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桥涵工程施工工艺

桥涵工程施工工艺

时间:2023-06-12 14:4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桥涵工程施工工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桥涵工程施工工艺

第1篇

关键词:公路桥涵 台背回填 质量 措施

现阶段,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得到进步,公路桥涵作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工序比较多、操作比较繁琐等特点,其路基和桥涵的连接位置是公路施工控制的要点,它的质量直接影响运营中的桥头跳车问题,而跳车问题对通行的安全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必须对路基和桥涵的连接位置施工起到一定的重视,加强其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公路通行的安全。

一、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主要原因

桥头跳车现象是比较复杂且又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包括很多,主要体现在台背回填材料、路堤沉降、以及桥台类型、桥头搭板、接缝和施工工艺等。然而在上述因素中,台背回填的施工质量和材料控制是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重要因素,在公路施工当中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般在路线的设计中,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作为路基和桥涵重要的连接位置,由于台背回填的工作量比较小,并且操作空间也较狭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容易忽视,质量思想意识较淡薄,回填材料也不符合要求,达不到设计标准。出现桥头沉降差导致跳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造成台背回填跳车以及沉降的重要原因就是台背回填压实质量控制问题。(1)由于在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的位置是在填土比较高,土方量比较集中,工期紧迫并且施工面较狭窄的作业中进行,所以这给施工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作业面比较狭窄以及回填平面形状不规则,导致压实机械难以进行正常施工,因此分层碾压厚度和密实度一般不会达到标准。(2)由于公路施工企业容易忽视对台背回填位置的压实质量,未达到仔细认真的施工,所以就会出现压实度较差,或者是只填不压的情况,从而导致台背回填在自然因素以及行车荷载作用的影响下,出现台背沉陷现象。

(二)台背回填位置是在路基和桥涵的衔接处,所以用于台背回填的材料与台墙应用材料在密实度、强度、刚度以及压缩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桥涵台墙中主要是应用刚性较强的钢筋混凝土或者是坚石砌筑形成的,属于刚性体。但一般与其相连接的路基则是柔性较大、刚性较小的土体填入形成的,属于弹塑性体。由于作用在同一荷载下,其刚度较大且强度较高的材料其塑性变形会较小,相反,塑性材料的变形会较大。在台背回填的位置出现塑性变形相对于桥涵台墙的塑性变形差值达到一定程度时,桥涵台背回填位置的路面很容易出现断裂或者是沉陷现象,从而引起跳车现象。所以,在选择台背回填的材料上需要选用的刚度必须介于桥涵台墙的材料刚度与路基材料刚度之间并且容易压实的材料。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通常桥涵台背回填没有单项设计,并且对回填材料的控制以及检验都不规范,在回填前未进行台背基底的处理,基坑回填也是倾填式,甚至存在淤泥不清理现象,从而导致台背回填位置上密下疏的情况,很难保障压实质量,极易发生沉降现象。

二、公路桥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施工前的准备控制

在进行施工以前,需要根据每个不同构筑物的具体情况来应用填料,并且编制施工控制技术措施。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施工工艺。检测桥涵混凝土或者砌体砂浆的强度能否达到回填设计要求,并且要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台背填土的范围和衔接处理方式,从而避免路基填土和台背填料的连接面出现陡峭的问题。

(二)控制施工的基本要求

(1)对于人员的要求控制。选择专业的施工队对台背回填进行施工,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来编制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要了解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工艺。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思想意识,改善误认为因结构物回填的操作空间狭小、工程量不大从而忽略质量问题。(2)对于原材料的要求控制。应选择可压缩性较小,并且有较强的透水性和压实性的填料作为主要材料,比如砂砾和碎石土等,要求填料的级配要适当。(3)对于施工机械的要求控制。所选择的机具设备可适应回填的操作空间,可以应用重型光轮的压路机以及小型蛙式夯机进行压实处理。

(三)提高施工的质量过程控制

在公路桥涵台背回填施工过程当中,其最重要的两个控制问题就是压实和填筑施工。在压实过程中,其碾压需慢速进行,应用强功率、低频并且大振幅碾压,到没有轮迹时停止。如果发现仍存在明显的空隙和空洞的位置,需要进行补充细料以后再次进行碾压,在碾压的同时必须要同路线的方向平行。需要严格控制碾压的次数是不能少于在试验路段所制定的碾压次数,在碾压时一直到没有沉陷、没有轮迹、没有填料的推移时,达到合格。而在填筑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填料松铺的厚度,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应及时做返工处理。另一方面,路堤填料最大粒径是不允许大于15cm,而路床填料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10cm,在上路床需采用有级配的开山碎石且用石渣细料进行填缝,从而达到密实程度。确保每层表面的平整度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压实的均匀,否则会出现低处压实不到位,导致压实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结论:

在公路施工过程当中,桥涵台背回填质量作为技术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上述公路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基本可以保障路基和桥涵连接位置的施工质量,降低病害的发生。除此之外,作为监控人员与施工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也是确保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所以,公路施工企业在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更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加强人员的培训从而为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宫建平、佟志安.高等级公路桥涵背回填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探讨[J].辽宁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1)

[2]胡继友.浅谈桥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J].四川建筑.2004(4)

[3]陈玉梅.浅谈公路桥涵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J].林业科技情报.2004(2)

第2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质量管理;施工管理;施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national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to the strength of the investment in step by step, makes luqiao business also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d to make progress, rise. Howev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s a backbon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beginning, end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natural bridge engineering for quality, safety, and progress with all the meaning of important. Below the mai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cribe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progress management.

Key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路桥施工的质量管理

1.1.编制施工计划首先,检查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针对设计单位是否严格按照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意图是否与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协调,在技术上以及经费预算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结构是否可靠安全,是否对施工单位有适当的技术要求等等。然后,根据合理的设计方案,结合业主给定的现场条件和地方的要求及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在宏观以及微观上的意见建议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明确项目部和施工队的布置,临时工程系统的布置,各重点工程现场的布置。最后,为保证工程在合同工期内竣工,施工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工程精确到周,分项工程精确到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

1.2.加强重要环节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过渡段施工和控制桥梁裂缝是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过程要着重这两部分施工工艺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坚持面向施工生产、科学决策,有效地组织好科技项目的实施,使科学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解决施工难题,完成向生产力的转化。

1.3.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管理一是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设置桥涵构造物因充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二是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管理,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1)采用灰土垫层处理地基。灰土垫层是用素土或灰土自下而上分层回填分层夯实而成,形成局部灰土垫层和整片灰土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灰土具有一定的胶凝强度和水稳性,质量合格的灰土垫层本身承载力标准值可达到300~600Pa,变形模量或压缩模量可达20~40Mpa。(2)采用排水固结法水使地基孔隙水得到充分消散。排水固结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和真空堆载预压等方法。(3)采用挤密桩复合地基。采用挤密复合地基的方法来处理路基填土,是利用在填筑完毕的路基上成孔,通过挤密作用,使路基土密实度提高,然后在孔内填入材料并振动压实成桩。因为桩的挤密与置换作用,路堤填土的密实度提高,应力减小,路堤整体刚度增大,进而减小了路堤的压缩变形。三是提高台背路堤压实质量。桥台背后填土应当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填土应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压实一层后再铺一层,每层碾压完都要检测质量。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

1.4.控制桥梁裂缝施工工艺管理一是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三是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及合理的养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浇注腹板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1.5.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在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建设施工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监理工程师首先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将质量管理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落实到位。然后,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制定监理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制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最后,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第3篇

【关键词】公路桥涵;工程;质量控制;试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网日渐完善。在现代化的公路桥涵工程中,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技术贯穿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试验检测工作能有效指导公路桥涵工程的各种材料和构件质量的评定,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和建造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和完善公路桥涵工程实验检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试验检测内容及方法

2.1原材料

公路桥涵工程的原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生产桥梁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如砂石料、水泥、水以及外加剂等);其次是各种普通钢筋结构用具(如各种预应力结构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夹具、钢绞线、钢丝、各种型钢以及锚具连接器等);第三是用于公路桥涵铺装的原材料(如用于桥面铺装层的沥青混凝土、用于铺装桥头搭板下无机结合料垫层的各种原材料等)。

2.2桥梁各部位结构尺寸及外观

公路桥涵工程的各部位结构尺寸以及外观是桥梁工程的重要评定指标。在施工过程中桥梁各部位的结构尺寸及外观都是试验检测的内容。在对其进行试验检测时,一般可以使用钢尺、水准仪、经纬仪以及全站仪等对桥梁的放样位置及结构尺寸进行测试,检测的前提是这些所用测量仪器的测试精度以及相关的性能都满足公路桥涵工程的规范要求,对桥梁位置以及结构尺寸的评价也应依据这些相关规范进行[1]。一般采用目测就可以实现对桥梁外观的质量检测,混凝土桥梁表面的蜂窝、平整度以及麻面的深度和面积等都是试验检测的相关内容。

2.3构件混凝土强度、缺陷及承载能力

对公路桥涵的实验检测内容还包括桥梁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结构缺陷以及承载能力等。我们一般可以使用超声法对桥梁结构构件强度以及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是利用超声脉冲在到达混凝土内部缺陷部位时能够发生绕射、散射以及折射等现象引起的超声脉冲的主频、波幅以及声速等发生变化,根据超声脉冲的这些参数的变化即可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缺陷的试验检测目的[2]。如果要对公路桥涵的桩身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行相关的检测,我们除了采用超声法进行检测外,还可以利用反射波法。反射波法进行结构缺陷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势,因而应用也比较普遍,其进行检测的原理是,锤击应力波在桩身混凝土结构缺陷部位能够产生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特征即可实现目的。

我们在对公路桥涵进行试验检测时,不仅要对检测公路桥涵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外观、尺寸等,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其中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包括梁体的承载力以及单桩的承载力等方面。一般可以利用重物堆载的方式对桥梁的梁体进行载荷试验,采用相关仪器如挠度仪、应变计等测定各桥梁梁体各个截面的挠度以及应力等;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测定时,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静载试验,也可以在对单桩的承载力经动、静对比载荷试验的基础上利用高应变动测方法对其进行试验检测,其中以上在进行试验检测时所用到仪器的测试精度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2.4桥梁载荷试验

如果公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是属于大中型的桥梁,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检测,以保障公路桥涵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如果桥涵工程过于庞大,则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有必要在桥梁竣工时对其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此外,如果桥梁工程是属于对破损、老化的桥梁进行加固、拓宽处理的情况,为了对桥梁工程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也常常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试验检测[3]。

根据载荷试验类型的不同可将桥梁的现场载荷试验分为动载试验、静载试验及振动试验等三种载荷试验。对公路桥涵工程进行试验检测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当前针对桥梁工程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复杂,也不断产生新方法、新技术,相关的试验检测人员应不断学习,加强掌握各种检测技术的能力,能够依据其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工作对公路桥涵工程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

3试验检测的任务

(1)明确公路桥涵工程结构的使用条件以及承载能力。如果公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是属于大中型的桥梁,为了评价所建造桥梁的结构性能和施工质量,我们需要对桥涵工程进行试验检测,明确新建桥涵工程的实际承载能力。对于结构较为复杂或者较为新型的公路桥梁结构,根据规范化桥涵试验检测可以详细了解桥涵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的实际情况,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行为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的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留下宝贵的资料。

(2)对公路桥涵工程的承载能力以及使用性能进行全面掌握。既有公路桥涵工程在正常使用期间,由于受人为因素(如因桥梁结构设计施工不科学而产生严重的结构缺陷,或者经常性的超载荷使用而使桥梁破损等)以及自然因素荷(如因受地震、水害、热胀冷缩等而使老化现象严重等),其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会不断的降低。为了保证这些既有公路桥涵工程能够继续安全的使用,则需要对其进行试验检测以重新评估其当前的承载能力与使用性能,这样有助于既有公路桥涵工程改建、加固、限载以及养护工作等。

(3)根据桥梁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研究桥梁构件受力的客观规律。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工程也在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原有的公路桥涵规范则渐渐不能满足当前桥梁建设事业的需要。为了不断完善相关的建造规范,为当前的公路桥梁建设指明方向,我们就需要对公路桥涵工程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桥梁构件受力的客观规律。

4.试验检测的注意事项

(1)如果公路桥梁工程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乃至新桥型结构,都应该对其进行试验检测以明确其实际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2)在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前应先对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件进行相关的试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如果桥梁具有特殊的结构,如连续钢构桥、斜拉桥、拱桥以及大跨径悬索桥等,应在施工各阶段对构件的需受力状态和几何位置进行实时监测。

5.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网已经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新建设的公路桥涵项目中不断采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为保证新建桥梁的工程质量,在桥梁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桥梁工程所用原材料、桥梁结构构件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才能确保公路桥涵能够安全可靠投入到运营。当前不断发展的桥梁事业,需要有不断发展的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才能与之相适应,这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振龙、张灿柱、李克国、苏树营.台背回填种材料的分析[J].隧道机械&施工技术,2008,(02)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软基台;背回填;施工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软基台背回填施工工艺介绍

(一)基底处理

基底加固可以通过强夯施工法来实现,将透水性材料直接填筑在软弱基底上,透水性材料可以选择石渣。通过试夯确定出填筑的厚度,采用先点夯后满夯的办法。点夯可以分两次进行,将第一次与第二次点夯的夯点布置成梅花桩的形式,通过试夯确定夯击次数,强夯能级则为1000kN·m;满夯夯印搭接四分之一,共夯击两次。具体的强夯施工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强夯施工参数表

(二)确定强夯范围与分层填筑

要在桥台桩基施工前将透水性材料填筑在台背以及锥坡范围内,在满足强夯厚度后再进行强夯处理。确定强夯范围为由后台至距离肋板两米处以及整个锥坡基底范围。完成基底的强夯后再进行桥台下部的施工,在肋板混凝土强度超过75%时即可进行台背的回填施工。

(三)分层碾压回填材料要求

桥涵、结构物台背的回填对材料的水稳性要注比较高,比如级配砂砾或碎石等,且材料要与规定的级配相符。填料的最大粒径要控制在50mm范围内,塑性指数不大于12,CBR值至少要为8以上。具体的透水材料级配要求如下表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液限要控制在40以内,塑性指数则控制在10以内。

表2:台背回填用透水材料级配要求

(四)超载预压与预压期的沉降观测

完成台背填筑后要对桥头路基进行加载承压,使得路基下沉稳定的速度更快。具体的加载方式如下:完成台背填筑后用路基本身填筑量的百分之二十超载静压桥头进行预压,且保证超载量布置的均匀性。通常在距离桥台50cm、5m以及10m的位置布设沉降观测点,沉降的位置在路基中线与中线左右两侧10m处。观测时对相邻两次沉降板的标高进行测量,就可以确定出沉降量。在填筑间歇期观测频率为每三天一次,完成填筑后第一个月按每周一次的频率观测,第二个月则为十五天一次,第三个月开始观测频率为每月一次,直到基础固结为止。

二、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B匝道0号台、2号桥25号台与路基结合部为高填方软土路基,处理范围从B匝道0桥台后填筑,碎石范围则由天然地面向后向上至路基顶面,填筑高度为8.42m,填筑过程中预留台背回填长度10.5m;2号桥25号台填筑高度为9.98m,填筑过程中预留台背回填长度12m。

(二)人员配置与施工机具配置

本工程中具体的人员配置与施工机具配置分别如下表3、表4所示:

表3:工程人员配置表

表4:工程施工机具配置表

(二)材料要求与施工工艺

回填所用的是级配碎石,同样可以满足级配要求,压碎值在25%以内,含泥量在5%以内。施工时锥坡填土与台背回填同步进行,两侧回填对称同步进行;分层进行台背填筑,对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压路机无法施工的桥台肋板部位用小型夯具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出10cm;由于路基为高填方软土路基,因此采用强夯工艺以保证其基底处理效果,并分层填筑透水性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以下几个步骤为重点环节:第一,强夯,采用先点夯后满夯的方法;第二,确定强夯范围,当填筑石渣达到设计要求的1.8m高程时开始进行强夯,具体范围由路基到台背2m至锥坡坡角,整个范围均根据上文叙述的强夯工艺进行强夯。第三,分层填筑。填方段台背回填路基要挖宽度1m左右的台阶,每级台阶的高度同样为1m。

在完成强夯后即可进行级配碎石的填筑,把填料按照梅花形状均匀堆放在路基上,注意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出层厚的三分之二,松铺厚度要控制在15cm以内。在装运填料过程中,要保证填料均匀混合,不得出现大粒径填料过分集中的现象。填筑时分层进行,根据水平分层,顺序为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摊铺与堆料同步施工。采用BM220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4公里。第一遍先用压路机静压,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接着再振压六到八次,最后再进行一次静压。具体碾压顺序是由两侧向中间碾压,再从中间碾压至两次,每次错一半轮宽。

(三)超载预压与沉降观测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B匝道桥桥台填筑量为1650方,当台背填筑到路基顶面时再加载330方碎石,均匀堆放直至台后10m的范围内,路基顶面宽度为24.5m,堆高为1.5m;2号桥25号台台背填筑量为2397方,填至路基顶面时再加载479方碎石,均匀堆放直至台后12m范围内,路基顶面宽度为23m,堆高1.7m。工程完工后进行沉降观测,一个月内每周均进行观测,未发生沉降。后续经过九个月连续观测,2号桥25号台台背最终的沉降量为5.214cm;而B匝道0号台台背的最终沉降量则为4.672cm,由沉降观测结果分析,可以确定中基台背回填稳定。

三、结语

上述工程采用了本文所介绍的施工工艺进台背回填,对该工程做长期的稳定性观测,发现经过处理后的台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超载预压前期出现轻微变形沉降,后续该路面竣工后使用未出现桥头路车的问题。由此可见该工艺适用于公路软基台背回填,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玉宝. 桥涵台背回填及处理施工[J].吉林交通科技,2010(3)

第5篇

关键词:合理配置;质量通病;养护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公路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为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从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处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必须做到时刻把工程施工质量放在首位。

1.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 分析 、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合理配置公路工程施工资源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全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3.认真做好试验段的施工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确保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4.适时调整施工机械的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打基础。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地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5.做好公路施工的防洪排水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否则,工程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在自然灾害中尤以水害最为严重,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中若对防洪排水工作措施不力,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订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性排水设施相结合。路基路面施工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始终保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防止边坡坍塌堵塞水沟。对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合理安排桥梁施工次序,主河槽基础应尽量在枯水季节施工,桥梁预制场应建在洪水位以上,汛期施工时,机械、材料、设备用过后尽快撤离现场,减少灾害损失。下雨期间要经常上路巡查,及时疏通水沟,减少路基积水。

6.做好公路施工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点。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7.加强公路工程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公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

第6篇

[关键词]桥涵构造物 外观质量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S215线三岔口至莎车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麦盖提县—莎车县境内,海拔1120-1230m,主要地貌为沙漠、荒漠及农耕区,公路自然区划为Ⅵ2区,即绿洲-荒漠区。路线全长233.616Km,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整体路基宽度28m,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桥涵载荷标准:公路-Ⅰ级,桥涵宽度:桥梁,涵洞均与路基同宽。全线结构物数量多,桥梁59座(包括大、中、小桥和互通、分离立交桥);涵洞/通道613座。

2、桥涵外观质量对质量评定的影响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桥涵构造物外观质量有以下规定:“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面积不超过该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mm”,“混凝土表面无非受力裂缝”等。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施工机械、工艺等因素影响,完成的构造物表面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外观缺陷,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评定。

本项目桥涵构造物施工中,严格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相关要求,全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施工,对混凝土施工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下将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桥涵构造物外观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保证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3材料因素

3.1水泥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采用的大多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少量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致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质原料(主要成分为CaCO3),粘土(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和铁质材料(主要成分为Fe2O3),由于相关原料产地不同、成分各异,各厂家生产出的水泥颜色不一。因此,在施工中,应选择质量好、信誉高、产量保证的同一水泥厂商的水泥,避免因使用不同厂家的水泥而使构造物表面存在色差。

目前,正值新疆交通建设“三年攻坚、五年跨越、建设中国西部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跨越式发展阶段,全疆开工交通建设项目较之以往数量增加较多,水泥等原材料相对较缺。本项目实行严格的材料进场审批制度,选择质量好、信誉高、产量保证的水泥厂商的水泥,从源头上控制水泥质量,并要求在施工中对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次的水泥分开存放,同一结构物使用同一种水泥,避免了因水泥颜色深浅不同,从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3.2骨料

3.2.1细骨料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采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规定见表1:

表1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果深于标准色,应以水泥砂浆进行抗压强度对比试验,加以复核。

通常情况下,由于砂的产地、成因不同,各地砂中杂质不尽相同。本项目地处新疆喀什地区,工程都采用当地的河砂,其最大的问题是含泥量偏大,为7~8%,这种砂如果不加处理直接使用,除影响构造物强度外,外观上会出现无光泽、颜色不一、水印等现象。在施工中要求对河砂进行过筛、水洗,使其含泥量符合要求。

3.2.2粗骨料

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在使用前,要对卵石(碎石)的相关指标进行试验测定,如果杂质含量、坚固性指标不符合要求时,不能采用。另外,要对碎石或卵石进行碱活性检验,尽量避免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以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强度和外观质量。本项目使用的卵石(碎石)严格进行各项试验指标的检测,同时各种规格的卵石(碎石)堆放场地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硬化,不同规格的卵石(碎石)分仓堆放,避免混料,并进行覆盖,避免对原材料造成污染。

4施工过程的控制

4.1模板安装

本项目统一采用标准化组合钢模,桥涵台帽、墩柱、盖梁、梁板预制等部位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混凝土外露面模板厚度≥5mm,旧模板一律不得使用,保证了模板的平整度和刚度。

模板安装时应与钢筋绑扎工作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成后安设。安装好的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以免引起模板变形。模板固定要达到简单易行,既能保证模板牢固,又能保证不会漏浆跑模。安装好的模板要进行全面检查,准确测量高程和几何尺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在混凝土浇筑前保证模板接缝顺畅,尺寸准确,以便保证构造物外形符合设计要求。

4.2模板除锈、刷油

为使构造物表面光洁和易于拆除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表面的浮锈打磨干净,并在模板表面涂抹机油。机油要涂抹均匀,机油用量是刷完后模板表面湿润但不往下流为宜,涂油过多,会污染混凝土表面,涂油过少,对拆模不利。本项目风沙较大,模板涂抹机油后要注意保护表面不被污染,尽快浇筑混凝土。废机油不得使用,否则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影响混凝土外观色泽。

4.3 混凝土浇筑

4.3.1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拌制不佳,除影响构造物强度外,在外观上,将会产生局部松散、蜂窝、麻面、水印等病害。为使拌制好的混凝土颜色一致、无离析泌水现象,有较好的施工和易性,既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规范对混凝土搅拌时间按表2规定执行:

表2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拌制质量和效率,本项目在施工中,各合同段均采用产量在50m3/h以上的混凝土拌和站,并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实现了混凝土集中拌制,充分发挥集约化施工的优势,规范了施工现场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

4.3.2混凝土运输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运输利用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要控制好三个因素:一是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二是确保混凝土不失水,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三是按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严格控制运输时间。规范规定,“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混凝土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浇筑位置的盛器”,“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为搅拌桶几何容量的2/3”。当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出现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浇筑的混凝土构造物外观上会出现蜂窝、麻面、松散、水印等现象。为此规范要求,若产生上述不良现象时,应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添加水泥以保持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

本项目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运输前和浇筑前分别检测坍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保证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4.3.3混凝土浇筑

如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不规范,振捣不科学,常会在混凝土构造物表面产生接茬、蜂窝、麻面、气泡等缺陷。混凝土浇筑要按以下原则进行:(1)混凝土倾落高度以不使混凝土发生离析为准;(2)混凝土分层厚度以不使构件形成接茬为准;(3)混凝土振捣符合下列规定:①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以免跑模。②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其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振动时间应以此为准,振动时间过短,混凝土内气泡未排放彻底,凝固后构件表面有蜂窝产生,振动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振捣要完全,不要发生漏振现象,在棱角及钢筋密集的区域,应采用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具体规定见表3。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在构造物表面形成接茬,应预留施工缝。

表3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用铁抹用力压光(或拉毛),并加盖保护进行洒水养生,确保表面光洁,不出现干缩裂缝。

4.3.4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间应以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强度要求应严格遵照规范规定。模板拆除时应按照设计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如无设计,要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时严禁使用重锤敲击和强扭模板,以免损坏构造物表面和棱角。固定模板的拉杆钢筋,要用电焊切割处理,确保构造物表面整洁。

4.3.5修复

构造物浇筑完成后,表面不免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要对这些缺陷及时修复处理。处理方法是,先将缺陷区域松散部分凿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掺有白水泥的高标号水泥砂浆进行修复,白水泥的用量取决于构造物表面颜色的深浅,砂浆颜色尽量与构造物表面颜色掺配一致(必要时先做试验),凝固后用砂纸磨光。为了粘结牢固,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适量环氧树脂,确保修复质量。

4.3.6养生

模板拆除后,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发生干缩裂缝,要及时洒水保湿养生,并予以覆盖。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条件确定,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若用塑料薄膜覆盖时,要留专人看管,以免因风刮起使混凝土表面失水干燥而开裂。

本项目地处沙漠、荒漠,路线长、风沙大、气候炎热、沿线缺水,年平均降雨量42.3mm,年平均蒸发量2250.7mm,气候极为干燥,给混凝土养生造成了较多困难。参建各单位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在施工中总结并推广桥涵基础水袋覆盖养生、台身养生膜覆盖滴灌养生、预制场安置自动喷淋养护设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5 结论

混凝土外观质量不佳,主要是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导致。施工中只要把好材料检验关、施工工艺关、现场管理关,注重施工细节管理,并积极总结和汲取施工经验,一定能使桥涵构造物外观质量达到“内实外光、尺寸准确、线性顺直、色泽一致”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安全;进度

1. 路桥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1编制施工计划。首先,检查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针对设计单位是否严格按照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意图是否与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协调,在技术上以及经费预算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结构是否可靠安全,是否对施工单位有适当的技术要求等等。然后,根据合理的设计方案,结合业主给定的现场条件和地方的要求及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在宏观以及微观上的意见建议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明确项目部和施工队的布置,临时工程系统的布置,各重点工程现场的布置。最后,为保证工程在合同工期内竣工,施工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工程精确到周,分项工程精确到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

1.2加强重要环节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过渡段施工和控制桥梁裂缝是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过程要着重这两部分施工工艺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坚持面向施工生产、科学决策,有效地组织好科技项目的实施,使科学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解决施工难题,完成向生产力的转化。

1.3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管理。一是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设置桥涵构造物因充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二是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管理,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1)采用灰土垫层处理地基。灰土垫层是用素土或灰土自下而上分层回填分层夯实而成,形成局部灰土垫层和整片灰土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灰土具有一定的胶凝强度和水稳性,质量合格的灰土垫层本身承载力标准值可达到300~600Pa,变形模量或压缩模量可达20~40MPa。(2)采用排水固结法水使地基孔隙水得到充分消散。排水固结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和真空堆载预压等方法。(3)采用挤密桩复合地基。采用挤密复合地基的方法来处理路基填土,是利用在填筑完毕的路基上成孔,通过挤密作用,使路基土密实度提高,然后在孔内填入材料并振动压实成桩。因为桩的挤密与置换作用,路堤填土的密实度提高,应力减小,路堤整体刚度增大,进而减小了路堤的压缩变形。三是提高台背路堤压实质量。桥台背后填土应当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填土应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压实一层后再铺一层,每层碾压完都要检测质量。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

1.4控制桥梁裂缝施工工艺管理。一是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三是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及合理的养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浇注腹板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1.5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在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建设施工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监理工程师首先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将质量管理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落实到位。然后,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制定监理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制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最后,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2. 路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2.1加强现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及培训。项目经理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全体员工进行现场施工安全教育、班前教育、跟踪教育手段,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敲响安全警钟。并通过突击教育、强化教育、版画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个区域、每个角落、每个岗位,提高全员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企业和项目两个层次都应把安全培训纳入项目管理规划,聘请专家授课,采取不同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安全培训的目的和要求。未经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真正解决“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措施乏力”等问题。

2.2机械设备的正确选用与保养。随着施工任务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就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到提前、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3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项目管理者应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将施工现场能滋生事故的隐患,多发性部位经过加工整理抽查出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交叉施工、施工用电、机械吊装、洞口临边等空间部位要进行重点防护。对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发性事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专项治理。

3. 路桥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就是需要将建设工程进度按月(或旬)、季度、年度进行分解,通过使用实物工程量并用实用工程量、货币工作量及形象进度表示,这样将更有利于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者明确对各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首先,项目经理部应从工程开始,便在总体上做好该项目的需求预测,并纳入总体运筹网络。事先预测分析各分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量、需求结构及时间要求。分别绘出需求曲线进行优化。通过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各项目的施工高峰与低谷的时间差,形成较为均衡地总需求曲线。从而对管理和人、财、物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总体上的动态平衡和各分项目之间的紧密衔接。然后,将施工进度可按月、季度、年度进行分解后通过使用实物工程量表示,以便项目管理者能明确对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监督其实施,检查其完成情况。最后,根据实际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施工起止时间、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相互的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如果进度目标越细,计划期越短,就越有利于采取措施纠正进度偏差,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的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执行逐级控制,逐渐接近总目标,最终达到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竣工的既定目标。

4.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成本控制;技术施工;质量;安全;进度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路桥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1.编制施工计划首先,检查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针对设计单位是否严格按照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意图是否与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协调,为保证工程在合同工期内竣工,施工计划中的工作阶段应精确到旬,分部工程精确到周,分项工程精确到日,必要时须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

2.加强重要环节施工工艺管理施工工艺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过渡段施工和控制桥梁裂缝是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过程要着重这两部分施工工艺的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坚持面向施工生产、科学决策,有效地组织好科技项目的实施,使科学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解决施工难题,完成向生产力的转化。

3.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管理

是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设置桥涵构造物因充分考虑台背填方路基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桥涵位置、跨径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

是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管理,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

4.控制桥梁裂缝施工工艺管理一是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5.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在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建设施工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然后,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制定监理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制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最后,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路桥项目施工安全与进度管理

1、路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1.加强现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及培训。项目经理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全体员工进行现场施工安全教育、班前教育、跟踪教育手段,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敲响安全警钟。同时,企业和项目两个层次都应把安全培训纳入项目管理规划,聘请专家授课,采取不同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安全培训的目的和要求。未经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真正解决“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欠规范、安全措施乏力”等问题。

2.机械设备的正确选用与保养随着施工任务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就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到提前、及时掌握各个施工项目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3.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项目管理者应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将施工现场能滋生事故的隐患,多发性部位经过加工整理抽查出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施工技术方案,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交叉施工、施工用电、机械吊装、洞口临边等空间部位要进行重点防护。对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多发性事故,要有预见性地进行专项治理。

2、路桥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就是需要将建设工程进度按月(或旬)、季度、年度进行分解,通过使用实物工程量并用实用工程量、货币工作量及形象进度表示,这样将更有利于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者明确对各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如果进度目标越细,计划期越短,就越有利于采取措施纠正进度偏差,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的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执行逐级控制,逐渐接近总目标,最终达到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竣工的既定目标。

三、施工成本控制与研究

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把计划作为项目控制的目标值,定期把工程进展过程中的实际支出额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控制目标的实施。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为:(1)节约原则。节约就是项目施工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是要积极创造条件,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 (2)成本监督与控制。包括对各项工作进行成本控制,如对设计、采购、委托进行控制;各项费用的审核,确定工程款的支付,监督已支付的项目是否完成,并保证每月按实际工程状况定时定量支付;得出实际成本报告;进行审计活动。 (3)动态控制。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

(4)制定措施并调整成本计划。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分析、咨询和协调工作,使各方面作决策或调整项目时考虑成本因素。对项目形象的变化,如环境的变化,目标的变化等所造成的成本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并调整成本计划,协助解决费用补偿问题。

2、加强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1)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首先,把成本控制贯穿于路桥施工的全过程。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往往偏重于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而现代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注重事前的计划测算,事中的控制调节及核算,事后的分析和考核;其次,完善成本控制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还要对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方案设计成本及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①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可能降低成本。②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分析,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③注重合同控制的作用。合同控制应该是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施工项目质量、进度控制与之密不可分,它是合作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方法。④把握最佳工期成本点,寻求最低成本。工程竣工决算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同样,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防止因误工、返工和返修造成的浪费。

3 加强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1)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首先,把成本控制贯穿于路桥施工的全过程。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往往偏重于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而现代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注重事前的计划测算,事中的控制调节及核算,事后的分析和考核;其次,完善成本控制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还要对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方案设计成本及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建立责任成本管理制。为了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必须把管理人员的绩效与成本指标相挂钩,落实责任成本管理,做到责、权、利清晰分明。

(3)强化施工阶段的成本费用控制。①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占据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控制人工费用对降低成本支出有重要意义。②材料费的控制。③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费用支出,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4)做好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分析工作。在施工之前必须做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

第9篇

关健词:圆管;草袋围堰;排水

0 引言

增建二线施工既有桥涵排水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桥涵基坑周边稳定、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基础施工质量,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工期延误与经济损失。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周边环境、工期选择最适合的既有桥涵排水方案尤其重要,本文所介绍的圆管排水在增建二线桥涵基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1 工程概况

新建大唐抚州电厂专用线庵前小桥位于既有向莆线左侧,与向莆线并行,线间距为8.5m,基底位于砾砂粉砂层,基底标高67.53m。为避免专用线桥施工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庵前小桥设计分为2孔分离式(6.5×8.6)m框架,框架内缘与既有桥台前墙对齐,框架两端可避免侵入既有桥锥体范围,从而无需开挖路基。

庵前小桥基底地质情况:

1)粉质黏土:浅灰色,软塑, σ0=120kpa。标高67.6m。

2)砾砂粉砂:浅黄色,稍密,饱和, σ0=200kpa。标高65.2m。

3)花岗岩:灰绿色,稍密, 饱和, σ0=250kpa。

2 围护方案分析

新建庵前小桥设计分为2孔分离式(6.5×8.6)m框架,单幅宽6.5m,框架边与既有桥锥体衔接。为了确保既有桥、路基的稳定与安全,既有桥流水的排引是增建二线施工确保既有桥、路基的稳定与安全的前题。桥基底地质为砾砂透水性好,为避免水从基底涌入,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必须排引既有桥流水,才能确保桥、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2.1 基础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

钢板桩要穿过砾砂粉砂进入花岗岩层难度大,钢板桩会弯曲、变形达埋设深入要求。优点:钢板桩可重复利用,缺点:需要大型打桩设备、打桩震动对既有桥、路基的影响。

2.2 基础施工采用草袋围堰

新建庵前小桥单幅宽6.5m,框架边与既有桥锥体衔接。采用草袋围堰要考虑基坑宽度、本桥基坑开挖放坡宽度、草袋围堰宽度、草袋至基坑边的距离等因素,排水面积小,还要考虑水从砾砂粉砂层流入基坑,造成基坑边坡有冲刷不稳定,达不到止水要求。优点:速度快。缺点:受场地限制,基坑边坡有冲刷。

2.3 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

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减小了受场地限制,同时也阻截了水从砾砂粉砂层流入基坑,减小基坑边坡冲刷,确保基坑边坡稳定,达到止水要求。优点:速度快、减小受场地限制,同时也加宽了施工作业平台。缺点:圆管安装需要吊装设备。

3 围护方案确定及实施

基础施工采用钢板桩围堰、基础施工采用草袋围堰、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是三种不同的基坑围护止水施工工艺, 各有施工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桥采用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能更好地达到排引既有桥的流水,达到基坑边坡稳定,同时减小受场地限制,加宽了施工作业平台,确保既有桥、路基稳定与安全。圆管埋设的直径与排数要根据水流量、流速计算确定,同时也要考虑雨季或雨天增加水流量。

3.1 圆涵的敷设

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管节安装采用吊车(或挖掘机)吊装,人工配合就位,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接头面向上游推移,每节管节应紧贴紧密,不得有交错现象,要顺水流坡度成平顺直线,管节必须垫稳坐实,如节壁厚度不一,使内壁齐平。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20mm,管节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上半圈从外向里塞,下半圈从里向外填塞,形成不漏水,接缝严密。

3.2 围堰施工

清除河床上的石块、树根等杂物,以减少渗漏水,用草袋或编织袋装松散的砂土,装土量为袋容量的1/2~1/3,袋口要扎紧,堆码要整齐,袋与袋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围堰结构和断面应满足堰身强度、稳定和防水要求,围堰外形应考虑水深及河底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而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的影响,一般围堰顶宽不小于1m,内侧边坡1:0.5,外侧边坡1:1,中间采用黏土填筑并夯实,围堰填筑时从圆管侧开始至另一侧边。围堰要高于施工水位0.5m 以上,围堰内坡脚与基坑边距不小于1m。

4 承台开挖

基坑进行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都要排除基坑内水,检查渗漏水情况,当开挖到有水渗漏时,查明渗漏量与渗漏原因。采用堵塞法止水,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集水井。

5 工程实践效果

开挖后,基坑保持干燥,无渗漏水情,从基坑底涌出水量非常小,基坑未出涌水现象。表明既有桥流水圆管排水效果显著。

6 结语

场地小、两侧受限制时,采用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能排引既有桥的流水,达到基坑边坡稳定,确保既有桥、路基安全。施工周期短、速度快。在施工条件受限的工程,采用圆管排水加草袋围堰作为增建二线桥涵基坑排水不失为一种良策。

参考文献:

[1]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

第10篇

关键词: 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路基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3)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会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3、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

(2)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的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4、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施工测量操作的要点:

a.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

b.为满足施工期间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

c.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d.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2)路基填方施工工艺

a.基底处理。路堤施工的基底,按基底的土壤性质、基底地面所处自然状态,并结合设计对基底稳定性要求和路堤填筑高度等采取相应方法与措施处理。填筑前,按规定对基底范围内的地表杂土、树根等进行清除。

b.压实工艺试验。路堤填方施工前28d,先根据填料及压实机的不同选择进行碾压工艺试验,据此选定最佳工艺参数,包括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填料的松铺厚度,以及压实机型、行进速度、压实遍数等。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控制标准,指导同类施工,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c.路堤填筑。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控制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最后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

d.路基整修。首先,填筑至标高后,进行平整和测量,恢复中线,水平测量,施放路基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一遍;其次,修整的路基表层厚l50mm 内,不应留有尺寸大于100mm 的材料;第三,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路基两侧超填的余土清除场外;第四,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第五,整修路基时应将边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保证排水畅通。

e.结构物台背回填。第一,桥台缺口填筑,待构造强度达到允许强度后进行;第二,填筑范围。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鄣为距翼墙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第三,使用机械。在桥台周围1m以外使用大型机械分层填筑,振动碾压,在桥台周围1m 以内采用冲击夯,分层夯填;第四,填筑材料。填筑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第五,填筑方法。在回填压实作业中,应对称回填压实,保持结构物完好,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

(3)路基挖方施工工艺

首先清除开挖施工范围内的表土、杂草等,自上而下逐层挖掘。挖掘采用横挖法。应先对位置进行勘察,现进行拟定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施工。

(4)小桥涵洞及其他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因此,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

a.填料。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于台高的3~4 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 倍;挡士墙墙背回填部分。特别注意,不要质土混入填料中。

b.填筑。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同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 ~ 100cm 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 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c.排水。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挡土墙墙背也要做好反滤层,使水能从泄水孔流出去。

5、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因此要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不能填入路基。

(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第11篇

关键词:桥梁;软土地基;处理

不同形式的桥梁工程,其软土地基的软硬程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到了土质和工程性质的影响。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对于工程笔不要严格按照于软土的定义施工,对于构造物的荷载对地基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不同程度的沉陷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的验算处理,并参照工程性质的具体标准,实施针对性的处置方式,尤其是做好现场的地质勘查与鉴别,避免工程质量遭到破坏。

一、砂(砾)垫层处理技术

砂(砾)垫层主要常用作软土层厚度小,排水功能良好,砂砾资源优良、工程进度松缓的情况下。通常砂(砾)垫层的厚度在12~24cm,而主要理论根据是提升排水面,主要针对软土地基在构造物荷载作用下加快排水固结凝结过程,以增强软土层的强度,达到稳定性标准。在砂砾垫层施工的材料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洁净中、粗砂,含泥量低于5%,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得出5cm以下的天然级配砂砾排水固结效果显著,需在施工过程做好洒水压实工作,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砂砾表层的检查,表层湿润时则可采取施工处理。

二、抛石挤淤处理技术

由于软土层厚度较大,且处于流动状态,这就给排水带来了难度,在修建涵洞地基处理工程中主要结合抛石挤淤法。挤淤施工材料主要包括了难风化的石料,片石尺寸在30cm以上的。抛投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通常为延桥涵中轴线,自中间往两边,促使淤泥往向两旁挤出。在片石挤淤固定的情况下设置一层砂砾反滤层,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处理工作。抛石挤淤法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动作快捷。在施工时需尽量保证施工地点能够满足材料使用的需要,并结合正确的顺序完成施工,这样能够避免因抛石厚度失衡而造成工程质量降低,若从成本和料源考虑也可运用钢渣代替片石挤淤。

三、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1)在粉喷桩施工前期需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主要是针对技术资料而言,需具备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等相关资料。

(2)保证施工场地的整洁、无异常物质。遇到场地低洼时需做好回填粘性土;遇到施工场难以达到机械行使的需要时,需要增加砂土或碎石垫层。

(3)粉喷桩使用到的水泥性能应该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并且配备相关的产品合格证,以及施工现场的检验合格才可使用。禁止运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4)准备必要的施工准备,并做好组装与维护工作。

(5)粉喷桩的施工工艺制定需要参照配比和施工参数相互符合的,试桩通常为5根,这样能够确找出钻进和搅拌速度,以及喷气压力、喷粉量等等。

四、井点降水处理技术

4.1井点降水处理技术特征

对于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区域,常常会对排水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阻碍,这时就需要积极采取井点降水法,这种方式常常具有很好的性价比。遇到降水深度过大,土质质量差的情况时,需要对井点降水法比集水坑法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评比,尤其是在降水,工期、资金等指标做好对比工作。井点降水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桥涵多,工期短时需要增加井点设备,投资金额也增多。

4.2实例分析

本次研究的某公路工程公路,其第二合同段地质为湿陷性黄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地面到达980~160cm则有地下水。在地质面积里设置了8座小桥涵,而一道3m涵洞因为在设计早期,地质勘查问题使得桥涵基础埋深达到了地面3m以下,因此难以制定软基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将软基处理措施划定为属于换填软弱土,且适当增加片石砼。参照具体工程的施工环境与工期长短,使用了环形布置的单层轻型井点设备,单级离心泵则属于主要的抽水设备,结合基坑地面实施开挖线,长度为1.5m;并设置了适当的集水总管,总长在45m;总管主要是由无缝钢管组成,用直径为10cm;井点管主要由无缝钢管构成,数量共24根,长为6m,直径为4cm,井点管的间距控制在3m,在地面的埋深度在5m;对井点管下端的1.5m面积内,参照梅花形态布置滤孔,直径为1.5cm。包裹着铜丝细滤网,细滤网包裹着塑料纱布粗滤网,用铁丝绑扎粗滤网外部,最后用粗麻环绕起来;离心泵、射流器、循环水箱构成了一个抽水机。

井点降水法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了:施工准备--安装井点系统--抽水--挖基--基础施工--井点系统去除环节。

施工准备分地表清理、施工放线、设备检查等,而井点设备是检点。安装井点降水设备需把井点沟槽挖出后设置总管,并且结合井点管边冲孔布置井点管,并灌填干净粗砂形成一道滤层;利用弯头把总管、各井点管组合起来再布置抽水设备。水电接通时需进行试抽、检查,以保证设备使用性能的正常。抽水需顺利进行,并对附近的地面变化进行观察,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抽水量调整。通常出水按先大后小,先浊后清情况进行。遇到施工附近存在建筑物,可布置回灌井点避免沉降。抽水时需要试挖基坑一点,划定水位下降情况。在水位低于施工水位时对抽水马力调整,尽早做好挖基工作。基础施工需尽早完成,并针对性的回填,接着讲井点系统拆掉,对总管和井点管进行清理。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结构看,笔者总结出了若工程施工时期划定的妥当,且周围的施工环境,及施工设备都能够准备好,运用井点降水法对构造物软基挖进行处理常常会起到重要的效果,不仅能够达到工期和效益双赢的局面,还能保证基础施工达到理想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家驷.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准备,进度;现场管理;控制措施

1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6)建立工地实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7)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8)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盲目赶工的“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致使进度缓慢的“胡子”工程都将导致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程的严重亏损。

3认真做好试验段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4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5切实做好防洪排水

1)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订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路基路面施工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始终保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防止边坡坍塌堵塞水沟。对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3)合理安排桥梁施工次序,主河槽基础应尽量在枯水季节施工,桥梁预制场应建在洪水位以上,汛期施工时,机械、材料、设备用过后尽快撤离现场,以减少灾害损失。4)下雨期间要经常上路巡查,及时疏通水沟,减少路基积水。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减小雨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

6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采取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格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措施,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4)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

7加强进度控制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3)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8搞好成本管理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度的约束下进行。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9做好施工保通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工程,如果便道、便桥、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不能通行,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现场保通要注意:1)便道、便桥的通行能力和承载标准要与施工规模及机械通过量匹配。要加强养护,使便道、便桥始终处于完好状态。2)地方道路作便道时,要与道路所有者签订使用维护协议,对承载能力低的桥涵进行加固。3)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要设立安全标志,且由路政管理人员指挥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堵车现象。

10加强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1)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2)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3)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