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管理考核方案

护理管理考核方案

时间:2023-06-12 14:47:42

护理管理考核方案

第1篇

关键词 技术档案 社区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12-03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taff appraisal technology

archives in the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YANG Min, LIU Yingyan

(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nursing staff appraisal technology archives in the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of 2011, the nursing staff examination technology files were managed for the all nurses in this center,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Results: The nursing quality examination, theory test and average operation test scores,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enhanced after using the nursing staff examination technology files. The number of errors and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were reduced remarkably. Conclusion: Use of nursing personnel evaluation technology archives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manager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technology archives; community; nursing management

护理人员技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业务成长的真实记录,是考核护理人员德、勤、绩、能的重要依据[1]。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在社区服务中心尚未普遍建立。我中心引入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理念,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制定了更适用于社区护理人员考核的技术档案摸板,并于2011年1月试用,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中心护士总数30名,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3.18±5.46)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5名,护士10名;本科2名,大专18名,中专10名;工作年限:≥10年21名,5~10年3名,2~5年3名,

1.2 方法

所有护理人员均建立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人手一册,统一存放于护理部。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包含工作质量、业务考核、职业素质、继续教育、加扣分和考核汇总5项。年终将各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满分为100分,并评定考核等级。护理人员技术考核档案自2011年1月实施,2012年1月采用相同表格比较《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实施前后的考核结果。

1.2.1 护理质量考核

护理质量占总考核分的40%。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文件书写、分级护理、抢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护士长管理等,护士与护士长的考核重点不同。参照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修订的《护理质量工作标准》,质控分数按5~10分的标准进行分层,考核小组每月按项目评分,并将全年平均分计入“护理人员年度考核汇总”栏,扣分原因记录在该考核表下面的“具体内容记载”栏内。

1.2.2 业务知识考核

业务考核占总考核分20%。包括基础理论和操作考试,考试成绩取全年平均分,理论考按10分的标准进行分层,操作考按5分的标准进行分层,考核后给予相应分值,年终总评。

1.2.3 职业素质考核

职业素质考核占总考核分20%。内容包括:遵守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尊重患者权利、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负责等,每违反一项扣1分,如屡次发生或情节严重者加扣5分。

1.2.4 继续教育考核

继续教育占总考核分10%。继续教育根据职称和完成学时数换算成相应分值,护理论文根据不同职称,将上交或发表的论文数换算成相应分值,年终总评。

1.2.5 加扣分

加扣分占总考核分10%。加分项目包含:①在核心期刊;②参与课题研究;③评为服务明星;④获院级及以上荣誉;⑤获院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减分项目包括:①科内投诉或纠纷造成不良影响;②发生性质较严重的差错或事故;③严重违章违纪等。加扣分按项目赋予不同分值,同一项目可累计加分或减分,但不超过该项的最高分值;加扣分事实记录在“具体内容记载”栏内。实时记录,年终总评。

1.3 考核等级评定

将4项考核分及加扣分累计得总分,按总分评定考核等级。

年终总分≥90分为A级,推荐评先、深造、晋升、升职;81~89分为B级,不能参加各类评先;70~80分评为C级,不推荐参加技术职称晋升;

2 结果

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4项内容考核分值均比考核前提高,锦旗和表扬信数增多,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数明显下降(表1)。

3 讨论

3.1 有利于完善社区护理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人数虽然不多,但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内容相差大,考核标准也不同,如果没有一套完整周详的考核方法,很难管理到位。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对每一位护士都能根据其职称、岗位、工作表现、服务态度、继续教育等进行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考核与管理,从而使护理工作达到岗位责任化、操作规范化、工作程序化,提高了护理质量,构建了高效的管理模式[2],进而增强社区护理的竞争力。

3.2 为护理人员的评先、深造、晋升提供依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流动小,晋升职称的机会少,往往数人或十几人竞争一个晋升名额;医院内每年有评选优秀护士、先进医务人员的名额,以往都采用护士投票或护士长推荐的方法产生,主观性较强。使用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能真实、完整地记录护理人员业务技术信息、工作表现、个人业绩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提供了客观公正的参考依据[3],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3 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有些社区护士长期在同一岗位从事简单而重复的护理工作,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明显减退。实施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全面考核后,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促进护士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护理和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全面考核,督促护士加强护理查对与观察,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4]。

3.4 强化了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学分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5]。社区护士接受院内外继续教育的机会比医生少,观念落后及知识陈旧导致社区护理的水平不高、发展缓慢。实施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后,我中心护士积极参与各项院外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了撰写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了护理科学的蓬勃发展[6]。

我中心护理部通过护理人员考核技术档案的使用,达到了对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管理者的能力,强化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促进了护士自身和中心护理事业的发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说明护理技术档案是社区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姣姣, 王素美, 张颖. 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上海护理, 2005, 5(4): 57-58.

[2] 顾慧.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6): 106-107.

[3] 吴鸿珠, 李双凤.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手册的建立与使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5): 67.

[4] 魏志红. 创建护理安全文化的探讨[J]. 甘肃科技纵横, 2013, 42(6): 125-126.

[5] 萧鸿, 封梅, 刘学政. 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03, 17(5): 18-20.

第2篇

1准备工作

1.1根据我院的护理病历内容确定个案追踪路线图,即体温单、患者入院评估单、医嘱单、健康教育计划单、护理记录单。再根据个案追踪路线图里所涵盖的内容制定“个案追踪考核评价表”,并将表里涉及的所有问题做出标准答案,以供对照学习。

1.2针对护士长和各层级护士进行培训,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掌握采用个案追踪法进行培训考核的目标、意义。所有护理人员按照个案追踪路线图里的内容和整个路径中遇到的工作标准、流程、规章制度等进行自觉学习,以为某一患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为主线,遇到什么学什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2案例介绍

患者XXX,男,7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憋40余年,伴发热3d,加重1d,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于2014年2月24日17:24分收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入院时Braden评分17分,跌到评分4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0分;入院查体:T36℃,P62次/min,R24次/min,Bp100/60mmHg。入院后予病危通知,低盐低脂饮食、绝对卧床、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记录24h出入量;布地奈德混悬液4mL雾化吸入、硫酸特步他林雾化溶液1mL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2mL吸入治疗,解痉平喘,改善呼吸;注射多索茶碱,口服茶碱缓释片0.1g、盐酸氨溴索分散片30mg平喘;补钾、补钠;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持续微量泵入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口服地高辛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电解质、血糖示:尿素10.80mmol/L,肌酐81μmol/L,二氧化碳20.80mmol/L,葡萄糖7.31mmol/L,钾3.22mmol/L,钠133mmol/L,氯97.9mmol/L,淋巴细胞百分比11.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91%,红细胞3.51×1012/L,血红蛋白114g/L,Ph7.465,PCO228.90mmHg,SO298.8%,PO2128mmHg。2月25日14:00患者体温(腋温)38.5℃,给于温水擦浴后降至36℃。患者入院第3天晚上睡眠6h,入院第4天晨T36.2℃,P8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协助患者洗漱和进食,定时为患者扣背,促进排痰。

3个案追踪法评价考核过程

3.1利用个案追踪法通过体温单评价考核护士在体温单上,有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入水量和出水量记录,大小便记录;患者出现发热,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正常。根据以上内容提问护士的问题有:体温(腋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如何为患者测量?测量中注意哪些问题?高热患者如何护理?物理降温的禁忌部位有哪些?正常成人每日尿量是多少,颜色和性状如何?什么是少尿、无尿和多尿?

3.2利用个案追踪法通过医嘱单评价考核护士在医嘱单上除了静脉用药和口服药物外,还有特级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心电监护,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和离子血糖,根据医嘱单内容提问护士的问题包括:医嘱查对制度、用药后观察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低流量吸氧的氧流量与氧浓度、吸氧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吸氧的并发症有哪些、特级护理的标准是什么、雾化吸入的目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与并发症是什么,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突然黑屏的处理方法,如何设置各参数上下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血糖的正常值和危急值等。

3.3利用个案追踪法通过患者入院评估单评价考核护士患者入院评估单中除患者的一般信息外,还包括语言表达、意识精神、皮肤完整性、饮食、过敏史、视力情况、听力情况、活动休息、吸烟饮酒、既往史、家族史、入院宣教等内容,其中异常的有上述患者每天睡眠5h,间断入睡,吸烟40年。因此可考核提问护士的问题有:患者入院流程、入院宣教的内容,促进患者良好睡眠的护理措施、吸烟的害处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宣教等。

3.4利用个案追踪法通过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记录单评价考核护士健康教育计划单内涵盖了入院须知、用药观察指导、环境管理、相关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安全防范措施包括防压疮、防跌倒、坠床等。因此可考核提问护士的问题为:入院须知的内容,患者用了哪些药物、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对患者采集了哪些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进食何种饮食、如何才能保证给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Braden评分的内容有哪些、防范压疮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如何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防范的护理措施有哪些。3.5利用个案追踪法通过护理记录单评价考核护士可根据护理记录单里记录的护理内容提问护士相关知识,如泵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吸痰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重点观察患者哪些内容,对患者异常呼吸如何护理,患者神志包括哪些内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常规、高血压的护理常规各是什么。

4考核结果

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结果显示,责任护士对体温单、患者入院评估单、健康教育计划单里的内容基本掌握;但对医嘱单和护理记录单内不掌握的内容较多,例如血糖的危急值,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特级护理的内容和标准,心电监护仪突然黑屏的处理,血气分析里的项目和正常值,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对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的掌握不全面,有的地方不准确。

5个案追踪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5.1护理常规、操作规范、流程等与医院的实际情况不符通过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发现,一方面由于强调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的规章制度、规范、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大家照搬照抄套用,没有结合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转化成实用的方法、技术和措施,片面追求满足医院评级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护理工作往往是通过经验积累或口口相传完成的,许多护士对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操作流程等缺少记忆和实践,造成理论与护理实践的脱节。

5.2护理人员的学习方法和护理理念有待改变通过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发现,第一周期等级医院评审注重医院规模,大型设备,资料准备,片段式的提问和检查,没有要求、指导医院加强内涵管理和过程管理,对评审所发现的问题也不进行追踪及持续有效监管,使得各个医院对护士的培训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机械记忆可能考查的内容,被动工作,仅注重完成工作量,不能按医院评审要求采用相应的护理模式,仍然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5.3护理人员“三基”知识与专科知识不扎实通过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发现,护理人员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实际工作与理论要求有一定差距。许多护士的专科知识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或经验式手把手教导获得。

5.4护理人员不明白什么是护理程序,对护理内涵缺乏了解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的核心,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连续的全程服务,在病程上贯穿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在时间上贯穿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和出院后整个过程。通过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发现,护士的护理思路仍然以执行医嘱为中心,对患者进行片段性护理,很少考虑患者的个体需求。

5.5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意识较差通过对本案例的追踪考核发现,医院没有建立起根据护士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完善程度进行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常常出现护士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导致许多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6改进措施

6.1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护理制度、规范、流程、常规,确保可操作性医院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护理制度、流程、规范、常规,补充原来没有的、口口相传的规范[7]、流程,修订操作性不强和过时的护理制度、流程、规范、常规等,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不妥制度等进行随时修改,定期统一修订、完善,使各种护理制度、流程、规范等更具操作性。

6.2采用个案追踪法对护士长进行考核培训护士长是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人物之一,决定护理工作的执行力,护士长的理念和能力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护理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流程、规范等的理解和掌握。通过采用个案追踪法对护士长进行考核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带领护理人员共同提高,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绩效管理;护理管理

作者单位: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职工在本岗位上的工作行为与工作效果的一项动态性考评工作。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绩效考核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员工组成的重要部分,合理的护理绩效管理方式将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12年4月开始我们结合医院及自己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室的护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通过近10个月的运行取得满意的效果,科室的护理质量、护士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1 背景与思路

11 背景 我科室是我院设置的全院性综合监护室,设置床位6张,护士12名,年平均床位使用率92%,收治患者病情复杂,护士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对护士的技能要求高,护士劳动量大,承担的护理风险大,对护士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要求高,但是科室的收入处于医院的中低水平,科室内部绩效分配采用院方统一制定的奖金系数分配,只有这一个评价指标来决定护士每月奖金的多少,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经常要求调出科室,导致科室团队不稳定,护理质量难以提升。

12 思路 随着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文件中提到要探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护士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护士的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和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结合卫生部的主要精神,大胆的改革陈旧的分配方法,制定了新的绩效管理办法。

2 方法

21 建立组织 成立由护士长、质量与安全管理组长及骨干护士组成的绩效考核小组,负责制定考核标准、确定评价要素、制定制度及分配方案。

22 制定制度 明确科室考核管理制度及数据统计方法,确定岗位系数、职称系数、护理工作量权重、护理工作质量权重、患者满意度权重。

23 确定评价要素 以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单项奖惩项目、日岗位系数、劳动纪律、满意度为主要评价要素,来综合评价每个护士的工作状态,每月评价一次。

24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及计分方法 权重是指某一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不同权重的分配往往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一般评价指标越重要,权重的赋值就越高[2]。

241 设计工作量统计表 依据科室工作实际情况设计护理工作量统计表,每人每天每班次统计本班入科人数,出科人数,抢救人数,呼吸机人数,记账人数、查账人数等能反应主要工作内容的指标,每一项指标设定独立分值,单独计分后每天总记分,每月专人统计每个护士的月度总分。

242 职称系数计算 护士是07,护师是09,主管护师是10,副主任护士及主任护师20,系数的确定差距不是很大,主要想起到适度调节的作用,鼓励年轻人积极上进的同时,避免出现拿钱不干活,干活不拿钱的现象。

243 日岗位系数计算 经过大家讨论后确定每个白班责护10的系数,夜班责护20的系数,电脑班09的系数,总务班08的系数。

244 制定分配方案 绩效考评要注重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奖金分配与直接考评结合、过程公开与公平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以保证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3],根据这个原则我们确定各个评价要素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其中护理工作量占总绩效的10%,护理组长津贴占总绩效的5%,除外这两项后余下绩效的60%为日岗位系数,30%为护理工作质量,5%为劳动纪律,5%为患者满意度。方案确定后经全科室讨论通过后试运行。

3 结果

31 统计方法 设置实施绩效考核前为对照组,实施绩效考核后为实验组,对护理质量、人力资源利用率、满意度三个方面列表统计数据。

311 实施前后护理部对ICU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比较(表1)。

312 绩效考核实施前后人力资源利用率比较结果(表2)。

313 绩校考核实施前、后患者对护士评价情况比较(表3)。

32 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P

4 结论

41 实施护理绩效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随着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科学的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之一[4],通过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护士劳有所得,干得好拿得多,从管理手段上提升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护士主动参与管理,自我约束力提高,从而带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42 实施护理绩效管理能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绩效考核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5]。通过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绩次考核,科学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避免了护理人员浪费,减少了重复工作[6]。护士长在工作中根据护理人员数及患者数目,随时调整班次或工作内容,同时适度授权给各个组长,让每个组长在获得组长津贴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科室管理职能,使得每个组长可以灵活的调动人力资源,原来一忙就请假的现象得到改善,护士积极主动自己协商进行调班,保证工作的顺利运行。

43 实施护理绩效管理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科室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发放,绩效考核将患者满意度水平与个人奖惩结合。对于患者投诉经调查落实纳入护士个人绩效考核内容,对患者反映中给予肯定表扬的护士实行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科内护士逐步形成相互督促、提醒、帮助的氛围,促进了竞争意识的提高和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的改善,工作主动性与服务周到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7],使患者满意度调查成为护理人员绩效评分的标准,成为规范、督促护士行为的有力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张英,黄春艳论医院绩效考核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2):34.

[2] 许湘华,谌永毅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84.

[3] 张亚金,李伟明浅析医院的绩效考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1.

[4] 任益炯国有医院绩效管理评价的现状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5,25(4):16.

[5] 苏丽华,邵霞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临床医学工程,2010,1 (17):9091.

第4篇

今天建设局在这里隆重举行*年度目标责任状签定誓师大会,安排我所作为代表发言,我们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我发言的题目是咬准目标,强化管理,确保市政设施管理再上新台阶。根据市区文件规定,我们所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综合管理,编制和执行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企业作业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据*年度统计的设施量全区主干道12条,次干道18条,支路78条,街巷89条,其它道路3条,其中车行道面积146.3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3.58平方米,下水道主管137.10公里,支管40.92公里,窨井5118座,雨水井6774座,出水口52个,河道10.51公里,桥梁26座(其中人行天桥2座),地下通道2个。

绿化设施:行道树19404株,攀缘植物43533株、乔木3375株,小品设施263座,绿地总面积190730平方米,游园绿地25个,交通广场5个,大型市民广场(阳光、月光)2个。

*年是养护体制改革的一年,也是区平台成立的第一年,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人员少的情况下,全所同志紧紧围绕市区下达的目标,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成立筹备工作和市、区下达和各项任务;同时在创建文明城市、防汛抢险工作及为民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去年底市平台组织的市政设施养护管理考核工作中,我区设施管理工作进入全市行业单位的第一方阵,“梅花杯”检查考核也获得全市同行业的第二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建设局正确领导,行业部门关心指导及局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所一班人、养护单位真抓实干、团结拼搏。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任重道远,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这一重大而又难得的机遇,面对市区、建设局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唯有挺身而上,按照区政府、建设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思路的形成,用改革的实践推动市政设施养管所新的理念的确立,全面提升鼓楼区市政设施档次,使我区的市政和绿化设施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主业,规范管理,抓好养护监管工作

一是实行合同管理。根据市政公用局、市园林局下达的年度养护目标任务,从养护范围、目标责任、质量要求、安全事故、工作绩效和资金拨付等方面签订养护承包合同,以确保养护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是科学计划管理。今年市政、绿化养护维修项目将严格实行月报、月考、月拨制度,即对日常养护维修项目由养护公司每月20日前报维修计划,经区平台审核(必要时到现场察看)报市平台、市绿化处审批后组织实施;每月3日前将上月完成项目情况报区平台,待验收考核后根据实际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核拨养护经费。河道、地下通道、桥梁维修,由养护公司先报养护方案,经区平台审核后再按计划实施,经费按实际核拨。

三是强化质量管理。主要以考核的形式来推动养护质量的提高。

1、按日监管月累计分。依据鼓楼区信息平台每日案件,管理部门从打印、传递、登记、监管、结案实行一条龙责任制,监管人员主动与养护单位搞好沟通协调,深入现场检查、督促,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案率;养护单位根据每月案件起数、案件时限和完成案件质量等情况按月累计计分并纳入每月考核范围。

2、按月考核计分。依据区平台制定的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对日常养护项目,每月组织一次,有重点的进行考核,所得分数即为当月养护经费拨付依据。

3、按半年和年终合同考核计分。参照市平台和市绿化处制定的考核办法,对市政和绿化设施以抽查单元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全年综合评定总分达到95分以上的养护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年度评定总分在90分以下的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对媒体曝光的设施,经调查属实的,也将给予必要的处罚。

二、围绕目标,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程建设圆满完成

1、道路工程:重点整治裴家桥、紫竹林等10条道路,总费用246.3万元;同时根据市建委的安排今明两年对拉萨路、福建路、宁夏路等8条非市政设施道路进行全面整治,总费用141.5万元。

2、管网改造工程:重点改造多年来易积水的*、*、*、*路等4条道路的管网工程,以确保汛期安全渡汛。

3、绿化工程:新建绿地10万平方米,栽植大树5000棵,屋顶花园1万平方米;同时还要完成道路绿化、广场绿化、小区绿化、垂直绿化等工程建设任务。

为了确保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统一安排,严格落实项目组织机构;二是深入发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实行项目工程负责制;三是把好施工队伍、工程材料、工程验收等关口,积极争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四是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工期、质量、安全和协调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三、围绕行风,强化服务,积极为百姓和企业办实事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对来信来访人员,做到态度热情、主动接待、耐心解答、认真记录、积极协调、及时反馈;

二是严格兑现承诺服务工作。对市民投拆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按照建设局和市平台政务公开标准和要求,快速、高效、安全、保质抓好落实工作;

三是积极为养护单位、驻区单位和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积极推进服务平台下移,大力推广现场办公,做好贴近式服务,延伸式服务,全过程跟踪服务工作,为企业、为社区、为百姓提供更直接、更及时的服务。

四是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坚持文明监管,教育为先,依法登记,依法收费,廉洁执法;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不办“人情案”和“关系案”,树立良好的行业行风形象。

五是所有案件专人负责,规范登记,台帐齐全,案件落实率达100%,回访率达98%以上,满意率达95%以上。

四、完成任务的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持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管理单位与养护公司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公司老总负责制。

2、围绕目标,狠抓落实。按照管理与养护的职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平时检查与定期考核机制,在建设局和市平台的领导下,强化管理,积极协调,跟踪监管,抓好落实。

第5篇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134-02

病案教学法主要是将已发生和将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的形式让学习者去研究和分析,从中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在国内已经被广泛使用[1]。该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体的病例场景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进一步演化分析,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科护理学为一门实践性及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笔者所在科根据自己的特点,在2011年开始的学生区病房教学模式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寻求一种最适宜本科临床护理实习的教学法。笔者所在科采用的病案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现将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安排到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轮科的60名护生(护理实习生)进行8周的临床实习,随机分为试验组(病案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男护生3名,女护生27名,年龄21~23岁,平均(22.3±0.6)岁;对照组男护生4名,女护生26名,年龄21~24岁,平均(22.6±0.8)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在校理论水平及入科前实习时间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临床病案教学法具体实施的方案严格按以下几点进行:(1)根据心血管内科实习的要求大纲,由本科室经验丰富的护士(以下称:责任护士)结合本科典型病例的特点,每周制定一个最合适的案例于周一时给护生进行学习(每个病案需是不同病种或同种病种不同特点)。凡每个进科的护生都需提前复习心血管内科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2)护生自己根据病案自行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分五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护理的诊断,并写出根据病案制定的相关护理计划,然后把自己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周三前交予责任护士。(3)责任护士周五根据该病案与护士进行分析及讲解,同时根据护生所提供的某些优秀或不足的资料与护生一起交流学习,回答护生对该病案疑问。(4)在临床病案教学法模式中,多采取床边教学或者病例教学,所有的带教过程需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要求带教老师在基础护理方面做到放手不放眼,而专科护理的相关操作(例如心电监护仪如何设置)则需先行示范,再由护生逐一实践,耐心回答护生的疑问,如遇到带教者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请教上级或查看相关资料,不能盲目或含糊答复护生以应付了事。(5)每周日组织所有护士进行交流讨论,解决本周所遇到的问题和安排下周的病案,每个病案结束,护生需上交一份病案心得体会。(6)出科前护士按要求填写好调查问卷表,并结合自身情况对病案教学法提出建议。

1.2.2 对照组 同试验组一样,进科前先了解心血管内科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然后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护生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同班,学习相关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学生遇到问题可请教老师。

1.3 评价方式

1.3.1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在出科前1周集体参加科室统一出题的考试,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1)闭卷理论考试,内容均按心血管实纲所定,总分100分。(2)技能考试,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总分100分。(3)科室及学生互评,包括积极性10分、责任心20分、纪律性10分、计划能力10分、学习能力20分、判断能力10分、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总分100分。(4)综合素质评分即30%理论成绩+30%技能成绩+20%科室评分+20%学生互评[2]。

1.3.2 实行问卷调查 通过科室自己制定的调查表,在护生出科前,了解该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率或构成比表示,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的比较,试验组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科室评分、学生互评、综合素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科室评分 学生互评 综合素质

试验组(n=30) 92.5±5.3* 87.2±6.1* 95.6±4.2* 93.2±4.2* 92.5±3.8*

对照组(n=30) 85.3±9.5 79.6±8.7 85.7±5.8 83.4±6.3 80.2±2.5

*与对照组比较,P

2.2 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30名参加病案教学法的护生对该方法认可度极高。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参与度、增加师生交流及扩展自己思维的五方面调查中,认可认识均达25名以上,平均认可度高达91.3%。见表2。

表2 试验组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名(%)

调查项目 能 不能

病案教学法能否提高你自学的能力 28(93.3) 2(6.7)

病案教学法能否培养你更多的学习兴趣 25(83.3) 5(16.7)

病案教学法能否增加你对教学的参与度 28(93.3) 2(6.7)

病案教学法能否促进你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7(90.0) 3(10.0)

病案教学法能否让你更好展示自己的思维 29(96.7) 1(3.3)

3 讨论

病案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充实和扩展了护生在课堂中或实验室里所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可以直接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践与知识能有效结合,充分发展了护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在于病案质量,因为案例教学模式是根据案例为主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所以案例质量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在责任护士选择案例时需要遵循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等原则[3]。

还有,案例的编写至少需要具备下面几个特点:(1)目的性要明确,能重点突出教学的内容;(2)要具有真实及客观性的特点,才能真正有利于扩展学生的临床思维;(3)病案还需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有当代护理的前沿性,不宜思维太落后;(4)同时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虽然病案教学法目前逐渐被临床护理教学所接受,但是毕竟病案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要想有效开展并充分发挥其效果,不但需要继续去探讨和研究更完善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提高自身科室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才能真正胜任带教老师一职。下面对病案教学法的优劣进行总结,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做到扬长避短的成效。

3.1 病案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调查显示,能够提高护生的各方面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及技能考核,还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病案教学法可以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因为在步入临床之前,学生们都是面对固定的课程安排,往往受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面。进入临床后,传统的带教方法注重模仿及灌输教学,学生尾随着老师,从中观看相关技能的操作,遇到问题如果不善于提出,就没有办法获得带教老师的讲解,导致护生的主动参与性不足。病案教学法可以促进护生自己阅读及查找相关资料,调动学习的能动性,把遇到的学习点消化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结合病案学习,更有利护生对全面知识的掌握。

3.2 病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病案教学法虽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病案的编写及设计方面,需结合实际临床出发,又要联系教学内容。这方面要求编写者不仅编写能力高,还应对护理知识的更新掌握得够为全面,否则造成病案编写的不规范,导致护生们在寻找资料中发现有所出入,而影响了继续学习的兴趣[5]。还有,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琐,编写者常因临床工作的原因,导致无法静心编写病案,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案教学无法有效持续开展下去。因此,如何做到病案编写的规范,又能增加病案编写者的工作量,也是当前病案教学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适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带教工作中,对护生起到更多有利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9-401.

[2]董丽华,马忠英.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大专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6-127.

[3]刘光维.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神经内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68.

[4]李健芝,于小华,胡丽,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9-110.

第6篇

1护理经济独立核算评价体系1.1评价体系的构成护理绩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运用一体化护士工作站 系统,把原始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方式由封闭式转换为开放式,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内容公开透明化,以分数为计量单位,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以加分计算,相反的就以减分计算,月底后一起评定最终得分。

1.2评价指标的构建工作质量:主要考核护理人员工作的落实情况和护理效率及对对待患者的态度,并及时录入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办公系统,各项数据自动生成。

工作效率:主要考核护理人员对护士工作站中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总床日数t出科人数;由病区等级护理系数,手术室手术例数系数。

工作效益:主要考核病区的经济效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医院经管系统提供数据。

1.3确定项目指标的考评标准对于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各项指标都有标准,这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的依据。 根据各指标的标准,能达到该标准的就不扣分,对于低于标准的项目就要实施减分处理 当有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引发的事故时都以减分处理;对于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这两个指标是以加分作为标准,只是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来评判加分的多少,当然还应该是根据护理项目,护理的难度及风险程度来确定分值。

1.4护理病区核定效益分和奖励数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护理人员绩效奖金=质量,效率分值×全成本核算收支节余的提成奖金X岗位系数+单项奖惩金额全院护理负荷平均奖=全院护理负荷奖励总额/全院护理病区数每系数金额=全院护理病区负荷奖励/全院护理病区总系数各护理病区负荷奖励=护理级别X级别系数X每系数金额对于我院的实际情况,临床护理病区按照护理的级别可分为特级护理、病重、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不同程度的护理级别的系数不同。

2护理绩效评价理方案的实施方法护理部按“护理病区绩效考评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就是把各个护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分数在核实正确的情况下把此成绩传给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负责人,对于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是严格按照“护士绩效管理评价分配方案”核算,并对成绩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

3意义3.1适应了的改革需求新的护士绩效管理评价分配方案的实施,更好的体现了责任到人的原则,这样不仅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防患意识,更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量化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考评更加科学且易于操作,更好的体现了公平性的原则,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新形势下医院改革的需要,为现代化医院管理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2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院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是以劳资分配为原则,并依照工作中的各项制度,根据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以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鼓励有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高的护士担任主班,并对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把新护理人员的培训成绩和经验丰富的护士主班的业绩挂钩,这样更能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为创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也更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7篇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口腔科护理教学;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6-01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学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是四个英文单词Plan、Do、Check、Act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组合。1930年,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首次提出了PDCA循环的构想,但未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1]。1950年,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将该构想进行重新整理认识,并将其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通过其大力宣传,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2]。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教学系统中,尤其是在临床教学方面,通过引入PDCA循环理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4]。我们在我院口腔科护理教学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采用对照研究法,对34例实习护生进行口腔科护理教学施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实习的护生共77名,按照自愿的原则,我们选取其中的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3岁,入科实习前的综合考核评分为71.3±9.5分。均经过了2年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将所有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人,使两组护生在年龄、实习前的综合考核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血型、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护生入科前均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利于本次研究分组,实习三个月后进行再次考核以评价实习效果。两组护生均按照传统的传帮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再予以PDCA循环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计划(Plane):按照口腔科护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制定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及每个时间段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梳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实施方案,即教学计划。通过实习使护生掌握口腔科护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制度、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能力,参与口腔科部分护理工作、值班,会写护理文书等。(2)实施(Do):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容、教学目标实施教学。(3)检查(Chenk):每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实施完成后,指导老师和护生针对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教学小结,对规定时间内已经完成的规定教学任务,进行总结,对未能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如:时间、内容、掌握知识情况等,进行总结。明确该阶段教学方案实施的总体效果。(4)处理(Act): 指导老师和护生共同分析查找未完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周期制定教学计划所要解决的问题。(5)重复:按照上述步骤,根据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下一个周期的教学方案。并实施、检查、处理。以此往复。

1.3考核成绩标准: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按照理论30%、操作70%的评分标准拟考题,进行考核。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综合成绩考核结果:将两组护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护生通过三个月的实习后,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生成绩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教学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将医院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临床教学完整的传承下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改善,是每个医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也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5-6]。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学理念和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捷径。在管理学中,PDCA循环理论及方法是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最有效的方法[7],在任何领域,只要运用得当,都能使工作程序不断优化、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持续不断的提升,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发展问题[8-9]。本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34例口腔科护理实习生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教学,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施方案、检查方案执行效果及分析存在问题、对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再制定针对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再实施方案、再检查、再处理的不断循环,使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每个问题都能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得以分步解决。护生亲自参与每个问题的解决,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生在解决教学问题过程中强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层次的认识了口腔科护理的意义。同时,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和护生一起解决教学问题,将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充分传授给护生,使护生获得了更多实践经验。通过三个月的实习,采用PDCA循环理论教学的护生的综合成绩明显优于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施教的护生。总之,PDCA循环理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工具[10],尤其是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口腔科护理专业教学,可以充分激发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兴趣,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静.PDCA循环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1999,5(4):86-89.

[2]刘卫红.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1705.

[3]董林,张锦秀.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1,5.21(5):536-537.

[4]陈志美,曾俊,程勤,陈小丽,王莉. 运用PDCA循环培训手术室新护士效果探讨[J].重庆医学,2008,11.37(21):2502-2503.

[5]陈莉涛,甘秀妮,陈柳霞,杜梅,汪学军. PDCA循环在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中的运用及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06,4月.21(4):319-320.

[6]张培礴.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循环管理法.护理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50.

[7]王淑英,马向鹰.PDCA管理系统在提高护士业务素质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1):91.92.

[8]阚全程. 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09,29(8):47-49.

[9]周云华.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07,14(7):1117-1119.

第8篇

为进一步提升农田排涝设施管理水平,完善农田排涝设施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根据区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区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考核实施细则。

第二条考核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区管、各镇(工业区)管农田排涝设施运行养护工作考核。

第三条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各镇人民政府(工业区管委会),区管水闸考核区水利管理署。

第四条考核原则

本考核工作以客观、公正、负责、求实为考核原则。

第五条组织机构

由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水利管理署、区防汛办等相关部门组成区级考核小组,负责对本区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的考核工作。各镇(工业区)应由水务站、财经事务中心(财政所)及相关部门组成相应镇考核组,负责辖区内的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的考核工作。

第六条考核形式

考核以每月考核、季度考核与半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每月考核由各镇(工业区)镇级考核组对各镇运行养护单位或专业公司管理养护的农田排涝设施进行考核,季度考核由区水利署组织对各镇(工业区)管理养护情况进行考核。区级考核组负责对区水利署所管区级水利工程的考核。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必须全面覆盖所有列入补助计划的农田排涝设施。

半年度考核指由区级考核小组负责,于每年6月份、12月份组织实施。半年度考核采取抽查形式,覆盖面不小于30%。

第七条考核内容

主要包括资金保障、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维修养护、资料管理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资金保障

各镇财政配套资金预算情况、到位情况及资金专款专用管理使用情况。

(二)组织管理

各镇(工业区)圩区管理机构落实情况,农田排涝设施各工种岗位责任、水闸(泵站)运行管理、防汛调水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情况,运行人员培训机制落实情况和运行人员持证上岗覆盖情况。

(三)运行管理

1.防汛排涝

各镇(工业区)防汛排涝响应情况、运行人员到岗情况、各项措施执行情况。

2.引清调水

各圩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的调水方案及落实情况,实施后对区域水质改善效果情况;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情况。

(四)维修养护

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情况、养护工作监管情况;汛前、汛中、汛后设施维护情况及效果;设施完好情况、日常维护工作落实情况。

(五)资料管理

设施日常运行资料的记录、归档情况;维修养护工作台帐资料建立情况等。

第9篇

[关键词] 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建立;护理台账;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0-0142-03

[Abstract] The nursing parameter is the original data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The nursing parameter can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partment clearly,it is also the objective basis of checking nursing quality and doing various kinds of statist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the hospital accreditation,nursing department sorted all care terms,uniformly compiled the catalogue of the nursing ledger, standardized the content and archive ofthe nursing ledger. Nursing department also uniformly formulated 12 pamphlet file including nursing responsibility system, quality car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training and assessment,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routine, operating standards, the head nurses’ management manual, human resourc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fection data, contingency plans. The standard establishment of the nursing parameter has standardized the nursing work,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as continuously improvedthe quality of care work.

[Key words] Second-class hospital; Hospital accreditation; Establishment; Nursing parameter; Discuss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2014年5月《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1](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发,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2]。等级医院评审是评价、监督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医疗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3]。护理台账是科研、护理管理的原始资料,能够清楚地反映科室发展的现状,也是检查护理质量和进行各种统计的客观依据[4]。护理部编制护理台帐目录、内容,定制护理台帐资料盒。今年我院进入“二甲”评审的冲刺阶段,现介绍我院护理台帐的建立情况。

1 护理台帐的准备

我院召开“等级医院评审动员大会”,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分别是医疗和护理的第一负责人,与院长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二甲办”多次组织全院学习评审标准。护理部首先从护士长培训入手,对照《标准》进行内容分解,逐条解读,再分批分层次组织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按医院评审要求,医院各部门准备三年的台帐资料。护理部对所有护理条款进行分类整理,编制护理台帐目录、内容。

2 护理台账目录及内容

2.1 护理制度职责

护理工作制度;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及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新修订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2015版)。

2.2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的文件[5];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和新护士培训的工作方案;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的文件;科室资料:满意度调查表、星级护士评选表、工休座谈会记录、医护人员征求意见记录;专科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落实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的通知;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6]及保定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检查标准;2014年至今科室受表彰的通报、荣誉证书、经验材料或个人的先进事迹;护理人员责任制层级管理结构图及花名册;2014年至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和总结。

2.3 护理质控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2015版;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文件;2014年至今科室质量控制组成员、职责、质控计划;2014年至今科室质控记录、整改措施、效果评价记录及季度护理质量分析会记录。

2.4护理安全管理

危重患者风险管理制度、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等;2014年至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改进措施、跟踪记录,不良事件季度、年度案例汇总数据分析资料;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激励制度;其他: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危险因素评估表、腕带标识管理制度等;科室十大安全目标措施。

2.5培训及考核

2014年至今新护士、实习生培训考核(理论和技能)资料(轮转表、考勤、培训及考核计划、课件、照片、签名、考卷、成绩);2014年至今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资料,“三基”考核合格率;“三基”培训、专科疾病护理资料等;人员进修、培训班、学术会议等统计表、资料;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的培训、考核资料;2014年至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储备库人员专业培训、考核资料;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培养计划、记录与考核档案。

2.6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戒烟健康辅导、饮食、心理、康复指导与出院指导的资料、效果评价记录。

2.7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标准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专科技术操作标准;基础技术操作标准;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技术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护理常规和操作标准的修订记录。

2.8 护士长管理手册

2014年至今护理部各种通知、通报;卫计委下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7]及护理部五年发展规划;2014年至今护理部、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2014年至今护士长管理手册[月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护理查房、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科研情况(附论文、科研复印件)]。

2.9 人力资源

科室人员名册;科室人员执业证书、资格证书、毕业证复印件;护理能级分层资质、专科护士和特殊岗位护士资质;2014年至今排班表;科室工作量统计报表;护理部及科室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方案、记录;护理人员储备库资料。

2.10 绩效考核

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工作量、质量、护理难度、技术要求、技术职称及患者满意度);绩效考核制度;岗位分级管理;科室绩效考核记录。

2.11 院感资料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职责、流程、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相关文件、信息资料;院感工作手册;各类登记本:医疗废物交接本、终末消毒登记本、消毒剂使用监测登记本、空气消毒记录、职业暴露登记本、消毒隔离登记本、传染病患者手术记录本等。

2.12 应急预案

医院及科室应急预案和应急操作程序手册;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安全管理等的应急演练方案、培训记录、照片、应急预案演练的成效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有新旧应急预案版本。

3 护理台帐的存档

医院统一资料柜、资料盒,统一定制标签目录、封面、格式、方法和内容模板,统一装订。各科室护理台帐保持与护理部台帐上下相符、衔接,资料盒内放原始资料,复印件要求内容清楚,照片要求附纸质材料。评审周期内3年的资料,按照护理部规定的目录、内容,每年统一装订分类归档。建立清晰科学的归类架构是护理资料管理的框架性支撑,便于使用和查询[8]。

4 讨论

4.1 规范护理工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畴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改进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完善管理机制,对护理风险实行主动管理,消除各种隐患,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落实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护理台账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护理工作,对护士及时、准确领会文件精神、行业标准起到积极作用。护士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带教、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临床思维模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9]。促进护士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培养护士人人参与管理意识,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0]。

4.2 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护理台帐使用“五常”法[11]进行管理,有效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资料标识清楚,归类清晰,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取阅;资料摆放有序,病区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资料摆放整齐,环境整洁,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资料管理的有效性,促使科室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定点定位放置,使护理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12],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做为护士长工作的指南,帮助护士长理清管理思路,进行护理管理督导。鞭策护士长更好地做好病房管理工作,促进护士长间的相互学习,不断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让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临床工作者正确及时地认识到日常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不断纠正、改进护理工作,推动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其目的是支持、促进、指导、提高医院的管理,提升医疗护理服务品质[13]。

4.3 加强护士长管理

护士长往往忙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着力点并没有始终倾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系统建设上。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知识与技术,管理者更多是在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很难在管理策略和技术上有所深入和突破。没有标准管理就没有方向,以前护理部都是向临床布置任务、进行检查,对政策、规范的传达不及时,护士长对目标不明确,造成管理上不到位。护理台帐的建立克服了护士长工作的盲目性,加强了计划性,将学与做、知与行、学与用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运用于护理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各项标准能够严格落实。同时,护理台帐给护理部提供了质量信息,从中了解护士长的管理过程、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起到改进护士长管理方法的作用,督促各项管理活动及时、有效地完成。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时时都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4.4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在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强调,要使用先进、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来提升和改进医疗品质与服务质量。了解分析各个服务质量环节,掌握与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采取“根据数据与事实说话”的方法,才能使持续改进得到有效执行。护理台帐在真实工作记录的基础上,抓好环节质量,捋顺工作流程,强化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使护理台帐服务于护理质量。写我们所做的,检查我们做过的,纠正我们做错的。护理台帐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掌握护理动态,体现护理管理中的计划职能,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日常工作与管理,形成常态机制,稳步推进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14];使科室护理人员加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5]。从稳固管理架构到推进行业科学发展再到改善人文护理氛围,维护护患关系,成为护理工作的一种交流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发展进取氛围。

评审中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新问题、新矛盾[16],只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补漏,保证护理台账的规范性、先进性,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一定可以全面提升等级医院评审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4年版)[S]. 2014-5.

[2] 张宗久. 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0-21.

[3] 胡进秋. 小议医院等级评审和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4):532.

[4] 郭春蕾,张晓妹,周秋萍,等. 等级医院迎评中护理台账资料建立与管理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卷首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S]. 卫办医政发[2012]47号. 2012-04-23.

[6]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的通知》[S]. 国卫办医函[2014]522号. 2014-07-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S]. 卫医政发[2011]96号. 2012-01-06.

[8] 于立敏. 规范护理资料在稳固护理管理基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311.

[9] 秦彦荣,胡晓鸿,靳燕芬,等. 心血管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787-789.

[10] 申良荣,申璇,辛霞,等. 规范护理文件资料管理提升优质护理内涵建设[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53.

[11] 刘梅娟,夏燕飞,徐沛纯,等. 应用五常法提升创优护理资料管理质量[J]. 护理学报,2013,20(3):14-16.

[12] 浦菊娣,张英. 从医院评审看护理台帐的规范化管理[J].上海护理,2014,14(8):121.

[13] 徐玲芬,吕小英,李敏. 建立护理质量改进长效机制的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39-40.

[14] 吴欣娟,张红梅,曹晶,等. 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47.

[15] 黄玲娟. 质控项目小组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13,30(8):39-41.

第10篇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然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

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我院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三、培训方式、方法

(一)培训方式。

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四、培训时间

(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至1个月。

(二)专业培训。

包括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12个月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压疮、跌倒/坠床、误吸、导管脱落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5.护理文书:掌握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指导、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常用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检验检查的准备与配合要点等。

7.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如疼痛自杀、出走、暴力行为、应激反应、焦虑、情感障碍等识别和干预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适应、护士的工作应激和心理保健等。

8.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9.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

(二)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1.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2.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六、考核方式和内容

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基础培训结束后和专业培训的各专科轮转结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第11篇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自xx年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召开了党委会议,组织学习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认真领会、吃透会议精神。并针对救护队目前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认识到救护队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来彻底改变xx队目前机制不合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掺差不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现状。

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情况复杂、进程艰难、困难重重而政策性又很强的工作,稍有不慎,不但达不到改革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干部职工不安心等负面影响。为此,管理局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xxxx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今后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查,广泛动员,把政策精神宣传到位

为认真搞好xxxx队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抓出实效。我们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特别注重搞好政策宣传和引导,采取集中学习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把省、市、县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宣传、贯彻到位,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到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通过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一方面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改革的心理准备,更好地参与到自觉拥护人事制度改革中来。

三、制定方案,坚持原则,准确把握好改革方向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方案。通过反复地学习,深刻地领会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组成专门方案、制度撰写班子,深入走访和征求了干部、职工的意见,结合救护队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是把握原则尺度,突出行业特点。xxxx队的工作岗位责任重大、风险极高,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的好坏、救护知识和安全经验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我们在坚持“以编定岗、按需设岗、用岗定人”和“救护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原则的同时,在方案中也充分考虑到了那些年纪略为偏大,但具有丰富救护经验的人员,对此做了特别规定,确保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先后制定了《xxxx队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xxxx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xxxx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xxxx队工资分配方案》、《xxxx队目标管理责任方案》等方案和制度。

三是及时公开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在方案和有关制度初稿形成后,我们及时将其公布于众,切实做到公正、公开。并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对部分人员不太明白、不能理解的地方,做耐心细致的解说和解释工作,做到“两个到位,三个公开”,即:思想工作到位、工作程序到位、方案公开、岗位公开、职责公开。

四、分步实施,加强管理,提高救护队伍战斗力

一是竞聘上岗。我们将救护工作岗位竞聘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推行聘用制,并出台《xxxx队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和《xxxx队公开招聘、考试及考核办法》,明确单位与职工新的人事关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应聘条件,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

二是强化管理。年初,管理局与xxxx队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其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加强了对救护队的综合管理。同时,把管理延伸到每一个具体岗位,明确了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本队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管理局年底组织进行全面考核,并把队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工作岗位、工作表现、考核成绩以及部门效益相挂钩,真正体现了优者多得、勤者多得、付出与获取成正比的工资分配模式。有效地调动了救护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是救护队原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经费来源是向矿山企业收取每吨产品元救护服务费,而此项收费已于年月日由省财政厅、省煤炭局联合下发财停字号文件取消,救护队断绝了经费来源。

第12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必要性

随着国内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是医院业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1]。为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的必要性,笔者结合本院情况开展研究,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0年11月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平均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①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系统。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对各个时期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职责以及考核标准等进行确定,并监督实施。定期在各个科室中选取护理人员代表,组织开展相关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讨论,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合理性进行研究。②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规定。根据相关标准以及医院的各项规定,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规定,对常规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药物管理、病房管理等方面均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使得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同时,根据医院以及各个科室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应急预案,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对入院以及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药物的给予流程、基础护理项目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对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2]。③加大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完善的护理制度是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日常护理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加大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节假日护理工作等管理的力度。同时将各个岗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基础护理的相关知识、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印制成册,便于护理人员随时学习。在考核的过程中,可通过笔试、实际技能的操作考核等形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并作出详细的记录。④定期组织相关风险预案的演练。对于护理经验相对较为欠缺的护理人员而言,当其面对突发事件时,通常会表现为惊慌失措,无从下手。因而医院的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风险预案的演练工作,例如对于急性病症护理的演练。药物过敏患者的护理演练等,对护理人员在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并要求其进行总结。通过风险预案的演练,能够使得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从容淡定,根据日常演练的相关内容,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⑤加强心理护理。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相对较为紧张的关键因素,在于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而当患者入院之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情况、疾病类型等,建立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

1.3检测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使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见表1。

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的统计 见表2。

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之后,护理评分得到显著的提升,其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之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其原因在于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使得日常护理人性化、护理流程规范化,使得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持认同的态度,从而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日常治疗当中[3]。②降低护理缺陷的出现几率。在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加大对基础护理的管理力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含义的认识程度;通过对各个护理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使得护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从而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够更加主动的了解患者的需求,理解患者的心情,积极的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以及治疗工作,有效的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出现几率。

总之,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实施,使得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长久的进步,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降低了医患纠纷出现的几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小花,孙纽云,李幼平,等.美英加澳和中国台湾地区医疗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