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务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医务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时间:2023-06-12 14:4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务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务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第1篇

为构建医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我院推出了以“十三大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为核心的立体式医疗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过程、全时段的医疗质量自控和互控,推进了医疗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较好的预防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医院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细化质控内容,规范医疗管理行为标准

医院将医疗安全、病历、院感、护理、特检、检验、放射、血透、骨科、口腔、药事、麻醉、计量与设备安全管理确定为“十三大质控”对象,细化相应管理标准,覆盖医疗行为各个层面,为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按章办事提供了规范依据。(1)细化科室岗位履职标准。以“十三大质控”内容为标准,明确各科室的岗位职责、岗位工作目标、科室之间协调配合要求和科室质控内容,通过每月对各科室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质控考评,及时通报考评结果,落实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确保各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细化科室医疗行为标准。对各科室自身涉及的质控标准再进行严格的细化管理,确保医疗行为管理不留死角。如将医院口腔科的质控安全管理标准细化为口腔、院感、放射、病历、医疗安全、计量与设备等六大类。质控员、质控小组以此六大类质控细则为口腔科人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详细检查、考核,确保安全医疗。(3)细化医务人员行为标准。对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了全程规范,使全体医务人员能够对照标准做到按章操作。如医院病历记录作为诊疗过程中的主要法律依据,医院在病历质控上,要求各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不但需要分病种、分类别书写,而且具体规范了首页、首(复)诊时间、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病程记录等所有诊疗内容,从细节入手,源头预防各类医疗争议、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1.2 实施层级监督,确保质控要求落到实处

(1)抓好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建设。医院结合实际,构筑了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四级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即院级质控、职能部门质控、质控小组质控、科室质控。医院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形成了分片、分点自控和互控的闭环监督体系。(2)抓好临床科室质控监督。各科室设立兼职质控员,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科室的医疗质量动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及时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科室成员亦行使自控和互控职责,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3)抓好质控小组质控监督。每月有计划地组织“十三大质控”小组开展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医务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分析医疗质量的数据、病人的建议以及质量缺陷问题,并通过开展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将存在不足和整改方案及时上报职能部门,以引起重视,实现了医疗质控管理的严密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技术操作的严格性和临床思维的严谨性。(4)抓好职能部门质控监督。医务处和院务处每季度组织各质控小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和具体医务人员,召开医疗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医疗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推进医疗安全工作管理。(5)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监督。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以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重要问题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对发生医疗风险的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情况,及时通报临床科室,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各类医疗事故发生。

1.3 建立辅助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1)建立医德医风监督制度。医院从驻地社区有关部门、单位、学校聘请了14名医德医风监督员,每半年组织监督员座谈会,收集监督员对医疗服务、医疗操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落实整改。(2)建立病人问卷调查制度。每月开展门诊及住院病员的问卷调查工作,病区每月组织召开病人及家属工休会,认真听取对医务人员的综合评价。据历年数据分析,患者满意度每上升1%,业务工作量同时上升3%~4.5%,医疗差错发生率成反比下降5%左右。(3)建立医疗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科室与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未及时汇报医疗安全隐患的科室与个人加重处罚,对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严重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4)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医院充分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季度医疗质量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并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同时与科室人员年度评比先进、晋升、晋级挂钩。对落实医疗质控较好的科室与个人给予表彰,并做为业务干部和职工提前晋级的标准之一。

2 体 会

2.1 实行质控管理可以夯实医疗安全的基础

我们认为,医院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医疗质量是关键,安全工作是重点。医疗质量控制将无序的管理流程变为有序,将操作性不强的管理方法变为可操作性,通过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达到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1]。

2.2 推广质控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质控管理具有全方位、全时制、全员额、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在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推行质量控制能够逐步形成覆盖式管理、网状式监督、超前式预防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深层次发展。

2.3 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增强纪检监察的效能

医疗安全、医德医风建设、廉政建设和“两防”工作息息相关,不断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将预防“关口”前移,有效促进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确保医院安全无事故[2]。

2.4 深化质控管理可以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

“十三大质控”管理充分依靠层级监督抓落实,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科室负责人以及医务人员参与医疗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官兵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起到长效持久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张捷.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思路初探[J].西南军医,2005,7(3):69.

第2篇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2013年医院按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理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理念、方法引入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落实责任、加强质控监督、突出专科特色、构建信息化体系,推动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三甲复审是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提升的强心剂,能促使医院在短时间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改进服务流程,理顺管理思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2013年我院启动三甲复审迎评工作,以落实《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为抓手,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PDCA循环理念相结合,打造精细化管理的医疗质量体系,推动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医院精细化管理思路

2013年3月,医院正式启动三甲复审迎评工作,成立“三甲复审”领导小组。全院在《评审标准》的新要求下,开拓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展医院的自我监管和质量改进。按照责任细化、标准量化原则,院三甲办认真梳理分析《评审标准》,使每一条款都有对应的责任科室,做到责任落实到科、到人。各临床、医技、职能科室根据科室责任书,积极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对已达标的部分,形成惯性运转并持续改进;对未达标的部分,认真查缺补漏,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达标。

二、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

1.修订完善医院制度,组织院内培训。

根据《评审标准》的要求,职能部门组织全院相关科室对各类医疗制度、质量控制指标、服务流程、岗位职责进行了新增、修订、整理归类,共编辑近300条医疗业务制度。重点在医院《临床、医技科室管理考核实施方案(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了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指标,其中涵盖了质量指标、患者安全指标、医院感染控制指标、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指标、合理用药指标等评审标准要求的日常统计评价指标,并量化考核标准,使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与制度修订配套,医院针对医疗核心制度、药品及感染相关管理制度、各类应急预案等组织了五十余场培训,第一时间将新增、修订的制度内容告知临床、医技科室,保证制度的良好执行。

2.加强质控监督,确保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质控办从医院层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质控监督。以院级质控检查为抓手,强化核心制度执行力,开展包括综合治疗检查、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检查等多项检查,对重返ICU、手术室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等各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定期向全院通报质控检查情况,并将具体问题以整改通知书形式下发到科室,限期整改。科室层面,各临床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病区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本病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和月份计划,开展关于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等常规检查,以及开展评审标准中核心条款、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完善各项检查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利用鱼骨图等管理工具寻找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定期针对持续改进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活动,核心制度落实更深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在科级层面更加有针对性、专业化[1]。

3.医院管理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突出肿瘤专科医院特色

3.1开设肿瘤多学科综合门诊[2]。

为进一步完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本院组织开展了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三个病种的多学科综合门诊,每周定期开诊,以帮助肿瘤疑难病例的患者获得最佳诊疗方案,缩短其门诊就诊时间,减少门诊转科次数。自2013年8月1日开诊以来,截至2014年10月22日,共开诊262例次,其中肺癌236例次,乳腺癌15例次,恶性淋巴瘤11例次。

3.2开展科(病区)主任主持集体查房(讨论)。

在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同时,医院积极探索促进科室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途径。2013年医院制定了《科(病区)主任主持集体查房(讨论)制度》。科主任主持集体查房强调要体现肿瘤专科医学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特色和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集体查房,包括重点病例查房、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形式。根据科室医疗工作需要确定查房频率,原则上至少保证每周集体讨论2次。查房后全体人员集中讨论查房的病例,由科主任主持,各级医师充分讨论发言,最后由科主任总结,做出集体查房意见。各主诊组严格执行集体查房意见。

3.3实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多学科联合会诊与肿瘤多学科综合门诊、肿瘤多学科综合查房一起组成本院的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主要对象是在诊断治疗中存在疑难或争论的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变更治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和已收住院的非本专业肿瘤患者。联合会诊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综合治疗小组组长为首席专家,副组长为次席专家。首席专家保证本小组会诊活动的按期进行,保证会诊质量,综合多学科意见,形成治疗方案。目前已正式开展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及肠癌、肝癌、头颈部肿瘤、宫颈癌、食管癌八个病种的联合会诊。

4.构建信息化体系。

一是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信息化。全院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OA网络系统直报,各科室不再提交纸质报告。医务科每季度定期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络直报不仅减轻了临床医生工作量,使上报途径更便捷,同时还为医疗管理部门提供了更精确的分析数据。二是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对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等19个临床路径进行修订,与信息科配合实现临床路径信息化。通过组织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学习临床路径实施流程、进行网络操作培训,提高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入组率和完成率。

三、医院精细化工作成效

通过三甲复审迎评准备工作,全院医务人员对于PDCA循环理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初步形成“制定制度——责任科室落实各项措施——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自查——医院质控部门下科室检查——质控部门反馈检查意见——各科室自查改进”的良性循环,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常态化,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一步改善。

医院质控办、医务科定期开展各项核心制度专项检查,监测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通过2013年2次专项检查,医院的围手术期医疗质量明显提升,表现在:一是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的熟知程度有所改善,麻醉医师基本能按照要求完成《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定的核查项目。二是手术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的落实情况有明显提高,抽查的所有病例中落实情况良好的病例分别占84.6%、61.5%。此外,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术前麻醉访视落实情况、手术部位标识情况等也得到明显改进。

2.医技科室利用管理工具改进服务流程。

三甲复审迎评工作全员动员,不仅在临床诊疗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医技科室更是针对服务时效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业化的改进。检验科成立项目小组,利用六西格玛质量工具,对标本、人员、仪器、流程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剔除不可抗因素如标本复检、仪器故障、标本量大等,确定导致不合格率高的关键性因素,提出标本接收及接收后的流程优化方案,如加强检验人员急诊意识,控制标本流转时间等,大幅度提高了住院、急诊标本检验回报时间(TAT)合格率。

3.临床科室输血相关专项检查成效显著。

医院根据三甲复审相关要求,完善输血管理,开展临床科室输血相关检查。2013年开展2次追踪检查,旨在短期内有重点地改进输血相关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重视不足的问题。第一次追踪检查共抽查115份输血病历,发现主要存在2个问题:(1)输血同意书中未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及输血次数。(2)输血病程记录不完整比例达93.9%。为此,一方面,医院对输血知情同意书进行修改,增补了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以及输血次数。另一方面,要求各科室在书写输血病程时对“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详实记录。第二次追踪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不完整比例下降至48.2%。

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取得初步成效。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初期,医务人员主动性不高,报告数量远低于每百张实际开放床位要求的年报告数。为促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医务科采取了三项措施:(1)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全院实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络直报;(3)医务科每季度对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2013年共收到143份不良事件报告,较2012年增长146.6%。不良事件报告逐渐形成“被动→树立意识→自觉主动→行为习惯→质量持续改进”的良性转变。

5.临床路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2013年,医务科对甲状腺癌等19个临床路径进行修订,组织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学习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并与信息科配合进行临床路径信息化培训,使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入组率和完成率有所提高,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治疗(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均有下降。2013年我院各病种平均入组率71.6%,完成率77.1%,达到三甲评审标准A级条款的要求。

小结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更是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必要手段;尤其在按照新标准建设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过程中,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不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内涵引入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结合PDCA循环,使医院管理更加精确化、数据化,具有高效率、高执行力。

作者:郭琛 陈传本 王洋郁 张仕卿 董晰 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2018年度质量管理总体情况

1、强化医疗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管理的永恒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安全优质医疗服务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基础。

(1)严格依法依规执业。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做好医师注册和变更注册工作,《放射诊疗许可证》通过校验。

(2)强化日常督导检查。一是坚持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医院分管领导每月两次深入科室进行工作督导;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围绕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到科室检查,指导质量分析评价及改进工作。二是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并围绕如何“防范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展开讨论,制定并印发了《重汽医院医疗风险防范管理方案》、《危重病人管理制度》、《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等制度,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三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定期召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会议,定期检查麻精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严格管理,对住院和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每月排序,并对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用药进行专项点评。定期公示我院基本药物常用药品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及整改措施,根据临床需要调整了我院抗菌药物目录并上报卫计委备案。2018年基本药物和常用药品使用比例为55.1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均符合二级医院目标要求。四是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血液净化科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控、管理和检查,针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其次,做好院内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及导尿管插管相关感染患者的目标性检测,定期分析、通报。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分层次,采取多种形式(讲座、微信交流平台、)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考核,提高了全员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依从性。

2、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1)完善护理质控标准,提升护理质量水平。按照《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护理部重新完善制定护理质控标准,并从护理质量总目标、院科两级重点监测指标、PDCA项目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科室护理质量,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二级综合医院标准。

(2)加强对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全年高危压疮管理52例,无院内压疮发生,院外带入压疮32例,治愈好转13例;跌倒7人次,跌倒率0.27‰,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效果显著;危重病人管理14人,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3、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外科开展了包皮微创手术,采用一次性环切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由于创面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等优点,患者较易接受;12月,在省立医院整形专家指导下,完成我院首例乳房再造术;中医科利用专业优势,采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开展“三伏贴”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新业务;康复医学科针对脑血管意外病人开展OT康复治疗新项目,较好地改善脑血管意外病人的上肢功能康复;妇科开展的超导可视无痛人流和LEEP刀宫颈修复术新项目进展顺利,无不良事件发生;口腔科开展了种植牙新业务;检验科开展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血清载脂蛋白A、血清载脂蛋白B、血清胆碱酯酶等项目检测。以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丰富了我院医疗服务内容,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效率

进一步完善门诊管理制度,强化诊疗服务管理,优化了门诊流程,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进一步完善门诊预约管理,增加微信预约,强化节假日值班医疗服务;加强了专家门诊管理工作,增加省立医院口腔科专家来院坐诊,使患者有更多的就医选择;强化导医台的服务功能,丰富便民服务内容;强化窗口科室服务,相关科室上午提前半小时到岗;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尽量缩短病人等待时间;增设银行POS机,方便了患者交费结算;进一步优化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认真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制度,使患者及时了解诊疗费用情况;认真做好医患沟通,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多方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认真受理患者诉求;铺设了部分沥青路面,更换了卫生保洁服务公司,医院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5、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一是积极落实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实现药品零差价。二是加强对外合作,与市中心医院正式签约缔结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三是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继续推进医院标准化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四是改进服务,扩大查体业务。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业务。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七是做好社区及公共卫生工作。

二、2018年度中发生的质量问题

(一)医疗质量

1、康复科医师在为患者康复治疗中造成其左上臂骨折。造成患者治疗六个月基本痊愈,赔付病人28000元。经院办公会讨论,决定对中医康复科处理如下:考核中医康复科1400元,考核责任人1400元。

针对康复科出现的问题,医院质量委员会于2016年5月25日召开了以“防范医疗风险  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由院长主持。院长首先做了关于《患者安全》的专题讲座,讲座包含“患者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及管理、患者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管理和完善”等内容,强调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存在病历书写不合格、疾病诊断不准确、辅助检查不合理、用药不规范等现象。主要原因有:(1)各种医疗制度的执行不够,如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2)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不够,认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做的不够,缺乏认真思考分析,有凭想象下结论现象。(3)门诊时常有推诿病人现象,留有医患矛盾的隐患。(4)出现风险后缺乏查找根源、认真总结、加强防范的意识。

处理结果:(1)健全组织、督促检查,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按照标准化建设,医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各科室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同时明确医疗质量管理职责,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组织保证。分管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临床典型案例,从医德医风方面、廉洁行医方面是否存在不良行为。要求各科室加强医疗管理,增强安全意识。(3)加强培训、知法守法,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法律支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十四项医疗核心制度,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 ,如举办讲座、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4)加强学习,规范服务,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制度保证。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促进和鼓励取得高一级学历,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二)工作质量

1、个别药品缺货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配送企业联系不及时,督促不够,影响了临床使用。(2)据药品供应公司反映,个别药品因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底等原因,停止生产或减少产量,造成医院药品缺货。

处理结果:(1)采购中心严格采购流程,做到早做计划,及时采购,并在多个医药公司合理调配。(2)对确实因生产原因造成的缺货,及时告知药剂科和临床医生,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3)对投诉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可以告知先用其他药品替代。

2、门诊统筹费用超出定额。据财务科提供的数据信息,今年1-9月份门规统筹费用超出定额51.4多万,如果全年算下来,超出部分返还60%,那么仍有一部分收不回来,给医院造成了损失。主要原因:(1)临床医师对费用控制出现了思想上松懈,意识淡薄。(2)有些药品使用不正常,病人用量大,存在大处方。(3)医德医风方面存在一些不良风气。(4)病人主动要求,为减少医患矛盾,医生不得而为之。

处理结果:(1)经过医务科对门诊统筹使用的分析,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药占比指标的完成情况,对有关科室进行严格考核,经统计,9-11三个月考核临床超定额共计近5万元。(2)对个别药品使用不正常现象,采取适当控制的办法。(3)在医疗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三、2019年度质量管理提升方案

1、严抓核心制度落实。提高质控质量。每月两次对医疗质量督导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突出重点质控。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抓”,督导到科、落实到人。细化质控环节。使每一个质量管理记录本、关键环节、问题都能追溯到责任人,有的放矢。

2、加强病案管理。 加强病案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学习病案管理知识。试行“跟查代训”。低年资医师和病历书写问题医师,跟随病案质量督导组参与病历检查。开展病历点评。组织病历书写大赛,定期开展病历点评,对优秀病历和问题突出病历组织全院进行现场展示。

3.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强化患者入出院指知道和相关告知。完善转科、转院交接流程,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者一级随访。积极接待和处理投诉。及时分析临床不良事件,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第4篇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2010年医务科始终以《Xx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和“两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既定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入。

1、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状况(截止2010年5月30日)

(1)开放床位数420张

(2)病床使用率:111.3%

(3)全年门诊总人次:19911人次

(4)住院中人数:10541人

(5)平均住院日:7天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69875

(7)病历甲级率:99%

(8)处方合格率:

(9)入院诊断符合率: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1)ct检查阳性率:

(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5)病理诊断准确率: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1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零九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开展职能科室参与科室交班、查房工作以来,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每天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3、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零九年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在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截至5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1000余份、终末病历150份,未发现乙、丙级病历,甲级率为100%,总体书写质量较好的科室有:

4、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邀请函、转诊证明使联系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记录和各委员会活动记录,令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录。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和理解病人,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科在零九年依旧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我们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文书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处罚。

09年上半年医务科共处理医疗争议起,经市医学会鉴定起,协商解决起,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派出四名主治、住院医师分别到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心内科、血液中心、nicu、病理、麻醉等专业。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60余人次,对进修结束回院的进修人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我院的医疗结束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2010年上半年我院共接收来院学习人员共74人,其中进修人员11人,1127工程14人,“三支一扶”12人;泰山医学院、杏林医学院、现代职业学院等医学院实习生43人,同时我科专门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其教学大纲保证其来院学习的质量。

3、上半年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3次,培训人员达XX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两次(包括手足口病全员考核),共考核500余人次,合格率99%。

4、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自零九年四月份开始,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开始了“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外、妇产、儿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先后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工作小组,医务科兼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处理各项具体申报筹备工作。五月份为保证基地申报和考核网络化的顺利开展医务科派专人到省红十字会参加讲座培训。截至六月初各项申报表和专科情况数据表已全部提交至市卫生局,保证了我院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四、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第5篇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提高医疗质量

  1、继续贯彻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抓好督导;三级医院试行ISO9000认证;开展医院评价的试点工作;按照《x市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考核细则》和《关于在医院管理年暨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中建立院长考核评价制度的通知》开展相应工作;对全市各医院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抓好《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对开展较好、取得一定创新经验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理,形成规范,全市推广。

  3、筹建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使卫生资源共享,统一医疗急救规范,做好医疗急救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市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

  4、做好全市血液管理工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确保临床用血;加强对血液的检测,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输血的医源性感染,严防传染病、爱滋病等疾病经血传播的发生。

  5、举办药学、医院感染、卫生部“十年百项”和卫生厅“五年百项”卫生科技推广项目等专业培训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各个专业的医疗质量。

  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按照省、市制定的相关规定完善措施、开展工作,重在制止乱检查、乱收费、高收费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而不是要降低法律授予的收费标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树立卫生行业形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配合纪检监察、规划财务做好违法、违规、违纪收费的监管和查处。

  三、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

  1、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市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方案,范文库欢迎您,采,集医疗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在改善服务态度、规范病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就医流程、推行宾馆式服务的规范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抓好落实。

  2、深入开展不设床位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不设床位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

  四、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1、继续做好“三夏”期间万名医务工作者支农活动,在活动中间注意做好宣传、组织和督导,使“三夏”期间支农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起到宣传卫生的作用。

  2、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做的扎扎实实,健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个人档案,按照100分制的要求,把医院的卫生支农与医院院长考核挂钩,把卫生技术人员支农与职称晋升和执业注册挂钩,使之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把城市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带到广大农村,使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探索城市居民就医新模式。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下半年全市推广,为下一步实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20____年是医改各项具体措施实施的一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一年。门诊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的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在做好护理安全的前提下,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素质,夯实基础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的。狠抓计划落实;作好质量控制;主动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20____年护理管理目标(略)

  二、护理管理具体实施细则

  一)作好质量控制,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根据护理部工作要求及科室自身工作特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做到季有安排,月有重点。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护理质量目标实施内容的监督、效果评价反馈及整改机制,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利用每月护理查房时间召开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季度进行效果评价。

  3)、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次查房制度,对各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4)、形成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护理人员工作特点进行合理排班、搭班,在工作中形成团结、互助的优良氛围。

  5)、每月召开工作座谈会一次,有改进记录。

  6)、加强科内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

  二)、主动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护理

  1)、主动响应我院提出的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作到“三勤”“四轻”“五主动”“六心”“七声”服务,从小处着手,抓好服务的环节,不断丰富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2)学习我院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手册》,要求护士着装规范,举止符合职业要求,创造优质服务的氛围。

  3)、各诊室整洁、舒适、肃静,安全,便民措施到位。

  三)、严格物品管理,杜绝浪费

  1)、常用仪器、物品、设备功能优良,定期维护保养,护士长每周检查并有记录

  2)、各种备品按需请领无积压,摆放有序、符合要求,杜绝浪费,严禁私自购买医疗器械及用品。

  3)、急救器械做到“五定”护士长每周检查并有记录,护士掌握相应抢救设备的使用。

  四)、护理安全管理计划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指标之一。

  1、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各类应急预案的学习,参加医院医疗安全的培训,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手册。每月在科会上就本月发现的有关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的隐患、问题进行公布,全科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形成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优良氛围。

  2、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发挥其作用。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高年资、认真负责护理骨干担任,每周针对护理质量分别进行检查,每月进行汇总,反馈,对质量控制员提出的护理问题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制度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3、持续规范护理行为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将科室各岗位工作流程在实践中进行细化及调整,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4、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建立质量反馈信息本,由护士长与质控小组成员每周将护理质量出现的问题书写于反馈本上,所有护士随时查看质量控制反馈本,并对发生问题进行整改,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对问题进行跟踪及质量改进。

  5、加强对实习生、见习生的管理,明确带教教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实习生单独进行操作。6、密切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人性化关怀举措及已建立的每月一次的全科室医、护、员沟通制度。密切团队协作精神,在医-护、护-护之间形成优良的协作精神,以提高病人赞誉度,减少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抓好三基三严

  1、门诊20____年将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和函授学习,提高学历。

  2、认真抓好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护士专业理论水平,20____年拟外出进修学习人员4人,专业为全科护理。

  3、坚持每周科内的护理知识学习,每月参加全院组织的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规范护理查房,提升查房质量,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医疗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医疗质量督察小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医技等小组,负责规范、督察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等科室任何与医疗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

  (一)临床科室

  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

  1、病案质量:严格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版),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①每月不定期组织督察小组下临床,分项检查现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②每3个月抽查归档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石狮市医院2004年9月编写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督察临床医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该书第三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查看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证。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3、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4、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5、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3、防患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①从既往的病历检查中发现电脑打印病历的许多漏洞与隐患,为了真实、及时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规定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及手术记录等记录可由电脑打印,病程记录必须用钢笔书写。②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检查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抢救危重病人登记》及医师交班本等项目记录。3、科内组织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门诊部

  1、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做好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

  2、设置、安排门诊部专家栏,公布各位专家的专业特长与出诊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3、组织质控督察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定期(1-3个月)组织督察组依照《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版)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查评门诊病历及处方。范文大全

  (三)医技辅助科室

  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内容、方法及奖惩制定。

  具体待定。

  二、科、教方面

  (一)科研工作

  1、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1—2个科研课题,并为此创造条件而努力。

  2、与上级医院联系,开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断寻找新增长点的专业、项目,如:各科尚未开设的专业,高压氧仓的设置、体检中心等。

  (二)教学工作

  1、院内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为了配合我院人事管理,建立个人和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档案,为今后岗位竞聘、评聘分离、评职称、选先进等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量化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2000]477号文件中《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福建省卫生厅、人事厅闽卫科教[2002]290号文件中《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负责真实、准确地登记全院除护理专业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杜绝弄虚作假。

  a、督促各医疗部门有计划做好外出进修安排,注意技术人员梯队的培养。规定申请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人员,需经医务科同意,医院方可出具介绍信联系。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人员回院后须及时汇报学习成果及介绍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方可重新上岗。

  b、强调院内外学术活动的重要性,与继续教育学分及技术档案相结合。上报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奖的,需经医务科同意后,才能加盖院章。

  2、院外进修、实习生人员管理

  a、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的管理。

  b、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

  3、其它

  a、督促临床科室做好教学查房或三级查房、组织科内各种类型的业务学习,提高带教质量。

第6篇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一

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我院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对我镇医疗安全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通过自查,共查处问题5条,制定整改措施5条,其中近期需要解决的4条,逐步解决的1条。

1、卫生院人员缺少,一身兼多职,造成无证上岗现象较为突出。

2、个别医务人员不能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门诊日志、处方书写、病例书写、技术操作不够规范。

3、个别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时出现无交接班记录。

4、防保工作中儿童接种的表、薄、卡、册不健全。

5三基三严的培训时间不足,力度不够强。

二、整改措施

1、针对无证上岗存在的问题。我院在未安排新的专业上岗人员前,暂且采取有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来带好无证人员上岗,保证医疗安全。

2、针对个别医务人员不能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近期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学习,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制度、13项医疗核心制度、诊疗标准及护理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3、针对个别医务人员不执行交接班制度存在的问题。查出后停发值班费,对其进行警告并按照院规进行严厉处罚。

4、针对防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单位在严重缺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增加人员,同时进一步完善防保软件,建立健全合格的表簿卡册。

5、针对三基三严的培训时间不足,力度不强的问题。首先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计划、狠抓三基三严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注重人才培养。

三、成立组织

为确保卫生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成员:办公室下设医务科。主任:

电话: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二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对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检验的通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关于对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检验的通知》后,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并召开了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严密部署。会上,成立了由王厚增任组长、马虹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各业务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自查基本情况

(一)机构自查情况:单位全称为李沧区湘潭路街道海医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性质为非营利性,位于李沧区重庆中路932-5-9号;法人代表:王厚增;主要负责人:马虹。具有李沧区卫生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号:,有效期限至201X年12月31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了严格管理,从未进行过涂改、买卖、转让、租借。现有观察床位3张,诊疗科目有预防保健、全科诊疗科、妇科、外科、内科、口腔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业务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

核准科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以任何形式医疗广告,严格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开展对外活动,未超出核准登记的执业范围,并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技术常规和抢救与转诊制度,所有下属科室均无对内对外承包或出租情况,从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违法开展过胎儿性别的鉴定和终止妊娠手术。

(二)人员自查情况: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执业药剂师1名,检验师1名,护士6名,会计员1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未多范围注册开展执业活动或非法出具过《医学证明书》;从未使用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员或一证多地点注册的医师从事医疗活动,也从未使用执业助理医师单独执业;所属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并在大厅内设立了监督栏对外公开。

(三)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四)院内交叉感染管理情况:成立有院内交叉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王厚增、马虹、黄杰等组成,领导小组人员均取得上岗证。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废物泄漏处理方案等有关规章制度,有专人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等进行完整记录,定期对重点科室和部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配制的消毒液标签标识清晰、完整、规范。

(五)固体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对所有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按规定对污物暂存时间有警示标识,污物容器进行了密闭、防刺,污物暂存处做到了五防医疗废物运输转送为专人负责并有签字记录。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处理情况:所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毁型后由洁诚医疗垃圾处理站收集,进行无害化消毒,并有详细的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无转卖、赠送等情况。所有操作人员均进行过培训,并具有专用防护设施设备。

(七)疫情管理报告情况: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严格的疫情管理及上报制度,规定了专人负责疫情管理,疫情登记簿内容完整,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疫情报告每月开展一次自查处理,无漏报或迟报情况发生。

(八)药品管理自查情况:经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未使用过假劣、过期、失效以及违禁药品。

三、存在不足

一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专业性发展的后劲不足;二是受编制所限,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到省级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的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等。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以此次年度检验为契机,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三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2.护理部存在的问题

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干净,清洗不及时。

3.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建全。毒、麻、剧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帐务记录不规范,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过期失效虫蛀药品仍存在。

医院因工作实际从事药品调剂的人员是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经药检局培训合格后上岗从事药剂调配。对相关药品调剂药品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门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时有反应,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医疗服务当中存在冷、碰、硬、顶等问题,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差,患者反映强烈。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3.药房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反应强烈。服务态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第7篇

2、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工作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医技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情况,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做好科室间的协调工作。

3、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标准和评价检查办法,报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4、及时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院技术委员会审理。

5、了解或参加临床医疗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组织协调重大急重危病人的抢救、疑难病人讨论、重大手术讨论和审批、院内外会诊工作。

6、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管理工作。

7、组织对全院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做好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8、组织实施对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工作和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

9、全面负责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在院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实施、检查全院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协助人事科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7.检查督促各科进修和教学科研计划的贯彻执行。组织科室之间的协作,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8.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9.领导医务科及所属人员的政治学习。抓好病案统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1.在科长领导下,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组织实施。

2.协助科长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科长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制定全院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计划并监督检查。

6.协助科长落实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7.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8篇

[关键词] 高危药品;PDCA循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41-03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realization of high-risk drug safety management by PDCA cycle in our hospital

LIANG Xueyin WEI Li LUO Hongy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lan-do-check-action (PDCA) cycle in hospital high-risk drugs management. Methods 32 war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6 wards in each group, the high-risk drugs of two groups were managed by the routine management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The safety management scores of high-risk drug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 kinds of manage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ward, high-risk drug list, standardized processes, personnel management, specialized register, storage area,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regular check, valid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 reports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were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PDCA cycle of drug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risks of accidents.

[Key words] High-risk drug; PDCA cycle; Safety management

高危药品的概念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于1995首次正式提出,即由于错误使用而有很大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危险的药物[2]。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物不会比其他药物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ISMP于2000年提出了5类高危药品后,又于2003年12月公布了包含19个类别及14种药品的高危药品信息。2008年,ISMP又公布了最新的高危药品种类,包括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静脉用镇静药及麻醉剂、吗啡类镇痛药、神经肌肉阻断药、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静脉用抗凝药、溶栓药、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静脉用造影剂等19类高危药品及胰岛素制剂、缩宫素注射液、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等13种高危药品[3]。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高风险,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意识到要降低此类风险,并且在严重后果发生前采取行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行为的前提,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高危药品管理作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只是注重对品、及毒性药品的管理,而对高危药品应用中存在的高风险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策划-实施-检查(PDCA)循环起源于美国工程师、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提出的PDS(plan,do,see)雏形,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改进并运用于质量管理的过程,故又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①P(plan)策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②D(do)实施,就是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③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④A(action)改进,即总结成功经验、制订相应标准,并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应用PDCA循环的科学管理方法,能促使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有效提升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实现医疗质量及安全的持续改进[1]。为此本研究将采用PDCA循环干预高危药品管理,旨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2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6个病区对高危药品按照常规管理,另一组16个病区对高危药品采用PDCA循环管理。

1.1 常规管理

2013年1~12月我院对高危药品实施常规性管理,即按照以往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1.2 PDCA循环管理

2013年1~12月我院对高危药物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P制订医院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措施;建立HIS药师工作站。

1.2.2 D①针对高危药品建立医、药、护三位一体管理组织;制订医院高危药品目录清单,管理原则及标准化操作规程。②医务部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及技能培训;药学部负责相关资料整理和宣传。③药学部与信息科联合开发软件,完善HIS。逐步实现对每一种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提醒,如药品过敏核查、剂量过高、溶媒使用、妊娠用药、根据患者肝肾功能使用合适剂量等;信息科提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支持;药学部利用国家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和标准治疗方案等提供相关药品信息;图书情报人员提供相关文献检索。④系统建模,建立HIS药师工作站。模块包括静脉药物配置审核与反馈、血药浓度监测查询、异常处方通报、药物咨询系统回复、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与回复等。

1.2.3 C①医务部督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②建立药品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由药学部、医疗质量安全部等检查和落实;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由药学部、护理部等检查和落实。③由药学部起草HIS中高危药品的警示措施,提请临床科室会稿,与医护达成共识后提交药事委员会,经过充分论证后在HIS中运行。

1.2.4 A①对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②每月总结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情况,在医疗质量报告中向全院通报,要求整改。③药学部、护理部等对改进效果进行不定期的再抽查。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效果好的经验提炼为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从而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给药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HIS中高危药品的警示措施,方便临床操作;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用药差错的产生。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区存放、专用标识、定量管理、定期查对、有效期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等项目。由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调查评分,每个项目分值为0~10分,0~4分为差,5~7分为合格,8~9分为良好,10分为优秀,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理想。管理总评分=各条目分值相加/总项目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管理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病区,高危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区存放、专用标识、定量管理、定期查对、有效期管理、不良事件报告各项评分及药品管理总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2013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中均提出“提高用药安全”的要求,还指出“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更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的要求。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包括医师开具处方、录入电脑;药品的贮存和摆放;药师调剂、交付药品;护理人员给药等[4]。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高危药品差错的发生,如自动药品分发机、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程、使用标准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的参与等[5]。2010年,我院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处方,通过对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等重要选项值进行限制,还特别为高危药品设置了提示信息,有效提高了处方的安全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索,如屏障技术[6]、SHELL模式[7]等。而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整改转移到事前防范。PDCA循环要求全员参与,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完成一定安全目标,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8-9]。

本研究把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把医院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各临床科室的管理计划、实施、检查、修订就是一个个小的PDCA循环,各小循环不断转动上一级循环,大环带小环、小环保大环,不断总结经验,把效果好的提炼为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并且与医院的HIS相结合,对每一种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措施,以及建立HIS药师工作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用药体系,把高危药品引起的用药差错风险降到最低,不断提高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9-10]。

通过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对比,显示出本研究对提升医院药物治疗安全水平,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危险性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能够真正实现用药风险的最小化,减少医疗费用,和谐医患关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汪连香,杨春丽,彭小兰,等.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31-132.

[2]Patient SA. 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 [J]. 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1,3(4):339-340.

[3]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EB/OL]. http:///Tools/highalertmed ications.2008-11-12.

[4]Shlom EA,May SK. Managing high-risk medications:implement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7.10 [J]. Hosp Pharm,2006,41(5):470-476.

[5]IOM(Institute of Medicine). 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quality chasm series [M]. 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7.

[6]戴慧珊,施雁,龚美芳.屏障技术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9):2423-2424.

[7]贺尔.应用SHELL模式加强住院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J].海峡药学,2011,23(9):239.

[8]徐新,王钦,胡汉祥,等.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医院药品报损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18-320.

[9]张吉菲,朱江,顾晓玲,等.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79-180.

第9篇

[关键词]军队医院;投诉;对策

1主要问题

1.1为部队服务观念淡漠

少数医务人员为军队服务认识模糊,存在有军队服务“吃亏”的思想。对军队伤病员“惜用”现象还比较普遍,尤其是该用的药没有用上的情况比较多,“优先不优质,同病不同治”的问题比较明显。有的单位把总部规定的用药范围当作“高限”,一旦超出,审批手续极为繁琐。

1.2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

临床查体不全面、辅助检查不到位,对急症、危重病人的救治不及时,尤其对某些必要的阳性体征不予描述而导致漏诊发生。

1.3基础医疗质量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医务人员制度意识淡漠,三级检诊、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等规章制度不落实,工作中敷衍了事,复制病例,医嘱不详,体格检查记录中出现不规范用语,病程记录不能反映病情变化,错写日期,多处漏写等。

1.4医疗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高精尖设备的广泛应用,少数医务人员对自身业务素质要求有所下降,特别是部分外科医生,对常见内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延误了病程救治。

1.5对外有偿服务不规范

部分医院对合作项目等新事物、新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个别医院屡次在地方媒体进行医疗广告宣传,且广告中存在不实内容。

1.6医疗纠纷处理力度不大

个别医院对医疗纠纷迁就放任,奖罚不明,甚至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出了事情也不上报,花点钱“私了”。有的医疗纠纷迁延时间长达5年,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导致个别患者反复上访,造成不良影响。

1.7医德医风还存在问题

少数医务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有收受“红包”“回扣”的现象。医疗作风简单粗暴,服务态度冷淡等问题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

2.1医源性医疗纠纷

2.1.1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缺乏服务意识、解释不全面、不耐心,造成恶性刺激,当就诊病人对诊疗效果不满意时,即转化为医疗纠纷。

2.1.2术前谈话交待不详,对危重病人或特殊体质病人服务不周;诊治过程中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发生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

2.1.3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和临床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熟练,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擅离职守,延误抢救。

2.1.4不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医疗文书涂改或不完整,随便议论病情及预后,对病人家属提出的问题答复不一致酿成医疗纠纷。

2.2非医源性医疗纠纷

2.2.1乱开诊断证明书或病休假证明。

2.2.2少数病人道德品质低下,不尊重医务人员,故意挑剔、刁难而引发医疗纠纷。

2.2.3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使无理取闹案例增多。

2.2.4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受经济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方单纯以医疗为借口,谋求经济赔偿者增多。

2.2.5不廉洁行医,收受病人钱物,一旦发生不良后果,病人及家属萌发对医务人员的不满情绪,造成医疗纠纷。

2.2.6对纠纷一味推拖,只求息事宁人,缺乏有效手段,对事故责任人奖罚不明,造成事故反复发生。

3防范策略

3.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医疗缺陷的投诉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院在医疗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投诉和纠纷久拖不决,或患者家属反复越级上访,不仅耗费了医患双方大量的精力,而且干扰了各级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医院要把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常抓常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好以医疗纠纷为重点的来信来访。针对当前医疗纠纷明显上升的特点,要结合医疗事故、纠纷实例,及时进行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教育,重点学习《条例》的内涵及其在医院抓好医疗安全质量中的意义,增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纠纷的观念。

3.2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观念,科学定位规模,不能贪大求全,要建立适应市场的快速应变机制,发挥学科优势,以质取胜,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建设发展道路。

3.3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征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大力加强技术建设,鼓励业务创新,发展特色医疗。

3.4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重视人才培养,将全面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基础培训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根据本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卫生需求,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坚持医学继续教育,搞好在职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带教和继续教育工作,抓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全激励机制,重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重奖贡献突出的拔尖人才,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5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制定详细的质控计划,签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责任书》,明确分工,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各级人员职责、值班、检诊等规章制度,应该作为医疗管理经常性强调的内容,不断加强医务人员执行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执行规章制度的习惯。

3.6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充分发挥医院科、处、院三级管理网络作用,始终绷紧医疗安全这根弦,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把医疗护理各个环节,防止事故和差错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在管理中要增强环节意识,尤其是围手’术期医疗安全工作,切实抓好术前关、术中关、术后关的管理。医院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布置、检查、总结了作时经常分析医疗安全形势,总结医疗纠纷的发生处理情况,举一反三,研究对策。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伤害;监测;管理

Surveillance and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Injury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Hospital WU Ying-qiu,LIU Yue-xiu,WU Xu-qin,WU Chen(Department of Infect and Manag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injury in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hospital,and to provide the countermeasure for protection. [Methods] Use prospective monitoring and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to analyze the 47 cases suffered from occupational injury among 1 255 health care workers in the hospital. [Results] 47 cases(3.75%)were suffered from occupational injury,in which there were 42 cases(89.4%)suffered from sharp instrument injury.But none of them were suffered from hemotagenic infection. [Conclusion] Relative proced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ion occupational injury,an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nhance actively.

Key Words:occupational injury;surveillance;management

医务人员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面临着职业伤害的危险,为了解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于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主要是利器伤)进行了目标性监测,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为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期间在院工作的医务人员1 255人,其中手术科555人、非手术科692人、后勤8人(专门负责收取医用垃圾)。

1.2 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 255名医务人员一年中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及时进行登记和处理。

1.3 内容

1.3.1 设制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利器伤)登记表 ①由当事人填写,包括一般情况:所在科室、登记时间、姓名、性别、年龄、从事职业、职业伤害情况和暴露源追踪、日期与时间、暴露源追踪名称、来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和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发生职业伤害经过;②由感染管理科填写职业伤害(利器伤)后处理意见,包括处理日期、职业伤害危险因素分析、今后注意事项及预防用药处理意见。

1.3.2 制定紧急处理和预防用药方案 发生职业伤害后就地一般处理,包括让伤口血流出,无菌水冲洗伤口或接触部位,然后报告感染管理科。无论暴露源HBV血清是否阳性,伤害者需在24 h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同时进行HBV、HCV、HIV和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如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1周后预防使用乙肝疫苗;若暴露源为HCV阳性,则伤害者需用干扰素、病毒唑预防使用1个月;若HIV标志物阳性,则伤害者需预防使用齐多呋啶等;若暴露源为梅毒抗体阳性,则伤害者需预防使用青霉素;45 d后再复查HBV、HCV、HIV和梅毒抗体的血清。对发生职业伤害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均附在《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利器伤)登记表》上,对于接触暴露源为HIV阳性者,则受伤害者需医学观察2年。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2004年3月~2005年2月发生职业伤害的医务人员共 47人(男16人、女31人,共占总监测人数的3.75%)。其中,医生17人,占3.6%(17/507);护士22人,占3.6%(22/606);技师1人,占1.2%(1/81);工人7人,占11.5%(7/61)。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中锐器伤有42人,占89.4%;被病人血液、体液喷溅的有5人,占10.6%。

2.2 科室与各类人员的职业伤害情况

发生职业伤害涉及科室22个,将其合并成手术科(手术室、外科病区)和非手术科[内科病区、辅助科室(供应室、血透中心、血液研究室和妇产科实验室)]、后勤三大类科室。手术科与非手术科的职业伤害分别有27人(57.4%)、16人(34%)。其中,医生分别为16人(94.1%)、1人(5.9%),见表1。

2.3 职业伤害的暴露源在各科中的分布与各类人员的构成比

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暴露源以穿刺针引起的职业伤害有27人(手术科6人,非手术科17人,后勤4人),其中,以护士最多为16人,其次是缝针引起的职业伤害11人(以手术室护士和外科医生为主);②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有5人,均为参加手术的外科医生、护士、麻醉师,且未戴防护目镜,见表2。

2.4 不同工作时间与各类人员职业伤害的构成比

发生在6:00~9:59时间段职业伤害为8人(17%);在10:00~14:59时间段为25人(53.2%)较其他时间段为多;在15:00~19:59时间段为11人(23.4%);在20:00~翌晨5:59时间段为3 人(6.4%),以医生(夜间急诊)为主。

2.5 不同年龄段发生职业伤害在各类人员中的构成比

发生在19~30岁年龄段职业伤害有27人(医生11,护士16),占57.4%;在31~40岁年龄段有13人,占27.7%;41岁以上有7人,占14.9%。

2.6 不同技术操作职业伤害与各类人员的关系

引起医、技、护职业伤害主要来自拔针、诊疗、手术、套帽和清洗,医生、护士的职业伤害占36.2%;工人的职业伤害来自收集和转运垃圾(表3)。

2.7 不同技术操作引起职业伤害时暴露源血清学检测结果

暴露源血清学检测明确阳性结果有37份,其中HBV标志物阳性33份,HCV标志物阳性4份,一位外科医生所接触的暴露源血清既有HBV标志物阳性又有梅毒抗体阳性;不明的有10份(6份为处理垃圾)。职业伤害以手术操作最多(18份),其次为拔针(8份)、诊疗(8份)、处理垃圾(6份)。

2.8 不同职业人员进行操作时接触血清阳性暴露源情况(表4)

2.9 预防用药处理结果及医务人员职业伤害血清学结果

47人发生职业伤害后都进行预防用药,在伤害24 h内和伤害后45天均做血清学检测,无一人发生血源性感染。43人在24 h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4 h内血清学检测有11人乙肝表面抗体呈阴性,1周后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使用,有8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4 人接触HCV阳性暴露源,则用干扰素和病毒唑预防使用;1人接触梅毒抗体阳性暴露源,用青霉素预防使用。

3 讨论

医疗机构的职业伤害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利器伤。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统计显示:美国每年大约有600 000~800 000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通过血液传播引起严重的或者潜在的致命感染,例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本项1年监测结果表明,锐器伤的职业损害比其他职业损害多,医生和护士发生职业伤害比其他人员多,尤其是手术室人员和外科医生(见表1)。在手术室里,最常见的利器伤仍为针刺伤,这与医院其他科室利器损伤中针刺伤最多见[2]相一致,尤其是手术缝针的损伤,手术逢针粘有较多的血液,危害也较大[3]。

调查中发现,医务人员易发生职业伤害的年龄在40岁前,尤其在30岁前,这可能与他们年纪轻、工作经验少、在一线工作的机会多有关。监测显示,职业伤害与工作时间段有相关联系,10:00~14:59时间段发生职业伤害的百分率最高,达52.2%,这可能与该段时间内的各种技术操作(如抽血、输液、拔针、手术、清洗等)集中,接近中午和下午工作开始,人的精力体力有所下降有关。 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针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利器械刺伤[4]。表3表明引起医技护职业伤害主要来自拔针、诊疗、手术、套帽和清洗等操作。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5]。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HBV、HCV和HIV的重要途径[6]。表3中反映了6位工人的职业伤害均来自收集和转运垃圾中的针尖,所幸他们通过及时处理,无一人发生感染。另有5人发生血液、体液的飞溅职业伤害,这与不戴防护目镜有关。椐报道,大颗粒气溶胶的散播距离在1 m之内[4],防护目镜的不规范使用可造成血液、体液等污染医务人员的脸面等部位,而增加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

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让医务人员免遭职业危害,最关键的是教育全体职工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因此根据监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制定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2004年4月份制定了本医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内容包括组织、责任人、管理部门、责任范围、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要求、方法、登记制度、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紧急处置措施、医疗废物管理专业培训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监督管理;草拟了医疗职业暴露中防护目镜规范使用的暂行规定等。此外,各种安全防护操作规程,如锐利器械的传递程序、拔除静脉输液针的程序等,亦在酝酿之中。

加强职业防护的培训,实施目标性监测。本管理科以多种形式对本医院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利用信息网络转载国务院、卫生部法律法规;利用季度评估摘录一些国内外有关职业安全防护的知识;与科教医务护理合作进行全院性培训;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方法检查科室执行情况,在每季度医院质量考核时,检查各科室医疗废物的处置是否规范,询问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知识、职业安全防护的措施等,同时不定期到废物暂放处、检验科、放射性核素、放射科、各实验室等查看医疗废物处置和锐器伤等职业安全防护的执行情况。适时开展锐器伤目标性监测,建立登记表,并不断完善职业伤害登记表及包括其中的处理方案;进行全院在职职工医疗废物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锐器伤回顾性的问卷调查。在目标性监测中,对于发生职业伤害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登记处理的同时不失时机进行教育指导。

提高主动安全防护意识。管理科深入临床第一线,了解科室情况尽可能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质保障。与后勤、采供中心取得联系,寻觅采购优质防护眼罩和目镜、标准利器盒、防渗透隔离衣、袖套、围裙等,并分发给各科,及时沟通、反馈,督促医护人员规范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教育医护人员并言传身教演示如何使用防护用品。通过学习、培训、检查、督促,许多科室(参与手术的人员、口腔科、病理科、内镜室、供应室等)医务人员开始规范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并在发生职业伤害后,均能主动与管理科联系,及时进行登记处理。

总之,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既威胁个人的健康又造成国家的损失,仅47例职业伤害就支付了34 120元人民币。因此,职业伤害的防护问题是相当严峻的,尤其是艾滋病在我国的今天,正以几何倍数增加[7],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从预防着手,加强监测,及时处置,最终达到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PREBOTH M. Prevention of needlesdick injuries[J]. Am Fam Physician,2000,61(5):1558.

陆边芳,孙惠娟. 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06-508.

李柳英,张石红,毛晓萍. 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调查及防护[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55.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 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2000:57,442.

周海波,周海鸥.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63-464.

任小英,邓敏.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

王晓,张世清,王维.手术人员对职业性感染人类HIV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97.

第11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神经外科;护理;实施效果

作者单位:473500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外二科 临床众多科室中,神经外科相对特殊,护理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危重,对护理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自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在神经外科开展应用,使患者全方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并为护理安全提供了保障,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论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19~70岁,平均(576±72)岁。其中脑积水4例,多发性颅内血肿16例,面神经损伤4例,丘脑下部损伤19例,脑膜炎6例,脑血栓26例,脑震荡25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神经外科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宗旨,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对行为与语言进行规范,以促使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护理工作以患者需求为重点予以落实,转变轻服务重技术的观念,将人性化护理作为优质服务的文化加以建设。制定实施培训计划,注重护患交流与沟通,普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提高专业水平。创建特色科室,如脑血管病绿色通道等,为患者提供周到细心的服务。并成立质控小组和支持系统,对日常护理工作加以督导和支持[1]。

122 优质心理护理 患者入科时需热情接待,对其个人隐私、人格尊严、生命价值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就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进行介绍,使其完成角色转换,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基础护理,促使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给予针对性的照顾和关心,使其保持乐观心情,提高配合依从性[2]。

123 认知及行为干预 患者多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过分担心,护理人员需就疾病基础知识、临床治疗方案、优势、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依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制定活动和健康教育计划,对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特殊的行为训练加以指导,如渐进放松疗法、默想松弛法均可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促使患者精神达到松弛状态。

124 健康宣教及护理安全管理 建康教育设置内容需个性化,采用健康讲座、教育手册等多种方式开展,以使患者掌握疾病诊治信心,更好的应对康复治疗。注重每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对患者疾病变化和生理、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各种并发症加以防治,使护理风险率降至最低,为医护安全提供保障。

13 效果评定 依据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水平、各项专业技术实施效果等内容评价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同时比较护理缺陷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使团队凝聚力增强,提高了对疾病的观察能力,以周到、真挚、细致、热情的工作热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加强基础护理,对护理工作程序进行规范,使患者各种需求得到了满足,避免了护理缺限的发生,提高了整体护理满意度。结合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开展强化优质护理服务意识、行优质心理护理及认知行为干预,并行健康宣教和安全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加强神经外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第12篇

【关键词】 急诊观察室;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6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0-02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核心[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将成为超大型老龄化国家,急诊观察室85%以上为老年患者,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卫生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的前瞻性管理,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和差错,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2]。我科自2012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现有床位36张。护理人员13人,女性,年龄19-40岁。工作年限1-21年。学历:本科6名,占4615%;大专5名,占3846%;中专2名,占1538%。职称:主管护师3名,占2308%;护师6名,占4615%;护士4名占3077%;。

2 方 法

21 评估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

211 跌倒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行动不便、运动失调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如遇陪护人员护理不周、挽扶不当或患者自主取物、地面过滑或有障碍物、坐凳不稳等均易导致患者跌倒发生。

212 坠床 多发生在年老、行动缓慢、协调动作差、无陪人、未上床档或撤下未安上时。部分老人要强,不愿麻烦家属或医务人员,力所不能及但又强撑,导致翻身取物时坠床。

213 脱管 主要出现在烦躁、变化过快、过频繁、剧烈活动后以及陪护力量不足或管道未妥善固定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宣教不到位,自行拔除引流管。

214 压疮 患者因翻身困难,致皮肤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易发生压疮,部分患者由于脑血管病变致肢体活动障碍,或由于营养缺乏极度消瘦由院外带压疮入院。

215 用药知识缺乏 老年患者由于多脏器病变需持续服用多种药物,患病多,家中储备药物相对较多,常由于保管不善致使药物变质、失效、难以辨认,不能准确服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老年患者记忆力、视力、听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一种药物有多个名称,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难以准确掌握正确充足的药物知识[3]。

216 患方行为问题 由于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或未履行告知义务,对病情、既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真实信息有所隐瞒,或擅自离院,在外出现心梗、低血糖昏迷、心脑血管意外等。

217 误吸、误食与窒息 老年患者由于食道下括约肌松弛,神经反射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互不协调,致使吞咽发生障碍,容易引发误吸、误食,在进食中出现噎呛,严重可造成窒息。此外,老年患者感觉迟钝、视力衰退,也有误食过烫食物或非食物情况。因呼吸肌弹性和肺功能降低致肺部扩张力下降,充气不足,排异物的能力缺失而易发生痰液阻塞造成窒息[4]。

22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医院利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情景训练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分享患者安全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科室进行警示案例、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实行安全承诺,提高安全意识。

23 护理措施

231 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 保持病区各位置光线充足、明亮,走廊设扶手,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物,卫生间设扶手、输液挂钩以及紧急呼叫器,地面铺防滑垫,设警示标识,使患者和陪护充分重视。指导正确使用床档、呼叫器,穿合适衣服、防滑鞋等,尤其下床活动时应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5]。

232 正确评估病情 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实行个性化护理。包括神志、心理、自理能力、步态等,了解他们的病理状况,如用药、既往史、目前疾病状况,以及对跌倒等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及时建立翻身卡,填写各种压疮报表,正确Braden评分,做好床头交接班。对应用气垫床、行动不便、危重、情绪异常、自理能力差无陪护患者,及时应用床档、约束带、腕带等。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项检查与治疗老年患者,要做好身份确认,并要用语言提醒、搀扶、服务队帮助、警示标识等,防止发生跌倒事件。老年患者饮水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以软而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勿过饱,进食速度勿过快,避免发生误吸、误食、窒息。

233 做好病区物品及设备的管理 对病区设备应专人定期检查、清洁及维护,抢救设备、药械、专人保管,班班交接并保证质量性能良好,品种数量齐备。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具备理论扎实技能娴熟,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保障。

234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加强护士慎独修养,对病情复杂、带管较多、高龄、长期卧床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突出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重要指标的护理观察。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文书书写的重要性,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完善护理记录,确保安全护理的执行。

23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积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尤其是在接受手术、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信息,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按时召开护患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满足患者需求。

236 多渠道增加患者药物知识 医务人员定时进行药物知识的培训,对患者进行多形式个性化用药指导,药物保管的方法,具体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按时正确服药,看服药到口,并及时观察、询问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知识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37 强化法律意识,安全带教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加强对医学生及护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是有效防止医疗失误的第一步[6]。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患者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健康、安全,使实习护士圆满、顺利、安全地完成临床护理实习任务。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 效 果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见表1。

4 体 会

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7]。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牢固树立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主动约束和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39

[2] 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Forward programme 2006――2007Gereva:WHO Press,2006:2-16

[3] 乔静老年住院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3(9):21-22

[4] 陆炎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河北医学,2008,14(10):1240-1242

[5] 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