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2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就业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凯恩斯革命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 有效需求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凯恩斯任职于英国财政部,并担任英格兰银行的董事,是英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制订者。1944年,他率领英国代表团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接着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对战后经济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凯恩斯的著作较多,较重要的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年)、《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货币改革论》(1923年)、《货币论》(1930年)和《劝说集》(1932年)等,但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则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
上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以马歇尔等为代表的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凯恩斯早年曾受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的熏陶,赞同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并一直致力于货币理论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遭遇了长期的经济失调和严重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是经济紧缩导致的。因而他极力攻击恢复俄前的金本位制,认为此举会导致通货紧缩及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失衡,从而使英国的出口品价格太高,不利于竞争,而这正是英国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因此,他主张政府采取通货管理政策,通过价格控制(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来调整经济,这时,凯恩斯已开始有点脱离传统经济学的路线。20年代的失业使他觉得自由经济并非完全能够自我调节,自由放任也不足以带来经济的复兴,面对长期的失业现象,他主张增加公共工程开支,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对策。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为了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于1936年发表了《通论》,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引起了经济理论上的一场革命。《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
凯恩斯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国的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而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或有效需求。
凯恩斯还认为,之所以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他指出,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总和,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偏低的趋势,从而与利息率不相适应,这就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凯恩斯还认为,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中尤为重要,危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的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他指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此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将凯恩斯的理论及建议作为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60年代末以前,通过其追随着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经济理论已基本上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同义词。所以,某些经济学家将从《通论》出版开始直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称作“凯恩斯时代”。
然而,自《通论》出版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通论》一书的基本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方面,在凯恩斯学派内部,以英国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派和以美国萨缪尔森为首的凯恩斯派一直在进行论战;另一方面,新奥地利学派、货币学派等不停地从外部抨击凯恩斯主义,特别是,包括货币经济周期学派(曾被称为理往预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在内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了全面的攻击,严重地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缺乏微观基础,不能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保持一致;在实践上无法解释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发的现象,在滞胀面前束手无策,因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挽救凯恩斯主义,80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凯恩斯主义提供微观基础,并重新表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由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峙的格局。
《通论》是一部把货币理论过渡到“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性著作。它了传统的自由市场理念,提出健康的经济与充分就业取决于消费者、投资家和政府的总支出。对于《通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意义的评价,再也没有比帕廷金的下面这段话更合适的了。
“在《通论》中,我们又重新找到了真正的凯恩斯。这里正如凯恩斯许多的著作和文章一样是这样一个先知的鼓舞人心的声音,他发现了一个新的真理,并且确信只有这个真理能挽救一个深深陷入各种危机与痛苦之中的世界。这是直接为了劝说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依旧的教规和向错误的先知们作斗争而发出的一种清晰而又雄辩的声音,因为后者们刚愎自用地坚持早已被凯恩斯否定了的古典神话中的种种错误的教诲。这就是凯恩斯的著作和文章不但因其重大的科学成就,而且也因为其成为每个经济学家所继承的一部分文献遗产而闻名于世的情况。还有谁不知道‘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货币改革论》第56页)这句话?”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创立,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凯恩斯革命”。既然称之为“革命”,就意味着对传统的变革否定,这些变革和否定就构成了“革命”的基本内容。从这一点上讲,“凯恩斯革命”是对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教义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搜寻和匹配;劳动力市场;世代交叠模型;诺贝尔经济学奖;失业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49-05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美国西北大学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以表彰他们在法规、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等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彼得•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故萨缪尔森对戴蒙德有经济学界的“神童”之称;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是经济学家,也是社会保障、养老金和税收方面的权威。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2010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提名他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然而,美国众议院没有批准对他的提名。戴尔•莫滕森生于1939年,1961年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71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他的学术思想深受比他年轻9岁的皮萨里季斯的影响,与其“跨国合作”良久,而后者也与他一起分享了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他成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2000年当上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IZA(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劳动经济学奖并成为美国劳动经济学会会员。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1948年出生于塞浦路斯,26岁时移居并定居英国,1970年在埃塞克斯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71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73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年后到伦敦经济学院任讲师,1986年至今任该校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工、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2005年与莫滕森共同获得了IZA劳动经济学奖。他还是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2010年当选为欧洲经济学会候任主席。
一、搜寻和匹配理论与市场交易摩擦
在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经济学家将自己所研究的市场称为“瓦尔拉斯”市场,即信息完备的完全竞争市场。在一个完备的瓦尔拉斯市场中,市场所有的供需信息都将反映在价格上,价格机制会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劳动力市场应该自行通过调整价格来改变供求关系,使找工作的人能找到空缺职位,从而达到均衡。在以阿罗-德布鲁模型为集大成者的传统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是理想的、无摩擦的。厂商给什么价就会要到什么样的工人,工人愿意出多少力就会得到多少工资。或者说,只要失业的工作者将自己的标准降到足够低,就应该总能找到工作;同样,雇主如果能降低标准,也总能找到工作者。在这种理论看来,工人失业是因为他们懒得工作,因此所有失业都是自愿性失业,失业根本就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然而,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都驳斥了这一理论。他们发现,劳动力市场从来就不是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现实情况是,在多数情况下的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一个提供均衡价格信息的瓦尔拉斯拍卖者,市场交易总是存在着摩擦,卖方的报价与买方的保留价格很可能由于不匹配而不能成交。从劳动力市场上看,经常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同时存在工厂找不到工人和工人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为此,为加深对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理解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自20世纪60、70年代搜寻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理论中,戴蒙德认为,工作者想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雇佣者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意味着雇佣者与工作者之间都面临着一定的“搜寻成本”。而所谓合适的工作岗位是指与你的技术和能力相吻合且按照你的价值支付合理薪酬的岗位。他们还指出,搜寻的过程,会产生成本,很小的成本也许就会造成劳动力市场巨大的“失业反应”。例如,雇主在寻找劳动力时可能因面临的小额成本而决定不招人,即便他们需要。搜寻的结果,与市场结构有非常大的关系。搜寻出来的价格(例如工资水平)可能是非常离散的,没有统一的工资水平。即使是很小的搜寻成本,也会产生完全不同于古典竞争均衡的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很大关注,并在劳动力市场研究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与传统理论相比,这一分析把劳动力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更为现实有效地联系到一起,从而为劳动力市场和公司行为提供了洞见,因为它建立在更为深刻的微观分析基础之上。
“搜寻均衡的核心是把交易过程看成是一个匹配(matching)的过程,搜索的目的就是匹配,是交易者和交易机会之间的匹配,是交易者互相之间的匹配,而匹配概率大小依赖于潜在的交易者的数量。不仅交易需要搜索交易的机会,生产也需要搜索生产的机会,就业也需要寻找就业机会。”[1]搜寻理论的分析工具则是匹配函数,可用它来分析各类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摩擦问题,讨论市场摩擦对市场均衡结果的影响。三位学者分别研究了不同市场的属性,并认为一个不受管制的搜寻市场可能并不会带来有效的结果,其资源利用率不是太低就是太高,因为其中的搜寻和匹配过程都与实际成本有关。为此,他们建立了DMP模型,试图提高搜寻效率,解决空岗与失业并存的问题,从而促进就业率明显上升。戴蒙德等人还认为,“匹配函数的本质是反映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技术,认为函数的形式是线性函数或二次型函数”[2]。对匹配函数微观基础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协调失灵、求职者的异质性、不同市场的加总以及流量――存量匹配等四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技术变化、社会文化、在职人员的求职行为以及政府的失业福利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结果的影响。2000年戴尔•莫滕森在匹配模型的框架下融入了工资公告的工资决定机制,“他的一个深刻的洞见是工资分散可以使劳动者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化,这使提供高工资的企业有积极性为特定的匹配提供更多的投资,以换取劳动者未来的低流失风险的收益”[3]。
三位学者的理论和模型,搭建了从微观经济基础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桥梁,把劳动力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更为现实有效地联系到一起,有助于我们了解失业、职位空缺和工资以何种方式受到监管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社会福利、工资待遇、成本效率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并不总是有效的,因此政府就有责任采取相应措施为人们找到就业机会提供帮助。但三位学者指出,有时候政府政策可以降低无效率的程度,而有时候政府的政策会适得其反。例如,发放失业救济金可以避免劳动者绝望之余接受一份不当的工作,但给予太多救济反而会使失业者不重新上岗,耐心寻找合适工作,拖长市场搜寻时间,从而拉升失业率。
二、世代交叠模型与养老保险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戴蒙德等三位经济学家在搜寻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运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许多领域,如住房市场和公共经济学等。其实,这三位经济学家的基本理论贡献不限于劳动经济学,特别是戴蒙德对养老保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经济学界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他建立的世代交叠(overlapping generations)模型。这个模型主要讨论了公共债务问题,是他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个成功的尝试,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模型。“该模型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核心区别是,此处假定人口是不断新老交替的:它不是假定有数量不变的长生不老家庭,而是假定新人不断出生,老人不断死亡。”[4]96在拉姆齐模型中,经济活动中的个体都是没有差别的标准个体,具有无限的寿命和相同的理,因此经济决策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戴蒙德则认为,“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有不同代的人活着,并可以互相交易,每一代人在其生命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代的人做买卖,有些代还未出生,他们的偏好不可能记录在当前市场的交易中。”[5]大家知道,在现实世界中,往往同时允许不同代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性。人们在年轻时主要与老年人打交道,以后则主要与年轻人打交道。一般来说,老年人拥有资本而年轻人拥有劳动,二者结合带来社会产出,资本和劳动得到各自的报酬。老年人消费其资本收益和所得的资产,直到其死亡和退出经济体系。年轻人把劳动报酬分为消费和储蓄,并把储蓄留到下个时期。由于这种模型分析考虑了不同代际间经济个体在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群体,改变了以往研究中让经济个体遵循相同经济决策方式的一些弊端,因而较好地分析和解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经济行为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戴维•罗默指出,戴蒙德模型的均衡可以是帕累托无效率的。因为,“世代的无限性使计划者拥有一条满足老年人消费的途径,而这条途径通过市场是得不到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如果想在年老时消费,其唯一选择是持有资本,即使资本报酬率较低。然而,计划者无需使老年人的消费取决于其资本存量及资本报酬率。相反,该计划者可以任何方式将用来消费的资源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进行分配”。[4]110
目前,这一模型已成为分析养老保险的主要工具,当然它也可扩展应用于通货膨胀、公共财政、消费决策、收入分配等领域。在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养老金收支平衡一直是首要问题,有人认为,现收现付制无法应对中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完全积累制可以大幅度降低养老金支付危机,中国必须实行养老保险体制转轨。也有人利用世代交迭模型比较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在中国的可适用性,认为短期内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现收现付制在我国仍具有可行性。还有人认为,现收现付制比基金制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并能够在代际实现帕累托有效配置。在我国要建立新的养老保险体制,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处理养老金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养老金支付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学界提出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呼声日渐升高。然而,退休年龄的延长意味着年轻人就业机会减少,从而使年轻人失业问题更趋严重。因此,在城镇地区就业形势的强大压力下,是否要通过延长退休年限来缓解养老金支付的财政危机也成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两难选择。因此,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理论和实践,根据我国国情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失业问题
每年诺奖颁发前都有人会预测获奖人选,然而大家期盼的那几位都没有得到,却将这一殊荣授给了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三位经济学家。这多少有点出人意外,因为此前这三位经济学家基本无一人被列入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中。但我认为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跟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率较高可能有关,也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开始偏重实践有关。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在发表获诺奖感言时就指出,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欧洲的失业率已经开始上升,所以我知道这一问题将会影响政府的政绩,将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如果社会不采取措施,失业率将可能进一步提高。当时经济学家对此却难以提出有效的理论来应对,试图用新的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新的模型确实收到了效果。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虽然理论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全球劳动力市场、失业和就业等问题,联系当前全球经济所处的背景来看,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更大。大家知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创下的高失业率并未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而好转,它表现为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例如,美国和欧盟已连续20个月左右失业率在9%以上,欧洲更是多国远超10%,新兴经济体的巴西当前失业率也达8%,南非更是高达23%,可见,全球正面临着新的就业危机。而且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无就业复苏,表明当前的失业不仅仅是一种周期性失业,更是一种结构性失业,无就业的经济复苏显然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就业复苏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复苏。美国的失业率要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估计要三年左右的时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少企业在经济复苏势头完全确认前,通常会持观望的态度而不会马上增加雇员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美国当前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可能被迫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这会使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失业情况改善比较缓慢,使美国经济受到增加就业的巨大压力;再方面就是当前美国政府延长了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期限,有的州失业者每月可领到1000美元的救济金,半年后如果还找不到工作,还会有低收入补助等其他保障措施,这将助长搜寻行为并延长搜寻时间。目前,奥巴马政府在“一揽子”刺激计划难以奏效之际,开始通过外交渠道,指责人民币低估导致其国内经济矛盾,并企图重启贸易保护手段来解决其高失业率等问题。最近,美国又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创造“有效需求”,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埋下了“流动性过剩”带来资产泡沫崩溃和通胀高企的隐患。欧盟国家则企图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缓解其债务危机和高失业率问题,但近期遭到了各种规模空前的罢工浪潮。在各国宏观政策缺乏明显效果之时,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位学者,无疑会引起全球对失业理论的关注和重视,其理论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
运用搜寻和匹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常常出现双边失衡的现象,一方面,沿海许多工厂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出现所谓的“民工荒”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偏远和内陆地区工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从搜寻理论来看,是因为没有建立空岗和剩余劳动力之间有效的匹配机制,匹配缺乏效率。麦肯纳指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寻找工作时面临着很多可供选择的方法。他们可能寻访几个求职中心,或根据报纸的信息大致地捉摸一下,进行个人咨询或人际接触等。[6]而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有关部门对农民工缺乏职业培训,只能依靠原始的血缘关系、人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来获取就业信息,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工作搜寻渠道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被限制在一种相对狭隘的群体纽带之中,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还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摩擦较大,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部门和市场区域分割较明显,就业服务体系十分落后,使得农民工难以对商品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匹配格局,从而延长了搜寻时间和搜寻成本(包括进城就业的交通成本、寻找工作的各项支出等),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闭塞的工作搜寻渠道和较长的搜寻时间与较高的搜寻成本,既降低了均衡情况下的就业率,并使劳动者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下降,又提高了企业的空岗率,导致企业的产出率降低。与此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取消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东部地区一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部分农民工会选择转向农业或在本地打工。这些都是导致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以为运用搜寻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似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大,就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知识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4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大学生知识失业必然会对青年自身和教育、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从搜寻和匹配理论的角度看,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搜寻有关。搜寻是延长失业时间的重要因素。信息搜寻和传递是需要较高成本的,供求双方只能在有限的成本和有限的知识条件下进行搜寻。然而,在搜寻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搜寻雇主的需求信息,也要将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雇主。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都有自己的期望,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越高,就业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家庭期望也越高,父母都将稳定的且工资待遇较理想的岗位作为搜寻和就业的第一选择。这一切会延长搜寻时间和加大搜寻成本,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愿意提供搜寻成本,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这一行为本身又会造成就业率的下降。其实,在搜寻期间,有的大学毕业生并非没有工作机会,甚至手头拽着几个用人单位进行比较选择,因害怕今后找到的工作比手头上的差,为了保底,又不愿退出来,白白多占了本来就有限的就业信息,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从用人单位来看,他们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目前我国不少公共机构服务水平和效率较低以及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双方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了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导致出现有些大学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而有些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应打破就业市场的分割,尤其是由于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市场分割,改革户籍制度,消除用人壁垒,以降低大学毕业生搜寻工作岗位的时间。其次,加快建设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络。公共机构应做好就业信息调查、收集整理和归类的工作,收集不同时期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真实介绍用人单位情况、需求信息,并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加快就业信息的传递,改善就业信息的对称性,不断拓宽和完善市场匹配渠道,提高公共机构服务水平和效率,使得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市场的各种需求信息,更加客观地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更为准确客观的就业期望,从而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时间,降低他们的搜寻成本,提高市场的匹配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搞清楚劳动者和企业主这些微观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和匹配的行为,对于了解失业率的决定因素,解释工资的形成机制,制定降低失业率的政策都非常重要。运用搜寻和匹配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以及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这个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也使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与中国广大的农民工和大学生有了切身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邹薇,代谦.戴蒙德经济思想评介[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1(9):84.
[2]张运峰.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函数研究动态[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3(1):62.
[3]黄亮,彭壁玉.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5(9):94.
[4]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摘要:英国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经济学的创立开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分析。在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西方国家奉为圣经,一直是西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候的依据,但是随着“滞胀危机”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很大的不适应性,但凯恩斯经济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挑战;理论发展;新凯恩斯学派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突破以及核心理论
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瞩目的经济危机,在这一经济危机下,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显的无能为力。其中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自由市场可以调节经济危机的论调更是得到了彻底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问世。在这本书中,他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自动调节理论,采用了全新的总量分析法。他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分析,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凯恩斯对于传统经济做出了突破性的观点,这一突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经济学尤其是以萨伊为代表的学派奉先“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他们认为经济危机并不真实存在,只会出现局部的经济失衡。而凯恩斯明确否认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因为生产过剩而造成的经济危机。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是万能的,任何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凯恩斯在其经济理论中明确否认了这种看法。他反对自由放任,主张进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在具体的政策主张上,凯恩斯提出扩大政策的财政支出,通过提高预算、发行公债、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对货币数量理论进行了革新,提出了全新的货币理论第三,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来源于有效需求不足。他从就业、生产的根本性因素进行考察,创立了被称为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有效需求原理、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试图从外部寻找经济危机的方法。
二、凯恩斯理论的核心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首先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基础或者核心则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一般理解为均衡状态时的需求。这里的均衡状态指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相同或者在需求―供给图中表现为两条曲线相交叉之值。需要提醒的是,有效需求的对象并非指单个行业甚至企业,而是整个社会。一般来说,需求决定了就业量;需求不足由就业所造成。另外,从就业、收入、消费这三者的关系来看,存在着这样的规律。消费和就业的增加会带动收入的增加;反过来,收入增加也会引致消费的增加。进一步的分析,凯恩斯提出了针对有效需求的三个心理定律。这三个定律无疑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的关键。它们从资本效率、消费倾向、流动性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影响有效需求的因素。这对于传统经济学无疑是很大的发展。这三个心理定律的解释了无疑是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流动性偏好定律来说,它引出了货币量和利息,并解释清楚了它们和消费的关系。因而它也成为了凯恩斯有关有效需求的三个定律中的核心。凯恩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的理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中的就业量不需要人为干预,会自动达到平衡。这一看法的基础是就业量会随着工资率的变动而变动。但是凯恩斯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工资的变动会影响总需求,减薪虽然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但货币工资率整体降低会影响总需求,从而使按比例减少。因此,从长远来看,更大的生产和就业能保持只有当增加总需求,因此,与减薪换取利益的做法是不好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价格在分析需求和变化,增加货币数量之间的价格水平的总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首先降低利率。由于利率降低,利润率将提高,因此企业投资扩大和增加投资物业及在国民收入随之增加的需求,同时也由于增加国民收入,通过乘数效应,对消费品的需求将增加。需求增加,刺激生产,供应也将增加。虽然增加的需求使价格上涨,但供应量将降低价格扩大。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价格,而不增加货币相同的比例。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还包括:缺乏时,当劳动力供给,不应该增加货币量,否则会导致真正的通胀。当非自愿失业普遍存在,如果不增加货币量,降低利率,刺激有效需求,将形成失业的压力,阻碍产量增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里往往是失业,因此,增加的货币量来刺激有效需求,从而提高价格,这成为凯恩斯达到“充分就业”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
(一)理论假设遭到了挑战
凯恩斯理论首先遭到的挑战是其理论的假设前提。众所周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模型的重要假设前提是工资和价格表现为刚性。新古典学派认为凯恩斯并没有对这一假设前提进行很好的解释。即凯恩斯所认为的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导致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实业的原因。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中经济社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一现象。同时新古典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的前提假设忽略了两大假设。首先是经济人在市场活动中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就是理性预期。它是有效利用在长期平均经济变量的前提下,所有的信息说最准确的,但符合利用经济理论,模型的预期。而凯恩斯理论中理性预期的缺失造成了其模型中个人行为的不一致。
(二)政策作用遭到了挑战
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因此其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于经济危机的分析是很正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利用货币政策的方式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凯恩斯的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凯恩斯理论只是应对短期经济问题才有效。事实上,对于经济危机的问题早在19世纪的时候,马克思就进行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相互冲突。因此提高人民的普遍收入、进而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
(三)政策的传导机制遭遇到了挑战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其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通性偏好的途径;其二为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乘数效应来达到目的。这一政策传导机制是凯恩斯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正如卢卡斯所指出,凯恩斯没有考虑到政府决策中的私人依赖性。事实上,私人的经济决策会发生变化。这样凯恩斯经济学对于政策的效果就产生了高估,政府的政策不一定会达到其所要设定的宏观调控目的。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发展
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在结合马歇尔对于经济活动的微观分析,以及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对凯恩斯经济学进行了发展。这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古典综合派对于凯恩斯在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所建立的就业理论进行了改进,他们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政策,增强来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适应性。第二新古典综合派改进了凯恩斯经济学对于经济分析只注重静态分析的方法,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动态机制。新古典综合派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主张,诸如在经济衰退是扩大政府开支和货币供给,在经济繁荣是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给。但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张对于经济危机的防止上仍然显的无能为力,因此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判。
【关键词】 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 新古典 剑桥学派 新凯恩斯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这些经济学说是建立在以前的经济学说的基础之上,是对前人经济学说的修正和扩展。本文概括介绍各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旨在理清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脉络和各学派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次革命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这部巨著中,斯密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是边际主义革命,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第三次革命是凯恩斯革命,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在这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必须由国家政府来干预经济。事实上,凯恩斯反对“无为而治”由市场自动调节的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引导。货币学派的诞生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反对凯恩斯的主张,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货币不稳定造成的。货币是支撑就业和物价稳定的主要因素,货币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第五次革命是斯拉法革命,代表人物斯拉法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批判。第六次革命是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诞生的理性预期革命,他们认为人都是理性的经纪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理性预期,对于任何政策,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他们都会选择相应的对策来规避对自我的不利,这会导致政策的无效。因此,理性预期学派(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提倡由市场自身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
就一般来讲,如果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就将其划分为同一个流派。上述几次大的思想革命大致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发展变化,特别是后面的四次革命反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二、主张国家干预的各流派
(一)凯恩斯的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凯恩斯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理论上,凯恩斯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至关重要。他指出资本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调。方法上,凯恩斯克服传统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政策上,凯恩斯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
(二)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综合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阿瑟.奥肯等人。主要特征是,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实际上就是对其他学派观点的综合。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完整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核心思想是: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可以避免经济萧条而促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经济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等微观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把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
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阐释,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结合。该模型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在一起,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缺陷,用模型的方法解释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采取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考察的是经济的短期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无法分析长期问题。哈罗德―多马模型直接继承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统,重视总需求因素的分析。而索洛―斯旺模型则强调劳动、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等总供给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用市场调节机制来补充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新古典综合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的思想,即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对社会的总需求进行适度的调节。
(三)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有三个:凯恩斯的《通论》、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斯拉法的理论。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胀的矛盾。
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就是收入分配政策,主要的政策主张包括:①税制改革,例如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实行遗产税和赠与税消除私人财产的集中;通过税收方式将所得到的财产用于改善低收入贫困阶层的状况。②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国家通过预算给低收入家庭一定的补贴,减小贫富差距。③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减少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④实行出口管制政策,发展出口,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⑤利用政府预算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股票,把部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转移到国家,从而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四)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严重滞胀的局面,80年代出现了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即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他们继承了凯恩斯的基本经济思想,但是以独特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格雷戈里.曼丘和拉里.萨默斯,约瑟夫.斯蒂格里茨,马克.格特勒以及本.伯南克等人。
新凯恩斯主义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继承,而是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发展。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相同之处表现在:①劳动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②经济政策在大多数年份中都是有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并引入了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是非市场出清,即发生供给或需求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地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在重新达到市场出清之前,整个市场就处在非出清的非均衡状态。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价格和就业政策。在价格政策中根据交错调整价格论提出的建议是:减少经济中的交错调整价格,制定适宜的政策,诱导厂商同步调整价格。根据菜单成本论,提出为稳定社会经济和增加福利,国家应推行有弹性的价格政策用以纠正市场失灵,稳定总产量。价格政策的缺点在于,这种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价格有粘性,市场不能出清势必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新凯恩斯主义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根据局外人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一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一政策比较合理,但实施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三、结论
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之间是对立并存的关系,后者的理论都是总结与批判前者的理论,在前者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目前经济形势的新情况而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总体来说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一旦某一流派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出现的问题时,新的流派就会应运而生,但总的来说,新的流派仍然是借鉴了原有学派的假设或者是理论基础。我国自引入西方经济学以来,对政策的制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在借鉴西方经济学说史时一定要做到批判继承,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西方经济学。
【参考文献】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率;计量经济学;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较低的就业率既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不好影响,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艳(2010)在《影响我国就业因素分析》一文中从影响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在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网上选取1989年至2008年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支出、居民消费水平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本文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黄志云(2006)在《影响我国就业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认为要解决就业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加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保证最低平均工资,要掌握好平均工资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此外,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就业理论也做了很多研究,首先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作用的自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面对失业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有政府刺激经济、扩大有效需求的宏观改革措施。其次是最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主要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则通货膨胀率越高。最后是奥肯定律,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就业率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
二、模型的建议
1、变量的确立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本文选取了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三个变量,分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率。选这三个变量的主要依据如下:首先根据奥肯定律: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与失业率间的关系,说明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低,就业率水平高;在经济萧条时期,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可见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直接影响就业率的重要因素。其次,工资刚性理论认为:工资可以对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但其调整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正因为这种滞后性影响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影响就业率的变化。因此在研究就业率的时候工资水平也是重要因素。最后,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既低水平的失业率伴随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货膨胀率也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2.模型的确立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模型可建立为:
Y=%[0+%[1X1+%[2X2+%[3X3+%e
其中,Y表示就业率;
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x2表示平均货币工资;
x3表示通货膨胀率;
u为随机干扰项;
3.模型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1985-2000)
三、参数估计
运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出方程如下:
Y=79.50618318+6.006334741*X1+0.0002342325*X2+3.608958283*X3
(1.8382) (0.6624) (2.1418)
从回归方程的结果中得出了R2值为0.9714,调整后的R2=0.9642,DW值为0.9530,F值为136.87,以及各个系数的T值等,这些都是模型最初的参数估计。
四、模型检验
1、经济检验: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了模型的初步方程
从回归方程中看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工资以及通货膨胀率的系数均为正,意味着这三个解释变量越高,就业率就越高。初步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R2=0.971704,调整后的R2=0.964255;可以看出拟合优度较高,通过该检验。
(2)F检验:给定一个显著水平#?0.05,方程中F=135.8781,查F表得到一个临界值F0.05(3,16)=5.29,F>F#叮蛲ü煅椤?
(3)T检验:给定一个显著水平#?0.05,方程中X1的T=1.838209;X2的T=0.662497;X3的T=2.141874;查表得出T(#?2)(16)=1.771 , T>T#叮薠2没有通过检验,其他变量都通过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异方差检验: 用GQ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将16个样本分成两组,16-4=12,12/2=6,因此以1985-1990为第一组数据,1995-2000为第二组数据,选取解释变量X1排序,分别做回归。
得出SE1=0.227966,SE2=0.308757;
计算F统计量:F=0.308757/0.227966=1.3543;在5%的显著水平下,F(0.05)(4,19)=5.29;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单调递增型异方差。
(2)多重共线性检验:对Y分别关于X1、X2、X3做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回归后我们发现X1的可决系数最大,因此选定X1作为模型的第一个解释变量,再逐步回归。逐步回归中发现,加入变量x2时,可决系数变化不明显,因此剔除解释变量x2。得出以下方程。
Y=79.50618318+8.151591899*X1+3.34593275*X3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得出:1、总体来说,我国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就业率比较稳定。2、影响我国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次是通货膨胀率。3、平均货币工资水平对我国的就业率影响不大,这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以及职工工资水平基本相差不大有关。4、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提高我国就业率的关键。
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关建议:首先,我国需要采取一个适度的通货膨胀率政策。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就业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根据上面的计量分析,通货膨胀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可是我国就业率上升3.58%。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增长对就业率和社会的影响,我国可以采取3%-7%的通货膨胀率。其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就业率提高的关键。根据上述计量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千亿元,就可使我国就业率水平增加7.88%。最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服务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艳.影响我顾就业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8.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谁
凯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曾警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强迫德国进行赔偿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他的观点得到了证实:这个国家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随后又发生了大萧条。不过,真正巩固他在经济学界地位的著作是出版于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的重要主张是什么
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赞成这样一种新古典主义理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交由市场来解决,把工资水平降至雇主愿意再次雇用工人的程度。凯恩斯反对有关经济衰退可以自动纠正的说法。他认为,经济完全有可能在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达到平衡;高失业率会降低需求,从而使摆脱衰退成为一件困难、费时的事情。在他看来,政府应该制定公共开支计划,增加就业,并且通过减税鼓励人们多花钱,以此刺激需求。
当年凯恩斯的主张流行吗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确实在美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政策。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凯恩斯的主张在全世界流行的主要推动力量。二战表明,大规模公共开支――“赤字财政”――能够带来接近于充分就业的局面。
这些主张战后还有用吗
有用。保罗•萨缪尔森和詹姆斯•托宾等经济学家发展了凯恩斯的主张,使之成为随后20年指导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的正统经济学说。在英国,扩大公共开支和减税成功地使失业人口保持在100万以下达30年之久。甚至理查德•尼克松也自称是凯恩斯主义者。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正统性遇到了挑战。
后来为什么凯恩斯的主张不再流行了呢
在英国这样相对来说非竞争性经济体中,凯恩斯的办法显得效果有限。劳动力短缺和需求过度引发滞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做法似乎无法控制。
【关键词】萨伊定律;宏观调控;产品
西方经济学界对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地位问题存在着长期的争论,以供给为核心的萨伊定律在凯恩斯革命之前,风靡世界100多年,并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学家区别与一个的主要检验标准”,同时也成为政府宏观调控需要恪守的信条。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局面下,萨伊定律再一次被搬出历史舞台,在一定程度的修正下,被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所推崇。可见,萨伊定律的重要地位。
一、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
萨伊对该定理的详细阐述集中于他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他首先批判了当时人们对货币的错误定位,他认为产品A能够卖给甲,必须以甲卖出其他产品获得收入为前提,而甲出卖产品A获取金钱也是为了去购买别的产品,因此货币只是一种形式,一种交易的媒介。厂商们抱怨的销路疲滞不是因为银根紧缩,而是缺少其他产品。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对与它价值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销路,因此在他看来,社会产品存在着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而不存在现在社会产品之间残酷的竞争性,在当时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也许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的成分。
萨伊定律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这个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供给创造需求;二是供给创造出等量需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会趋于一致,从而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萨伊定律的继承与批判
(一)新古典经济学派对萨伊定律的修补
面对经济学界的质疑,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对萨伊定律进行了修补。一方面,根据效用最大化的要求,工人按照实际工资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的原则确定劳动力的供给,当实际工资降低时,工人的劳动供给减少,若实际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则劳动力的供给将会大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市场上会有部分工人失业。只要存在失业,实际工资就要下降,不断调整到均衡就业水平。另一方面,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通过利率的不断浮动使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因此生产不会出现过剩。
(二)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猛烈的冲击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动摇了萨伊定律的主导地位。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通论》中明确反对萨伊定律,他提出“萨伊定律作为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不适用于通常情形”,进而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主张扩大需求刺激供给,认为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供给是需求的函数,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了总有效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使得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造成了一部分非自愿失业,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认为萨伊的自由经济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市场机制存在很多缺陷,需要政府加以干预。
(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对萨伊定律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滞涨”局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的结果,其中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假说、持续市场出清和总供给假说为理论基础,认为总需求管理不能实现产量和就业等真实变量的稳定,甚至短期的稳定也不能实现,要增加产出,扩大就业,应该实行供给管理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更多的生产和劳动。并且,他们认为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幅度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两者见的差距,就业量大于或小于自然率的情况只会短期存在,虽在时间的变化,厂商会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预期,就业量就会回到自然率水平。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这以政策主张是对萨伊定律的继承,同时对供给学派的产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供给学派提出“回到萨伊那里去”的口号,他们认为供给能够自行创造需求,认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从消费转向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削减政府开支,控制货币发行量,放松对企业的管制消除滞涨,刺激经济增长。
三、萨伊定律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
萨伊定律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要对其成立的条件进行限定。我认为,其一,萨伊定律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结论就长期而言是成立的,否则经济就无法实现稳定增长,而短期,随着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总需求和总供给不等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在期限界定层面,萨伊定律是针对长期而言。其二,产品能否顺利的销售出去,根本决定与产品自身的品质,萨伊认为生产过多才形成过剩,在我看来,应该判断该生产能否形成有效供给才是关键。供给的并不是所需求的,产品就不被需求所接收,因而没有销路。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学界逐渐认识到了萨伊定理存在着合理成分,进而对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进行反思。1997年我国市场供求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转变,结束了以往的短缺状况,商品供给过剩有成为了突出问题。因此我国宏观调控多采取总需求管理政策,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需求,解决供求矛盾。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重视供给的结构性调整,使得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有效供给不足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刺激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也难以发挥效力,因此我国内需一直处于一种“启而不旺”的局面。
以总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短期能够发挥很好的启动作用,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减少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必须要重视供给层面的因素,有效供给的提高能进一步刺激有效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道路。因此,片面强调总供给或总需求的策略都是片面的、绝对的,做到以需求管理政策为主,扩大内需,并调整供给管理的政策,使供给发生结构性变化,增加有效供给,使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
[2]袁乐平.论萨伊定律的历史命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12).
[3]刘建武.萨伊定律的意义认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6(1).
[4]张军.萨伊定律的争议及其对中国宏观调控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5]赵盈.萨伊定律及其历史地位变迁——兼评我国宏观调控中的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J].西安是有大学学报,2006(2).
【关键词】ESP;课程定位;教学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实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业从事的是金融、商业等对外接触多的行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就目前而言,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形式化,学生无兴趣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引入ESP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ESP理论及其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1.ESP理论及其与EGP和双语教学的比较
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和waters(1987)强调ESP是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方针或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具体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和未来十年的研究热点是:ESP的课程设计如何把涉及某学科或某职业的专业知识、日常交际英语和简化的学科性英语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培养ESP学生参与专业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EGP是通用英语的简称,即我们常说的公共英语或普通英语。它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词汇,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也就是大多数运用英语的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的教学,教学重点是词汇和语法[2]。
双语教学,英国朗曼出版社《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其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中国,双语教学即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从事专业工作和专业研究的能力[3]。双语教学强调的是英语专业能力的提高。
因此,ESP不同于EGP和普通双语教学。ESP的教学重点在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是语言课,但不是过深过细的探究某方面的系统知识,而是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以传播专业知识为目的,英语只是一种媒介[4]。,所以ESP教学是介于EGP与双语教学之间的一门课,ESP教学的内容应是不同学科在专业交际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本专业的交际实践[5]。
因此,ESP教学基于EGP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同时又高于这两者,更加体现了语言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2.ESP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情况
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全国高校普遍重视课程与国际接轨,但因为多方原因,造成一流大学多以专业英语学习为主,地方院校大多以EGP和双语教学为主。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查阅,一些西部地区高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大都明确标明为双语课程,如重庆邮电大学开设的经济专业英语,通信英语,计算机英语,会计英语、营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重庆工商大学开设的旅游学概论、金融学、会计学等也大多是双语课程,有的表现为教授专业词汇或翻译,有的表现为专业水平的提高。但是ESP的交际性体现功能不多,达不到国家培养计划的实际目的。
因此,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有必要从双语教学专向ESP教学。要实现课程的ESP改革探索,首先有必要进行有效的课程定位。
二、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的原则和方向
经济学专业英语是面向财经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定位首先应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综合类和专业类的大学学生就业方向不同,课程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学的经济英语毕业后很难派上用场,到了相应领域有工作需要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学,所以根据ESP的需求性原则明确课程定位非常必要。综合类大学的经管类毕业生和专业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还是有些区别。综合类的大学经管专业学生就业分布的范围比较广,适应性比较强。而专业类大学如邮电类、医学类、农学类、体育类、艺术类学生就业就有自己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自己的相应领域内。邮电类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情况,根据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通信类,邮电类行业,其次才是金融等行业;而医学类像重庆医科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各级医院和卫生防疫检验部门工作,综合类大学和专业类大学的就业本身有自己的特点,这就给我们的经济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首先,就教材来讲,要建立ESP课程,教材首先要体现能够交际性的特点,同时教材选择能够体现学校定位方向,并注意相关经济学领域信息的前沿性,即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动态,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交流层次。
其次,就教师来讲,要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要拥有经济学、管理学、英语语言学、教育学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否则就难以适应经济学知识的日益更新,难以支撑经济学专业英语的跨学科教学。
再次,就教学过程来讲,要营造ESP学习环境,用真实语料,针对综合类和不同专业类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研究课程性质,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循序渐进,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营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ESP指导下的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
1.教材的选择
ESP要求教学内容趋向于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不仅仅是教授一定领域中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而且要能够将其转化和表达应用。以我国现有的经济学英语教材中,大多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性,它的主要内容大多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主,根据超星图书馆数据,相关教材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济专业英语(上)、(下)》,外文出版社的《市场经济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的《经济英语》等,具体来讲,基本都包括以下内容:what is economics,demand and supply,Price elasticities and demand and supply,cost of production,monopoly,等等,整体上看,都是初级宏微观的内容,并且课后题通常是考察读者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Disscuss the possible sources of economics of scale at the level of a firm”,方向性不强。部分教师为了体现知识的原汁原味,直接将英文原版教材引进来,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英文版,它主要从供给与需求、企业行为与消费者选择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角度剖析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里面虽然用了大量案例,但是难以没有突出交际的特征,应该说内容比较笼统和基础,且以上教材大多版本比较老,内容更新不快,而体现当今经济发展趋势或者以现阶段相应领域经济发展问题为题材的介绍专业知识的教材不多,经济学专业英语教材的修订和更新迫在眉睫。总体来讲,经济学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择应该突出基础性或专业性,即可以包括经济学一般性知识介绍,或者联系相关领域经济实际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容,究竟应该以何为主,就要看本门课程安排的学期段。
2.根据课程设置安排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
如果本门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靠前,如在一些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中,这门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应该以经济学一般知识讲解为主;如果课程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因为之前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如果内容仍然以基本知识传授为主,相当于中文转成英文,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向语言技能性靠齐效果更好。教学内容上可选择的讨论问题就比较宽泛,如专业方向是投资学,就多引入投资学内容,一般性问题如国家的严厉的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能否重振旗鼓,用经济学的知识来讨论,可以引发大家的积极参与。医学类大学可以讨论中国医药改革的方向等,邮电类大学可以讨论中国联通和电信宽带的垄断问题等。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拈手可来的例子,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体现出经济学理论来自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特点。
3.师资水平的提高
与其他专业一样,经济学专业英语教师基本来自于外语学院,或者来自于经济学专业本身的自有师资。后者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是语言能力不强,难以实现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一定比例的汉语教学的方式,即双语教学,侧重点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而来自于英语语言专业的教师,虽然语言能力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侧重于词汇和翻译。这种师资力量的不对称,造成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么偏向双语教学,要么偏向EGP教学,两者造成的结果就是与ESP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基于ESP教学的特点,实施ESP经济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要专业和语言水平兼备,提高师资水平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解决: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请外语学院的教师执教,但是这些师资要经过经济学专业知识培训;请经济学专业教师执教,但是他们可以通过“送出去”参加英语培训的方式提高英语水平。师资水平是决定ESP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ESP教学理论,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讨论等,目的是通过大家的参与性,提高经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如用团队项目教学法学习,如在Demand and Supply部分中可以设置角色扮演题:You are a student of economics.Some vegetable growers come to consult you about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s on their production plan.Present a 10 minutes talk on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Entirely Competitive Market to them.Bear in mind that you need to clarify the relevant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price mechanism in order to guide them in their production plans.这个role-play帮助同学理解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供给及均衡理论,提高表达能力。大家学到这部分的时候大多数已经对宏微观经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理解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要用英文来表述就需要一定功力。首先要对基本术语和表达了然于心,同时要学会用完整英文表述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需要作图以便于直观了解。这时引入团队项目教学法就比较有效。此教学法需要小组同学有人做编剧,有人做导演,有同学做演员,有同学准备道具,有英语比较好的同学做语言指导,角色可以兼任,目的是把10分钟的情景剧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定要注意的是,同学们面对的对象是农民,所以讲这个理论的时候不能太艰涩难懂,一定要符合大众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就需要查资料,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告诉菜农怎样种植蔬菜才能适应市场需求,防止谷贱伤农。在这个例子中,要求组长根据小组成员个人特点进行角色分配,并督促大家在课下按时完成任务并组织排练。在上课期间,要说明每个同学所做的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做到科学合理,在最后环节进行同学和老师的提问及评分总结,此项目活动便结束。
总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学专业英语在经管类学生知识结构中有着重要地位,ESP教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哑巴英语”和提高学生竞争力问题。随着ESP研究的不断展开和实践尝试,相信我国的经济管理人才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段丽斌.国际上ESP的理论研究历程和动态[J].大家.
[2]蒋向勇,邵娟萍.ESP课程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徐国琴.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2011(8).
[4]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5]蒋向勇,邵娟萍.ESP课程教学特征与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摘 要: 新时期,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西安经济的腾飞对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文章剖析了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旨在说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是20世纪中期提出的一种新兴经济学理论。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在“行为科学”一文中指出:语言除了具有交际、思维功能以外,还兼具经济特性,其经济属性表现为:效用(utility)、效益(benefit)、价值(value)和费用(cost)。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可视为一种人力资源,如很好地利用这种人力资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政策研究上,如Grin曾从事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取得了一定成就。或是探讨语言经济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Chiswick提出语言经济学应该应用在教育中。国内研究在以上框架下展开,取得的成果多把语言经济学和具体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朱艳宁的《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研究》,陈婧、王颖的《基于语言经济学的BSP课程重构》。鲜有学者把语言经济学和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结合在一起,文章将结合西安本地高校h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探索培养中文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期待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文人才。
1.西安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在高校扩招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大量的毕业生进入教育、新闻等行业,而进入企事业、国家机构担任文职一类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一时期主要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00年以后,随着全国高校各专业逐步扩招,中文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问题开始凸显,西安本地高校面临同样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扩招,大量师范生涌入人才市场,而非师范生也可通过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这就使得教师岗位竞争愈加激烈。近几年来,中国整体人口出生率一直不高,使得适龄中小学生总量不断减少,在一个较长时期,教师岗位的竞争只会愈加激励。在新闻传媒领域,经过四年专业打造的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尚且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何况是中文专业毕业生。最热门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竞聘已近白热化,这些岗位大多对专业要求严格,而中文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定位的模糊大多被划在了线外,大量中文毕业生只能挤破头脑报考一些专业性不强的文职岗位,这种竞争可想而知多么激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企业公司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方向。这些毕业生可从事秘书、管理、宣传、培训、营销、策划、社区服务、文化产业等工作,这些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总体而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较宽,被人戏称“万金油”专业,但专业性不强,培养出的人才偏离社会需求,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2.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明确人才培养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充分考虑到该专业人才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设法促进人才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顺利转换,正视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谨慎选择,走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道路,这就意味着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区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如下: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厚基础、宽眼界的专业素质教育和明目标、高要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计划高质量的课内教学与灵活丰富的课外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统一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多方法、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
2.2优化教育资源
语言教学应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以实现优化语言资源的目标。这就需要在有限的语言资源下考虑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价值。对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可考虑优化以下教育资源: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西安当地的经济发展,制订长期的、有效的教师职业发展计划。可进行“三结合”:教师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相结合,国内外进修访学深造相结合,本专业与边缘学科(即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领域)知识培训相结合。以西安为例,第三方面的“结合”培训可以涉及新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贸易等学科。这种教师培训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为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人才建立基础。希望通过以上途径培养出“双师型”教师,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专业技能,而且对就业岗位的关键能力、关键技术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的。
其次,课程设置要紧扣本地经济发展的最迫切要求,迎合社会需求,适时对课程加以调整完善,促进人才适销对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扣相关的适应市场的就业方向,在当前情况下,该专业课程设置可以考虑三个培养方向:一是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二是文秘及文化宣传方向;三是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这样细分既拓宽了中文专业的专业口径,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再次,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成果比例。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中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可从实践中预测教育成本与收益的比例以便对教育积极调整。
因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这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考虑到西安本地的具体情况,实践环节可在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在中小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心”,供国学及语文教育方向学生实习;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供行政文秘与企业文化宣传方向学生实习;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等机构合作,供汉文化及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学生实习。
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讲座和课外读书、交流、研讨活动,参加校内外关于语言文字、创作、朗诵等方面的大赛,弥补课内教学不足,丰富大学生活,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组织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国学班,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与指定导师合作完成相关项目,为有文学创作兴趣的学生开设文学创作班,并通过办专业杂志等方法,培养本专业卓越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四是有重点地安排相应的课程,训练和指导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教师能力、秘书资格等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最后,校企、社会“三结合”共同培养。为顺应西安经济建设的需要,本地高校可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合作培养。比如,高校可安排低年级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观,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他们三年级、四年级时可单排到这些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在实习中教师全程指导,对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打分评价。通过种种途径,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这对其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具有建设性意义。
3.改革后效果整w展望
通过以上改革,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一方面,转变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在一个长远时间内,中文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整体提高。以往,学生在学习或教学实习中发现偏误一般会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如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这类工具书或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但是碰到一些工具书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停滞不前,陷入僵局。现在通过改革,希望学生在不借助工具书的前提下,自己就能将偏误归类、比较、分析、总结,最终找出解决办法。
4.结语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具有经济价值,其价值取决于其使用程度,使用越频繁,其经济价值就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语言如能够满足市场对它的需求,便能产生经济价值。西安高校众多,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生存问题,更将影响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交流。
西安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遵循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拉动本市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剖析西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基础上,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面对社会的挑战,只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其潮.语言经济学――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44-49.
[2]刘宝权,来娜.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商务外语研究,2011(04):46-50.
84岁的吴敬琏白衫灰裤,对在场数百人每一次掌声都点头致意。讲话真诚,先是感谢主持人的赞誉,而后说这种赞誉“不完全正确”,比如“政协委员”就是以前的事儿。
作为最早对转轨可能出现腐败蔓延甚至陷入权贵资本主义泥坑危险提出警告的经济学家之一,吴敬琏称“中国改革往何处去”是需要不断审视的问题,他说因为改革,中国目前又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改革阻力是特殊既得利益者
“以前的中国市场,行政切割厉害,切块切条切丝切末。”素有“吴市场”雅号的吴敬琏告诉记者,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近些年资源环境恶化、GDP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问题相叠加,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系统性危机。
吴敬琏还称,2009年以后,中国负债率超常增长,2013年已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国民资产负债涉及企业、居民、各级政府三个主体,中国负债以企业和政府债务为主,超警戒线后系统性风险增大。
为避免系统性危机,直面大转型时代,吴敬琏建议停止无回报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输血,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负债,对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破产重组,还要盘活由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如部分“晒太阳”的开发区。同时,要辅以灵活的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
“往前看三十年,我们大部分人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改革的阻力是特殊的既得利益者。”吴敬琏说未来几年,如果遵循经济学规律合理布局,大多数人仍是改革受益者。
吴敬琏还是最早对转轨过程中可能出现腐败蔓延甚至陷入权贵资本主义泥坑危险提出警告的经济学家。上世纪80年代末,以“官倒”为典型的腐败问题引发讨论,吴敬琏运用现代经济学“寻租理论”,对当时的腐败现象做了深刻剖析,并为转型时期出现腐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吴敬琏说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立的新市场体制,是“半市场、半统制”经济,政府机构和国有经济在内的国家部门仍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过渡性经济形态,既包含新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因素,也包含旧的、命令经济或统制经济的因素。由于改革出现停顿甚至倒退倾向,这就使中国现行“半统制、半市场”混合体制消极方面更加强化,寻租活动基础扩大,腐败猖獗。
据经济学家王小鲁研究,中国租金总额占GDP比率高达20%-30%。“巨额租金总量说明腐败已到骇人听闻的地步,实践说明,推进改革才能的土壤。”
吴敬琏说从历史上看,腐败猖獗的根本原因是权力不受约束,形成了某种寻租环境。而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使权力不能任意插手资源配置,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改革是“保就业促民生”的利器
在吴敬琏看来,中国的改革从何处着手,是个需要不断审视的问题。“早在与时期这个问题就出现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通过改革走上繁荣之路。十后,中国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但今天中国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要求参与者以极高的专业素养与运作艺术,在保持不出现系统性崩盘前提下推进经济体系改革。”
吴敬琏说下一步改革,需完成两大转变,一是将投资拉动市场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效率拉动市场的模式,二是将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在控制系统性风险条件下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促进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如果继续粗放投放货币,企业会失去提高效率的动力,经济结构也不能优化,并使债务率进一步提高,系统性风险加大。”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吴敬琏说,所有的改革都是为民生计,保就业才是保民生的根本。未来中国经济重心应从第二产业转向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就业保住了,劳动者收入提高了,GDP快一点慢一点没关系。”
[关键词] 凯恩斯就业理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1-0035-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但就业形势却日趋严峻。在此,笔者从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入手,从理论上的整体失业概念阐释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
一、凯恩斯就业理论与中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提出
对就业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个层面是潜在的就业规模。它是指意愿劳动力的总需求与意愿劳动力总供给相等时的就业规模,即均衡就业规模。第二个层面是充分就业规模。它是指非自愿失业为零时的就业规模。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点右边的失业均为自愿失业,只有在均衡点左边才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因而,在均衡就业规模上就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就业与充分就业虽然内涵不同,但外延是一致的。第三个层面是实际就业规模。它是指经济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就业规模。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所提出的失业类型是周期性总量性失业。他认为,潜在就业就是充分就业,解析非自愿失业的基本思路是将实际就业规模与潜在就业规模分离开来,而分离开来的基本工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的社会里,价格向量(包括工资)是呈刚性的,有效需求可能是不足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萧条,企业就会通过解雇工人来对付产品滞销,从而一部分工人就会被迫离开他们的供给曲线,成为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变动而减少,必须提高总的有效需求,使商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消失,才有可能重建充分就业均衡。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充分就业规模是一个外生变量,而实际就业规模受到有效需求的调节。有效需求限定了总供给,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总产出与有效需求趋于一致。这一自发均衡产出规模决定了厂商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进而决定了实际的就业规模。实际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失业。他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解释了总量性的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这种非自愿失业是总量性的,但是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时的非自愿失业,而对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有效需求旺盛时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这种周期性失业具有阶段性,只有当有效需求不足时,总量性失业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实质上是他对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短期回答,而没有作出长期回答,他仅解析了短期的总量性失业。
从中国的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失业问题主要应该归结为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而不是市场的功能障碍或者有效需求的不足。不可否认,在中国,摩擦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应该是劳动力总量大大多于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即使在经济处于时期这一失业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时的失业率稍低一些。在中国的失业人口中,既不能由自然失业解析,也不能由周期性失业解析的那一部分就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据有关专家估计,中国的总失业率在30%左右,而周期性失业率只能解释5%左右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只能解释4%~6%的失业率,还有20%左右的失业率属于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因此,现阶段解决好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问题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建构
(一)相关经济学流派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相关阐释
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1803),经济社会不可能出现总量性的经济危机,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总量性失业存在的可能性。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1867)认为:相对于劳动人口的绝对数而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家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资本只有在其增殖的范围内才会雇佣劳动。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是把工人人口分为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同样,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言,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减少了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限制了资本总量扩张,因而,劳动力的总供给不可避免地超过资本增殖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需要的过剩人口(产业后备军)显然就是长期的总量性的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提出揭示了长期的总量性失业产生的机制。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但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局限,他未能对这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形成机制作出深入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确定了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边际收益的就业边界的原则,合理地解释了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是它没有解释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将失业的成因归结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障碍。依据新古典就业模型,工资的自由浮动可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失业的持续存在,一定是工资的下降遇到了市场力量以外的其他障碍因素。这些因素引起了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它对经济社会长期的失业作了部分回答,即它仅能对长期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作出合理解释,而对其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缺少解释的功能。虽然它可以说明长期的失业,但这种失业主要是由摩擦和结构性原因引起的。
刘易斯在其提出的二元经济的传统经济部门进行分析时认为:在传统经济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但劳动者的工资必须要能维持劳动者的最低生存,按这种价格提供的劳动超过对劳动的需求,劳动的供给是无限的。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点之外,尽管劳动的边际成本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但在传统的经济部门中,劳动者都能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就业,劳动者实际上是处于隐性失业状况,其劳动边际生产力小于这个给定的不变工资的劳动人口。如果把它从传统经济部门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来考察,他们就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他是从基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失业的,为解析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是他是在传统经济的隐性失业的形态上研究失业问题,而不是在失业的一般形态上的研究。同时他只解释了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传统经济部门)的失业总量,而没有解析国民经济整体的失业问题。他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只作出了局部回答,而没有作出整体的回答。因而,要构建一个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需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原理推广到整个国民经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总量性失业的;马克思用相对人口过剩理论指出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可能性;新古典经济学仅解释了自愿失业,没有解释非自愿失业;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也只解析了长期的摩擦和结构失业,没有解析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刘易斯也仅是在从国民经济的局部解析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没有从整体上有所阐释。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诠释。
(二)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的生成机制
笔者首先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分析着手,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构造出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
1.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认为,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是由工人为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属的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而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则是由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劳动的供求关系不调节劳动的自然价格,而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调节着劳动的供给量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不是劳动的供给数量调节工资水平,而是劳动的工资水平调节劳动的需求量。正是因为在长期劳动的供给量总是趋向于劳动的需求量,劳动资源总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依据其工资理论,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终止于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需求价格,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劳动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依据的是古典经济学劳动成本决定工资的决定理论,它是把劳动的边际效用和劳动的边际成本结合起来分析均衡工资的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成本决定劳动的供给价格(W)进而决定劳动供给量(L)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劳动成本应是劳动的生产成本与劳动的使用成本之和。劳动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维持劳动者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劳动的使用成本主要是指补偿劳动者因其劳动而带来负效用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结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劳动的使用成本,忽视了劳动的生产成本,因而只得出了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它们都是片面的。所有的劳动者都要求工资必须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有些劳动者不仅要求工资补偿劳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必须补偿劳动的使用成本。不同的劳动者对劳动的使用成本的评价各不相同。因此,与劳动的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工资水平为最低工资水平,劳动供给曲线不能向左下方无边界地延伸,在最低工资水平之下,劳动的供给为零。而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所有的不要求补偿劳动负效用的劳动者愿意工作,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到了平行线的右端以后,要再增加劳动的供给,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工资水平。依照对劳动负效用的评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变化,劳动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到劳动的供给量到达劳动存量水平时,劳动供给就达到了极限。无论工资水平怎样提高,劳动供给量都不能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因此,总的劳动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
2. 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于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对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变化的分析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进行。
(1)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短期分析。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是以资本存量不变为前提的,它是一种短期现象。若资本存量发生了变化,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在不同的短期有不同的资本存量,其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劳动边际生产力是向右上方移动的。资本积累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位置的影响,实际上表现为不变投入――资本的变化所引起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移。因为在短期,资本的投入是固定的,其边际成本为零,产品的边际成本全部表现为劳动成本,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化从反面反映了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变化。而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短期,劳动人口是一个既定的数量,在资本积累的推动下,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总可以调整到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率的位置,从而劳动力的总需求就可以吸纳所有的劳动人口。但在现实经济中资本积累是普遍不足的,这是因为资本存量已经调整到最优规模,无法再进行资本积累,即使进行了资本积累,资本增量也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只有扩张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厂商才有资本积累的需求。而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有限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不仅在短期调整内无法解决,在长期调整中也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从这个角度看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长期性了。(2)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的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资本品是一种中间产品。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所决定的。资本品的价格受初级生产要素的优劣的影响。而由于初级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而且在质量上有优劣之分。同时人们在进行资本品生产时,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使用初级生产要素。笔者在此假定产品的需求价格是既定的。当使用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时,如果产品的供给价格低于产品的需求价格,这说明这种产品还有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但是,最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这种等级的初级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以后,要继续扩大规模,只能使用次优等的初级生产要素。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至产品的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扩大生产的利益空间完全消失。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由资本品的边际成本决定的。因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有资本品的成本耗费和普通利润构成。这就要求使用最劣等的初级生产资料的厂商也必须得到普通的利润,否则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上就无法利用,因而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是逐渐递升的,这就引起最终产品的成本上升。
假设产品的边际效用线不变,而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线是上升的,两条线必定会在某一点上相交,这个交点就是效率约束条件的边界。这一点是宏观意义上长期调整所达到的最佳产量状况,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最大化的。在这个产量水平上,如果还有劳动力资源没有利用,那么这些劳动力资源只能处于一种闲置状态,这种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些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不是不能利用,只是利用这些资源生产的产品的供给价格高于需求价格,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而,只要确定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就可以确定资本存量的最优规模,因为最终产品的需求决定了对资本品的这种派生需求。而该最优规模又是由效率约束条件所决定的产出规模来确定的。资本存量最优规模的确定就进而决定了厂商对资本品的投资需求。而厂商对资本品的需求限定了资本品的供给,资本品的供给一旦确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也随之确定了。
3.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如图2)。在该模型中,ON0为在一定时点上经济社会的劳动人口的存量。在E点左边的劳动人口ON2处于就业状况,在E点右边的劳动人口N1N0因为不愿接受均衡的工资水平而失业,属于自愿失业,而N2N1的劳动人口的失业则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性质:(1)非自愿性。这部分劳动人口是在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的条件下仍然处于失业状况,因而是一种非自愿失业。(2)总量性。这部分劳动人口之所以处于失业状况,是由于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因而是一种总量性失业。(3)长期性。社会对劳动力的总供给是一种长期的总供给,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是一种长期的总需求,供求之间的不平等的状态无法通过短期调整来消除,因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失业。从整体来看,这一部分失业是一种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
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模型把劳动力供给曲线不看作一条完全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是把它分为三个不同的区间,一个区间与横轴平行,一个区间向右上方倾斜,一个区间与横轴垂直。当厂商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曲线在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平行的区间(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时,潜在的就业规模与充分就业规模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分离,而且在数量上也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终端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充分就业的经济规模,而劳动力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对应的经济规模为潜在就业的经济规模,这两种经济规模之间的差额将引致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特别的重要。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不与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相交,那么经济社会将不会存在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如果交点位置位于这一区间,那么长期的总量性失业就必然会产生,并且交点的位置越往左,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规模就越大;反之,这种失业的规模就越小。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人口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区间的延长,从而表现为长期的总量性的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增加;反之,则减少。
三、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对策
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的对策是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张有效需求。这些对策对治理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是有效的。但是用扩张有效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却是失效的。因为这种扩张有效需求最多只能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而要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规模,只能依靠扩张效益约束边界。凯恩斯认为,假定商品价格普遍上升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将增加,而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从而,效益约束边界可以扩张。因此,如果存在失业,通过增加货币量使价格提高就可以减少失业。但这种效益约束边界扩张仅是一种货币幻觉,而这种货币幻觉是不会长久,工人及其工会会觉察到价格上升所造成的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要求提高工资,并且在以后签订工资合同时把现期的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这样,工人逐渐将他们的预期价格水平调整到实际水平并且力求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与价格上涨一致的水平,以弥补购买力的损失。因此,从长期来看,不能通过扩张需求的方式来扩张效率约束边界。在到了效率约束边界以后如果再继续扩张有效需求,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只能拉动通货膨胀。
凯恩斯对治理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是将实际就业规模调整到潜在就业规模。这种调整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是不产生影响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对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治理应当是将潜在的就业规模调整到充分就业的规模。当潜在经济规模小于充分就业规模时,两者的差额所对应的劳动力人口就是长期的总量性非自愿失业人口。这种调整就是要消除长期的总量性失业。这一方面,应该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充分就业规模是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的终端位置决定。因此,缩减充分就业规模,实际上就是要减少在生存工资上的劳动力供给量,即缩短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其主要手段是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和适当地缩短劳动时间,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另一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引致资本积累增加,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向劳动力无限供给区间趋近。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手段。从比较静态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实际上是经济规模扩张问题,实际经济规模的扩张以潜在的经济规模为基础,潜在的经济规模由效率约束边界限定,而扩张效率约束边界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总产品的边际效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其基本方法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管理改善等。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厉以宁,吴凯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1988.
[5]杨宜勇.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