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时间:2023-06-12 14:4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教育正确的教养态度

第1篇

本研究对绍兴市70名3岁~12岁儿童做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1份。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从独立性的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来分析绍兴市儿童独立性现状。调查中发现,儿童在三个维度的表现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如下(篇幅所限,表略)。问题“1收拾玩具”与问题2“完成作业”反映了绍兴市3岁~12岁儿童在完成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时,有明显的依赖倾向;问题“3组织活动”与问题4“购买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主张能力有待提高;问题5“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与问题“6放弃想买的玩具”反映了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情况比较乐观,但儿童心理需求强弱的不同,儿童自我控制的表现也不同。根据绍兴市儿童在独立性的三个维度的不同表现,可分析出儿童的独立性较差。因此,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进一步重视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缺陷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独立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绍兴市62位家长做了有关“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独立性情况”的调查,通过分析该问卷以及3岁~12岁儿童独立性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绍兴市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方面有如下一些缺陷。

1.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严重

对绍兴市8岁~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隔代教育的儿童占到50%以上。在单亲教育的儿童中,24%的儿童会任性、固执己见,过分依赖别人,独立性较差。隔代教育下的儿童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祖辈成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容易娇惯溺爱儿童,从而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其次,祖孙之间有更大的代沟,祖孙之间难以交流,祖辈在儿童面前缺少权威等原因,使儿童不听从祖辈教育,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

2.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2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鼓励,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对孩子的肯定。除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同样的问题时,57%的家长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家长表示“虽然很想好好教育孩子,但因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经验,总怕教错”。可见,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儿童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儿童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以致儿童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管是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现状和缺陷,有如下几点可行策略。

1.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绍兴市的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系统、全面的教育观。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尽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1)父母亲自教育子女,减少隔代教育。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儿童,多与儿童交流,多关注儿童的成长,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

(2)家长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独立性表现也不同。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家长应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

(3)家长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据调查,我国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为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长、政府、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性

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除了家长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将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

(1)创设自由愉悦的儿童生活环境。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独立性的途径有: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同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与同伴的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独立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家长通过与儿童玩耍观察儿童,进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此外,还要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愉悦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有更多自我表达、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独立性更强。

(2)尊重儿童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尊重儿童包括多方面内容,家长既要为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又要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1)尊重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应该启发儿童自己探索答案。儿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2)尊重儿童的自我抉择的权利。在调查中,有42%的家长会决定儿童穿的衣服,说明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这容易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为儿童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儿童对个人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可以给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平等权利。3)放手让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做,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做。”蒙台梭利着重强调了儿童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家长应以任务的形式让儿童做家务,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让儿童熟练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获得自我依靠能力,同时还为儿童创造了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机会。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第2篇

一 长期不和父母同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孩子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父母中同性一方的行为模仿。也是从父母的互动中,孩子开始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当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时,可能会产生角色认同失当,继而引起行为障碍或心理偏差。

二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人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的家长思想比较传统,认为孩子就应听父母的话,惟父母之命是从,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这是权威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放羊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亲子关系淡漠,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和教育,也很少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奖励或惩罚。纵容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父母是惟孩子之命是从,只要孩子“快乐”就好。这几种方式很明显是不正确的,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要么消极懦弱,要么冷漠自私,有的还会形成不诚实、狂妄自大、眼高手低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平等的亲子关系基础上的,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与孩子经常沟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 家长的个人状况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个人状况,包括个性、心理健康等都会作用于孩子。如果家长沉默寡言,内向孤僻,亲子间的交流必然比较少,从而影响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如果家长脾气急躁、控制欲强,常常会打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情绪氛围中,也会变得暴躁易怒,并把这些不良情绪转嫁给他人。

由于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教养孩子时,要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有利因素,有效地防止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

1.父母要尽量亲自教养孩子

孩子与父母在一起能得到强烈的心理满足,因此,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是最理想的原生家庭模式。隔代抚养的孩子比较容易受到溺爱,而且祖辈的认识和观念有可能跟不上现代社会,也不适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孩子是由其他人代为抚养,则教养人会由于担心教育不好孩子,无法向父母交待,而纠结于责任中,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或过于放松,这些对孩子的教养都是不利的。最理想的还是父母亲自教养孩子。

2.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

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和行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平等、相互爱护的。孩子生活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会感到自在和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3.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养孩子的首要任务

现在有不少家庭认为教育就是知识学习,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认为,家长应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知识积累,要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倾向,就要及时校正,以便尽早地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工作规程;社会主义建设;便利;核心内容;主要任务

【Abstract】Suggest that "the kindergarten is that parents feels at ease participating i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oviding convenient conditions " , not only so-called at the same time in "kindergarten job directive rules " , push down the market economy law, parents spends money giving a child the entrance kindergarten , have authority to enjoy first class of service also right away.

【Key words】Kindergarten job directive rule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Facilitate; Core content; Major task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46-01

当前幼儿园在对孩子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尊重幼儿以孩子的发展为主体,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个性,并利用各类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早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力求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家庭教育中却仍普遍地存在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的问题和误区:如家长普片存在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忽视全面发展;溺爱,保护多,包办多,过高期望,有些幼儿园也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家长,导致在幼儿早期教育上违背了规律;随意性大,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方向;重生理、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还有家长之间在教育孩子上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问题与误区的存在既限制了家庭教育优势的发挥,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在家庭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难度更大,对家长的要求更高,必须对其进行指导。

一、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即通过我们幼儿园不定期的家长学校、家长会等结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宣传与介绍,帮助和指导家长,使广大家长在树立了正确的家教观念的基础上,根据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科学育儿。其核心内容有两方面。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家教观念又影响和制约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所以,在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方面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如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等。

(2)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看待孩子,在对孩子适度而合理的期望中找到适合儿童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

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和评价孩子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的家长把孩子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一般表现看成是特有的奇才;有的家长则对孩子已显示出来的天赋或特长视而不见;较多的家长则容易简单地从孩子会背几首诗歌、会数多少个数、会算多少道数学题、来评价孩子的聪明与否,甚至以此来决定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等等,或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小小年龄学多少知识,写多少字,孩子哭闹反抗,有些脾气暴躁的家长不是打就是骂。

这样做对孩子的危害性我们老师是知道的,在今天的家庭教育别是那些来自农村而生活在特区城市经济收入低,孩子多的家长,经常会因为工作或对其他的不满把愤怒发在孩子的身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去引导家长正确全面地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创设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孩子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幼儿园除了家长学校、不同的讲座对家长培训外,我们老师还针对问题对孩子的家长一一走访,与家长推心置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与家长沟通、探讨、研究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家庭教育,最后我们班级的家长被我们老师一如既往的工作责任心所感动和我们老师达成了共识,使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改变了教育观念,形成了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特点的家庭教育模式,做好每位家长工作使每位家长都能够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也是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二、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即通过教师与家长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和不同水平上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体化,其核心内容包括:

1、幼儿教师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家长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教师与家长因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才临时结成一种特定关系。而这种密切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双方良好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师家长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感情基础。

因此,教师应做到两点:一是能够不受幼儿本身的原因或问题和幼儿家庭的金钱、权力、地位等因素影响,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二是能够用客观、准确、家长易于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有关孩子的教育教养问题。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与理解。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48―01

不知从何时起,“女汉子”一词悄然流行,很多女性都以其过人的能力和智慧赢得这一美誉,甚至在学校乃至幼儿园,对于较猛烈或能干的小女孩,也会得到老师“女汉子”的称谓。与之对应的“伪娘”现象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男性性别特征不明显,或各方面落后于女性,都会让人不自觉地认为其不够爷们,甚至被冠以“娘娘腔”的称呼。相较于“女汉子”,“伪娘”则完全是贬义的称谓。

我从事的是幼儿教育,近年来通过对孩子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在幼儿时期,尤其是刚入园的宝宝,男孩相较于女孩,已表现出多方面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事例一:开学初的统一体检,孩子们要抽血化验,很多刚入园的宝宝们都很害怕打针,但在实际抽血时,女孩大部分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忍住眼泪,坚强地完成,相反大哭大闹的都是男孩子,有些甚至根本拉不到医生跟前。

事例二:刚入园的小宝宝都有“分离焦虑”,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大部分都会哭闹,但相对而言,女孩子适应性好一些,适应时间也较短,而男孩子则哭闹更严重,有些甚至有踢打老师、破坏东西等暴力行为,且长时间不能适应。

总体来说,刚入园时男宝宝较女宝宝就已表现出以下问题:体质弱、胆小、怯懦、规则意识及动手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随着学校教育的强调注意,到大班时期,这种差距会逐渐缩小,男孩子的好动竞争敢冒险等性格品质才会逐渐显现。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观察对比和与老师们的交流了解,以及对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在入园前的男孩问题大多来自于家庭教育。

二、男孩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

1. 重男轻女思想。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对于“生儿子”还是有一种骨子里的重视和荣耀,虽然计划生育实施了很多年,男女平等也一直在提倡,大部分家庭对于生男生女都表示没有差别,但对于孩子出生后的养育,男孩明显优于女孩。很多男孩在家庭的过度保护和娇惯下极易形成任性、霸道或者胆小、怯懦的性格,而且注意力、坚持力、动手能力都较弱。

2. 隔代教养方式。隔代教养是现下我国最为普遍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祖辈对孙辈本就偏宠有加,而且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对孙子更加疼爱娇惯,极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过度的保护和不应有的替代。在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上都比较传统和固执,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孩子的习惯、品质培养,甚至很多爷爷奶奶认为教育是上学以后的事,错过了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2. 父亲陪伴不够。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幼儿在较小的年龄段,都更多依赖妈妈或爷爷奶奶,或许因为性别原因,很多爸爸在孩子小时候没有足够的耐心陪孩子,尤其在0~3岁这个年龄段,孩子还不能独立做很多事情,每一项生活技能的培养,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需要家长极为耐心的陪伴和引导,这方面爸爸总是弱于妈妈,加之男性工作都较忙,这也成为疏于管孩子的正当理由。很多男孩在父亲作为男性家长的引导中较为缺失,更加会造成性格上的畏缩和胆怯。

三、纠正男孩性别教育问题的对策

1. 坚决纠正“重男轻女”思想。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坚决摒弃掉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对男孩和女孩一样对待,尤其要改变老人对于“孙子”的热切期盼和过分关注,无论孩子性别如何,都要保持相同的教养态度,让老人意识到这对孩子漫长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唤起父母责任心,更改祖辈教养方式。老人可以帮忙,但要适当,否则家庭成员教养态度的不一致,如父母要求严格,但爷爷奶奶太过娇惯,反倒容易造成孩子一人两面的不良品质,更容易养成一身坏习惯,随着年龄增长,更加不容易纠正。

3. 加强父亲的陪伴和引导。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男孩,在他要成长为男人的生命历程中,“父亲和父亲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持久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亲角色”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象征,象征力量、规则、权威;“父亲角色”还是一种言传身教,父亲用自身作为儿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标,激发儿子成长的动力,用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增加父亲的陪伴,对男孩性别特点的强化非常关键。

第5篇

关键词: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不少家庭面临着“二胎敢生不敢养”的难题,父母也开始反思自身在子女抚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策略已不合时宜,父母双方出现教养分歧等。2015年,教育部更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亲职教育,即“协助父母获得称职父母角色的经验,同时亦包括协助那些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使他们做好准备,能更有效地担当父母角色” ,逐渐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之一,其中,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模式备受热捧,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模式简介

一般来说,亲职教育的实施方式分为大众媒体、个别咨询和团体形式,其中较为成功的亲职教育模式大多采用团体形式。团体形式包括读书会、家长经验分享会、班级教学、家长会和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等。调查发现,在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中,家长经验交流会和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2]。相比较而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包括角色扮演、团体游戏、分组讨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克服了读书会等方式内容枯燥的弊端,充分调动家长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开展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一般由8-12人组成父母团体,每周举行一次,每次2小时,大约持续8-12周。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且循序渐进的流程,按照热身活动、主题演练及总结活动三个环节依次展开。课程活动依照固定的主题进行,并且要求父母课后完成家庭作业,如: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或完成学习心得报告等。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旨在让家长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并形成团体共识和规范。学员互动和亲职教育的成效有间接的关系,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训练的成败[4]。因此,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初,建立起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家长形成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的意识在营造团体动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无论是首次培训的人际破冰主题活动,还是往后每次培训前的热身活动,都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围绕相关教养主题开展的开放式讨论、团体竞赛游戏、动态热舞、家庭愿景彩绘以及引导式幻游等。

(二)主题演练

这一环节是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核心部分,同样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经验分享等形式,目的是让家长借助亲身体验,激发教养反思,学会自我改变,从根源上自主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为例,导师提供案例:“铭铭和好朋友嘉嘉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后,铭铭把口水吐到嘉嘉身上。铭铭不仅拒绝向嘉嘉道歉,还对妈妈撒谎,否认事实。”并轮流邀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铭铭、嘉嘉和铭铭妈妈,分别体验在不同应对策略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问题行为的纠正成效有何区别。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呵斥孩子,甚至体罚孩子。但是,孩子可能既不清楚被打骂的原因,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且,亲子间的关系也可能将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处理重点应该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以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他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如何改正。同时,还应该引导其学会自我反省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角色扮演是一项改变人的观念行为的有效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分组讨论和经验分享等活动形式也同样具有角色扮演形式的效果,让家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激发对以往教养行为的反思,达到练习沟通技巧,提高教养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

(三)总结活动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导师一般以温和的活动结束当次训练课程,例如导师梳理归纳当次主题的要点和沟通技巧、团体答疑、引导家长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当次主题、导师针对当次主题布置作业等。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注重在家庭作业环节对家长进行当次主题内容巩固。一般来说,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亲职教育材料、预习下次主题内容和当次主题实操。主题实操旨在鼓励家长把握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探索实践,及时对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巩固演练,并在实际演练中不断改进。

三、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须注意问题

第一,虽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具有实践价值,但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P.E.T.课程过分注重技巧,忽视了父母教养的本质,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S.T.E.P.课程存在隐蔽的权力使用等问题。此外,现时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大多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外国情和教养方式差异可能会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增加父母效能训练实施的难度,影响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对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进行去粕存精的修整。

第二,如前所述,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成败。廖永静强调,团体领导者是团体动力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团体进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导师需要时刻察觉团体的动力和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轻松、值得信赖的环境。因此,开展父母效能训练前,对导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第三,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以幼儿园为主要载体,在有限的社会支持下,家长可能会因为受到时间、空间和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参与到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这不仅导致父母效能团体训练难以广泛地面向全社会家长开展,更有可能会阻碍我国亲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应尽量做到家庭、学校和社区有机协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社会支持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是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YQ201516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fsyq201403)和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编号:pdjh2016b052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台湾国立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学[M].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2.

[2]许璐颖,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3]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4]林家兴.哪些因素最能预测亲职教育团体的效果[J]. 教育心理学报, 2010, 41(41:4):847-858.

[5]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第6篇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未有定论。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作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张承芬,1997)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环境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初,Be1Sky提出了家庭系统的观点,而详细阐明家庭系统观点的代表人物是Minuchin,他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提出家庭是由复杂的、多个相互依赖的亚体系构成,且只有把每个亚体系放在整个家庭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但是真正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则始于1981年家庭环境量表(FamilyEnvironmentSeale)的问世。该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Moss和B.Moss于1981年编制的,它将家庭环境分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10个因子。

    国内对家庭环境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国内对家庭环境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家庭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的各因素因子,主要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十个因子,硬环境包括父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等。

    (2)将家庭环境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包括家庭结构、成员文化、思想素质、家庭关系、职业、经济等。隐性环境也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关系研究性、控制性十个因子。

    本文认为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家庭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以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和气氛的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与影响。

    3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虽然很多研究表明,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引起种种紧张和不安,带来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比如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同时导致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但这种影响对于儿童更大。对于幼儿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父母表现、传达给幼儿,也可以说家庭物质水平的高低对幼儿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相对于经济水平来说,幼儿物质生活环境的创设,比如墙面、花草等,对孩子心理影响更大。

    3.2家庭教育精神环境

    3.2.1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在关系融洽、成员心情愉快的家庭中,幼儿也会感到愉快、安全。在情绪表现上比较稳定,“不随意地发脾气”,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行为表现上,由于心理压力小,则表现得开朗、好奇心强、爱探究,而较少表现出退缩与焦虑。相反,在家庭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总笼罩着一层阴云的家庭里,幼儿在情绪表现上变化比较大,消极情绪较多,“常发脾气”;在行为表现上,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提心吊胆怕受到惩罚,或表现得急躁暴戾、易激怒、易攻击,或表现得孤僻、冷漠、退缩,从而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3.2.2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不同学者对教养方式的划分不同,如鲍母令德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性、专制型和放任型,但一般人认为有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给孩子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专制型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利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事实上,长期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他们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溺爱型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行为品性。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会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3.2.3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其教育观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看问题也较客观、全面、理智,在对待子女与自己的关系上,能够“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而能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有调查显示,在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中,有一部分家长教育观并不正确。这说明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其正确教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响。

    4家长如何正确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与方法。本着“民主、宽容、自由发展”的教养原则,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以理服人,对鼓励与惩罚的运用要合理恰当。

第7篇

关键词:学业失败;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42-01

学业失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学业失败是指外界(包括社会、学校、家庭)认为该生学习成绩不佳,以及自身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佳,可以是各科学习成绩不佳,也可以是某一学科学习成绩不佳,还可以是某一学科某一时期学习成绩不佳。

隐性学业失败是指未能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的潜能,因身心障碍,环境不利等原因而导致学业迟滞。

经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业失败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亲自沟通、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态度。

一、父母的职业类别

调查表明在家长不同职业类别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明显的差异,知识分子类职业的父母,他们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父母的子女,干部类职业父母的子女成绩高于工人和农民类职业父母的子女,学业成绩处于最低层的是农民工职业类父母的子女。父母职业类别为农民工的子女学业失败学生占大多数、农民职业类别的占较多的数目。农民和农民工长年在蔼为生计奔波,很少关心到子女的学习和成长状况,使得家庭教育和家庭学习氛围缺失,影响到亲子交流和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孩子基本是在自然状况下成长的,孩子随心所欲,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总免不了走弯路和走叉路,在学习和行为上总是散漫无目的,在学习上缺乏合理有效的指导,行为上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厌学或着不学无术,渐渐地造成学业学业失败。

二、家长的文化程度

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往往与了解掌握家庭教育有内在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因此家长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具备教育子女的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技巧。

经过调查显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多集中于初中阶段,还有一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较少。家长的低文化程度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家长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的其子女的学业失败的比率较大。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下,并且很少学习家教知识,缺乏科学育人的理论。他们不能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学习气氛,不能对孩子的学习给予较好的指导,没有有效的方法教育子女,常常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家长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由于方法不当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多数家长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成长缺乏系统的规划,家庭教育随意性较大,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学习过成不闻不问,因此在家庭教育上表现出更多的盲目性。家庭教育落后,在相同的学校教育条件下孩子显得无助,在学习上力不从心。

三、亲子沟通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也指子女如何养育对待子女,反过来子女又是如何对待、认识父母的这样一种互助的社会关系。”①“亲自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因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亲子关系往往比某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来的更重要,在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中亲自关系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水平。”②良好的亲子关系总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彼此的亲切接触容易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对孩子的动机、态度、情绪、性格产生重大的影响,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与父母情感相容就会产生事半工倍的教育效果。

农村家长77%的缺少对孩子心里特定和需求的了解。一些家长一味的只是要求子女,要他们学习再学习,给孩子面前摆架子、下命令,对子女缺少尊重和关怀,很少利用机会和他们谈心沟通,双方的思想交流缺乏正常的渠道,而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指责,甚至打骂。这样家长的教育影响力变小,这样代沟现象、逆反心理、学业不良、厌学、逃课、辍学是不可避免的。

四、家长的评价

经调查,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主要有如下: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和班里的排名而不重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对孩子的批评多,鼓励少,不观注学习成长过程,一旦出现出现的错误,不是责备辱骂,就是拳脚相加。久而久之对孩子失去信心以致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家长不恰当的评价使孩子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还会变的畏手畏脚,毫无生气,认为自己不够格而深感苦恼,无法使其创造力发挥出来。

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想学好的,不好的东西总会使孩子感到难受,不过他们不善于将自己的恰当地力量用到正确的方面,教育父母应当帮助他们走上正确地轨道,让孩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们好的方面.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冷嘲热讽,甚至打击,孩子就会感到无限的孤独和自己无用﹑不够格,就会感到无限的悲哀和绝望于。

五、教养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在学业失败家庭学生中父母更多的使用放任型和溺爱型教育方式。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网络成瘾行为

引导高中生正确使用网络,预防网络成瘾,家庭教育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市区2所高级中学,高一至高三年级8个班的305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答卷303份。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48人;年龄分布在15至19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采用是采用岳冬梅等[1]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网络成瘾自测量表,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K.S.Young[2]修订的《网络成瘾自测量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成瘾行为结果与分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性别、年级比较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行为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有显著差异,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年龄越小,网络成瘾行为程度就越高,出现低龄化趋势。

高中生正是面临人生诸多选择与压力的阶段,当他们不能适应现实的生活环境,或是无法满足长辈们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时,易于形成网络依恋。

(二)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结果与分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程度与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这些教养方式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程度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这个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父母的教养方式越倾向于情感温暖、理解,则越不容易引起高中生网络成瘾的行为问题。

说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如关爱、理解是高中生共同的需要;而过于严厉、过于溺爱,缺乏尊重等消极教养方式使孩子自信心、自控力减低,易沉迷于网络。

采用阶层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共解释了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30.8%的变异。

从家庭结构类型分析来看,单亲型、再婚型、寄养型、隔辈型和留守型缺失家庭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有显著影响。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单亲随父亲、再婚随母亲、隔辈随外祖父母和寄养随亲属型家庭的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些缺失家庭的父母缺少对子女的监管,使孩子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因此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转向网络寻求安慰。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如叶峰[3](2006)认为在留守家庭中,亲子沟通受阻,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李星、李红浪(2005)[4]认为隔代教育下的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祖辈老人教育方式不当,使孩子产生自卑、冷漠、逆反等心理。

三、研究建议

1、采取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防治高中生网络成瘾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讲究方法,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应采用情感温暖理解及保护方式,避免干涉、惩罚和拒绝等方式的使用,一味地采用消极干涉、惩罚和拒绝等措施,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民主型家庭的父母"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等。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认定自己有能力、有吸引力而感到愉悦,能正确对待网络,而较少沉迷于网络中。

2.父母要树立良好形象,对上网行为给予正确的指导

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高中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要使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作为家长的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对高中生上网行为,不能强行禁止,而是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可以给孩子制订一些约束的条件,比如可以采用订立契约的方式来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这样既可以培养其自律意识,也学会守时、守信、守约。

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多进行课外活动

禁止孩子使用电脑并不现实,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应增加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兴起,时时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教育他们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给他们提供做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减少他们对虚拟网络的依恋。

参考文献:

[1]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 [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第161页-165页

[2]Young K. S. Internet addici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6,131(8):237-244

第9篇

论文摘要: 提及孩子成才问题,人们会立即想到学校的重大作用。孰不知在成才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会说会跑,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幼儿时期, 孩子连父母的说话、走路姿势都在模仿,当孩子长大一些,则受父母的思想、行为、处世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育人观,往往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使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儿童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加取舍地去接受。因而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印痕。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和睦美满对幼儿形成健全的性格有种特殊的作用,幼儿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他会感到一种安宁,更有利于健康性格的成长,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父母会离异,这样就会形成单亲家庭,不同性格的父母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不同,对幼儿的控制程度也不同,现根据父母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控制程度将他们分为以下几种:威望型,独断型,放纵型,忽视型。 

1、父母威望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对幼儿高度接受又严格要求的父母属“威望型”:他们有威望,但不独断,也不过分放纵幼儿,其行为有利于幼儿积极的情绪,社会认知的发展。 

2、父母独断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许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的缘故,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采取了独断的方式,忽视了孩子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的因素,对孩子要求严厉又在情感上排斥,他们是武断、粗暴的,并且对孩子的需要缺乏反应性。独断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环境毫无控制,也从来得不到什么满足,他们通常感到拘束和愤怒,但慑于敌对的环境而不敢表露,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不愉快,对压力很敏感,缺乏目标。在独断方式教养下的幼儿,通常自卑,易激动,缺乏目标.。 

3、父母放纵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形:当孩子因某种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以各种方式胡闹,甚至躺倒在地撒野时,父母没有加以制止,反而无条件地满足他。然而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顺从、宠爱会一次次地滋长孩子的坏习惯,也许他们认为,孩子的要求他们是能满足的,因为他们是孩子,孩子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同样因为他们是孩子,然而,有朝一日,他的要求不能满足,那将会是怎样?尽管他们与孩子有着挚爱的关系,但他们极端的放纵和无约束的纪律要求,以及对孩子自由地表达冲动的鼓励,都与孩子的缺乏控制和冲动行为的发展相关联,他们认为这些冲动的自由表达是健康的,合理的,而正是这种观念纵容了他们的孩子。所以,在宽容、放纵型父母教养下的幼儿性格一般表现为冲动、攻击型儿童,对成人反抗,不顺从,缺乏自控,专横,冲动。 

二、家庭结构的完整性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家庭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 

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自闭和自卑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成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完全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裂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疏远,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自卑自闭的特征。 

2.自我评价偏低 

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自我责备、自我鄙视,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3.焦虑和抑郁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易产生恐惧心理或抑郁、焦虑情绪或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的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 

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或家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4.妒忌和逆反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往往不容易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就容易导致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却异常渴望被他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由于家庭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 

三、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家长在教育态度与方式上稍有放纵或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不良后果。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教育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艾森伯格研究认为,长子或独生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最小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视,其性格发展越倾向自信、独立、优越感强。如果其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苏联一位心理学家对同卵双生子的姐妹进行研究,发现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妹妹较为顺从、被动。经了解,在这对双生子出生后,她们的祖母指定一个为姐姐,一个为妹妹。从童年时起,姐姐就担当起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所以形成了前面所说的性格特征,而妹妹由于被照顾和保护,就形成了依赖、顺从的性格特征。 

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应。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智能。这样的家庭就会始终充满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从而健康而活泼地成长。 家庭物质条件好,并不等于心理环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例如,家长的性格、兴趣、才能以及情绪状态等,时刻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影响着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有健全的品格,爽朗、乐观、豁达,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充满欢乐;如果家长对生活充满热爱,兴趣广泛,勤于学习和钻研,那么这个家庭定会充满学习的气氛;如果家长有音乐、美术方面的才能,那么这个家庭则会充满艺术的气息。无疑,这些对塑造孩子的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家庭的心理环境如何,还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能力的高低和对子女的态度。父母若有较强的鉴定、教育能力,那么教育方法就易为子女所接受,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处理好。反之,父母教育能力低,平时不会管教,那么出了问题便会束手无策,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打骂孩子,这样的家庭气氛肯定会很紧张。 

参考文献: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 杨善堂.两代人家庭与三代人家庭独生幼儿心理发展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 . [5]杜召荣.家庭教育与孩子性格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99,(02). 

[6] 邢胜巧,田红英.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引导策略. 

[7] 席广辉.家庭教育是丰富多彩的[j].家庭与家教,2002,(07). 

[8] 付崇苗.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02) 

[9] 印小青.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10). 

第10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家庭结构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仅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气氛,而且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亲子关系一直是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父母与亲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更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青少年期亲子关系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其他关系及家庭的幸福及稳固程度,进而成为影响社会的安宁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存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

二、亲子关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类型与现状

(一)亲子关系的类型。

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分类主要有五种,大部分主要是依据测量选取的量表来划分的。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通过因子分析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类,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研究结果表明,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民主型则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郑希付将亲子关系分为六类,即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型、冲突型、泛爱型和亚平等型。

调查研究表明,民主型的亲自关系是青少年良好的亲子关系。从教育理论说,它是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父母与子女民主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民主型家庭的子女具有安全感、健康、外向,具有创造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强等特点,这也与我们当代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亲子关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现状。

在各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人们思想的分化越来越表现出多极形式,道德判断正处于一个质的分化时期,少年儿童社会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亲子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家庭结构变化,亲子互动发生改变。

当前,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与非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主干家庭相比,其具有最基本、最简单及无重复的特点。亲子互动成为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加重了相互之间的心理依恋。一方面对孩子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过大,期望过高,家长与孩子交流大都首先关心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这很自然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另一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孩子正确的角色认识,使其难以接受父母的正面教育,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2.传媒时代的到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淡漠。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媒介以空前的速度大量进入家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电子媒介广泛地进入家庭,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中国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表明,尽管有96.5%的孩子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与父母谈话,而实际上亲子之间“经常谈话”的仅为50.8%;而且77.9%是就事论事地谈孩子的“学习”问题。难怪同一调查显示,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和“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36.6%和48.2%,都没有超过半数。而在孩子谈到最烦恼的事情中,涉及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高达32%。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3.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儿童的自主意识增强。通过电子媒介,孩子迅速了解了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知识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家长了解得更多,他们往往对家长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现代的少年儿童已经不再是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下顺从听话的孩子,他们通过耳闻目睹和各种媒介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也了解了自身权益。在家庭中家长说了算的传统已经不被现代的孩子所接受,他们渴求与父辈之间的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更替中,亲子关系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心理上相互理解是当今亲子关系的主流。

4.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对亲子关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个体尽可能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一种现代化国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父母的影响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而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要把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并作为主线一以贯之。

三、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而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方式。还有不少父母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方法教养子女,亲子间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致使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和问题行为日益增多。因此,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敬和坦诚沟通的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对比,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平等相处。

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静态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的自然角色关系,另一种是在后天交往中形成的家庭社会角色关系。自然角色是天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但家庭社会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父母与孩子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决定了各自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规定了互相对待的态度。

首先,由于亲子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殊性,在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眼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可改变的,使得许多人从不认真思考亲子关系有何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问题。其次,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是长者,在一定时期内其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各种能力远远超过孩子,在认知性的交往中占绝对的权威地位。所以很多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支配性的地位,再加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把孩子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过分要求孩子,过分保护孩子。再者,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于父母交往的方式、内容等也有不同的需求,常年一贯地采用同一种教养态度和方式,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得亲子之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疏离、不信任或畏惧,甚至矛盾冲突等。

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家务劳动、消费、隐私等方面,还是在交友、子女的学业、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等方面,家长都应当转变传统的家长制观念,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子女相处,子女也应尊重和理解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树立正确的亲子交往观念之后,家长和子女之间还必须有一定的沟通时间作保证。人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是由人们之间的沟通的多少来决定的,要形成密切的关系,就必须用较多的时间沟通。父母不能以工作繁忙或孩子功课紧张,怕影响孩子学习等理由减少甚至不与孩子沟通交流。因为沟通交流是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才可能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必须消除或尽量减少由于代际差异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做到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各种问题的看法、性格、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方面,相互主动协调代际关系。

(三)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专家研究发现,子女情感上的忽视多半是由于父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心理不健全。在家庭中亲子间的情绪往往是最难自控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充满成功的期盼和严重压力的父母往往把委屈和不满向孩子和亲人宣泄。处于更年期的父母的情绪常常不稳定,青少年具有思维的独立性,然而较片面,情绪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希望摆脱父母的管教,渴望独立,亲子矛盾冲突,处于“亲子关系危机期”。当孩子顶撞父母,或使父母失望、束手无策时,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或冷漠或粗暴,这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父母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一要更新自己陈旧的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二要学习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一系列方法。

(四)改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状,重视发挥父亲的教子作用。

据了解,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角色观念的影响及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父亲感到工作、挣钱的重要与紧张,并对父亲教育子女的作用缺乏认识,将教育子女的事全推给母亲,或是以父亲应充当“严父”,即采取板着面孔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无视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疏远父亲,父亲由此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利。

(五)建设良好亲子关系,既要发挥父母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青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

父母是成熟的个体,是教育者、监护人,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在亲子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起主导作用。调适、建设良好亲子关系,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然而,绝不可忽视发挥青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理论的引入,研究者已认识到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亲子双方的各种态度和行为有着相互的影响。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重视亲子关系的改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郑希付.良好亲子关系创立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

[2]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廖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雷历,王争艳,李宏利.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0,(6).

[5]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2).

[6]付明弘,.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3,2.

[7]李丹.浅谈新形势下的亲子关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4),7,2.

第1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单亲家庭;幼儿;幼儿教育

所谓单亲家庭幼儿教育,是指在离婚、分居或丧偶等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主要由幼儿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等承担。其主要特点是:在家庭中进行、非定时性、个别性、随意性、偶然性和无定规性等。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幼儿社会教育有所不同,幼儿社会教育主要在收托3岁以上幼儿的幼儿园里进行,其主要特点是:由教师承担,集体性、定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表现〔1〕。

一、单亲家庭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教育环境是由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社会教育环境共同构成,而在单亲家庭中,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给一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致使一些幼儿的性格容易产生偏差。

(一)幼儿的性格出现缺陷

在单亲家庭中,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完整,所以很难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的人因为草率结婚而没有家庭责任感,孩子尚且年幼却要离婚,甚至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经常争吵,给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案例1:瑶瑶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无法一起生活下去了,离婚前不断争吵瑶瑶的抚养权问题。妈妈想瑶瑶跟在自己的身边。而爸爸想瑶瑶跟着奶奶,奶奶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她。有一次放学,妈妈和奶奶同时来接瑶瑶,两个人都要抢着接瑶瑶回家,把瑶瑶一个人拉扯在中间,瑶瑶满脸的委屈和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见状,连忙走过去抱住瑶瑶,并告诉瑶瑶的奶奶和妈妈不要当着瑶瑶的面吵架,有什么事情私底下好好地商量,说完老师便带着瑶瑶去玩游戏。如此反复争吵,最后商议的结果是瑶瑶一段时间跟着妈妈,一段时间跟着爸爸。在我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这无疑将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时无法接受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便感到闷闷不乐,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孤僻,甚至可能变得自闭。一些人在离婚之前总是不停地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天生活在恐惧和忧虑之中,没有安全感。还有的单亲家庭的幼儿往往容易给自己设限,认为父母婚姻的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将一切的不如意都归因于自己的不好,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内疚、自责、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幼儿的问题行为愈发突出

幼儿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和普通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问题行为可称为“不正常行为”。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致使一些幼儿的问题行为愈发突出,并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单亲家庭的幼儿缺乏父母完整的爱,缺乏安全感和父母的正确指导,容易产生盲目性的行为。据调查,幼儿的问题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社会问题:表现为好打架,爱争吵,扰乱别人,嫉妒,不能与别的幼儿友好相处,好炫耀,爱吹牛,有破坏等。

2.个性和情绪问题:表现为任性、自私、固执、娇气等,且女孩多于男孩。

3.生活卫生习惯问题:表现为睡眠、吃饭困难以及不讲卫生、不准时入园等。

4.学习问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言语障碍,学习无信心,阅读困难等〔2〕。单亲家庭幼儿的问题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和不良的家庭氛围所引起。父母离异或者是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将使幼儿变得脆弱而敏感,单亲父母由于自身的烦恼易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为了弥补孩子,便溺爱孩子,从而易诱导幼儿问题行为产生。而家庭的不良心理与生活氛围是造成幼儿攻击、多动不安、孤僻焦虑等行为及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的性别角色出现混淆

单亲家庭中的幼儿由于长期与父亲或者母亲生活在一起,其性格慢慢地便会倾向于父亲或者母亲的性格。父亲往往呈现勇敢、坚强、果断的形象,喜欢带着孩子做一些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而母亲则往往感情细腻、做事认真、性格温柔。男孩如果没有父亲的影响,而完全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往往缺乏阳刚之气,在会表现出懦弱、胆小、依赖性强等性格特征。女孩如果缺少母亲的爱护,在生活中处处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容易养成大大咧咧的性格,缺乏女性的细腻、温柔之美。

(四)幼儿的学习出现障碍

幼儿学习障碍指幼儿在获得或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及算术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困难,与幼儿的智力发育、遗传因素、脑器质性损伤、躯体疾病、精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3〕。在单亲家庭中,除了部分幼儿可能是由于先天疾病造成智力等其他方面的障碍以外,大部分幼儿出现学习障碍同样是由于单亲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或者是幼儿缺乏母亲或者父亲的关心与爱护。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更容易出现极端,有些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便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焦虑或反抗情绪,而有些单亲父母过分的放任则会使幼儿变得愈加任性顽劣,以至我行我素。单亲家庭的家庭关系不完整、不和睦,常常使幼儿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而使学习出现障碍。

(五)父母溺爱幼儿

溺爱指过度的宠爱、迁就、姑息子女的态度,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4〕。在单亲家庭中,为了弥补婚姻失败带给孩子的伤害,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往往更加疼爱孩子,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因为宠爱孩子,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事事包办代替,结果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丧失自信。有的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过分注意孩子,处处以孩子为中心,给予孩子特殊照顾。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母轻易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以至使孩子养成骄横、任性的性格。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任务,它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应该关注三个主题:一是关注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强调对幼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这一层面主要包括了自豪感、兴趣与喜悦三个方面;二是关注幼儿的正向人格特质,强调培养幼儿“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格特质,这一层面包含了责任、乐观和毅力三个方面;三是关注幼儿的积极他人关系,强调培养幼儿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组织系统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关怀、合作与感恩三个方面。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保障单亲家庭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积极的组织系统既包括建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包括健康美满的家庭、和谐的社区、高效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小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们的建立将有利于幼儿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形成〔6〕。因此,国家应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父母责任,为单亲家庭孩子从小接受正常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应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个别困难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给予物质上的保障,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再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失学、犯罪。同时,社会也要高度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建立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解决单亲家庭无能力管教子女的问题,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2.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加强家园共育。良好的园内氛围有助于单亲家庭的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悦,为幼儿树立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幼儿园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单亲家庭的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求单亲父母以身作则,远离不良言行,实行积极的教育教养方式,为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幼儿园应为孩子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园内环境,帮助幼儿尽快摆脱心理阴影,让幼儿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从而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3.教师应积极主动关心单亲家庭的幼儿。对待单亲家庭的幼儿,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正向的人格特质。通过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喜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教师应投入真挚的感情,进行角色替补,从而减少幼儿的问题行为,使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特质。幼儿教师应该怀着一颗慈爱的心,给予单亲家庭的幼儿以父亲或母亲般的呵护,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坚毅品格、责任意识和乐观活泼的人生态度,从而为幼儿树立起正向的人格特质。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单亲家庭幼儿融入团体,多与同伴一起游戏和交流,培养幼儿关心同伴,懂得感恩的品格,帮助幼儿建构起积极的他人关系。

4.家长应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到正确关爱幼儿。首先,单亲家庭的父母应尽力弥补缺失,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单亲家庭既已形成,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人应当在短期的抑郁、消沉、悲痛之后,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勇敢面对生活,以坚强和乐观的态度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一面,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其次,正确关爱孩子,做到不偏不倚,避免溺爱孩子〔7〕。家长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鼓励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用爱的意志磨炼孩子,为孩子树立自信。同时,爱孩子也要有原则,不能一味迁就孩子,对于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绝”。最后,单亲家庭的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正确引导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畸形教育的出现。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单亲父母应与家人和睦相处,避免争吵,并给予孩子充分的爱。

作者:林南强 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梁志燊,霍力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9.

〔2〕邹娅,范文坚.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2(7).

〔3〕郑名.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10).

〔4〕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3).

〔5〕(爱尔兰)AlanCarr.积极心理学〔M〕.丁丹,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第12篇

一、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间互动形成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是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家庭精神环境,与家庭物质环境相对应。家庭物质环境好,当然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但与家庭氛围相比,后者涵盖的范围和对青少年的影响要大得多。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青少年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根据前面所提到的家庭教养方式可知,不同的教养方式随之就会带来相应的家庭氛围。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一般是民主,和谐的,快乐的;而对于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其家庭一般是烦闷的,消沉的。在民主型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比来自其他家庭类型的青少年的行为更加积极,更具反应性。专制型家庭的青少年与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相比,前者能力较低,有更少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氛围,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家庭氛围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氛围的影响。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青少年子女来说,家庭氛围的整体状况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快乐的。尽管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是团结一致的,因此,在占优势的合作、谅解的总体氛围中,不但使青少年学会了与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方法,还使他们的思维意志、交流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促使青少年体格健壮,活泼聪明,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在烦闷、消沉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则很难摆脱不快的阴影。

有调查显示,在父母感情不和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极大部分都有自信心不足、退缩、不合群,甚至神经质等心理不正常表现,有的还会产生攻击。小小年纪的他们因为父母的争吵而长期担惊受怕,没有安全感,缺少家庭的温暖,而造成性情孤僻,处事冷漠。不良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青少年行为放任,自私狭隘,心理脆弱,胸无大志,这些孩子长人进入社会后,往往碌碌无为,少数人则可能危害社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许多有主见、心智良好、比较成熟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几乎都与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关。在家里,他们具有独立的地位,能对各种家庭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家长也非常注意营造平等的氛围,即使有些问题青少年还不足以正确判断,但父母还是让他们发表意见,让他产生表达的欲望。

二、青少年的家庭变化特点及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

青少年大都处于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这是一个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错综矛盾的时期。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各方面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格,也就是具备脱离家长独自生活的能力。孩子在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会自发的努力尝试尽快的向成年人模式靠拢,比如不再向从前那样的依赖家长,并且想快速的脱离与家长之间的关联。这种超过精神年龄的要求和想法,通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叛逆、反抗、不满、焦虑、以及心神不定等情况,而且情绪起伏也会比较大。他们往往会挑战父母的权威。作为家长往往也经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挫折。青少年期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最后亲子之间的互动减少。

这些特点一方面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针对以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家长对青少年实施教育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同时处理好成员之间关系,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给予家庭每个成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并获得应有的尊重,鼓励子女思考,分析家庭内的关系,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心灵,容纳别人意见,协助家庭成员规划个人发展等。

2.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以,在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或者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

3.提高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不会事事如意,挫折和苦恼在所难,要使青少年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和习中各种挑战并能取胜,就得从小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磨练。父母对孩了的事不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经受一定的生活上的饥饿、辛勤的劳动等方面的锻炼和磨练,指导孩子直面挫折,克服挫折的恐惧心理,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放手让孩子到风浪中去搏击,在挫中不断前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