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时间:2023-06-13 16:2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人的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032-06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要求。融入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深刻广泛影响着国人的自我生成和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体与动力的人,在推进和完成这两个因素相互融合和两个方面的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人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逆的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世界历史潮流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促进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展现

人的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对人的发展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由局部到整体、由传统向现代、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演进历程。人的国际化过程就是人由孤立走向群体、由对立走向合作、由异质走向同构、由失衡走向同步、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的国际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世界历史性存在、交往全球化存在、主体个性化存在。

(一)世界历史性存在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人的生产性存在与人的社会历史存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个人通过经济全球化创造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互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视域下的展现。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是人在与自然实践中互动结合和人的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开辟的结果。“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人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进程,跨国公司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社会分工细化与交换的扩大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为自然的改造范围不断扩大,人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和束缚以及自然生产力低下的限制,突破地域的局限性;资本、技术、信息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南流动和优化配置,使世界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和生产力实现全球化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丰富了全球的物质,刺激并满足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同需求。人们通过充分利用人类先进的生产力和全球性的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现个人由地域性存在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前提条件,“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人的生产方式由生存性存在向生产性存在的发展转变,人由独立个体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实现了人的生产力世界性发展,为人的充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整个人类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发展。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演进与人的本质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人是历史性地存在着。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变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表明人处于由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中,人在创造社会活动历史的同时发展着自己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的历史演进,人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一个由低级逐步向高级阶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发展。二是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进程转变中实现的。现代化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展开,是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历史的地平线展开的现实力量,全球化发展是资本主义特征的表征,当世界生产力以巨大的力量决定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历史性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以市场经济与统一的世界市场为依托,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形成世界历史发展,狭隘的地域性与闭塞的民族历史被世界历史性存在所取代,人类社会由地域走向世界的历史开始全球化发展,人在适应全球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与不断满足自己需求,人的存在与发展也将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地域性存在个体逐渐转向世界历史性存在个体。三是世界历史的演进表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在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在资产阶级社会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以它的力量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具有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暂时性与局限性,资本主义条件下丧失个性的“现实的人”也将随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而走向自由全面的发展阶段,最终转向人的世界历史性个体存在。

(二)交往全球化存在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交往的普遍化是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人在进行社会化历史中不断实现的,交往全球化是个人和群体在参与全球化的社会实践中的必然趋势。交往的全球化存在是经济全球化人的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相结合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人的发展本质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展现。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一是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交往全球化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存在物,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必然通过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经济全球化下人们展开普遍的交往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了自身交往全球化。二是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与社会分工和交换扩大化形成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分工与交往使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为了满足需求,人们必须从事不同的工作,进行世界性的交往与交换,人们在生产与普遍交往中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不仅突破旧的社会关系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已经破坏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也使人们的交往范围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而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各种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关税的统一民族。”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存在而存在,他人的存在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前提,在世界性的生产与分工中人实现全球往。三是生产关系变革下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决定了人的交往的全球化。“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共同的财产。各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民族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通过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世界性,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生活化使交通与通讯工具变成普遍化,为人的交往创造了即时与便捷的条件,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群的交往,人们之间跨越时空即时进行着交往,实现了人的交往全球化。人们全球范围内进行物质与文化的交流,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和享受别国创造的物质与文化成果,掌握全球化交往的生活知识与技能、操作与规范,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促进自己的发展。

交往全球化是人的异度存在现代化。人的异度存在是人与时空相结合互动的过程与结果,一是资本消解时空的分割实现了人的异度存在。“资本一方面要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资本的全球扩张不仅打破空间的地域限制,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时空的跨越与对接,为人进行即时交往创造了可能。二是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人的异度交往。世界市场的开拓与贸易的自由与把世界各国的人卷入到普遍的竞争与发展中,打破了封闭自守与时空分离的状态,突破了地域交往关系的局限性,科技生活化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即时地进行全方位的交往,“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通过经济全球化“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社会交往条件,不同群体间由独立走向依赖,由孤立走向交往,由险隘的群体走向普遍的类存在,交往的领域由经济走向全方位的交往,加深交往深度与拓宽交往的广度,加速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进程,实现了人们由单个的地域性存在变成普遍的不可分割的世界性存在。

(三)主体的个性化存在

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精神属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主体的创造性增强、主体人性化实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体个性化的存在是通过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互推动来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本质特征的展现。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的知识性存在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是人与信息、知识相结合互动的结果,是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辟的结果。首先,经济全球化提升了人的能力与素养,促进了人的个性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观念进步不但是人的充分发展的根本标志,而且还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各民族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思想交流,不同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不仅使不同民族的人们消除了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和歧视,民族文化由封闭自守走向了开放和融合,也丰富了人的文化生活,开阔了人的精神视野,充实了人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了世界性的相互交融文化体,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的人。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在逐渐通过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观念,促使自己的观念顺应世界民族发展潮流,同时在学习中利用不同的文化来提高和塑造自己,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其次,经济全球化使人的活动方式与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活方式根本性是实现人的国际化前提条件,也是人的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全球扩张,形成全局性的世界市场一体化,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了世界一体化打破了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世界性的经济体中;信息化时代将人们带入了数字时代,人们通过交互的便捷的网络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生活在网络压缩的时空里,全球形成了“邻居”式的交往,人们活动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得到进一步扩张,使人获得更多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人的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人的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范围,促进了不同地域人群的相互对话、交流与合作,强调不同群体问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实现,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强调地域发展平衡性,使人们的思维由地域眼光转变为世界眼光,实现了人的思维与认识范式的转变。

主体个性化存在是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素质与能力、需要、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交往普遍化将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素质,增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与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转变思想与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生活,张扬和凸显自己,增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主体性与个性,实现自身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通过阶级的变更“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吉登斯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和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是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的,经济全球化能够为人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与可能,推动人的发展实现整体性、现代性与全面性的国际化发展,但人的现实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的实际水平仍然不一致,表现出失衡性、差异性、片面性甚至是滞后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交互下人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面临着正反两方面的境遇,即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双向互动是指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的基础及诸多的机遇与可能,生产力的世界性、科学技术的生活化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了人的生存、需要、能力、价值与社会关系的全球化与社会化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交互发展,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全球化提供和创造的条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并适应全球化生产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同样,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的生产力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类整体进步,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思想观念、思维能力、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适应性的增强,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本,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反向异动的不可避免性。异动即异化,是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支配和危害主体自身。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异动就是全球化在推动人的发展的同时对人的现代化产生排斥和异化影响,对人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束缚和阻碍了人的发展,使人的现代化产生片面、畸形、对立,同时人的国际化的不完整性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产生阻碍,不利于实现国家经济全球化,导致人的发展与全球化相互对立与相互阻抗。

(二)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际遇

1.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与失衡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体现在群体的发展是整体的进步与不同人群的失衡发展。群体发展的进步性主要表现为整体性与协调性。首先,世界由局部走向整体。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张,以资本为逻辑起点,以商品为形式的一种整体性方式向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渗透,打开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开始突破地域的局限性,由彼此隔绝、相互孤立开始转变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的、统一的历史,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加快了不同国家、地域、人群的国际化。其次,世界由闭塞走向交流。经济全球化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动力,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交往的全球化交互为机制,以便捷的交通与通讯为基础,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人类时空的对接,“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超越了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地域、民族文化与文明局限性的突破,形成了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世界政治整体化格局,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对话交流,扩大了人们之间交往的领域,促进人们进行政治对话、文化交流、社会合作以及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解决。最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人类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展而逐步获得解放的历史,是人从民族地域性存在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与交往全球化发展的可能,人们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能力、素质、需要以及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发展,进行了思想观念与生活行为方式的全球性转变。同时,带动了不同群体之间进行自然、社会与精神等不同层面的交流,促进不同人群的交互互补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整体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现代化过程。

群体发展的失衡性主要体现在差异性与非同步性。人的发展在全球发展并不均衡。一是经济实力的国际差异性。国际社会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程度差别明显,以资本为助推力的生产方式在不同地域的扩张速度与程度、不同国家现代化的先后顺序、不同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接受程度、反全球化运动等影响全球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的程度,这种不均衡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人的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发展的国际性差异,如南北发展悬殊、东西方发展差距大、国际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某些落后国家的一些人群甚至还处于饥饿和贫穷的状态。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使得人的生产不断摆脱体力的限制,转向脑力劳动为主,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失衡使得脑力劳动者心理压力大,成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异化物,心理疾病的常态化威胁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普遍化使人成为了科技产品的奴隶,产生人与机的交流模式,不仅使很多人失去了人与人的交流能力,甚至产生了大量的心理与健康问题,科技产品的辐射性也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二是国际社会不稳定性。国际资源配置不均使人拥有的发展机会不均等、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发展呈现失衡状态,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对立愈加严重,如全球的宗教问题、领土纠纷、自然资源、海域争夺等,影响和阻碍了全球人的现代化进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作用也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在事实上导致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的人的发展的不同步性,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对立愈加恶化。三是政治实力的国际差异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不讲求权利与义务,干涉别国内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阻碍了其他国家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四是文化的认同差异性。在全球文化认同上,由于民族地域的局限性与国度性,导致了世界文明出现认同的障碍,甚至是文化的排斥与歧视,不利于人的世界历史进程。五是生态文明的国际性失衡发展。人类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导致自然环境的退化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世界性危机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整体性、普遍性、复杂性、严重性和深刻性,这些危机的全球扩张,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破坏了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影响了人的身心发展,导致了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与发展,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境遇面临更大的挑战。

2.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与传统性矛盾。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双向互动和反向异动对代际间的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其全球化发展的矛盾是超越性与传统性相互矛盾的运动。代际间发展的超越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阶段性与终极性目标相结合的过程。时空的对接与跨越将人类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存在贯穿起来,历史性的发展、现实性的存在与未来的发展构成了人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传统与创造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不同代际之间的发展能力与情况的对接与超越。首先,代际间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一方面新生代的发展超越上一代人的发展,实现一代代人的向前发展,呈现阶梯式甚至是直线上升式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新生代的发展程度比上一代人发展处于更高的阶段,不同代际之间阶段性的互动与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另一方面代际间的发展也呈现滞后性,经济全球化使异化与物化向全球扩张,后代人的异化或是物化的程度会更加深、更加严重。其次,代际间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力和高端的科学技术,使得后代人的发展手段和方式更加先进,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更大,人的能力、素质、需要与社会关系将比上代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交往的全球化扩大了人的交往领域,人的民主法制意识、开放与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强化,人越来越向着世界历史性个体的存在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新生代所具备的机遇与条件多于前代人,不同代际间的人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不同代际之间的问题愈加突出,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代际间发展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传承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传统性是不同代际之间的继承性发展。“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每一代人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前人创造历史活动的成果,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的发展,即前一代人的发展是后一展的基础与起点,代际间的发展是不断延续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传统性也会导致人思想观念上固守本民族、地域的传统,导致文化认同的困难,影响人对其他文化的认识与学习,阻碍人的全球观念的形成。其次,传统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性与本土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一个民族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把各个民族卷入其中,各民族的文化与文明构成了一个异质性与多样性相并存的世界文明。一方面,各民族文化既在相互交融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身的个性和特征;另一方面,不同代际间开放与接受的程度不同,代际间的民族性与个性化程度也各不相同。经济全球化所带动的文化全球化由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文明构成,文化交流呈现异质性与非同构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出现认同障碍,使得不同代际间文化全球化程度呈现阶段性与差异性,影响了人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不同代际间交流与沟通的鸿沟更深。

(三)个人发展的全面性与片面性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国际化双向互动与反向异动表现在个人发展上是全面性发展与片面性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发展的全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是物质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实现了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创造和丰富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在参与世界性生产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增强了自己发展的观念和思想,在参与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性和意识性,在参与世界性的对话与合作中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地协调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其次,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全面性还表现在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过程,信息与科学技术是人发展的手段和方式的延伸,人的发展的方式呈现科学化、信息化等特点,这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可以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随时进行交流与互动,使人们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和限制,扩大人类改造的范围,突破地球范围的限制。最后,人的个性的开放性发展与主体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将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使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实现不同个人间的彼此交互、相互对话的频繁交流,经济全球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为人的观念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与条件,人的发展由片面走向了全面,人的主体性极大增强,促进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思想观念由闭塞走向开放。

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表现在人的发展畸形性发展过程,即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发展失调。人的物质与精神性失调以及人的物质异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人类对物质的依赖性,并在全球的普遍联系与交往中将异化性或是物化性的关系向全球扩张,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根本目标,全球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泛滥,全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人们过多关注自己的物质性发展,而忽视自己的精神性提高,人逐渐异化为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奴隶,物质成为了人性的代表,人异化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异化的关系支配和控制着人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人的价值贬低以及精神性缺失,陷入物欲膨胀与精神空虚的困境,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个人发展的片面性还表现在,人们注重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善而忽视自己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重视自己个性的发展忽而视个体的创新性发展,复制与模拟成了全球普遍现象,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的失衡性、文化的异质性、代际间的差异性使不同单个人之间发展越加对立,矛盾愈加凸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人的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我国坚持长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为我国人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的思想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社会发展的失衡性使得我国人的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如何更好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来促进我国人的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世界历史性生产,还要不断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实现人的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消解物化与异化带来的后果,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是要将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向,实现发展为了人,发展的成果由人共享,创新发展理论,增强理论自觉,深化对人的发展的认识,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物质生产为保障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但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地去完成它。”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前提,丰富的物质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障人的生存发展,解决人的发展的后顾之忧。

(三)转变教育方式,以素质教育为关键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生产人的主体能力,它生产的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体,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它是人系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手段,它能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能够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为人的发展提供原则以及基本价值取向,为人的发展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人的发展要求完善教育体制,发展基础教育与终生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具有全球化人格的健康人才。

(四)以思想方式与行为观念为先导实现人的国际化发展

观念是人精神的眼睛,是人选择与思路的指向标,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实现人的发展就要转变人的发展观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才能不断加快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引导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增强人的开放与竞争意识、公民与法治意识、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社会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与应对环境的能力。

第2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特征和要求。文章就新经济的持征、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就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论述。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更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先进技术,而不再是由资本规模和劳力数量决定企业竞争的胜负。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转贴于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损。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大、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有关”。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3.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成企业的公众形象。良好的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就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力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和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3篇

    从的立场观点出发,论述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二重性,将当今时代描述为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高科技和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学艺术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但文学艺术作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仍将在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样,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早已受到电视的挑战,而此时它和电视同时也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其前途令人担心。但这三种媒体并不一定总是呈对立的态势,由于它们彼此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呈一种互动和互补的关系,因为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对艺术欣赏的要求也是多元的。

    为什么当今时代有那么多的人在谈论全球化?难道这个话题确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吗?全球化究竟会带给我们幸福还是灾难?我的回答是,全球化确实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它有如一个难以摆脱的幽灵,无时无刻不在制约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上可能出现的全球化趋势。①诚然,经济全球化决不是少数专家学者躲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一个虚幻的现象,也不是新闻媒体肆意炒作出来的话题,而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正面临着来自两个极致的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日益逼近以及可能出现的文化上的全球化现象。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全球化的进程体现在美国好莱坞大片的长驱直入和国产影片的节节溃败;电视业也面临着入世之后西方媒体的冲击。毫无疑问,全球化使我们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进入了一种以市场为主宰的经济大循环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国际循环中,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迅速发展,反之就必定会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全球化的法则使得经济发达者越来越强盛,而原先的经济落后者则再度被边缘化。全球资本将面临? 忠淮沃刈椤6杂谌蚧谋局?诚如英国学者查尔斯·洛克所总结的,“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名称……全球化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同时又排除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大家均为其臣民。我们无法在我们当中指出任何一个领导、一个中心、一个起源,或者一(3①收稿日期:2000-10-05作者简介:王宁(1955-),男,江苏南京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个权威。我们也无法验证权力的出处,无法找寻出责任的归咎或怨愤的起因。政治和经济的话语在传统意义上担当的角色———国家,公司(作为人的合法虚构的组织)———已不复有效:跨国公司并不拥有总部、中心或边缘。”[1]既然全球化使我们大部分人都被边缘化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对全球化服务的程度。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越来越近,这种迹象已变得越来越明显。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出现趋同的现象,它模糊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使其受到严峻的挑战。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全球化可能给中国文化研究带来的后果,以及全球化时代文学及影视传媒的功能。  & nbsp;

    一、全球化理论质疑

    在当今的中国学术界,不少人曾一度沉溺于对现代性问题的关注,认为这一宏大的计划并未完成。那么为什么同时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谈论全球化?这一话题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学术界显然有着较大的分歧,但人们至少都认为,就我们所从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和批评话语,对欧洲中心主义有着强有力的消解和批判作用,同时,它也作为现代性话语的对立物,对现代性有着某种反拨作用。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全球化并取得相当成就的少数学者之一,他在对这一现象作了详细的历史溯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后总结道,“换言之,全球化究竟是已被欧洲权力全球化了的资本主义现代性历史的最后一章,还是另外即将以任何具体形式出现的某个事件的开始,仍不甚清楚。然而,清楚的是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断裂———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那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但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新建构世界。对全球化的成功的价值之考虑,正如它之于跨国资本那样,对世界主义的自由人士或左派也有着吸引力,它弘扬世界的内在统一性,但却忽视了继续存在的问题不只是过去的残存物,而是带有构成其意识形态的发展主义假想的全球化过程的产物……全世界大多数人被边缘化,包括许多生活在中心社会的人。经济边缘化也隐含着政治边缘化,因为在传播民主的过程中,关于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决定正在局部地被撤消,甚至使全体选民们也爱莫能助。”[2]这也就是说,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中心与边缘的界限,它既在中心发挥作用,同时也活跃在边缘。同样,作为全球化的产物,跨国资本既剥削本国人民,同时也剥削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人民。它打破了原有的贫富等级序列,使富有者更为富有,贫穷者更为贫穷。这就是全球化可能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后果。因此,毫无疑问,就全球化的本来含义来说,它隐含着一种帝国主义的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在经济上,美国的货币已连续多年占统治地位,美国经济也一直发展飞速而居高不下。在传媒领域,它的强大和无所不及性更是表现得明显。跨国资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业和影视业,甚至在当地找到可以联手操作的合作伙伴。这样一来,为跨国公司服务的人不仅参与了对别国的剥削,同时也剥削了自己的同胞,并直接参与了摧毁本国的民族电影和电视事业。在欧洲,面对美国文化的入侵,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北欧诸国,不得不制定一些相关的措? ?限制包括美国电影电视和麦当劳餐馆在内的美国文化的扩展。而在一些文化弱国,美国影视则如入无人之境,侵蚀着当地的文化娱乐生活。因而不少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文化上全球化的进程步步紧逼,强势文化可以借助于经济上的强力向弱势文化施加影响,使之趋同于强势文化。这样,在文化全球化这面大旗下,世界文化将越来越走向趋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模糊。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我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和知识分子的忧虑。难道具有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果真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走向同一吗?试想,假如有那么一天,整个世界的多种文化都成了一种模式,作家创作的作品都依循一种创作方法和同一的技巧,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可怕!同样,在银幕和荧屏上,假如出现的都是好莱坞的制作模式或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广告,世界文化的末日便来临了!然而,历史将证明,这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一种幻想,因为作为其对立物,文化本土化的力

    量也不可低估,而且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或按照一个杜撰的英文术语所表明的,将出现“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现象。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排除全球化可能导致的文化趋同化之危险。既然全球化是来自西方的一个现象,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从同样来自西方的理论视角对之进行分析批判。对于全球化这一现象,西方者是十分重视的,但他们往往只看到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积极后果,而忽视其消极的东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从创始人的有关论述中找到论述的出发点: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第4篇

关键词:汽车车身;检具;设计原理及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汽车作为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家庭工具,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汽车生产较晚的地区,尽管汽车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方面这得益于我国汽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帮助。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的竞争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提升和改变,所以汽车的外形也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冲压件的成型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各个国家汽车外形竞争的本质特征就是冲压成型技术的竞争,谁的冲压成型技术先进,质量水平高,谁就可以占据主动权。

在国外,一般汽车厂商都会采取检具的方式对冲压件进行一定的检测,也以此来作为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经济也对我国的汽车行业的标准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汽车厂商也应该而且必须学习使用高精度的检具进行冲压成型件的检测工作,逐步提高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产业质量标准,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

一、检具介绍

1.检具的定义

所谓检具,简单的来讲就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检验方法以及评判标准,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尺寸以及各种强度标准进行一定的专业检测的夹具就被称之为检具。一般来说,在零件生产的地方,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具对零件进行标定与检测工作,一方面以此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质量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零件的稳定性与耐磨损度,以此来确定零件的可靠性特征,这也是汽车工业生产中对于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在进行检举的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步骤与特点:首先是要具备整体的设计思路,把握好全局,不能够想到哪再做到哪。其次就是做好零件图纸的分析工作,对于零件的定位基准和方式要把控好。在一个就是要确定好零件的精度技术要求,以此作为评判的标准和依据。最后就是考虑清楚零件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变形量,做好余量的预留工作就可以了。

二、z具的检测原理及设计方法

1.检具的设计

检具的设计一般要考虑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易用性与准确性两个突出的特征。易用性是指检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简单上手,并且不妨碍其他的工作流程,以这个标准进行检具的设计方案是较为恰当的。一方面不能够设计的多余复杂,影响正常的使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降低其磨损,以提高精准度与使用频率,降低成本等等。准确性的特征要求一般是用来约束生产厂商的生产质量产品的,其具体的精度要求要参考国家标准甚至世界统一标准,是一个制作厂商的核心所在,提高精度质量水平是精密加工的重要技术表征,也是我国检具发展的必然过程,在精准度的设计方面牵扯到的内容十分复杂,对于各行各业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2.检具的检测原理

检具的检测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一方面是利用检具的高精度对产品的质量与尺寸进行标准化的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利用检具的搞精度以及特殊的测试手段来提高测试的精度,以此来规范生产厂商的产品质量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人的参与,不能够忽视测量人的影响因素,必须提高检具使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这个素质既包括人品素质也包括职业素养,特别是对于工作的态度,由于检具检测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所以做好内部企业监管也是提高品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3.检具的设计方法

检具的设计方式很多,但是其原则实际上是比较固定的。专业领域的检具一般都是需要量身定制的,特别是汽车冲压件的监测更是如此。由于汽车属于典型的集约化机械生产工业,所以也比较适合检具的设计与定制,以此来提高测量精度与标准,这也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工业制造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模式。

第5篇

关键词:中国园林;后殖民理论;景观设计;走向

园林景观是一种创造人类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与其它艺术不一样的是它更多地借助了物化了的审美意象来完成对心理和外部世界的把握,其基本任务就是向人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趣的良好氛围。而按照广义的“文化”概念,人们建造园林景观本身就是创造文化。因此园林景观的阅读意义,比起功能满足的意义更为重要。然而现在铺天盖地充斥人们视野的是所谓“欧罗巴风情”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这类景观在中国蔚然成风,占据了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当份额,强迫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去阅读。展望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未来,不由得产生一种要解读它的强烈愿望。

园林景观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话语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再到法兰西帝国和形形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都曾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形式,甚至同样的精神在建造城市和景观,它们最终来到了中国的城市,成为当代许多中国人主动或被动的认同。

中国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正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在经典殖民主义及其价值全面终结之后,西方运用自身的知识/权力话语对第三世界所发挥的支配性作用,也就是依靠各种“软”性的意识形态策略和温和的对自身价值的无可怀疑性的表述,对在“现代性”基础上构成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在一百多年前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Daniel Burnham提出:“不做小的规划,因为小规划没有激奋人们血液魔力……要做大规划……一旦实现,便永不消亡”。寻常景观,应是“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对异常景观的追求.最终使我们的大地失去诗意,使我们的栖居失去民族特色。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使这条“欧化创作”路子有了“理论依据”。为了迎合地产商赢利的目的一些设计者更是任意的拼贴,剪接“王朝”、“骑士”、“宫廷”、“地中海”、“威尼斯”、“凡尔赛”等西洋古典园林景观的元素,似乎只有用刻意体现的异域特色,才能显示其园林的品位。

中国乃至第三世界的文化被西方所主导,并对第三世界的规范及价值观带来了钳制性的影响。文化帝国主义的泛滥的主要后果,就是西方强势文化在诸多方面取代第三世界本土文化。西方文化迅速充斥整个世界,文化的全球化从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化的西方化,使整个东方第三世界弥漫在后殖民语境之中。内外部的边缘他者无意识中都受西方主流文化的辖制,有意无意中趋媚迎合西方主流文化。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一体化和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强势文化为主导的。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全球化是外部后殖民文化语境的再进一步的延伸。赛义德在追溯西方文化霸权的谱系时,特别关注西方话语对第三世界主体、文化身份和历史的模塑和建构,正是这种权力话语的模塑和建构使得第三世界成为沉默的他者、文化上的“被殖民者”。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文化全球化抹杀了各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身份。

根据权力话语理论,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之中,而是受到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各种各样的权力的制约,是一种操纵行为。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设计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使自己的话语(设计作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园林景观设计者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身的设计作品殖民化。维克多。雨果更是将建筑艺术称为“石头写的史书”。难道新千年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史书注定要用它国的文字来书写。

事实上,有着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造园艺术。中国古代造园的文人雅士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以道家和禅宗的恬静淡雅,以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和“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创作思维方式,造就了无数影响后世的名园胜景,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因此,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应是现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中国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重视整体与关联的综合思维模式。对大千世界的感悟是以突然顿悟的认知体验和直接切入对象的方法,即注重直觉。表现在艺术领域,就是重视艺术品的神思和韵味,追求意境。要求人们以主观的感受去体察、捕捉、和创造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渗入心灵的感受。注重艺术品的隐逸、恬淡、质朴的自然之美。由此出现了与西方迥然不同的艺术样式。而现代中国园林应很好地植根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文化身份,学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神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有良好的体现。

中国园林景观不仅重视近区的环境美,而且也注重与更加广阔的大自然的亲和关系,造成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风水理论中的“观势”、“观相”,实际上就是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应该说,这是颇具美学价值的调查研究。在自然环境中搞建筑要借助于引景、建景、借景,甚至运用对景等手法,把自然景色烘托得更美。

中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从意境的追求到空间的营造,从筑山理水到植物配置都有大量优秀作品。当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都可有许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借鉴。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方面景观创造要考虑其所在地现状,另一方面局部景点布局要服从整体,注意主从关系。设计师营造景点,通常是驾轻就熟,而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却常常被大家忽略。比如在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的设计上。有些设计师最初想在公园中规划较为复杂的多层次景观元素,甚至还有“玻璃水晶城墙”、“激光虚拟城墙”的考虑。但因公园的性质是遗址公园,是以保护和展示古城墙,还原古城墙的历史风貌为目的,应将古城墙作为景观的主体。最终公园的植物配置以及景点布局都紧紧地围绕古城墙的历史脉络展开,使城墙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人们可以在石阶与古藤下细细品味历史沧桑与变迁;同时,简洁的设计布局使公园与城市景观相互辉映。

1.庭园理水。水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无论北方、南方造园,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论述。贝聿明在苏州新博物馆的设计中,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陆地与水中小岛用曲桥相连,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内外相连,动静结合,瀑布、喷泉、涌泉的设计应用,使园林有形、有声、亦动、亦静。运用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最有活力的水的形态提炼升华,展示在人们面前。

2.渗透与层次。追求意境的幽雅深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都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强景的深度感和层次感,使空间错落有序,层次变化异常丰富,而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即是借景。在重庆长安华都住宅小区的景观的设计中,园林景观面积并不大。如何以小见大,使人们有更舒适的休闲环境,是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突出应用了借景和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将几个重点景点作为道路变化的对景,道路线性的曲折变化则紧密结合这些对景景观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一方面丰富了景观空间的层次与变化,另一方面在绵延一公里的景观长廊上不仅使各个景点之间互相借景,而且利用园林地处半山的地势,把远处的城市景观巧妙地借到园中来,使不大的景观空间,显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到现代园林中的典型范例。

第6篇

关键词:新经济知识以新信息全球化

1新经济的发展与内涵

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绕后·明确把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把经济利益放在对外政策的首位.并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大市场为塞础,创出了长达100多个月的超长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低通涨、低失业率、持续强劲增长的经济态势.使美国进人了“新经济时代”及产业调整时期,其产业结钩过去传统的三大支往产业—建筑业、汽车业及钢铁业转到了现在以电脑讯、航天和金融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态。山于美国的经济信息产业的迅速突进.对基因层次生命技术的突破,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成就等.可以认定:新经济来抓于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按术全球化,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和网络经济之上的一种经济:知识经济追求的是知识创新、创成为新经济的心。而网络在经济空间的大最使川.则是新经济的最是以现代化高新技术产动力的新发式它只密集度、高市场霭木,成长和高附加值的四高.特点,而且经济达不依赖千大规模物流为特征的物质,它依靠的是一种信息链.譬如网络传输的是数据、信息和知识。生物技术传输的是笼因和生物信息。川之.新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知识与创新。

新经济是扣对旧经济而言。说明了知识资本的形成和积篆。可以使人类支配的资该得到量和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墩长新的动力。以网络为摧础的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能创造巨大的价值.而且还以几伺数峭长。新经济对比旧经济,其不同特征是增长动力不它是以高科技、网络及信息为增长动力:二是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三是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四是经济主体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五是资薄共享。它对人类的供给适无限的、对人类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过对这一特征的透析.可看到在高科技及网络成长的背后是微电子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律;集约化生产的下面是知识资本和金钱资本的换位的互助,电子商务普及前提是信息网络平台和社会信用休系的建立,经济一体化不仅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味着新一轮利润再分配的起。在新旧经济更迭中。在生产力形态上,“新经济”是“泪经济俘的延仰。在生产关系形态上。新经济冲是“旧经济”的扬亦和异化.因之.没有传统的生产就没有现代方式的销鲁.没有人力的资本化就没有传统资本的退出空间,一新经济扮的腾跃踏板正是旧经济,,新们经济是扣互渗透,融合和转化的。新经济既是一种理论上对传统经济规律的挑战也是一种对现实经济形态的冲击,是关于经济变革原因的高度概括.

新经挤代表了未来方向,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进程.因此将逐步出现翻天贾地的交化,新经济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2美国发展新经济的启迪

美国新经济的形成约用了10年的时问.美国经济之所以新。发展速度之所以快。一是因为技术革命—以数字信息为伙心的技术开发的突飞猛进;二是因为投资革命—以风险投资为主导的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投资狂潮.把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履战略.形成美国式的”新产业政策”.从70股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使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的主导产业井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标志着美国已从工业经济向新型的信息经济、从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同时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其宏观经济政策已不仅是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衡上.而更注意结构阔整l创造一个有利于私营企业创新和竞争的商业环境;保证政府对研究开发的充分投入.砚已成为仅次于国防投人的联邦预算第二大支出,消除限碍政府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的不利因素;改革环境法制,完善领导机制.推动技术开发、应用与扩散。建设面向即世纪的支撑和泥进工商业的圣础设施.实现军事和民用产业的技术据础一体化.培育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不断创造以知识为纂确的新经济。工资成本是西方国家生产成本的第一大项.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大大放松了对劳动市场的政府管制.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灵活性.使得90年代以来美国的实际工资增长率大大低于经济增长率.这一点对美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即低失业与低工资并存。目前,美国正处于一个饮速革新、井由它带来经济上的巨大而持久收益时代.

3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应对

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新经济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但首先可借助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有利于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技术改发展中国家占据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都分资术集型行业,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重获得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情息技术和结合,也可获得第二次成长空间。这叼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另外还可利用市场规模的力最,引导供给系统的变化.

就挑战而言。新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收人分配和某些传统产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知识和教育的国别差异.要大大高于收人水平差异。新经济还会产生“超国界性”的巨大影响,因网络经济会使国别棍念淡化,具有极强的“超国界性”特点.发展中国家的竟争对手是全球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摄连续跨过三个台阶:1999年第一次超亿万元大关,整体国际收支态势良好,有力吸引了国际投资商对中国的信心。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呈现大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二是从生产方面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三是从需求方面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需求,尤其是清费需求,四是经济增长是以经济效益大幅度改善为摹础的,表明经济增长质摄明显提高;五是资金投人增长较多。有力排动了经济增长,六是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从.总体分析。进人新经济时代对我国的挑战大于机遇.因我国当前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和信息化结合期,实现工业化仍是找国大多数地区所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基本上丈现了工业化。新经济已在这些地方萌发,西部大开发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蕴藏者巨大的潜力.新经济可促进我国企业加快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重新构造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揍式,做到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竟争力电子商务将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作为交易平台.为传统企业扩大市场甲为企业寻找全新商机发挥重要作用。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正迅速演变成全球经济活动统一的新平台和神经系统;电子商务关系到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生存与发展,

我国虽是世界最大的信息产品市场.但却有BO瑞以上的企业既无信息设施,信息系统又未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系统的有效部分.应力争在10年内全国:以企业都必须佣有信息网络设施,并实现专业化系列化.

新经济给传统的社会生活和结构带来了变化。给生产组织结构和方式带来了变化.因之.加速观念的转变是今后政府和企业所而临的乘大问题。结合“礼关”.政府和企业要争取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去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在国内要正形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开放的市场,一能搞好对外开放,厦传统企业和国有企业真正滋人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问时还要迸行市沙创新,绕主业,进行管理未来社会、企业最大压力是人才竞争体制创孤足立人尽其一尽且用的激励机制和造一个和积服进取的创业环垅。政府应为备类企一进人市场和参与竟争供公平环境甲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为弘个社会建立一种高效率机制。尽量降低社会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企业轻装上阵。我国在世界产业发展链条上,还处在较低的梯度上.需要从工业化逐次提升中。取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当前,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作为重点,克服一切制约因素。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科研投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饮我国产业结钩调镇。另外,我国极为有限的对外投资规模.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化经省的局限性.总的来说.我国外贸规模可观。但进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利用外资成就喜人,但外商投资结构有持优化l外资逐步增加,但与我国经济规模极不协调。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提高开放体系中的宏观调控。为充分分享世界经济一体化利益奠定体制基础;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一跨越式优化;为改善外资条件奠定产业基础.提高外贸与市场流通水平努力改善外贸结构及其条件.为开故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大力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使优势企业加快发展,为顺利进人国际市场竞争奠定微观爹础;加强跨国经昔人才培训,提高国际经营战略水平;为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奠定才基础。

4新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7篇

一、人本性

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本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在,任何教育的本质都是对生命的关怀、人性的关怀,正是基于此,赋予教育以神圣的使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当然也具有人本性。

以人本性为宗旨,职业教育不仅着眼于提高人的专业技能,满足人的生存就业的需要,使个体的人有业可做,有事可为,生活充实,生存无忧,而且还关注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的需要,它通过对人的综合能力开发,使个体的人的人性更为丰满,人格更为完善,人生更为完美。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各国都普遍受益。世界发展中的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国与国之间形式上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实质上是人才的较量,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21世纪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基础教育后的教育尤其是面广量大的职业教育的任务。现代科技发展表明,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的管理和生产工作。由于知识不断更新进步,产品日益复杂,市场则日益显短暂,相应地,人们的职业周期变得短促,同时,人们的职业选择面也随之扩大,据统计,美国7100万劳动在现工作岗位的平均时间只有4.2亿年;英国制造业的职工每年变动30%-40%;法国劳动力每年有20%的人改变工种。显然,在这种形势下,仅具备单一专业岗位素养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经济发展表明,倘若仅从生存就业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必然有失偏颇。因为这容易引起只注重单一岗位需求,忽视职业类群需求,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素质培养的现象,造成职教培养目标的偏离。在经济信息和社会全球化的当今时代,现场工作是复杂而多变、综合而模糊的。企业希望职业教育人才既精于技术,又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既能扮演宏观决策的执行者,又能扮演微观执行中的现场决策者和组织者。显然,单一的技能训练远远无法满足这种高度综合的工作需要,这就要求职教学生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具有灵活适应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准劳动者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能力。它包括综合知识能力、综合技能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协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当今社会,“活到老”、“学到老”实施终身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传统教育认为,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全部教育的完成,所学到的知识可以满足一生工作的需要。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开端并将在本世纪深入展开的全球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使学科分化和综合趋势加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业流动加快,过去的终结性教育不能满足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终身教育便成为发展之必然。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的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已从开始的进行单一的职业培训、为企业输送急需的技术工人为目的向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演进,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受教育者基本的职业技能(学会做事)、还要教会他如何发展他的职业技能(学会学习);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还要使他有能力融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得以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做人)。

二、生产性

众所周知,任何社会要发展,必须从事生产,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而职业教育正是基于社会生产建设需要为生产建设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生产性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人才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需要相应的社会人才结构的支撑。大工业之前,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的相对简单使个体手工业者有可能承担生产的所有环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产生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并进一步发展为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教育类别,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为社会生产建设培养输送以技术工人为主的技术后备力量的任务。可以看出,生产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不仅在手工业和工业社会存在,在当今的信息技术社会仍然存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结构和人才资源管理方式的变化,使得应用型、操作型、服务型职业技术人才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教育部职成教司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对我国经济发达的江苏市和江苏工业园区、江阴市及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职业学校毕业生仍是从业人员的主体,这个比例达到48%。目前还在大量吸纳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越是大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占比例越高。中关村是我国高科技园区,但博士、硕士也只占7%左右,本科生占20%多一点,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占48%之多。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司、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对全国2084个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技术工人中52.8%是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对这些企业“十五”期间人才需求的预测是,技术工人比2001年还要上升3.69个百分点。目前在各地都出现了高技能技术工人十分抢手的现象。深圳、广州等地公布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高技能技术工人的价位高于硕士生。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技术工人抢手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什么是人才”、“如何用人”等人才观念上,企业已开始成熟。无疑,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职业性

毋庸置疑,职业性是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征,自人类社会有了社会分工以来,职业教育自始至终都服务于劳动者择业的需要,为劳动者就业和乐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它在降低劳动者就业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处于大变动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从世界范围看,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停滞不前或缓慢增长。其次是产业部门中的行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一些行业,如纺织、钢铁、采掘等,作用日渐减小,一些新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日趋发展。这种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重新配置,产生劳动力流动现象。劳动力在产业间或行业间的变化,对就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新岗位不断产生和旧岗位持续消失。可以看出,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已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这必将导致人们的就业经常变更。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变换和工作的变更将会达到6-7次之多。这些情况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行业或一个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我国目前也产生着同样的变化,社会成员正由“单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人员的这种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提出新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某个就业岗位,而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属性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服务业和小型私人高技术产业,据保守估计,2000-2010年,中国需要9000万到10000万个就业机会。知识经济四个支柱之一是能够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受过良好教育并掌握先进技能的公民,高水平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而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大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行业要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四、社会性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能够促进一定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二战以后,整个欧洲被战争打得百孔千疮,经济亟待发展和振兴。德国不仅各种设施被完全摧毁,而且作为战败国还面临巨额战争赔款,经济几乎濒于崩溃。但是,后来它很快发展起来,而且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如今是世界上第三大发达国家,第二大经济贸易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后,德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的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德国职业教育有很强的法律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与其他各类教育沟通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出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也正是德国经济迅速振兴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日本在二战中,其经济也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战后其经济迅速起飞,产品广泛进入国际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善于把别人的技术拿来运用和改造。而实现这个转化,靠的正是职业技术工人发挥作用。意大利的皮革工艺和工程机械也是世界驰名的,它的成功靠的也是职业技术人才的创造。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不仅已走进高等教育领域而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都很大,是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别之一。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1%,许多社区学院属于职业教育,即使在大学中也包含了许多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还有加拿大的CBE教育、澳大利亚的TAFF教育,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

第8篇

关键词:传统公共艺术;雕塑艺术;理念

古往今来传统公共艺术在社会的历史的潮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推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体现着同一时期社会的人文艺术与精神面貌。作为传统公共艺术中的奇葩-雕塑艺术正是由空间艺术向环境艺术的实质性转变,而其本质特征所营造的环境艺术,是我们急需思考和研讨的。

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社会体制等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艺术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已荡然无存,通过对历代雕塑遗产的研究能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形态。雕塑艺术越来越强烈的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甲骨文”,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这也同样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保护和发扬。

公共性是指在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公开与认同,它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而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它的派生。这个词汇的定义在欧美文化圈中也存在着相似的不够明确的问题。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涵盖了部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它所具有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态度,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形态和风格。公共雕塑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它是在广义上的造型艺术中来探讨的。传统公共雕塑的发展,为现代造型艺术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想。雕塑艺术在传统公共艺术别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公共雕塑以它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造型结构,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公共雕塑能够让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公共关系中,所以公共雕塑才能成为构成整体环境艺术有机的一部分。

纵观中外雕塑艺术的发展史,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礼器,秦兵马俑和汉乐府舞戏,到古希腊的阿波罗,维纳斯和米开朗基罗,罗丹,无不体现了雕塑艺术对大自然,社会群体和个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及贯穿其中的人文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互相交流的今天,如何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何更有力的体现时代时尚和精神思想,如何能够使人们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思索和解决的,当然这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来努力和关注。

城市雕塑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首先要具有时代感。这主要是从它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与时代特性相统一来体现,其思想要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其次,还应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作铺垫。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雕塑艺术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艺术风格。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是一味沿袭原有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反思和提炼上,用自己形式来创造出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民族性特点和精神贯穿其中,才能更好的让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黑格尔说:"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眼前......凭它自己而独立地站在那里。"雕塑是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多角度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体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

公共艺术建设是-个城市文化含量的体现,而雕塑艺术的积淀为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传统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元素,更能指引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也能更好的体现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作为具有永恒性的当代雕塑艺术,在造型、体积、材料、蕴涵等方面体现出泛世界化的雕塑艺术新特性,以新特性为代表的当代雕塑引导着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理念,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发展,体现出城市和谐面貌下的人们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

参考文献:

[1]刘骥林.环境雕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3]王朋.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第9篇

关键词:国家利益;法的本质;国际社会;国际法的本质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1]曾令良认为21世纪国际法与国际秩序的主旨是人类共同利益至上。因而国际法的主要目标在于建立一个与其说是合乎正义,不如说是有秩序的国际关系机制。也有人认为,“从利益关系入手,国际法,特别是当前的国际法,毫无疑问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但其本质的方面,却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合称“共同利益”)。而国内法的本质利益关系是国家利益。那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似乎就可以简化为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2]这是关于国际法的本质问题颇有理想主义的观点。还有人认为国际法的本质从来就是强者的意志,是强与弱之间反复较量的结果。[3]或认为“帝国主义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强盗逻辑,国际法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分赃守则而已。”[4]这是关于国际法的本质问题颇有现实主义主义的观点。

从诸多学者的阐述中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国际法本质的看法,但由于国际法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学者对国际法的本质做出全面的概述。而且,学术界大多偏重于对国际社会冲突激烈、亟待解决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探讨,然而,对国际法本质的正确认识对我们认清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内在形成机制和驱动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弄清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提纲挈领地解决一些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还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法的本质的含义

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需要从法的本质看起。西方的法学家们很少直接阐述法的本质,但在三大主流法学派对法所下的定义中,我们仍能了解他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自然法学派的学者认为在世界自然地存在着一套永恒不变行为规范,这一规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永恒不变的,它体现着自然的理性和正义,只有符合这一标准才能称之为法。分析法学派的法学家们从实际存在的法律规范来讨论法的概念。他们认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应该是什么”是两回事,其研究的内容只限于制定法,即纯粹且严格意义上的法。社会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则认为法是作为社会事实的“活法”,社会秩序就是法律,是法律的实质。[5]

我国法学界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大讨论,已基本上克服了“阶级斗争法学”的偏颇,扬弃了所谓“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是法的唯一本质”等僵化定义。[6]诸多研究者都对法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整个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任何法学研究都不能也不应该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7]这一观点强调了法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郭道晖认为,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种元素是构成法和法律的本质内容,法是这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三者组成法的三维,缺一不可。还有研究者认为法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确认、分配和维护,该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由社会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童之伟认为法的本质在今天可以确认为“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用行为”。在这里,社会权利是社会整体权利的简称。它是一个反映法定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学范畴,以所有权归属已定之财富为本源,表现为法律权利和权力之总和或如某些研究者所说的“广义的权利”。[8]

二、国际法本质的决定因素

国际法的本质应能体现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并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研究国际法的本质首先要对其存在的客观的社会基础和各国际法主体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赖以依存的整个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

1、国际社会的存在是国际法的客观社会基础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众多国家同时并存、且彼此进行交往与协作而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的存在。”[9]现代国际法需要适应一种复杂的世界格局,各国特别是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国,总是谋求参与国际活动而获得利益,而这种利益在不少场合是靠损害别国(尤其是弱小国家)利益而取得的。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现时国际法的本质特征,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不断推动国际法的演变。同时国际法又是协调各种国家利益一种重要手段。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当代国际社会还是以国际旧秩序为基本特征的。在国际政治领域体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权力分配不均是国家间关系中一个普遍和主要的因素”[10]各国为了满足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可以在国际关系中使用各种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直至诉诸武力。这种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本质特征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经济全球化与分工国际化以及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是决定国际经济法本质的客观因素。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不合理、不公平国际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制度;以垄断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基金制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决策制度。[11]

2、对国家利益的追求的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条件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也是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根本。国际法是各国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的结果,也是通过原则、规则、制度等形式,通过法律的拘束力对国家关系和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规范。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利益已经不可能简单局限于一国国内利益。各国出于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参与国际交往。出于各国共同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国家之间相互协商一致,订立契约,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国际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法一经产生就会对国家利益和各国间的共同利益进行调整,并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国际法本质的内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际法的本质就是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基于实力对比对全球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分配。冷战后集中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斗争与妥协。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斗争性是冷战后国际交往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掠夺,而在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从我国在WAPI标准的推出进程中屡屡遭受的歧视和阻挠中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共同瓜分全球经济利益,而不是所谓人类的共同福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内的斗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为了维护长期以来在旧的经济秩序下获得的既得利益,发达国家一直试图保持在WTO各回合谈判中的优势地位。从成员国在WTO中的地位来看,发达国家试图占据“掌门人”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它们的标准制订话语权,通过WTO协议允许的原则,它们正利用技术标准保证它们产品优势和竞争力、使技术标准成为贸易保护的隐蔽手段。发展中成员国在多边贸易框架内的地位则显然居于弱势。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虽不是可有可无,也只能充当配角;从规则制订上看,发达国家是WTO规则的制订者,而发展中国家只是规则的接受者。现有WTO环保贸易条款涉及的领域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特别关注的领域,而对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领域,如在国内被禁止或严格限制商品的出口问题,危险废物及垃圾的跨国转移问题,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问题等,则没有作出具体规定。[12]另外,在程序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试图主宰各项议题的制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缺乏民主的谈判方式过去是,将来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这些就是WTO框架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斗争性的一面。这一矛盾有时甚至会白热化,以至于WTO的协调功能有时会暂时失灵。2006年,由于在农业补贴和农业援助问题上的分歧最终难以弥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们不得不中止已持续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也表示:“我们陷入了极度困境。”[13]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国际交往中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任何事物都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在国际社会中,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毕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是相互依存的。确立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首要地位,在国际法的价值取向上使人类共同利益优先于狭隘的民族利益并确保国际秩序的“形式正义”朝着确保国际秩序“实质正义”的方向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14]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同利益并且共同承担着维系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等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重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相反,我们应该看到,正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一对矛盾的斗争和不断调整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发展。毕竟,各国间的某些共同“国家利益”,是形成国际关系的一根重要纽带,而国际法则是协调各种国家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法框架内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这有利于对全球利益的保护、协调与分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

[2]胡城军.论国际法所调整的利益关系—兼谈国际法的本质属性及其影响[J].时代法学,,2005,(4):53.

[3]孙小迎.原则走向何方—写在伊拉克易主之际[J].东南亚纵横,2003,(5):60.

[4]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讨论—燕园评论学友讨论合集,载于网址:/data/detail.php?id=1635,访问时间:2008年2月13日。

[5]林柏旬、周雪惠.法的本质新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9):127.

[6]郭道晖.论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J].法律科学,2006,(3):3.

[7]吕世伦主编.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0.

[8]童之伟.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载于网址:

202.116.65.197/wlkc/fali/lunwen/02-1.htm,访问时间:2008年2月13日。

[9]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

[10]O.schachter.InternationalLawinTheoryandPractic[M].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1991:5.

[11]杨泽伟.新国际经济秩序研究——政治与法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3-7.

[12]李双元、李先波.世界贸易组织法律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305.

第10篇

[论文摘要]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为一种由“产业内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一企业内分工代替企业间分工一产品内分工”的演变格局。在这样一种国际分工格局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重构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重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边界,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外包的盛行,企业间业务的互联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运营越来越被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运营所代替。因此,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收缩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垄断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将一些辅工作通过虚拟化交由合作者来完成。

在全球市场上的跨国竞争中,企业面对的竞对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较之过去都大大增加了,而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加快,使得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赢得已不再仅靠一体化经营的综合规模,更多的是依赖某些特定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和创新能力。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而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企业所有人的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特定产品市场中能够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来源于企业在完整价值链上下某些特定战略环节的垄断。战略环节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附加值的环节,是价值链上的制高点,抓住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就等于抓住了整个价值链。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集中力量控制其战略环节,而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一般环节分离出去。在PC市场上,IBM依靠其品牌历史与技术开发实力集成的价值链满足了那些注重品质要求的消费者,而戴尔公司则通过重新定义“服务”这一传统价值活动的角色,把注意力集中于影响买方的更广泛的价值活动,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链,同样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尽管IBM和戴尔公司分别在生产技术和营销服务方面占据了垄断地位,赢得了垄断优势,但它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化的价值链也是相互竞争的,垄断优势同时成为它们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公司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参与竞争,最终能够存活下来、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有3~5家。这3~5家企业控制着本产业60~7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种3~5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格局不是静态的,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影响,这种格局将不断被新进入企业所打破。目前全球各产业的“链主”已为各领域为数不多的3~5家超级跨国公司所占有。可见,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融合已使得全球市场结构的竞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被垄断效率所取代。

经济网络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从而昭示了一种新型经济形式一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工业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特征及其效应发生了很大变化。

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网结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生产和消费的统一过程或直接化过程,这是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对于采取迂回生产方式的工业经济来说,社会化成本就是还回的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反映了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其价值创造和价值耗费都处在迂回路径上或者说社会化范围内。超过一定限度,越过一定范围,它所创造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等特征,这使得信息技术产品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入,初始投入很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则很低。因此,信息技术产品的边际成本随着生产的进行不断下降,从而其边际收益递增。

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在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知名度与企业规模成正比,大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泛的市场影响来提高知名度,反过来企业利用其较高的知名度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电子商务使规模差距的竞争变得微不足道。中小企业可与大企业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网络这个载体上,企业可以不分大小,用大体相同的费用在网上电子公告,平等地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开展经营活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日趋虚拟化,虚拟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划分不再明显,逐渐趋向“无界”经济。虚拟企业的功台邑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单独企.业的机动性和竞争性,它不必像工业经济下的企业那样大而全。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取决于企业的大小,不是取决于某个企业的优势,而是来源于各个相关企业多种不同的生产台邑力、功台邑特长整合在一起的台邑力,取决于能否将参与的企业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市场垄断与市场先入者的领先地位紧密相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之间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高技术产品的竞争表现为以制定技术和产业标准为主的游戏规则的竞争。这种游戏规则由先进入者制定,后来者只能被动跟随。如果厂商控制的这项技术成为市场或产业的标准,从中可获得巨大利润和市场控制力。这样,标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控制了产业标准,也就确立了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产业发展的方向,使潜在进人者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PC产业的标准后利润滚滚而来。19世纪80年代“接触打字法”使,EN的QWER—TY键盘成为产业标准后,一直使,EN至今,成为电脑键盘的标准,而性能更优越的DSK却受到冷落。因此对企言,谁首先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在一定时期“赢家通吃”的市场垄断地位。“赢家通吃”成为网络经济有的一种垄断形式。但网络时代的垄断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垄断还有一个很大不同,即垄断企业不能长期垄断市场,在新的动态竞争环境中,大企业的高市场份额是不稳定的,技术标准的改变和技术范式的转换,必然导致企业市场地位的变化。这使得在位厂商常常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并使其市场垄断行为大为收敛。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呈现出相互强化的趋势。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垄断主要是为获取市场价格的支配地位,牟取高额垄断利润,其实现的前提在于企业生产规模和对潜在进入者的阻止,并且垄断与竞争呈现为一种彼此交替的关系,即垄断越强则竞争越弱,反之亦然。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垄断主要由技术创新特征所决定,技术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标准化或系统竞争。这样,垄断与竞争呈现出互相强化、相互推动的正向演进关系。由于信息市场的放度较高,只要新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就可以占领整个市场。但这种垄断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失或减写马,市目反,它将进一步强化企业为取得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方面的优势和获得标准产品地位而进行的竞争。企业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产品差别化特别是信息产品的差别化程度降低,加之金融风险投资机制的健全,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的减弱,弱化了企业在规模经济、必要资本、产品差别化及政策等方面的市场进入壁垒。只要市场前景看好的先进信息技术,基本上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新经济时代垄断的创新效应

关于垄断在创新方面的效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最具解释力。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活动,除非有足够实力才敢承担创新风险,则创新是无吸引力的,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恰好为企业家提供了这种风险担保。大企业所具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优势,使其可以从事那些技术先进但开发风险大的创新项目。而且垄断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实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动力,因为垄断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越强,企业的新技术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情况越不容易发生,垄断企业因为技术创新所得致的超额利润也就越持久。因此,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往往会具有更持久的意愿和更大的积极性,去不断进行新技术的发明和开发。卡曼和施瓦兹则根据战后经济运行态势指出,决定技术创新的三大因素是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势力。企业规模的大小通过它与技术创新后所取得的市场份额的高相关度而决定着技术创新动力的强弱;垄断势力则使企业能对市场有所控制,从而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加尔布雷斯和阿罗等也先后从竞争市场上小企业在研发投资上的不足、风险负担重和规模经济缺乏等方面反证了垄断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较高效率。

第11篇

[论文摘要] 在医药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对药学人才进行育德的途径主要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育德思想。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医药伦理学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尤其在药科大学的大学生中把药学伦理道德——“药德”教育作为药学大学生的必选课已经在学生中开设了10年之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回顾过去的实践不难看出,高等医药院校要培养祖国医药学事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而药学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经验深刻地启示我们,育药学人才,“药德”先行。

1药学人才:人类健康的天使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没有高级的专门化人才,就不会有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昌明。历史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又是什么?在21世纪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等等一系列问题会伴着时展的脚步接踵而至。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人才的蕴涵开始探索。

1.1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

人才学告诉我们,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以自己的智力和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领域,对人类社会进步能够或者已经做出突出贡献的人[1]。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这是由人才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的。所谓创造性劳动,即以前不存在的物质或精神成果,经人才的努力实践得以产生或生成,并且这些物质或精神成果对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意义重大。而要使这些创造性的成果不断涌现,培养人才及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2]。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然而,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思维,顽强、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及全面发展的法制道德观念。既具有做事的本领,又具有做人的修养,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其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

1.2药学人才,“药德”最重要

如果说医学处在对人类疾病和健康进行诊治的起始阶段,那么药学则是对疾病给予攻击和治愈的关键。药品在维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过程中始终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药品的研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使用与管理能否在实践的过程中保证科学、准确、合理、经济、高效,药学人员的素质是重中之重。中国晋代的医药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一书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2]。历史上许多著名医药学家在培养和选拔医药学人才时坚持将具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放在首位,这在客观上表明了品德在药学人才素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由于药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药学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又要坚持德居首位。从科学的角度讲,药品与可谓一步之遥,药品质量是保证人类身心健康的关键,而要保证药品质量合格,疗效安全,对人类生命和健康有益,就要对生产、研制、开发和经营使用药品的实践人员实行道德控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其在药学实践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而药学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非一日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在药学大学生中开展医药伦理学教育,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现实的无数事实证明,放松了对药学人员的道德教育,就会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懈怠了自己的责任,甚至放弃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从学生时代加强“药德”培养,可以使药学人员能够在刚刚进入专业大门的入口处就清楚该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并且在行为的一点一滴中都能够按照道德要求严格自律。这将对祖国的药学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真正实现药学人才是人类健康的天使的荣誉。

2医药伦理学对“药德”的规定

“药德”是药学道德的简称,在现代医药伦理学中对药学道德具有明确的概念表述。即指药学人员在药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根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可见,药学道德是指导药学人员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的纲领和指南。

现代医药伦理学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在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时强调赤诚济世,仁爱救人和一视同仁的道德要求,当患者和服务对象有求之时,应该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怀,给予尽可能做到的帮助,甚至无偿奉药;在处理药学人员与社会关系时强调要坚持原则,清廉正直及忘我献身的道德境界,当社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瘟疫流行之时,药学人员应负起肩头的责任,为解除人类疾病的痛苦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在2003年春季“非典”爆发之时,药学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夜以继日研究和开发“非典”疫苗,展现了药学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和无私的风采;在处理药学人员同仁关系时强调谦虚谨慎,尊师重道及团结协作的道德品格。当面对重大疑难课题需要解决之时,药学人员应团结友爱,淡泊名利,将集体、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建立起良好的同仁关系的基础上,携手并肩,共创未来。

医药伦理学在药学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医药道德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和广泛性而具有普遍意义。药学科学的发展、药品疗效作用的发挥及国际性的伦理规范在指导药学人员实践过程中发挥了普遍性作用和影响。国外的医药道德思想也随着技术的对外开放走进国门,特别是在药品临床试验研究的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及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知情同意,有利无伤,自主选择及公平公正是医药道德的基本原则。所有这些要求和思想,都将对药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增强、道德水平的提升、个性人格的完善及奉献精神的培养具有战略意义。

3药学人才育德的基本途径

药学是实践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的高、精、尖科学,对药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则是高之又高。然而,药学还是充满人道的科学实践,在药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药学人员是否具有“仁爱”精神是检验其思想品质的试金石。

高等医药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药德”培养方面具有许多实践措施和灵活多样的途径。

首先,“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是培养药学人才品格素质的主要渠道。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大思想武器,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会有高尚的行为,因为理论的熏陶对一个人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中开设医药伦理学课,对于加强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医药道德思想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医药道德思想中的精髓内容,使古代的医药学家优秀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对于促进大学生将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的关键环节。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结合统一,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和苍白无力的。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的同时,深入到制药厂、生产车间、医院药房、营销连锁店、药事管理部门等单位,亲身体验医药学实践中各种道德关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意义,亲眼去目睹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正确处理对药学科学事业发展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在药学实践中践行“药德”的自觉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三,“专业课堂”的育德思想是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最佳途径。

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凭借对药学专业的深深热爱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在学习专业方面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他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孜孜以求,具有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献身祖国医药事业的忘我精神。然而,药学人才对自己肩头责任的理解和认识尚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第12篇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谁抓住了产业发展谁就能掌握脱贫攻坚的主动权。

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脱贫攻坚,增强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扶贫攻坚是政治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使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改革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共享发展、共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竭动力、有效途径和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两极分化的趋势,致力于构建“哑铃型”社会。“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党立下的誓言,于是脱贫攻坚就成为“十三五”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其实,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的动力衰竭,所以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消除两极分化。

由于贫困人口分布范围广,各地、各户、各人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河南省创造性地探索了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完善基础、社会兜底“五策并举”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全省上下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层层传导压力,责任分明,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初步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几年扶贫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谁抓住了产业发展谁就能掌握脱贫攻坚的主动权。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难题,那么这个难题为什么在中国能够被破解呢?一是因为我国在政治上不允许贫困问题长期存在,全社会形成了扶贫的共识和合力;二是因为我国注重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因为我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各类特色脱贫的模式和道路,尤其是产业扶贫脱贫模式。中国扶贫脱贫模式是成功的,同时也是难以复制的,其根源在于我们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政治优势。

无论哪一种扶贫方式,最终还是要依靠产业发展来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所以没有产业经济做支撑的脱贫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牢靠的。输血式扶贫只能是短期措施,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走开发式脱贫之路,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扶贫脱贫要依靠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才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内黄县在分类指导、综合施策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就是重点突破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脱贫,以扶贫脱贫促进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开创了脱贫攻坚与经济繁荣的“双赢”局面。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并走向共同富裕。让广大困难群众脱贫只是共享发展的最低标准要求,共同富裕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产业经济发展是脱贫和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然而,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靠心血来潮和一阵风都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必须遵循规律和趋势。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竞争力,必须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产业发展策略,大力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产业集聚集中集群化发展,推进产业的园区化、基地化、信息化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高科技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在全国市场全球市场抢占特色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有人认为县域经济一定就是传统的、落后的、分散的、低端的、低技术的产业,这是一种误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可以打破这种思维定式。内黄脱贫攻坚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处调研员)