织班级的活动应当遵循目的性和实效性原则,即通过组织班级活动既能提高班级干部的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应急事项处理能力,又能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活动的组织应当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开展:

(一)拟定班级组织活动的主题。组织班级干部对准备开展的活动进行调查、访谈,即科学了解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倾向于开展何种类型的活动,以提高全体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二)引导班级干部组织、策划班级活动。这是组织班级活动的重要环节,班级干部首先就活动的内容、可能出现的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何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等方面以班委会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制定应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