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服务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关于做好维权保障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批示精神,从“防范、主动、全覆盖”着眼,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活动目标
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强法律援助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深化便民服务措施,拓宽申请渠道,提高法律援助首选率;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法律需求,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援助满意率。
三、活动时间
2020年月6至12月。
四、工作措施
(一)助力复工复产
1.对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
2.对因疫致贫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与相关部门研究明确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人员范围,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
3.综合利用新媒体、短信推送、举办集中宣传活动、送法进工地等载体和方式,开展全覆盖、精准化的法律援助宣传。
4.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以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紧急情况或特殊案件,可以为受援人先行提供法律援助。
5.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上门服务。(责任单位: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
(二)助力脱贫攻坚
6.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 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解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7.积极参与帮贫扶困。深入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8.深化“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农民工各大专项行动,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
(三)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9.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10.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
11. 认真贯彻执行《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和《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提高法律援助标准化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
为落实好“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相关工作,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协调与配合,提高工作成效。
主动加强与人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相关法规政策,相互通报工作情况, 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法律援助良好氛围。
2014年,我局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委政法委部署和要求,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为构建和谐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教育发展。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着力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子女帮扶工作。
一是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启动以来,每年与县关工委联合慰问服刑人员,对其家庭提供相关帮助,使其安心服刑,维护我县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安置帮教工作方面,加强重点对象管控,推行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家庭“四帮一”帮教模式。
二、着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提升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工作水平。
人民调解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和独特优势。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人民调解法》,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坚持调解优先、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司法所干部和乡镇、村级人民调解员要深入中、小学,紧紧围绕涉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分析研判,及时做好信息、图片影像资料、精品案例的报送工作。要创新调解方式,鼓励开通人民调解员微博、QQ群,建立网上“人民调解室”。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以上,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信息录入率达100%。
三、着力开展法律服务到一线活动,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法援中心要积极应对法律援助业务量的成倍增长,特别在校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律师事务所要主动配合;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审批和指派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办案程序。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对在校未成年人案件进行重点跟踪监督,通过公开投诉电话、回访受援人意见等形式了解承办案件情况和服务质量,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的未成年人案件,将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确保未成年人案件办案质量;继续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和工作机制,简化未成年人案件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完善“1小时服务圈”,做到“受理便民、审批便民”、“12348”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
四、着力营造优良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工作。
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二要深化“法律六进”活动。今年继续做好法律进校园活动,针对薄弱点,深化法律“六进”活动。三要深化法治创建活动。今年,要重点推进法治文化公园建设,有条件的乡镇,鼓励法治文化广场、长廊或者法治文化点建设。
一、营造服务氛围,增强服务意识。
司法行政部门虽然没有硬性项目指标,但我们始终不当局外人,自加压力、自我提升服务标杆,满腔热情为企业发展服务。年初,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典型现身说法、心得交流等活动,上下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法律服务也是软环境。做优法律服务工作,对于吸引客商投资具有一定作用,让客商真正感受到法治*、平安*的魅力,坚定投资兴业的信心;二是法律服务与经济建设共发展。服务好企业、服务好项目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法律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三是服务企业无小事。企业的和谐发展事关全县经济大局,法律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必须严谨、细致、高效,必须尽最大可能维护企业、项目的合法权益。
年初,《*时空》头版刊登《乐为发展献热忱》文章、全面介绍我县律师服务企业工作。2月份,我局召开系统内人大、政协代表座谈会,向全县300余个企业发出了《与企业同行,为企业服务》的慰问信。4月10日、6月11日江苏律师网分别刊登了我县开展双千百日活动情况和我县律师党员争当“双千百日“活动排头兵。今年以来,省市级报刊刊登20余篇律师服务企业工作稿件。在县委政法委支持下,*日报、县广播台也报道20余篇我县律师工作。利用*司法行政网、*县律师网全面宣传律师服务企业工作。
今年以来,全县律师服务企业的热情高涨,服务理念明显提升。具体反映在“三变”上: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往的法律服务人员多是在矛盾纠纷发生以后,坐在家里等当事人上门。现在是提前介入顾问单位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防范矛盾纠纷发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二变专业服务为宽泛服务。以往的法律服务就是依照法规谈服务,有时会脱离现实,出现执行难等不良后果。现在严格把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法律尊严有机结合,优先多做协调、调处工作,少走诉讼途径,促进企业和谐管理经营。三变简单服务为严谨服务。以往的法律服务人员注重程序,不注重个案差别性,出现了情况摸不准、法规吃不透、结果不理想、客商不满意的个别现象。现在严格按照“企业无小事、服务无瑕疵、办事无障碍、满意无投诉”的要求,严把法律服务质量关,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促进服务规范提升。
二、强化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
我局专门召开律师服务企业、项目会办会,成立领导小组,领导班子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法律服务科,具体负责律师服务企业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1、出台《*县司法局服务“绿卡”企业实施细则》、《法律服务人员办理重大、疑难、敏感案件指导会办制度》、《法律服务人员服务企业纪律》、《*县司法局“双千百日”活动实施方案》等,明确了服务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团队组成以及活动方式等,全面部署律师服务企业活动。2、要求全县律师全方位服务企业需求,各律师事务所全天候上班,保证通信畅通,及时开展服务;3、要求每个法律服务人员写出书面承诺,保证诚信服务、廉洁服务、高效服务,并且公示上墙。4、把法律服务人员服务企业、项目的质量和职业道德考核挂钩,如果服务达不到要求或有不良反应的,在年内评优奖励和年检注册时实施一票否决。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双千百日”活动,2次组织6家律师事务所40多名律师分片走访720多家企事业顾问单位。抓走访调研,深入企业掌握情况。各所按照“人到、函到、电话到”的要求,主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着重了解企业在管理、经营、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征求顾问单位对我县法律服务人员敬业勤业、职业道德、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工作成果、总体评价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回收调查问卷近4000份;抓服务企业经营,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损失提供法律咨询,各所着重为企业项目、工程招投标、企业产品开发提出法律建议,为企业拟定各类经营合同,参加企业对外谈判等工作。今年以来共解答企业各类法律咨询135件,起草审查各类法律文书126份,参与项目谈判39次。王立林双山集团与港商经济纠纷案,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诉讼,挽回损失800多万元。;我局在走访宏宇化工集团时发现,德佳律师事务所张仕美律师一条法律建议,帮助宏宇化工集团在锰矿粉采购中,减少避免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企业反响很好。40多名律师中出现了一批服务企业的典型人和事。1-10月份,律师一块就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抓企业矛盾纠纷调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等矛盾尖锐起来。为此,我县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协助他们通过协调、诉讼等途径化解矛盾纠纷。5月份,江苏双山集团下属一个女工与该厂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因为经济补偿金等问题与该厂发生纠纷,扬言上访,并向电视台、新浪*政务网投诉该企业及相关部门,负面影响较大。我局多次研究会办,派2名律师和机关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积极与该集团沟通,终于协商解决问题。
我局在涉访、涉府案件列入敏感案件范围的基础上,今年又把涉及我县双山、双灯、振阳等重点企业的诉讼列入敏感案件。要求律师努力顾全大局,努力为企业解忧,确保做到事前报告不隐瞒,事中协调不诉讼,事后息访不上访。
三、坚守服务宗旨,提升服务水准
今后,我县律师队伍要继续增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意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1、强化服务宗旨。我们要把为企业服务放在突出位置,恪守企业利益至上、诚信高效、勤勉敬业、审慎负责的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当前,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端正执业理念、拓宽服务领域、规范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社会形象、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推进律师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我县经济发展律师事业才能发展的观点。二要建设“律师党员公信力工程”,充分发挥律师党员在服务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放好样子,引领全县律师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三要建设诚信律师队伍。进一步完善诚信执业制度,本着“利于企业知情、便于企业办事、易于企业监督”的原则,通过*司法行政网、*律师网,对外公开全县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执业信息,形成“诚信得实惠、失误受处罚”的良性机制。
庆安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总体安排部署,按照《关于在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深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努力践行执法司法为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突出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重视程度,周密安排部署。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按照省教育整顿办印发《关于在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深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市教育整顿办印发的《绥化市政法队伍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清单》要求,要求政法各单位分别制定任务清单,4月27日,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政法各单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现场宣传活动,集中推出便民利企措施33项,向社会和群众作出承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县教育整顿办还通过下发工作清单、工作提示单等方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任务落实。
(二)坚持开门整顿,倾听群众声音。坚持开门搞好教育整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县教育整顿办下发了《庆安县政法工作调查问卷》200份,集中开展“五进”“五必访”活动,走访企业、社区、学校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团体等共计30余个,召开了街道社区基层群众代表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两个座谈会,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共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14次,征求意见建议77条,已全部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
(三)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工作落实。政法各单位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各具特色的活动载体,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了“一助两护三打四查五进六宣”和“十百千”活动为载体,即:开展助力企业生产经营、做好护学、护农工作、开展“三大整治打击行动”、做好四个领域的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宣传“五进”走访活动,组织开展“六大普法宣活动”,全面推行“十个便民”措施,以及全面推进“百万民警进千万家活动”,动员全局民警、辅警积极投身到此次爱民实践主题活动中,截止目前,全局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560余件,收到群众赠送锦旗6面。县法院充分发挥“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品牌效能,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3月1日以来,“老李”办结诉前调解案件244件,通过线上调解案件100件。县检察院班子成员主动“送法入企”。特别是非公企业受到2次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和复工复产受到影响,主动与就业局和劳务派遣公司联系,协调解决用人荒难题。县司法局大力开展“比能力赛作风”活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构建高质量营商环境。
(四)聚焦主责主业,践行执法司法为民。县委政法委结合落实县委“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走小区、交朋友、办实事”主题活动,依托县法学会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企服务活动,在瑞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公司的32个合作社近2000户社员在“备春耕”生产期间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在庆安在绿都源米业有限公司,发放宪法、民法典、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书籍和宣传手册,同时解答了企业提出的合同纠纷、贷款超期利率等方面的问题,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还聘请了县法学会常务理事、天成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朝阳担任法律顾问,为县社及其下属8个公司、13个基层社230名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县公安局坚持打击服务并重,集中开展了清查收缴非法枪爆物品集中统一行动、打击整治黄赌专项行动、整治“反电诈信诈骗”等系列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43起,刑事拘留14人,行政拘留57人,取保候审22人,逮捕15人,起诉60人。破获电信诈骗3起,挽回群众损失1万6千余元。交警大队车管所实行了8项便民服务措施,出入境管理大队推出了10项方便老年人的服务新措施,在警务驿站推行了“我代办”“一站式”服务活动,仅5月份,驿站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700余起,深受群众好评与欢迎,车管所服务窗口自创了“不走回头路”服务机制,实现了“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目标要求。县法院畅通立案渠道,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立案正确率100%,深入走访矛盾纠纷易发处、特殊群体、危困企业和相关机关,走访企业5家,与企业开展座谈2次,当场释法答疑9条。开展巡回审判,针对路途较远的偏僻村屯农民立案不便的情况,采取巡回审判流动办案,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审理、当庭结案的形式办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雷行动”,解决14名农民工工资问题,执行到位标的90余万元。县检察院对城镇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帐,分别制发检察建议,限期整改到位。县司法局提高创新意识,简化法律援助程序,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法律服务,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截止目前,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7件,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市情、区情和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及要求,要求全院干警结合本区实际,立足检察职能,坚持服务大局、执法为民,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加强法律宣传,营造法治环境。深入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警示挂图、播放法律宣传录音、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等形式,帮助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项目投资建设管理者和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积极为项目建设单位依法经营、有效管理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三、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活动,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针对项目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拔付、工程验收等环节,强化预防措施,同步跟踪监督,切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四、依法查办职务犯罪,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对查办项目建设过程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以及、等职务犯罪案件作出专门部署,提出对此类案件实行
“四优先”,即:优先立案、优先捕诉、优先挽损、优先帮助整章建制。
五、切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合法权益。加大刑事诉讼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司法腐败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六、掌握法律政策界限,做到“四划清”。即:划清违规违纪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工作失误和渎职犯罪的界限,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人情往来与行贿受贿的界限,切实做到惩治破坏项目建设的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投资创业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
七、改进执法方式,做到“两个不轻易、两不准”。不轻易对大项目经营者和技术骨干采取强制措施;不轻易冻结、查封项目建设方面的账户、账册和资金;不准发表有损项目建设投资者声誉的报道;不准侵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八、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六严禁”,即:严禁越权办案;严禁随意冻结、截留、挪用暂扣大项目建设款物;严禁乱拉赞助;严禁吃拿卡要;严禁要求企业以优惠条件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做生意,严禁在项目建设实体中兼职或挂名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九、提供全程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开通网上举报和电话自动答录系统,全天候受理大项目建设方面的举报事宜;开通项目投资的绿色通道,随时随地受理项目投资方面的举报投诉,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开通服务大项目建设快捷通道,选派干警积极与项目投资办公室对接,提供法律援助,做到一般问题当天答复,需要查办的优先受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我区在政法系统扎实开展了“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保障
(一)层层动员,全面部署。为了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上和政法各部门及时成立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分层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全区政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政法委这一决策部署上来,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意见》,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提升‘两率一度’,强化信念教育、促进队伍建设”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以解决政法干警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公正廉洁执法中存在问题为重点,坚持人人参与活动和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全力组织开展六项规定活动,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确保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联点包抓,加强督导。为了督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内容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建立区委政法委领导和内设部门联系包抓区级政法部门制度,区政法部门也推行了领导联点工作。联点领导和联络干部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了解掌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及时指导总结经验,促进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按照“人人要参与、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要求,我区把教育培训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一是举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心得体会交流、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一场庆祝建党周年演唱会、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观看一次红色经典影片、瞻仰一次历史纪念馆活动”,全区政法干警撰写体会文章630余篇,观看红色经典电影12场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9次,举行文艺演出5场次,受教育2524人次。通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回顾党的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政法干警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群众观念教育。采取创建“文明窗口”、实施“阳光执法”等措施,教育引导政法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自觉将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主题为“感受发展好局面、树立执政为民新理念”的亲民活动,干(部)警深入村、社区、企业,亲身感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的工作热情、工作状态,强化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工作创新能力。三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组织政法干警观看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光碟和《第一书记》、《潘作良》、《梁雨润》等电影,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树标杆、立榜样,激发广大干(部)警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四是全面实施岗位培训。政法部门立足系统职能,结合岗位特点,采取办案讲评、出庭跟踪考评、庭审观摩、演讲比赛、专题辅导、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强化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了政法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区委政法委组织综治维稳中心主任和综治、维稳、反专干专题培训,实施防范处置非法聚集活动实兵实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区政法系统开展岗位业务练兵13次,岗位培训1368人次。
(二)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在政法部门深入开展“三承诺”活动,围绕执法办案、便民利民和纪律作风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工作职能,提出具体承诺事项,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广大党员干警立足岗位特点,做出具体承诺,设立党员承诺公开栏,印制《党员干部承诺手册》,岗位和承诺相结合、职责同践诺相统一,普遍做到了有承诺、有践诺、有监督。《政法》以“区检察院开门定诺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题,介绍了区检察院推行公开承诺制度的经验。
(三)强化为民服务措施。在开展“法官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法律服务基层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开门评警”、“百名律师下乡村,促进矛盾大化解”等活动的基础上,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三进一保”(即:法官进村组、检察官进社区、律师进企业,公安干警保平安)活动,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现场提供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活动中,共化解各类矛盾103件,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制定便民利民措施5类18条。区法院从细微处入手,提供诉讼宣传手册、法律文书样本,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公示法庭干警去向,开展流动法庭进农户等,为群众打官司提供便利;公安分局出台一系列便民救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搞好结合,促进工作,充分展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我们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全区开展的“创先争优”和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等活动相结合,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维护稳定,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政法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以政法工作实绩检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实现了“双赢互促”的良好效果。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独具特色、树立品牌”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在全区城乡强力推行治安技防建设,城区技防覆盖率达到80%,川道农村视频监控全面落实,点线面相结合,人物技相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社会治安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坚持“变被动保稳定为主动创稳定”的理念,先后妥善化解因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涉稳问题26件,及时解决可能引发群访、的重大突出问题18件,对90个重大事项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防和规避不稳定隐患50余个,尤其在上半年的维稳特殊时期,建立预防处置非法聚集活动应急机制,启动区、镇街两级应急队伍,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认真开展执法公开、创佳评差、案件评查剖析、办案分险评估、及执行积案集中清理等活动,从源头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了政法队伍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整体水平。在政法队伍建设方面,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干警”、“执法示范单位”、“执行无积案法院”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政法系统的先进典型。
20__年工作总结及20__年工作设想
20__年,市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平安__*”建设大局,抓住开展流动人口落脚点治安管控攻坚战的有利时机,全面清理排摸登记流动人口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与善待百姓相结合、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一、领导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各辖(市)区均已建立了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到20__年底,全市已有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办公室182个,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小组838个,有专职协管员938名、兼职协管员1470名。同时,各级政府相继制订了保障流动人口管理经费的具体政策,解决管理经费不足问题。武进区委、区政府专门下发文件,由区财政按照暂住人口登记数每人10元安排专项经费;由各镇、开发区按不低于区财政拨款数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暂管工作,落实了全区暂住人口管理经费。天宁、钟楼、新北、戚墅堰区财政部门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保证了全市396名暂住人口协管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二、服务措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各职能部门按照“共聚一地、共建家园、共保平安、共创繁荣”的指导思想,将流动人口保护服务工作放到首要位置来抓,对外来人口就业、子女入学等,与本市居民实行同等待遇。公安机关更新执法观念,改进执法方式,进一步简化了对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的管理手续,对外来人员坚持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管理,不搞大规模清查、不搞普遍式查房。社区民警以入户调查、安全检查、发放宣传手册等为手段,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市公安局还对部分暂住人口协管员上路检查办理暂住证,侵犯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进行了查处。劳动保障部门取消了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的行政审批和职业工种限制,实行了城乡劳动者凭技能自主择业、竞争上岗制度;开展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外来妇女实行了与本市妇女“同管理、同服务、同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措施。教育部门大力推进“蓝天计划”,在全市改建兴建了7所公办蓝天学校,审批了12所流动儿童简易学校。
三、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大。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哪里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以整治促管理。1至3月份,开展了以打击黄赌毒为重点的“清风行动”。3月份至年底,又集中开展了以出租房屋、中小旅馆、工地工棚、集贸市场等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治安管控攻坚战,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上取得了重点突破。全市共登记房屋出租户65533户,登记暂住人口732362人,安装旅馆信息系统1017家。依法落实了房屋出租户的治安责任,全市房屋出租户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到了100。在重点整治的基础上,各级公安机关结合社区警务战略,进一步落实了长效管理措施;全面推行公寓式、集中式管理,20__年,天宁青龙新市民公寓投入使用,武进江村正在建设更大规模的公寓,目前全市已经建 立各种类型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30多个,入住外来人员1.5万人。
随着我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市流动人口总量继续攀升,20__年全市外来人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公安机关统计的外来人口已达到了95.8万人,比20__年增加了16.2万人,增幅达20.3。从形势发展情况来看,预计20__年全市外来人口的总量将突破100万,达到105万左右。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全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遇到了更多的挑战,面临了更大的压力。20__年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坚持热情服务与依法管理相结合,坚持善待弱势群体与保护公众合法权益相结合,着眼于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致力于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致力于推进管理工作法治化、社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以弘扬“三创”精神为动力,以服务为基础,以引导合理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以严格执法管理为关键,进一步强化管理与服务措施,努力开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服务措施,在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上有新发展
外来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对扩大消费市场、活跃城乡经济、调整劳动力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加速城市基本建设,促进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支持常州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建设常州的“新市民”。各职能管理部门将切实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部署,着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大力推行市民化、亲情化管理与服务,增强进城就业农民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共居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的和谐氛围。
一是切实提高进城就业农民的生存、生活质量。完善户籍管理制度配套改革政策,为农民进城落户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力推广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双集中”模式,切实改善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条件。继续推行“蓝天计划”,认真落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切实强化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享受国家规定的免费计生服务。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最近,市公安局在深化《创优经济发展软环境四十条措施》中已作出了承诺,公安机关除向暂住人口收取暂住证工本费(每证1元)外,取消其他一切收费。
二是切实提高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能力。紧密结合建立“大调解”机制,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推行法律进社区,完善法律援助和维权岗制度,建立沟通交流制度,[!]积极预防、公正调处涉及进城农民的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是切实提高进城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的能力。深入实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提高进城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中党团员的教育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将在这类人员聚居地和单位建立临时党团组织。积极吸收进城就业农民加入工青妇和社区管理组织,使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二、强化重点攻坚,在流动人口落脚点管控上有新面貌
流动人口落脚点管控,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暂住人口选择的暂住处所看,租赁房屋居住是主要形式,全市有47.9的暂住人口居住在出租房屋内。20__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出租房屋已达7.97万户,租住人员达45.9万人。一些出租房屋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特别是流窜犯、逃犯藏身的重点场所,成为不法分子实施杀人、、抢劫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窝点。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租赁房屋居住的外来人员大都是吃、住在一起,屋内煤炉、液化气随处乱牛嚼医拥缦呦窒笃毡椋踩鹿室冀隙啵云桨步ㄉ韫钩闪搜现赝病8菔∽壑伟臁⑹蔡⒚裾⒔ㄉ杼⒌厮熬帧⒐ど绦姓芾砭值耐ㄖ瘢?月21日,市公安局已部署在全市集中开展出租房屋管控会战,着力解决非法出租、非法从事中介经营、租住人员情况不明、藏污纳垢等问题,严厉查处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通过会战,将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年内农村地区出租房屋登记率达100%,城市和县城镇出租房屋登记率达90%,租住人员登记率达到95以上。为了切实提高暂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的登记率,市公安局还实行了登记办证计件奖励办法,对办理暂住人口登记、采集录入信息并新发暂住证的,按每证1元奖励;对新登记房屋出租户并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的,每登记一户奖励5元。二是一些违法违规、藏污纳垢的出租房屋得到依法整治和查处,房屋出租户和外来人口集中、治安状况复杂的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整治,治安状况明显改观,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三是出租房主、房屋租赁中介机构业主的治安责任明晰,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治安管理的规定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纳入登记的出租房屋的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达100%。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机制基本建立,集中居住管理模式得到普遍推广,外来人口协管员队伍稳定,综合治理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发现、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明显提高,绝不让涉及出租房屋的问题成风成片,绝不让出租房屋中发生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和事故。五是通过会战,发现抓获一批在逃犯罪嫌疑人和流窜犯罪、职业犯罪分子,摧毁一批犯罪团伙及地域性帮派,破获一批案件。
三、强化执法工作,在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管理秩序上有新作为
过去,我们总把外来人口当成影响社会治安的消极因素,把他们作为防范管理的重点,实际上,外来人员中违法犯罪的多是些居无定所、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员。因此,各职能管理部门将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内涵,严格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通过实施有效服务,实现依法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统一;正确处理查处违法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实现打击与保护相统一。坚持不等不靠不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严肃管理秩序。年内,将扎实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混迹于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加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研判,结 合“十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以情报信息为主导,始终保持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职业犯罪、流窜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等危害严重的犯罪活动,深化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保证治安大局稳定。
二是推进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暂住人口登记发证、治安信息员建设等各项基础工作,严密重点场所、部位的治安检查。
三是大力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深入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各类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引导和规范自发形成的零工市场。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理力度,依法严惩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
四是深入探索妥善处理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有效途径。认真总结救助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改进救助服务,巩固和完善“禁讨区”制度,特别是落实流浪儿童、精神病人等特殊对象的保护性救助,切实做到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与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有机统一。
五是积极实施“预防拐卖女童和青年妇女项目”。维护流动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各只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劳动、工会等部门将加强对流入我市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教育部门将挖掘潜力,保障外来女童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公安部门将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和威逼利诱外来妇女从事陪侍的不法行为,为广大农村妇女外出打工创造宽松的环境;司法部门将加强对外来妇女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她们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强化组织领导,在解决制约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障碍上有新突破
系统总结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验教训,深入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从现实与长远结合上,从整体与局部结合上,深入研究,创新思路,努力破解制约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
一是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流动人口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规划,在解决管理力量严重不足、部门协作配合不紧、经费缺乏基本保障等实际问题上下功夫,逐步建立适应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需要的组织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队伍建设现状
*县法院建于1955年4月,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县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及物质装备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现有在编干警66人,由维、汉、回、哈四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35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53.03%,汉族27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40.91%,回族3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4.09%,哈萨克族1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1.5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4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96.97%;党员44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66.67%;干警中副处级干部2人,正副科级22人,具有审判员以上职称40人,院机关设有行政办公室、政工科、研究室、监察室、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刑事庭、监督庭、执行局、法警大队十二个庭室,下辖火车站、鲁克沁两个中心人民法庭。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成为*县法院工作中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觉服务的意识。
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县是农业大县,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农村,农村人口占的比例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事实证明,没有广大农村乡镇的全面发展,*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县委根据*县实际,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方针,抓住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加强村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建立多种模式,分类指导,推进三产联动,实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及城镇化“三化”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大融合、大发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县法院立足*县工作实际,从区情、县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昂的工作热情、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目前,*县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县乡镇按计划分步实施,扎实有序铺开,发展势头良好。自治区已将*县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将连木沁镇列为试点乡镇,将连木沁巴扎村列为试点村,同时*县确定鲁克沁镇、吐峪沟乡、迪坎乡为全县试点乡镇,另外还确定了3个示范村,20个建设村。县法院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搞好各项审判工作,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并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依法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是前提和基础。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是人民法院的首要任务。县法院必须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重点打击以及其他坑农害农,制售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劣质生产资料和农机具,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犯罪,保障农村群众安居乐业。运用刑法武器,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投毒、故意伤害等刑事犯罪,做到从重从快,切实增强农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切实加强诉讼指导,确保农民群众正确行使权力。针对*县农民群众文化程度、法律意识的现实情况和土地、邻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农副产品购销等案件的多发性,不断加强和改进诉讼指导、举证规则和诉讼风险提示及法律释明工作,通过网上立案、巡回法庭等方式及时受理农牧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耐心向当事人讲解有关的诉讼常识,告知其法定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提示其诉讼可能存在风险。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农村当事人讲理释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理解法律,对待纠纷。大力加强诉讼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能调解的尽量调解,尽量以调解的方式结案,认真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目标要求,把握好涉农案件当事人利益的均衡点,提高调解水平。乡镇基层法庭要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大力推行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等便民服务措施,把庭开到田间地头,邀请村干部或基层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就地化解矛盾,努力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宣传等项工作,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力争使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定纷止争,维护*县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谐。
(三)妥善快速审理好涉农案件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有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涉农诉讼纠纷针对审判效率也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具有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等因素的案件,如每年3-5月间,*县各乡镇农村出现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不断,当事人到*县法院后,因时值春耕季节,应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尽量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诉讼时间,使农村当事人尽快从诉讼纷争中解脱出来,确保农时,不误生产。另外,每年不少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案时有发生,一到年终,农民工拿不上钱,到*县法院诉讼的也比较多,法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给予高度重视,优先办理,快审快结,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地拿到工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而活跃在城乡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则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文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生力军。努力加速“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进程。向农民工广泛宣传,普及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广大的农村,通过加大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解决,教会他们如何依法维权,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才有可能成功地维权,讨回自己的工资,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方便群众诉讼依法维权。司法为民是*县法院的工作宗旨。把司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广大农村,是人民法院、人民法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司法为民方面,一是要方便农村群众诉讼,从立案、缴费、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和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困难农牧民,依法予以减、缓、免交诉讼费,确保当事人能够打得起官司;切实保证当事人法定的各项诉讼权利,确保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能够打得赢官司,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为农民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推行小额诉讼速裁制度,大胆改革民事审判方式,继续加强速裁法庭工作,实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涉农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简化办案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审判效率,方便群众诉讼,减少当事人讼累。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针对*县辖区面积大、边远乡镇农民诉讼不方便的特点,因地制宜,坚持巡回审判制度,每年制定巡回办案计划,每月选取土地承包合同、赡养、抚养、相邻关系等农村群众十分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2-3件,排期开庭到乡镇、村委会,巡回办案,就地审理调解宣判,以案说法,对农牧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为农忙或边远村队来往不便的农村群众打官司提供便利条件,让农牧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实惠。
一、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收服务体系的特点
通过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税务服务体系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他们的税收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与完善,公民纳税意识较高,征纳双方基本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其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理念新。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纳税服务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萌芽。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东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政府管理改革的年代。欧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掀起了“管理主义”(Management)或“新公共管理”(NPM:NewPublicManagement)模式的政府改革热潮。“新公共管理”的特征是政府管理中引进商业管理技术和市场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官僚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由此带来的是税务管理,从“打击制约型”管理模式向“服务型”管理模式转变,纳税服务逐步建立,并成为税务工作的主流和重要内容。
二是服务意识强。在西方经济学界,许多税收专家极力主张税务机关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他们主张:帮助纳税人解决纳税技术上的问题,以便纳税人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对纳税人提供生产经营方面的有益信息,以便提高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对纳税人提供税法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教育,以便纳税人更好地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涉税问题,提高遵从税收法律制度自觉性。他们的这些主张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如,美国实施了“为纳税人服务为治税宗旨”的管理策略,并将“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写进新的使命宣言,在税法内容中,维护纳税人权益的条款达70余条。
三是服务机制全。建立一套完善的为纳税人服务体系早已成为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收征管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一。如,加拿大拥有以全方位服务为基础的自核自缴制度,为纳税人顺利、正确地申报纳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特点:一是拥有较为完善的为纳税人日常服务体系;二是拥有较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三是拥有较为完善的税务司法服务体系。新加坡则建立了“信息推动”型的纳税服务体系,税务机关建立了“国内税收综合系统”、“电子申报系统”、“机构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四个面向纳税人的综合服务电子信息系统,需要服务的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系统随时与税务人员见面,随时得到税务系统的咨询回复。
四是服务手段强。美国税务机关把向纳税人公布的信息划为共性信息和个性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电子网络、刊物等广告媒体对共性信息进行公告,并通过企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公布,通过电话查询、书面查询、柜台查询等方式向纳税人提供个。英国通过“税收志愿者行动”,组织有关人员登门为老年纳税人服务,为纳税人免费提供纳税咨询,保障了纳税人能够及时享受到政策服务。法国强化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沟通,专门设立录音电话,24小时为纳税人解答问题,并专门设立了税收咨询因特网站和电子信箱,在48小时内对纳税人的来信给予答复。
五是服务层次高。以美国为例,一是设立专门的税收服务部门。早在1973年,美国联邦税务当局就将为纳税人服务列为自身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并赋予和征收、检查等部门同等的地位,具体负责对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工作。二是税收服务得到了政府、立法机构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些新技术和创新计划不断被运用到为纳税人服务工作中,为推动该项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推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税收服务计划。服务计划主要包括:发行出版物、电视宣传、税务教育、电话服务,以及其他方法。四是服务经费得到保障。每年有10%-15%的税务经费专用于为纳税人服务。
二、当前我国税收服务体系的现状
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国现行税收服务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并能准确地把握和定位,对建立和完善现行税收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积极指导作用。
一是服务理念明显滞后。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收服务理念相比,我国的税收服务理念形成时间较晚,真正意义上“为纳税人服务”理念的提出,始于1993年的全国税制改革会议,确立于1996年的全国征管改革会议。2001年新的《征管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为纳税人服务纳入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之内,明确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解决了征纳双方地位不对等的问题,为深化税收服务奠定了法律基础。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38号),对纳税服务进行再规范,丰富和发展了税收服务理念和服务理论。
二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我国传统的“税务机关是管理者,纳税人是被管理者”的观念还存在于税务人员潜意识中,“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没有形成。目前,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服务更多地从方便税务机关管理的角度出发,没有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要。如税务机构的收缩,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偏远地区纳税人开票难、办税难、多头跑、多跑路。同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如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税务机关宣传不及时、纳税人因税收政策不了解而被处罚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服务机制不尽完善。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以自我为中心,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服务措施,出台了有关税务服务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全国依然没有形成统
一、完备的税收服务体系,还没有从立法的高度加以确认。同时税务机关还缺少统一规范的税收服务考核评估机制,侧重于对税收计划、征管和队伍建设的考核。此外社会各界和纳税人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也不完善,还不能全面、客观的衡量税收服务工作。
四是服务手段需要改进。客观地讲,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一些高科技的技术与手段在税务部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区域性、局限性强,手段与效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计算机联网、金税三期工程仅停留到国税系统的条条之上,兼容性差,就是与地税部门都不能对接。同时,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适应税收工作的需要,为纳税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办法不多。
五是服务档次有待提升。主要滞留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优美环境”等较浅层次上;好多的规章制度,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停在口号上,没有很好地落实到税务人员的自觉行动之中。甚至在个别地方,依然存在“脸难看、事难办、话难说、门难进”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税收服务体系的构想
借鉴和吸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收服务的做法,结合我国税收服务的现状,我们认为要在我国建立一个以纳税人为中心,全面、系统、开放式的税务服务体系,切实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当前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我国新时期税收服务体系。
一要更新服务理念,明确服务职责。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体系,形成平等互信的征纳关系,真正把纳税人当作“顾客”、“上帝”来对待,做到“服务至上”。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服务职责与责任,加强服务质量考核、述评,促进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当前,要在国家、省、市、县成立专门的为纳税人服务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责。要全面推广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一个日常咨询的交流平台。要办好“税务网站”,接受纳税人网上咨询、举报和投诉,免费向纳税人发送电子税收资讯,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税收法律政策服务。
二要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本领。人是决定因素。有了好的服务观念,还需要税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本领。当前,要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实行绩效管理,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激励税务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业务技能,与税务部门的科技发展形势相适应。要针对当前税务系统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加大税务人员培训力度,更新知识结构,同时要吸纳“新鲜血液”,招收专业人才强化税务队伍建设。
三要简化办税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要进一步优化税务部门内部的工作流程,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要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按照“办税事项在前台集中,服务在外部延伸,业务在内部流转,质量在后台监控”要求,把税收服务事项拓展到所有纳税人、所有税种、所有涉税事项,实现防伪税控开票系统、认证系统、交叉稽核系统、协查系统、申报纳税系统和发票、会计、统计、纳税评估系统等6个系统的工作联系和信息共享,真正让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享受“一窗式”服务。新晨
四是推行多元申报,降低纳税成本。按照税务、银行、国库、纳税人“四位一体”的要求,加强与银行、国库、电信、邮政等部门的联系,确保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系统全面推行到位。通过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方式缴入国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中征收,解决制约税收征管改革的瓶颈问题。要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电子网络和社会中介部门的作用,做到一切为了服务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
重点工程:写入世界银行白皮书的“油小线”预防工作模式
2008年油榨街至小碧城市道路建设开工,这是贵阳市首个世界银行贷款交通项目。为确保该项目建成名副其实的经济路、优质路、廉政路,使贵阳市得到更多世行资金的支持,南明区院积极开展预防工作。项目完工后,他们开创的工作模式,被世界银行官员司凯强认为是世行在华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工作的典范。这一模式在世行贷款建设的其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写入世行白皮书。
在“油小线”工程项目启动前,区院挂牌成立了“南明区驻油小线工程建设指挥部预防违纪违法职务犯罪工作室”,入驻人员不仅有检察和纪检干部,也邀请了工程建设的项目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理的专家参与,使工作室由传统的某一机关单一预防模式变成检察院牵头,纪委、项目主管单位、技术监理专家等共同参与,互相联动,综合监督的模式。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入,在法纪监督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监督的科技化、专业化和技术化含量,提高预防监督的准确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招投标活动中,工作室在帮助业主单位制定招投标相关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参与招投标全过程监控,严把资格预审关、招标文件关、开标评标关、择优决标关、廉政监督关,努力实现监督实效和为招投标活动提供法律服务。在土建招标活动中,通过常规的“行贿档案查询”未发现投标报名单位有违法行为记录后,工作室预防干警不是将监督草率收场,而是向安全监督、建筑管理等方面延伸查询。在延伸查询中发现,参加投标的某单位在贵阳市贵金线道路工程B标发生两名工人死亡并瞒报事故、擅自改变事故现场、违规处理尸体的情况。在获取安监部门的认责处罚文件后,工作室立即将此情况向指挥部发函通报,建议取消上述单位的投标资格并获采纳。
工作室注重在监督中做到细致入微,为工程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当好参谋,提好建议。在参加涉及贵钢北大楼部分拆除与加固工程施工单位的招商谈判时,工作室预防干警在技术监理专家的帮助下,发现参与谈判的乙方单位可能没有穷尽,而且252万元人民币的报价缺乏市场可比价格作参考,立即向负责拆迁的业主方提出质疑,并建议业主方向贵州省建设厅查询落实省内有无其他具有同等资质的公司,得到业主方采纳并现场查询得知省内还有一家康鑫公司具备相应资质。业主方与康鑫公司联系后,工作室预防干警参与了第二次谈判,最终康鑫公司以合同价86万人民币包干此项拆除与加固工程,节约工程建设资金166万元。
重点行业:“两长论坛”助推国企健康发展
“把服务国企的措施在会前交给国企老总们熟悉并在会上讨论,这种开门纳谏,就是要接好‘地气’,最大限度地取得企业的认知和认可,使服务措施更符合企业实际,在会后得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乌当区院检察长杨宏兵一语道破了“两长论坛”的初衷。
今年年初,贵阳市乌当区院举办了一次特别的“两长论坛”。该院检察长与辖区内30多名国有骨干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同聚一堂,围绕该院制定的《乌当区检察院服务辖区内国有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讨论。
此前,检察长杨宏兵带领部门负责人,深入国企调研,探讨检察机关服务国企的途径和方法,制定了《乌当区检察院服务辖区内国有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承诺检察机关服务国企坚持“四个优先”原则:
优先受理原则。对国有企业符合受理条件的举报、控告、申诉的案件和对不服民事行政案件处理而申请监督的案件将优先受理、优先查处原则。对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索贿、徇私、徇情枉法等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将优先查处、优先监督原则。对公安机关管辖的涉及国有企业的商业贿赂、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案件将优先监督、优先预防原则。对辖区内国有企业优先进行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工作,优先给企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此外,还明确了查办国企职务犯罪工作中的“三个不轻易”规定,不轻易传唤、拘留国企法人代表,不轻易冻结国企账户和资金,不轻易曝光国企案件。还建立了“正名”制度,对国企干部职务犯罪的举报,经调查不实的,要通过召开通报会、见面会等形式,让群众明白,还被举报人清白。
为了提高《意见》的科学性和知晓度,该院在“两长论坛”召开前便把《意见》送达给每位国企负责人手中,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熟悉和理解检察机关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措施,然后在论坛上面对面地向国企负责人征求意见。
与会的国企负责人对《意见》中打击犯罪者、保护无辜者、挽救失误者等服务理念和服务措施给予了肯定。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杨说:“检察机关服务国企工作具体,出台的措施十分给力。拿着征求意见稿,企业就像吃了定心丸。”在吸收企业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乌当区检察院服务辖区内国有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出台并现场送到参会企业家手中。
今年6月28日,贵阳市“两长”论坛顺利召开,来自中天城投集团公司、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等44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与贵阳市院及基层院的检察长,围绕国企预防工作,进行研讨和交流。
“今天市院出台的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主要是从服务企业发展、维护企业正常经营、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作出的规定,旨在从打击、保护、监督、预防的角度,着眼创新、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检察机关走进企业提供服务以及企业走进检察机关寻求帮助架起便捷的桥梁……”贵阳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雪梅开门见山地说道。
贵阳市公共住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强仕超说:“目前我公司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等50余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是市里在建项目最多、投资额最大的公司之一。在廉政建设上,公司党委针对点多面广的实际,采取排查廉洁风险点、实施廉政保证金、全员廉洁从业制、与服务对象签订廉洁责任书等措施,廉政效果十分明显,希望检察机关能够找准为企业服务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地服务企业。”
重点领域:预防涉农惠民职务犯罪,毕节预防在行动
近年来,毕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结合当地办案情况,以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出发点,对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做细、做实、做深专题预防工作。
2010年1月至7月,毕节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30余名村干部职务犯罪线索进行立案侦查,“十擒十准、百发百中”,引起毕节市院预防局的高度关注。全市预防部门迅速按照侦防一体化的要求开展预防调查,认真总结涉农职务犯罪特点,分析发案原因,形成毕节市院《关于我区农村“两委”人员贪污犯罪情况暨检察机关开展打击和预防的请示》,得到时任地委书记秦如培的重要批示:“举一反三,查找漏洞,坚决防止类似情况发生,取信于民,对触犯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依法处理,情节较轻的要严格教育。”此后,毕节市预防部门迅速将预防工作向全市乡村铺开。
以身边事教育干部,警醒农村两委人员。在发案村召开“两委”人员及村民小组长会议,通报检察机关查办村干部犯罪案件情况,以案释法,用本乡村发生的农村“两委”人员贪污犯罪案件作为教材开展警示教育;在发案乡(镇)召集辖区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召开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督促村务公开,引导群众举报。收集近三年来下拨给发案村的各种扶贫、救灾、救济款物发放花名册,张贴公示在村、组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让村民查看和核对自己应得款物,并公布举报电话,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报热情。
进村入户走访座谈,促进村民对检察预防的认同。预防部门会同反贪、反渎部门及时深入发案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回应村民对村务公开的强烈呼声和对检察机关介入的强烈期望,促进预防对检察预防的认同。
逐乡逐镇推进,注重教育效果。全市预防部门统筹谋划,采取一乡(镇)一大会、逐乡逐镇推进的方式,对各乡镇机关干部、七站八所负责人、村“两委”人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宣传警示教育活动。
检务公告牌下乡进村,延伸预防触角。警示教育大会开到哪里,检务公告牌就挂到哪里。以群众读得懂看得明的语言,逐乡逐村向群众公开检察机关的职能、受案范围及举报电话、检察长的照片和联系方式,悬挂到全区250个乡(镇、办事处)及3738个村。
一、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由过去的科与科各自独立的分散式办公变为多科集中的敝开式服务。
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年1月,**区水清沟街道办事处放弃了办公条件比较优越的楼房,将原来对外出租的一处临街商业网点收回,投资40万元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今年上半年,兴隆路、洛阳路、阜新路、嘉兴路街道办事处也先后成立了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办事处所有与群众打交道的部门全部集中办公。分设来访接待、社区治安、驾协登记、社区服务、绿化规划、计生管理、“三生”服务、优抚优属、失业金领取、劳动政策咨询、家政服务、法律服务、求助电话、个体税收等20个社区行政事务服务窗口。凡属办事处行政范围的事情,只要进这一个门,都可以集中得到办理。
二、实行“首问负责制”,开展导引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由过去的你求我办为我为你主动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方便广大居民群众,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凡是第一个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办理事务的工作人员,都是第一责任人,要对来办理的事项负全责,属于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一门式”办结;超出自己责任范围的要热情接待,填写登记表,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限期予以答复,决不允许推诿,更不允许说“不”。同时,办事处领导带头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并分别承包居(家)委会,每周至少去一次,至少解决一个问题。在办事处入门处设立导引窗口,外来办事人员入门后由专人负责引导,进一步方便群众,工作人员因事外出时,外来办事人员可以填写预约服务卡,过后由责任人专题联系办理,减少群众麻烦,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由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三、设立“公开栏”,推行“公示制”,开展“两评”活动,由过去对工作人员封闭的内部管理变为开放式的群众监督。
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对办事处日常行政事务以及政务公开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公开。从书记、主任到工作人员照片全部上墙,所有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对为民服务工作的内容、程序、形式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同时,制作了社区工作指南,将下岗职工再就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理、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上墙,并将街居工作各项业务、便民服务措施、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内容输入电脑,设立电脑查询,方便了单位和居民群众对政策规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两评”制度,即民评官、机关内部互评,定期评选出最佳服务科室和最佳服务窗口,并与科室、个人与奖惩挂钩。同时,办事处设立了“社区群众来访接待日”,由党委成员轮流接访,及时受理、处理群众对中心工作的反映,使中心的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各办事处自实行“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触动了机关人员的思想,促进了观念的转变。过去有的机关人员坐在封闭的办公室里,总觉得自己大小是个“官”,高人一等,说话办事喜欢拿点调子、摆点架子。自实行“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以来,打掉了机关与群众的“心墙”,群众可以与机关人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接受服务。原来八小时的坐班工作制,已被预约服务、全过程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所取代。这种变化促使机关人员必须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转变观念,自我加压,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门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
二是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了机关行政效率。过去,居民群众有了问题,往往不知找哪些部门办理,不知找谁反映,不知走哪些程序、办哪些手续。一些群众埋怨,一件小事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没有将该办的事办好。实行“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后,居民群众有困难,只要走进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就有人热情接待,办事程序清楚明了,进“一个门”就可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水清沟街道办事处自成立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以来,已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98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线115人,解决群众来访反映问题68件,为流动人口办证2100多件,及时地为有关单位和居民办理了大量事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群众普遍反映,现在办事简单了、快了,机关人员与我们贴心了。
三是加强了群众对机关工作的监督,调动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居民群众利益的自觉性。同时,集中办公后也加强了机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强化了机关内部的相互监督。广大居民在接受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更加关心办事处的建设,民主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各办事处还举办了“我为办事处建设进一言”的活动,群众踊跃投稿,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30多条,促进了各办事处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通过开展“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从而赢得广大居民群众的支持,推动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党和国家各级机关的干部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威信,直接关系着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因此,要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首先必须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办事处在机关工作人员中积极开展了以抓教育、抓制度、抓班子,树公仆形象为内容的“三抓一树”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班子带动,进一步树立了敬业奉献、爱岗务实的作风,使“敞开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工作得以扎扎实实地开展。
XX县委、县政府以全市“2.29”大会为契机,把优化环境提到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并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和抢抓新机遇、再造新优势的重要手段。把2004年确定为“优化环境暨项目建设年”,做到高起点谋划、深层次挖掘、全方位运作,举全县之力抓环境,聚全县之财引项目,集全县之智谋发展,全面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新优势。 一、创优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打造“服务型XX”,让投资者“动心”。坚持以“高效、快捷、优质”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创建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突出抓好“四个到位”:一是减量到位。对现有审批和收费项目,凡上级明令取消的一律取消;对现有的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凡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同时,对已经取消的审批项目和收费事项,进行公开宣布。对明取消暗保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追究部门领导的责任。二是提速到位。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凡属县内审批权限的审批事项,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没有特殊情况而超过承诺时限的,由部门领导全权负责。三是政策到位。在认真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上,用足、用活、用好所有政策,把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条文应用尽用。同时,把上级政策定兴化、把外地经验本地化,切实让政策合理地为定兴的发展服好务。四是“进厅”到位。充分发挥项目审批大厅的职能和作用,确保审批大厅的高效有序运转。全县18个涉及项目审批和收费的职能部门,均抽调得力人员入驻审批大厅办公,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不进厅或延缓进厅,县党政领导不定期到审批大厅现场办公,“进一个门办好、交费一次办成、在承诺日办结”,彻底清除厅外审批的囿权行为,切实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二、创优便捷舒适的基础环境,打造“和谐XX”,让投资者“舒心”。县委、县政府把基础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和县乡级公路、电网改造和通讯设施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打好基础环境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争创城市环境新优势,真正把定兴建成投资兴业、安心创业、安居乐业的家园,使外来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一是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外吸引力。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省“十项民心工程”、切实抓好44件实事的实施意见》,精心谋划、启动和实施总投资4.6亿多元的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7亿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主要包括:新兴街、兴华西路的拆迁改造;城区电网低压改造;天燃气利用工程;县乡公路大修改造;城区通讯设施建设;工业园区路网建设;南环路及铁路桥建设和城乡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二是切实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创建文明生态县城为主线,把环境的综合整治作为工作重点,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行政区、文体活动区、商住区、工业区、商贸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活区、学校、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设施,努力把定兴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县城,让投资者和经营者在安全、稳定、和谐、优雅的环境中放胆、放手、放心地干事创业,使之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创业安心。
三、创优文明守信的诚信环境,打造“诚信定兴”,让投资者“放心”。认真按照“树、讲、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和讲文明、讲诚信的良好人文环境,严厉打击不诚信、不文明行为,全面树立诚信守诺的定兴形象。一是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始终坚持信誉是立县之本,牢固树立信用意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投资者在定兴投资兴业建项目所能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规定,努力做到重合同、讲信誉、言必行、行必信,以制度取信于企、取信于民。二是狠抓全民诚信教育。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深化“诚信XX”教育活动,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在民营企业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办诚信之企、做诚信之人、讲诚信之言、兴诚信之举”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切实抓好综合治理。1、治理企业周边环境。明确专门警力,及时处理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案件,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哄抢、强买强卖等行为。大力解决好项目施工的“进场难”问题,确保企业按期入场。2、抓好市场秩序整顿。进一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工作力度,落实好举报奖励制度,重点查处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坚决查处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典型案件。
四、创优公正严明的执法环境,打造“法制xx”,让投资者“安心”。认真坚持公开、公平、规范的原则,理顺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公正文明执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重点抓好四点:一是落实服务举措。继续组织开展好行风建设,进一步深化“服务承诺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狠抓承诺践诺,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岗位培训和素质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执法人员的上岗资格、执法程序、执法依据、执法范围和执法权利,努力提高执法执纪队伍素质。对违规执法执纪的,坚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坚决清除出执法队伍。三是加大监督力度。纪检监察部门、县优化办、县优化环境投诉中心把执法执纪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监督内容,严格落实“一次查实下岗”制和“一票否决”制。不断完善监督手段,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对企业和群众举报的违纪行为,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做到谁断企业发展之路,就断谁的官路;谁敲企业竹杠,就敲谁的饭碗。四是从严治警、公正执法。严格执行“五条禁令”,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建设过硬的政法队伍。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两错追究制”,促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大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进一步搞好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外地客商的合法利益。
五、创优与时俱进的思想环境,打造“开明定兴”,让投资者“倾心”。始终牢固树立“优化环境、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和争先晋位的切入点,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努力做到“多换思想少换人”。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静下心”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以强化学习为先导,在全县大力倡导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真正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认真学习市委王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近几年来优化环境大会的精神实质。在学习中不断剖析反省自身,查找缺陷不足,准确定位思考,谋划发展方略。二是“走下去”广泛调研。不断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走访,从群众创造中汲取营养,充实头脑。同时,把基层优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真实准确、客观详实的反映出来,并以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加以解决。三是“坐下来”展开讨论。紧紧围绕全市“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大会”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广泛开展大讨论,重点查摆思想不解放的表现和危害,找出差距不足,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改进措施,谋求更快发展。四是“走出去”增长见识。积极组织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加强横向比较。同时,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找准差距不足,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拓宽视野,更“心”换“脑”、创新思路,力求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