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级武警指挥院校 科研工作 结合点 管理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79-02
武警初级院校是武警部队新时期、新阶段军革的重要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基层军事指挥人才的重要任务。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和技术院校相比,由于其承担的教学任务的特殊性,科研工作呈现出自身特点,在科研工作的氛围、科研队伍的建设、科研经费的保障、技术力量的储备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科研工作层次较低。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如何根据人才培养和武警部队中心任务的需要,努力地开展军事科研工作,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武警部队初级指挥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应把握的结合点、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低层次徘徊,除受一些客观原因,如技术力量、设备器材、科研经费有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为研而研
科研的目的不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而是纸上谈兵,缺乏应有的调查和论证,研究出的成果,没有指导部队、院校的训练、作战和教学的价值,失去了科研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为应付而研
有些人员仅为了年终科研工作不被剃光头,东拼西抄,应付了事,失去了科研工作的真正意义。
3.为利而研
部分人员进行科研工作,仅仅为了晋职、晋级,获取个人利益、捞取筹码,缺失科研工作的真正目的。
4.不能立足自身科研条件,从实处、小处着眼,贪大喜功。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在完成全国级、全军级的重点课题时难度通常会更大一些。科研工作不能立足自身的条件,从担负的教学任务、部队的训练实际入手,从实处、小处着眼,使科研工作与教学和训练实际脱钩。
5.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
一些院校认识不到位,紧抓教学中心工作不动摇,把科研工作摆在从属的地位,仅由科研工作主管部门去抓,科研工作处于半民间状态,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去拼打,很难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同时,教员把自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总结出的经验不能及时梳理,对总结出的新观点,不能系统的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仅作为个人的教学心得,缺乏科研工作的意识。
二、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应把握的结合点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工作总体指导思想,必须以同志和主席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院校科研管理暂行规定》为基本法规,以“打得赢”、“不变质”为目的,更好地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院校在科研工作中,应科教并举,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指导。
在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科研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和提高军事科研工作的效益。
1.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
军事科研工作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技战结合,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与理论研究的关系。理论研究要先行,他是技术创新的探路人和先行者;技术创新又是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体现;同时,理论研究又对技术创新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2.研与用的结合
形成战斗力是军事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的军事科研工作仅局限于,为技术革新而革新,为获取奖励而科研,不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必将造成科研的极大浪费。要做到研与用的结合,在选题阶段就要瞄准部队实际,提供部队最需要的技术;在科研实践中要注意解决好规模生产问题,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确保日后装备部队时批量生产;在形成成果后,要及时信息,让部队和有关部门了解新技术,并积极协助有关领导和部门做出“装备部队”或“技术储备”决策。
3.老装备与新技术结合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受技术条件限制,难以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研究。立足现有装备,做好老装备与新技术的结合,是我们军事科研工作的现实课题。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其次,要深入部队执勤和训练一线,认清老装备在执行执勤、处突、反恐中心任务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利用新技术,改造老装备、改进训练方法,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4.军地结合
初级武警指挥院校通常地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其周围有较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器材。我们可以采取军地联合攻关、聘请技术专家指导、选送技术骨干进修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走军地结合的路子,努力提高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效益。
三、提高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工作能力,应注重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
武警院校的基本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教学和科研并举是武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完成科学研究这项基本任务,在搞好教学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探索科学管理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这对于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促进院校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把科研和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学和科研并举是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有些院校认为科研非训练,不是院校工作的重点,只是科研部门的工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提高认识,把军事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摆在同等地位,将其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
2.加强科研工作的队伍建设
搞好科研工作的队伍建设,是做好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的科研工作,完成科研任务的有力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注重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是提高军校科学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是加强初级武警指挥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全院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提高科研工作的自觉性,使教员从事科研不是因为某种外在压力或个人功利的被动行为。而是处于一种职业内在需求的主动自觉行为。
4.健全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同志曾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军事科研的关键和根本同样是人才。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合理的科研工作的人才激励机制,应成为初级武警指挥院校建设新的战略任务。院校从政策上应向科研人才倾斜,对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取得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打破论资排辈等陈旧落后的观念,惟
才是举,惟才是用,才能使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朱如珂.现代军校教学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2 王殿仁、朱学宁.进一步理顺军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中国军事教育,2002(5)
关键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75-03
指导教师:陈新祥,男,本科,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理论提升、科研带动”内涵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研成绩有了大幅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我院的科研工作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科研工作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科研工作的水平,以科研工作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认真分析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
一、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
1.科研成果丰富
近三年来,我院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有130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164部、获得各项奖励38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科规划课题、及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立项课题3项,获得省级立项课题40项,获得校级立项课题55项,科研工作成绩显著。
2.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我院成立了科研处、软件开发研究所、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建立了副院长、科研处、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体制,相继出台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年终考评科研等级评定方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建立了“一题一档”的资料管理制度。制度建设逐步完善。
3.学术交流频繁
我院加强了与其它高职院校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学者及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讲座。同时,我院选派了大批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院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二、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科研意识淡薄、氛围不浓厚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高职院校非研究型院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做好教学工作就行了,科研搞不搞都可以。因此,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自觉主动参与科研的更少。另外,科研条件的缺乏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也制约着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绝大多数教师参与科研活动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晋升职称和获得科研奖励,功利性较强。一旦职称问题得到解决,科研工作也就基本结束。教师的科研压力较小,科研追求不高。
2.科研层次较低、形式较单一
科研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论文的质量不高,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较少,二是国家级课题和省级重点课题较少,三是成果奖励层次不高,多为教学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具有专利权的科技成果较少。科研内容以高职教育教学为主,多为教学心得体会,针对行业、企业开展的技术研究、特别是科技方面的研究较少。
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我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底子较薄,地方财政拨款较少,学院收入来源较单一,加上近几年学院要进行基础建设,导致科研经费紧张。另外,外部科研经费渠道不畅通,从社会筹措的科研资金较少,也是造成科研经费短缺的原因之一。
4.科研力量较弱、科研能力不强
相对于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而言,我院的整体科研条件和研究实力都很薄弱,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较为突出。国家级、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较少,参与课题申报的教师比例较小,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参与课题的申报工作。有影响力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比较缺乏,科研队伍比较分散,教师科研工作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部分教师对开展科研的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从事科研工作无从下手;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对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不清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材料和整理素材、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项目结题时,对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和一般要求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对研究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1]
5.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院的科研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及宏观指导,没有制定中长期科研目标。科研的重点方向不明确,科研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的、散在的盲目状态。科研处的职责较单一,科研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缺乏指导作用。专职科研人员配备较少,内联外引工作开展不够,与校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联系有待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不够,存在重申报、轻结题的现象,项目结题数量、质量有待提高。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奖励和约束制度不到位,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6.科研特色不鲜明
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与技术开发较少,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关学科与专业之间交叉、渗透的研究不够,对区域内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历史文化的挖掘还不够。
三、科研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强化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
学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正确认识科研在学院的地位。认识到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知识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全面树立教学科研并重观。[2]把科研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抓,确立科研工作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政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加强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带动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科研能力
教师既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主体,也是科研主体,教师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3]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内配外引,扶持一批学科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一方面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从青年教师中挑选一批科研基础好、科研素质高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课题申报、资金资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科研骨干。在培养科研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研专题讲座和培训,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创造学习、进修、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3.加大科研投入,拓宽经费来源
科研经费是开展科研工作的物质保障,学校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要适度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同时,要积极争取外部经费,一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类研究机构的资金,二是大力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共同承担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学校,缓解学校科研经费紧张的局面。
4.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
学院要加强对科研机构的管理,明确科研处的职责。校内要加强对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科研指导作用,及校内生产基地的联系和合作,校外要密切联系社会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从生产一线寻找课题,让学校的科研工作,从校内走向校外。在生产中搞科研,在服务中搞科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既要重视课题的申报工作,也要注重对项目过程的管理,争取结题质量的提高。学院要完善对教师参与科研的激励制度,对取得较大科研成果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5.加大科研特色的培育力度
学院的科研工作要充分体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学校科研的实际出发,分析本院的科研优势和发展潜力,围绕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开展科研工作,确定形成相对稳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优势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加大与社会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根据孝感市政府三大工程、数字城市、数字企业、“三网”融合等具体战略目标,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与技术开发,在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利用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推进专业、学科间交叉、渗透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充分开发区域内特色资源、挖掘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力争在这些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产出高水平、影响力大的研究成果,
科研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品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4]虽然我院的科研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但笔者相信,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与区域发展的科研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家宏,沈玉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
[2]张端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6).
关键词:教学;科研;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8日
教学和科研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两大职能,科研和教学的和谐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教学和考研的关系往往被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其中科研是实现学校价值的主要方面,教学是实现学校目标的重要手段,两者同等重要。因此,应该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一、在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部分高校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
(一)科研第一,重科研轻教学。这种观点认为,高校的发展在于科研,没有科研的大学,就不能称为大学。由于科研工作对高校的社会地位、荣誉和教师个人经济利益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部分教师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提高工作业绩,过分地重视科研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只考虑争取多少科研经费,轻视教学工作,忽视教学工作的价值,教学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对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发展。
(二)以教学为中心,重教学轻科研。这种观点认为,科研是少数具有科研能力和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主体,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重教学轻科研。把教学单纯的理解为教学行为,割裂了教学和科研内在联系。这种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工作上,教学时间严重占用科研时间,自身的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的原因分析
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科研是重要的工作,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是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在对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
1、领导认识偏颇。高校领导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对教学和科研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高校领导只重视教学工作,认为学校就是教与学的阵地,一切活动都应为教学服务,科研更应该为教学服务。还有一些领导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学校地位的重要影响,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忽略了教学工作。
2、教师个人自身原因。教师立足于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会决定自己在科研和教学上的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和行政工作,这就导致用于教学科研的时间较少。此外,由于科研工作对教师个人利益、声誉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一些人认为高校的教学是软任务,科研才是真水平,科研更能让教师产生成就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从而忽视了教学工作。
(二)客观原因
1、宏观政策的导向。受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影响,科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鼓励和引导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提高了,学校就会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社会影响也就随之提高。因此,在宏观政策的导向影响下,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受到影响,二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2、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上,教学工作的评价较难操作。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的投入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看出成果。相反,对科研工作的评价容易量化。科研的投入在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没成果和有成果、一般成果和重要成果差异明显。而教师职称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水平,对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两者相结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工作只作为参考。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关系
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一)正确定位教学和科研的功能。高校是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身的现代人才培养的场所。教学和科研既不相矛盾,也不能相互替代,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校中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也不是完整的科研。教学是传授知识,科研是发展知识,教学和科研都是学习的过程。构建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机制,让教师通过自身的参与,树立对教学和科研统一性的认识,改变二者相脱节的局面。
(二)教学与科研互动,实现教学和科研相长。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让教师对知识、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科研离不开教学,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其次,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的教学是融入了科研的教学。一所大学如果仅仅是教学的大学,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科研不仅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生源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构建教学和科研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赋教学于科研当中,在科研中开展教学工作,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教学科研相长。这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旋律。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关系,激发教学和科研的内在动力,用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将“研”与“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才能给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方黑虎,丁信毅等.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教育与现代化,2005.2.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纪萍(1980-),女,山东青岛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电气信息系,讲师;唐辉(1979-),男,安徽淮南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电气信息系,讲师。(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22-02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办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紧密联系,是学院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的工作重心。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开展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升独立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是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现状
1.师资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不合理,还没有形成一支合理搭配的师资队伍。[1]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两头大、中间小”。一头是青年教师,他们缺乏科研经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领域,很难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且他们的首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另一头是返聘的退休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学院中在职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所以说还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的科研梯队。
2.科研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由于在办学时间、规模及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多数独立学院将其自身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院工作围绕教学展开,把是否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2]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定位与认识不准确,造成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热情。多数独立院校的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在科研方面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撰写的科研成果缺乏特点与高度,强调科学研究的困难而放弃。[3]
3.科研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较差、氛围不浓
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与公办院校明显不同。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在办学初期,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再投入经费来做科研。而公办科研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科研经费投入很少。因此,政府资助的匮乏也是制约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重要原因。有的独立学院科研基础条件差,图书资料量小且更新慢,数字资源几乎没有,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不了基本条件。[4]
4.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理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有效保障。制定相应的考核、约束和激励制度是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科研队伍建设的有利措施。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很多:缺少有力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少对教师科研数量与质量的考核等都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5]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使独立学院科研潜能得以最大的发挥。
二、加强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对策
独立学院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要着力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引领,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如果没有科研的支撑,要实现上述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改变独立学院目前的现状,发挥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转变教师的科研观念,大力宣传与动员、积极鼓励与引导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教师认识到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够推动科研发展。[7]因此,高校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让教师意识到科研成果的有无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担负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给独立学院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加强科研意识的同时,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聘用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带动和引导青年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带动无经验的青年教师,逐步形成合理的科研结构,人人都参与到科研中。[7]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特色专业领域。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尤其要开展应用性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项目,以科研提升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管理
科研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要产出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须保障经费充足、及时到位、使用合理。独立学院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比重,鼓励教师争取级别比较高的研究课题,对一些特色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充足的经费资助。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迅速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科研队伍的建设。[9]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督、避免滥用科研经费,如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卡,明细科研项目经费;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逐年稳定递增,以切实保障科研的基本经费需求;要改善开展科研的基础条件,更新科研设备等。
在保证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科研管理。目前有些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分散,科研工作的激励力度和约束力度不够,科研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院应加强管理,定期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查看是否有预期的科研成果。[10]科研项目在提高“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倡鼓励创新性项目。对已经研究过的科研项目或不具备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的科研项目不予立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少科研经费的支出。对在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单位给予科研奖励。要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鼓励和督促教师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
3.发挥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拓社会服务渠道
服务社会是高校职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院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科研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通过社会服务提升科研水平有自身的优势。[8]一是当前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不少教师来自社会,了解企事业单位科研需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强。二是独立学院因其建校时间短,科研力量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通过承接周边地区单位的横向课题作为服务平台,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院与社会的联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为独立学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奠定基础。这些科技服务平台的建立也是独立学院积极争取省、市级科研项目,锻炼队伍,服务地方的重要途径。
三、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
1.促进社会发展
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利用学院应用型学科优势,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面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应用性学科研究,发挥独立学院服务于地方的作用,突出地区学院优势,提升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出“产学研”一体化道路;[9]依托学院的技术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工艺优化、物流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申请等各种技术咨询服务,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开展科研工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是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2.促进学院发展
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和地区优势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与学风校风建设;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增强学院学术氛围和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学院科研实力、办学水平和学院的竞争力、知名度。[10]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引领,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3.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科研工作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有助于扩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思维。[10]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师资队伍水平以及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既要通过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又要通过科研成果申报晋升职称。
四、结论
科技产业工作事关学院的长远健康发展,事关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科研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要围绕学院办学目标,以科研工作为抓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育品牌特色专业;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提升科技产业工作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学院科技产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爱祥.提高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4):84-85.
[2]马正义.独立学院教师科研状况探析[J].经济研究周刊,2008,(17):235-238.
[3]金海文.独立学院教师科研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 [J].中国电子商务,2012,(2):59-58.
[4]郭占元,胡关斗.民办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4):53-55.
[5]王平,胡剑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广场,2010,(4):244-246.
[6]谭曙光.民办高校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38-40.
[7]李玉志.提高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紧迫性与对策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83-88.
[8]王宗篪.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49-51.
我院第二次学术活动月开幕了。我代表学院党委,对各位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20__年升本以来,我们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把五台山文化研究作为科研特色,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为特色的科研格局,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增强了,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增多了,层次和水平也有提高,科研工作的起步态势总体上是好的,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志们!从现在起到20__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只剩下两年时间。这是我院为大踏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紧迫的形势要求每个忻州师院人都要居安思危,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对学院长远发展高度负责,对每个师生高度负责,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扎实工作,用高标准的软件建设弥补硬件不足,确保我院顺利通过评估,建成合格本科院校。
下面,我就学院科研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是要明确科研定位,确保科研工作积极服务于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
科研工作是本科院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也体现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因此,加强科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其中,首先要明确我院科研工作的定位。我们的科研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作为一所教学型的本科院校,培养一批批合格的中学教师,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办学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落实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我院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检验标准,就是培养这样的合格教师: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了中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教师技能,愿意到基层包括农村献身党和人民的基础教育事业。这是我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科研工作也必须树立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而服务的指导思想,并坚定不移地落实到位。
二是要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使科研工作真正促进教学工作。
目前我院科研工作上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落实得还不到位,科研工作服务教学、促进教学做得还不够。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思想上存在“搞科研会影响教学”、“科研不适合我们学校”的错误观念。要正确认识科研工作在我院这样的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及其必要性,把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真正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要强化全院教师的科研意识,教育和引导大家认识到,大学教师不搞科研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承认我们水平低、起点低,但不能甘于永远低,要有信心、有行动逐步努力提高,以科研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
我们要普遍加强各专业和学科建设,确保各专业和学科在20__年全部达到教育部评估的要求。在普遍加强的同时,要支持化学、中文专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提高。要有将来条件成熟时先在这两个专业申报硕士点的思想准备。各系部要充分理解学院对化学、中文专业的倾斜性支持政策,做好本系本专业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化学、中文专业也要理解近年内学院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先在投入较少的方面积极做好工作,加强建设。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力争有一定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学生研究实践成果,提高学生的教师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要突出科研特色,打好五台山文化研究和中学教育研究这两大品牌。
科研工作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对我院来说,这种特色和优势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五台山文化研究特色,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师范特色。
我院坐落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下,拥有开展五台山文化研究的丰富资源。这是我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认识到,五台山文化研究是真正能成为我院特色的科研品牌项目,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很强的实力,但全院上下要大力支持,在经费预算、科研经费、人才选调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予以重点支持,真正使我们的五台山文化研究成果突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成为我院打出去、打响亮的鲜明特色。
在加强五台山文化研究的同时,要加大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的研究力度。我院是师范类院校,师范性自然就是我们的特色。因此,要发挥附中的优势,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专门设立研究项目和科研课题,用于基础教育研究和我院教学研究的科研经费比例不得低于总科研经费的20%,从而保证对基础教育的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成果,不断推进我院教学工作,确保合格师资的培养质量。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净化学术风气。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严格科研奖惩,通过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靠广大教师自觉通过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研究,来真正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水平,坚决杜绝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保证我院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同志们!迎接20__年教育部评估的任务是艰巨的,为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合格师资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把做好迎评准备,提高教学质量内涵,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师生员工艰苦创业,真抓实干,构建更加和谐的忻州师院,推进各项事业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通过搞好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合格师资的目的,为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慈善为怀、防治尘肺”的宗旨,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推进“尘肺病康复工程”,一个时期以来,基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科研工作。
一、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科研工作思路。前不久,基金会召开了理事长办公会,对科研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明确一位副理事长分管科研工作。濮理事长强调,科研工作是基金会工作的一个重点,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尘肺病康复工程的基础。基金会科研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以应用研究为主,坚持与基础理论研究、与尘肺病治疗康复的临床实践、与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力求多出成果。
二、制定法规,使科研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基金会于2008年2月21日公布了《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并于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分为6章、共29条,系统全面地对科研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规范了基金会科研管理机构的任务与职责,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三、充实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明确了专家组的定位与职责。基金会聘请了十余位尘肺病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基金会科研和学术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专家组参与审议基金会科研发展规划和基金会科研课题及其资助项目;指导基金会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评审工作;指导基金会学术交流工作和科研宣传推广工作;提出改进科研和学术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四、基金会近期将召开科研工作会议。会议将总结基金会成立以来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根据本会科研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制定科研规划,部署08年度科研工作安排。
五、设立科研基金,保证科研经费。科研基金专项用于获准立项的资助课题、委托课题和奖励经费,并由本会财务部会同研发部管理监督。科研基金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了保障。
六、建立科研基地。基金会将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国家煤监局尘肺病康复中心)、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煤炭总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铜川矿务局总医院、大同煤矿集团职业病防治院作为科研基地,发挥其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尘肺病相关课题的研究。目前,在一些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七、加强科研培训,开展以肺灌洗为主的尘肺病治疗技术推广。一是委托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基金会培训基地)进行肺灌洗治疗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全国合理布局,设立定点医院。二是委托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基金会培训基地)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技术的培训和定点医院认定。目前,正在制定培训计划和认定条件,即将开展培训工作。今年,将认定开展综合康复治疗的定点医院5~8家。
八、建立科研奖励制度。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科研成果,以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基金会将酌情给予奖励,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的强弱从客观上反映了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师资力量的强弱等,从根本上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科研系统的重要力量,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速度,由此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提高自已的能力与素质,从而推动学院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科研管理;素质;能力;激励机制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科研能力的强弱反映了高校师资水平的强弱、教学态度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这对于壮大教学师资力量、加速对于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现状分析
搞好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推动者,对于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了管理意识落后、科研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科研管理意识相对落后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科研管理意识相对落后,减缓了科研工作的进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它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提高就业率成为了教学的基本使命,而忽视了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这就造成很多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科研管理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对科研工作起到应有的鼓励和监督作用,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研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科研管理队伍素质不高,很难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起到应有的监督和促进作用,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科研管理队伍人员的数量不稳定,很多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不是专职的,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仅仅起到对于工作环节和流程的管理工作,并且都是临时性的,根据科研课题的变动而发生角色的变化,降低了工作的稳定性,从而让整个科研管理队伍不太稳定;其次,很多科研管理人员在对待科研项目的认识上有偏颇,他们往往过于重视课题的申报,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取得,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过多地将精力放到业务层面,而忽视了科研工作的质量。
(三)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是影响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对于目前的科研管理工作来说,科研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不健全,让很多科研人员“有机可乘”、功利化色彩严重,他们往往会将科研工作与个人的业绩和奖励结合起来,如果学校对科研项目有资金上的奖励,他们就会有较高的参与热情。相反,则会对科研项目“无人问津”。这种将激励机制与科研管理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让科研人员产生科研的投机心理,这对于科研效果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能力与素质
(一)强化服务观念,树立敬业精神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观念,树立敬业精神。首先,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平时要积极主动第去了解学校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及科研领域,从而正确把握学校的整体科研发展水平,其次,积极主动去了解和分析国内及国际上研究项目的有关科技动态,从而科学分析学校有关科研项目的研究价值,为高职科研工作打开突破口。最后,积极主动地扩宽课题来源渠道,以便取得横向、纵向多渠道多来源的资金资助,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重点培训,提升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重点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首先,要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为科研人员营造公平、公正、宽松的环境,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工作。其次,应该积极地对高职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对于他们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训,不断地提升他们对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和重视,从而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来实现科研管理。建立一套促进科研管理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为了激励科研人员,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制定论文奖励制度来提升科研人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样会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从中选出少部分质量较高的科研项目,这样以“去粗取精”的方式来对科研项目进行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科研人员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度,从而提升科研项目的质量。这样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在适时激励的前提下,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将科研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以获得回报作为目的,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取得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不断地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能力,才能够促进科研的顺利开展。因此,要不断强化服务观念,树立敬业精神;重点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等等,从根本上来促进高职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文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实施“能本管理”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张秀广.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0.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观念 科研 有效 激励
新《纲要》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型”转变为“专家型”。倡导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在活动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工作中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往我们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一提到研究,就有如下片面的认识:①把研究视为专家、学者专利,认为与我们第一线教师无关。②认为研究要遵循严格程序,是科研机构所为。③搞教育科研无非是发表几篇论文,为了评定职称。因此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不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实践行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研究的实践者,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探究,积极反思,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对待。园领导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采用多渠道多形式让教师参加科研研讨,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鼓励教师把搞好科研工作看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立足实际定课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就是问题,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去认识、去解决的问题。选题既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整个科研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其一,课题要有实践意义。即所研究的课题应使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和幼教质量的提高,如发现本园教师角色游戏开展较弱这一问题,为提高角色游戏开展的时效性,我们可以确定“在角色游戏中提高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其二,课题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课题与课改相结合,如“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即从自己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课改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未必是从本园实际出发,园领导大多是根据上级行政或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让教师进行对号入座;有的园选择课题是紧跟潮流,赶时髦;有的园选择课题是围着立项转,这些状况亟待改变。园领导应树立“课题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的观点,立足本园实际,结合课改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课改的进程。如:调查发现本园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从而确定“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重视指导与管理 ,做好总结与推广
重视课题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是科研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园领导必须重视每一阶段的指导与管理,做好总结与推广工作是让课题成果得推广、运用与提升的保障,更让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保护,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指导教师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依据。它的制定避免了研究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园领导应成立中心课题组,要形成以园长为总管,以分管园长为主管,以课题组组长为带头实施,教师具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重视中期过程的指导。中期过程重在抓课题的落实,引导教师依据科研计划稳步开展。在实施过程应做好如下的管理与指导:①不能随意更改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要求,探讨可行的方案以期保证方案的落实。②要有时间的保证和资金上的支持,并定期了解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针对问题给予指导。③指导教师及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建立科研活动资料档案,力求做到资料积累过程的规范化。④重视课题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定期开展科研观摩研讨活动,并展示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如: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优秀活动设计、活动照片、测试数据、案例小结等,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三、结题阶段注重验收、评价
结题阶段是科研工作进入,也是科研成果的收获时节。此时,园领导应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统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评价。验收评价时应注意克服教师为交稿而仓促撰稿的错误做法,并请专家、主管领导等开论证会,让大家质疑、讨论或答辩,收集意见后再进一步进行修改,写出正式的论文,以便推广交流。搞好结题验收、评价工作,有利于教师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创造价值,让教师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新的欢乐,使教师保持积极、主动并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探索与研究。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积极性
幼儿园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园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阶段成果汇编。园领导应在每学年末,及时对本园教师在开展科研过程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如:活动设计、研究报告、论文等进行归类汇编,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为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提供论文交流的依据。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绩效管理
1关于科研绩效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科研管理工作大到行业管理,小到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从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个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特点。
绩效,又称生产力、业绩、作为等,指的是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对资源投入-产出行为效益的评价。针对农业科研工作来说,具体到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就是通过科研组织系统整合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从全方位对科研工作绩效进行监控、行为改进和评估,它主体功能是评估、衡量、追踪,主要作用表现在:(1)对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责任落实;(2)承担工作利害关系人的期望;(3)科技成果、工作结果导向的强调;(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需要;(5)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6)有效的管理工具与工作改进。
从管理学来讲,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实现过程,管理学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发展完善。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动态的改进公共绩效果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单位内部它以单位的整体绩效为分析单元,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战略管理与系统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和业绩、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强化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优化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
2当前我国科研工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理念和实践,在我国不少地区、单位进行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农业科研单位中,绩效管理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不够完备,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科研工作的产出难以量化,运行的成本缺乏可比性
农业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受环境因素干扰较为严重的工作,特别是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考核指标的多元化、考核过程的复杂化、科研工作量化的复杂性、考评标准的多元化等等,都决定了科研工作难以以正确测量技术进行度量或者量化。不同的项目来源责任方对项目绩效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同一个单位内部不同类项目之间目标考核的差异较为明显,而对同类项目之间科研产出也难尽相同,不可类比。农业科研工作包括农业科研项目既要注重实效性又要注重时效性,更多地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更关注社会效益,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运算问题,因而无法取得比较可靠的比较成本和收益数据,在绩效评价上造成困难。
(2)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
在公共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绩效管理项目目标都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众多的公共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包含着许多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难以以数量或者正确定量定性表达,在社会成员中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者评价尺度,甚至在项目指标的设计上有一些长官意志,缺乏科学依据,与实际脱节;甚至在一些竞争性项目的申请上,申请者之间对同一项目的实施结果和效果相互攀比。而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门更多地愿意把管理目标、工作目标用文字性语言修饰完满、表述含糊,这样为避免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寻求突破口。
由于农业行业和产业的特殊性和特殊地位,农业科研不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也涉及到农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是一项涉及民生和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公共事业。因此在农业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目标中涉及众多内容,在科研工作具体的管理和执行实践中,同一类农业科研项目之间考核指标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很难确定一致。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的特殊性,农业科研既需要实验室工作,又需要更多地田间实验实践等等,因而农业科研工作的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难确定性,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实施刚性管理制度,更多地需要弹性和柔性管理。
(3)理论和实践不足
从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从参与绩效评价的研究者本身讲,要求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如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行政学、法学等,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很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
从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运行来看,特别是现实国情的制约、体制和传统作风的影响,使得对绩效管理的研究难、见效慢,同时绩效评价过多地带有行政色彩,也使得绩效评价与一般工作考核差异不大。其次,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特别是科研项目更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种效益的测算标准、方法还不健全和科学,从而使得农业科研工作的绩效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第三,绩效评价针对的测评群体都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知群体,在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整合的量化行为标准,对人才考核的标准在不同的项目、工作领域不同。第四,在具体实践方面,我国开展绩效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薄弱,绩效管理较多地停留行政模式的基础之上,在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受到局限,也使得绩效管理的效用难以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和完善。
3完善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积极培育绩效管理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工作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绩效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发育良好的公共管理的土壤之中,也植根于社会这一更大的土壤之中。
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涉及面广、宽泛,我国的绩效管理要能够健康发展,并迎头赶上国外先行国家的水平,现在就需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工作的得失成败,要审时度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善于抓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强农业科研绩效管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要增加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遵循农业科研工作规律,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加强单位内部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在提供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积极改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考评制度,不断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合理公平的环境,建立“以人为本”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责任性、回应性、公平性、节约性、高效性为基本特征,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绩效管理工作。
(2)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配套体系
一是要实现科学地评价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合法的、真实的统计数据系统,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的标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法,采集真实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的出正确的结论。
二是要逐步建立导入基于绩效的预算体系。要将加大对涉及公共事业运行成本的核算和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定和监督,努力构建完善的基于绩效的公共预算体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提供基础。
三是要加强绩效评估的后管理过程。要积极把绩效评估的结果纳入到日常的管理过程之中,让参与者真正能正确认识到其有存有的价值,减少组织内部成员对自我评价偏失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把组织内部成员的奖金分配、职务升迁等与绩效考评的结果联系起来,发挥好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做好今后组织内部政策、制度等改进的依据。
(3)强化绩效意识,促使绩效改进
一是要积极改变绩效意识,积极改变绩效核算的方式和体系把绩效评估纳入管理成本效益的核算体系,建立公众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改变主管部门绩效评估的方式。
二是要根据不同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现实情况和阶段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三是要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特别是要积极改变以往单纯靠农业科技主管部门评估的单一主体形式,逐步实现官方评估、民间评估、专家评估并或者多元化评估。
四是要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促使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技项目的参与者、执行者以及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改进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为科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要建立绩效管理的诚信机制。把绩效管理纳入常规工作之中,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诚信机制,有效降低绩效考核中随机误差,使考核的结果更能珍视与现实,实现绩效管理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 科研 发展 探析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为社会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科研服务。高职教育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跨越,科研工作必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遇到很多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科学的高职教育理论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发展呼唤科研工作。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2、科研工作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科研水平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还是一个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载体。没有科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就没有知名度,就缺乏竞争力。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在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充分重视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社会形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通过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产品咨询、科技项目开发等工作,服务社会生产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3、科研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科研工作,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在专业设置中方面,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对构建高职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科研工作是提高师资队伍的基本途径
社会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传统学科的知识需要更新,新兴学科的技术需要学习。教师要使讲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联系实际,就必须跟踪学科发展动向、掌握学科发展趋势,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科研工作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精神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以应用技术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为主,其中人才培养规律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中心。
1、研究高职教育规律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从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入手,研究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规律,以研究成果指导高职教育。要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包括高职教育的地位、作用,如何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构建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等,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研究高职教学规律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有认真的态度、满腔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奉献的精神外,教师还应该大力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就是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把自己所执教的学科领域内科技发展的新内容传授给学生;就是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研究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优化教师结构为重点,着力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师资培训和人才引进计划,积极进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建设一支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研究应用技术服务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当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的开
发、生产技术的服务等。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技术科研时,从立项开始就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尽量做到技术推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三、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鉴于高职院校教职工教学、管理、服务任务繁重的事实,要克服没有必要、没有能力、没有精力、没有动力搞科研的诟病,立足工作搞科研,搞好科研促工作。高职教育科研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研促教的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与科研本质上存在着内在联系,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教学必须依靠科研工作的支持,把新技术不断丰富到教学内容中去,成为教学进步最重要的驱动力。科研活动也为师资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训练的条件和机会,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2、因地制宜的原则
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出发,选择一定的社会服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因地制宜开展科研工作;要针对地方行业和企业生产需求,从实际需求中寻找课题;要选择适当的企业作为技术合作伙伴,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中寻找科研课题;可围绕区域经济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3、量力而行的原则
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有些高职院校在短期内科研和技术攻关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客观分析自身的科研能力,准确把握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积极稳妥地展开。就科技创新服务而言,科研工作的重点主要应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研工作对象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工作内容应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4、团队攻关的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以应用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而应用技术强调团队协作与攻关,仅靠单兵作战是完全不能胜任的,特别是校企合作方面特别需要有团队合作。在进行技术服务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时,应将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协同科研攻关。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
5、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必须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要尽可能地为科研工作提供保证,为科研人员能够释放最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优质的服务。要调整职称政策和人事管理规定,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和科研人员承担重大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各类科研成果,都要给予承认和鼓励。
四、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管理
科研工作必须依赖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科研工作管理是高职院校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促进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健全科研机构
高职院校应当设置相对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科研工作管理,认真抓好课题项目的组织,制订科学严密的科研制度,层层落实科研任务;要为科研工作构建开发的高效的科技信息平台、物质保障平台和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平台,确保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健全有效的科研运行机制,包括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科研保障机制、科研评估机制、科研激励机制等。
2、完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上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员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科研工作真正做到规范有序地进行,形成一种人人爱科研,个个搞科研的浓厚的学术氛围。
3、加强科研培训
教师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科研工作专题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要求。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思想认识;在培训环节上,既要发挥校内外专家和骨干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规范课题管理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树立规范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科研管理能力。要实行科研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对科研项目要进行定期检查,要实行科研项目调整机制、科研项目管理通报和档案机制。课题管理要重视材料的系统搜集与整理,实行一题一档。
5、加大经费投入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要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保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学院应设立专项科研经费,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比重;要加强科研经费的专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要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多种科研课题立项,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
>
6、发挥骨干作用
开展科研活动,不仅需要人人参与,而且需要科研带头人的示范作用。要选择学历高、职称高、成果多、基础好、组织能力强、有奉献精神、对外联系广泛的教师作为科研带头人,组建科研梯队,形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团队,推动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
7、注重推广应用
科研成果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要及时推广应用,发挥社会效益。经鉴定为优秀的科研成果,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研社会价值的体现,只有将科研成果应用在教学活动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教育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8、落实奖励政策
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要按照科研活动进展和完成情况,根据成果大小给予适当奖励,以激励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政策,应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起来,以精神奖励为主。
综上所述,只要坚持“以科研上水平,以科研促教改,以科研带队伍,以科研强实力”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效益、科研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定能走出一条科研兴校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张森 张霞.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7)
[2]郭琳 胡幸鸣.略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j]. 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
知识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管理思维,是一种人性化、行进的管理模式。随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引起关注,“塑料花”“假科研”等现象受到了教育机构的广泛重视。利用行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良。
关键词:
教育科研管理;知识管理;高级中学
当前中小学教育机构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科研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教学机构发展空间和办学特色的直接反应,优化并且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
知识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小学教育机构需要深刻认识到尊重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尊重教职人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积极面对教职人员在个体能力以及独立价格等方面的差异,深入挖掘教职人员的工作潜能,充分激发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认真分析每一位教职人员的工作特点,依据教职人员在科研工作与知识领域两个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知识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研质量。提高知识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公开知识管理方案,使其他教职人员能够顺利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避免出现科研资源流失或闲置现象。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正向激励的促进作用,密切关注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成果卓越的教职人员在教职员队伍中的积极作用。改善教职人员的科研氛围,协调发展科研教育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科学的人才观和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管理理念,信任教职人员,尊重教职人员的科研成果。
(二)重视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管理工作需求管理者用知识共享的有关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知识共享主要分为知识存储、知识交流与知识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共享的知识根据存在形式又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种类,显性知识具有固定专题与课题,所含有的信息与知识已经经过系统的分类与整理,体现出结构化、编码化两方面的特征,信息内容易于识别与共享。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识别难度较大,无法直接共享,通过归纳与编码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是知识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筛选两个过程,知识筛选即通过总结归纳将不符合实际运用需要的知识排除于知识管理体系之外,为知识创新与知识更新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显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即知识创造过程。应该明确,创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论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断促进知识的更新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工作目标的集中体现。知识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合理制定科研项目。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创新
知识管理是有效促进教育创新的主要方法之一。新形势下,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的竞争,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的支持,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是符合人性的、扁平的、有机的科研形式,这种科研形式能够有效激发教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改革工作要求教育科研单位要排除基层制管理的干扰,优化学习型组织的人员结构,最大程度挖掘小组人员的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采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小组人员通过知识的利用、共享与创新加强内部知识交流,促进组内人员的共同进步。
(三)融入知识管理的教育科研管理具有优越性
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既要达成预期的科研成果,也要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职人员的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知识的创新、共享与获取,有利于科研团队和教职人员共同进行与发展。
三、知识管理运用于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高中学校中层管理部门通常是由校长直接领导,承担、指导、管理、组织教育科研部门的主要工作,教育科研部门具有评价职能、推广职能、研究职能、培训职能、管理职能,教育科研人员从研究项目的工作实际和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新的信息资源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科研实施计划,完善奖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教育科研课题,将教职人员编制成学习型小组,开展教育理论与学习教育理论讲座等。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将学习型组织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实践目标统一起来,教职人员的编组形式要尽量体现出弹性化、扁平化的特点,不定期调整小组的科研项目。
(二)完善运行机制
在课题管理方面,知识管理人员需要详细制定课题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包含课题的经费、立项、申报、过程管理,以及研究成果的奖励、推广以及评比等。知识管理视野下的课题管理要以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作重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能够对课题是的推广、评比、研究以及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与规范,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提高研究课题的实践性与研究价值。在教科室管理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良好的运行机制,使科研管理更加规范化。目前的高中学校教育科研办公室属于学校的中层管理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而这种管理方式不符合全知识管理理论在管理效率方面的要求,知识管理论理认为,学习型组织需要采用弹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科研领导小组、学校校长都应该加入到学习小组的协调工作中来。教科室除了要完成课题管理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进修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
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与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的支持,教职人员是科研项目与科研工作的主体,科研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的质量。完善科研队伍建设机制、提高科研队伍建设质量是发展学校科研工作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共享与生产,改善科研工作环境氛围,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因此,严格遵循知识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从教职人员的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出发,利用教职人员现有的精力、时间与知识储备,分阶段地、有目标地发展和培养复古队伍,着眼于长期,促进教职人员与科研队伍的发展。
四、结束语
完善并改进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根本上降低学生们的学习负担。科学、合理地运用知识管理的有关理论,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改良学习型组织的结构与人员编制,将教职人员的进修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秦珊珊.知识管理视野下高中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30):16-17.
[2]杜晓敏.全纳教育视野下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21):14-15.
[关键词]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37
[中图分类号] G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52- 02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职业教育中的投入逐年增加,关注度逐渐增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要积极组织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更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努力开展教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教育部1999年4月将高校的青年教师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在职业院校中是指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目前,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一般起步较晚,科研的管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如何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目前职业院校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1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调查情况
据湖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信息,截至 2014年湖南省现在普通高校109所(含高职高专与独立学院),专任教师人数近6万人,青年教师人数占省高校教师总数50%以上。对省内某所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访谈、交流等,共发放问卷53份,回收46份,回收率88.5%。被调查的46名青年教师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7.3%,副教授以上职称为0.7%,讲师22.3%,助教73.2%,无职称3.8%。近三年未主持过科研课题的占78.9%,未发表过论文的占68.4%,对科研感兴趣的占84.2%,认为科研对个人成长重要的占89.4%。由此可见,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问题急需解决。
2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分析原因,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2.1 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科研意识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并没有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教学而忽视科研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在思想观念、意识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二是部分教师研究方向不明确,科研水平不高。青年教师虽然表面上对科研感兴趣,但是与教师交流座谈后才发现,他们科研意识不强,找不到问题的研究点和切入点,对日常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也就未能做出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认识是行动的基础,思想是实践的指南,要能够有效开展科研工作,教职员工首先要增强科研意识。
2.2 科研管理机制和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各职业院校虽然设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制订了系列科研制度和文件,但是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现象,没有形成符合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的合理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例如:科研业绩没有与系部、教研室的考核相联系,没有与教师收入分配、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评聘等切身利益密切挂钩,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从目前来看,仍属于自发行为。
2.3 青年教师科研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青年教师动手能力强、不善于总结与提炼,在实际过程中的事情已经做了,但是并没有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和层面;部分教师教师认为科研是个很神圣的,存在畏难心理,不愿涉足科研领域,因此科研的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工作量过于饱满
部分骨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业务事情多,制约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将精力和时间大多放在了教学和管理上面,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项目。
2.5 科研工作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
通常讲的科研工作“重立项轻管理、重个体轻团队、重项目轻成果、重研究轻转化、重经费轻学术”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仍然存在,以致某些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研工作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甚至思想浮躁,不能潜心从事科研。
2.6 青年科研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事求是地讲,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突出地表现在,标志性的项目、高水平的成果、高级别的奖励和论文都比较少。而且,还有部分青年教师还没有真正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依靠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3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职业院校战略发展的高度确立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之一。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对大学本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到职业学院而言,要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科研、抓科研、强科研,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科研发展之路。
青年教师,尤其是年青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研强校、科研兴校”的全局意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发展思想,破除重教学轻视科研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科研”并举的整体思维,营造“热爱科研、崇尚科研”的学术氛围,开创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3.2 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政策的导向作用
作为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课题))申报程序,实现项目(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引入科研量化考核机制。为处室(教研室)和教师核定标准科研工作量,鼓励超额完成科研工作量,充分调动全院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以往科研的自发状态,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纳入青年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科研成果在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评聘、年终考核、评先评优中的比重,并让科研成绩突出者能够破格晋升职称,真正做到科研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
3.3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服务教学功能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科研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认真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产生实效,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功能。
3.4 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继续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引入青年专项项目资金,保证青年教师科研经费预算逐年增加,为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继续对纵向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和资助。进一步提高科研津贴、科研奖励的额度,特别要加大对高级别项目、高水平论文,以及高级别科研成果的奖励,提高科研收入在教师收入结构中的比重。
3.5 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科研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继续加大对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培训力度,从项目(课题)申报到结题、论文撰写、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校内教师交流研讨,同时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通过QQ群、微信、微博、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平台,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交流学习力度,从而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到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青年教师作为新生的一代,敢于创新的一代,更应在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中发挥其优势,以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院内涵建设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平先秉, 李丙红. 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 市场论坛,2015(5).
[2]肖婷婷.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刘玉松. 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
[4]刘兆媛.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