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济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区域性经济周期;国际传导;协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相关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呈现了明显的世界经济协同性。因此,回顾和理清世界经济周期的脉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定性的角度,Canova和Dellas(1993)给出了世界经济周期定义的简单描述,即世界经济周期是在国别总量经济的跨国周期性行为中存在的共同特征。而对这种共同特征,宋玉华(2004)加以进一步的明确,她认为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从定量的角度,Gerlach(1988)用波谱分析研究经济周期的跨国行为,发现大量国家的产出运动在经济周期频带上是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周期是多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动在一定的周期频带上的高度相关性存在;Gregory等(1997)则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来界定世界经济周期,即全世界(国家)的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个序列相关的共同特征。
二、世界经济周期是否存在
(一)世界经济周期存在的研究
很多实例证明国家之间的确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和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如,Dellas(1986)发现在英、美、德、日四国间,几乎存在长久的同一的经济周期。Backus,Kehoe,Kydland(1992)扩展了RBC(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模型,建立了包含跨国经济协动现象的I—RBC模型,在这个扩展的开放经济理论里,国家之间的消费是高度相关的,由此说明国家之间的协同性是存在的。Sarkissian(2001)也认为国家之间的消费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特别是在萧条时期更是如此。而Canova,Dellas(1993)发现显著增强的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和全世界面临着的共同的外部或内部经济扰动是生成跨国的经济周期行为的共同因素。Baxter,Kouparitsas(2004)的研究发现,如果两国之间有较高的双边贸易相关度,那么这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相关度就会提高;同时,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周期相关度一般会比较高。Ravn(1997)的研究表明,除OECD国家政府支出显示了较弱的正相关性外,其他经济变量(包括产出、消费、总投资、出口和进口)都显示了很强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良好的跨国协同运动性。Kouparitsas(2001)研究发现,七国集团的经济周期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以后更是如此,他认为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世界经济周期)的确是存在的。
(二)世界经济周期不存在的研究
Hickman,Filatov(1983)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通常表现得相当微弱,这种微弱的传导很易于被国内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所控制而失去扩散能力。唐海燕(1999)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初期或以前时期,各国经济周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错位,同一时期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抵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世界经济周期性特征。Kollmann(1996)通过与完全资产市场的对比,发现在不完全资产市场(即国际金融市场只能买卖债券合约)的两个国家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里,国家之间消费的相关关系比完全资产市场情况要明显弱得多。Selover(1997)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互动关系时,进一步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因为相互驱动而导致同步波动的假说并不成立,两国经济趋向同步波动是因为低水平的或者弱的冲击所致。
(三)区域性经济周期增强而世界性经济周期减弱的研究
四、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仅有较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胡鞍钢(1994)分区段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GDP年增长率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960—1979年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系数非常小,而1980~1989年,相关系数相应增大。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以1987-2000年间的季度GDP数据为分析对象,得出中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为弱相关,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余芳东等(2001)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随世界经济的趋强而走强,随世界经济的趋弱而走弱,经济周期的“拐点”与世界经济动态的一致性越来越明显。
【摘 要】文章首先针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历史展开必要的描述,指出世界经济格局曾经两次变化,而后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浅层面预测了未来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影响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这个概念逐渐凸显,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状态,区域之间的联系很弱,基本不存在世界经济的概念,相邻的区域之间存在商旅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虽然在当时长途旅行的商人也存在,但是相对而言影响力十分小。这种地区内部相对而言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很快被打破,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进而引发了欧洲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程度,决定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形式,而这种文化又会反作用于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欧洲,以宗教思想作为当时的主流,这种布道式的思想主题,与当时经济发展的一贯方式,以及航海技术本身的成熟,共同推动了欧洲殖民行为的产生与成熟。殖民地的建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以欧洲作为轴心的经济格局,欧洲成了第一个世界经济轴心。随后,欧洲向美国移民,为北美地区带去了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到达美国的移民,逐步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建立起更为自由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显然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战中的美国获利颇多,而欧洲却在二战中锉尽锋芒,二战后,美国积极发展经济,很快成为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不能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并且最终成为第二个世界经济轴心。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弊端也逐渐凸显,经济危机成为了不仅仅是美国,而是其他众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头疼的一个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的影响,无论是没有就业回升的经济复苏,还是次贷危机本身带给美国的经济问题,都让其难以招架。与此同时,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经济则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单从中国角度而言,一方面经过多年的专心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其他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就目前而言,美国一贯主张的自由民主文化,已经初露弊端,而中国从古至今的朝奉体制,在目前阶段又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生命力。
二、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影响分析
在中国建国的60余年中,除了建国初期还需要面对十分艰难的对敌斗争,相对都是注重经济发展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认可。同时在睦邻方面,中国也摆出颇高姿态,与邻邦共同发展。就目前的状况看,在未来,中国必将会成为国际上更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对于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以美国作为第二个世界经济轴心的经济格局已经开始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生命力存在限度,其负面效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开始逐步显现。目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平衡,包括资本主义本身存在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进出口非健康状态依赖、以及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断提升等,都成为目前经济格局无法调和的矛盾。曾经对于殖民地资源掠夺,以及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掠夺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目前的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已经逐步从劳动力被掠夺方开始转变。在美国作为经济轴心的这段时间里,依赖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为美国带来的就业问题直接导致其国内贫富悬殊以及其经济的低迷,为了刺激经济,举债促进消费成了一个必然的行为,这也成为了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其次,世界经济经过了资源和劳动力两次掠夺之后,发展多年的各地经济和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苏,包括印度在内,独立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新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掠夺行为已经不再可行,因此更需要一种公平的局面出现,各个国家都要求加入到整个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来。而美国作为第二任世界经济轴心,其一贯态度都不符合目前的要求,因此很难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反而是中国,作为经济发展势头颇好的一股新生经济力量,由于其一直的低调和谦逊,在世界经济环境中赢得了一定的认可。再次,鉴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国目前的处境而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打破目前以美国作为第二任经济轴心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国已经从劳动力被掠夺的角色转变成为一个更为独立的角色,并且其本身的经济更是不接受其他国家的资源掠夺,这种经济状态使得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强的底气在国际社会中说话。同时也不排除中国成为第三任世界经济轴心的可能,但是即便如此,中国也不会成为掠夺者。这首先应当归结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呈现出独立特征,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再会被迫接受掠夺,其次则应当注意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贯都是主张一种更为自发的对于君臣身份的认可,这不是一种压迫,而是一种朝奉,而这种朝奉机制很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出现。
总之,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经济格局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主体,必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财政;金融;债务危机;扩张;经济;复苏
中图分类号:D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开年展望,世界经济三大问题值得关注:美国“财政悬崖”后遗症是否影响世界经济?欧债危机将发酵到什么程度?新技术革命是否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而“财政悬崖”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为此,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2012年12月31日达成解决“财政悬崖”的妥协议案。这个议案本质又是如何?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巨额财政危机呢?
一、美国“财政悬崖”议案的目的是债务扩张与金融扩张并举。
(一)“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
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就被称为“财政悬崖”。
所谓“财政悬崖”是指由于小布什政府时期和金融危机后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实行的减税政策将在2012年底到期,未来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自动减赤机制将于2013年年初启动,美国将于2013年年初迎来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上升和政府开支减少的局面,两者叠加效应约有8000多亿美元。“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财政悬崖”——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使政府财政状况面临崩溃。但如果不增税和减支,美国的公共债务将超过上限,根据两党2011年谈判,公共债务上限提高约2.1万亿美元,达到约16.4万亿美元,在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嚣张特权”之下,受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福利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高攀,目前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超过16万亿美元,在奥巴马政府任内,美国联邦政府的年度财政赤字连续四年超过1万亿美元。
这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2012年底同时面临减税政策到期和国债上限触顶两大挑战,若不能及时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将导致经济再度衰退。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一旦跌入“财 政悬崖”,2013美国经济将萎缩0.5%,失业率重新攀升至接近9%的水平。
为此,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2012年12月31日达成解决“财政悬崖”的妥协议案,该议案2013年1月1日在国会参众两院投票获得通过。主要内容包括从2013年开始,美国将调高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富裕家庭的个税税率,失业救济金政策在2013年延长一年,把将在2013年年初启动的约1100亿美元政府开支削减计划延后两月再执行等。
(二)美国“财政悬崖”议案的目的是债务扩张与金融扩张并举。
美国“财政悬崖”并非国家单一概念的债务,而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体现。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与美元全球扩张紧密相连,即债务扩张与金融扩张并举。
上世纪末的国际金融市场本来仅局限在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体制,市场之间的分割十分清晰。美联储政策和美元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范围。通过美元独特的定价机制以及报价制度,越来越多的领域与市场衔接,继石油被纳入国际金融市场后,大宗商品、资源产品、农产品等均被纳入,扩展了美元覆盖范围,进一步增强了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政策是美国财政赤字全球化扩张的基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看似一国央行常规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美元地位的独特性以及美国经济的特殊性,其货币政策目标侧重全球化,并非本土化概念那么简单。一方面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决定了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分布与比重,60%的货币供应量在全球范畴,只有40%才是美元国内供应量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元货币供应量伴随全球市场配置的变化而增加,并不仅仅是美国经济本土的问题,也非舆论所简单评说的因为美国经济不好。实质是鉴于美元货币供应量不足,为实现美元霸权的覆盖率达到垄断而增加货币发行。可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不仅仅局限美国本土,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体现了美国全球化战略必然的结果甚至收益。
美国的“财政悬崖”议案只是一种妥协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高额债务问题。美国国会虽然通过“财政悬崖”议案,却回避了政府支出削减、债务上限等棘手问题。接下来,美国两党还将继续将在拉锯战中讨论提高债务上限,势必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诸多不确定性,未来市场需要警惕更大的风险,即美元霸权战略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二、美国“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使世界经济复苏充满曲折性和艰难性。
2008年的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调整仅次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一判断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决定了危机第五个年头的2013年的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坎坷。美国“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2013年将使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充满了曲折性和艰难性。
(一)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放眼世界,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在危机的泥潭中挣扎,低速增长仍是主要表现。
1.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紧缩财政,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不足。
多年来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全球95%民众收入没有实际增长,债务反而不断扩大。民众没有钱是全球终端需求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危机最后爆发的原因之一。而危机爆发又增加失业,令全球生产消费步入恶性循环……这个问题也不是短期一两年能够解决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危机、刺激经济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负债不断攀升,对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产生严重影响。为稳定市场信心、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发达国家普遍需要持续大幅紧缩财政,通过提高税率、削减社会福利、裁减公共部门就业岗位等方式增收节支。这势必冲击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影响当期GDP增速。
2.新兴经济体增长波动加剧、风险呈上升态势。
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球生产的将近一半,在全球消费品市场上占据40%的份额。20年前,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最多只有15%到20%。经济活动和消费的重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但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兴市场国家中还有其他新的经济体吸引了投资者,它们都是一些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的国家。
但新兴经济体难以与发达国家“脱钩”,且自身普遍面临较多结构性矛盾,有的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有的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已不如两三年前。在外部环境转趋不利时,新兴经济体增长往往呈波动加剧、风险上升态势。
3.一些发达国家寄希望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走出困境,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但在技术和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企业观望较多,短期内难以形成足够带动经济强劲反弹的投资热潮。
2013年世界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举足轻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承载着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
(二)欧债危机可能再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尽管欧元区接连出台应对欧债危机的重大举措,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降低了重债国融资成本,但欧债危机是制度缺陷、虚高福利、政治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完善财政金融机制设计、实现欧元区内经济平衡需要广泛深入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利益调整,必然面临重重阻力。成员国经济、政治形势的不利变化,都可能导致危机再起波澜。
(三)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凸显。
在财政政策空间日益受限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加大货币政策力度,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放松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降低市场利率,提高投资项目利润,刺激企业投资与个人消费。但在实体经济缺乏投资热点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资金很大部分将流入金融、房地产、 与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牟利,助长市场波动,甚至形成新的经济泡沫。
(四)贸易保护主义正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威胁。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对全球贸易带来较大冲击, 国际市场需求出现萎缩态势。越是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与贸易摩擦也就越发频繁,这也使得2013年的贸易环境再次充满“不安定”的色彩。
纵观2012年的全球贸易形势,其中不乏积极因素。以简化海关手续为重要特点的贸易便利化已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主导方向;2012年世界贸易的地区性特点明显,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停滞、全球性贸易政策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地区性贸易协定激增。但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继续想方设法限制进口,将国内市场留给本土产业,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影响国际贸易复苏。
1.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会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在“再制造业化”方面作出种种努力,世界制造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中美之间的摩擦从来就没中断过。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现“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思潮,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结合的新重商主义盛行,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中国的出口贸易环境不容乐观。
2.贸易摩擦的区域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来自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护与贸易摩擦现象正在增多。
由于全球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突变,一方面发达国家希望恢复制造业,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快,在消费需求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调整了出口方向,即由发达国家转向这些新兴经济体,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直接形成竞争,而进口增加将直接影响到本国产业的发展,因而可以看到,贸易摩擦的区域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来自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护与贸易摩擦现象正在增多。
3.中国一定时期内难逃贸易摩擦的厄运。
严重的产能过剩致使中国在全球地位受到挑战。产能过剩会加剧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反过来也会加剧产能过剩的问题。这种恶性循环将会造成越来越严峻的状况。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全球化 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起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有:(1)生产国际化。(2)贸易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近十几年来,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多方面质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多。但是,收益分配的不公在加剧,可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全球化运动。这对于改善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合理、不公平状况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真正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主要应靠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4.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世界经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概念;意义;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根据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将服务贸易划分成广义的服务贸易和狭义的服务贸易,狭义的服务贸易就是出口国以出口现实的服务过程来达到进口国的某种要求来换取经济回报的交易方式。广义的服务贸易就既包括了实际存在的交易过程,于此同时还包括服务出口方和服务进口方没有直接交易的无形交易的过程。一般人们提到的服务贸易就是指广义上的服务贸易。就是指一方出口其服务,另一方进口服务的贸易方式。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有160余种,其中金融、咨询、旅游、交通运输、IT技术和教育等行业是服务贸易的主要领域。
全球范围内上所发生的服务贸易可以一般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境交付。是说一个国家的服务者在国内像国外的服务消费者提供其需要的服务,比如利用通信、网络或者邮电等方法提供的影音咨询等方式。第二,境外消费。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到另一个国家接受这个国家的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并支付给服务者报酬的形式,比如出境旅游和留学等。第三,商业存在。指一个国家接受其他国家的个人或公司来到本国进行投资、合作或者设立独资企业和分部机构。第四,自然人的流动。指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到另一个国家去提供服务,比如本国公司雇佣外国职员和来本国创业的自然人。以上四种交易方式,提供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内容,消费服务所在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进口国,提供服务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出口国。
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的意义
如今全球经济都在向服务性质的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成为新的国际形势下各个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可以把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服务生产力转换成可以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价值形态,使本国的无形商品和无形资产国际化货币化,实现了增值价值的贸易方式,可以占用比较少的资源来实现更多价值的交易途径。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各国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加快贸易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新时代对各个国家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今服务贸易已经变成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一个领域,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把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换的重要手段。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高国家外汇水平,加强对外经济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内生产,提高人民就业率。扩大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资本扩张。同时也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而且可以转移国内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伴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已然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加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作为各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增强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对新形势的战略选择。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国际服务贸易进出总额为72037亿美元,到2014年增加到93494亿美元,年均增长4.6%。其中旅游、交通运输和金融所占比例最大,在2010年这三个领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8.1%,到2014年三项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5.2%,四年之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行业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9643亿美元增长到2114年的13119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3%。
三、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在各国加速转移转移,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
新兴的服务贸易在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不断转移是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化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服务贸易的跨境移动,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同时也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一体化。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全球大市场中组织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同时也必须有金融、运输、通信等服务的支撑,引起了生产性的服务业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动的态势。其次,由于IT技术的不断进步,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促进了服务贸易在国与国之间的飞速发展。
2.世界服务贸易加速结构优化,新兴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的服务贸易结构出现了特别大的改变,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趋近于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改变。同时,伴随着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大大加强了服务贸易活动的可行性,加快了例如像IT技术、信息咨询、财务管理和通讯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服务贸易将会慢慢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方式,逐渐向资金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的服务贸易发展。
3.服务贸易的外包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增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包方仍然是老牌经济强国如美国、日美和西欧各国。但是,接包方除了像印度、巴西、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之外,像中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都在积极的承接服务贸易的转移和外包,正在成为新兴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的变化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已经变成了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台强劲的发动机,并且也将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林.中国与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测度[D].辽宁大学,2013(7):11-14.
[2]孙莉莉,霄.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3]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坛,2013(11):33-34.
[4]张维.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9):57-61.
摘 要 本文以国家和市场为动力,以国际权力结构、国际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三个关键变量为维度,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考察二战后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冲击,深入探讨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下演变的原因、路径和趋向,以期发现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
关键词 国家 市场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秩序
导 论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确立和在全球的扩散,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人口和资本大规模流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19世纪中后期,以金本位制为核心,反映、规范世界经济运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最终在英国和英镑主导下确立,有效维护了世界经济的自由稳定,促进了各国贸易、投资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但在一战、二战和多次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经济秩序不断发生调整和变革,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走向和各国经济实力地位的变迁。
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从结构主义出发,认为世界经济是统一的整体,“包含着一个占支配的中心,一个处于依附地位的外围和处于‘中心’、‘边缘’之间的‘半边缘’地带,形成一个‘中心-外围’的经济结构”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1959,Vol.XLIX, pp.251;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467页。,指出国际经济秩序内在的不平等性,是外围或边缘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源;而现实主义者则以“权力结构”为基础,论述了“霸权对于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宋承先、洪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47—359页。,以及权力更迭带来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但二者均忽视了国际经济秩序具有的政治、经济的双重属性,以及在市场和国家(权力)双重力量推动下的演变逻辑,无法还原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历史的全貌。本文意在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国家和市场双重动力为视角,以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为平台,分析研究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问题。
国际经济秩序的分析框架
奥古斯丁指出,秩序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处于自已的最佳位置,共同构成一个很好的布局”Augustine:“The City of God,bx xix.ch,VII,”Everymans Library,1950,P249.转引自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赫德利·布尔在此基础上,对秩序的概念进一步引申,认为秩序是“导致某种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旨在实现特定目标或价值的社会生活安排,是相对于特定目标和价值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国际秩序指的是目际行为的格局或布局,是一种国家间秩序,它追求国家社会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标,如维持国家体系和国家社会本身的存在,维护国家的独立或主权,维护国际和平等”。门洪华依据前人既有的研究,指出“国际秩序是大国之间权力分配、利益分配和观念分配的结果;国际秩序之争,实质上是权力、利益之争,又主要表现为观念之争、国际机制之争”。
在借鉴现有学者对秩序和国际秩序的理解和界定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经济行为的格局或布局,是基于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和经济观念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各种经济制度的总和。其基本目标是国际经济体系本身的生存和延续,维护国际经济社会的稳定、自由和开放;基本功能是使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规律的运行和发展。
根据对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运行逻辑的既有理解,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国际经济秩序的分析框架。第一,国际经济秩序是某一时期主要经济行为体基于经济实力造就的格局,建立在各经济行为体尤其是主要经济行为体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是经济实力分配的结果。第二,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国际经济观念分配的基础之上,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否稳定,往往取决于主要经济行为体在核心经济观念上是否能达成一致,保持默契或必要的妥协,当前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主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上。第三,国际经济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中的经济行为体按照某种既定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来处理彼此关系,反映了国际经济运行机制和整体态势。总之,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社会中主要经济行为体实力分配、观念分配的结果,外在表现为全球性国际经济制度、机制的创立和运行。其演变过程也主要体现为国际经济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经济制度、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国际经济主导思想、发展模式的更替和完善等三个方面。
在演变形式上,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表现为内在调整和外在变革,二者互为依存,相互调和,共同构成了秩序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国际经济秩序赖以建立的经济实力结构和经济观念结构存在失衡和调整的潜在危险,为恢复均衡、维持延续,国际经济秩序首先发挥内在调整的功能:受到挑战的霸权国会通过需求增加资源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和承担的义务,或减少承担的义务和相应的成本,以满足新兴国家的要求,但以最终不致危害其国际地位为底线;国际经济观念(经济主导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力量冲击下,其首先表现为系统的内部改良和完善,对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革新,以维持国际经济观念(经济主导思想)的延续和保存。一旦这种调整无法满足新兴国家的要求和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时,将导致国际经济秩序与权力结构和经济形态的断裂,进而导致体系性危机事件(战争、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体系性危机事件的冲击下,国际经济秩序将发生剧烈调整或外在变革。因此,秩序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是由该秩序对国家和市场的需求能够调整到什么程度的能力决定的。
经济危机冲击下国际权力结构的演变
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国际权力结构的基础之上,反映了体系中主导大国的利益和诉求,其演变的动力源自于体系性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增长,是国际权力结构变化的结果。罗伯特·吉尔平指出:“秩序变革的前提,存在于现存经济制度与那些在该经济制度变革中受益最大的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再分配之间的断层处。”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则是推进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常用且有效工具。危机过后,国际主要力量经过重组,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建立在原有权力结构基础之上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危机中被破坏或摧毁,体现新的国际权力结构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大国的博弈中得以建立。
一、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 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特点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他写道:“表现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特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这个体系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而且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大体上是内在的。”沃勒斯坦提出:“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在这些世界帝国中,存在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系,不论其有效控制程度减弱到什么程度;而在另一类体系中,在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空间不存在这样的单一政治体系”。
根据沃勒斯坦的观点,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主要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等。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它不同于“世界性帝国”之处在于,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在这个世界经济体中占据有优势地位的地区,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地区,是中心区域;而广大亚非拉地区,由于受到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或是新独立建成民族国家不久,是这一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区域;在这两者之间的是半边缘区域。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中心区域利用边缘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域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域除了向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域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域部分地充当边缘区域角色;对边缘区域部分地充当中心区域角色。
在冷战时期,根据当时苏联的观点,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但这只是一个不长的插曲。冷战结束后,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变为只有一个单一的世界市场体系。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开始从“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其主要特点有:
1.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迅猛发展,开始形成欧盟、北美和东亚三个大的经济板块和其他一些较小的经济板块。
欧盟2004年扩大后,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约4.55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开始实施,现在包括美、加、墨三国,人口约4.2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世界上的影响不亚于欧洲一体化。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东亚国家已经开始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中国将与东盟国家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如能实现,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近20亿,经济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日本与东盟签订了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决定在2012年实现经济合作伙伴计划。韩国已与东盟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商品自由贸易达成协议。此外,中日韩正在就三国自由贸易安排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东亚共同体”如能建成,将形成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三足鼎立的态势。
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走联合自强道路,也建立和加强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较小的经济板块,如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这些都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不过,板块与开放并不一定是矛盾的,板块也可以是开放的,出现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
2.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以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体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取得迅速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开放,更给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现在,全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千万人,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全世界100支最大的经济力量中,跨国公司占一半以上,超过许多中小国家。跨国公司正在超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跨国公司占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使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同时,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当地科技资源,研制出最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跨国公司在这一全球化新阶段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形成的全球网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3.出现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
现在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第一极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第二极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第三极是原材料拥有国。第一种贸易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第二种贸易是低工资地区与原材料拥有国之间进行交换;第三种贸易是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用自己的资源与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进行交换。
虽然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主要是过去的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仍主要是过去的边缘区域,但在贸易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中心区域已转变为提供创新工艺和服务为主,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直接生产加工制品出售给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例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装配车间”。这一方面表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开始逐渐摆脱边缘化,甚至有些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已经属于中心区域;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心区域由于掌握着创新工艺和服务,仍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服务部门的很大部分-金融服务、很多娱乐,甚至还有教育部门-现在都可以进行贸易。许多服务的可贸易性第一次超过商品。而且,中心区域仍是“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产品所在的地区”。
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和网络并存结构转型,是在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
1.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区域化是指某一区域内由非国家实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力量影响下进行贸易和投资所推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国家通过进行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建立各种多边机制包括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国际区域可以界定为地理上相联系的一定数目的国家,它们处于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国际区域主义就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国家间的联合或集团的形成。中国学者马孆提出,区域主义具有“国际性、地缘性和组织性。国际性表明了区域主义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地缘性显示了区域主义的存在范围;组织性体现了区域主义的活动空间。”安德鲁·赫里尔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经济凝聚力(economic cohesiveness)、政治凝聚力(politicalcohesiveness)和组织凝聚力(organization cohesiveness)的程度高低所导致的地区相互依赖程度来分析区域主义。波恩·赫特和A·伊诺塔用“区域融合度”(re-gionness)的概念来表示区域主义的程度,并将区域融合度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地理区域(region area)、区域复合体(region complex)、区域社会(region society)、区域共同体(region community)、区域国家(region state)。
一、课标要求
1.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
2.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标(实验稿)要求进行编写。
1.从宏观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从微观角度来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驾驭全球化浪潮以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到身心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年级有所增强,但还未形成学习的系统性。
四、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时间,列举表现,初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能力与方法:列举生活实例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趋向的形成.
难点: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自主、合作、问题探究等方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1)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2)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教学环节:第一,情境导入;第二,共同学习;第三,小结回顾;第四,体验成功;第五,快乐心得。
3.设计思路:创设情境神入历史―共同学习感知历史―问题探究感悟历史―快乐心得的情感体验。
第一,情境导入(3分钟)
观看图片“中国手机发展典型里程碑”,辅助问题探究,神入历史。
第二,共同学习(30分钟)
教学内容的两部分共同学习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第一部分: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首先,展示“手机发展简史”图片和材料《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结合教材。
活动:七嘴八舌话手机,故事:第三个苹果。
原因: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是课标要求,而教材的文字表述和学生运用材料及图片所进行的商讨式共同学习,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其次,发言。学生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原因、表现及主角。
原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情感的形成进行铺垫。
第二部分:福祸相依――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首先,本环节三个活动,在课前调查手机资料基础上,让学生讲述富士康手机工厂故事;发现手机的污染;波导二十年的沉浮。结合教材,感悟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影响,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原因:课标要求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以点盖面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悟。
其次,发言。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现实、中国,谈体会。 原因:通过师生对话,及时抓住生成问题。感悟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形成创新是生命力的情感体验。
第三,小结回顾
师生根据学习目标共同把本课内容串联起来,完成知识小结的同时,反刍一些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深印象。
第四,体验成功
主要是课堂测评,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和常见的考点设计了4个简答题,随机抽取既让每个学生都产生适度的紧张感,又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五,快乐心得(2分钟)
结合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谈谈感悟,写出疑问,对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一个小结。
关键词: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政府政策;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世界经济波浪式的涨落或起伏式的运动,可以表现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两种类型。在这其中,更为特殊的,也是目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还较少的一种形式――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反映的是突发事件对一国(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各种外生因素的作用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需要政府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波动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对危机做出正确的阶段性划分,以此为基础,政府反应所应采取的政策在各个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界定
世界经济随时会受到各种外生冲击的干扰和影响,这些冲击包括能源危机、战争、自然灾害、流行性或传染性疾病、金融危机的爆发、重大技术性事故,以及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我们给出对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一个统一概念:由于各种偶然的、无规律性的突发危机事件的存在,将导致既有经济波动轨迹发生结构性突变,我们把经济波动的结构性突变称为经济非周期波动。这一界定表明,由于这类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一国(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引起经济数据出现明显的跳空和断裂。
二、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分析不同于引致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各种因素,突发危机事件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所引起的经济非周期性波动也具有一些新特点:
1、波动的出现呈现无规律性。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最明显的特点即是波动的出现呈现无规律性,集中体现了“非周期性”的特点。危机是“发生中断的一个时期,它是模式化线性过程的一个明显的断点”。导致出现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因素通常较为隐蔽,事发突然,信息途径非正常堵塞,往往给一国的危机预测技术与手段提出新的难题,使得其所造成的经济波动难以预测。
2、波动的出现具有不可避免性。不可测因素使得非周期性波动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Arjen Boin对此做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经过深入的经验研究发现,诸如事故、环境公害等等本身是“正常”的,因此危机实际上是大量存在的这些各种因素巧合地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的正常结果;二是从公共行政的角度,出于各种原因,对于安全方面的投资总是不足,而危机只是在既定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过程遭到扰乱的情况下才会爆发。因此,波动总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在经济正常运转的背景下。
3、波动产生巨大的破坏性。非周期性波动产生的极强的破坏性是历次危机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种破坏是两个层次的:一是实际面。突发性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后果是对人身、财产、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等各个方面造成损害,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是危机给一个社会带来的最明显的破坏;二是挑战人们的心理极限。危机的突发性造成社会实际面上的严重破坏,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危机的恐惧心理,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导致其对于事件相关的各个方面过度紧张和谨慎。此外,实际与心理两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波动的破坏性。
4、波动的后续影响难以测度。通常情况下,非周期性波动不同于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波动之间往往可能存在极强的关联性,使得一个波动出现后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后续波动。如政治动乱、军事冲突的发生,可能引发股市大崩盘后造成财富效应的消失,社会财富的强制性再分配,社会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失业率飙升,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混乱;又如生态危机的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公共卫生领域产生连锁影响,引发诸如疫病流行等严重后果。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突发后,往往造成次生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多人患病和死亡,加重受灾程度。
三、政府应对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机制分析
危机潜伏期与政府反应这是处于时间序列最前面的阶段,危机因子隐匿,存在于潜在的领域而没有显示性的症状,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如传染体的形成、潜藏矛盾的政治格局的建立。这个阶段之所以存在,来自于波动的不可避免性这一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危机潜伏期与危机消除期首尾相连,表明即使处于危机消除期,也无法排除为下一次突发事件种下危机因子的可能性。危机潜伏期是未来可能爆发危机的源头,因此在这一时期就应该主动做好预防工作,建立有效的防范系统。通常情况下,本阶段需要从组织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系统构建、危机预警体系建立四个方面着手,并在实践中配合必要的危机管理预演和实战演习,增强政府与民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在这其中,预警系统的建立、预警指标的选取、警戒线的划定、对策库的形成、专家系统的建立等,对于危机的防范与事前管理十分关键。此外,本阶段通过对历次出现的波动(包括最近和更远发生过的危机)的深入研究,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充实危机管理对策库的内容,应用于增强公共部门对危机预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促进危机预防与管理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对潜伏阶段危机因子的诊断能力。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基本框架;动力机制;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73-02
德国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撰写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与全面的批判,在学术界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书中的一些论点存在一定问题,也招致学术界的批判,弗兰克在这本书中构建的世界体系论,在一些理论结构上存在不科学,不严谨之处。本文拟就书中所涉及的世界体系论,从世界体系的基本框架;世界体系的动力机制;世界体系的未来走向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所在的根源。
一、世界体系的基本框架
弗兰克的世界体系具有以下特征:时间宽泛化,世界体系形成于5000年前,成熟于19世纪,不存在16世纪的“历史的断裂”;空间扩大化,世界体系始终是一个包括全球各地在内的整体,而不是以欧洲为中心向外延伸的模式;组织模糊化,弗兰克的世界体系只是一个大致以亚洲,主要是中国为中心的模糊组织,没有明确的中心-边缘组织架构。世界经济体的定义是在世界市场和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通过频繁、大量以大众消费品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常态化经济联系体制,而在16世纪之前,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是偶然的、少量的奢侈品贸易,从16到18世纪,作为亚洲文明的中心--中国,其对外经济联系是一种以政治外交为目的,以奢侈品贸易为主的联系体制,且这种联系更多的限于周边国家。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阿诺斯他认为1500年前后的“世界并非如现在所时常设想的那样,是欧洲居统治地位。如果用当时的人的眼光来看1500年的世界,那么,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穆斯林世界,还有儒家世界在许多方面使基督教欧洲相形见绌。”[1]他虽然反对欧洲中心论,但也不认同弗兰克所提到的1400-1800年已经存在一个以亚洲为中心的、以“白银资本”为纽带的成熟的世界经济体。弗兰克的论证和推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书中对于“世界贸易”的分析主要限于欧亚,对于其他地方视而不见,这是不符合世界性的,即使是欧洲,主要叙述的是西欧情况,而没有将东欧纳入研究范围。而亚洲则把中国和印度作为研究对象,这种以偏概全,使其标榜的世界性大打折扣。
(二)书中仅列举了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贸易的绝对数值,并没有将对外贸易额在各自国民生产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列出来。只有列出比重,才能真正反映各国在经济方面是否存在密切的结构性的联系,而仅仅是贸易的绝对数值是无法得出紧密联系的结论。
(三)弗兰克研究世界性贸易联系,只关注“交换关系”,而忽视交换的性质和结构,而交换的性质和结构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真正稳定的、结构性的世界市场和生产体系具有关键性意义。
(四)弗兰克试图把15到18世纪世界各地性质不同、程度不等的经济单位强行划归到一个笼统的经济体之中,并以白银作为所谓世界货币,在流通中的表现来揭示世界处于一个经济体,他抹杀了世界各地区实际存在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经济性质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因此严重影响了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二、世界体系的动力机制问题
弗兰克引入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捷耶夫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解释世界体系的周期运动。然而在体系的运行动力问题上,他的观点出现了问题。首先,他彻底否定生产、积累、交换、分配以及文化、社会结构等一切内部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了局部的相对独立性,而是将外因和整体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不符合哲学观点的,认为内因在事物变化中其主导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整体由局部组成,局部影响整体。弗兰克刻意割裂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片面地否定前者,突出后者,结果只能造成理论的空洞化。因此,他虽然含糊地提出应该以“基本的经济力量”解释体系的变迁,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基本的经济力量”,它如何以整体的形式作用于局部,如何导致了体系的发展演变,都没有、也无法进行明确清晰的解释。其次,弗兰克试图彻底的向“欧洲中心论”进行挑战,并努力与其一切理论联系进行切割,但他在否定这一切过程中,将西方社会科学的合理成分也一同去除,如他否定“生产关系”、“封建主义”“国际关系”等概念,而作为历史体系的现代世界体系必然体现为某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其中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结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都是用以分析、界定这个体系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就像一个给孩子洗澡的母亲,洗完后连孩子带脏水全部倒掉了。”[2]弗兰克放弃这些概念体系,等于挖去了理论的根基,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世界体系运动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要陷入理论困境。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弗兰克在本书中最无法令人信服的是,他仍然未解答好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亚洲为什么会在有利于自己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走向衰落而欧洲却在不利于自己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崛起?弗兰克坚持,西方的兴起是“暂时地胜出”,并强调“东方的衰落先于西方的兴起”,对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变化,弗氏借助的解释工具仅仅就是“康德拉捷夫周期”理论,这未免轻率。虽然弗兰克也试图从劳动力供给、资本供给与需求、生产成本高低和技术变革等方面来辅助说明原因,但由于前面所说的他彻底否定马克思、韦伯等一切与“西方”相关的理论以及西方内部的对现代经济体系作出贡献的一切因素,最后仍只能回到所谓的康波理论,导致自身理论无法自圆其说。
三、世界体系的未来走向问题
理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理论创新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扬弃,这有这样理论创新才有意义,由于弗兰克对相关西方理论全面否定,又无法创新,导致理论空心化,无法使人信服,他所推崇的亚洲中心论仍然是传统的学术观点,弗兰克“破”有余而“立”不足,他所谓的创新只是用一种传统理论取代另一种传统理论而已。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关于世界体系的阐述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反映他在历史方法论以及基本理论上存在以下缺陷:
(一)弗兰克过分强调生态、经济、技术之维,而忽视了政治、军事、权力之维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维,这是由于政治、军事、权力之维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维的结合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所要求的资料也更庞杂,这是弗兰克本人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也是他所阐述的世界体系只是一个全球经济网。
(二)关于史料的取舍运用及史学方法论问题。《白银资本》采取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史料多取材于现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史学界的权威结论,却很少运用原始资料,诚如作者预料的那样:“有人会挑剔地指责说,我没有使用(甚至没有能力使用)原始资料。”[3]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作者引用的布罗代尔的问题:“历史学家试图在一项分析里把尚未充分探究的历史片断都组合起来,这种尝试是否明智?”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否象自然科学那样将研究建立在已知的研究成果上?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作者对材料的取舍方法、态度(历史观)、是否科学等一系列因素。
(三)《白银资本》一书对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贯彻存在着争议。由于作者一直强调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与五百年前截然不同的世界体系里,这就引发了疑问:难道500年来甚或5000年来世界经济体系就从未发生过本质上的变更?当然,弗兰克同意在这所谓“同一个”世界体系里存在着量的增长与扩展,他说在1500年前后特别是美洲的白银进入世界体系后,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便处在不断扩张之中。同时弗兰克也承认了西欧在这一日益扩大的世界贸易网中的特殊作用,是西欧人而不是亚洲人将美洲的白银发掘出来并将之融入世界市场,是西欧而不是亚洲率先于1800年前后进入工业革命时期,随后出现了所谓“西方”的兴起,并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此前亚洲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个一直存在的世界体系的“中心”,也就是说,以1800年为分水岭,世界体系前后是有着巨大区别的,1800年前亚洲主宰,此后欧洲唱主角。但是由于弗兰克认为“发展”、“现代化”、“资本主义”、“依附”等等都属于“普洛克路忒斯式”空洞概念,同时他认为按照康波理论,世界体系的主宰在经过“欧洲”或“西方”这一曲折之后必然回到“东方”,这就有历史循环论之嫌。
可以说,《白银资本》一书的成功和失败都导源于它提出的世界体系论的理论框架。其成功之处在于顺应了全球化的潮流,强调全球视角。但同时为了给这个泛化的世界体系提供存在的依据,弗兰克竭力选取对自己有利的论据,甚至不惜剪裁、扭曲历史。这也是该书中存在大量与史实不符、逻辑混乱之处的原因。从中国中心论和中心西移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5-36.
【关键词】国际经济协调机制WTO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规模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结构越来越复杂,矛盾和摩擦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制定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加强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保证经济全球化的秩序和顺利发展。中国要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国内经济政策同国际规则的协调,遵守已经制定的国际规则。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概念及客观条件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概念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在国际分工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为了解决涉及彼此间的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世界经济以较正常的秩序运行,由各国政府出面,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针对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协商和调整,或对国际活动采取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二)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客观条件
国际经济协调是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本质上是国家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战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必然引起矛盾和经济摩擦,世界各国为了缓和这些矛盾和摩擦,普遍采取了国际协调手段。从本质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是稳定和平衡国际经济的机制,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动荡和失衡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进一步考察,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结构体系的演化则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国际经济协调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必然引起各国之间的支付、兑换、储备资产供应及国际收支调节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中国建立国际经济协调体制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3700亿美元,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进出口额206.4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7%,1995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9%,增加3倍以上;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更是超过了2.5万亿。由改革前几乎没有国际直接投资,到现在已发展到5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海外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有10000家以上,增长速度极为惊人。如表1所示,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投票权比例逐年增大。
十几年之间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区域内合作都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区域内经济合作和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区域内的贸易依存度已达70%以上,投资依存度也稳步提高,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总额中,80%来自本区域之内,国际间协调的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1995年11月19日发表的《大阪宣言》同意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贸易与投资简便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一整套根本性原则,即全面性、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致性、可比性、非歧视性、透明度、维持现状、同时启动、持续推进及不同时间框架、灵活性与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其人口占世界的41%,经济规模占世界的56%,其中美国、日本和中国是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前三名,贸易占世界的45%。1996年3月,亚欧首届政府会议在泰国举行,拉开了亚欧经济合作的序幕。
三、关于中国构建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国际经济协调的紧迫性
首先,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合作性竞争明显优于非合作性竞争。其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联系与彼此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一切开放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受到了其他相关国家的制约和影响。第三,近年来我国已经面临大量的国外贸易壁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它们中的有些问题随时可能进一步演变为两国的贸易战。因此,我国面临众多贸易摩擦时,不宜简单地搞经济对抗,而应该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协调的思路和机制去解决问题,以推动自身外贸的健康发展。
(二)从基本经济利益角度分析问题
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准我国与发达国家产生贸易纠纷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作为一种经贸摩擦,它的产生通常都是源于维护自身基本的经济贸易利益,其他考虑则放在第二位。从这个基本角度研究和解决贸易摩擦问题是基石。自1980年代初以来,美国每年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多年来我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国,而现在更是超过日本位于榜首。在这种贸易背景下,一般来说,美国发起各种贸易摩擦的基本动机都在于维护其相关的经济利益。同样地,发达国家在处理其他国际经贸事务中也立足于这个基本出发点。
(三)需要对外经贸制度与宏观政策的有力配合
国际经济的协调运作虽则离不开同贸易对手进行磋商和谈判,但是,它决不只是一个磋商或谈判的问题,而同样需要我国对外经贸制度和宏观政策的配合和呼应,即依靠后者的调整和改革来进一步理顺国际经贸关系。缺乏国内相关制度与政策的有力支撑,处在贸易谈判第一线的国际协调活动往往会无功而返。
(四)积极进取的进攻型战略
一国如果试图驾轻就熟地运用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以推进自身的贸易增长,它就不能对国际贸易纠纷与冲突采取消极被动的应付态度,而应当确立和实施积极进取的进攻型战略。这种所谓的进攻型战略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其一,它把这种国际协调主要看作为推动本国对外经贸活动的强大动力,而并不是什么被动的应付或沉重的负担。其二,它要深层次、广范围地思考和应对本国可能面临的国际经济协调问题。即决不能仅仅着眼于目前的贸易摩擦来研究它们,同时必须具有前瞻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还要密切关注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遭遇的新问题。其三,它要积极推动本国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尽快建立和完善。而这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要着眼于削弱和铲除相关经贸摩擦的产生根源,即要釜底抽薪,而不是扬汤止沸。
(五)充分利用WTO这个国际经济舞台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本中的表述是这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第一次授课之前我将该知识点分解成两点: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过程与方法”上我选择了“论从史出”的史料教学法,即引导学生通过对两段史料的分析来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在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第二点影响上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国际经济格局”这两个历史概念并不明白,纵使我用再多的语言去解释,学生还是表现出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样子。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我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处理上是失败的,问题就出在了课标分解时太过大意和笼统,没有从学情出发。经过一番思考后,我重新对该知识点进行了课标分解。在“知识与技能”上我改变了教科书上的布局,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拆”成3点,即: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②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③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过程与方法”上我不仅运用了史料教学,同时利用一段视频和一个饼状图对“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进行了解释。之后在另一个班级重新上一遍的时候效果就远比第一节课好很多了。
基于如何分解课程目标这一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朱伟强、崔允t博士提出的策略有:替代、拆解、组合、联结或聚焦等。经过上面例子中两次课标分解的对比及课堂效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课标分解的过程中,学会“拆解”的这门艺术很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更为恰当的分解,从而优化教学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分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时把握好“拆解”这门艺术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师在进行课标分解时是否进行“拆解”的根本出发点。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对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能设计出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样的在课标分解这个环节上,学情也是决定我们是否需要对课标进行“拆分”的决定因素。“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什么”“学生有哪些知识储备”“学生能否顺利达到我们设定的学习目标”这些问题都应该被考虑到、被预估。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可以事先找一些学生了解一下,脱离学生的课标分解只会是“闭门造车”,分解出来的目标也常常是不利于学生达成的。
2.教师在进行课标分解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难懂的“专业术语”进行“拆解”。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特别强调了历史学科的综合性,提出要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论什么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都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有的与历史学科有关,有的涉及到其他学科,总之对初中学生而言都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当我们进行课标分解时遇到了这样的“专业术语”,一定要在对这个“专业术语”深入研究之后,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拆解”,以保证课标分解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以上面所举例子中提到的“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两个词语,它们属于经济学范畴,不要说对初中生,就是我们许多老师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为此,在第二次课标分解时,我特点上网搜索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一个视频材料和一个饼图对这两个词语进行解释,解释之后学生便能真正地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了。
3.课标分解中的“拆解”艺术适用于三维目标中的每一个环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进行课标分解的重要依据,在对以上每一个层面的目标进行分解时都可以运用“拆解”的手法。如上述例子中我在“知识与技能”上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拆解成3点,在“过程与方法”上我将史料教学拆解成两步。这只是一例,只要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顺利地进行,在三维目标的每一个环节上教师都可以运用“拆解”的手法。当然,对“知识与技能”的拆解应当以现有的历史教科书为依据,决不能成为教师个人的“理想国”,脱离了教科书的目标“拆解”同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