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4:4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以及明确倾向型的观点或者言论的情况。在这二十一世纪当中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互联网交流技能,当今的大学生更是这一个群体当中的使用者。大学生对网络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据调查,高校学生网上关注的主要问题中,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占25.4%,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占27.2%,学校焦点问题占29.1%,其他问题占18.3%。由这些数据看出,高校学生网络关注的问题比较广泛,思想活跃。大学生对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较弱, 网络舆论趋于情绪化。据调查, 有6.3%的高校学生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34.4%的高校学生有过, 但不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59.3%的高校学生没有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近年来,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的并不够及时,在反应与处理方面都显得比较滞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经对舆情信息的处理产生了不信任心理。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较多的一个群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正因为这一点高校也将会成为舆情事件发生最为集中的一个地点。
2 高校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
本研究的宗旨是探索网络舆情感知、汇集、分类与整理,Ω咝M络舆情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辅助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有:
(1)根据行动个体对集体行动议题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高校网络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感知潜在的虚拟或现实集体行动,为大学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辅助监管部门制定决策及协商方案,提高的能力。
(2)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建成一个运用智能挖掘、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感知、判别及辅助决策制定平台,为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1 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测度指标与关键因子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确定高校网络舆情附载的相关事件及事件信息特性,对大学生集体行动网络舆情的测度指标进行定量研究,挖掘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导向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跟踪事件,进行文本挖掘,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协商机制模型确定了影响因子。
2.2 高校网络舆情数据资源采集与过滤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大量存在的诈骗信息,因此进行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从哪儿来、数据怎样采集以及数据是否需要精加工的问题,即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与数据过滤的研究。
2.3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抽取的研究
对现有的基于Web2.0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基于小世界与无标度复杂网络特征的计算机算法程序实现有效信息的提取分类,判断复杂高校网络舆情倾向,判别具有影响力的中心节点,在海量信息中发现敏感点,预警热点事件并掌控爆发点,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大学管理层提供高校网络舆情辅助决策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2.4 面向高校的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以网络博弈模型等模型为研究工具,对高校相关的集体行动事件相关报道与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预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框架及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监控平台,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端口,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管理,为监管部门做出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在理论研究的支持基础上,按可扩展软件组件模式标准开发实现各个模块功能,然后利用软件耦合技术将各组件拼装整个系统,将系统部署公共网络上,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与完善系统功能。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取得的相应成果,不仅对相关学科的融合可以创造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积累,而且能够尽快跟踪到国际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课题组与国内公安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为课题研究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应用。本研究成果将部署用于管理部门,制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决策,为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以及预警辅助决策支持,提高管理部门预防与监管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能力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锁志海.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46-50.
[3]张丽红.网络舆情中的伦理问题[J].理论界,2007(06):6-7.
[4]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08):187-191.
[5]于淼,李远.网络舆情的关键技术与系统构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1): 21-22,45.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理;分层抽样;满意度分析;SEM模型;Logistic回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90
1引言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的言论,一般会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并产生较强的舆论声势[1]。尤其在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社会人群中更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并通过建立二元选择模型提出对于管理现状好坏的评判方法,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创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较大同时高校的管理也严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网络表现特征的研究,如[2]~[4]指出高校网络舆情不同之处在于高校学生网络参与热情高,思想活跃,传播速度快,有较强的趋同性等特点,这就给网络舆情在这一人群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5]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存在定位和目标不明确以及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6]给出了一些网络舆情数据搜集、分析方法的建议。但目前的研究没有涉及对于高校管理现状的定量研究,这就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满意度评价模型。本文引用满意度的概念定义了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满意状况,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了各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该模型的目的在于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用路径图等形式表述,是一种包括路径分析、因子分析等专业统计方法的多元统计技术[7]。它的强势在于对多变量间交互关系的定量研究。最后对确定的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评价模型。
本文的研究基于将武汉所有本科高校按高校类别分层后抽样调查来的一手数据。经统计,武汉市75所普通本科高校按批次类别分层的比例大致为1∶1∶2∶3,在不考虑各高校规模的前提下通过在每层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抽取出14所高校进行调查,其中包括2所一本院校、2所二本院校、4所三本院校以及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发放问卷并回收筛选后共计获得558份有效问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2实证分析
我们对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采用Likert量表将大学生对高校满意度分为1~5个等级,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满意度的潜在影响因子,分析总体满意度与潜在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该模型的拟合效果,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建言献策。本文以下分析均采用SPSS 190 软件完成[8]。
21提取潜在影响因子
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得到信度检验统计量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807,说明本文采集的数据内部一致性良好,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其次,为了从众多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指标中提取少数几个具有可解释性的共同因子,我们先对数据进行了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从KMO指数0828和球形Bartlett检验显著性均可以看出,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接着对16个原始问题:Q1(评论匿名)、Q2(平台未实名制的管理)、Q3(者匿名)、Q4(信息人群的限制)、Q5(网络平台对文明用语的控制)、Q6(对过激言论的控制)、Q7(评论的真实性)、Q8(消息的真实性)、Q9(相关部门传递虚假消息情况的控制)、Q10(学校针对热点做出的回应及说明)、Q11(学校平息学生混乱的及时性)、Q12(学校更正信息的及时性)、Q13(学校管理平台的手段)、Q14(学校对散布不良言论者处罚措施)、Q15(学校各官方网络平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Q16(学校对散布不良言论学生的教育引导措施)构成矩阵Q,由Q=AX+e,从16个外生显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外生潜变量矩阵X=(X1,X2,X3,X4,X5),根据因子载荷系数大小给各潜在因子命名,如表1所示。
22SEM模型路径分析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五个潜在影响因子对总体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可靠性和及时性满意度因子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
23Logistic回归模型
为建立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满意度评价模型,我们对五个潜在影响因子建立二元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的定义如下:
采用Logistic累积分布函数:F(X)=11+e-X(-∞
运用SPSS对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参数估计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模型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管理的满意与否跟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及删除标准的严格性”以及“对不良舆情信息或传播后针对该情况相应管理或处罚措施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同时严格性满意度因子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影响程度最大。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对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具体实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信息标准,严格审核信息内容。消息者采用实名注册制度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剔除虚假消息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身心上的损害。
(2)建立完善的惩罚制度条例,规范大学生使用行为。并对散布虚假不良言论且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3)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管理体系。从硬件和软实力着手,一方面通过增强员工对舆情的防范能力和处理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相关网络监察技术的研发,以便增强舆情管理的有效性和严格性。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4
[2]翟志伟,李晓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90-92
[3]王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76-79
[4]李俊俊中国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6-129
[5]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6]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4-107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当前,网络已经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变革以及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矛盾都会或多或少在高校中有所体现,这些问题也都会在网络上以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一些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蔓延至网络,进而嬗变为一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仅进一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给事件的处置增加更多不可控和未知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因其人群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样性、传播的危害性等特点[1]。正因如此,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其带来的影响及后续处置的难度往往高于其他组织。
1.主体的多元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上网普及率51.7%[2]。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使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更容易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扩散。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事物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群聚性,以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因素,使大学生对同一个舆论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泄愤心理、情绪感染心理、因果归因心理”[2],使一些主体丧失自觉的个性,进而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舆论选择。
2.客体的多样性
在高校发生的舆情危机中,呈现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复杂性。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社会网络舆情中心点、网络舆情焦点、网络舆情集中点、网络舆情热点、网络舆情兴奋点、网络舆情波动点”[3]等都有可能发展为高校舆情危机。在这些舆情中,有的诱因在社会中,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对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舆情进一步无规则的发展,使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交互,彼此进一步交叉影响。
3.传播的危害性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使高校无法掌握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主体对客体的响应会呈现出即时性与交互性,使高校管理者无法控制,后果无法预料。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往往滞后于舆情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就成为网络危机发生的根源。
1.高校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来看,绝大多还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对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对网络舆情而言,还停留在如何“堵”的层面,对于如何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的意识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在网络舆情机构建设、机制建设、建章立制方面多数停留在文件表面,而并未付诸实施。
2.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缺乏相应的健全机制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是学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绝大多是高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是却很少主动新闻,对舆情的预警、监测无完善的机制建设。事情发生后,仍然停留在“应急”层面,缺乏常态化的处置预案;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校级、院系级、机构级的官方媒体缺乏统一监管和联盟建设,平时分散了用户,应急时发挥不了传话筒的作用;对人员的培训和训练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削弱了应急能力。
3.高校对师生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行为引导不足
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体验、参与媒介的运作,同时又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学校也很少面向传媒类学生外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讲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是社会事件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更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表达,正是因为网络舆情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从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线上线下处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以备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科学、有效处理。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这里面的快速反应就包括涉事主体在内部早行动,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早回应。要做到这两个快速,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新闻发言制度。目前,高校新闻发言人平时主动召开新闻的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发生网络危机舆论,就很难快速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不应只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而应成为一种对外主动信息的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学校在重大决策后,积极主动与师生、社会进行沟通,缩小各种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又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减少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网络危机舆论中,舆论走势因为受到“沉默螺旋”影响,往往出现一种声音独大的局面,进而愈加影响公众的理性思考,负面、消极影响也会加倍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官方,就应敢于发声和主动发声,主动事实和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用好校内各种可用的传播途径,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有关宣传报道途径,坚持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语言文字更加符合受众接受的原则,逐步扩大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传播,做好舆论动态实施跟踪,形成阶段性热点,合理推动舆情发展。
2.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把握舆情节点,提升舆情回应有效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8个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快速发现和预警阶段,各个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异常,畅通信息上报渠道,构建快速有效的汇商机制,依靠平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预警工作。在多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方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信息情报收集汇总机制,掌握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在舆情现状和发展研判上,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第一时间处置,尽可能减少舆论扩散的范围。第二,在舆情引导和应对上,要把握好“五个维度”。准度,即回应内容要对准舆情焦点和舆论痛点,直击“靶心”;精度,即精准解读决策事件原委,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长度,即要重视回应的联系性;温度,即舆情回应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要与舆论主体“共情”;尺度,即把握好舆情回应的分寸”[3]。第三,在舆情处置上,回应主体做到“五步到位”。即业务部门回应要“守位”;上级部门介入要“到位”;学校统筹不能“缺位”;部门协作不能“错位”;第三方调查有必要“补位”;在形象修复和公共建设上,需要高校及时对危机处理进行总结、反思、归档、整改,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利用恰当时机,引导舆论关注点转向。
3.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网络行为自觉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尽可能减少负面消息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人人都能遵守网络基本规范,合理理性表达意见。从内容上来看,要加强师生法制化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师生在网络表达中知法守法。从渠道建设上看,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自身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粘合度”,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避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和解构。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2]卢宁.勒庞“乌合之众”群体心理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5).
关键词:高校BBS;网络舆情;监测;热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6-3688-04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各大高校都拥有自己的BBS网络,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思想等,舆情的影响和规律都不容忽视。然而,对敏感和突发事件的不实言论和恶意煽动,会误导和欺骗学生,扩大学生的不满情绪,影响和破坏校园的和谐稳定。因此,有必要对高校BBS网络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议题和言论进行有效地监管。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互联网舆情进行分析、整理,才能建立起全面、有效、快速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使高校网络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在目前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应用中,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网络舆情产品,因此,针对高校BBS网络的特点,结合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和引导策略,开发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2 舆情热点分析方法
2.1网络舆情的形成
2.2主题关注度分析
主题关注度是指过去某一时间段内,舆情主题被关注的程度,用该主题的相关帖子回复数或与该主题的相关网页数进行衡量[1]。在进行舆情分析时,要统计某一主题或事件被关注的程度,首先要明确事件或话题本身所处的阶段;其次,应该在分析某一舆情热点之前对其进行科学的类型界定。热点事件主要分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公权力形象、司法事件、经济民生事件、社会思潮、境外涉华突发事件等。
2.3 主题热度分析
主题热度分析即在某一时同段内相对更加被关注或集中关注的舆情主题,用该主题的关注度进行衡量。统计所有舆情主题的关注度,在某一时间段内,对所有设为热点的主题按关注度的降序进行排列,生成某一时间段内的热点主题排行榜。排在榜首的主题网民的关注度最高,也就是热点问题所在。
3 网络舆情监测关键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二是文体倾向性分析技术(Sentiment Classification)技术。主题检测与跟踪作为舆情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近十年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2]。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就是运用网络爬虫、文本挖掘和文本情感分析技术,实现热点话题发现、话题跟踪、关联分析、敏感信息监测的功能。
3.1 主题爬虫技术
3.1.1网络爬虫的分类
网络爬虫也叫网络蜘蛛,是一个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提取网页的程序,这种技术可以检查站点上所有的链接是否有效,并把相关的数据保存下来,成为搜索引擎[3]。
通用网络爬虫首先把网络上的HTML文档使用超链接连接起来,就像织了一张网,爬虫程序从一个或若干初始网页的URL开始,获得初始网页上的URL列表,顺着这张网,不断的抓取网页,将内容抽取出来,直到满足系统的停止条件为止。
聚焦爬虫技术是根据一定的网页分析算法地过滤与主题无关的链接,保留有用的链接放到待抓取的队列中,通过一定的搜索策略从队列中选择下一步要抓取的URL,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程序的停止条件。
3.1.2爬行算法
基于主题的聚焦爬虫搜索策略主要有人工预选策略、过滤策略、启发式搜索策略。人工预选策略是由人工预先浏览各个站点,从中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网站,然后再用爬虫程序对这类网站进行持续的访问;过滤策略是将爬虫抓取下来的网页,先进行过滤,删除与主题不相关的页面,保留相关页面;启发式策略是考虑特定问题可应用的知识地优先选择合适的操作算子,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搜索,以搜索效率。下面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算法Fish Search算法。
Fish Search算法是模拟自然界中的鱼群的行为来进行最优搜索,依据自然规律,鱼群总是朝一个方向流动来寻找食物并繁殖,子代鱼群的数量和强壮程度取决于能找到的食物的数量。在Fish Search算法中,每一个URL看作是一条鱼,当一个Web页面被抓取后,它包含的新的UEL也同时被解析出来。其中,有用的URL的数量取决于该页面是否与主题相关以及它本身包含的链接数量。当增加一个文档,鱼就繁殖一定数量的后代,若文档相关也就是指鱼儿找到了食物,可以繁殖出更多的后代,则再增加此文的链接深度;若文档不相关,鱼就越来越少,后代也越少。在某一方向上经过几条链接仍未找到相关文档,就表明此鱼已死,就不再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查找了,将此URL加入到完成队列中。若一条鱼读取文档的时间过长,说明该鱼已进入污染区,则尽量少沿着这条URL搜索,以免出现死循环。
Fish Search算法不像传统的搜索算法按照URL在父页面中出现的顺序来依次搜索,而是动态的根据网页的搜索深度值来决定搜索的顺序,实现了可能的主题相关网页优先搜索。该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相关度的计算过于简单,容易使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陷阱,导致整体回报率不高[4]。
3.2 文本挖掘技术
3.2.1文本表示
文本表示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文本的表示和计算,文本的表示是指文本特征的提取,计算指权重的定义和语义相似度的定义。
目前,文本的表示通常采用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潜在语义模型和概率模型文本表示模型,用某种特定结构去表达文本的语义。
3.2.2文本相似度计算
3.2.3文本聚类和分类
文本聚类通常对已有的文本集合进行聚类,文本聚类技术是主题检测技术的基础,它的目标是将文档集合分成若干个簇,要求同一簇内文档内容的相似度尽可能的大,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则尽可能的小。
经过多年研究,聚类算法已经很成熟,主要可分为五类:以k-means为代表的划分方法,利用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高,不同类的对象相似度低的特性进行分类;将类别看作是在层次的层次聚类方法,有两种分类方法:整合法和分裂法;主要考虑数据空间的密度、连通性和边界区的基于密度的方法;将数据的分割方法转换成对空间的分割的基于网络的算法;在高维空间进行聚类的核聚类算法等。
不管采用哪一种聚类算法,文本聚类的流程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将原始文本进行预处理,抽取词条,词条选择等其他处理;
②抽取文本特征,建立模型,例如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模型等其他模型;
③将维度进行约减,需要用到的算法有层次算法、划分算法等其他算法;
④得到聚类结果。
3.2.4 关键词和摘要提取
由于网络上的文档信息量比较庞大,如果直接对全文进行检索,其检索的速度会很慢,而且检索的效率不高,经常检索出无关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检索质量和效率,必须对文档建立关键词和摘要。关于关键词自动提取的方法主要有主要包括基于统计、基于语义理解和基于机器学习三种方式。
关键词的抽取过程非常复杂,设计思路是首先建立一个通用的主题词表,然后基于这个主题表对处理后的页面文档进行主题词的抽取工作,主题词的抽取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选择候选词、计算关键词权重、输出关键词等几个主要步骤。
4 实验结果
5 结束语
本文立足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的实际需求,研究了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网络爬虫、文本挖掘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多种技术的支撑下,开发出一套适用于高校BBS网络的舆情监测平台,实现了对新闻的实时跟踪,校园热点话题的监控、敏感信息的监测等功能是可以是实现的,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林兴发,肖照.基于大学生BBS论坛的舆情热点分析——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水论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8):188-189.
[2] Pimwadee Chaovalit,Lina Zhou,Movie Review Mining:a Comparison between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I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5.
[3] PINKERTON B.Finding what people want:Experiences with theweb crawler[A].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World2WideWeb conference[C].Chicago,Illinois,1994.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交往互动的形式多样化。微时代,信息内容的传播并不均匀,会出现一些比较模糊的或者是扭曲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是极为重要的。微时代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创新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1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微时代下,微信、微博等社会层面的监管并不多,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比较自由,这些新媒体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对于愿意彰显个性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认真地甄别信息,盲目地接受和认可,这种信息传播的顺畅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虚假的信息,教师很难做出正确的引导,也很难辨别出信息背后的真正意图。
微时代,信息来源逐渐广泛,传播的速度也十分迅速,微博、微信上的突发事件发酵以及传播速度等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的反应时间、空间差异性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澄清出现了时间差,因此怎样在第一时间使信息的迅速传播和教师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时代价值多元化,使得思想政治主流思想受到冲击,微时代中的微电影、微论坛等形式自由的生存在网络中,它们的表达形式不同,也会出现多元价值化学反应,微电影中的过度商业炒作,微论坛上突发事件的过分发酵,信息不透明,容易造成网民的激愤,这些与核心价值观是极为不符的,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应对各种不良冲击。
微时代,电商等也逐渐深入到院校中,一些大学生电商将微信朋友圈、QQ空间作为商品发表介绍的重要渠道,将自己的同学、好友作为顾客群体,通过信任来将进行商品的推广,还可以通过论坛,免费的公共平台进行交易,群体逐渐扩大。
2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通过微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了微时代,微信、微博等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满足微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微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率先使用微信、微博等媒体,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然后通过微信、微博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需要认真研究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语言体系,了解生动、鲜活的微信、微博语言,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强化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对于大学生微信、微博关注的热点信息等进行了解,获得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提高思想政治关注的吸引力。然后通过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思想文化的认同。
2.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建立高校官方微博和公众微信平台,正确认识微博、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个性,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微信以及微博平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中的不足,从而提升其针对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建立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平台需要积极主动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宣传,做好评论、转发等功能,实现广大师生的自由交流与评论,对社会和网络中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吸引更多的学生,提高其知名度。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挥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的作用,将微信、微博、QQ、邮件等联系起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强化高校网络信息的干预机制
高校的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根据网络现象表达自己意见、情感、集体互动而造成的社会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当前的思想认识以及思维方式。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力也极强,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督和干预机制,避免舆情发酵,抑制大学生的负面情绪。
高校需要对舆情进行科学的分析,设置相关的机构以及人员,尽快查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事件的轻重缓急,并进行舆情等级划分,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微时代信息传播比较开放,信息复杂多样,还需要建立舆情处理机制,将事件的真实情况澄清,还原事件的原本面目,使谣言不攻自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坚持思想政治的路线、政策,把握正确的方向,根据大学生实际信息进行宣传,对于与大学生思想相违背的舆情要及时澄清,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力量。
3结语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范围逐渐扩宽,作为网络信息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由于思想认识以及心理等方面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辨别信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理念,能够以坚定、正确的态度处理网络信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02):228-231.
[2] 冯红,刘妍,程镝.“微时代”文化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冷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4):196-198.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素养;多维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83-02
2015年两会上,总理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随后“互联网+”立即成为网络热词。该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在未来,‘互联网+’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当互联网促进了产业升级之后,各种新媒体将产生无比巨大的信息量,各种新闻消息、娱乐节目和广告等的信息量就开始以指数型的方式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爆炸”越来越明显[1]。大学生由于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培养,对待海量信息是相对理性的,具有一定的辨别真假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大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新媒体的问题,同时其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意义。(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密集性、全面性、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社会阅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舆论多元化甚至是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可能不能正确甄别、解读和处理。(2)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网络上泛滥着各种社会思潮。国内外社会热点、校园生活、校内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传播,就能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如果引导不当,在一些网络媒体歪曲炒作下,很可能会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价值有良好的了解和判断,能轻松熟练地利用检索工具搜寻网络上的特定信息,并自如地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积极方面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对待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相对理性,有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即有一定的网络素养。这是得益于多年良好的教育。
第一,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信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信息的真实度得不到保证。大学生接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各种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对不实信息提出怀疑。
第二,大学生已养成较为良好的网络素养,对网络事件能够给出理性选择,不随波逐流。面对来自社会的不良情绪,大学生不会轻易被煽动,会保持住理性,并且会主动发声,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主动学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自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拓宽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学生更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到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从这方面来看,新媒体平台的确是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人们可以免费从中获取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消极方面
由于大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所学知识多限于课本,加上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是有不少消极方面的。
第一,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海量信息不仅使人注意力分散,大学生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是无用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平台上数亿用户每天可以产生几万G的信息,庞杂的信息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容易接受并相信虚假信息。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5%的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用6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浏览微博[2],网络上戏称这类用户为“微生物”。由于微博对内容有不多于140字的限制,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浅层化。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破坏了深度、连续的系统性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于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3]。
第三,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行为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证。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的平面化,从而的信息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感彩,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个人情感宣泄的场所。渐成习惯的随手发、随时转、随意点的“网络书写”,使得大学生成为了重要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与此,容易造成“跟风”与“网络围观”。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多维路径
根据美国学者麦克库劳的描述,网络素养由两部分组成:(1)了解网络资源及所得信息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定位和作用;(2)能够熟练地通过搜索工具,提高所获信息的使用价值[4]。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一,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做出判断:作为网络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需要阅读、观看、收听的内容做出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二,能够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大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目的、过程、受众和结果。
第三,能够知道网络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如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伦理道德问题等。
第四,对于网络信息,具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面对不同来源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意见或态度相左的网络信息,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
第五,对于庞杂的网络信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社交行为,能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第六,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行为,即不发表虚假、煽动性、违法等网络信息和评论,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路径
1.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以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其纳入必修课范围。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还要让大学生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本质,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倡导正确的网络观、媒体观[5],打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核[6],传递网络正能量。
2.以学业为主,搭建有宣传影响力的新媒体舆论平台。如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学习平台,让新媒体成为学业辅导的有力推手。首先,新媒体平台能为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便利,有利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促进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其次,新媒体平台是同学们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学长制等项目的结合,并积极扶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理念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学习型团体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不同年级班级之间和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
3.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7]。构建联动协调机制,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的舆情掌控队伍,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协调,整合资源,化解危机;构建监测研判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构建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占领网络宣传和教育阵地,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引导干预机制,加强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积极引导;构建分析甄别机制和自我管理机制,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学会用理性甄别、判断和分析,实现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舆情氛围。
当前,高校大学生虽然有较好的网络素养基础,但是面对“互联网+”浪潮下信息爆炸的局面,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碎片化阅读,不断挤压系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加之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意见和情绪的影响和煽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和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搭建以学业为主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多维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鸣奋.后信息爆炸时代的数码阅读[J].福建论坛: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报告[Z].2011.
[3]薛巍.止于肤浅[J].三联生活周刊,2010,(34).
[4]C.McClue,R.Charles,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
ries,1994,(2):115-125.
[5]Hans C.Schmidt,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College:A Comparison of How
Media Literacy Is Addressed across the Educat-
ional System[J]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
tion,2013,(1):295-305.
[6]Ling Lee,Der-Thanq Chen,Jen-Yi Li,Tzu-Bin L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J].Computers & Educa-
tion,2015,(85):84-93.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网民比例的不断攀升,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在构建“平安校园”,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仰恩大学富有实效性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出了通过“警校共建”模式创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警校共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更是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教育部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73.1%的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搜索信息、查阅资料”“了解新闻”和“聊天或交友”在学生“通过网络主要进行的活动”中占据前三位。微博在学生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59.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①。正是因为大学生与网络的高度黏合,国内不法分子及国外敌对势力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施行网络诈骗,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如何在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扎实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保护其利益不受或少受侵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安全工作中一个常谈常新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使用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逐步形成期,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真假判断未能正确把握。而网络世界犹如万花筒,网络信息技术神秘莫测,众多信息内容似是而非,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置身其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威胁。
(一)从网络安全认知角度看。
大学生由于对网络安全认知不到位,使用网络容易受到两个方面的侵害:一是硬件使用上,有的学生的手机或电脑不懂或没有安装有效防御和杀毒软件,存在较大安全漏洞,浏览钓鱼网站等被安装插件或感染病毒,留下安全隐患;有的学生使用移动设备,随意接入端口,没有采取杀毒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导致木马、病毒在多个网络终端传播,个人信息在不经意间被盗取;二是软件使用上,一方面相较中学时期,大学自主学习的时间较为宽裕,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规划,脱离了父母的监管,自身又缺乏自制力,深受网络游戏、BBS、各类新奇网站等的吸引,陷入网络泥潭不能自拔;另外一方面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涉毒、涉黄、涉赌、暴力等信息充斥,如何鉴别真假、好坏,避免受不法分子诱惑,掉入网络诈骗陷阱等,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从法律安全意识角度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网络安全方方面面从法律法规层面逐步进行了规范。对于频繁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互联网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有的受利益驱使使用病毒盗取数据贩卖;有的随意转发微博、微信虚假、造谣信息;有的因为意见相左,发帖对个人或组织进行攻击诽谤;有的利用互联网组织黄赌毒活动;有的利用翻墙,浏览并传播境外敌对势力的不良信息。这些大学生因为不了解互联网法律法规基本常识,触犯法律,为自己的不懂法付出惨重的代价,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
二、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互联网在高校得到普及运用,但因为网络引起的校园贷致死事件,网络购物受骗事件,网络暴力事件频发,这些都显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日渐提上高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但却未能根本上打开该项工作局面,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没有处理好网络安全教育与育人目标的关系。有的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在顺利实现育人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提高学生网络素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素养。这也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和做出多大贡献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没有处理好网络安全教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导致网络安全教育被边缘化。有的高校认为网络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予以替代,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甚至停留在应对上级文件要求的层面,网络安全教育时间被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挤占,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二)网络安全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开展系统性的富有成效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离不开良好的体制机制。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虽然成立了大学生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但由于规章制度、措施保障等不够到位,没有打通宣传、学生、网络、保卫、教学单位彼此间的壁垒,加之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工作开展困难重重,打折扣、拖拉、推脱、应付,甚至不落实等情况时有出现,领导小组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运行机制不够顺畅。没有形成自己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工作开展存在力量分散,各自为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现象,对教育的内容、时间安排、教师教学等没有统筹规划,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有的高校仅仅停留在开展简单的宣传活动层面。
(三)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因循守旧。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终端设备更新更是日新月异。轰动全球的“维基揭秘”和“棱镜”②等网络安全事件警醒我们,网络安全教育开展要切实取得实效,就必须紧跟时展潮流,不仅要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更要与时俱进地及时改变教育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高校注重计算机基础应用,忽略网络安全教育这一模块;有的高校忽视了当前最大的网络终端智能手机的安全运用教育;有的高校则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在宣传教育中,有的高校则简单的进行横幅宣传、主题班会宣讲、传单分发等,形式单一、内容呆板,无法吸引广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三、构筑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探索
创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切实从思想上筑牢大学生网络安全防线,增强网络素养,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2015年4月,仰恩大学与泉州市公安局共同举行“警校共建”启动仪式,拉开警校共建助推“平安校园”创建的帷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平安校园”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式纳入共建活动。双方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建设,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新方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运行高效的管理机制。
仰恩大学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建立领导、制度、责任“三大机制”。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并将泉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有关负责人吸纳进来,对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分管校领导负总责,党委宣传部、教务部、学生事务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治安处(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派驻机构)、保卫处等单位协同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职责;二是建立层层落实的责任机制。学校与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网络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年度网络安全教育管理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同时,建立了安全责任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相挂钩的考核机制;三是建立警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由公安局网安部门,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部、学生事务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治安处、保卫处等构成的法制与安全教研室,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承担组建专业师资队伍,编定网络安全教育教材,研判网络安全工作形势,分析网络安全教育成效,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网络安全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等。
(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和队伍建设。
一是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让零散的、单一的、随意的网络安全教育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仰恩大学在大一新生中开设该课程,坚持网络安全教育从“新”抓起,力争将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程度降到最低。网络安全教育作为该课程的模块之一纳入其中。课程共16个课时,设定1个学分,作为必修课纳入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同时,为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搭建了相应的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依托法制与安全教研室,组建相应的网络安全教育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自编与时俱进、符合学生需求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材。聘请来自网安、国保等警务部门的优秀干警为兼职教师,配合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中互联网管理反网络诈骗、网络舆情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心理预防与疏导、法制教育等教学模块的授课任务。授课教师采取“1+1”的模式,即一名校内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一名来自警营的优秀干警共同为学生授课,协调配合,相得益彰。校内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了理论教学的优势;优秀干警丰富的“新鲜”的实践经验对理论进行鲜活的运用,增强的授课的效果。这样有效破解了目前众多高校承担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师实务经验不足,教学内容无法跟上行业前沿,相关网络安全知识欠缺,导致授课效果无法保证的突出问题。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辅助校内课程教学,在洛江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点,分批次带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体验学习。在近两年暑期,一批的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参与到教学实践基地所在警营的工作生活中,了解基层警营文化,参与网安警务工作,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而且以学生的视角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基层警营的满满正能量。2015年,仰恩大学警营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入选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二是加强学校网安警务室建设。在“警校共建”活动的推动下,省内首个“高校网安警务室”———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仰恩大学网安警务室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发挥了其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派驻专职网安民警和安全员,除了积极开展联网备案、安全技术指导、案件线索协查、网络安全培训等工作,还定期为师生开展互联网安全主宣传咨询活动,强化对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和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掌控,并与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学生事务部等单位负责网络安全的工作人员组成网络安全工作小组协同开展工作,做到提前预警、有效处置。三是成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站。与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共建舆情引导工作站,并组建了由党员教师、学生为骨干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下设网络舆情收集、网络评论,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等小组,并以课时补助、勤工俭学补助、创新学分认定等形式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该工作站在学校党委宣传部与网安警务室的双重指导下,根据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总体规划开展工作,对涉校、涉生的较为敏感性、不实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收集、报送,对形成的网络舆情进行正面有效的引导,对网络安全常识进行形象化的生动传播。
(三)创新宣传教育形式
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线上和线下宣传,做到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等协同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做到网络安全教育宣传全年不断线,重要时间节点有加强。学校除了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广播电视中心、宣传栏等传统宣传阵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还搭建新媒体平台,开设网络安全教育官方微信、微博平台、QQ空间等大学生极为活跃的平台,将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的软文、公益短视频等与其他文化创意作品结合推送到移动终端,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如春风化雨般不知不觉的接受教育。同时还着力拓展这些平台的校园服务,增强学生与平台的黏性,吸引学生关注平台内容,促使推送的内容的宣传效果最大化。在新生入学、“双十一”、就业实习、寒暑假前等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开展了网络安全专项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校园”,实现育人根本目标的需要。仰恩大学以“警校共建”为抓手,协同推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对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意识、能力具有积极的效果,为当前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解决的路径。
作者:陈章祧 单位:仰恩大学
注释: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3-02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因此,高等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好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度重视网络的负面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载体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1]选择并运用好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系统,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物质形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认识不足
通过构建网络载体来支持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部分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建设不重视,认为网络的运用主要在于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载体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甚至有些高校只把网络载体的建设作为形象工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困难重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人才缺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3]而熟悉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网络技术人员较少。由于这两部分人难于融合而成为“复合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方法上的陈旧,或者缺少理论的高度和说服力。如果没有一支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仅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主动占领网上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很难实现。
(三)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自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搭建沟通桥梁的同时,由于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致使一些不良信息也乘虚而入,干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导致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状态。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网络信息管理者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交换和疏于及时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对网上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甄别、管理;二是在网络控制技术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者对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不高;三是网络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很多不法分子往往能够避开监控,一些不良信息。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落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出现,但还存在片面和局限。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是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对个体的关怀和疏导;其次,没有更好地开展网络自我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对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等缺乏相应的矫正和监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不高,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较少,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信息面孔呆板,几乎是文字内容的粘贴和重叠。另外,一些校园网的栏目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一些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没有及时上传。二是对课堂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有效整合,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较为单一,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网络展播等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认识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对网络载体也必须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并在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网络载体为高校服务的思想。”[4]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师、学校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专职辅导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从多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加大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融合,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教育网络载体运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较好地掌握了网络技术知识的、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并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网络宣传、网络舆论引导以及网络监管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在网上发现思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
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构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立体模式,通过制度、技术、法律和道德来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管理权责制度,使网络信息管理者(把关人)各司其职,网络“把关人”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把有害的信息过滤掉,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高校要研发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依靠科学技术来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再次,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制度,做到网络信息服务有法可依,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上网行为。最后,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积极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对网上舆论的引导和调控,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四)更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要想在网络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网络阵地上的主动权,就必须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青年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首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最后,要加强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的矫正与监管,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网络道德,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努力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
(五)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主动权,基本前提是能否抓住师生的兴奋点,抓住他们的兴趣去点击、去关注。”[6]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坚持显性教育资源开发和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相结合,努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大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实其间,提供丰富的实时在线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网络展播、在线交流平台,并将弘扬主旋律与运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有力驳斥错误思想观点。此外,必须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加强对他们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固有的虚拟性,不能代替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注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有二者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学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51~52.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实时、开放、交互、虚拟等鲜明特点。与之相伴生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诸领域及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高等院校,表现出其独特的功能,即校园网络的展示性、服务性、交流性、育人性等功能。并力争使校园网站的栏目设置、信息内容与受众群体的工作、生活密切融合,因地制宜,结合该校地域、文化、专业及师生员工知识结构等特点,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网站吸引并留住受众群体,为该校及其下属单位所属的专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和互动交流园地。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校园网站职能分开,内容技术两张皮,网站管理者素质良莠不齐。许多高校或其下属单位的网站管理者素质良莠不齐,甚至有可能是不熟悉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语言的教职工兼任,这就直接导致该校或该单位的网站几乎形同虚设,长期处于睡眠状态。比如网站缺乏基本的维护与管理,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信息监管不力,制作水平低等。这样的网站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更谈不上营造网络文化氛围。
2.2校园网站内容单调、重复,没有发展成为良好的展现平台和互动交流园地。许多高校及其下属单位的网站,在栏目设置以及信息上大多数是重复、单调的,仅对该校或该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动作宣传,基本上属于单向传播,因此忽视了信息受众群体思想的动态,而校园网站也只是发挥了信息的功能,充当起信息告知台的角色。许多高校因在人、财、物等方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补充和加强,就会导致网络各类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站建设也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网站数量虽然过百,但在受众群体中具有较高品牌效应的网站却几乎没有,缺乏具有高校特色的、极具影响力的大型网络文化传播平台。
2.4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学校或其下属各单位网站除了本身的内容缺陷之外,在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把学校网络定位在用语宣传的方面,从而忽视了网络其他的功能,这些被忽视的网络服务功能恰恰就是宣传部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占领网络舆论高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5校园多种媒体分而不合,校园媒体管理体制有待改进。校园网络新闻、广播、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相互独立,几个媒体各有一套运作机制,各自为战,未展示出不同媒体的个性和特点,学校应建立集中领导管理的体制,以能充分调配和发挥各媒体所长,做到又要各施其责,又要协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媒体报道效果叠加的结果。
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途径
要想建立健全校园网站,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需要高校及从事校园网络建设工作者们认真研究对策,加强网站建设与管理,多管齐下,通力合作,从思想意识到具体措施的制定及执行上狠下功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进一步提高对校园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②加强领导组织,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③组织精干力量,开发制定大型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以此进一步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④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共管、共创,拓展校园网络文化的新内涵。⑤进一步改革校园媒体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媒体资源。⑥建设一支复合型、专业化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队伍。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舆情分析。
4总结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院校 新媒体 校园文化
1大数据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及特点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1.1大数据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大数据对传媒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实,不仅传媒行业会受到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大数据也对传媒学术研究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下,理性假设的前提遇到了挑战,大数据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受众搜索信息的成本,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决策所需的各N信息。
1.2大数据的4V特点
(1)规模性(volume)。指的是数据巨大的数据量以及其规模的完整性。实质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数据的数量级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具有完整性。
(2)高速性(Velocity)。主要表现为数据流和大数据的移动性。高速性要求具有时间敏感性和决策性的分析――能在第一时间抓住重要事件发生的信息。
(3)多样性(variety)。指有多种途径来源的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利用大数据多样性的原理就是:保留一切你需要的对你有用的信息,舍弃那些你不需要的;发现那些有关联的数据,加以收集、分析、加工,使得其变为可用的信息。
(4)价值性(value)。体现出的是大数据运用的真实意义所在。其价值具有稀缺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2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相互融合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此消彼长的关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二者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媒体在大数据时代将失去竟争力,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是多种传播手段综合运用的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可以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广泛,可以增强其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使新闻信息更加迅速、便捷的传播到更广的范围。
3新媒体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高校师生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新媒体条件为依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由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
3.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媒体的划分
按照发展的顺序来划分,高职院校传播媒体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横幅、海报、宣传栏、黑板报等,高校新媒体主要是基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脑终端和4G智能手机终端,包括校园网、校园论坛、校园贴吧、社交网站、微博、人人网、QQ、微信以及各类应用软件、手机电子书、手机视频软件等。
3.2新媒体环境的具体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人际传播环境,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所形成的氛围。具有以下特征:
(1)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新媒体传播的高效率与低成本,促进信息几何数式增长,新媒体的兼容性,促进了多媒体融合,向受众提供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与动画等一体的信息。新媒体在提供丰富信息同时,其便捷的获取方式也实现了信息的全球流动与共享。
(2)时空的虚拟性与无限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构建出趋近于真实的虚拟环境与时空界限,用户借助新媒体无处不在的触角进行联系与沟通。新媒体环境打破了时空限制,凭借终端可以随心所欲的虚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尽享交友、娱乐、购物、学习之乐趣。
(3)交往的互动性与便捷性。新媒体的个性化与大众化,释放了个体话语权,无论是权贵还是草根皆可通过手机、互联网、微博与论坛等阐述观点、评论与心情,受众也能直接参与到信息者互动中。新媒体传播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他们借助QQ、微信、手机、聊天室等实行即时交流探讨。
(4)传播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依托数字技术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加上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现象,用户往往能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布,常常在传统媒体还未察觉或做出反应前,给予相关事件的真实资料和第一手报道,能使公众获悉最新进展。尤其是手机这种新媒体形式小巧便捷,通过短信、通话以及网页浏览等方式,加速事件的扩散和传播,大大节约了传播时间与成本。
4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的途径,带来了新的活力不可否认其对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但其传播特点决定了对其在监管、掌握方面的难度,给当代高校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4.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加大了校园舆论导向的难度
传统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经过学校宣传部门、传媒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严格把关,保证了主流文化的主导性。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在接收、、传播信息方面有很大的自由,也更为随意,校园内发生的各种事情和信息传播更快、更为透明。一方面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极大的满足了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违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暴力、黄色、迷信信息等网络垃圾,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辨识力不高的大学生而言,不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自由便捷的特点给高校校园舆论的引导加大了难度。
4.2新媒体的依赖性,弱化了群体间的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人至少拥有一台可以触屏上网的手机,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新媒体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上,不管在体息时间还是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抱着手机、电脑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获取信息都懒于动脑思考,严重依赖新媒体。这样的学习、生活方式严重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严重违背了人类交往的社会性原则。学生一旦回归现实,则会手足无措,造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蜕化,导致心理形成封闭,极易形成交往心理障碍。
5如何进一步优化校园新媒体文化环境
5.1利用新媒体技术,把控好校园信息传播
运用技术手段,主要是建立防火墙,在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信息海关的检查过滤,从而堵截有害信息进入通道,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落实校园网实名制和IP地址的追踪验证堵截,使管理者能第一时间掌握不良信息的网络地址和者并堵截有害信息的扩散。
5.2建立配套的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
为防止垃圾信息的侵入、病毒的传播和黑客行为的产生,规范网络行为主体,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高校应建立和健全一套特殊的管理体制,如信息审批制度、校园网管理、检查、值班和汇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对不良信息进行严格审查,防止青年大学生不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校园信息安全和大学生理智上网。
5.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力量。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对于掌握突发事件动向、预警发展、维护高校舆论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因而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李黄石.新媒体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价值工程,2014(33).
[2] 汪长星.解析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内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3] 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倪逸之.大稻菔贝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困境与趋势[J].新闻世界,2014(10).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杨(1982-),女,天津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馆员;张涛(1982-),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讲师。(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网络文化视域下引导大学生群体主流思想舆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031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93-02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化也相伴而生,其影响大学生群体舆论的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一般来讲,网络文化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使用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及其一切相关产物。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基本状态和传播特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厘清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个体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主要工具,借助对该群体网络文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文化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扩大覆盖面,进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分布领域。
其次,有利于促进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分析,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最后,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素质,构建合格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系统研究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网络文化存在和传播特点,可以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促使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交流习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与机制,确保教育者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网络文化基本特征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验证,从网络的一般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全面总结了目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世界性和开放性
网络自诞生以来就具备了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大学生使用网络也符合网络本身先天的这一特点。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使用没有国界的限制,虽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只登陆和浏览中文网站,但是快捷迅速的信息传递和转换已经使得中外文网站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实现了同步更新,国家的界限已经在网络世界当中变得非常模糊;开放性也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虽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的监管,能够部分控制网络信息,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具有绝对意义。
2.交互性和隐蔽性
交互性是网络交流的集中表现,也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乐于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其交互性的认同,也就是说利用网络实现交流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隐蔽性是建立在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身份以及各种无须实名注册的网络平台的使用,使得大学生出于规避风险和消除表达顾虑的原因而选择虚假的身份参与网络表达,造成了这一特定群体网络文化的隐蔽性特征。①
3.创造性和异化性
由于大学生网络的无限丰富性和海量信息,任何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信息,并且在愿意的前提下建立与志同道合的人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为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成就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创造性特征;异化性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事物之中的状态,也就是事物在网络中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倾向,具体到大学生来说,比如纯粹愤青式的发泄、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恶意传播和过度追求自由而引发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
4.平等性和虚拟性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当中,基于平等的技术条件和信息流动水平(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信息流促成了同样的类似于海平面的“信息平面”,也是同样能力的主体使用网络的相同准入门槛),造成了实质上的优于现实世界当中的平等状态;虚拟性是网络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来讲,由于青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网络的虚拟性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中虚拟性的特点对这个特定群体的影响更加深远。
5.大众性和自由性
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大众性是指学生群体和非学生群体网民并非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叠在一起,影响彼此并按照时间维度互相转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大众性也可以理解为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整个网民群体的文化辐射作用;自由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能够比较自由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能够约束青年人网络参与活动的硬性手段和条条框框几乎没有,出于自己个性和爱好的网络参与与表达是其主要的实现形式。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从网络文化概念出发,理顺大学生网络文化特征的具体内容,以网络文化特征为探讨角度,论证研究主要观点,分析网络文化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网络文化定义,能够囊括全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文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立足世界性和开放性特征,探讨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方式
网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文化的地区差异,为文化无国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网络没有任何准入设置,具有完全开放特点,因此,完成舆论引导一定要建立专门机构并培养具有较强素质和执行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够全天候、全方位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队伍。
2.立互性和隐蔽性特征,探讨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建设的途径
交互性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也是舆论传播的基本方式,隐蔽性导致个体的身份角色隐藏,道德约束力下降和“愤青”情绪膨胀等,因此,实现舆论引导必须依靠主流媒体发出的权威信息,使之能够快速占领舆论阵地,实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体制化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权威信息的被认可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也可以认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讲,校园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能力。
3.立足创造性和异化性,探讨加强重点事件和敏感信息的深度供给
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全方位交流提升了创造力水平,而这又恰恰是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用双刃剑来形容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和异化性特征的极端发展状态,因此,保障正常的舆论引导就要通过鼓励积极的创造性和避免极端的异化性来完成,深度信息供给能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度的自主理性判断能力,增强其对消极舆论的“免疫能力”,通过主体对重点信息逐步的了解,确立起对现行体制的深度认同,进而营造大学生群体的良性舆论环境。建立并不断完善良性舆论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功能。
4.立足平等性和虚拟性,探讨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具体步骤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社会人社会身份的隐没,学生网民个体在技术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几乎实现了完全的平等参与和表达,网络空间的虚化、网络行为的虚拟和网络身份的虚拟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法律建设规范平等的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把主体的平等权控制在不能侵害其他主体权利的范围之内,同时防止虚拟性带来的责任缺失,通过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行为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法律的手段和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进行网络参与,逐步强化平等性地位并消除虚拟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5.立足大众性和自由性特征,探讨培养大学生网民责任意识与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网民不分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等外部条件,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创造者,不受约束、“为所欲为”,当然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并非没有边界,但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少纪律和规则的约束,因此,要想对其舆论导向进行控制,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要寻求培养网民责任意识的方法,将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内化到学生的上网行为之中,最终培养出能够完全自觉履行网络责任、义务,依法依规行使网络权利的“网络公民”,通过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注释:
①通过我们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倾向于更多的使用同学群体共同使用的“熟人网络”的趋势,但是也没有完全取代带有隐蔽性的虚假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真实和虚假身份共同存在是其网络参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魏潾.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关键词]微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47 ― 02
一、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微文化是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而逐渐兴起的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为代表的一种新兴文化载体。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内容简洁明了。微文化内容简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微”字上,比如微信朋友圈有字数限制,微视频有分钟数限制等。这种呈“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更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起零碎的时间(如:排队、等车,等等)来获取信息。第二,信息共享便捷灵活。在微文化的世界中人与人的信息互动、交流、共享更快捷灵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挥下,由高校具体负责,按照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内容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多个方面。第二,教育途径较多。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社会实践。还应该抓住主流文化、新兴媒体等与时俱进的新途径。发挥各种不同途径的优势,更好的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三)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新兴形态,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微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微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大背景,未免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观点、方式、途径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与之相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也会对微文化的产生,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动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预先积累其所需资料,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座等各种形式,将自己搜索的信息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改变。高校教师提前搜索整理的信息优势便决定了其在授课地的过程中占有绝对的地位。与之相反,大学生由于信息量的匮乏只能被动的接受。高校教师的话语权优势、信息量的优势都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而现时代处于微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被大量的信息包围,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教育者就不再具有信息占有上的优势,这就动摇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二)冲击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量信息使高校学生难以辨别,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今,微文化还只是一种非主流意识的文化,它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微文化具有健康、向上的一面,能够丰富主流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微文化也具有背离主流文化的层面,对主流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有些时候还会以其消极和颓废的一面来与主流文化相抗衡。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便担负着弘扬主旋律的任务,其内容一般包括:宣传主流人物、传播主流文化。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其多元性的传播方式一般都是侧重在“微”这一字眼上。“微民”往往都是热衷于小事件,并且努力将其放大,这在另一方面也淡化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强化非主流的中心地位。这种不良的倾向,对整思想意识确立期的高校学生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经意间就会使其形成主流文化“去中心化”的思想意识,严重者甚至会拒绝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这就严重的冲击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管理难度
在微文化的时代下,信息的传播的快速性以及不可控制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微文化的迅速兴起和广泛传播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发展为依托的。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千家万户。与之相适应,作为互联网的依赖者微文化的迅速流传使得“微民”这一社会群体也迅速扩大。高校大学生无疑是这一新兴的社会群体“微民”的主力军。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而且人人都可以通过无线终端消息。并且微文化以其“裂变传播”(即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激发了高校学生想要表达自己话语权的欲望。如果这快速传播的信息是积极的,符合主流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就会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传播出来的信息是消极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是被有意虚造的,一旦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就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总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微时代条件下如何改善信息源以及信息的“零控制”局面、如何监管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是值得{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三、微文化时代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对对策
(一)增强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知
正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行动。同样道理,对微文化只有我们彻底的在思想深处接受它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它才能够为我们所用,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用。要利用起这一新兴媒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各高校师生对微文化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微文化的时代,同时引起对微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据一项调查可知,很多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关注的大学生人数也不少,但是学生对此却无太多的期待,这足以说明微文化已经进入了高校管理工作领域,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教师还没有充分的利用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所以利用微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思想上认知它,并重视其积极作用是关键。其次,对于微文化思想认知是第一步,思想认识上去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即“微素质”。众所周知,微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兴起的,所以就要求高校师生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与参与精神以及学习态度与辨别能力。据一项调查可知,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会觉得上网、发微博微信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对此望而却步,退避三舍。这一态度是不利于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只有保持着一颗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够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借用网络这一媒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优化微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除了思想上的认知之外还要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上的科学性。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想与现实结合。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总体上符合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这一特点。但有时也会出现过多强调理想而忽略现实情况这一问题。例如,微文化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想表达自己人人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时代,那么如果课堂上过多的强调社会、整体而忽略了大学生这一能动性的客观存在就会导致大学生的参与感迅速降低,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毫无疑问,强调整体以及社会价值是正确的,但如果过分强调,忽视学生这一能动性的客体,就会与微文化强调个体独立性这一影响相反。所以在微文化下,这种教育方式应当适当的做出调整,否则就会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排斥。
第二,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涵盖了高校学生的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爱国主义的教育等内容。着眼现时代,我们都处于微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在这一氛围中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同时是信息的接受者,那么如何发送以及如何传播积极有益的信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校教育应该着力于在传统教育之外适当开展新媒体素质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具备能够在网络信息海样中很快获取有益信息,主动屏蔽虚假信息,同时又能轻松进行转发和扩散。所以开设新媒体教育,有利于提高到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充分利用微文化中的新媒体、新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是依托互联网尤其是个人便携移动设备的普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些新媒体的优势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会大大提高其实效性。
第一,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已经普遍的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微博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与学生的沟通,在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的同时又能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有即时性。现如今,在微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微博这种形式,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像力。
第二,借助微电影、微公益等新形式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微电影、微小说以其内容精炼、阅读方便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一部短暂的微电影,虽然放映时间不长,但却会带来超出我们想象的思想震慑力。所以,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形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传播正能量。这对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无疑帮助极大。
〔参 考 文 献〕
〔1〕尹冬梅,等.学习辅导: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内容〔J〕.思想理论教育,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