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时间:2023-06-12 14:4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流行语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流行语的思考

第1篇

摘要:2011年已经过去一大半,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和特点;同时,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

2011年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语似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流行语就是这样,它从不愧对自己“喜新厌旧”的根本特点,何况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空间。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特点;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于流行语定义的界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表述,流行语的特点是共同被认可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即流行语只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再流行。所谓“不再流行”,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1]其次,大多在青少年当中流行。以上所探讨的是“流行语”,而网络中的“流行语”除了以上特点外,显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讲一步步探讨。

1.新年新语

1.1“有木有”

这是今年大热的咆哮体的其中一种。“有木有”的意思是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一般认为来自方言中的语音。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山东(寿光、广饶临沂等地)等地的方言,就是“有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对不对”。因为这些地区的网民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木有”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一般都要加感叹词“啊”和若干个感叹号来表达感情。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语气,使用者会连用几个“有木有”。比如说:“法语一共尼玛23种时态啊!!!!!!!!都要背啊!!!!!!!!!!!!!!!!考试要考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伤不起”

和“有木有”一样,“伤不起”也是随着咆哮体的流行而大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

相较于“有木有”,“伤不起”的用法相对丰富。首先,“伤不起”一般用在“有木有”之前,中间用逗号隔开;“伤不起”也可以不和“有木有”合用,直接用在“某类人”的后面作谓语,一般形成一个主谓谓语句。如: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设计飞机的女生你们伤不起等等。另外,“伤不起”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如:伤不起的论文、伤不起的六月。这时候,中心语不再限制是人或职业。

2.分类

笔者主要统计了某论坛网友的发帖和回帖来对现今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谐音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流行语都是通过谐音而成的,谐音的用法较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类。

2.1.1中文谐中文

2010年大热的杯具家族――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还有鸭梨(压力)。

2.1.2数字谐中文

如:54(无视)、9494(就是就是)、520(我爱你)等等。

2.1.3中文谐英文

如:普里斯够昂(please go on)、奥特(out)、马克(mark)。

2.2 方言的影响

如:介个(这个)、俺、偶(我)、灰常(非常)等。

2.3 首字母

这类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拼音的首字母,如MS(貌似)GG(哥哥)LZ(楼主)等。一是英文的首字母,如OMG(oh my god)等。

2.4 图形

如:O(∩_∩)O~、(^ω^)等。

3.特点

前面已经列出了流行语的一般特点,而作为网络上的流行语,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3.1谐音的广泛运用

关于这个特点在前面的分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细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3.2强调事件意义

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流行语和以前的网络流行语相比,更强调其事件意义。如2010年的“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等,无不向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或鄙视,或感叹,或愤慨,或娱乐,总之,它们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记忆点。这个事件也许太长,让人很难记住,人们便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既能让人容易记,也能起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络流行语其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网友们的“一传十,十传百”,更加扩大了它们的传播面,有助于集中整个社会的关注点。同时,网络语的流行,也要依赖于现实生活。当有新的事件发生,而且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话,无疑,现有的流行语就有可能被新的所代替。比如“我爸是李刚”就成功代替了“跷跷板”。另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影响。“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它们的介入,使流行语从网上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2]

3.3情态化

另外,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情态化,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如“看到上面的阵型我噗了”,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正在电脑前看帖子的人看到某个笑点,“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是用词方面的。另外,上文所提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其中一类,图形,也是造成情态化的一个原因。当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用相关的图像表示出来的时候,情态化更加明显了。

结语

正如祁伟先生所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必然是和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正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的多彩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而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第二,网络语言中的错误较多。第三,有一部分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范”[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一个“自治”的阶段,网友们越来越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新词或新句,并且总能够产生或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并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网络用语比我们平常用语更精彩的地方往往也是使得它凌乱、无规范甚至带有不健康因素的极大诱因。因此,如何使网络用语既能够保持它鲜亮、活泼、及时反应社会动态的优点,又能够引导它走向健康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全体网民而不只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劲松.流行语新探[J].语文建设,1999,(3):22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新潮语;流行语

2012年9月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电信联盟报告称,韩国是2012年全球互联网和通讯业最发达的市场,互联网接入水平、使用量和使用技巧都很高,因为网络的发达,韩国网络用语自然非常丰富。韩国的网络流行语是韩国人在网络上自发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潮语言,这些新潮语是由特定的某些网络族群使用,具有专门限制使用的特性,但是有些人气旺的新潮语则被广泛传播,网民、电子媒体,纸质媒体等纷纷采用,变成全民皆知的流行语。

1 现存的语言体系与新潮语

根据韩国的国立国语院1999年刊行的《标准韩国语大辞典》,从2000年起国立国语院开始进行网络流行语、俗语等词典所不收录的新潮语进行调查整理工作。这既是丰富规范韩民族语言工作的一环,也是研究现存韩国语言体系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并为以后的韩国标准语辞典修正提供参考的资料。通过新潮语调查工作每年刊行《新潮语资料集》,从2001年开始收集整理的资料在国立国语院的网站上可以被检索。后逐步通过与各大搜索引擎的合作在一般的网站上也可以被检索到。

2 历史与起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信息狂潮,网络用语开始发展起来,最初的流行语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其终结语尾′′原应是′′,因发音简便输入笔画少而用′′替换了′′;还有像′(的缩略,意为考试)′,′(的缩略,意为初次)′都是把原来的单词进行缩略合成的新潮语,还有由许多单独字母构成的新潮语等等不一而足。

3 网络新潮语的种类

根据其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3.1 一般网络新潮语

从新闻、报纸、电影、电视剧、小说或外国传入而产生的流行语。例如:1)(大人辈),小说《幸运王》的作家金成模根据′(小人之辈)′的反义词而创造出来的,意指度量大有包容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2)(闪电相亲),指男女像闪电一样突然见面的行为,由(闪电)+(见面)结合而成,是由单身男女在网络上率先使用的。3)(哈日派),起源于日语オタク(韩语音译为,意为发烧友),在韩国用来鄙称热爱日本文化的人,后来逐渐引申为对某些物品或者爱好有着强烈执着的人。4)(禽兽男),指的是像野兽一样粗犷的男性,引申为非常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与之相反的是(草食男),意指个性温柔,有点柔弱无害的男子。

3.2 由缩略合成而产生的新潮语

韩国的网络新潮语大致都是从缩略合成中产生的,常用的此类新潮语有以下几种:一是单词的缩略,1):是′′(请等等我)的缩略用语,由两字的首字母缩略而来。2):′′(谢谢)的缩略用语也是由两字的首字母缩略而来;二是短语的缩略,如:由 ′′缩略而来,意为装可爱;三是句子的缩略,例如:,是‘(妈妈朋友的儿子)’缩略用语,指的是各方面都比自身出色的人,因为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候总是拿朋友的子女做比较对象:“你看妈妈朋友的儿子某某多好多出色,你再看看你自己……”

3.3 由输入拼写谬误发展而来的新潮语

网民在使用电脑键盘时候因敲击过快导致词字输入谬误,某些词字在输入时常发生错误,因而这些词字就发展成网络流行语。例如,1):是‘(下一个)’的错误写法。2),是‘’(完全)的错误写法。

3.4 由网络游戏发展而来的新潮语

1),满血,是()(Level)的合成语,表示尽自己最大努力的意思。2):由(Team) +(Kill)组合而成,攻击自己队的队友之意,意为同类相残。3)PK(Player Kill):源自于韩国MMORPG游戏玩家相互作战,后引申为对决的意思。

3.5 由网络表情符号衍生出来的新潮语

1),, TT,T^T:哭。2)-_-,-_-;;,-,:僵硬,呆滞。3):(:起鸡皮疙瘩。4)^^,:),:-),^o^,^-^,^_^,^v^:笑。5),:默默注视。6)OTL,orz:遭遇挫折双膝下跪两手撑地。7):无话可说。

3.6 因电台放送而产生的流行语

:放屁精之意,是2009年韩国MBC(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情景喜剧《穿透屋顶的highkick》中而出现的流行语,在剧中,爱放屁的爷爷顺才经常在孙女海丽面前放屁,刚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海丽把爷爷顺才称作“放屁精”,随着该剧的热播,“”也开始在韩国社会中流行开来,有趣的是韩国放送通信审查委员会认为该词是一种语言暴力言行而对该剧提出了警告。

4 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与对我们的启示

刚接触新潮语的人们非常难以理解其含义,被称作外星语,但随着其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被认为是与现存语言体系对立的一种破坏性存在,而是一种反应社会与民众的思考、生活方式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经过了民众广泛使用并被承认具有强大生命力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传统语言体系中的过程。

目前汹涌澎湃的网络语言也正在逐渐改变世界的语言习惯,很多网络流行语言和行为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很多人现在口头禅都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个年度都有新的流行语成为主流。我认为网络语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它的简单快捷增强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创新,只要不滥用,就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国国立国语院.新潮语:字典中没有的话(ISBN:9788959661817)[M].2007.

第3篇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从众传播;网状传播;球状传播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且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校园流行语就是在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时间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

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密切关注校园流行语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现象。他们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了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方式,归纳为三种:语音手段、语法手段和语义手段;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了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校园流行语的影响以及失范现象。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流行语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表达他们“圈子”内心领神会的独特含义,它既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学生心理状态的反映。我们这样想,校园流行语的传播方式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本调查研究试从新的视角探讨校园流行语,拟解决以上问题。

一、校园流行语的内容

校园流行语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校园流行语有一类已经虚化,表达的不再是实实在在的意思;另一类表达实实在在的意义,反映具体的客观事物或抽象的精神意识。因此,我们把它分为两大类:

1. 表达实在意义类

表达实在意义的一类较多,包括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由于不可能完全枚举,我们只是例举性地给以归类。

(1)特定称谓类:如美眉、老板、另类等。

(2)打架骂人类:如脑残、恶心、鸟人、有病啊等。

(3)日常生活类:如QQ、聊聊、再吵我就唱《忐忑》了等。

(4)心理状态类:如郁闷、随便、不想活了等。

2. 不表达实在意义类

这一类流行语我们认为主要是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因为意义已经虚化,在学生人群中随时脱口而出,就像空气一样,到处弥漫。如“哇噻”“哦尻”。当然表达实在意义类与不表达实在意义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从实词虚化成虚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重大规律,因为校园流行语多为词和短语,所以这一规律在校园流行语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例如“爽”“郁闷”就表现出明显的虚化趋势。

二、校园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1. 从众传播心理

校园流行语的载体主要有三种:口语交流、 网络交流和短信。韩希明认为校园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网络联系与交流,二是强势媒体的影响,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四是人际交流中的从众效应。网络交流中多用短句式,频繁使用语气词,较多使用独词句,受强势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和外来文化(如影视作品、通俗歌曲等的影响,它们都具有高频、大众化的特点。据此,可以这样认为,校园流行语的第一个最为本质的传播特点是从众心理传播。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在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有着极强的盲目从众心理,相同年龄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较为强烈,再加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集中,因此,从众心理至使校园流行语迅速在校园里扩散、传播。

2. 网状传播形式

黑格尔曾说过:“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 说话人有了说话的环境,说出了话语,听话人听到话语后作出反应。这种言语交际的形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种最为普遍的模式:(1)一对一、(2)一对多、(3)多对多。如下图所示(图3线条较多未画箭头):

关于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际模式我们不难体会,在此不再加以论述。根据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际模式,我们可以推出,由于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校园流行语由最先的一对一,迅速扩散成一对多,进而扩散成多对多。这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成为校园流行语的主要传播形式。校园流行语的传播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大多数情况下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表达他们心领神会的独特含义,“圈子”外的人则不知所云。因此,校园流行语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

3. 球状传播空间

校园流行语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这就像是一个球体。该球体的任何一个剖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上面的网状传播形式(如图3所示),反之,多个网状传播形式的叠加,就能得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球体,也就是说,校园流行语呈现出球状传播空间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证明校园流行语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的特点。同时我们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其失范性。由于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观念,对新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大多数中学生喜好张扬个性,过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而常出现一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现象。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校园流行语的扩散、传播有了新的认识:从众心理使校园流行语迅速在学校园里扩散、传播,具有群体性特点;网状传播形式使得流行语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球状传播空间进一步证明校园流行语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同时我们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其失范性。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2]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4篇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 研究 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B《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结合,进而分析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包括网络流行语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的催生、热点事件的促使、多元文化的诱惑、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社会交际圈的分化、网络民众的积极性,而对于流行语的影响,作者分别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加以辩证看待。兰金梅《流行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钦州学院学报, 2014.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蕴含的文化心理,认为流行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注重类比的思维方式、映射了人们的联想心理和滞后心理、凝聚着人们从众入时心理、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层面的社会心理、呈现出母语优越和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

对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从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展开。吴冰沁《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词汇学研究》(2015.10)从词汇学角度分析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总结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几个特点:来源广泛政治性强、结构多样语言简练、推陈出新形象生动、时效性强前途未卜。丁祥倩《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7)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解读,认为流行Z的生成方式有隐喻、转喻、主观化、推理,而流行语的流行缘由有高频使用、语言接触、创新表达、交际原则等。作者认为语法化是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之一并会成为一种生成趋势,对于这种生成方式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给予关注又要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切忌滥造滥用。

对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有谢娜娜《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特征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6),该文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语言特点,认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政经领域,结构上以词为主且构词方式多样化,短语形式则相对较少;词义生成方式主要有旧形新义、旧形旧义、新形新义、旧义新形4种类型;呈现出网络性强、亲民性强、创新性强和时代性强等特点。

学者对某一年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行语生成、特征、传播、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这类研究较为细致,能够全面反映当年流行语的面貌特征。不足之处在于此类分析多停留在浅层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还较为少见,不利于发现流行语的内在规律和普遍特征。

二.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综合研究

社会在发展变化,政治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导致流行语不断更新。每年的十大流行语各有特色,但把历年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历时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规律。

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机制从深层次探究了2012――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意义建构,作者先按构词法对40个流行语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为旧形新义式、缩合式、借用式、合成式、句子式、谐音式六个类别,探究各类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发现: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合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整合、借用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句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谐音式是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隐喻。

潘苏悦《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2009-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学术探索2013.12)从变异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历年十大流行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变异现象。

刘懿《流行语模因的类型和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广州大学学报 2014.4)运用模因论把2008――2012年50个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本类型,基因型又分为同义同形、同义异形两种,表现型又分为同音异义、同形联想、同构异义。在类型上,基因型和表现型所占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从特点上来说,基因型的同义同形和表现型中的同形联想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基因型中同义异形和表现型中同构异义则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产生新的模因复合体。

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现代语文,2013.7)对2008-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考察,提出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在此基础上又把内部理据分为形态理据、语音理据、语义理据,把外部理据分为拟声理据、拟像理据、临摹理据、省力理据。

这些学者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认知机制、语言变异、模因、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不同年度十大流行语共同的内在规律。此类研究非常有价值,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对流行语的规范使用具有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新颖度,是人们创造力的发挥,也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情感的载体,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但流行语也有些语用问题,比如过于追求新奇和创意、使用不规范等。所以语言学专家对流行语褒贬不一: 支持者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大大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反对者认为这对规范的汉语是一场挑战,大大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这两种用法都有其偏颇的一面,对于流行语,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长远来看,流行语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呈现出优胜劣汰的趋势,那些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流行语终会沉淀下来,成为新的汉语规范的一部分,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终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我们一方面应该对其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提倡正确的语言观和规范观,让流行语不断为汉语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F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现代语文,2013.7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

[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1期

7.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8.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J].名作欣赏,2014.12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特征

(一)快捷多样

互联网具备及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处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想要谋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善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自身传播、共享,拓展自身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多媒体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学习者可以借助媒体技术以及相应的移动终端查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有利于丰富汉语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学素质。

(二)可塑性

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汉语言文学学习为例,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搜索引擎搜索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的梳理自身头脑中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构架,进而突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模式。

(三)互动性

汉语言文学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应用性能极强。在旧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相关交流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就汉语言文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汉语言交流氛围形成,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冲击

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这对汉语言文学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网络流行语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词汇量以及表达方式,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改革发展。极具个性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的特色,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使得汉语言文学能够更为准确的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感受,人们更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学,这无疑为汉语言文学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并非正统的汉语言,必然会对社会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群众观念、道德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对于汉语语序的规范以及正确的用语习惯等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受众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

当前阶段新媒体盛行,网络语言对受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包容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并没有处在平等的交流位置之上,因而受众的发声影响被制约。网络语言利用大众传媒不断扩散,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虽然推动了纸质传媒的更新换代,但也使得受众出现了“提笔忘字”的问题,容易导致错误的汉语言不断扩散。此外,纸质媒介更利于受众感悟汉字的内涵和精髓、更为深刻的体会汉字的书写魅力。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大有替代纸质媒介的趋势。加之电子媒介内汉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存在较强的碎片化和谣言化等问题,一方面容易误导受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受众深入思考,这无疑会影响其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不断被强调,但是在汉语言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等,很多人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新媒体未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这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时代不适用性,而这必然会影响汉语言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

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意义主要有三:第一,能够矫正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使之不断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在推动汉语言文学创新的同时优化其传播形式,促使汉语言本身创新。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是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群众易于接受这种新的汉语言文学传播模式,新媒体的矫正难度将会大幅度缩小。第二,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学生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学习应用网络技术的同时了解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有利于打造新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文学的共赢格局,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传承。第三,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汉语言文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效率。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髓,更利于文化传承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新媒体环境下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流行语

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的文化形态和规律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模式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网络流行语方面,不应该全面抵制或是全面排斥,而是应该选择性的接受衍生出的新的汉语言语义和词汇的新用法,努力为汉语言文学打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与正规的汉语言毕竟不属于同一个档次,一些网络流行语言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还有很多网络流行语言并不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因此,应该有意识的控制不符合汉语语言发展趋势的网络流行语应用范围扩大,应加强社会各界的流行语使用规范度,以确保网络流行语真正引领汉语言文学发展。

(二)提高受众的汉语言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想要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全面发展,必须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正确认识网络平台,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推动汉语言文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新媒体具备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因而教育者在端正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心态的同时,应当注重挖掘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潜能,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学生构建汉语言知识体系。

(三)优化现有的汉语言教育模式

第6篇

我们为何青睐“艺考”

3月15日,北京电影学院在网上公布了2012年本科招生各专业方向考试合格考生榜单。作为最受关注的艺考学校,这所学校的专业考试每年都会成为艺术考试的焦点。今年更是出现了1.8万人报考的“盛况”。这无疑使人感受到了艺考的灼热程度。据了解,近年来,高等艺术专业考试持续升温,艺术专业招考比例超过了百里挑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艺考?这些人当中,确实具有从小热爱并决心从事艺术行业的,也有文化成绩平平以至于临时抱佛脚把艺术考试作为大学敲门砖的,而且后者占有很大比例。在准备参加“艺考”的学生中,不少人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高考前临时“改行”学艺,把艺考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在一些高考声乐、器乐、表演、绘画辅导班中,以前没有任何表演、音乐、美术基础,只是为了参加“艺考”而突击学习的人很多。

随着参加艺术考试考生队伍的不断壮大,“艺考”之路已越走越窄。由于竞争激烈,艺术专业录取率大幅下降。像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报考者有1.8万人,只录取450人,远低于一般文、理科专业的录取率。全国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每年以30%以上的比例增长,而录取率仅百分之一左右,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当“陪考”的命运。艺考从“高考捷径”变成了另一座“独木桥”。

【素材分析】

就在人们感叹高考大军一天天萎缩的同时,这高考大军的一个分支—“艺考”部队却在日益发展壮大。这支壮大的队伍可分为两类:一是愿意投身艺术的,一是以此为高考敲门砖的。其实即便真正“热爱艺术”,也要分清是愿意为艺术而献身,还是被艺术界的一些“明星”获得的名利所引诱。倘若是后者,这艺考终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敲门砖”而已。参加“艺考”的学生逐年增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艺考”工具化、功利化。工具化、功利化的考试不是对艺术的向往,而是对艺术的亵渎。

【速用片断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艺术考试热持续高温,“艺考”的虚火越烧越旺,这引起了教育界和艺术界有识之士的担忧。因为众多考生“赴汤蹈火”,其动力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的好处,想借此先跨进大学的门槛,为将来挣得一个饭碗。

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是件好事,但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培训班的推波助澜却使艺术教育应试化倾向愈来愈明显。其实,艺术考试本是为了发现具有艺术天赋或能力的人加以培养,不是为了造就大批的“艺考者”。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在公众场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选择艺考,这是一场以生命作为成本的残酷游戏。”当投入与得到不成比例或悬殊太大时,家长和考生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这样的高投入到底值不值得?

【速用片断2】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如今,很多少男少女都向往着一夜成名的传奇,期待那些发生在普通草根、邻家男孩女孩身上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有一天也能在自己身上演绎,这样的明星梦使得他们“奋不顾身”。不少业内人士每年总要给充满梦想的年轻人“泼冷水”,除了提醒他们“艺考”并非成名的捷径,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明星们其实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辛酸苦痛,在成名之前他们的付出和投入非一般人可以承受。如果只是为了名利而来,艺术之路就一定行之不远。那些没有艺术才能,而本身又抱有功利目的的考生不要报考艺术院校,因为艺术本身是很纯粹的东西。没有一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纵然进得了艺术院校的大门,也难以叩开艺术殿堂的大门。

【素材示例二】

“学雷锋热”引爆潮流

“学习雷锋,好榜样……”随着轻扬的歌声,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开始了。3月5日,北京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也加入了学雷锋的行列,开展了“忆雷锋事迹,扬北京精神,做文明市民”的主题活动,志愿者在街道工委等部门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致敬。

学院路街道宣传部、团工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此次活动。主办科室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北京精神”纳入其中,赋予了学雷锋活动新的含义。活动中,雷锋格言被制作成红色的宣传展板,格外醒目。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公共文明引导员和大学生们组成的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为过往行人发放“北京精神”宣传册和纪念品,同时开展了量血压、理发、计生咨询、养老助残、修理自行车、交通协管等义务活动。不少志愿者表示:“我们不只是今天才学习雷锋,平常也送服务上门。”社区合唱队的20多名队员带领全体人员合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走向复兴》等歌曲。雄壮而令人振奋的歌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聚集到现场。大家都被现场热烈气氛和大伙儿助人为乐的热情所感染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引爆了学雷锋的热潮。像河南“编外雷锋团”、长沙“雷锋超市”等都坚持50年学雷锋不走样,这些感人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素材分析】

人是具有从众心理的一种社会的动物,当冷漠成为一股潮流,“见义不为”就会像传染病一样伤及每一个原本健康的肌体;当热情成为一种时尚,“助人为乐”就会成为荡漾在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请看每年的三月,当那些有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像一支曲子的引子奏响之后,总会有更多自发、自愿的公民加入到这支交响乐队中来。这说明了雷锋精神不过时,也说明需要有人来引导我们社会的潮流。以雷锋为榜样塑造人的品质和形象,引导年轻人做好人做好事在今天特别重要,特别有意义。惟愿学雷锋常态化,而不仅仅只是一时的风景。

【速用片断1】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当前学雷锋的主体—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年代距离雷锋时代已较为久远,若一味强调雷锋形象的“高大全”而忽视他作为普通青年的青春气息,则不利于学雷锋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深入开展。所以应该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等手段发掘其形象中的时代特征,帮助人们认识一位走下神坛的“青年朋友”。而雷锋确实也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时尚、有很强亲和力的可爱的青年。他的一些生活情趣和爱好,与时下青少年一代的气质有着本质的相似性。

还原雷锋的真实面貌就是要告诉大家,雷锋首先是我们身边的一员,是一个普通青年、一个时尚青年、一个文艺青年,他可以是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是我,然后才是一个优秀青年。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优秀而忽视了他生活中普通的一面,从而拉近这位“道德偶像”与青少年以及更多人的距离,发挥“其人可亲,其言可信”的榜样力量。

【速用片断2】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2011年小悦悦事件把道德滑坡的“传言”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年恰逢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被再次高调提出,成为影响国人的道德力量与精神楷模,雷锋无私奉献的利他主义精神是与我们时代呼吁的主旋律相契合的。为此,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定以后每个周六为“学雷锋志愿活动日”。

典型教育法一直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榜样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而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常态化的活动究竟是否能有效地贯彻实施或者说如何能避免其流于形式化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学习雷锋到底是在培养道德自觉还是要制度约束,如果学习雷锋这种道德领域的问题被行政制度绑架,是否会产生人们皆“被雷锋”的嫌疑呢?

【素材示例三】

当翻拍经典成为习惯

近年来,翻拍经典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茶馆》等一批传统名著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一些红色经典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洪湖赤卫队》《江姐》《山间铃响马帮来》也纷纷“推陈出新”。一时间,经典翻拍剧几乎占据了荧屏的大半江山。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似乎,中国的电视剧近两年“没什么新鲜玩意儿”,只是在讲昨天的故事。

表面上看,经典剧有群众基础,有品牌效应,投资不会少,收视不会差。所以影视公司跑马圈地,纷纷傍上各类经典剧。可每一部翻拍剧无一例外都会引起大量争议。观众不满,觉得导演乱改经典。经典翻拍完,观众开始拍砖了。导演委屈,觉得观众是鸡蛋里挑骨头。制片方说,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口味不该停滞在20年前,应该与时俱进。观众却强调,不是我们陈腐怀旧,是你们做出来的东西太差了,让我们不得不怀念当初的经典。

影视剧只是文化产业中的一类商品,片商要做的就是尽力规避风险,寻求最高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片商们一窝蜂傍上经典剧也无可厚非。但是影视剧又不只是商品,它还是一种文化产品,在商品之外还应具有文化的灵魂。少了这灵魂,文化便没有人“闻”了。

【素材分析】

经典可以翻拍,因为一部文艺作品完全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也完全可以进行艺术再创作,推陈出新。翻拍经典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应当有一条底线—即对原著的尊重。为了提升影视剧的收视率而刻意添加低级庸俗的枝节,甚至对名著进行曲解乃至篡改实在是对名著的一种不尊重,甚至是一种戏弄。这样的翻拍,只能让观众误解了原著,客观上造成了对经典名著的歪曲,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本着尊重原著的态度,应当成为翻拍名著的影视编导们恪守的准则。

【速用片断1】

材料新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电影资深研究专家黄会林认为,名著改编始终是需要的,正如莎士比亚戏剧不断被重排一样,它是一个时代艺术传承和创造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重拍或改编必须遵守一些准则,尤其不要去歪曲和篡改。“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有规则和道理的,如《西游记》本身虽然也是对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某种创造性演绎,但它的细节早就经过读者和时间的千锤百炼,它是符合逻辑也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标准的。”

黄会林说,在改编名著或翻拍经典的同时,尤其要对搞笑、消解、歪曲、混搭等所谓现代元素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名著一定要强调“尊重”,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创作者只有心怀敬畏,才可能塑造经典。翻拍经典,切勿把经典“拍翻”。

【速用片断2】

材料丰富

当年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拍得很好,剧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已被定格成一种经典,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如今的翻拍剧脱离原著,故事情节夸张、雷人,让人很难接受。经典作品的高度包括剧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线索、想象力和叙事方式,已深入一代人的心中,它们是永远不可企及、不可超越的,经典不可复制。很多翻拍的名著好像仅仅是在娱乐观众,吸引眼球。譬如一些翻拍的名著中,感情戏以及女性服饰、造型,看了直让人摇头惊呼“少儿不宜”。剧中人物的对白也越来越现代,原著已经被改编得面目全非,观众是云里雾里—“经典”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速用片断3】

见解新颖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经典。而我们这个时代,缺失的就是真正的经典,我们呼唤真正原创经典的出现。文艺工作者不应该满足于甚至沉湎于所谓的翻拍、重拍,而应该不断地去创作、去创新,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创作出真正的经典。尽管经典不断被翻拍,但是,经典已经不是以往的经典了,经典离我们其实很遥远。我们的剧作人员应该有勇气去创作经典,不断将经典奉献给观众,而不是在寻找中重复炒作。时代需要经典,观众需要经典。

经典应该是一种能够唤起受众记忆、引起受众讨论、激发受众想象、承载受众争鸣、让人感受到振奋和励志、最终得到力量和精神愉悦的作品。现实生活中题材很多,文艺创作完全可以从现实出发,不断创新,推出新的经典。

【素材示例四】

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在迅速发展。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和流行文化的关注,“给力”、“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伤不起”、“我爸是李刚”、“羡慕嫉妒恨”、“神马都是浮云”、“非常艰难的决定”、“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网络热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了现实语境中。

网络流行语何以层出不穷?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内容形式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的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会有老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衰亡,又会有新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出现,这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些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网络语,可能会进入词典。

【素材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创造出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宽松、人人有发言权而又不容易被盯梢的网络,那我们就得接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出的良莠不齐的植物和妍媸并存的花朵。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这个虚拟的世界实际上乃是对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折射,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更集中、更直观的表达。网络流行语亦如是。它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现实话语的再创作,是人们喜怒哀乐的曲折表达。每一句网络流行语都可以找到它的背景,就像每一个成语都可以找到它的典故,但网络流行语却是层出不穷、此消彼长扑面而来又悄然而去的。

【速用片断1】

语言生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生活需要调剂品,而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恰恰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的酸甜苦辣。

“寂寞党”无疑是生活的烦恼者。一碗面,他们尝出了寂寞;一包烟,他们抽出了寂寞;一首诗,他们更念出了寂寞……这一切无疑都是寂寞惹的祸。但这祸从口出,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用宣传,不用包装,轻轻一点,寂寞的朋友便蜂拥而至。他们给自己平淡生活找到了寂寞这个苦闷的源头。幡动是因风动还是心动,人们似乎已经看不清了。一句“哥X的不是X,是寂寞”就囊括了一切。是寂寞融入了生活,还是生活中融入了寂寞?

【速用片断2】

见解新颖

第7篇

关键词:网络话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87-03

基于对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科学设计“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表,然后结合当下网络话语机遇与挑战,得出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链接与融合的具体对策。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话语权的概念,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话语权的机会。网络的出现以及传播技术不断的创新使话语权的门槛不断降低。同时语言与网络组成一种新的事物――网络话语。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新媒介在网络上的不断出现,信息传播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使得原本在信息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普通民众也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并且“微博”的横空出世更是把信息传播带入到“碎片化”的时代。在这个网络话语流行的大背景下,网络话语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同时,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深远影响。网络语言的特点对传统语言和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网络话语和传统思政话语的区别以及联系,来推出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研究现状

其一,网络语言相关的理论研究。国外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广泛。由于技术性因素的制约,我国学者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1.研究内容:术语概念的转变(由“网络语言”到“网络流行语”)、研究内容的逐步多元化(内涵与性质、类型与特点、生成与引导、流变规律与发展趋势等)。

2.研究视角从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的视角展开。

3.研究方法多为理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4.研究态势多样化。肯定论主张加以推广和应用;否定论宣扬要加以限制和规范;合理论认为存在即合理;发展论则宣扬适者生存。

其二,网络流行语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该应用研究则刚刚起步。目前仅看到王海滨等作者的论文,他们认为,网络流行语有助于促进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

其三,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张瑜、李朗(2006)两位学者从话语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有效性面临危机。他们认为思政教育者掌握这一新的沟通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

综上分析可见,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好的研究成果,从而将国内现有粗放式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化。对于刚刚起步的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则应进行着重研究。

(三)研究方法

其一,文献分析法:了解和梳理研究现状。

其二,调查分析法:获取一手资料。

其三,比较分析法:究其两套话语的差异所在。

其四,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网络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冲击与挑战。

(四)研究意义

而从理论上讲,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两套话语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揭示差异生成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来解决网络话语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并抓住这次机遇推出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从实践上讲,该研究有助于缩小师生双方的话语差异;而将网络流行语适时、适度地引入思政课堂,一方面将理论实践化,另一方面提升思政课教育中学生的话语权;最后,新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有助于网络话语的健康发展,思政教育者也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促其健康成长。

二、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话语及其基本特征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它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

网络话语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网络话语的本身来说:词汇丰富且具拼贴、戏仿性,它超越常规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由主体的隐蔽性而带来的粗俗化的特点。第二,网络话语更替很快,它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但它胜在,网络话语的产生源源不断,它可以说是一种“快餐文化”,看到的多,实质内容却少。第三,网络话语的使用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他们更容易接受并适应网络话语快节奏的更替。网络话语的使用的年轻化也是其更替速度虽快但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基于网络话语的这些特点,下面来看看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它的。在湖北省抽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教育工作者)思想行为影响》的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该调查中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年龄层次主要覆盖于18―22岁。网络话语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影响。被调查大学生中一半以上认为网络话语是能有效与日常话语结合,并且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有25%左右的人认为网络话语只会风行一时;仅有2.08%的人认为网络话语会替代传统语言,可见这种言论在大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并不高;更有12.5%的人远离网络话语,对其一知半解,说明网络话语的推广力度也比较有限。

(二)思政话语及其基本特征 相对于网络话语的特征,思政话语的特征可概括如下。第一,就思政本身来说,思政话语叙事宏大,内容富含哲理,更具专业性风格――严谨但因此也更显呆板,有些观念甚至有些陈旧。第二,就话语更替上来说,思政话语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不容易出现更替,因为思政话语有些是客观真理,有的受价值观的影响,这也决定了改变也极其缓慢。第三,就话语使用者来说,一般都是施教者在使用思政话语。在话语权上,他们更显话语权的霸权,也就是说,话语权大部分掌握在思政教育者身上,而受教者很少能掌握话语权。

思政话语的这些特点对思政教育也有着影响:在对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内容鲜活度不够,非常容易“炒冷饭”,总是使用传统套路,同时表述较为陈旧。思政话语使学生感觉空泛、乏味,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话语权的不平等也会给同学带来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差异性分析

其一,在语言的严谨度上,思政话语是高于平时的生活而总结出大义和大理,因此传统的思政话语是要求具有严谨性的,而网络话语却截然相反,它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体现的就是随意性。

其二,话语权方面的差异,思政话语更显话语“霸权”这权力通常掌握在施教者的手中,而网络话语权却更为平等。

最后,从当代大学生接触到这两种话语的来源来看,大学接触到思政话语主要来源学校施教的传播,而网络话语,大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接触到,如生活、互联网等。

三、大学生青睐网络话语的主要成因

(一)网络话语的传播方式

网络话语更是语言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发展的新形态,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接触网络话语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以说大学生“暴露”在网络话语的环境下,更为习惯使用网络话语。

(二)网络话语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期待

1.满足大学生迎新猎奇的心理喜好。网络话语的各种组合形式颠覆了传统词汇,并在网上被赋予新含义,亦或赋予暗讽、自嘲等风味,这些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并具诙谐新颖之效。其别样“新”意散发独特吸引力。

2.满足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当代大学生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喜欢创新,追求特立独行,张扬个性,想要颠覆传统。使用网络用语或创造新的网络用语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的同时享受到一种创造的乐趣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

3.自身具有娱乐减压作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而网络话语的简约诙谐也提供了这一娱乐效果。大学生参与网络言语交际很多时候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心的放松,获得快乐。

4.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宣泄情绪。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拥有较在现实生活中相对自由的话语权,他们能更自由地用网络话语抒发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喜好,甚至不满。这种低门槛使网络给了每个人释放自我情绪的空间。大学生对由网络衍生而发展的网络话语更是爱屋及乌。

(三)网络话语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1.网络话语使人际交往变得更轻松、更愉快。网络话语的形式简约而不简单,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打破固定词义用法限制。使用者在交流时不需要在意词义用法对错,只需表达自己就行,这种相处方式简单轻松,令人愉快。

2.网上学习,提供更多接触网络的渠道。不仅仅是人际交往,学习娱乐和更多的教学内容都要借助网络来完成,这使当代大学热衷于“宅”在网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已经被网络话语包围。

四、网络话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

(一)机遇

网络话语渗透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用其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在思政教育话语中找到落脚点,将两者紧密结合,使网络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有利的影响。

调查显示网络话语的应用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能拉近师生距离,让师生更容易交流,同时网络话语能使老师授课内容贴近实际,将理论实践化,弥补了传统思政话语的空泛、叙事宏大的缺点从而利于理解,利于思政教育的进行和传播。因此将网络话语带进思政教育的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思政教育不应该是墨守成规,顺应时代潮流是语言或教育发展的必然。

思政教育工作者中64.58%的人在工作中偶尔使用网络话语,27.08%的人几乎不用,8.33%的人使用较多。这说明72.91%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了解并且愿意用网络话语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不过在使用频率上有差别。这反映了对于网络话语的引进还处于尝试的阶段和观望阶段。

许多教育工作者正在尝试,探讨如何做到在引起学生兴奋的同时,也让他们听进去,获得实质的知识。无论是网络话语在大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形成的桥梁作用,或是在课堂中引入网络话语所带来的趣味性与加强思政课程的易接受性等,其作用都是利大于弊的。这就是网络话语带给传统思政教育的大机遇。

(二)挑战

面对将网络话语引入思政教育中带来的各种优势的同时,少部分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表示对网络话语“侵袭”思政话语的担忧。思政话语是需要一定的严谨性的,若引入网络话语导致其过度随意化,从而逐步丧失严谨性,这无疑也是一场“灾难”。

再者,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身话语权的加强,也带来一些问题:第一,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大学生更看重自己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第二,网络使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形式,难免会弱化主流文化。这些都是网络带来的一些弊端。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对施教者亦是一种挑战。

最后,虽说网络话语能够起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语言的抽象性和枯燥性的作用,但是叙事方式的不同成为当前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融合困难的一大挑战。随意对正式、描述内容的点与面等,要在这些看似极端对立的两者中找到结合点并不易。

? ? ? ?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策(网络话语与思政话语的融合与对接)

网络话语的应用已经如同呼吸一样自然。较之于传统式一板一眼的思政教育,网络话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网络话语更新速度快。因为网络话语很多都是伴随着社会热点问题而出现,快速地更新不断注入新鲜的消息,让我们了解更多社会新闻,拓宽视野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第二,网络话语流行度大,传播速度快。调查中发现,网络话语在大学生当中使用率占到半数以上,而传统媒体报刊电视对于网络话语的使用率也是极高的,网络话语亲和力强。第三,网络话语趣味横生,根据调查,使用网络话语的思政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明显的好感,这无疑拉近了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者的距离。第四,网络话语形式多样,内容通俗易懂。网络话语的通俗简明对于大学生可算是黑夜中的一丝曙光。加上多样有趣的形式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鸿沟也随之产生,面对网络话语相对思想政治话语的优势我们提出它们有效融合的四个对策。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的人际会话和组织传播中的单向话语控制已趋式微,意识形态、等级结构、等级观念在青年学生心目中渐渐淡化,教育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和沟通。

二是加强理论研究,与大学生同行。主要是探寻网络话语的流变规律,善于捕捉网络话语的先进成分,透过网络话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实现网络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对接。

三是进入网络生活,与大学生“共境”。网络生活已是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话语已成为他们的一种日常语言,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学生“互粉”,成为“圈内好友”,为他们释疑解惑、定向导航。如现在微信微博的流行,教师同学在课余时间可以互相搜索与关注,及时了解现今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注重思考其网络话语使用情况。

四是掌握网络话语,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网络话语是网络文化的典型表现,成为大学生之间新的沟通媒介。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努力克服代际差异,主动接受、学习、运用网络语言,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如湖北一些高校的相关思政课教育工作者会创建交流群等,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群内发表对的认识,其中必定会有许多大学生较常使用网络话语,教师在接收同学们的语言特点时也会思考让思政话语与网络话语有效融合,同时会在恰当的时候给同学们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同学们加深对的理解,形成有效沟通交流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曹文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N].光明日报,2013-05-20.

[5]张瑜,李朗.消除话语差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

[6]王海滨.网络流行语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之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2(10).

[7]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4).

[8]陈宁、周翔,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J].思想政治教育,2012(2).

[9]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2(10).

[10]郭晓舟.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

[11]赵彬.网络流行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党史博采,2012(6).

[12]李宇杰,高雅.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J].社会科学家,2012(6).

[13]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2(2).

第8篇

关键词 冯小刚;贺岁片;流行语;原因;价值

“贺岁片”这一说法是由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传入内地的。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寻求欢乐和放松,是观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轻松、幽默,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多与百姓节日期间喜庆、祝福的生活与习俗相关,形式多是娱乐性、消遣性较强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提到中国内地的贺岁电影,就不能不提到冯小刚,他是贺岁片的创造者之一,也是贡献卓越的导演之一,1997年底1998年初,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亮相北京,这部讲述梦想与现实之间可怜又可笑的矛盾的贺岁片备受国人喜爱,当年即创下了良好的票房,给国产影片打了一剂强心针。1998年底1999年初,尝到“贺岁”甜头的冯小刚再度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1999年底2000年初,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投资冯小刚导演的第三部贺岁片《没完没了》出炉。2001年底2002初贺岁片《大腕》也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投资巨大、阵容强大、质量上佳、故事新颖让众多观众再次对电影充满了好奇,不仅可以大饱眼福,也可以在年底品尝一次盛大的精神大餐。“冯小刚的电影将当下中国普通人的梦想和尴尬都做了喜剧化改造。所采用的幽默、滑稽、嬉闹的传统喜剧形态,最终将中国百姓在现实境遇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都化作了相逢一笑。”

一、冯氏贺岁片成为流行语的摇篮

“冯式幽默”是冯小刚贺岁电影的语言艺术中的最大特色。我们总是对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久久不能忘怀。影片中的语言在给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在让观众得到娱乐的同时也使观众受到了一些启迪,甚至是教育。从1997年至今。冯小刚电影已经成为每年各领域流行语产生的摇篮。

流行语是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流行现象,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它与新的社会现象密不可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心态。人类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流行语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更新率越来越快。同时,对流行语的研究也出现细分趋势,不仅关注全社会综合流行语的测定,更扩展到了单个领域的流行语测定,譬如时尚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体育流行语等等。人们不再满足慢节奏、单一范围的流行语,快速前进的社会希望看到的是最新鲜的最细化的流行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冯式贺岁片永远是流行语的摇篮,每部贺岁片,必有一句流行语。

打死也不说――《甲方乙方》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大腕》

做人要厚道!――《手机》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

非诚勿扰――《非诚勿扰》

语言是社会的镜像。流行语,作为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词语,无非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最受人关注的事件、现象,在人们语言中的折射。语言又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流露。流行语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人们文化心态的变化。

二、冯氏贺岁片产生流行语的原因

冯小刚贺岁片之所以成为流行语的摇篮,有着非常复杂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语言因素:简洁的京味调侃与各地方言

京味幽默是冯小刚对中国贺岁电影的最大贡献之一。在冯小刚最卖座的几部影片中,他将市民气十足的北京方言的幽默特质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冯式贺岁电影最具特色的标志和百试不爽的促销手段。在其电影大段大段的对话场景中,人物操着满口的北京方言,谈论的内容丰富多彩,从流行文化到就业问题,什么时髦有什么,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尽在其中。

冯氏贺岁片中对台词的锤炼是非常用心的,层出不穷的经典台词很快成为时下的流行语。

《天下无贼》中黎叔对两个小强盗很不屑地说:“我最烦你们丫这帮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这是最为典型的京味调侃式幽默。《手机》中费墨先生用四川口音说:“20多年都睡在一张床上,的确有些审美疲劳。”这堪称描写中年男女婚姻感受的神来之笔,相信有无数个中国家庭在听过之后都会做一番深刻的思考。

冯小刚早期的贺岁电影把北京方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之后的《手机》《天下无贼》等影片中也引入了其他一些方言。如《手机》中的河南方言和四川方言,《天下无贼》中更有河南方言、陕西方言和东北方言等。方言的运用增添了生活的“毛边”,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扩大了欣赏范围,也直接参与到幽默情景中来,带有特殊的审美韵味。《手机》中费墨先生那句带有四川口音的“做人要厚道”,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冯小刚在运用方言制造幽默时“度”的把握是比较成功的。他注重方言的韵味与简洁,而不求逼真,让观众能接近听懂,不至于产生表意上的阻碍。

2、风格因素:喻庄于谐

贺岁片,顾名思义是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中国人对节日的热情是很浓烈的,贺岁片借助了节日效应,烘托了节日气氛,以喜剧的形式突出了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喜剧片,顾名思义。是那些能够制造快乐的影片。”“老百姓爱看喜剧片。喜剧情节喻庄于谐;喜剧表演给人快乐;戏剧造型创造视觉愉悦;喜剧语言在笑声中引人思考。”冯小刚影片当中具有喜剧效果的语言很容易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语。

贺岁片《命运呼叫转移》中,葛优扮演一个山区农民,片中,村里不育的丈夫怯生生地问“那我晚上再试试”时,葛优一本正经缓缓说出三个字――“我看行。”全场观众笑喷。葛优为中国移动神州行打的那句广告词“神州行,我看行”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这次这句台词再次让所有观众喷饭。此后这一台词进一步推开,比如“赶快抛,我看行”等等。

《天下无贼》中两个强盗在火车上打劫。范伟和冯远征两位演技派演员的精彩演义,将喜剧的搞笑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有一段时间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人们调侃范伟的那句经典台词:“集成电路,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

幽默的语言,调侃的风格,从每个人的口中不断涌出,诙谐自如,仿佛那绝妙的语言就塞在嘴边,一张口便喷出来,笑声也随之而来。“他们说别人,也说自己,让最实在的高尚与最猥琐的隐私一起经由语言表达出来。坦白,不装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编织了一个交流网,将观众网起来,不仅看他们演,更听他们‘说’,在随之引发的笑声中获得对现实生存状态,特别是某些困境、困惑、无奈、无助、忧虑、忧伤等的暂时摆脱和超越,在轻松心 境中还可以获得对智慧的品味和学习。”

3、文化因素:大众化、平民化

冯小刚刻画的人物形象大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他们身上有我们所常见的悲欢离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在一种悲喜剧的状态之中,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悲喜剧。选材上的特点使得冯小刚的贺岁片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大众化的韵味。

“‘平民化’意味着影视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选择上的贴近性,在创作视角、表现视角、叙述视角上的平民意识及在创作心态上的平民意识。”这种大众化、平民化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电影和观众的亲和关系是很多电影观众进入影院的动因。广大群众可以在他的影片中找到一种自我的投射。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认识这样的人,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就是我们自己,可以想象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句冯小刚贺岁片《大腕》中的经典台词,早已成为大众流行语,而影片本身通过一个在太庙举行虚拟的葬礼“秀”,透视当今各种政治“秀”、经济“秀”、文化“秀”的滑稽本质,那种猫咬自己尾巴一样的用广告解构广告的自我“秀”,都依然使它成为这一时期不可忽视的电影文本,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它,也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它,它都是重要而生动的。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因导演冯小刚“审美疲劳”是随着中国导演冯小刚2003年底在贺岁片《手机》中的点睛妙用,而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和流行语的,以致许多人动辄就说“审美疲劳”。

冯小刚讲:“我要一直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冯小刚的贺岁片体现了他一贯的亲民性,这也恰到好处地契合了他影片的本土化商业策略。他说自己这些年来孜孜不倦地做着一件事情,就是希望中国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的电影。他朝着这个信念在苦苦求索、拍摄作品,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冯氏贺岁片创造流行语的价值

电影是20世纪以来人类诉说自己的最重要的语言方式,进入新的世纪,这种诉说方式应该是既有传统精神的继承又有时代脉搏的律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电影首先应该是我们的电影,是应该贴着中国人精神标签的电影。记得辜鸿铭在他的那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是这样说起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的: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这种精神的传达在我们的电影里是曾经有的,而且我们也非常珍视,这才是我们电影里所应该传达的主流价值,它是和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契合的。

第9篇

课堂教学———经典的变体

文学经典要做到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注重侧重、流行和趣味三个因素,以额外的讲述对语文教材的现有不足进行适当地补充。首先,经典侧重性。文学经典要考虑职业院校偏重应用的特色。与职业学校契合较高的是表现主义。有精力的教师可以额外讲解《变形记》《地洞》和《毛猿》。以《变形记》为例,教师要揭示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工具的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联想自身,引发思考。

其次,经典流行性。教师要把流行因素融入经典,用网络语言、广告语言和流行语言替换日常语言。网络语言之中的“给力”“吐槽”以及膝盖中箭体、HOLD住体等相关的“XX体”在学生中间广为流传;广告语言言简意赅回味无穷,可以用做点评的妙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比“我们都从中受益”好得多;流行语言则是抓住流行因素,“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他不是一个人”要比“我相信”“他不孤单”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用网络语言、广告语言和流行语言代替日常语言,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经典趣味性。经典本身就是一个个趣味的小故事,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抓住这一点,摒弃高深枯燥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经典的讲述是有精力的教师额外进行的,但是语文讲究“功夫在其外”,正是这个“外”才能提高学生的底蕴和内涵,经典的设置也是对现有教材一定的改进和补充。

课后作业———经典的延续

很多学生对待课后作业的方法就是下载,这样既违背了作业的初衷,还浪费了师生的时间。课前赏析,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是一个整体,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底蕴和内涵。课后作业应该是赏析的深化或教学的延展。课后作业没有时间限制,更加灵活自由,以读后感的形式出现。比如学生的赏析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吟留别》,课后作业就可以是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尤其鼓励阅读《长恨歌》《琵琶行》这类艺术性强但是篇幅过长,不能用作赏析的作品。在课后作业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保证原创。赏析不仅仅是对内涵和底蕴的提升,同时也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职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专业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课后作业是学生练笔的一次宝贵机会,学生准备读后感,再一次接触经典的同时也锻炼了写作能力。

其次,不限字数。很多教师布置作业时严格限制字数。学生凑字甚至下载也是无奈之举。读后感强调感想,学生只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不必限制字数。

结语

“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职业技术学院之中,甚至有的院系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职业院校的语文除了日常教学任务以外,还担负着提升学生的内涵和底蕴的额外任务,语文教学必须依靠经典,通过课前的经典铺垫、课中的经典变体、课后的经典延续丰富学生的内涵和底蕴。“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就业、创业教育,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从学生就业来看,对技术和礼仪的需求已经趋近饱和,越是高端的企业,越看重学生的内涵和底蕴。未来职业院校的竞争必然是内涵和底蕴的竞争。

作者:马福顺单位:吉林省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快速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在此,我们就先来讨论讨论网络发展对语文教学起到的积极的教学影响。

1.网络的丰富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

网络知识和信息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网络信息中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大优点。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也就是计算机还未出现之前学生或是教师想要找寻一个汉字或是字词还需要查阅资料很长时间,而自从网络及互联网逐步普及以来,这样的事情便成为了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学生自己在查找一栏中输入电视机或是电冰箱就会出来十分全面的讲解,对于语文这门语言教育学科而言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2.网络的开放性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

汉语语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能够较好地学习汉语言并加以利用是一件很艰难也很枯燥的事情。当网络逐渐盛行之后,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就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重要的信息搜索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自由开放的信息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运用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并将其进行适当的应用。相对于从前的语文教育只能够局限于校园中、教材中的知识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上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和教学效果。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摆脱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使知识和教学都更加鲜明、活泼,促进教师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传统教学中语文写作的素材只能够局限于学生身边发生或是听到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写作内容缺少新鲜感。而现在网络逐渐盛行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一些比较有新意,大家又没有提及到的事件,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起来,这样就会在内容上丰富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运用最恰当最适宜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写作观点。同时在学生搜索和筛选的同时感受别人写作的特点和魅力,并且加以借鉴和利用,不断拓宽自己的语文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3.良好的网络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德育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思想观念。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要求趋势。网络信息对民主和人文关怀的不断关注和深化,确保了在网络信息库中存在着大量的包含爱意的信息资源,当学生去关注和搜索时能够在思想感情上打动和感染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信息和内容传播能提高审美能力的语文内容,这要比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中不断的讲解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教学效率方面的收效就会很乐观。

二、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网络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的便利和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语文知识教学进入了更加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但是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够太片面,一定要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在包罗万象的网络时代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新鲜的教学资源之外,也使得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网络制式的随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

1.过于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网络就像是一个很大的知识框架,里面包含着很多我们教学需要的或是不需要的知识和事物。在现代网络逐渐深入人心的网络时代中,人类出现了过于依赖网络的心里倾向,大多数人嘴里和心里都在喊着“不会、不懂就找百度”的思想。这样在很多学生看来,百度便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思考问题的“大脑”。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一些问题或是知识上的理解出现问题后,第一想到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分析来寻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百度一下”。但是对于网络中的知识来说,它的编写过程并没有我们的教材和一些参考书籍编写的严谨并遵守法律法规。在百度百科中只要编写者发出的信息词条没有明显的违法,我们的法律法规就会在网上呈现很长的时间,如果编写者不注意出现了语文表达上的失误,也会被学生和其他人士广泛流出。

2.语文语言的规范性也逐渐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威胁

第11篇

【关键词】被?菖?菖;语义结构;被时代;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28-3

2010年2月6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09”网络征集年度字出炉,“被”成为了“2009汉语第一字”。而在2011年3月7日中国语言文字网的新词语公示中,“被出国”、“被弟子”、“被署名”等14个“被”族词语进入流行语的行列,显示了“被”族词语强大的生命力。

“被”字以前很平凡,通常被认为是汉语被动句的标志,或是“被告”、“被害人”、“被迫”等固有词语中的一个构词语素。然而如今,它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国网民在“捐款”、“就业”、“署名”等不具有自足能力的词语后加上“被”字,以简约新颖的形式构成一系列社会流行语,例如:

被坚强: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吧。(2010年6月27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话里话外》)

被增长:这个数字一下火了,很多人都把这喊做“被增长”,也就是说感觉工资没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2009年7月3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读报》)

被坚强指在承受挫折与苦难的过程中被动地变得坚强起来,被增长指实际数据没有增长或增长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却被公布增长。这两个例子,初看新鲜,再看令人担忧,进而引人深思。这些超常规的组合常常带有[+被迫][+不情愿][+不真实]等语义特点。作为社会流行语,它的背后承载着当今社会文化的显著特点,它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了社会上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以黑色幽默的风格表现了民众的无可奈何。

一、“被?菖?菖”的语言学解读

(一)“被”的语义演变

“被”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用法是被动句的标志。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被”的解释为:①[介]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的施动者。②[助]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动作,但不点明施动者。“被”作为被动句的标志,有一个语法化的过程: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加——④遭受、蒙受——⑤虚化为被动句的标志。例句如下:

①《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从衣皮声。”

②《文选·张衡东京赋》:“芙蓉覆水,秋菊被涯。”(薛综注:“被,亦覆也。”)

③《诗·大稚·既醉》:“天被尔禄。”郑玄笺:“天覆被女以禄位。”

④《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⑤《水浒传》:“众军被冰雹打得,星落云散,抱头鼠窜。”

在成为被动句标志后的一段时期内,“被”的语义还是有严格限制的。吕叔湘、熙《语法修辞讲话》:“在一一方面,被动式所叙述的行为,对于主语(即被动者)大都是不愉快的:‘被他欺负、‘被他骗了’是常见的,‘被他写好’、‘被他送来’就不说了。这是因为‘被’字原来的意义是遭受,只有对于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才说是遭受。”

之后,随着与西方社会接触的增多,语言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受到西方被动句的影响,“被”也可以表达一些中性或者褒义的内涵。如:“He was elected the President of US”,被译成汉语即“他被选为美国总统。”

到如今,“被?菖?菖”又扩充了“被”的语义内涵。它一方面强调了“遭受”“不愉快”义,也增加了“[+嘲讽][+不自主][+不真实]”等意味,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助。如: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出现“被自愿”缴纳不合理教育收费,便是一例。(2009年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据2009年5月《新京报》报道,重庆市铜梁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铜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乱收费的最高境界是“被自愿”——我不仅收了你的钱,还要让你感恩戴德、亲口承认是“自愿”的。“被”给“自愿”染上了一种强制、不自主、不真实的色彩。

被就业、被捐款、被代表、被小康等词语由于施事的缺失,事实上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否定与讽刺,被就业的受事其实并没有真正上就业,而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的不真实的“就业”了。“被?菖?菖”不仅是对事实的否认,也是对能愿的否认。

(二)“被?菖?菖”的构成形式

常规“被VP”中,“VP”常常被强调是及物动词,并且是双音节的,动词后需要有别的词语,一般要求带“着、了、过”或表示结果,情态、趋向的补语。如:大坝被冲垮了。丨这支军队被称为“铁军”。(现代汉语八百词)

而流行语“被?菖?菖”由于语义上的新变化,结构上也吸收了更多的词语。被字后面直接连接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成分,这些成分在以往的“被”字句中几乎没有,或极少出现,因为它们往往表示主体自愿、主动的行为与感受,或者表现主体的性质、品德,跟“被”字句所要表达的强烈受事特点正好相反。

1.被+不及物动词

被复出:说到底,体育明星还是一名运动员,赛场才是他们希望被关注的地方。对体育明星,还是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身不由己的“被复出”、“被转会”、“被发言”之类的新闻吧。(2009年9月5日《新民晚报》)

被上楼:近日,关于农民“被上楼”的新闻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如何保护农民利益成为话题的中心。(2010年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

2.被+形容词

被幸福:很多老百姓认为,“幸福感”是一个相当虚幻的词。……所以有人提出这种幸福是“被幸福”。(2010年4月1日人民网)

被高速:然而一些百姓担心,武广之间原有的普速列车停掉,百姓会不会“被高速”——被迫承受高铁的高票价?(2009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

3.被+名词

被炮灰:太怕“被炮灰”而逃避职场纷争,结果要么广泛地“被炮灰”,要么连炮灰的资格都没有了。(2010年8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被小三:恋爱不慎 我就这样“被小三”(2010年3月31日腾讯网)

4.被+及物动词

被代表:倘如此,将不仅是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一种缺憾,也是“被代表”的普通民众的极大损失。(2009年3月4日《北京青年报》)

被录取:被时代已来临,当心被录取。(搜狐教育观察第5期)

5.被+其他

除了比较正规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以外,更有一些诸如百分比、数字的数次或词组等进入到被?菖?菖之中。如:

被G2:中国被G2,不可轻信美国花言巧语。(搜狐新闻,2010年12月23日)

(三)“被?菖?菖”的语言特色

“被?菖?菖”以其结构的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正在经历一个词化过程,从句法结构逐渐向词语过渡。这个整体的表义结构具有简明性、新颖性、大众性的特点。

言语交际必须力求简明。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提到:“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尽可能减少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被?菖?菖”以最简明的形式浓缩了近期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每一个“被?菖?菖”的背后反映着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如“被自杀”:2008年3月,曾多次进京举报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死亡。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自杀的结论。“被?菖?菖”以简明的形式表现了对事实的否定、讽刺和无奈。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流行语普遍反映了人们追新趋奇的心理。“被?菖?菖”突破了传统“被”的语义组合,以新的形式、新的意义、新的用法给人带来特别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新奇。这些词语不但反映了某些深层的社会问题,同时以其结构新颖、表达独特等特点赢得人们的欢迎,人们纷纷模仿,使这一结构呈现出鲜活生动的生命力和高度发达的能产性。

“被?菖?菖”作为流行语,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快速走红,很快出现在纸质媒体上,进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今天你被了么”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问候语,由于“被”的对象贴近大众生活,“被?菖?菖”也反映了被时代背景下大众的普遍心理,它的广泛运用显示了其极大的生命力和大众化的特点。

二、“被?菖?菖”的文化意义解读

萨皮尔在《语言论》中提到:“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大众心理的一面镜子,流行语则是镜面中折射率最强的一个点。流行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时尚语言,承载着一段时期最普遍的文化现象。“被?菖?菖”的风行和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是近三年社会现实的晴雨表,是生活表象与现实况味的真实体现,反映了近三年人们对生活中不良现象的一种宣泄和抒发,和一种主人翁意识下的深刻思考。

(一)“被?菖?菖”的盛行标志着我们进入了“被时代”

从被自杀、被自愿、被就业……到“被通过”、“被订婚”,但凡一直遭遇强迫时,均可套上“被?菖?菖”的帽子,“被?菖?菖”在表现其强大的能产性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极大的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公众与媒体正以巨大的热情表述着“被时代”,如《中国进人了“被时代”》(东南快报,2009年8月14日)、《中国已经跑步进人“被时代”》(南方都市报,2009年8月4日);评论着“被时代”,如《“被时代”折射的弱势诉求》(财讯网,2009年8月4日)、《“被时代”的根源在于公民权利的缺失》(广州日报,2009年8月19日);并希望尽早终结“被时代”,如《公权应该主动结束“被时代”》(燕赵都市报,2009年7月27日)、《应尽早终结“被时代”》(广州日报,2009年7月27日)。

由此可见,我们毫无疑问地走进了“被时代”。这个时代是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是民众对公民权利得不到伸张、无奈诉求的时代,同时也是大众公民权利觉醒的时代。

(二)“被?菖?菖”反映了“被时代”社会的弄虚作假

“被?菖?菖”的一个重要的语义单位就是[+不真实]。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我们开始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或看到诸如GDP、物价指数。经济增长率等统计数字,然而这些数字的统计真实性有多少,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被统计和搜集的,我们并不清楚,人们普遍陷入一个统计数字的信任危机之中。因此,被就业、被增长、被第一、被医保、被小康等一系列词语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以“被就业”为例:西北政法大学2009年毕业生赵冬冬以“酱里合酱”的网名在国内某知名论坛上发帖,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就与西安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而他对这家公司听都没听说过。如今高校靠扣毕业证的办法逼学生找关系签订就业协议的手法已经过时,眼下最新鲜的手法是:大学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已经被签订了就业协议。统计高校就业率本来是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参照,数据统计最应遵循的原则便是“实事求是”。这些“被就业”的毕业生其实上仍未就业,按照相关规定,他们本应可以获得一些就业帮扶、援助,然而,高校和教育部门为了体面的就业率,不惜牺牲学生应有的权利,运用通过欺诈而得出的虚假数字自豪地宣示政绩,在就业难的社会,面对着高校统计的高就业率,我们不得不发出质疑。

除了数据造假,还存在着学术造假,如“被署名”、民意造假,如“被民意”,“被满意”,“被?菖?菖”以其简约的形式表现着各式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我们只能是“被幸福”、“被开心”。

(三)“被?菖?菖”反映了“被时代”民众的无可奈何

“被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广泛使用“被”字来表达民众对公民权利得不到伸张的无奈诉求。在“被?菖?菖”所代表的社会事件中,受动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作为强势一方的施事者对自身权利的压制。施动者凭借着自身掌握的权利逼迫处于弱势的受动者接受动作行为,受动者虽然对此强烈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用“被?菖?菖”这种黑色幽默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无奈。

以“被捐款”为例:汶川地震后,一些单位或组织强迫个人捐款,以至出现个人重复“捐款”。在大家自发自愿捐款赈灾的同时,有些人甚至是知名人士却遭到了难题,量力而为的行为被大众误解,于是只有跟风,甚至出现不断攀比的现象。“被捐款”继续发展,只要国际国内有事情发生,行政部门总会让权利“经济”起来,捐献爱心,名义上说是捐,其实就是从该得的工资中强行扣除。我们的社会似乎找不到私权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公权说“不”的文化氛围与社会机制。

捐款不是收税,没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公民也没有法定的义务,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是公民的自由。“被捐款”的背后体现出依法行政的不足,更是对私有财产的变相侵犯。

“被?菖?菖”的主语都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行为的人类或组织,却被强大的外力掠夺了自利。“被自杀”事件中,显然“自杀”是施动者强加给受动者,要求受动者承受的。可以说“被?菖?菖”就是施动者把受动者变为伪施动者的一个过程。“被自愿”事件中,原本学生家长对缴纳慰问金是具有自主性的,与学校是无直接关联的,但是在学校的压制下学生和家长被迫缴纳慰问金,而学校竟称此行为是学生家长“自愿”的。“被自愿”形象贴合地表达出受动者对于捐款的无自主性的自嘲与无奈,以及对施事者的不满。

(四)“被?菖?菖”标志着“被时代”主体权利的觉醒

“被?菖?菖”的出现绝不仅是为了表达民众的失望,它的广泛传播与流行说明作为权利主体要求被关注、被尊重的强烈心声,是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标志之一。“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自身权利意识如果没有觉醒,个体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与公权力异己的感觉的。

权利主体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实现了自己作为主体的话语权利,自觉地加入到对社会现象的评析。普通大众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到对问题的定义,体现了民众“主人翁”意识的提升,也表现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和对舆论的关心。在“被增长”、“被小康”、“被就业”这些新词语中,语言使用者意识到这些“被?菖?菖”所代表的事件本来都应该是自主的动作行为,现在却在施动者的强制压制下,变成了非自主、不可控的动作行为。正是这种变异的社会现实,才促使语言使用者变异的以“被?菖?菖”形式对其予以概括,而这种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的本身折射出的恰恰是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斐,赵国军.“被时代”的“被组合”[J].修辞学习,2009(5).

[3]王振来.“被?菖?菖”的结构特点及语义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1).

第12篇

关键词:2016年 汉语新词 时代特征

新词新语是指新出现的词语和流行语,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使用却没有被过去的词典收录的词语。这些新词多用于网络用语和日常口语中,生命力一般都比较短暂,随着更新的词语的产生,这些新词就会成榫纱剩消失在时代大潮中。

一、2016年新词

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英国脱欧,宝强离婚、林丹出轨,苹果7,女排里约夺冠,朴槿惠陷闺蜜门,特朗普成美国总统,一群默默无闻的吃瓜群众,跟着时代的大船摇摇晃晃又一年。而陪我们一起见证着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和国家大事的还有大量的新词。

蓝瘦、香菇,小目标,洪荒之力,老司机,妈的智障,厉害了我的哥,一颗赛艇,除了这些,还有“撩妹”、“套路”、“吃土”、“比心”、“方了”、“懵逼”、“因吹斯汀”等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一条狗”等语句,都成为2016年的网络热词热语。

二、新词的特点及流行原因

(一)结构特点

1.合成词为主

热词多是合成词,而且以偏正和动宾形式为主。这两种形式的词和短语在汉语使用中频率最高,因为它更符合语言交流中所需的简短易懂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变化进步,人们追求交流的简洁,喜欢在口语中使用更简略的词汇,如表示答应我们常会使用“嗯”“好”“中”甚至直接点头示意,而很少说“好的”“我知道了”等词汇。而网络新词,如“撩妹”可以取代“勾搭女生”,“方了”取代“我太惊讶了!”,“吃土”取代“钱都花没了,吃不起饭了”。

偏正和动宾的词语,都偏向于动词形式,动词是汉语词汇中最重要的词语。在语法上它可与多种词语搭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与“不”搭配表否定,和“很”搭配表程度。所以,偏正和动宾的新词更容易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也就更容易流行。

2.打破结构限制

新词中有一些词是对外来词的搞怪式的翻译,如“狗带”、“一颗赛艇”和“因吹斯汀”,这类词完全不顾翻译用词规则,反而故意设计词语用字,制造反传统效应。“厉害了,我的哥”采用倒装形式,“懵逼”、“蓝瘦”属于不符合语法的“随意”搭配,“吃土”“撩妹”属于不符合社会常理的搭配。

(二)词义特点

大量的新词其实就是打了词义模糊性和概括性的球,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几乎用在哪儿都可以。如:看见路上一人穿着奇葩、一个人言语和动作夸张,甚至调侃自己做错了事等,只要有悖常理,当你不知说啥好的时候,一句“妈的,智障!”通俗易懂,表情达意还相当贴切。

产自中国广阔大地的新词,代表着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文化水平的特色。如“蓝瘦香菇”产自南方地区,具有南方方言的绵软和喜剧特色。

另外,词义又有概念义和色彩义。色彩是这些新词最鲜明的特点,口语化、自我调侃、讽刺是它们的主色调,且多用贬义性质的字词来表达中性甚至是褒义的情感,所以这类词语多被用在玩笑式的话语中。再者,这类词多是配合着相应的图片被广泛地用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中,所以这些词语被设计成具体的形象,如“蓝瘦香菇”的配图是一棵蓝色消瘦的香菇,“方了”则是把人脸PS成方形。

(三)新词的隐喻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隐喻,是指以他物之名名此物。隐喻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能使人们将抽象的观念具体化和人格化。”新词和流行语是隐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所有文化其实都离不开隐喻式的思考和想象,只要有语言,隐喻便无处不在。” 现代生活的特征带给隐喻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传播学角度,媒介的传播使命要求对知识和信息的传达,动词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传达过程中,媒介传播塑造了人们周围的舆论环境,生产了一个个动词。

语言表达和思维都是在一个隐喻的系统中维系。从新词中可以略知端倪,像“蓝瘦香菇”为人熟知,但它并不是指的某种特殊菌种,它本身已经抽离了原物,通过类比或者隐喻,它有了一个广为接受的新内涵,表达着人们悲伤忧郁的情绪。思维跟随语言进化,人们普遍接受隐喻的思维,它在不经意中融入日常。这些新词,每一个都不是单纯的词的本意,都具有一定的社会隐喻性。所以,“香菇”不是香菇,“小船”不是船,“智障”不是傻,“套路”不是路。

三、新词反映的时代心理特征

语言是反映社会和人类心理的一面镜子,每个时期出现的新词都能反映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

2016年的中国是急速发展的,尤其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活压力,房奴、车奴、孩奴,甚至工作奴大量的出现,人们的情绪急需排解。如何排解?打破压在自身的枷锁和规则。所以人们开始自我解构,自我调侃,自我嘲讽,随之新词和热词大量产生,有共同感受的人开始在自媒体中传播,使之广泛流传。

研究表明,使用新词的人多为年轻一代的人。他们生活在新时代下,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新的文化讯息,猎奇,跟风,张扬个性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和传播这种新的文化形式,甚至,网络会故意寻找并制造这类新词语。

在反叛中寻找自我价值。社会是个大浪潮,无形中湮没了太多太多的小人物,他们没有地位,没有成就感,孤独寂寞中又渴望得到认可。大量的新媒体似乎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实则让人们越走越远,孤立的个体希望得到更多关注。于是很多人是跟风传播好玩的新词语,也有些人在传播后得到了其他人的回应,开始有了一丝成就感。

网络新词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乐趣,看似玩世不恭的背后,往往是一颗寂寞无奈的心。生活的压力是这类词语的催化剂,同时又消解着我们的生活,反映着茫茫人海中每个悸动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雨桐.汉语流行语的多视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3]杨续明,杨文全.当代汉语新词新语探析[D].四川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