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成果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

时间:2023-06-12 14:4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成果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成果评价

第1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定性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指标中存在太多主观性,评价结果易偏离公正性:定量指标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SCI数据库有限及该数据库严重的语言偏见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成果价值的标准除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外围因素。定性评价方法愈来愈不能满足成果评价要求,单独使用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使成果评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这里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如科研成果评价。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但是目前将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运用并不多见,本文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在决策者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做出选择。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1)在确定决策的目标后,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2)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通过计算,检验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必要时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修改,以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计算与成对比较矩阵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权重;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决策。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三、层次分析法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在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假设用三个指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来评价科研成果,并假设在三个科研成果A、B和C中进行考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模式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即为从三个备选科研成果中选出一个获奖项目,准则层设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三个指标。经济效益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衡量的,在科研成果中,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产出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效益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和先进程度,对整个科研所处学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以及项目对社会的外部效益以及社会对该项目的反馈情况等。学术效益主要指该科研成果在本领域与其他科研成果比较所处的位置,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每个准则层下面还可以包括一些子指标,如学术效益准则层下,可再列出论文被引指数、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等等。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已经确立,上一层元素支配下一层元素。现在需要对各层元素相对上层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层次分析主要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导出权重,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每个判断矩阵是同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单一准则的两两比较,因此,需要构造4个判断矩阵。首先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这三个准则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赋值过程中要注意重要性之间的连续。这里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539、0.297、0.164。因此,经济效益的权重是社会效益的1.8倍(0.539:0.297),是学术效益的3.3倍(0.539:0.164);社会效益的权重是学术效益的1.8倍(0.297:0.164)。

再接下来就是对A、B和C三个科研成果就每个指标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与建立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的步骤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比较矩阵。评价主体,首先就经济效益对科研成果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对其他两个指标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重复上述过程。由于每个评价主体两两比较的结果不尽相同,这里不再详细列示三个科研成果两两比较的结果。

最后再将每个科研成果的四种指标排序与指标的权重进行总排序,即可得出最终结果,假设根据排序总分,三个科研成果次序分别为:A>C>B;也就是说科研成果A是三个成果中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三个准则,进行权重设置后,得分最高的。

四、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在难以对科研成果的目标进行整体定性或定量评价的情况下,采用对目标系统中的多指标逐级进行两两判断,判断结果具有相对强的可信度。在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中,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运算,从而有助于评价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层次分析法擅长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科研成果的评价本身就是个多目标的问题。科研成果评价对全社会、科研管理机构以及科研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会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

传统的科研评价易采用统一的客观评价指标,如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看成果完成人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采用的计量学指标主要有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论著的公开发表与出版及出版物等级);学术论著的传播与反响程度(被转载、摘录,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引文分析(学术论著被引用的频次)。而由于现在科研成果的多样性,传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适时改进,需要新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科研成果评价中出现的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

层次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优点,能将复杂问题分解不同要素,再按性质分为不同层次,对各要素的定性关系进行两两比较,使之定量化,避免了单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缺陷,当然,层次分析法决策的正确程度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和评分;但是,层次分析法适用的领域也还不十分广泛,而且这种方法又是一种高度公式化的方法,而科研成果又带有很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不是仅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结果的。因而,科研成果中还有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考虑其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使决策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此外,尽管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人的主观性,但无论是判断矩阵的建立,还是各准则的选择和评分,都是人通过分析,主观确定,从最终的决策结果来看,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与评分,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有待完善和补充的,也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孙绍荣,吴晓伟.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成果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4,(4):33-37.

[2]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89-340.

[3]付静,杨小平.道德激励在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190-192.

[4]马健.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5,(06):49-52.

[5]任全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工作者,2007,(3):1-8.

第2篇

关键词: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位于科研创新优势,为提高电网科研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电力科研发展,然后众多科研成果却面临转化率低,不能创收的瓶颈,科研成果增值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增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增值转化工作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特点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为确保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在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之上,还必须进行一些前瞻性探索。电力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科研成果具有如下特点:(1)电力科研成果前期投入大。电力科研成果需兼顾技术、经济和电网安全等多种因素,前期投入科研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时间久。(2)科研成果价值衡量困难。电力科研成果解决电力生产中实际问题,并产生无形的效益,其价值衡量难。(3)科研成果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少。科研成果针对性高,解决目标问题,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此外,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应用还需要配套基础设备的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奖的问题。深入探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过程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低。目前电力企业缺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科研成果增值转化投入不足。由于机制上的缺陷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上人、财、物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支撑。(3)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健全,电力企业科研中介机构少,不能满足企业成果增值转化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科研成果增值即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将蕴含在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果中的价值转化为企业效益的过程。科研成果增值是科研成果价值得以成功转化的结果,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其转化的基础,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则是其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值评估应包含科研成果价值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两方面。

关于科研成果评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我国开展科研成果评估工作稍晚,但是仍进行了不少研究,洪晓枫设计了交通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法律和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1]。杨斯博对不同种类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2]。王晓鹤提出了包括技术、市场、效益和推广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3]。彭修娟主要从经济效果、技术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适用性等方面构建了科研成果后评价指标体系[4]。

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尹航等认为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后评价研究[5]。魏猛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徐小钦和余海霞则主要从科技成果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3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7]。苏俊宏等主要从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研产出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8]。

四、评估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的原则

由于科研成果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选取的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2)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同时评估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比较。(3)独立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要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亦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4)科学性原则。指标从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2.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

本文从经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构建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经济因素: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首要因素。实施科研成果能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成本金额节约费用。技术因素:科研成果应该技术上先进,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被灵活运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技术上成熟,且不可被替代都说明科研成果价值比较高。市场因素:市场化能力越强,市场需求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科研成果的剩余经济寿命则表明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时间期限。法律因素:科研成果不依赖其他技术,独立性较强,许可发放较多,而且法律地位比较稳固,则科研成果的价值较大。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需在市场化环境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投入,并取得转化效果。本文从转化基础、转化投入和转化机制与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

转化基础:研发人员数量越多,科研项目数越多,科研经费数也相应增多,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有了相应的人、财、物基础。

转化投入: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市场推广人员在相应推广经费的支撑下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转化机制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激励,同时健全的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交易的空间,此外科研成果符合政策规定也会加速成果增值转化。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构建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对于一些指标的评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种类的不同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地将制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和完善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加快电力企业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杨斯博.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2.

[3]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彭修娟.华北油田科技成果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6]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第3篇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通信作者]*谢雁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Tel:(010)64014411-3302, E-mail:

[作者简介]张雯,硕士研究生,Tel:18810465641,E-mail:

[摘要]目前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若干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科研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标准化是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有重要意义,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该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旨在为今后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成果;技术规范;转化;路径探讨

1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政策法规,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各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等,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向标准转化的转化率非常低,以201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统计数据为例,科技部当年共登记科技成果51 723项[1],与51 723项科技成果相对应的是2013年共计制修订标准1 691项,其中指定1 211项,修订480项[2]。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科研成果产出多,但是转化率低。

就中医药而言,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例,截至2012年,通过中医药学科资助的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5 146个,资助经费约达15.080 7亿元;其他资助还有来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部级科研项目等若干类别经费的支持[3]。反观中医药标准化进展,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医药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27项,行业或行业组织标准471项。虽然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中医药相对于其他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科研单位等相关研究机构,往往局限于为了发明而发明,为研究而研究,并未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大量的改进和转化,为能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实用性”,科研成果往往停留于“实验室”的初级阶段,致使众多本应对中医药推广与传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服务社会,造福国家和人民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在很长一段时期都被束之高阁,难以实现其应用的自身价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2亟需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和方法

科学研究、标准和成果转化三者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成果转化是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具体转移和应用于生产的实践表现,不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样,各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也集中在把当代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竞争上,因此科研成果只有经转化和推广,才能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的支持[4]。

当今社会,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总理指出,“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标准不仅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5],而且能够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语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一项技术标准被国际标准采纳,往往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6-7]。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8]。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科学计划不断革新以及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中医药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中医药标准化,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达到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贸易条件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促进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资源转化为产业,文化和经济优势,保持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应用地位。同时,标准也是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技术标准,来限制不符合本国标准服务和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的利益。我国虽然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堡垒己不在,但是技术堡垒仍然存在,例如,2004年欧洲的《传统药品法》案的颁布就是为了阻止中草药进入欧洲市场设立的门槛。因此中医药标准化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国家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对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及时将具有向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而且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只有吸收借鉴当今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用标准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药学才能与时俱进。

3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路径

3.1标准的涵义及分类

技术规范属于标准的一种,国家标准GB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给出了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并注明:“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按照标准的要求程度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和指南标准[10]。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序。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指南:给出某个主题的一般性、原则性、方向性的信息、指导或建议的文件。

3.2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界定

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是指从科研成果的形成开始,到形成基于该成果的技术规范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跨越了2个系统即科研系统和标准化系统。从标准化的角度看,它包括了将科研成果纳入到技术规范的所有标准化活动;从科研系统来看,它是将处于转化中某个适当阶段的科研成果将技术规范的形式固化,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手段[11]。

然而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够符合转化为技术规范的条件。从标准的概念不难看出,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因此每个标准都应当界定出其适用范围;其次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而且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某些一次性出现的事物由于其偶然性,不需要制定标准,某一方单独使用的文件也不一定要制定标准;只有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而又反复出现的事物,为了规范它,才需要制定成标准[12],因此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的科研成果内容必须符合具备以下特性:①其内容必须具有适宜于制定为重复使用或者共同使用技术要求的性质,这种性质对于科研成果的产生和生存来讲不是必须的,但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进一步的推广时至关重要的。②同时应当具备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内在要求指的是科研成果需要符合一定的成熟度,先进性,应用价值及与政策的协调性等等,如果科研成果的实际状态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其不具备可转化性;外部条件指的是行业内或者领域内有制定该技术规范的需要,具有推广的必要性,才需要将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和梳理,转化为技术规范。

3.3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的具体步骤

3.3.1遴选科研成果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现状部分不难看出,目前在中医药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然而标准的制定数量是有限的,追根溯源,在于哪些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标准以及如何转化目前缺乏相关的方法[13],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 [14],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准则和条目。

判断一项中医药科研技成果是否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要考虑以下2个基本准则:第一,可行性,即该项科研技成果是否具有转化为标准的基本属性,例如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能够重复利用;是否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人员基础;在该领域是否能够达成一定范围的共识,并确保该项技术规范与当前已经的或者正在研制的技术标准之间保持相互协调、没有重复。第二,必要性,即通过对该项科研技成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认为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这是确保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具体评价条目见表1。

在必要性的遴选条目中,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成熟度是判断科研成果是否具备转化潜质的先决性要素,主要表现为通过分析该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时间、范围大小、与相关技术的协调性,是否在中医药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设立该条目的原因是,因为标准是大家共同使用的并且重复使用的文件,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使有关的工作获得最佳秩序或者效果,而且要取得各有关方的协商一致,因此只有中医药领域内大家都希望共同遵守,并且在行业内达成一定的共识的科研成果才可以转化为技术规范;能否解决中医药领域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是指该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之后可以解决行业领域内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科研成果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与同行业比较达到国内或国际的先进程度,并考察是否可以带来共性问题的解决。

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体现科研成果价值的第2个特性即表现为经济性,因此设立了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对于评价应用及开发类科研成果尤其重要,所谓的经济效益自然指科研成果可能带来或者已经带来的经济价值,即科研成果转化后将其应用于生产和服务带来的间接和直接的经济效益[15],对于中医药科研成果而言,主要表现在是否是中医药市场发展所亟需,该条目是通过分析该科研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大的利益,则推广的价值就大;科研成果是否可提高中医药市场的竞争力指的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后对于中医药市场增收,增效的直接贡献和对于国民经济带来的间接贡献,预期的经济效益越大,提高中医药市场竞争力越强,则越需要转化。

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其一表现在科研成果是否符合人类的安全,文明和伦理道德准则,因为有些科研成果的先进性、成熟度和经济价值很高,但是违背了人类安全、文明和伦理的原则,是需要被禁止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其二表现为是否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属于中医药在卫生领域内应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规范后,能够切实提高中医药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该项科研成果才具备转化的必要。

运用共识会议法对前期遴选出的科研成果进行专家论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进行完多轮专家共识会议之后,根据专家共识会议的结果,确定技术规范的转化方案。

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新工作项目提案建议书,填写完成后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办公室,履行报批程序,收到正式批复后批准立项。

3.3.2确定技术规范制定主体

明确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对于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至关重要,技术规范的制定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具备在中医药行业内,处于该领域领先并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资质,才能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规范后起到推广和应用的促进作用。

3.3.3组建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

3.3.3.1遴选原则技术规范制定工作组由临床医生、药学学科的人员、临床方法学方面的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及标准制定人员等多学科人员组成。人员有资深老专家、专家、临床一线医师、药师、科研研究人员、方法学研究者等,分布在老、中、青3个层次。负责起草的工作组积极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吸纳各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既往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3.3.3.2工作组组成由临床专家、药学专家、方法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中医药行业管理者及卫生行业管理者等资深专家组成,对技术规范的制定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和总体督导。撰写工作组又分为文献检索小组和起草小组。由具有临床、药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的人员执笔撰写技术规范;由具有中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知识背景及较好外语水平的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评价。

3.3.4系统收集相关材料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补充相关材料,具体包括:广泛收集与技术规范相关的专业文献及相关科研成果,与技术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编写工具,《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相关规则与指南;从而节省技术规范编写所需的时间。

3.3.5起草技术规范

3.3.5.1撰写技术规范讨论稿基于文献检索小组检索的所有相关材料,并且广泛征集技术规范制定完成之后的使用各方比如各级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技术规范的讨论稿。

3.3.5.2撰写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为了使技术规范更具公认性,召集技术规范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技术规范讨论稿进行专家论证,以期讨论稿进行修正完善,撰写工作组对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细致的推敲和反复讨论。

经反复讨论之后,运用由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白殿一教授主编的《标准的编写》一书中附录6中的“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及使用指南进行编制,使编写的技术规范符合GB/T1.1规定的标准要求,形成征求意见稿。

在标准编写时应当注意,标准的条文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描述准确、规范是制定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标准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的,它对语言描述的要求特别苛刻,标准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应尽可能的简单,明了,易懂,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措辞,一是要清楚的表达信息,一是不容许出现异议。标准文本的表述要有很强的逻辑性,用词禁忌模棱两可,防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具体可以参考GB/T1.6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

3.3.5.3技术规范意见征求在形成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之后,需进行必要的内部验证,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公开,网络,问卷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完成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之后需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和研究处理,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于未采纳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对于技术规范进行了重大修改的,应当再次征求意见。

3.3.5.4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根据技术规范征求意见,对意见进行逐一认真分析后,再进行意见的汇总处理,形成技术规范送审稿。

3.3.6审查、批准、出版、复审

由于技术规范的审查,批准,出版及使用和复审,均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行为,因此仅需按照其流程具体操作即可。

4讨论

在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技术规范转化时,遴选具备技术规范转化潜质的中医药科研成果对于技术规范的转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法规和政策,借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科技专项课题“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分析方法”,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初步拟定出适合于判断中医药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技术规范的原则和条目。然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探讨,迫切需要进行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评价系统的研究,建立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价,更好得确定应当重点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项目。

然而大部分标准化的学术论文目前都还停留在对标准化工作的初级探讨、经验总结及具体标准的讨论方面,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转化路径深入研究很少,使得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支持的中医药科研计划从立项到科技成果产出,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批准,是两条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过程链,很多中医药技术成果中亟需形成标准的内容未能进入我国的标准的制定程序中来。科研院所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标准,更缺乏这方面的有效经验,造成了大学研发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加之我国僵化的科研体制管理模式,立项专家往往忽视科研的应用性,容易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从而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因此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资源的整合,系统梳理科研进展及成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加大科研成果向中医药标准转化的力度,真正体现科技创新对于中医药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3年度科技成果登记与统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EB/OL].2013-11-26.http:///web/detail1.aspx?menuID=11&contentID=1011.

[2]国家标准委. 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布[EB/OL].2013.http:// .cn/news/20131219/119658.shtml.

[3]郭春莉,付强.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模式探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8):1850.

[4]石骥,傅良韬,文军,等.注重科研管理,加强成果转化[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5):534.

[5]Pat Picariello.A global standards strategy by industry for industry[J]. Standard News, 2002(5):57.

[6]高晓红,丁日佳.标准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4(1):48.

[7]丁日佳,李翕然.技术标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系统论[J]. 世界质量与标准化,2004(1):37.

[8]郝素利,丁日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96.

[9]宇文亚,韩学杰,史楠楠.中医药标准化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3)∶445.

[10]白殿一.标准的编写[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1]柳成洋,丁日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理论及方法[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12]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 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简明读本[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3]柳成洋,于欣丽,尹彦.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分析方法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41.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成果;应用推广

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也跨入了高校的行列,只是其教育管理层面属于职业教育,但对于高职院校本身而言,层次还是提高了一步,因此,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提出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叫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服务能力较中专时代有了很大提升,但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到底如何,社会贡献度到底有多大,笔者在此就高职院校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论文(教育类、专业类)、课题(教育类、少量的自然科学类)、教材、发明专利;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以少数具有专业职称的其他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最直接目的是为职称晋升,辅以科研考核的需要;科研任务的来源主要有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少量横向科研课题,以参与的形式居多。由于在中专时代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要求,进入高职院校后,迫于与高校接轨,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对教师特别是有职称的人员都提出了科研工作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科研多迫于评定职称的压力,发表一些教育教学体会的论文、或者是专业教学内容中与专业有一点关系的论文,而以专业研究自发撰写发表自己学术成果的不多,更难的是自己没有以一贯之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这也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研究成果90%以上表现在教育教学类,而专业类研究并不多的原因。这与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并不相符。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过程

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自立项,每年这些有研究任务的机构都会课题申报指南,教师则根据指南的范围和申报要求开展课题申报准备,结题时间一般在2―3年。通过2―3年的研究,大多数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结题成果为论文和研究报告,如果层次稍高点,那最多也就是一本专著。而且教育类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如调查问卷在设计时是全省部分高职院校,而实际操作则以本校某个班学生为样本,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基础数据采样不准确。再就是研究过程不全面,在课题设计时,研究团队整齐划一,一旦课题申报成功,完成研究任务几乎靠主持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申报团队并不是科研意义上的团队,而是为了体现研究团队的外在表现,如年龄、职称、专业、单位等。再就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主持课题和参与课题差别太大,因此,很少参与课题的成员会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研究与团队的研究相结合。开题论证和中期检查不充分,也是造成科研成果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按照课题的级别不同,主持人对课题的重视程度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论证范围不广、讨论不深刻、专家指导不详细或缺乏针对性等,都是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研究成果形成后,不要说是在全国、全省推广,就是在本高职学院、本系部也很难推广应用,这样就不会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对策

教育类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论文和研究报告,论文中体现的应该是观点和方法,研究报告则全面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过程,这些成果如何推广应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为结题不需要出具使用证明,也不需要实验结果,这也是教育类科研与技术应用研究的根本区别。所以,如何将这些“软”的观点、方法具体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切实推广科研成果,以便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科研的价值,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难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拙见,仅供参考和借鉴。

1.完善教育科研成果管理机制

由于教育科研成果不像大多数自然科研项目,没有在具体的产品或对象上加以验证,所以,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更应该体现隐性与显性的结合。在结题验收时,应该将教育科研成果显性的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尤其是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更应纳入评价体系,以便在机制体制方面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如结题后的跟踪机制。还可以在课题经费管理上加以约束,应用推广好的成果追加课题经费,以此激励成果的推广应用;还可以制订制度对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申报中始终如一地研究某一方向,而不断形成系列成果予以大力扶持,而不是在同一方向研究上限制其课题申报资质等措施。通过这些制度设计,可以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实现研究的价值。

2.建立科研过程、成果公示机制

对于教育类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后,高职院校研究管理机构应尽快公示其课题申报材料,目的是让其他教师知晓和关注其研究内容,以及团队成员的构成,并从其中寻求自己在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能从他人的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一般的研究过程是3年左右,那么按课题研究进度,定期公布各课题研究成果,如论文的名称、发表期刊、主要观点、解决的问题以及调研报告的详细资料等。通过公示各课题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等措施,一方面可促使研究团队更加自觉地按课题申报书的要求开展研究,落实每一项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享受科研成果,并从中学习研究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和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3.定期举办科研成果展示

一般而言,教育类科研课题的来源有国家级、省部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立项等。而比较集中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年都会有几个,院级课题立项则会更多,也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的部分项目。在这种以教育科学研究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举办科研成果展示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广大教师以从事职业教育为主,对许多教育方面的焦点及热点问题会有共同的认识,这也为成果展示提供了好的群众基础;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科研成果展示可在二级学院或大学院组织,都可以要求学生参与,让学生共同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创新和教学改革成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素质,聆听教师从事科研的艰辛,知道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

4.建立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评价体系

第5篇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scope of educators, with consta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efficient, negative effect, zero effect now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吸收教育科研成果,使其转化为被学校、教师所应用的教育生产力,可见,教育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的显示,我国很多的教育科研基地都有注重成果轻视过程、注重科研轻视推广的现象,甚至某些科研基地在教育科研这一课题结束后,就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总结工作避而远之,导致教育科研工作低效、负效以及无效现象的发生。

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1.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定义

“推广”的含义为:扩展事物使用范围以及发展空间,“应用”的含义为:事物实际使用能力。关于教育科研成果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含义为:利用传播、宣传等手段扩展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及空间,其中包含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有组织的推广及运用、自发运用等三种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类型。狭义上的含义为: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及教育方法等进行推广应用,促进教育工作快速接受教育科研研究成果,并通过不断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分析、改进从而转化为实际教学过程。下文重点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狭义释义进行分析,并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基层管理人员以及教育工作思想为主体,阐述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作用。

1.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质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要是以“人文学”范畴开展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思想、教育行为两方面:

第一,教学思想。为了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就应该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同时,为了改善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随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思维模式进行优化,使其可以从新的视角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指:从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效果。因此,教育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扩展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范围。

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又具备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走入误区,相关教育科研人员分析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的工作,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低效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由于现阶段教育部门经常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采取职称评价以及业绩奖励的措施,导致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于教育课题的研究,实行“闭关锁国”的研究模式,用以论文、专著的发表工作,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置之不理,既不作出科学的解释方法又不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引起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现象,使其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次,过于注重形式化。如今,我国已存在大量教育科研成果研究案例,并取得显著效果,对此,众多学校纷纷开始效仿,建立教育科研基地;同时,无论是何种行业都有竞争力,同样教育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各个地区、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科之间都不愿意共享各自的教育科研成果,导致“技术水平封锁”的现象,每位教育科研人员仅凭着自身的经验及感觉用以研究工作,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点面结合、应用普及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引发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门可罗雀”现象。

再次,教育科研工作半途而废。受到国家政策“科教兴国”和“科研兴校”的影响,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推广应用某个教育科研成果实施强制政策,未能及时的考虑到教育对象、环境、成果的应用范围等因素,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推广或应用某项教育科研成果中出现厌烦心理,甚至对艰难的教育科研工作望而却步,如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则会出现半途而废、“打退堂鼓”现象。

最后,教育科研研究目标不明确。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科研人员并没有切身体会到这些教学问题,缺少对问题的分析和揣摩工作,所以,在进行教育科研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不了解研究成果为何推广应用以及无法理解到教学思想的内在含义,导致教育科研工作走入“研究目标不明、问题不清”的误区。

引发上述几点问题的因素众多,例如:外界因素、教育研究成果自身因素等,但实际出现误区的原因还是因为物体自身的矛盾性特点。

3 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策略

3.1 改变“急于求成”的价值观

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科研人员在对教育科研工作时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并对“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含义理解不够彻底,例如:将“核心生产力”理解为“主要生产力”,进而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实践效益,此类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发展,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定义,并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究,认识到教育科研成果自身存在的价值,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论文和著作的发表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要手段,但是论文、著作的发表数量和出版情况等原因将会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所以,想要更好的扩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使用范围,就应对科研成果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对其实施定期的跟踪调查工作。

3.2 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因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难度随着各大院校的条件不同而变化,因此,在实际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到学校的设施建设、师资水平、学生生源情况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

3.3 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建立能够对科研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具体的约束方式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个人行为约束,主要是指面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可观的期望效益。第二,能够为科研人员利用市场管理模式,寻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提供良好的途径。对此,相关科研单位应积极的采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应对措施,鼓励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教育科研工作人员,从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基础型”、“开发型”以及“应用型”建议:“基础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因缺少国家政策短期和中期经济的支持,并具有社会效益低、风险高的特点,在学校教育科研研究工作中很少运用到这种“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国家为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进行此种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所以,在进行“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中,应采用省市资金投入、社会经济为辅的研究方式;“开发型”及“应用型”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用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中,这两种教育科研类型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因其首要发展面向于学校,并为学校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对于“开发型”和“应用型”两种教育科研项目,国家或省市应积极投入到研究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并投入相关的研究资金用以带动社会资金增加,为教育研究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担保。国家在进行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中,利用制度设计的规范引导研究人员选用合适的教育研究类型,从而提高教育研究工作的效率、质量,减少管理成本,同时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适用范围。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人员 激励 成果产出 调查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11-02

M高校为地方省属骨干大学,以工科为主,历史悠久,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紧密。近年间,M高校科研工作成效明显,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本文对M高校2009年至2011年科研人员新承担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获得专利授权和获得科技奖励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1)科研成果产出显示度偏低。首先,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方面偏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分别为31项、23项和38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数量不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寥寥无几。其次,重大横向科研项目篇少。M高校虽然每年都承担一定数量的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偏少,近三年累计仅26项,也没有千万元以上横向研究项目。第三,获奖的层次偏低。近三年,M高校获得省部级别奖励44项,但没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科研成果集中于较少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调查发现,尽管专业技术人员是M高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及获得授权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的主要承担者,但他们在全校相应人员总数中的比例偏低,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近三年没有科研成果。

2 可能的原因

(1)科研成果产出有一定的周期。科研成果作为科研人员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是其长期积累的复杂过程。以纵向科研课题为例,纵使不考虑科研人员自身学习、深造、积累情况,无论从研究创意提出、形成到开展课题论证、起草课题申报书,还是从课题申报到通过评审立项、开展科学研究都需要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另外,目前纵向课题申报,一般都对申报人进行限项,如果申报承担一项相关课题,很有可能就不能再进行申报。对于横向课题,更为复杂。企事业单位一般寻找知名度高、积累丰富或人际关系熟悉的人员承担其横向课题。一名高校科研人员要达到以上条件,需要多年的积淀。加之,企事业单位对知名高校、知名学者更为看重,也就影响到了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承担横向课题。对于获得省部级奖励和专利来讲一般科研成果产出周期可能更长。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科研产出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适当的区别对待。

(2)科研政策比较宽松。虽然,近年来M高校非常注重科研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倾斜政策,但缺少必要的科研业绩考核监督,并且科研业绩考核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校内津贴、年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推优结合不紧密。高层次人才或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基本处于自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没有完成科研考核指标的学院或个人没有具体的惩戒措施,缺少科研等方面的考核监督。

(3)部分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不够强烈。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早年科研成果丰硕的科研人员,近年来科研成果较少。究其原因:首先,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职称、学历均已达到个人理想状态的人员,缺乏了撰写论文、申报课题、承揽项目、申请专利和奖励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部分科研人员忙于“挣课时费”,无暇开展科研工作。最后,各学院在科研工作组织上,虽然在课题申报时积极组织,但平时更多处于自发状态。

(4)科研工作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有待完善。首先,M高校人权、财权、物权多集中了管理部门或学校领导,学院缺少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其次,该高校科研工作激励政策与人才、财务、国资、后勤等政策缺乏有效衔接。最后,针对性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不多。

3 政策建议

M高校要想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应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放在战略的位置,把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资源,把科研激励和约束政策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驱动力,采取切实可行、针对管用的措施,不断提高社会贡献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1)把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来看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在当今高校这两项职责更加明显。首先,M高校应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理念,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充分发挥区位、学科、人才、成果、信息等优势,在所在省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寻找服务的空间和结合点;在所在辖区大力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实体经济中寻找切入点和项目。从而提高M高校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的产出,由贡献度提升知名度,由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反过来三者又相互促进,从而为建成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制定专门的科技子规划,强化协同创新。M高校应在加强国家、区域科研需求、相关政策等解读、宣传力度,特别是要根据学校建设和发展需要、趋势研究编制该学校的专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规划,用规划统领学校科研工作,用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举措将科研人员凝聚在一起。其中,要强化协同创新,研究提出面向区域、面向企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规划。要鼓励跨学院的科研团队建设和跨学科研究,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努力多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重大横向科研项目、专利和国家级奖励,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第7篇

一、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方式单一化。科研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方式来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激励方式主要有任务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但是目前高校主要是采用物质激励为主,这种激励方式没有及时给予科研人员荣誉上的奖励,缺乏精神层面的激励。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化,缺少灵活性和互通性,也缺乏多样化激励的力度。

(二)缺少科研团队激励制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研人员具备厚深度、宽广度的知识结构,这些都迫使科研人员形成团队,只依靠个人的知识储备、知识能力不易攻克难题,不易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科研团队能够形成知识互补、技能互助,能够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难题,而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激励方式大多以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为主要考核依据,忽视了科研团队在科研成果中的集体作用,科研环境的建设容易受到影响与阻碍,也会影响科研团队的良性稳定发展。

二、科研激励机制构建的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利用量化考核对科研进行评价,这存在考核周期短、“重数轻质”的问题,而且科学研究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要求对于科学研究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这一考核机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的特点来制定,科学研究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可以根据这三类不同的特点建立分类考核机制。这是因为不同的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不同,科研成果的周期也不同。同样,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还需要有合理、公平考核的环境,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竞争原则为标准,不能按照论资排辈等老一套方法执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增强科研积极性,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科研中,创造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二)构建经费投入与成果奖励制度。目前,高校一是项目经费大多来自政府拨款,横向项目经费占据科研经费的总额较少,这就要求政府、学校要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扶持,需要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政府、学校、企业需要加大对具备科研成果转化前景较好的项目投资力度,提供贷款资助、项目补助等方式来帮助科研人员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1]。同时,高校需要及时对科研成果进行认定,制定分层分级的科研奖励制度。高校一是要以成果质量作为激励制度的参考因素,引导科研人员加强成果质量观念,根据成果质量来制定相应的科研激励,二是要制定分层分级的激励方案,把不同方向的科研人员执行不同的政策方案,如以科研为主的教师需要加强对其科研成果的考核,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可以降低对其科研成果的考核。

(三)构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激励机制。科研激励是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体现在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把这两个层面相互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科研激励的效果。同时,也要使这两方面相互协调,不能偏重于某一方。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需要提升观念,更新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内涵认识,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检验物质与精神激励结合的效果。

(四)构建健全的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是一个有规模的团队研究,要把以往分散、单体、封闭的科研人员集中,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开放的团体。科研团队良性发展需要一套健全的科研团队激励机制,这能够保证团队成员默契配合,营造稳定和谐的团队环境。一是科研团队管理者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能够及时处理好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误差。要加强对团队和成员的绩效考核,通过建立弹性的绩效管理制度来协调好团队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二是奖励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需要公平合理,这能够激发团队之间协作的热情。三是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奖励的方式,根据团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奖励,这有助于成员个人利益的发展。

三、结语

高校科研管理如何科学合理运用激励机制,需要科研实践长期验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者:张韩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第8篇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Teaching reform 

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及科研成果应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程管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向:现代工程系统越来越复杂, 要求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在现代建设项目中,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建造,直到运行的全生命期一体性要求增加;新的融资模式、工程总承包方式和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的普及;整个社会对工程的要求提高[1]。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需要大量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很多专业的选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该课程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可行性研究与评价、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项目管理支持系统,以及组织级项目管理等内容。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不仅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等专业的内容,而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解决工程项目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然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与“用”脱离的问题,学会了、掌握了,并不代表会用。往往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很好,然而课程结束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遇到实际的问题时,更是无从下手。将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科研过程的介绍,学生可以掌握所学课程内容的应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目前国家和社会正在大力提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高校作为我国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出约占全国1/3 以上的科研成果,但众多的科研成果中实现转化的却不到10%,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困扰高校科研工作的关键性问题[2]。高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其中,高校教师能够做的最重要、切实可行的一项工作就是“学”和“研”的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并能学以致用。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国务院部委院校本科各专业情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每年有13.89%的学生考研[3],面对众多的考研大军,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也能使这一部分学生较好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于其明确继续深造的目标,掌握未来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然而,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系统的研究和反复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加以提炼升华,形成一套系统的“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展开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应的研究成果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科研成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环节及课程考核环节两个环节加以把握。 

2.1 教学环节 

2.1.1 搜集整理资料,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 

要想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工程项目管理有哪些科研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经典的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因此,需要广泛的查阅国际以及国内的科研论文,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科研在做什么,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2.1.2 将科研成果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型,研究具体的应用方式 

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工程项目管理的科研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对某一现有知识的应用 

这类科研成果,主要是应用现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如伍迪和王守清[4]总结了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在项目利益相关者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案例加以引入,使学生熟练掌握针对具体的项目及项目类型,如何分析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促进项目的成功实施。 

第9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造成科研工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想使科学研究高效稳固发展,必须对科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原因。俗话说“三分科研,七分管理”,科研管理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没有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就没有正常的科学研究工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有些制度还不健全,一些措施还不够完善,从某种程度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行和发展。

(一)对科研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不健全

有些高校在科研人才的选拔上只看重学历,而不注重实际的科研能力,一些年轻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因为学历不高或不是重点院校而常被拒之门外。其次,一些高校在选拔科研人才时,只注重资历、职称等,存在着论资排辈的倾向,青年科技人才很难被破格晋升,错失了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失去最具创新性的年龄阶段,造成了对人才长远发展影响。另外,一些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只看重博士、硕士的数量,而并不是按照自身要求和发展的要求,使引进的科研人才没有实际发挥的空间,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二)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任用上存在着严重弊端

一些高校只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却忽视科研队伍的“稳定”,在引进人才时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等,并给予很好的优惠政策,却不注重自身是否适应人才的需求和发展,不衡量科研的软硬件条件,造成人才虽然“引进”,却“留不住”,这样不但不会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甚至会影响科研队伍的稳定,也会影响本校科研人员的心理平衡,而造成人才的外流,反倒造成了急需的人才引不进,自身的人才也留不住,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断层,从而影响高校科研的长远发展。

(三)科研项目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完善

项目组是课题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以课题负责人带领,有共同研究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但是有些学校的科研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等等,往往只看重项目负责人或者第一作者,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得不到肯定和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人心涣散,影响团队的合作精神。另外,在科研评价中看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使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中偏重规模小而数量多,而且各自为战,互不合作,造成研究方向杂乱无章,使项目很难做大做强。

(四)项目申请“重申报”,结题“轻验收”

国家为高校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来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在高校实际的科研管理中,却存在着“重申报”,“轻验收”的现象。在项目申报时,组织专家严格评审、论证,程序相当严格,然而在项目结题验收时,只检验科研工作量而忽略实效结果的验收。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的验收方式单一,绝大多数项目结题都是仅凭课题负责人的书面材料,而并无实地验收或系统的评价标准,对项目成果的真实性也没有实地考证。

(五)科研成果多,实际应用少

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应积极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转化。然而,由于高校与社会环境的相对封闭,科研人员对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解较少,导致研究的课题与社会需求脱节,并不能起到实际的应用。另外,高校是根据论文的数量来考核科研工作量和进行职称评定,造成科研人员只看重论文的发表,而对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意识薄弱,使得高校虽然科研成果多,但实际应用的转化率较低,真正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就更少了。

二、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对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缺乏客观的评价

受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及学术水平的评价缺乏客观性。人们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评价时,往往只是注重科研工作的外在形式,如的数量,科研项目的级别、社会兼职的高低等等,而对于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人才的培养等社会价值的评价,缺乏客观性,这种客观的评价,不能完全用外在的形式判断,也不能仅仅就一时一事进行判别,而应看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贡献。另外,教师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在高级职称中又有副高级和正高级之别,同样是教授,又看是否是研究生导师,还有各种学术头衔等。受职称高低的影响,同样方向的科学研究,人们对高级别职称的评价就会高于低职称的,这种不客观的评价,使科研人员往往只看重职称的高低,一些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工作,仅是为了晋升职称,而晋升之后,科研工作就变得毫无建树。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所以科研工作只是职称“爬梯子”的工具,但并未完成高校教师真正的职责。

(二)“功利化科研”问题严重

在改革开放初期,脑、体力劳动倒挂,社会分配不公平。“科研分成”制度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曾经是高校教师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的一种推动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分配制度得到了改革,高校教师的待遇得到了提高,因而“科研分成”的经济调节功能也很难再发挥推动高校科学研究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鼓励高校教师按科研所占股份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也可以对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实行高价购买政策。这种科技成果的收入成为鼓励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又一新的驱动力。受利益驱动,使得一些研究并未十分成熟或并无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急于投入市场,这从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高效科研的进步,一些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商海,也削弱了高效的科研力量,影响了科研队伍的稳定,对于高校的科研力量,影响了科研队伍的稳定,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

(三)对高校科研成果缺乏客观的评价

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成果有客观正确的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首先,对高校科研实力应有客观评价。比如,目前的高校科技实力排名方式,人们普遍看重的是数目、被收录的比例以及科研经费的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有形的指标,而对于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等这些无形的指标,缺乏足够重视。其次,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客观认识科研成果的评估,一些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为强调科研成果,片面地强调数量、科研经费金额,甚至把论文被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重点研究高校的科技布局、科学成果的转化以及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如果长期持续这样的科学管理工作,就会使高校教师的科研价值取向受到影响,使得教师没有科学长远的研究方向,很难发挥高等研究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高校科研现状及制度分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7,9:142-144.

[2]赵菊扬.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纵横,2014,16(2):158-159.

[3]张莹.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创新.[J].学术探讨,2014,12:8.

[4]王莹.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教育探索,2014,10:66-67

第10篇

2012年度温州市“精品教研成果的培育”项目入选浙江省教研20大工作亮点,其所培育的精品教科研成果收获颇丰:7项获得第四届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获得二等奖,位居全省首位。然而在欣喜欢呼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获奖单位将证书珍藏,为此项研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寻找另一个起点开始全新的科研历程。

我们开始困惑,获奖难道就是研究的“终点”?花费大量心血的研究难道就这样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被束之高阁供人瞻仰?我们看到在获奖成果一年比一年增多的同时,课堂教学依然延续“昨天的故事”,教育教学质量还是“驴子推磨,原地打转”。那一张张曾经耗费智慧和心血的研究证明陪伴着教师职称的层层高升而装裱封存……反思近年来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走上了一条歧路。为了追求名校、名师效应,教科研成了一部分学校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点缀,成了教师在评定职称中的砝码。所谓课题研究,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多求一张获奖证书,在各类评比中多一分的筹码,当目的达成,研究也就完成了使命。

在成果所有权的纷争中,一方面,研究者又带着一点私心,不舍得将自己的智慧成果与他人分享,即使在成果经验交流和展示活动中也往往避重就轻,隐藏其“核心技术”,令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本身的成果也就成了一人的宝藏,再无推广和深化的可能;另一方面,许多薄弱学校带着一颗诚心来取经,却只学得其皮毛而取不到其精髓,最终只得回到闭门造车的无奈场面。这使得我们很多培训活动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学校教育科研失去了方向,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为了解决成果研究者因无处深化推广试验而“止步获奖”的尴尬,也为了满足薄弱学校寻求科研方法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需求,我们尝试出台了《温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的推广方案(讨论稿)》,提出组建成果应用研究共同体的设想。将智慧的“终点”转变为合作的“起点”,通过分享智慧、合作研究将现有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智慧,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温州市的基层学校,并逐渐推广,成为推进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力。

二、思考与做法

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环节的缺失,严重削弱了教科研工作服务教育教学的综合功效,教科研工作应有的正能量也无法更好地凸显。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教科研成果本身是否有价值及在实践层面是否有可操作性;二是教科研成果的管理,尤其是推广环节的缺失;三是教科研成果交流平台的缺乏。而要解决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成果有推广的价值;二是怎么去推广;三是如何保障。

(一)优秀教科研成果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科研成果是否有推广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参与者的主观判断,而是看成果本身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及能否解决当下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还有成果本身是否能够“有云气、接地气、聚人气”,得到大家的认可。

1.“有云气”――理念先进,引领教育走向

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时,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1]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可见,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的。有云气意即教育科研成果所代表的教育理念能够承前启后引领教育发展方向,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但又基于教育现实,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当下教育现状的一种改进而不是颠覆,是一种扬弃而不是抛弃,比如“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倡导的是“教为学服务,学得有效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课堂因学生而精彩”,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对“教与学”的重新审视与定位,而不是抛弃传统,另立山头,在操作方式上是对传统方式的批判、反思,再改进。

2.“接地气”――实在、管用、可操作

“接地气”就是接地中之气,或者说要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引而申之,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教育科研成果的“接地气”取自其引申含义,意即教科研成果来自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材的编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专注于解决教育教学现场有一定代表性的真问题的成果,具有明晰的解决思路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与当地的生源状况、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相一致,是基于地域背景下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与总结,是实践中的问题上移、理论下移二者结合的产物。

3.“聚人气”――价值的认同

教育科研成果是直面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来自于实践、用之于一线的具有区域背景,管用、实在又可操作的一套程序,其可行性首先应该得到同行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对科研成果价值上的认同,也是科研成果本身价值之所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具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学价值;有利于形成应用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心理场价值;有利于形成教育科研交往圈、消除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分离、创设主体间和谐的社会学价值等。

(二)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方式

对优秀教科研成果从科学价值、技术水平、成熟程度、实用意义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可以遴选出有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成果,并作为年度推广成果。我们的推广方式如下:

1.课题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课题成果提供单位和应用意向单位双向选择和专家评审,确立推广课题,入选的应用单位申报的课题为年度立项课题,以研究的态度审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以做学问的方式去实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研究周期为两年。

2.课程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精心研制优秀教科研成果的课程形式“顶层设计”方案,要能够有所移植、有所重组、有所改造、有所创新。

3.课堂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列入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年度计划,与相关学术活动整合,采用专题报告和课堂观摩的形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三)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的保障

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应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将优秀教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1.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起政策保障的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的政策制订、宏观指导和表彰奖励等工作。建立和完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教科研训部门要承担起过程管理和指导宣传的责任

教科研训部门具体负责对优秀教科研成果的遴选确认、组织宣传、研究指导与过程管理等工作。要研发出更多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对成果的遴选要坚持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对过程管理要坚持“双手齐抓”――一手抓推广过程,一手抓推广结果。推广过程重在实践与反思,推广结果重在监测与总结。要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环境和氛围;还要注重长时效益与短时效益的有机结合。

3.成果提供者要承担研究共同体的领导责任

教科研成果提供者在推广应用研究活动中负责组织、指导实践和深化研究等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提高研究的现场感,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定了成果提供者是研究共同体中的领导职责。

4.成果推广应用单位要承担合作研究的责任

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协同成果提供单位及课题负责人开展具体研究实践等工作。一要尊重成果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兼顾成果提供单位的实际需要;二要充分发动推广应用单位的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应用中开展深化研究;三要着眼于更新应用单位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质量的提升。

第11篇

关键词: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ASP;SQL数据库

随着院校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长,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论文及成果的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为应用背景,纷纷采购或者自主研发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和论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对科研项目实施流程监控,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目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论文、申报文件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科研信息的处理是通过人工统计、查询来进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运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过科研管理软件,发挥计算机管理、网络共享的优势,将会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学院科研情况的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1.2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成果经常处于沉淀状态,成果利用难展示少

教师科研论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信息资源,学校管理部门忽略了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完整性、连续性的收集和管理,缺乏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广大师生不了解教师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在需要时,例如教师进行职称评比的时候,或者进行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基金申请时,或者当学校向上级统计汇报科研成果时,才会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1.3科研项目流程管理资料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在此次研究项目之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还没有统一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申报、项目中期管理、项目结题、科研成果登记等流程管理资料部分缺失,而科研项目这些连贯又交错的业务流程都是密切关联的,致使所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为提高系统设计水平,我们在项目初期走访了兄弟院校后了解到,在具体管理中,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成果由科研部门统计收集,有的由院系资料室负责统计收集,也有些学校是图书馆作为专题负责统计收集。各校数据库建设标准各异,用户检索语言、检索界面、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质量控制规范。考虑到建设教师全文数据库的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实施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等到累积一定的经验后将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展示作为以后的研究目标,所以我们拟建立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本系统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管理,为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教科研工作衡量标准和有效的考评依据,立足系统具体实施应用,进行系统实践的探索,为其他院校建设本校成果库提供借鉴和参考。

2系统分析及设计实施

2.1教师科研成果的范围

教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主要有:专著、专利、论文集、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精品课程与试点专业、教师获奖、指导学生竞赛、参展作品及其它成果等。

2.2系统功能设计及模块结构

2.2.1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在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以技术适用、系统实用、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稳定、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建设原则,遵循阶段开发原则,将整个工作划分为多个目标和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步骤和要求;在实际开发中,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量及功能的扩充,具有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后期运行中,充分考量服务器安全、数据的备份和安全访问机制,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

2.2.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工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科研管理工作模块”和“科研人员(教师)模块”三部分组成“。系统管理员模块”用于科研人员创建及用户权限分配“,科研管理工作模块”用于进行科研成果申报及审核、科研文档管理、科研成果跟踪、科研经费管理、信息查询统计“,科研人员(教师)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科研成果的登记、信息变更、统计查询。

2.2.3系统结构及功能

1)用户权限管理:为了保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用户、角色和权限数据库表,按角色不同享有不同的权利,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2).查询统计系统:应当建立不同的搜索机制,可以对不同信息项目进行搜索。科研成果信息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审核状态、项目组成员、课题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备注信息等。可以按照多种条件进行搜索,例如科研项目状态为正在申报,还是通过审核后的状态。系统中进行查询时,可依据不同的用途加载查询项,多维度显示不同的检索结果:可以按成果题名,主题/关键词,著者,著者部门,所属学科,出版/发表/结题时间,成果出处,获奖时间,基金资助等检索点来查询。查询输出功能,还应根据查询项统计结果,具备输出各种报表的功能,以方便统计某一年或月的所有成果量或某学科、某专业及某课题的成果量,方便统计历年来本校全部科研人员或者某部门教师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篇数、专著专利数据等。3)项目类别管理:将不同类的科研项目划分不同的项目种类。4)项目流程管理: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审批管理、项目结题管理5)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6)系统帮助

3数据库设计

通过分析,本系统需要输入的数据如下:1)学院:包括学院编号,学院名称。2)行政机关:单位名称,单位地址。3)系:系名称,学院编号,联系电话。4)教职员工:职工编号,姓名,系名称,单位名称,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毕业院校,联系电话。5)科研活动的信息:承担课题,发明专利,撰写论文,创作著作。6)科研项目的信息:课题(立项,鉴定,获奖),专利,论文,著作。7)课题: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合作单位。8)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授予时间,主持人,人员,专利类型。9)论文:论文名称,主编,副主编,出版刊物名称,刊号,刊物级别。10)著作: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职工编号,姓名,著作类别。11)课题立项:立项编号,课题编号,课题来源,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2)课题鉴定:鉴定编号,课题编号,成果等级,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3)课题获奖:获奖编号,课题编号,获奖级别,姓名,职工编号。我们在SQL数据库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需求情况设计了若干个数据库表,如项目信息表,个人信息表,学院信息表、项目申报管理表、项目申报批次管理表、表等,并设置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力求满足实际使用中各种多变的需求。

4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进行设计,由客户端(IE浏览器)、WEB服务器(Windows2003Server+IIS)和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组成。采用ASP(ActiveServerPage)、VBScript、Dreamweaver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

5系统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

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服务于科研管理人员,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及时地将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科研项目流程信息等内容进行数据库存档管理,能够做到对科研活动从申报到结题的全程跟踪,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界面美观一致的科研信息查询和统计平台,既能实现对科研活动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够为高校对院系的评价以及院系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避免职称评定中一些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满足学院的决策者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系统采用ASP架构分层明确、便于扩展和复用,采用B/S架构,系统安装部署和后期维护简单,采用IE浏览器访问,界面相对统一,缩短了软件的学习培训时间,便于科研人员使用。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错误的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由于采用B/S模式开发,难免会出现一些兼容性或者服务组件的可用性等问题,这些通过我们的协调和努力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师科研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需要和教务管理系统、办公OA、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邮件服务器等系统整合为一体,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使各个子系统兼容,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业务数据同步兼容,将在随后继续努力解决。

作者:赵蕊荣 王文通 张 骞 马晓荣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鄢碧鹏,李志强,蒋洪.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聂慧慧,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第12篇

关键词:成果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 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 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 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全面调整产方—卖方—买方的关系,使成果的转化正规化、程序化。作为买方的决策人要用社会科学成果支持和检验自己决策,作为卖方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机构要承担起监督决策者的决策是否科学的职能,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生产计划。作为产方的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要分析市场动态,使自己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和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将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