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时间:2023-06-12 14:4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困境;策略

养成教育遵循“素质是养成的”教育规律,以知、情、意、行为体系,以好习惯的养成为具体任务。目标是: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内心强大、素质优良,养成了多种美德和好习惯,自身充满正能量,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单层次到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在社会环境、就业压力、多元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境

1.自我中心,抗压能力差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教育方式方面也是“以孩子为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样一来,学生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我意识强,缺乏对人、对事的包容性,一旦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很容易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造成抑郁、极端等心理问题。

2.内心浮躁,自我定性缺失

95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很少吃苦,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太苦太累,除了让孩子学习,一般很少让孩子去体验其他身边的事情,学生很少能够自由地、独立地完成一件事情,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遇到问题往往会直接放弃。相对而言,民办院校大学生要比普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要好,他们在家庭受到的呵护更多,从小的压力就少,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很难进行自我反省,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各种浮躁、不耐烦的心理特征。

3.情感障碍,人际交往能力不强

情绪情感障碍指的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情绪。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民办院校学生在心理上的情感障碍主要体现为紧张、焦虑和抑郁,并且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我们也发现,有些民办院校大学生存在着人际关系交往的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体现在同学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师生之间,这不仅不利于民办院校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坚持合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首先,坚持预防和矫正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强化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通过教育、引导、疏通的方式,克服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把各种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发现问题之后要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心理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上来。其次,坚持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学校应该坚持大局意识和总体意识,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网络;还有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差异性的教育和引导,强化班主任、班长的作用,对个别学生进行调研观察。再次,强化内容和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在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民办院校心理健康保障模式

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团队存在诸多的限制,在人员招聘方面存在很多的条件限制,高素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基于此,民办院校应该积极克服困难,建立学校、老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心理保障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在制定合理心理健康制度的同时积极引入高水平的人才,成立学校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地发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困难和问题进行排查和引导,让学生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组成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小组,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通过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民办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大学必修或者选修课程

通过对数十家高校的调查,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程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高于其他高校。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这对于学生身心免疫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认为,各个高校均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分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学校应当积极地引入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吴亚子.近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J].教育评论,2015(07).

[3]黄士华.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

[4]陈增堂.上海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03).

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经被广大师生们所接受。在各高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起德育工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管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早已蕴涵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算是真正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方研究。当今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经受不住考验,承受力不强,因此,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始终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大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和性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睡眠心理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适应问题、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大多属于青年时期成长的心理问题,具体的心理行为表现也是因人而异的。

学习心理问题。学业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的学生能经受住高校的各种综合测验,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也有的同学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学习缺乏主动性,效率偏低,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困扰,对学习也丧失自信,从而会产生焦虑情绪及其他不良反应。

人际交往问题。每个大学生都想与同学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是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挫折,有的缺乏交往技能,有的在与人交往中存在不合理的观念,对他人产生了错误认识,从而导致知心朋友少。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自身的性格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出现明显冲突,进而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自卑、多疑等心理症状就随之出现。

恋爱和性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入学时基本在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与异性接触,交朋友,得到友谊和爱情,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因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欠缺一定生活经验,随之就会有一系列心理问题出现,主要表现为:失恋的痛苦,单相思的苦恼,对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问题。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多种压力,如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经济等方面的重压,就会造成很大的情绪波动,遇到事情不能冷静思考,出现了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极易冲动,还有的学生甚至有自杀念头。

5、经济问题

大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条件和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家境困难,需要靠助学金和打工来完成大学学业。与其他条件好的同学相比,就会产生严重的落差,从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就会有强烈的自卑感。

6、择业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渐激烈,大学生们也意识到择业就业的压力,他们担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引发了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对面试缺乏自信,对找工作不积极,不知道怎样做简历,还没有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对于自己的能力及性格没有正确分析,不知道自己适合在哪个领域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议性。目前,我们可以将时下流行的观点概括为四种: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活动论”;二是传授心理保健技能,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培养学生健全个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过程论”;三是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对学生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辅导,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还有一种是“功夫论”,即注重完善、培养学生的人格,以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以上的四种观点都是从不同角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界定,但是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教育者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为心理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不便。新形势下,有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认为学生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属思想品德范畴。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时,总是采取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却不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导致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此外,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产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实质上就是心理问题,用心理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为思想品德问题发生的根源就是心理问题。所以,心理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思想品德问题也就能得到彻底解决,这种观念是盲目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课程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单纯当作是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因此,缺少活动性、实践性,更谈不上互动性。此外,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流于形式。实践中也是轻科学分析,重心理测试,只做重心理问题的调查,却不开展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及时更新观念,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我们研究已久,始终是以问题为导向,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里提到的问题,它不能简单的指个别学生可能会危及社会、他人或自身的行为问题及心理问题。要先将此类问题确认为大学生群体在青年时期这一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要坚持面向学生,尤其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和社会,不断调整心态,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完善人格。此外,学校及教师也要发挥出教育职能,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行为训练等主动性教育。

重视起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大学生很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产生都是师源性的,因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执,同时教学开展与教学管理方式都出现了脱节现象,由此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从我国高校整体形势分析,在校内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一般多是兼职,缺乏专业知识,经验不足,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以“少量”、“精干”为原则,组成一支专业的教师和医务人员队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教育部2008年统计,我国现有322所独立学院,在校生214.8万人,约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在校生的1/2,当前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的重要力量。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特殊性。2009年12月,笔者对沈阳医学院何氏视觉科学学院2006级-2009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据此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沈阳医学院何氏视觉科学学院的临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等5个专业中,随机抽取2006-2009级920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920份,收回有效问卷913份,回收率99.24%。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①作为测试工具。学生可在心理测量软件上直接测试,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该量表由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组症状群,每组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②

1.2.2 访谈法

根据SCL-90量表结果,按标准筛查出咨询对象,发邀请信,并对咨询结果进行分类。

1.3 评定标准

SCL-90的筛选标准:总分≥160、阳性项目数≥43、任一因子分≥2。

按照有关标准,测试的阳性筛查标准采用“被试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即任一因子≥3分,则认为被试者“可能存在中度心理卫生问题”。③④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见表1)

注:(1)一名学生同时出现多个2≤因子分

在913名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障碍学生113名,占总人数的12.38%;有中度心理障碍学生59名,占总人数的6.46%。其中,一年级和四年级心理问题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总体看,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由差到好依次是:一年级、四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表1913名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异常情况[n(%)]

2.2 访谈结果

根据SCL-90量表的的筛选结果,共发出172封邀请信。最终172名学生全部应邀来心理咨询,咨询率达100%。我们将测试结果和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类,明确了我院学生心理问题分为七个方面。

2.3 独立学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剖析(见表2)

表2172名心理异常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及检出情况[n(%)]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依次是: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问题、就业与生涯规划、情绪问题、适应问题、学习问题等。

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在面对着环境、角色、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急剧变化的同时,常易出现适应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紧张),并伴随出现情绪情感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学生适应了大学生活,但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人格特征,二年级学生常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情感问题;到了三年级,部分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常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生涯规划等;随着临床实习来临,学生们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就业压力过大,四年级学生常易出现就业心理问题,伴随出现情绪情感问题。

3 有效开展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1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人格特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引导学生纠正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自负自卑、敌对偏执、好幻想等人格特征,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3.2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原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基础上,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适应问题,开设《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和《成长训练营》,帮助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针对人际交往、情绪情感问题,可开展专题讲座或团体心理辅导;从新生就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类型、职业倾向,尽早明确自我的职业定位。

3.3 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

对全院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防患于未然。

3.4 建立四级心理防护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深入发展以校级―部系处室―辅导员―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为主题的四级心理防护网,做好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与辅导员、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配合,对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学生给予密切的关注,做好防御工作。

3.5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切实的解决心理困扰,缓解心理紧张,维护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网上咨询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严守心理咨询工作纪律,确保心理咨询科学、规范的进行。让学生接受“求助是一种能力,因为受助而成长”的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开始享受心理咨询给其带来的快乐与愉悦。

总之,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对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注释

①②③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④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贵岩.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第4篇

一、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大小可以从其考前在焦虑抑郁量表上的得分看出。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医学院110名准备参加全国四级英语考试的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和该医学院110名新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进行了对照测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述SDS、SAS值比较及SDS、SAS总分异常率比较,发现SDS、SAS分值异常率二年级参加考试前的学生和一年级学生相比分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u=2.3113p

另外,调查还发现,文化课考试不及格学生的比例在不同院校都呈上升趋势,学习压力悄然弥漫在整个大学校园上空,少数学生学习焦虑心理和惧学、厌学情绪也日益蔓延,个别学生因此而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等现象,尤其是学生对考试普遍心存畏惧。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分析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造成部分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显著加快,一系列强度较大、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如就业工作市场化、教育支出家庭化、招生规模大众化等,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率先实行末位淘汰制、重修制等尝试。毋庸置疑,这些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但由于我们对诸多改革的宣传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尚未准确定位,中小学思想教育工作投入明显不足,高等学校思想工作也没有同步跟进,加之社会对高校一系列改革也未能很好地提供相配套的物质环境,从而使得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快速变化的形势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明显下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阻碍和心理疾病患者比例大幅度上升。

另外,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授课教师考试出题和评分的弹性空间逐渐被教考分离、集体阅卷等考试制度规范化所挤压,高分学生越来越少,不及格学生人次大幅度增加。据莫嘉琪教授对某师范大学“99届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差生成绩分析报告”统计,数学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45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96人的46.9%,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12人,占12.5%,其中,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8门;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30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59人的50.8%,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8人,占13.6%,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5门。

2.对高等院校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学习压力过重

当代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且大多是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尤其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几乎贯穿其全部生活,学生像一群羔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的合力驱赶着涌向通往高校的独木桥,他们对人生、社会、未来的思考几乎被成堆的作业和试卷所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的非理性憧憬和崇拜。但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真的进入高校后,他们却突然发现原来一直向往的神圣殿堂与中学一样单调无味和充满荆棘,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考试依然无休无止,成绩排名竞争激烈,各种资格证书仿佛成为塑造未来栖身之所的钢筋与水泥,没有改变的永远是“三点一线”,改变了的是应试教育更加激烈悲壮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经过高考争夺战后,疲惫的身心还没来得及放松和休息,却又开始肩负起父母的期望、家庭经济的压力和对个人前程的惶恐,在强手如林的同辈人中竞相前奔。

3.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使得学习压力不易排解

大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需要,使得他们在这一阶段开始不断反省自我,反省人生,思索自己、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而激情高涨,时而犹豫彷徨,时而情绪低落,在感情的巨幅震荡中探求心灵的相对平衡,并尝试渡过“自我同一性”时期的一个又一个危机。

在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心理比较脆弱,过去学习中的顺利和宠爱形成了他们的心理定势。他们渴望学习优秀而惧怕失败,尤其是希望在学习成绩方面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赞许,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与嘲讽,如果遇到学习挫折,尤其是挫折的相对强度较大或时间较长时,一部分人就会很容易失望自卑,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在因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不能成为他们捍卫自己尊严和价值的物质力量时,往往以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来寻求解脱。

三、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心理调适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高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群体。面对因学习压力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上升的现实,高校管理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上日程。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促使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学习压力的成因,掌握预防心理问题的知识及对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广大学生传授学习压力的成因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立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心理咨询机构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主持,思想工作者因有长期做人的工作经验,经过适当培训可参与其中。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调适工作,一般应坚持“尽量避免分析性治疗,注重支持性疗法”的原则,在心理调适过程中,努力尝试开展把国内外已较为成熟的“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等行为治疗方法与“自我控制的放松或脱敏治疗”等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制作“学习压力心理辅导”网页。

3.及时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专业治疗

对于已有严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器质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转介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互助;心理援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56—02

大学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里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实现情感、毅力、抗压力等各方面心智的成长。随着外来思想的侵蚀,以及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基于朋辈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式,它的模式的构建则显得势在必行。

一、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完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还很不足。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30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万名学生中才有1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1]。由于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高校学生有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基于朋辈互动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则能更好地通过学校、系与学生三者,对学生进行及时完善的心理辅导。

(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目俱增,他们不仅要面对升学压力,还要面临求职压力。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弱,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如果大学生心理有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就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甚至一些心理严重的大学生都需要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沟通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不同层次,除了严格的心理问题外,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在激动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心理紊乱,这些问题是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心理辅导才可以解决。构建朋辈互动心理模式,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援助需要,能有效地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朋辈互助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在朋辈互助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是朋辈互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该理论中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素质放在重要位置[2]。该理论认为应该提高良好的咨询氛围,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平等、尊重、轻松的环境,使他们更好地放松与交流,更容易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找到心理问题所在。

朋辈互助的现实依据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它显示当代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79.8%的人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45.5%的人会选择向母亲倾诉、38.6%的人会选择向同学倾诉,30.9%的人会选择向恋人倾诉,22.5%的人会选择向父亲倾诉,只有3.2%的人会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3]。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朋友、同学等朋辈人物是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最愿意咨询的对象。尽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大学生的心理抑郁、焦虑问题的频率明显要低。

大学里的朋辈互助是操作方便、惠及面广、事半功倍的社会支持形式。在大学生的心理援助时,各大学要积极构建朋辈互助模式,创建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现状

(一)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的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机构的运作还很被动,还没有涉及朋辈互助工作。学校的咨询机构与学校的心理社团缺乏联系,学校的心理社团与各班的心理委员之间沟通也不密切,虽然设有各种工作制度,但是在运行时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比普通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则显得更为落后,如很多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只有三四个人组成,根本无法应对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多心理问题只能由辅导员完成。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原因,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二)职业生涯朋辈互助薄弱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当学业结束时,他们就要步入社会,在大学期间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存在很多迷茫。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求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就业成为大学生的无形的压力。很多学校为了逃避压力甚至选择继续读研,继续在校园生活。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的迷茫与恐惧不断增加。

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3月4日公布的青少年现代人格、心理和性健康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33%的学生与父母不沟通,有25%的学生与父母出现矛盾才主动沟通;50%的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对生活不满意;20%的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不安;60%的学生觉得孤独;有80%的学生认为社会不平等[4],其中有些已发展成愤怒情绪。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三)朋辈互助实施效果不理想

尽管现在很多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引入朋辈互助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运作中,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如一些大学在组织互助形式时采用个别帮扶、群体讲座、团体游戏或相关的拓展活动,或橱窗黑板报的宣传等,由于活动的制定不完善,活动时断时续无法连续进行。加之相应的互助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相应经费的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由于活动不连续,活动的内容不深入,活动不丰富,使得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更好地发挥朋辈互助的沟通作用。

(四)朋辈互助员的素质需提高

朋辈互助主要是由大学生与老师组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较强,对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优秀的朋辈互助员不仅要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上进、乐观进取,还要具有较强的同情心,亲和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能力。只有这样的朋辈互助员才能更好地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取得良好的援助效果。

由于各高校的心理人员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对分散在大学各班的朋辈互助员进行系统与定期的心理知识培训,无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与系统的监督,使朋辈互助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常常感觉无助。在他们的服务中对健康宣传活动、相关资料的管理参与较多,而对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筛查、监控等环节参与很少,因为他们感觉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去谈话。只有朋辈互助员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使朋辈互助模式发挥作用。

四、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

大学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做好人员的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援助。在朋辈互助中,对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督导每个环节都要有严密的制度进行约束,才能保障朋辈互助员科学高效地工作。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是任何有热情的学生都可以担当的,因此,在对朋辈互助员的选拔时一定要严格,要从品德方面、心理学知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1、选拔机制

(1)要成为朋辈互助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具有高尚的品格,要充满热情,待人真诚,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只有具有这些品质,才能给予被援助者无尽的关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者,他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为只有心理素质优于他人,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本文建议大学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自我诊断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等方式来进行人才的选拔。

2、考评机制

朋辈互助员主要是由学生组成,他们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还不高,需要由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督促与检查。只有通过合理与科学的督导,才能使朋辈互助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快速成长。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通过详细的考核内容,公正的考评方法,对朋辈互助员的工作进行鼓励与肯定,使他们知道不足,在经验中提升自己的心理互助能力。

3、队伍培训

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专业水准决定着心理援助的效果与水平。即使大学在选拔朋辈互助员时科学合理,选拔了品德高尚、拥有一定心理知识的学生,但是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长期培训。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

对朋辈互助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培训,更要进行实践培训,如对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应对进行详细培训,还要通过咨询示范、咨询实践、情境实践的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咨询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培训时,一定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在专业老师或指导下开展模拟咨询,使他们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5]。

(二)构建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任何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大学可以在网站上建立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可以接受同学的心理咨询预约,可以进行网络心理问题的解答与沟通。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咨询主体的不同,分为专业老师的咨询台与学生的咨询台。网络平台还可以根据咨询内容的不同,将咨询的内容分为人生、情感、就业、考研、升学等各方面的咨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找到疏通心理的方式。由于网络的便捷与匿名性,可以使学生减少咨询的心理抵触,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将会成为倍受学生喜欢的朋辈互助方式。本文建议大学重视朋辈互助网络平台的构建,这样将能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三)建立全面分层的朋辈互助机制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修养的人才,在朋辈互助中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自助作用,构建“他助—自助—互助”的机制。虽然现在大学心理咨询师,有心理委员会,但是当一些学生有心理问题咨询后,过些时间又有心理问题,就不好意思继续咨询。大学生正处于面对诸多压力的时期,仅仅依靠一两次心理咨询很多完全缓解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大学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基层防线,还要建立“专职心理辅导员——辅导员——学生”等多层次心理网络体系[6],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构建,就能最快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通过各种措施,采取有效的干预。这样不仅能发挥渠道沟通作用,还能在大学中构筑有效的社会支持力量,扫除学校心理工作的盲点,能及时地与学生、学校沟通,能对同学进行简单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值得大学推广的一种方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学业有成,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高校的专业咨询人员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建议大学要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互助小组,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构建朋辈互助网络平台,从而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促进大学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辈互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2]张泉,贾楠.朋辈心理模式教育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

[3]芦茜.大学校园中朋辈互助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4]青少年现代人格、心理和性健康调研分析报告[EB/OL].中国新闻网,2010—03—04.

第6篇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从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入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体育教学必须全面落实项目化课程管理,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良好的心理和品质教育,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SCL-90UPI恐怖焦虑强迫项目化课程

体育教学作为实施身心教育的一门学科,在“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发展,体育教学应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人根据近来年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践教学情况,提出体育教学实行项目化课程管理,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和情操,并能调节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不少学生因生活不规律、就业压力大或恋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精神状况不佳。经查阅资料,近年来广州市10所大学调查结果显示,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患重型精神病而自杀的有9人,占因病死亡的53%,因精神病休学占休学人的37.9%,因患精神病退学占退学人数的64.4%。调查结果中显示,很多同学已经受到了心理健康的困扰。根据2010年10月我校10级2960名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恐怖和焦虑、强迫症状因素在新生占比例较高,偏重症状人数较多前三个因子偏重症状最高的是恐怖症状有410人,占13.9%、焦虑症状有325人,占11%、强迫症状有130人,占4.4%。UPI测试结果显示:有明显心理问题第一类,女生占23.1%,男生占17%,农村生源学生占21%,城市生源学生占16%。了解这个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本研究采用教育部统一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高校体育教学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2960名学生进行实验比较,2010年10月新生入学参加心理普查人数为2960人,对照组:2011年11月再次以该批学生为心理普查对象,实际参加普查的学生共2950人,参查率达99.7%。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书刊、文献资料等。

2.问卷调查法:调查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和UPI,UPI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通过筛选,可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被筛选有心理问题学生,第二类为应引起关注学生,第三类为心理健康学生。

3.实验法:2010年10月对新生进行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以及心理测试,取SCL-90项测试及UPI测试结果,一年后即2011年11月再次进行测试比较。

4.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从表1、2可知:学生在大一时对体育课感兴趣的比例非常低,男生为35%,女生为22%;对体育课不敢兴趣的男生占16%,女生占33.5%;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占10%,女生占35%;每周参加锻炼3-4次的男生占25%,女生占16.4%。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说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存在严重的问题。大二的调查结果表明:相对大一学生的调查情况,对体育课感兴趣的男生从35%上升到86%,女生从22%上升到82.5%,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比例男生从16%下降到3.5%,女生从33.5%下降到5%;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从10%下降到5%,女生从35%下降到8.6%;每周参加锻炼3-4次的男生从25%上升到48%,女生从16.4%上升到44%;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认识起到了质和量的变化,也说明了大学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SCL-90项测试人数比例较高的前三个因子及UPI测试性别频次分布和城乡频次分布比较分析

从表3、4、5普查结果显示:偏重症状人数较多是恐怖、焦虑和强迫症状因子在大一新生中占人数较多,偏重症状人数较多前三个因子分占13.9%、11%、4.4%。UPI测试结果显示:有明显心理问题第一类,女生占23.1%,男生占17%,农村生源学生占21%,城市生源学生占16%。说明新生中偏重症状前三个因子人数占比例相当严重,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女生比男生高出6.1个百分点,且农村生源学生高于城市生源学生,高出5个百分点,可见新生心理康健问题相当严重,且男女生比例及农村与城市生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SCL-90项测试结果表中数据表明:大二学生偏重症状人数比例较高的因子依然是恐怖、焦虑、强迫症状,偏重症状最高的是恐怖症状占2.38%,相对大一的13.9%下降了11.52%,焦虑症状占2.22%,相对大一的11%下降了8.78%,强迫症状占0.88%相对大一的4.4%下降了3.52%。从UPI测试结果表中数据表明:第一类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仍然是女生占14.17%,相对大一的23.1%下降了8.93%,男生占7.55%,相对大一的17%下降了9.45%,农村生源学生占16.33%,相对大一的21%下降了4.67%,城市生源学生占5.45%,相对大一的16%下降了10.55%。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较好的改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相对新生入学时减少了很多,但是,从SCL-90项测试、UPI测试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少因子占分仍然高于全国常模,偏重症状较高的依为恐怖、焦虑、强迫症状,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着重注意的问题,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对症下药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从以上结果分析表明: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学生,能每周3-4次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偏重症状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大幅减少。从大二SCL-90项测试、UPI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状态最严重的恐怖、焦虑、强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心理问题的男生和女生人所占人数比例以及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涯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也大有下降,说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改善和促进作用,也说明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大学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后,对身心健康教育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利用一切条件,特别是注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们积极发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如果能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收到更大的效益。

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始就实行了体育课程改革,目前,全院正在全面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需要不断改进和落实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董英山(1976- ),男,河南泌阳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KGHAZ-009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04-02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1200多所,在校生人数达到960余万,其中贫困生比例超过40%。贫困生指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低下,在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穷则思变的心理让许多贫困生发愤图强,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然而,也有一些贫困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问题,成为经济、心理上的“双困生”。心理贫困指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在校大学生在经济上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从而导致他们承受着一定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引起精神世界的负性变化以及产生的心理上的自闭或疯狂。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有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较大,有焦虑自卑倾向,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调查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贫困状况,对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级2686名新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UPI)测验。其中,男生1789人,占66.9%,女生887人,占33.1%;来自城镇310人,占11.6%,来自农村2366人,占88.4%;单亲家庭75人,占2.8%。贫困生802人,占29.5%。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中三类心理问题学生的分布情况为:一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25分以上,第25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贫困生有87人,占10.8%,非贫困生有48人,占2.5%,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是非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的4倍。二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20~24分,第8、16和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或辅助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贫困生有272人,占33.9%,而非贫困生人数为169人,占9%,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比例将近是非贫困生心理贫困比例的4倍。三类心理问题学生,即(UPI)测试总分在0~19分者,贫困生有443人,占55.2%,而非贫困生有1757人,占93.7%。调查表明,贫困生的总体健康水平远远低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1.高校学费的增加和家庭经济的贫困。经济贫困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直接原因。1997年,高校开始实行收费制度,这对普通家庭产生了较重的经济压力。学费大幅度增长对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中国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在同等水平下,大量农村孩子和城镇低收入孩子上大学成为沉重的家庭负担,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改变家庭状况的压力,而贫困往往紧锁其前进之门。贫困生经济困难、物质生活贫乏、生活忧虑,经常要为学费、生活费甚至家庭的经济状况操心。此外,贫困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但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都需要以经济做基础,所以贫困生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以致很难融入大学生活,丧失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导致心理贫困。

2.就业困难的现实。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低,在竞争中更没有优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短,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导致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贫困生看不到希望,这是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诱因。一些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内容陈旧,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以至于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所限,实习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师资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影响了高职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困境让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很多贫困生厌学情绪严重。

3.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和不良认知。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也是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另一重要原因。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组织过一些培训,但很多流于形式。缺少辅导教师,很多贫困生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困境。此外,很多贫困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难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贫困生对自己所面临的困境不能坦然面对,甚至掩饰自己、伪装自己,心理上虚弱,表面上平静,内心十分痛苦。

三 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1.建立心理预警系统,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辅导。一是建立贫困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建立贫困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领导小组,使其成为学校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协调各方面工作。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实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监测等任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跟踪解决;负责各系部各班级心理健康情况的汇总。各系设立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各班设立心理委员,每天汇总上报,让心理健康情况的监测和预防扩展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担任,兼职教师一般由辅导员担任。这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在工作中,加强对辅导员心理知识培训,采取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调研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帮助辅导员队伍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心理学知识能够真正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在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监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有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第二,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指受过训练的团体负责人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让团体内的成员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与改善他人关系,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更好地让贫困生融入集体,打开封闭的心灵之门,遇到困难向大家倾诉,从而达到心理救助的目的。个别咨询,采用一对一的面谈、信件往来、电话交流等方式进行,对于个体心理辅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心理咨询是最早进入高校的基本手段,现在仍是最有效和必然的方式之一。第三,组织朋辈心理辅导。贫困生遇到心理问题往往最先找朋友倾诉,而不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辅导。因此,采用朋辈心理辅导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朋辈心理辅导是选取班级优秀的学生接受心理知识培训,从而对心理贫困的学生进行心理帮助的有效方式。学校要选择合适的学生做朋辈心理辅导员,组建班级心理辅导团队,定期进行系统有效的心理培训,使其为班级心理贫困学生服务。

2.建立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一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要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社会保险、社会资助以及校内资助为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使贫困生从根本上消除没有经济来源的无助和心理焦虑。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贷款管理制度,增加商业贷款的渠道,放宽贷款学生的条件限制,这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所在。二是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最佳途径。勤工助学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收入,更能锻炼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获得别人的尊重,很多贫困生乐于接受。目前高校中的使用办法有:第一,在校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我院就设置有预备役、校卫队、宿舍卫生打扫等岗位以帮助贫困生。第二,建立实训制度,高职学习不同于本科教育,实训既可以为学生增加实践机会,又可以增加收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探索中。第三,鼓励贫困生创业制度。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提供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

3.树立励志典型,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抗压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励志典型是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力量之源,是提高贫困生抗压能力的良好途径。励志典型的人生经历和品格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贫困生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内在动力,增强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树立典型可以让贫困生意识到贫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财富。每个人的人生之路并非都是坦途,困难是暂时的,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励志典型的成功故事可以让贫困生看到希望和力量,帮助他们树立个人奋斗目标,让他们在苦难中展望自己的未来,为梦想而努力奋斗。励志故事容易触动贫困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激绪体验,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直接的借鉴方法。高职院校都有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名额,学生中间有很多励志的典型,利用他们的经历与故事教育更多的贫困生是很好的选择。此外,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励志典型做讲座和报告来教育学生。历史上的励志故事更是比比皆是,利用这些故事经常开展一些励志教育活动,有助于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4.改革高职教育,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专业竞争力。要想使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最主要是要培养贫困生的专业技能,让知识改变命运,让职业教育成就他们的未来。美国福特基金调研发现,提高贫困生的专业技能是解决贫困生问题最好的方式。一是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使之能面对社会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高职院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科学规划专业及相关课程设定,实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实用化与可操作性,主动与市场接轨,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做到产销对路,学生就业难问题迎刃而解。二是高职院校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攻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丰富办学模式。要根据专业、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学制和学习方式、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5.采取正确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对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要指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提高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压力应付方式主要有两种: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情绪定向应付是采取合理的手段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如遇到伤心的事情痛哭,碰到困难的事情借酒浇愁,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自我安慰等。问题定向应付是让学生冷静对待现实,客观分析事情原因,积极理智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让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问题定向应付比情绪定向应付更能减少身心症状和疾病。因此,对于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应该引导他们自觉调整自己,主动将情绪定向应付转为问题定向应付,把问题定向应付作为解决心理压力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侯杰.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和对策探析[J].海峡科学,2008(2).

第8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行为问题,最终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不断增多,凶杀、自杀等恶性伤害性事件也不时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关,扩招使得高校在校生数目猛增,即便当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与扩招前持平,以现有高校规模,大学也已是“多事之地”;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远不能满足学生求助的需要,预防性、发展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讲座,不能有效解决某些心理障碍较为严重学生的问题;而针对某一种心理问题组织的团体辅导虽然能帮助数量较多的学生成长,但依然受团体规模和辅导周期的限制;至于为了替当事人保密,连续几周甚至数月针对某一个来访者进行跟踪辅导,对为数不多的专职心理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以现有的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速度,高校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扩充心理教师队伍,而要较稳妥地解决当前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尖锐的矛盾,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而其中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从工作职能、业务范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状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样本群体,心理完全健康和心理障碍特别严重的学生都只占大学生群体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在某个心理维度较为倾向不健康或亚健康,常态分布于两个极端的连续体中,所以非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在心理问题程度较轻的学生群体中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担专职心理教师的压力,从而促进构建大范围的“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而高校辅导员因职务、素质方面的优势,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优势

(一)沟通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二)信息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辅导员老师经常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实地考察调研、春(秋)游、评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插曲,辅导员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并充分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对同辈群体强烈归属感的特殊制约功能,健全、规范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对话、学会自我管理,探索如何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班级环境。

(三)功能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前述种种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劣势或不足,其中包括经验有限,心理学专业素质不强等。高校辅导员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实践经验不足,处理生活危机、心理危机的能力相对欠缺,对某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定位欠准确等,所以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在常规工作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课堂教学和咨询门诊,辅导员的常规工作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下转第92页)

(上接第73页)

四、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如通过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照了解学生对事物做出反应的速度、强度以及灵活性等行为特征,对不同学生科学归入相关类别,同类学生进行小群体活动,既有针对性,也有实效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专业水平的不足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辅导员心理学教育的力度,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的讲座、辅导班,提升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使全校师生均受益于辅导员队伍心理素养的提高。积极拓展多种渠道,定期组织辅导员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效衔接。由于条件限制,大学新生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在很多高校还没有开展,这对于辅导员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在补习心理专业理论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应该审慎把握学生心理,不要随便根据书上的症状给学生贴标签,对于有疑惑的学生案例,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和学校负责的精神及时请教专业人员的帮助。

总之,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而目前大学生群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抚育模式变迁、基础教育模式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联。高校、家庭、社会需要联手,借助心理学的专业力量,科学界定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使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李晖,郭林春,汤腊冬主编.心理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谢安邦等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趋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人格形成和重新组合的时期,此时期对人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大学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那么个体以后的生活会充满绝望。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会表现得敏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无助感,甚至会产生恐惧感。正因如此,大学阶段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也称为人格独立过渡期、人格重组期。

我们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家庭情况等方面的详细调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正处于个体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尚未成熟这样一个阶段,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在种种的冲突中,大学生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障碍:一是适应,包括对环境、生活、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二是自我认知障碍,包括自卑、自傲、虚荣等;三是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愤怒、冷漠、嫉妒等;四是学习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等;五是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完美型、孤独型、情绪型、厌恶型等;六是恋爱心理障碍等。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0%以上,是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和方法

1.广泛宣传营造快乐和谐的舆论氛围

马卡连柯说:“一个人向前展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这世上就活不下去。”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远景的道路。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培训,对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和学生社团骨干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强化学生干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作用。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2.发挥校园文化健康引领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人的一个特殊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学业和娱乐的不均衡,都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在广泛的结伴、交际与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心理帮助优化提升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开导、劝慰和帮助,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其中涉及很多技术性问题。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自身的心理平衡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工作内容是帮助人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并及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工作过程别强调当事人的自愿参与,强调对当事人的尊重、平等、理解和无条件关怀,重在考虑一个人的心态的正常与否。

4.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为了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必须创建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要改变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做法;二要重视良好班风的建设,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三要重视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四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多方面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五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愉悦的心理氛围。

5.充分利用网络积极作用进行心理疏导

网络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剂的角色,对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各种不良情绪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对话及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等,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紧张和矛盾,恢复心理平衡,增强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

6.引导学生采用宣泄手段排除不良情绪

合理宣泄以帮助学生排除不良情绪,改变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因此,要引导学生采用宣泄手段把受挫的原因、压抑的痛苦或愤怒的心情向老师或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在日记中诉说,以表达心中的痛苦和委屈,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健康,达到自我领悟、转变观念的目的。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了应在生理、知识层面上完善外,还应在精神、心灵层面上趋于完善,唯其如此,他才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更应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注重创建有利于成长的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灵活多样、切实具体的物质环境,以达到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淑兰,徐浩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第一版).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正受到多重冲击,心理素质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各方因素的挑战。高校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的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心理素质的探析势在必行。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1)集体意识的增强。在“你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协调?”问题中,有40%的同学认为集体利益更重要,56%的同学认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重。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前的大学生仍然能够认同社会,追求自身能够融入社会并达到和谐统一,达到自身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普遍的认识到个体的发展、幸福和未来,与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密不可分。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人不能很好的认同集体价值观,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们不及时发现缺点并予以更正,最终结果也就是其人生旅程非常有限。

(2)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在我们问卷中,有82%的同学对自己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程度的肯定,有81%的同学赞同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从这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所占比例较大。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3)法制意识增强。问卷调查显示92%的学生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学法、懂法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且逐步学会用法制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少量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法律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4)注重现实,趋于功利。随着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物质人都在为了最求自己的所谓的理想的生活和幸福而奔波劳碌。而身在大学校园的当代大学生们也毫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大千世界的浮华和虚荣所倾倒,逐渐迷失在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二者中,有些人为了物质需求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和灵魂,有些人为了一味精神享受而忽视了自己的物质实质,置家庭和自己的朋友于不顾。其悲剧往往也就是这样产生的……注重现实,没有错,这样大学生更能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为了现实而出无视自己的尊严甚至触犯了他人的道德底线,那么最终的结果往往会和你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况

在调研问卷中,有41%的学生出现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困扰,41%的学生有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问题。有48%的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出现郁闷的情绪。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大学对于新生来说,不仅仅是远离家乡,还与中学时候的同学和朋友进入不同的学校,面临的都是新的环境和新的朋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人都存在着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交往或者说不善于同他人交往。还有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性格都属于内向型,据调查,有36%大学生都害怕到公共场所,害怕接见陌生人,更有甚者是还有8%的学生还有自闭倾向,不愿与别人交往。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在学校交际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给他们的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根据调查统计,在大学学习中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概率为32%。缺乏自信心的同学达到36%,还有一些就出现考试恐惧症等现象。往往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候是天天繁忙的学习过程,进入大学后往往会变得无所适从,平常的学习中不像高中一样经常性的考试,所以一到期末考试就变得非常紧张。还有的一些大学生在以前的高中是学校的佼佼者,而在大学则是普通的一员,这种落差感会使他们感到失落、自卑,从而导致心理失落、自卑,从而导致心理失衡。生活的压力主要是体现在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因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解决问题,许多大学生不得不向国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参加勤工俭学、校外兼职等活动。其次还有一大部分大学生来自城镇,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大学,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生活,为此感到烦恼而产生的压力。

(3)就业压力较大。由于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学校社会的影响、自身综合素质、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已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与引导着大学生活。而作为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金融风暴的影响导致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这些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4)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成全”新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有趣的发现是,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谈吐有思想的人”和“异性”。调查数据显示,90%的人都会经常去上网,而在这些人当中聊天、玩游戏的达64%,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上网时为了查找资料和做作业的。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问卷的数据显示:认为家庭因素能够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的形成的大学生高达85%,认为个人生活经历影响自己价值观形成的占79%,这说明家庭的教育以及家长为孩子营造的生活氛围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家长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有52%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朋友也能够影响自己的价值观,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对自己的价值观养成有一定影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责任也是至关重要的。要从根本扭转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各类讲座、社团等方式,充分利用多种学习途径和学校较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培养和端正大学生的价值观。

对于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原因考察结果显示:有78%的大学生认为家长教育方式及家庭环境对自己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56%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的教育方式对自己心理素质的影响很大,5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文化的变化影响着自己的心理素质形成。由此可见社会文化的动向、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学校家长的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首要的是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排解自身的心理问题。但是,问卷的数据显示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有60%的大学生不一定能顺利地找到好的解决途径,而且仅仅只有37%的大学生能够自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说明目前靠大学生自己解决自己心理问题这个途径尚不成熟,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完善心理辅导机构。问卷的数据显示,有63%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希望得到父母学校或朋友的帮助,有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够影响个人的心理素质。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要及时了解、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应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等,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通过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在高雅、健康的心态下学习。

总而言之,只有实事求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心理的大学生群体。学校和社会相互合作,共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真实又充满希望和爱的环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霞等.大学生人生价值调查分析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7(03).

[2]黄芳.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黄汀.当代大学生价值困惑及应对之策[J].新视野,2008(04).

[4]余开华.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再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第11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多。2013年毕业生人数在700万左右,创历史新高,有人称“历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了促进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成功就业。

一、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自卑与自负、焦虑与恐惧、依赖与从众、攀比与嫉妒、挫折与矛盾、怠慢与消极的心理等多种心理问题,通过就业指导让大学毕业生能够了解社会环境、职业市场以及自己的特点,调整心态,促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养成良好的择业道德、健康的择业心态,增强择业意识。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

1.以心理健康知识为载体的宣传教育

(1)课堂教学任务结合心理学知识

根据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要求,各高校课程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增加了自我探索的内容,包括兴趣、爱好、价值观、技能、能力等,通过SWOT分析方法,进一步能够认识自我,所谓“知人者智,知自者明,适合自己才是最好”,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择业目标,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及提高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帮助大学生科学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2)职业指导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校园里为实现毕业生安全毕业,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以就业为重点,实现网络化服务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的现状和需求,深入调研和心理测评,根据调研和测评的结果,针对毕业生现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辅导,如职场有约等活动;邀请资深专家开展主题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深入到每位毕业生,使他们能否进一步的认识自我,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促进大学生们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调适能力;在组织学院心理健康活动之余,以各学院活动为载体,举办切合本学院学生需要的日常心理健康活动。例如,开展心理情景剧,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同学齐参与,反映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主要内容,不同班级、专业可根据人际交往、情感、学业负担、考研和择业就业压力等问题自拟主题。如“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宿舍关系你我她”“用‘心’学习”“提升大学生心理耐挫力”“激昂青春,你我共享”“说句心里话”“心的交融,心的飞扬”等。

(3)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心理调试法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心理调适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学生能清醒地认识优势,发现不足,从而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针对性将个人咨询与群体辅导相结合,通过求职诊聊、帮扶机制,对大学毕业生在职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困惑,使之能够深入了解通过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根据职场单位用人标准及单位所看重的能力,来衡量自己;同时,了解职场政策,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2.健全个性化跟踪防预体系

在个性化跟踪防预体系中,在毕业生人群中关注高危群体,做到“内紧外松”,时刻与宿舍同学、班级干部、学生家人保持紧密联系,向学校领导上级组织、心理中心及时汇报情况,整理电话记录和谈话内容,动态跟踪危机个体,根据不同情况制订危机干预方案并采取有效的行动。辅助家长正视孩子异常情况,根据情况的不同及时进行治疗,有效地帮助学生进早康复。为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跟踪防预体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防预工作,确保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心理防预站和心理社团等咨询点,心理咨询中心将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保健员进行业务培训,包括(1)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号的鉴别与反馈;(2)心理委员及宿舍心理保健员工作职责;(3)“舍友伴我行”成长小组工作安排与实施。

3.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

根据当今大学毕业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积极拓展心理健康咨询途径,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设立了多种心理咨询通道,可供学生自己选择,并及时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如今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遇到不顺的事情会主动向辅导员诉说,寻求心理辅导。绝大多数前来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解除或缓解心理困惑和压力,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水平

辅导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辅导员心理辅导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和求职水平。辅导员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辅导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与学生的紧密接触,将心理辅导工作落实到位,提供心理服务指导。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注重职业水平的培养和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和完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水平,有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在求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四、结束语

高校应通过在职业指导中关注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端正求职动机,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增加心理承受力,顺利完成学业,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的氛围,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的示范带动作用,掀起关注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热潮,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杜学元,贺桂桢.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09,(25):12-15.

第12篇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