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培训教育

财务培训教育

时间:2023-06-12 14:4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培训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培训教育

第1篇

关键词:诚信;教育培训;财务管理

1 员工缺乏诚信的表现及危害

员工缺乏诚信首先表现在员工某些违反财务管理的工作行为上,包括少花钱多开票或不花钱开假票,生产经营活动中吃回扣,甚至个人买家用物品却开成办公用品发票进行报销。这些行为小则损害企业利益,大则涉及到违法犯罪。它们对企业造成费用资金的流失,影响到企业正常成本,甚至能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外,员工缺乏诚信表现在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阳奉阴违。在不少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假招标、假采购、签订虚假合同、偷设小金库、挪用企业资金、贪污受贿等种种违反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现象,这些行为都可能使企业蒙受种种损失,或导致工程总体质量不高等现象。

再者,员工缺乏诚信的表现就是员工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与作为。对一个员工来说,只有具备诚信敬业的精神,才能在岗位上做到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去做那些虚假做作、哄瞒欺诈的行为。这些现象如不有效制止,将会对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员工缺乏诚信的原因分析

一是内部因素。内部因素由员工个人性格、价值追求、处事风格、个人见识等因素所导致。主要包括:员工诚信意志不坚定。社会上纷繁的诱惑很容易使诚信意志不坚定的员工违背诚信规则;物资利益的驱动。在利益至上的大社会环境及成家、立业等家庭现实背景的影响下,会导致部分人贪图更多不当利益;员工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过于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很多员工对自己的一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缺乏具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个人利益与公司相背离,单纯地追求个人短期利益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就很容易背离诚信,甚至为蝇头小利不惜破坏公司利益。

二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由员工所处社会环境、管理环境及文化氛围导致的,主要体现在:

①公司的文化与制度不符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兴趣与特长,原有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当个人诚信意志不坚定并得不到组织的帮助、教育、关怀时,就可能做出违背诚信规则的事情。

②上司管理水平与方式的欠缺、低下或缺乏诚信,是导致员工缺少诚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吸引员工到一家企业里来的是公司本身,包括薪酬、品牌形象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司的诚信度直接影响到下级的诚信观及诚信行为。

③企业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执行不力。如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有员工采用违规票据报销取得不当得利未被追究,就会有更多的员工去效仿,甚至超限违规更多。

3 强化员工诚信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要解决员工诚信缺失的问题,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定的威慑作用是必要的,但是,人心向背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对员工诚信教育,形成员工以诚信工作获取薪资报酬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和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3.1 强化财务制度培训,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从领导层到员工,都要参加油田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结算、支付、报销等规章制度体系,包括对相应违规操作的监督、检查及处罚。在过去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不配套的情况下,导致了管理中的漏洞,这也是导致员工不讲诚信、违规操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培训中让员工了解诚信缺失将可能造成的损失,掌握诚实守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与方法,从转观念、教方法到通过长期培训与训练让员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

3.2 强化诚信道德教育,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同时加强员工岗位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使员工个个成为业务专家、岗位能手,打造出一支强大、忠诚的职工队伍,这样即使有个别员工违约离职,因为企业有强大的储备人才资源,也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大的影响。

3.3 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培养员工诚实守信习惯

文化环境的影响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要解决员工诚信缺失问题,首先要从文化建设入手,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就像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广告词一样,帮助企业树立起诚信经营的形象。只有企业营造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深厚氛围,才能影响和引导员工形成诚实守信的职业习惯,也才能带领企业步入诚信的发展轨道。

3.4 强化诚信机制建设,堵塞员工诚信缺失漏洞

要探索建立企业员工履职信用制度,将员工诚信从业的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定期组织开展对员工诚信从业情况开展评估,并逐渐延伸到他们个人生活中的信用。对出现不良诚信记录的员工予以教育、劝导、警告或处罚。建立科学的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立,对员工不诚信的行为构筑起一道防范的屏障,同时也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5 强化诚信从业宣传,推动企业诚信氛围形成

第2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机构 财务 内部控制体系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样就必然造成了职业的教育机构。而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为了跟上社会变化的快节奏,不得不更新自身的知识库,参加教师培训机构和自主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参加教师培训机构就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理想的方式。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在内部控制方面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机构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重点就是保持教育现状和规范考试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培训机构所面临的重点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挑战,教师培训机构只有不断地加强财务的内部控制,才能够在市场经济发生变化时进行正确的应对,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师培训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基础及政策指引

对于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部牵制、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要素结构、COSO理论和萨班斯法案五种。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说,尤其是政府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主要集中在COSO理论的研究的引入。

二、教育培训机构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建设

对于现今教育培训的内部财务控制建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和资金资产保全的监督及控制

教师培训的会计制度改革也是增加教师培训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在会计制度改革中尤其加强了对于培训各项经费开支的管理,还会影响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是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经费的核算控制主要包括对学员的餐饮、住宿、专家课酬以及其他日常培训活动的支出,能否及时准确的将各类活动的收支费用统计出来是成本核算的最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避免活动中的资金浪费,规避不必要的损失,节约成本支出,更好的确保资金的完整性,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建立了对各类培训实物的保全性制度,主要是完成对培训实物的定期、不定期检查、清点,确保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财务收支环节制度和流程的建设

对于财务管理环节和流程的建设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实行了很大的革新,培训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的收入按物价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实行公务卡刷卡制度,直接刷卡到财政专户,所有的支出项目由财政预算下达,按培训费支出标准列支培训经费,所以培训机构对于政府的各项拨款都应该在财务上做好拨款明细。与此同时,培训机构也更加重视对培训活动的策划、管理控制,为了提高活动承办人的主人公意识,增加其对经济责任的重视,建立起全新的经费审批制度,这种制度是根据活动所需资金的多少经由各级管理层相应权限的审批之后才能批准利用经费的,在培训经费的管理上要特别注意,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教师培训机构的财务收支要严格控制每一步的收支环节,将每一步都控制到位,避免机构的资金在收支过程中出现偏差,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实处,实现资金的最大效益。同时将各项资金的支出都设定一个规范化的流程,确保资金的每个环节都有着责任人,实现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资金收支过程中出现“小金库”的现象。

(三)教师培训机构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机构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强化机构内部的财务管理,做好机构内部的资金运营控制,避免资金的占用和浪费,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保证机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培训机构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组织机构,所要涉及的财务信息也是多种多样,因此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内部的财务信息记录,保证每项财务信息都记录在案,为了以后的查阅和参考做铺垫。教师培训机构的财务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培训活动的开销。其一,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师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培训方式不仅不再适合现代的发展方式,而且培训的效率也是十分低下。例如,现代的培训方式已经充分结合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其他的多功能设备等。但是这笔基础设施的置办却是财务部门的一大难题,并不是大量购置这些设备就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到自身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数量、培训的课程等等,按照不同的培训时间安排和培训内容的不同实现基础设施利用的最大化。其二,机构各项活动的开销。在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培训的力度,提高培训的成效,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了,素质化教育的推行更是加强了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视。因此,教师培训机构在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时,在对活动经费的管理上应该做好预算和财务的记录,经费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进行严格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经费的数量和经费的经手人以及支出日期等相关内容),在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全面完整,从活动的开始到活动的结束都要做好对经费的管理。

(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教师培训机构的内部控制就是加强对机构资金的管理和运用、规避机构运营风险等,因此机构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加强机构财务内部控制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师培训机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风险意识。教师培训机构的资金来源相当不易,在举办各项培训活动时,机构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机构的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在风险来临之前进行发现和规避,避免在风险来临时不知所措而错失风险管理的良机,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培训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机构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机构人员在有着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再配合上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教师培训机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分散、转移等。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全程对机构的内部的培训质量、财务信息可靠度等进行实时的监控,结合机构内部运营的方式和外部的市场环境,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后,为了更好应对和规避风险,应该建立风险追溯机制,将风险的产生原因、特征现象进行综合整理分析,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和后期预防措施,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来预防和消除风险的产生进而保护公司的利益,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教师培训机构对于整个的教育机构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够加强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而财务的内部控制则是教师培训机构顺利强化培训任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正是发现了教师培训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机构的财务管理措施、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证,推动教育培训机构更好发展,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快完善我国教育培训机构体制的脚步,从根本上推进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关于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建议[J].财经界,2012

第3篇

 

1 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

 

(1) 青年教师难以胜任。目前我国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中的双语教师缺乏,许多大学临时抱佛脚,通常将任务交给年轻教师,而这些教师也较少接触财务会计专业外语,并且投入的时间很多,付出的精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报酬并不比别人多,压力大,积极性不高。

 

(2) 外籍教师习惯不同,影响教学。还有一些大学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外籍教师虽然外语没有问题,但懂会计的外籍教师并不多,加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如在课时报酬上,许多国家实行周薪制,而我国则实施月薪制,与国外的货币种类也有不同,如果按国外的标准和货币支付外籍教师工资,金额会较大,一般院校也难以承担。又如我国与国外在假期上也不一致,外籍教师按自己国家的节假日提出休假要求,若准许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3) 老教师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大学聘用外语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多数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我们都知道,外语只是对专业的一种非常高度的概括,就一些专业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的业务,外语专业教师就难当大任,所以这些教师备起课来也并不轻松,甚至从头做起。常听人说,有的老教师迫于面子接下双语教学任务,整个假期闷在屋子里,体重减掉十几斤,这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效果也未必好。

 

(4) 培训机构教师难觅踪影。也有一些大学从培训机构聘用双语教师,我国一些财务会计培训机构确实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但培训机构本身的培训任务就比较繁重,所聘的教师大多身兼数职,常常是有课飞过来,没课就飞回去,学生在课后难得见上一面,就不用说问点问题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培训机构的教师即使有较高的水平,也难以满足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需要。

 

(5) 国内培养的双语人才能力有限。一些大学也引进了财务会计双语教学人才,但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我国国内的一些会计合作项目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用的都是外国的原版教材,啃得也是吃力,一知半解,我国的会计又没学多少,所以也很难胜任财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需求。

 

2 针对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师资培养问题的对策

 

2.1 政府教育部门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主要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有3个层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职业培训方面的会计学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教育部目前暂未公布。本文重点对研究生和本科的会计专业教育进行统计分析。表1为截止到 2013年4月2日,我国各地区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统计情况。

 

从表1不难看出,我国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具有范围广、层次多两大特征。因此教育部门应强化管理和监督。尤其应在各大学开设会计国际合作办学师资班,单独设立专业,每年有计划地招收学生,作为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后备力量,以解决我国目前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师资短缺的尴尬局面。教育部门应从长计议,因为合作办学项目不只是眼前利益,是国内外会计资源的优化组合,是更新国内会计教育理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引进国外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法的需要,对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师应经有关部门的认证

 

目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绝大多数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都进行了认证。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而高校教师只要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上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好比百年大计,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变化,无非是考高等教育学等几门课程,至于去什么学校当教师也没什么要求,所以存在很多弊端,因为证书拿得轻松,所以也没有什么压力,动力也不大。建议教育部门对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获得一般高校教师都必须要取得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还要单独对财务会计专业课程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论证才能从源头上把好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教师质量这道关。

 

注:此论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吉林西部地方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的核心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4篇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范围广、举措实的强农惠农政策。作为执行惠农政策、管理涉农资金的重要基础力量,农村财会人员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切实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层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就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若干问题作几点思考。

一、农村财会人员及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差

村级财会人员大部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多数财会人员长期以来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缺乏财务管理的经验,不能正确履行职责,不能按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形成对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弱化,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群众监督乏力,业务监督乏力,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

(二)管理模式不规范

1.会计核算程序不规范。会计核算记录失去连续性,账务处理不能日清月结,甚至长达几个月。

2.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多。由于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形成资料分散,凭证当中出现掉页现象严重,最终导致档案资料管理一片混乱,一些村、组会计档案资料流失严重,事后难以核实考证。

(三)推行“村财乡管”模式后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地普遍推行了“村财乡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各乡镇设立财务服务中心,在保证资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级财务核算统一集中到乡镇财务服务中心,各村只设财会报账员,按期报账,会计核算由乡镇服务中心集中核算。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相应问题。

1.科学建账,及时全面核算不到位。乡镇财务服务中心根据各行政村移交的会计资料进行建账,设置核算账户,导致部分核算账户设置不到位;部分村组财务审批权限、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存在随意性;有的村组报账不及时、坐支问题经常发生;部分村组资产的核算不全面,账实不符,有物无账或者有账无物,有的没有固定资产账。

2.业务纳管不到位。集中核算后,虽然村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补助等正常收入、支出已纳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集中核算和监督管理,但有的村组将承包费、租赁费、公产变价收入等不移交核算中心入账,使部分收入隐性化,游离于会计集中核算之外,形成村组名副其实的小金库,使村级会计集中核算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各村实际资金运行状况。

3.村务公开不到位。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阶段公开和及时公开相结合,但部分村这项工作仍不到位,有些村虽然建有村务公开栏,纯属形式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由于群众很少参与财务管理,更谈不上有效监督。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有序推进、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的稳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面对日益增加的财政支农投入,农村财会人员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对其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是财政服务“三农”的当务之急

全面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培训,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都知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而作为落实“三农”政策的骨干力量,农村财会人员能否学习好、理解好、掌握好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的“三农”政策,关系着这些政策能否又快又准地惠及农民兄弟。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实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政策、提高素质、做好工作。

(三)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是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保障

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农民上访告状99%的案件与农村财务管理有牵连。因此,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显得十分必要,这既是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监督手段。通过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使农村基层组织能够做到利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就可以实现村务公开透明、融洽干群关系和发展农村经济,这就相当于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创建了一个绿色屏障。

三、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关系到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体制、农村财务工作管理形式、培训经费的安排等等方面,涉及到县、乡、村的全局工作,我认为此项工作有必要由上级或本级政府以文件等形式予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广泛宣传,营造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政策水平的社会氛围。宣传动员工作可以采取会议、电视报道、宣传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县、乡、村各级组织齐动员,共参与。

(二)保证培训经费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举措,要做好此项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保障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经费应列入财政支出预算。

(三)结合实际安排培训

在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时,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培训情况,根据农村财会人员所处岗位、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安排培训。比如说对实行会计委托的乡镇财会人员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业务核算为主;村组报账员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报账业务为主;对村书记、村长、理财小组进行会计制度、强农惠农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为主,既顾及专业,又突出重点。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按简单的账务处理已不再是培训的重点,应加强支农政策的落实、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体现和发挥财政管理效能方面的内容的培训。在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务就实效。

(四)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要想全面推动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要明确规定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由哪个部门抓,明确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工作的主要职责以及财政有关部门和函授学校的工作职责,从而使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第5篇

关键词: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财经法规制度不断更新、完善,对转播台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转播台财务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是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核心,对推进转播台财务向纵深发展,以及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本的增加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持续深化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制度改革,建立真正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优化财务队伍的结构,提高转播台财务整体人员的素质。

一、转播台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转播台财务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普遍存在着学历结构不合理、观念不适应、业务知识老化等突出问题。加之员工的培训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现代化的手段未能在转播台实际运行中发挥作用,在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方面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转播台财务人员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懂经济、善管理、熟悉计算机、法律知识的财务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有的财务人员甚至是无证上岗,临时人员充当重要岗位。缺乏上进心,知识结构比较陈旧,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岗位培训意识,满足于报账、算账、记账等基础工作,不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很难在财务领域有所作为。存在不愿意参加培训、不能参加培训和不会培训的问题。认为没必要参加培训,不能学到什么东西;认为转播台财务就处理些琐碎业务,技术含量低,也不用学什么;认为部分培训师授课没有新鲜感,没新的资料加进去就不想接受培训;或由于转播台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不去参加培训,也有的认为培训是在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因此,造成转播台财务所急需的经营管理型复合人才严重缺乏,可备用的人才库资源枯竭,总量构成上还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存在着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和绝对匮乏的矛盾。

(二)培训的观念、方法相对滞后

观念陈旧,养尊处优,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期以来,在转播台财务工作中,只用人而不育人,不愿在人员培训上下功夫。谈不上把转播台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转播台的整体战略结合起来;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处长的事,只要不出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也谈不上对培训的设计和规划。此外,许多转播台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仅由办公室的同志兼管,管理手段上简单、陈旧,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其管理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人情管理上。平时工作注重在员工日常考勤等事务性操作层面,在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生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还相当落后,管理更多靠人际关系而不是靠制度来维持,只是被动的适应领导的意志需要,听命行事。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还相当落后,培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少数的转播台财务开展了远程培训,绝大部分单位没有开展,或者是没有能力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转播台财务培训中使用的不多。

(三)培训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很多转播台领导认为财务人员培训可有可无,是一项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认为转播台财务人员只要能办理基本业务,可以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来熟悉业务流程就行,对财务人员培训的经费能省则省。同时,员工的培训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对于那些遭遇资金“瓶颈”的转播台财务,尽管对员工素质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投入经费较少,没有为财务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没有标准的人员培训场所,无法实现规模,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机制,不能完成设想的培训内容,狭窄范围内的运作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导致转播台财务人员队伍知识更新速度过慢,知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缺乏系统的评价手段与激励机制

部分转播台财务部门鼓励员工提升学历层次,参与培训,但对经过培训、学成后的员工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员工培训前和培训后在待遇、福利、晋级、岗位的调换和选择方面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对培训评估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无法明确辨析培训的真正效果。同时,目前转播台财务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组织程序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在培训、分配等方面主要还是采取行政指令性管理,使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与实际情况需要脱节,随意性大,优秀指标按比例分配,轮流做桩评优秀,在很大程度上评价结果是领导说了算,不能达到真正的考评目的。

二、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应采取的对策

财务培训有塑造心理导向,实现知识技能建设的作用。转播台财务人员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束缚了转播台财务员工素质的提高,制约着转播台财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无法实现员工培训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转播台财务应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培训制度建设,规范财务人员管理体系

没有规范的制度就没有规范的培训。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符合转播台财务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健全培训制度,是规范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要真正建立起面向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模式的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把员工培训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从现有工作实际及岗位的需求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选择教育培训方式。努力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需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与员工素质现状分析,找出差距,加强引导,为每个转播台财务人员提供重新认识与调整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二)创新观念,改进培训方法

强调“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人看作是转播台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物性资源。努力用创新思维审视员工培训,转变观念,认识培训的真正价值,与时俱进,改变过去用人重使用、轻培训,一岗定终生的观念,使管理水平与效益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级领导及转播台财务人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的转播台财务工作必须既重视技术、管理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员工对转播台的忠诚度、转播台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健康的培育,把加强培训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坚持不懈抓下去。

转播台财务人员在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财会法规,熟悉财政信贷、税收等制度。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工具无疑是计算机,如果说在过去财务人员不会打算盘就算不合格的财务人员的话,那么在网络信息时代不懂计算机知识的财务人员无疑也很难算合格的财务人员。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录入、打印、查询之外,还应结合财会岗位的工作特点,学习经济学、市场信息学、财务管理学以及相关的电脑程序,进行有关财务软件的简单维护。

(三)领导重视,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

高层决策者应重视并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行超前培训,着眼满足财务人员未来的需求,制订系统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成长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有一定的投人,培训的人、财、物的投人,是培训质量的“硬件”保障,树立培训是投资的观念,主动投入才能获取效益,它与产出成正相关。因此,要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转播台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在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作为工作一项长期的、重大的工程来看,每年有计划地投入一部分的资金,扩大培训经费列支渠道。如转播台每年按工资总额百分比提取教育经费,使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也可以通过建立转播台台长奖励基金,奖励受教育培训的优秀员工,激发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出员工的内在活力,提高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转播台核心竞争力。

(四)健全培训激励机制,规范评价体系

一定要把培训绩效与个人成长及选拔、使用挂钩,把培训安排与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把个人学习成绩与个人收益挂钩,通过制定有效的培训激励制度,给员工以相应的承诺,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把激励制度与职工工资、奖金、聘用和淘汰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不合格或不能完成任务的要受到相应处罚。注意教育培训效果的反馈与结果的强化,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对结果的强化,不仅应在培训结束后就进行,还应在培训后上岗工作中对培训的效果给予强化。运用全新的观念对培训进行考核,考核要与出勤、课堂纪律和表现、作业情况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不间断的跟踪评估,推动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转播台财务人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程序、账务处理、报表填制、参与决策等,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加强财务核算。有效的员工培训,是转播台和员工双赢的平台,转播台要为财务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满足员工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培训当作是转播台财务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转播台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现状

1、财务人员个人素质有限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大都是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中选择来的,半路出家。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账务科目一丝意识都没有,在其脑海里一片空白,学校领导就启用为财务人员,对学校的经费进行管理。有的目前连电脑都不懂得,现在做财务工作都得用电脑,工资管理用电脑操作,记账也用软件操作,决算也是用软件系统来操作。对于这样的人员难于上青天。从学历上看有中师、大专、本科等;从专业技术职称看,有员级、助理级、中级等;不过只是教育专业,不是会计专业。从业务工作来看有几个月、一两年、三四年不等。

2、财务人员制度意识较弱

对于学校交来报账的票据是否合上级的有关规定,是否属于白条子。目前。很多的报账员都不会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票据中表现的手续是否齐全,也不知道。这样来回于学校到结算中心次数较多,耽误报账的时间,学校也不能及时得到经费去使用。

3、财务人员待遇较差

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工作不够稳定,经常更换,更谈不上取得《会计从业证》书,主要是在农村中小学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看不出什么成绩来,一天到晚就是与数字、单据、工资清册打交道,年终考核绩效最差,给财务人员的绩效报酬自然是低的了。年轻人的职称低,待遇低,就没有人愿意做此项工作,要求学校领导换人。职称高的人员大多是年龄偏高,不懂得电脑的使用,做没好久,适应不了工作,又要换人。在农村中小学中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频繁更换,造成了财务从员对相关经济待遇的政策掌握不够全面。没有及时给职工办理相关的待遇手续。

4、财务人员任职资格不足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在农村中小学中大部分的同志是没有此证书的,有证书的同志很少。加上队伍不稳定,做财务工作的同志,也没热情去努力学习并参加考《会计从资格证》的考试。这样一来,财政部门执法检查,教育系统的会计人员资格不合法。

二、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今后的对策

财务人员是一个单位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需要我们加强重视。为了更好的做好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农村中小学财务工作的管理,使其走向规范化,电算化,软件化,专业化,以便能够提升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比如我们可以在每年的选择招聘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定数量的指标用于招聘农村中小学的会计人员,逐步消除农村中小学会计人员不合法律规定的现象。建议对农村中小学的财务人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首先要实现财务人员的稳定工作。要长期稳定,不能轻易更换工种,至少都要在中小学从事财务工作10年以上。况且,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政策,使得他们安心在农村中小学校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在制定事业单位的奖励性绩效方案时,要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列入方案的内容中。例如:职工的经济待遇是否按时按照相关政策给予办理?工资是否按时发放?是否按时报账?报表是否按时报出?差错率在百分之几?等等。要不然,做财务工作,1年下来,什么成绩也没有,考核结果分数最低,相应的薪资待遇也较低,这就会影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方面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供农村中小学校参考、执行,以便能够更好的保障财务人员的权益。

2、其次需要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在农村学校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比如组织农村中小学的财务人员到专业学校去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如何建立账簿,科目如何设定,如何对报表进行分析,怎样写分析报告,对现实工作中出现的票据如何进行审核,什么样的票据是符合规定的,哪些支出一定要发票,哪些支出不是要发票,哪些开支是要花名册等等。经过这样的专门培训,使报账员具有以上这些能力后,对于报账工作就会顺利,不耽误报账的时间,学校及时得到经费使用。

3、再次要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待遇。由于财务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少会有“绩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来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待遇,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对农村中小学财务人员要多鼓励他们从事这项工作,特别是基层的,每年或者每两年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并评出优秀给予表彰。长期以来在农村中小学只有评选教学质量奖,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员,就没有评选先进报账工作者或者优秀财务工作者。用发展的眼光看,从事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发展前途,也没有奔头,自然就放弃这项工作也做教学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做好应对,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

4、在对学校的校长培训时也要渗透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不要轻易地更换学校的财务人员,要尽可能地沿用。同时,要对校长们培训什么样的票据是不符合规定的,校长就不能签字报销。方能层层把关,白条子无法进入记账程序,经得起审计机关的审计。

参考文献:

[1]徐慧敏.中小学基建工作与财务管理问题探析《财经界》2010 第21期.

第7篇

【关键词】教育;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财务要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规范资金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管理仍然不够严格,甚至存在挤占、挪用、浪费等问题;二是中小学校理财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学校收入管理不规范,经费审批制度不健全,大额支出不报告,财经法律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地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四是个别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乱收费、私设小金库或挪用收费的资金发放教职工福利等问题;五是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六是学校会计信息不完整或缺失,账务处理不规范。

二、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强化学习、规范和廉洁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教育财务的有效管理,必须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财务工作人员队伍。

(1)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一方面,加强对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在岗人员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同时提升自身素质,能持续自觉积极地学习财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强化规范意识。财务工作应以法律法规,各管理规定和制度开展工作,按原则办事,杜绝主观随意处理事务的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好学校财务的收支关口,纠正和规范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的违规行为,坚持做到学校账、财、物相符,学校库存现金不要超过库存限额,现金支出严格按照规定范围支付;各直属单位、各中小学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工作,要自觉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支持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

(3)强化廉洁意识。廉洁自律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财务人员最大的考验。财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个人的思想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2.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1)对本单位现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归类。根据需要进行修订或新增,重点完善财务系统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系统内控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和内控制度;

(2)健全和完善教育经费执行的跟踪、分析和评价控制体系。形成定期报告、通报制度,重点监测、评估城市、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行业规划、教育收费等方面情况,为教育改革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3)要建立财务报告制度。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各学校的财务人员每个月要向主要领导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单位发生的一切财务收支,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做到“一支笔”批钱,一个部门管钱,严禁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和坐支收入的行为;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教育局要定期对各单位进行财务工作审计,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学校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监察,帮助学校管理好财务工作。

3.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1)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当前,仍有少数单位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编制时是一套,执行的又是另一套,只是走走形势罢了;一些学校预算编制不准、调整过多、支出随意性大。在这方面各单位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2)严格对财务的收支进行规范。严格中小学收入管理:中小学校要严格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所有预算外收入必须全额缴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要加大对学校基建和专项经费的全过程监管力度。学校基建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加强施工质量监督。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审核、重点抽查等办法,加强对资金支出、管理、使用、效能等的监督检查,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

(4)要切实加强监督,进一步促进财务公开。教育局有关科室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财务预算审计、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和校长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办学绩效审计,杜绝教育经费的挪用、浪费现象,并坚持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使教育经费财尽其用,物尽其功,监督校长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加强中小学财会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教育财务工作。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定期组织、选派财会人员参加专业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三、结语

财务管理在教育系统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对教育系统资金规范管理的有力保证。但是我国目前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状态令人堪忧,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从会计人才聘任、会计队伍建设、预算管理、会计集中核算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从而增强教育体统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旧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因势改革与完善。作为改革的产物,教育局财务管理实行“学校财务局核算”制度下新成立的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简称“中心”)是在不改变教育局直属单位自主理财的前提下,取消其在各自银行开户,实行集中支付、统一核算的机构。取消多头开户,有利于提高教育局各学校的资金收支透明度和教育经费的宏观调控,防止学校资金的被挤占、被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就教育局财务信息化的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教育局 财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

一、我国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局尤其是一些学校时有经济违纪违法的事件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局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和漏洞。目前,教育局财务管理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包揽购销。有些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以特权手段购销学生用品,从这一活动中谋取利润。比如有媒体报道,某些教委勤工俭学办公室全权包揽全县学生购买课外辅导书籍、印制作业本、参加社会保险等活动,该部门从中加价谋利。又有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将社会无偿赠与学生的书籍,贴上价签标价摊销给学生。

收取回扣。有些教育管理部门插手一些学校事宜,以职权之便吃回扣。也有学校负责人在选购教学器材或者发包学校建设项目工程时,借机取回扣、贿赂等。

财务监管不力。目前教育局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一些教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十分不被重视,其应有的监管职责缺失,造成部门内部财务开支盲目性强、毫无计划,加之财务管理中各项岗位间缺少相互牵制的约束力,极易导致部门资金流向不明、开支不合理、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管理者业务能力亟待提升。财务管理本身属于系统、复杂的管理工程,其牵涉内容广泛、工作量大,要求管理者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爱岗敬业精神。但有些教育局财务管理人员,比如有些学校财务工作者,不仅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且未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不了解现行规章制度各项规定,最终出现了财务管理中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会计核算出错等各种问题。

工作进展不平衡,比如个别教育局局域网建设不完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性不够,资金效益发挥不够理想等,财务管理信息化表面化,即使局部实现信息化也是各自为政,没有成体系。

管理还不够精细。很多教育局至今没有专门的网管人员和财务人员,兼职人员业务不够熟练,管理体制不理顺,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我国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提高

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育局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教育局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的整体性提升财务管理的统协性,通过网络的快捷性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通过网络的系统性提升现代教育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2、教育局财务信息公开化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使师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公开化的教育财务管理信息能够加强师生与相关财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保证学校财务使用的效率性和廉洁性,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师生对学校财务的有效参与和监督。可以说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为财务信息管理的公开化提供了有力条件。

3、教育局财务工作变革和创新要求

教育局财务工作变革和创新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信息化。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财务管理应该考虑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严格性和效率性,信息化建设能为教育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提供技术保证。实现教育局财务管理的程序性、快捷性和科学性。

三、提高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1、明确建设思路,增强领导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管领导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所以需要不断强化主管领导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主管领导应深入基层中了解各基层工作实际状况,协调各基层岗位之间的和谐关系,帮助各基层岗位做好工作规划,以规避信息孤岛及重复投资等现象的发生。另外,以实用性、综合性原则为指导,明确建设思路,科学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资金融资渠道,加大对技术引进、创新等层面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投入,为教育局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教育局还需落实好人才培训、再教育工作,即设立教育培训机构,从多领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不断提升人员从业技能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构建一支高水平、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队伍。

2、规范信息编码是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其中教育局只有在保证信息编码具备可比性、交换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编码的高效性职能,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更好的规范信息编码需以下述三大原则为指导:(1)教育局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以“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编码、统一配置、统一平台、统一实施”原则为指导,结合自身现状循序渐进逐步进行;(2)教育局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以“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原则为指导,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等高效性职能。

3、不断提高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领导要增强信息化意识,人力财力要予以保障,重要事项要亲自决策。要根据财务管理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好科学规划工作,防止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大资金、政策和技术上支持。注重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教育局部门员工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从基础工作做起,做好教育信息编码

在教育局财务管理部门内部,做好规范的信息编码,使教育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定要保证内部是信息畅通、资源共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做到实现相关信息及时采集、处理,校内外信息互联互通,做到信息资源及时畅通。

5、完善教育局公共基础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拓展的公共基础网络,不断增强教育系统网络的智能服务功能要采用先进、安全、高效的方式,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不断实现教育系统数据全面整合以及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和利用。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运用现代系统安全技术,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6、教育局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应以“开发、维护工作市场化”原则为指导,即完善系统开发与维护机制,加强与规模实力雄厚软件公司合作,做好复合型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从而促使自身趋于市场化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国家义务教育进入平稳、有序地跨越式发展阶段,教育局不断迎来新的现象和新的情况,同时也遇到了财务管理的难题和新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所需,我国教育局财务管理也亟待从传统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积极解决现有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推进教育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局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圣飞,顾燕飞,樊涛,焦顺.从财务指标分析看医药类上市公司发展前景――以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财务指标分析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2(09).

[2]唐东升.责任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12(11).

[3]张树华,倪小丽,王秋明.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山东水利.2012(02).

第9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建设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应着眼于时代需要,着眼于高等院校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树立以人才为本的观念,努力开创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建设新局面。

一、完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一是改革院校教育,从源头上提高人才质量。院校教育应以提高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符合高等院校财务保障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改进教学结构,着力培养生长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全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员的保障能力和身心素质;要优化教学内容,加大新知识和高科技含量,努力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学科数据库、信息资源库、网络化教学等手段,使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从更广阔的空间获取信息和知识。

二是依托地方高校资源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应充分利用各类院校通用专业学科资源优势,一方面可通过选拔后备役财务干部的方式,为高等院校培养专业财务人才,待毕业后充实到高等院校财务系统;另一方面可从地方高校选拔财经类优秀大学毕业生,直接补充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另外,还可有计划地选送高等院校在职财务干部到地方院校深造,或聘请地方优秀的教研人员到部队办班讲座,为部队培养人才。

三是强化在职人才继续教育,增强人才发展后劲。根据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学历教育情况,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制定继续教育规划,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逐步实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继续教育经常化、等级培训制度化。也可根据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服役年限等,制定入校学习培养计划,保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财务人才储备在院校,形成财务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提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整体素质

一是把好“三个关口”。把好优秀人才选拔关,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的选拔上,主要应围绕政治理论水平高不高,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思想品德好不好,自我要求严不严等内容进行全面考察,确保人才选得准;把好人才能力培训关,突出高等院校财务保障专业知识与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结合,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适应财务保障与管理发展需要,突出适应能力培养。把好人才素质考评关,完善财务人才素质考评指标体系,做到择优选拔――按需培养――专业对口――使用管理“一条龙”,形成优秀人才培养深造、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财务岗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确立“一个观念”。目前,由于受培训体制、办学条件、生源环境、教育内容与手段等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财务人力资源少、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为了逐步改变高等院校财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尽快适应高科技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改革发展需要,应牢固树立“资源共享、开放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逐步拓宽高等院校财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高学历财务干部少、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应加大在职干部培养力度,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抓好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的自学考试,拓宽财务人才队伍的知识面,解决部分财务人才先天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配置结构

一是优化编制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针对当前财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矛盾日渐突出的状况,建议总部组织调研组对部队财务工作强度进行调研,科学合理地确定编制级别和员额。

二是优化人才结构,拓宽人才的来源渠道。大力加强高等院校高层次财务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继续拓宽院校招收地方生的生源,并适当加大本科生的招收数量,同时增加地方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高等院校财务部门的人才数量,以优化高等院校财务专业人才结构。

三是优化学历结构,扩大人才的所占比例。应积极从地方高等学校接收本科、硕士、博士等专门人才。一方面,要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相关制度,要通过立法形式,统一认识,规范行为,把借助国民教育优势培养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要创造吸收地方人才到高等院校工作的环境。在生活待遇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财务部门,都要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干部部门要为地方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层次对路的岗位,不断吸引地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到高等院校财务部门工作。

四、健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管理机制

一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结合形势任务需要,把高等院校年纪轻、素质好、能力强、学历高、创新意识强的财务人才选配到重要岗位,让他们发挥“辐射”效应。注重以强带弱,实行重点帮带,加强岗位锻炼,多给年轻优秀的财务人才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加强战时财务保障培训,参与重大演习演练活动,培养财务人才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提高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筹划和组织作战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

二要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为了便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的公平竞争,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标准,加大法治因素,减少人治因素;按照严密的考核程序,真实评价财务人才的工作业绩,做到奖惩分明;严格落实各类考评结果,赢得广大财务人才的信任和支持。

第10篇

(一)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自主性

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缺乏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会计人员的竞争意识严重不足,对工作并没有全力以赴,缺少认真性和紧迫性,对自我的要求仅限于将基本工作完成,缺乏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自主性。尤其是部分有较常工作年龄的财务人员,已经停止了再学习,加上部门领导对财务人员学习的不重视,造成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态度不严谨、核算不规范等情况的发生。

(二)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法律观念淡薄

财务人员同企业资金由较长的相处时间和较多的接触机会,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职务之便对企业资金实施非法占有、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

(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更新慢

企业招聘范围的过于宽广,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各异,出现了高学历与低学历、财务专业与非经济专业、受过专业培训与半路出家、有会计专业职称与没有从业资格证、复合型与单一型会计人才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而且企业在招聘时,喜欢录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往往年纪都比较大,虽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但是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势。而且这些会计人员往往不思进取,对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国家公布的最新知识不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学习,最终导致专业知识的落后。

(四)企业后期培训工作并未落实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以补充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知识常识。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并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后期教育和培训,减少了财务会计人员后期培训的有效途径之一,无法快速、有效的获得新知识,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部门的正常经济活动。

二、新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培养探讨

(一)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中,首要做的就是要强化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应定期组织相关会计人员参加会计培训,对国家最新公布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全面提高会计人员对国家执政思路的认同感与专业技能。

(二)及时更新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财务知识结构

当财务会计人员在企业服务到一定年限的时候,其专业知识结构有可能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整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及时更新财务知识结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体系,还是企业外的市场监督体系,都应得到重视并建立和发展。通常由财务工作人员所造成的经济犯罪,多归咎于监督不到位。所以企业应建立并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财务检查,完善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守则,杜绝财务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

财务部门是同企业各部门都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和利益分配不均等财务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公平、公正、公开的对企业资金进行客观的分配,保证企业的每一笔资金都能够正常、有效的使用。

(五)加强财会人员创新意识和自主性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财务体系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财会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还要对知识经济社会拥有极高的适应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性的认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六)注重继续教育与实务提高

要重视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实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还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人员培训经验,将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实务技能为主干,综合且系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本质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第11篇

1.我县顺利通过了2011年的自治区职教三年攻坚验收和2011年的自治区合格学校评估。

2.县职教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职教中心硬件设施进行扩容和设备增添,为职业多种教学培训提供了基础保障。

3.“亮点”专业出成果。县职教中心开办的工艺美术专业2011—2013年137人考取了一、二本大学,其余毕业生也在外地或本地开办了农民画室或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室。

4.成人教育短期培训见成效。2011—2013年我县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工进行了机械制造、选矿、缝纫、电子电工、焊工、农产品加工等8725人次培训,劳动力就业呈逐年递增势态,为我县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服务支撑。

二、整合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1.成立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在现职业教育中心成立灌阳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常务副县长和相关副县长任副主任,县政府办、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我县职业教育产业规划制订及发展运作。建立常务会议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管委会日常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统筹县内培训资源,具体执行各项培训任务。各成员单位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每局(办)抽调1人负责协调和落实与本局(办)相关的培训工作。该负责人在原单位上班,但一有培训任务时必须服从职业教育中心的培训工作安排。

2.成立职业教育中心。为便于全面管理全县的各项培训工作,成立职业教育中心。拟设职业教育中心主任1名(由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兼任,级别为科局级),副主任2名。下设中心办公室(2人)、教务科(2人)、学生科(2人)、培训部(3人)、招生就业部(2人)、财务科(2人)。

(二)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

1.充分有效利用培训资源。组建的灌阳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工作地点设在县职业教育中心。一是统筹使用经费。设立职教管理委员会经费专户,统筹管理和使用全县职业培训资金。国家要求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30%教育费附加、人均0.5元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所有部门和单位的培训及相关建设项目经费统一归到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以奖代补”,在县级财政收入逐步增长的基础上,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以改善职教中心办学条件,促进规模发展。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国家、区用于发展地方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引导和督促县内企业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足额预算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培训经费,专项用于职工培训,与职教管理委员会对接,实现企业得人才、职教中心得发展的目标。四是拓宽职业教育融资渠道。鼓励、吸纳银行资金、民间资本等参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五是各相关培训单位的办公费由职教中心按一定比例从培训经费中统一发放。

2.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和培训基地建设。为更好地开展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工作,在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职教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具体建设规划为:2014年改扩建3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及配套设施;新建2个塑胶篮球场和塑胶跑道。2015年新建一间远程双向互动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扩建800平方米的实训楼工程。利用我县日趋成熟的西山工业园区、文市工业园区、水车工业园区为职教中心提供实训基地,为受训人员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利用瑶族发源地的千家垌自然保护区风光、唐景崧故居、文市古民居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作为摄影、美术写生基地。

(三)职教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

第12篇

教育部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同时对用好、管好教育经费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可见,教育经费管理是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使经费管理的问题越发突出,且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我国要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的完善顺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天津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管理问题

(一)基础教育预算管理约束力薄弱

天津市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仍然主要停留在包干使用的基础上,预算约束力并未真正到位,导致相关费用的支出缺乏有效的依据与标准。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学校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校预案编制方面存在问题、学校预算执行不严格三个方面原因。

(二)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执行力有欠缺

尽管近年来天津市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管理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教育经费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欠缺。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及校舍安全工程的进行,学校财务制度也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或者增加了详细且操作性强的财务制度。但是,一些学校还是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量身定做的规章形同虚设,依然我行我素。

第二,有些学校资产账目设置不完整,保管不能及时将固定资产登记造册,没有按照规定定期与会计对账,长期下去导致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实不符,国有资产失去监督。按照学校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学校每年在暑假期间必须进行资产清查,且要有资产清查的盘点报告等资料留档。但是每年档案检查的时候,总是有个别学校存在保管帐与会计账核对不上的现象。

(三)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人员培训机制

一直以来,教育部门都把重点放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上面,把确保教育经费的足额、及时拨付到位、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作为首要任务,相对忽略了教育经费的管理。学校没有设立经费管理相关的监管机构,对经费的使用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加以约束,同时,上级部门也没有针对经费管理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仅仅是对财务工作的指导以及对专项资金严格的把握。因此,这是经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管理类专业人员没有专门的培训机制,这也是造成学校经费不能有效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是经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最好的验证。基于财政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完善的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经费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的管好经费、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

二、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管理水平的三大对策

(一)加强部门沟通,完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

1.加强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沟通

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这需要教育与财政各个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协同工作。如何将财政资金用好是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的问题,只有加强教育和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的把握国家政策,合理有效的利用国家与地方资金,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服务。教育和财政部门相关人员应经常就如何更好的运用教育经费进行探讨,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与使用采取事前沟通、项目跟进、完成回访整个过程的方式进行密切关注。力保两部门之间工作同步、协调、顺畅,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2.做好部门预算、决算及教育政务公开

要对农村基础教育预算管理的要求严格且有效,对已经建立的包括部门预算、预算执行和年终决算在内的管理体系再度完善,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政策。尤其是部门预算的编制的重视及其执行力的加强,要提高学校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预算、依法严格执行预算并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

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从2011年开始,根据国家及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天津市相关教育部门都就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两免一补”资金情况、高中助学金等项目做政府公开,以便更好的让社会公众了解政策、监督教育工作,同时也激励工作人员更好的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随着公众对预算、决算的关注越来越大,“三公经费”的公开也要列入政务公开的范畴。2013年,财政部要求按照5%的比例缩减一般性财政支出,降低或减少行政运行的成本,要大家过紧日子,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公开三公经费是为了减少违规,切实让“三公”降下来,让大家共同监督学校的运行。

(二)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大管理执行力

要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工作到位,就必须不算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财政、教育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密切配合,加强资金监管,不断完善相关经费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行为规范。

第一,学校校长要将“天津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应知应会卡”上内容熟记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熟练运用。各中小学能够按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办理各项支出并据实列支,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从制度和程序上严把支出审核关,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务必保证没有虚列虚支、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等现象。

第二,各中小学校能够做到重大项目支出进行民主决策,由教(职)代会或党委会讨论通过,并实行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民主理财,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

第三,要严格审查学校“小金库”问题,对于账外账这种现象的根本治理就是将所有收入均纳入预算。对于学校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及监督机制。可以将除利息外所有的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或者国库,合理合法的规范使用预算外资金,保障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加大制度及业务培训

1.建立监管部门并健全监管机制

2013年市教育部确定的“教育经费管理年”,2012年教育部建立了相应的监管部门,用来监督各级部门的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提高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是规范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

第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试行建立财务巡视制度,通过财务巡视、财务评价、内部审计、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所属学校和事业单位的监督,充分发挥知道和监督作用。

第二,教育局对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学前教育资助金、高中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情况等重大教育投入和改革政策,加大专项检查的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第三,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加强外部审计及监察部门的监督。加大教育局内审科对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学校要重视监督管理结果的运用。教育局要研究建立巡视、内部审计、专项检查、财务评价等监督管理结果的通报、反馈制度,要将监督管理结果与工作考核、财政拨款等挂钩,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确保各学校每项收支的合法合理。

2.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的要求,且工作信息量大、要求高,所以,教育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和要求,研究制定一套长期、有效的符合教育财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实施方案,以新修订的中小学财务制度着手,加强各类学校财会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