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险识别机制

风险识别机制

时间:2023-06-12 14:4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识别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风险识别机制

第1篇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大企业整体规模大、员工人数众多、营业收入巨大;大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往往也比较复杂,拥有大量母子公司以及分公司;税收征收事项比较复杂,大企业每年带来税收贡献的同时,对大企业进行征税也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于跨国家、跨区域、多产业链条、宽领域的大型企业,适用的税率、税收征管的对象等方面都是一个难题;企业本身有一定的税收风险管理意识,因为大企业的税收数量庞大,大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会关注税务问题,对国家颁布的一些税收政策也比较敏感。首先,因大企业的税收在国家税收安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其税务风险问题已越来越引起我国税务机关的重视,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大企业的检查管理力度;其次,税务风险管理是大企业进行整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瞬息万变但又错综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大企业要想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必须进行正确有效的的风险管理,而税务问题作为直接影响到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一环,在考虑企业风险管理时不能被遗漏;再次,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本质就是更好地研究国家对于大企业的税收政策,在保障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确保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企业利润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

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完善的财务控制系统,但是却很少有相应的税务控制系统,这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企业一般就是被动接受税务机关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税务缴纳工作。我国的大企业很少能够将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上升到提升企业的战略定位、增加企业价值的高度。总体而言,大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战略性定位,公司的管理层对于税收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将其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工具;公司执行层在具体经营活动中缺乏对税务风险的考虑。税务问题涉及到大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包含投资、销售、采购、生产,这些具体的经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由公司的执行层员工负责落实,如果员工税务风险不够,最终也会带来很多问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够还体现在缺乏全面的税务风险意识上。全面的税务风险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企业如果没有按时足额地缴纳所有的税款,则会给企业带来需要补缴税款、影响声誉等一系列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包含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多缴纳了税款,导致企业不必要的现金流支出。

(二)存在组织机构设置问题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在经营的过程中展开完备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因此需要同财务风险管理一样,设置相应的组织结构进行管理,但是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部门,很少有企业设置了税务管理部门,甚至连税务管理岗位也没有。在少数设置了税务岗位的公司,对其职能定位也和税务风险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税务岗位的基本职能是进行税收的申报、发票的收集和缴纳。在具体的人员配备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的税务岗位一般是由财务岗位兼任,虽然在工作内容上涉及的点有所类似,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财务管理人员兼任税务管理人员,容易导致工作内容自己负责、自己监督的局面,从而加大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大企业没有设置专业的税务机构,使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信息的实时把握,这些都会最终导致大企业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加大。

(三)各部门与税务机关缺乏针对税务风险的有效沟通

内资占主导的一般大型企业少有或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这样就缺少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与税务机关之间针对税务风险进行沟通的组织机构保证。由于对税务风险的战略性地位的认识不够,企业在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候没有将税务风险考虑进去,缺乏对税务风险的事前控制。同时在公司级战略转变成部门级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业务部门由于缺乏对税务制度的敏感性,也没有及时将有关的税务信息沟通给税务部门,容易导致税务部门不能很好地进行事中控制。另外,大企业针对税务风险的沟通不畅还表现在企业和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信息不畅。目前,我国的整个税收制度还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税务机关会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税种以及税率做出一定的调整,但是由于目前在国内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还不存在很好的沟通机制,纳税资质认定、税务信息登记、关联关系及组织架构等涉税信息没法进行良好登记以致连企业连上述基本信息都不掌握,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就难以获得实现。这些变化不能及时传达到企业之中,就会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

(一)经营复杂性带来的税务复杂性

大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对的税务风险通常是与一些重要的战略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大企业经营范围的变更、企业的兼并重组、注销和破产等等。由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或者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战略性决策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研究国家相关的税务政策,没有将行动的税务风险作为战略部署的考虑因素,采取行动后,可能面临严重的税务问题。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的税务风险

一般而言,大企业需有较好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营过程的税务风险掌控度,但目前对于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主要受如下制约:

(1)大企业税务内控机制的配套制度不够完善,且缺乏强制性设立要求。截至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法律来指导大企业的税收风险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其他相应的规范性文件都只是指导性规定,并没有足够的强制执行度。

(2)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某些问题。一般而言,在我国大型企业有比较完备的财务机构的设置,却往往缺乏税务部门的相关设置,内部控制系统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设置,同时又由该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管,然而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有区别的,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进行事前统筹,而这是财务风险管理所不需要的,因而许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尚不具备税务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在一些内资控股的大企业中(含原铁道部企业),大量存在即使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内控部门,也只是从属于风险控制部门,缺乏独立性,并且组织混乱,有的归属内审部门,有的则是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联动,统筹不足,导致企业整体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低下。

(三)国家税务相关政策地区差异带来的税务风险

国家税务机关的很多条例都是指导性的规定,在不同的地区适用的时候,不同的地区往往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对条例做出具有地区特色的规定。这种规定就使给大企业面临一定的税务风险的可能,大企业在机构设置上往往跨国家和跨区域,对于同一个项目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因为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的不同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企业的财务或者税务部门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做出行动之后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税务问题。特别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增值税条例,不同的地区对于可以纳入成本扣除的项目都有不同的规定,大企业应该重视到这一问题。

(四)制度建设不足

大企业由于行业复杂,决定了其对于税收政策的调整、改变比较敏感。企业从意识到问题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还需要税务机关的服务,但是当前我国的税务机关还没有针对大企业税务问题的专门和特色性的服务,而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大企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一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的税务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就会给大企业埋下税务风险的隐患。同时,税务机关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服务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大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具体生产经营项目多,信息化应用程度高。而基层税务人员常常疲于应付税款的核查、催报、征缴等日常事务工作,难有余力建立纳税模型、风险指标模型,无法准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更无法及时准确反馈至企业,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纳税风险控制能力,规避风险。

四、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与应对机制设计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对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其中一个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我国税收政策的优惠性,尽可能降低企业所缴纳的税款,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再生产。但是必须意识到,利用税收优惠性的前提是企业必须符合合法性的原则。合法性的原则包括: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应将税收因素考虑其中,尊重并符合税法的规定;在具体的税务条目的处理、税务的登记、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务相关档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2)成本收益的原则。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完备的系统,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要是不考虑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个体系的构建,可能会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对税务风险体系构建的成本和收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3)及时沟通的原则。前面提到大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企业税务部门与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由于我国的大企业所属行业不同,在具体的规模、组织结构、涉税事项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尽可能实现对税务风险全过程的监控,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在涉及到税务问题上的及时沟通,以及企业税务部门和政府税务机关之间的及时沟通,以了解国家最新、最准确的税务政策信息,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提前进行综合考虑。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机制

(1)在企业上下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从以往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具体的税务执行部门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应有重视,或者没有及时了解国家税务相关政策的变化造成的。所以进行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强化全公司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从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税务风险管理,关注国家在税务政策上的变化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决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企业的管理者还必须加强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促使全公司形成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的文化和环境;另外一方面,必须强化公司每一个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因为税务风险往往来自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尤其是税务经办人员要有比较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尤其是税务经办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企业内部的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企业不发生税务风险的最直接保障,必须对员工开展定期培训,特别是在国家的税务政策发生改变时,以提高其识别、管控、规避税务风险的能力。

(2)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随着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国的大企业应依据自己的不同发展状况和税务风险管理对其影响程度,设置不同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可以设置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也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在财务部门内部下设税务风险管理机构,人员的配备也应予以保证。

(3)在大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要改变当前大企业税务部门仅局限于事后控制的局面,努力向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转变。必须依靠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将企业税务部门的管理者纳入到战略制定的员工之中,提前介入,事前管控;另一方面在公司重视建立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联动,加强互动性。它既要求大企业及时填报相应涉税信息,同时也要求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报送的信息开展核实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树型管理体系。

第2篇

风险管理审计

随着企业失败案例的增多,企业风险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很多企业都设置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逐渐启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但大多作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由内控或内审人员兼执,长远看来,由于缺少专门的责权划分,仅仅依靠内控人员或内审人员来执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程序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因此,要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作为风险审计的延伸,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更注重企业战略层的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的实现,以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为对象,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实施,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落实责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监督审计。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企业风险,特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秉着“防患于未然”态度,积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这些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冲击,达到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应对企业风险的目标。通过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

由于财务风险性质与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空积累,并非所有的财务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一些财务风险在萌芽期可能对企业来说是微乎其微,这就会出现认识的误区,从而对这些财务风险采取回避、放任的态度,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时,往往为时已晚。企业应在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准则的指引下,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在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分配决策等基本财务过程中,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选择最优的决策,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与识别意识,正确识别和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二)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即使是非财务风险,也会以财务数据的形式有所体现,也就是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化。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非财务风险管理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为依据,选择诸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债务现金保障率、存货周转率、应收现金周转率等基本财务指标,对具体比率赋予合适的权重,建立一整财务预警机制,参考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纵向、横向业绩水平,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的对比,来衡量财务绩效,进而识别、评估和处理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

第3篇

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的深化阶段,所以一些公司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通过以往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故此探寻与时展相适应并能够促进公司企业发展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1 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现状

1.1 风险的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风险在经济的研究领域通常认为是不确定性或者是信息的不完全所产生的,其中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行为人主观行为目的和对行为过程结果预测间的差异。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对过程未来的不可知,以及对过去或者是现在的信息没有得到完全掌握。同时在不确定上主要能够分为外生的不确定性及内生决策的不确定性[1]。

1.2 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者是相互得到融合发展的,全面的风险管理对控制目标和战略目标都有了增加,在改进后的风险管理则主要是事件识别以及信息沟通等几个重要的要素。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风险识别进行的风险评估,将风险在萌芽状态中加以遏制。从我国的公司发展情况来看,其在内部风险管理的机制发展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完善优化,其缺陷问题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下面主要就我国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结构没有得到完善,是当下比较突出的问题,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能够保障内部控制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内部控制主体也是公司经营的必要管理层,如果是在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上得不到保障,那么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就是在风险控制的意识上还有待加强,随着全球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进程不断的加快,我国的公司企业也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面临的风险也更加的多样化和复杂。但在公司的实际内部风险管理的意识上却得不到提升,存在着投机心理,没有在公司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再者就是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内部风险管理的控制体系还没有健全,主要体现在公司缺少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由于在风险控制及管理上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又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等,甚至有的公司还缺少健全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上较为缺乏。这些方面对公司的全面发展就形成了严重阻碍[2]。

2 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优化策略探究

2.1 加强公司风险意识 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需要在管理层的推动下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所以首先公司的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内部风险管理意识要能够得到强化,现代公司要能够正确的对待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来加强自身对内部风险防范的意识,理清公司自己及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上的责任关系,进而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预防风险的机制。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对风险进行审计的文化氛围,从而创造审计软环境,将审计文化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辅助公司人员树立风险意识,将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2.2 培育优质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理念 公司的发展在内部风险管理的成效上有着重要决定性作用,优质的内部风险管理理念是公司发展的关键环境要素,也是公司与其他公司竞争的基础。所以要在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的理念方面进行加强培育的力度,内部风险管理不仅会对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同时也能够从另一方面反映公司的整体价值观[3]。只有在优质的风险管理理念上得到良好的培育才能最大化的促进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使之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

2.3 构建高效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公司要想在现阶段得到优越的发展就要在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上进行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公司的健康成长。首先要能够在公司的风险管理监控机制层面进行健全,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并非是建立之后就合理完善的,还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进行逐步的完善和改进。结合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建立能够跟踪公司应对风险的全过程,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更正。不仅如此,还要对公司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公司建立合理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其得到有效落实,这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流于形式问题可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同时对人员的责任逃避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了公司各方面协作。

2.4 加强公司的内部风险应对管理体系完善 这一方面主要从公司风险事项的细分开始着手,还要能够对公司风险事项进行全面的识别,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提前对风险进行识别,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公司的实际经营过程中,要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及时的采取措施应对,确保管理者对公司发展战略的深化。另外就是为能够对内部风险科学的进行识别,公司可将风险进行细化,主要将其分为业务活动及公司层面风险,这样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应对。从内部的因素来看主要就是法律法规及技术因素等,在不同的行业公司就会面临不同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的解决上公司也要能够和公司自身的发展进行实施措施[4]。与此同时公司要在内部审计主导的内部监督机制层面进一步的加强,充分的保障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4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 项目 风险因素

一、风险投资项目风险

风险投资也称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项目即风险投资支持的对象,风险投资项目从本质上与其他投资项目没多大区别。风险投资项目是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产物,由于其资金来源与投资对象的特殊性,其特点是大多没有抵押和担保,大多是面向高新技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金融与科技、资金与管理相结合,投资大但流动性很小的中长期投资,信息不对称,是一种积极的投资,通常是一种投资组合或者联合投资的高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风险投资理论探索的需要,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防范因投资而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指导风险投资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依据风险投资风险的系统特征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理论研究,可以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意识,为分析和防范其风险提供有效工具,帮助风险投资机构建立风险防范系统;风险投资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角逐世界经济舞台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需要,健全科技投资体制的需要,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项目风险识别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可归纳为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识别风险,从风险不同类型来识别投资风险,将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模型化、程序化、定量化,运用公式和模式对项目效率及风险进行评估,做到事前充分的信息搜集和审慎的研究评估,只有这样方可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先防范,将投资风险度降低。国内外关于投资风险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作为风险识别、评估及防范机制的建设,风险投资项目还存在以下问题: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够,缺乏对风险投资的各个主体如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项目等面临风险的系统研究。有关风险因素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基本上处于理论探讨和定性研究的阶段,还停留在介绍和探讨风险因素研究意义上,现存的不同类型的识别方法、评估指标及防范措施,主观色彩浓厚,缺少跟踪研究,其信度、效度还将经受考验。对风险系统性特征较少反映,缺乏从大量的调查样本中寻找规律,风险控制手法相对单一。因此,有必须采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分析风险投资风险,有助于对风险投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理论的发展。

二、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产生

传统风险是指人们进行风险投资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及程度,项目风险机制是项目风险产生、发展、转移、分散的机能与规律。其宏观机制是投资风险的外源性机制,微观机制是投资风险的内源性机制,其运行机制即指从项目选择、项目组织、项目激励等运行的角度作用于投资的风险,动态机制从时间与过程的角度作用于投资的风险。

利用分类手段能够揭示风险的属性,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控制角度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项目系统要素分环境风险、结构风险和行为主体风险;根据对目标的影响分为工期风险、费用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等;根据系统开发进程分为:分析阶段风险、设计阶段风险、开发阶段风险、实施阶段风险和系统转化阶段风险等;根据风险来源分成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根据风险的性质可分为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损失程度和概率大小可划分为主要风险和次要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结果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高概率性、风险管理调整的频繁性、风险出现的规律性、项目风险的可控制性和风险与收益的辩证统一性。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是指信息不充分所导致的风险,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缺陷所导致的组织型风险、项目人员素质及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素质型风险、项目的定位不准所导致的职能型风险;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外部环境的异常变化或市场发育不成熟给风险投资项目带来的风险。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带来的风险、现有的风险资本市场缺乏风险资本的有效退出机制风险、采用技术或技术的集合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必须上升到系统性的结构层面上。

风险投资风险影响因素一般可归纳为:

战略风险因素。指项目的长期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对今后项目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它包括决策因素(判断和决策失误程度,意识因素和精神素质,特别是风险意识,信息因素)、政策法律因素(政策因素、法律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因素和退出因素。

生产及市场风险因素。它包括管理因素(即管理团队结构的合理性及人员配置合理性,企业文化),生产因素(原材料、能源供应及价格状况,中试风险因素,生产技术人员情况,批量生产风险以及外部企业与本项目的协作情况),技术因素(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技术可行性风险、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的适用性、知识产权保护和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市场的接受能力、接受时间、市场进入障碍、产品竞争能力);

项目融资风险因素。融资风险方面的因素可分为资金供应、财务状况及资金成本三个方面。主要是指项目资金不能适时供应,或者经营状况不佳(或风险发生)时得不到风险基金持续不断支持,或者是获得资金支持的代价太高,或者周转困难、支付不灵等而导致项目失败的可能性。

人因风险因素。领导者因素(因素、道德因素)、员工因素和政府的因素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予以清除不利因素。

三、风险投资项目关键风险因素的识别

风险识别(Risk工dentificati。n)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地预测、识别、推断和归纳,并分析产生事故原因的过程。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识别项目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各种风险。

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注重历史数据,杜绝凭直觉管理,持续的风险管理思想,独特的效果评价标准,识别的不完全性。

必须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项目开发经验,建立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达到隐形直觉管理的最大成效,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另外,保险是最佳的回避风险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数据收集、变量度量和分析方法角度采用风险识别方法,并使用风险因素与投资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来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从而有效地促进风险投资。

四、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与防范

风险评估也称风险衡量或度量,它是对风险投资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损失的程度进行估计和度量。风险定性评估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评估方法,快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应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项目风险评估的整体情况,应从风险管理过程的角度研究项目风险评估,应从方法加大对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防范在于建立风险管理防范体系,进行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和编制,并构建动态防范体系,以及进行风险控制。强化风险管理与培训,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事先做好防范措施,使项目避免和降低技术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蔡莉,熊文.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

第5篇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化;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高科技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3-0113-04

一、引言

面向客户需求,以“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系统一般生态关系特征,可视为一种“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以界面技术的标准化、核心技术的构件/模块化、合作共生的必然性、合作关系的锁定性、集群的高度虚拟性、合作创新的跨国性等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集群、虚拟企业、企业动态联盟、集群式供应链、地域性工业园区等研究对象。

早在20世纪90年代,飞利浦、索尼、汤姆森等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出了高清晰视频技术,但由于影像制作技术、信号压缩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标准等关键性配套技术未被及时开发,致使这些公司迄今未能获得R&D投资回报。因缺乏配套的汽车电路操控技术开发,世界轮胎大王米其林公司1997年开发出PAX防爆轮胎至今未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为避免国际上3C/6C DVD联盟收取高昂专利费,我国开发出了EVD、HVD、HDV,但终因缺乏好莱坞等影视制作商产品技术开发配合而失败。近年来,跨国技术创新网络迅速扩张,席卷了各国高科技行业,推动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成功往往依赖于他人,依赖于众多与之兼容的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从而引发了传统R&D项目管理以外的风险。

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模块整合引导企业竞争不再囿于产品与市场的竞争,技术标准领先已成为崭新的竞争制高点,掌握技术标准意味着在竞争中掌握了控制权。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强力效应,掌握技术标准的企业榨取了行业中绝大部分利润,从而达到“赢家通吃”。国际上DVD3C/6C、MPEG-x、3G等技术标准联盟盈利模式清楚表明,技术标准已成为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制定市场游戏规则的重要手段,这要求企业在塑造核心竞争力时,必须从传统视角下的生产和市场向R&D和技术标准领域转移,表现出从R&D到技术标准的全方位合作。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因其独特竞争力内涵,成为大企业融入创新生态系统的首选战略模式。

二、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分析

近五年来,随着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重组的提速,跨国公司正在改变在本土从事R&D活动的方式,加速向海外转移R&D基地的进程。在全球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寻求的是最适合于产品/市场竞争的技术合作伙伴。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科技资源的互动频率、密度和质量。企业海外R&D基地间的密集互动不仅为各基地彼此快速进入对方的知识场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知识和资源池”的价值。基于构件与开放源代码(OSS)的合作开发推动了中国软件业迅速融入国际主流软件开发分工,其产值于2003年首次赶超印度;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专利数已经从2004年的2400多件增长到了3000多件,3G专利总数已达到数万项,任何企业都难以独揽全部前沿技术,技术开发分工合作进一步细化,形成企业之间超越国界的R&D网络;高科技产业技术特性及创新要求使企业集聚呈现出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虚拟化趋势,企业参与跨国创新网络可得到一些不参与就得不到的科技资源。技术创新是一种交互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生态过程。创新过程根植于生产群落的制度环境中。软件与通信行业、高精密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电气与智能控制等高科技行业技术创新全球一体化极大地推动了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用生态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高科技企业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协作创新体系形成机理与基本规律是当今国际上学术研究的崭新领域之一。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将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引入到经济学中增加资源和环境约束,研究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协调机理,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学、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也有少数学者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互惠共生、协同竞争、领域共占、结网群居等特征,研究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关系生态系统、金融生态圈、知识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与竞争战略等。

在技术创新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各个高科技企业通过模块/构件分工、技术标准合作等手段形成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依赖关系,如何将生态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及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方法引入到创新生态系统中,专门研究各个创新合作伙伴之间复杂的协作关系及风险管理问题的文献资料却极其少见。相对来说,较为相关的观点是,技术的进化与发展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整个生态环境,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作为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的、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刘友金等(2004)引入行为生态学理论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集群行为;傅羿芳等(2004)提出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黄鲁成(2003)提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等等。这些成果目前还未更多地深入探讨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过程中各个合作伙伴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合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

三、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

(一)区域/产业集群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

Tichy(1997)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区域产品周期理论,并论述了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由此产生的结构性风险。Dalum et a1.(2005)研究了技术生命周期如何使区域集群发展面临崩溃危险。Fritz&Mahringer(1998)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蔡宁等(2003)从企业集群网络变量关系视角,率先提出了企业集群网络性风险。朱瑞博(2004)根据企业集群内外部不同风险诱发因素,将产业集群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外生性风险包含结构

性风险与周期性风险,是集群走向衰退的诱发性因素;内生性风险是产业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吴晓波等(2003)借鉴植物学术语将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定义为“自稔性”风险,包括:资产专用性风险、战略趋同风险、封闭自守风险与创新惰性风险。朱方伟等(2004)依据高科技产业集群不同成长阶段,将风险划分为同构化风险、本地化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锁定风险、退出与转型风险。创新生态系统除传统的项目本身风险之外还存在依赖性风险和整合性风险。技术标准化不但增加研发环节风险,而且导致产品缺乏多样性,从而诱发产业体系的内生性风险。

(二)联盟、网络与虚拟企业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

Das&Teng(1998)将战略联盟风险划分为关系风险与运行风险。战略联盟中的核心风险是关系风险,而并购中的核心风险是整合风险。张青山等(2005)将虚拟企业风险分为协作风险、人员不匹配风险、价值观差异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反应不灵、财务风险、道德风险、融合风险是造成联盟共享核心能力失败的主要原因。供应链合作伙伴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匹配、联盟决策、资源和知识交换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发集群式供应链风险。协作R&D不可避免会造成企业技术流失、壮大竞争对手力量、加速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向现实竞争者转变、合作方可能将本企业排挤出局、带来关键技术人才流失。技术资产专用性、利益目标差异、成员道德风险是企业技术联盟关系风险的主要来源。汪忠等(2005)专门深入研究了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的知识产权风险;骆品亮等(2005)研究了虚拟研发组织的道德风险。

通过更多的文献综述发现,如何从企业这一微观视角,紧密围绕企业之间共存共生的合作创新依赖关系,探讨跨地域国界的、具有高度虚拟特征的、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主导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机制是当今学术界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问题包括:

(1)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机理:通过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市场进入与网络生态结构分析、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生命周期演进过程的价值创造与价值网络分析、不同阶段技术专利差异化与许可关系模型分析,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成员相互依存的生态风险来源、类型、结构、互为衍生的机理关系。

(2)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从企业这一微观视角,着重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内生性自稔风险诱发的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的不确定性,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用于识别和量化由共存共生、共同进化所产生的依赖性风险、整合风险、关系风险、结构风险等。

(3)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模型:引入模式识别、函数逼近、遗传算法构建动态的风险识别模型体系,探讨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方法、指标体系、识别频率与识别目的、权变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变量之间一致性匹配的指导方法。

四、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机制

技术标准联盟是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自主知识产权是参与技术标准联盟最重要的谈判力量,也是降低技术标准采用风险的有效手段。将标准制定与知识产权结合,运用专利交叉许可或联盟制,实施隐性知识产权战略,是入主联盟的有效途径。技术标准联盟通过“正式的或隐含契约”把各种知识产权组合起来,以缓解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冲突。“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成为联盟租金的核心源泉,中国企业须向3C/6CDVD标准联盟缴纳专利费近2亿美元、向MPEG-LA缴纳专利费近10亿美元、向3G标准联盟缴纳专利费近100亿美金等等。技术标准是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高体现,知识产权政策成为私有协议和标准化竞争成功的关键工具。

从联盟、网络与虚拟企业视角,模块化集群具有信息异化、共同进化的系统结构及“背对背”竞争特征,通过集群模块化设计,可从制度安排上内生地化解吴晓波等(2003)提出的“自稔性”风险与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内生性风险。汪忠等(2005)针对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从伙伴选择、契约设计角度构建了内生防范系统;从信任评审体系设计及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角度构建了外生防范系统。蔡宁等(2003)从集群生命周期视角提出了集群网络性风险控制策略。合作创新双方在关系探索阶段,应采用契约控制风险,随着关系建立应逐步采用关系规范来减低风险。在R&D购并中,购并企业应在目标筛选和组织整合两个阶段控制和化解R&D购并存在的巨大风险。联盟要长期合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声誉激励机制、理性的盟友选择机制,利用合同及增加敏捷信任以规避风险。颜士梅(2005)针对联盟关系风险与并购整合风险提出了控制策略,建立信任机制、实施自治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可有效降低联盟中的关系风险。王凤彬等(2005)引入了组织资源变量提出了六象限风险分析控制模型。动态联盟可通过目标机制、信任机制与群体协商机制降低风险。

通过更多的文献综述发现,如何围绕技术标准“专利池”这一新产权契约关系构筑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结构与机制,进而从产权配置高度降低我国高科技企业融入跨国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是当今学术界崭新的研究领域之一,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问题包括:

(1)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的基本机理:研究风险控制与风险类型、风险结构及衍生方式、权变因子的函数关系,风险识别反馈变量与风险控制动态变化的互动机理,探讨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动态控制体系的设计模型、方法与指导原则。

第6篇

一、国税风险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经过多次深入国税基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学习,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建立和完善了风险管理识别机制、确认机制、防范机制和控制机制,逐步规范了政务、事务以及业务类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过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目前全面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的机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在当前国税系统大力推进电子化、信息化的前提下,相对而言,风险管理手段略显落后,信息化含量较低,对于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只是停留在人为的、主观的、浅层次和表面上,系统内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在风险管理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和体现,与当前的税收现代化发展步伐是非常不相称的。

二是相关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对国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主要依赖于教育和内外监督手段,缺乏机制上的应对和控制手段,例如:税收征、管、查、审等环节相互之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调配合不够,降低了执法风险的防控能力。

三是指导作用有待增强。由于国税风险管理手册与具体的工作实践存在脱节,导致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偏弱。当前的电子版风险管理手册仅是单方面地指出税收业务以及行政管理中哪些环节存在风险,并制作了防范风险措施,干部职工在学习和掌握后确实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风险意识。

二、风险管理对国税工作的现实意义

风险管理是20世纪初兴起的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简单地说,风险管理就是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作出决定,包括某件事是否发生,如果发生怎么办。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20世纪70年代起,风险管理以其针对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跨国集团、金融、政府的管理活动之中。

三、当前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

国税风险管理是当前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实现有效防范风险的目的,必须尽快转变传统观念,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更要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国税风险管理平台。

一是建立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税收预警机制是指税务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和管理指标进行分析,预测企业出现偷税、骗税行为的机率,合理测定税务部门对不同企业的管理风险,确定对各类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科学调配税收管理资源,必要时实施一对一的全程监控。建立税源监控预警机制是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重要监控手段,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当前预警机制重点应以防范和打击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以及加强对涉农加工企业、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等税收管理高风险企业的税收管理为重点。对这些管理重点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和税收风险控制办法,加强资格准入认定、指标预警风险评判、信息情报交换、定期预警通报、纳税评估与核查、实施风险分类控制等方面工作。

二是建立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系统。考虑到税收执法风险贯穿于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且具有变化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将税收执法风险纳入税务部门内部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是静态的制度来建立,需要树立适时、全程控制的观念,将税收执法风险纳入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中,并在机制上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一个好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实现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识别系统、税收执法风险预警系统、税收执法风险决策系统、税收执法风险规避系统、税收执法风险监控系统。

三是制定解决方案。根据税收风险评估发现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及应对解决方法。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

第7篇

摘要:本文从行政法律关系所导致的法律风险,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公共危机出发,通过风险识别确定了6大类(即专业管理类、经营活动监管类、安全生产服务类、安全环境保护类、安全劳动管理类和廉洁廉政管理类)主要风险,321项风险行为,涉及法律法规80多部,涉及法律条文500多条;并对各类风险按照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进行评估诊断,进而进行风险控制,形成了具体风险应对方案,初步建成了电网企业应对行政法律风险和公共危机的风险管控体系,并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

关键词法律 风险 防控 建设

一、实施法律风险防控的背景

在电网企业的民事、刑事、行政法律风险中,行政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对制约和影响电网企业公共安全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电网企业因其行业的自然垄断性,面临着众多行政机关的监管,同时又面临着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使命,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各种行政处罚和社会各类非议;另一方面,承担了类似行政主体的部分职能,不容电网企业出现任何差错。这些行政法律风险和危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旦爆发,将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这类负面信息极容易被广泛传播,直接引发公共危机,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二、主要做法

(一)法律风险体系建设前期调研

由于电网企业的行政法律风险要高于一般企业,相应的因行政风险引发公共危机的风险也高于其他企业。究其原因,是与电网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有关,在法律风险体系建设前期,必然要将法律风险形成原因和形成症结进行追踪调研,从而能够准确判断出各种风险点加以防控。在调研工作中,主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识别出供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所被动制约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面对的行政执法主体所涉及有关法律法规所制约的条文和企业主体义务行为条文,建立三级“法律法规条文库”,为法律风险的具体识别提供详实依据,并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法律依据。

(二)法律风险识别机制的建立

电网企业的公共危机,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企业行政法律风险爆发的后果之一,与行政法律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公司通过建立法律风险识别机制,将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机制中哪些行为、事件可能引发公共危机,公共危机中企业责任的根源是什么,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公共危机大致有哪些等等这一系列更加深入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识别,从而形成了一套法律风险识别体系。

通过对电网企业面临的行政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共清理出6大类(即专业管理类、经营活动监管类、安全生产服务类、安全环境保护类、安全劳动管理类和廉洁廉政管理类)主要风险,321项风险行为,涉及法律法规80多部,涉及法律条文500多条,其中“专业管理类”与电网企业关系最为密切,该部分共包括11种法律风险、32项风险行为,将其最为重点进行研究分析;其余5大类289项风险行为作为一般性研究对象。

(三)法律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法律风险识别是体系建设的基础,公司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电网企业的特点,对与电网企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管理类”的风险进行了重点评估。评估时,采取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角度进行了评估。一是风险可能性评估,即风险行为的发生可能性是指在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下,风险行为发生概率的大小或者发生的频繁程度。二是风险影响程度评估,即风险行为的影响程度是指该风险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大小。风险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分至5分,表示影响程度依次加强,得分越高意味风险影响程度越大。

(四)法律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法律风险经过识别是一个风险点确定过程,法律风险评估是风险等级确定过程,而法律风险控制则是法律风险的集中管控过程,也是供电企业实施法律风险防控的最根本目的。在风险控制机制建设中对风险点按照“一般性”和“重点性”进行了分类控制,以便更好的将风险控制做到合理化配置。针对“重点性”控制机制一是深化供电企业的执法权,探索联合执法、外部协作,达到行政执法效果。二是利用技术手段、借助技术措施,达到行政执法的目的。三是利用民事手段,达到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

三、产生的效果

(一)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各类培训,加强了全体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人员安全、电网稳定、设备健康和队伍和谐,2014年公司未发生电力生产人身伤亡及电网事故;未发生交通和火灾事故;未发生企业负有同等以上责任的农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二)提升了企业外部形象

通过与政府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出台了小区配套费政策,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各种纠纷产生,促进了工作有效开展。在各类行风热线、彩虹服务、市政重点项目中,遵循了“四一”“八不”的基本原则,避免了各类舆情风险的产生,进一步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应用

电力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背景下,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安全风险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的科学决策和保证电力企业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风险的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力企业中的风险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讲,电力企业中的风险包括自然环境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经济财政风险、科学技术风险、工程维护风险以及安全风险等多种类型。其中,安全风险就是一种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对电力生产、企业财产以及人身等安全造成威胁的一种风险。在现实中,人员因素、机械设备因素以及作业环境因素等都会引发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把握安全风险的特点,从而加强对电力企业中安全风险的管理。具体来讲,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客观实在性特点。在电力企业中,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隐蔽性特点。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风险很隐蔽,有些是潜在的,不易被发现,这就增加了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

第三,可评估和可控性特点。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风险虽然隐蔽,但是,它还具有可评估性和可控性,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评估理论,对其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安全风险的程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减少安全风险给电力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1、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电力企业中,安全风险的发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具体来讲,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科学的决策可以使电力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电力企业领导都是在对信息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而做出的决定,而风险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分析水平,可以保证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第二,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管理中分析了电力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以便我们及时地采取措施,把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减少了安全事故给电力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2、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正如上文所述,安全风险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让工作人员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让工作人员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方法等,提高他们的安全风险管理技能。

第二,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所谓风险识别就是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电力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查找和识别,具体来讲,它包括人员风险识别、工作环境风险识别、机械设备风险设备以及建立风险数据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安全风险识别可以为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信息依据,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第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在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我们要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制定一定的措施,从而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具体来讲,安全风险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制定安全机制,实施安全作业控制以及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等。

第四,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所谓风险评估就是对电力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等级和程度进行评估,比如,哪些风险是致命的,哪些风险是严重的,哪些风险是可以忽略的等等。通过安全风险评估,从而为今后的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第五,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改进。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之后,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其进行改进管理。所谓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当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预警机制就会自动进行风险预报,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改善安全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电力企业发展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制定不同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风险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力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中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鉴于此,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行,我们需要对电力企业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控制、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使电力企业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卉.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4(08):59-60.

第9篇

关键词:建设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经济活动日益丰富,带来了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各种违规和欺诈事件也层出不穷,操作风险管理控制日益受到关注。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全行初步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构建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建立了对基层机构监控检查制度。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设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操作风险概述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操作风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操作风险贯穿了银行业务的全过程、操作风险属于内生性风险、操作风险大多是可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难度大。巴塞尔委员会依据操作风险的成因将其划分以下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客户或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或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二、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建设缺陷

从组织体系上看,“三道防线”缺乏有机整合,监督检查交叉重复,内部协调成本高,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业务部门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操作风险管理团队,主要通过配备业务检查人员开展合规检查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从制度体系上看,制度设计按部门职责来设计,部门职责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边界划分模糊的问题,造成制度冲突与制度空白并存;操作和管理流程尚未完全标准化,部分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

(二)管理机制建设缺陷

首先,尚未形成主动识别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操作风险的识别仍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各内外部的各项业务检查及审计监督识别风险。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监测,导致屡查屡犯的现象。其次,尚未建立操作风险信息传递和响应机制。操作风险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和整合,难以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操作风险缺乏差别化管理手段单一。很多业务环节主要依赖手工操作,未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

(三)管理手段运用不足

首先,过分依赖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发现问题,而这些部门又往往人力薄弱。其次,制度建设跟不上,制度执行不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执行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约束力。第三,电子化手段缺乏。目前建设银行的电子化办公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在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人情关系等经常出现授信额度过大等问题。

(四)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第一,内部监督监控缺乏系统性,形成检查真空。虽然银监会和总行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监督管理,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普遍存在照顾情面、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等情况。第二,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有的检查对违法违纪者碍于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检查只注重表面整改,处罚力度不足,检查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三、优化建设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整合的管理框架

首先,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各层级职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整合监督管理资源。第二,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传导机制。强调总行各部门间的认识统一,通过各业务条线将总体政策和部门政策直接传递到一级分行的部门中,一级分行各部门将细化的政策传递到基层各级分支机构和部门,保证自上而下政策传导的及时、准确和有效。

(二)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

第一,强化操作风险暴露情况识别机制。应当保证及时性和充分性,针对主要的产品、业务、流程、系统判断其中的操作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可能的损失结果,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第二,完善操作风险风险报告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和非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银行操作风险源、整体操作风险状况、发展趋势及措施建议。非定期报告可以融入风险识别、评估、监测过程中。

(三)完善操作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首先,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各类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加大对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特别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点监督和跟踪监督。其次,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参与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可通过经济资本分配和操作风险管理成本配置等手段,并在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的考核指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快信息技术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运用

第一,加快操作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开发。加强业务系统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避免因操作人员忽导致的业务失误,比如推广网络银行使更多的业务系统自动完成。第二,完善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家预测法、情景模拟法、流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评估方法对业务活动和作业流程中的风险点和控制活动进行识别和评估,以此支持流程的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内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元庆,杨旭.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看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南方金融,2005(10):15-17.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193-0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其目标是在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与控制,对风险处于何种状态做出准确判断,为控制风险提供依据。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风险,审计工作重心从实施阶段前移到计划阶段,关注的核心从内部控制转向风险,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方法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系统化的风险评估为中心,即计划阶段对风险进行评估,实施阶段对相关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和报告,报告阶段提出风险管理建议。2007年新审计准则要求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故本文对我国企业如何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探讨。

一、建立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审计战略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和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一是年度风险导向战略计划的制订。年度风险导向战略计划要与企业目标相契合,建立在对公司重要领域的认定、风险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以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为导向,明确审计重点,确定年度审计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自我评估,识别各自存在的风险,排列风险次序,出具风险自我评估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本年度审计关注点,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风险评估贯穿于年度审计计划、项目计划、执行审计、总结发现和报告的各个阶段,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以前年度审计情况,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将审计资源重点放在高风险领域。

二是建立风险管控标准,有效识别风险。就是按统一的标准梳理各业务环节的流程,审计部门牵头,各业务单元的内控负责人统一对采购与应付、生产循环、销售与应收、存货与仓储、营销管理等业务循环的流程图和业务流程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对应将风险点、控制措施嵌入到流程中,建立清晰的业务流程图、明确的岗位控制标准和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是业务流程测试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通过实施不同的测试程序识别审计风险,包括企业整体层面控制评估、信息系统一般控制评估、流程层面控制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等。建立业务循环各个节点的穿行测试标准,指导各单位业务人员开展业务流程的穿行测试,通过全流程的穿行测试验证各业务层面风险受控情况,运用自审、互审和复审相结合的方法,推进全员、全流程的风险自我审计。

四是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及风险地图。审计部出具企业各业务单元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完整的风险地图,建立企业审计风险资源库,为相关部门提供风险关注和控制优化的依据。

风险管控机制将风险管理流程与审计基本程序有机融合,更多地从全流程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计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项目和评估标准,并根据风险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调险评价标准,以适应管理需要。而且,风险管控是一个持续、循环的管理过程,不能将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次性的专项审计项目,在风险管控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地关注风险,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以风险为导向,优化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程序

以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管理环节复杂,管理风险和审计风险都较高,采用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识别和评估重大管理风险和关键控制节点,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其审计程序如下:

一是制订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导向项目审计计划。风险导向项目审计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所作的综合安排,需要明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项目风险评估、关键风险点、项目组人员分工、时间安排以及其他事项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目标要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相联系,审计范围包括选定经营单位、选定业务及流程、相关信息系统测试范围、测试时间范围等。

二是业务经营单位初步评估和关键风险识别。审计人员要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整体情况,注重从宏观层面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获取背景信息,包括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建设模式、建设目标等信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系统风险和关键风险。

三是业务流程分析。在全面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基础上,从投资项目风险入手,进一步了解流程,更新识别的风险,对高风险项目和资金重点监控,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重点。

四是评估流程有效性和流程重大风险。在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性程序,分析关键流程,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大风险,分析对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测试实际的控制能否切实管理这些风险,这是风险导向审计关注的重点。

五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项目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具体是设计审计步骤,根据审计步骤进行审计抽样并对样本进行监督,实施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审计实施情况对项目方案进行重新评估,扩大审计范围或增加审计程序,实施进一步测试以修订审计方案,保证审计质量。

杜邦“沸腾壶”审计抽样模型就是一种常用的审计抽样方法。它以审计项目风险为对象,建立风险识别模型,对每一类风险进行排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即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低风险,直观地反映风险与审计面的关系。杜邦“沸腾壶”模型说明,在风险因素中,风险结构一般是高风险占10%,敏感风险占30%,适中风险占40%,低风险占20%。风险审计规划在审计资源配置时,要依据风险水平高低配置审计资源,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因素需实行差异化审计。高风险因素要进行详细审计,对于处于敏感风险性质的风险因素一般抽样50%进行重点审计,对于适中风险因素一般抽样 25%,而对于低风险的风险因素只需要抽样10%进行一般审计。风险级别越高,配置的审计资源越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主要的审计资源分配在高风险领域,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

六是根据对流程设计有效性测试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

三、建立以审计调查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风险评估结果分析等。对确定的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找出流程关键控制点,并选择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控制点进行风险分析,以准确识别和正确评价风险。以审计调查法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能清晰揭示风险的高发区域和风险变化趋势,操作性强,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即选取一定比例的被审单位实施风险典型调查,采用审计调查法对风险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风险水平确定审计重点。步骤如下:一是确定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与审计范围相关,对风险评估结果的运用有直接影响。二是风险评估数据的采集。采集近几年的相关风险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以往风险管理审计、综合性审计及专项审计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等。三是对风险评估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原始资料和专业判断对一些定性资料进行量化处理,确定各组风险数据的影响程度级别,据此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四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根据事先界定的评估范围,分别对审计项目各类风险、各类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对所采集的一定期间的风险数据,采用审计调查法分析历史数据,寻找各风险的变化趋势和集中趋势,建立能描述各风险变量未来变化态势的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对各类风险的主要变量——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风险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求出风险预估值,并运用政策分析法,整理和分析可能影响各类风险变量的政策因素,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预测值进行修正和完善,确定风险估测值浮动区间。五是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利用。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布局安排审计资源,对风险多发区域进行重点审计。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应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包括:将风险评估结果与企业事先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各类风险的承受度等)进行对比,并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协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达到风险预警线的风险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风险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

四、建立风险自我评估和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管理和预防重大风险。风险预警机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使风险管理重点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移,防患于未然。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风险高发区域建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如利用DCCS法、盈亏临界点法及财务比率法等有效捕捉企业风险征兆,对异常情况提前发出预警,帮助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程序,控制风险。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使用风险自我评估(RSA)法,可以有效提升风险预警效率。风险自我评估是指内部审计要监督:(1)风险环境分析的恰当性。主要是对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的变化以及控制措施是否能与环境变化相符,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分析结果。(2)风险事件识别的充分性。(3)风险评估的恰当性。风险评估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两方面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4)风险度以及风险预报合理性。主要是审核风险度的计算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企业实际风险水平。综合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审核风险预报的根据及预报的级别是否合理。(5)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主要是对业务控制程序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控制风险,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管理风险,降低风险损失。(6)风险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要从风险识别、评估信息的获得,风险警报的及时发出等方面评估风险信息是否被准确及时地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让管理层了解风险是否被有效管理。风险信息沟通评估也可以提高外界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信任度。

此外,企业应建立风险审计信息系统,完善审计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审计手段创新,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审计项目组成员,有效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提升风险导向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

参考文献:

第11篇

1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的概况

所谓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是指以风险管理方案为依据,对于中小学进行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各种体育安全事件。在此过程中,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利因素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是做好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倡导的是以预防为主,形成预见性管理格局。一般情况下,中小学体育风险涉及面比较广泛,主要牵涉到课内外体育锻炼,体育设备器材,体育运动场所设施,体育医疗服务领域和竞赛活动等内容。风险识别,是开展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风险防范的依据所在。

2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应对存在的缺陷

在媒体对于中小学体育安全事件进行频繁报道之后,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的确看到了一些起色,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应对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2.1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应对意识比较差

在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工作的必要性,是开展一切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通过对于多所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工作的调查发现,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意识较差,在体育设备,医疗保障方面存在很多疏漏,预防性工作不到位,消极对待体育风险监督和管理工作,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2.2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依据不充分

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需要以健全的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依据为基础。但是,现阶段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依据很不充分,几乎成为共性的问题。一方面,无论是国家教育部门的体育教育政策,还是国家立法部门的立法体系,没有涉及到体育风险方面的内容,使得体育风险管理陷入无凭无据的状态;另外一方面,现阶段各个中小学的体育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专业性不强,制度不健全,工作规定不明确,难以有效地引导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

2.3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规划意识淡薄,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过失行为也缺乏监督,使得体育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其二,参与到中小学风险管理工作的教师,往往在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方面表现出很多的不足,难以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去;其三,风险管理体系缺乏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于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低下,难以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3强化中小学体育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3.1健全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理论依据体系

理论依据,是开展中小学体育识别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加快体育风险管理立法程序,将中小学体育教育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到学校法律义务和责任范围中去,保证其依据法律各项规定做好体育风险管理工作;其二,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组建专家团队,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体育风险管理政策规章制度,为各项体育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基础;其三,学校应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及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将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

3.2注重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监督审查

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工作的开展,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其有效性,就要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监督审查机制。首先,将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综合评定和日常检查体系中去,以此为依据增强学校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的执行力;其次,设立相对独立的组织部门,对于学校进行的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工作进行考核,以此鼓励其更好的进行工作改善和调整;最后,将中小学体育风险管理纳入到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中去。

3.3提高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首先,积极开展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教育培训工作,使得参与到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仅仅具备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还有着比较强的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其次,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和应对经验交流平台,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在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预警机制方面,保证能够有效地将其控制在最小伤害范围。

第12篇

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普遍比较复杂,如果财务活动中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上市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一般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这三方面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确定的财务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风险也具有传导性。当上市公司无法控制面临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结果时,造成的财务风险就会延伸至整个企业并发展传导,或者转嫁给其他利益相关的公司或者利益相关的个体,造成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若不能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会产生巨大的灾祸,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市场的正常发展。所以了解财务风险的这种传导机制有利于了解风险因素和风险结果间的关系,这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二、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控制体制不完善有很多上市公司虽然明确了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许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只有空泛的理论,没有对于操作的明确指引,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操作流程没有详细说明,令人无从下手。其次,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控制机构,没有清晰相关的责任界限,而且对下属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力弱,一旦财务风险开始蔓延,也无法进行及时的风险控制指导。最后,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够,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差,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2.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足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是控制财务风险的第一步工作。而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全面,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够充分,没有预测好财务风险的发展趋势,导致没有识别出某些财务风险或者识别错误,而产生意外的损失。另外,如果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准确,精确度不高,就很难进行后续的风险管理。

3.对财务风险的监控不够上市公司能否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在于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力度。财务风险监控主要是指监控财务风险指标。但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由于过分依赖定量指标,忽视实际有重大影响的非财务的指标,使得未能监测到财务风险因素,或者是对财务风险指标的把握不到位,没有明确财务风险指标的可控范围,给监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不够重视,没有相关的风险预警技术支持,全靠人力进行风险预警,或者是预警系统没有进行重点设置,这种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因素,给公司造成损失。

4.缺乏灵活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很多公司都缺乏灵活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财务风险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可以进行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但却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使得实际发生财务风险时,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造成无谓的损失;第二,应对方案不够全面。有些上市公司没有建设起财务风险快速应对框架,如没有风险应急小组、没有清晰的决策程序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面对财务风险迟钝的反应能力。

三、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决策方面的失误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所以公司决策层要提高投资活动的决策水平,做好可行性研究,加强投资资金的管理,并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第二,科学的进行融资活动。在进行融资活动之前,公司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效益最大的融资方案,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和还款步骤;第三,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仅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产生,而且这种完善的过程也可以消除部分财务风险因素,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2.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要从信息搜集开始,利用充分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汇总,并保持公司的前瞻性,对财务风险进行趋势预测,对财务风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并重视起非财务指标,尽量保证财务风险分析的准确性。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使公司做好防范准备。其次要建立起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并针对财务风险的轻重开展重点监控,并配备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密切监控,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效率。

4.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控制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本身是属于一种管理性活动的,必须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发现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与整顿,能够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