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经济调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局对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政府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来对经济进行引导和调控。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探索出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场产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效率。
城市经济发展并不单单指城市经济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还要关注到城市环境方面的发展状况。城市经济发展要考虑到整治、环境、经济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生产和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要想实现这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的发展,就必须要制定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指引下,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城市规划可以使城市的功能结构发生改变,能够开拓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城市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规模以及经济指标、产业布局现状等等各种因素。经济发展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重点,几乎全国所有城市都完成了上一轮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做了充足的准备。
2、城市规划可以有效的推动城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优势。发展以新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是国家城市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城市规划的制定中会特别注意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进行引导。注重将销售、供应、办公、服务、娱乐、文化等活动联系起来,使各个场所得到相应的、最适合的发展和市场效益,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力,建成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引入国际资本。
3、城市规划可以在长时期内,合理有序的引导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从整体上对城市今后几年的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同时也会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目标进行具体化,使得规划期限与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一致兑现。城市规划的计划性、长远性、具体化,都能真正发挥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此外,城市规划的不到位和不科学、不合理也将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城市规划属于政府经济职能管理体系, 它是政府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殊需要。但如果城市规划没有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调查城市市场的发展结构和体系,它也将阻碍城市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
1、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城市规划制定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的依据。如果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的不清楚、不真实,将会导致城市规划具有误导性和阻碍性。所以,在制定城市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城市企业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以及城市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都调查分析清楚。
2、地区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规划执行起来的速度和质量。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城市规划得以顺利执行的条件和基础。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使得城市规划的进程加快,效率提高,最终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之,则会影响甚至阻碍城市规划的执行和实现。此外,由于地区企业分布状况以及发展状况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制定速度和难易程度。
三、将城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向标和动力,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条件和目标。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两者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城市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要依据城市中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潜力。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据调查资料显示,城市规划目前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要重视城市中的第一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此外,还要进行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拓宽城市发展新空间。
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要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的大方向和具体步骤来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所以,城市经济发展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中的各项发展指标,例如要力行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的建设等各项标准。按照城市规划的步骤脚踏实地的走,就能够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
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中包含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城市经济发展又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速度和质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实际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将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毛广雄. 浅议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21) .
[2] 范围,李国庆.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 .
[3] 奚江琳,钱七虎. 中国大都市地下空间后发优势探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3) .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经济;相辅相成
一、前言
在城市化建设与管理中,明确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状而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我国各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营造出较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充分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而言,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加以探讨并综合利用,能够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展开对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明确,进一步探讨在城市经济下加强城市管理的途径,能够为日后促进其他地区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
1.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主要是指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展开围绕城市运行的相应规范协调、服务等经营行为。一般情况下,城市管理可以分为狭义的城市管理和广义的城市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的行政管理,包括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各地区的建设以及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管理等,主要以城市的整体管理为主,由此称之为城市的市政管理。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一座城市内部的活动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包括对城市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全面性管理。广义的城市管理范围相对广泛。无论是狭义的城市管理,还是广义的城市管理,均能够通过对城市的整体性管理,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在现代社会中,以城市作为主要的发展载体和发展空间,通过社会各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实现对各经济结构产业的优化,从而通过对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的掌握,进一步突出城市发展的地区经济。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经济是强调城市发展进程中,其各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以财政的形式展现出的城市发展概况。城市经济在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人口、财富等活动,均以空间上集中的形式体现出来。第二是城市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具有对内统一性和对外开放性。
三、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探讨二者关系时,本文指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城市管理的手段相对较多,城市政府在实施城市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城市房价的调整管理,为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创造相对稳定的环境,以此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架起那个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实现对城市环境的的规范和管理,从而为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能够看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城市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的关系以相辅相成为主,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城市经济也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的全面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财政支持,只有足够的财政资金保障,才能够为城市提供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的相应物品,从而促进城市管理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城市经济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能够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城市管理中,诸如加强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加强对城市偏远地区的改造等,以此实现对城市的管理。由此可见,城市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
四、通过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管理的途径研究
1.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力度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经济的利用,充分实现对城市的全面管理是尤为必要的。本文在分析通过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管理途径过程中,认为在城市经济支持下,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宣传力度十分重要。在通过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管理的宣传力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利用财政经济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广告宣传,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广告的的方式,了解城市管理现状。诸如利用城市财政资金,打造城市管理的创新式广告,将城市管理广告的新颖性、独特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公众更加明确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如灌南县城管部门利用城区主要电子屏幕定时放映城管公益广告,在广大市民中普及城管知识,争取群众支持城市管理工作,收到较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财政经济,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网络宣传,使城市管理概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对城市管理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在城市经济支持下,通过多样化的经济支持手段,可以充分促进城市管理的发展。
2.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促进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
本文在研究通过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管理途径过程中,认为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促进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促进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经济的发展会不同程度上促进城市各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化发展。而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下,可以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一,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将财政资金发放到各基层单位,充分明确各基层单位在其发展中的具体责任和权利,并使其能够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充分实现对权利的利用,以此进一步完善对城市的管理。第二,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适当下放城市管理权限,从根本上落实城市各部门的责任,实现城市各区域的条块结合,实现对城市管理的规划性体制建设,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城市管理下的执法力度对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城市经济支持下,应从不同层面上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首先,城市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经济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城市经济的利用,在城市制度管理中适当投入财政资金,加强对城市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城市管理在日后的发展进程中有相应的法律可以依据和支撑。此外,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也要在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数量、素质的保障,在城市经济政策支持下,坚持聘用专业知识强、具有相关经验的执法人员,并定期对相应的城市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进修,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相关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为城市管理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灌南县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执法培训班,让每一名城管人员具备必需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法管理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在当前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逐渐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加以探讨,并在明确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为实现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本文在研究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认为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能够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此外,本文在研究的最后,从城市管理宣传力度、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执法力度等方面,展开对城市经济发展下,加强城市管理的途径研究。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为日后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瑶亭.城市旅游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我国26个旅游城市为例[J].兰州学刊,2013,05(01):99-108.
[2]李向科.城市公共安全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01):114-119.
[3]刘广珠,王杲.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调查与评价[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01):23-25.
[4]王江英.会展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探析――以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2,01(05):32-37.
面积约占全省1/7的贵阳城市经济圈,集中了贵州省约1/5的人口、1/3以上的GDP总量,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龙头。在贵州新的区域经济布局下,这个龙头如何舞动?
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由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就已着手研究建设以贵阳为龙头的黔中产业带,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工作中又陆续提出相关建议,直到2004年初,时任贵州省长的石秀诗在工作讲话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推进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建设”(后来,在规划编制工作过程中,将其更名为“贵阳城市经济圈”),这是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首次作为工作任务提出来。据此,贵州省相关部门开始组织编制相关规划。
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从2005年开始,历时一年多的调查论证、讨论修改,2006年8月,《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经贵州省政府批准通过并实施。这是贵州省组织编制的首个区域发展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贵阳城市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集群,形成对全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特色旅游目的地,树立起生态循环经济城市和开放融合的西部都市形象;围绕形成中国西部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战略目标,突出城市经济圈建设和以重化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基地建设;以实现五个统筹为重点,基本形成区域合作的良性机制,努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经济圈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7年4月,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发挥贵阳城市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构建贵阳城市经济圈日益升温。2007年10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协调与合作会议上指出:“构建贵阳城市经济圈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支撑”,“要使贵阳城市经济圈成为贵州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与改革的实验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
经济圈内的联动
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完成后,贵阳市与其他10个县(市、区)开始了密切的互访联动。2006年2月,贵阳市委书记带队赴安顺市和黔南州就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合作进行磋商,共同制定了《贵阳城市经济圈合作协议》,协议包括空间范围、合作原则、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合作机制五方面的内容。
2007年3月,安顺市党政代表团到贵阳市对推进城市经济圈再行协商,安顺市西秀区等七个县区分别与贵阳市云岩区等七个区正式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确定了在“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深联系,共同加快两市和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5月,贵阳市常务副市长带队到安顺市商讨城市经济圈有关问题,双方对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8月,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就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达成合作意向,确定两地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打造“贵龙”城市经济带;南明区与龙里县分别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9月,黔南州州长率队到贵阳座谈。双方提出,要把“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作为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实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贵阳市与黔南州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切实抓好各项具体对接工作。
近日,贵阳市乌当区与黔南自治州龙里县就鱼洞峡水库建设项目有关水权及水资源管理等问题,正在进行互利互惠协议框签订工作。
通过各方努力,贵阳市各区、市(县)分别同经济圈内的其他区、县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建立了“互联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共进”的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在经济圈内的联动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已经取得共识。与共识不断扩大相伴随的,是贵阳城市经济圈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据统计,2007年贵阳城市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94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高出全省平均速度2.1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4.9%。
经济圈发展的未来选项
据贵州省发改委介绍,今后几年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重点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环线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逐步构建“六放三环六连接”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相联结的现代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成贵阳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创造条件争取建设贵阳城市环线铁路和轻轨,抓紧建设好龙里次级铁路枢纽和200万吨以上的货运站;重点实施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配套、升级建设工程;构建城市经济圈内无障碍信息平台。实现区号和收费标准的统一;加快构建覆盖3个市(州)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的综合集成应用系统;进一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区域企业信息化平台。
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一体化。主要以贵阳为龙头,以开阳磷矿、瓮福磷业、中铝集团贵州铝厂、黄果树烟草集团、振华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为支撑,加快发展磷煤化工、铝、卷烟、现代中药、信息产品制造、新材料、装备制造、旅游、现代物流等,做长产业链,努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两大区域服务经济网络体系”和一批百亿元企业或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即由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组团的磷及磷化工产业群,以小河―清镇―平坝―西秀为组团的机械电子工业集群,由白云―修文―清镇组团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以新天科技园―白云新材料科技园―金阳高新产业园为重点的环贵阳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龙里―修文―清镇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两大区域服务经济网络体系”,即由云岩―南明―金阳组团的现代服务业网络体系和以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为龙头的现代旅游经济网络体系。
加快城市建设一体化。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城市和重点城镇吸纳人口转移的承载能力,构筑起以贵阳为核心、安顺为次中心、福泉为结点的“十字形”城镇空间体系雏形,推动经济圈城镇联动快速发展。在不久前贵阳实施的“畅通工程”中,承担着解决城区交通压力、建设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等重要功能的100多公里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等到环城高速建成,当大家在这条路上行驶,两边风景如画,人在画中行,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惬意。”谈起这条将打通贵阳乃至整个贵阳城市经济圈交通脉络的高速公路,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语带诗意。
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从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特点出发,抓住保、防、治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好流域和重要湖泊水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三大问题,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为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和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2007年底,贵阳市作出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并在全国首创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法庭,由贵州省高院指定管辖涉及贵阳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即“两湖一库”)流域的环保案件,环境保护开始突破行政区划的樊篱而整体扩大到贵阳周边区域。
经济圈发展面临的问题
采访中,我们发现,尽管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面临的问题和困扰也不少。综合来看,主要有:
一是思想障碍。集中表现在认识促动的广度过窄,公众的共建意识尚未形成。对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了解、认识和参与,目前还主要限于党委、政府和一些职能部门,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投资商、企业家们对此还不够了解。
二是行政区划障碍。受自成体系的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和产权、税权、行政隶属权合一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影响,同时由于求发展心切,加之实施城市经济圈总体规划的具体细则不完善,缺少宏观指导,因而在经济圈内不少区、县的发展规划中,不能贯彻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形成发展规划的产业同构、特色不足的现象。
三是政策障碍。经济圈内各区、县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投资环境的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如贵阳周边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贵阳市的电信一网通、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
大家好!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是1987年,在德高望重的原会长汪道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成立的。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宣布成立,标志着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徐正元同志当时兼任芜湖市社科所所长职务,致力于中等城市问题的研究并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与各地、各中等城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提出了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中等城市问题的学术团体的设想。刘国光同志非常支持这一设想,并希望挂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作为学会的一个分会。这一建议和设想得到学会会长汪道涵的赞同和批准,并予以全力支持。他明确指示,可先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筹备,然后再逐步扩大全国。根据汪道涵同志指示,开始由芜湖、常州、沙市、宁波、九江、温州六个城市组成筹备组,接着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联系其他城市,使筹备组很快扩大到全国范围的23个城市,从而加快了筹备工作进度。同时,由筹备组与中央编译局《比较》杂志、《世界经济导报》共同发起召开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收到应征论文200多篇。经过充分筹备,于1987年5月26日在芜湖召开了成立大会暨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正式成立。
1987年5月26日至今整整20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3.9%,城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居民开始过上和谐和幸福的生活。作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的中等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国城市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许多中等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多的中等城市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发扬城市历史和现实特点,建设成为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相当吸引力的特色城市或品牌城市。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20年来,在研究会成员,特别是成员城市领导的支持下,研究会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和交流活动,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年会和各种研讨会。研究会20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了22次研讨会或年会。徐正元同志已经对每次会议整理出简要的材料,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印发给大家。
二是联系中等城市实际和需要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如:“中等城市与城市化”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问题,城市经济结构问题,城市体制改革等问题的专题研究;
私营经济问题研究;
中等城市经济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城市的经济指标体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经济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市民的参与等专题研究等。
三是做好书刊和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及时反映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已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从书》5册,会议专辑10册,并不定期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会讯》。同时,除了通过会议和《会讯》加强与各城市的联系外,也为一些城市做了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和咨询参谋等服务工作。
四是积极地推进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先后产生和改选了四届理事会,现一届是2003年11月第13次年会选举产生的第5届理事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0个,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86个城市中。有97名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参加本会,研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吸收城市领导、管理人员和学者专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此外,研究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活动,注意加强与其他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并通过《会讯》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
前一时期,研究会曾约请发起成立研究会的一些老书记、老市长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充分肯定了研究会20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收获,同时也认为,当前研究会面临新问题和诸多困难,特别是,以市长为主要对象的学术团体,在现职市长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的情况下,增加了推进研究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方向,更加积极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仍然可以把研究会的工作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成绩。从研究会的实际出发,总结研究会的经验,今后要坚持以下方向和原则:
1、抓住改革主题,为改革扫除观念障碍。实际上研究会一成立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时中国改革还处于争论阶段,特别是成立不久的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曾一度因经济上出现的问题而掀起了一股怀疑、否定、批判市场改革取向的潮流。对此研究会在1988年首次年会上态度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方向,指出治理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扫除改革的路障,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全面地深化改革,而不能一出问题就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同时这次会议通过常州经验,提出不应消极地把治理整顿仅仅理解为后退,而是通过改革积极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到既有退也有进,既有下也要有上,一些城市从这次会议受到启发,派人到常州参观学习,使治理整顿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总结这次经验,以后研究会一直重视在推动中等城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作用。
2.“市长们遇到、思考的问题就是研究会研讨的重点课题”。力争更好地贴近中等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对于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是回避,而要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例如1988年初召开“乡镇企业发展研讨会”, 1991年在浦东召开“浦东开发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 1997年在诸城市召开 “股份合作制研讨会”等 ,都是征求市长们意见确定的。
3、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据对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理解以及研究会成员的主要对象是市长和经济实际工作者的现实,在确定会议主题和研讨内容时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会理论普及宣传的作用,避免抽象的理论探讨。其次,坚持群众团体的性质,不以行政工作的办法办学会,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但依靠而不依赖,注意发挥理事的作用,包括会场的布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便于畅所欲言,发扬学术民主。
我们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新形势下,研讨如何打造城市个性,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全面发展。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但是随着工业化开始迈向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阶段,城市的增长潜力将越来越不取决于城市的规模,而是取决于城市的功能和其辐射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注意量的扩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缺失个性,单纯地以GDP为中心,把GDP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唯一标志,“千市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忽视提升城市质量和城市全面发展的情况相当普遍。所有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不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要把着重点放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个性,突出城市的特色上,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功能,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研究、总结各城市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要求各城市选择本市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比如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城市品牌、自主创新、文化产业、城乡协调发展,有重点地总结、介绍城市发展的新鲜经验。会后,研究会准备将这些经验编辑出版专辑,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
“创业”是目前中国热门城市的热词。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创新和创业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有PE、VC和天使们的推波助澜,更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勇于实践。鉴于此,为了给创业者们更好的创业地理定位的参考,历时近九个月,创业邦研究中心进行了创业与城市的相关性调查研究,推出“中国大陆最佳创业城市20强”榜单。该榜单着眼于中国大陆最重要的20个创业城市,致力于评估中国经济、商业、政策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变化将如何影响这些城市的创业走势,为各创业和政策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大陆最佳创业城市排行榜”以创业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背景基础,重点参考城市发展的三个维度,城市经济活力、城市创新能力、民营企业活力。
城市经济活力,是指城市经济发展的活跃度和可持续增长能力,指数由该城市的GDP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城市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城市创新体系的配套协调、纵横整合等能力,指数由普通高校及在校生数量、专利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民营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作为有机体,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整合资源和创新成长能力。
榜单评价对象为中国大陆2011年GDP过2500亿的城市。数据主要来自2010-2011年国家统计数据、省市统计公报、统计年鉴、政府官方数据以及清科集团和其他部分专业机构的数据库。其中关键的指标数据均采用2011年数据,个别指标采用调查时点数据。
榜单特征分析
1进入创业城市20强的榜单中,从行政级别的角度来看,所有直辖市都进入20强,占榜单的20.00%,北京、上海分列第一、第二名;目前5个计划单列市也都进入20强,占榜单的25.00%;7个省会城市进入榜单,占比35.00%;4个地级市进入20强,有3个来自于江苏省,1个来自于广东,占比20.00%。(图1)
2从省分的分布来看,取得前三甲的分别是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摘得头筹的是江苏省,共有4个城市进入20强,占比20.00% ;其次为广东省,有3个城市入选20强,占比15.00%;位于第三名的是浙江省,共有2名城市进入20强,占比10.00%;其次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分别是其省会城市进入20强,各占5.00%;山东省、福建省与辽宁省分别由其更加活跃的地级市青岛、厦门和大连进入榜单。(图2)
3参考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经济区域最新的划分办法,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从区域体征来看,20强的榜单中,东部地区表现抢眼,该地区入选20强的城市遥遥领先于其它三个区域。东部地区共有14个城市进入20强,包括3个直辖市,占榜单总比70.00%;中部地区为湖南、湖北两省省会城市进入20强,占比10.00%;西部地区有3个城市进入20强,占比15.00%;东北地区的大连进入20强名单,占比5.00%。(图3)
4东部区域开发的历史比较悠久,技术力量较强,人才素质较高,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从更细致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东部已经形成三个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圈,即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及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远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图4)
在整个20强的榜单中有12个城市来自于这三个经济圈。来自于京津唐地区的是北京、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占这三个经济圈的16.67%,来自于长三角的共7个城市,占比58.33%;来自于珠三角的为3个,占比25.00%。(图5)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
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
2)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
3)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HTSS〗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经济圈;城市经济;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1-0098-05
高校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关系,这种联动关系效应是高校经济圈形成并辐射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高校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技在城市地理空间的集聚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高校经济圈,由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对周围地区的资源、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进而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有力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高校经济圈的形成与功能发挥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城市经济的需求拉动和城市的资源供给、政策支持,高校经济圈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依存关系。
一、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互动关系的形成
中国高校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合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发展较为缓慢,直至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建设以各类高校为主体的科技园区,如北京中关村大学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及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良好共建合作关系。但在大多数城市,城市与高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尚没有形成,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经济圈。那么,何为高校经济圈呢?简言之,高校经济圈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依托高校的人气集聚和知识创造力而发展起来的涵盖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娱乐、商业休闲、培训出版、物流信息以及相关的三产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区域性经济业态。[1]这里的高校既可指一所高校,也可指多所高校的集群。前者如牛津、剑桥大学经济圈,大学的下属学院分布在城市地理空间上,形成“城中校、校中城”的格局,大学已与城市之间实现无缝隙结合;在国内如吉林大学“六大校区、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使得吉林大学的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有“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之中”的说法,当然,这是高校合并的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经济圈。中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兴起的大学城建设是高校经济圈形成的雏形。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即高校经济圈能否形成不在于高校的多少,而在于高校的实力和影响力。那么,高校经济圈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形成的条件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形成,二是主动建构形成。西方国家的著名高校经济圈一般以自然形成为主;在中国,大多情况下是政府进行规划引导而形成的。因为,自然形成需要经历很长时间,而且要达到高度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程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因此,目前以政府为主导推动高校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是主要形式。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集聚高校的人才和知识资源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在规模经济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形成经济活动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高校经济圈俨然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所谓“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周围地区资源、技术、信息、资金、配套产业向核心地区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中和地理集中的现象。高校经济圈的“极化效应”必然带来经济圈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完善,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资源流入经济圈。同时,随着增长极核的发展,还会产生一种经济活动的“扩散效应”,带动极核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划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经济圈本身的“集聚效应”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发挥高校经济圈在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辐射作用。[2]
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在直观层面表现为高校与其所在城市的空间关系,但这并不是二者关系的实质内容,二者关系的核心在于高校的知识创造力形成的对资源的集聚效应及由此而形成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以及城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信息对高校科技人才及资源集聚带来的推动作用,这种关系现象可以概括为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现象。从上述关系的形成来看,这种关系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城市只要有高校的存在就必然形成这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与高校经济圈的形成类似,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校与城市之间经历过长期的磨合而逐渐形成的,这一形成类型主要在具有古老大学的一类城市,比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经济圈,大学已经与城市经济连为一体;另一种是由外力推动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的,比如美国的密苏里、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经济圈等,它们是在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由国家、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的。[3]中国目前初具规模效应的武汉东湖高校经济圈、上海松江大学城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都属于后者形成模式,直接来说就是在政府主导规划下形成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孟卫东,等: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现代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起源于美国硅谷模式。硅谷模式的核心是将大学和科技研发联合在一起。斯坦福大学校长特曼教授于1951年提出“技术专家社区”构想。明确指出大学应该兼有科研和技术转让的特性,并以此理念创办了斯坦福工业园。[4]目前,硅谷已经形成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圣克拉大学和圣何赛大学等100多所中高等专业学校的西方现代大学城,以大学城为动力构筑了硅谷高校经济圈,其显著特点是“产、学、研”一体化。值得指出的是,高校经济圈与大学城是有区别的。大学城表现为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间的聚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聚集,那么构不成高校经济圈;高校经济圈是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动力的产业现代化,也就是说,是否通过高校的聚集带动产业集聚、优化与升级是判断高校经济圈形成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可以说,高校经济圈自身的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创造力的扩散功能一旦形成规模,必然成为辐射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可持续创新的增长极核。
二、高校经济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高校经济圈以人气聚集为基础,以知识创造力为核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城市人口流动,提升城市的消费能力
高校在城市地理空间的聚集,带来了大批生源的汇聚,随着普通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新的高等职业院校、民办学校的兴起和发展,“高校人口”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之一。这个庞大的相对较为稳定的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的聚集,拉动了城市餐饮、服饰、文化娱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秦皇岛市为例,目前,秦皇岛有各类高等院校13所,全日制在校学生20多万,[5]如果以人均月消费800元为标准,以年消费10个月计算,全年生活消费就达到16亿元。这还仅仅是学生的直接生活消费而已。由于学生群体的存在,各个高等学校还配备了必要的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人员,以及校办产业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这些粗略估计不下10万人,这又是一股巨大的消费力量。因此,高校在城市空间的聚集,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消费能力。
(二)拉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高校带来的人气聚集效应,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消费能力,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是以秦皇岛为例,高校几十万师生的聚集,需要城市提供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由此带动了高校周边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餐饮业、住宿业、服饰业以及娱乐休闲业的繁荣。同时,高校师生的知识特性也推动了城市文化市场、培训市场的发展。这些以服务高校师生为目标的服务业的兴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餐饮、娱乐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就业门槛相对较低,这些行业也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的主阵地,大大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维护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同时,由于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而创办的企业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MIT:冲击创新》显示: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000家企业,就业人数达110万,其中一大批企业是在高校所在城市孵化和创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三)为城市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加快技术的接受、消化、创新速度
高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体现之一。一所知名高校往往成为城市的品牌,它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同时,高校也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一所城市如果有若干所重点高校,必然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高校也是高端人才聚集的中心,城市可以以高校为平台招揽杰出人才,只有具有一个较高的平台,才能留住人才。同时,高校科研人员具备高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消化能力较强,有利于技术引进的及时消化,有利于建立在技术消化基础上的新产品的开发,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
(四)在促进城市文化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影响
高校是人才和知识集聚的场所,一所重点大学往往成为城市的名片。高校的知识创造力和人文精神有力地拉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校的设计、艺术以及人文类专业人才的聚集往往成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同样,高校在促进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而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有了人才就有了科技成果产生的前提,也就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反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为人才的集聚搭建了平台,吸引人才向产业集聚,从而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发展升级。这是一条人才及其效用发挥的效应链,其中高校是关键一环,高校不仅集聚了大量现有人才,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的人才,这成为高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因此,可以说,一所重点大学往往成为城市科技进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器,比如,武汉的“光谷”就是充分依托周围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而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子产业基地,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五)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创新动力
高校发挥人才优势,进行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可以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引擎。比如,《MIT:冲击创新》显示:MIT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的综合实力若折合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话,将排在世界第24位,其年销售额高达232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160亿的GDP,远高于许多独立国家。这份报告让我们看到一所大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国内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9年,环同济大学知识经济圈为杨浦区贡献了45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创造了“大学、政府、产业”紧密合作,大学与区域互动,推动创新体系建设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同济模式。[6]因此,知识是大学的主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加强大的创新辐射作用,在人才与知识溢出、催生新产业、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知识资源优势来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城市经济对高校经济圈发展的推动功能
高校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高度的联动效应,城市经济发展使城市有能力向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对于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的发挥以及形成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高校经济圈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是高校经济圈形成的基础
高校经济圈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依托于一定城市地理空间而存在,需要与城市之间保持信息、资源和能量之间的交换,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是高校知识创新的动力。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周边产业的结合,直接催生了高校学科群的形成和发展。比如,同济大学为了服务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打造全中国最大的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地的目标,于2009年5月26日成立了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致力于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创意产业培养急需的高层次设计师以及设计教育、设计研究、设计管理类紧缺人才。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积极加强与国际创意设计圈的交流,目前已跻身世界前20创意设计学院的行列,树立了中国品牌,为学校学科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7]因此,高校的人才创造力只有与地方产业需求相结合,才能使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成果实现迅速转化而投入市场,只有研有所用,才能进一步形成研发动力。源源不断的技术需求和科技研发相结合,才能催生“产学研”互动长效机制的形成,而这一点则是高校产业经济圈形成的重要基础。
(二)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适合高校经济圈发展的宏观环境
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界限是模糊的,城市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决定着高校经济圈的生存条件。高校经济圈的研发条件和基础环境都由城市提供,特别是城市经济的需求将直接决定着高校科技研发产品和技术的销售市场。因此,城市经济是高校经济圈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城市经济越发达,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越高。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后,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投入就会增加。因此,如果处于交通条件好、信息灵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中,以高校为载体的经济圈就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实现经济圈的规模和集约效益;同时,也只有城市经济发展得好,地方政府才有财力支持高校的发展,政府对高校有计划的扶持和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引导是高校知识创造力实现产业转化的重要条件。就中国高校经济圈的形成来看,政府规划引导是主要形式,政府规划引导的力度如何直接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从一个方面可以说,也只有一流的城市才能孵化出一流的高校经济圈,如旧金山的硅谷大学城经济圈,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MIT大学经济圈,北京的中关村高校经济圈等。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高校只有在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有大作为,才能获得城市政府的大支持,所谓“有为才能有位”。因此,高校要积极调整学科结构,实现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匹配,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学科群特色,积极寻求与地方产业基础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多方结合、联合互动,尽快形成产学研联动的契合点和利益共同体。因此,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高校经济圈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
(三)城市经济发展对高校的需求提供了高校经济圈形成的条件
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城市产业的调整、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中心,也是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对高校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才的需求,包括对大量技术人员的需求,还有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这就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市场;二是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这有赖于高校及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的知识创新,有赖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互动与攻关。城市经济发展提出的对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活力,尤其是企业的技术需求是源源不断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这就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有市场需求,高校就获得了研发动力,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与企业的合作,就能为高校的科技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撑。因此,可以说城市经济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和技术需求成为“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的动力之源,也成为实现以高校为载体的知识资源集聚的有利条件,而知识资源集聚的出现直接推动了高校经济圈的诞生。
四、推进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高度的联动效应,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循环发展过程。那么,如何推进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呢?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发展规划,实现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无缝隙对接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校经济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崛起的巨大潜力和能量,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高校资源优势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高校经济圈的快速成长与振兴,发挥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的功能作用。这就必须做好高校经济圈的发展规划,并将这一规划作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经济圈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避免高校经济圈自然形成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发展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规划能够加快高校经济圈的“集聚效应”、“极化效应”以及“扩散效应”的形成与发挥,实现更大的效益。其次,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将高校经济圈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蓝图中来,要与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对接,充分依托高校经济圈的增长极核效应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形成与高校经济圈科技水平的同步化。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应该将高校经济圈发展规划与城市产业园区建设统一起来,实现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项目建设与高校经济圈相对接,主动承接高校经济圈成果转化,依托高校集中的优势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项目引进上要严把准入关,体现“高精尖”和产业聚集,把优质项目引进来,凸显示范产业园区的知识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真正实现产业园区建设与高校经济圈的资源优势无缝隙对接。
(二)构建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发展利益共同体,形成互动发展长效机制
高校经济圈不是飞来之物,不能脱离城市经济的基础而存在。然而,高校经济圈高知识性的特征决定了高校经济圈的对外影响力具有超地域性,或者说已经超越了传统区域经济实体的地域限制。特别是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经济圈的产业辐射力进一步增强,高校经济圈往往能够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产生影响力,从而带动经济圈外的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高校经济圈的科研成果可以在圈内实现转化,在圈内实现生产销售循环,也可以与圈外企业合作,在圈外实现转化,从而在多个地理空间同步形成“增长极核”。在所有圈外辐射区域中,高校经济圈所在的城市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此,政府应该抓住这一优势,不能让这一大好的资源流失掉。要利用好这一资源,需要政府做好工作,这就要确保城市经济具有承载高校经济圈知识溢出的能力,包括城市产业承载能力、政产学研合作和互动能力、基础设施和经济环境承载能力等,也就是必须具有对高校经济圈知识创造力成果的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简单来说,就是知识成果在该地区的投放与转化要取得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效益优势。这种效益优势的形成,一方面要靠政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城市产业与高校经济圈真正实现需求供给的长期互动。这就要求城市产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产业的需求可以形成对高校经济圈知识成果创造的刺激,高校经济圈知识成果的创造可以迅速实现在产业中的转化,最终形成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在发展和合作中实现“双赢”和“共赢”。只有如此,才能形成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司林波,孟卫东.高校经济圈的理论探讨[J].教育评论,2010(6):10\|12.
[2] 司林波,孟卫东.高校经济圈规划研究[J].教育评论,2010(5):3\|6.
[3] 孙德宝.关于大学城建设规划中资源共享的研究[J].江苏建筑,2006(6):8\|12.
[4] 窦建奇,王扬.从“牛津城”到广州大学城:国内外大学城不同形成方式所带来的思索[J].新建筑,2007(1):20\|23.
[5] 司林波,孟卫东.高校经济圈调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6):134\|137.
[6] 吴敏,计琳.“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学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样本[J].上海教育,2011(9):28\|30.
[7] 唐靖廷,林特,陈家麟.透析高校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J].中国科技产业,2006(1):105\|107.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niversity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City Economy
MENG Weidong1, Si Linbo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2.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根据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并结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内在的关联性,体育产业兴起以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依托,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并通过发挥其独特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体育产业;城市经济;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8-04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ZHAO Huan
(Sports science Dept., Wuhan Sports Univ., Wuhan 43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sports indus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Wuhan?s strategic goal of nation?s central city,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urban economy have inner relations. The sports industry is supported by the urba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can improve the city?s image.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structure.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urban economy; urban image
城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腹地。体育作为一个产业,其主体是指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休闲健身娱乐业,以及由此派生的场馆运营、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外围产业。纵观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国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以城市的发展为依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日渐成为城市居民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带动了体育产业的繁荣。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又能提升城市发展的平台,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发挥巨大的产业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关联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013年武汉市审议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规划纲要》,由此武汉市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也为武汉市的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世界各国大型城市发展经验,体育产业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武汉市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应重视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充分发掘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城市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推进
1.1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是城市化水平提升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均与城市化进程的演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化水平低且产量增长缓慢,需要依靠工业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工业在城市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服务业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产业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财富增多,同时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于是便出现了盈利性的休闲体育俱乐部,如当时英国的赛马俱乐部、板球俱乐部等。19世纪初期,这种体育运营模式传入美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并被发展成为现代的职业体育,体育产业开始成为这些城市发展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开始陆续进入工业化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并最终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快速崛起。本文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Census Bureau)和Plunkett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资料,整理得出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率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GDSP)从1988年的629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4410亿美元,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23%上升至3.01%,在美国各大产业的产值排名中,体育产业排名从第23位(1988年)上升至第6位(2010年),体育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体育产业的产值规模也迅速膨胀。2006至2008年三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分别为982.9亿元、1265.2亿元和1554.9亿元,平均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1]。以此增长率计算,到“十二五”期末,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率达到73.64%,位列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之后,居全国第六位。同年武汉市共有体育产业生产经营性企业 6 479家,其中服务性企业5 352 家,体育销售企业112 家,体育制造型企业15家, 体育产业总从业人员 19 491 人,创造体育产业总产值 19.07 亿元,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4 620.86 亿元)的 0.41%[2]。从武汉市目前的城市化率判断,当地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将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也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产业获取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2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拉动体育消费需求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前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会从生存资料的消费到发展资料的消费再到享受资料的消费,从物质资料消费品转移到精神资料消费品。根据这一理论,当城市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会逐渐提高,体育消费市场提供的各类产品,如体育健身指导、竞赛表演、休闲旅游等服务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健康、娱乐和休闲的消费需求,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质。根据日本经济学家烨政治雄的研究成果,体育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美元,体育消费支出将占到总体可支配收入的8%左右[3]。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武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比2011年增长14.0%。事实上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体育旅游、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消费正在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武汉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其中城市白领阶层的体育消费支出平均在2000元以上,且呈上涨趋势[3]。伴随城市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升,体育消费将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新增长点。
1.3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加快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
城市群的出现和繁荣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资源优化整合的产物,因其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聚集效应,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被视为现代城市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城市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形态,而中国正经历着城市群崛起的过程,我国目前公认的四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中南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以及前沿产业发展的腹心地带。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城市集群整合地区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体育产业细分市场(如竞赛表演业、体育休闲旅游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的供需平衡,从而加快体育产业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武汉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市为中心,100km 左右为半径,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 9 市联结的城市密集区[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根据城市圈内大型城市的数量、城市化率、人均GDP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将武汉市列入国内15个已达标城市群之中。 “十二五”期间,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已全面融合,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等已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该地区的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市圈内体育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体育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例如投资 6 亿多元兴建的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资 1.5 亿元兴建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已投入使用,此外各类健身中心、网球俱乐部、 高尔夫球场、 水上主题乐园等体育休闲健身设施也已初具规模,武汉中体倍力、武汉东方马城等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不断涌现。
2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
2.1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
体育是现代城市的名片,通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快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新兴城市来讲,这种作用尤为明显。比如英国城市温布尔顿,原本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英国小镇,由于举办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如今已成为公众熟知的世界名城;英国的南开普敦是一个仅有19.7万人口的小城市,由于每年的世界大帆船比赛都以此为起点,给它带来数以万计的帆船、游艇爱好者和观光游客,如今南开普敦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滨休闲胜地;再如俄罗斯的城市索契,通过举办2014年冬季奥运会让全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个黑海之滨的魅力小城。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赛事的成功承办能够通过媒体的高频报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加深世人对城市的了解,也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一个宣传的渠道。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正经历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景象日新月异,急需一种有效的途径宣传城市形象,体育产业被许多城市视为一种有效的城市营销手段,大型体育赛事的引进已较为成功地塑造了某些城市的形象。例如2002年上海网球大师杯开赛期间,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转播了该项赛事,近7000万人观看了这场比赛[4],休伊特、费德勒在内的8名选手身着唐装在外滩集体留影,这一策划活动很好地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如表2所示,通过大师杯赛事的举办和相应的营销宣传活动,国内外大多数观众加深了对上海市的了解,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并因此改善了对上海市的印象。
鉴于这种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武汉市近几年陆续承接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赛事,如2010年戴维斯杯网球赛亚太区第二轮、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等,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武汉市进一步承办国际赛事提供了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影响力。
2.2体育产业关联效应有助于激发城市经济活力
经济各部门中与体育产业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产业部门,构成了与体育产业的关联产业。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按照与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可分为:与体育产业存在供给关系的后向关联产业;与体育产业存在需求关系的前向关联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能够间接带动的旁侧关联产业。如图1所示,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筑、建材、通讯、设备制造业等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条件,体育又能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成为旅游、传媒、广告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的载体。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设施、环境的完善,因此也能间接带动交通、环保和地产业的发展。
图1体育产业关联结构
体育产业通过带动其关联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城市经济产生强大的产业辐射和产业波及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在通过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来带动经济增长。英国体育营销研究机构SPORTCAL对2007年至2018年举办或即将举办的700个国际重要体育赛事进行研究,该研究机构根据这些赛事对主办国和城市的产业经济、投资环境和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为参数,于2012年公布了排名前20位的国家,其中中国以55 709分的总评分高居榜首[5],这可以说明我国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各城市承办体育赛事的热情,也足以验证我国通过体育产业发挥的产业关联效应已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武汉市承办的赛事不仅数量有所增多,且赛事规模和层次也不断提升,同时休闲健身娱乐业的市场也稳步增长,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 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已初步显现。例如自2014年起每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武汉网球公开赛(WTA),是继北京中网、上海大师杯赛之后,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为了办好这一赛事,武汉市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耗费巨资兴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按照规划将建成可容纳15 000人的主场馆和一座容纳5000人的副场馆,随着场馆建设的推进,商业配套设施也会更加完善,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体育公园,酒店、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交通都将被纳入到这项规划的范围内。除此之外,武汉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成功打造了渡江文化节一类富有观赏性和影响力的“水上体育”活动和水上主题乐园等娱乐设施,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带动了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业、餐饮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在武汉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为当地的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市场契机,同时激活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经济增长活力。
2.3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科技进步, 以劳动力或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以粗放型生产为优势的产业,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时面临困境,致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城市不得不面对经济转型的压力。这些城市通常会通过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复苏城市经济。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其中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就是发展体育服务业,争取大型赛事的承办权,同时改造和新建体育场馆设施,以此重塑城市形象,带动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本地经济的发展。例如,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曼彻斯特,通过承办英联邦运动会以及英超俱乐部联赛,使其主要承办地曼彻斯特东部地区在短期内从一个萧条的工业都市成功地转型为欧洲著名的“体育之都”。又如上世纪80年代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谢菲尔德市,通过承办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赛事创造了超过30 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当然,对于这些传统的工业城市而言,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唯一或决定性因素,但借助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并快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体育产业在城市经济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最大的老工业城市, 长期以粗放型和外延型增长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 同样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武汉市也将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未来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比如2013年武汉市与WTA签订15年超长合同,承办超五巡回赛,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网球城市”,以此宣传武汉的城市新形象,发展新兴产业,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3结束语
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体育产业得以兴起并不断走向成熟的基础,城市兴则产业兴;另一方面,发展体育产业可以更好地宣传城市形象,体育及其关联产业也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武汉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应积极创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以便尽量挖掘出体育产业的市场价值,最终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06.
[2] 孙立海. 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61.
[3] 张俊伟.中美日三国体育产业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1):41-43.
[4] 樊莲花.武汉市居民假日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
[5] 阮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4-45.
[6] 方春妮.基于本土资源的城市体育赛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5):43-48.
[7] 刘瑛.奥运会主办城市经济效应与北京奥运商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40-44.
[8] 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40-41.
[关键词]外出打工;回馈效应;县域经济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外出打工的主体既包括进城打工的农民,也包括前往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的来自中小城镇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这里所说的外出打工者或打工者的含义比一般所说的农民工的含义更加宽泛。打工既包括受雇于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也包括在上述城市或地区的自我雇用,如自己或合伙开办小餐馆、小建材店、承包小旅馆等。
对于外出打工的现象,大多数研究文献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及为城市经济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角度去探讨的。也有一些文献讨论了外出打工与县域经济的关系问题,如蔡文著认为发展县城经济的实质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而其中的关键是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样实际上是将外出打工视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以减轻县域经济发展的负担的重要途径。王培根、龙泉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分析的深度上挖掘不够。凌斌、王勇以安徽省无为县为例,论述了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讨论层面,实证分析和数据运用比较薄弱,而且只是关注回乡创业,回乡创业实际上仅是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之一。
外出打工者的原籍地大多在县城及县城以下的镇和乡,本文旨在讨论外出打工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影响的机制和途径以及对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有怎样的推动作用等。
由于外出打工者的消费、投资等活动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所以我们只能主要采用与打工者面谈或访谈的方式以获得相关数据和第一手资料。由于笔者生活和工作所在地及旅游、工作的关系而到过的城市,还有由于笔者及亲戚原籍地的关系等,这种访谈在上海、苏州、深圳、海口、厦门以及江西省的永修县、德安县、进贤县,安徽省的泾县、青阳县等进行。在上海、深圳等上述城市访谈的打工者来自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在永修县、泾县等上述县访谈的外出打工者(或访谈其家人、亲戚)外出打工的省及城市有上海、深圳及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当然,外出打工的城市有的也位于中部区域,如江西的打工者前往安徽某个城市打工。
二、打工者知识的积累、传播与返乡投资
按照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来自劳动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边干边学”。从边干边学的角度看,打工者的打工过程无疑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这种知识的积累和技艺的学习在不少方面是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因为从知识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指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如语言、文字等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达的知识,后者则是指那种与一定的情境、过程相联系的,难以通过符码系统表达的知识,如技艺高超的厨师的厨艺、某些生产工艺技术等就属于隐性知识。当然,这两种知识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同一知识体中往往既包含显性知识,也包含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常常需要通过一定指导下的“边干边学”和“边学边干”来实现。打工者的打工过程及其目的——返乡投资不仅实现了显性知识从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县域的传播,而且实现了隐性知识的上述流向的难度较大的传播。
打工者的知识积累不仅来自打工过程本身,而且来自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个文化环境、先进观念等,这即是所谓的打工会开阔眼界,更新观念。
打工所积累的知识为打者寻找和发现家乡的商机提供了能力和胆略,如江西省永修县城的第一个房产中介公司就是曾在上海某房产中介公司打工的返乡投资者所开;最早的为数不多的几家洗车点之一,是曾在深圳某洗车场打工的返乡者所开。又如安徽省青阳县城最早的少数几家电脑修理公司之一,是曾在上海从事过电脑修理业务的返乡者所开。此外,外出打工的积蓄,则为他们返乡投资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基础。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打工者的知识积累率和资金积累率与打工的集聚度密切相关。外出打工的集聚现象不仅存在于打工的空间构成方面,还存在于打工的行业或工种构成方面。在我们所实地调查的输出打工者的许多地方,往往是少数人到某地去打工,会带动当地甚至周边地区的很多人也前往同一个地方打工;往往是少数人外出打工从事某一职业,当地其他人也外出从事同种职业。如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的相当一部分外出打工者曾一度集中外出生产糖果;江西安义县外出打工者则以加工塑钢、铝合金门窗闻名。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包头路(殷行路至民星路段)、松花江路(双阳路至黄兴路段)及抚顺路等处,安义人开设的塑钢及铝合金门窗型材加工、销售店几乎是一家连着一家。在深圳市的一些企业,也常可发现同一企业的打工者大多来自同一地方的现象。
打工集聚的原因可从老乡提供的信息的便捷性及带来的安全感等方面解释。打工集聚的效应则主要体现在:(1)信息和生产经营工具等的较好共享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了“老乡经济体”的规模经济效应;(2)提高了市场知名度,降低了市场需求方的信息搜寻成本;(3)增加了与企业或雇佣方的谈判力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打工者的经济利益,这在目前打工者利益屡受侵犯的情况下尤显重要;(4)有助于加快打工者的知识积累,因为集聚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互补,从而增进打工者的共同知识。
打工者的知识如何向原籍地传播?怎样对原籍地的县域经济产生回馈效应呢?一是通过人员流动、信息交流给县域经济注入新的知识、理念等。一个值得咀嚼的现象是,较有成就的外出打工者在原籍地的家人、亲戚也往往会在当地经商小有成就。二是通过外出打工者的返乡投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截止到2009年4月初的不完全统计,江西省安义县共有27家建材类企业,拥有塑钢生产线400条,铝型材生产线26条,均为外出打工者返乡投资兴办,其产值占全县GDP的12.36%①,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对于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在打工者的知识回馈方面,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春节期间外出打工者的大规模返乡探亲效应。春节期间,返乡的打工者走亲访友、品茶欢宴、促膝交谈。他们谈论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观念意识、打工的经历、学习的技艺及家乡的投资机会等,于是,春节期间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超大平台和知识传播的超大课堂。春节后,外出打工的流向和流量往往会根据新的信息有所调整,一些外出打工者常常会决定是否在家乡投资,甚至当地企业的一些经营思路、经营理念等也会出现微妙的变化。
参照著名的新经济地理学家Fujita和Thisse提出的涉及两区域的知识增长模型,这里假定全国分为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两部分或两区域,可得到县域经济的知识形成公式为:
Kh=[h(i)βdi+ηh(j)dj]1/β,0<β<1,0≤η≤1
其中,Kh为县域经济的知识总量,β为人们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互补参数,它反映了经济活动主体及其掌握的知识的异质性,sh为县域经济的员工份额,相应的,1-sh为城市经济的员工份额(包括打工者),h(i)和h(j)分别为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中的员工的个人知识,i=1,2,……n;j=1,2,……n。η为区域间的知识扩散强度,一般与空间距离成正向变动。η越小,代表了城市经济中的知识对县域经济的传播、输入越少,越困难。
打工者在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之间的频繁流动及对知识的传播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的空间距离的阻碍性影响,提高了上式中的η值,从而增大了Kh值,即增进了县域经济中的知识总量。
三、打工者的消费、投资回馈与城镇化
外出打工者的消费对于县域经济的注入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返乡期间的消费;二是打工收入回流转化为家人、亲戚的消费。由于外出打工者返乡的高峰期是每年春节,出外打工者人数多的县便出现了消费十分繁荣的“春节经济”现象。表1和表2是通过访谈和调查所得。
表1和表2的样本数据相差较大,除了与打工者打工地区的收入水平有关外,可能主要与对打工者取样的职业特性有关,而这又取决于在两个地区对于不同打工群体进行访谈、调查的便捷性差异。根据表1显示的数据,如果一个县有3000人春节返乡,仅春节期间在原籍地的直接消费就达:1017元×3000人=305.1万元。
除了消费外,不少外出打工者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资金积累后,往往返乡在农村建房或在县城购房、购商铺。这在笔者所调查的前述各县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江西省永修县城最大的新建小区——建昌城市花园的不完全统计,该小区共分三期建有1118套住房,大约35%为外出打工者或外出打工者的直系亲属所购买。
在县城购房置业的外出打工者中一部分为原县城的居民,更多部分为原居住在该县农村和其他小镇的居民,他们在外出打工一定年限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创业能力后,往往选择在县城投资开店、购房置业。所以说,外出打工的重要回馈效应之一是促进和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城镇化进程,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可由图1来简略地表示。
这里举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是一个历史名镇,镇上原来中年及中年以下的居民,大约有1/3已经迁往县城和其他城市,镇上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为来自吴城镇管辖的松门村、松丰村、荷溪村、河东乡等乡村的农民。永修县城则有越来越多的住户,原为该县其他小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或农民,永修县城甚至有一条街道曾被称作“农民街”,因为最初这条街的两边居住的几乎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
根据江西安义县公安局提供的户籍人口资料及对乡镇流出人口的摸查,到2007年,外出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为外出打工)达90071人,占该县总人口的33.6%。外出人口的返乡投资和返乡购房使该县的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20.19%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6.03%②。
外出打工的群体中,也有一部分人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在打工所在地或其他地方安家置业,不会回到原籍地。但不管选择在何处定居,都加快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因为原籍农村的打工者一般会选择在城镇定居,原籍小城镇的打工者一般会选择在大中城市定居。
归纳对江西的永修县和安义县,安徽的泾县和青阳县等回家乡定居的21名打工者的访谈,返乡定居的动因可表示,在外地买不起住房,外地的生活成本高及小孩入学问题是外出打工者返乡定居的最主要原因。
四、政策建议
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并不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强化和吸收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考虑的相关政策措施有:
第一,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不应将外出打工或进城打工仅仅视作是补充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需求,也应该从发展我国庞大的县域经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要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打工者的经济利益,减少甚至消除拖欠、克扣打工者的工资的不合理现象,减少和规范外来打工者在城市设店、谋生的管理税费,以便城市经济通过打工者的途径更好地回馈县域经济。
第二,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春运能力,尽可能地让愿意返乡过年的打工者能够如愿。因为正如前述,打工者的春节返乡在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消费支出、投资决策等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都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外出打工者的原籍所在地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交通建设。从对外出打工者的访谈和对一些县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基础设施越好,交通越便利的地方,外出打工者越多,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也就越强。
第四,访谈中还发现,在外以单独或合伙开店形式打工以及受雇于人的技术性工种的打工者,返乡投资、创业的能力较强,可能性较高。而那些技术性含量不高的工种的打工者返乡投资和自我创业的能力较低。原籍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那些有助于这类外出打工者就业的投资项目,以便吸引他们返乡就业,因为这些打工者在该行业毕竟还属于原籍地的“熟练”劳动力。
第五,改进和加强对外出打工者返乡投资的金融支持。调查和访谈显示,打工者返乡投资的资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积累和向直系亲戚的借款,享受到的来自银行系统的金融支持十分有限。这既降低了打工者返乡投资的积极性,也制约了返乡投资的规模与层次。因此,在县域经济体系内,应重视发展小额贷款机构和合作信用社,以便更好地吸引外出打工者返乡投资、创业。
注释:
①②资料来源于江西省安义县人民政府网。
[参考文献]
[1]PaulM.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licalEconomy,1986,October.
[2]FujitaandThisse.EconomicsofAgglomera-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
[3]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蔡文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24).
关键词:河北省 体育经济 城市现代化发展
体育经济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性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体育和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城市现代化一般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城市现代化是城市自身运动的高级阶段,也是城市存在的高级形式,体育生活的不断改善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经济与城市的发展互动共促
城市发展为体育经济发展的提供相应的平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已经成为城市人民文化和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该地区体育经济的发展水平。体育经济的水平,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当城市化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时, 仍旧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经济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体育经济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一影响不仅作用于经济层面,同时还辐射社会与文化领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来说是一个加速城市化的契机。 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举办体育大赛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品牌创建和营销计划中的一环。城市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培养著名的运动员来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与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河北省地处中原,濒临北京,铁路、公路贯穿南北,为河北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河北省地处平原人口众多,现有七千多万人口。此外,河北省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举不胜数,吸引了大批中外游人,促进了相关城市的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河北省体育健身业的蓬勃发展,全省大约近半数人在健身场所或俱乐部有一定消费,带动了相关经济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河北省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不强、兴趣和热情不够
随着河北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体育锻炼和健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相应增加,但调查发现,河北省对体育锻炼无兴趣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38.5%和37%,而且多为青壮年群体和中小学学生,当问及原因时大多为工作忙、学习紧,没时间等;而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一方面是由于学业繁重时间紧,另一方面也和家长和老师不重视有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河北省部分人群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还很落后,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不强,居民的健康意识令人堪忧。
(二)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消费水平相对较差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指标,对于河北省来说相对较低,远远低于各大发达省份,而且河北省居民的体育消费中主要集中在实物消费,调查显示: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的比重占河北省体育消费总支出的84.5%,而用于观看比赛,参加娱乐活动的消费比重仅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左右,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河北省承接的国际比赛和国家比赛的次数微乎甚微,缺少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吸引力。其它消费品占8.5%。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发现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居民在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上面的投入都选用的是中低端产品,在服装选择上他们很少选择名牌体育服饰,更多的体育服饰以物美价廉的休闲体育服饰为主,对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取向是帮助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根据被调查人数的统计,大约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发现对于体育消费的支出男性要远远多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现在男性在体育消费上面支出的大幅度增加是他们改善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健康意识的慢慢形成也使得他们更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壮身体。此外,河北省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居民的学历、收入和职业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对健康的观念越强烈,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就越多,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就是体育消费的层次和方式。在大力宣传体育健身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得更多的人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三)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利用率较低
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不断增长的越来越强烈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由于河北省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带来的各城市间的体育设施的投入也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城市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在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上都远远超越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但是从整体上看,全省的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较低,高质量的场馆多集中在各大高校,但各大高校同时对场馆都采取封闭式管理,只是用于平时教学,从不对外开放,同时社区、城镇的一些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再加上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致使居民无法满足对体育健身的要求。据调查:在河北省已建成的体育场馆中,只有24.1%会全部开放,31.3%部分开放,44.6%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办事处辖区平均只有1.9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20-70人左右,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专业指导。
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发展体育经济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人们的基本劳动技能,调节人们的心情,而且它能够推动城市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增加当地财政的收入,进而推动城市经济更好的发展。
2.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使不同地区、互不相识的人们因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它是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同时,发展体育也能促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信息的交汇与融合,增进国内外各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体育的发展,还可以打造品牌产品,让其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3.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实力和形象。体育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北京。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天河体育中心,成了广州市的著名的亮点。姚明和刘翔让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世界更加耀眼。因此发展体育经济可以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4.发展体育经济可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城市为了举办国内、国际大型赛事、就需要建设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不但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现代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加上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如体育服装、鞋子、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旅游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同时还带来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如北京奥运会就为我国创造了210万个就业机会。
(二)体育经济在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1.体育经济产生的浪费。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的专业性强,一些大众的、民族化体育活动在此举办并不适合,这就使一些场馆因此闲置下来,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场馆的保养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修建场馆时,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可以仿效广州亚运会,将场馆和运动员村设在高校,这样既可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也同时解决了学校的住宿问题。
2.体育经济产生的污染。许多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聚集在一座城市,不仅打破了城市的平衡,而且超出城市的负荷,使得城市产生了大批的垃圾、噪音以及空气的污染。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体育经济与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体育经济开发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
河北省地处平原,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的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例如张承地区可以借助冬天的气候多发展冰雪项目,秦皇岛、唐山发展可以借助沿海的优势发展水上项目等。而保定是全国的游泳、篮球之乡,邢台是田径之乡,应发展各自的传统优势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二)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河北省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以省会石家庄和沿海唐山、秦皇岛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可以承办一些大型的赛事来提高城市形象,例如秦皇岛就在2008年成功的承办的北京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不但很好的宣传了城市名片,而且大大的带动了秦皇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应以高技术、信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而张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体育设施不是很完善,应该把发展的目标放在大众体育或者是少数民族传统优势项目的建设上,一是多吸收有着专业体育社会指导员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以便科学的指导,二是把资金多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或者是大力发展民族传统项目。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体育经济发展要与相关产业相结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河北作为京津冀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奥运余热,形成完善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与铁路交通、社会治安、餐饮等其他相关部门有机配合,形成强大的体育产业链,让人们在消费中心情愉快,身心健康,同时加快河北的体育经济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四)开发体育项目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不仅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提前了解市场的需求量,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并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而且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例如张承地区适合雪上或者是民族传统项目,沿海地区如唐山、秦皇岛适合水上项目,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城市的体育项目应整体规划,切不可进行盲目地开发。
结论
总之,体育运动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如何抓住奥运余热,发展和规划河北省城市体育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此外,还可以使河北省品牌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走进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因此,妥善处理体育经济和河北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杰.安徽省体育产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
2.杨有光.体育经济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研究[J].产业经济,2007(2)
3.陈福义等.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周加来等.城市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1(6)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上海城市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03-02
近年来,体育赛事尤其是名牌体育赛事所折射的魅力已成为一种超越国界的语言,而其背后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并催生 了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即“赛事经济”。
目前上海拥有的体育赛事包括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上海赛区,F1方程式赛车,网球大师杯,汇丰杯高尔夫球赛和其他的世界级体育赛事。但相比较于欧美国家成熟的体育赛事与赛事地体系,上海在利用体育赛事来营销城市形象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将从体育赛事和城市品牌形象的角度分析上海目前的状况,结合国外的成功实例,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1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能显著地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1964年东京奥运会,使日本GDP由举办前的每年增长10.01%猛增到了26.1%,经济学家将其称为“东京奥林匹克景象”。悉尼因为2000年奥运会吸引的海外投资高达87亿美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体育产业(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体育保险业,体育信息,人才培训等)产生深远影响。体育消费产生的乘数效应与体育产业关联性带动城市经济社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
1.2 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要有专业的体育比赛场馆,同时对其它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有高度要求,包括交通,住宿,通讯,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广州为举办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了珠江大桥,全封闭的环城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等,在环境保护上投资50亿元,使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飞跃的提高。
1.3 增加城市旅游业的旅游收入
2004年F1方程式车赛落户上海后,国际著名的AC尼尔森公司就F1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限定在与F1赛事紧密相关的七个行业,即酒店业、旅游业、餐饮/零售业、运输业(汽车租赁、出租车与航空)、展览/会议业、广告业和房地产业。调查结果显示:F1中国站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起了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除房地产外六个行业在F1期间业务量增额的当期效益为15.3-17.3亿元。
1.4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大型体育赛事前高度的国际媒体关注度和报道,会大幅度地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改善其城市品牌形象。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举办使悉尼的城市品牌形象效益提前了10年,极大地提高了世界各地对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热情和期望,而悉尼也有效地利用了这个契机,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宣传和传播悉尼城市形象,把悉尼成功塑造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旅游城市。澳大利亚更是先后邀请了3000多家国外媒体来到澳洲,由当地官员协助区各地采访,重点是采访都市乡村的一些时尚的变化.这些媒体先后制作了价值约为23亿美元的宣传素材,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很多改变了国际上人们本来印象中对澳大利亚”广阔荒野”的形象,在国际游客中塑造了强烈的现代的带有都市文化的形象。
赛事的成功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有利的舆论.人们会在赛事于举办地之间产生认知思考,让人看到听到赛事名称就会想到相应的举办地,提高城市的曝光度,提高国内外声誉。
1.5 提高举办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大型的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的名牌赛事,往往对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赛事主办方一般会通过专业公司对赛事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对赛事接待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等都会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会帮助相关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主办城市政府的配合与协调是大赛成功,高质举办的关键环节。
2 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形象就是一个城市的内外公众对这个城市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概括和评价,也是城市与公众,城市与城市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外在形式。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方品牌,是无可估量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能够推动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吸引八方来客来旅游,观光,购物,置业和投资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还将显著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城市管理者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始有目的的规划,营销和建设城市。而事件是近年来城市营销者营销城市的一个有力工具,借助事件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品牌形象,从而达到营销城市的效果。体育赛事作为城市的一类特殊事件,它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影响的广泛性,价值的多元性,容易引起媒体社会的关注,可以作为城市营销的一个有力工具。
中国的城市品牌营销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的宣传时期,2007年之前的营销推广时期,现在正在全面进入国际化品牌战略升级时期。1997年前,中国几乎没有城市品牌意识,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主要依靠党政机关的宣传来实现。从1997年后,举办了“香港北京周”、“香港天津周”等大型活动和通过权威媒体对香港城市的整体推介,首次让内地城市认识到城市是可以当作品牌来推广的。2000年,CCTV4的栏目开始出现城市旅游推广广告,城市品牌营销逐渐被大部分城市认可和接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整体形象的国际化品牌战略时代悄然到来。
《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五(2000-2005)计划》明确提出“积极申办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体育赛事的”大赛承办方针,这一方针在“十一五”期间仍然得到贯彻,“十一五”期间将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也已经基本确定。
过去十多年中,上海从简单接受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竞赛任务或者偶尔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阶段,进入按城市需求申办和运作赛事,紧密结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战略性地举办国际体育大赛之路。1995年以前,上海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主要是限于亚洲的洲际比赛。1995年以后,上海举办的世界级体育比赛数量逐渐增加。 而2002年在上海举办的网球大师杯可以被视为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进入更高层次的标志。“大师杯”赛前在北京,香港,温布尔顿,纽约,东京等地进行了多次路演,新闻会等推广活动;在赛事期间,世界各国媒体都较大篇幅报道了该赛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近900个小时的转播,累计观众7000万人次.这些推广活动和宣传报道极好地对外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新兴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为上海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2003年上海市入境游客的大幅增加与这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密切相关。
对上海而言,韩国的首尔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对象。首尔成功地举办了1986年的第十届亚运会,1988年的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通过这些大型的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积累城市的品牌资产,使城市营销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亲自给首尔做城市品牌形象代言人,向世界发出”欢迎你到汉城(首尔)来,欢迎你到韩国来。”邀约。
3 如何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中进行上海城市品牌营销
3.1 提炼体育赛事,创造城市营销口号
体育赛事的主题和口号通常在赛事申办过程中提出,而这个口号也可以发展成为城市营销口号。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时,“合作,竞赛与发展”的承办理念向世人传达了广州市政府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北京奥运会时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表述了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期望。而30届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one city, one world”表达了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种族背景和海纳百川的心理。
上海目前虽然拥有众多名牌大型体育赛事,但并没有一项能够让人们一听或一看就与上海联系起来,上海应该深度挖掘一到两项赛事,把其内涵与上海的城市形象结合,加深人们的感知印象。
3.2 体育赛事的场馆设施成为城市景观
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体育馆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成为新的城市景观。而上海虽然拥有众多的体育赛事场馆,但是并没有成为城市的视觉识别符号,由于缺乏独特性,除了建筑本身的功能以外,没有办法作为城市景观来进行营销。
3.3 结合体育赛事,重塑城市人文特色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塑造和传播城市的人文特色搭建了平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潍坊风筝节,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体育赛事主体鲜明,更是体现了当地的城市人文特色。上海的文化一直强调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如何在引进体育赛事时把这个特点凸现出来,使得赛事既能有国际化的视野,又能有上海的文化特色。
3.4 体育赛事显示出地域特征,塑造城市地缘特色
地缘特色就是本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的差异性与独特性。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歌尾采用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成为了最有名的奥运主题曲。而悉尼奥运会的会徽更是显示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原住居民,反应了当地浓郁的地方特色。上海自上世纪初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地域特色,而逐渐为世界各地所知。所以在上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能忽略上海作为赛事地的地域特色。
4 结论
大型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为城市举办地带来大量的游客,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等。在上海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今天,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上海如何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加速发展,塑造良好城市品牌形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里奥•艾瑞克•亚历山大.体育与城市营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安海涛,林育祯,曾亚清.大型体育赛事: 现代城市营销的有效途径[J]. 体育营销,2008,(11): 69-70.
[3]李爱君,李燕,李伟.体育赛事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509): 78-79.
[4]周良君,陈小英,周西宽.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竞争力的核心[J].体育科研,2007,28(2):43-46.
[5]姚颂平,吴贻刚,沈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1-6.
[6]姚颂平.关于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 1-5.
[7]肖锋,沈建华,刘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69-771.
[8]肖锋,沈建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45-747.
[9]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40-41.
[10]刘彦.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49-52.
[11]尹珉浩.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教育杂谈,2008,4(111):181-182.
[12]刘东锋.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39-42.
[13]张雷,陶于.从欧洲杯看多国多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模式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 4-6.
[14]制定城市营销战略:首尔两件重大体育赛事的比较[J].北京规划建设,24-27.
[15]纪宁.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新时代[J].体育学刊,2008,15(1):22-26.
Abstract: Urban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but the flooding also restricts the cit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lagg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rban flood control, the managers are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floods and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old, causing the flood control measures can not follow up. 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floods occur frequently, which has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s economy, but also pose a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mass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flood control in plain city, proposed a series of constructiv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flood control.
关键词: 城市防洪;现状;措施
Key words: urban flood control;status quo;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071-02
1 平原城市的洪涝特点
我国平原一般分布在大中型河流中下游地区,因历史上河水泛滥冲积而成,地势平坦,便于人类生产生活。分布在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数量众多,人口密集,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的工厂企业分布集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势特征,其遭受的洪涝灾害也与其他地区不同。由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这些城市都位于水源充足,水网密集的区域。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必需条件。一方面城市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洪水泛滥又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平原城市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汛期暴雨集中,城市上游河道水量宣泄,下游河道水位升高,积水排泄不畅,滞留城区所造成的灾害。洪水形成以后,受平原平坦地势的影响,洪水宣泄缓慢,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巨大。
2 城市的发展对防洪的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工厂迅速崛起,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面积不断向扩张,同时城市空间向上向下蔓延。混凝土建筑物和水泥道路的大规模大面积的增加,也对当地的水文水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表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少,径流系数增大,土壤的天然蓄水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大中型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沉陷,降低地面坡降,影响泄洪。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滞后的防洪设施无法承受日益扩容的城市对防洪方面的要求,造成近几年来多地大中小城市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使城市经济的发展严重受挫。
3 平原城市防洪现状
3.1 防洪工程标准低,建设滞后 随着平原城市规模不断发展,人口激增,重要设施和重要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过去城市的工程设施和防洪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城市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内河、堤防、排洪沟、暗涵和排灌站等,这些防洪工程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建设标准偏低,大中城市一般是10到20年一遇,一些小城市也就3到5年一遇。经历多年运行,河道淤积严重,蓄水能力和行洪能力逐年减弱;堤防被建筑物侵占;路桥口、险工险段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险情;排水涵洞和排灌站等防洪建筑物老化失修,在洪水来临时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排泄和疏导作用。在暴雨长期持续时,外河水位往往高于城内地面高层,加大了洪水宣泄的难度。
相对于城市的发展,投资于防洪工程建设的资金相对不足。近年来有些城市为了完善环境的需要,对通过市内的河道加大了治理,但是过多重视河道景观效果,而忽视其防洪能力的提高。
3.2 城市经济发展过快,规划不合理 由于城市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的不足,社会经济及人口增长过快,洪水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城市经济发展过速,水资源紧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也是造成城市洪水滞留的一大因素。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短期效益,忽略长远思想。过多考虑建筑物的规模数量、广场的面积、道路的宽度和景观设施的表面效果,而缺乏防洪减灾的远见思想。特别是大面积住宅小区,只考虑容积率,而不重视绿地面积的规划;城市大部分道路建设不设绿化带。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和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逐渐增多。自然湿地不断被侵占甚至消失。地表透水面积不断减少,原有的坑塘、水池被填平,蓄水能力减弱,地表径流系数增大,雨水汇流集中,宣泄不畅,又缺乏一定储存能力的洪水滞留区,暴雨降临时必然造成洪涝灾害。
3.3 管理职能部门职责不清 城市防洪工作不是一个职能部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规划,建设,水利,电力和通讯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管理,目前这些部门在城市防洪任务中缺乏统一领导和有效的沟通,各司其职,自行其事,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使防洪管理工作难以奏效。
3.4 防洪预案操作性不强 防洪预案编制人员不专业,不了解当地水文情况,不实地调查。文字套用,流于形式,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组织调度可操作性不强,抢险人员、防洪物资储备得不到落实,造成洪水到来无法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有效抢救。
3.5 防洪除涝技术落后 防洪减灾仍停留在人海战术,抗洪救灾的装备和储备物资技术含量不高。先进的机具和仪器鲜有投入。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洪水形势不能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迅速调度。防洪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不实战演习,缺乏经验。
3.6 人类对防洪减灾重视不够 生活在平原城市的人们,由于便宜的生活方式,长期安逸劳作,防灾意思薄弱。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们,由于多年未经历灾害的发生,对洪水灾害存有麻痹侥幸心理,主动防范意识差。对突然降临的洪水缺乏逃生的有效应对,也是造成近几年城市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众多的原因。同时工厂企业也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在防洪减灾设施和措施上,有些多年前建起的防洪设施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面临洪水只能“望洋”兴叹,任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4 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城市防洪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4.1 大力投入资金,建设高标准的防洪设施 对原有的防洪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扩挖断面,加高堤防,拆除违规障碍。对排涝涵管及排灌站进行改建,提高其宣泄能力,有条件的把原属人工操作的主要区域的排灌站建设成自动化操控的高标准排灌站,提高其排洪效率。在城市低洼地区建设滞洪区。随着城市的扩容,原有的防洪工程即使提高防洪标准,也难以涵盖日益发展的城市防洪要求,这就急需增加建设一批新的标准高,防洪能力强的防洪工程和设施,来满足要求。根据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建议中小城防洪标准制定为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大中型城市和重点城市为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4.2 做好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 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前,充分考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做好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保留天然的坑塘、低洼地,增加洪水的承载量。增加城区的透水面积,减少径流系数。保证城市充足的绿化面积。为增加城市绿地,可以在小区内规划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人行道铺装和地上停车场尽可能应用有透水能力的花砖;楼顶种植花草,建成空中花园,一方面净化空气,一方面增加雨水蓄积面积;在沿道路两边留有适当的绿化带。
4.3 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防洪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对防洪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及维护过程明确划分责任,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工作机制,在洪涝发生前有预案,洪涝发生时有跟进,洪涝发生后有补偿安抚。
4.4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防洪预案 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
在城市防洪预案中还应制定完善的城市防洪应急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措施和安全体系。明确专业机动的抢险队,后备人员名单,畅通的通讯方式,充分的物资储备等资源。
4.5 推广先进的科学防洪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水利信息化进程管理;提高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等的推广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防洪调度系统;建立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
4.6 严禁开采地下水资源 对地面有沉陷趋势的城市严格禁止开采地下水,以立法的形式,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必要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补充。
4.7 警钟长鸣,做好防范 相关部门在宣传工作上应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宣传教育,使防洪减灾意思深入人心,普及防御洪涝灾害的常识和技能,提高公众警惕性,增强自救的能力。鼓励个人及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防洪减灾宣传和管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5 结束语
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城市洪涝灾害又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扼制洪涝灾害的发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有效的防洪措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维护赖以生存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刘忠阳,杜子璇,刘伟昌,杨海鹰,田宏伟.城市洪灾及城市防洪规划探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