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信息化环境在审计过程中被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指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审计人员需以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各种应用软件为工作手段,以电子数据为主要审计对象的工作环境。按信息化程度的不同,网络信息化环境又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的两种。即为开放式的信息化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网络信息化环境。
2、独立审计风险及审计重要性
2.1独立审计风险
独立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的有偿审计活动,受托方对委托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控制及相关财务信息等进行鉴别审核的特定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结果得到重视,因此独立审计即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有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概率。根据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新准则第1101号可知,独立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和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是相辅相成的,即有1%的审计风险就意味着审计结果有99%的可靠性。
2.2独立审计风险来源
独立审计风险的来源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复杂的现代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财务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使得审计范围呈扩大的趋势,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
(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导致被审计单位为维护利益使审计风险升高。
(3)考虑审计成本使审计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偏差。
(4)审计人员的经验、能力和责任心等人为因素。
(5)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数据的复杂性对审计有一定的干扰。
2.3审计重要性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很难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即使国际也没有具体量化的统一标准。但选择合适的重要性水平是衡量财务审计价值的首要任务,它与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企业性质和审计风险的大小的密切相关。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初,应该考虑其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因为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重要性程度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反之亦然。
3、网络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风险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3.1有利影响
(1)审计手段的革新,保证了详细审计的顺利实施,这比传统的抽样审计风险更低。
(2)在网络环境下,审计数据及相关资源的获得更加便利,不但简化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效率,也降低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人为失误,在某种程序上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3)网络环境不但为审计提供了方便的数据传输渠道,同时也起到了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及公正性。
3.2不利影响
(1)产生了因具体审计目标扩大而带来的风险:与一般审计环境不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数据为电子数据,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认定也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审计对象也由原来的“账、证、表”有所增加,必须对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鉴证,因此具体审计目标的扩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程度。
(2)人因及方法带来的审计风险:网络信息化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财务审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甄别能力。面对海量的审计数据,审计人员不但善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还要善于辨别审计线索,查找数据特征,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出审计疑点。其工作量的增大和工作方法的改变无疑加大了检查风险。
(3)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准则的缺失会使审计工作失去权威标准,审计风险自然加大。总之,网络信息化环境使独立审计风险变得更加复杂,为了充分理解、评估和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对采取一些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方法和规范来保证独立审计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可靠性。
4结论
关键词:重要性;基准;实际执行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0日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现代审计实践手段的核心问题之一。重要性应用于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而且不同阶段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制定科学的重要性水平,不仅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本文结合《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探讨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
一、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重要性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要性是指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和缺陷的严重程度;(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一般而言,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某些金额的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上考虑,则可能是重要的;(3)重要性概念是基于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考虑的,即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管理层做出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这种具体环境包括相关管理层的需要,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受法律、法规的影响程度,被审计单位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经营风险及各项业务的性质;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适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的预估;(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环境,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二、重要性的运用
(一)重要性在计划阶段的运用。重要性在计划阶段运用的目的主要是编制科学准确的审计项目计划,科学准确的审计项目计划应做到,既要能够降低审计风险水平,又要能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需要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因为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标准量越高;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标准量越低。为此,重要性水平,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交易、账户或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对财务报表制定整体重要性水平时,审计人员需要选用合理的基准和确定合适的计算比率。在选择基准时,要考虑财务报表要素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所处的行业和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融资方式和基谁是否稳定等因素。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一般以选定的判断基础乘以固定比率或变动比率即可确定,不需要根据几个基准和比率以其最低值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可以选择的基准包括经营活动的业务量、业务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执行频率、资产总额、收入总额等。
2、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审计人员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账户或余额层次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
例如,某一企业是国家认可的高新技术企业,法律法规规定:其开发支出必须达到净利润的3%。假设该企业的年末净利润是1,000万,其研发支出至少要达到30万,否则有可能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与研发支出相关的账户和交易就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和交易,审计人员就有必要确定“开发支出”账户的重要性水平。特别是管理层在认定开发支出与30万很接近时,显示管理层很可能有错报的倾向。对“开发支出”账户的计划重要性水平往往确定的很低,以期在实施审计测试时发现开发支出上的错报,因为如果该账户存在高估的错报,很可能被国家取消“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从而丧失很多政策上的优惠。
(二)重要性在实施阶段的运用。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审计人员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错报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低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还包括审计人员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是确定样本量的直接依据以及评价所测试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是否重要和重大的标准,是审计人员决定采用何种程序的判断基础。一般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般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50%的情况:非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高。接近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75%的情况: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调整较少、项目总体风险较低。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审计人员判断某账户是否重要或重大的标准。例如:当审计人员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200万元×50%=100万元。假设某账户的金额为110万元,由于110万元大于100万元,说明该账户是重要的账户。再考虑与该账户相关的固有风险(该账户是否是由很多类别构成、代表的实物是否容易陈旧过时、是否容易遭受失窃、金额确定的难易程度等等因素)和控制风险的高低,进一步确定该账户是否为重大的账户。如果该账户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说明该账户应该被确定为重大的账户;反之,即使某一账户的金额高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如果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低,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并不高,可以将该账户仅仅确定为重要的账户而非重大的账户即可。
确定重要和重大账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针对重要而非重大的账户而言,只需要实施一般的实质性程序或依赖控制测试的结果减少实质性程序;针对重要且重大的账户而言,则必须通过执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获取很充分的审计证据以发现这些账户存在的错报。如果某一账户的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审计人员可以不执行很详细的审计程序。
(三)重要性在报告阶段的运用。重要性在报告阶段的运用旨在,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与报告阶段的重要性水平比较提出恰当的审计结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累积的且被审计单位未予更正的错报,计算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时,不包括“明显微小错报”,“明显微小错报”是指无论从金额还是性质来看均可以忽略不计的错报。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包括:事实错报、判断错报和推断错报三类。事实错报是指已经识别的对事实的具体错报,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均认可的错报,如少计应付账款和存货。判断错报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在对会计估计和对会计政策的选用认识不一致所产生的差异,如在借款利息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意见不一致产生的差异。推断错报是指审计人员对总体存在的错报做出的最佳估计数,是因为采用分析性程序和审计抽样所产生的错报,需要审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做出最佳估计。
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在评价已识别的错报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关注未更正错报的性质及其发生的环境,将其置于与错报金额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提醒审计人员应考虑以前期间未更正的错报;再次,对错报进行单独或汇总评价,包括考虑错报之间的抵消效应;最后,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与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做出恰当的审计结论。
三、重要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重要性应用存在的问题
1、重要性计算指标的选择。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选择什么指标作为计算基础,审计准则只给出了参考意见,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指标更合适。更没有举例给出使用的基准,由于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性质、经营规模等的不同,计算重要性水平的依据也就不同,什么样的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和比例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实际操作中没有一个值得审计执业人员共同认同的参考标准。
2、重要性计算比率的选择。对于计算比例的选择在新准则中根本没有出现,但是确定方法没变,这使得审计人员在比率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怎么选择,选择多少合适这都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二)恰当运用重要性的建议。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审计人员的一种职业判断,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要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考虑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因素,可以把审计风险控制在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1、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主观认识的反映,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的结果,而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则是审计职业判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并在审计实务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只有不断地积累工作,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准确分析合理确定和应用重要性。
2、及时修改完善准则及解释。虽然准则在重要性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和完善,但是只是提出应该在何时确定重要性水平及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而且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指导,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定和相应的指导,在实务中意义不太大。因此,及时修改完善有关准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杨欣.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界定与运用探析――基于新审计准则.财务与会计,2011.11.
一、风险基础审计理论
国外的审计理论已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全面转向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理论的核心是从分析审计风险入手,建立科学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和“审计保证模型”,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和检查,以保证审计质量。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调查和内部控制的测评,量化确定固有保证程度系数、控制保证程度系数,根据审计保证程度模型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然后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状况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对策,确定和实施规范的审计程序。与风险基础审计理论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审计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错报或漏报的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审计目标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因而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过高,则审计中执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可以随之减少,但却可能产生较大的审计风险;如果重要性水平定得过低,审计人员要执行详细审计程序和获取过多的审计证据,从而影响审计效率。在随后的分析性复核和实质性测试中确定抽样规模时,都会用到重要性水平,如根据重要性水平确定货币精确度(MP),根据货币精确度来确定可接受偏差和抽样间距等。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审计重要性水平一般以税后利润的5—10%确定,当税后利润很小或为负数时,则以净利息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二、审计程序
将商业银行整个审计过程分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阶段:
1.审计计划阶段。审计计划阶段的工作非常详细,主要包括根据业务特点评价审计项目风险,选调人员组成审计组。调查的内容包括:被审计银行的经营业务、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面临的风险及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措施、法人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政策;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银行各级管理层的内控活动及内部审计的作用;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程序。获取财务信息和业务经营数据后,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通过初步分析性复核,找出异常变动的区域,作为审计的重点。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业务循环确定关键的内控活动以及与通用计算机控制有关的内控活动,制定内部控制轮流测试计划和实质性测试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并作出评价。由于银行电子化程度非常高,在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测试中,通常由熟悉财务和精通计算机的专家对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计算机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及处理程序进行检查,并对计算机内部控制作出评价。执行实质性的分析性复核,执行重大项目详细检查和细节测试,对财务报表进行检查。
3.审计报告阶段。主要包括期后事项检查、获取管理人员陈述函、汇总审计结果和编制审计报告。
三、采用的审计策略与方法
1.优先采用依赖内部控制的审计策略。银行一般都具有相对较强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健全的信息系统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综合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国外商业银行审计以风险基础审计理论为依托,优先采用依赖内部控制的审计策略,根据银行业务经营特点,以业务循环来规范银行审计的程序,将银行主要业务活动划分为七大循环:即存款业务循环、贷款业务循环、支付与清算业务循环、资金业务循环、费用业务循环、固定资产业务循环、工薪业务循环。其中前四个是银行业特有的业务循环,后三个业务循环与别的行业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资金业务循环指融资、拆借、投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头寸管理、流动性管理、利率管理、汇率管理等等,一般不以投机为目的。该循环涵盖的业务品种比较多,所涉及典型的金融工具有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可转让票据、存款证明、债券、商业票据、本票、通知存款、银行间贷款等,几乎除了存贷款之外的业务都可以归入该循环。 积极探索建立审计项目组运行机制
学习独立审计准则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审计;风险;程序
一、审计风险的具体内涵
尽管目前对重要性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认识基本一致,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在理解重要性的具体内涵时,必须认识到由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成本的限制,财务报表审计只能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上,考虑在具体的审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某项错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所以运用重要性的关键是确定多少金额及以上的错报会影响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结合重要性标准的具体含义做进一步延伸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这也是审计实务工作者对重要性的习惯性表述,而这种做法与重要性的含义逻辑上一致。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某一特定的被审计单位而言,出具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到多大程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尺度只有管理当局最清楚。但这个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标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具有不可确知性,只能利用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职业判断进行评估。目前没有尺度去评价CPA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接近还是偏离客观重要性水平,所以伴随CPA这种职业判断的审计风险接踵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容许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用统一的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来指导审计实务,将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实践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风险存在必然联系。
针对具体认定层次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CPA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所以从审计人员角度看,确定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能否查出各个认定层次的错报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这本质上属于审计检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估基础上,只有将审计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之内,才能达到审计后的报表容许的错报或漏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审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审计程序的界定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都是在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范围的大小服务。而随着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不断加深及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不断了解,注册会计师不断修正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所以审计程序范围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水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按实施的目的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程序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进行恰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获得包括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风险的初步了解和识别,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是增强风险评估的新导向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针对性。如果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则CPA应实施更多实质性测试而相应减少控制测试的范围,把从宏观着眼识别和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微观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相联系,通过实施具体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测试,将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控制检查风险水平,通过将组成财务报表三个认定层次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风险也能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可能性小,即该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样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水平会很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某项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大,CPA需要实施的审计范围就越大,实施的审计程序类型就要更多一些。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偏高,虽然重要性水平判断风险增加,但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降低,也可抵消重要性水平估计偏高所带来的审计判断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融合前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界定评定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和检查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乡镇企业 环境审计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19-03
一、乡镇企业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1.保护环境的要求。以哈尔滨周边地区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例。水环境现状:按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是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禽畜养殖>水土流失>工业废水。多数乡镇无自来水厂,饮用水为地下深水,通过大惊压水方式解决吃水问题,各种含量超标,而且极不卫生,乡镇企业对水的污染将对居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大气环境现状:调研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及生活燃煤废气排放。均达到相应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测点达到一二级标准)。
声环境现状:调研地区的主要噪声来源为生活噪声(可达到一类二类标准符合相应功能区既居住,商业混合区要求)不超过三类标准,符合道路噪声值要求。
固体废弃物排放现状:调研地区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炉渣、粉煤灰)炉渣、粉煤灰多用于制砖、筑路等。农村有大量牛粪难以处理。
哈尔滨周边地区乡镇企业虽未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污染,但已经成为主要污染源,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势必会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因此,适时开展环境审计可以有效制约乡镇企业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2.乡镇企业发展的要求。环境审计可以帮助乡镇企业规避环境风险,乡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使潜在的环境风险成为现实,使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这样乡镇企业对内部环境审计,为自己所遭受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和环境管理上的问题,并对企业提供控制或合理规避环境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环境审计也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已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变化,乡镇企业必须根据这种特殊要求开展环境审计工作。
二、乡镇企业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环境审计的过程中与其他企业遇到了许多共性问题,但乡镇企业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存在着自己特有的问题。只有将乡镇企业放在中国企业的大环境中同时突出其自身特点,才能有效发现其存在问题。
1.环保意识落后。国外环境审计的兴起和实施,首先是来自公众环保意识增强和环保运动的推动。而中国尤其是乡镇,绝大多数的公众仍是农民,小农意识强烈,环境意识远远不够。有些乡镇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环境。毁山、毁林、毁草、毁水现象十分普遍,以环境、资源的毁损换取一时一地的繁荣和发展。有些部门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侵占、挪用有限的环保资金。有些环保项目更是管理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甚至连审计机关内部包括相当数量的审计人员在内,对环境审计缺乏足够的认识,错误的认为开展环境审计的目的就是促进环保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普遍不能认识到环境审计的意义及发展前景。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深化。加强乡镇一级环保意识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在懂得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另外,还要具备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环境审计的要求。他们主要为财会出身,只有较强的财务技术,对相关的环境知识却了解甚少。拥有各种环境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专业环境审计人员为数不多,具体到乡镇企业环境审计工作人员就更是少之又少,这必定会严重阻碍乡镇企业环境审计的发展。因此,必须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
3.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在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和已颁布实施的审计准则和行业审计规范中,均没有环境审计方面的有关行业审计规范和评估标准,这给环境审计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环境业绩进行定性、评价、处理处罚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或评价标准。在现有法律覆盖的范围内也存在着相关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的现象,尤其在乡镇,重开发、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搞地方保护主义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乡镇企业在缺乏外部约束力量的情况下自觉建立内部环境审计机制并不现实。
三、乡镇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环境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尊重中国国情才能找到最适合中国乡镇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1.增强环保意识。在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审计的必要性。然而,在中国由于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所以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认清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人们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把环境保护变成自觉行动,也才能为环境审计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为在乡镇企业广泛开展环境审计,必须大力宣传环保和审计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治理和保护环境、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环境审计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中国多数乡镇正经受着贫穷的压力,多数乡镇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抉择中,往往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本身与可持续发展并不矛盾,但是对资源与环境的过度破坏则会产生新的贫困。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面对环境的挑战时,采取积极的决策。应把保护环境作为树立企业崭新形象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一味对环境进行索取。应主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拉动环境审计的开展,进而形成环保意识。
2.加强环境审计人员的培养。在中国合格的环境审计人员十分匮乏,能够投身到乡镇企业环境审计的人员更是十分有限。要发展乡镇企业环境审计就必须培养大量合格的环境审计人员。
环境审计的技术性很强,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除了要具备财务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环境专业知识,熟悉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熟悉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制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同时还要有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从长远看,要使环境审计顺利进行,必须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否则将无法适应环境审计的发展要求。要加强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开设相应的专业。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并不断吸纳环境专业人才,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将真正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审计内容完全可以借助专家的工作完成。
3.完善相关法律。中国已颁布了包括《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法》等多部资源,并且在《刑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破坏环境保护罪”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审计署制定了《中国审计规范》和《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以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等。但仍缺少对环境审计比较直接的依据,缺乏对环境审计评价标准、职责分工等直接的具体的规定,也没有涉及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就会导致审计结论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公众性,影响环境审计工作质量,从而增大了审计风险,不利于环境审计的发展。因此,中国开展环境审计,就必须对环境审计立法,以法的形式规定出环境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环境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计划中,使之成为制度化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在完善相关法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如英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BS7750)、欧盟实施的环境审计制度(EMAS)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 等,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应中国国情的环境审计法规和制度。
4.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中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乡镇企业环境审计的发展是一条捷径。
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操作技术,首先使环保法律法规与国际法律接轨,并要逐步建立起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作业规则与报告标准,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最终将相应成果运用到乡镇区企业的环境审计发展当中,以促进乡镇企业环境审计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部要求还是内部需求,乡镇企业都必须适时开展环境审计。环境与发展日益矛盾的今天,我们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而放弃发展,只有在环境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通过加强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等对策促进乡镇企业开展环境审计,从内部和外部共同监督乡镇企业承担环保责任。在监督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达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各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限制将逐步放宽,从而必然对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审计专业判断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一、审计专业判断的特征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1、审计专业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判断作为思维的一种方式,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乃至性格、习惯、心态等个人因素都会被带到审计专业判断过程中去,从而影响审计专业判断的结果。正因如此,审计专业判断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审计、法律等相关专门知识,并且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所以,审计专业判断能力的高低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强弱的根本体现,是衡量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核心指标。
2、审计专业判断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
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都要做出一系列重要判断。在计划阶段,要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在审计实施阶段,要确定审计重点,收集审计证据。确定审计重点时,要考虑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弱和经济业务的性质和特点;收集审计证据时,要考虑有关材料和被审计项目的相关性,考虑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审计完成阶段,要对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照审计标准,对问题加以定性,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这些都依赖于恰当的专业判断。
3、审计专业判断失误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
审计失败是指审计师未能发现财务报表有虚伪不实的情况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发生审计失败主要有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存在缺陷、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了解不够、审计程序存在问题三个原因。其中,专业知识是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缺陷必然影响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而对被审计单位经营了解不够及审计程序失当往往是源于错误的专业判断。
4、审计环境对审计专业判断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审计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的,审计环境的发展总是对审计专业判断产生深刻的影响,审计环境的演进直接导致了审计专业判断的产生,并使得审计专业判断在审计活动中日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环境因素对审计专业判断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审计专业判断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专业判断的过程进行描述,确定信息的某些特征对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影响
它包括如下内容:分析审计人员在进行专业判断时需运用的信息种类;研究审计人员对不同种类信息的信赖程度;探讨审计人员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加以综合的方法;确定信息选择和信息处理之间哪一个对审计专业判断的功效影响更大;分析使审计专业判断出现偏差的原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找出专业判断失败的原因。
2、研究审计专业判断的认知过程
它主要分析不同的知识和记忆在审计专业判断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完成不同的审计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种类以及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对这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审计工作中;探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对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及搜集信息等工作所起的作用;分析影响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记忆的因素,确定这类记忆对审计人员专业判断产生的影响;研究专家与初学者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的方式存在的差异及对审计专业判断的影响。
3、评价审计专业判断的质量
评价审计专业判断的质量,通常要调查审计师意见的致性程度、审计师对于某项客观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审计师在较长时期内进行类似判断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出现偏差的程度。
三、审计专业判断的作用重点
1、建立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专业判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影响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很多,对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重要性会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改变,不同的企业重要性水平不问,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审计人员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运用专业判断,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并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才能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2、确定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人错误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于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必须保持职业谨慎,运用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各要素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3、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内部控制与审计密切相关,作为…种制度安排,它能够及时提供企业内部差错和舞弊行为的专门分析资料,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测试过程中通过专业判断正确确定内控系统的可靠性是审计过程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审计专业判断的重要内容。
4、审计证据的搜集与评价。审计活动围绕着获取什么证据,如何获取证据,如何评价证据等内容,这些都要运用审计专业判断。审计人员对于审计证据质与量的判断受到重要性、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及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等因素的影响。检查风险往往产生于审计人员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时做出的错误判断。
5、审计程序的选择。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具体实施审计时所采取的详细步骤或工作细则。在实务中,审计人员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当的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专业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6、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评价。分析性复核的日的是初步判断审计约定事项的重点区域和审计风险,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指标对比,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判断和确定重要的审计项目。但研究表明,除非被审计单位资讯健全以及审计人员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否则,分析性复核的作用不火。
7、审计类型的选择。《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明确了在什么情况下应表示何种审计意见,然而,从目前的规定来看,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区别仅在于程序不同,对于“个别”、“局部”、“重要”、“严重”等措辞的把握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依靠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来完成。
8、对舞弊风险因素的判断。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因素意识的缺乏经常是引起审计失败的原因。如果审计人员能够了解重要的舞弊风险因素并能引起职业怀疑,然后利用专业判断综合而不是孤立地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就能够减少未能查出舞弊的风险。
四、审计专业判断质量的评价标准
1、审计人员意见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是指多个审计师对同一审计问题所做出的专业判断的相似程度,它是用于评价审计师专业判断水平的最常用标准。当审计人员遇上审计诉讼时,论证其他审计人员在类似的环境中亦会做出同样的专业判断可以保护审计师,使之免于承担责任。
2、准确性。准确性是指精确度或与某一特定标准一致。理论上应以判断的准确性作为客观的、可衡量的标准。但是,在许多专业判断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一目了然的所谓正确答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因此,在审计实务中,一般以一组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的共同判断作为评价的标准,即将某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与一组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所做的统一判断进行比较来衡量该判断的准确程度。
1 重要性原则的定义及特征重要性原则是指对企业会计事项处理和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简单说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从细反映,充分反映,对次要的事项则可以从简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人的判断。”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1)重要性的核心是对于重要的会计信息不能遗漏或错报,判断重要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对于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能不完全相同;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忽视其本身的性质。有些信息,虽然从量的标准尚未达到重要性,但其性质严重,在本质上已经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将其披露。
2 重要性原则的性质重要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或修正性惯例,位于会计信息质量层次结构的最基层。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它们对其他质量特征具有普遍的指导或约束作用。
2.1 重要性与有用性的关系两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重要性直接服务于有用性,两者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但两者又有区别,用性原则的核心是否对信息使用者有用,而重要性原则的核心是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认知度。重要的信息肯定有用,但有用的信息不一定重要。
2.2 重要性与可靠性的关系重要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中的充分披露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重要性是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而可靠性原则中充分披露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两者都包含了完整性的概念,只不过重要性除了要求完整以外,还要求信息相关。可靠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会计人员提供的重要信息却应尽可能保证其可靠。
3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审计应用中的相同点1)都是从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2)都把金额大小和性质看作重要性判断的一个基本标准;3)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都离不开使用者的判断。
4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审计运用中的不同点
1)性质和地位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起补充、修正的作用,而在审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用来保证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
2)运用主体不同。会计人员是会计重要性原则运用的主体,审计人员是审计重要性原则运用的主体;
3)对运用主体要求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主体只须懂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便可进行实际操作。但在审计中,运用主体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对审计相关的环境因素和所审计的业务具有较深的了解。
4.4 运用目的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主要是选择更加易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会计报表重点突出,但在审计过程中,使用重要性原则是为了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错报、漏报并是否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所作出的判断和决策。
4.5 运用的范围及复杂程度不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主要为了决定处理方法和程序,主要从金额方面考虑,性质被放在次要位置,判断标准比较简单,大多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而审计重要性原则运用贯穿审计的全过程: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环境审计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环境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环境审计,可以明确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环境审计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有了专门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环境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比如,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污染当然要治理,环境也要保护,有时候,为了保护环境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但是,不能为了环境就压抑发展,人人都穷困潦倒环境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环境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论,环境与发展成了我国现阶段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核心部位。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运用审计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小到企业、大到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监督,以保证国家、人民、企业之间全方位的利益。
二、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状况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具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环境审计进展。我国目前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
2、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除常规审计方法外,环境审计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应用不多。
3、环境审计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环境审计或调查。
(二)实施环境审计存在的制约因素
1、公民(特别是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实质认识。目前人们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的、实质的认识,一些政府管理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能全面和谐处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追求的目标,本来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持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对抗环境保护的借口和理由,我国环境审计面临严峻考验。
2、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开展较迟,因此,组织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不多,也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审计机关内部相当数量的审计管理者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环境审计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深化。3、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环境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如对环保资金的界限欠缺具体规定,影响环保资产、负债、成本的核算;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很难作为审计依据;有些环保事项为非货币计量,其成果或损失在会计信息中的披露存在缺陷。
4、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履行国际公约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环境审计限于事后审计的消极防范,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人员。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缺乏专业环境审计人员是当前环境审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从而逐步地过渡到绩效审计上。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从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看,环境保护领域将成为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搞好环境审计的建议
环境审计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企业为抑制、消除或改善此问题而付出代价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的一种独立行为,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在目前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缺乏和经验不多的情况下,除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外,还需要审计组织与环保机构联合实施,或是在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下环境审计部门与环保部门合作,避免环境审计机构孤军奋战,这样更能够促进环境审计的实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环境审计在我国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事物,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不少同志至今还未认识到环境问题与审计工作的内在联系,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审计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也认识不足。为开展环境审计,要开展宣传工作,尽量做好舆论准备,提高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同时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审计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产生巨大利润的重要性,从而使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2、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要对财政收入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可以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府环境,保护投资的执行情况,国有机构环保信贷资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排污费、环境支出等各科资金的财政、财产收入支出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监督。对环境审计进行立法,扩大权限,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审计的全部范围。这不但可以为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
3、深入研究和积极借鉴。环境审计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就其性质、内容、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建立起理论框架、工作目标、作为规则与报告标准,以指导我们工作。鉴于不少国家已先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当可事半功倍。
一、对审计重要性的初步认识
(一)明确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及数量门槛
1.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供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断标准
虽然重要性的数量门槛一直受到争议,但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重要性标准进行量化运用到审计实务中,因此,制定重要性量化标准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市场研究、实验研究、对审计实务的描述性研究是对重要性的量化标准的三种主要研究方法。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市场;股票价格与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较差,而实验研究又缺乏一定的条件,同时受实验的设置、实验对象的限制,其实证结果值得怀疑。
审计实务的描述性研究分为对司法判例的研究和对审计实务的经验总结,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涉及重要性的司法判例。近年来证监会、财政部等主管机构加大了对会计造假的查处力度,对部分事务所因审计质量问题进行了处罚。笔者对证监会近年来因审计质量对相关事务所的处罚进行了统计,涉及的处罚事项占资产总额的比例最小的为7.5%,占净利润的比例为7.2%。由于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的会计信息虚假案件通常性质恶劣,远远超出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的重要性限度,难以作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依据。
2.进一步明确重要性的判断基础适用范围
不管是准则制定机构还是实务界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采用的计算基础多为利润、收入、总资产,但对于应采用何种计算基础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Wheele Stephen实证考察了不同经验法则对重要性的影响。其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被审单位选择同一经验法则会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即使同一被审单位使用不同法则也会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而且这种重要性水平相差往往是很大。
(二)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判断审计事项重要性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以往的审计经验。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审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审计师可以过去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为依据,考虑被审对象经营环境的变化加以修正,判断本次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
(2)国家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财务会计法规越来越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纠正、斩断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路子。如果有新的财务会计法规需要企业去实施 ,那么这些法规的目的无外是为了真实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当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特别的要求时,审计人员应从严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二、运用重要性水平应把握的两个原则
(一)重视错弊金额大小,同时兼顾错弊性质
在一般的司法、执法实践活动中,人们普遍认为金额大的错弊比金额小的错弊重要。无论在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还是行政处罚的规定中都贯穿这一理念,如果当事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及的错弊未达到规定的最低金额,是不予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在财务审计中也离不开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我们设计的审计程序应当能保证审计人员查出重大金额的错弊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审计监督的力量,以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
在审计中审计风险即经过审计未发现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存在重大弊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 ,提出不客观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被审项目重要性的判断,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如审计人员确定了较低的重要性水平,则必须对被审的财政计资料执行更为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以降低审计风险。
三、审计重要性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重要性概念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主要是评价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确定多少的错误入达即为重要;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的判断,以合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并据此初步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重点领域。如对集团公司审计,在了解客户基本业务情况之后,初步确定对重要的子公司采取直接审计方法,对次要的子公司采用审阅方法。如果某些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的比率均在10%以下,也可以不合并审计。又如,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总体复核,检查波动幅度较大的项目,分析其合理性,对波动异常的项目,确定为重要审计领域。
(二)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1.履行重要的审计程序。所谓重要的审计程序,就是确认某一审计项目最关键、具有决定意义的程序。当重要审计程序不能如愿实施时,应当追加相应的替代程序。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弊端的迹象,并可能因此导致重要反映失实时,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
2.获取重要的审计证据。所谓重要的审计证据,是指能对重要的审计意见显示出其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相对审计意见而言是重要的,其二是就其本身证明力而言是重要的。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CPA就越需获取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对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可适当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
(三)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1.复核审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根据审计结果和职业经验,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报表饮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重大遗漏或歪曲。
2.错报和漏报的汇总。CPA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边当处理。
3.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CPA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后,汇总所有的审计差异而形成审计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这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前提。
总之,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审计项目,在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无论何种审计项目,审计重要性原则应该是审计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之一,审计重要性原则能否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资源的节约,更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国,李军仪 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运用的再认识
[2] 李雪 审计理论研究[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李爽,吴溪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视角与经验证据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界定
重要性概念在会计审计理论中,指会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严重程度。《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定”。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会计或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贯穿于会计审计理论及实务中,但重要性水平则可以是针对会计报表、会计账户、乃至于各项交易,在多数场合是针对和首先针对会计报表的。
审计风险由审计行为带来,指由于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与被市项目真实情况不一致而承担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概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提请审计人员注重审计质量,承担审计责任,更重要的在于正确评估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内在关系
我国理论界公认的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为: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它最根本的用途在于根据确定的预期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来计算确定检查风险水平。检查风险的价值在于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样本规模,把审计计划与审计实施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不可分割使用的两个概念,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那么,在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审计报告对被审事项中的重要性错误未予极因,就会导致审计风险。因此,重要性是审计风险控制的核心和重点。审计过程中同样的事项,其重要性程度提高时,审计风险必然降低;反之,审计风险必然提高。因此,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是反向对应关系。
重要性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审计实践。审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首先要对重要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判断要从数量和性质等方面来考虑。从数量角度讲,重要性表现为重要性数量水平,如“税前利润的5%-10%”、“总资产的0.5%一1%”,等等。在此之所以单独称之为“重要性数量水平”,是为了区别于一般论述中的“重要性”、“重要性程度”、“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重要性数量水平”的作用在于作为会计报告允许出现差错的最高水平,评价所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进而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在实施审计前,审计人员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重要性都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认同,即有一个大致相同的重要性数量水平,这个水平应该是相对数。重要性数量水平越大,如从5%提高到10%,则对同一个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认识就越低,从而审计风险也越大;反之,审计风险就越小。所以,重要性数量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审计风险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要素。所以,控制审计风险的要点在于控制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决策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成正比关系。
从而,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成正向对应关系。
对于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关系我们有理由进一步作如下推断:
1、如果检查风险水平趋向0时;即在审计中几乎不允许遗漏任何错弊,则重要性数量水平也应接近0;
2、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取值范围均在0一100%之间;
3、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格查风险水平在取值范围内的变化是连续的;
4、重要性数量水平与检查风险水平的变化不一定是均匀的。尤其在两者接近100%时,重要性数量水平变化速度应小于检查风险水平的变化速度。因为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从理论上讲、即使审计人员愿意承担极高的审计风险,也不能采用100%的重要性数量水平。换言之,即使检查风险水平为100%,审计人员也不应将重要性数量水平定为100%、容忍所有的错误,而应将重要性数量水平限定在100%以下,对必要的内容进行审查后,方能提出审计报告,结束审计项目。
根据上述推断,试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Z=f(d)=ek/d
其中:Z表示重要性数量水平;k为系数、且必须小于0;d表示检查风险水平。
该指数函数曲线图示如下:
各项数值确定方法如下:
(l)审计风险水平
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应该控制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有人认为,通常情况下,可允许的审计风险不超过5%,可以定为5%时。但在一定条件下,则要把审计风险走得更低。我认为,5%的审计风险水平还是太高。因为它意味着有1/20的引发审计风险的可能性,以我国一个中等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接受20项左右的审计项目为例,则该事务所每年就有一次引发审计风险,遭致审计诉讼的可能性。应该说,比较稳健合理的审计风险水平应该控制在2%以下,一般可定为0.5%-2%范围内。
(2)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水平
确定审计项目的固有风险水平,既要考虑该项目的内容、性质,又要充分考虑该项目所面临的环境。目前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成分的国有企业尚未走出困境,其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还未健全,其它企业造假作假现象也很普遍,因此将固有风险水平定为10%-50%,比较符合稳健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如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超过50%时,审计人员应改变审计方式,采用详细审计或拒绝接受审计业务,以使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检查风险水平必须依据上述3个方面计算确定。结合审计风险决策模型,试列表一如下:
表一:
对上表一说明如下。根据前述所确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水平、控制风险水平的正常取值范围,抽出各自的最高值、中等值和最小值三种特例进行组合,以对应考察检查风险水平的情况。第一种情况,预期审计风险水平最低,但项目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也最低,因此可允许的检查风险水平较高;第二种情况,审计风险水平仍为最低,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处在最高水平,此时,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谨慎行事,将检查风险水平控制在极低的2%以下;第三种情况,准备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高,同时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计算出的检查风险水平为200%,超过100%。由于风险水平以100%为上限,放在此改为100%。这种情况意味着审计人员充分信赖被审单位,主观上又准备接受极大的风险,因而检查风险水平就很高;第四种情况,预期审计风险水平最高,但被审项目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也很高,因而检查风险水平较低;第五种情况,前三个方面都是中等水平,检查风险水平也为中等。
(3)K值
目前,除澳大利亚外,其他国家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审计准则都没有明确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以下是实务中用来判断重要性的一些指标:(1)税前净利5%-10%;(2)总资产的0.5%一1%;(3)权益的1%(4)总收入的0.5%-1%。
上述项月的重要性数量水平最高为10%,最低为0.5%,和上表一计算得出的检查风险水平对比,计算K的数值如表二:
表二:
(K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对z=ek/d,等式数,得InZ=k/d,因此k=dlnZ)
由上表二可知:k的取值范围大致在A-0.1—2.7之间,最佳取值范围为一0.4一1.4之间。在具体运用中,审计人员可根据使用者对会计审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被审单位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判断、对审计风险的偏好程度来具体确定k的数值。
三、重要性与检查风险的客观连接点
重要性一般是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但完整地讲,重要性应分为以下4个层次:报表总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报表项目金额,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负担;账户余额,如现金帐户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等;业务发生额,如差旅费等支出类业务的金锁。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重要性所针对的项目有税前利润、总资产、权益、总收入等。根据本文前论,可由审计风险水平计等确定重要性数量水平。但最后计算出的这个重要性数量水平应该首先对应什么性质、哪个层次的项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项目不同,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究竟以什么性质的项目作为入手处,我赞成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作为运用重要性数量水平的入手点的观点,理由是:(1)损益表上当期净损益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事实上已包括了当期的净损益。尤其我国现阶段国企效益状况不佳,成本利润不实现象严重,以资产总额代管税前利润或净利润有其合理性。(2)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负债权益共中的错误,又都能反映在资产类总额上。
将重要性数量水平作为评价资产总额的标准,然后将该数量水平按每一项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为依据进行分配,接下来就进入实质性测试,审查各项目,判断各项目的错误金额。最后加总计算全部错误金额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其与总的重要性数量水平进行比较。如前者小于后者,说明该项目审计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否则应修改审计计划和审计风险水平或采取其它的措施。
四、说明
1、以上论述是建立在以下审计假设的基础上
(1)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水平可定量评价假设。如,将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定在0.5%-2%,将固有风险、担制风险水平定在10%-5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通常简称年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重要的业务。根据新审计准则,年报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使审计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可见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居于中心位置,与审计过程的许多事物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能孤立研究审计风险,需要从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审计风险的规律,我们用审计风险结构一词来概括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审计风险结构的意义
2006年公布、2007年开始实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明确提出审计风险结构,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审计准则中还是包含了审计风险结构。年报审计属于鉴证业务。鉴证业务风险在审计准则中被表达为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注册会计师不恰当地提出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标准的结论的可能性,可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个等式将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构成项目,视为一个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年报审计风险结构既包括审计风险源、审计风险构成项目与审计失败等审计风险结构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外部要素,如直接关联的财务报告错报、投资者损失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审计风险结构对审计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实务操作来看,审计风险结构连接被审计对象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界定应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审计风险结构是联系审计目标、审计责任的中间环节,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审计的性质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显然,在现有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结构的内部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应的审计风险源也被分为两类:审计人员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事务和审计人员的检查事务两类。审计风险的外部要素也仅仅注意到财务报告自身,没有考虑其他相关的事物,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结构。
二、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结论应该是审计结果而不是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会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信息。这样投资者就容易将投资失败与审计联系起来。实际情况可能信息是可靠的,但投资者错误理解了意思;也可能是信息本身确实存在缺陷,但注册会计师却未发表合适的意见。可见,一旦发生了投资失败,为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也就自然会成为焦点之一,将会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与投资者失败之间存在关联,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压力。年报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人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导致被追究审计责任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认识后,就需要重新审视审计准则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准则中,注册会计师鉴证的目的按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但不管是哪种鉴证保证程度,目的都是使投资者获得比单纯财务报告更为可靠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导目标不是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赖程度,而是应当告诉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对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因为,投资者利用审计报告的最终目标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可用”程度,而不是“可信”程度。
重大错报风险可以分为环境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环境风险实施主体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利益相关者,在审计工作实施时,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与审计人员都对其无法改变,环境风险在审计时已经是一个常量。控制风险实施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团队,投资者希望获得的是利益,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只是实现投资者利益要求的手段,而且不是主要的手段,只是辅助工具。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来自于未来的收益,所以在审计时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改变未来收益。控制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说,只能通过影响企业管理团队行为才能将其改变。
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这不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而是整个审计风险的起因。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年报存在的错报承担责任,这是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审计报告中是否恰当提示被审年报中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以在风险结构中,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事务,而且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审计风险是果,重大错报风险是因。
三、重要性作为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而不是与审计风险对等的、前置的事务
新审计准则单独列示了重要性准则,其中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中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准则显然是将重要性水平作为审计风险对等的事务。
结合审计风险来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自我设定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用来衡量被审财务报告中的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即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导致投资人决策错误。所以重要性并不直接带来审计责任,而是审计风险中的一个判断标准,用来判断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报的程度。
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其他三种审计报告说明将要公布财务报告存在三种不同程度的错报漏报,但是重要性水平只有同一程度的,所以重要性作为判断财务报告错报漏报的标准也应该区分为多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比如: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使得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审计人员本来应该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但实际发表的却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比实际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两种状况中包含的审计风险存在巨大差异。
那么,重要性水平应该分解为三种情况: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一般投资者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部分投资者会做出错误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少部分投资者产生错误理解做出错误决策。
相应的审计风险就会被分为多个层次:一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二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仅仅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在;三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
由于重要性也被区分为多个层次,审计风险可以更为精确地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表达的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程度比实际状况更好的可能性。可见,在风险结构中,重要性水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审计风险提供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
四、新审计风险结构模型
1.审计风险的内在构成要素: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始终是一些主体对另一些主体的利益要求或者责任。识别风险应该从这些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审计风险存在于投资者、公司和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会没有主体通过诉讼向审计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审计风险实际上不存在,可以说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导致投资者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投资者面临重大损失时,并且审计报告没有提示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错报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并在审计报告中提示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重要错报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唯一可控的良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凡是能够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向投资人提示财务报告中应有的错报漏报的情况都属于审计风险来源。了解和控制审计风险来源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风险来源按主体特性可以分为: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检查风险实施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检查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质量控制风险是审计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没能发现审计人员未发现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的可能性。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或质量监控中发现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者这些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道德风险
这三个风险要素不仅仅代表了三个最重要的审计风险来源,也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主要程序,还能够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审计风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检查风险主要取决于审计小组团队的职业能力,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决定,而道德风险在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面审计意见购买时比较高。
2.检查风险应该进一步细化至具体审计程序执行人
在上述三个内部主要风险要素中,检查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要素,也是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无法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二是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是审计程序执行不当,或是错误理解了审计结论。第二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助理人员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得以解决。
注册会计师工作是团队工作,一个鉴证业务项目往往需要数十人团队协作。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执业能力和素质及所从事的工作将会影响检查风险。如果能够将检查风险分解至具体的审计工作,并据以评价为降低检查风险应该安排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是审计程序,那么检查风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也能够为审计团队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年报审计的审计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各项认定的检查,那么检查风险就可以分解到具体认定,根据各个企业具体认定的评价检查风险水平,相应的检查风险也就可以细化至执行具体认定检查的审计人员。
3.审计风险的外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报告和投资者决策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在建设工程审计中的应用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应有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工程审计对象及建设有关人员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直至提出审计意见的全过程。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在建设工程审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受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配置的限制,无法对工程中所有项目实施详细具体的审计,这就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重要性水平进行判断。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判断目的在于确定内部审计人员重点审核的分项工程项目和费用项目的数量,以制定合理的建设工程审计计划、选择审计方法、确定重点审查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内部工程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如何在内部工程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两者之间求得平衡,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在作出判断时全面考虑影响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如建设项目规模、工程复杂程度、审计目的、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情况、施工单位信誉及内部人员的审计经验等。可见,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在没有固定量化标准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分项工程项目或费用项目的重要性不仅依其本身金额而定,而且要看其对其他项目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工程项目的重要性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如现场混凝土项目工程量不仅与钢筋用量有关联,而且与措施费用中的模版使用量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其对工程造价的综合影响程度判断其是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性水平高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应对其实施单独、详细地重点审核;对于重要性水平不高的工程项目,则可以简化其审核程序和方法。
1.2工程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判断
工程审计证据主要包括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施工合同、设计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签证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资料。工程审计证据是形成工程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数量并非审计判断的重点,更强调的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这都由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判断确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工程审计证据判断时要考虑到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类型、获取途径以及审计风险等因素。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判断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二是判断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当合同条款违背了法律法规时,内部审计人员可将该条款视为无效。三是设计资料的规范性。施工图要详细规范符合施工要求,竣工图应按实际施工情况绘制并加盖竣工章;四是判断工程签证的有效性。首先是工程签证的手续要符合相关规范、其中的各要素齐全,例如施工单位的索赔签证要按规定程序提出,且索赔证据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其次是签证内容必须合理。有些签证虽然手续完整、签证过程规范,但却与合同协议约定的内容相悖,此类签证应判定为无效证据。
1.3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
内部审计区别于社会审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对工程实施过程跟踪以监督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进行判断。内部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对工程管理的控制风险做出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赖程度。可见,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的判断是对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实施判断的过程。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高,内部审计人员则可充分利用获得的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相反,如果工程管理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较低,内部审计人员则应对获得的审计证据详细分析,考虑内部控制漏洞取舍有关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要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可见,把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置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预防各类舞弊能力的评价中对后续工程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确定是至关重要。
1.4选择工程项目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在工程审计具体工作中,由于工程审计内容、工程项目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有效数量及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的不同,需要运用的工程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也会有所差别。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其中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都需要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在考虑工程审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用有效的工程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如在工程量审核中根据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结果选择分组计算审计法,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分项工程项目归为一组,审核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对于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较高的隐蔽项目选择采用查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来确定其真实情况;对于有效审计证据不足的工程项目,则选择按计量规则现场实测的审计方法来确保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对于重要性水平高的项目的工程材料及设备价格,在政府无指导价格或信息价格时选择市场调查或供应商查证的审计方法。
1.5提出恰当的工程审计意见
恰当的工程审计意见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竣工后支付工程价款和确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主要凭证。由于工程审计证据的局限性、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固有的风险性、工程审计环境的多变性等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在形成工程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或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在工程审计意见的出具和措辞上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判断。工程审计意见应体现以下内容:工程项目造价按照政府有关造价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信息编制;列入结算的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并验收合格;工程项目结算工程量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单及现场签证等尽可能地准确核算;综合单价应根据合同约定的计价方法确定;各费用项目则按施工期间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费用项目计取规定确定。
2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对建设工程审计来说非常重要。“整个审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连串的专业判断与分析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判断或决策链所构成的”。由于职业判断本身的主观性和内部工程审计的执业特征决定了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形成必定会受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下文考虑三类制约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探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实现途径。
2.1考虑主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主体,是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重要要素。从整个内部工程审计过程来看,所有的审计判断都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活动。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受其专业技能、职业意识、道德水平及团队协作关系因素的影响。
2.1.1增强内部工程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并积极实现审计技术创新
内部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招聘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扩大内部审计队伍中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内部工程审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要有大局观,能对整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要具备足以胜任当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如应具备工程管理和造价相关知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等知识,熟悉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三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环境。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制约了内部工程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积极推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审计技术创新有以下两个思路:一是由过去的单机操作变为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监测工程审计实施情况和审计数据的审计方法;二是由过去的单纯的审计监督变为以现代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
2.1.2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意识的同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内部审计职业意识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感觉等,包括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理解度等。应有的职业谨慎度、适度的职业成就感和恰当的职业理解度构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工程审计人员职业判断准确性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执业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责任感、职业品德和职业纪律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时能够诚实正直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而正确的职业判断。可见职业意识与道德水平是职业判断的基本前提。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加强主要通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行为的规范、对违纪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处理以及管理层的身体力行对职业谨慎习惯和道德观念的营造。
2.1.3加强内部审计的团队建设
随着各种工程管理知识和施工技术不断革新,内部工程审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单靠审计人员个人能力已很难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作出切实高效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成员协调一致、整合联动,开发团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可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团队建设,发挥团队精神在具体工程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内部工程审计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
2.2考虑客体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审计判断的形成不仅需要审计判断的主体,还应具备特定的审计客体。内部工程审计判断的客体是指组织内部的工程项目以及工程管理行为。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受工程项目的复杂度和工程管理信息收集难易程度影响。为此,内部审计应尽量克服客体因素的干扰,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查性控制。
2.2.1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内部审计应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约束建设参与各方的行为,减少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造价信息和数据的错报风险,以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应包含防止工程造价信息和数据错报发生或能及时发现错报的所有工程管理政策和程序。缺少有效的预防性控制制度会让建设过程形成的工程审计证据可信赖程度降低,影响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工程管理预防性控制制度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预防性控制制度对于发现重大错报足够敏感,执行后能有效降低错报风险;(2)预防性控制制度关注了所有工程管理重要环节,执行后产生的造价信息和数据是及时完整的;(3)预防性控制制度本身的设计是合理,便于施行操作。内部审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设参与各方可能的影响,确保建设参与各方在工程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有效地实现特定控制目标。
2.2.2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信息量大且事后收集难度大
影响了内部工程审计判断,因此内部审计应发挥机动灵活、贴近工程管理实际的特点,对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检查性控制,以提高内部审计职业判断的预测性。内部审计实施工程管理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就是针对工程项目过程中每一控制点的跟踪审计,目的是监测并督促预防性控制制度的执行,及时、准确、客观地评价工程管理行为和成果。可以说,内部审计对工程管理的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实现了内部审计职业判断与项目实施的同步。同时,在单纯实行事后结算审计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一般依靠施工单位送审的书面资料,有时对这些资料构成的审计证据即使有所怀疑,也因为时过境迁,无从获得现场资料来对证,影响了合理判断。而实施这种全过程检查性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则不完全依赖书面资料,在及时深入施工现场后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对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3考虑环境因素对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能否有效地作出内部审计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环境的影响。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和独立性环境是实现内部工程审计合理判断的重要措施。
2.3.1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
我国目前已颁布实施了适用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适用于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适用于内部审计的只有《内部审计准则》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还未上升到法律高度,这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既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使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缺乏制度支持。因此,各组织及其内部审计部门及时制定和完善适合本组织内部工程审计特点的各类规章制度,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制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组织及其内部审计部门应结合实践工作建立《内部工程审计规定》、《内部工程审计工作职责》、《内部工程审计程序》等规范性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对工程项目信息和造价进行恰当而合理的判断,实现工程审计标准和规范在组织内部的统一,不因审计人员的不同或审计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内部规章制度的具体可操作条款,为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提供了制度支持,提高了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效率。同时,还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工程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和质量考评制度,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
2.3.2改善内部工程审计职业判断的独立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