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科学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

时间:2023-06-12 14:4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科学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科学的核心

第1篇

英文名称: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主管单位:浙江省社科院

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420X

国内刊号:33-1005/C

邮发代号:32-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浙江学刊》(双月刊)创刊于1963年5月,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浙江省社科院主管,是后浙江省最早创办、公开发行的社科类学术期刊。

第2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942X

国内刊号:33-1237/C

邮发代号:32-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5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3篇

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0429

国内刊号:11-1251/G4

邮发代号:2-13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原名《西方语文》(双月刊)创办于1957年6月。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我国外语界第一家学术期刊,也是我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该刊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审稿制度和编辑体例均严格遵从国际惯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由北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语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负责编辑,并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本刊由北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排印出版,是我国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每期印数在 35000册以上。本刊长期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还获评\"北京市十佳社科学报\"和\"北京市一等奖社科学报\"等。并为《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以学术性、规范性得到国际学界认可,为美国《语言学与语言行为研究文摘》(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社会学文摘》(Socioloigical Abstracts)等著名文摘检索刊物收录。

第4篇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社会科学竞争力;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C1(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063-04

一、引言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不需要作太多的论证。正因如此,它不仅被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党政机关科研部门等主要社会科学研究组织视为衡量其自身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各地区加强社科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更好地繁荣发展本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界研究已经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角度出发考察某一区域的社会科学竞争力,但遗憾的是,尚未检索到关于上海市在此方面的相关探索。本文相关资料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的“历史资料”栏目,收集1993-2011年间资助项目的相关信息,研究类型涵盖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资金项目以及后期资助项目,从地区分布、年代分布、研究类型、研究学科、项目机构和核心主持人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总结立项特点,查找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立项概括

1 地区分布统计

从全国来看,1993-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项目21328项,表1为历年各地区立项数在总项目中的比例。为了更为细致地梳理各地区研究实力的分布情况,本文将立项机构所在的省市划分为四大片区,且日北京、东部(10个省市)、中部(8个省区)、西部(12省区),具体分析如下:(1)北京优势明显。共立项4795项,占总立项比例高达22.5%,体现了研究的整体实力和集聚效应。其原因,一是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二是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便于获得相关信息资料,从而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2)各地科研力量水平差异明显,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强于西部。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包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共立项7819项,平均立项782项,占总立项比例的36.7%;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共立项5130项,平均立项641项,占总立项比例的24.1%;西部地区包括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共立项3587项,平均立项299项,占总立项比例的16.8%。(3)上海共立项1756项,远远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立项数782项,每年平均立项92项。1993-2011年上海立项数占总立项比例的8.21%,在31个省区中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这也在一个层面上印证了“国家课题立项水平是与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也往往是学科研究最普及、最深入、立项课题最多的地区”。

2 年代分布统计

表2为1993-2011年国家社科项目在全国和上海的年代分布。从增长速度来看。上海的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从1993年的21项增长到2011年的288项,年均增长率为15.66%,高于同期国家的平均增长率11.6%,但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13位,这说明各地区近年来对国家社科项目研究越来越重视,申报立项呈现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从立项数在全国中的比重而言,上海立项数稳中有升,由1993年在全国所占比例的5.05%上升为2011年的9.61%,增长了4.56%,表现出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31个省区中排名首位。江苏省增长了3.35%,排名第2,广东省增长了2.68%,排名第3,而下降最多的则是北京市,面临来自全国的激烈竞争,北京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993年的37.74%下降到16.71%,幅度高达21.03%。

3 研究类型分布统计

1993-2011年上海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36项,占总立项比例7.48%,重点项目61项,占总立项比例4.73%,一般项目1005项,占7.59%,这说明上海在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上的优势地位并不突出,而最能衡量一个地区科研实力强弱的往往就是这些指标,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总体研究力量和高层次研究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青年项目594项,占10.56%,自筹资金项目8项,占4.23%,后期资助项目53项,占10.62%。可见上海在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上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青年项目的稳定增长不仅是一个地区科研实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一系列课题申报的保障。从增长率来看,全国重点项目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77%,上海为13.65%:全国一般项目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05%,上海为13.03%;全国青年项目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60%,上海为18.78%。可知,上海的国家社科项目的增长态势顺序为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这与前述分析相符。

4 研究学科分布统计

国家社科基金涉及23个学科,门类齐全。表4为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分布。表4中上海立项数是指上海各学科的立项数,上海百分比是指上海各学科立项数占上海的国家社科基金总数比例,全国立项数是指全国各学科的立项数,全国百分比是指全国各学科立项数占全国国家社科基金总数的比例,市内排名是指上海各学科立项百分比的排名顺序,全国排名是指全国各学科立项百分比的排名顺序,学科优势是指全国排名与市内排名的差值。可知,1993-2011年间,上海的立项项目已经全部覆盖国家社科基金的23个学科,但各学科之间发展态势并不平衡:(1)优势学科依次为:国际问题研究、新闻学、宗教学、外国文学、管理学、理论经济、法学、人口学、世界历史、体育学、考古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与全国地位相当的学科是:统计学、政治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和语言学;(3)上海市的弱势学科依次为:应用经济、社会学、哲学、党史・党建、马列・科社和民族问题研究。

5 研究机构分布统计

一般而言,科研机构可以分为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国家机关、军队系统和其他社会研究机构。图1为上

海市立项项目机构分布折线图,立项数量最多的是高等院校,共立项1444项,占上海立项总数的82.23%,遥遥领先其他类型的研究机构,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上海社科院排名次席,共立项190项,占上海立项总数的10.82%。党校排名第三,共立项63项,占上海立项总数的3.59%。

同时,上海共有59个研究机构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表5是立项10项以上的研究机构分布表。高等院校的优势在表5中再次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在总共21个研究机构中占据18席之多,比例高达85.7%。就集中度而言,前10位研究机构立项总数为1458项,占总量的82.94%,立项的集中度比较明显,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位居前三甲,三者立项数占项目总数的45.67%,说明这三个单位是社科研究的中坚力量。

6 核心主持人分布统计

核心主持人是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较多,在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主持人。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确定核心作者的普赖斯公式N=07.49*sqrt(η),其中N为立项数,η为所统计年限中主持频次最多的主持人立项课题数,只有那些主持N次以上者,方能称之为核心主持人。在本文所统计的年限内,η=4,带人公式得:N=1.5(项)。由于N要求为整数,本文取N为2,将统计年限内主持2项以上的主持人确定为核心主持人。按照这一标准,1993-201 1年上海共有1561位学者承担了1756项国家社科基金,1次立项的学者有1399人,2次立项的有131人,3次立项的有30人,4次立项的有1人。可以看出,19年来162个核心主持人(占主持人总数的10.38%)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56项(占总课题数的20.27%)。人均2.2项。表6是上海市各学科的学术骨干和精英。这组数据与普赖斯教授所提出的10%的主持人承担50%左右的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发现和培养更多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是各单位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核心主持人队伍的稳定性状态可用洛特尔公式来表示。该公式如下:C/N+B/N=1。式中N为在某一时期内立项课题总数,C为新主持人立项数,B为核心主持人立项数。因而,C/N值反映了新主持人的增长态势,如果C/N值过大(趋向于1),表明课题大多是由新主持人立项,反之,当C/N值过小(趋向于0),则表明课题大多是核心主持人立项。根据洛特尔定律,C/N的理论最佳值为0.64。根据本文统计。上海市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C/N值为0.797。超过理论最佳值,这说明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队伍过于庞大,项目主持人更替频繁,亟待建设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主持人队伍。

注:年份的数字表示该主持人获准立项的年份,93即1993年,02即2002年,以此类推;主持人单位前后有变化的,以后者所在单位为准;多人主持的项目中只计算第一主持人及其所在单位。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和经费的稳定增长,学术研究日趋活跃并逐步深入,研究探索领域不断拓宽,有力提升了上海社会科学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根据本文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发挥学科优势及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建设?如何形成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与团队合作的科研平台?如何培养新兴研究力量的项目意识?等等。这些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对此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 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学科进行分层建设,是提高上海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此应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科平台的高效运转,使得上海的学科实力和水平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2 加强与研究重镇的科研合作

从立项单位的视角来看,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具有绝对的优势。是上海市社科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建议其他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其交流与合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广泛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开拓研究视野。增强科研能力,推动本单位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3 加强核心研究人员的培养

目前,上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更替频繁,不利于国家课题的质量提升,也在一定侧面反映了优秀科研人员流失的现状。我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竞争,核心就是人的竞争,建设一流的科研学术队伍已成为体现学科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强社科研究队伍建设是提高上海社会科学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哲学 社会科学 育人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21-01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的意识形态既相互吸收,又相互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坚守原则和价值观的导向,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不能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教书育人中的作用。这是新时期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需要。

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它在高校教书育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它们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大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人文关怀。而社会学科更多地是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而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它们对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观尤其是政治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上。前者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涵盖学科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后者则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其涵盖学科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可见,哲学社会科学基本上涵盖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关键领域,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实现途径

作为一所高校,一定要重点关注对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以及有关项目的实施,改善与哲学有关的教书育人的工作。

第一,跟上时代的步伐,始终运用不断发展的对与哲学有关的专业教育进行指导。如今,人们的思想多元化、价值取向差异化,许多在校大学生有着大量的疑惑。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以当前出现的情况为基础给同学们答疑解惑,在讲解相关知识的环节中需要做到因人而异。需要在大一的时候设立政治经济学概论这门课程,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紧接着设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门课程,以经济学为基石,主要参照当代的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体系以及经济创新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对2008年发生的国际性金融危机之后,从事经济学课程的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国内以及国外对于全新的自由主义经济的研究,认识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在上课时利用较多的、能够反映客观性的实例向同学们证明:中与经济有关的知识对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言依然还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想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分析依然要参照中与经济有关的知识,并且需要融合中国的特性不断创造,将其完全中国化。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们摒弃一味效仿西方经济学,对于当前出现的“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来评判的全部理论系统的利弊、利用中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环节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困难来批判政治经济学与时代已经脱离了”等完全不对的思想做必要的疏导,带领学生们意识到在现挥的作用,使得他们不但能够取得比较专业的理论,还可以进一步对进行了解。

第二,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将哲学社会科学和个人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的特征全部表现出来,在带领学生增强社会实践以及表现对学生的人文关爱中充分实现教书育人作用,在推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发展上面具有非凡的意义。学校必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育,紧紧围绕着培养具备“博学、博雅、博爱”等品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个中心目的,以哲学社会科学共同教育为重点,增强对同学们人文情怀培养,能够促进利用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的要求最终实现。学校还应该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点进行实践:对“三农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进社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对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进行支援以及百名教师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家访等,尽可能加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弘扬乐于奉献的精神,尽最大的努力培育出能够为基层服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社科成果 评价原则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6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创新;思考

文化价值观是任何理论建构及其社会发展都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即它既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理清我们观念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明确问题的根本;有助于帮助人廓清思路,很好地谋划未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有助于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体系。那么如何立足甘肃实际,创新文化价值观念?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

一、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始终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社会一直没有明确我们所要遵循的核心价值观,由此使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基础上,明确了我们就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在实际中,我们需要面对价值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注意化解矛盾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要宣传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二要坚持知行统一,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要倡导核心价值导向,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四要抓住重点,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五要生产更多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激励鼓励人们健康向上;六要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创新文化价值观念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价值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同时,文化价值观念又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基于不同经济模式所表现出的不同,要求我们追求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经济模式。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更有利于催生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关键,因为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以创意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不仅依赖创新,而且还能催生创新。文化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观念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开拓艺术型、知识型、体验型、休闲型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增长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向以人为本的GNH(国民幸福总值)转变,发挥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这种特殊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为创新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提供广阔空间。

三、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人才支持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也需要先进文化思想观念的支撑。而大学不仅是造就人才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切新思潮的策源地,是引导时代潮流的地方。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这个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高等教育越发达,对地方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比如,处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内的甘肃省白银市,虽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对发展高等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但至今除在白银公司技校基础上建立了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外,仍然没有发展起一所高等学府,这无疑限制了白银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创新,进而影响兰白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使白银在创新文化价值观念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一方面要努力争取省内一些高校在白银市设立分校,另一方面,白银市自身也要不断积蓄力量,不仅注重专家学者型人才的引进与培植,以及相关专业的培植与打造,注重符合大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储备,为将来高等学府的设立创造充分条件。

四、创新体制机制,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环境支持

体制机制本身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好的体制机制可能把我们导向科学发展,而体制机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就可能影响到科学发展的实施。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但是社会上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二是“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仍普遍存在;三是人才发展投入的优先地位还未确立。 因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人才有效使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完善、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人才发展的动力体系。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优化人才领导体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人才管理方式,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四是坚持能人导向,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五是坚持业绩导向,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六是坚持价值导向,加强配套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七是坚持贡献导向,优化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八是确立人才发展投入优先地位,逐步完善国家、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四元投入及其监管机制。

五、适时开展相关问题的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为创新文化价值观提供动力支持

甘肃省身处西部,促进甘肃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会面对各种问题,难免会有很多扶贫“硬骨头”要啃,难免会有很多发展“硬钉子”要拔,难免会有很多前进“硬障碍”要破,如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再存在问题,就会使我们面对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讲,面对各种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关键。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我们将类似“富民兴陇”讲座深入开展下去,让领导干部不断在头脑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启示下,不断获得创新灵感,创新发展思路,寻求到新的发展动力。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开展类似项目观摩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其它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思路启发下,不仅激发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而且获得创新发展的灵感,让我们在相互激励下,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就有关跨越式发展问题开展全民大讨论,努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创新型的贯穿执行,努力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一种全民关心、参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的局面,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为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支持力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六、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创新文化观念提供理论支持

第8篇

英文名称: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主管单位:兰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市社科联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6开

国际刊号:1005-3492

国内刊号:62-1015/C

邮发代号:54-7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9篇

明确形势和任务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坚持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正视。

从国际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和借重中国,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同时,一些西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崛起,更不愿看到一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不对西方模式亦步亦趋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干扰和遏制。新世纪以来,他们更加重视运用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对我国进行影响和渗透,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扩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更加活跃,各种嘈杂声音频出,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借助互联网、手机特别是微博等途径迅速传播,严重干扰了改革与发展。

从高校来看,我国高校也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改革开放使高校能够拥有广阔的办学视野,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利用优质资源后来居上。高校在敞开大门拥抱世界的同时,各种社会文化观念纷至沓来,社会思潮影响最为广泛,思想文化交锋最为激烈,这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拓眼界、兼收并蓄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师生的价值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受到侵蚀,少数师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面对新情况,如何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推出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何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理论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研究宣传,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如何以人为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些都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和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找准差距和问题是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高校积极落实“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与高校的人才资源、学科体系和研究优势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作机制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高校领导整体上认识不到位,重自然科学发展,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二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文化氛围不浓。三是顶层设计不够,缺少专职部门规划并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据我们对“985工程”高校的调查,除综合型、文科型大学基本上都设有主管社会科学的部门外,工科型大学都没有专职负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部门,只是把这部分职责列入主要负责自然科学的部门。即使是综合性、文科型大学,由于专职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教师申报教育主管部门、省(市)和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以及统计相应的科研项目数量及研究经费,该部门引导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取得优秀成果的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第10篇

英文名称: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四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5674

国内刊号:22-1366/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11篇

1.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幸福观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和各项改革开放事业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消极、抱怨的声音不绝于社会各个层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就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期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直面和解决这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针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百姓解疑释惑,使全社会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要求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

2.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要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不是依靠少数人就可以将国家的文化做强,而是要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核心性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始终坚持“普及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国民素质”的科普工作宗旨。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互动性、开放性和平等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匿名性大大增强,使社会科学普及对象的主体性凸显和理论权威性弱化,交互性成为社会科学普及的显著特征,受众不但随时收听、收看传播内容,而且能够通过新媒体技术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与传者或其他受众产生互动,因此其开放性、平等性更强。

2.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广泛性和辐射力新媒体技术可以海量存储,所以它的传播内容信息量大且丰富。如登陆国家图书馆在线视频就可以随心所欲观看828讲座,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等许多方面。而且,新媒体的超时空、全天候性,有利于社科普及工作的经常化;新媒体的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也将大大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效率和辐射力。

3.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更具针对性传统的社会普及工作由于社会群体存在不同的学习需求、不同的阅历和文化水平,所以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社科普及。而新媒体技术使受众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要,这样社科普及的针对性更强,普及效率更高。

4.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社会科学普及的社会成本传统社科普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普及对象的范围还有限,普及时效性也较短,同样的普及内容面对不同的对象还需要重复组织、社会成本高、效率低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社会科学普及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却大大缩减,而且通过新媒体技术还可将普及内容反复使用,扩大了传统社科普及成果的影响范围。当然,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社科普及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一,新媒体增大了舆论管理、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控制的难度;第二,新媒体传播方式对社科普及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第三,新媒体传播方式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普及工作理念和思维。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作用

1.高等学校有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所需的丰富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目前高等学校仍然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和立项数分别为28678项和3826项,其中高校系统均占比86%。高校除了拥有强大的社科研究师资力量,还有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年轻学子。带有科学普及性质的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并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的网站———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在2004年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开始撰写科普文章,2008年在复旦大学读博士期间即创办了果壳网的前身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目前开设了MOOC学院、流言百科等栏目,涵盖了科技、人文、娱乐、生活等多方面的科普网站。到2012年11月,该网站每月有600万用户访问,拥有1000名科学作者,在新浪微博拥有近60万粉丝。在物力资源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65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博物馆,还有众多的科技馆、文化馆。如大连大学博物馆是大连大学实现多学科文化素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于2004年9月正式挂牌开馆以来,现已分别被辽宁省、大连市认定为“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大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校虽然拥有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优势,但普遍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处理好社会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关系。社会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产品的供给端,处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上游。社会科学普及则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处于社会科学研究下游,是消费端。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式主要有:第一,公开,出版著作,在报纸、网站等发表文章,通过读者的学习而吸收转化。第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资政报告、研究决策等。这两种是目前高校主流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专家学者普遍重视。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高校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很多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被公众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价值无法最终得到实现。由于社会科学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实现,所以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具有长期性,并且是不可或缺。只有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工作不断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欣欣向荣、永葆生机。

2.高校有着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之际,中国的大学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声音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共1200集课程上线。用户可以在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免费观看这些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些集西方发达国家最高水平的哲学社科类课程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的烙印,在这个平台上,作为我们国家社科研究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来展示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3.各级政府和教育、宣传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在传统观念中,高等学校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有大材小用之嫌,教授、专家更多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开展有深度的科学研究,认为科普更多则是科普工作者的事情,他们只是偶尔为之。而从民国时期的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师亲自参与撰写的小学课本至今畅销不衰可以看出,用最浅显的文字写最重要的文章,很多时候是非大家所不能为的。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社科司面向全国著名学者、教育部社科委委员、承担过国家级及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知名专家设立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两年来先后资助了75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厉以宁、温铁军,顾明远等耳熟能详的专家学者的名字。辽宁省、大连市社科联从2004年起组织在连高校、学会等单位,于每年五月举办“社科普及周”宣传活动,已成功连续举办十一届。各级政府部门适时调整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的教授、学者走向社会,为人民群众普及社科知识。这些政策包括借鉴教育部社科普及专项基金的办法设立省、市社科普及专项课题,选取对此工作有兴趣的教师,在其研究的专业范围内、在课题进行阶段完成一定量的讲座等科普活动。另外,在省市各级社科进步奖的评选中,也可专门划出几个名额向优秀的社科普及读物倾斜,鼓励教师在这方面能出精品。

4.应充分调动社会中的社科普及资源,利用高校优秀人才,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社科普及新模式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国图讲座,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文津街七号,一流学者的公益性学术讲座,就启迪了众多年轻学子,使他们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现在国家图书馆利用国图网站开设了在线视频讲座,主讲人或为德高望重、岳峙渊清的学界前辈,或为风华正茂、学术精到的学术中坚,均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讲授他们毕生研究的菁华。截止目前,已推出文津论坛、中国典籍与文化等系列讲座共828部,其水平之高、范围之广,使如此优秀的文化盛宴为大众所共享。又如,大连图书馆的白云书院,从2000年8月创办至今已有13个年头,截止2013年8月底,已经成功举办了传统文化、寻找大连记忆、“开卷”市民读书会、市民文化系列、视频讲座5个系列一共75场讲座。再如,大连市甘井子区图书馆利用其先进的设施条件也定期开展外语角、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尤其是针对少年儿童和家庭教育的热点专题开展了系列讲座,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第12篇

作者:张晓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化,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

一、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念

席卷全球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当今世界产生至为重要、深刻与全面的影响。从学理上讲,社会学一直将城市化定义为一种城市居民增长的人口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特大城市(都市)化三种形式,但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富可敌国的经济生产总量、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出现的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无疑代表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高环节,对人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称之为“都市化进程”(MetropolitanizationAdvancement)。如同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日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与中心一样,依托于其上而出现的不同于农村、城镇、中小城市的都市文化模式,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大都市不仅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技术的中心,在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方面同样具有霸权地位,并主导着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的消长与盛衰。其次,依附于大都市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从其一出现就是全球性的主流话语,并迅速地淹没了不同国家、地区固有的也许已延续了上千年的地方经验与价值传统。正如斯宾格勒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一样,对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当代精神生产与文化消费而言,完全可以将之引申为“当代世界文化,即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本身即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在它内部已摄含了前此各低级阶段如乡村、城镇、中小城市文化的要素与精华,因此当代国际化大都市为我们在更高的历史阶段、更全面的整体视角及更深刻的本质层次上研究城市文化提供了现实对象。在当代,不是一般地研究城市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文化或当代普通城市的文化,而是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作为中心及最高环节的大都市文化模式上,才能在深刻的思想意义与直接的现实意义上把握住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这是在当代研究都市文化的重要性所在。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文明传统沉重,以及它们作为物质基础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制约与局限,使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贫乏,远不能满足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由于受西方大都市群理论影响而开辟出的新方向。尽管它好的一面是使都市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对象进入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视野,但由于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到,即使注意到文化要素,它们一般也停留在文化产业等实用与商业层面,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重视不够。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与前者相反,这些研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影视、广告、网络、流行文化与时尚等都市的审美外观或文化幻像上,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们往往割裂都市审美文化外观与产生它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

二、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

(二)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正可以使文艺学固有的“社会―人生”意向与美学固有的“悟性―理性”意向,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开拓出新的知识境界与前沿学科形态。进一步说,以文艺学、美学为中介,在都市文化的学理架构中实现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建设,在充分保留前者的人文价值与后者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互动,既有助于社会科学摆脱其僵硬的实证本性而变得灵动,也可为人文学科飘邈的审美天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地基。在这个新的学术空间中,实现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催生出一门以当代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文化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其现实意义也是自不待言的。从经验研究的角度看,中国文艺学、美学与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亲缘性,不仅不偶然,相反还是以相当深厚与为数众多的经验研究为根基的。从学科背景上讲,中国都市文化研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都市文化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中国,尽管在学科分类上都市文化研究最应纳入的是社会学之下的文化社会学或其他学科下的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但由于中国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它就与中国文学、特别是其文学批评、文艺学、美学等结下不解之缘。一些西方的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者,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学者研究都市文化想不通,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三、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特点与学术渊源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首先,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更明确地定位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仅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近现代大都市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中心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出来。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城市化开始淡出,各种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于建设世界级大都市群,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为都市研究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其次,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文化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在都市的新天地中,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的巨变,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精神趣味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经验、新思想及新问题,也在寻找一种可以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理论与解释框架。与中国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显然滞后了许多。而正是由于都市文化研究本身在学科上的空白,才为在文化研究中获得一定研究经验与方法工具的中国文学介入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契机,其在逻辑上仅是把研究对象从“文化”进一步确定为“都市文化”而已。

从文学学科背景出发研究都市文化,只是晚近十年才发生的学术转型,现在从任何角度做评价都为时过早,因而,这里仅就其发生过程中的特点与学术渊源略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