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

时间:2023-06-12 14:47:41

学科德育实践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教学

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最为基础,但是也是最为关键的。众所周知在当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负面思想的影响已经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健康、不道德的思想毒害着未来社会栋梁的初中学生。因此,为了社会的发展,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笔者坚持认为在初中阶段教师应该切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的三观以及内在的道德情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开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首先,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确教学目标,那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德育人才,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不要将德育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之中,要让学生明确德育水平的提高是以实际社会表现来衡量的,而不是用单纯的理论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其次,教育者也应该适当地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案例式教学,这样学生的德育受教情况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加具有实践性。最后,要积极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活动当中自行感悟活动的主旨和蕴意,这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在初中的德育教学工作中,由于这门学科开办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学生以及教师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当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来对待,如此对待德育教育必然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疏忽和缺失,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道德水准的人才,这样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会随着教师教学态度的端正以及教学目标的明确而逐步地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二、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开展案例式教学将会收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作为道德水准而言,理论知识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的,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加以实践,也有很多学生不清楚如何实践,而通过案例的方式,真情实景地将道德事件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其中的德育内涵。而开展案例教学必然需要教师准备很多案例,而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

三、加强德育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德育教育的关键是实践,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实践性之外还要经常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其中亲身实地地感受德育内涵,这对于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学生德育实践能力有着极为关键的帮助。

第2篇

厘清学科德育的几个问题

1. 关于课程德育与学科德育的范畴

课程德育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通过各类课程有目标、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教育,包括地方和校本课程和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在教学目标上,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教学内容上,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内容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不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顺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德育是指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这一界定把研究从德育角度引入学科角度,从学科自身来研究学科德育,拓宽了对学科德育内涵的认识。

2. 关于学科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是显性结合,即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与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联系。二是隐性挖掘,即与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相关的寓德内容。目前,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探究、体验、合作等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本身蕴涵着一定的寓德因素。三是动态生成,即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寓德内容。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规划,这是预设的,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式、角度等都是未知的,因此在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过程中可能蕴含着一定的寓德因素。

3. 关于学科德育和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是学科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新课改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并且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二是学科德育的部分内容不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制定时即有的,而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中生成的。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和学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过程,教学在本质上是具有道德性质的。

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学科德育实践

1. 研制与实验“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研制了《北京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的指导工作意见》,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教学导向,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个学科如何依据教学内容挖掘寓德点?实施学科德育的途径有哪些?如何评价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为此,基教研中心为27个中小学学科研制了在全国具有首创意义的《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一是学科德育范畴,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方面,基本是源于对新课程中情感类目标的分析和提炼;二是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挖掘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承载的德育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建议;三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案例片段,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宏观性的教学指导,在研制—实验—征求意见—修订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突显了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可行性,对一线教师教书育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2. 依托研究实验基地开展针对性研究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研究中确定了丰台、顺义、西城为学科德育研究的市级实验基地。我们还建立了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统筹规划,市区(县)校共同承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的三级研究网络。依据区县和学校的特点,确定丰台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学科德育资源网络平台的建设,顺义区的研究重点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培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地方课程的编写和研究,编制与课程相适应的配套地方(乡土)教材,西城区则结合区域性资源,开展课内外教学研究。

3. 研制典型案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德育的新方式

在各学科层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每年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编辑出版了以教研员和教师的学科德育研究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描述、教学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德育案例集》和课例集锦,通过各学科教研员和教学专家点评的形式,启发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学科德育问题,加强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研究,引导各学科教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初步形成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的经验

北京市开展学科德育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效,其主要的经验有:

加强研究,营造氛围。注重理论学习、注重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引导全体教师人人关心德育,科学实施德育,提升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广大教师自觉地将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学习知识与培养思想道德情操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学会做人,充分发挥了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作用。

第3篇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4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会计人才;教学水平;职业判断能力;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在会计环境剧烈变迁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零散,很多信息均需会计人员自行发掘、获取和组织,不能依靠一套现成的固有模式取得、分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而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主要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完成,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各高校几乎均未开展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而,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3、会计教育目标问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变化,学校的会计教育应培养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能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时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否则,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将无所适从。现在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学习定位是把通过CPA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过早地忽视甚至放弃基础课程和一些公共课程的学习,因而限制了学生个人知识面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影响到会计人员的整体质量。

4、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1)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提前制定整个课程体系,在实施期间体系固定不能变动。因此,几年中该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无法反映在该课程体系里,同时固定实施也使得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完善;(2)对人文自然等课程重视不够。公共基础课程中以“两课”为主,对人文自然等课程重视不够仍是我国高校会计学及其他专业课程体系中共有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缜密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

5、会计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一是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提高;二是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三是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需要积累。

二、完善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会计教育目标。笔者认为,21世纪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坚实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并掌握学习技能,面向各类企业、会计中介机构、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能适应会计发展的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上述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只是一般性的,各个学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一般性的会计教育目标具体化。也只有这样,我们所确定的各自的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才能保证各个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例如,对于会计教育力量雄厚、会计理论研究搞得好的,具有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于对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高一级学历教育和培养其理论分析能力打下基础。而对于与企业联系紧密、注重实践性的学校就可以将学生的培养重心放在培养满足企业等其他组织对职业会计师的需要上。

(二)重构会计教育体系

1、构建弹性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弹性板块的“弹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弹性板块中的课程门类不固定,可由各院、系根据需要自主增减,即课程门类设置具有弹性;其二,弹性板块中的部分课程内容可由专业院系自由设置,同时各课程学分分布根据需要可以变动。院系根据会计知识与其他经济管理知识的相关性和交叉性,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板块的课程门类;各院系根据会计专业知识的拓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变化适时对专业知识板块课程进行更新和拓展。

2、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1)提倡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未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只有这样设计的案例才能既不脱离实际,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关于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就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通常包括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习两种方式:一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上完每门专业课根据分阶段的教学计划参加校外专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参观观摩是指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观摩,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观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在岗实习是指让学生顶岗,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在无意识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二是有效开展模拟实验课,主要是进行财会业务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将来自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业务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在实验室环境下模仿实际业务操作程序而进行的业务操作实习。模拟实验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

(3)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应建立和完善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以新颖的视觉刺激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电算化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的效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一是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队伍的建设,使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二是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提高会计模拟教学效果。

3、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懂得教学规律,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有敏锐的判断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以适应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措施:一是加强会计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强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这要求我们在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有所改进,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很有必要,但是还不够,因为职业判断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这种能力不能只靠简单的知识积累就能实现,也需要在会计的教学中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育目标上树立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等等。

(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1、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教育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更符合人性和时代的发展。同时,增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2、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3、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学习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开始为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身边的事情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活。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和学术道德观。

4、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并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学校可以成立诚信评价办公室,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工作。学生诚信评价结果将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诚信得分将作为德育部分的基础分。对于诚信得分达不到规定等级的学生将无权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同时,学生诚信得分还应如实记录于其本人的诚信档案,并填入毕业生登记表,在择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另外,还可以建立诚信档案网上公示制度,增强诚信档案的透明度和约束力。

5、开设会计诚信教育相关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课程。相关教材的开发应体现应急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借鉴与继承相结合,跟踪会计实践的发展动态,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法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法律技能;法律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2-02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弥补法学理论教学不足的需要

受法学教育以培养研究型法律人才的理念之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法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如法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均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亦是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实践教学在法学教学环节中所占比例不仅很小,而且教学内容是零散的,学习方式是自愿的,教学效果评价是无标准的[1]。尽管理论教学在法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但过于强调知识灌输的理论教学,难以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案件能力给予培养,由此导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如我国每年前往国际法院应聘学生面试时大都达不到国际法院法官的要求,因其普遍缺少法律方法的训练,缺乏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需通过司法实践,仅通过理论教学难以形成。可见,纯法学理论教学存在缺陷,为全面提高法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必要加强法学实践教学。

(二)培养法科学生法律技能的需要

法律技能是法律职业所要求的、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程序完成法律职业工作的能力的总称[1]。我国台湾王泽鉴先生在其《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一书中认为: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美国法学教授摩根强调:忽略技能训练会给学生带来危害[2]。由于法科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法律职业不仅要求其掌握大量的法学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运用法律的技能,如依循法律进行逻辑思维能力、与当事人交流能力、同对方谈判能力、解决争议能力、调研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在理论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其有赖学生在法律实践中的逐渐领会,以致精熟。如果离开法律实践所提供的具体化、情景化语境,学生就很难熟练掌握各种法律技能。

(三)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需要

强化法律人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不仅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培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法学教育顺应并推动法治社会发展的使命。“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3]。由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很难使学生进入真实的角色境界,从而难以让学生真正体验一个法律工作者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和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为此,加强法学实践教学,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与律师、检察官、法官以及当事人的人际关系中,可使其亲身体验法律职业各种角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学生在试图解决法律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道德问题过程中,领悟道德规则在法律实践中的微妙之处,使学生在真实案件中体会自己所肩负的正义及把握职业道德标准,确立自己作为法律职业工作者所应有的行为操守和法律信仰,并始终保持着对以正义为内核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职业的崇尚[4]。

二、法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一般先由教师布置案例,学生自己就案例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案件争议焦点并探求解决争议的方案。尽管案例教学仍属于课堂教学,但其实现了由“教师事先给定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向“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的转化。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为确保案例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要注意循循善诱,做好必要交代或铺垫,以便对学生“启而有发”乃至“一启即发”。对于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教师要予以珍爱,就高等教育而言,唯有在互相启发中迸发出思想火花的案例教学才是事半功倍,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庭审观摩

庭审观摩是教师事先同审判部门取得联系,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其有“走出去”与“请进来”两种模式,“走出去”是组织学生旁听人民法院开庭;“请进来”是将庭审活动引入校内。庭审观摩的预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庭审的基本常识,为确保庭审观摩达到预期目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到“人到”,而且要做到“手到”(制作庭审笔录)、“心到”(思考原被告双方的观点和依据),还要做到“口到”(讨论案件的处理意见)。庭审观摩结束后,老师要进行总结点评,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理解、认识、分析能力。

(三)模拟审判

模拟审判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件资料并在老师指导下扮演案件检察官、法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参照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进行“假戏真做”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参与性。但鉴于模拟审判准备工作耗时较多,一般宜在课余时间进行。此外,模拟审判不应完全局限于固定的“剧本”,否则学生就会像演戏般地“念台词”,从而偏离教学目的。成功的模拟审判需要教师既能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设定案情框架,同时又给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可即兴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假戏真做”的过程中锻炼应变能力。

(四)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之中,通过对纠纷事实的了解以获得对社会认识的一种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社区针对具体法律问题作专题调查,特别是通过选择一些特殊的社群,如对监狱服刑人员、劳教所劳教人员以及吸毒所的吸毒人员等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对其做具体分析和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借助第一手材料验证所学理论,进而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勇于探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专业实习

由于大多数学校将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为此,专业实习亦称毕业实习,这里专业实习指法律院系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以及司法实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事一定司法实际工作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鉴于专业实习期限较长,而且主要是在司法实务部门进行,通过参与实际司法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司法实际,对所学理论知识予以验证,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能力及培养其掌握一定实际工作的技能。此外,专业实习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社会知识与积累法学实践经验。

(六)诊所教育

法律诊所教育是借鉴医学院诊所教育而创设的一种教育模式,有课堂模拟练习与真实案件两种方式。课堂模拟练习相似于模拟审判,真实案件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开设的“法律诊所”直接为处于困境中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并为他们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5]。

三、法学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教学设计

法学实践教学设计指从法学实践教学规律出发,对实践教学事先作出精密部署和安排。科学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法学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无设计而可能导致法学实践教学无的放矢或流于形式之不足,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实践资源,进而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质量。法学实践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情况并结合法学实践教学特点进行,如在低年级,可以安排辩论、参与调查、观摩等活动;在中年级可以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活动;在高年级可以安排实习、做毕业论文、到社区担任法律义工等[6]。

(二)教师准备

法学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事前准备工作息息相关。如模拟法庭教学的组织,首先就要求指导老师联系司法机关调取有关案件的卷宗,其中,指导老师对案例挑选尤为重要,因为实践教学选取的案例如果具有典型性,通过案例分析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倘若选取的案例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则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并注意到现实案例的复杂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其准备工作对法学实践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有决定作用。

(三)学生准备

学生的准备工作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如在模拟审判中,学生要成功扮演某一角色,必须查阅大量卷宗材料,了解案件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从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发现、筛选、认定事实及证据情况,找出有关法律要点,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见等,否则,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就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因此,为确保法学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不仅教师要做细致的事前准备工作,学生亦不例外。

(四)教学组织

法学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环节,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教师在案例分析中给学生过多提示,会影响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挥。又如教师在讲解和评述案例时,要注意运用不同的证明和证伪方法,不应当只停留在答案的给付,更应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由此可见,教学组织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前要做好精心准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使法学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五)教学评价

法学实践教学评价是法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评价标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根据内容不同可将其分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质量及实践教学实效的评价;根据评价对象可将法学实践教学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助于不断调整法学实践教学内容,增强法学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而使法律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房文翠.法学教育中的法学实践教学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2][美]托马斯.D.摩根.为21世纪培养法律学生[J].李凌燕,译.法学译丛,1988(3).

[3]杨兆龙.中国法律教育之弱点及其补救之方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64.

[4]王婧,赵丽莉.创新性法学实践教学方案的重构与实施[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2).

第6篇

关键词:教育学基础;教材;实践导向;特色

《教育学基础》是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入门课,它要向初涉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展示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和教育怎么办这样一些基础和索引性的图示和知识。由傅建明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初出版的《教育学基础》借鉴了以往教育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成功与不足,匠心独具。

一、以实践运用为指引,突出基础性与操作性

实践导向是高教版《教育学基础》教材的一个显著特色。教材为教师教育服务的指向鲜明,教材重视学生基于知识、理解的学习能力、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能力、基于推理想象迁移的创新能力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选取精当,在前三章明确了教育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关系后,非常清晰地为读者呈现了教师(第六章)和学生(第七章)在学校(第五章)中通过教学(第九章)学习课程(第八章)的教育框架。以德育理论与实践作为最后一章,阐明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教育“树人”的主旨。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教育学基础知识框架,这为其后来学习提供索引。教育学基础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内容选取上容易出现枯燥、学科本位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材料。高教版《教育学基础》定位于教师教育教材,始终以“与教师交流”的姿态,选取教育教学关键事件做理论层面的分析。既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又不失理论指导,始终贯穿着基础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编写理念。

例如,第七章“学生及其成长”分为四节内容。第一节从理论层面严谨阐释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通过介绍《新发展——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中,我国少年儿童的发展特点,为教师认识新时代学生提供了实践性的提示。同时,打破以往教育理论教材较少引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结合独生子女成为主要学生主体的现实,在教材中增添“学生群体的类别与作用”一节,进而在第三节从群体和个体保护共通的角度分析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尊重学生“生命健康权”“受尊重权”的基础上进入第四节“师生关系”,突出以“学生为镜”的和谐师生关系理念,让读者在趣味性很强的阐述中习得基础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生成长原理。

二、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体例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学期间没有受到自主学习训练的“准教师”是难以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在我国,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任,是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高教版《教育学基础》教材通过写作体例上的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可能,进一步彰显了教材的实践导向特色。在继承当下教育学教材通用的“正文”、“结语”、“反思与探索”的前提下,该教材在体例上创新出“问题式学习提要”、“引子”、“资料夹”和“扩展阅读”。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提要”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而且启发读者的思考展现“对话”的氛围与环境,使读者在阅读时有参与对话和编者讨论的亲近感。例如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学习提要由这样几个问题组成很好特色。“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吗?”“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三者是什么关系?”“我国各阶段的教育目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不仅把本章主要内容和框架条理清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为读者根据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引子”使读者找到教材与自身实践的契合点。一本教材所以能够引起教师和学习者的共鸣,就在于内容是可以触摸到的。教育学教材更是这样,必须使教师和学生感到就是在讲关于自己和自己身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是具有科学理性并且蕴含着科学精神的。例如第六章“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的“引子”是“一位教师的成长经验”,从一位普通教师的成长中更多的教师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激发他们进入正文继续探索“教师职业的历史”、“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教师专业发展趋向与方法”,带着“对话”的激情学习教材。第十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引子”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卢刚事件”,这一事件开启人们关注“好学生”犯罪的思考,它引发了“中国教育缺乏什么”的讨论。“引子”的恰当选用,使读者进一步认同关于德育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迫切性,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第七章从“爱护学生的心灵”的小故事开始讨论“学生及其成长”。

以“资料夹”的形式丰富教材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例如第五章“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从正文内容上讲是比较客观的,有学校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三个部分组成。“资料夹”的合理插入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容量,而且使内容变得鲜活,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够提示教师在授课时扩张类似的材料,提高课堂趣味性。例如在阐述“学校的产生”时,“资料夹”补充了“远古中国的教育场所”和“古希腊著名学园”,成均、序、塾、辟雍正、泮宫、吕克昂、芝诺的画廊等教育场所便鲜活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渐渐成为学习者的认知常识。

说到体例创新的匠心之处,不能不提及“扩展阅读”和“边白”。以往教材这部分内容经常被参考文献取代,或以“深入阅读书目”取代,而通常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个呆板的书目名称,而高教版《教育学基础》却简练而富有吸引力地介绍了扩展阅读书目的内容。例如,在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扩展阅读”中推荐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这是具有‘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之称的赫尔巴特的代表作,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全书由……三编组成,讨论了……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使教材体例中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教育学基础》为学习者呈现教育学知识索引的宗旨,生动而不失严谨与规范。高教版《教育学基础》页面设计上每页都留有“边白”,这一页中的“不饱满”,仿佛是传统中国水墨画上留下相对于墨色的空白,以无胜有,给观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去“填充”的渴望,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自己的即时想法写在“边白”上,参与编者的“对话”。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同质的群体被灌输教材内容,而是作为个性鲜明的参与者在对话中获得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以案例分析为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引并留有空间

正如顾明远教授在高教版《教育学基础》的序言中所强调的“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式和态度,教育学应当是实践导向的。”实践导向的教师应该是会讲故事的,在故事中贯彻科学理性,张扬科学精神。教材恰当地把理论与案例结合在一起,案例鲜明地反映了教育现实,为教师在授课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提供导引,突显实践导向性。

教育学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在讲授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才可能达到教学效果。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或准教师,在具体案例的背景下,诊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当事人提供教育教学上的解决途径,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教育工作者的立场上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弥补了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不平衡,也为新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高教版《教育学基础》教材案例生动,耳熟能详。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呈现“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呢?教材中以“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宣泄洪流为例,让读者认识到“引导”和“约束”在德育中的互动功用。又如,在阐释“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德育原则时,选用了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的一个经典寓言“天鹅、大虾和梭鱼”使学生乐于接受,懂得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否则,像天鹅、梭鱼和大虾那样各行其是,要求不一致,相互抵消,就会使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行文中贯穿恰当的案例是高教版《教育学基础》的重要特色,但编者并没有把“为读者提供案例,引导读者关注实践”停留于此,而是在每一章的习题中都编排一个“案例分析”题目,如第十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最差生评选”,第九章“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格雷姆女士的跨年度观察课”,第八章“课程与课程改革”的“小学三年级学生眼中的语文课程”,第七章“学生及其成长”的“以学生为镜”,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尝试性分析和点评获得启示。

我国的教师教育,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都是以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为核心,正是基于这一点,实践导向的案例教学操作困难。

从事教师教育教学的大学教师很少深入到中小学课堂中,准教师们学习的理论在实践工作中有时甚至成为掣肘的力量,在入职时被告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把你在学校学的那些理论丢到一边去!”教师教育培养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遏制,否则我国的教师教育还会在书斋和作坊的两端行走,而找不到真正的契合点。高教版《教育学基础》对教学的影响还反映在一定程度上补足实习、实训的不足,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数字媒介接触教育实践,在模拟学校的环境中体验为师的感觉,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讲授《教育学基础》这本教材时,特别注重对案例的补充,相较以往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批判性思维、学习满意度以及学业保持率均有提高,对中小学教师工作也更加关注。

高教版《教育学基础》教材鲜明的实践导向特色,使得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突破学理灌输、走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成为可能,为今后的教育学理论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审计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审计课程建设 李艳辉等(2006)对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应分别设置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理论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还应注意加强专业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育。而对于实践环节教学课程应包括专业问题的社会调查实践、基础课程的实习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算机在审计专业应用的实践教学和走进审计实务界的专题实习。

马琳英(2007)认为审计学科的课程建设原则应该是厚基础,厚相关专业,有主有次,要注意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的需求。指出审计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基础审计》、《中级财务会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同时指出审计学科的教材建设目标应定位于: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育复合型人才。

胡继荣等(2008)建议会计学专业或审计学专业增设政府绩效审计为必修课,增设计算机审计为辅修课程。并指出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环境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审计、战略审计等教学内容,可以开设选修课或任意选修课,并指出应当提高审计学科的地位,注重审计学课程内部知识的组合,即注重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技术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实务三大方面的结合。

(二)职业判断能力在审计教学中的培养新审计准则与旧审计准则相比,对审计人员在风险审计理念、职业怀疑意识、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对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学者在加强高校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加强职业判断能力和风险审计理念的措施。

张学军(2007)指出教师在审计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审计职业判断必须依赖于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田钊平(2008)指出要想加强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首先有必要补充培养学生风险审计理念、职业怀疑意识、职业判断能力的教材或训练内容。其次要推行“现场”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注重思维方式的引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何晓华(2009)指出在制造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和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外,可以将逻辑学纳入审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建议将写作纳入审计学科考核范围之一,因为写作不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更有利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发展。

张家杰(2009)针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的,给高校审计教学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尤其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新要求,指出应做好审计教学的衔接,更新审计理念和改革审计教学模式。

(三)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审计课堂教学中 审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关注。学者们及实务界人士多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职业道德建设展开研究,随后又将职业道德问题拓展到政府审计及内部审计层面。一些学者意识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张白(2001)指出中国审计与国际上的较大差别,除了职业环境、管理体制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想加强素质教育,就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出对于职业质量而言,主要问题是职业道德问题,专业技术相对而言是次要问题。

赵素琴(2005)指出检验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在于检验各类人才在工作中创造性作用的发挥。审计人才是一种智能型人才,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自身作用的发挥。

周莉(2008)指出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能因课时的限制削弱甚至忽视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在审计入门时就加强诚信为本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将其纳入日常的教学中。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应突出诚信的问题,让学生自觉形成以诚信为本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审计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研究 高岩芳(2005)指出为了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可以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审计的教学效果。

邵丽(2007)指出可以综合运用如目标教学法、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创造性的启发式提问,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教学的质量。

何秀英(2007)提出了一种新的审计实践教学方案――“审计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三维整合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指出课程整合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审计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局部释放;审计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二)审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最先在工商管理研究生中运用,其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采用,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学者们从案例的选编、开发、意义、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如燕(2009)指出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案例,并且要重视案例的系统性与实用性,如课前举出短小、趣味性强的案例;课中举出实用性强的案例;课后留下大型的、典型的案例。再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对案例的感性认识和关注网络资源中涉及的审计界的最新动态。

常京萍等(2007)指出可以组织力量分阶段开发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因为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资源。郭桂花(2005)指出审计案例研究对审计教学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经济意义、发现意义和证伪存真意义。

朱锦余(2002)指出审计案例的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即审计方法层次案例、审计业务循环层次案例、综合性审计案例。张根文(2004)指出审计学案例教材的内容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审计案例实务篇、审计案例阅读篇、附录篇,同时提出了审计学案例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李凤荣(2003)以一个具体的审计案例讲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具体讲解了其操作模式。王淅勤(2005)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出了以内容为线索、以案例为线索的两种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以旨在推动实践发展或理论提升的案例研究模式,其比较适合于研究性的学习。刘淑芬(2006)对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审计案例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教师应积极参与实践,不断提高实施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并且应当对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开发等。阮莹(2008)对案例教学法和案例引导教学的概念进行了区别和研究,并且基于案例引导教学的概念进行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侯洪涛(2010)指出案例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将大型案例分析和小型引导型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使用。在案例分析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单案例分析与多案例分析的结合以及国内外案例的结合等问题。

(三)实验模拟教学 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是改变审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极佳的途径。可以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弥补直接实践严重受限的不足。

李轶群(2005)对审计实验对象的实习内容、审计模拟实验资料的解决方案以及应该具备的硬件条件进行了详细叙述。刘蓉(2007)指出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未引起我国各大高校的足够重视,并且缺乏一个实现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平台,提出了完善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设想。顾征娣(2008)分析了手工审计模拟实验教学和计算机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价。梁素萍(2009)通过分析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了一个既易于学习又便于操作的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构想。

(四)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获得很大的成功。

陈朝晖(2001)指出多媒体网站式课件是会计审计教学改革的方向,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资源共享、易于维护,适合自学等特点,并提出了其具体的开发思路。刘淑芬(2007)指出由于案例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较为合适,可以将开发的典型案例制成电子版的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同时可以制作审计案例在线答疑校园网页。

(五)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田岗(2005)指出大力推广启发式教学是审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是审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式。张雪梅(2007,2008)指出随着环境的日益变化,迫切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了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黄胤强(2008)对启发式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设计,并指出运用启发式教学的问题,特别强调开放性思维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六)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张优勤(2009)指出在审计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七)直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有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两种实践模式,直接实践即学生直接到事务所或企业进行实习。而间接实践是指学生通过校内建立的审计模拟实验场所和课堂对审计案例的讨论将所学的审计理论及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吴丹(2008)指出可以以会计师事务所为培训基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杨录强(2009)提出校企“联姻”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认为校企“联姻”可以助推审计实践教学,首先应当革新指导思想,大力推广实践教学,其次可以“走出去、请进来”锻造教师队伍,还可以实施校企优势互补,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局面。

(八)其他教学方法 蔡才德(2005)把“讨论式教学法”引入审计案例教学中,为教学创新开启实践通道,从而使得审计案例教学成为“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

赵建平(2007)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教育创新模式,指出通过国际认证考试与高校审计教学相联系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外教育上的相互融合,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审计状况,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技能。

郑新源(2008)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审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题是前提,能力为本位是目标,任务为驱动是手段。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转变,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转变,从单纯联系向任务驱动转变,有利于审计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陈利军(2009)提出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实验、业务实践相结合的四轮驱动教学方式,形成既注重理论水平,强化实务操作能力,又注重计算机与审计相结合的课程特色。

从有关审计教学方法的研究来看,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较多,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已相对比较成熟。而对其他教学法的探讨比较少,如项目教学法、模拟实验教学法等。其具体实施的目标、原则、程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都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在方法的应用上,学者们更多的是研究每一种方法的具体运用,而对于如何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目前研究的还不深入。

三、审计教学效果与研究方法选用

(一)审计教学效果研究 对审计教学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得出审计教学的现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意义。同时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起到完善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目前少数学者对审计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潘念萍(2006)的调查问卷显示,目前的审计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审计教学环境也不容乐观。有88%的学生认为当前审计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知识, 72%的学生感觉理论多而抽象,难以理解,58%的学生感觉理解了但不知如何运用。60%的学生希望增加案例分析,但只有16%的学生表明在审计课程中接受过案例,并且这些学生中仅有5%的人认为案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说明教师特别注重应试教育,教材的建设水平也比较低。80%的学生呼吁在校内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可以看出,审计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梁素萍(2009)在2006~2007年间对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4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审计教学效果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62%的学生认为审计课理论多而抽象,难于理解;48%的学生认为理解了,但不知如何运用,只有6.3%的学生认为审计课还算好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从调查可以得出审计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何琴(2009)基于学生和教师的不同视角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了审计案例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效果,得出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审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师和学生对审计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不一,教师普遍认为教学效果良好,而学生则感觉不是十分满意;从审计案例教学具体实施细节来看,时间安排存在问题,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分析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对检索的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考察,发现规范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规范研究是当前研究审计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涉及很少,采取的实证研究也大多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而没有采用实地研究等其他研究方式。因此,应加快实证研究的步伐,使实证研究能在审计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可以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使用,规范研究如果仅借助于抽象推理,其可靠性就可能受到质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研究缺乏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实际验证。实证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通过搜集数据,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以解决“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然后再用实证研究去证实结论,结论的可靠性将大大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审计职业的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审计人才,教育界应当拓宽研究的视野,以审计市场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审计教学研究,改善审计教学的质量,缩小审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审计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8篇

【关键词】研究策略 具体阐释 个案分析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YKGZD20140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可以提升相关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因此,任何一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或相关的研究者都有必要结合目前这一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对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策略

与其它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一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研究应该有一个科学而实用的研究与实践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他人的研究结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应该坚持以下的研究策略:

1、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既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又是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无论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实践,还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理论研究,它们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特点。正是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在具体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中应该坚持综合性的研究策略。对于此处所提到的综合策略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在教学层面上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即有课程本身的问题,如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而无论这些内容哪一项都既可以成为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又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所以说,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其实践的层面上需要有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其次,作为一项理论研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也需要综合性策略的指导。例如,作为一项理论研究,它的综合性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即,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具体问题所需的理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甚至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能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另一个层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对象,它可以丰富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对这一教学实践的阐释丰富自己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的内容也可以从这一教学对象的研究中获得启示。如情景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等都可以从这一教学实践中获得相关的启示。

2、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需要具有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对于这个研究策略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课堂教学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阐释一定要运用系统而全面的思维才能分析得清楚。例如,在研究个案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问题时,一定要结合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结合课程教材的编写、一定结合目前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都会影响到对个案教学法运用问题的分析。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与阐释中,一定要把系统而全面的思维作为一项研究策略并贯彻在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之中。

3、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虽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既可以作为一理论研究而存在,但对其的相关研究却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对其进行更好地分析与阐释。所以在相关的研究中一定要坚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只有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探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只有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一定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二、理论研究的分析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的研究中,由于各地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不同,由于各个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的不同,包括校本教材编写内容的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种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完成对各地所有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而与此相对的是,对于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也不可能只丰富一个教育教学理论。因此,在此只从宏观的层面上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的选择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理论选择一定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要根据本校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其次,在选择了某一个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之后,一定要结合相关期刊上关于这一理论运用问题的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参考依据,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理论的运用

在运用某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对运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这样的分析既可以补充研究的不足,又可以纠正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脱节问题。

三、实践研究

1、措施的制定

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改革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无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的;也无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都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进行保障。

2、实践的评价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而对教学实践的评价,既可以纠正指导这项教育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纠正教育教学理论在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与具体教学改革方法体系的建立应该具有同步性。

四、个案分析

下边以建构主义指导下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为一个教学个案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说明:

在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第二章里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根据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本节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以下三个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这三个教学内容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理解是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本节其它两个内容的学习,而且还关系到对本单元其它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案例进行补充教学: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现代的助人为乐的模范郭明义。

首先,根据建构主义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天祥及其故事的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原来对爱国主义的感性理解建构“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特别是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这首诗作,更能帮助学生建构“爱国主义”这个术语的科学内涵。尤其是对诗作中的最后两句的拓展性例举,对于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每一位能够按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汗青”的人,都是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都是能够践行“爱国主义”内涵的人物。

其次,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即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具体评价。在评价中一般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对这个术语的理解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个教学内容的体现。虽然在和平的年代里,学生不可能像文天祥那样具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在平常的岗位上,现代的学生依然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思想。如,通过弘扬祖国的文化达到爱国的目的。就连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对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细小的行为也是其爱国思想的表现。

再次,结合这样的教学过程和对这个过程的具体评价,分析在运用建构主义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个案例可以在理论上为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建构,尤其从感性的到理性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而运用这样的案例,由于学生对案例的事实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总之,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使相关的阐释与说明更符合教学实践,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而在分析的过程上,一定要坚持综合性的策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策略以及实施与评价相结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韦青松.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第9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法 问题 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为一体的,具有特定定位、内涵和任务的新课程。此教材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从证明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比较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因此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效果甚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隐性教育和探究性教学等有待整合等等,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思想道德实效性的提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门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与课程本身的教学设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分不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年轻”学科,它在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还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的教材体系结构模式经历了伦理学浓缩结构,成才学改编结构,人生哲理学结构三个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设计教学法、谈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

1.设计式教学法。设计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自主解决问题。设计式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创设场景,学生则自己策划和组织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议论问题的得失,从而进行自我重构的过程。从具体方法上来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品、实话实说、演讲、辩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3.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强调“案例中心,参与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要求。有些教师认为运用案例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有利于师生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以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因素

1.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关注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办法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其中部分院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现实的实际情况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支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把着力点放在与学生专业对口或者是学生将来就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无关紧要, 甚至有压缩课时的现象,分单双周上课,甚至把压缩的课时称为教学实践课,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使得思政课教师无心研究教学方法。

2.思政课教学考核效果不突出

对思政课的教学考核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稳定教学秩序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和评价教学得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考核仍流于形式,偏重于理论考试、课堂考核和结果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考核、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在理论考核方面多以开卷、半开卷和闭卷的形式开展,这种考核形式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考核主要侧重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这里面的社会实践也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开展,往往也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考核方式,对教师而言,只是证明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而言,考试合格获得一门公共课学分,使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忽略了“育人”的作用。

(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当前,高校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学习能力较强,面对这样的工作对象,如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自身没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或者知识水平不高,就很难让大学生接受,就更难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所需的文化知识素质具体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相关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还要具有与思政工作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辅助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教师自身因素

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一方面,既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又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的职业认同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谋事”谋求个人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只有对职业建立起基本信任关系,才能够从职业与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感受和道德价值。同时,高校教师科研压力的增大,使得部分老师将自己的经历都放在科研能力上,无心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三、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根据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整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科学发展。

(一)合理构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实际情况是大学生群体不仅在性别、年龄、地区、年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反映在他们的需求层次上也具有多样性。首先,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对受教育者需求的差异化进行细分。通过建立信息档案,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在实施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思想道德相关课程,进行差异化的引领和教育,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其次,要树立关爱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观念。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做好不同层次学生个性需求的细化工作。再次,要积极引导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学会体验。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文化的理解,通过谈论或者座谈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他人或者社会各个层面的故事中,体验什么是道德,从而构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二)进行思想道德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探讨

当前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应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自我实践、学生自主探究、暗示引导学生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常识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在实践中存在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建立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的体制并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作为依托,实现两支德育工作队伍的有机结合。

2.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引导、鼓励和帮助大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在问题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探究型教学能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对学生亲自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心理学上说符合了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就是那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教育,它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得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隐性德育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潜在性、载体的分散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和效果的长期性等特征。隐性教育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善功能。

第10篇

1.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外教学是课堂的延伸和扩展。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虽然集中在课堂中,但是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作为德育教育实施的主要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地理知识来渗透德育,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加以展示。然而,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结合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可通过让学生体验地方的风土人情,体验社会建设的情况,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德育,这样还可以因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切实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2.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体验生活实践

在地理教育中,有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2]。地理学习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很多的同地理相联系的案例。我们以首都北京为例,这个城市的水资源问题、旅游问题以及农业发展、交通等等社会问题都同地理学科息息相关,可以作为实际的案例进行地理教学。再将范围扩大,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和现象只要同地理相关都可以作为地理学习和德育教育实施的案例,而且这些实实在在的案列对于德育教育的实施更具有说服力。另外,情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德育的渗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通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2结合地理教材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要在不冲淡地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点出德育素质,而这个过程不是几堂课就可以实现的[3]。地理教材中的不同部分都有不同的德育内容。例如,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世界地理突出了国际主义教育,等等。高中地1.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途径创新的必要性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理中国情教育的体现在:我国的资源尽管在世界中列于前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让学生认识作为公民应该有保护资源的思想。

2.3榜样示范

在教学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首先教师自身就要做到。例如,在中国自然、社会等学习中,体现教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包含了各种德育的因素,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以自身的榜样示范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何珊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模拟法庭;德育;法律思维;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一、研究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绝大部分心理、生理均未成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可塑性强,高校浓厚的自由学习氛围,使他们迅速浸染于各种文化与思潮之中,容易出现认识误区,价值观念被扭曲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学界公认将大学生德育与专业课相联系,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是一种有效的开展德育活动的方法,但是,对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研究和探索还十分欠缺。随着法律专业具有的应用性、技术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法律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其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教学的必修课程,由于具有融体验性、实战型、知识性为一体的特征,被认为是一种情境式学习方式,是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越来越多的高校法学专业将其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作为专门课程开设。但是,从近年来教学实践和相关著述中可以发现,法学教育理念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较大,不少人偏重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而忽视其在大学生品行造就方面的功能,教育的失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德育教育功能方面对模拟法庭课程做全面审视和设计。

二、模拟法庭的特点决定其开展大学生德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模拟法庭对大学生有德育作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

法律的适用问题是模拟法庭的核心,而法律本身具有伦理性,法律的适用过程也离不开对其的伦理分析和考量。法律与道德同属于社会规范,西方有一句谚语“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充分说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联系,二者都包含正义、公正、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符合道德理念的,往往也符合法律。因此,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学习法律的过程,也往往是经受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过程,即如何通过正当程序,公正地适用法律,作出公正地裁判。法律思维有二元性,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谌洪果指出“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式,它的一端便是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涵+品格和精神需求,当法律思维作为思维方法时,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1]。韩宏伟也指出法律思维是以利益衡量为价值尺度的评价性思维[2]。也就是说在学生适用法律解决争议时,其思维过程就存在着以本人价值尺度为标准进行利益衡量,充分揭示和反映出法律适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倾向。因此,模拟法庭的运行绝不仅仅是法律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法律人应有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造就过程。而不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会直接导致学生适用法律上的偏差,不能真正贯彻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

(二)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使其更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兴趣、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上具有明显优势

道德发展有四个阶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从前到后一环套一环,其中后三环的发展中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据调查,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则比较欠缺[3]。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情境性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机会。模拟法庭所使用案例往往是真实发生的或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为学生打开了介入社会的一扇窗,通过对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的案件的调查、审理和裁判既考察了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亦是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反思三观的机会。同时,在模拟法庭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整个流程,代入感强,印象深刻,这种特有的情境性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或旁观者式的观影更能深入人心,触发思考。

(三)模拟法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控辩环节的设计

符合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模拟法庭存在控辩双方,两方观点针锋相对,冲突既有书面,亦有口头表达方面的,在各方理由的剖析中,各方道德判断也得到充分展现,在这一过程中,法律中蕴含的社会普遍道德规范、个人的道德判断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融合。按照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说法,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模拟法庭中各方的观点冲突越激烈,越能起到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来说,利用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是具有实效性的。

三、现有教学设计在大学生德育上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高校现有模拟法庭课程的内容设计目的多围绕培养控辩技能等展开,强调对学生文书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对法律职业道德、社会伦理的教化不够重视。根据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理论,道德发展有三水平六阶段,大学生应当属于第二水平,即习俗水平,这一水平正是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的关键时期,也即成为社会人的转型时期,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中理当将德育作为其重要课程目的,充分发挥其以案说理的优势,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案例选择上没有考虑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多数高校忙于建设案卷库,强调案例类型多样,力求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和见识,却忽略了案件的伦理性、对抗性。这样的案例用来训练出具有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的人才也许没有问题,但是,案例缺乏伦理对抗性,将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同,模拟法庭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模拟法庭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未考虑伦理考察方面。在模拟法庭课程设计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程序法、实体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注重对案例包含的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成绩评定标准中,基本都把学生的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资料检索、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表现等做为主要考察项目,对学生在整个模拟法庭中的伦理品格表现如诚信、友爱、互助、协作精神等都忽略不计了。

四、完善现有模拟法庭教学设计,加强其在大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法律思维具有两元性,将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纳入模拟法庭课程设计目的中。摒弃忽视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做法,也即抛开法律中的意志与情感内涵,单纯从法律规则角度进行推理、解释、论证的做法,强调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和道德的培养,并将其排在法律技能之前,作为模拟法庭课程的根本培养目的。最终,为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后习俗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而不会完全被世俗和法律条文所束缚,学会自主地寻求公平正义的裁判。同时,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伦理性,改善学生思维方式,也在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积极性、创新性上具有一定作用。其次,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案例。如前所述,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三水平中习俗水平阶段,是了解、认同普遍伦理和规范时期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将涉及家庭伦理、职场伦理、社交伦理等基本社会公共伦理的案例作为主要选取范围,特别是与个体道德差异大,容易产生道德上的两难的案例用于德育效果会更好。当然,还必须考虑学生认知情况和能力,不能过于提高案例模拟难度,否则过犹不及,影响体验和认知效果。再次,根据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合理设计课程环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认为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解当前道德判断水平--运用道德难题引起认知失衡--揭示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引导接受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道德判断的实施。将上述方法和策略与模拟法庭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做出如下设计:第一,在案例给学生前,设置考察当前学生对案例相关伦理规范的认知水平环节。设计若干讨论话题或问答题,了解学生相关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并充分引发学生对相关伦理规则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内容的兴趣。第二,案例进行案情分析时,一并指出其中的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可能引发的后果,根据学生所持观点划分小组(原被告角色分配)。充分调动学生查寻资料、组织语言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创造性解决道德难题或法律适用难题,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三,组织模拟法庭开庭活动时,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6],完成道德教化、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的传授。第四,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完成德育小论文,对模拟法庭过程中对道德的认知、体验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总之,模拟法庭可以成为大学生德育活动的重要阵地,设计、组织好模拟法庭的德育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王志敏 孙淑云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

[2]韩宏伟.法律思维如何型塑——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4).

[3]全思懋、石松、万小羽.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09(3).

[4]陈娴灵.关于创新模拟法庭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第12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双师型;人才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48-01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法规性文件。为了使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能力,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培养能够胜任职业学校从事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双师型”人才的目标,不断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探讨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的构成是很有必要的。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着重处理好通用知识与通用能力,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教师教育知识与从师能力,思想品德、学术道德、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注重品德、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整体优化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度增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例,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3、高素质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坚持思想道德、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师德)培养不断线。在通用课程模块设置思想道德课程、在学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学术道德课程和职业道德课程。

二、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设置

1、通用知识模块主要开设“两课系列”、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军事体育、计算机、职业生涯规划、安全教育等相关公共课程的基本知识。

2、通用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学科专业知识模块在专业知识模块的设置上,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并结合本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来设置,体现测控专业的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

4、学科专业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是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包含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专业构建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构成,突出专业性、设计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思路,使学生真正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

5、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设课,课时不在规定总课时之内。指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兴趣与能力予以选修的全校(本专业以外的)开设的扩大知识面、增强应用性、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

三、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1、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测量与控制理论知识,具备仪器及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及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高等职业学校从事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双师型"人才。同时,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理论课的设置较好体现测控专业的要求。测控专业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宽泛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例如培养计划中加大数理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时数,重视它们在测控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为学生将来专业的深度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